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经鼻解剖学论文

2022-05-09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内镜经鼻解剖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鼻丘径路额窦开放联合中鼻甲切除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Refractoryrhinosinusitis,RR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6例RR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均实施内镜下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鼻甲切除。

内镜经鼻解剖学论文 篇1:

神经内镜与显微镜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瘤的对比研究

【摘要】 目的:对比神经内镜与显微镜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51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21)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应用经鼻蝶显微镜垂体瘤切除术,观察组应用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肿瘤全切除率、手术前后的视觉功能、激素水平及并發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总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全切除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加权视野指数高于治疗前,而视野平均缺损和模式标准差均低于手术前(P<0.05)。观察组加权视野指数、视野平均缺损和模式标准差均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泌乳素、生长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均低于手术前(P<0.05);观察组泌乳素、生长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垂体瘤患者,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效果优于显微镜经鼻蝶手术,可显著提高肿瘤全切除率,促进患者视觉功能的恢复,降低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经鼻蝶显微镜垂体瘤切除术 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 垂体瘤

[

[Key words] Transsphenoidal microscopic pituitary tumor resection Transsphenoidal endoscopic pituitary tumor resection Pituitary tumor

First-author’s address: Yuebei People’s Hospital, Shaoguan 512026,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34.005

垂體瘤是由垂体前、后叶及颅咽上皮残留细胞产生的一类肿瘤。它常常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生殖功能、学习和工作能力[1]。临床表现包括激素分泌异常、垂体周围组织肿瘤压迫、垂体卒中等[2]。手术切除已成为垂体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内窥镜经蝶手术带来的良好效果,促使神经外科探索其在经蝶手术中的应用潜力[3]。在垂体腺瘤手术中,神经内镜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单独应用神经内镜对垂体腺瘤进行手术,整个手术过程在神经内镜下进行[4-5],另一种是神经内镜辅助下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6-7]。但目前关于两者比较研究还比较少,为此,本研究主要比较神经内镜与显微镜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垂体瘤51例患者。纳入标准:(1)有垂体瘤的典型临床症状,如视野缺损、内分泌紊乱等;(2)经磁共振成像确诊垂体瘤的存在。排除标准:(1)存在凝血机制障碍;(2)合并严重原发性疾病;(3)具有精神障碍等疾病不能配合治疗。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21)和观察组(n=30)。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行经鼻蝶显微镜垂体瘤切除术。术前应用MRI等影像学检查确定垂体瘤的体积和位置;患者仰卧位,头向后20°,全身麻醉,经右鼻入路,0.01%肾上腺素填塞,压迫鼻黏膜。显微镜探头探查蝶窦开口,切除前壁,显露鞍底,显露肿瘤体及正常组织,然后用刮环仔细刮除肿瘤组织,术区填塞吸收性明胶海绵。观察组行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麻醉及鼻黏膜处理均与对照组相同。根据解剖结构,确定蝶筛窦隐窝,发现蝶窦开口,切除蝶窦前壁黏膜,翻转下鼻甲露出蝶窦前下壁骨。通过研磨和钻孔去除蝶窦的部分。蝶窦完全暴露后黏膜刮除,保留部分骨重建鞍底。鞍底经内镜下抽吸证实安全后,在鞍底后部将硬脑膜纵横交错切开,由助手支撑内镜。用刮环或垂体腺瘤钳切除肿瘤,之后明吸收性胶海绵止血。如果发生脑脊液漏,取自体脂肪组织包裹,再用生物胶填塞。最后,复位鼻中隔和鼻黏膜。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两组手术情况比较。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总住院时间。(2)两组肿瘤全切除率。术后3个月,应用MRI评价患者的垂体瘤残余情况,分为全切除或次全切除。(3)两组视觉功能比较。手术前后应用全自动视野计评估两组患侧眼球视觉情况,记录加权视野指数、视野平均缺损和模式标准差。加权视野指数越大,视野平均缺损与模式标准差越小,视觉功能越好。(4)两组激素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泌乳素、生长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脑脊液漏、垂体功能低下、电解质紊乱、鼻中隔穿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50.34±10.21)岁;肿瘤类型:泌乳素型12例、生长激素型4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型3例、无功能型2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9.86±9.35)岁;肿瘤类型:泌乳素型18例、生长激素型6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型4例、无功能型2例。两组性别、年龄和肿瘤类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总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肿瘤全切除率比较 观察组肿瘤全切除20例、次全切除1例,对照组肿瘤全切除22例、次全切除8例,观察组肿瘤全切除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078,P<0.05)。

2.4 两组视觉恢复情况比较 手术前,两组加权视野指数、视野平均缺损和模式标准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加权视野指数高于手术前,而视野平均缺损和模式标准差均低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加权视野指数、视野平均缺损和模式标准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5 两组激素水平比较 手术前,两组泌乳素、生长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泌乳素、生长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均低于手术前,且观察组泌乳素、生长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6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764,P=0.016),见表4。

3 讨论

垂体腺瘤是神经外科常见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总数的8%~15%,仅次于胶质瘤和脑膜瘤,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8]。垂体腺瘤的主要危害有:垂体激素水平的升高会引起代谢紊乱和其他器官的损伤;肿瘤的压迫会引起垂体激素水平的降低,导致靶腺功能的下降;蝶鞍区肿瘤压迫可损伤视交叉、视神经、海绵窦、基底动脉、下丘脑和第三脑室。甚至额叶、颞叶和脑干[9-12]。垂体腺瘤的手术切除是手术治疗的主要手段,有多种手术方式可供选择。垂体腺瘤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肿瘤,使激素水平正常化,保护垂体功能正常,降低复发率[13-14]。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垂体腺瘤手术入路一般分为经蝶入路和经颅入路。经蝶手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近年来,随着技术和材料的进步,神经内镜照明成像系统和内镜手术器械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在垂体腺瘤的手术中,对于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神经内镜手术,存在不同的看法。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治疗中,神经内镜主要用于辅助显微手术,处理位于显微镜盲区的病变。借助神经内镜,可扩大手术范围,提高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切除率,减少并发症[15]。由于神经内镜能提供全景视野和角度观察,使得鞍区病变,特别是垂体腺瘤切除更加彻底,垂体柄等重要结构的保护更加可靠,逐渐被人们所接受[16]。与传统的经蝶入路显微手术相比,经鼻内镜下经蝶入路可使肿瘤获得良好的暴露和照明,最大限度地保护垂体功能,切除肿瘤,创伤小,并发症少,大大缩短住院天数和费用[17]。可减少鼻黏膜不适及异物刺激,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由于有足够的光照和图像放大率,神经内镜经蝶手术的最大优点是能在鞍内和鞍上提供足够的全景。解剖学研究证实,神经内镜提供的手术暴露优于显微镜提供的手术暴露[18]。

本研究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肿瘤总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视野恢复情况和激素水平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显微镜下手术视野有限,容易增加手术中的创伤和出血量,破坏蝶骨的正常结构。由于垂体的特殊解剖位置,传统的经蝶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具有创伤大的缺点。手术需切开分离两侧牙齿唇沟黏膜露出骨骼,分离鼻中隔至蝶窦,放入神经内镜,有脑脊液漏和鼻中隔穿孔的危險[19]。但是,神经内镜下垂体切除术有很好的视野,通过调整不同的角度可以获得清晰的视野。在鞍区,能更准确地识别邻近解剖结构,保护鞍区正常结构,防止脑脊液漏的发生。另外,神经内镜手术对患者的刺激较小,降低了患者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手术的安全性,更好地保证了肿瘤的全切除[20]。肿瘤全切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往的研究表明,75%的垂体瘤复发与不完全切除有关,内镜手术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显著降低复发风险,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21]。

综上,对于垂体瘤患者,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效果优于显微镜经鼻蝶手术,可显著提高肿瘤全切除率,促进患者视觉恢复,降低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母义明.垂体瘤诊治进展[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7,42(7):576-582.

[2]李舜,唐晓平,张柳,等.神经内镜与显微镜在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患者中的疗效及并发症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7):15-18.

[3]高阳,郝斌,李德亨,等.垂体瘤外科诊疗进展[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7,16(5):478-480.

[4]金勇,金鑫,田沁森,等.垂体瘤卒中的研究进展[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7,34(4):378-379.

[5] Kabil M S,Eby J B,Shahinian H K.Fully endoscopic endonasal vs.transseptal transsphenoidal pituitary surgery[J].Minim Invasive Neurosurg,2005,48(6):348-354.

[6] Baussart B,Aghakhani N,Portier F,et al.Endoscope-assisted microsurgery for invasive endo-and suprasellar pituitary macroadenomas:a consecutive retrospective study with 13 patients[J].Neuro-Chirurgie,2005,51(5):455-463.

[7] Gondim J,Schops M,Tella O I Jr.Trans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of the sellar region:study of the first 100 cases[J].Arq Neuropsiquiatr,2003,61(3B):836-841.

[8] Spencer W R,Das K,Nwagu C,et al.Approaches to the sellar and parasellar region:anatomic comparison of the microscope versus endoscope[J].The Laryngoscope,1999,109(5):791-794.

[9]张晓峰,零达尚,林其炎,等.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14):67-70.

[10]董家军,伍益,彭逸龙,等.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技术探讨[J].广东医学,2018,39(1):111-112,116.

[11]刘昉,韩国强,刘窗溪,等.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对垂体瘤患者激素水平及视觉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8,58(13):42-44.

[12]邓光策,何海勇,李文胜,等.经鼻蝶神经内镜与显微镜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9,24(8):372-373.

[13]郭玉涛,索书涛.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蝶窦手术治疗垂体瘤的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2):85-86.

[14]任光辉,沈嘉伟,李武雄.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9,24(7):402-405.

[15]甘雅玲.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2):69-71.

[16]赵克,倪峰,尤宇,等.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脑垂体瘤患者的随访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0):1680-1682.

[17]黄进兴,郭文龙,胡威,等.神经内镜及显微镜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对比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13):989-993.

[18]杨承国.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比较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5):55-56.

[19]赵鹏,赵亮,刘晓杨,等.经鼻蝶神经内镜和显微镜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对比分析[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8,45(6):573-576.

[20]王宁,刘立军,陈妮娜.神经内镜与神经导航辅助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疗效比较[J/OL].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9,5(1):20-24.

[21]谭宝东,崔连旭,赵庆顺,等.显微镜与神经内镜下经单侧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的效果及并发症[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4):446-449.

(收稿日期:2019-09-20) (本文编辑:田婧)

作者:黄斌 刘保国 肖罡 田硕 何黎明 张龙 宋启星 钟兵

内镜经鼻解剖学论文 篇2:

内镜下鼻丘径路额窦开放联合中鼻甲切除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

[摘 要] 目的:分析内镜下鼻丘径路额窦开放联合中鼻甲切除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Refractory rhinosinusitis,RR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6例RR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均实施内镜下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鼻甲切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6%vs1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中鼻甲切除能够在保持内镜下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治疗RRS安全性前提下,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复发率,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 内镜;鼻丘径路额窦开放;中鼻甲切除;难治性鼻-鼻窦炎

DOI:10.11876/mimt201601018

慢性鼻-鼻窦炎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疾病之一,可导致鼻塞、脓涕、面部胀痛、嗅觉障碍等症状,部分患者经药物及手术系统治疗后,仍存在鼻窦内黏膜水肿、黏液脓性分泌物、囊泡、息肉迁延不愈等慢性炎症性改变,即为难治性鼻-鼻窦炎(Refractory rhinosinusitis,RRS)[1]。随着鼻内镜微创外科技术发展,以内镜下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治疗RRS的安全性和有效率均得到肯定[2]。但目前临床关于术中是否应联合中鼻甲切除尚存在争议,有研究认为,联合中鼻甲切除能够降低患者复发率,然而也有学者指出,多数RRS患者有手术治疗史,存在手术疤痕,行中鼻甲切除可能对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造成影响[3]。为明确内镜下鼻丘径路额窦开放联合中鼻甲切除治疗RRS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笔者以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86例RRS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前瞻性对照研究,现将手术方法与研究结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2014年5月按照以下标准:1)有慢性鼻-鼻窦炎手术治疗史;2)术后接受科学合理护理,并应用药物治疗,持续≥3个月;3)随访半年以上,仍见症状迁延不愈,确诊RRS[4]患者86例。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见表1。其年龄、病程、性别比例、手术治疗史、病变类型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临床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批准。

1.2 手术方法

术前准备:术前戒烟戒酒2周,进行健康教育。术前1周行常规鼻腔冲洗、鼻喷激素及口服抗菌药物,并加用甲泼尼龙片口服,每日1次,每次24 mg。术前1 d行鼻窦三维CT检查,观察病变性质、部位、范围及与周围解剖组织关系,重点观察额窦部位;术前30 min静脉注射抗菌药物,并加用立止血1 kU、地塞米松10 mg。

术中操作:行静吸复合麻醉,取头高脚低位,头部抬起约10°~15°,使用40 mL 1%利多卡因+5 mg肾上腺素浸润棉片,置于鼻孔内,收缩鼻腔黏膜,每侧2次,每次5 min。电视鼻内镜下检测双侧鼻腔,并对拟行手术区域行浸润麻醉,而后依次切除钩突、去除鼻丘气房底壁和后壁、去除气房骨质,充分暴露额窦口,若患者病情复杂,则行Draft Ⅱ b型额窦开放手术[5],同法开放对侧额窦,必要时可切除部分额窦中隔,贯通两侧额窦。术毕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术腔,中鼻道、上鼻道留置纳吸棉,总鼻道填塞高膨胀海绵,结束手术。观察组在切除钩突操作后,根据中鼻甲息肉情况确认中鼻甲切除部位[6]:若存在严重额窦、额隐窝病变,则全部或部分切除中鼻甲前部;若存在广泛筛窦及蝶窦病变,则全部或部分切除中鼻甲后部。对照组患者无论是否存在中鼻甲息肉样变,均不接受中鼻甲切除处理。

术后护理:术后继续进行抗菌药物静脉滴注,加用10 mg地塞米松入壶,每日1次,持续4 d;术后口服黏液促排剂,每日1次,持续7 d;术后3 d可将鼻腔填塞物取出,之后使用布地奈德喷鼻,并加用鼻腔冲洗;术后7 d行鼻内镜下换药,清除肉芽组织、囊泡及结痂。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参照文献[7]对两组患者术后7 d疗效进行评价: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均完全消失,鼻内镜检查示,窦口开放良好,窦腔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好转: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改善,鼻内镜检查示,窦腔黏膜部分区域增厚,有肉芽组织及水肿形成,并伴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未见好转,或鼻内镜检查结果不符合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为治愈率与好转率之和。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鼻腔粘连、眶周青黑等并发症发生率。对两组患者进行12个月电话随访及门诊随诊,观察其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临床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并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α=0.05,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以P<0.01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6%、1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86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4.7%,对照组复发5例,复发率11.6%,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RRS发病原因与多种炎症因子参与慢性病程有关,同时,变态反应、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阿司匹林耐受不良、免疫缺陷等全身性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鼻腔、鼻黏膜病变发生与发展[8]。因此,部分RRS患者即使接受系统正规药物和手术治疗,仍出现病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有学者认为,重视RSS患者围术期处理有望降低患者复发率,并采取了鼻腔冲洗、口服抗菌药物、激素类药物、抗组胺药物等方法,但仍未取得满意疗效[9]。

RSS患者往往有1次或更多手术史,往往存在鼻腔正常解剖结构缺如状态,并存在严重额窦病变,额隐窝相对狭窄,故常规手术方案亦导致窦口狭窄甚至再次闭锁。因此,多数学者推荐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式[10]。本研究对照组患者接受内镜下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治疗,其治疗总有效率为81.4%,且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14.0%,体现了该方案良好有效性与安全性。我们认为,内镜下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式存在优势如下:1)该术式可在0°内镜下操作,有助于操作者直视下明确解剖位置、关系,在降低手术风险同时,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医疗费用;2)术中操作与额窦口存在一定角度,可有效保护额窦口后壁及外侧壁黏膜不受损伤,并能够进一步降低因骨面裸露面积增加导致术后骨质增生、黏膜瘢痕增生、窦口闭锁等并发症发生风险。此外,姜华等[11]指出,该术式在操作中完全切除中鼻甲上端附着处及内侧额窦底壁,使额隐窝区腔隙扩大、额窦内侧壁暴露,有利于额窦贯通、引流,降低额窦口狭窄导致复发风险。

Nyquist等[12]认为,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导致额隐窝闭锁是影响内镜下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效果重要因素,故推荐在术中联合中鼻甲切除治疗。但也有学者指出,RSS患者既往手术史影响鼻部解剖标志,残留手术疤痕往往导致手术难度与风险显著上升,可能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13]。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在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基础上,联合中鼻甲切除治疗,不仅未见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其临床总有效率更是达到了95.3%,且复发率控制在4.7%,与Saedi等[14]

研究所得结论均十分接近,表明联合中鼻甲切除安全、有效,对患者预后改善有着更为积极作用。中鼻甲位于窦口鼻道复合体前部,是鼻窦窦口和中鼻道天然屏障以及维持鼻窦和鼻腔功能重要标志,但同时也是引发鼻窦炎病变主要结构[15]。因此,在中鼻甲切除术中,应做到谨慎、细致,力求达到保留中鼻甲生理功能、在降低RSS患者术后复发率基础上,最大限度保留中鼻甲结构与功能。

参 考 文 献

[1] 尤建强, 巢长江, 王凯, 等. 经鼻内镜两种径路额窦手术临床分析[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2, 26(5): 43-46.

[2] BASSIOUNI A, CHEN P G, NAIDOO Y, et 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iddle Turbinate Lateralization After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J]. The Laryngoscope, 2015, 125(1): 36-41.

[3] MUNDRA R K, GUPTA Y, SINHA R, et al. CT Scan Study of Influence of Septal Angle Deviation on Lateral Nasal Wall in Patients of Chronic Rhinosinusitis[J]. Indian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and Head & Neck Surgery, 2014, 66(2): 187-190.

[4] CHIAPASCO M, FELISATI G, ZANIBONI M, et al. The treatment of sinusitis following maxillary sinus grafting with the association of 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ESS) and an intra‐oral approach[J]. Clinical oral implants research, 2013, 24(6): 623-629.

[5] 张勤修.鼻内镜下鼻窦前颅底区域疾病处理的内镜解剖学与临床应用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

[6] HIRSHOREN N, GROSS M, HIRSCHENBEIN A, et al.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findings in refractory acute rhinosinusitis[J]. Clinical imaging, 2012, 36(5): 472-474.

[7] BASSIOUNI A, NAIDOO Y, WORMALD P J. When FESS fails: the inflammatory load hypothesis in refractory chronic rhinosinusitis[J]. The Laryngoscope, 2012, 122(2): 460-466.

[8] 张罗,周兵,葛文彤,等.鼻丘在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中的作用[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7):493-497.

[9] NATION J, KAUFMAN M, ALLEN M, et al. Incidence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nd positive maxillary antral cultures in children with symptoms of chronic rhinosinusit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 2014, 78(2): 218-222.

[10] SJOGREN P P, PARKER N P, BOYER H C. Retained drug-eluting stents and recalcitrant chronic rhinosinusitis: A case report[J]. Allergy & Rhinology, 2013, 4(1): e45.

[11] 姜华, 李海同. 鼻窦镜下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 185 例临床观察[J]. 医学临床研究, 2014, 31(2): 410-411.

[12] NYQUIST G G, ROSEN M R, FRIEDEL M E, et al.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the Paranasal Sinuse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Endoscopic Endonasal Skull Base Surgery[J]. World neurosurgery, 2014, 82(6): S54-S58.

[13] SILLERS M J, MELROY C T. In-office 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or chronic rhinosinusitis utilizing balloon catheter dilation technology[J]. Current opinion in otolaryngology & head and neck surgery, 2013, 21(1): 17-22.

[14] SAEDI B, AMALI A, ALIZADEH N, et al. The effect of radiofrequency turbinoplasty vs two other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polypoid changes of the middle turbinate: a randomized trial[C]//International forum of allergy & rhinology. 2014, 4(12): 1030-1034.

[15] NYQUIST G G, FRIEDEL M E, SINGHAL S, et al. Surgical management of rhinosinusitis in endoscopic‐endonasal skull‐base surgery[C]//International forum of allergy & rhinology. 2015, 5(4): 339-343.

作者:杜瑞霞 安宁 高磊 侯学东 富公弼

内镜经鼻解剖学论文 篇3: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评估

[摘要] 目的 分析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共5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开放性手术,研究组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总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治疗效果、术后手术损伤事件、术前术后的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值。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手术总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手术损伤事件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鼻内镜手术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治療作用确切,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模式,可减轻手术的创伤,减少出血,手术的进程更快,且可减少术后手术损伤事件,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鼻内镜;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住院时间;出血

[

[Key words]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Malignant tumors of the nasal cavity and paranasal sinuses; Hospital stay length; Bleeding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发病率很高,到了后期,很多患者的眼睛被肿瘤挤压变形,不得不手术摘除,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因此,尽快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在鼻-副鼻窦炎症病变的诊治中,鼻内窥镜已得到了较多的使用。近年来,由于外科设备及技术的不断发展,鼻内镜手术已经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疗手段。但其对鼻、鼻恶性肿瘤的手术疗效尚有争论[1]。随着鼻外科的发展和成熟,特别是鼻内窥镜在鼻眼手术中的广泛应用,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与传统的常规的开放性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疗效满意、不影响面部美观、复发率低等优点[2]。本研究纳入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共5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开放性手术,研究组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共50例,随机分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开放性手术,研究组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纳入标准:①达到鼻、鼻恶性肿瘤的确诊条件者;②对此项试验有明确的意愿者。排除标准:①外科禁忌、有身体其他重大病症者;②不能进行外科手术者;③患有严重的肝脏、肾脏等疾病者。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8例,年龄41~68岁,平均(51.26±2.56)岁。研究组男16例,女9例,年龄40~68岁,平均(51.35±2.7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無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且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 研究组患者均在鼻内窥镜下切除病灶。对照组及研究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放疗。采用全身麻醉。筛窦鳞状细胞癌病变位于鼻腔、筛窦一侧。鼻内窥镜下暴露筛顶和纸样板,切除筛窦和肿瘤。术后常规放疗60~65 Gy。腺样囊性癌的病变基本局限于鼻腔、副鼻窦和上颌窦。鼻内窥镜下彻底切除筛顶和纸样板、中鼻甲及肿瘤组织,术后常规放疗55~65 Gy。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切除范围包括鼻中隔、上鼻甲、中鼻甲、筛板等。硬脑膜切除术后修复,所有患者均接受60~65 Gy的放射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行鼻内窥镜下肿瘤全切除,有周围组织黏膜浸润者行黏膜切除术,累及眼眶者姑息性切除。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60~70 Gy的放射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总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治疗效果、术后手术损伤事件、术前术后的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值[3]。

1.4  疗效标准

显效:病灶完全切除,无手术损伤事件发生;有效:病灶基本切除,有一定的手术损伤事件;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100%-无效率[4]。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手术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的术中出血、手术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术后手术损伤事件比较

研究组的术后手术损伤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无术后手术损伤事件,对照组术后手术损伤事件8例,其中,3例感染,5例鼻腔粘连,发生率为32.00%。

2.4  两组手术前后生存质量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值均一定程度提高,且研究组患者的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3  讨论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适的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鼻内镜是其有效方法之一,但手术治疗的适应证、范围和效果仍存在争议。

鼻内窥镜手术是非常常见的手术。伴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它已逐渐成熟。鼻内镜手术是用光学内窥镜对鼻子或鼻窦进行手术。鼻内窥镜手术能使手术视野更加清晰,病变彻底切除,创伤小,术后不影响鼻功能的正常,受到患者的喜爱。鼻内窥镜手术又称功能性内镜手术,主要依靠鼻内镜及辅助手术器械的良好照明,使手术更精确。通过破坏性手术,不断改进和优化传统的鼻窦黏膜根治术或完全刮除术,在彻底切除病变的同时,尽量保留鼻腔和窦道的组织,使其更好地排出。通过功能性外科治疗,可以使患者的鼻子和鼻内组织结构和组织机能得到逐渐修复。此外,鼻腔外科内窥镜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恢复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从而治愈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因其导光强、角度广、操作范围广等特点,可直接观察鼻腔许多重要部位及鼻咽部轻微病变。除手术治疗外,鼻内窥镜能保存资料。鼻腔内窥镜手术创伤小,带来的创伤轻,手术彻底,操作精细,不仅能彻底清除鼻炎、鼻窦炎、鼻息肉,而且对鼻中隔也具有一定的纠正作用,从而大大减少术后复发的几率。根据统计,鼻窦炎患者中有80%以上是经内窥镜鼻窦手术后鼻息肉治愈。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包括:鼻腔、副鼻窦、颅内、硬腭、鼻骨、皮肤及软组织。在处理中,要控制好病灶的切割与修补,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尽量减少对小切口的伤害,减少对小切口的盲目,但是不能完全清除,会降低患者的预后[6-7]。常规手术要求手术范围较广,且手术界限较长[8-10]。但是,由于其立体解剖学的复杂性,使得肿瘤的分割变得非常的艰难,常规的外科手术中,肿瘤的大小和组织如蝴蝶状的周围或周围的大的静脉或大的神经有很大的联系,很难完全地进行切除[11-12]。同时,由于鼻腔内窥镜的透射性能好,局部组织放大观察,手术中可以清晰观察到病变,更有助于明确的定位。当然鼻内镜手术也会有肿瘤是否有包膜、瘤体是否易出血、肿瘤侵犯范围以及腔镜手术本身空间操作的局限性等原因所致的视野不清,这需要术者有娴熟的鼻内镜手术解剖知识及操作技巧。外科鼻内镜是利用普通的鼻孔与副鼻窦的解剖学通路进行的,既保证了鼻部的生理机能,又不会造成损害,而且易于进行术后的随访[13-15]。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术中出血、手术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手术损伤事件少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术后手术损伤事件有0例,而对照组有8例,其中,3例感染,5例鼻腔粘连,发生率32.00%。术前,两组患者的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值均一定程度提高,而其中,研究组患者的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鼻内镜下鼻窦术,在彻底清除病灶的基础上,重建鼻腔及鼻窦通气引流的基本条件,改善和恢复鼻腔及鼻窦黏膜的形态及生理随着鼻内镜手术的逐渐成熟,鼻外科在保持鼻腔生理功能、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综上所述,鼻内镜手术對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治疗作用确切,可减少术中出血、手术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且可减少术后手术损伤事件,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应堂.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24):53-54.

[2]   贺新娣,王英.乳腺癌鼻腔鼻窦颅底转移1例[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20,26(6):693-694,706.

[3]   文溢.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行鼻内镜鼻腔解剖术的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35):162-164.

[4]   秦雅楠,王琳,丰暖,等.1705例嗅觉功能障碍临床与疗效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20,28(6):411-417,426.

[5]   Husain,Qasim,Dabida,et al. Transoral finger-retraction for endonasal endoscopic resection of masseteric and buccal space lesions[J].The Journal of Craniofacial Surgery,2019,30(3):800-802.

[6]   陈苗苗,贺永超,于丽,等.探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术后鼻腔填塞指征及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0,35(6):449-451,455.

[7]   窦勤峰,张敏,蔡慧仙.鼻内窥镜下彻底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近远期临床疗效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20,35(11):1842-1845.

[8]   李明彦,李玉杰,于敏.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33):16-17,20.

[9]   袁存存,翟长文,王纾宜.鼻腔鼻窦肾细胞样腺癌五例临床病理学特征[J].中华病理学杂志,2020,49(11):1147-1151.

[10]  温树信,张庆丰,王鑫,等.头颈恶性肿瘤的整块切除与微创手术[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0,55(11):1077-1079.

[11] Van Z,Thibauty,Soudry,et al. A prospective, feasibility study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usability of a novel drivable endoscop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hinosinusitis[J].European Archives of Oto-rhino-laryngology: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Federation of Oto-Rhino-Laryngological Societies(EUFOS),2019, 276(9):2499-2505.

[12]  钟艺杰,邱前辉.鼻咽癌内镜术后与鼻部症状相关的生活质量评估[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20,26(5):502-506.

[13]  古庆家,李静娴,樊建刚,等.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20,26(5):517-521.

[14]  Omura, Kazuhiroetal.Direct approach to the anterior and lateral part of the maxillary sinus with an endoscope[J].Auris, Nasus, Larynx,2019,46(6):871-875.

[15]  王守玺,王燕敏,刘锐越,等.鼻内镜下上颌窦侧壁剥离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6):73-75,79.

(收稿日期:2021-09-29)

作者:陈祖鸿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科学化档案管理论文下一篇:应用型课程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