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诗经》与《文心雕龙》中的心理学思想

2022-09-14

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浩如烟海, 其内涵又是极为丰富的, 包括哲学、政治、经济、教育、伦理、科学、军事、管理等诸种思想理论, 同时也包涵着丰富的独具特色的心理学思想。因此, 在发展我国现代心理科学的同时, 应当光大祖国的心理学思想遗产。本文就《诗经》与《文心雕龙》这两部著作谈谈中国古代的文学心理学思想。

1 想象的心理功能在文学创造活动中的作用与表现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神思》作为论创作的总纲, 突出了想象在创作构思中的作用。他认为人的想象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的, 虽然他并没有用现代心理学的术语来阐述, 但他的描述充分的反映出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神思, 就是想象联想和思维的过程。刘勰引用魏中山公子牟“形在江湖之上, 心存魏阕之下”的典故说明什么叫神思:身在此而心在彼, 即人具有由此及彼想象的心理功能。这里的神思就是想象, 联想和思维的过程。刘勰对想象理解深刻, 表现在他对想象机理的解释和对想象与语言表达关系的认识。

现代心理学认为想象与现实的关系有两种情况:一是若即若离, 可望又可及, 这是一般的想象;二是完全脱节, 可望而不可及, 这是一种空想或幻想。刘勰提出的“神与物游”概念, 就是指第一种关系。他认为既要在现实的基础上去展开想象, 又可以适当超越现实, 运用想象去改造或创造新的现实形象。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作家的创造力, 这正是文学创作的奥妙所在。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编成于春秋时代, 共305篇, 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在《诗经》的赋、比、兴三大艺术手法中, 就是充满了这种文学的想象与联想的。

在《诗经》中, 根据心理学上类似联想的规律, 表现为用“比”的描写手法, 真是比比皆是。如《桃夭》的“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茂密桃树绿枝呀, 盛开明丽粉红色) 比喻新娘的年轻美貌。《汾沮洳》以“美如玉”来比喻男子相貌的洁白柔润而有光泽。《鹤鸣》以鹤比喻隐居的贤人。以及《青蝇》以脏秽可恶的苍蝇比喻谗人等等, 这都是使描写的事物形象取得了非常鲜明、深刻的效果的。

《诗经》中用“兴”的手法与“比”不同, 它除了可用上述类似联想的规律对事物进行描写外, 而且还可以用对比联想的规律来进行描写。如《山有扶苏》:

[原文]

山有扶苏,

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

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

隰有游笼。

不见子充,

乃见狡童。

[译文]

山顶大树多枝桠,

低洼地里开荷花。

不见子都美男子,

遇见颠狂大傻瓜。

山顶松树高又大,

地洼地里开笼花。

不见子充美男子,

遇见狡猾小冤家。

对比联想是由某一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了和它具有相反特点的事物的回忆。如由高想到矮, 由大想到小, 由热想到冷, 由美想到丑, 由黑暗想到光明等等。它既反映了事物的共性, 也反映了事物相对立的个性。对比联想使我们感到事物之间相对立的特点愈加鲜明、突出。如在上两章诗中, 作者就以山顶高大繁茂的树木, 洼地盛开的鲜艳花朵, 来与癫狂的傻瓜、狡猾的顽童形成对比联想, 这就更加感到遇不着如意郎君的苦闷与烦恼。

这种高明的烘云托月的艺术表现手法, 在我国文学史上已有其深远的影响。如杜甫的“今夜鹿州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月夜》诗句) 、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 等, 都可说是这种表现手法的延续与发展。

2 情感的心理功能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与表现

现代心理学认为情感不仅依赖于认识, 而且反作用于认识, 从而影响文艺创作。刘勰在论创作时特别重视情感, 认为情感在创作过程中自始自终起着重要作用。他在《文心雕龙》中写到:“故情者文之经, 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 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意思是说, 写文章必须要有文采, 而文采又必须依靠情感的真挚。所以情感是文章的经线, 文辞是情理的纬线, 只有经线定了纬线才能编织好, 情理定了文辞才能畅达。可见刘勰把情感对于文艺创作的作用提到何等高的程度。作家的创作活动随时随地取决于“情”, 每时每刻都有“情”的参加。

对情感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 刘勰的主要观点反映在他所阐述的创作中的“设情”、“酌事”、“撮辞”三个阶段中:“是以草创鸿笔, 先标三准:履端于始, 则设情以位体;举正于中, 则酌事以取类;归余于终, 则撮辞以举要。

设情阶段, 就是说, 创作的真正开端不是构思, 而是“情动于中”而“语言于外”, 作家首先获得了一种情感体验, 被驱使着, 产生了创作冲动, 这便是创作的开端。酌事阶段, 这是作家酝酿构思阶段, 即作家凭借生活记忆唤起了想象活动, 逐渐摆脱了开头萌生在自己心中的情志的普遍性和朦胧性, 使之依次转化为具体的事类, 然后再听从情志的指引, 把他们熔铸成鲜明生动的意象, “使事切而情举”。酌事取类的过程, 也就是开展想象、酝酿构思的过程。撮辞阶段, 是作家把自己酝酿成熟的构思表达出来。刘勰认为措辞和情感有很大关系, 一方面, 情感往往是文辞的根本, 是措辞的依据。他说:“气以实志, 志以定言, 吐纳莫华, 莫非情性。”意思是, 作家的情志决定他的语言文辞, 语言精彩, 没有不是和情性有关的。另一方面, 文辞往往是表达作家情感的手段;不善于撮辞, 就很难使作品具有感染力, 从而受到以情动人的效果。他说:“夫铅黛所以饰容, 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 而辩丽本于情性。”意思是, 辞藻固然可以美化语言, 而文采华美的根本还是靠作家的真情实感, 这就如同粉红青黛可以把人装扮得更加美好, 而真正的妩媚动人还是靠本身的姿色。

心理学上的这条规律在《诗经》中也有很好的体现。其中不乏对人的情意作用描写得很出色的例子。如《卷耳》首就有:

[原文]

采采卷耳,

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

真彼周行。

[译文]

采呀采呀卷耳菜,

不满小小一浅筐。

心中想念我良人,

把筐扔到大道旁。

这具体生动地说明了一位妇女对其远行的丈夫思念情意之深。正是由于这女人思亲情意的专注深厚, 就在脑中形成了最强烈、最优势的兴奋, 以致明显影响了她采摘卷耳菜的劳动效率, 并使她表现得心不在焉与对这种劳动的毫无兴趣。这样的描写, 是符合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 令人信服与赞赏。

以上是消极的忧伤的情绪对人行动的影响, 《诗经》中也有积极的愉快的情绪对人行为影响的例子。如《葛覃》篇的末章:

[原文]

言告师氏,

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

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

归宁父母。

[译文]

告诉我的老保姆,

儿回娘家去探望。

内衣脏了搓洗净,

外衣脏了洗清爽。

哪件不洗哪件洗,

洗完回家看爹娘。

依我国的风俗习惯, 出嫁后的女子回娘家省亲的机会是很难得的, 这也是女子极为高兴的事。因此, 诗中女子得到这一机会后, 心情异常愉快, 干活也极麻利, 一片欢乐景象, 跃然纸上。

《诗经》中也有情感情绪对人记忆影响的描述。如《子衿》的“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你的衣领色青青, 我的记忆总鲜明”) 、“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 (“你的佩带色青青, 我的思念总不尽”) , 这女子由于对恋人充满了喜悦与怀念之情, 恋人的倩影就时刻在她脑海中盘旋, 那恋人身上的一衣一物, 也就自然记忆得非常鲜明和长久了。

当然, 《诗经》中的心理学思想是丰富多彩的, 这里只是略举几例。

由此可见, 什么都是古而有之, 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认真去发掘和总结。正如我国著名心理学史家高觉敷教授所说:“我们不但要懂得心理学的今天, 还要懂得心理学的昨天;懂得了心理学的昨天, 才可以更深刻地懂得心理学的今天。”光大我国心理学遗产既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体系具有本土化意义, 又具有丰富世界心理学思想的国际性意义, 还具有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性意义。这是一项值得我们努力的工作。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包涵着丰富的独具特色的心理学思想, 本文以《诗经》与《文心雕龙》两部著作为例, 简要论述了想象与情感心理功能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与表现。

关键词:传统文化,想象,情感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人民出版社, 1972:603.

[2] 杨鑫辉.心理学通史 (第1卷) [M].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2.

[3] 朱熹.诗经传[M].

[4] 刘勰.文心雕龙[M].

[5] 郭本禹.高觉敷心理学文选[M].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6:494~49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析和谐校园环境构建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下一篇:基于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互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