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记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2022-04-10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组织记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隐性英语课程对于和谐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必须课程。

组织记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篇1:

中美校园文化对比研究

【摘要】中美两国由于政治制度、传统文化、历史背景等不同,校园文化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过分析中美校园文化差异并寻求其文化根源,有助于中美两国学生之间沟通、理解。此外,我们应立足于本国优良的传统文化,积极吸收美国校园文化中的精华,为我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发展营造更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关键词】美国校园文化 中国校园文化 文化差异 文化根源 启示

对中美校园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探求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及文化根源,有助于增进中美两国学生的互相理解与沟通。同时,美国是一个发达的、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其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其独到之处,可以为我国的高等院校校园建设和教育工作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社会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在大学校园的折射和反映。因此它必然受到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与社会主流文化的基本倾向保持一致的同时,又对社会的主流文化起着引领和推动作用。

广义的校园文化可以划分为四个层面:第一,物质文化形态,即以物质文明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景观。如校园地理环境,建筑群布局,艺术文化设施等。第二,制度文化形态,即以社会关系反映出来的文化。如学校的隶属关系、管理体制、组织机构等。第三,观念文化,即以理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精神文化形态。如办学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校风,学风等。第四,心态文化,即内隐于师生中的无形的深层文化形态,如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情感方式、审美情趣等。①狭义的校园文化主要指广义校园文化的外显形式,如校园思潮,校园教育,校园生活,校园文化制度,校园文化设施,校风学风等。按其功能还可以简略划分为思想修养型、学术智能型、艺术美育型三个系列,或三个系列的综合。

中美校园文化差异

校园建筑的差异。中国的大学校园通常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高高的围墙将学校与外界隔离开来,学校的一切活动几乎都在封闭的围墙内进行。而美国大学一般没有围墙,是所谓的“无边际大学”、“无围墙大学”,是开放性学校。学校与其他领地的分界似乎根本不存在,但实际上美国人的心中存在着无形的分界线。

这种差异和中西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中国的院墙文化自古就有而且闻名于世,人们习惯于用围墙来保护群体或家庭的领地及利益。围墙是中国民族文化趋于封闭、向心、内敛与含蓄的文化心理的表现,而这种心理又与中国人安于现状、与世无争的出世哲学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分不开。②另外,院墙文化实际上是对群体隐私的一种维护,中国人一般遵循内部开放,对外封闭的原则,对外界采取封闭防范的态度。而美国人的房子,包括学校、政府机构等,都是以房屋为中心,四周向外敞开,有的虽然修建篱笆,但也是一些低矮的栅栏,给人以对外开放的感觉。美国人性格外向、直率,崇尚自由和竞争、爱冒险。这种敞开的建筑布局与中国的院墙文化相反,体现了美国人对外开放、内部封闭的居住文化心理。

“教”与“学”的差异。中国大学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课堂上教师只是把提前备好的课程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全盘而被动地接受。教学方法依然以提问、背诵、作业为主,学生成为机械的记忆工具,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很差。另外,大学生学术能力也比较差。可以说中国大学教育培养出了一群考试的“高手”,而非是具备综合能力的实用人才。

美国高等教育非常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校园文化极具崇尚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价值观念。学校给了学生很大的学习自由空间,如通过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使学生能自主安排学习生活、自由选择学习方式等等。学生和教师之间关系平等,上课气氛自由轻松,学生可以随时举手发言,而且学生的任何发言都会受到鼓励。教学方式多样化,如个案讨论、小型辩论赛、论文中期发表报告等,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反应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课余生活的差异。中国大学生的课余活动很单调,一般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或者社团组织的由学生选择参加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大多数的学生都不会参加这些活动,因为他们认为学习是首要任务。因此很多学生只顾埋头苦读,对其他社会生活知识与社会实践漠不关心,一心只读“圣贤书”。

美国许多高校学生社团活动非常活跃,学校鼓励资助大学生成立各种各样的课外、校外活动团体,这些团体活动的内容与方式完全由学生自主讨论决定。他们的活动花样繁多,完全按自己的喜好或设计方案行事,在活动中体验快乐,获得技能,求得个性发展,其活动氛围也是充满了自由和民主。

独立与依赖的差异。中国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各种费用大多都是由父母来承担的。很多人认为花父母的钱是理所当然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能够自食其力。而父母也认为赚钱供给孩子读大学是自己应尽的义务,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过分地依赖父母。

美国的大学生非常独立,崇尚个人奋斗,基本上都是靠自己打工来挣取学费和日常开支。有的学生业余时间有好几份工作,即使再辛苦,也不会向父母伸手,因为他们认为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只有名字而已,而不是财产,自己想要的东西必须通过自己的拼搏才能获得。

中美校园文化差异的根源

校园文化深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两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深深地影响着当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导致不同校园文化差异的根源。

性本善与性本恶论。“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国人关于人性的基本观点。也就是说,人原本都是善良的,人生只要固守住善良的本性就可以了。这就造成了中国人“安于现状”,“安分守己”,“知足者常乐”的为人处事的原则。美国文化恰恰相反,受基督教的影响,尊崇“原罪说”,即认为人生来是有罪的,这源于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犯了原罪,被赶出伊甸园,到凡间受罪。因此为了改变原罪,人们就要不断地辛苦劳作。

集体主义取向和个人主义取向。中国人提倡集体、社会、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在处理各类关系时,必须做到“克己守道”、“循规蹈矩”、“自我压抑”、“与集体和领导保持一致”。这种取向也使中国人性格内向、含蓄、好静、谦虚忍让,并力求使自己与环境相适应。而美国文化极端推崇个人主义取向。美国是多民族、多宗教文化传统的国家,崇尚自由平等、个人奋斗、英雄主义、实用主义的“美国精神”。美国人追求个人享受,放任个性,自由发展,不仅包括个人物质利益的追求与满足,还包括个人意志和自我的实现。

求稳与求变。中国文化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不管是个人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追求一个字“稳”。人们习惯于“相安无事”,“知足常乐”,“安居乐业”的行事准则,因此做任何事都是以“稳”为前提。而美国文化的真谛在于“变化”二字,核心思想是“无物不变”,而且变化永不停顿。他们认为没有创新、没有变化就没有进步和未来。因此美国人喜欢标新立异,独辟蹊径,不管是变好还是变坏,他们始终相信靠自己的双手就能改变命运。

对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不难理解,美国校园文化既有先进、积极的方面,亦有落后、消极之处。因此,我们应该在立足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收美国校园文化中精华部分。

首先,中国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借鉴美国校园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校的一切工作以学生为中心,一切围绕学生的成长,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学生尽量提供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冷静分析、自主决策的习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其次,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注重学术,阐释思想,是现代大学的重要办学理念。我国的大学教育注重知识的储备和积累,但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当学生刚进入校园时,就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科研。另外,可以多举行各类学术报告,使学生亲身感受学术和思想的魅力,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对学术的兴趣。

最后,制定开放的课程体系,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各高校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特点与需要、学校传统、课程基础以及教师专长来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体系,允许在不同高校的相同专业开设不同课程。其次,课程开设具有多样性。为了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注意同一课程的多样化,同一门课程为学生开出不同难度的若干课程,同一难度的课程由不同风格的教师讲授,同一领域的课程开设不同方向的课程供学生选择。”③

总之,中美两国由于传统文化、社会制度及教育体制的不同,校园文化从建筑、教学、课余生活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我国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立足于优良的传统文化,吸收美国校园文化中合理、进步、精华的部分,促进中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为现代大学教育的发展营造更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新型的综合性人才。(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注释

①Avruch, K,“Culture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Press, 1998.

②殷莉,韩晓玲:《英汉习语与民俗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8~114页。

③刘宝存:“世界高等教育的个性化趋势述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第49~53页。

作者:王淑侠

组织记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篇2:

浅析隐性英语课程设计对和谐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

摘 要:隐性英语课程对于和谐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必须课程。隐性英语课程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部分,于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全方面推动学生英语水平的发展,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塑造学生的英语人格,这是通过全方面英语教学来对学生进行英语素质塑造的一种教学方式,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隐性英语;课程设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推动作用

一、 前言

隐性英语在大学英语课程实施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尤其是让学生理解到英语文化的内涵,不再是单纯的面对单词、语法、句子和文章,而是将学生的内在情感与文化间构建了一种交流桥梁,使学生能够从精神层面感受到英语文化,进而全方面的对英语产生一种沟通,一种从思想观念到心理因素等全方面进行转变的教学方式,尤其是隐性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是十分核心的,而且隐性课程中间接存在于人这一点是具有较大优势的。所以本文将隐性课程在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以及和谐校园文化构建的进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

二、 隐性英语课程设计的概述

所谓隐性英语课程设计主要是根据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对教材、教学活动、教室设计和校风学风等各个方面进行设计,构建出和谐的大学英语隐性课堂。这是对校园文化的融合也是对大学生人格的一种塑造。作为隐性课程,他的非直接性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同时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而达到隐性课程的效果。

三、 和谐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和谐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毕竟,当前社会中很多高质量人才都是在大学中所产生的,这是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对人才的人格塑造更是重中之重。毕竟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才能够真正发挥出重要作用,对社会起到积极的意义,所以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不但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会推动我国精神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四、 隐性英语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 师资力量较弱

目前情况来看,隐性英语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但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当前英语教学的师资力量相对较为薄弱,并不是指大学中没有合适的英语教师,而是在英语教师的配备上并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现在仍然有很多英语教师还只是本科学历,而且一名教师将会同时接触很多个班级,并没有针对性,在教材的理解方面也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能够给学生真正地教学引导。

(二) 教学模式不规范化

大学教学虽然有很多的自主性,但是教学模式仍然需要进一步规范,这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规范的教学模式才能够使学生尊重英语教学,重视英语教学,而不是将英语作为可有可无的一门非专业学科。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的语言是十分有必要好好学习的,尤其是在学生未来的发展中,会发挥出十分关键的作用或者创造有利的机会。

(三) 缺少实践

隐性教学是通过处理各方面教学因素来间接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仍然需要注重英语实践环节,毕竟英语口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过程中,口语将会占据很大的比重,所以缺少实践的英语学习并不是真正的英语学习,只是一种对英语的机械记忆而已,并不能够学以致用。

五、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推动下隐性英语课程设计改善措施

(一) 提升师资力量

隐性英语课程设计首先要提升师资力量,不但是师资数量,而且要提高师资质量,保证教师能够根据英语教材以及其他英语教学条件进行个人理解,以灵活的方式进行教学,保证学生能够接收到隐性英语课程设计的信息,进而达到隐形英语课程设计,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目的。

(二) 优化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优化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提升,同时也要结合校方和学生的多方面因素进行全方位的调整,保证人才培养方案能够适应时代发展,贴合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人因素相协调,这样通过优化的教学方式能够进一步发挥出隐性英语课程设计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够达到英语塑造人格的标准,突出隐性教学的重要作用。

(三) 积极组织实践

隐性英语教学中仍然不能忽略实践这一部分。虽然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学习,而不是一种技能学习,但是实践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只有学生能够有机会练习口语,才能够明确自身的不足,并且这种实践会很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隐性教学的一种手段,使学生间能够更好的交流合作,进而创造出和谐校园的优秀教学成果。

六、 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隐性英语课程设计,对和谐校园建设的推动作用进行了全方面的分析,并且就如何加强隐性英语教学效果进行了探究,提出了相关策略,希望可以为我国的高校建设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杨季行.基于隐性教学的高职英语应用能力提升研究[J].明日风尚,2018(16):207.

[2]杭花平.隐性分层教学模式初探——以南京体育学院大学英语课程为例[J].教育观察,2018,7(15):97-98+101.

[3]潘相阳,王丽洁.隐性课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价值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5(31):213-214.

[4]孙宇.英语隱性课程培养高职学生多层次实践能力的提升建议[J].报刊荟萃,2018(8):150.

作者简介:

贾凤桐,李庆玲,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化工大学。

作者:贾凤桐 李庆玲

组织记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篇3:

注重理工科院校校史档案编研

近年来,随着档案学研究的深化,高等学校档案编研活动蓬勃兴起,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许多综合性大学,尤其是一些百年名校依托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大力开发档案资源,弘扬大学精神,在大学文化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人文资源相对缺乏的理工科院校,面对文化育人和内涵发展的需求,如何进一步发掘特有的档案资源,促进大学精神文化的凝炼与传承,已成为理工科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高校档案资源的文化属性

根据《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高校档案是指“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档案不仅承载着大学的历史记忆,而且呈现出鲜明的文化特性,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档案是历史的标本,文化是档案的实质”“档案作为社会记忆的最好方式,其积累形式,时间和空间的系统架构,总体上符合文化传承的需要” [1] 。

(一)高校档案是大学文化的物质载体

按照档案实体分类法,高校档案一般分为党群、行政、教学、科学研究、产品生产与科技开发、基本建设、仪器设备、出版、外事、财会等十几大类,涵盖了学校活动的所有方面,也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信息。

(二)档案管理影响大学制度文化的形成

大学的制度文化是现代大学有序运行的机制平台。作为学校运行管理的终端环节,档案管理行为以其不断健全的体系、完善的制度、规范化的流程、现代化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倒逼效应,逐步影响着高校管理体制的规范与完善,促进高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制度文化的形成。

(三)高校档案反映着大学精神

作为高校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名牌老校,无论其文件、资料、报表等纸质档案,还是照片、视频、宣传片等声像档案,以及校徽、产品、校园建筑及景观等实物档案,都镌刻着学校的文化底蕴、人文精神和时代特征,成为影响师生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的精神力量。

二、高校档案资源开发的文化呈现

高校档案资源是伴随着学校的发展逐渐累积形成的,不仅具有储存文化信息的功能,更是时间和空间交织的产物。作为学校历史的积淀和原始记录,高校档案是大学文化传承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档案资源的开发活动,必定遵循文化传播及呈现的特定规律。一般认为,文化的呈现方式“包括文化内容的选择、表述和解说等”[2] 。借鉴高校档案编研,尤其是校史档案研究领域,档案资源的开发也经历了“选择-表述-解说”的逻辑顺序,即沿袭文本选择到文体表述再到文化解说的过程。

(一)档案资源开发的文本选择

文本选择是着眼于对象的选择,即选取哪些档案资源作为开发的具体对象和内容。从当前普遍的馆藏现状来看,高校档案资源内容丰富且体量巨大。按实体分类法划分,既有党群、行政、外事等运行管理类档案,也有科研、产品生产与科技开发、仪器设备、出版等科技类档案;既有教学、基建、财会等综合性档案,也有学生档案、教职工人事档案等。按照信息记录的载体划分,还可以分为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等等。因此,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是做好档案资源开发的第一步。

(二)档案资源开发的文体表述

如果将档案开发比作写文章的话,文本选择是在搜集、挑选写作素材,文体表述则是对选取的素材进行统计分析、组合优化和加工处理等。因此,文体表述的要义在于选择哪种呈现方式。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档案资源的开发既有基础性的全宗介绍、组织沿革、大事记、文件资料汇编、建筑简介、基础数据统计等,也有深入编研的校史、校志、年鉴、校史画册、史料选编、回忆录、人物年谱、传记、文集等,还有延伸开发的历史图鉴、校史校情文化读本、影像视频宣传品、文化纪念品等等。这些档案资源经过加工提炼后,已经成为了大学文化产品。

(三)档案资源开发的文化解说

文化解说是指在档案编研的基础上,对加工提炼后的档案资源进行文化输出,或者针对特定群体提供档案文化产品的供给。梳理高校档案资源的开发实践,从开发校歌、宣传片、文化读本等文化产品,到开展档案知识宣传、讲座交流活动,再到建设校史校情陈列展馆;从组织爱校教育活动,到开设校史文化选修课程,再到提供档案查询利用服务等,都可以看作是档案资源的文化输出。在新的信息化条件下,还出现了档案数据库、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网上档案信息发布平台等,更是便利了档案资源的文化输出。

从广义的文化概念来看,“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产品,都属于广义的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3] 。由此可见,通过文本选择、文体表述和文化解说等一系列过程的演进,档案资源开发活动被深深打上了“自然的人化”的烙印,其本身就形成了一种档案文化。

三、校史档案编研在大学文化传承中的主要功用

大学文化是高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是大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和传承,渐渐积累起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4]。如前所述,高校档案资源的开发形成了档案文化,而档案文化本身也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档案资源开发活动的直接体现,校史档案编研在档案文化的生成、凝练方面承担着重要功能,也在大学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为大学文化传承提供丰厚的精神资源

校史档案承载着丰厚的大学精神,如历史档案记载着学校师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开拓创新的探索史、不断超越的发展史,是大学不同时期发展历程的生动写照;教学、科研类档案则记录着师生在教学科研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教学科研成果,体现着高校学人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关于学校发展定位、战略规划、人才培养目标、管理体制变革等文献档案,蕴含着大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文化理念,不断启迪、生成着新的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等等。因此,校史档案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学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和大学文化创新的重要资源,可以说,“一所大学就是一处精神高地,就是一座文明灯塔,它以文化、学术熏陶、感染着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5]。

(二)为大学文化传承提供生动的素材资源

校史档案中蕴藏着丰富而生动的素材,比如对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间节点、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及其活动的记录,承载着一所大学办学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的关键性数据,反映了学校发展变迁的不同时期校容校貌、历史建筑和景观面貌……可谓源远流长,不断地为后来者提供校史研究素材的资源。近年来,校史研究成果迭出,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例如,2012年在清华大学校史年会中举办的“全国高校优秀校史出版物展览”会上,共计收到各类研究成果1000余件,其中既有恢弘厚重的多卷本大学正史,也有著名校史人物的传记、文集与口述;既有厚积薄发的档案史料选编与校志,也有生动精美的图史画册和校史校情教育读本等 [6]。这些都是在对校史档案进行总结、梳理和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重要成果。

(三)为大学文化传承提供可靠的查证依凭

作为一种档案凭证,学校教学、科研、基础建设及运行保障等一切活动的点点滴滴,都真实地记录和反映在校史档案之中,不但学校各阶段建设发展的成绩和荣耀汇聚于此,而且前期工作遗留的问题和矛盾也可能累积其中,反映着学校历史分合变迁、教学科研质量和学术水平不断提升的真实状态。因此,校史档案可以为大学文化的提炼和传承提供最可靠的查考依据,有时甚至会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以笔者所在学校修编校史为例,在校史编纂过程中,编写人员发现学校前身时期的一些史实因年代久远,很多已经模糊不清,后通过访问老同志所得到的材料虽然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但难免相互矛盾,因而只得通过查找相关领导任职文件和当事人工作笔记,才最终理清了多个关键性疑难问题,确保了校史编撰工作的顺利完成。

(四)为大学文化传承提供有效的传播媒介

在大学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通过一些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媒介或途经进行信息传递,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这种文化传播的方式常常是潜移默化的,深入人心的。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实行开放办学,校史档案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得天独厚的价值优势,在愈来愈频繁的校际文化交流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在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时,北京大学就将他母亲赵兰坤女士70多年前在北大读书时的学籍档案复制品作为特别的礼物赠送给他,成为当时的标志性事件。再如,2014年笔者所在学校主要依托馆藏校史档案建设的校史馆,展示历史及活动图片1800余张、毕业合影2000余张、实物300余件,开放仅一年多就接待各级领导、校外嘉宾、国际友人逾万人次,成为学校对外宣传展示的窗口和名片。

四、理工科院校在大学文化传承上的双向驱动

与一般综合性大学相比,理工科院校更加注重技术知识和科学理性,人文社会学科资源偏少,人文精神和环境氛围相对弱化,似乎在大学文化的凝炼和传承方面存在先天不足。然而,站在现代大学的发展趋势和价值实现的维度上来考察,我们发现,理工科院校在大学文化传承方面存在“内向”和“外向”的双重驱动力。

(一)实现内涵发展是理工科院校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现代意义的大学是教育机构和文化组织的有机结合。伴随着近些年高等教育的大繁荣、大发展,很多高校在办学规模、硬件设施等外延建设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人才培养效果、学术大师和学科领军人物的产生及影响、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等真正体现学校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方面则表现为措施有限、发展乏力,因此内涵建设正日益成为高校,尤其是对文化软实力更为敏感的理工科院校的当务之急。有鉴于此,对于那些将内涵式发展作为现代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的高校来说,强化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已成为大学建设发展的应有之义,换言之,“内涵式发展必须要全面强化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四大功能” [7] 。

(二)实施文化育人是理工科院校发展的外在驱动力

作为知识殿堂和人才高地的高等学府,高校除了要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外,还应该用人文精神对师生实施思想启蒙和人格塑型,从而培育出全面发展且具人文情怀的优秀人才,使其成为民族复兴和文化复兴的中坚。在当前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理工科院校的职能定位和价值实现途径,决定了它同样肩负着文化育人的艰巨任务与神圣使命,而且在面对内在的人文资源偏少的不利局面下,反而更加驱动着它不断加大大学文化产品的开发和文化服务的供给,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和校园文化建设。对校史档案进行资源开发,一方面顺应了理工科院校这种建设与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其实施文化育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三)内涵发展、文化育人与大学文化传承之互动性

文化的传承创新是现代大学的一项基本职能。从内涵发展与大学文化传承的关系来看,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要“提高高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形成相互支撑、整体提升质量的格局”,而“高校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具有以文化育人才和以人才兴文化的双重优势” [8],可以为文化育人提供各种支撑。同时,育人功能是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即通过大学文化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和谐、健康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大学人改造与变革大学的实践过程是大学文化外化的过程”“大学人在创造了大学文化的同时,也在由自发到自觉地以文化塑造着大学人自己” [9] 。

五、以档案资源开

发推动理工科院校的大学文化传承

原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曾将档案与文化建设的关系概括为:“把档案转化为文化产品;为文化建设提供档案;为文化建立档案;建设档案文化” [10]。显然,这为大学文化传承指明了方向。

(一)结合实际,加强基础档案编研

开展档案编研是高校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专职从事档案管理的职能部门,高校档案馆除了发挥“管档守史”的基本职能外,还应立足于常规工作,加强基础性的档案编研。例如笔者所在学校档案馆近年来结合建设发展需要,组织编印了《档案全宗指南》 《大事记》 《科研项目成果简介(2009-2013)》 《建筑工程项目简介(1985-2015)》《基础统计数据汇编》等一批通用性编研成果;编辑了上级批文、校内“红头”、规章制度等各种资料性文件汇编。事实证明,各类编研成果对宣传校史、校情,提供校内工作参考,辅助工作决策,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为庆祝建校60周年,学校又编辑出版了近50万字的《校史》,赠送给来校参加活动的校友和社会各界友好人士,在校庆活动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二)发挥优势,开发档案文化产品

充分挖掘丰富的高校档案资源,在分析、筛选、提炼可供使用的档案信息基础上,积极发挥理工科院校的科技优势,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把档案“原料”加工转化为内涵丰富、形式生动的文化“产品”。例如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献资料、活动图片、毕业合影、嘉奖实物等馆藏档案进行整理,以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的方式,组织平面设计专业学生设计制作了网上校史展;在梳理校园建筑、景观图片资料的基础上,组织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建筑学等多个学科的技术力量,由师生联合设计制作了《延时校园》《建筑巡游》等多部学校形象宣传片。这些作品都被挂接到网络媒体上,提供给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点击浏览,引发了热烈的社会反响。

(三)整合力量,建设校史陈列展馆

对于理工科院校而言,建设校史陈列展馆是进行档案资源开发的最集中体现,其中既有对教学、科研、运行管理、支持保障等各方面档案素材的筛选,也有对学校发展脉络和办学成果的梳理;既是对纸质、电子、声像、实物各类档案素材的分类整理,也是对声、光、电等各种现代技术的综合运用;既需要校内外相关单位、机构和人员的支持协作,也需要设计、布展、施工等各环节的紧密衔接。当然,也正因为其丰富性、综合性、专业性,校史陈列展馆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和青睐。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在对档案资源进行开发后,于2014年建成开放了面积达840平方米的校史馆,借助展板、展柜、展台、文化墙及规划模型沙盘等载体,图文并茂展示了学校的办学历程和发展成果,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四)文化育人,开展爱校教育实践

如前所述,文化育人是大学文化传承的组成部分,而档案资源开发的最终成果也需要到具体工作中去检验。爱校教育实践活动是将文化育人的组织实施与档案资源的利用有机结合,从而既能使文化育人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档案资源开发的作用。具体来说,爱校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参观校史陈列展馆、观看校史宣传影片、阅读校史文化读本等传授式的教育活动,也可以是组织校园文化研讨、校史文化交流等互动式的教育活动;既可以改革理工科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系,增设或拓展校史文化与大学精神的选修课程等,也可以组织学生社团自发地开展实践性的校史校情学习研讨活动等等。例如笔者所在学校结合新生入学教育,组织刚入校的学生参观校史馆,为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校史校情教育课,深受学生的欢迎。

(五)主动参与,构建文化传承体系

尽管高校档案有着与生俱来的资源优势,但作为一种文化生成和传播的有机系统,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牵涉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档案管理部门不能也不可能单打独拼。因此,档案工作应该主动纳入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当中去谋划部署。档案部门应积极地参与到大学文化传承体系的构建活动中,从组织机构到工作分工,从资料搜集到活动组织,从技术支持到业务指导,从意识培育到氛围营造,尝试通过档案资源开发项目的协同攻关,与有关单位共同推进大学文化的凝炼与传承,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在此必须强调的是,发挥校史馆爱校教育非常必要,即应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可有计划地组织全校教职工参观校史馆,以增强其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为学校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覃兆刿.档案文化建设是一项“社会健脑工程”——记忆·档案·文化研究的关系视角[J].浙江档案,2011,(1).

[2]李   泉.文化内容呈现方式与呈现心态[J].世界汉语教学,2011,(3).

[3]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杨春平.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载体[N].大连理工大学报,2010-04-16.

[5]李思辉.珍视大学的文化熏染价值[N].湖北日报,2013-05-14.

[6]王宗光.学术兴会 共谋进步 努力开创全国校史研究的新局面——在第13届校史年会上的报告[R].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工作简报,2015,(1).

[7]李元元.深入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N].光明日报,2013-07-20.

[8]刘延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J].求是,2012,(10).

[责任编辑:王   瀚]

作者:徐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于供应链下银行风险管理论文下一篇:林业生态项目建设理念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