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2023-02-08

教学活动是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 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所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这就是学生学习起点的重要性, 本文将对学习起点的概念, 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试做简单论述。

1 学习起点的概念

学习起点是指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内容时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基础, 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和态度等。学习起点是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内容所必须借助的知识储备, 它分为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两种。逻辑起点是指学生按照教材学习, 应具有的知识基础, 是教材编写者为学生预设的知识储备标准;现实起点则指学生通过教材、生活、参考书籍等多种资源的学习, 实际具有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计算和实验能力等。

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 在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生的两种学习起点会产生以下三种关系:第一, 逻辑起点高于现实起点。未能完成教材预设的既定目标、没有达到学习新的知识必须拥有的知识储备的学生, 就会出现这种状况。第二, 逻辑起点与现实起点一致。第三, 逻辑起点低于现实起点。有些学生, 自学能力强、知识接触面广, 完成教材规定的学习目标的同时, 从其他渠道很好的拓展了知识储备, 使得自己的现实起点高于逻辑起点。这三种关系的产生, 也就导致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

2 采取有效方法, 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很显然, 学生之间学习起点的差异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作用。教师如果不能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 以采取有效地教学方法的话, 就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儿数学自身又是一门非常抽象化和注重逻辑推理的学科, 那么数学教师如何才能很好地了解、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

2.1 问法

用提问的方式, 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 是一种既简单直接又行之有效的办法。教师在备课时, 应当对下一节新课程的知识内容做总体分析。并根据新的知识点和相关内容, 设计出比较简明的问答、判断或计算题, 用以在课堂开始前对全班学生做关于新课的提问。根据学生回答情况, 分析判断同学们的学习起点, 为采取相有效地教学方法, 提供依据。

2.2 问卷调查法

除了在课前对学生直接提问外, 还可以对学生开展阶段性的小型的调查问卷活动。问卷可以采用计算、选择、判断、简述等多种形式, 内容涉及前一阶段学习的知识、概念, 以及以后几周即将学到的新知识内容。通过问卷结果, 就能够反映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以及对新知识的了解情况。教师在设计问卷时, 尽量做到问卷中的问题具有简单性、代表性、规律性、趣味性, 切莫要设计成考试试卷的样式。

2.3“提前作业”法

布置课后作业, 是教师最常用的巩固学生知识积累、检测学生学习状况的方法。教师同样也可以利用作业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即教师可提前将涉及未来几个课时知识内容的作业题, 布置给学生。这类作业以即将学到的知识点为内容, 以调查、了解为目的, 不可设计过繁、过难, 不要求学生必须正确解答。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 这类作业要“尽力而为”, 能解则解, 不能解就作罢, 答错了也没关系。教师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做详细统计、分析, 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教师要尽可能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除要做到以上几点外, 还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和态度等, 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学习起点的重要因素。

3 立足学生学习起点, 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师通常以教材进度即学生逻辑起点为依据, 设计教学方案开展教学活动, 而忽略了学生的现实起点以致影响了教学质量。比如, 造成了有些同学跟不上进度, 越落越远;有的同学学习超前, 教师讲解的内容已提前掌握, 导致课堂上学习兴趣下降, 久而久之养成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坏习惯, 随着知识难度加大, 学习成绩逐渐下降等。所以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起点, 通过有效方法了解、把握学生学习起点的不同, 针对共性起点和个性起点, 设计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教学过程, 实际上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 引导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 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 以帮助学生实现同化与迁移, 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探究与钻研的过程, 掌握学习方法。

学生在学习起点上的差异客观存在的, 所以数学教师在课前做课程设计和备课时就应将其充分考虑在内。通过上面的各种方法, 了解到的那些一部分同学已经掌握, 另一部分同学还很陌生的知识, 课程要设计得富有趣味性, 让已经掌握的同学感觉到是在验证知识, 让步熟悉的同学感觉实在钻研知识。数学教师应依据教材, 在设立基本教学目标的同时, 设计弹性教学目标。让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能达到基本教学目标, 并为现实起点较高的学生预留学习空间, 使他们得到更高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注重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请那些现实起点较高、率先掌握新知识的同学发言, 介绍自己掌握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和经验, 带动现实起点较低的同学。还可以将不同学习起点的学生, 均匀分成研讨小组, 利用自习课或课外时间按, 由教师或小组自身不定期组织研讨活动, 探讨学习经验和方法, 研究总结解题技巧和规律。小组之间可以互相出题比赛等等, 以缩小学生现实起点的差距。

4 结语

教育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话题, 而学生的学习起点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如何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是广大教师值得尽心钻研的重要课题。找准学习起点, 构建有效课堂是传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 是遵照《新课程标准》的科学教育方式, 是一项需要我们长期努力、坚持不懈的艰巨工作。

摘要: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 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 采取有效学方法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习起点,逻辑起点,现实起点,调查,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中小学新课程教学问题探究和教师专业发展系列丛书.

[2] 唐彩斌.思想改变课堂[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

[3] 刘福喜, 朱桂琴.教师的新视野[M].天津教育出版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探析下一篇:移动互联时代民办高校广告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