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教案

2023-03-31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教案

苏教版必修一语文教案

食指

教学大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赏析当代诗歌的能力

具体的目标:

1、学习体会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体味本诗的韵味。

3、培养新诗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活动体验法

注意问题:让学生参与活动与体验。 教学过程设计

一、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相信未来》是永不绝望的诗人——食指的名作。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

但历史是公正的,食指那些真正的好诗,就像珍珠,越来越闪烁出灿烂的光芒。《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热爱生命》《海洋三部曲》„„这些写于

六、七十年代动荡时期的诗篇,至今读来,还是那么完美,那么让人激动。在诗中,食指以一名反抗者和思想者的姿态站在大风中高歌、呼喊。他是一位时代良知和民间正直渴望的发言人,他以一个歌者的身份让自己的诗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春雷一般轰轰滚过,几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的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2年,在部队当兵时,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精神分裂,从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困中,1990年4月住进北京福利院。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

食指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相信未来。 2.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二、课题导入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仕途失意,理想破灭,人生最困顿的时候写下了千古名篇:《行路难》,其中有两句话体现了作者相信未来,誓为理想而奋争的雄心壮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时隔1200年后,又一位天才的诗人用同样的激情,写下了《相信未来》的醒世之作。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要求:听课文录音,明确每节的主要意思结构脉络

明确:课文基本结构:

1—2节:恶势力横行,我们希望破灭,果实被窃 痛斥现实 第3节:面对着困难,我们信念更强,豪情更浓 表明信念 第4节:想信未来有人能够看清历史,辨明真相 相信未来 第5节:面对表层的创伤,继续前进,任人评说 第6节:相信历史会给中国的脊梁以公正的评价

第7节:点明题旨,发出召唤,为未来努力奋斗 决心战斗

四、分析鉴赏,把握主旨

(一)揣摩语言: 1.诗歌意象的运用:

问题:仔细阅读

1、

2、

5、

6、四节,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 明确:

第1节: 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节: 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收获的果实

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

第4节: 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 第5节: 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2.比喻的用法:

问题:分析第三节前三句的精妙之处和所表达的意思。 明确: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上面三个句子中,“手指”与“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与“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曙光”与“温暖漂亮的笔杆”都是同谓关系。将手指比作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比作托住太阳的大海,将笔杆比作曙光,即:手指是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漂亮的笔杆是曙光。

全节的意思是:我要用手指拨动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二)表现形式

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

明确: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示作者相信未来不变的信念,增强了诗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诗歌主旨。

五、讨论交流,自由欣赏

注意:积极引导学生,使其掌握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诗歌的语言表达形式,透过形式体悟内容。

六、组织朗读,加深体验

在理解诗文主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诗文,采取多种形式的诵读方式,使学生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七、学生提疑,师生交流

组织学生质难问疑,师生共同交流,以加强对本文的体验与感悟。

八、补充内容 食指诗二首:

1.世纪末的中国诗人

添加些我们无用的尸骨做干柴 经寒冬的狂风一吹便吹大火熊熊 在物欲漫天的冬夜,火焰被吹得 像民族精神的旗帜迎风抖动 化苦难的生活为艺术的神奇 净化被金钱异化了的灵魂 如此我便没有虚度 自幼追求艺术的一生。

2.《热爱生命》(1979)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的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到墓地寻找我的碑文 上面仍刻着:热爱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法码 我有信心:以人生作为天平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的确,我十分珍爱属于我的 那条弯弯曲曲的荒草野径 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 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 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 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的光着脊背走去 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 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 这使多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但我有着向恶势力挑战的个性 虽是缕经挫折,我绝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生活着,活到现在 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第二篇:2012高一语文教案《赤壁赋》3(苏教版必修一)

赤壁赋·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4、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3、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前面我们学过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说他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他的词豪放高旷,情浓意远。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他还称得上是一位高级厨师。“东坡肉”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中国古代楷书有“颜、柳、欧、苏”四大流派,这里的“苏”,就是苏轼,可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之高。同学们,见过他的书法作品吗?在我们课本的封面。所以说苏轼是位少见的旷世奇才。我们今天又来学习他的流传千古的佳作——《赤壁赋》

二.作者背景及文体简介:(见课件)

三. 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找出文中押韵的韵脚,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订正见课件)

四.朗读课文,疏通字词,注意特殊用法及句式(见课件)。

五.整体感知: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是如何转化的?

1.苏轼力图排遣政治打击而带来的苦闷从而听任自然,乐观旷达,作者力图从消极中超脱出来,其实是含蓄地向他的政敌暗示,我虽然遭贬,但我却超然世外,飘然欲仙,寄情山水,尽得其乐,不寂寞不烦恼,反而积极向上.2.感情变化过程:乐-悲-乐先写月夜泛舟,饮酒赋诗,沉浸在美好景色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化无常,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六.学习第一段(先诵读,再思考,有所理解后再读,力争课内背诵。后面的段落同) 思考:(1)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明确: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作者仿佛觉得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

(2)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 七.学习第二段

思考:(1)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明确:1.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触景生情,见茫茫月色江水,产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叹,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

2.来自客人幽怨悲凉催人泪下的洞箫声 。

(2)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1 明确:“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3)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明确: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4)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转折过渡

八.学习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明确: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客之三悲一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2)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明确: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九.学习第四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明确:本段的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2)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明确: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人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 2.从“取与不取”的角度,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摒弃(不取)禄禄官位蜗角虚名,而取无穷的自然万物(明月清风)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 (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明确: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表现了作者平静超然的心态和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还是积极的。

十.学习第五段。

思考:(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1)本段感情色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2)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十一.梳理文章结构(见课件)

2 十二。讨论:文中吹洞箫的客人是谁?

明确:1.古代“赋”一般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2.见教材152页《〈赤壁赋〉中吹箫人》 3.客人的话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主客问答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内心苦闷迷惘又不甘消沉落寞的矛盾思想。“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十三。作业:(1)整理文有生命力的四字短主,明确其意义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遗世独立 羽化登仙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月明星稀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一世之雄 一叶扁舟 沧海一粟 逝者如斯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 东方既白

《赤壁赋》名句长短交错,短句变化较多。大部分短语为四字两个节奏。设计这一练习的目的,是熟悉文中有生命力的四字短主,古籍文章加深印象,为背诵全赋打下坚实基础。 (2)根据文赋对仗特点填写《赤壁赋》中的句子。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 ; ,羽化而登仙。 B.其声呜呜然, , , , 。 , 。 C.哀吾生之须臾, 。 , 抱明月而长终。

D.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 , ,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设计这一练习的目的。这篇名赋对仗形式多样化,有工对,也有宽对,有当句对,还有隔句对。在填空过程中,既可感受苏轼赋遣词造句的出神入化,也可体会苏赋对仗艺术的精妙绝伦。

第三篇: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听听那冷雨》同步教案.

听听那冷雨-余光中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2、积累中国古代山水诗,品味祖国的山水之美。

3、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4、通过反复朗读,进行整体感知,从而体会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

【重点难点】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知道,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自己的故乡,故乡之于我们,就如同母亲一样。曾经爱过,就永远爱过,永远不能忘怀。尽管可能会因为岁月的漂泊而变得沧桑,但那曾有的思恋,却永远不会改变,因为它藏在心的深处,时不时的浮上来,温暖我们一生的梦。那么在这种思恋中再加上一点雨呢?一点冷冷的雨,又会怎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余光中的“冷雨”中,寻找那一份久违的感动。

二、作者介绍: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其实,我们对余光中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就学过他的一首诗——《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乡愁》中,作者借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意象,比如邮票、船票、坟墓以及那一湾浅浅的海峡,表达了他与大陆母亲的割舍不断的牵挂。这是他的诗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这篇散文,看一看里面又包含着怎样的一段情缘呢?

三、夯实基础,检查字词

惊蛰 仓颉 氤氲 米芾 羯鼓 寒濑 惊悸 淅沥 滂沱

揪(揪住) 锹(铁锹) 啾(啁啾) 愀(愀然)

四、释题

我们接触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接触的是它的题目,因为,题目中往往包含着文章的主要意象,大家看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具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呢?(具备)那本文中主要的意象是什么呢?(雨,而且是冷冷的雨)“冷”字用在这里合适吗?如果我换成“苦”或“寒”好不好?

“冷”-――雨的凄冷(景)+情的凄凉(情)

给人一种凄凉迷蒙的景象,表达作者无限的思乡之情

“雨”可以表现故国之思的缠绵悠长。

“冷”有两层含义:

(1)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

(2)表现作者因远离祖国故乡、因时光流逝而产生的凄凉。

五、总体把握,有的放矢

大家预习了这篇文章,觉得好懂吗?它的语言不好理解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的作者不仅是一位散文家,而且是一位诗人,他是用一种诗歌的语言来写诗的,并且文章中化用了许多的传统文化。但是它的主旨却是十分明确的,因为无论他写到美国、还是台湾,最后他的落脚点总是回到中国,回到大陆的,这就很好的表现了他的那种深深的家国之思。

那这一情感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一)阅读、品味鉴赏以下句子。

1、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

(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黑白片的味道”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从安东尼奥那里来的”?)

通感。用黑白片的色调写出环境的单调乏味。作者写此文时,正是大陆的文革后期(1974),安东尼奥当时拍了一部反映当时中国现实的纪录片,调子很灰暗。可见作者由此表达了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担忧。)

2、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柜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两种。一是因久离祖国而产生的强烈牵挂,二是因文化大革命引起的困惑。)

3、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提示:“汉字”是世界上最独特最丰富的语言(从“雨”及“雨”部可看出),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和向心力的集中体现。只要这种语言不断绝,中国就永远挺立。历史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表达了作者在担忧和困惑后对祖国的坚定信念。

小结:作者通过对“雨”的联想,通过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祖国的思念、担忧和信念。所以,听冷雨,就是作者在炽热的情思下对于现实历史的冷静思考。

(二)阅读、思考作者怎样从不同的角度对雨进行感受?(先是从嗅觉、接着从视觉和触觉、最后从听觉来感受雨。)

1、作者写落矶山蓝天白云、奇岩怪石,用意何在?(请朗读相关片断)

明确:通过美国的风景与中国的风景进行对比,反衬出中国风景之美,表达对祖国的情思。(美国的风景轮廓分明、带着生硬的感觉,属于豪放派;而中国的风景则婉约朦胧,颇有情调和意蕴)

2、“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如何理解这段话?

明确:概括了作者的遭遇:少年时,热情受挫;中年时,漂泊异乡;老年时,远离祖国,想到国家分裂不由得悲从中来。

(三)阅读、思考:当作者在台北的瓦屋里听雨时,不时引起对祖国风情的回忆。同时也感叹着随着时光的流逝,台北的瓦屋已经被林立的高楼所取代,失去了雨打屋瓦的特有情韵。同时伤感地回忆起雨中漫步的初恋时代。最后又回到眼前的现实中来,感叹“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并再次点题。

1、如何理解“前尘隔海,古屋不再”这句话。

“前尘隔海”是因远离祖国而发出的悲叹; “古屋不再”是因青春不再而发出的叹息。这是全文的感情基调。因时光的流逝,连瓦屋听雨也成了历史,其中对人世沧桑的感喟不言自伤。日式古屋听雨的妙不可言,令人念起祖国江南雨声,而台北突然进入了公寓时代,提醒作者时光飞逝,雨中漫步的初恋时代已早已成为回忆。

六、内容解析、串连文本内容

1、学生齐读第一段,总结文章的语言特色(叠词叠句),抓住最后两句话,提问为什么躲不过整个雨季?联系学生想家心理思考为什么连思想都是潮润润的?

明确:以雨开头,告诉我们,有时虽然可以暂时排遣心境,但是那分游子思乡的牵挂却是无处不在的。他也想家啊。

2、下面就需要大家的思绪跳一下了,看第4段前六个字,跳到了哪里?(台湾)这一段作者写了现实中的雨吗?(不是,而是写了与雨有关的字。其实我们汉字是世界上表意最丰富的一种文字,比方说这里的霜雪云霞的美丽,雷电霹雹的骇人。在这里作者就以对汉字的钟爱来倾注真切的赤子之情。比如“磁石一般的向心力”)

3、那么就让我们来听听那冷雨吧。读第5段找出里面表现雨的感性的句子。“空蒙而迷幻”是视觉;“薄荷的香味”、“淡淡的土腥气”是嗅觉;“冷”是触觉。讲了女性的雨,而女性又是最感性的,是一场多情的雨。

4、我们在看看其他的地方是否也给了作者同样的感觉呢?于是作者又写了美国。让学生迅速阅读第四段找出描写美国西部,落基山美在哪里,并思考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此处写了美国西部多沙漠,干旱,落基山胜在石,在雪,在红的土,白的云。虽然这里很美,但是毕竟是在异国他乡,他的心是漂泊的,是没有寄托的,只有当他的脚步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心里才觉得踏实。只有那种“白云回望合,清霭入看无”的境界才属于中国,这里用美国反衬出台湾“云气氤氲,雨气迷蒙”的情调,又一次回到了我们中国。而且讲到了米芾父子的山水画,只有这种情调才更像我国的山水画,才更有古中国的情韵。这里作者有一次借传统文化表达了对大陆的眷恋。

5、如果上面四段主要写了雨的视觉和嗅觉,那么下面的部分将主要写到“听雨”。(找学生阅读第7段)回答问题:

(1) 从听觉上来说,作者听出了什么?

明确:首先是美感,然后听了“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是一种凄凉、凄清、凄楚。岛上听雨则多了一层凄迷。

(2) 这两种感觉是否相同呢?

明确:不同。凄迷更多了一种怀乡之痛在里面。

(3)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

明确:其实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听得人生呢,这三个阶段给人的感觉一定是不相同的,

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一个“客舟”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老年听雨在僧庐下,却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多一种浓浓的伤感。

(4)思考最后一句话“窗外在喊谁”?谁在喊呢?

明确:是故乡在呼唤漂泊的游子。

6、接下来作者又写了雨韵,写到了雨的音乐,又一次讲到“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讲到了听雨屋,讲到了“日式古屋里听雨”,大家看一下两个日式古屋里听雨听到的是同一种雨吗?

明确:不是。前一种听到的是台风台雨,雷雨,暴雨,西北雨,写到了凄凉的秋意,听到这些的时候,作者那颗平静的心再也无法宁静,只剩下了一份凄凉,惆怅,冷湿的情怀。后者从春雨绵绵,听到了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而且是回忆的音乐,于是自然地想到了江南,想到了四川。

但是是梦总会醒的,是回忆总会回到现实的,于是他又无法不回到70年代的台北,回到那个黑白的公寓时代,瓦的音乐成了绝响,美丽的蝴蝶飞入了历史的记忆,现在真的不需要了吗?并不是的,生活富足了,可是色彩却单一了,情韵没有了,只剩下一张黑白的默片,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深深的遗憾,一种家国之痛的遗憾。

七、内容小结,重申主题

课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请重新阅读课文概括这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写雨季引起“他”对祖国故土浓郁的牵挂和坚定的信念。

第二部分:写嗅雨,观雨,听雨,从多方面表达因离开祖国而引起的人生感悟。

第三部分:回到台北的现实,续写听雨,表达因时光、青春流逝而引起的凄冷感悟。

色彩

美感 割舍

听听那冷雨

感觉

心境

不断的 乡愁

内涵 记忆

听了一路,想了一路。从台湾的淅沥春雨听到到大陆的春雨,从少年时代想到中年、老年,从香港的消息想到美国的生活,从听雨的竹楼想到远去的油篷车。作者在现实与历史,在现

代与古代中徘徊,思考,怅惘,最终又回到眼前的冷雨现实中。文章前后呼应,成为一个环形结构。

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书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不管岁月的漂泊带给人们多少的沧桑,但那种家国之思却永远都不会改变。远离大陆的作者,通过在听雨及其产生的丰富联想,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他对于祖国家乡、对于人生的一片愁思愁情,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思念及其悠久传统文化的热爱。

八、借鉴运用:

1、借鉴表达:作者在本文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渲染和强化对大陆故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念之情。首先,作者将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紧密结合,穿插运用。其次,作者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对照、联想、烘托等表现手法。

(顺及:余光中散文的特点:白以为常,文以为变,俚以见真,西以求新。

“诗质的散文”:

1、“密度”:语言容量大

2、“弹性”:语言的跳跃性

3、“质料”: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中西结合的句式:中国古典诗词和欧化句式相得益彰。)

l 大量使用比喻、通感、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l 大量使用叠字叠句,增强了文章的节奏和韵律,富有音乐美和绘画美;

l 句式灵活,长短句结合,文白夹杂,错落有致;

l 化用诗句,自然贴切,具有浑然天成之美。

2、通感的运用:通感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把枝头杏花盛开的繁茂姿态说成好象有声音的波动,仿佛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享受。

“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

在渴望的唇上,舐舐那冷雨。”

[参考]:“啼声”、“音乐”是听觉范畴,文中却诉诸于触觉“湿”、“潮潮润润”,别出心裁的写雨“湿”了布谷的啼声,运用通感委婉含蓄的表达作者在雨中回忆江南,思念家乡却又归不得的凄楚的内心感受,雨“下湿布

第四篇: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备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3(推荐)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情感美、含蓄美、意境美

2、过程和方法

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意味隽永等特点

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

训练朗读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

媒体设计:

1、放录音

2、制作多媒体课件,重点在诗的意象理解上作一点适当的画面把诗意转换为画意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课前打出课题《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二、导入

电脑显示卞之琳《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同学们畅谈对这首诗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导出“朦胧诗”。

三、关于“朦胧诗”及代表人物

70年代后期,一批年轻的诗人以新颖独特的表达方式引起了诗坛的瞩目。他们大胆开拓诗歌的艺术领域,用非传统的新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来抒发感情。他们强调诗人主观的感觉世界,大量采用虚写法,使诗由具体变得抽象,追求诗的内在旋律;他们的一些诗作选择奇特的形象,打破了时空秩序,捕捉瞬间感受,运用跳跃式的结构,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使人们读起来不再像过去那样明晰易懂。这种诗被称作“朦胧诗”,并在诗歌界引起争论。朦胧诗的产生,是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背景的产物,也是外来诗歌影响的结果。

代表人物:北岛(《回答》、《红帆船》、札记》)、舒婷、顾城(诗集《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梁小斌、江河(诗集《从这里开始》、代表作《纪念碑》、《祖国呵,祖国》,组诗《太阳和他的反光》)、杨炼(诗集《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礼魂》)等。 舒婷(1951------ ), 原名龚佩瑜、龚舒婷,福建泉州人。我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1967年初中毕业后去福建插队,1972年回城当工人。1979年7月发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因为成诗在1976年“四五运动”之后的动荡年代,因此这首诗具有着沉重的

历史感,表达了一种希冀光明的痛苦。1981年入福建文联工作。出版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等。表现自我,以自我的内心世界为直接的表现对象,是舒婷诗歌的显著特征。其诗具有浓郁的情味和优美的意境。她善于以深情的语言造成浓郁的感情氛围,以情动人。

四、明确学习目标(电脑显示)

1、鉴赏诗人新颖丰富的意象

2、理解诗人复杂热烈的情感

3、训练朗读能力

五、诵读感知

诗歌是抒情的载体,诵读是读者与作者沟通的最佳方式,作者抒发了何种感情,是通过何种方式抒情的,他的痛苦从何而来,他的希望存于何方,都需要我们通过诵读加以体会。

1、配乐朗诵,电脑显示全诗

2、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3、配乐齐读

六、课文分析

1、具体研习,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第一节:

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其余同学思考:在第一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分别是什么?

同学回答,教师明确:在第一节中,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五个意象。(电脑显示)

问:这些意象蕴涵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

明确:这些意象唤起人们对往事的痛苦回忆,说明祖国长期以来处于贫穷和落后的状态。

问: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这一节中的几个意象制成MTV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黑格尔说: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现在,看谁的脑海中绽放的想象的花朵最美丽,谁具备这种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学生畅所欲言)

问:作者用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深沉而悲痛、悲哀。

问:应该怎么读?

明确:沉重、缓慢、低沉。尤其“祖国啊”三字,是其感情的凝聚点,因此我们应以有声的诵读传达出这种无声的情感。

第二节:

问:本诗节所表现的感情是单一的吗?

明确:不是。本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

问:哪一句写希望?“是‘飞天’袖件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飞天”指什么?(电脑显示图片)

这句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暗喻。

本体是什么?希望。

结合喻体特点,给“希望”加个定语。

明确:“飞天”袖间的花朵,美丽诱人,但尚未落到地面。这希望太渺茫,但毕竟有了希望。所以比喻人民心中渺茫、难以落实而又从未消失的对幸福未来的希望。

问:联系上下节,说说本节在全诗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明确:本节为全诗情感结构上的转折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以下的诗句开始出现亮色和激情。

问:怎么读?

明确: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忧民的情绪转化为深深的悲怆,情绪强化深切。

第三节:

问:第三节的感情色彩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第三节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与上一节形成鲜明的对比。

问:联系时代背景,找出诗人感情变化的原因。

明确:本诗写于1979年,当时“四人帮”被粉碎。古老的中国从迷梦中苏醒,从苦难中奋起。共产党领导下的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伟大斗争,正在逐步实现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希望和理想。诗人为此兴奋不已,感情由低沉叹息转向亢奋热烈。

问:诗人用哪些意象表达了这种感情?

明确: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电脑显示图片)

联系背景,谈对“神话的蛛网”的理解。神话是美好的,但也是不现实的。这让人想起十年**期间,“地大物博”的自夸,“赶英超美”的豪言,以及“英明伟大”的颂词,这些虚幻的豪气和对人的神话,让整个民族愚昧而狂热地高高漂浮在空中,因而“挣脱”就越显得艰难而又令人欣喜。谈对“古莲的胚芽”的理解。雪被下古莲的胚芽,历经磨难,吐发新绿。这正是从“神话的蛛网”中挣脱出来的祖国母亲的写照。一切都刚刚开始,一切都充满希望。

问:如果不用这些意象,可用哪些代替?(学生各抒己见)

问:怎么读?

明确:读出欣喜之情,“祖国啊”三个字要读得高亢、热情洋溢、激情喷薄。(学生齐读本段)

第四节:

问:第四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不同?

明确:第四节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问:本节写了哪些内容?用自己的理解加以概括。

明确:在本节诗中,诗人再次强调了“我”与祖国唇齿相依、不可分割的关系。“我”是祖国机体的一部分,“小我”与“大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取得她的“富饶”、“荣光”、“自由”,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为之升华。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读得坚定有力、不容质疑、给人高亢激昂的感觉。(齐读)

2、说说对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3、小结: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正的好诗,应该是心底的歌。舒婷的诗,无论是赞颂祖国,咏叹大海,还是抒写友谊与爱情,都是在向读者倾吐一腔真情。而且,她善于将自己的主观感情巧妙地转移到客观物象上,主观感情和客观物象有机融合,不仅塑造了一个饱经风霜、从贫困走向新生的伟大母亲的形象,包括诗人在内的充满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的中华儿女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全诗感情由悲哀、低沉转向欣喜、高昂,在感情的逐层推进中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眷眷深情,也充分展现了诗人那种委婉幽深、柔美隽永的抒情个性。

4、齐声诵读全诗,把感受推向高潮。

七、欣赏品位

贯穿诗歌始终,反复出现的词语和句子,如同音乐的主旋律一样,抓住它,便可领会诗歌的要旨。

问:每一节后反复出现的“祖国啊”,有何作用?

明确:使全诗如同赤子面对母亲的倾诉吟唱,又自然调节了全诗的节奏与感情。前两节是对祖国贫穷落后的深情叹惋,后两节“祖国啊”是对祖国崛起振兴的激情赞美。

八 、扩展阅读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洋溢着深沉而真挚的祖国之爱,表达的是热爱祖国这个古老的话题。从《诗经》发轫,《楚辞》登程,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爱国诗人,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构成了中国诗歌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是诗魂,例如:

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郭沫若《炉中煤》、艾青《我爱这土地》、闻一多《祈祷》《发现》《一句话》、蒋光慈《哀中国》(电脑显示)

九、结语:

著名杂文家、诗人邵燕祥写过这样一段话:“自然界里不能没有花。没有花的地方是荒原,是沙漠。人间不能没有诗,诗歌是人生命的花朵。”“让我们作诗的知己吧!让无数珍贵的生命的花朵,带者灵魂的闪光、思想的色泽、感情的汁液,融入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不成为沙漠和荒原吧!”通过学习欣赏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让我们向诗的知己迈进一大步吧!

第五篇: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默写

苏教版语文必修

一、二复习——默写练习

班级 姓名

《沁园春· 长沙》 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

2.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

3. , ,万类霜天竞自由。 ,问苍茫大地, 4.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 ; ,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曾记否, , ? 《劝学》

5.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 ;冰, 。 6. , ,其曲中规。 ,不复挺者, 。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7.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8. ,非利足也, ;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善假于物也。

9.故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0.蚓无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师说》

11.师者,所以 。 12.吾师道也, ?

13.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4.是故 , 。圣人之所以为圣,__________________,其皆出于此乎? 15. , ,或师焉,或不焉, ,吾未见其明也。

16.位卑则足羞, 。

1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8.孔子曰:“ , 。”

19.是故 ,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赤壁赋》

20.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 。

21. ,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 。 22.少焉, , 。 2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

24、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25、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 , 。 26.况吾与子 , 。

27.驾一叶之扁舟, 。 ,渺沧海之一粟。 28. ,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 29.知不可乎骤得, 。”

30.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六国论》

31、与嬴_________ ______。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3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_________________。至丹以荆卿为计,_______________。

33、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________________,良将犹在,______________,存亡之理,______________,或未易量。

34、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____________________,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35、悲夫!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___,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阿房宫赋》

36.六王毕,四海一,

,阿房出。

,隔离天日。 37.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38.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人亦念其家。 39.使天下之人,______________,独夫之心,_______________。 40.

,函谷举,楚人一炬,

41.秦人不暇自哀,

;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念奴娇·赤壁怀古》

42.大江东去,

。故垒西边,人道是,

。 43.

,卷起千堆雪。

,一时多少豪杰。

44.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谈笑间、

45.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人生如梦,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6.千古江山,

, ,舞榭歌台,___________,雨打风吹去。

47. ,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 4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 。

49、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凭谁问:

? 《荷塘月色》

50、叶子出水很高,_________________。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如一粒粒的明珠,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审计存在问题整改报告下一篇:私家车险怎么买最划算

热门文章

苏教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