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国际化会计审计论文

2022-04-15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人才培养国际化会计审计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在“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粤港澳地区会计服务行业在会计准则、市场拓展、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了广泛深入的合作交流,迎来了创新发展、加速提升的新机遇。

人才培养国际化会计审计论文 篇1: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摘           要]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审计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多种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对策。

[关    键   词]  一带一路;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机制

早在2013年,我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多年来该倡议已经得到了100多个国家的支持和欢迎,签订了多分合作协议,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显著增长。“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离不开审计监督机制,对审计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审计功能得到了较大的拓展,已经突破了财务会计审计的束缚,审计已经成了多角度、多层次的专业。随着经济战略的转型升级,国家推出“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注册会计师需要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高校应该把提升审计专业人才的国际化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转变教学方式和内容,使学生可以适应周边国家的社会经济、法律法规和税收政策等。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审计行业对学生信息技术实务能力要求较高。如何建立起审计专业课程体系,制定出审计人才培养机制是摆到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审计方式的差异

(一)审计类型不同

因为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审计类型也有着较大的差巨,俄罗斯等国家审计采取立法方式,而中国、沙特、蒙古、阿曼等国家审计是以行政方式开展的,而卡塔尔、斯里兰卡等国家是一种独立的审计方式,叙利亚、土耳其两国的审计则采用司法形式,审计类型的差异体现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审计特点。

(二)审计基础不同

国际上虽然制定出了国际会计事项的规范,由于受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和制度等方面的影响,规范并不能完全适用所有国家。中国、土耳其、匈牙利等国采取的准则符合国际审计准则要求,新加坡、文莱等国家沿用的就是国际审计准则,塞浦路斯、印度等国家则属于特殊情况,所以,国际化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充分意识到国际审计方面的差异。

(三)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不同

每个国家审计执行基础不尽相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也呈

现出较大的差异,例如,印度、德国均使用独立方式下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实现了舆论和议会监督有效结合,审计部门会向议会呈递审计报告,之后审计院长会通过刊物向社会公布。意大利、希腊等国家是在司法模式下制定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审计法院拥有最高权力来对审计公告进行管理。中国、俄罗斯则采用行政模式来进行审计结果报告,通过行政措施来促进审计工作。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组建起复合型审计教师团队

当前,很多高校配备的审计专业教师数量较少,很多都注重开展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学。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授课教师不但需要完全掌握国内的审计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扎实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审计标准、文化和法律。很多授课教师从业经验不够丰富,语言方面存在缺陷,具备国际审计实际经验并可以合用好审计专业软件的教師比较稀缺。

(二)没有编制出有针对性的教辅资料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审计准则改变的比较频繁,而教材的编制时间比较长,教材内容的更新与实际情况存在着滞后的情况,教师很难从文献资料中得到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审计变动情况。除此之外,一些学生查阅国外资料的能力不足,只看得到英文资料,无法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最新审计动态。

(三)国际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力度不够

在对国际化审计人才进行培养时,很多高校都只注重理论

知识的教学,没有对实践应用能力进行培养,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1)国际化实践基地建设资金缺失。国内的数千所高校,只有少数地方高校配置了国外实践教学基地,无法满足“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教学的实际需要。(2)国际化审计实践教学资源紧缺。当前,我国的教育平台中可以提供的跨国审计案例教学资源数量不多,学生无法在教学平台上获取到优质的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审计专业学生案例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的需要。

(四)没有对审计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提高重视

很多高校开展的审计方面的教学,与会计教学基本相同,设置的教学课程也与会计专业十分类似。授课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专业课程方面的教学,学生在学习时也只把专业课作为学习的重点。教学课程的设置不合理,无法满足“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审计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这就给学生的就业带来

了不利影响。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对策

(一)壮大国际审计能力教学师资力量

树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理念。高校应该引进和培养具备国际审计能力的教师,壮大高校的国际化视野师资力量,优化和改进审计教学体系,从而满足“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对国内审计人才的需要。授课教师需要保证教育理念可以与时俱进,经常关社会、经济的变化情况,对审计教学在的难点、新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把得到的最新审计知识教授给学生。教师意识到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形式,做好国际化教学的宣传,充分意识到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不断开拓国际化视野。

高校需要做好国际化审计师资队伍的建设,让授课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国际会计执业环境的改变情况,可以选拔优秀的授课教师建立起国际化审计人才团队,做好国际化审计教学人才的培训,比如,设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用的小语种课程和法律课程。授课教师还应该掌握沿线国家的投资政策、税务筹划等方面的知识。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努力探索国际化审计人才的教学方式,做好职业化教学的设计,做好教学资源方面的建设,编制出审计专业精品课程,建立起优秀的国际审计人才队伍。

高校可以采用“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的方法,有效补充国际审计实践经验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根据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规划,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办学,设置海外留学交流项目,可以引进海外的优审计专业教师,打造出具有创新思维的国际化审计教学团队,可以加快审计专业教学的国际化进程,从而培养出国际化专业审计人才。

(二)采用国际化教学手段,促进慕课在线培训方式的构建

目前,慕课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高国际化审计教学团队需要选用慕课课程,在教育平台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或者组建起专业化的课程教学团队,建立起慕课课程群,教学团队应该吸收审计专业教师、英语专业教师,还应该吸收具有海外背景的审计工作人员。课程群不但包括中文教学的慕课课程,还应该设置英语课程、国际化审计英语课程及与沿线国家相关的文化课。至于课程管理方面,教学团队还应该结合国际化审计岗位的需求,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要求,对慕课课程进行分类、分层次管理,可以有效补充国际审计准则和国际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不足,还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外语能力和国际视角。从教学方式角度来看,国际化审计人员慕课教学需要结合“一带一路”审计的具体要求,把理论知识教学和案例教学、研究教学进行高度结合,从而实现理论知识和实务的有效对接。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采用QQ群、微信群等组建起慕课学习组,把国际化审计知识进行共享和讨论,从而得到学生的认可。

注重多模态审计多语种资料库的开发。“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家和地区比较多,需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语料库,可以提高国际审计人才的外语词汇储备,可以让审计专业可以接触专业之外的文化知识,可以掌握和应用好高频核心外语词汇,可以帮助不同工作环境下的多种语言交流,避免由于理解上的错误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三)做好国际交流合作

1.高校需要结合自身特色和学科优势做好国际化审计人才教育工作,做好校企合作来提高国际化审计培养质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起合作关系,建设国际化实践教学基地,使更多的授课教师接触到国外的审计实务操作。高校还应该加强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给学生提供事务所国际方面的学习实践,把理论知识转变成实践能力。

2.做好跨国家和地区的审计教学交流。“一带一路”倡议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较多,高校可以与沿线国家开展国际化审计人才

的培养和交流合作,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展国际交

流合作,把优秀的国内审计专业学生输送到相关国家去学习,还也可以聘请海外审计方面的专家来到高校进行授课,及时分享和

交流最新的审计方面知识,高校可以让授课教师和学生可以了解国际最新的审计案例和学术成果。高校可以采取区域联盟合作的方式,与一边一路国家的大学进行合作,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实现高校之间的联合为审计学术交流提供平台。

(四)注重复合型审计人才的培养

为了满足“一带一路”倡议对复合型审计人才的需求,高校需要开设国际化审计实验班,让国际化审计教学团队开展教学活动,应该增加沿线国家宗教语言文化课程,合理引进国外的审计专业教材,提高学生的外语使用能力,并且使学生可以接触到准确的国际审计准则。高校还应该让学生学会使用审计专业软件和ERP系统,为学生提供审计信息化实践场所,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审计软件使用能力,并不断掌握审计业务流程。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实施,国内很多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如果不熟悉对方国家的政策和法律会带来很大的审计风险,如果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控,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高校应该加强与国际贸易企业交流与合作,制定出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计划,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把人才输送到相关国家学习所在国家的审计专业知识,可以为企业培养出有针对性的国际化审计人才,可以有效地提高人才培

养效率和质量,也可以節约教育成本。

综上所述,国际化审计人才的培养可以满足世界经济形势的

发展要求,需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分析制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不断壮大师资力量,做好实践基地建设,加大复合型审计人才的培养力度,从而培养出高素质国际审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寒力.“一带一路”环境下企业审计人才培养研究[J].纳税,2018(4):173,176.

[2]吕伶俐,龚书旎.我国高校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问题探讨[J].财政监督,2018(15):107-112.

[3]陈希晖,张朦月.“一带一路”审计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8(8):60-64,67.

[4]章木林,傅雯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审计人员外语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审计与理财,2016(9):44-46.

[5]王颖,张倩,耿晓璐.“一带一路”建设中审计服务业发展探析[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6(4):14-16.

◎编辑 陈鲜艳

作者:高度

人才培养国际化会计审计论文 篇2:

粤港澳会计服务行业创新发展与合作策略探讨

【摘要】在“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粤港澳地区会计服务行业在会计准则、市场拓展、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了广泛深入的合作交流,迎来了创新发展、加速提升的新机遇。针对粤港澳之间如何深化会计服务行业创新发展与合作,文章从推动会计审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坚定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发挥行业协会联盟作用、建立会计服务示范基地和携手应对新信息技术挑战五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综合策略建议,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和会计服务行业的合作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粤港澳;会计审计;国际化;示范基地;信息技术

★ 基金资助: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课题(项目名称:新时期粤港澳会计服务行业合作创新的重点领域与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9GZGJ170);广东省高职教育财经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名称: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CJ201913)。

我国于2015年3月颁布的《推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指出要“深化与港澳台协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3月颁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推动会计审计等相关服务行业发展[1]。“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规划不断加强广东与港澳地区的合作交流,尤其是为现代服务业的合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呈现出了加速发展的良好形势。在广东和港澳政府以及大湾区会计服务行业的积极推动下,粤港澳之间如何实现会计服务行业创新发展,深化会计服务行业合作,成为政府、行业部门和企业高度关注的话题。围绕粤港澳会计服务行业创新发展与合作这个主题,本文认为需要在推动会计审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发挥行业协会联盟作用、建立会计服务示范基地和携手应对信息技术挑战五个方面加强合作共建,并提出了综合性的策略参考建议。

一、推进会计审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2016年底,德勤中国、英国ACCA和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三方联合调研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会计基础设施的现状,考察了14个国家的会计审计准则、税收政策和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差异和经验。调研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在法律制度和监管政策等领域严重匮乏,基础设施薄弱,制度政策实操性较差,监管透明度相对来说也有着明显差异,加大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经贸和资本往来的交易成本[2]。粤港澳地区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区域和经济支撑,在推动粤港澳经贸合作过程中,同样会遇到会计基础设施差异大的巨大挑战。这就要求率先推进会计审计这一“软件”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降低沟通成本,进一步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

(一)加强会计审计标准建设

会计审计信息是公认的国际通用商业语言,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贸交往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桥梁纽带作用。这一国际通用商业语言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前提是会计审计标准的协调。从外部合作角度来看,粤港澳应共同参加国际会计审计准则的制定。经济全球化促使国际会计审计标准日益趋同,粤港澳深度参与到国际会计审计标准的制定中,将有助于粤港澳与世界经济实现更加便捷有效的互联互通,同时能够为推进粤港澳会计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评价标准和基准方法。从内部合作角度来看,粤港澳应坚持推动大湾区会计审计执业标准的实质性趋同。港澳回归之后,粤港澳(尤其是内地与香港)在会计审计执业准则基本实现和保持了实质性趋同。自2007年起,香港地区的企业财务报告和中国内地的会计审计准则实现了等效。2011年,在审计准则修订后内地和香港再一次公布继续等效,并且确定双方的执业道德准则同步等效。同时也要看到,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经济业态不断涌现,传统商业模式和财务管理方式也在转型升级,会计审计准则往往会滞后于市场环境的变化,需要随之不断地更新修订。因此,粤港澳会计服务行业应该紧跟国际会计审计标准发展形势,不断修订完善本地标准,共同持续推进大湾区会计审计准则实质性等效。

(二)建立相互依赖的监管合作机制

会计审计监管合作不仅涉及会计审计准则等技术问题,也涉及立法体系和监管职能等制度性问题,需要理顺各方关系,兼顾各方关切,才能取得共识,最终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和相互依賴的会计监管合作机制。2017年,内地与港澳签订的《CEPA经济技术合作协议》要求:要深化内地与香港审计监管等效,进一步完善相互依赖的监管合作机制;内地与澳门要研究建立相互依赖的监管合作机制,推动实现审计监管等效。上述协议的签署对于扩大粤港澳会计审计领域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粤港澳建立互利长效的会计审计监管合作机制。粤港澳可作更长远考虑,比如建立区域性的会计监管合作组织,专门负责粤港澳跨境会计监管的实施、监督和常态化运作,协同推动粤港澳地区会计审计监管合作和谈判,逐步形成基于完全依赖原则的监管合作机制。

(三)推动粤港澳会计审计协同监管合作

从我国跨境监管合作发展进程来看,2011年中国和欧盟实行了审计管控体制等效,在欧盟市场运转的中国企业能够依据中国会计标准来制定财务报表,并选取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审计[3]。2013年,财政部第一次与香港会计师公会展开跨境监管合作,开创了粤港会计监管合作的新局面[4]。财政部、证监会与PCAOB(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于2013年启动跨境监管合作。2019年,中国在法定审计监管领域的适当性评估得到了欧盟的认可,中欧双方进一步深化了审计监管合作。当前,我国内地会计审计监管机构与港澳注册会计师公会分别对内地和港澳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管,普遍存在协调不够和监管缺位等问题,无法实现“应管尽管”,存在监管盲区[5]。粤港澳经贸一体化对区域间会计审计监管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粤港澳应当充分利用我国与欧盟、美国等经济体在跨境会计审计监管合作领域取得的现有成果,加强内地与港澳之间的跨境会计审计监管合作,逐步解决监管缺位和监管盲区等问题,从而实现监管最优化。

二、坚定不移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

《广东省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要求在培养树立行业国际化理念、对照国际执业准则、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和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国际网络建设等方面,落实事务所“走出去”措施,服务好企业、资本“走出去”和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省行业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接近10%。2016年广东省注册会计师行业整体收入约为80.75亿元,其中国际业务收入超过13亿元,占行业整体收入的16%。由此可见,广东会计服务行业“走出去”战略得到有效实施,正步入稳中向好的快车道。

(一)拓展国际化专业服务市场

在我国“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带动下,会计师事务所正在为中国企业和资本“走出去”提供各类国际化专业服务。从拓展港澳跨境业务来看,2010年12月,财政部和证监会允许12个内地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承接H股审计业务,这不仅开拓了内地事务所的海外市场,也为内地企业在境外上市节约了成本。2015年3月,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按照中国会计审计准则顺利完成了“北京春立正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香港H股上市,这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在H股审计和跨境业务上的全新突破[6]。

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国际化的前沿阵地,会计职业是一个国际化的职业。粤港澳会计师事务所应充分利用大湾区的国际化优势,将国际化作为会计服务行业做大做强的标志,大力拓展国际化专业服务市场,助推内地企业“走出去”和外资企业“引进来”。第一,有实力的会计师事务所要积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可以通过加入国际会计网络、在境外发展成员所,服务内地企业和资本“走出去”;也可以通过与香港、澳门会计师事务所并购,为企业提供在港上市、对外投资等服务,进而迈出国际化的关键一步。第二,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和港澳事务所联合运营或者参与到国际会计网络,也可以选择承接国际业务的外包项目。第三,除了传统的审计业务之外,还要更加重视国际税务咨询、财务咨询、H股IPO及破产与并购重组等国际业务需求,着力提升在国际税收与资本市场领域的专业化咨询服务能力。

(二)提升国际化实务水平和执业理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的会计审计准则、管理体制、考核培训、程序规范、技能方法等均日益趋同国际惯例。实施“走出去”国际化战略不仅要熟悉国际会计审计准则,更要有国际化的实务水平和执业理念。粤港澳会计服务行业要吸纳国际通用的会计审计思想、管理体系、标准规范和技术方法,持续提高会计实务处理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促进执业理念与国际理念相一致。近年来,广东在推进会计行业国际化建设中取得了不错的实践成果。比如: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和完善审计流程体系,推动事务所从运营理念、规范到实践能够与德豪国际(BDO)一致。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了开放性的网络学习平台,不断提升会计师对国际标准的认知水平,允许会计师在执业时可以直接应用国际规则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无明确规范的国际性问题[7]。

(三)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交流

在“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出去”、国外企业“引进来”,服务对象和业务类型的变化必然对会计服务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国际化复合型会计服务人才的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基于多年的发展及国际化影响,港澳会计专业人士具备深厚的行业专业知识,广阔的国际眼光,双语的优势及对境内外市场的了解,具备较为全面的国际业务服务能力。因此,内地与港澳之间应尽快建立会计服务业从业人员交流、培训、教育双向平台。建议包括:一是通过加入国际网络或与港澳事务所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二是支持和奖励事务所从业人员考取内地和港澳认可的执业资格。三是粤港澳共同研究举办国际或区域性行业研讨会,为会计服务人才提供交流、对话和研究平台。四是优化人力资源政策,为高层次的国际化专门人才提供优越的人才培养发展环境,筑巢引凤留住人才。

三、发挥行业协会与联盟的桥梁纽带作用

近年来,粤港澳各级行业协会联盟不断探索深化会计交流合作。2018年12月,广东珠三角地区9市与汕头市的31家会计师事务所、香港22家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澳门8家会计师事务所,共同组建成立了“粤港澳会计师事务所合作联盟”,会计师事务所在管理、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粤港澳会计服务行业发展。2015年成立的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会计专业委员会作为常设的一个粤港澳民间会计合作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吸纳了区域内大中型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等各界的知名人士,在为促进粤港澳会计服务行业沟通交流和建言献策方面发挥了特殊的作用。除此之外,粤港澳还连续多年举办了粤港澳大灣区会计发展高峰论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研讨暨合作联盟座谈会、粤港澳高校会计商业知识竞赛等交流活动,积极推进区域内会计服务行业突破发展合作的瓶颈问题。

当前粤港澳会计服务行业合作主要是在政府主导下推动,会计师事务所主体则在政策导向下开展合作,其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开展自主合作的积极性明显不足。因此,除了政府推动下的合作外,粤港澳地区会计行业协(公)会以及各合作联盟单位应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无法取代的桥梁纽带作用,紧紧把握新时代大湾区建设发展的重大机遇,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大胆探索、积极主动创新更多更有效的合作交流方式,继续打造更多更好的合作平台,定期举办高质量的研讨交流会,切实加强大湾区行业的协商、协调、协作,共同推动粤港澳会计服务业发展合作迈上新台阶。

四、建立会计服务示范基地助推行业发展

2010年以来,我国会计服务行业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河北、云南、福建等地建立了14个会计服务示范基地,这是会计行业主动“走出去”与外界沟通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性创新措施。14个示范基地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也有自己的侧重点,北京金融街会计服务示范基地主要凸显的是“高端金融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会计服务示范基地关注重点是“会计服务的出口”,而天津滨海新区的示范基地主要面对的是“产业转型”,苏州工业园的示范基地主推“会计外包服务”。各示范基地积极发挥先行先试的示范效应,积极对接需求、改变工作思路、创新业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探索行业适应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路子。例如天津滨海新区的会计服务基地[8],该基地利用国家级新区和自贸区特有的开放政策和监管模式,一方面,为入驻新区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返税、奖励、办公场所补贴、聘请外籍CPA等各类政策和服务支持;另一方面,推进会计师事务所在自贸区拓展新的会计审计服务市场。

广东应把握“一带一路”建设、CEPA框架协议和自贸区建设等契机,可考虑由三地注册会计师协(公)会和自贸区牵头,建立“粤港澳会计服务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积极探索加强内地与港澳会计服务行业发展合作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不断扩大示范基地在粤港澳大湾区和自贸区的覆盖面。另外,示范基地要突出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特色,应用“互联网+”模式,采取“线上线下”方式,为“走出去”企业推荐和引进具有丰富国际运营经验的会计师事务所,承接自贸试验区企业及主管部门需要的会计审计专业服务。港澳地区的会计师事务所亦可依托示范基地,充分发挥港澳聚集的专业人才优势,不断拓展新兴业务领域和新兴市场,与内地共同打造现代会计服务业“升级版”。

五、携手应对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空前地改变人类生活及经济社会运作,同时也深刻影响会计服务行业,不断地改进提升其组织管理和服务质量。互联网技术推动审计业务模式的变革,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促进审计技术方法创新,移动通信技术大幅提升审计工作效率。近年来,5G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和生物验证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接踵而至,未来也将不同程度地改變会计服务行业。广东是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龙头省份,拥有华为、腾讯、中兴、金蝶等众多知名软件和互联网企业,广州、深圳建立了两家国家级的超算中心,建设了一批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园区,具有非常显著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集聚优势。粤港澳会计服务行业应当利用好大湾区信息技术高地的独特优势,重新认知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把握会计服务创新升级的新机遇,以全新的战略性、创造性思维,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会计专业服务紧密结合,着力提升信息处理、数据分析、决策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清醒认识到会计服务行业信息化属于一个细分的信息技术市场,整体收入规模难以支撑大规模信息化投入的客观实际。因此,粤港澳在推动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市场化和多边合作研发等方式共同参与到信息化建设的新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粤港澳会计服务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新路径。

主要参考文献

[1]朱峰.粤港澳大湾区会计合作的变迁与发展趋势[J].财会月刊,2019(10).

[2]李扣庆.夯实“会计基础设施”助推“一带一路”倡议[N].中国会计报,2018(3).

[3]徐玉德.我国会计监管制度变迁的历程、经验及展望[J].财会月刊,2019(5).

[4]财政部驻浙江专员办.契合形势 推进跨境会计监管合作发展[J].财政监督,2014(12).

[5]余佳奇.中美会计跨境监管合作有关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20(4).

[6]胡少先.向国际化迈进——写在天健会计师事务所首例H股IPO成功之际[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4).

[7]广东省注协.广东省积极推进行业“国际化建设年”主题活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9).

[8]高咏,阎宇彤等.天津自贸区政策试点背景下会计师事务所业务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7(2).

[9]钟韵.创建南沙“粤港澳会计服务示范基地”[N].南沙新区报,2017(7).

作者:赖丽珍 张杨婷

人才培养国际化会计审计论文 篇3:

上海会院在天健建教学基地

本报讯7月10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天健现场教学基地揭牌仪式在杭州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总部举行。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扣庆、天健党委书记、主任会计师胡少先,副主任会计师陈亚萍、吴杰等及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16级发展中国家会计硕士专业留学生共35人参加揭牌仪式。

李扣庆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亚太财经和发展学院)现场教学基地落户天健,是双方长期良好合作关系的延续,同时也翻开了合作共享发展的新篇章;希望天健能够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国际化发展等方面的优势,为亚太财经和发展学院现场教学基地建设贡献力量。

胡少先在致辞中对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将天健设为亚太财经和发展学院现场教学基地表示衷心的感谢;指出天健将继续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保持沟通交流,全力提供有关现场教学的支持与保障,及时高效地做好配合工作,确保现场教学取得圆满成功;希望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与天健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建共享,协同发展,共同为我国会计审计国际化发展和会计强国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座談学习环节,陈亚萍介绍了中国会计专业服务市场概况;吴杰介绍了民族品牌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相关情况,并与学员开展互动交流讨论。

据悉,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是中国政府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框架下倡导建立的第一个旨在促进亚太区域能力建设的机构。此次开展的面向亚太地区中青年财经官员的会计专业硕士项目,是国家援外培训项目中的一面旗帜,主要是培养受援国家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促进中国与亚太国家的经贸往来,推动中国与亚太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

作者:卢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流动性管理下的证券公司论文下一篇:罚金刑立法完善探讨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