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活古文:以《老子》一则为例

2022-09-10

中学语文老师讲授古代作家作品时, 照本宣科、字斟句酌是常规的做法。这种方式无疑是高度理性与凝练的。但如此教学是否充实, 是否能把书本讲活, 能调动学生的胃口呢?这一点应值得推敲。

好课之所以成功, 不仅在于老师逻辑缜密、语言凝练, 也不仅在于学生能掌握多少知识点, 而是在于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产生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一节课上下来, 学生感觉单调乏味、苦不堪言、对所讲内容大倒胃口, 这节课肯定是失败的。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所有一线老师都对此体会颇深。往往语文教学中现代文的讲授格外重视这一点, 但古诗文的讲授, 大量时间会停留在语词句子的理解上了, 对此就少有顾及了, 以致于不少学生认为古诗文晦涩艰深, 对它望而生畏。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 古诗文同样是鲜活的!语文直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关, 古人的精神世界足以动人!在教学中, 笔者认为让文史挂钩, 给学生适当渗透古人的思想观念, 对古诗文恰到好处地发微, 能给课堂教学带来很不错的效果。

比如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十五课《先秦诸子论德八则》中, 选择了《老子》七十八章的名句:“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

教材把这一句翻译为:“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 冲击坚强的东西没有什么能够胜过它, 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他。”如果仅让学生从字面理解, 点到为止, 很多学生就似懂非懂:“水”的话题与“德”有什么具体关系呢?其中奥妙学生比较难理解, 就需要教师仔细解答了。

“水”是老子最崇拜的东西。《老子》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夫唯不争, 故无尤。”这些话是对“水”与“德”关系最好的解释。没什么比水再好的了, 因为水能够给万物带来利处但与人不争, 居处在众人厌恶的低处, 就接近“道”了。只有与人不争, 所以才能没有过失。老子主张“无为”, 在他看来, 做人正应当像“水”一样, 看似柔弱, 滋润万物的同时与世无争, 不居功自傲, 这就是“无为”;但万物都离不开“水”, 它不仅是万物之源, 而且“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这就是“无不为”。做到这一点, 一切都完美了。老子歌颂“水”, 实际上肯定了“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态度、以柔克刚的处事原则。

结合历史知识, 教师可以给学生举出活生生的例子。比如西汉初年, 社会经历了秦末的战乱, 民生凋敝不堪, 即使皇帝都找不到颜色一样的四匹马, 将相往往要乘坐牛车。这个时候, 汉文帝、景帝采用了尊崇黄帝老子、崇信“上善若水”、以柔克刚观念的道家学说, 推行“无为”而治, 出台了休养生息政策。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 而是“不妄为”, 秦始皇那样浪费民力、好大喜功、严刑酷法就是“妄为”。秦统治者表面上的强悍, 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 是人民所厌恶的;汉初统治者相信, 只有与民休息, 发展生产才能稳定社会。这种政策, 貌似柔弱, 但迎来了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 为汉武帝刚健有为的大一统时代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所谓“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道理就在这儿。不仅是老子, 孔子也曾礼赞“水”, 《荀子·宥坐》记载, 孔子观于东流之水, 他的学生子贡问:君子见到大水为什么要驻足观看呢?孔子回答:那流水普遍滋润万物而无所作为, 好像德;向下流淌, 弯弯曲曲遵行着自己的规律, 好像义;浩荡无尽, 好像道;有人清除堵塞物, 它随即回应, 涌流向前, 登上百仞的深谷也不害怕, 好像勇;注入容器时一定很平, 好像法度;注满容器不需要用刮板刮平, 好像公正;所有细微的地方都能轻柔地到达, 好像明察;各种东西在水里洗净, 好像善于教化;纵然千曲万折也向东流去, 好像意志。所以君子一定要瞻仰它。在孔子看, 貌似柔弱的水有着宏大坚韧的特性。

可以再阐发。“上善若水”的观念, 对于初谙世事、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来讲, 很有教育意义。人生不是一条直线, 不可能一步比一步好, 一味的执着往往会收效微小甚至四处碰壁, 刚劲的做法在许多事情上都难随人愿。但往往像水一样貌似柔弱的事务实际并不柔弱, 于是智者就应该从中汲取智慧, 效法它学会以柔克刚, 以退为进, 从长远着眼把一时的得失看淡些, 才能做出大事业。

优秀的古诗文是中国文学史中的奇葩, 也是中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 人们已经认识到它们的魅力, 被选入中学教材的古诗文篇目不在少数。但是这些作品距离现代社会非常遥远, 如何让学生消除距离感、晦涩感, 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它们的瑰丽呢?在教学中, 笔者认为除了精心地咬文嚼字、文读百遍、设身处地去理解作者生平经历之外, 这种适当地发微是必要的。老师补充一定的背景知识, 这会让学生深化对作家作品的认识, 举一反三, 学会思考, 能把古诗文学活。古诗文教学中渗透古人的思想观念, 包括古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就是一种“历史主义”的做法, 即把人物事件放置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理解:“评论一个历史人物, 当然不是要求我们用今天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历史人物, 而是严格联系到这个历史人物所处历史时代和历史条件。”这要求老师广泛收集资料, 精心备课;也得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 如画龙点睛般恰到好处, 不可过于深奥, 否则就是画蛇添足。这不仅能对“语文大课堂”的教学实践有所推动, 也对学生为人处世有益。

经过教师对教材的发微, 一节课的内容大大丰富了, 学生能体会到古人的思想是“活”的。补充的这些内容, 应并不影响整个教学的框架结构, 却可以恰到好处地感动学生, 甚至是让他们大有所悟。较其他科目而言, 语文有着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教育学生的巨大作用。也许多年之后, 学生可能会忘记中学语文课中照本宣科的知识点, 但会对教师这些有益的阐发会留有很深刻的印象。这些古圣先贤的人生哲理, 往往只是只言片语, 或许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整个人生。

摘要:中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中, 引入古人的思想观念是可行的。以《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的教学为例, 说明课堂上适当的发微, 让文史挂钩, 不仅能调动学生的胃口, 还能对学生在做人原则上有所影响。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发微,天下莫柔弱于水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语文》 (七年级下) [M].北京出版社, 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3:14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施工期变形监测下一篇:记分制:创新型中学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