企业跨国经营论文

2022-05-06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企业跨国经营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形势的不断发展,各国企业跨国经营活动已经愈演愈烈,他们成就了世界经济发展共融,对提升国家国际地位也有极大促进作用。我国国有企业跨国经营活动不完全取决于市场,并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而民营企业则具备经济人属性,在跨国经营活动中主要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基础目标,所以民营企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跨国经营发展的中坚力量。

企业跨国经营论文 篇1: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思考

摘要:企业跨国经营,可以国际性地利用生产要素和管理技能,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加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标志。跨国经营的开展,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注入了新的内容,拓宽了合作的领域,为中国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自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进军中国,这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直接投资,参与中国的市场竞争,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启迪我们如何培育和发展中国的跨国公司,从而使中国的企业走出国门,参与世界经济的竞争。

关键词:跨国经营;生产要素;发展;管理技能;经贸合作;挑战

一、企业跨国经营的必然趋势与跨国公司的特点

企业跨国经营,可以国际性的利用生产要素和管理技能,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加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标志。从1979年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公司,同日本东京九一商事株式会社合资在东京开办了“京和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中国对外开放以来第一家海外合资企业,标志着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开始。30年的实践表明,跨国经营的开展,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注入了新的内容,拓宽了合作的领域,为中国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在利用国外资源、资金、技术、信息和管理经验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形象,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跨国公司是当代国际公司的主体,由于它立足于全球经营战略目标,一方面能充分利用和转移国际资源,调整生产经营结构和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又可通过实施转移价格的方式来改变资本流动,收益在有关国家之间分配的格局。因此,它的形成与发展,对企业国家经济和国际经济产生着重大影響。当前,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而跨国公司的发展在全球化浪潮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也在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可以说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目前全世界6.3万个跨国公司和80万个分支机构控制了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40-50%,国际贸易的60-70%,对外直接投资的90%和全球技术转让的90%。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中国加入WTO并全面履行入世的诺言,中国企业面临着愈来愈强的国内国际竞争压力,对走出国门的企业而言,他们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二、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和特点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主要集中在对外贸易、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海外直接投资三大领域。在海外投资地区分布广泛,进入行业较多,企业数量较大。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经国家批准和备案的中国海外投资企业共计6296家,协议投资金额达112亿美元;投资涉及的行业也从初期集中在贸易方面,发展到资源开发、生产加工、交通运输、工程承包、医疗卫生、旅游餐饮及咨询服务等领域。尽管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世界级跨国公司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且具有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初期阶段的明显特征,具体表现在:

(一)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规模小

据统计,中国海外企业的平均投资额1997年为150万美元。在1997年批准的311家海外投资项目中,中方投资额在100元美元以上的企业仅25家,且大多数为援外项目。中国150万美元海外平均投资额的状况,与发展中国家海外平均投资额约260万美元、发达国家海外平均投资额约为600万美元,大型跨国公司平均投资约为6000万美元相比,差距甚大。中国海外投资规模小,是因跨国经营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境外投资项目审批程序比较繁琐等所致。投资规模小,发展后劲不足,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是制约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海外投资结构不合理

中国海外投资,在行业结构上,贸易型投资企业比重过多,占投资总额的60%以上,而生产型、资源开发型投资企业加起来仅占投资总额的30%左右。在地区结构上,大多数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等国,没有确定一个发展战略的层次和主攻方向。投资分布的国别地区较广,遍及世界160多个国家,但主要集中在周边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港澳地区为主。目前,在香港地区的中资企业已呈大型集团化趋势,但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企业仍以合资为主。经营方式比较单一。主要采用新建的投资方式,这种方式尽管有其优点,但其耗时长、难以快捷进入市场的缺点也较突出。

(三)海外投资技术水平低

世界跨国公司的渗透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高科技产品和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一些高技术产业,比如航天航空、微电子、生物工程等、在现代跨国公司中逐步成为支柱产业。而中国企业在科技方面比较落后,许多企业没有技术优势,更没有形成核心技术。因此,中国企业尽管跨国经营,投资范围广,涉及行业广,但主要是以资源开发为主,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则刚刚起步。

(四)海外投资管理水平低

跨国公司通常以一个国家为基地,设立母公司,同时又在其他一个或多个国家设立不同的实体,接受母公司的管理、控制和指挥,从事各种经营活动。这样一种富有高度组织性的超巨型企业,客观上需要有高度严密科学的管理。发达国家跨国经营具有雄厚的物力、财力、人力等优势,在资金、技术运用上积累了上百年的经验,具有熟练的、规范的、科学的管理技术。而中国海外经营的许多企业,组织功能不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不科学,一些管理制度与国际运行规则不相符,制约了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

三、发展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思考

中国企业的海外经营要取得成功,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跨国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制定明确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领先企业,不论从规模上、技术上,还是管理上,与国际领先的跨国公司相比,差距都相当大。因此,在跨出国门之后,对自身在东道国乃至全球的竞争地位,应有非常明确地认识。企业可根据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和主要竞争对手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的对比,对市场进行分类。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全力推行全球化战略,以全球观点统一规划和协调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的商务活动,目的在于掠取整个公司的最大限度的利润。而中国的一般跨国公司由于推行全球化战略的程度较低,当前考虑实施海外经营时,多数中国企业应选择目标更为明确的多国市场战略。以后随着企业竞争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海外经营参与程度的不断深入,逐步过渡到全球市场战略。采用全球市场战略的对外直接投资一般出现在广泛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其动因在于通过全球范围内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达到资源最佳配置的目的。这些企业通过充分利用不同的东道国的相对优势,寻求效率型的投资,以达到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这类投资在日美大型跨国企业进行的海外经营中非常明显,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是因为自身能力问题,或是因为海外市场参与度的问题,以这种形势实施海外经营的还位数很少。

(二)建立本土企业文化,提高企业适应能力

中国跨国企业在实施本土化战略时,建立适合当地的企业文化是很重要的,既要有本企业特色,又要符合当地文化习惯,不能够把国内的企业文化和做法照搬到国外。企业文化是否合适,关系到子公司能不能融入当地社会的主流文化,能不能吸引并且利用当地的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甚至还关系到当地人民和市场对于该企业及其产品认同与否的重要问题。

(三)转换经营机制,加强跨国经营管理

中国的跨国经营企业建设,当务之急必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組建和管理中国的跨国经营。加速中国跨国公司的建设,授予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资金、资产、资源的经营自主权,包括外贸经营权、对外投资权、外事审批权、海外融资权等等,发挥其活力,增强其竞争力。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经营自主权的下放,积极推动和扶持具有比较优势的符合国家产业和整体利益的跨国经营。在大企业内部逐步建立信息、技术、产业、资源开发中心及对外服务中心,以大产业经济集团形式进入国际市场。

(四)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鉴于目前国有企业仍是中国跨国经营的主体,要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跨国经营的实力,必须加大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实施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增强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力和活力。

首先,应积极推进跨所有制企业的兼并重组,使国有企业的产权性质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在竞争性领域基本实现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退出,真正形成以市场为主导,以资本为纽带,企业自发兼并扩张的竞争格局。

其次,鼓励国有企业上市,尤其到境外上市,通过境外上市有效地改变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实现国有资本的国际化流动,推动国有企业跨国经营。

再次,通过跨国购并的方式改变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和企业股权结构的多元化,提高企业跨国经营能力。

(五)培养和引进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

培养和引进业务技能强、通晓外语以及国外文化的经营管理人才是中国领先企业海外经营成功的必要条件。借鉴外国经验,大力实施海外机构人员本地化战略。学会善于利用东道国的人才资源,从而更好地适应东道国的情况,进一步把中国推向世界,把中国的产品推向世界。

(六)制定明确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中国企业可根据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和主要竞争对手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的对比,对市场进行分类。中国的一般跨国公司由于推行全球化战略的程度较低,当前考虑实施海外经营时,多数应选择目标更为明确的多国市场战略。以后随着企业竞争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海外经营参与程度的不断深入,逐步过渡到全球市场战略。采用全球市场战略的对外直接投资一般出现在广泛国际化经营的企业,这些企业通过充分利用不同的东道国的相对优势,寻求效率型的投资,以达到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四、结束语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一大批世界著名的企业跨国公司竞相进军中国,这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直接投资,参与中国的市场竞争,在参与竞争的过程中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许多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个个挑战我们不但不能畏惧,而是要拿出一种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认真去研究相应的策略以应对每一次严峻的挑战。我们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认识到该如何培育和发展中国的跨国公司,从而使中国的企业走出国门,去参与世界经济的竞争,尽量减少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一份贡献。企业跨国经营是经济全球化在其发生、发展中为解决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产生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置身于经济全球化大潮中为维护自身利益和取得“后发优势”而不得已举起的大旗,在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起来之前,不啻为一剂趋利避害的良方。一批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应当认真去考虑如何尽早实现跨国经营的问题,以便让自身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晓红.发展我国跨国公司的战略选择[J].博客中国,2006(2).

2、陈欣,刘勇.跨国公司对华专利战略及我国的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7(5).

3、常译文.论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J].现代商贸工业,2007(2).

4、王明东.我国跨国公司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07(6).

5、牛建国.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J].中国经贸导刊,2003(9).

6、王晓红.当前跨国公司发展的主要趋势与特点[J].财贸经济,2004(1).

7、国家统计局.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8、周绍林,杨润生.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理性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刘震宇.中国企业的技术积累与跨国化[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10、韩福荣.国际企业管理[M].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其中,林晓华为高级经济师)

作者:林晓华 熊 青

企业跨国经营论文 篇2: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形势的不断发展,各国企业跨国经营活动已经愈演愈烈,他们成就了世界经济发展共融,对提升国家国际地位也有极大促进作用。我国国有企业跨国经营活动不完全取决于市场,并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而民营企业则具备经济人属性,在跨国经营活动中主要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基础目标,所以民营企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跨国经营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文以我国民营企业为背景,深入探讨了其跨国经营的现有模式、内在优势以及国际机遇,并以华为公司为例,分析了跨国经营本土化优化策略。

关键词:跨国经营 民营企业 内在优势 模式 本土化优化策略

全球经济化与市场经济转型后,我国企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以民营企业领头的跨国经营活动愈演愈烈。从狭义内涵来讲,跨国经营代表了企业的生产运营理念与执行模式,从广义层面来讲,它则代表了跨越国界的经营活动,包括对外技术转让、进出口贸易、直接或间接投资等。我国民营企业想成为跨国公司,实现跨国经营就必须拥有前期一定的规模与财富、经验积累,在跨国经营活动中积累更多财富、经验,逐渐成为大型跨国公司,最后实现本土化经营,稳定立足于海外市场。可以说,它是企业跨国经营活动发展到最高阶段的必然产物。

1 我国民营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活动的相关内容阐述

我国民营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活动目前已经相当普遍,许多大企业都已经在海外实现了本土化运营,并不断扩大运营规模。为了深入了解他们的运营状况,有必要从这些企业的内在优势与国际机遇两方面展开阐述。

1.1 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内在优势

我国民营企业在跨国经营活动中存在内在优势,具体来讲包括三点。

第一,民营企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基于历史发展原因,我国民营企业的成长环境并不好,所以长久以来就锻炼了他们投资决策果断、敢于跟进市场需求不断调整经营模式、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生存求发展能力,在市场风险规避方面也很有心得。再者,民营企业都具有较强的市场敏感性、竞争力和生命力,他们敢于开拓海外国际市场,而且在经济活动表现方面灵活性更大,个性化需求更多。第二,民营企业具有明晰的产权优势,他们的目的是形成一套具有监督与激励的双重约束机制,能够避免企业内部员工出现任何搭便车的走捷径行为,帮助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在我国民营企业自主经营,责任明确同时也要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对适应国际市场的欲望相当强烈。伴随当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走“利润最大化”道路也成为民营企业的主要发展目标,强烈的自主性也让他们成为市场经济的真正主体。在跨国经营活动中,民营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求各种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资源优势,同时也为世界经济市场的平衡及最优配置贡献力量。作为民营企业,他们多以家族式企业为主,所以他们产权明晰,决策者的决策权更大,这省去了层层批示的复杂决策过程,在针对海外的跨国投资决策上更有效率。第三,民营企业具有成本与技术优势,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销售为主,所以它的成本优势就相当明显。相比于发达国家高昂的企业制造人工费用和品牌宣传费用,我国民营企业的产品更能为发展中、低收入国家市场所接受,当然也适配于发达国家市场。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所走的正是这条低成本、小批量生产营销模式,他们将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借鉴过来并进行针对性改造,提炼出符合于所处国家的本土化市场需求,经营过程极具实用性,用较低的生产投入换取了较为丰厚的利益回报。

1.2 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国际机遇

基于上述内在优势,说明我国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运作基础雄厚,完全可以满足各类市场的不同需求。而良好的国际机遇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更好的商业契机。

(1)国际市场消费形式转变。国际市场消费形式在进入21世纪以后逐渐趋于高度个性化与多元化,在这个时代,标准化商品逐渐被个性化商品所取代,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并倾向于体验式消费过程,热衷于专属定制产品。基于这一点,我国民营企业就拥有了更多参与跨国经营的契机,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民营企业的产品更具特色,生产更有效率,像食品、中药、丝绸等技术尖端、特色浓厚且难以被模仿,同时民营企业可以在国内铺开生产线,生产成本较低,可以充分利用国内资源来实现跨区域海外本土化经营,从生产到营销每一环节都有巨大优势。(2)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性需求。在經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实现了互补性发展,对于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他们的发展水平缓慢且基础设施不够健全,迫切需要招商引资带动本国经济发展,这种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性需求就为我国民营企业带来发展契机。近年来,我国大量不同规模的民营企业在国外投资设厂。另外,由于我国连续多年面向发展中国家贸易出现大量顺差,影响了国家出口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民营企业的介入与其直接投资的固有优势无疑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民营企业的跨国本土化经营也受到了东道国的欢迎与支持。(3)外资限制放宽。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放宽外资限制的重要决策,这也直接为我国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行为提供了更广阔空间,促成了国家进出口贸易的进出口转型。就这一点改变来说,它对外商投资的准入限制降低,也放宽了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出口口径,让民营企业更能通过成熟的市场经济本身来扩大自身经营规模,更顺畅地实现跨国本土化经营过程,让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合作空间更大更自由[1]。

2 我国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模式分析

目前我国规模较大的几家民营企业在跨国经营活动方面都开展的十分顺利,多年来也积累了丰富的跨国本土化经营经验。下面主要围绕联想与华为两家公司来探讨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跨国经营活动中的主要模式。

2.1 联想公司的跨国经营模式分析

联想公司成立多年,在开发、生产、销售与服务方面颇有经验,已经形成了企业经营全要素的一体化发展体系,在海外20余个国家都有跨国经营业务活动。他们的跨国经营发展之路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流程。

初期计算机服务业务积累初始资本——成功研发“联想汉卡”进入个人电脑领域——科研队伍转型为经营型队伍——基于海外品牌电脑分销建立跨国经营渠道——确立市场优势打开生产领域——不断兼并收购扩大规模——提高核心技术进入世界先进企业行列。

在跨国经营模式方面,联想的主要市场进入方式以兼并收购为主,不断在海外建立战略同盟,根据3L-3E理论来学习跨国经营内容,实现杠杆化过程,将人员、设备、资本都从母公司转移到海外,最终帮助联想在海外形成内生性优势,达成本土化经营目标。在具体的经营操作行为上,联想集团在2014年正式收购IBM,获取了更多海外战略性资源,包括IBM的专利技术与研发团队,在通过整合与适配后融入到联想企业中,增强了企业自身实力。通过并购,联想不但学习了丰富的跨国经营经验与海外组织管理经验,也获得了更多优质的国际销售渠道,提升了自身品牌知名度。现如今,联想在国内外已经正式形成了集团化组织模式,它的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发达,运营模式及资源丰富,已经实现了联想产品在海外的跨国竞争优势力量[2]。

2.2 华为公司的跨国经营模式分析

华为公司在跨国经营模式方面采用了技术竞争融合品牌竞争的综合性模式,它在跨国经营竞争方面更加主动有侵略性,直接利用技术竞争模式占领市场,并在海外建立跨国研发中心,综合国外技术资源与国内技术资源,发挥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就目前来看,华为在累计申请专利方面已经成为国内企业的翘楚佼佼者,也是发展中国家申请PCT最多的公司,它在跨国经营品牌保护意识方面非常到位,特别是在WTO成员国与巴黎公约成员国范围内都享有品牌产权特别保护。

3 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本土化的未来发展策略——以华为公司为例

华为作为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本土化的翘楚,现有跨国经营发展模式已经相当成熟,目前所要做的就是为未来明确更好的发展策略,为此本文也提出以下三点。

3.1 成立R&D本土研发机构

华为若想进一步发展跨国经营活动,实现海外本土化的稳定立足,就要首先明确国际竞争的实质,那就是基于经济与科技实力基础的综合企业实力比较。就目前来看,全球电子科技产品都在不断提升自身科技含量,许多企业都设有海外本土化研发机构,其中科技机构与高等学府合作发展,形成“技术立业”。所以说这些企业发展模式也应该为华为所借鉴,在海外加大投入,扩大发展规模,进一步优化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缩短自身与一线电子行业企业的实际差距。所以,华为一定要成立独立的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本土研发机构,借助海外技术体系力量与工业设计产品范例,实现对自家产品的技术测试与标准制定过程,确保华为自身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优势。

在构建海外R&D本土技术研发机构过程中,华为还应该确保企业产品的创新能力,要坚持以当地本土化市场为主力导向,以本土消费者为主体来开发、设计产品,在保留企业原本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来防止核心技术外流,确保以特有控股模式来强化企业的独资或合资跨国经营过程,强化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技术交流以及贸易过程。

3.2 全面实现产品制造的本土化发展态势

华为公司应该全面实现产品制造本土化,因为这更有利于其在海外与当地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扩大公司在海外的规模。同时在产品零件加工与材料采购等方面要实现最大程度的本土化发展态势,为企业在海外市场强化竞争力优势,实现产业整体的国际化经营。

3.3 全面实现人力资源本土化

华为应该在跨国经营活动中基于人力资源就地取材,即站在全球范围的高度上来发展人力资源,将更广泛的人才挖掘与规划建立在自身企业的战略储备当中,实施纯粹的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当然,华为在跨国经营活动中也要多吸取其他企业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经验,要求人才满足跨文化管理能力要求,争取建立一支世界级的企业管理团队,为华为在跨国经营本土化进程中献计献策,贡献力量[4]。

4 结语

我国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一定要克服东道主国家经济环境及文化冲突等现实难题,学习国际化经营理念,在稳定自身经济资源能力的同时强化经营活动模式,实现基于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多方面的合作融通,为企业的全面跨国本土化经营发展奠定技术与经验基础。

参考文献

[1] 劉宸蓓.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营销策略研究[J].科学与财富, 2016(Z1).

[2] 李珺.海信集团跨国经营本土化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3.

[3] 袁小烽.通讯企业跨国化经营战略研究——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例[J].中国商论,2015(27).

[4] 孙广鑫.中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动因、战略及模式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

作者:张玲

企业跨国经营论文 篇3:

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几点思考

[摘要] 本文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必要性及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跨国经营的对策。

[关键词] 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问题及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我国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走上跨国经营的发展轨道, 活跃在国际市场上,通过在国外投资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冲出国门,走向世界。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已成为我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方面。

一、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必要性

我国中小企业实行跨国经营一是可以获取国际资源,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由于国内投资过于旺盛导致国内资源紧缺,特别是能源成为限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一些具有战略意义资源的进口又受到很大限制。通过企业跨国经营,在境外设立资源开发基地,可以获取稳定的资源供应。二是可以为企业寻求更多资金获得发展。企业通过跨国经营,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东道国,可以吸引更多资金,如通过与东道国企业合资,向东道国金融机构贷款筹集资金,或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进行融资。三是可以为企业提供新的境外发展空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只有主动出击,在更广阔的空间里配置,来实现经营效率的提高和效益优化,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希望。四是可以开拓市场,规避国际贸易壁垒。在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开展跨国经营,可以开拓东道国及其周边市场,为企业创建品牌奠定基础,同时可以规避国际贸易壁垒。五是可以利用境外技术优势建立研发基地。此外通过国际化经营转移国内过剩的产能,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二、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的统计调查,我国已在境外投资设立海外企业6758家。投资涉及的行业从初期集中在贸易方面,发展到资源开发、生产加工、交通运输、工程承包、医疗卫生、旅游餐饮及咨询服务等领域。我国出口年增长速度为17.4%,高于全球平均增幅9个百分点,其中,中小企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成为我国外贸出口和外向型经济的主力军。从贸易方式上看,加工贸易是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的重要方式之一。据估计,我国香港特区加工业有70%以上已转移到内地,其中大部分是出口加工型的中小企业。目前,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有近15万家,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 从业人员3000多万人,约占城乡工业就业总人数的35.4%,在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45.2%上升到72%。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海外投资规模相对较小。以中小企业占很大比重的浙江省来说,其境外投资项目的平均规模为58.78万美元,中方独资的平均投资规模仅为9.67万美元。这样的投资规模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国外子公司约600万美元的平均规模,也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子公司平均约260万美元的规模。根据我国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情况,我国目前现有的跨国经营存在以下问题:

1.我国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和规模等方面与国外跨国公司有相当的差距。中国企业资金缺乏,自有资金很少,靠自己的财力去海外直接投资,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是很难的;中国企业在技术上还缺乏优势,虽然中国企业的技术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具有世界领先水平,但从总体上说与发达国家企业的差距还较大;由于长期实行外贸与生产分家的政策,我国缺乏管理跨国公司的人才;我国企业规模普遍小,形不成规模优势;我国跨国公司的产品技术含量低,生产水平落后,与发达国家企业产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弱。

2.利用比较优势进行的投资较少。我国真正利用比较优势实施跨国经营的企业不多,主要是因为我国总体技术水平落后,企业发展水平不高,对先进技术尚处于消化吸收阶段。

3.我国中小企业经营机制还很不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突出表现在大多数企业外贸自主权、对外直接投资决策权还不落实、不到位,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受到自身的限制。

除了在硬性指标上的差距,在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等软件方面,中国企业存在的差距更为明显。当我们的企业或企业管理部门眼睛还盯着资金、设备、厂房等硬件生产要素时,外国跨国公司已经把目光转移到设计、研究开发、营销、售后服务等软件生产要素上了;当我们某些企业还在拼命铺摊子、搞大而全的集团时,外国跨国公司已经在强化自己的核心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了;当我们多数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尚未完成,经营机制转换还没有完成时,美欧等地的跨国公司已经在“触电上网”,或者开创新型的网络企业,或者以网络改造传统企业了;当我们某些企业还在设法弄虚作假、蒙骗股东、坑害国家时,外国跨国公司已经在全面改革财务制度,规范企业经营,增加企业透明度了;当我们某些企业还在强化企业行政管理级别,不断增加管理层次和机构时,外国跨国公司已经在挑战企业内部官僚主义,减少层级,贴近市场和客户,清除内部边界,形成网络化管理体制了;当我们某些企业还在吃大锅饭、专业人才无所作为时,外国跨国公司已经在吸引我们的人才、开发当地的智力资源了等等。

三、提高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对策

1.政府要转变职能和作风,为中小企业跨国经营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政府要下大力气抓服务、抓协调,为中小企业跨国经营中充当好“服务者”的职能, 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法律保护体系, 加快和完善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法律规范, 建立全国统一高效的对外投资机构, 实施有关促进、鼓励对外投资的政策, 通过税收、就业等优惠政策, 使得更多的中小企业走出去。在加强对中小企业管理引导的同时, 也要把握企业跨国经营的自主权, 使企业能及时获得相关信息。各级政府要加强同外国政府的经济、文化交流, 为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一定的基础。

2.企业应不断增强竞争力, 保证跨国经营的持续性和成功性。要敢于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成功的一个前提就是进行治理机制改革, 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 要完善企业科学管理机制, 辅之以科学的管理手段, 不仅要发挥制度的作用更要强调人的作用。完善企业的激励和监督机制, 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提升企业的战略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市场营销等能力。与此同时, 企业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因为国际经验表明, 从单一的依靠产品出口到成为世界著名跨国公司, 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 因此中小企业在跨国经营的同时要树立“长远”的意识。

3.企业必须注重产品质量, 强化售后服务。2007年曾经出现中国制造的牙膏、玩具、食品、轮胎的产品危机, 一时间成为世界各大媒体炒作的对象。中国出口企业已经形成了降低成本策略和能力不足的恶性循环。低成本竞争策略使中国出口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断降低, 因而也无法获得充足的资金来提升其竞争能力。大部分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很少, 核心技术和装备基本依赖国外进口, 对于塑品牌等需要长期投入的经营活动更是很少从事, 只能选择为国外品牌代工。而自身能力的不足又使中国企业在竞争过程中无法实现差异化, 只能继续采取低成本竞争策略。尽管危机产品只是出口产品中的少数部分, 但是国际社会对此十分关心, 甚至有些国家打出“抵制中国制造”的口号, 由于我国政府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才使得这些风波得以平息。透过“中国制造危机”事件, 我们不难看出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中出口产品占有很大的比例,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产品质量。

4.引进和培养跨国经营专业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是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获得成功的关键。培养和引进业务技能强,通晓外语,以及国外文化的经营管理人才是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成功的必要条件。要在企业内部着力培养一批又懂外语、又懂法律,通晓财务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担当公司的管理者和业务骨干。通过内部员工的国外培训、高薪聘请国外专家、吸纳海外学子等多种渠道吸引人才。要大力实施海外机构人员本地化战略。善于利用东道国的人才资源,从而更好地适应东道国的情况,进一步将我国中小企业推向世界,实施跨国经营。

作者:张瑞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世界经济发展论文下一篇:财务审慎调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