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煎外科运用论文

2022-05-08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贯煎外科运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南昌县莲塘镇卫生院江西南昌330200)【摘要】对于嵌甲型甲沟炎,我院近年来通过中医辩证治疗,内服中药汤剂,辅以外敷金黄散,剪除前端多余趾甲,可以达到治愈率高、痛苦小、不易复发的治疗效果。治疗嵌甲型甲沟炎28例,痊愈27例,无效后转用甲沟重建(成型)术治疗治愈1例,复发1例,治愈率96.4%,复发率3.6%。

一贯煎外科运用论文 篇1:

中医治疗乳痛症的研究进展

【摘 要】 查阅近20年乳痛症的中医治疗进展文献,对其治法及辨证分型分类进行总结整理。乳痛症的中医治疗多采用辨证论治,常见类型有肝郁气滞型、痰瘀互结型及冲任失调型。治疗上月经周期疗法及针灸疗法、行为干预法、中西药结合治法等疗效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乳痛症;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乳痛症又称单纯性乳腺增生症,其突出症状是乳腺疼痛,以单侧或双侧乳腺胀痛、刺痛为主, 多与月经周期有关,常见于青年女性。现代医学认为,乳痛症的发病与组织学异常、性激素异常、必需脂肪酸缺乏、精神因素等有关[1]。雌激素(E)分泌过多,孕激素(P)分泌过少,或E、P两者之间不协调,导致对靶器官乳腺的过度刺激,乳腺小叶实质及间质异常增生而又复旧不全[2]。目前对于乳痛症的治疗无特效药物,西医多采用维生素类或激素类药物改善症状, 而中医通过辨证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乳痛症属中医“乳癖”、“经行乳房胀痛”范畴,与经前期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情志、饮食、劳倦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乳痛症病位在乳房、肝、脾胃、肾;病性属本虚标实,气滞痰凝血瘀为发病之标,肾精亏损、冲任失调为发病之本[3]。中医辨证分为肝郁气滞型、痰瘀互结型及冲任失调型,分别选用疏肝理气,散结止痛法、化痰散结,活血祛瘀法、温肾助阳或滋阴补肾,调摄冲任法[4]。近年来,虽然中医对乳痛症的诊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相关文献综述报道相对较少。为此,笔者查阅了近20年来乳痛症的中医诊疗研究的相关文献,现将近年来乳痛症的中医诊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中医辨证论治

1.1 肝郁气滞型 现代药理证实,疏肝解郁药物可促进肝脏内雌激素的代谢,减轻乳房受雌激素的不良刺激[5]。李光亚[6]用针刺配合中药(逍遥散加减)治疗乳痛症总有效率达95%,逍遥散舒肝解郁,具有一定的雌激素样活性,故能调整内分泌。乳房属肝,故针刺疗法以舒肝理气、通络止痛为主。行针刺后,随着组织成分的分解与间质的损伤,产生各种组织分解产物和生物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组织胺、缓激肽以及慢反应物质等。这些物质参与体内各种病理生理变化,从而产生针刺效应。张卫东等[7]运用夏枯草口服液治疗乳痛症,总有效率达84.3%。夏枯草口服液为单味药材制成, 其味苦辛寒, 归肝、胆经,功效能清肝火、散郁结。饶正乔[8]运用中药内服合敷法治疗乳痛症,在患者内服逍遥散合四物汤加减的基础上用徐氏外用方(木香、砂仁、生地等)外敷,治疗总有效率达98%。

靳红娟[9]以宽胸理气,散结止痛法治疗肝郁气滞型乳痛症。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给予逍遥丸以疏肝解郁;治疗组给予冠心苏合胶囊(苏合香、冰片、乳香、檀香、青木香等)以理气、宽胸、止痛,口服2粒/d,分2次服。发现应用宽胸、理气、止痛法治疗乳痛症较疏肝理气解郁法疗效明显,为临床治疗乳痛症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1.2 痰瘀互结型 郑泳霞[10]用自拟枳附蛎藻汤(枳壳、香附、生牡蛎、海藻、郁金、淫羊藿等)治疗乳痛症,方中枳壳破气化痰; 香附行气止痛;生牡蛎、海藻、郁金疏肝理气、消痰软坚散结,活血化瘀;佐以淫羊藿温肾通经,有类雄激素的功用;而海藻则可改善黄体功能,纠正内分泌紊乱。王薇华[11]用通乳止痛汤(肉苁蓉、桃仁、芍药、瓜蒌皮等)配合外敷法(鸡血藤、丝瓜络、路路通、泽兰、红花、香附、川芎、连翘、全瓜蒌、大黄、芒硝等)治疗经行乳痛56例,总有效率达94.6%。其在治疗上选用补肾阳药物, 调节内分泌水平, 改善乳腺、子宫等性激素靶器官对激素的反应。现代药理学证实,补肾药物中的肉苁蓉有雄激素样作用, 能有效拮抗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 同时使用活血止痛、化瘀散结药物以治标。外敷药热敷乳房能使药力直达局部病灶可起到活血化瘀、行气散结、通达气血的作用,提高疗效, 缩短病程。

马高娃等[12]用蒙医药治疗乳痛症患者85例,总有效率达95.24%。蒙医认为瘀血与气滞相博,导致乳腺管阻塞、血流受阻而引发乳痛疾病。玛日布-3汤方中紫草茸、茜草、枇杷叶有清血热作用。巴特日-7方中草乌叶、麝香、黑云香杀粘止痛清热、翻白草、燥黄水、杀粘消肿功效。阿嘎日-35丸方中矍麦有止痛、消肿功效;旋覆花、草乌有杀粘黄水之功效;白云香、麝香有燥黄水、消肿止痛作用。当归、胡黄连、广枣、巴沙嘎、紫檀香为清血热功效。乌力吉-18丸方中侧柏叶、牛黄、五灵脂等有清血热功效;赤爬子、木香、硼砂有杀粘作用;侧柏叶、五灵脂、鹿茸、硼砂有除黄水功效;木香、五灵脂、小白蒿、土木香有消肿、止痛功效。上述药物均具备了清血热、燥黄水、杀粘消肿、止痛等功效。

1.3 冲任失调型 钱菁[13]用温肾调气法治疗经前期乳痛症取得良好疗效。方用仙灵脾、仙茅、菟丝子、巴戟天、赤芍、白芍、炒当归、山茱萸、柴胡、郁金、焦山楂、炒白术、青皮、陈皮等,日服1剂,每日2次,服药4剂后,乳房胀痛感消失,继续服完9剂,经行之后按调周法论治,治疗3个月,经前乳痛证消失。于晓妹[14]在乳痛症治疗中提出肾虚是经行乳痛症的重要病因, 从经行乳痛症与肾虚的关系、乳痛症中补肾法的辨证、治则及益肾解郁、软坚散结、益肾养血,调理冲任、滋肾养血,培元调经等治法进行了探求。钱业旺[15]用养阴清热方药(一贯煎加减)治疗乳痛症,总有效率为93.4%, 对照组(柴胡疏肝散)总有效率为80.0%,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养阴清热法治疗乳痛症疗效优于疏肝解郁法与理气散结法。郑文宾[16]用滋肾生肝饮加减治疗围绝经期乳痛症,总有效率为95.4%,提示滋肾生肝饮治疗围绝经期乳痛症具有较好疗效。

2 周期疗法

运用中医药周期疗法理论指导治疗周期性乳痛症独具优势,经前重在治标(疏肝活血、消滞散结)、经后重在治本(温肾助阳、调摄冲任)[17]。李加坤[18]认为与月经周期相关是乳痛症的一个重要特点,他自制乳痛灵贴膏(白芷、山奈、樟脑、肉桂、生川乌、生草乌、细辛、川芎等)治疗乳痛效果满意。韩蓉[19]把周期性乳痛症分为寒凝胞宫型、肝郁气滞型。辨证选方少腹逐瘀汤和柴胡疏肝散加减,同时配合耳穴肝、交感、内分泌等治疗临床常见年龄群周期性乳痛症36例,10天为1个疗程。经2个疗程后,共痊愈22例,两型总有效率为94.4%。提示中药配合耳穴治疗周期性乳痛症可获得双重叠加疗效。王聪等[20]用刃针加火罐法防治周期性乳痛症的临床疗效,选择反复出现周期性乳房疼痛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每周行1次刃针和火罐治疗,对照组每周行1次火罐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经周期,月经期停止治疗,并于第3个月经周期后进行随访。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26.7%,提示刃针加火罐疗法比单纯火罐疗法对周期性乳痛症具有更良好的防治作用,且疗效更持久。

3 其他疗法

3.1 中医特色疗法 贾清宁[21]运用头皮针治疗乳痛症总有效率达100%。治病治其源,采用头皮针可调节中焦、上焦之气血, 疏通经络, 调补肝胃, 平衡内分泌, 调节大脑感觉中枢, 调节神经张力提高肌体对痛觉的阈值, 从而抑制疼痛区的感觉神经, 起到镇痛治病作用。刘颖等[22]用砭石治疗乳腺增生性疼痛,用砭石在乳房、胸腹、背部等进行刮、点、揉等手法治疗,其止痛有效率达88.33%。赵文[23]运用穴位埋线疗法在选取的穴位上埋入铬制羊肠线治疗女性经前期乳痛症疗效显著,具有简便、可行、价廉、效佳的特点。韩蓉[24]运用中药辨证分型配合微波治疗乳房乳痛症,将 32 例乳痛症患者辨证分为寒凝胞宫型16 例、肝郁气滞型 10 例、冲任失调型 6 例。分别对症选少腹逐瘀汤、柴胡疏肝散、二仙汤为主方加减化裁,同时配合乳腺微波治疗仪,1 疗程14天,2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发现肝郁气滞型配合微波治疗后总有效率达100%,寒凝胞宫型总有效率达 87.5%,冲任失调型总有效率达66.7%。得出中药辨证分型配合微波治疗仪治疗乳痛症疗效明显,且对肝郁气滞型疗效最显著。

乳痛症作为颈椎源性神经根受累的原发症状之一,尚少被认知。该类患者局限于下层胸壁的乳痛,和伴随的颈及上肢不适有关。在排除心脏病的胸臂疼痛及乳腺癌后可进行颈部牵引法治疗。刘凤云[25]通过颈部牵引治疗乳痛症的20例观察,经治疗痊愈16例,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显效3例,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好转1例症状体征减轻。安辛茹[26]整脊治疗乳痛症10 例,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痊愈) 7 例, 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显效) 2 例, 症状体征有减轻(有效) 1 例,总有效率达100%。

3.2 行为干预疗法 何文山等[27]指出,乳痛症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或方法,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另外,积极规律的性生活也有助于乳痛症的缓解。刘广舒等[28]通过自然疗法,在排除心脏疾病、乳腺癌等后,辨证使用心理治疗、适当运动、合理作息、自我按摩、结合月经周期进行食疗、避免避孕药物及含有性激素成分的丰胸、美白、养颜的保健品、戴合适的乳罩、健康教育等方法治疗360例乳痛症患者,总有效率达95.8%,提示自然疗法对乳痛症患者疗效确切,且方便易行, 实惠经济, 避免复发。

3.3 中西结合治疗 乐孝艳[29]将乳痛症通过临床合理分度, 针对不同程度, 采取有效的阶梯治疗, 并顺应阶梯疗法, 密切注意病程的进展, 及时逆转癌变的关键性过渡阶段和采取必要的手术治疗,效果理想,是乳痛症循证治疗的一种良好方法。陈凯[30]以中药汤剂解郁化痰消癖汤为主, 配以西药他莫昔芬、VitE,中成药小金片、乳核散结片、乳康片等治疗乳痛症,治疗3~18个月,追踪观察1~6年,总有效率为100%。艾剑锋等[5]用中药逍遥丸、他莫昔芬、多虑平治疗乳痛症,选择诊断明确的乳痛症患者160例, 给予中药逍遥丸、他莫昔芬、多虑平治疗, 月经干净后第14d用药, 服用1周, 服用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共治疗观察1~3个疗程,临床治愈率为78.7%, 缓解率20%, 治疗总有效率98.7%。逍遥丸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散结止痛之功, 且未见药物的毒副作用发生。多虑平具有抗焦虑作用, 服药后可使病人感到精神愉快, 思维敏捷, 改善焦虑及睡眠障碍。他莫昔芬具有对抗雌激素的作用, 使雌激素对乳腺的刺激作用减少, 症状明显改善。三者合用,不良反应低,且价格低廉。

总之,乳痛症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纵观近20年的文献报道,乳痛症的中医诊疗进展有了较大发展,其疗效已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疗效可靠,不易复发,毒副作用小,应用前景广阔。目前乳痛症的中医诊疗总体而言朝着辨证论治及中西结合、内外结合等综合治疗的研究方向发展,中医药诊治乳痛症有着诸多优势,但也存在相对不足:对乳痛症的病因病机尚未形成共识,治疗方法因人而异,疗效不一;中药治疗需要煎煮汤剂,不便携带,部分患者难以坚持;部分外治法的作用机理需进一步探讨,这就阻碍了中医诊疗乳痛症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除了需要不断完善乳痛症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标准外,还需要努力研制出疗效确切、便于服用的新型中药制剂,并加强其中药药理研究,同时努力探讨中医外治法、周期疗法及综合疗法的作用机理,使中医在乳痛症的诊疗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蒋蓓琦,张一楚.乳痛症的诊断和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5):307-309.

[2] 苏应宽,徐增祥.新编实用妇科学[M].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781-782.

[3] 司徒红林,陈前军.林毅乳腺病学术思想与经验心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9-90.

[4] 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1.

[5] 艾剑锋,牛福勇.逍遥丸、他莫昔芬、多虑平治疗乳痛症160例临床疗效观察[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6(4):78-80.

[6]李光亚.针刺配合中药治疗乳痛症4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4,12(4):16.

[7] 张卫东,周仕萍,闵美林.夏枯草口服液治疗乳痛症102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3):38.

[8]饶正乔.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痛症100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1):16.

[9] 靳红娟.冠心苏合胶囊治疗乳痛症80例[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1):63.

[10] 郑泳霞.枳附蛎藻汤治疗乳痛症5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2,17(5):43-44.

[11] 王薇华. 通乳止痛汤配合外敷法治疗经行乳痛56例[J]. 山西中医,2009,25(9):22.

[12] 马高娃,胡格吉勒图,邢秀荣.蒙医药治疗乳痛症85例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9):168.

[13] 钱菁.温肾调气法治疗经前期乳痛症[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0,16(1):38.

[14] 于晓妹.补肾法治疗经行乳痛症探求[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0):804-805.

[15] 钱业旺.一贯煎加减治疗乳痛症30例[J].安徽中医中医学报,2007,26(6):24-25.

[16] 郑文宾. 滋肾生肝饮加减治疗围绝经期乳痛症[J]. 四川中医,2008:90-91.

[17] 林毅,司徒红林.乳腺增生病中医临床优势与治疗特色[J].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2009:198.

[18] 李加坤.乳痛灵贴膏治疗乳痛症120例[J]. 中医外治杂志,2000,9(3):54.

[19] 韩蓉.中药辨证治疗配合耳穴治疗周期性乳痛症36例[J].陕西中医,2008,29(7):802-803.

[20] 王聪,孔诩翌,陈磊,等.刃针加火罐疗法防治周期性乳痛症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4,46(7 ):167-168.

[21] 贾清宁.头皮针治疗乳痛症13 8例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9):31.

[22] 刘颖,阮利元,杨琴. 砭石治疗乳腺增生性疼痛60例[J]. 中医外治杂志,2010,19(2):37-38.

[23] 赵文.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女性经前期乳痛症5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社区医师,2014,30(31):77-79.

[24]韩蓉. 中药辨证配合微波治疗乳痛症32例临床观察[J]. 四川中医,2014,32(4):136-137.

[25]刘凤云.颈部牵引治疗乳痛症20例观察[J].中华理疗杂志,1999,22(6):367-368.

[26] 安辛茹. 整脊治疗乳痛症10例报告[J]. 按摩与导引,2000,16(5):56.

[27] 何文山,张波. 乳痛症不治而愈的秘密[J]. 大众医学,2008:50.

[28] 刘广舒,刘凤茹,高云,等. 自然疗法治疗乳痛症疗效观察[J]. 中医误诊学杂志,2010,10(28): 6864-6865.

[29] 乐孝艳.乳痛症中西医结合阶梯治疗效果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5): 697-698.

[30] 陈凯.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和乳痛症4370 例[J]. 医药论坛杂志,2003,24(17):22-24.

(收稿日期:2015.12.24)

作者:黄小靖 刘卓超

一贯煎外科运用论文 篇2:

嵌甲型甲沟炎辩证治疗28例

(南昌县莲塘镇卫生院江西南昌330200)【摘要】对于嵌甲型甲沟炎,我院近年来通过中医辩证治疗,内服中药汤剂,辅以外敷金黄散,剪除前端多余趾甲,可以达到治愈率高、痛苦小、不易复发的治疗效果。治疗嵌甲型甲沟炎28例,痊愈27例,无效后转用甲沟重建(成型)术治疗治愈1例,复发1例,治愈率96.4%,复发率3.6%。【关键词】甲沟炎;嵌甲型;中医辩证【中国分类号】R632.7

中医辩证方法:1.根据爪甲颜色、形状、红肿的性质辩:爪甲坚韧明亮,红润光泽者,红肿多为鲜红,疼痛明显,此为实证,以“五味消毒饮”方为主加减,组成:金银花 野菊 紫地丁 天葵子 蒲公英;爪甲软薄,颜色枯槁者,红肿多为暗红,疼痛较轻,此为虚证,以“一贯煎”方加减,组成:北沙参 麦冬 当归身 生地黄 甘杞子 川楝子。2.根据甲沟炎的部位辩证:嵌甲型甲沟炎以足踇趾多见。足踇趾内侧为足太阴脾经,可酌加泻脾之药,如:黄连、连翘、石膏、知母等;足踇趾外侧为足厥阴肝经,可酌加泻肝之药,如:龙胆草、夏枯草、栀子、青黛等。其他部位同样可根据其部位的经络辩证用药。3.兼症:根据不同的兼症,酌加相应的用药。

湿症:湿在上焦宜化湿,用白鲜皮、地肤子等;湿在中焦宜燥湿,用陈皮、半夏等;湿在下焦宜利湿,用萆薢、茯苓等。 积症:里有积滞化热,可加大黄、枳实、玄明粉等,以除积导滞,清热解毒。三种类型的嵌甲型甲沟炎都予以辨证论治,服用中药汤剂。对于轻度和中度的嵌甲型甲沟炎,消毒、局麻后,把前端刺入皮肤多余的趾甲(指甲)剪除,进行常规包扎。对于重度嵌甲型甲沟炎,同样经消毒、局麻、剪甲,切除肉芽组织后敷上金黄散,每天换敷一次。在治愈的27例中,最短用药7天,最长用药15天。服中药无效的1例服药6天,后转用甲沟重建(成型)术治疗,12天后拆线痊愈。综上所述,用中医理论对嵌甲型甲沟炎进行辨证论治,可以取得治愈率高、痛苦小、不易复发的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杨建强;沈锷;嵌甲症治疗的相关问题[J];黑龙江医学;2005年02期[2]金明东;张万平;杨升彩;杨光;甲沟缘重建治疗顽固性嵌甲69例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07年17期

作者:姜鹏来

一贯煎外科运用论文 篇3: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中医辨治思路

摘要: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尤为密切,故宜从肝、脾、肾立论。辨证以虚定型,以实定候,肝、脾、肾亏虚为本,湿痰瘀阻为标,故治以滋阴清肝、补益脾肾、利湿化痰、活血化瘀为主,同时结合整体与局部眼部改变,统筹遣方施药,可取得良好疗效。

关键词: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肝脾肾立论;湿痰瘀为标;辨证论治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8.03.025

甲狀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是与多种甲状腺疾病相关的、以突眼为主要表现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常见畏光、流泪过多,或眼睛干涩、异物感、复视等自觉症状,及眼球突出、眶周水肿、睑裂增宽、上眼睑退缩、闭合不全、眼球运动受限、复视、结膜充血水肿,甚至角膜溃疡、压迫性视神经病变等体征。近年来,随着甲状腺疾病增加,TAO患病率逐年增多。TAO的西医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数认为是在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以眼球后及眼眶周围组织大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殖分泌大量糖胺聚糖沉积于眼眶局部而形成TAO特征性临床表现。目前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放疗、生物制剂疗法和手术治疗[1],但效果欠佳,且病情容易反复。TAO与中医古籍描述“鹘眼凝睛”“神目自胀”“状如鱼胞证”类似,临床上西医基础干预与中药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缓解病情。

1 从肝脾肾立论,抓目疾之根本

1.1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与肝的关系

肝开窍于目,《素问·金匮真言论篇》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说明目是肝与外界相通的窍道;肝气通于目,肝气调达则能辨五色;肝藏血,肝受血而能视,肝阴肝血充足,则目能视物清晰明净;肝足厥阴之经脉连目系,肝之精血循经上行于目,则目能圆大有光泽。临床上,患病之初,多有不同程度情志异常,如焦虑、抑郁、精神紧张等,这些不良情绪均可内耗肝阴肝血,肝阴亏虚,阴虚火旺,火热循经上冲二目,发为目病。

1.2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与脾的关系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脾土健旺,则气血生化有源,目得气血濡养则视物精明。脾主肌肉,上下胞眼睑属脾,胞睑之肉受脾之精气营养,则开阖自如。《兰室秘藏》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上贯于目,脾者,诸阴之首也,目者,血脉之宗也,故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脾主升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有“清阳出上窍”,脾气上升,清阳之气升运于目,目始通明。若脾虚失于健运,水谷津液不归正化,水液停聚,痰湿内生,上扰结于目窠则成突眼。

1.3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与肾的关系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是人体脏腑组织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目的视觉功能与肾藏精的功能关系密切。肾精充沛,上注于目,则目能鉴万类、察秋毫、审长短、别黑白;若肾精衰惫,不能濡养于目,则目以长为短、以白为黑。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目系上属于脑,肾精充足,髓海丰满,则目视物明晰。肾为水脏,主津液,《灵枢·五癃津液别》载“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人体水液分布与代谢依赖肾的气化调节,若肾气化作用不足,水液代谢障碍,痰湿内生,上泛于目,则可见眼部水肿、眼底渗出等病变。

总之,TAO发病与肝、脾、肾生理上密切相关,病理上互相影响。TAO虽病位在目,但病本在肝,又与脾、肾两脏密切相关,在临床中从肝脾肾论治,抓其根本。

2 痰、湿、瘀贯穿全程,以虚定型,以实定候

湿、痰、瘀是机体气、血、津液运化失常产生的病理产物,既可因病而生,也可停滞致生他疾。TAO的发病或由情志不调,气机郁滞,津液布化失常,凝结为痰湿,结聚于目窠;或因饮食水土失宜,脾胃运化失健,水湿内生,停聚于目眶;或为先天禀赋不足,脏腑虚弱而致气血不足,机体气血阴液亏虚,虚火内生,日久灼津成痰,津血内耗愈甚,血运枯涩,煎熬成瘀,发为目疾。湿、痰、瘀之间相互关联,又互为因果,互结愈深则目疾愈重,三者渐化则目疾向愈。《寿世保元·瘿瘤》有“夫瘿瘤者,多因气血所伤,而作斯疾也”;《外科正宗·瘿瘤论》载:“夫人生瘿瘤之症,非阴阳正气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因此,TAO发病,肝、脾、肾虚损是基本证型,湿浊积聚,痰瘀互结则是本病病机演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且贯穿疾病始终。在本病辨證中,可根据脏腑虚损而分为肝阴不足、脾气虚弱、肝肾两虚3个证型;根据致病邪气的不同,则分为痰火上冲目窍、水湿留滞目窍、痰瘀互结目窍、瘀结水停目窍4个证候。证型相对固定,变化较慢,而证候随着邪实变化而转变较快,故把变化较慢的正虚定为证型,把变化较快的邪气定为证候,即“以虚定型,以实定候”。治疗上,可以证型与证候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在TAO整体辨证基础上,结合眼部CT检查,统筹组方遣药,既注重顾护肝、脾、肾各个脏腑,亦根据不同的证候变化而分别论治,使脏腑得养,痰湿除、瘀血祛,而目得明。

2.1 以虚定型

2.1.1 肝阴不足

TAO发病之初或多为素体阴虚之人,或情志不遂,郁而化火,日久伤阴耗液,阴虚火热,上攻二目。证见目赤面红,怕热汗多,急躁易怒,心慌手抖,多食消瘦,舌红,苔薄黄或舌有裂纹,脉弦细数。治宜滋阴清肝泻火,方以龙胆泻肝汤合一贯煎加减:龙胆、栀子、柴胡、黄芩、川楝子、生地黄、当归、沙参、麦冬等。

2.1.2 脾气虚弱

TAO中期累及脾脏,脾虚失于健运,水湿运化失调,水液停聚,痰湿内生,日久凝聚,结于目窠而成突眼。证见头晕目胀,少气懒言,身重困倦,胸闷纳少,大便稀溏、次数偏多,舌胖大,苔白滑,脉细弱。治宜补益脾土,方以参苓白术散加减:黄芪、党参、白术、苍术、白扁豆、山药、莲子、砂仁、陈皮、茯苓、薏苡仁等。

2.1.3 肝肾两虚

TAO病程迁延,久病及肾,肝肾同源,精血俱亏,不能濡养二目,目窍空虚,易为邪侵,湿痰瘀交结于目。证见心慌手颤,头眩耳鸣,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瘦红,苔薄黄,脉细数。治宜滋补肝肾,方以杞菊地黄丸加减: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楮实子、枸杞子、菟丝子、女贞子、墨旱莲、黄精、菊花、决明子、密蒙花等。

2.1.4 兼夹症候

兼夹症候是在主证基础上伴随出现的相关症候,有时甚至是患者就诊时主要痛苦所主,对此,适当加入相关佐助药物,通常能减轻患者痛苦。若兼见心火偏旺而见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者,加莲子心、百合、酸枣仁、远志清心养阴、安神定悸;兼见肝阳化风而致手颤者,加钩藤、石决明、珍珠母平肝熄风;兼见胃热壅盛而致多食易饥者,加石膏、知母清泻胃火;兼见气阴两伤而致神疲乏力、怕热多汗者,加黄芪、麦冬、五味子、浮小麦益气固表、酸敛止汗。

2.2 以实定候

2.2.1 火热上冲目窍

症见眼球突出,目如脱状,两目胀痛,白睛红赤,胞睑肿胀,闭眼露睛,畏光流泪。CT示:双眼一条或数条眼外肌肥大,眶内脂肪肿胀。治宜清火明目,常佐以龙胆、栀子、黄芩、菊花、密蒙花、青葙子、石决明等。

2.2.2 水湿留滞目窍

症见眼球突出,眼睑肿胀,上睑下垂,白睛渗出明显,或白睛如凝脂,羞明多泪。CT示:双眼多条眼外肌肥大,双眼内直肌肌腹增粗呈梭形,肌腱及肌肉附着点无异常,眶内脂肪肿胀,其中可见斑点状或条纹状高密度影。治宜利水渗湿,常佐以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薏苡仁、通草等。

2.2.3 痰瘀互结目窍

症见眼球突出,二目胀痛不显,眼睑色黯,黑睛生翳,目涩,眼中异物感,闭目露睛,久久不愈。CT示:双眼内直肌明显肿胀,压迫筛骨纸板,使其移位变形表现为“细腰瓶”样改变。眶内脂肪肿胀与眼外肌增粗使眶隔前移,眼球受推造成突出明显,眼外肌增粗越明显,突眼程度则愈重。亦可见到眼上静脉增粗,泪腺肿大。治宜化痰活血,常佐以夏枯草、猫爪草、浙贝母、山慈菇、川芎、赤芍、牡丹皮、桃仁、穿山龙等。

2.2.4 瘀结水停目窍

症见眼球突出,二目如鹘鸟之眼,触之偏硬,凝滞少动,视物模糊或重影,甚至视力下降。CT示:眼球向前突出于眼眶,多条增粗的眼外肌在眶尖处汇集,使眶尖部密度增高,压迫视神经,导致视神经水肿增粗,视神经受到牵拉,失去生理弯曲而呈直线状。晚期眼外肌成纤维细胞增生,纤维化,变形,失去弹性,限制眼球运动,表现为限制性眼肌病。治宜活血利水,常佐以泽兰、益母草、葶苈子、三棱、莪术、土鳖虫等。

3 重视西医基础治疗

在目前TAO治疗中,西医基础治疗必不可少。如对TAO伴甲状腺功能亢进者,需给予抗甲状腺药物;TAO伴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宜补充甲状腺激素;若合并肝功能及血常规异常者,可予以相应药物干预,并根据检验指标变化调整药物。待甲状腺功能平稳后,可以中医辨证治疗为主,能改善患者症状,缩短疗程,减少复发。另外还应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舒畅情志,指导饮食,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制定最佳的整体治疗方案,才能收到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1] 徐巍龙,余江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6,22(2):287.

(收稿日期:2016-10-24)

(修回日期:2017-10-02;编辑:梅智胜)

作者:李勤 高彦彬 谢冰昕 王静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焚烧炉系统设计论文下一篇:研究生基础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