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孤独”为主题的内在情感与精神性表现在绘画领域的发展

2022-10-20

一、关于“孤独的常态”

人们认为“孤独”不好, 往往是因为对“孤独”的恐惧。

传统的精神科医学将“孤独”视为一种病态, “按照这一传统的见解, 亲密的人际关系是精神健全的最重要标志, 反之, 一个成人倘若缺乏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便表明他的精神成熟进程受阻, 亦即存在着某种心理疾患, 需要加以治疗。”[1]在西方历史上, 荷马于《伊利亚特》中将孤独之人视为自然的弃物;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断言人是最适合群居的动物, 对“孤独”的贬损实际上是根深蒂固的, 逐渐, “孤独”被平反, 被学者们更加合理地进行剖析解读, 医学上定义的孤独属于“过分孤独”, 而通常意义上的孤独被分为“强制性孤独”与“自愿性孤独”, 这其中, 自愿性孤独或许意味着有益的“独处”, 这时的孤独便是一种自愿性行为, 是为了缓解自身上层建筑的困惑与压力而采取的自主行为。在这个层面上, 它是自我完善的、形成独立人格的完整的精神状态。

相对的, 人们大多数时间被精神上的“强制性孤独”所困扰, 从而感到孤独。孤独关系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西方的研究者认为人类过去为自然界中存在的种种不安全、不可预知、不稳定的因素而焦虑和担忧, 现在, 人们更多关注和焦虑的对象转变为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已然照过去丰富许多, 科学、医学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便利, 使我们的生命安全得到更高保障,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通常情况下不会面临巨大的不可治疾病、贫困到以至于饥饿和自然灾害的威胁与困扰, 然而, 在现代工业社会发展下, 便捷、便利的现代化科技加速了我们自身和资源的流动性, 我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多了很多选择, 我们生活在什么地方、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以什么谋生、接触什么样的人群不再是一成不变, 物质生活基本满足之后面临的是上层建筑的需求渴望得到满足, 与此同时, 我们的人际关系不能再用过去的规则界定和维持, 从而成为了人们普遍焦虑的新问题。复杂的、不顺畅的人际关系加剧了物质生活尚未完全满足的同时还面临思想、情感上希望得到圆满的现代人的孤独感。

二、“孤独的常态”作为绘画艺术的表现对象

“个人的自我发展是人生的重要追求”这个观念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时间甚晚, 而“艺术是自我表达的工具”或“艺术为自我实现的目的服务”的观念则出现得更晚。原始社会中, 艺术完全是功能性地服务于集体而非为某个艺术家的个人目的而服务的存在, 旧石器时代的人们在居住的洞穴岩壁上绘制各种动物, 这种做法并非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世界的个人看法, 而是在试图为整个部落群体施展巫术、实施魔法, 为了获得更多猎物以作他用。热尔曼·巴赞认为“如果给事物命名是第一种创造性行为, 那么绘画或许就是第二种”。人类学家在研究当今各种文化的艺术时, 将艺术形容为具有社会性质的活动。在西方, 中世纪的大多数艺术家皆出身自社会低等阶层, 由于绘画和雕塑都需要手工劳作, 所以视觉艺术的地位在那个时期被视为低于文学与理论学科的存在。雅各布·布克哈特认为“在欧洲, 个人意识最早产生于意大利”。自画像于15世纪晚期才成为自我探索和大胆表现内在真实自我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段, 在此之前, 是名人肖像艺术盛行的时期, 自画像在17世纪发展至鼎盛, 代表作为伦勃朗的一系列自画像, 由自画像对自我的表现开始逐渐形成当今的可以为自我意识、观念、情感服务的艺术。

艺术根植于人的心理需求并且满足人的心理需要, “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 甚至可以说, 这是构成我们本质的基本需求”[2]。将“孤独的常态”作为内在的艺术表现对象是艺术家内在情感升华状态下的精神性绘画的一种实践, 而“精神生活, 是艺术所从属的, 也是艺术中最强大的要素之一, 它是一个复杂却又明确的易定义的向前、向上的运动。这个运动是认知的运动”[3], 所以无论以什么样的精神性因素和感触为艺术表现对象, 对于艺术创作者自身来说皆是一种从认知到实践的自我实现。

三、以“孤独”为主题的精神性绘画的发展现状

“孤独”的定义已然广泛, 孤独是个人的、私密的, 也是群体的, 似乎什么样的艺术创作都可以从它的形态、色彩等表象感受到它内在的孤独, 进行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件孤独的行为, 艺术终究是专业化的, 那些不具象的、不写实的、不华丽的反而是普遍意义上的丑的、血腥的、赤裸的、神经的、抽象的、意象的作品, 或许只有在这个领域的人才能或多或少地真正感受并且认可它的美、丑美、情感和所谓的意义。上个世纪的诸多精神性表现绘画的有份量的前辈验证了“从心理学角度看, (可视的) 技巧是第二性的东西, 它只是意志所导致的结果”[4]。玛琳·杜马斯的作品亦是如此, 不能并且不可能定义他们是真的不具备绘画的技术性, 而是这些表现性的精神性绘画的向导、先驱们各自的艺术意志足够强大到可以控制和规避客体对象、模仿本能和艺术唯物论给自身主观意识和作品带来的局限, 也就是“绝对艺术意志”。

以“孤独”为主题的精神性绘画发展至今, 这样的情感表达主题总是能够产出令人印象深刻、触动心灵的作品, 也带动了更多后辈艺术家以这样的立场和精神面貌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

注释

1[1]《孤独:回归自我》, 安东尼·斯托尔,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年, 第3页.

2[2]《抽象与移情》, 威廉·沃林格, 金城出版社, 2010年, 第5页.

3[3]《康定斯基艺术全集》, 康定斯基, 金城出版社, 2012年, 第52页.

4[4]《抽象与移情》, 威廉·沃林格, 金城出版社, 2010年, 第8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自拟利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观察下一篇:案例指导制度的法律定位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