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管理提升质量

2022-07-11

第一篇:规范管理提升质量

规范教育行为 提升管理质量

规范化学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教育思想、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等。规范化既是全面提高办学水平的总目标,又是办学思想方面的指导方针,也是对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各方面的具体要求,更是学校教育根据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目标落实到具体领域、全面提升的一个过程。

一、创建工作安排及过程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广东省关于编制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和规范化学校建设规划的意见》、《云浮市加快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工作方案》和《新兴县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督导验收工作方案》的要求,根据县有关文件精神,加快我镇在2012年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的步伐,全面启动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方案出台后,为加大力度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根据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和人口变动状况,坚持适度超前原则,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对规模小、人数少、条件差、距离近的薄弱学校通过撤点并校等形式,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全面提高中小学校的办学效益。加快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按照《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三室一场五有”工程和农村中小学装备工程为重点,全面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和生活设施,将我镇义务教育学校100%成为规范化学校。我们抓住了机遇,多渠道、多形式反映近年来学校发展和规范化建设过程的优势、特色以及我们自身能够在相应时间内完成

1

的工作任务,同时向县局反映了学校在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特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极力争取县局的支持,在课桌椅更新,科学实验仪器设备,体卫艺器材,图书资料,电教、信息技术硬件软件等的增添与安全防范,校园文化建设,运动活动场地和校园环境整治,教师办公条件、师生生活设施等条件改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同时在制度建设、规范行为、创建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各方面也给予支持和帮助。

发挥我镇各学校能人的力量,共同学习,共同研讨,整理资料材料、设计材料封面、编印材料册等。

统一创建思想,强化全体教职工的团体意识,多渠道让全体教职工明确创建目标、工作要求、工作步骤及各阶段要完成的任务。在班会、校会上宣传创建意义与重要性,在展示橱窗展示学校系列活动内容,在学校网页上发表相关通知、安排、小结、经验,编印下发《制度汇编》、《评估材料册》等各种交流学习材料。向各校全体教职工宣传介绍总结学校创建工作情况,明确工作进度,激发全体教职工主人翁精神。组织自评小组成员定时交流汇报自查、整理情况,反馈相关问题,让更多的教师了解创建工作和工作效果,提出更为完善的改进建议。

充实校园文化内容,逐步确定各年级班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徽。设计走廊文化展示(校风、寄语、倡议)、师生作品展示,装修布置劳技展览室、图书阅览室、音乐舞蹈室、美术书法室等功能室,创设更加浓厚的育人氛围。

2

二、规范化学校创建的经验

1、提前介入。2009年底我校接受规范学校评估及2012年规范化复查后,我们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提前介入,做好“预演”,做好规划,做好安排布置,要做到全体教职工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了解、明确标准要求,了解、明确国家教育政策法规,依法治校,规范办学,制度管理,民主管理,使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管理行为规范有序。我们也及时发放相关文件资料和各检查评估标准,要求全体教职工自觉用标准对照各自的工作,经常性的自查自评,纠正改进。

2、开展系列学校管理活动,健全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修改学校章程和学校各项管理方案、工作制度,并根据工作进程修改完善相关工作制度,编印成制度汇编发放全体教职工。多形式多渠道让全体教职工明确制度要求、了解学校发展方向、规划、计划安排,组织学习理解学校办学、管理思想,发展目标,自觉内化成良好的习惯行为,强化每位教职工的执行力。借助先进地区学校发展的好经验,积极推行实践新举措、新做法,凡是有利于学校发展、师生健康成长的事情就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及时总结工作中经验和教训,反思学校的管理、教育行为,认真做好整改工作,减少工作的消耗与失误。

3、认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坚持逐渐做强做精每个项目每次活动每个特色,坚持精细抓好教学常规工作,认真抓好每一节课、每一次辅导、每一次作业考试、每一次分析反思的具体工作。坚持落实好每一次的品德教学、升旗活动、班级主题活动、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坚持每门学科的课题教学及活动,做好综合实践等校本课程的

3

教学活动,在系列的教育活动中,提供课堂教学的保障条件。坚持不懈收集整理教育教学的原始材料、过程性材料,及时做好分类归档。

4、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根据评估要求、标准、分学年分学期有步骤改善办学条件。学校的规划、计划均按上级法规工作安排以及结合标准、学校实际制定,在每学期的具体工作中做到具体安排和检查落实。做到计划项目安排合理,项目落实到位,项目与形势发展、学校发展一致,做到完成一项收获一项。同时为了争取更大的支持,我们总是提前做好基础性工作,及时反映给上级有关部门。几年来,学校的发展得到市局、县局的支持,投入相当的经费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办学条件方面欠缺:校舍面积,运动场地,教师宿舍等生活设施等。

2、教师专业化等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课题研究、软件二次开发应用、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有待加强。

3、教育教学效益、质量与城区、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差距。

4、班级文化建设、师生作品展览不足,办公氛围不够浓厚。

5、中心学校的引领示范、办学特色没有突显,品牌优势有待树立。

四、加深对规范化学校创建的认识,切实提高创建水平

(一)认识规范化的内涵:从发展阶段上看,规范化学校是介于合格学校和现代化学校之间;是在具备基本的办学要求和条件的合格

4

学校基础上实现办学条件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的科学,规范的更高要求,并朝向优质均衡的现代学校发展的中间形态,规范化学校符合我镇学校发展现状。从内容范畴上看,规范化学校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强调办学条件的标准化学校,而是既包括了硬件的标准化,又含盖了软件的规范化,重点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强化规范管理。

创建规范化学校应该具备“四化”的标准和要求:即“教育思想科学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教育质量优良化。其中,教育思想科学化是前提,办学条件标准化是基础,学校管理规范化是关键,教育质量优良化是目标”。教育思想科学化就是要端正和建立科学的学校办学方向与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现代化。

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教要致力于在办学条件和学校管理达到基本标准的基础上,实现特色化的发展。“办学条件标准化”就是通过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实现各学校办学条件的基本均衡。“学校管理规范化”就是要着力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各类规章制度,依法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教育质量优良化”就是要通过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校长、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坚持教改,深化课改,坚持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使每一位少年儿童全面、健康、有个性的发展。

(二)创建规范化学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1)创建规范化学校是依法办学的基本要求,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抓手。学校的创建工作,有利于全体教职工均衡发展认识的提升,有利于教师队伍、学科建设、教育教学

5

硬件资源的均衡,有利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面向每一位学生,真正落实全面的素质教育要求。

(2)创建规范,实行精细管理,改变学校管理粗放现状。学校的具体工作都应当精细、细致、规范如:日常管理、常规管理、课后反思、与家长沟通、个性辅导、学籍管理。

规范化学校创建与评估应当成为学校工作的新目标新起点,学校应当积极行动,改进管理方式和行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规划安排整改的问题,规划安排提标的步骤。今后的工作围绕三条主线——学校建设保障可靠,教育教学规范高效,人文关怀细微周到,管与理和谐,内与外的和谐,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和谐。

2012年10月

第二篇:规范管理 落实目标 重视常规 提升质量

近年来,我校全面落实教育局“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年活动方案”,以“国检”“教育创强”为契机,促进师生发展,促进学校发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发展的合力;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认真落实教育局提出的“立足校本抓教改、聚焦课堂提质量”的工作目标。进一步规范学校内部管理,促进安全教育和综合治理工作,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通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我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多次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嘉奖,赢得了社会和家长的好评。

一、工作重点

1、德育为先,抓好学生行为规范及养成教育,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2、质量为本,抓好教研,提升质量;立足校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德育工作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我校德育工作走“以德育人、严抓常规、形成特色”的德育工作之路,取得了显著的德育绩效,并形成了鲜明的德育特色。

1、撑好一个支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班主任队伍建设 。

2、抓好两条主线,继续坚持常规教育

(1)抓发挥国旗下讲话、领导值周总结讲话这一德育阵地的重要作用,对学生进行熏陶、激励、内化,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抓德育活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3、树好一面旗帜,继续深化文化建设

每学期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对班容班貌进行整改。使各个班级的环境都焕然一新、各具特色,文化氛围逐步形成。各班都能充分利用这个阵地,展示各班风采、个性和特色。

4、拓宽一个空间,形成家校共建和谐局面

定期召开家长会,班主任、任课教师主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行为习惯、思想状况,提出下一步目标和要求,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思想情况,相互交流了学生在校及在家情况。

三、教学工作

1、搞教研,促教学,大力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发展

(1)观念创新,树立校本教研意识:

学校把“做学习型校长,建学习型学校,带学习型教师”、“工作必须学习”、“工作就是学习”作为我们办学的最新理念,要求老师们把学习看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工作方式,一种生存方式,要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树立学习意识、研究意识、反思意识、校本意识、责任意识。为此,开展了以下活动。

①开展“书香进校园”。要求老师读好三种书,第一种饭碗书(教材、教参课标),第二种成长书(继续教育用书),第三种营养书(包括教育教学专著等),写读书感悟或读书心得,每学期末写三万字的学习笔记。

②开展“走出去”学习活动。

(2)方式创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学校的教研活动主要提倡“参与式”、“互动式”、“交流式”的教研活动。

①开展“集体备课,同步研讨”活动,增加了老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克服了过去文人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形成了一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研究氛围。

②问题式教研。以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为切入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老师们根据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大家讨论,最后形成共识,综合了老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各方的观点,纠正了个别年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误区,效果明显。

③专题式教研。安排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名师和教研组长等进行专题讲座,给老师们提供学习先进经验的机会,同时也提供了一些优秀案例,加强不同学段的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并拓宽了知识面。

④视频教研。主要是录像课回放。让老师们不出校门就能学到先进的教学设计。

⑤诊断式教研。现场做课、评课,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及时改正。

⑥网络教研。网络教研正在初具尝试阶段,学校指定专人管理学校网络,将学校各处室的计划、制度、简报、总结等上传到学校网校,并定期完善。另外还要求教师每月在学校网校上上传一篇优秀案例或教学反思或优秀教学设计等,供教师在网校上交流,这样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专家、优秀教师“零距离”的指点,同时也能欣赏到其他教师的优秀文章和佳作。

⑦开展帮扶一体联片教研活动。

为进一步促进三校教育均衡发展,共享教育资源,由同

心四小、田老庄学校、豫海镇石岗学校三所帮扶一体化学校成功举办了“立足校本抓教改,聚焦课堂提质量”联片教研活动。使全体教师通过学习他人经验,有效促进自身提高。

(3)聚焦课堂,展示课例,交流互动,激发思考 第

一、开展“五课“活动:推门课、示范课、评优课、研究课、公开课 „„实现青蓝共进,培养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第二、我们还开展了“青年教师”培养工程。要求青年教师向经验丰富、具有一定名望的老教师进行拜师学艺,要求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课要随时听课,随时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坦诚交流,并提出“年轻教师向老教师学经验,老教师向年轻教师学观念” 的新结对理念。其次,学校对一些勤奋、上进、资质较好、文化底蕴深厚的青年教师着力进行打造,对他们做到“放心、放手、不放松”,给他们“指路子、定步子、压担子”,搭建平台,使其早日脱颖而出,从而达到发现能人,培养能人,鼓励能人,打造名师的目的。

(4)开展课题研究,落实研究过程,解决教学问题 ①“科研兴校,质量立校”这是我们办学永恒的主题。要做科研型的教师、思辨型的教师,就应该致力于课题研究。目前,我校参与县级课题三个,区级课题两个。

②开展微型课题的研究。微型课题的研究,这是我们学校在开展课题研究方面的一个新亮点。微型课题研究起来很简单,它的选题源于教师教学中最细小的问题,如新课的导入、课堂提问、作业设计、例题选择都可以研究。它研究的周期短,见效快,可以是两周,一个月,最多一个学期,只要能解决问题就行,而且它的研究成果不需要轰轰烈烈的科研论文,也不需要上万字的研究报告,只注重它具有的实践意义,可以是教学案例、教育故事、课堂教学实录、研究小报告、千字小论文等等。通过研究,让教师自己体味到“眼前一亮”,“心头一喜”的愉悦,因此微型课题很受老师们的欢迎。目前,老师们研究的微型课题有30多个。

(5)开展“五个一”活动。按照教育局文件精神和学校工作安排,全体教师每学期完成一万字的学习笔记、制作一堂精品课课件、完成一篇优秀教学设计、读一本教育专著、写一篇读书心得。根据学期末常规工作检查,此项工作完成很好。

总之,通过对校本教研的探索与实践,我们从中真正感受到了校本教研的着力点应该是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自己。也就是把问题变成课题,使教师变成研究者,让办公室变成研究室。我们会继续在引领中提升,在研究中反思,

在交流中汲取,在反思中改进,在实践中探求。沿着校本教研这条金光大道一直走下去!

2、抓常规,重管理,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1)常规检查如期进行。按照学校工作计划,教务处的精心组织下,学校领导每学期对教师的常规工作进行四次甚至五次全方位的检查,并且做到有检查有反馈。将检查结果作为教师当月的绩效考核得分。

(2)努力抓好教学质量检测与反馈工作。每学期要求每位科任教师自行进行不少于四次的自测,教导处安排四次月测(含期中、期末考试),一至六年级语数学科每学期总共不少于8次考试。每次考试都由教务处人员分工命题,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的、思想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学什么考什么。另外,学校教学主管领导每次考试后分学科进行认真、细致、深刻的分析,帮助教师找出不足,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让落后的班级成绩在最短的时间内赶上优秀班级或缩短差距,提高全校的教学成绩。

(3)开展形式多样的师生教学竞赛活动,以奖促教促学。 ①开展教师“多媒体观摩课”活动,加强学习,开拓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知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②开展 “演古今文化,创和谐校园”学生课本剧比赛活动。活动中,孩子们真正走进了课文,从课文中寻找快乐的源泉。他们有创意地编排剧本,真真切切地过了一回演员瘾。孩子们真的为课本剧所感动,真的为课本剧所陶醉。从课本剧的编排中师生们共同领悟到了教和学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

③根据自治区教育厅文件精神,每年都开展一次一至六年级学生 “明德杯”创意智能竞赛活动。师生参与热情高,活动过程可谓轰轰烈烈。

④每年都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教师基本功竞赛暨优质课竞赛活动”。对青年教师学习新课程、运用新课程、实践新课程进行一次大检阅,也是对全校教师运用电化教学能力的一次大提高。

⑤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用同学们特别的方式演绎着中华经典文化,让全校师生在欢乐声中享受着。

(4)严抓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带动其他年级向纵深发展。学校在毕业班老师配备上也是慎之又慎,并派一位领导专门负责校毕业班的全面工作,从班级管理到教学质量全面跟进。毕业班教师从思想上严格要求学生,坚决杜绝不良习惯的形成和蔓延,以身作则早到晚回,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动

机,用爱心感悟学生,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积极投身于紧张的学习之中。教学当中,毕业班老师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在分管领导的指导下,实行双周考,每学期以学校组织的考试达15次,以考促练,以求得质量的提高,培养优生,转化后进生。

另外,借助明德项目的支持,四至六年级数学学科加练分层练习卡一本,所有的练习都分成三类题目,既有基本练习, 又有基本技能,更有拓展训练,这套练习册的使用,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有很大作用。

成绩的取得,既肯定了我校教学质量已走上正轨,同时也反映出我校教师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通过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汲取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而能更好地驾驭课堂教学,为学校在同行列的评比中获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进行认真的分析,积极寻求对策,提高管理水平,发挥教师潜力,开发教育资源,加快学校发展。继续依靠苦干拼搏的精神,换取更加辉煌的成绩,靠无私的奉献来换取成功,用默默无闻的作为换取声誉和地位。

第三篇:退耕还林规范管理机制提升验收质量

规范管理机制提升验收质量

——康县退耕还林检查验收典型材料

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境内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区域。全县辖21乡镇,350个行政村,1640个合作社,20.38万人,土地总面积443.9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288万亩。森林覆盖率56.46%,素有“陇上江南”之美称。

康县自1999年启动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经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任务29.80683万亩,其中完成退耕还林13.60683万亩,涉及全县21乡镇254村2.7914万户11.5417万人,完成荒山造林15.5万亩,完成封山育林0.7万亩。十年来,康县在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下,通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严格按项目计划落实任务,按局域布局,按作业设计施工,按工程标准检查验收,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7年康县林业局被甘肃省林业厅表彰为“全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先进单位”。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建设规模大、投资多的一项林业工程,如何加大工程管理力度,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国家投资效益,是退耕还林工作急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 1

题。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检查验收这一重要环节,一直是工程管理中的难点和重点。针对这一难点,从1999年退耕还林试点以来,我县始终围绕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我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实际情况,重点加强检查验收工作的管理力度,不断创新机制,取得了一些初步经验。

一、检查验收工作成效。

(一)、验收质量逐年提高,进度不断加快。自1999年退耕还林开展以来,我县在总结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检查验收的基础上,成立了由专业学校毕业且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退耕还林年度验收工作组,工程师担任组长,专题进行退耕还林的设计及检查验收,在历年的检查验收过程中,验收组成员克服重重困难,任劳任怨,全部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验收工作,确保了退耕还林各项补助政策的及时兑现。同时,验收质量也大大提高,据市级复查和省级核查的结果显示:一是外业验收质量较高,历年验收面积核实率100%,面积合格率均值为99%,验收质量合格率达100%;二是内业资料规范完整,外业手图、原始草表、内业图、表、册都制定了统一格式,进行了规范整理,县、乡、村三级组织都建立了完整的退耕还林档案。

(二)、保证了检查验收结果的真实性和公正性,有效地防止和克服了检查验收中的不良倾向,退耕还林验收不仅关系到工程建设质量,还直接影响政策兑现,与广大退耕农户

切身利益紧密相连,验收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与否,突出的表现就是农户上访问题,我县退耕还林工作开展10年来,退耕农户普遍反映良好,被广大群众亲切地称为“阳光工程”,10年收到有关反映验收问题的信访案件3起,我们用最短的时间做了调查处理,还群众一个明白,使退耕还林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放心工程。

(三)、检查验收费用逐年减少,减轻了基层单位负担。在退耕还林启动的年度验收中,县林业局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年均检查验收的费用高,2002年成立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验收工作组后,在订任务、抢进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验收工作组的主观能动性,验收费用不增反减,同时,由于验收人员的减少,为退耕区各乡镇和项目实施村减少了验收费用支出,极大地减轻了基层单位验收负担。

二、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创新机制,实行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组验收。退耕还林检查验收涉及的范围广,检查内容多,既关系到工程建设,又影响政策兑现,既要检查工程施工质量,又要验收内业档案管理,为确保验收质量,有力推进工程建设进度,我县在退耕还林检查验收工作中不断探索,力求寻找最佳方案:1999—2001年采用由专业技术人员带队,抽调基层林业站工作人员为成员开展验收,但由于验收人员水平不一,影

响验收质量,2002年针对退耕还林验收任务重、时间紧的实际,局领导从年初全县林业工作会议后,从基层各林业站上调了10余名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高的科班专业林业院校毕业的正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固定的验收工作组,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实行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的检查验收新机制,既强化了责任,又节约了经费,从而保证了检查验收工作的连续性、责任的明确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二)、规范管理,实行检查验收责任追究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全县退耕还林检查验收工作,我县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制定了《康县退耕还林工程检查验收办法》,使检查验收工作步入正规化、规范化轨道。同时,为规范检查人员的工作,还专门制定了检查验收人员廉洁自律“六不准”,实行验收对象固定制、责任终身制和错误追究制,从根本上杜绝了“人情验收”、“关系验收”等损害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行为,从而确保了验收结果的真实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三)、严格程序,实行验收公开。为确保验收结果真实、公平、公开,在验收工作中严格实行“三签字两公开”制度,使检查验收从程序上、责任上、结果上更加公开化、透明化。“三签字”即:县级验收必须有县、乡、村三级人员共同参加,验收结果当场公布,由参加人员现场签字;全县验收结束后,验收工作组向县退耕办提交验收报告,经审核后留存备档。“两公开”即:退耕还林项目在交通方便、

人口集中地段对验收结果分组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上报乡镇再进行全乡镇范围内公示,确无异议,汇总上报县退耕办后整理汇总兑现。

(四)、后勤保障,实行人性化服务。为确保验收工作顺利开展,县林业局一方面根据验收任务,在资金十分困难的前提下千方百计筹措验收经费,及时为验收工作组“加满油、鼓足劲”,极大地调动了验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针对退耕还林检查验收外业工作量大,工作辛苦,常常需要爬山涉水,安全问题十分突出的实际,挤出一部分资金,为验收人员购买胶鞋、迷彩服及一些必备药品,并为每个验收人员购买了一份人身保险;验收人员有家庭困难的,单位都组织人员及时帮助解决,为验收人员解决了后顾之忧,使验收人员工作安心、顺心、开心,大大促进了检查验收工作进度。

三、几点体会

(一)、加强宣传,统一认识是做好检查验收工作的前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时间长,投资规模大,范围广,工程检查验收既是考核工程建设成效的关键环节,又是兑现政策的主要依据,验收质量不仅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更关系到广大退耕农户切身利益,因此加强政策宣传,统一思想认识显得尤为重要。众人合心,齐力断金,只有让我们的验收人员、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从思想上意识到开展检查验收工

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在行动上高度统一,我们的验收工作才具有了思想基础和群众保障,验收工作也才能顺利开展。

(二)、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是搞好验收工作的有效手段。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加快当前林业发展的需要,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发展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发展,创新工作机制,才能更好服务检查验收工作,不断开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新局面。

(三)、明确责任,规范管理是搞好验收工作的保障。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只有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明确各自职责,才能有效地推进退耕还林检查验收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规范管理 内强素质 提升质量”学习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之

——“规范管理 内强素质 提升质量”

保华小学:张燕梅 自本学期以来,我校组织全体教师继续学习“两学一做”主题系列活动之“规范管理 内强素质 提升质量”。

在此次专题学习活动中,我校组织老师们主要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讨论会》、《教师行为规范十不准》、《教学八认真》、《习近平系列讲话》、《教师法》等内容。其中主要学习方式为: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

通过此次专题学习,我了解了解我县的各项教育政策和学校本学期的工作安排,为今后的各项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一是通过此次专题学习, 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二是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师德好、师风正、师纪严、业务过硬、作风扎实、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是通过此次“规范管理 内强素质 提升质量”的学习,学习了教育法律法规、教师管理规定,使我进一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做到“规范管理、内强素质、提升质量、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严格按各项法规来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树立”一切为学生,为一切学生,为学生一切“的服务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2016年12月22日

第五篇: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家规范性文件(范文)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

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育厅(局、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教育局:

为规范和加强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财政部、教育部制定了《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 教育部

2015年12月22日

附件:

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安排,用于支持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资金。

第三条 专项资金管理遵循“中央引导、省级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安排,责任清晰、规范管理,专款专用、注重实效”的原则。

第四条 专项资金由财政部、教育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重点确定支持内容。现阶段重点支持:

(一)支持各地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引导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二)支持各地在优化布局的基础上,改扩建中等职业学校校舍、实验实训场地以及其他附属设施,配置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等,推动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

(三)支持各地加强“双师型”专任教师培养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支持职业院校设立兼职教师岗位,优化教师队伍人员结构。

(四)支持其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相关工作。具体支持内容和方式,由财政部、教育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要求、相关规划以及重点工作等研究确定。

第五条 专项资金主要采取因素法进行分配。分配因素包括各省职业教育在校生数、专任教师数、人均可用财力、生均拨款水平、基本办学条件相关指标、办学质量、改革创新、工作努力程度等。各因素数据主要通过相关统计资料和各省份专项资金申报材料获得。

第六条 省级财政、教育部门应当于每年3月15日前向财政部、教育部提出当年专项资金申报材料,并抄送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逾期不提交的,相应扣减相关分配因素得分。申报材料主要包括:

(一)上专项资金安排使用情况,主要包括上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地方财政投入情况、主要管理措施、问题分析及对策。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二)当年工作计划,主要包括当年全省职业教育工作目标和绩效目标、重点任务和资金安排计划,绩效目标要明确、具体、可考核。

(三)上省级财政安排用于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面的专项资金统计表及相应预算文件。 第七条 专项资金由财政部、教育部共同管理。教育部提出资金需求测算方案,财政部根据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相关规定,会同教育部研究确定具体预算金额。

第八条 财政部、教育部于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中央预算后九十日内正式下达专项资金预算。每年9月30日前,向各省份提前下达下一专项资金预计数。省级财政、教育部门在收到专项资金(含提前下达预计数)后,应当在三十日内按照预算级次将预算合理分配、及时下达,并抄送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专项资金支付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执行。涉及政府采购的,应当按照政府采购有关法律制度执行。

第九条 省级财政、教育部门在分配专项资金时,应当加大省级统筹力度,结合本地区职业教育重点工作,注重投入效益,防止项目过于分散,并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以及主要经济带等区域经济重点发展地区倾斜,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国家亟需特需专业,以及技术技能积累和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专业倾斜。

第十条 具体项目承担单位收到专项资金后,要按预算和国库管理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制定资金管理办法,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第十一条 各级财政、教育部门应当按照《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5〕163号)要求,做好绩效目标管理相关工作。

第十二条 省级财政、教育部门应当加强统筹管理,合理分配专项资金。省以下教育、财政部门应当督促相关项目单位严格执行项目预算,确保项目如期完成。

属于基本建设的项目,应当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落实相关建设标准和要求,严禁超标准建设和豪华建设,并确保工程质量。未支出的专项资金,按照财政部对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十三条 财政部、教育部根据各地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适时开展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应当按照工作职责和财政部要求,对专项资金的预算执行实施监管。监督检查、绩效评价和预算监管结果作为分配专项资金的重要参考。

第十四条 专项资金应当专款专用,建立“谁使用、谁负责”的责任机制。严禁将专项资金用于偿还债务、支付利息、对外投资、弥补其他项目资金缺口等,不得从专项资金中提取工作经费或管理经费。对于挤占、挪用、虚列、套取专项资金等行为,将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教育部负责解释。各省级财政、教育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管理办法,抄送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来源: http:///fg/detail2012833.html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供方市场考察报告下一篇:感恩教育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