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立音乐院“幼年班”人才培养模式——兼析当前学前音乐教育专业现状

2023-02-08

1945年5月国立音乐院幼年班在重庆远郊青木关开班。幼年班教学条件异常艰苦, 但教学成果斐然, 培养出许多至今仍活跃在当今各个音乐领域, 影响深远, 并为新中国的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音乐人才。如今幼年班虽然已离我们远去, 但它却对我们当前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深远的影响和良好的借鉴意义。

1 幼年班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 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 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幼年班创办人也许在当时还没来的及定下到底采取怎样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因当时各方面教学条件与现在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 但幼年班这一套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却在短时间内为我国培养出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人才。

1) 幼年班的招生机制。人才的培养能否成功, 选拔非常重要。音乐院幼年班经过严格的招生程序, 挑选出一批符合苛刻条件的少年儿童, 悉心培养, 为我国新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及交响乐事业的发展输送了许多栋梁之才。

(1) 招生对象:难童。年龄从五、六岁到十五、六岁。之所以会选择去保育院、稚幼园招受难童是考虑到保育院及稚幼园难童没有家庭的牵挂。

(2) 招生方法:笔试加面试。通过笔试选取智商较高且具有一定音乐天赋的儿童作为可塑之才来培养。过笔试者通过面试筛出音盲, 即可录取。

2) 幼年班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能否成功的关键。幼年班在课程设置上, 一是重视基础教育;二是注重理论与艺术实践的结合。

(1) 重视基础教育。幼年班的训练期限为九年:分为初、中、高三个年级、初级三年, 中级四年, 高级二年。学生除指定乐器训练外, 还需学习其他音乐科目及普通学科。在为国家培养高水准的交响乐团的演奏人才的迫切愿望之下, 幼年班的课程设置并没有急于求成, 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从最基础的音乐理论、乐器演奏和文化知识开始教授学生。

(2) 注重理论与艺术实践的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经过半年左右的努力, 初步掌握了两三个八度的音阶后, 就组“乐队”上课, 由黄源澧先生指挥排练。同学们学了一至两年后, 能力提高得很快。1949年4月在上海举办了一次儿童音乐比赛会, 报名参赛的儿童有百人以上。比赛的结果为:幼年班的方国庆和王智仁分别获得钢琴组二等奖和三等奖。由此可见, 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幼年班的教师配置。名师出高徒, 培养精品艺术人才, 教师是关键。幼年班不仅配置了班主任、训育主任, 更不惜重金聘请国内外名师任教, 强大的师资阵容凸显了幼年班对师资配置的高度重视。

(1) 幼年班班主任、教务主任的设置模式。幼年班班主任是赵东元。赵东元系抗战前“中央大学”附中校长, 办学有方且教学经验丰富。教务主任为小提琴教育家梁定佳。在当时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大家。

(2) 重金聘请国内外名师任教。即使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 幼年班依然坚持聘请国内外名师任教。仅国内名师就有潘美波、盛天洞、关筑声等。还从上海交响乐队请来许多外籍专家兼课, 如奥籍小提琴家普杜斯卡、奥门等。

2 幼年班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当前学前音乐教育的启示

幼年班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斐然的教学成果, 与其严格的招生机制、合理课程设置、良好教师配置是密不可分的。

1) 学前音乐教育应从兴趣抓起。幼年班招收的学生五六岁到十五六岁的年龄不等。此年龄段正是培养兴趣、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对于从事音乐者来说, 除了良好天赋和内在努力外, 最重要的就是从小有一个良好学习环境, 以此来培养学习兴趣, 让他们都能主动学习。现如今, 许多考生迫于升学压力, 为了能在高考时顺利考上升学不得已选择学前音乐教育。有些学生进校后对音乐不感兴趣, 以致跟不上正常教学进度, 极大地影响了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借鉴幼年班模式, 创造出一个适合学前教育音乐学习的艺术氛围。让学生学会聆听音乐、喜欢音乐, 学会鉴赏音乐, 发现音乐中的美。逐渐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其学习主动性。

2) 重视基础教育, 注重艺术实践。幼年班重视基础教育, 制定九年的训练期限, 按学生不同程度可分为四个年级。重点学习专业课程, 文化课程也同步进行。这一点对当前学前音乐教育来说也有较好的借鉴意义。现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容易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在考入音乐院校专门学习音乐之后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就不再重要, 因此不再认真学习其余文化课程, 导致相当一部分音乐学习者综合素质低下, 文化修养极为欠缺。再看看幼年班培养出的这些大师级人物, 他们在专业上的卓越成就自然不用说, 其绝大部分文化修养也是相当了得, 从他们的一些音乐作品中我们就可充分感受到。由此可见, 重视基础教育, 认真学习文化课程, 提高综合素质、文化修养对我们当前的音乐教育也是极为重要的。

幼年班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依然拥有自己的活动礼堂用于平日的实践演出。这一点对我们当前的音乐教育来说也至关重要。在当前音乐教育中, 艺术实践是全面展示自身音乐技术技巧方法和应用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 要积极参加到艺术实践中来使自己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得到必要锤炼, 为学前班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和机会, 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懂得艺术演出的基本规律。总之, 当前的音乐教育中我们须注重课本理论基础, 重视艺术实践, 在实践中作出成绩。

3) 注重建设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在学校的发展中, 师资队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只有拥有一支雄厚的师资队伍, 才有可能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国立音乐院幼年班在物质条件极其贫乏的条件下坚持聘请国内外知名教师给学生授课。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当今音乐教育借鉴。在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今天, 我们更应该把幼年班这一点发扬光大, 努力建设出一支高素质的音乐教师团队。如今的高素质音乐教师团队建设既要有硬的激励制度, 让教师严格要求自己, 不断努力做出新成绩, 又要有软的人文关怀, 教师才能真正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从内心深处敬业爱岗。只有硬软结合, 才能使制度真正起到促进教师工作的作用。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方面我们可采用“引进派出”这一方式来获取更优秀的教师资源。“引进”即让一批优秀的音乐教师, 如教授、副教授投身到本、专科教学中, 奋战到教学第一线, 充实本、专科教学。其次, 还可进行交叉学科, 领域结合, 即任教的教师不仅限于高校, 针对学前音乐这一学科也可聘请一些文化表演系统具有实战经验的人才作为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 学前音乐教育还应该积极利用网络这一广阔平台。建立一个教师网络资源平台, 进行资源共享, 这对建设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也十分有益。综上所述, 当前的音乐教育应汲取幼年班人才培养模式给我们的可借鉴之处, 这样, 我们的音乐教育之路才可以走得更宽、更广。

摘要:抗战时期我国第一所儿童专业音乐学校——“国立音乐院”于1945年秋在重庆青木关成立。笔者通过对国立音乐院幼年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史料梳理, 深入挖掘其招生机制、课程设置、教师配置等特征, 结合当前学前音乐教育现状浅谈幼年班人才培养模式给当前今音乐教育带来的积极启示。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招生机制,课程设置,教师配置

参考文献

[1] 汪毓和.中国近代音乐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 刘再生.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9.

[3] 黄旭东.弄斧集[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

[4] 陈应时, 陈聆群.中国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5] 陈志昂.抗战音乐史[M].山东:黄河出版社, 2005.

[6] 唐守荣, 杨定抒.国统区抗战音乐史略[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 1996.

[7] 余甲方.中国近代音乐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8] 孙继南, 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3.

[9] 萧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吴伯超的音乐生涯[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乙醇生产技术及发展对策下一篇:简析创新创业环境下高校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及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