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设攀岩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2022-09-12

攀岩作为“舶来品”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得到快速发展。国民所得的提高、余暇时间增多、北京奥运会带来的体育热潮等因素促进了攀岩的推广。同时, 攀岩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也逐渐引起高校的关注;参加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加入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攀岩分会的高校逐年增多, 在高校开设攀岩课程的呼声越来越高。

1 攀岩的特点及起源

攀岩是一项集智力、体力于一体的心智型体育项目;它是攀登者借助技术装备和同伴的保护, 在不同难度的岩壁上运用身体的闪转腾挪、蹿跳、引体等动作来完成攀登的一项体育运动;优美的动作使攀岩被称为“岩壁芭蕾”。

攀岩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阿尔卑斯地区, 当时攀岩是在自然岩壁上进行。在20世纪80年代法国人发明了人工岩壁, 如今的攀岩运动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休闲运动;它拥有自己的语言、装备及操作方法。我国自1987年引入攀岩运动以来, 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男女速度攀岩赛的世界纪录由我国选手创造并保持至今, 包括他们在内的中国攀岩队大部分队员均为在校大学生。

2 攀岩课程的内容

攀岩课程可分为:速度攀登、难度攀登、攀石攀登、器械攀登。

3 攀岩课程的作用与目的

传统教育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 并把传授知识技能当作教学的最终目的。虽然近年来一直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但“师主生辅”的教育方式并未改变。这样既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又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1996年《德洛尔报告》认为:教育不只是发展的一种手段, 而且首先应是“发展的组成部分之一和主要目的之一”。强调“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它强调不应忽视人的任何一种潜力, 应“像挖掘财富一样把埋藏在每个人心灵深处所有才能发挥出来”, 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目标。攀岩课程既有理论课又有实践课, 与其他传统体育课程不同的是;攀岩课程完全以为发掘学生潜力为主, 崇尚“生主师辅”、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借由人类对大自然、对岩壁高度本能的敬畏, 培养攀登者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体力与毅力受到双从压力的情况下做出快速反应、果断决定的能力;增强学生之间的信任感和团队意识。

4 国内攀岩的发展概况

根据国际登山运动发展趋势的要求, 中国登山协会于1987年派出8名教练、运动员赴日本长野系统学习攀岩技术;回国后举行了第一次全国性的攀岩比赛, 这标志着攀岩运动正式引入中国。虽然我国攀岩运动的开展比欧美国家晚近半个世纪;但经过20年的发展, 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攀岩运动在全国逐渐普及, 尤以高校为主。

攀岩运动已被教育部纳入重点发展项目, 很多高校已把攀岩列入了高水平运动项目之一。回顾中国攀岩的发展历程, 我们不难看到, 在过去的20年中, 中国大学生在这历程中一直担任主角, 起着举足轻重作用。高校攀岩为中国攀岩界培养了大批顶尖人才, 为攀岩运动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 许多高校虽组建运动队参加比赛;但是, 目前仅有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等少数高校将攀岩作为体育专业主干课、公共体育课、公共选修课等来开展。国内许多优秀攀岩运动员已经退役或毕业, 他们将是未来攀岩运动推广的中坚力量、丰富的师资资源, 这也为高校开设攀岩课程带来了契机。

5 高校开展攀岩课程的可行性

5.1 高校师资条件

攀岩是一项体育运动, 它的运动原理与传统体育项目相同;高校丰富的体育教师资源将是攀岩师资的一个基本保障。同时, 中国登山协会、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攀岩分会等组织, 每年在全国范围举办教练员、定线员、裁判员等培训班, 并颁发证书;这为高校体育教师学习攀岩知识并胜任攀岩教学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并且每年有许多优秀的攀岩运动员退役或大学毕业, 若各高校采取灵活机制予以引进, 将是一个增强师资力量的好办法。同时, 攀岩课程所涉及的心理、地质、管理等内容, 可以由高校的相关系部予以支持。

5.2 高校物质资源

近年来, 随着高校的扩招, 高校经费相对充裕, 拿出一定量的启动资金是完全可能的。建造一座普通的人工岩壁并购买相关装备器材, 是许多高校能力所及的。同时, 在不影响攀岩教学的前提下, 攀岩场地可以对社会开放, 这样既可服务于社会, 又以物养物;回收投入的资金, 为岩壁的扩建提供经费。另外, 有些综合院校有机械系、工程系、建筑系, 机械系可以研制一些相关的攀岩器械, 积累经验形成规模还可满足市场需求;工程系、建筑系可自行设计建设人工攀岩等;在解决攀岩需要的同时无形中还促进了其它相关专业的发展。

5.3 高校管理

攀岩作为一项极限运动毕竟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高校规范化的管理刚好适合攀岩运动;高校的学工部、团委、学生会、等学生工作部门可以在攀岩开展过程中予以监督和管理。同时, 各职能部门还可以通过成立攀岩学生社团的形式来对学生课余攀岩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

6 高校攀岩课程的定位

高校攀岩课应归属于高校体育部, 可设攀岩训练教研室。课程内容可作为体育专业主干课、公共体育课、公共选修课。应在大学前两学年开设, 最好放在新生军训后开设。这对于新生磨练意志品质,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让学生在攀岩中不仅身体得到的了锻炼, 并从中有所领悟。

7 结语

攀岩课程是一种非常好的素质培养方法, 通过对高校师资、管理、资源的分析, 认为在高校开展攀岩课是完全可行和必要的。高校开设攀岩课程既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又符合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为高校开展特色体育课程及体育课程内容改革提供思路。为了充分发挥学校攀岩训练场地的资源, 在课程模式基本成熟时, 可接受社会各界的收费式攀岩体验活动;既服务了全民健身事业, 又达到了以物养物的目的。

摘要:历经20年, 攀岩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已成燎原之势。高校攀岩为中国攀岩界培养了大批人才, 为攀岩的普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攀岩却未正式引入高校课堂, 市场的需求与缺口正在蔓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获得数据, 并利用“SPSSFORWINDOWS社会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同时, 结合对高校素质教育现状及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的分析, 得出在高校开设攀岩课程是可行性的。

关键词:高校,攀岩,素质教育,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黄静.攀岩运动[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5, 3.

[2] 王捷二.拓展训练在高校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24[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议我国企业税收风险的管理下一篇:公正视野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