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重点总结

2022-07-27

总结是一次反思过程,是一种记录工作情况、回顾工作不足的重要方式,在总结写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化的分析工作情况,这有利于我们的工作成长。怎么写出有效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软件工程重点总结》,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软件工程重点总结

软件工程重点总结

1、什么是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泛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2、软件危机的主要表现

(1)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

(2)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现象经常发生

(3)软件产品质量往往靠不住

(4)软件往往是不可维护的

(5)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

(6)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7)软件开发生产效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迅速普及深入的趋势

3、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

(1) 来自软件自身的特点

是软件系统的逻辑部件,缺乏可见性,管理和控制软件开发过程相当困难;规模庞大、复杂,修改、维护困难。

(2) 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当

忽视需求分析;认为软件开发等于程序编写;轻视软件维护。

4、如何消除软件危机?

(1)对计算机软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软件≠程序)

(2)必须充分认识到软件开发不是某种个体劳动的神秘技巧,而应该是一种组织良好、管理严密、各类人员协同配合、共同完成的工程项目

(3)推广使用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发软件的成功技术和方法

(4)开发和使用更好的软件工具

5、面向对象的三种模型:对象模型 动态模型 功能模型 P216

6、模块独立性的两个标准:耦合 内聚 P97

7、软件测试方法:黑盒测试 白盒测试 P151

8、软件调试的途径:蛮干法 回溯法 原因排除法 P178

9、可行性研究:确定问题是否有行得通的解决办法 P35

10、需求分析:准确地回答“系统必须干什么”这个问题 P55

11、软件成分的重用级别:代码重用 设计结果重用 分析结果重用

可被重用的软件成分有:项目计划,成本估计,体系结构,需求模型和规格说明,设计,源代码,用户文档和技术文档,用户界面,数据,测试用例。

12、软件可靠性的定义:软件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成功地运行的概率。

软件可用性的定义:程序在给定的时间点,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成功地运行的概率。 可靠性与可用性之间的主要差别是,可靠性意味着在0到t这段时间内系统没有失效,而可用性只意味着在时刻t,系统是正常运行的。P179

13、白盒测试:逻辑覆盖 控制结构测试 P162

黑盒测试:等价划分 边界值分析 调试 P171

环形复杂度的计算:复杂度=边数-点数+2P137

14、面向对象的3个子模式:对象模型 动态模型 功能模型 P232

对象模型的5个层次:主题层 类与对象层 结构层 属性层 服务层 P232

15、软件定义阶段干什么事:确定软件开发工程必须完成的总目标;确定工程的可行性;导

出实现工程目标应该采用的策略及系统必须完成的功能;估计完成该工程需要的资源和成本,并制定工程进度表。

16、类和对象的关系:类是具有相同数据和相同操作的一组相似对象的定义,也就是说,类

是对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一个或多个对象的描述。类是支持继承的抽象数据类型,而对象就是类的实例。 P211

17、UML有哪些图? P217

1、用例图:展示系统外部的各类执行者与系统提供的各种用例之间的关系

2、类图:展示系统中类的静态结构

3、对象图:是类图的一种实例化图

4、状态图:描述一类对象具有的所有可能的状态及其转移关系

5、时序图:展示对象之间的一种动态协作关系

6、合作图:从另一个角度展示对象之间的动态协作关系

7、活动图:展示系统中各种活动的执行流程

8、构件图:展示程序代码的物理结构

9、配置图:展示软件在硬件环境中的配置关系

18、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初始级 可重复级 已定义级 已管理级 优化级 P311

19、什么是软件生命周期模型?试比较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和螺旋模型的优

缺点,说明每种模型的适用范围。P33 习题1.7

20、软件的可维护性定义:维护人员理解、改正、改动或改进这个软件的难易程度。决定可维护性的因素:可理解性 可测试性 可修改性 可移植性 可重用性。

文档是影响可维护性的决定性因素。 P195

21、如何评价软件规格说明书?

从四个方面:一致性 完整性 现实性 有效性 P70

22、层次图 P102

23、深度:软件结构中控制的层数 P100

宽度:软件结构中同一个层次上的总数的最大值

扇出:一个模块直接控制(调用)的模块数目

散入:一个模块被多少个上级模块直接调用

24、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 P104

25、类构件的重用方式:实例重用 继承重用 多态重用

1. 什么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有何区别?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

计算机科学研究的是构成计算机和软件系统基础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而软件工程则是研究软件制作中的实际问题。

2、流程图与数据流图有什么主要区别?

(1)数据流图(date flow diagram , DFD),是SA方法中用于表示系统逻辑模型的一种工具,它以图形的方式描绘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过程,由于它只反映系统必须完成的逻辑功能,所以它是一种功能模型,是从数据的角度来描述一个系统的;而流程图则是从对数据加工的角度来描述系统的;

(2)数据流图中的箭头是数据流,而流程图中的箭头则是控制流,它表达的是程序执行的次序;

(3)数据流图适合于宏观地分析一个组织业务概况,而程序流程图只适合于描述系统中某个加工的执行细节。

(4)数据流程图应该重点描述了数据加工的过程,主要是模块内部,数据流图则是描述模块之间的关系。

3.软件需求分析的任务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步骤?

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是深入描述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确定软件设计的约束和软件同其它系统元素的接口细节、定义软件的其它有效性需求,总之,需求分析的任务就是借助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解决目标系统的 “做什么” 的问题。

主要步骤:

1.问题识别

(1) 功能需求:明确所开发的软件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功能。

(2) 性能需求:明确待开发的软件的技术性能指标。

(3) 环境需求:明确软件运行时所需要的软、硬件的要求。

(4) 用户界面需求:明确人机交互方式、输入输出数据格式。

2. 分析与综合,导出软件的逻辑模型

分析人员对获取的需求,进行一致性的分析检查,在分析、综合中逐步细化软件功能,划分成各个子功能。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建立起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3. 编写文档

(1) 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把双方共同的理解与分析结果用规范的方式描述出来,作为今后各项工作的基础。

(2) 编写初步用户使用手册,着重反映被开发软件的用户功能界面和用户使用的具体要求,用户手册能强制分析人员从用户使用的观点考虑软件。

(3) 编写确认测试计划,作为今后确认和验收的依据。

(4) 修改完善软件开发计划。在需求分析阶段对待开发的系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所以能更准确地估计开发成本、进度及资源要求,因此对原计划要进行适当修正。

4.简述结构化分析、设计的要点:

结构化分析方法适合于数据处理类型软件的需求分析。

其要点是"自顶向下" 地开发系统,由整体到各组成部分,由表及里,由抽象到具体,逐步求精.

(1) 模块化

(2)由顶向下,逐步求精.

(3)上层模块分解为下层模块,有三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即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5.数据字典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数据字典通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五个部分.据字典内容包括:

数据库中所有模式对象的信息,如表、视图、簇、及索引等。

分配多少空间,当前使用了多少空间等。

列的缺省值。

约束信息的完整性。

用户的名字。

用户及角色被授予的权限。

用户访问或使用的审计信息。

其它产生的数据库信息。

6.软件测试的目标是什么,有哪几种主要有测试方法?

软件测试的目标:

(1)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2)好的测试方案是极可能发现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方案;

(3)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软件测试的方法有黑盒测试、白盒测试。

7.白盒测试主要有哪些覆盖?

语句覆盖、判定覆盖、 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 点覆盖、 边覆盖、路径覆盖

8、选择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主要有哪些依据?

为了使程序容易测试和维护以减少生命周期的总成本,选用的高级语言应该有理想的模块化机制,以及可读性好的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为了便于调试和提高软件可靠性,语言特点应该使编译程序能够尽可能多地发现程序中的错误;为了降低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成本,选用的语言应该有良好的独立编译机制。上述这些要求是选择语言的理想标准,但是在实际选用语言时不能仅仅考虑理论上的标准,还必须同时考虑实用方面的各种限制。

(1)系统用户的要求

(2)可以使用的编译程序

(3)可以得到的软件工具

(4)系统规模

(5)程序员的知识

(6)软件可移植性要求

(7)软件的应用领域

9.软件的维护的目标是什么,有哪几种维护类型?

纠正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错误而进行的改进性维护,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适应性维护,改进原有的软件而进行的完善性维护,以及改进将来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而进行的预防性维护。

软件维护主要划分为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和完善性维护。

(1)纠错性维护。由于前期的测试不可能揭露软件系统中所有潜在的错误,用户在使用软件时仍将会遇到错误,诊断和改正这些错误的过程称为纠错性维护。

(2)适应性维护。由于新的硬件设备不断推出,操作系统和编译系统也不断地升级,为了使软件能适应新的环境而引起的程序修改和扩充活动称为适应性维护。

(3)完善性维护。在软件的正常使用过程中,用户还会不断地提出新的需求。为了满足用户新的需求而增加软件功能的活动称为完善性维护。

10.简述提高软件质量的主要措施。

复审:是在软件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结束之前,都采用一定的标准对该段产生的软件配置成分进行严格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检测。

复查:是检查已有的材料,以断定在软件生命周期某个阶段的工作是否能够开始或继续。 管理复审:是向开发组织或使用部门的管理人员提供有关项目的总体状况、成本和进度等方面的情况,以便他们从管理角度对开发工作进行审查。

测试:包括测试计划、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3个阶段。

11.面向对象如何实现模块独立性,其偶合和内聚的含义是什么?

因为对象是由数据及可以对这些数据施加的操作所组成的统一体,而且对象是以数据为中心的,操作围绕对其数据所需做的处理来设置,没有无关的操作。因此,对象内部各种元素彼此结合得很紧密。内聚性相当强,由于完成对象所需要的元素(数据和方法)基本上都被封装在对象内部,它与外界的联系自然就比较少。因此,对象之间的耦合通常比较松。总之,面向对象使用对象、类、继承和消息的方法,既使用类和继承等机制,而且对象之间仅能通过传递消息实现彼此通信来实现模块的独立性。

12.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软件工程有哪些区别?

(1)面向过程就是分析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步骤,然后用函数把这些步骤一步一步实现,使用的时候一个一个依次调用就可以了。面向对象是把构成问题事务分解成各个对象,建立对象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一个步骤,而是为了描叙某个事物在整个解决问题的步骤中的行为。 (2)面向过程是把一件事一项工程分解成为一个个小的功能,用一个个函数来实现. 面向对象是把事情看成是一个个小的对象组成的,或者说一个个小部分组成的,这些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整个项目. 在面向对象的思想中,万物皆对象。而"类",就是对象的抽象或者说是概括。

13.简述对象、类、消息、方法的基本概念。

(1)对象是人们要进行研究的任何事物,从最简单的整数到复杂的飞机等均可看作对象,它不仅能表示具体的事物,还能表示抽象的规则、计划或事件。

(2)类是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对象的抽象。对象的抽象是类,类的具体化就是对象,也可以说类的实例是对象。类具有属性,它是对象的状态的抽象,用数据结构来描述类的属性。 类具有操作,它是对象的行为的抽象,用操作名和实现该操作的方法来描述。

(3)对象之间进行通信的结构叫做消息。在对象的操作中,当一个消息发送给某个对象时,消息包含接收对象去执行某种操作的信息。发送一条消息至少要包括说明接受消息的对象名、发送给该对象的消息名(即对象名、方法名)。一般还要对参数加以说明,参数可以是认识该消息的对象所知道的变量名,或者是所有对象都知道的全局变量名。

(4)类中操作的实现过程叫做方法,一个方法有方法名、参数、方法体。

14.简述面向对象分析设计的三个模型。

答:三个模型: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

(1)对象模型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包括类和对象,它们的属性和操作,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构造对象模型的目的在于找出与应用程序密切相关的概念。对象模型用包含对象及对象的关系图表示。

(2)动态模型着重于系统的控制逻辑,考察在任何时候对象及其关系的改变,描述这些涉及时序和改变的状态。动态模型包括状态图和事件跟踪图。状态图是一个状态和事件的网络,侧重于描述每一类对象的动态行为。事件跟踪图则侧重于说明系统执行过程中的一个特点“场景”,也叫做脚本(scenarios),是完成系统某个功能的一个事件序列。脚本通常起始于一个系统外部的输入事件,结束于一个系统外部的输出事件。

(3)功能模型着重于系统内部数据的传送和处理。功能模型表明,通过计算,从输出数据能得到什么样的输出数据,但不考虑参加计算的数据按什么时序执行。功能模型由多个数据流图组成,它们指明从外部输出,通过操作和内部存储,直到外部输出的整个数据流情况。功能模型还包括了对象模型内部数据间的限制。功能模型中的数据流图往往形成一个层次结构,一个数据流图的过程可以由下一层的数据流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第二篇:软件工程复习重点总结

第一章

软件过程:需求设计实现发布

软件过程三要素: 过程+方法+工具

瀑布rup scrum Iconix

Scrum是一种迭代式增量软件开发过程,通常用于敏捷软件开发。 Product Owner、 Scrum Master、 Team Product Backlog、 SprintBacklog、Burndown Chart、Sprint、 Sprint Planning Meeting、 Daily Standup Meeting、 Review Meeting、 Retrospective Meeting ICONIX软件开发过程

愿景、业务建模、需求分析、健壮性分析、系统设计„„

思想是重点;过程是方式;方法和工具是载体

第二章

敏捷开发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敏

捷是一种思想•Scrum是一个框架

敏捷开发过程知多少?

•Scrum、

•极限编程(XP)、

•Crystal Methods(水晶方法族)

•特性驱动开发(FDD)

•动态系统开发(DSDM)

•轻量型统一过程(RUP)

调查结果:敏捷开发方法—Scrum最流行!

Scrum的适用场景

•7人,+or-2

•偏小一些会更适合

•最好能坐在一起

•客户参不度高

•快速移动互联网项目

•自主性研发的产品

第三章

软件项目是为了改善某个组织的某些方面

–老大就是要改善的组织中最有权力的干系人。

用户建模四步曲

1 列出尽可能多的用户

2 识别关键用户(购买决策者/主要使用者)

3 分类,合并次要用户

4添加虚拟和极端用户

第四章

•产品backlog是Scrum的核心

产品功能列表格式

•ID(标示符)

–统一标识符

•Name(标题)

–简短的、描述性的故事名

•Story(故事)

–故事内容描述

•Priority(重要性)

–产品负责人评出一个数值,指示这个故事有多重要

•Initial estimate(初始估计)

–团队的初步估算,表示不其他故事相比,完成该故事所需的工作量

•How to demo(如何做演示)

–它大略描述了这个故事应该如何在sprint 演示上进行示范

•Notes(注解)

–相关信息、解释说明和对其它资料的引用等等

产品功能列表由谁来写?

•思考:由谁来写?

–主要是Product Owner

–Team也有权利,但最终由PO进行取舍。

用户故事是一种敏捷的需求挖掘方式,其侧重点不是将需求书写出来,而是将需求讨论出来。

按“作为一个„„,可以„„,以便„„”样式和思路写成的用户需求,就是用户故事。

用户故事的三个变量

范围,重要性,估算

好故事的准则

•独立的(Independ)

•可讨论的(Negotiable)

•对用户戒客户有价值的(Valuable)

•可估计的(Estimatable)

•小的(Small)

•可测试的(Testable)

Sprint会议如何迚行

–确定Sprint目标及长度

–讲解Story、估算时间、任务分解

–决定 sprint 要包含的故事

–一些其他问题

第六章

什么是界面原型

•界面原型指使用工具根据客户需求及软件分析人员的理解,将头脑中的界面快速的反映到介质上。

界面原型的目的

•尽早验证需求

•尽早明确不确定性的因素

•方便沟通交流

•为后续界面设计提供基础

第八章

ICONIX过程

•ICONIX过程的规模介于RUP和XP之间

•适合中小型的、需求相对明确的软件项目

•ICONIX核心思想

•开源!节流!

ICONIX软件过程是用例驱动的软件过程。

ICONIX过程中的第一步:明确愿景

•愿景是确保项目成功的第一步;

•愿景必须来自老大;

•愿景必须是可度量。

如何获取软件项目的愿景

•获取软件项目愿景的三步曲:

•第一步:找到软件项目的“老大”;

•第二步:得到“老大”对项目的期望(愿景);

•第三步:描述出愿景的度量指标;

要点:系统要改善哪个组织的流程?

老大就是要改善的组织中最有权力的干系人

第九章

业务建模的目的:从组织的角度来定位系统的价值。

业务建模

•业务建模的目的是把视角从系统转向组织,站在客户角度看问题。

•业务用例是对组织为外部业务执行者提供的价值的建模。

•现状业务序列图是对组织价值内部实现流程(业务工人与业务实体的协作)的建模 •改迚业务序列图是对新系统为组织提供的改良的建模。

业务建模的步骤:

1.明确我们为谁服务(选定愿景要改进的组织)。

2.要改进的组织是什么现状(业务用例图、现状业务序列图)。

3.我们如何改进(改进业务序列图)。

第十章

域建模的步骤

第一步:提取名词或名词短语

第二步:排除重复、相似

第三步:排除系统范围外

第四步:画出第一版域模型图

第五步:整理第一版域模型

域模型之间的关系

•泛化[Generalization],一般元素和特殊元素的关系。

•关联[Association],两个类乊间存在着某种语义上的联系。

系统需求分析的目的是把视角转向新系统,站在最织

用户(及其它干系人)的角度看问题。

•系统用例是对(新)系统为系统执行者提供的价值的

建模

系统用例建模步骤

1.绘制系统用例图

2.编写系统用例描述

3.更新域模型

绘制系统用例图

1.确定系统边界

2.识别系统执行者

3.识别系统用例

4.确定用例间的关系

用例描述的作用

•用例图描述总体,用例文档描述绅节。

•每个用例必须对应有用例描述。

用例描述的基本组成

•干系人利益

•基本路径

•扩展路径

•业务觃则

软件产品的典型非功能性需求(RUPS)

•可靠性[Reliability]。

•可用性[Usability]。

•性能[Performance]。

•可支持性[Supportability]。

需求获取的方法

•研究文档。

•问卷调查。

•访谈。

•观察。

•研究竞争对手。

需求分析结果复核

•形式:面对面会议。

•参会人:甲乙双方在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参与者。

•被审材料:域模型、用例图、用例描述、非功能性需求;

•过程:需求分析师主持,最终需求分析成果,所有参与者交流讨论,达成统一理解和确认。 •结论:所有参与者签字确认。(当然,也有可能是未达成共识,需要返工。)

•注意:后续的工作基本不需要用户的参不了。

第十一章

健壮性分析的步骤

第一步:创建一个空的健壮性图。

第三步:从基本路径的第一句话开始画健壮性图。

第二步:直接将用例文本粘贴到图上(基本路径和扩展路径)。

第四步:贯串整个用例基本路径,一次一个句子,画执行者、适当的边界对象和实体对象以及控制器,和各元素乊间的连线。

第五步:将每一个扩展路径画在健壮性图上,并以红色标示出。

在用例驱动的开发模式中,用例的准确完整性是关键;

•健壮性分析技术两个主要的价值:其一帮助完善用例分析结果;其二完善域模型,做为需求分析走向系统设计的过度技术;

•丌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在本阶段,本阶段的成果也仅起到过度作用,不纳入最终文档; 第十二章

关键设计是功能性需求的设计,成果为类图和序列图;

•关键设计还没考虑真实实现的平台相关因素,因此不能基于这个阶段的设计成果开始编码; •关键设计的方法就是在域模型、用例描述和健壮性分析的基础上,迭代生成类图和序列图;

关键设计的步骤

•第一步:将现有的域模型直接作为第一版静态类模型;

•第二步:基于用例描述和健壮性分析结果,画出每个用例的序列图;

•健壮性图中的控制类会转化为方法;

•如果也转化为控制类,那么就添加到类图中(注意:边界类丌添加到类图中); •第三步:整理静态类图和序列图;

•第四步:关键设计复核,迭代更新用例图、类图和序列图;

高内聚、低耦合。是判断设计好坏的标准。

关键设计复核的指导建议

•确保关键设计的“如何做”和需求阶段的“做什么”匹配。也就是说每个用例都要和序列图匹配,包含了用例的基本流程和分支流程。

•复核设计的品质。应该至少有一个设计与家在场。

•检查消息的连贯性。检查时序图上消息箭头的指向,有时我们会发现对象乊间缺少消息而造成跳跃,我们必须消除这些逻辑跳跃。

•确保方法分配给了适当的类,类视图中的每一个类拥有适当的方法和属性。

第三篇: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复习重点总结

软件工程复习

一、概论

1、软件的组成:程序+文档+数据;

软件的特点:更依赖于人、开发成本进度难以估计、正确性难保证、维护困难、不磨损老化、可长期使用;

软件开发的三个时期:程序设计语言兴起时期、结构化程序设计时期、软件工程与软件开发环境时期;

2、软件危机的表现:难以控制开发进度、软件工作量难以估计、软件修改维护困难,原因:需求问题、管理问题、方法工具问题、局限性;

3、软件工程是:(1)把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途径应用于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过程,也就是把工程化应用于软件中;(2)研究(1)中提到的途径;

软件工程三要素:以质量保证为基础的过程、方法、工具;

4、软件生存的三个时期:定义时期、开发时期、使用和维护时期;

软件生存的六个阶段:软件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实现编码、测试、维护;

5、瀑布模型

基本思想:分而治之

优点:规范管理开发过程、文档驱动

缺点:初期系统的需求难以完全确定、文档驱动、周期长 V型模型:瀑布模型+质量控制

适用范围:结构化方法、面向过程的软件开发方法,需求变化少,开发人员熟悉应用领域,低风险项目,使用环境稳定

6、原型模型

针对软件开发初期需求难以确定,采用快速原型法 基本思想:快速建立原型,完善用户需求 优点:用户参与、快速

缺点:快速、对开发环境要求高

适用范围:已有产品、有快速原型开发工具、进行产品移植或升级

二、软件质量评价

1、良软件结构:具有层次性,无回路块调用的软件结构

2、模块独立性测量

耦合:零耦合、数据耦合、控制耦合、公共环境耦合、内容耦合,尽量使用数据耦合,少用控制耦合,限制公共环境变量耦合的范围,完全不用内容耦合; 内聚:偶然内聚、逻辑内聚、时间内聚、过程内聚、通信内聚、顺序内聚、功能内聚,内聚更重要

3、软件质量定性评价

用户角度:达到需求、界面友好、简单易学

开发人员角度:良结构、易测试、易维护、可移植

4、软件质量定量评价——软件度量:软件复杂性度量(规模、文本复杂性、控制结构的复杂性)、软件可靠性度量(系统故障率、软件修复与软件有效性、软件可靠性估算)

5、软件质量好的宏观标准:可靠性、良软件结构、文档齐全

三、软件计划

1、任务:弄清开发项目的性质、目标、规模、可行性、成本、风险分析、开发计划等,并编写项目任务说明书(项目计划书、可行性分析报告)

2、可行性研究的内容:经济可行性(成本效益分析)、技术可行性(风险分析、资源分析、技术分析)、法律可行性、开发方案的选择

3、软件项目的量化估算:成本估算&工作量估算(代码行成本估算、阶段成本估算)、工程进度安排(甘特图、任务网络图)

四、软件需求分析

1、需求分析的任务:问题分析、需求描述、需求评审

2、初步获取需求技术:调研、阅读相关资料、市场问卷调查、同类产品用户手册等

3、需求内容:功能性需求、非功能性需求(技术需求)

4、需求建模方法

面向数据流的分析方法:结构化方法建模、实体关系图、数据流图、状态转换图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 面向数据结构的分析方法

五、传统软件设计方法

1、设计启发规则:提高模块独立性(水平划分、垂直划分)、模块规模适中、深度广度扇入扇出适当、作用域在控制域内、降低接口的复杂程度、单出单入避免内容耦合、模块功能可预测

2、表示软件结构的图形工具:层次图(调用关系)、HIPO图(H图+IPO图+IPO表)、结构图

3、软件系统设计技术

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DFD的类型决定映射方法(变换流、事务流、混合型) SA/SD方法优点: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各模块可单独设计、编码、测试、修改 SA/SD方法缺点:纸上设计,长时间偏离软件实体、开发周期长、剥离了数据/功能的关系、顶在何方,下到何处

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Jackson方法、Warnier方法 原型法

4、详细设计

设计表示方法:流程图、PAD、伪码 流程图:

5、结构化程序设计(SP):避免用GOTO语句、自顶向下的程序设计、一种组织和编程方法、主要作用是使程序正确性的证明易于实现、讨论如何将大规模和复杂的流程图转换为一种标准形式,能用几种标准的控制结构通过嵌套来表示。

6、结构化定理:任何正规程序都可语义等价于由基集合{顺序、条件、循环}通过嵌套复合成结构化程序。

正规程序:有一个入口点和出口点、程序中的任何一个结点都可以找一条从入口点经过该点到出口点的路径。

六、软件编码

1、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观点首要是强调好的结构而不是效率,它的目的在于编写结构清晰、易于理解,也易于验证的程序

七、软件测试

1、程序正确性证明

2、测试:也是软件的“建设性”,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证明程序错误,暴露错误;分为动态测试和静态测试。

3、动态测试分为黑盒测试(功能测试法)和白盒测试

黑盒测试方案:等价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

等价划分的评价:选用等价类中的任意值/典型值作为用例、没有选用某些高效率的测试方案;

边界值分析的评价:边界值易发现错误,考虑输出等价类,联合使用等价划分和边界值分析法

白盒测试方案: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

4、软件测试的步骤与策略 单元测试:模块、白盒法

集成测试:接口、多以黑盒为主,辅以白盒

增式测试法:

自顶向下集成,深度优先策略、宽度优先策略

优势:尽早测试主要控制、关键选择(上层)、尽早实现软件的完整

功能并验证、无需driver 缺点:需编写stub、底层关键模块测试晚、软件结构中没有重要的

数据自下往上流、并行测试困难 自底向上集成,

优势:无需stub、可尽早并行测试、可尽早发现底层关键模块的错误、

易建立测试条件和判定测试结果

缺点:需编写driver、接口出错发现较迟、系统轮廓形成较晚 混合法

确认测试:验证软件的有效性、以用户为主或用户积极参与、黑盒法

系统测试:软件作为计算机系统的一部分,与硬件、外设等其它系统结合起来,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一系列的集成测试和确认测试

5、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不能孤立测试单个操作,把操作作为类的一部分来测试(不能再‘真空’中孤立地进行测试操作,有必要在每个子类的语境中测试继承的操作)、OOM易于测试与纠错

八、软件维护

1、软件维护的类型:校正性维护/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2、提高可维护性的措施

需求分析:清晰、易读、结构好——易修改

设计:结构层次清晰、独立性强——修改局部化、灵活的数据逻辑结构——适应处理的变化

编码:编码规则、风格,SP,通用性高的PL 测试:测试充分 文档:

3、维护的副作用:修改软件后导致新错误的发生

编码的副作用——严格执行回归测试、数据的副作用——完善的设计文档资料、文档资料的副作用——对整个软件配置进行评审

九、软件管理

1、软件管理的内容:开发计划与进度管理、成本估算与控制、人员管理与组织管理、质量管理、文档管理

2、软件管理的原则:软件生存期、按阶段确认、质量检查、自顶向下SP/OOP、职责分明、人员少而精、不断充实

3、软件管理的特点:知识密集,非实物性、单品生产,开发过程不确定、开发周期长、内容复杂,正确性难保证、劳动密集,自动化程度低、软件用法繁琐,维护困难,费用高

十、软件开发环境的基本概念

1、SDE的目标:支持软件生产的全生命周期、支持大型软件项目、支持基本语言、支持配置管理

2、SDE的特征:整体性、开放性、移植性、坚定性、

3、SDE的基本组成:中心信息库、接口界面、工具组,三级结构——核心级、基本级、应用级,

第四篇:工程项目管理重点总结

第一章概论

1、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内涵:指项目从设想、研究、决策、设计、建造、使用、直到项目报废所经历的全部时间,通常分为三个阶段:项目决策阶段,实施阶段,使用阶段。

2、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从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计划和项目控制,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尽可能地实现的过程。

3、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8个阶段,启动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战略决策阶段,施工前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工程设备试运行阶段,竣工移交及使用阶段,施工后评估或项目结束报告阶段。(启动,计划,执行,控制,结束)

4、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与任务:业主方项目管理:业主方项目管理工作涉及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全过程。每一个阶段项目管理工作任务都包括项目管理工作的七个基本内容,即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组织协调。

设计方项目管理:1设计成本控制和设计有关的工程造价控制2设计进度控制3设计质量控制4设计合同管理5设计信息管理6与设计工作有关的组织和协调7安全管理

施工方项目管理:1施工成本控制2施工进度控制3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合同管理,施工信息管理,施工安全管理,与施工有关的组织和协调

供贷方项目管理:供贷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组织与协调。。。

5、项目的特点::目标性:约束性:唯一性:临时性:不确定性

6工程项目的特点:具有明确的建设任务;具有明确的质量、进度和费用目标;工程项目管 理的复杂性;建设成果和建设过程固定在某一地点;整体性;唯一性

7、三控制:质量(安全)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

两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

一协调:组织协调

第二章组织理论与基本组织工具

1组织与目标的关系:按属组织论的基本理论,系统的目标决定了系统的组织,而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因素。

2、组织论的主要内容:1一个系统的组织结构a组织结构模式B任务分工C管理职能分工2一个系统内部的工作流程组织:物资流程组织、信息流程组织

3、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目标之上,职能领先原则;管理幅度原则;统一指挥原则;权费对等原则;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反馈原则;动态原则;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执行与监督权分离的原则;

4、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与特点:线性型组织结构特点:每一个工作部门有一个指令源,避免了矛盾指令而影响组织系统的运行;职能型组织结构:每一个部门有多个指令源,指令源之间可能有矛盾;矩阵型组织结构:每一个工作部门有两个指令源,在实施之前要进行约定是以纵向为主还是横向为主;项目型组织结构:企业没有职能部门,每一个项目部就如同一个微型公司那样运行

第三章工程项目策划

5工程项目策划的内容:指在项目前期通过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在充分占有信息基础上,对项目的决策和实施进行组织、管理、经济、技术等方面的科学分析和论证。

项目前期策划的根本目地是为项目决策和实施增值

项目策划的核心思想是根据系统论的基本原理,通过对项目多系统多层次的分析和策划,逐

步实现对项目的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全面控制过程。

工程项目策划的分类:项目决策策划和项目实施策划。

6、工程项目决策策划的基本内容:

环境调查分析1项目周边自然环境和条件;2项目开发时期的市场环境;3宏观经济环境4项目所在地的政策环境5建设条件环境;6历史文化环境;7建筑环境;

项目定义与项目目标论证:1项目定义2项目用户需求分析3项目功能定位4项目面积分配5项目定位

项目经济策划:项目总投资估算,项目融资方案策划,项目的经济评价系统;

产业策划:项目拟发展产业的概念研究;项目产业市场环境发展现状研究;项目产业市场需求的分析;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研究;项目所在地拟发展企业的优劣势分析;项目产业发展规划;

设计任务书。。。相关报告

7、工程项目决策策划的基本方法:重视自身环境项目的经验和教训的分析;重视类同项目的经验和教训的分析;策划是一个知识管理的过程;策划是一个创新求增值的过程;策划是一个动态过程;

8、工程项目实施策划的内涵:项目实施策划主要是对项目目标、组织、环境和实施过程的安排,是一种计划性的工作,对项目控制工具具有指导作用;项目控制是一种执行性的工作,在项目策划的指导下进行,同时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对项目策划进行调整。

9、工程项目实施策划的基本内容:项目实施的目标分析和再论证;项目组织策划:组织结构策划,任务分工策划,管理职能分工策划,工作流程策划;项目实施合同策划;项目信息管理策划;项目目标控制策划:实施报告策划

第四章:目标控制基本原理

10、动态控制的基本方法:1动态控制原理2PDCA循环原理;

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核心: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定期地进行项目目标的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当发现项目目标偏离时采取纠偏措施。

11、投资计划值与投资实际值的比较:设计阶段:初步设计概算和投资估算的比较,初步设计修正概算和设计概算的比较,施工图预算和初步设计概算的比较。

施工阶段:施工合同价和初步设计概算的比较;招标标底和初步设计概算的比较;施工合同价和招标标底的比较;工程结算价和施工合同价的比较;工程结算价和资金使用计划的比较;竣工使用计划和初步设计概算的比较;工程竣工结算价和初步设计概算的比较。 12目标控制的纠偏措施:组织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

13、风险的要素:事件,事件发生的概率,事件发生的后果,风险的原因。

风险的类别,:组织风险,经济与管理风险,工程环境风险,技术风险。

14、风险管理的主要过程:风险识别;风险的分析与评价;风险管理对策:(风险控制:风险回避,控制损失;风险自留:非计划性风险自留,计划性风险自留;;风险转移;)

15、项目经理是指受企业法定代表人委托对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全面负责的项目管理者,是建筑施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在工程项目上的代表人。

16、项目经理的责任:贯彻实行国家和工程所在地政府的相关法律和政策,执行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财经制度,加强财经管理,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个人的利益关系;执行项目承包合同中有项目经理负责履行的各项条款;对工程项目管理进行有效控制,执行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积极推广运用新技术,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实行安全文明生产,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权利;权利:组织项目管理班子,以企业法人代表身份处理与所承担的工程项目有关的外部关系,受委托签署有关合同:指挥工程项目建设的生产经营活动,调配并管理进

入工程项目的人力、资金、物资、机械设备等生产要素;选择施工作业的队伍,进行合理的经济分配:企业法人授予的其他管权。

17、项目经理具备的能力:具备承担项目管理任务的专业技术、管理、经济、法律,和规范知识;管理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交与谈判能力;应变的能力;学习能力;项目管理经验;

第五章投资控制

1、投资控制: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是以建设项目为对象,在投资计划范围内为实现项目投资计划目标而对工程建设活动中的投资进行规划控制和管理。

2、投资控制的目的:就是在工程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通过投资规划与动态控制,将实际发生的投资额控制在投资的计划值以内,以使工程项目的投资目标尽可能地实现。

3、工程项目投资规划:在项目实施前期对项目投资费用的用途做出的计划和安排,依据工程项目的性质、特点和要求等,对可行性研究阶段所提出的投资目标进行论证和必要的调整,将工程项目投资总费用根据拟定的项目组织和项目组成内容或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合理的分配,进行投资目标的分解。

投资规划的内容包括:投资目标的分析与论证;投资目标的分解;制定投资控制的工作流程;投资目标的风险分析;制定投资控制工作制度等。

4、投资费用的构成:建筑工程投资;设备购买及安装工程投资;其它费用。

5、项目前期和设计阶段对建设项目投资具有决定作用,项目前期和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重要作用由两个“二八定理”来说明:工程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已经决定了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内80%的费用;而设计阶段尤其是初步设计阶段已经决定了工程项目80%的投资。

6、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方法:1)设计招标和方案优选2)限额设计 3)标准设计4)价值工程方法

7、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1)资金使用计划:按投资构成分解、按子项目分解、按时间分解

(2)工程计量与支付:工程计量、价款结算(按月、一次性、分段、其他方式)、工程预付款、保修金

(3)工程变更: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提出、审查、下达变更令;价款调整的原则

(4)施工索赔:11种情况(费用索赔、工期索赔)

(5)偏差分析:横道图法、表格法、曲线法

(6)竣工决算:

8、施工成本的构成:按经济用途分析其构成,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是构成施工项目实体的费用,包括材料费、人工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和施工措施费等;间接成本是企业为施工准备、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的全部费用的支出,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差旅交通费等。

项目成本管理的任务和环节:施工成本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

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

9、成本考核是是实现成本目标责任制的保证和实现决策目标的重要手段。

第六章进度控制

1.进度控制是指对工程项目各建设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衔接关系和持续时间等编制计划、实施、检查、协调及信息反馈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包括:

 进度目标的分析与论证,其目的是论证进度目标是否合理,进度目标是否可能实现;  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进度计划;

 进度计划的跟踪检查与调整,包括定期跟踪检查所编制的进度计划执行情况,若执

行有偏差,则采取纠偏措施,并视必要调整进度计划。

进度控制的目的是通过控制已实现工程的进度目标。

• 总目标:建设工期

• 控制对象:工程项目

控制方法:全过程动态控制

2、总进度纲要的主要内容:项目实施的总体部署;总进度规划;各子系统进度规划;确定里程碑事件的计划进度目标;总进度目标实现的条件和应采取的措施等

3、 总进度目标论证的工作步骤: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项目结构分析;进度计划系统的结

构分析;项目的工作编码;编制各层进度计划;协调各层进度计划的关系,编制总进度计划;若所编制的总进度计划不符合项目的进度目标,则设法调整;若经过多次调整,进度目标无法实现,则报告项目决策者。

4、 进度计划编制的方法:横道法,流水作业方法,网络作业方法

5、 进度控制一般在哪些方面采取措施:组织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 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应充分重视健全项目管理的组织体系;

进度控制的主要工作环节包括进度目标的分析和论证、编制进度计划、定期跟踪计划的执 行情况、采取纠偏措施,及调整进度计划。应编制项目进度控制的工作流程;

管理措施: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涉及管理的思想、管理的方法、管理的手段、承发包模式、合同管理和风险管理等。

经济措施:进度控制的经济措施涉及资金需求计划、资金供应的条件和经济激励措施等。 技术措施:进度控制的技术措施涉及对实现进度目标有利的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的选用。

第七章:质量控制

1、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目标要求:工程设计必须符合设计承包合同规定的规范标准的质量要求,投资额、建设规模应控制在批准的设计任务书范围内;设计文件、图纸要清晰完整,各相关图纸之间无矛盾;工程项目的设备选型、系统布置要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节约能源;环境保护措施、“三废”处理、能源利用等要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指标;施工过程与技术规范相一致,与计划规范相一致,与设计质量相一致,符合合同要求和验收标准。

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一般有以下内容构成: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手册(是企业质量管理系统的纲领性文件,具有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先进性、可行性和可检查性);

质量管理标准所要求的各种生产、工作和管理的程序性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 质量管理标准所要求的质量记录

3、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基本形式是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管理循环,通过四个阶段把生产经营过程的质量管理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

4、质量认证制度是有公正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对企业的产品及质量体系做出正确可靠的评

价。

企业获准认证的有效期为三年,获准认证的质量管理体系,其维持与监督管理内容包括:企业通报,定期和不定期监督检查,认证注销,认证暂停,认证撤销(撤销认证的企业1年后可重新提出认证申请),复评,重新换证。

5、工程项目质量统计方法:直方图法:正常呈正态分布,其形状特征是中间高、两边低、成对称,有多种分布形式。排列图法:试分析影响质量最主要因素的有效方法。

因果分析图法,也称鱼刺图或树枝图,是对于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按大小顺序分别用主干、大枝、中枝、小枝来表示,并以此制定相应对策。

6、案例分析

1、质量保证体系1.1 质量管理机构1.2 质量管理文件1.3 质量检测标准

2、工程质量控制2.1 工程规划及设计质量控制2.2 设备采购质量控制2.3 原材料供应质量控制2.4 施工质量控制

3、质量管理成效

7、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与措施工程施工阶段的工作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第八章采购

1、工程项目采购的类型:1工程发包2咨询服务采购3设备材料采购

2、工程发包的基本模式:平行承发包;施工总承包GC;施工总承包管理MC

;CM模式;项目总承包两种形式:1.设计和施工总承包,简称D+B2.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

3、选用原则:要有利于投资控制;有利于进度控制;有利于质量控制;有利于合同管理。有利于整个工程的组织和协调;

第九章安全环境

1、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1) 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2) 管生产同时管安全(3) 坚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4) 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安全管理。(5) 安全管理重在控制(6) 在管理中发展提高

2、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特点与伤亡事故主要类别

主要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的不安全因素;项目施工过程风险因素多;项目施工离散性的特点;项目施工大多在露天环境中进行;建筑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筑工人文化素质较低;没有从科学角度深入地认识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3、伤亡事故的主要类别①高处坠落②物体打击③触电事故④机械伤害⑤坍塌事故 ⑥火灾爆炸

4、项目各方的安全责任: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设计及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

5;环境保护大气污染的防治:水污染的防治;噪声污染的控制;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信息管理的基本原则标准化原则;有效性原则;定量化原则;时效性原则;高效处理原则;可预见原则

第五篇:街道重点工程的工作总结

街道重点工程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工程项目指挥部和区重点部门的关心、支持、指导下,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和工作部署,已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围绕全年目标,狠抓项目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把每一项工作抓紧抓好落实到位,大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基本完成了全年预定的目标。一、在建工程项目情况:

(一)蒸水南堤风光带(二期)

蒸水南堤风光带(二期)全长1.47公里,东起市公路局,西至道源路。其中蒸湘街道辖区段负责拆迁1.1公里,需征地241亩,拆迁面积3.8万平方米,征地拆迁需涉及单位15个,城市居民10户,沙场预制场29个,排渍站、变压电塔、垃圾中转站等大型设备、设施等36处。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街道迎难而上,采取“宣讲政策到位、拆迁补偿透明、耐心说服群众、拆迁依法依规进行”,全力推进和谐拆迁,创造了无安置地、安置房的情况下,动员全部居民拆迁户配合按时搬迁,通过帮助该企业谋划发展,实现了老大难企业按期圆满搬迁,并于2012年6月底全部完成征地拆迁任务,施工方现已完成清表、填土、加固、加高、新建、改扩建堤防、涵洞、涵洞工程量的90%,预计会在今年年底全部完工并通车。

(二)新开建工程项目情况

西合铁路改建工程自11月初开工以来,街道辖区内北起蒸水南堤路蒸水铁路桥头,西至红湘北路,全长1200余米,沿线共涉及单位12家,居民7户,前期已进行了摸底、丈量、测算、迁坟等各项工作。目前,西合路蒸湘街道段清表全线完成,迁坟287座,房屋搬迁7处560平方米,等工作已完成100%,路基填土,夯实等工程施工正在有条不絮地进行当中。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领导重视,职责明确。街道在工程建设前成立了蒸水南堤风光带(二期)和西合铁路改建两个工作领导小组,党工委、办事处主要领导组成,三名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办所和社区组成,负责本辖区内征地搬迁建设工作。二是,依法行政,规范运作。积极推行公开、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标准,程序住址实施征迁工作,全面实行了搬迁公示,登报告示,征求意见等形式向被征地搬迁单位,个人送达通知书和意见征求表。三是,精心组织,高效搬迁。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统一部署,制定方案和工作计划,把征地搬迁工作分为前期准备,调查摸底,签约、善后工作四个阶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狠抓落实。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入警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人际交往几大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