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加强高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路径研究

2023-01-07

1 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高校教学过程是高等教育系统最基本的活动过程, 是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 以高深、专门、实践性区别于其它教育类型, 因此, 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多种活动形式相结合的过程。

我国政府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 科技是关键, 人才是核心, 教育是基础。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高等院校在教育方面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这就意味着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扎实的基本功, 更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高校所培养的本科生主要是应用型人才, 而非理论研究型人才, 这就要求高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亲身参加实践、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 是从理论走向实践最有效的路径, 在此期间不断克服挫折、调整心态、积极进取的过程, 更有助于培养严谨求实作风、构建和谐团队的精神、锻炼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掌握了科研的基本思路, 从而学生必须认真思考, 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好程度的发挥。是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实践角色的重要转变。

2 高校实践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高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长期以来, 高等教育中一直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重视“课本理论的传授”、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人们认为高校教学应以理论教学为主, 实践教学为辅。同时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分数决定一切的现实, 使我们的学校, 只重视学生书本知识的学习, 不重视或无暇顾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而这种现象到大学也依然没有改观。因此人们认为高校教学应以理论教学为主, 实践教学为辅;表现为重成绩, 轻能力。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上的脱节, 从而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 创新能力不高, 使学生在毕业时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2.2 高校实践教学与教师队伍建设脱节

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目前, 我国高校从事教师一般都缺乏一定的企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经验, 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到高校任教的也不多。因为我国的高校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 缺少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机会, 出现他们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经验相对匮乏, 不能用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来充实课程的教学内容, 只能是讲堂上谈理论, 难以走出课堂后实践教学工作。同时在专业教学中, 学校又更加重视如何安排理论课的教学任务, 实践教学就自然放在其后, 加之受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 譬如:工作量、岗位津贴、职称等因素, 使之教师更加被束缚在理论而无力与实践教学课程的研究。

2.3 高校实践教学的硬件措施建设滞后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目前, 日益增长的办学费用和不确定的资金来源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面临的严重财政问题。从我国高校的实际来看, 大部分高校特别是缺乏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内容往往涉及到单位最敏感、最核心的部分, 单位一般不愿意接收学生的实习, 即使接收学生也很难接触到真正的业务工作, 由此导致学生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背离了原始初衷。而从学校自身来说, 由于受实践教学经费不足的制约, 对学生实习基地建设的投入自然很少。那些经费来源主要是地方财政拨款的高校情况更为严重, 经费不足必然导致实践基地得不到有效投入。同时由于高校大量的扩招, 很多理论教学班级人数高达百人之上。只好几个人一组完成一个实验, 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学生实践环节的实习包括最重要的毕业实习基本流于形式。背离了轨道, 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3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措施

3.1 调整课程体系, 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大纲

首先, 要制订完备的实践教学大纲。该大纲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本, 理论实际相结合为目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及实践教学的考核管理办法等, 丰富学生专业学习中多角度, 不间断、多形式的实践教学的要求和课程, 这样才能解决高校培养学生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2 培养过硬的师资队伍

如何培养既具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动手能力, 创新意识强的学生。重点还是在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对教师设立实践教学方面的奖励, 对于在实践教学、管理和改革研究方面有突出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 实行工作绩效与职务聘任挂钩制度。把工作绩效作为职务评聘的重要标准, 实施教学一票否决制, 对于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经教学评定委员会评定为不合格的, 不能参与当年度评优, 推迟一年评高一级职称;对于在实践教学和管理中工作绩效特别突出的, 可以获得破格晋升高一级职称的资格。工作绩效还应与奖金津贴相连, 实行浮动津贴制, 那就是抓紧对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培训, 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3 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资源的整合

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 高校要进一步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 与地方企业共建联合研究室或技术开发中心。其中主要是要加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 如物流实验室、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等。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落实实践教学环节的关键, 保证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备条件之一, 实习教学基地的条件直接影响实践教学质量。为此, 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争取社会和企业的大力支持,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按照校企“多赢”的理念。多形式、多途径地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另一方面, 鼓励毕业班的学生参与校企联合开发项目, 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以细化和提高。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使学生的个人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也注重与本校已毕业学生的交流, 反馈企业发展及供需信息, 及时调整基地实践教育方案, 促进校内基地建设与发展。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使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变成社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摇篮。真正做到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资源的整合。

摘要:实践教学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 通过引导学习者的实践活动, 从而传承实践知识, 形成技能, 发展实践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同时又是高校各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 我国高校的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已经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影响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不能真正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因此, 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研究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高校,实践教学,教学路径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06.

[2] 龙成长.陈占葵关于财经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探讨[J].中国市场, 2006 (17)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江苏省高职院校学生对体育课程需求的现状分析下一篇:化工生产技术管理是化工安全生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