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2023-01-08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的科学。审美教育是语文学科固有的任务, 在塑造美好灵魂, 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审美观, 提高审美能力及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希腊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谈到:艺术教育是培养“城邦保卫者”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并且是“心灵的优美与身体的优美和谐一致”, 主张青年们“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 像从一种清幽的境界中呼吸一阵清风, 来呼吸它的好影响, 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培养对于美的爱好, 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

语文课是中专基础学科, 语文学科也是一座绚丽多彩的艺术之宫。语文的美育功能是一种客观存在, 它比起其他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语文教材所展示的内容的广博丰富性, 思想内涵的深刻性, 艺术形式的灵活多样性等等, 无不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美育内容。美育的作用, 似乎并不能直接创造什么物质财富, 但它却可以使人因认识了审美规律, 树立了进步的审美理想, 培养了高尚的审美趣味, 加强了对美的感受能力, 提高了创造美的能力, 而使他们一辈子的内心充实, 精神饱满, 于是能不停地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也正是从这个角度, 郭沫若说它“虽然貌似无用, 然而有大用存焉, 它是唤醒社会的警钟, 它是招返迷羊的圣笛, 它是澄清河浊的阿胶, 它是鼓舞革命的醍醐。”鲁迅先生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 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恐怕这也正是中国古代美学家所讲的“无用”乃是“至用”。“至用”者, 大用也。它能用美“统一人们的感情, 并引导着趋向同一目标去行动”这不是最大的作用吗?

那么, 如何利用语文课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成了摆在我们每个中专语文教师面前的严肃课题。下面, 笔者谈谈在语文课上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基本方法。

1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

大自然千姿百态, 山川湖泊, 草原大漠, 四季物转, 气象万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孙犁的《荷花淀》, 叶圣陶的《黄山三天》,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等, 描绘了祖国山河绚丽多姿的景象, 或雄伟、或险峻、或秀丽、或幽深、或壮美。大自然的美令人赏心悦目, 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作品中的景物美。通过审美教育,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 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的美好情感,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日本著名的风景画家东山魅夷曾说“风景之美不仅意味着自然本身的优越, 也体现了当地民族文化, 历史和精神”, 这种对自然美的见解是深刻的, 自然不仅是我们物质财富的宝藏, 也是我们精神财富的宝藏。

分析文学作品时, 尤其是在写景方面比较突出的诗歌、散文、小说, 要特别注意对自然景象的分析, 因为作品中展示的自然景象, 已不是纯客观的自然景观, 而是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思想和审美情趣, 是一种入化了的自然美。例如:以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前八句为例。这是一首优美的咏雪送人的古典诗作, 它弹奏的是激越深沉的乐章, 描绘的是壮阔瑰美的图景, 抒发的是真挚而豪迈的爱国主义情怀。作者开篇四句极写塞西北的风威雪早:“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一开头就以雄健的笔力, 勾勒出塞西北特有的瑰奇壮阔的雪景图, 将人们引入一种优美的意境之中。虽然北风狂悍, 白草摧折, 大雪飞扬, 自然环境如此险恶, 可是在作者看来却有春意盎然的景象:“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 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 极为新颖贴切、传神。盛开的梨花不仅是一朵朵, 而是一团团, 是层层叠叠, “千树万树”, 如云似海, 与积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 几乎使人忘记奇寒, 忘记戍边生活的艰险而内心充满喜悦。

接下来诗人坦步描绘大西北气候的严酷:“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这四句的意思是:“在珠帘罗幕的中军帐内, 裘皮大衣、锦缎被子都显得过于单薄而不暖身;那么在大漠深处冰天雪地戍边的将领则倍感严寒逼人了, 身上的铠甲奇寒刺骨, 双手冻僵, 角弓难以拉开。这四句虽是写人, 实则写雪。从雪的壮美到雪的威严, 通过人的感受很形象而又真切地刻画出来, 同时, 又突出了戍边将士的无畏精神和英雄气概。学生从欣赏景物美中, 很自然地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

2 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作品中描绘的人物美

通过审美教育, 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塑造人物是文学作品映现实, 表达思想感情的主要手段。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体现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审美思想。人物形象的美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并侧重于内容。因此,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 不仅要感知人物外在形式的美, 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人物的精神美、性格美。例如《荷花淀》中写水生嫂月下编席, 她坐在凉爽干净的院子里, “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 在她怀里跳跃着”, “不久在她身子下面, 就编成了一大片。她象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 也象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作者给我们描绘的是一派和平恬静的水乡风光, 正在编席的水生嫂象圣洁的仙子, 与明月、清风、雾霭, 荷香等优美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 构成了空蒙蒙奇妙的诗意。在这里, 荷花淀清新、纯朴自然景物的美和水生嫂矫健、灵巧劳动身姿的美交想辉映, 揭示了人物的心灵美, 也揭示了生活的诗意。当她得知丈夫已报名参军, 明天要到大部队去的消息时, 她那灵巧的手竟震动了一下, 手被划破了。但她却默默地“将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这个细微的动作非常细腻而真实地揭示了水生嫂缠绵复杂的内心世界, 她深爱自己的丈夫, 不愿与之离别, 但她又深明大义, 理解支持丈夫的选择。夫妻话别, 虽是极普通的家常话, 却字字如铸千斤, 让我们常常感到在祖国和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 这些普普通通纯真善良的白洋淀军民把对亲人, 对故士的爱升华到与祖国命运生死与共的境地。他们的爱早已超越了狭隘的自我, 倾注给了饱受日寇铁蹄践踏的美丽家乡, 倾注给了争限民族解放的祖国。读着《荷花淀》, 没有人不被白洋淀英雄儿女们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所打动, 更能理解这场惨烈的抗日战争最终胜利的根本原因。它给人以感奋、启迪和教育, 是最生动形象的美感教育。

3 引导学生发现并欣赏作品中的意境美

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体现了艺术美。在艺术创造欣赏的批评中常把“意境”作为衡量艺术美的一个标准。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在“意境”中作家的情、意对自然特征性的选择、提炼起着潜在的指导作用。意境中的“景”浸透了作家的情感, 因而“美不完全在物, 也不完全在人心, 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

在审美教育中, 教师要把学生带进文学作品中的美妙艺术境界里, 去理解作家为我们展示的鲜明、生动、真实的生活图景, 掌握作品的内涵, 理清作家的思路, 从外在的艺术形式中去探寻包含在其中的思想和情感, 从而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受到启迪和教益。如《荷塘月色》和《荷花淀》同样都有描写荷叶荷花的景象, 但给人的感觉却迥然不同。《荷塘月色》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清新、秀丽、超凡脱俗的景象:田田荷叶婀娜多姿地摇曳在荷塘上面, 宛如碧波上的仙女们;荷花零零, 或如粒粒明珠, 或如碧空中的星星, 或如刚出俗的美人;荷香缕缕, 尤如飘渺的歌声。这里融情入景, 情景交融, 创造出一种幽静而深邃的意境。这正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黑暗现实的不满, 以表达他苦闷、彷徨、希望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而《荷花淀》反映的是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后期, 也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时代, “战争和革命, 改变了人民的生活, 改变了民族的精神气质。”面对凶残的敌寇, 冀中人民没有屈服, 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纷纷拿起武器英勇抗战。特别是广大妇女们不但勇挑生产和家务两副重担, 而且毅然送夫送子上前线, 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感于此, 作者满怀激情创作了这篇小说。字里行间, 无不浸透着作者对英雄人民的崇敬与挚爱, 也传达出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的审美感受:那白洋淀上密密层层的大荷叶如“钢墙铁壁”一般, 那高高挺出来的粉色荷花箭在作者眼中竟幻化出“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 这样刚毅的形象, 这种奇特的比喻饱含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 注入了浓烈的战斗激情和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当学生理解了客观现实最本质的美经过主观思想感情的融铸和艺术加工, 才能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时, 既可以受到作者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之心的感染, 又可获得艺术熏陶, 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增强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心。

“文章不是无情物”, 哪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倾注浓烈的思想感情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作为语文教师, 可以也应该把审美教育贯穿到语文教学的始终。通过优秀作品的教学, 使学生受到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品德熏陶, 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这样语文教学活动才能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摘要:审美教育在育人成材的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和文体结构的美, 多方法、多手段地开展实践和研究活动, 让学生从感悟中体验美, 再现创造中获取美, 增强审美能力, 完善人格素质, 实现自我价值。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 文艺对话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64.

[2] 郭沫若.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造上的态度[A].文艺理论学习参考资料 (下) [M].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1:1054.

[3] 鲁迅.论睁了眼睛[A].文艺理论学习参考资料 (下) [M].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1:1050.

[4] 郭沫若.文艺之社会使命[A].文艺理论学习参考资料 (下) [M].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1:1055.

[5]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M].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3, 2:44.

[6] 孙犁.文学短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3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职教教师的职业压力及应对论文下一篇:车联网移动客户端软件开发方法与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