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建设工程论文提纲

2022-09-10

论文题目: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中苏联合设计原始资料研究

摘要:20世纪中叶中苏联盟黄金十年以新中国156项重点工程的形式留下了独一无二的工业建筑遗产。70年来,156项工程始终是影响城市发展和千百万人生活的重要因素。然而,156项重大建设项目的设计是在相关研究中被研究最少,因而被严重低估的课题。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中苏在工业建筑领域的合作情况(研究主题),即位于甘肃省省会兰州市的新中国重点工程的设计(研究对象)。为此,对于从未公开过的数千页的苏联原始资料进行了调查。本研究背景始于1949年10月2日,即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天,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提出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1950年2月14日,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毛泽东和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斯大林的参与下,在莫斯科庄严签署了为期3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该协议的重点是苏联对新中国工业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提供经济与技术援助。最终批准在全国六大地理区域包括18个行政区域建设共有156项重点工业项目,其成为一五时期(1953-1957)国民经济发展的奠基石。大规模的建设和现代工业的需求导致设计新的工业城市的需要。为此,开展了西安、太原、兰州、包头、洛阳、成都、武汉和大同等八座新型重点工业城市规划项目。八大重点城市规划成为中央城市设计院(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代表性规划项目,并对中国城市规划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作用。通过政府计划经济、新的工业布局和内部资源转移,兰州从一个只有20万人口的小城市,发展成为新中国八大工业城市之一。给一五六项工程中有六项的定位是兰州市:兰州氮肥厂、兰州热电站、兰州石油机械厂、兰州炼油厂、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兰州合成橡胶厂。应中国政府邀请,和其他一五时期重点工业城市一样,苏联专家为兰州市重点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包括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了综合技术援助。兰州市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1954-1972)由中国著名城市规划专家任震英先生与穆欣等苏联高级专家合作完成,成为国家建设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城市规划项目之一。以苏联城市规划理念为依据,以工业发展为主导方向,兰州第一版总规确立了沿黄河带形多中心组团式的现代城市空间体系,为城市未来发展预留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在陈述兰州第一版总规的优势的同时,考虑其负面影响即为合理。黄河是流经兰州市区的唯一地表水源。50年代兰州市区建成的工厂属于粗放型工业模式,单位生产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较大。据统计,工业废水是兰州市黄河污染的主要来源,严重影响三百多万居民的健康和周边的农业生产。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对苏联原始资源的寻找过程。离156项重点工程的建成已经过去了60年,其间发生了很多变化。(1)中苏关系分裂。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合作由于经济、科学、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交流密集,被称为“蜜月期”。当时,两国之间的合作是多部门的、大规模的、只受时间限制的。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后(1956年),苏共与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分歧不断加深,中苏关系进一步降温。60年代初,苏联新政府主动终止与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合作,所有有关合同都单方面终止,所有在中国境内工作的苏联专家都被召回。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两国的合作微乎其微。在这种紧张的形势下,对中苏合作的研究直到苏联解体不受欢迎。(2)在苏联解体后,其继承国俄罗斯联邦进行了政治与经济的“快速转型”。但是,它立即导致了几项相连的负面后果:恶性通货膨胀、大规模失业、犯罪急剧增加、社会不平等加剧、死亡率急剧上升、出生率灾难性下降,以及1998年的经济危机。90年代的复杂事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苏联的工业企业。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立即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私有化”:将国有财产(工业、农业、商业企业、土地资产和住房存量)转为私有的过程,最终导致苏联许多工业企业,包括工业设计院的消失。(3)俄罗斯90年代的改革给前苏联档案办公室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政府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对档案的管理,这影响了档案文件的保护能力。由于缺乏资金,档案文件的保险复制已停止。档案库房与设备没有及时更新,导致事故、水灾、火灾更加频繁。与此同时,苏联的解体使公众对前苏联档案的兴趣大增。但是,这种情况已导致档案文件被盗窃、出售和出口到国外,并且一些案件仍在调查中。(4)大多数前苏联档案文件仍然无法被广泛的研究人员所获得,这也是早期对156项重点工程设计和建设研究的深度有限的另一个原因。第五,随着156项重点工程的实施,项目名单被多次调整。由于施工实施困难,一些项目被取消。最后,只实现了150个对象。此外,50年代的技术每年都在迅速失去其相关性。目前保存的重点工业设施为110个。这一趋势也限制了对156项重点工程进行更详细研究的能力。(5)乍一看,上述的每五个因素都限制了开展本研究的可能性。然而,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没有上述的限制,本研究很有可能早就有其他人完成。换句话说,上述的限制实际上是进行本研究的机会。本研究的方法是建立在研究对象完全基于过去的事实之上的。(1)本研究是一项历史性的研究。历史性研究指的是通过寻找过去的证据和进一步的按先后顺序的解释等手段,对过去的研究对象进行远程研究。显而易见,我们越追溯过去,留下的证据就越少。本研究也是一项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指的是对过去一种独特现象的深入研究,该现象被多种系统有意识地限制,如时间(1950年代)、地点(中国甘肃省兰州市)、事件(156项重点工程)。个案研究可以提供对研究对象最深入和全面的研究。(2)由于之前的研究,很快就能找到在兰州设计的6项重点工程的基本信息,如名称、类型和建设时期。这些信息足以开始寻找前苏联原始资料。由于研究人员是收集和分析数据的关键工具,对资源的寻找只受限于研究人员的持久性、耐心和想象力,以及他对任何可能性的开放性。在俄罗斯联邦的若干个中央国家档案和图书馆进行了18个月的前苏联原始文献搜寻工作。远程搜索主要是通过档案馆和图书馆的官方数据库以及当地志愿者与档案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帮助进行的。最终,在位于圣彼得堡(前列宁格勒)的中央国家科技文献档案馆《CGANTD》(1925年成立)数据库中,被发现了5000多页关于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1956-1959)设计的原始文献。原来,位于列宁格勒的苏联国家仪器制造厂及自动化设备厂设计研究所《Gipropribor》(1930年成立)为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的设计提供了技术援助。项目完成后,技术文件转移并存《CGANTD》,加入《Gipropribor》档案基金。(3)笔者并不是俄罗斯联邦公民,也从未去过俄罗斯。他唯一的优势是俄语流利,其为本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另外,有些文件是技术图纸,所以文档扫描是获取原始数据最有效的方式。然而,为了扫描档案文件需要得到该档案基金的资助者:《Gipropribor》的正式许可。苏联《Gipropribor》也受到了90年代“私有化”的影响,且经过几次改革后,新《Gipropribor》的职能不同于苏联时期。最终,新《Gipropribor》的主任不允许复制原始文件,但充许在《CGANTD》阅览室内无限地研究全部原始资料,《Gipropribor》主任认为这足以完成学生的研究工作。(4)这项研究的资料来源是在时间和地点方面最接近研究对象的苏联技术专家所记录的文件,这也表明所获得数据的可靠性。这些文献独立于本研究而存在,换言之,它们不受研究过程的影响(操纵),这也表明所获得数据的稳定性。由于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的老工业基地已经不复存在,这些文件中包含在物质上不可能再次收集的数据。20世纪末,通过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与兰州石油机械厂合并成立了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兰石集团新产业基地位于兰州新区,总面积258多公顷。本研究的结果分为三个层次:主要结果、次要结果以及附加结果。(1)本研究的主要结果从建筑、施工和技术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建筑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见第二章):场地的物理特征,包括面积、形状、土壤和地面条件;车间、仓库、厂房行政大楼等生产及附属建筑物的平面设计与布局;内外运输,包括装卸操作;程系统和网络,包括:供电、供热、供气、供水、排污、通讯、氧气供应、乙炔供应。施工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见第三章):施工基本条件,包括必要的施工材料;施工工程进度及范围;施工临时设施,包括临时建筑物和公用设施;挖掘工程、砌砖工程、预制混凝土安装、金属结构安装、电焊、饰面工程、油漆工程、屋面工程等施工方法及施工中的安全措施。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见第四章):锅炉设备车间的基本特点,包括准备、焊接、装配部,冲压部,机械部,喷漆部;机械装配车间的基本特点,包括机械部,装配部;焊接站,喷漆站,涂胶站;实验车间的基本特点。(2)本研究的次要成果为中苏专家技术会议的简要记录,包括(见第五章):在苏联机械工程部关于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与兰州石油机械厂(均为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合作问题的技术会议;关于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地基基础问题的技术会议;关于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技术项目审批的技术会议。除上述次要结果外,还得到以下结果:参与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设计的苏联专家名单;为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的设计提供援助的苏联设计院、研究所、工业厂房名单。(3)其他结果是研究中意外发现的两项附加结果(见第六章):关于兰州氮肥厂(156项)设计的苏联原始资料,建设时间为1954-1960年。《Gipropribor》关于北京调压器厂的设计留下的一份报告(1959-1961年)。该工厂是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程部委托生产接触稳压器的。在《CGANTD》档案馆保存的《Gipropribor》关于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的设计资料可分为技术文件、技术图纸、技术会议总结报告和商务信函等四类。然而,本研究的结果中缺乏原始技术图纸。由于笔者不是俄罗斯联邦公民,因此办理了为期不超过30天的前往圣彼得堡的旅游签证。不包括阅览室对访客闭馆日(周四和周末),最多剩下18个工作日(144个小时)供阅览档案文件。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有必要避免重制少量技术图纸,以有利于研究其他需要较少时间的大量技术文献。当时,这并不是最好的,但却是研究苏联档案的唯一机会。本研究论文中未涉及的技术图纸的详细清单,以及寻找它们所需的数据将在本论文的后续工作章节中提供。本研究的结论是基于比较研究前后知识的变化而得出的。(1)在研究论文的范围内,尽管存在时间(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建于60多年前)、地域(苏联原始资料离兰州市5700多公里)、语言(相关的专题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文献,而苏联原始文献都为俄文文献)以及文化(必须具备“文化能力”:与不同文化的代表有效互动的能力)方面的限制,但研究之初设定的目标得到了实现。这使得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成为新中国156项重点工程中研究最全面的项目。本研究并没有为实际问题提供直接或立即的解决方案,但提出了意想不到的和有前途的结果,可能对进一步的应用研究有重要的影响,例如保护中国工业建筑遗产。(2)在研究对象的范围内(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本研究能够还原156项重点工程失去的原始设计过程,而不局限于156项工程目前的保存状态。这为了解156项重点工业遗产的原始价值提供了新的契机,提出了保护依据,有助于引起公众对工业遗产保护的关注与重视。兰州市第一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的前夕,有必要回到最初,并提醒公众老工业基地不是城市环境的黑洞,具有历史、文化和技术价值的独特产业遗产,对其态度是文明城市的标志。(3)在研究主题范围内(156项重点工程),本研究的结果与此前在该领域的研究并不矛盾,相反,本研究补充和改进了现有的知识,回答以前未解决的问题。以往各学科(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环境工程学、经济学、历史学)硕士研究生对“156项重点工程”现象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中文文献资源。本研究通过苏联的俄文原始资料,给156项的研究提供了另一种可供选择的视角。156项重点工程需要进一步的跨学科研究。很明显,每一门科学都揭示了156项的新事实和情况,扩展了共同研究的边界。(4)在后续工作的范围内,本研究显示了苏联档案文献的未来研究潜力。在本研究过程中,除了找到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设计的技术文献外,还找到了兰州石油机械厂设计的技术文献,以及兰州氮肥设计技术文献的存放地点。如此,通过一项研究,被发现了156项重点工程中的3项工程设计技术文献(包括北京调压器厂设计文献)。兰州三项重点项目的原始资料可以促进其他156项重点工程的研究,即本研究可以为其他156项的苏联原始资料搜寻提供参考。本研究的原始资料只是冰山一角,而在苏联的档案中,每个人都会有所收获。(5)最后,本研究中全面展示了156项重点工程中的人为因素:提供了为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设计提供技术援助的苏联专家、苏联研究院,苏联设计院,苏联工业企业的名称。尽管他们仍然是新中国工业化背后的匿名人士,但他们为黄河之岸的中苏友谊的巨大设计贡献将永远不会被历史忘记。

关键词:156项重点工程;苏联专家;苏联式建筑;工业遗产

学科专业:城乡规划学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INTRODUCTION

1.1 Subject background

1.2 Literature review

1.2.1 Guiding concepts

1.2.2 Relevant studies

1.3 Purpose of the study

1.4 Research methodology

CHAPTER TWO:ARCHITECTURAL PART

2.1 Initial data

2.2 Site characteristics

2.3 Territorial area

2.4 Layout solutions of master plan

2.5 Plant buildings

2.5.1 Workshop buildings

2.5.2 Warehouse buildings

2.5.3 Plant administration building

2.5.4 Structures of plant buildings

2.6 Transportation

2.6.1 Freight turnover

2.6.2 Railway transportation

2.6.3 External transportation

2.6.4 Internal transportation

2.6.5 Mechanization of loading and unloading operations

2.6.6 Auto roads

2.7 Engineering systems and networks

CHAPTER THREE:CONSTRUCTIONAL PART

3.1 Initial data

3.2 General condi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3.3 Brief descriptio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3.4 Approximate schedule for the construction

3.5 Scope of the construction works

3.6 Temporary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3.7 Temporary water and power suppl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3.8 Construction methods

3.8.1 Excavation works

3.8.2 Brickwork

3.8.3 Precast concrete installation

3.8.4 Installation of metal structures

3.8.5 Electric welding

3.8.6 Finishing works

3.8.7 Painting works

3.8.8 Roofing works

3.8.9 Wooden structures

3.8.10 Safety measures

CHAPTER FOUR:TECHNOLOGICAL PART

4.1 Boiler equipment workshop

4.1.1 Preparation-welding-assembly department

4.1.2 Press department

4.1.3 Mechanical department

4.1.4 Painting department

4.2 Mechanical assembly workshop

4.2.1 Mechanical department

4.2.2 Welding station of mechanical department

4.2.3 Assembly department

4.2.4 Painting station of assembly department

4.2.5 Gumming station of assembly department

4.3 Experimental workshop

CHAPTER FIVE:SUMMARIES OF TECHNICAL MEETINGS

5.1 Cooperation issues of Lanzhou Oil Refinery and Chemical Equipment Plant andLanzhou Petroleum Machinery Plant

5.2 Foundation issues of Lanzhou Oil Refinery and Chemical Equipment Plant

5.3 Review and approval of the project report of Lanzhou Oil Refinery and ChemicalEquipment Plant

5.4 Soviet specialists and organizations involved in the design of Lanzhou Oil Refineryand Chemical Equipment Plant

CHAPTER SIX:ADDITIONAL FINDINGS

6.1 Lanzhou Nitrogen Fertilizer Plant(1954-1960)

6.2 Beijing Voltage Regulators Plant(1959-1961)

CHAPTER SEVEN:CONCLUSION

7.1 Discussion

7.2 Conclusions

7.3 Limitations

7.4 Further work

ACKNOWLEDGEMENTS

REFERENCES

FIGURES

TABLES

APPENDIX1:OVERVIEW OF CGANTD

APPENDIX2:OVERVIEW OF GIPROPRIBOR

APPENDIX3:UNCOVERED FINDINGS

RESEARCH ACHIEVEMENTS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与日本动漫论文提纲下一篇:巨灾风险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