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火电厂的实习报告

2023-02-03

在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后,为了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我们需要参与社会实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关于火电厂的实习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关于火电厂的实习报告

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发布火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条件的公告

发文单位:国家环保总局

号: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6年第39号 发布日期:2006-8-1

执行日期:2006-8-1

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发„2006‟11号)和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等八个部门•关于加快电力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健康有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能源„2006‟661号)等要求,现就常规火电厂、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热电联产新扩改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条件公告如下:

一、必须为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鼓励类或允许类,未列入限制类或淘汰类的建设项目。

二、必须为列入相应规划或国家近期开工备选方案的建设项目:

(一)常规火电厂应为列入国家近年开工备选方案且列入所在省电力发展规划的建设项目;

(二)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应为列入经批准的所在省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的建设项目;

(三)热电联产项目应为列入经批准的城市供热总体规划的建设项目;

(四)国家另有规划或安排的火电厂、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热电联产项目。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建设单位在报送常规火电厂、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热电联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应提交上述相关材料。

三、项目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必须符合下述要求:

(一)新建、扩建、改造火电项目必须按照“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的要求,通过对现役机组脱硫、关停小机组或排污交易等措施或“区域削减”措施落实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途径,并明确具体的减排措施。

(二)总局与六家中央管理电力企业集团(以下简称六大集团)或省级人民政府签订二氧化硫削减责任书的脱硫老机组的扩建、改造火电项目,所涉及的老机组脱硫工程的开工、投产进度必须符合责任书有关要求。

(三)热电站、煤矸石电厂、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的总量指标必须明确总量指标来源。除热电站、煤矸石电厂、垃圾焚烧发电厂外,其他新建、扩建、改建常规火电项目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指标必须从电力行业取得。

1、属于六大电力集团的新建、扩建、改造项目,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指标必须从六大集团的总量控制指标中获得,并由所在电力集团公司和所在地省级环保部门出具确认意见。

2、不属于六大电力集团的新建、扩建、改造项目,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必须从各省非六大电力集团电力行业总量控制指标中获得,并由省级环保部门出具确认意见。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建设单位在提交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应同时提供省级环保部门对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来源的确认文件,六大电力集团的新建、扩建和改造项目还应有所属电力集团公司的确认意见。

(四)总量控制政策有调整时,我局将及时下发有关要求。

特此公告。

二○○六年八月一日

国家环保总局

第二篇:关于电厂节能降耗的建议论文

摘要:节能降耗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实现自备电厂节能降耗,建设资源节约型现代化企业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东莞某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自备汽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大,机组型号较多,自备电厂供热量达到970t/h,自用电达到500MW/h,是东莞市能源消耗大户,公司始终把节能降耗工作当做一项重要的、日常的工作来抓,依靠技术进步强化管理手段,不断探索节能降耗新思路、新办法,使节能降耗取得了显著成绩。

关键词:电厂;节能;降耗

1电厂在节水方面

分厂两台60MW抽凝机组于2008年投产,三台60MW抽背机组于2011年投产,工业水采取母管制供水,回水至循环水池,满足循环水池补水后,浓缩倍率保持在2.5左右(正常值3-6)之间,每天的溢流水达到1.2万吨,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对溢流水回收的工作迫在眉睫,专业工程师准备可行性三套方案:方案1:工业水回水一部分回流至工业水池,循环利用,预算投资40万左右,主要投资在铺设300米DN300mm管道及施工人工费,不需增设水泵,施工简单,弊端在于循环利用后导致水温高,转机冷却效果变差,不利于设备安全运行。方案2:工业水回水全部回至综合制水车间,可循环利用,水质标准符合制水要求,预算投资140万元,需铺设4000米DN300mm的管道,考虑到管线长,现场施工困难大,回流水阻力变大,需增加两台管道泵,转机运行、设备维护量大。方案3:工业回水一部分回至循环水池补水,其余至闲置的综合水池。因纸机需要大量的制浆用水,取水化验合格,符合纸机制浆用水要求,并同时供四台纸机用水,预算投资50万元,铺设200米DN300mm管道管道需架空在原有的桥架上,施工困难。综合三种方案,分厂决策层采用方案三,采购螺旋Q235钢管,分厂自行组织施工,一个月完成铺管,并安装流量计,管道投入使用后,在满足循环水池补水后,每小时回收水320吨,按2013年公司电厂平均7500小时运行计算,年节约用水240万吨,按照广东省河流取水收费标准:生产、经营性收费标准0.12元/t,年节约费用28.8万元,不到两年收回投资成本,重要的是节约用水,减少热排放。

2余热回收方面

三台60MW抽背机组运行过程中,供汽量达到800t/h,而除氧器补除盐水率达到40%,在加热除盐水同时,需排除大量的乏汽,环境噪声大,产生工质热排放。如何回收除氧器产生的乏汽,并要求设备投资性价比高及运行操作简单。通过测量一台除氧器的乏汽排气参数,温度109℃,排汽量1.18t/h,回收率为90%,采用三台机组共用一台乏汽表面式收能器,冷却介质为除盐水,加热后的除盐水至返回水箱,通过管道泵加压至27米除氧平台进行换热,乏汽疏水自流至零米的疏水箱,投资预算50万元,主要是换热设备、PLC控制系统,304不锈钢管道及施工费用。通过招标比价,乏汽回收采取EPC工程,实际投资为30万元,乏汽回收设备投入使用后,实测乏汽冷凝水温度95℃,收能器除盐水流量为40t/h,除盐水入口25℃,出口水温67℃,2013年除盐水生产成本价格4.8元/t,标煤价格700元/t。收益一,乏汽冷凝水回收1.18*3*7500*90%*4.8=11.5万元收益二,乏汽冷凝水热值折算标煤238.54t1t常温下25℃除盐水加热至95℃消耗标煤为9.983kg4.18*(95-25)*1000/29308=9.9839.983*1.18*7500*90%/1000=238.54t/年收益三,除盐水加热后折算标煤4.18*(67-25)*40*1000/29308=239.6*7500/1000=1797t全年因除氧器乏汽回收折算效益为142.5万元,4-5个月收回投资成本。解决了环境噪声大,热排放污染的现状,随后集团在各基地展开除氧器乏汽回收节能减排项目。

3纸机生产返回水回收方面

热电机组供汽后,纸机的生产返回水率只有65%左右,在走访纸机现场并与技术人员了解生产工艺后,发现部分设备自用经冷却后的高温返回水(95℃),导致返回水率下降,寻找替代返回水的节能项目提上议程。热电提供满足纸机正常生产的水源主要有除盐水(4.8元/t)、海水淡化水(2.25元/t),投资98万元铺设供水管道及水泵为六台纸机提供淡化水,投运正常后,返回水回收量比技改前多51t/h,返回水回收率提高4%,年节约水成本97.5万元,年节约标煤3818t。收益一,水成本节约97.5万元(4.8-2.25)*51*7500h=97.5万元收益二,返回水热值折算标煤4.18*(95-25)*51*1000/29308*7500h/1000=3818t

4汽轮机组真空方面

两台60MW抽凝机组自2008年投产以来,1#机组在额定工况下,夏季真空88KPa,冬季为91Ka,两种工况与设计工况偏差近2KPa,机组煤耗居高不下,通过对设备运行工况分析后,采取了以下措施后,真空提高了1.6KPa,年节约标煤1800t。

(1)机力通风塔叶片的角度调整一般在10°-14°之间,通过实际测量,六台机力通风塔的叶片角度只有10°-12°,分别调整叶片角度,使风机电机达到额定电流,实施此项措施后,循环水温下降0.5℃。

(2)因机组采用射水抽气器,由于射水箱的溢流量较少,工作用水换热不是很充分,导致水温与排汽温度相差5℃,按理论计算,射水箱的工业水温度高于饱和温度时,工业水在射水抽汽器的喷嘴出口处发生汽化现象从而降了射水抽汽器的抽气效率,从而使射水抽汽器不能达到设计工况,射水抽汽器不能抽到规定的真空。通过对溢流水回收采取措施,射水箱水温与排汽温度温差达到12℃,真空提高0.8KPa。

(3)通过核对真空系统抽气管道安装图,发现管道的安装不合理,存在管道积水现象,减少了管道的通流截面积,针对此种现象,对积水最低处加装一条直径15mm的小管与凝汽器汽侧相连,真空提高了0.3KPa。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自备电厂节能降耗工作应该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1)电厂的节能要全方位综合考虑,把能回收的一切有利用价值的热能包括热用户的热能全部回收起来。

(2)电厂的节水工作,水资源在十三五计划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备电厂应从设计的源头做好规划,贯穿到新设计安装的机组中,对已经投产的机组做好技术改造工作。

(3)机组热效率要达到最大化,特别是汽轮发电机组的真空要保证设计值生产。

5.2建议

节能降耗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自备电厂的一项长效工作,要常态化进行管理,必须持之以恒,一定在已有的成绩上,继续挖掘企业节能降耗潜力,自备电厂节水、节约煤耗要在思想上认识,从管理上再加强,从措施上再落实的高姿态,为国家十三五节能减排计划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郭林虎.汽轮机运行与检修[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1).

[2]王国清.汽轮机设备运行技术问答[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1).

第三篇:关于火电机组达标的十项必备条件

中国国电集团火电工程

申报达标预(复)检的十项必备条件

1、受检工程已通过国家主管部门的核准。

2、受检机组及其相关系统的全部建筑和安装工程已经全部完成,各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的质量验收必须全部满足国家颁发的现行的、有效的标准和规程,且签证规范、齐全、完整。

3、受检机组已按集团公司国电集工[2006]41号文颁发的《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火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验收管理办法 (2006年版)》(简称“启动办法”,下同)和国家能源局发布的DL/T 5437-2009《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简称“09启规”,下同)完成了启动试运及全部调试;按集团公司国电集工[2006]41号文颁发的《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2006年版)》(简称“验评标准”,下同)验收合格;按原电力部电综[1998]179号文颁发的《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完成了全部性能试验项目(有合法手续者除外),并投入商业运营并完成相关的验收和移交手续。

4、受检机组的建设工期未超过集团公司国电集工[2004] 21号文颁发的《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火电工程建设工期定额(试行)》。

5、受检机组的工程结算未超过集团公司下达的最终核准造价目标。

6、受检机组在建设期内未发生重大、特大安全事故;未发生死亡事故;未发生累计重伤3人及以上的事故。

7、受检机组在建设期内未发生重大及以上质量事故。投产后能稳发满发,安全可靠,无威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隐患。“供电煤耗”性能试验的测试值不大于设计值,“汽轮机热耗”性能试验的测试值不大于合同保证值的101%,机组轴系振动的在线值不超过运行规程的报警值,汽轮机真空严密性在考核期的平均值不超过260Pa/min,考核期内热控保护、自动、DAS和指示仪表的投入率,电气保护、自动和指示仪表的投入率均能达到并保持在96%以上。

8、受检机组在考核期的等效可用系数应不低于90%,强迫停运次数应不超过2次。

9、受检机组的环保项目(含脱硫、脱硝)在建设期内应实现“三同时”且设备及其系统运行正常。

10、受检机组已按本办法的要求完成了达标自(预)检,且各考核项目的得分率均在80%以上。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火电工程建设专项验收工作导则(试行)

(初稿)

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项目公司做好火电工程建设专项验收的各项工作,满足国家对新电源点建设与管理的要求,特制定《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火电工程建设专项验收工作导则(试行)》(简称“本导则”,下同)。

第二条 火电工程建设专项验收必须以批准的文件、设计图纸、设备图纸及国家颁发的有关标准、规程和法规等为依据。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集团公司控股建设的所有新(扩、改)建火电项目。 第四条 项目公司是各专项检验与验收的责任主体。集团公司控股建设的所有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都必须从项目的前期工作开始,对照本导则的要求,在开展项目前期、设计、施工、调试、验收等过程中,熟悉各专项验收的工作内容与要求,有计划地做好各专项验收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 本导则描述的专项验收工作主要是指应通过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验收的环保、消防、水土保持、档案、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起吊机械)、涉水工程(水利、港务、海事、航道)、铁路、防雷接地等工作。

第六条 专项验收工作应充分遵循验收主管部门的意见。对涉外工程,应遵照合同的有关约定。

第二章 一般工作要求

第七条 集团公司及其分公司(控股公司)根据整体工作计划,负责对项目公司的专项验收工作进行指导、检查与协调等。 第八条 对项目公司的要求。

8.1 项目公司在集团公司、分公司(控股公司)的领导下,须高度重视专项验收工作,保证必要的投入。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指定有专门人员负责各项专项验收工作。

8.2 项目公司在制定工程的总体工作计划时,必须同时制定专项验收的工作计划,并负责计划的有效实施。

8.3 项目公司应熟悉各专项验收的依据、条件、要求与程序等,负责专项验收工作的对外联系与协调。

8.4 项目公司负责对专项检验或验收条件的实施、检查与确认。在条件具备后,首先由项目公司组织设计、施工、调试、监理等单位进行自查。自查合格后,由项目公司申请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专项验收。

8.5 专项验收工作必须按节点完成,不得影响机组整套启动、移交生产等工程进度。

第九条 对参建单位的要求。 9.1 项目公司对设计单位,要求设计单位须严格执行国家或行业的设计规程与标准,保证设计质量,所有须专项验收的设计应通过国家或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合项目单位完成专项验收工作。 9.2 项目公司对施工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施工,施工组织与设计应得到设计单位和项目公司的批准,保证施工安全与质量。 施工质量需分阶段检验或验收的,应按照有关检验或验收要求,取得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配合项目公司完成专项验收的其它工作。9.3 项目公司负责设备的质量检查与验收。对设备制造厂家,须保证所供应设备的质量,对有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规定的,应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产品出厂,须提供完整的质量证明等出厂资料。

9.4 项目公司对调试单位,要求编制调试大纲和调试措施。 按计划与措施组织与落实调试工作。须由验收主管部门指定单位参与调试、检验或评价的项目,应完成项目验收前的调试、评价或评估工作。出具调试或检测报告,配合项目公司完成专项验收的其它工作。 9.5 项目公司对监理单位,要求编制监理大纲和监理工作细则,明确监理的安全、质量、工期和投资等控制目标。监理人员到位,严格履行监理工作职责,负责设备供货、施工、调试等环节监理实施项目的受理与签证。出具监理结论与报告,配合项目公司完成专项验收的其它工作。

第三章 附则

第十条 本办法由集团公司工程建设部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附录一 环保专项验收工作导则 附录二 消防专项验收工作导则

附录三 水土保持专项验收工作导则 附录四 档案专项验收工作导则

附录五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专项验收工作导则

附录六 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专项验收工作导则 附录七 涉水工程(水利、港务、海事、航道)专项验收工作导则 附录八 铁路专项验收工作导则

附录九 防雷接地专项验收工作导则 附录一 环保专项验收工作导则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附录的编制主要依据以下的国家或行业现行的法规、标准与规程。未全部列出的,以检验或验收的主管部门的依据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护法》(2005年4月1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253号令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2001)第13号

《关于简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批程序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办[2004]65号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通知》(环发〔2004〕164号) 2 工作要求

2.1 项目核准阶段

2.1.1 项目公司在项目初期可根据各省具体情况向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咨询是否需要办理项目环境保护申请或备案手续。

2.1.2 项目公司在项目前期应委托具有相应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要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同步。

2.1.3 项目公司将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编制完成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上报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按国家环保总局环办[2004]65号《关于简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批程序的通知》的要求报送有审批权限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由有审批权限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咨询机构(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各省级评估机构)负责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技术评估。咨询机构出具技术评估意见,有审批权限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省级或省辖市)出具环境影响报告书预审意见。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有审批权限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项目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同时规定:

(1)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项目公司)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2)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原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之日起十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面通知建设单位(项目公司)。

2.2 设计阶段

2.2.1 初步设计阶段

2.2.1.1 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必须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具体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批意见所确定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和投资概算。

2.2.2.2 项目公司在初步设计会审前向有审批权限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报送设计文件,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或委托下一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参加设计审查。必要时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可单独审查环保篇章。 2.2.2 施工图设计阶段

2.2.2.1 根据初步设计审查的审批意见,项目公司会同设计单位,在施工图中落实有关环保工程的设计及其环保投资。

2.2.2.2 项目公司报批开工报告。批准后,建设项目列入年度计划,其中应包纳相应环保投资。 2.3 施工阶段

2.3.1 项目公司会同施工单位做好环保工程设施的施工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等资料、文件的整理建档工作备查。

2.3.2 项目所在省、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可组织有关人员检查环保报批手续是否完备,环保工程是否纳入施工计划及建设进度和资金落实情况,提出意见。 2.3.3 项目公司责成施工单位负责落实环保部门对施工阶段的环保要求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

2.4 试生产和竣工验收阶段

2.4.1 建设项目试生产前,项目公司应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试生产申请;对国家环保总局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火电建设项目,由建设项目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受理其试生产申请,并将其审查决定报送国家环保总局备案。

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的要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自接到试生产申请之日起30日内,组织或委托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试生产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并做出审查决定。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保护设施已建成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已按规定要求落实的,同意试生产申请;对环境保护设施或其他环境保护措施未按规定建成或落实的,不予同意,并说明理由。逾期未做出决定的,视为同意。

2.4.2 经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项目公司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需同时投入试运行并做好试运转记录。

2.4.3 项目公司应当自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之日起3个月内,向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

对试生产3个月确实不具备环境保护验收条件的建设项目,项目公司应当在试生产的3个月内,向有审批权的环境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延期验收申请,说明延期验收的理由及拟进行验收的时间。经有审批权的环境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项目公司方可继续进行试生产。试生产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

2.4.4 项目公司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前,应委托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编制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

2.4.5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应当分期验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未经批准的建设项目,不得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3 验收前应具备的条件

3.1 项目建设前期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完备,技术资料与环境保护档案资料齐全。

3.2 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措施等已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建成或者落实,环境保护设施经负荷试车检测合格,其防治污染能力适应主体工程的需要。

3.3 环境保护设施安装质量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发的专业工程验收规范、规程和检验评定标准。

3.4 具备环境保护设施正常运转的条件,包括:经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健全的岗位操作规程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原料、动力供应落实,符合交付使用的其他要求。

3.5 污染物排放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和设计文件中提出的标准及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

3.6 各项生态保护措施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定的要求落实,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并可恢复的环境已按规定采取了恢复措施。

3.7 环境监测项目、点位、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有关规定的要求。

3.8 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需对环境保护敏感点进行环境影响验证,对清洁生产进行指标考核,对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工程环境监理的,已按规定要求完成。

3.9 环境影响报告书要求项目单位采取措施削减其他设施污染物排放,或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或者有关部门采取“区域削减”措施满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的,其相应措施得到落实。

3.10 项目公司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前,应会同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相关文件资料和现场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预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正式验收前所有问题整改结束。 4 验收程序

4.1 项目单位在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之日起3个月内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并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

4.2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进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应组织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等成立验收组(或验收委员会)。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的编制单位应当参与验收。 验收组(或验收委员会)应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现场检查和审议,提出验收意见。对符合验收条件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批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

4.3 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的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自收到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验收。国家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行公告制度。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结果。 附录二 消防专项验收工作导则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附录的编制主要依据以下的国家或行业现行的法规、标准与规程。未全部列出的,以检验或验收的主管部门的依据为准。 GBJ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9-9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219-95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51-92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BGJ140-9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93-9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DG/TJ08-306-2001 J10112-2001 惰性气体IG541灭火系统技术规程 美国全国消防协会标准NFPA2001(1996版) 清洁灭火剂灭火系统标准 GB50074-2002 石油库设计规范

GB50067-9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A503-2004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1-200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3-97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81-98 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DL5027-93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DL5000-2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LGJ24-91 火力发电厂生活、消防给水和排水设计技术规范 2 工作要求

2.1 因火电工程建设的规模不同,各地规定公安消防机构对消防工程的管辖权限不尽相同。一般2×300MW及以上规模机组建设的消防工程管辖权为省级消防局(总队)建审处。项目单位应事先做好与公安消防机构的沟通联系,掌握工程项目消防审核与验收申报的要求。 2.2 消防设计审核

2.2.1 在项目正式开工前,项目单位应完成与公安消防机构的沟通与施工图设计审批手续。项目单位向公安消防机构领取并填写《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申报表》、《自动消防设施设计防火审核申报表》。

2.2.2 项目单位出具设计审核申报文函,并提供项目的施工图消防设计文件,包括总平面布置图、建筑施工图、工艺流程图、其他专业消防设计图、消防设计专篇说明等。

2.2.3 在规定的工作日内,项目单位配合公安消防机构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对施工图消防设计进行审核,取得公安消防机构出具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

2.3 火电工程建设的消防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与行业的消防设计规范,积极采用成熟的消防设备与技术。消防系统的设备供应单位、设备施工安装单位应具备规定的资质,并具有在电力行业的工程业绩。

2.4 设备的安装调试除应满足消防行业的要求外,还必须满足电力行业安全生产的要求,做到设备选型得当,管线布置合理规范,标志标识清楚,接线接触牢固可靠,防护保护措施得力。 2.5 消防竣工验收

2.5.1 项目隐蔽工程竣工后,项目单位应与公安消防机构联系进行施工期间的消防监督检查。

2.5.2 项目竣工前,应完成消防系统工程的技术检测。此项工作一般由项目单位或施工单位(依合同约定)委托具有消防技术服务资格的消防检测单位承担。取得合格的检测报告。

2.5.3 由于火电工程建设的特殊性,一般同期工程为两台机组建设,因此要求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核应同期完成,各机组的消防验收可分步实施,最后履行整个工程的整体消防验收。

2.5.4 每台机组的消防工程验收,都应取得公安消防机构的验收批复,作为机组启动与投产的依据。

2.5.5 每台机组竣工投产前,其消防系统均应符合竣工投用的标准,局部尚未完工的辅助设备应有相应的安全措施。同时消防车辆(含随车器材)配置、营房建设及人员配备应到位。

2.6 整个消防工程的竣工图纸应完整,技术资料、随机附件备品齐全,系统软件密码、设备机箱钥匙应按规定向项目单位移交清楚。

2.7 设备供应、安装施工及调试单位应提供系统操作说明书(或操作规程),负责为项目单位的运行、检修、管理等人员提供技术培训和支持。

2.8 消防系统属安全设备,其调试、验收应严格执行规范,完全符合设计与质量标准,不允许降低标准和隐瞒暇疵。 3 验收前应具备的条件

3.1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及相关批复文件。 3.2 竣工图和设计变更通知单。

3.3 消防工程施工安装单位资格证书及施工安装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消防系统的调试记录、联动控制试验记录和灭火系统的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冲洗或吹扫记录。

3.4 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自验收合格记录。 3.5 建筑消防设施技术测试合格的报告。

3.6 消防产品的出厂合格证、规范规定的进场检(试)验报告,以及消防产品符合法定市场准入规则的证明文件,消防系统及其主要组件的使用维护说明书。 3.7 与具备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资格的企业签订的建筑消防设施定期维护保养合同。

3.8 建筑消防设施操作管理制度和管理、维护人员登记表。

3.9 项目竣工后,项目单位应当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依照工程建设国家消防标准和施工图消防设计文件,对项目消防质量进行自验收。自验收合格后,到公安消防机构领取并填写《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申报表》。 4 验收程序

4.1 项目单位出具消防验收申报文函和填写好的《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申报表》。 4.2 项目单位联系公安消防机构,约定验收时间,并提前通知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设备供货单位、施工安装单位、消防检测单位,准备工程项目消防竣工验收的工作汇报。

4.3 由项目单位牵头,公安消防机构主持,相关单位参加,进行工程项目消防竣工验收。取得公安消防机构的《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 附录三 水土保持专项验收工作导则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附录的编制主要依据以下的国家或行业现行的法规、标准与规程。未全部列出的,以检验或验收的主管部门的依据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8-29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1994]513号文 1994-11-22) 《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 1993-1-19)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第5号令1995-5-30) 关于颁发《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水总[2003]67号

关于印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水利部水建管[2003]79号)

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4]332号2004-8-18)

《水利部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保[2003]89号 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的通知(水利部保监[2001]15号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6号令2002-10-14) 2 工作要求

2.1 项目公司根据项目计划工期和进度,应及时与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沟通,做好水土保持专项验收申报工作。

2.2 在初设前,项目公司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写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报有审批权限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利部或水利厅)进行审查。 报告书必须有项目单位提供的下列附件: (1) 编制方案的委托书。

(2) 市规划局对工程规划选址的复函。 (3) 市国土资源局对工程用地的复函。

(4) 省水利厅或水利厅主管部门对工程取水的复函(最好是取水许可预申请)。 (5) 工程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协议。 (6) 脱硫副产口石膏综合利用的协议。 (7) 工程所需回填土的供货协议。 (8) 工程所需砂石料的供货协议。

(9) 对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及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的承诺函。 2.3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审查后,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报水行政主管部门,由水利部发批文。 报批稿除送审稿9项附件外,还需附: (1) 送审稿的审查意见。

(2) 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确认函。该函内容由编制单位提供、项目公司、地方水利局、编制方三方盖章。

2.4 工程施工前,项目公司需与有资质的单位签订对工程水土保持进行监理、监测的合同,委托该单位对工程水土保持进行监测、监理,提供监理、监测报告。 2.5 施工阶段

2.5.1 项目公司、施工单位必须按水保方案中提出的要求,落实施工中的各项水保措施。

2.5.2 根据监测、监理合同的要求和内容,监理单位项目施工进行全过程的监测、监理。

2.5.3 项目单位应加强与地方水行政主管部的联系,对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 3 验收前应具备的条件

3.1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手续完备,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财务支出、水土流失监测报告等资料齐全。

3.2 水土保持设施按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建成,符合主体工程和水土保持的要求。

3.3 治理程度、拦渣率、植被恢复率、水土流失控制量等指标达到了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和批复文件的要求及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技术标准。

3.4 水土保持设施具备正常运行条件,且能持续、安全、有效运转,符合交付使用要求。水土保持设施的管理、维护措施落实。

3.5 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上述条件进行技术评估,完成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报告》。

3.6 项目公司编写工程《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总结报告》。 4 验收程序

4.1 以上工作完成后,项目公司向水利部(水利厅)发要求验收的请示函。并附《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报告》和项目公司编写的《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总结报告》。

4.2 项目公司、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监测报告编制单位应当参加现场验收。 附录四 档案专项验收工作导则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附录的编制主要依据以下的国家或行业现行的法规、标准与规程。未全部列出的,以检验或验收的主管部门的依据为准。

《建设项目(工程)档案验收办法》 国档发[1992]8号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办法》 档法[1997]15号 《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 国档法[1988]4号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GB/T11822-2000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和整理规范》 DA/T28-2002 2 工作要求

2.1 项目公司应将项目档案工作纳入项目建设计划和管理程序,与项目建设实行同步管理,建立项目档案工作领导责任制和包括各参建单位相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2.2 项目公司根据项目计划工期和进度,应及时与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档案机构沟通,做好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和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申报工作。

2.3 项目档案管理登记

2.3.1 凡新建、在建、收尾和竣工试生产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按隶属关系组织登记。属于国务行业主管部门的,由项目公司工程部负责组织填写《国家重点建设档案管理登记表》,同时抄送项目所在地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便于相互配合,监督指导。

2.3.2 登记表共分三种,分别于项目开工后6个月内、项目档案预验收后1个月内和项目档案正式竣工验收后1个月内填写,并逐级报至国家档案局经济科技档案业务指导司。

2.4 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组织

2.4.1 档案验收组织成员分别由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部门的档案机构和建设单位、生产(使用)单位、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档案人员参加。 2.4.2 在大、中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组织的成员还包括当地的城市建设档案部门。

2.4.3 国家档案局和省级档案局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档案机构,参加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限额以上技术改造项目的竣工验收;其它建设项目则分别由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机关档案部门参加竣工验收。 3 验收前应具备的条件

3.1 有运行良好的档案管理体制,对项目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建立健全项目档案工作各项规章制度。

3.2 归档的文件材料齐全完整、签署完备、制作质量良好。符合《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和整理规范》DA/T28-200

2、《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0等中的规定要求。

3.3 竣工图的编制准确、清晰、规范。符合原电力工业部电建[1996]159号颁发的《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电建[1996]666号关于颁发《火力发电厂工程竣工图文件编制规定》的通知的要求。 3.4 全部档案已进行系统整理,案卷质量、档案编目等符合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

3.5 已运用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建立项目档案管理库。 3.6 档案库房和档案保护设备符合国家档案局制定的《档案库房技术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

3.7 在项目建设和试运行中积极主动提供档案利用并取得一定效果。

3.8 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前,项目公司应组织设计、施工、监理、调试及生产等有关人员进行档案自检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档案工作自检报告。自检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概况及项目档案管理概况;项目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项目档案形成、积累、整理、归档和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情况;竣工图编制情况及质量;项目档案安全保管情况;档案在项目建设和试运行中发挥作用情况;项目档案的总体评价、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4 验收程序

4.1 项目公司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前三个月向档案验收组织单位递交档案专项验收申请报告,并附《基本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申请表》(一式两份)和项目档案工作自检报告。

4.2 档案专项验收的主持单位在接到项目公司的档案专项验收申请后15日内,与有关单位协商,确定专项验收时间、地点及验收组成员单位。 4.3 召开档案专项验收会议:

4.3.1 档案专项验收分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重点应放在初步验收阶段。项目档案初步验收时,在验收主管单位组织下,验收组抽查一定比例的档案案卷,对档案材料的完整、准确、系统性情况作出评价,写出初验意见,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要求,限期解决。各参建单位按初步验收的改进意见在竣工验收前加以改进。档案专项验收通过后应由验收主持单位审核并在档案专项验收申报表上签署确认意见。

4.3.2 项目档案验收时应由验收主管单位组织编制档案的专项验收报告。在验收报告中写明档案情况。在项目竣工验收鉴定书中要有档案情况的评价。 附录五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专项验收工作导则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附录的编制主要依据以下的国家或行业现行的法规、标准与规程。未全部列出的,以检验或验收的主管部门的依据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994-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002-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5-1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44号)

关于印发《安全评价通则》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安监管技装字[2003]37号 关于印发《安全预评价导则》的通知

关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备案的机械、轻工、纺织、烟草、电力和贸易等行业建设项目(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审查备案的通知 安监管司办字〔2004〕28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办字[2001]39号)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8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卫生部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2002年3月15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讨论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87-87 2 工作要求

2.1 安全预评价

2.1.1 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2.1.2 项目公司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报省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由省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安全预评价附件:(1)委托书;(2)省发改委项目建议书。

2.2 项目公司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报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

2.3 项目设计单位应将《安全预评价报告》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中提出的要求和安全措施纳入项目设计中。 2.4 安全验收评价

2.4.1 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2.4.2 检查建设项目中安全设施是否已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评价建设项目及与之配套的安全设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2.4.3 从整体上评价建设项目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管理是否正常、安全、可靠。 3 验收前应具备的条件 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项目公司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工程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分别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 4 验收程序

4.1 工程竣工后,项目公司向地方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及卫生部门(一般为省级)申请验收。

4.2 劳动安全(职业卫生)验收程序一般包括:前期准备;编制劳动安全(职业卫生)验收评价计划;劳动安全(职业卫生)验收评价现场检查;编制劳动安全(职业卫生)验收评价报告;劳动安全(职业卫生)验收评价报告评审。 附录六 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专项验收工作导则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附录的编制主要依据以下的国家或行业现行的法规、标准与规程。未全部列出的,以检验或验收的主管部门的依据为准。

国务院令(2003)第373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质检锅(2003)194号 《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规则》 国质检锅(2003)207号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 DL647-2004 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DL/T586-95 电力设备用户监造技术导则 DL612-199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 GB50278-98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1-98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T5905-1986 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 2 工作要求

2.1 本附录中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专项验收程序与工作要求是指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领取使用证的程序与工作要求。 2.2 设备监造

在项目单位与制造厂签订的合同中应明确设备监造内容。项目单位应委托有资格的监造单位进行设备监造工作。监造人员应根据项目单位与制造厂的合同中明确的监造项目,按设备制造进度到现场进行监检,对存在问题和处理结果定期向项目单位报告。监造单位应在设备出厂前提供正式的设备监造报告。 2.3 制造质量监检 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的制造过程必须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项目单位应委托有资格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对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监督检验。监检结束后,检验检测机构应在设备安装前出具监检综合报告,并提出设备总体安全技术评价。 2.4 安装质量监检 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的安装过程必须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项目单位应委托有资格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对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的安装质量进行监督检验。监检结束后,检验检测机构应在设备投入试生产前或使用前出具监检综合报告,对设备安装质量作出评价。

2.5 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对其生产的特种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能负责。特种设备出厂前,应当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和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2.6 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安装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特种设备安装情况书面告知直辖市或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告知后即可施工。施工单位对设备的安装质量负责。 3 验收前应具备的条件

3.1 项目单位申请办理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时应提供下列相关文件: 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制造、安装过程监督检验证明;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报告; 锅炉压力容器安装质量证明书; 锅炉水处理方法及水质指标;

承压附件的质量证明书或产品质量合格证以及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

每台锅炉压力容器的《锅炉登记卡》或《压力容器登记卡》; 持证司炉工、水处理工情况。

3.2 项目单位申请办理起重机械使用登记时应提供下列文件资料: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

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 起重机械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证书;

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报告书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操作特种设备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 与维修保养单位签订的维修保养合同,或者与本单位取得特种设备维修保养资格的人员签订的维修保养责任书; 维修保养单位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保养资格证》或者本单位维修保养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 安全使用的管理制度。 4 验收程序

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项目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领取使用登记证。 附录七 涉水工程(水利、港务、海事、航道)专项验收工作导则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附录的编制主要依据以下的国家或行业现行的法规、标准与规程。未全部列出的,以检验或验收的主管部门的依据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家主席令第74号〈2002年8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家主席令第88号〈1998年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3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施工作业通航安全管理规定》

《企业专用码头建设和管理试行办法》国家经贸委、交通部[84]交海字17号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令第15号〈2002年3月24日〉)

《关于做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资源[2002]145号)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基本要求》(水利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15号令)《取水许可申请审批程序规定》(水利部令第4号〈1994年6月9日〉) 《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国务院令第119号〈1993年8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号〈1988年6月1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66号〈1996年5月15日〉) 《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22号) 2 工作要求

2.1 项目公司根据项目计划工期和进度,应及时与地方水利、海事、航道、口岸等行政主管部门沟通,做好涉水工程审核和验收申报工作。 2.2 取水许可

2.2.1 取水许可预申请 2.2.1.1 在可研编制前,项目单位委托有资质(甲级)的单位编制工程取水“水源论证报告书”。

2.2.1.2 在编制取水水源论证报告书时,项目公司需提供以下资料: (1) 工程初设总说明及工程总平面图(取、排水水工建筑物位置) (2) 温排水模型试验成果

(3)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部份成果 (4) 相邻取水用户的承诺函

2.2.1.3 “水源论证报告书”按级报送水行政主管部门,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

2.2.1.4 通过评审后,项目单位填报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取水许可预申请”,经市、省、长江委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机构)批准。 2.2.2 取水许可申请

项目立项后,项目单位填报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取水许可申请”,经市、省、长江委(流域机构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2.2.3 办理项目取水证

取、排水工程竣工验收后,由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项目取水许可证。 2.3 涉水工程(包括码头工程及取水、排水工程)

2.3.1 在初设前,项目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建设项目《河势及防洪影响分析》,必要时还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试验。 2.3.2 在初设前,项目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建设项目码头工程“水上通航安全及通航环境评估报告书”。项目公司需提供以下资料:(1)码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交通部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提供);(2)码头工程对河势及防洪影响分析(由水文水资源勘测单位提供)。

2.3.3 在初步设计审查后,由项目公司分别(码头、取水泵房)发文请示,办理项目涉水工程的批文。请示函分别报市水利、海事、航道、口岸等行政主管部门,再由各部门审批后报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码头视规模还需报流域机构审批)。

上报时需附件: (1) 项目立项批文;

(2) 工程防洪影响评价审查意见;

(3) 工程总平面图、码头及取水泵房等初步设计技术方案审查会议纪要; (4) 有关码头及取水泵房的初设图纸。

2.3.4 码头、取水、排水工程施工图出来、施工单位落实后,在施工前申请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 2.3.5 需单独办理工程以下批文:

(1) 排污口设置申请(按水利部门的表填写)。 (2) 防洪(浪)堤建设标高的确定。

(3) 向海事部门办理水上、水下作业许可申请。 2.4 施工阶段

2.4.1 在施工中项目公司和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施工作业通航安全管理规定》

2.4.2 项目公司应认真落实该项目《通航安全及通航环境评估报告》中提出的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和专家组评审意见。

2.4.3 项目公司应会同施工单位加强与地方水利、海事、航道等行政主管部门联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安全管理措施和现场维护措施,确保施工期的安全。

2.4.4 码头施工期间,须设置施工专用标志,以保证施工及过往船舶安全。 3 验收前应具备的条件

3.1 涉水工程竣工后,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泵房、排水口、码头等的座标进行测量,并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 3.2 取水计量设施安装并投运。

3.3 填写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涉水工程竣工验收表”,该表需项目公司、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方盖章,同时请施工单位做好涉水工程的施工总结和资料。 3.4 涉水工程竣工后,项目公司应组织本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对整个工程进行预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正式验收前所有问题整改结束。 4 验收程序

涉水工程预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改结束后、投入运行前,项目公司分别向所在市水、海事、航道、口岸等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验收要求,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协调组织各部门共同(或单独)进行验收。 附录八 铁路专项验收工作导则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附录的编制主要依据以下的国家或行业现行的法规、标准与规程。未全部列出的,以检验或验收的主管部门的依据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

《铁路建设管理办法》 铁道部令(2003)第11号

《铁路专用线与国铁接轨审批办法》 铁道部令(2005)第21号 《工业企业标准轨距设计规范》GBJ-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规定》 《铁路基本建设工程竣工验收交接办法》 2 工作要求 2.1 前期工作

2.1.1 铁路专用线配线应按发电厂规划容量一次规划、一次建成或分期建成。 2.1.2 专用线的建设计划必须符合全国铁路的发展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时应符合城市的总体规划。项目单位提出报告,征得当地铁路局和建地人民政府的同意。

2.1.3 获取上述批文后项目单位应委托铁路工程规划设计(甲级)单位对线路进行初步踏勘,以利初步确定专用线位和与国铁接轨的部位。 2.2 立项阶段

2.2.1 项目单位委托铁路设计单位对拟建项目进行预可行性研究,编制项目建议书。

2.2.2 由项目单位申请,由当地铁路局对预可行性报告进行审查,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按国家规定报批。同时委请有资质的单位编制此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上报国家环保总局,其中对铁路建设应进行专篇分析。

2.2.3 项目单位向铁道部提交建设铁路专用线和与国铁接轨的申请,可委托所在地的铁路局向铁道部办理申请。

2.2.4 专用线与国铁接轨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 专用线近期到、发运量一般不低于30万吨/年;

(2) 专用线技术标准、运输设备应满足《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行业设计规范和铁路运输安全的要求;

(3) 符合铁路技术政策和路网规划; (4) 相关线路、车站的运输能力和技术设备等运输条件能够满足专用线的运输需要;

(5) 对专用线与国铁接轨的配套工程投资、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等问题,有关各方已达成一致意见;

(6)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2.5 申请专用线与国铁接轨时应提交下列材料: (1) 行政许可申请书;

(2) 专用线可行性研究报告;

(3) 拟接轨铁路所属铁路运输企业或拟接轨新建铁路建设管理单位参与的专用线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

(4) 拟接轨铁路所属铁路局或拟接轨新建铁路建设管理单位关于专用线接轨的书面意见;

(5) 有关主管部门出具的专用线所属单位生产、经营、建设、科研等的批(核)准、审查文件;

(6) 有关各方对专用线与国铁接轨配套工程相关问题的协商情况说明; (7)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2.2.6 专用线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拟接轨的铁路线路名称、车站站名、接轨点线路里程; (2) 专用线名称及其所有权人、经营使用人名称; (3) 有确切依据的近、远期运量、运输径路、货物品类及对铁路运输的特殊要求; (4) 运输组织方案(包括相关线路、车站的技术条件、运输能力,专用线车辆取送、交接等运输组织方式,对接轨车站作业、劳动组织的要求); (5) 专用线与国铁接轨的配套工程实施方案;

(6) 专用线技术标准、设备数量及相关设施的技术条件、方案; (7) 有关线路、枢纽、车站的示意图、专用线的总平面图; (8) 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2.3 设计阶段

2.3.1 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定测基础上开展初步设计。 2.3.2 初步设计审查批准后,开展施工图设计。 2.4 工程实施阶段

2.4.1 在初步设计文件经铁路局组织审查批准后,组织工程招标投标、编制开工报告。

2.4.2 开工报告批准后,依据批准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建设工期和投资,按照施工图和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组织建设。

2.4.3 正式施工前,项目单位应与铁路相关设备管理单位签订施工安全协议。 2.5 项目公司的主要职责:

2.5.1 从项目立项前期工作开始,项目单位应及时与当地铁路局沟通联系,掌握工程项目铁路专用线审核与验收申报的要求。与铁路局签订相关技术服务协议。

2.5.2 组织勘察设计招标,组织实施勘察设计、工程地质勘察监理和设计咨询工作。

2.5.3 组织施工、监理、物资设备采购招标,与中标企业(必须具备铁路工程相应资质)签订合同。

2.5.4 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2.5.5 负责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负责审批建设项目中单项工程开工报告。 2.5.6 督促施工单位编制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并组织对施工组织设计的会审。

2.5.7 督促监理单位组织审核施工图,供应设计文件,和工程设计现场技术交底。

2.5.8 编报工程项目年度建设计划及建设资金预算建议。

2.5.9 组织、协调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负责统计、报告工程进度。 2.5.10 按规定办理变更设计。

2.5.11 按规定组织或参与对工程质量、人身伤亡和行车安全等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2.5.12 负责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按规定使用建设资金,办理与工程项目有关的各种结算业务。

2.5.13 负责验工计价,及时办理工程价款等资金的拨付与结算。

2.5.14 负责工程竣工验收前期工作,组织编制工程竣工文件和竣工决算,组织编写工程总结。

2.6 勘察设计单位的主要职责:

2.6.1 铁路专用线工程勘察设计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颁布的技术政策、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国家有关部门关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审查批复意见。

2.6.2 铁路专用线工程设计文件必须达到规定的深度,初步设计概算静态投资与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静态投资的差额一般不得大于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静态投资的10%。

2.6.3 设计选用的材料、设备,应当注明其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除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材料、专用设备和工艺生产线等外,设计单位不得指定生产厂、供应商。 2.6.4 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前,勘察设计企业必须按勘察设计合同约定,向施工、监理企业说明设计意图,解释设计文件,并选派设计代表机构与人员常驻现场,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勘察设计问题,完善和优化勘察设计,并按规定进行变更设计。竣工后按建设方返回的工程实施资料编制出版竣工图。

2.6.5 工程勘察、设计取费,按国家和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实行优质优价。

2.7 施工单位的主要职责:

2.7.1 承担专用线建设项目的工程施工承包企业必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接受相关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

2.7.2 工程施工承包企业必须详细核对设计文件,依据施工图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并送审,在审批后执行。对设计文件存在的问题以及施工中发现的勘察设计问题,必须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设计、监理和项目公司。

2.7.3 工程施工承包企业必须建立质量责任制,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开展文明施工,推行标准化工地建设。

2.7.4 工程施工承包企业必须对建筑材料、混凝土、构配件、设备等按规定进行检查和检验,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产品和设备。

2.7.5 工程施工承包企业在工程施工中应准确填写各种检验表格,按规定分类将实施中有关文件、技术资料编制存档。竣工后呈项目公司转设计单位编制竣工图。

2.8 监理单位的主要职责:

2.8.1 专用线建设工程监理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和监理执业人员持证上岗制。

2.8.2 工程监理必须执行电力部门与铁路建设有关规程规范,依据设计文件、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监理。

2.8.3 施工现场应建立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各负其责的工程监理体系,配备检测设备。现场监理人员的配置必须满足监理工作需要,涉及工程结构安全的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必须实行旁站监理。

2.8.4 监理人员必须认真审阅、检查设计文件,依据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实施监理,对发现的勘察设计问题,必须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设计和项目公司。 2.8.5 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字后方可使用或安装,涉及工程结构安全的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

2.8.6 项目公司拨付工程款之前,验工计价文件应经总监理工程师签认。 3 验收前应具备的条件

3.1 项目公司应提供的文件及技术资料:项目申请、立项、进入设计实施等个阶段的上报与批复文件。建设土地许用文件,与铁道部门、所在地方政府商议同意或批准本项建设的有关文件、开工报告、工程竣工文件及决算。 3.2 设计单位应提供的文件及技术资料:(1)设计工作报告;(2)竣工图。 3.3 施工单位应提供的文件及技术资料:(1)施工实施情况的报告;(2)工程使用各种原材料的质保情况和材料抽查报告;(3)设备质保与安装和试运报告;(4)各隐蔽工程验收单,各分部工程竣工验收单,合格率应达到100%。

3.4 监理单位应提供的文件及技术资料:施工监理工作(包括对工程原材料、设备、隐蔽工程和关键工项等的监理工作)的报告。

3.5 铁路专用线建成后,在正式申请验收前,项目公司应组织本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对整个工程进行预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正式验收前所有问题整改结束。 4 验收程序

4.1 预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整改结束后项目公司向铁路局提出验收申请报告。由铁路局按规定设立验收机构,进行验收。

4.2 项目公司组织本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配合验收机构的验收工作。 4.3 验收机构对专用线全工程进行视察,核查工程实体质量,根据铁道部各专业验收标准对专用线工程进行总体验收。

4.4 通过验收后,项目公司应与铁路设备管理单位签订相关运输、代维修等协议。

4.5 上述工作完成后,项目公司向当地铁路局提出专用线开通申请,根据铁路局同意专用线开通的批准文件办理专用线货物到达、发送手续。 附录九 防雷接地专项验收工作导则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附录的编制主要依据以下的国家或行业现行的法规、标准与规程。未全部列出的,以检验或验收的主管部门的依据为准。

中国气象局局长令(2005)第10号 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

中国气象局局长令(2005)第11号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 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5000-2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2 工作要求

2.1 项目公司在委托火电工程项目设计时,应同时委托该项目的防雷接地装置的设计。

2.2 项目公司根据项目计划工期和进度,应及时与气象主管部门沟通,做好项目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申报工作。 2.3 初步设计

2.3.1 项目公司在设计单位完成防雷接地装置初步设计(总规划平面图;防雷接地装置初步设计说明书;初步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后应先报请集团公司或分公司进行内部审核(如有必要时)。

2.3.2 项目公司在防雷接地装置内部审核完成后(如有必要),应按国家气象局《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的要求向当地气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填写《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报表》(初步设计)。 2.3.3 初步设计送审资料包括: (1)《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书》(初步设计); (2)总规划平面图;

(3)防雷工程设计单位和人员资质证、资格证书;

(4)初步设计说明书(包括:气象资料、设计依据、计算公式、直击雷防护措施、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措施、防雷产品选型等)及初步设计图纸(包括:接地平面图、接闪器布置平面图,SPD设计示意图、建筑图、结构图等);

(5)建筑、结构、消防、空调、给排水、强电、弱电等初步设计资料; (6)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2.4 当地气象主管部门对防雷装置初步设计送审资料审核后,出具《防雷装置初步设计核准书》。 2.5 施工图设计

2.5.1 设计单位根据核准书的要求和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及时完成施工图设计。

2.5.2 项目单位在设计单位完成防雷接地装置施工图设计后,委托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防雷专业技术机构出具有关技术评价意见。

2.5.3 项目单位在获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防雷专业技术机构出具的施工图技术评价后向当地气象主管部门提出施工图审核申请,并填写《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报表》(施工图设计)。

2.5.4 施工图设计送审资料包括: (1)《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书》(施工图设计); (2)防雷工程设计单位和人员的资质证、资格证书;

(3)防雷装置施工图设计说明书、施工图设计图纸两套及其电子文档;

(4)经规划部门批准的总平面图各两套(原件或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项目公司公章);

(5)建筑施工图及其电子文档; (6)结构施工图;

(7)其他与防雷建设有关的施工图(水、电、消防、煤气、金属构架大样、SPD安装等);

(8)工业建筑物应有生产工艺流程图、物料存储方式、危险品场所分布等资料; (9)储罐材质、壁厚、储存物形态、储存工作压力数据等资料; (10)防雷产品相关资料;

(11)《防雷装置初步设计核准书》;

(12)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防雷专业技术机构出具的有关技术评价意见。 2.6 项目公司在得到当地气象主管部门出具的《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后,交施工单位按要求进行防雷接地装置的施工。

2.7 施工单位应在“接地极制作安装;户外接地母线安装;设备接地线安装和设备防静电接地线安装;避雷针、线、带接地装置安装”结束后,分阶段报请监理公司验评验收。

2.8 防雷接地装置全部施工结束后,应按《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DL475-92)等规程规范进行测量和试验。

3 验收前应具备的条件

3.1 防雷接地装置施工结束、测量和试验全部合格。

3.2 项目公司在本工程防雷装置的竣工验收前,应联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相关文件资料和现场装置设施进行预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正式验收前所有问题整改结束。 3.3 《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

3.4 防雷工程施工单位和人员的资质证和资格证书。 3.5 防雷装置竣工图。 3.6 防雷产品安装记录。 3.7 防雷产品出厂合格证书。 3.8 防雷产品测试报告。 3.9 防雷装置检测报告。 4 验收程序

4.1 项目公司在预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改结束后,向当地气象主管部门提出本工程防雷装置的竣工验收申请,并填写《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申请书》。

4.2 当地气象主管部门组织相关单位对本工程防雷接地装置现场设施和文件资料进行检查和审核,出具验收意见。

第四篇:关于核电厂建设审批程序的规定

关于核电厂建设审批程序的规定 (讨论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适应我国核电工业的发展,加强对核电厂规划工作和项目建设的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核电厂的建设为国家大型重点项目。因此,必须纳入国家计划,由国家统一规划、立项建设。

第三条 核电厂建设的基本程序包括项目建设书、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建设准备、土建施工和安装、调试和试运行,直到竣工险收等过程。除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之外,不允许擅自简化程序和超越阶段审查、审批。

第二章 项目建议书

第四条 核电厂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由项目建设单位联合所在省(市)政府和相应的电力主管部门负责,并委托有资质的工程设计院编制。由国防科工委负责审查和批准。

第五条 核电厂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前,必须对厂址进行预评审,并将预评审意见作为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一起上报。

第六条 项目建议书应根据批准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由项目建设单位联合所在省(市)政府和相应的电力主管部门负责编制、上报。由国防科工委提出初审意见,报国家计委审批。(即完成立项) 第三章 可行性研究 第七条 第七条 项目建议书批准后,必须为开展可行性研究准备相关的条件,主要包括:

(一) 立项目法人,建立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 (二) 开展现场有关资料的调研、试验、勘察和测量等; (三) 与主要设备供应商开展谈判,并签订意向书(正式合同只有在可行

性研究报告书批复后才能签订)。通过谈判确定核电厂的技术方 案;

(四) 进行总平面设计,并进行评审; (五) 局部开展征地和四通一平等前期工程; (六) 落实筹资方案等。

第八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由企业法人的营运单位负责组织编制、上报。可行研究报告的编写应选择有资质的工程设计单位参加,其内容和深度应符合有关规定。《厂址选择报告》、《选址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应报国家环保总局审查批准。可研阶段的《劳动安全卫生论证报告》由国家劳动部会同国防科工委审查、批准。国防科工委在接到《厂址选择报告》、《选址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劳动安全卫生论证报告》的审批意见后,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查、批准。

第九条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营运单位负责编制,并上报国防科工委。由国防科工委审核后报国家计委,由国家计委审批。 第四章 项目设计和建设准备

第十条 项目设计工作是整个工程决定性环节,是组织土建施工和安装的依据,并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和以后的运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批准后,营运单位应择选有设计资质的工程设计院(也可以是进行可行性研 究报告编写的设计院),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并根据必要而准确的设计基础资料,进行项目的设计工作。

第十一条 初步设计是项目设计的第一阶段,其内容和深度应符合有关规定。《初步安全分析报告》、《建造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应报国家环保总局审查。初步设计阶段的《劳动安全卫生专篇》由国家劳动部会同国防科工委审查、批准。初步设计由国防科工委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审查,批准后报国家计委。

第十二条 营运单位在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进度要求,完成主设备订货合同和开展建设的各项准备。在发布主要设备和主体工程施工的招标文件前,必须将招标方案报国防科工委,在定标前,将评标结果报国防科工委。

第十三条 营运单位在项目开工前应向国防科工委提交项目开工申请书,向国家环保总局提交《核电厂建造许可证申请书》。只有当国防科工委批准开工报告,并报国家计委备案。国家环保总局根据《初步安全分析报告》、《建造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审查意见,批准并颁发建造许可证后,才能正式开工。

项目开工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 完成了主要工程的征地和场地平整;

(二) 完成了施工道路、水、电、通信等施工设施;

(三) 土建施工和安装单位已经确定,并完成了相关的临时建筑,准

备了施工设备和进行连续施工的材料;

(四) 营运单位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审查,并批准;

(五) 设计单位提交的施工图能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

(六) 工程监理单位已经确定,并已完成相关管理程序;

(七) 初步设计及总概算已批复,开工审计已经完成;

(八) 营运单位与所在省(市)确认了上网协议和购电协议等。 第五章 土建施工、安装、调试、试运行和竣工验收

第十四条 核电厂土建施工、安装、调试和试运行各阶段,必须接受国防科工委的监督检查,和接受国家环保总局的核安全监督。每季度、每年必须向国防科工委报告项目管理、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资金状态,并随时报告各阶段重大的工程问题。

第十五条 核燃料进厂前,营运单位应向国防科工委和国家环保总局上报《核材料许可证申请书》。经国家环保总局核准,国防科工委批准,并颁发《核材料许可证》。

第十六条 营运单位应组织编写《最终安全分析报告》、《装料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文件,上报国家环保总局评审。在装料前应提交《核电厂首次装料申请书》,经评审批准后,国家环保总局颁发《核电厂首次装料批准书》。 第十七条 营运单位众核电厂首次达到满功率之日起,经十二个月的试运行,必须向国家环保总局提交《核电厂运行许可证申请书》并附送核电厂的《修订的最终安全分析报告》、《运行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文件,经评审批准后颁发《核电厂运行许可证》。

第十八条 在核电厂正式批准运行前,营运单位应向国防科工委提交《核电厂验收申请书》,核电厂验收条件是:

(一) 取得了《核电厂运行许可证》;

(二) 完成了项目竣工图;

(三) 完成了项目竣工决算;

(四) 完成了竣工验收的证明文件。

核电厂的竣工验收应由国防科工委会同有关部门组成验收委员会进行验收后报国家计委批准。

第十九条 本规定由国防科工委解释、补充和修改。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二O年月日实行。

第五篇:关于大唐长山热电厂人身伤亡事故的总结

手挽手,共筑安全长城

关于大唐长山热电厂人身伤亡事故的总结

2016年2月25日,大唐长山热电厂在1号炉C磨煤机入口热风道内检修作业过程中,发生一起因热烟风灼烫,造成3人死亡的重大安全事故,后果极为严重,教训极其惨痛,为有效防范事故发生有必要对该事件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现将我自己的个人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事故简要经过 2016 年2月23日,长山热电厂检修维护部锅炉车间工作负责人张某某办理了“1号炉C磨煤机内部检查”工作票,于当日中午开始检修工作,计划25日16时30分 结束。2月25日13时40分,制粉班班长李某某(死者,男,48岁)和2名工作班成员王某某(死者,男,29岁)、谭某(死者,男,30岁)进入1号炉 C磨煤机入口热风道内进行作业,另一工作班成员王某某在热风道外监护。14时13分,C磨煤机热一次风气动插板门被就地开启(开启原因待查),热风道内3 名工作人员被困。长山热电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救援。16时13分,救出被困人员,经抢救无效3人死亡。

二、这个事件暴露出问题 1.未严格执行工作票管理制度

(1)该工作票工作内容为:1号炉C磨煤机内部检查,实际工作内容为:1号炉C磨煤机热风道焊补,存在着超范围工作的问题。超工作票允许范围工作是造成很多事故的主要原因,因为超出的工作范围不在运行人员的安全隔离范围之内,运行人员进行设备调整时,就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2)工作负责人不在现场且未指定临时的工作负责人,属于严重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工作票的工作负责人应该正确、安全的组织工作,因故离开现场时应该终止工作班成员的工作,或者指派一名有能力的人担当临时的工作负责人,以便随时监督工作人员是否在工作过程中遵守安全工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3)在烟道工作的均为后增加工作班成员且无现场安全风险交底记录。也就是说该工作班成员有可能根本不知道这项工作的危险点及注意事项即投入工作中,这就给该项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2.安全措施不彻底。

(1)工作中虽然断开了C磨煤机热一次风气动插板门控制气源,但插板门控制柜电磁阀未断电,措施不彻底。

(2)从工作票签发人、工作票负责人到工作票许可人均未意识到一次风气动插板门有开启风险,存在危险点分析不全面,风险辨识不到位的情况。

3.该工作属于有限空间作业,但该工作仍没有吸取“1.25”事故教训,未按类、分级制定标准的有限空间作业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施工方案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且该工作未按要求执行两人监护的要求。

三、个人总结体会

1、非常有必要加强各项安全规程的学习,安规就好比是工作人员的护身符,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只要在思想中时刻意识到必须遵守安规,就好比带上了一个护身符,各种安全事故就会躲着你。

2、需要增强安全意识,提高个人辨别危险源的能力。生产现场处处存在危险因素,但意识不到危险的存在却是最危险的事情,意识不到就不会注意防范,不注意防范就容易出事故。进入生产现场或工作开始前,一定要仔细观察周边环境,对于可能对自己及他人人身安全造成伤害的危险源要做到心里有数,要确定险源是否已得到有效控制或隔离,否则应停止工作。

3、做好自己担负的角色,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可能担负着工作负责人、工作签发人或者工作许可人的角色,在工作票的执行环节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一环,一定要负起这个角色所应该负起的责任,自己的不负责就有可能造成设备损坏甚至人员伤亡。

4、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有效预防事故发生。从这件事看,如果我们的生产人员有足够的业务水平就可以分析出这项工作存在着不安全因素,提前做好措施,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5、加强专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术业有专攻,一个人不可能对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了如指掌,只有各个专业之间协同配合,才能使工作做的更好,做的更安全。这次事故如果在开工前提前和各个专业沟通好,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人为误操作的发生,也就不免悲剧发生。

总之,我们每个人都是安全生产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让我们手挽手,能筑起一座安全的长城。

热控:陈洪涛

2016年03月18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关于环保倡议书的格式下一篇:关于感恩父母的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