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的音乐教学

2022-09-10

如今, 我国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但其关键是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否更新。于是, 我反复学习《新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并与去年12月份在省教育局的统一组织下, 我参加了在湖南湘潭一中举办的“新课程、新理念——湖南省中小学音乐教学观摩暨研讨会”。通过学习和讨论, 我获得了很多的改革信息, 转变了旧的教学观念, 加强了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认识。我觉得新课程理念应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他们质疑、调查、探究, 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学方法上注重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气氛要求和谐、民主和平等。

在欣赏民族管弦乐《喜洋洋》一课的教学中, 我特别注重在教学过程和课堂评价方面的更新, 考虑到初三年级的学生不好动, 参与表现的欲望不强, 但其表述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较低年级要理性得多。因而, 要想全体学生真正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 我深深认识到:要求学生创新, 老师首先必须应该创新, 改变角色, 改变教学方式最重要。所以我觉得, 要想在欣赏民乐《喜洋洋》一课的教学中有新的突破, 必须找新的切入点, 这样才能走出旧的教学模式。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方法导入:同学们, 请看大屏幕上“喜洋洋”这个标题, 如果让你们来当一回作曲家, 你将用什么样的题材和生活场景来表现这一主题?并且用什么乐器来演奏更能完美地表现你的音乐形象呢?学生一听, 顿时来了精神, 立即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接下来便有学生陆续举起了手。

“我认为家里盖新房时, 全家人个个喜气洋洋的场面用笛子来演奏很适合, "一个学生大胆的发言立即得到了同学们的响应, 我趁机进行引导:“这位同学很会观察生活, 并以自身的体验来作为创作题材, 相信如果创作成乐曲来演奏的话一定很棒!那么其他同学还有更好的创意吗?”这下学生的讨论更热烈了, 思维显然被调动了起来。

“农村老百姓娶新娘时, 到处张灯界彩, 喜气洋洋, 用唢呐来演奏使气氛更热烈!”“哗一”, 顿时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 学生情绪更高涨了。

“五一劳动节福利彩票中头等奖, 全家人欢天喜地, 喜气洋洋”;“高考中状元, 家乡人民, 喜气洋洋”;“2008年申奥成功, 全国人民扬眉吐气, 喜气洋洋”……同学们越说越来劲, 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我便见好就收, 马上打住了同学们:“你们所想象的题材太有创意了, 还是让我们一块来欣赏由刘明源创作的民族管弦乐曲《喜洋洋》, 听听他是选择用什么样的题材和乐器来表现这一主题的。这样既将学生们的思维引入了课题, 又给他们留下了悬念。这样的导入成功的转变了教师的角色, 营造了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同学们能积极参与讨论, 主动、自主的学习;教师也不再是以知识的权威者、传递者和促进者, 教师由教学活动的主宰和主角转变为师生共同学习探索活动中的“平等首席”。

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能营造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 改变教师一言堂结论性教学模式, 体现了学生自主性的原则, 实现教学上的民主, 使学生敢想敢说, 大大激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在重点欣赏民乐曲《喜洋洋》的两个乐段时, 我让学生们边听边讨论对比分析两个乐段的节奏特点及感情色彩。

“我认为第一乐段节奏欢快、活泼, 感情热烈、奔放;第二乐段节奏缓慢、抒情, 感觉很喜悦”。

“这位同学听得很认真, 其他同学的观点呢?”

“我觉得第一乐段有种想跳舞的感觉, 第二乐段有点像唱歌一样!”

“为什么这位同学有这种感觉呢?”我及时向学生提问。

“因为第一乐段主要是用笛子演奏的, 感觉轻快活泼, 第二乐段加用了二胡演奏, 很抒情, 富有歌唱性!”

“第二段除了加入了二胡演奏外, 同学们还听出有什么打击乐器吗?”

“是木鱼!”许多同学显得特别兴奋。

“我认为可以用唢呐来演奏第一乐段, 这样气氛显得更炽热。”一位学生的大胆发言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是呀, 作者为什么不用唢呐呢?!”

“因为唢呐声不够清脆, 没有轻快活泼的感觉?”。“因为唢呐音色太强烈, 盖住了其它乐器的声音。”……。学生们的思维特别活跃, 发表了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见解。最后我在小结中告诉同学们, 是由于乐曲的主题取材于山西民歌《卖膏药》, 作者利用了笛子独特的演奏技巧, 可以充分发挥原曲的轻快活泼的特点, 并增加了炽热欢腾的气氛。这时, 部分同学由于观点和我说的一样而感到一种胜利的喜悦和欣慰。这一教学过程的设计着重强调了新型的教学过程是怎么样体现师生互动及新型师生关系的, 同时又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在这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在这里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借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目的是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便于加深对作品的了解和对知识的巩固。课后, 同学们对我说, 这样的音乐课生动活泼, 学起知识来一点不枯燥, 感觉好像不在上课, 师生间是平等的, 像朋友一样交流。在交流中自然而然地巩固学生和运用知识, 记忆更加深刻, 掌握更加牢固, 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并形成能力。因此, 教师的角色更多的充当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 而不是知识的“拥有者”、“传授者”。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要侧重于学生进行相互间的情感交流, 注意对每一个学生的鼓励。

由于音乐的特殊性, 很多内涵很难用语言去表达, 让学生在参与表现的活动中来表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的。在学生参与体验的同时, 教师的参与能融洽师生情谊, 有利于师生交流合作, 这也是新教材新大纲强调运用的一种师生合作方式。在我的这堂欣赏课的活动参与部分, 我设计的是一种让学生用打击乐器 (木鱼、沙棰、铃鼓、碰铃) 为乐曲中的第二段伴奏, 由我来弹奏旋律, 师生共同组建一个临时小乐队。学生见老师与他们一块表演, 纷纷举手要求上台来试试, 都觉得这样的活动很好玩, 很有意思, 都想参与到表演中来。在与学生的合作当中, 学生们表现得非常出色, 互相配合也很默契, 台下的同学也情不自禁地为我们拍击节奏。演奏刚一结束, 同学们都为我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还说这是他们听到的最好听的音乐!最后, 我告诉同学们, 音乐课就是这样, 让大家在调节大脑的同时, 得到艺术的享受和熏陶, 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音乐素质, 而且, 这种新的教学方法, 真正使全体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在实践中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知识, 让问题在知识的运用中迎刃而解。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学习的社会, 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所指出:教育越来越成为学习, 教育就是学习, 这样要求教师以学习者的角色进入教学过程中, 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 了解知识与科技创新的现状, 具备操作现代教育媒体的能力, 不断自我挑战, 自我更新, 做一个有教育新理念的新世纪教师!

摘要:传统的中小学音乐教学, 虽然知识能够较为系统的传授, 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够充分得以表现, 教学过程也清晰可见。然而, 在音乐实践中, 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也实在令人深省:过分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单向灌输, 强调书本知识, 忽视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唱几首歌, 在现实的音乐活动中良莠不分, 审美能力不高, 缺乏求新、求实和求异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新理念,以人为本,创新,新课程观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析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舞蹈专项创编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