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二反应进行的方向

2023-02-10

第一篇:滑雪二反应进行的方向

到滑雪场进行拓展训练手记

文章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到滑雪场进行拓展训练手记

今天跟随单位组织的拓展训练班到盖县何家沟滑雪场。

暮秋时节,当然是没有雪的,只有正在扩建的滑雪道。不算高的山里,空气顿时清新了许多。一座不知道是人工还是天然的小湖宁静的梳理着落叶,山坡上的树木排列整齐,显然是人工绿化林,此时树叶有红有黄,层林尽染,透出妖娆的秋韵。

训练场就在不远处的空地上,我们在教练的指导和指挥下,换上肥大的迷彩服,背上无线接收设备的马甲和帽子,举着激光枪,稀稀拉拉的向山谷里走去。大家笑嘻嘻的彼此瞄准,扣动扳机,不时有一阵阵长短不一的震动和尖叫声发出,也分不清楚是打中了敌人还是被敌人击中。煞有介事的找个草丛或者树后隐蔽起来,对着山下的敌人瞄准,开火——就是打不到人,连自己人也打不到。没多久,子弹就放光了,于是把枪口冲天,听到三声响动,就重新上好弹夹,可以继续酴醾弹药,进行毫无章法的技巧的野战游戏。很快就听见同仁高声的投降告示:我的十个生命值都挂掉了,别打我啦!

下午的项目是挑战自我的训练项目,高高的铁架子上,两条窄窄的木板,中间空出大约一米二左右的距离,旁边并没有防护栏,需要我们从上面越过去。如果是平地,一米二的长度不算难,就是我也能轻松跳过,难就难在悬空高高,没有依靠,顿时就难了许多。勇敢的六哥穿好防护带,爬上高台,哆哆嗦嗦犹豫了差不多十分钟,在底下人们一半鼓励一半嘲讽的叫声中,终于跳了过去。后来有几个女生也勇敢的尝试了,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但都尝试了,就不虚此行。还有个爬高柱,然后跳跃抓上前方的横杠的,那个成功的人不多,女生更没有。体育最好的梅子由于个子太矮,过断桥勉强借助助跑才在第二次成功,抓横杠也掉了下来。其实那些挑战项目的安全措施都是相当完善的,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只是挑战自我的勇气。这就是拓展训练与发现王国那些游戏项目的不同——这里需要主动的挑战自我,那里却是被动的接受挑战,性质完全不同。

我看看自己的袖珍型号,终究没有勇气尝试,只在最简单的绳墙上爬了几次,算是体验了一番。还走了两趟独木桥,当然是最低的那一层——对于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我怕牵连了别人,不敢提出建议,也没人肯跟我玩,只做了看客。

傍晚的时候,我们去了鲅鱼圈新修的山海广场,真的很不错,走在向大海中延伸的浮桥上,迎着湿凉的海风,心也清爽了许多。只是我的体力已经严重透支,只觉得脚下火烧火燎的疼,强忍耐着回来,只在那个写着“山海广场”的大石头前用手机跟梅子留了个影,算是有个纪念吧。

回到家,脱下袜子,才看见脚下磨出花生米大小的水泡,怪不得那么疼呢。唉,我真的如此娇弱吗?看起来以后该加强锻炼了。文章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第二篇:六 几种典型的化学反应(二)

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变化

几种典型的化学反应

(二)

一、选择题: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 ...A.高楼发生火灾,乘电梯逃生 B.用白醋除水壶中的水垢 C.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D.用燃烧法区分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2.学以致用,请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安全可行的是 ( )

A. 在加油站拨打或接听移动电话 B. 遇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

C. 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火 D. 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

3.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 )

A. 散热的速度加快 B. 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 木柴的着火点降低 D.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 下列有关灭火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清除可燃物 B. 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C. 隔绝空气 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5.下列关于灭火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油着火,用水浇灭 B.扑灭森林火灾,设置隔离带

C.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 D.电器着火,直接用水浇灭

6.森林着火时,救火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 ( ) A.隔绝空气 B.开辟道路以利于运水灭火 C.隔离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7.加油站应张贴的标志是 ( )

8.下列不是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 A.可燃物 B.氧气 C. 压强 D.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9.世界上每年有上万家庭发生火灾,造成了极大损失,如果掌握一些家庭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就能避免火灾。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D.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

10.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新工艺。该涂料是用含有淀粉的植物性废料加工成的无色糊状物。发生火灾时,这种涂在房屋楼板表面的涂料就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的

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变化

作用。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能防火的原因是(

)

A. 隔绝了氧气

B. 可以燃烧

C. 改变了楼板的着火点

D.清除了可燃物

11.人们常在可燃物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Mg(OH)2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在380℃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C. Mg(OH)2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D. MgCO3比CaCO3易分解,也可作阻燃剂

12.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 )

①退到卫生间暂避 ②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④封闭房门⑤跳楼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13.“魔棒点灯”: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了。酒精灯能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 )

A.“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点燃

B.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使酒精自发燃烧 C.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D.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氧气,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能自发燃烧 14.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失氧的物质被还原,得氧的物质被氧化 B.失氧的物质是还原剂,得氧的物质是氧化剂 C.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 D.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必须同时发生

二、非选择题: 15.分析下列灭火原理。

⑴用灯帽能盖灭酒精灯火焰,其原因主要是

;

⑵露天堆放的木材着火,用水能浇灭,水除能在局部暂时的隔绝空气外,主要起的作用是

;

⑶森林起火时,常砍伐一部分树木,其目的是

,形成隔离带,防止火势蔓延。 16.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各种现象,更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⑴打开灯帽,酒精灯灯芯没有燃烧,原因是 ;

⑵野炊时,如果煮饭的火焰很小,可把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野炊结束后将火熄灭的方法是 ,原理是 。

17.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火善用之为福,不善用之为祸。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

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变化

①熄灭液化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②木材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③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④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⑤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 ⑥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1) ,包括事例(2) (填序号)。 18.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

【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 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

【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2和一种碱,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19.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 。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是 。

(3)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B.跳楼逃生 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4)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是 。

第三篇:【实例教程】使用中望3D进行方向盘设计

关键词:中望3D 方向盘 拉伸 布尔运算 旋转 放样

作为国产专业的三维CAD设计软件,中望3D具有强大的建模功能,且易学易用。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的产品设计师,都能够快速掌握中望3D各项建模功能,通过拉伸、旋转、布尔运算等不同功能的综合运用,设计出满意的产品。在本文中,小编将向大家展示一款常见方向盘的基本设计流程,助你轻松掌握方向盘的建模设计要领。

第一步:选择XY平面为绘图平面绘制一个半径为210的圆,如图1所示。

图1 绘制草图

第二步:设置基准面,点击基准面按钮,设置XY平面向上偏移15,如图2所示。

图2 设置基准面

在设置基准面上绘制一个与第一步中同心半径为185的圆,如图3。

图3 绘制草图

第三步:设置基准面,点击基准面按钮,设置XY平面向下偏移15,如图4所示。

图4 设置基准面

在设置基准面上绘制一个与第一步中同心半径为185的圆,如图5。

图5 绘制草图

第四步:选择XY平面绘制连续相切圆弧,如图6所示。

图6 绘制连续相切圆弧草图

第五步:选择XZ平面为绘图平面,绘制如图7所示草图,使两个圆弧的圆心通过水平虚线,端点与其他基准面中圆弧相交。

图7 绘制截面相交圆弧

第六步:点击造型工具栏中双轨放样按钮,路径1选择半径为210的圆,路径2选择连续相切圆弧,轮廓选择截面相交圆弧,如图8所示。

图8 双轨放样

第七步:选择YZ平面绘制如图9 草图,并用此草图以Z轴为轴旋转实体,如图10所示。

图9 绘制草图

图10 旋转实体

第八步:设置基准面,选择如图所示原点,页面方向为ZY平面,偏移为-5的基准面,如图11所示。在此基准面上绘制如图12草图。

图11 设置基准面

图12 绘制草图

第九步:设置基准面,选择如图所示设置ZY平面偏移基准面,在此基准面上绘制半径为10 的圆,如图13草图。

图13 绘制草图

第十步:选择XZ平面绘制草图,连接步骤八和步骤九所绘制的草图,如图14所示。

图14 绘制草图

第十一步:选择驱动曲线放样按钮,驱动曲线选择第十步所绘草图,轮廓选择第八步和第九步中所绘草图,(注意轮廓方向)如图15所示。

图15 驱动曲线放样 第十二步:点击特征阵列按钮,基体选择步骤十所绘模型,方向选择Z轴,数目为3,角度为120°,如图16所示。

图16 阵列辐条

第十三步:点击组合按钮,将所绘模型使用布尔加运算组合,得到最后设计结果,如图17。

图17

绘制结果

完成了上述操作,方向盘设计至此完成。在设计中,通常我们会使用到“扫掠功能”和“放样功能”来创建方向盘的波形实体和方向盘辐条,使用旋转功能来创建方向盘的连接胎体,最后通过布尔加运算组合得到最终的成品。经过了本实例的介绍和操作学习,相信大家对中望3D的相关建模功能和技巧又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上手简单、操作便捷的中望3D让设计变得更加高效专业!

第四篇: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案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化学反应和元素化合价的分析,使学生建立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并与氧化性、还原性产生联系。 (2)了解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3)通过实验,初步认识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研究方法。 过程与方法:

利用分类常识,进行氧化剂、还原剂的探究。感受科学探究的方法、过程与意义,提高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能用辨证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事物的意识。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氧化还原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感受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重点:

认识并建立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性与还原性的概念。

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推断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 教学难点:

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推断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上节课我们提到,利用氧学生回答 化还原反应,可以实现物质转化。如何实现从氧化铁到铁的物质转

通过回忆,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化?

【投影】

回忆复习,结合分类的观点,引出本【提问】如何从新的角度对该反应从化合价变化角度将反应节课的内容。 进行类型分类? 分类。 如何从新的角度对反应物进行分从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或学生回答。

类?

降低的角度将反应物分类。

【板书】2.3.2氧化剂和还原剂

【提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①氧学生回答。 化剂具有什么性质?还原剂具有什么性质?②氧化剂被 (氧化或还原),

还原剂被 (氧化或还原)。

【提问】怎样分析一种物质是否具学生思考、讨论、记录。有氧化性或还原性呢? 【讲解】分析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 【提问】怎样分析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呢? 【讲解】

1、了解常见元素的常见化合价。 一般规律:

【提问】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可以降低,该物质就一定适合做常见的氧化剂吗?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升高,该物质就一定适

结合老师的讲解,以类比的方法,将初中的知识发展到高中阶段。

让学生联系氧化还原的知识,建立分

析物质的新观点。

感受并学习分析方

法。

小结分析方法和常

用规律,让学生能

很好地应用。 提出新的问题,用疑问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合做常见的还原剂吗?

请大家以氯化钠为素材进行讨论。 【讲解】并介绍一些常见元素的较稳定的化合价。

【提问】怎么分析物质中的重点元学生思考、回答。 素,即核心元素? 信息:铜与浓硫酸反应 信息:硝酸能与许多金属反应

【提问】哪些常见的物质能在氧化学生思考回答 还原反应中承担氧化剂或还原剂的角色?

布置任务:阅读课本P37最后一段。

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核心元素。 【小结】∴了解常见元素的常见化合价,再分析物质中核心元素的价态,即可预测其可能具有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提问】现有物质H2O2,①预测其学生讨论、回答。 可能具有的性质(从氧化还原角度)

②怎样验证你的预测是否正确?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一:取适量高锰酸钾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双氧水。

实验二:取适量碘化钾溶液于试管

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寻找并分析物质中的核心元素,寻求这方面的突破。

利用书上的实例,进一步熟悉寻找并分析物质中的核心元素的方法。

结合实验方案设计,学以致用,体验成功的感觉,体会实践出真知的真理。

中,滴加双氧水。

请分析该同学的设计意图,并预测实验现象。

【小结】分析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一般程序。

【小结】 【作业】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印象。

第五篇:怎样有效的进行二次备课?

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应该说是一节成功的集体备课,可是,在具体执教的课堂上,所呈现的教学效果却大不相同,有时精心设计的精彩的教学环节在课堂上却显得很生涩,很混顿。为什么成功的集体备课却没有上出成功的课呢?仔细想来,集体备课的“众人智慧”要体现于动态的、生成的、具体的课堂,必须要在教师执教之前,结合自身和学生的实际进行“个人修改”才能实现。这里的“个人修改”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就是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或个人备课的基础上,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个性特长,认真修改,批判吸收,合理取舍,形成真正满足学生需要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设计。

如果说集体备课可以让课堂教学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知识准确的话,那么,“二次备课”则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动态过程,不仅闪耀着理性的光辉,而且跃动着个性的魅力。

那么,二次备课到底应该“备什么”?“怎样备”?才能充分展现教师的个性魅力,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呢?这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下面从二次备课的内容和方法这两大方面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和做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二次备课”的内容

(一)备学生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真实状态是决定有效课堂教学一切活动的出发点。每一个学生都是完整的、鲜活的个体,有着其特殊的年龄特征和复杂的心理需要。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及生活经验和环境,掌握学生的需求,才能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设计;只有充分地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才能更好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有效课堂教学活动;只有充分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不同需要,制定适应性较强的指导策略,教师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学生才能各得其所。

(二)备自己 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要求在对待自己的问题上要充分认识自己。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反思和设计自己。教师只有通过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使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减少到最低点,以最佳的心态和形象投入到教学氛围中,全面提高教学效益。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因此,在备课、上课时,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生活情趣及情感体验,努力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经常用生动的导语、过渡语、评价语及结束语一次次激发学生的情趣和求知欲,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活化教材,创设生动可感的各种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多元智能,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建构新知。

(三)备教材

新课程教材为教师留有较大的发挥和创造空间,等待教师去开拓、丰富、完善、创新。在二次备课时,我们要多角度钻研教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活化教材,用好教材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来研究教材、整合课程、优化教学内容。 一本教材放在我们面前,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的知识,正确的做法是对教材进行有效地整合,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个性特长,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优化教学内容。

二是以解决学生问题为核心确定教学思路,优化教学结构。

我们在进行二次备课时,首先要读懂教材的编写意图,与教材进行深入地对话,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打通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弄清楚本次教学让学生“学会什么。然后充分发挥学生的多元智能,创造性地组织教材,找准教材的知识点和学生学习能力的生长点,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哪些疑难问题?如何创设问题情境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师要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建构新知,把三位目标落到实处。

(四)备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学科教学的三维教学目标,加强过程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我们在进行二次备课时确定的目标要有针对性和导向性。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研读《课程标准》,理解和应用《课程标准》,解读文本,处处体现其基本精神。

2、教师必须以班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解读原教案的教学目标是否与本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修改以满足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五)备教法、学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新课程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师只有灵活选择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1、恰当选择教法学法,努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选择教法学法,既要根据教学内容实际,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还要考虑教师自己的实际,大胆实践,积极创新。

2、注重教学方法选择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在新课程教学中,不能千篇一律运用一种教学方法,要灵活运用。要在多样化上下功夫,提高艺术性。关键在一个“活”字,尽可能体现“活”的原则。要结合学生学习需要,做到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

3、探索和创新“我的方法”。我国教育家魏书生说过:“一个教师,要紧的不是忙着用这种教法去否定那种教法,不是证明多种教法有没有道理,更不是糊里糊涂地照般某种教法到自己的课堂上,不加任何改变就用。他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要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努力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六)备教学环节

新课程要求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在二次备课时,我们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具体学情来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教学环节。教学环节的安排要努力体现循序渐进性、层次分明性、系统完整性、密度适中性。具体表现为:

1、教学问题的设计要环环相扣,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与开放性。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进行有意义建构。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近,最大限度地调动本班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要设计出能让自己驾驭课堂时如鱼得水,得心应手的过渡语言。精妙的过渡语不但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可以使一堂课更加紧凑、生动、引人入胜,使教材平中见奇,使知识产生诱惑力,使学生产生兴奋感,形成一种学习心理的强刺激,让学生自觉地展开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

3、教师要学会因势利导,不断积淀自己的教育机智。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估计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解决好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七)备练习设计

练习不仅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得到巩固,而且使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升华。在进行二次备课时,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及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与补充。习题设计要有层次性、多样性,要有深度广度,密度适中、坡度合理、真正发挥出练习的实效性。

(八)备教学策略。

“一切为了学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此,课堂教学组织和呈现不是以固定的模式化的“东西”做为教学设计的基点,而是以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为基点。教师在进行二次备课时要反复斟酌,全盘考虑,努力设计出“让每一位学生都满意”的教学方案。

(1)“照顾差异”策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照顾学生差异,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教学既能保证全体学生的学业成绩共同得到进步,还要保障特殊需要的学生进步与提高。

(2)“异想天开”策略。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就是满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大胆灵活的设计教学环节。对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年级学生,考虑和安排不同程序、不同风格的教学设计。

(3)“超越自我”策略。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最难以战胜的是自己,在继承基础上,结合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加以创新和开发,达到借“他山之石”,攻 “我山之玉”的目的。教学设计要体现在灵活性,“忘掉从前的自己,不要关注别人如何设计”,关键是在“活”字上下工夫,“从我做起”,“设计属于我的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的内容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呢?主要从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

二、二次备课的方法

1、勾画法:勾画原教案中的重点环节、重点问题、主要知识点以及教学过程中创新设计,以便在具体课堂教学调控过程中引起注意,融会贯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补充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具体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对原教案中过简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补充完善。如教学情境的创设、知识的拓展、学法的指导、习题的设计等。

3、删减法:对教学设计中不符合班级学情、不够理想等旁支错节进行修枝打叉。从而使教学结构严谨、脉络清晰。

4、调整法:根据需要调整原教学设计的方式方法。如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学问题的设计及前后衔接等内容。

总而言之,备课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备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我们教师在进行二次备课时,都能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自己的个性特长潜心钻研,虚心学习,不断积淀自己的教育机智,挑战传统,大胆创新,超越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日积月累,教学中就会自然而然地透出自己的个性,形成富有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沪教版七年级数学培优下一篇:化学实验操作现象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