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社会实践报告

2023-03-12

报告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常见的事后总结方式,报告的内容,是以严谨、准确为特点的,有效的报告一般都具有哪些要素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农学专业社会实践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农学专业社会实践报告

农学、烟草专业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学院: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班级:农学姓名:XXX学号:8888888888联系电话:XXXXXXX2078

实习时间:2012年5月—2012年9月

实习单位:云南省普洱市烟草公司宁洱县分公司

一、 实习概况

五一节过后,实习工作正式交接,开始五个月的校外实习时间,我们的工作内容在导师的指导下有序地开展。虽然说工作地点很偏僻,实习内容简单枯燥,但我们乐在其中,看到并学会了很多自己欠缺的观点和社会技能,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与肯定,在离开返校还后还一直眷顾着实习当时的美好时光!

二、 实习内容

1.工作内容:主要负责小区试验的设计、烤烟在大田时期的生育调查与记载、烟株长势的记载与分析、病虫害情况的统计、气候环境变化的统计以及样品的采集等数据采集与整理工作。

2.细节展现:我们负责的实验课题安排在普洱市宁洱县勐先哈尼族自治乡红塔普洱生态烟叶示范基地。这除了普洱茶文明世界外,还有这著名的生态烟叶,在2010年全球烟草界知名专家实地考察后,也已经远销海外,这里的GAP管理系统是全国的烟叶生产系统中最先进最完善的技术。此外,这里的人很热情,不管我在工作或是休息时间,当地的烟农们都很支持我的工作和关心我们的生活。

由于实验田隔我们休息食宿的地方6公里,单位要求我们早八晚五的作息时间,所以还为我们准备了交通工具——自行车,在这里的每一个工作日都都是往返26公里,这一开始还不能适应,后来慢慢的就爱上了这项运动。

由于实验小区的设计在适应当地田地水土环境的原则上有些冲突,所以在大田管理上增加了些困难。由于课题的要求,试验田分别设在两个不同的海拔,我们的兵分两路完成工作。试验性质的工作,本身就要求紧密细微,六七月份的雨季正是试验的关键时期,工作依旧继续,工作的热度依然保持,开始也有抱怨过,后来才真正认识到工作的概念和性质,以及我们工作的重要性,感觉们的工作很

值得,把田间农艺性、病虫害状调查等前续最难的工作完成。

大田期过后,紧接的工作就是原烟烘烤调制与分级测产,烟叶样品采集。采收时候的小区烟叶分编分装要细心,是个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我们的轮流替换吃饭,这样监督下才能保证烟叶的分试验、分区上杆。烟叶烘烤特性统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一般由专业的烘烤师来记载。捡样是个技术活,得掌握相当的理论基础和技能培训认可,由于涉及的试验多,必须得分区分课题进行,以免出现样品混杂、缺样、重复、标签混乱等问题。

样品采集结束后的任务就是试验数据的整理。我们的数据在田间采集之后就开始陆续开展,只有最后的产量产值记载表的录入与整理。我们得以有时间做试验总结与汇报,最后与9月21日顺利完成课题在田间原始数据和样品采集的全部工作,比往年提早10天结束。

三、 实习心得

将近半年的时间,这实习酸甜苦辣滋味齐全。我们至少也实习过,可是还真没这次认真深刻过,之前的实习感觉就是顺其自然,跟着时间走,甚至是时间推着我向前走,没想过为什么要实习?做那些无聊的事情为了什么?

勐先,在这里我真正认识到了我刚出学校时缺什么∶缺的是主动,不会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甚至不会主动提交问题的答案;缺的是信心: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因为不自信所以形成了对环境的依赖,对周围人群的依赖;缺的是坚持和耐性:对很简单得谁都可以完成的事情,有耐心能坚持的人胜出;缺的是个人的自我保护意识∶笼统说的天真的大学生,很多麻烦事若是自己长个心眼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在我的实习期间也是有过苦甜不是滋味的事。

那水那山,勐先那地方;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值得收藏的记忆。除了工作以外,生活当中留给我很深刻印象的是一起工作的同事,他们给了我们更多的是工作上的提醒、帮助和生活中的关怀。让我深深的记住感恩的深意。在这,我开始认识到什么是"工作"的含义,体会到社会环境对我们初出茅庐“新兵蛋子”压力,认识到自己骨子里缺少的东西"表现力"。

实习已经结束,意味着它将成为历史,现在的总结我希望是一份“自醒书”,它能为我折射出我想要的春天∶2013年的春天、一个很自信的春天!

第二篇:农学专业实习报告

--西藏燕麦生产现状及发展

实习单位简介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生态耕作研究室,是专门从事农田生态与保护、农业耕作栽培、优质饲草作物选育等方面研究的科室。具有高级职称1名、副高级职称2名。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农发办、拉萨市科技局等单位重大科研推广项目,在科技合作方面,同兰州大学、中国农科院,澳大利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R)、国际粮农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多年来,本科室结合西藏各地农业耕作栽培现状与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农业耕作与栽培综合体系研究,为我区农业增产、增收、增效,做出了积极贡献。

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可以使我们熟悉农学专业对作物拷种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农科院具体实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国际知名专家的具体操作和讲座,还能对某一行业深入彻底的了解并能切身体会到国际农业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接触农科院农业研究所制定的各种战略以实现跨国交流和良好的社会口碑;认识当前西藏形势、环境条件等宏观现象,能够接触真实的实地操作,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并积累一定的经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实习内容

在实习的前两个星期,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下地对作物的长势进行分析,如株高、病虫害和当前生长发育阶段等分析。通过这些简单的工作,我了解到农学专业对作物分析的基本操作流程。当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带来繁琐的纠正工作。刚开始认为对于简单的记录工作完全可以胜任的我,慢慢明白,最重要的不是快,而是精。

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面积122.84万平方公里,地势高峻,是青藏高原的主体,素有“世界屋脊”和 “地球第三极”之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西藏各地的农牧业主要由海拔高低所决定,其中海拔3000~4200米之间的耕地面积,约占全西藏可耕地面积的70%左右,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区,种植的是喜凉的青稞、小麦、油菜、豌豆等农作物,其中青稞、小麦占总播种面积的75%左右。

过去野生燕麦在西藏随处可见,作为栽培燕麦在西藏仅有零星种植。广大农牧民群众缺乏对这一古老作物认识和了解,更谈不上科学管理,随着我区农区畜牧业的发展,燕麦不但是优质饲草,其籽粒还是优质饲料。其茎叶多汁、柔嫩、营养价值高,蛋白质、脂肪、可消化纤维均高于小麦、青稞秸秆,在西藏燕麦作为主要的饲草料作物,已得到大家的共识,成为我区农区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饲草作物。

1、 西藏发展燕麦的重要作用

西藏作为全国第五大牧区,天然草场超载放牧,造成现在草场退化,产草量降低,载畜量下降,高原生态受到威胁。草畜矛盾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客观上要求加强人工草场的建设,调整畜种畜群结构,挖掘潜力提高饲草供给能力,所以发展燕麦生产势在必行,且迫在眉捷,是解决西藏草畜矛盾日益突出和实现农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次,西藏农区(圈养)每年9月脱粒后,产生了大量的作物秸秆还不能满足整个冬春季节的饲草需求,而在每年的3~5月,是西藏最缺饲草的季节,在这个阶段大量生畜死亡,形成牲畜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大力发展饲草燕麦生产,可以在每年的7月刈割鲜草饲喂牲畜,或者制作成青干草,燕麦秸秆还可打成草捆便于运输、贮藏,用于冬季缓解冬春饲草紧缺的状况。为西藏发展农区畜牧业做出重要贡献。

2、 西藏燕麦科研与生产现状

2.1品种引进

2000年以后西藏自治区粮油基本实现了自给,广大人民群众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调整农业结构、扩大经济作物和饲草的种植比例。以此为契机,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自2004年起,从全国不同省市引进优质饲草作物品种试种。尤其是自加入了“国家燕麦产业技术体系”并建立日喀则试验站后,从全国各相关燕麦研究机构引进200余份优质燕麦品种(系),进行品种筛选,从中选择出适宜西藏一江两河农区种植的优质燕麦品种:“白燕2号”、“农饲30”、“白燕8号”等品种,为西藏发展燕麦产业奠定了品种基础。

2.2技术研究

燕麦对西藏农民来说还是新鲜事物,以前的杂草摇身一变成了可在耕地种植的高产优质饲草作物,农民还不习惯。为此,试验站结合西藏生态气候特征、农民传统种植习惯、以及部分燕麦品种特征特性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研究出了“双季饲草”、“夏粮秋草”等栽培模式。使农民在短期内认可了燕麦是优质高产的饲草作物。

2.3示范推广

“国家燕麦产业技术体系—日喀则试验站”在日喀则曲美乡种植示范种植“白燕2号”5000多亩,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水浇地上种植“白燕2号”平均株高170cm左右,在旱地等雨种植“白燕2号”平均株高60~80cm左右,籽粒产量和干草产量为260斤和530斤。同时,项目还在拉萨市墨竹贡卡县、堆龙德庆县、山南地区乃东县等地均开展了示范种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项目的实施有效的解决了当地饲草紧缺的状况,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对促进畜牧业发展和调整种植业结构及增加农民收入有着显著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3、 发展西藏燕麦生产的措施

3.1大力引进燕麦新品种

品种作为技术的载体,是作物高产的核心。应大力引进优质燕麦新品种,①引进适宜西藏高海拔地区种植的品种,以满足半农半牧区发展畜牧业对饲草料的需求;②引进适宜多次刈割的燕麦品种和高产优质燕麦品种,满足农区发展畜牧业对饲草品种的需要。

3.2改变传统观念、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燕麦作为我区全新的作物,缺少相关的栽培技术及管理经验,首先改变群众重粮食作物轻经济饲草作物的传统思想,科学施肥、科学管理,提高作物产量;其次燕麦种植应选择在有一定灌溉条件的中等肥力地块,加大燕麦秸秆加工、贮藏技术,带动饲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3.3调整种植业结构、保护天然草场生态平衡

保护天然草场的生态平衡,推广粮食—经济—饲草三元结构种植模式,增加饲草料的供

给量,提高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4大力发展燕麦产业

燕麦籽粒中含有β-葡聚糖、燕麦淀粉、蛋白质等多种物质,具有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还可预防心脏病和控制糖尿病。秸秆作为畜牧业发展的优质饲草。目前试验站正在以“日喀则曲美乡”为基地建设燕麦米加工生产线。同时以燕麦草为核心的“草-畜交换模式”、“农区种草、牧区繁育”农区饲草牧区牲畜的循环利用模式已初步建立起来。使西藏燕麦科研、生产、产业化呈现美好的发展前景。

实习收获与体会

这次实习,除了让我对农牧业的一定了解,并且能进行基本操作外,我觉得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收获也是挺大的,作为一名一直生活在单纯的大学校园的我,这次实习无疑成为了我踏入社会的一个平台,为我今后踏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下面,我将实习工作总结如下,敬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

首先,我觉得在学校和单位的很大一个不同就是进入社会以后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在工作岗位上,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对自己的岗位负责,要对自己办理的业务负责,如果没有完成当天应该完成的工作,那科员必须得加班,如果不小心出现了错误,ye 必须负责纠正。

其次,我觉得工作后每个人都必须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正所谓做一行就要懂一行的行规,在这一点上我从实习单位同事那里深有体会,比如,小工在对作物进行脱粒的时候,不小心散出的籽粒也要一粒一粒的收集起来,因为这些都会影响最后的数据,也是对本职工作的负责。所以科员的工作态度问题尤为重要,这点我有亲身感受。

最后,我觉得到了实际工作中以后,对学历的要求也是很高的,而且还要看个人的专业素质,任何工作,做的时间久了是谁都会做的,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更为重要。

因此,我体会到,如果将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与更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用实践来检验真理,使我们能从一个浑身书本味的大学生转换成一个能实际操作的实践者,这才是我们实习的真正目的。

很感谢实习单位给我们这么好的实习机会,让我学习很多、成长很多、收获很多.

第三篇:农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是对于实习期间的收获和表现的总结书面报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欢迎阅读!农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1XX年6月初,我怀揣着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来到实习的地点,这次毕业实习中我只是在我的家乡实习,短短的两个月中,不仅仅是关于我喜欢的果树管理,还是农技师的工作态度,使我目睹且学习了很多。转眼间,一个月的实习期即将过去,回想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与收获,我深深的感到在我今后的发展,给予我的是一笔多么宝贵的人生财富!

经过过去一个月的实践和实习,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在未来的日子,我将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一、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素养。

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地汲取新信息,来武装我们的头脑,也为那些渴求知识的农民们提供的帮助。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只有我们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并系统的应用,农业技术方能一步步走向正轨,带领我们这个农业大国向超级农业大国转向。

二、努力实践,自觉进行角色转化。

农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2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现人的意志。从学校走向社会,首要面临的问题便是角色转换的问题。从一个学生转化为一个单位人,在思想的层面上,必须认识到二者的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时代只是单纯的学习知识,而社会实践则意味着继续学习,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学生时代可以自己选择交往的对象,而社会人则地被他人所选择。诸此种种的差异。在这里我特别感谢我们镇政府给我的这次锻炼的机会。也非常感谢曾经谆谆教诲我的老师,不管是专业知识,还是一些做人态度,学习工作的态度,我都深受其惠。

实习单位简介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生态耕作研究室,是专门从事农田生态与保护、农业耕作栽培、优质饲草作物选育等方面研究的科室。具有高级职称1名、副高级职称2名。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农发办、拉萨市科技局等单位重大科研推广项目,在科技合作方面,同兰州大学、中国农科院,澳大利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R)、国际粮农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多年来,本科室结合西藏各地农业耕作栽培现状与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农业耕作与栽培综合体系研究,为我区农业增产、增收、增效,做出了积极贡献。

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可以使我们熟悉农学专业对作物拷种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农科院具体实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国际知名专家的具体操作和讲座,还能对某一行业深入彻底的了解并能切身体会到国际农业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接触农科院农业研究所制定的各种战略以实现跨国交流和良好的社会口碑;认识当前西藏形势、环境条件等宏观现象,能够接触真实的实地操作,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并积累一定的经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实习内容

在实习的前两个星期,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下地对作物的长势进行分析,如株高、病虫害和当前生长发育阶段等分析。通过这些简单的工作,我了解到农学专业对作物分析的基本操作流程。当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带来繁琐的纠正工作。刚开始认为对于简单的记录工作完全可以胜任的我,慢慢明白,最重要的不是快,而是精。

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面积122.84万平方公里,地势高峻,是青藏高原的主体,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西藏各地的农牧业主要由海拔高低所决定,其中海拔3000~4200米之间的耕地面积,约占全西藏可耕地面积的70%左右,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区,种植的是喜凉的青稞、小麦、油菜、豌豆等农作物,其中青稞、小麦占总播种面积的75%左右。

过去野生燕麦在西藏随处可见,作为栽培燕麦在西藏仅有零星种植。广大农牧民群众缺乏对这一古老作物认识和了解,更谈不上科学管理,随着我区农区畜牧业的发展,燕麦不但是优质饲草,其籽粒还是优质饲料。其茎叶多汁、柔嫩、营养价值高,蛋白质、脂肪、可消化纤维均高于小麦、青稞秸秆,在西藏燕麦作为主要的饲草料作物,已得到大家的共识,成为我区农区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饲草作物。

1、西藏发展燕麦的重要作用

西藏作为全国第五大牧区,天然草场超载放牧,造成现在草场退化,产草量降低,载畜量下降,高原生态受到威胁。草畜矛盾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客观上要求加强人工草场的建设,调整畜种畜群结构,挖掘潜力提高饲草供给能力,所以发展燕麦生产势在必行,且迫在眉捷,是解决西藏草畜矛盾日益突出和实现农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次,西藏农区(圈养)每年9月脱粒后,产生了大量的作物秸秆还不能满足整个冬春季节的饲草需求,而在每年的3~5月,是西藏最缺饲草的季节,在这个阶段大量生畜死亡,形成牲畜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大力发展饲草燕麦生产,可以在每年的7月刈割鲜草饲喂牲畜,或者制作成青干草,燕麦秸秆还可打成草捆便于运输、贮藏,用于冬季缓解冬春饲草紧缺的状况。为西藏发展农区畜牧业做出重要贡献。

2、西藏燕麦科研与生产现状

2.1品种引进

2000年以后西藏自治区粮油基本实现了自给,广大人民群众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调整农业结构、扩大经济作物和饲草的种植比例。以此为契机,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自2004年起,从全国不同省市引进优质饲草作物品种试种。尤其是自加入了“国家燕麦产业技术体系”并建立日喀则试验站后,从全国各相关燕麦研究机构引进200余份优质燕麦品种(系),进行品种筛选,从中选择出适宜西藏一江两河农区种植的优质燕麦品种:“白燕2号”、“农饲30”、“白燕8号”等品种,为西藏发展燕麦产业奠定了品种基础。

2.2技术研究

燕麦对西藏农民来说还是新鲜事物,以前的杂草摇身一变成了可在耕地种植的高产优质饲草作物,农民还不习惯。为此,试验站结合西藏生态气候特征、农民传统种植习惯、以及部分燕麦品种特征特性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研究出了“双季饲草”、“夏粮秋草”等栽培模式。使农民在短期内认可了燕麦是优质高产的饲草作物。

2.3示范推广

“国家燕麦产业技术体系—日喀则试验站”在日喀则曲美乡种植示范种植“白燕2号”5000多亩,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水浇地上种植“白燕2号”平均株高170cm左右,在旱地等雨种植“白燕2号”平均株高60~80cm左右,籽粒产量和干草产量为260斤和530斤。同时,项目还在拉萨市墨竹贡卡县、堆龙德庆县、山南地区乃东县等地均开展了示范种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项目的实施有效的解决了当地饲草紧缺的状况,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对促进畜牧业发展和调整种植业结构及增加农民收入有着显著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3、发展西藏燕麦生产的措施

3.1大力引进燕麦新品种

品种作为技术的载体,是作物高产的核心。应大力引进优质燕麦新品种,①引进适宜西藏高海拔地区种植的品种,以满足半农半牧区发展畜牧业对饲草料的需求;②引进适宜多次刈割的燕麦品种和高产优质燕麦品种,满足农区发展畜牧业对饲草品种的需要。

3.2改变传统观念、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燕麦作为我区全新的作物,缺少相关的栽培技术及管理经验,首先改变群众重粮食作物轻经济饲草作物的传统思想,科学施肥、科学管理,提高作物产量;其次燕麦种植应选择在有一定灌溉条件的中等肥力地块,加大燕麦秸秆加工、贮藏技术,带动饲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3.3调整种植业结构、保护天然草场生态平衡

保护天然草场的生态平衡,推广粮食—经济—饲草三元结构种植模式,增加饲草料的供给量,提高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4大力发展燕麦产业

燕麦籽粒中含有β-葡聚糖、燕麦淀粉、蛋白质等多种物质,具有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还可预防心脏病和控制糖尿病。秸秆作为畜牧业发展的优质饲草。目前试验站正在以“日喀则曲美乡”为基地建设燕麦米加工生产线。同时以燕麦草为核心的“草-畜交换模式”、“农区种草、牧区繁育”农区饲草牧区牲畜的循环利用模式已初步建立起来。使西藏燕麦科研、生产、产业化呈现美好的发展前景。

实习收获与体会

这次实习,除了让我对农牧业的一定了解,并且能进行基本操作外,我觉得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收获也是挺大的,作为一名一直生活在单纯的大学校园的我,这次实习无疑成为了我踏入社会的一个平台,为我今后踏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下面,我将实习工作总结如下,敬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

首先,我觉得在学校和单位的很大一个不同就是进入社会以后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在工作岗位上,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对自己的岗位负责,要对自己办理的业务负责,如果没有完成当天应该完成的工作,那科员必须得加班,如果不小心出现了错误,ye必须负责纠正。

其次,我觉得工作后每个人都必须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正所谓做一行就要懂一行的行规,在这一点上我从实习单位同事那里深有体会,比如,小工在对作物进行脱粒的时候,不小心散出的籽粒也要一粒一粒的收集起来,因为这些都会影响最后的数据,也是对本职工作的负责。所以科员的工作态度问题尤为重要,这点我有亲身感受。

最后,我觉得到了实际工作中以后,对学历的要求也是很高的,而且还要看个人的专业素质,任何工作,做的时间久了是谁都会做的,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更为重要。

因此,我体会到,如果将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与更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用实践来检验真理,使我们能从一个浑身书本味的大学生转换成一个能实际操作的实践者,这才是我们实习的真正目的。

很感谢实习单位给我们这么好的实习机会,让我学习很多、成长很多、收获很多。

第四篇:农学类专业《作物育种学》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作物育种学》是农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实践教学的效果直接决定了理论课教学的效果。以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为契机,对作物育种学实验实践教学进行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通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校内校外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科研平台以科研促进教学、灵活的考核方式等方面对《作物育种学》实验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为提高《作物育种学》教学效果、培养应用性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作物育种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1-119-02

作物育种学实验实践能力是农学类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实践技能。实验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生物技术为主导的现代育种方法、育种技术,为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目前,作物育种学试验实践教学总体教学效果不好,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更新慢、教学方式单

一、考核方式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导致部分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结合近来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从课程内容、培养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该课程的改革探讨,以期达到提高作物育种学实验、实践课教学效果的目的。

1 以应用型特色专业建设为导向,调整课程教学目标

提高综合型和研究型实验数量,注重学生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强化学生的综合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实验综合能力和科研写作水平。进一步调整课程体系,对部分实验进行整合,增加研究性和创新型实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实验课与理论课脱离单独设课,实验考试单独进行,提高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培养创新型人才。

1.1 实验实践教学理念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思维方式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借鉴国内外高校实验教学的先进经验,树立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观念。

1.2 实验教学内容和模式教学内容不仅要遵循教学规律,还要勇于探索和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拓展更多的实验空间。在教学模式上,全面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按照“少灌输,多启发;少包办,多激励、探讨;少指责,多引导”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3 实践教学内容和模式通过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及时让学生了解主要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作物育种新方法、新技术及作物良种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现状。以加强学生专业化思想和专业实践技能。

2 教学改革措施

2.1 实验教学与学科科研平台相结合,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以国家、省、市级作物育种学科研平台为基础,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本校的作物育种学实验教学与省级旱作栽培与育种实验中心、山东省耐盐作物育种与种质创新中心以及青岛市作物种质资源中心等科研平台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科研优势以科研促教学,实现教学、科研和学生创新培养有机结合。

2.2 加强校内、校外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校内实践基地距离近,学生可随时进行观察实验,主要进行主要作物种质资源认知、作物杂交育种技术、杂种后代选择等基本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以班级/小组为单位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作物,进行全生育期种植、管理,从而使学生学会基本的农事操作技术,掌握性状调查方法,熟悉作物生物学特性和生育规律。校外基地以种业企业、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为基地,目前已经在山东登海种业、山东金海种业、山东义和种业、山东圣丰种业等种业企业建立了10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加强学生对现代农业、高产示范、品种识别等技能的培养。教学实习内容包括育种试验田的规划与播种,主要作物杂种后代田间选择,品系评选与鉴定,品种纯度鉴定与去杂,原种生产程序,病害接种与抗病性鉴定,杂交种制种技术,使学生初步掌握作物育种及种子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环节和技术。

2.3 及时调整实验实践教学内容按照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巩固遗传育种理论、掌握现代育种技术为目标在原有教学内容基础上拓展作物育种学实验、实践教学内容。(1)实验教学方面:对作物杂交育种技术方面,巩固传统实验实践课作物杂交育种技术的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对杂交育种的技术环节、杂种后代的种植与观察部分内容。(2)育种方法方面:重点加强作物单倍体育种、作物诱变育种技术、转基因育种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单倍体育种技术重点掌握花药培养、染色体加倍等技术。诱变育种技术要掌握诱变材料处理、诱变方法及突变体鉴定等内容。转基因育种技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基因枪法、农杆菌介导法的原理及操作步骤。(3)实践教学方面:重点掌握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及利用情况,了解本地区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的特点,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等品种审定环节的材料种植方式、品种特点等内容。了解作物高产创建、高产示范田的作物生长特点等内容。

3 改革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3.1 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针对过去以老师讲授、演示试验为主,改变为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方法,对于技能性实验注重技能的培养。在作物杂交育种实验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由教师种好实验材料,到抽穗开花期带领学生到试验地进行杂交实验操作,为了让学生加深对作物生长发育的了解,经过教学改革,从种子准备、播种到生长管理都由学生按小组独立完成,在杂交实验的关键环节老师再进行技术讲解,杂交完成后对杂交种的生长、管理等都要由学生完成,这样对于杂交育种技术,就由单纯的技术掌握变为整个作物生长周期的掌握,加深了学生对杂交技术的理解和把握。对于遗传学基本规律等验证性实验,注重培养学生通过具体实验加深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单倍体育种技术、诱变育种技术等创新性实验,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试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对倍性处理、诱变处理的材料进行观察分析,获得变异材料。

3.2 考核方式灵活多样考核方式由过去主要依据实验报告调整为依据基本操作、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综合考察的方式,同时根据实验实习的内容不同,灵活掌握考核方式。对于验证性实验重点考察实验报告,对于技能性实验重点考察实验操作,对于创新性实验重点考察实验结果,对于实习内容重点考察学生的实习记录及实习心得体会等。

参考文献

[1]李志新,张文英,刘章勇.产学研合作模式下作物育种学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4,3:79-81.

[2]刘平武.《作物育种学》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J].北京农业,2013,5:304.

[3]王启柏,王守义,毕建杰,等.《作物育种学》课程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5:82-84.

[4]汤述翥,张宏根,邓德祥.《作物育种学》理论课授课艺术浅谈[J].中国农业教育,2011,2:57-59.

[5]吴洪恺.《作物育种学》实践教学改革的设想[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31-32.

[6]朱宗河.从提高农学本科学生专业素质角度谈《作物育种学》实践教学[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379-7380.

[7]王歆,崔广荣,张子学.《作物分子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213-214.

(责编:张宏民)

第五篇:傅家边实习报告(农学专业)

傅家边农业科技园生态实习报告环科

学号: 姓名:

今年六月的一个周六我们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共 96 位学生前往南京市溧水县傅家边农业科技园进行生态实习。

傅家边农业科技园是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省级重点农业科技园区之一,创建于 2 1994 年,园区总面积 12.8km ,依据丘陵山区的地理特征,将园区规划为中心展示区、生 态果茶区、特色农业区、高新产业区和休闲观光区等五个功能小区,实行立体综合配套开 发。先后建成水晶梨、青梅、黑莓、草莓、油桃、葡萄等良种果树、无性系茶叶、美国库 拉索芦荟等试验示范园 2187 亩,生态果茶园 5000 亩,钢架大棚设施 1100 亩,连栋温室 大棚 5000 m2,经济林果总面积一万余亩,辐射带动周边十万余亩经济林果的开发。

近年来通过实施园区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实现了科技创新,园区面貌日新月异。园 区龙头企业南京傅家边科技园集团公司是由科技人员领衔,联合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 科院等三十多位知名专家教授及省市县农林科技部门,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创立的集科研示 范与推广于一体的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现有新世纪园艺研究所、鲜可家果业、雪松茶业、 星丰菜业、景田园林、梅王食品、甜甜草莓、旅游开发、农家乐园等十家骨干公司,并在 全国同行业率先通过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和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双重认证。通过龙 头企业的示范作用,采纳立足傅家边,建设“傅家边”;跳出傅家边,经营“傅家边”的 理念;采取“‘公司十基地’带农户”的经营模式;采用专业公司法人化,资本来源多元 化,以及借脑发展全员聘用,能人牵头联产承包等管理措施,初步实现了果品、茶叶、种 苗的产业化开发,开发出了富硒茶、梅香茶、富硒水果、鲜榨果汁、开心脆梅、俏雅梅酒 等 12 类 100 多个产品,并已取得 11 项国家专利。2004 年傅家边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 1.5 亿元,并由原来贫穷落后的山村跨入“溧水县十强村”、“南京市百强村”的行列。

傅家边科技园以优美的丘陵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流的生产设施、便捷的交通 条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质的特色产品,正日益发挥着科技研究、生产示范、推广辐射、 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五大功能,成为“与农民最贴近的科技园”、“一二三产协调发展 的科技园”。先后被评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基地”、“江 苏省百家重点民营科技企业”、“国家星火计划、省三项工程项目实施基地”、“江苏省 模范果园”、“南京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南京农业大学教学与科研基地”、“南京国 际梅花艺术协会创研活动基地”等。

同时,科技园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条件,丰富的植物资源优势和现代化的 大棚设施,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规划建成了梅香园景区、神山湖景区、青龙山景区、 竹海景区和中心科普区,建有 1800 m2 的科普展览馆、1580m2 的组培中心、1 万 m2 农家乐、 10 万 m2 科普广场,近年来已接待国内外游客六十多万人次。“南京溧水国际梅花节”、 “傅家边采果节”的成功举办,将傅家边农业科技园推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南京市第 一家正式对外开放的农业科学公园, 加快了傅家边现代化生态观光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步 伐。

傅家边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大大改善了傅家边村的生态环境,通过地貌整理、引进树 种、添补花木、山林更新等措施使傅家边村绿化率达到43.8%。成为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观。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傅家边村较高的知名度吸引了民营资本大量进入傅家边及其周边地区 投资。 1996年至今该地区先后吸引民营资本1.5亿元,建立千亩草莓园、 优质蔬菜生产基地, 优质粮油园、有机茶叶生产基地。傅家边科技园区在农业、林业、牧业的设计和规划上应 用

了许多生态学原理。下面就我所看到的一些现象来讨论讨论:傅家边科技园中有许多新 移栽的树,它们枝条都比较稀疏,这是为了减少植物生长过程中由于蒸腾作用丧失水分, 提高植株的存活率。 空间异质性是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 性。科技园中许多不同植物共同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分层现象明显,让我想到丘陵地带 的空间异质性高,有更多的生物小生境,可以允许更多的物种生存,生物多样性丰富。陆 地群落的分层与光的利用有关,不同植物对于光能的要求不同,表现在它们的垂直结构即 由下向上依次是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等,利用这一生态学原理充分利用土壤、阳光、 水分等资源傅家边科技园实现了植被覆盖率高,植被盖度高林间草少的效果。让我影响最 为深刻的就是科技园中的大棚温室的建设,利用透明塑料薄膜,既满足了植物生长所需的 阳光又可以阻碍热量的散失提高有效积温, 因为这种大棚种植技术我们才能在春夏秋冬每 个季节都食用到各种各样不同的蔬菜水果,这是革命性的进步,特别表现在黄瓜、西红柿 等日常蔬菜长量大幅度提高上。科技园中的大棚较农户自家的更为先进,增添了遮阳膜, 避免阳光太过强烈温度过高不利于作物生长。 在农业上可以使资源高效利用的措施套种在 科技园中体现的也比较明显, 套种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 植方式,也叫套作、串种。对比单作它不仅能阶段性地充分利用空间,更重要的是能延长 后季作物的生长季节的利用,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年总产量。是一种集约利用时间的种植 方式。科技园中少有的见到一些植物的密度比较低,比如剑兰,老师介绍说这是由于它们 的自疏作用产生的。自疏指同种植物因种群密度而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的过程。 农家肥的施用也是傅家边农业科技园的一大特色,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大肆宣传有机肥的好 处,有机肥不仅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元素,还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功能, 动物、植物、微生物互利共生,相互依存。在百果园中,利用谷地内土层深厚、水肥条件 较好的山地条件,发展果园园艺业,将种植果树、花、果实供游人观赏、采摘、品尝和购 买,做到旅游与农产品开发相结合。百果园按树种开花结果季节分成相应园区。除大众化 的苹果、梨、桃、杏、李、樱桃、葡萄、猕猴桃、柿、石榴等水果外,引进国内外最新品 种。我们当时去的时机不是很恰当,青梅恰逢采收完毕,桃子又没成熟,草莓也收市了, 所以没有机会品尝到甜美的天然新鲜水果,有点遗憾。者百果园中云的主要生态学原理: 套作、间作、混作、轮作,充分利用能量、物质,实现了光能的有效合理利用,充分发挥 生态位的作用。傅家边农业科技园区实施茶林间作和茶果间作等生态模式,巧妙应用生物 群落垂直结构原理、生态位互补原理和生物多样性的稳定性原理。

通过着此次教学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我们根据现 象分析原理的能力。让我们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虽然在爬 山下坡中又有劳累但我们都很开心,觉得受益匪浅。

但同时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科技园生态农业建设在设计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例 如:由于作物种植密度高,各种作物种植期承接紧密,土地变得越来越贫瘠,生产能力下 降。这不仅要求通过施肥来提高地力也要懂得休养生息,进行免耕、少耕措施。虽然温室 大棚使得农业产大幅度提高,但由于温室中昼夜温差小作物品质下降的现象明显。如何既 保证产量的提高有保证品质的优良,我觉得是现在傅家边农业科技园需要考虑的重点。另 外我发现园内的河道不是很清洁。河道不仅是引排的通道,更是多种生物生存的场所。河 道内的多种植物和微生物是分解污染物的自然调节条件,各种动物是维持植物和微生物生 态平衡的关键环节。维持、保护河道内各种物种之间的平衡是实现河道水清、岸绿、生态 良好的基础。要通过调活水,加快河道水体的流动,提高河道水体含氧量,为各种植物、微 生物的生存提供适合的水体。要推广生态驳岸的建设 真正使河道内、河坡构成一个完整 的生态体系。通过大自然的生态修复能力, 进一步促进河道水质的好转,实现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对周边农村发展的影响和带动作用是很明显的。农业科技 园区的建设目的让其发挥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和转化的作用,或者是担负探索某一地区发展 道路的任务,经济效益不是农业科技园区的第一要务,从农业科技园区的这一任务来分析 傅家边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它的建设和发展是成功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农业的基本概念与内涵下一篇:农行大堂经理竞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