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与城市消防规划对“第一任职”教育提出的挑战——《南京市城市消防总体规划》(2001~2010)对消防教育实务的启发

2022-09-11

教学过程中, 我们始终坚持“以基层需要为基点、以满足教学对象第一任职需要为目的”的核心理念来构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体系, 但要使我们的职业教育成果真正经受得住实际工作的检验, 确实是非常艰难的。纵观《南京市城市消防总体规划》 (2001~2010) , 区域间的区位差异、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技术革新程度等都是我们未曾全面了解, 却又恰恰是实现全方位教学亟需的基础材料。因此, 关注区域发展动态、把握消防规划走向, 从而适时充实、更新教学操作体系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南京市城市消防总体规划》 (2001~2010) 概览

《南京市城市消防总体规划》 (2001~2010) (以下简称《规划》) 成稿于2002年6月, 由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持完成。不论是编制委员会还是评审会专家组成员的构成, 都反映出《规划》具备严谨度、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评审会专家组组长由同济大学陈保胜教授担任, 成员囊括了东南大学教授、江苏省消防总队领导以及江苏省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南京市规划局、建委的高级规划师, 不仅有地方的建筑、规划专家, 还借助了拥有丰富消防工作经验的消防人的参与。

《规划》期限与《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一致, 即2010年;南京市主城区为此次规范的重点, 对其余地区仅作指导性的消防规划:规划指导思想为改善城市消防条件, 合理配置消防设施, 提高火灾防控水平, 增强灭火抢险能力。

《规划》分为五部分, 即文本、说明书、关于消防管理和实施规划的建议、基础资料、图纸。前三部分的结构大体一致, 子目录包括总则、规划建设用地消防分类、消防安全布局规划、消防站布局规划、消防通道规划、消防给水规划、消防通信规划、消防供电规划、水上消防规划、其他消防规划、消防科技进步规划、近期建设措施等。《说明书》部分还单独列出了规划编制背景、 (南京市) 消防机构历史沿革、 (南京市) 20年特大 (典型) 火灾情况等内容;其中, 大篇幅的规划文本集中于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设置及装备、消防通道、消防给水、消防通信、消防供电、消防医疗和水上消防等章节, 值得一提的是, 不论分量多寡, 几乎每个条目都附有详细的分类说明和量化指标。

2《规划》反映出的区域消防工作特点

2.1 城市消防简况

1949年5月16日, 南京市公安局消防大队成立, 自此, 地处长江下游、位于长江三角洲西端的“六朝古都”南京市的消防工作开始正式起步。截止到2000年, 南京主城建成区达180平方公里, 人口约250万;全市现有包括南京博物馆、熊猫电子集团、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大学、金陵石化等在内的一级重点防火单位148个, 且相对集中分布于主城区中心;主城内现有高层建筑6 9 7幢 (2002.6.) , 分布在城市主次干道两侧;全市共有10个历史文化保护区, 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97个;全市现有易燃易爆大型储罐390个, 其中体积在5万立方米以上的24个;现有加油站265座, 分布在主城主次干道与对外交通干道两侧;主城区消防站执勤人员484人, 其中干部46人, 士官224人, 士兵214人, 车辆总数为82辆。

2.2 城市消防工作特点

(1) 重要文物多, 古建筑和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消防安全保障任务艰巨。

文物古建筑和中山陵、夫子庙、雨花台等历史文化保护区建筑多为木质结构, 耐火等级低, 火灾危险性大, 一旦起火, 很容易形成大面积燃烧、火烧连营之势。目前, 除了取缔、搬迁一些利用文物建筑开设的商业设施之外, 消防工作的监控重点集中在防火间距、消防通道以及依据实际需要设置的自动喷水灭火和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等方面, 最具特色和实效的是对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状况进行专项测评, 并结合测评结果进一步完善古建筑消防安全防范机制。

(2) 商贸发达, 商业中心的消防工作层级清晰, 指向性明显。

根据商业特点和城市自身的发展规律, 对商业中心和商贸市场实施的消防安全工作主要遵循以下层级思路:一级商业中心确定为新街口, 以新街口广场为核心, 包括四环路以内及其沿线和中山东路——汉中路、中山路——中山南路延伸段;二级商业中心包括主城内的夫子庙地区、湖南路地区、上新河地区、中央门——火车站地区及规划新市区浦口、仙西、东山;三级商业中心包括主城内的迈皋桥、孝陵卫、沙洲、卡子门四个片区中心及规划新城大厂、雄洲、板桥、新尧、龙潭、永阳、淳溪、桥林。结合一级、二级、三级商业中心的核心经济结构, 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消防安全工作。

(3) 对易燃易爆设施实施近远期治理相结合。

总的来说, 对易燃易爆设施进行管理和处置的要点是“独立安全地区、防火安全距离”。南京市目前的状况比较特殊, 随着天然气“西气东输”, 主城内的现有燃气设施在逐步改造, 规划取消樱驼村第一储罐场, 在气源转换过度时期保留第二储罐场, 南湖、小天堂储气柜为天然气高压储配站。对于燃气管道和设施、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和储存单位、装运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专用车站和码头, 采取近远期治理相结合的办法, 即近期以控制规模、技术改造或转产转向为主, 远期创造条件搬迁, 消除不安全因素。消防工作的开展也正是围绕这样的思路在严密进行。

(4) 对地下工程实施规范管理, 保证其安全性。

南京市的地下工程主要包括地下铁道、地下交通隧道、地下商业街以及地下停车场等。在地下交通隧道入口处设有检查站, 以确定有无危险品车辆驶入隧道;隧道内设有室内消火栓以及气体、泡沫等灭火设施以及机械排烟、应急照明、火灾报警和监视系统。地铁站台及通道内设有火灾报警系统、运行监控系统、防排烟、应急照明和消火栓系统;地铁指挥中心与“119”指挥中心设有专线。地下工程内所有的监控、报警信息与消防部门共享, 最大限度地提高地下工程的安全系数。

(5) 水上消防职责重大, 水上消防建设尚存极大空间。

长江南京段每天过往船舶4000余艘, 停靠船舶2000余艘。全市有近百家单位从事水运经济, 再加上部、省在南京的化工企业的自备船舶, 以及其他省市来南京从事油料和化学危险品运输的船只, 全市危险品运输船舶平均达千艘。另外还有与之配套的码头286座 (其中危险品码头34座) 、船舶修造厂52个、水上成品油加油站44个。南京地区码头日吞吐量近13万吨 (其中危险品4万吨) 。消防工作面临线长、点多、面广的严峻现实。

继1993年12月成立了南京水上公安分局消防科 (负责长江水域南京段98公里和内河34公里的消防监督工作) 后, 还有南京港公安消防科和长航公安消防科也在负责系统内的消防工作。但是, 水上消防安全仍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市域98公里的长江黄金水道, 建设水上消防站的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部分运输危险品的船舶甚至未配备消防安全设施;等等。至2010年, 拟完成三处水上公安消防站建设, 分别位于夹江、江北化工园和栖霞, 其陆域用地面积按标准普通型消防站设置, 每个水上消防站配备1艘消防船和1艘消防快艇 (目前时速约为25公里/小时) 。预期通过水上消防站的建设, 能有效扩大水上灭火救援的范围。

3 区域发展与城市消防规划对“第一任职”教育提出的挑战

3.1 消防职业教育体系中存在争议的几对“关系”

(1) 教学对象中“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部队的鲜明标识之一是“一致性”。但对于教学工作而言, 如果所有的工作思路、教学实务都刻板地苛求“一致”, 则会桎梏我们的思维、异化我们的目标。教学中, 我们常常遭遇两个极端, 即过分差异化与过分整合化。过分差异化倾向会使施教者过于专注教学对象中的“个体”, 行事畏首畏尾, 忽略了“整体”的需求和态势, 往往造成花费大力气却难以获得理想效果的尴尬局面;反之, 过分整合化倾向会使施教者赋予教学对象相对统一的特征, 对教学对象的差异未作认真、详实的区分, 忽视了“个体”的需求及其他内隐性特征, 同样会使施教者缺乏亲和力与认同感, 丧失为人师者的威信。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显示, 不同的地缘条件会造就迥异的人格特征和群体“性格”, 通俗地讲, 就是某个地域的人群会具有该地域特定的外显行为方式和内在气质风格。诚然, 教学过程中虽不必将极大的精力投入到对教学对象的刻画和揣测中, 但对于教学对象群体的背景知识作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是有必要的, 而区域和城市发展现状、规划走向、消防工作重心等皆属于自然与人文范畴的背景知识。再对教学对象作出大致的分类, 将“个体”融入到适度缩小的“整体”中, 结合特定区域消防工作形势与教学对象自身需求施教, 必能更好地体现教学的全面性与针对性。

(2) 教学实施中“现在”与“未来”的关系。

这一点要涉及施教者对自身“现在”与“未来”的定位、对“现在”与“未来”的教学内容的充实。

经济发达地区如南京的消防工作部署得更科学细致, 开阔的视野和较高的标准使消防从业人员惯常站在“未来”发展的角度审视和指导目前的工作;消防职业教育施教者自身具有两重身份, 即既是传授专业知识的教官, 更是奋斗于消防事业的警官, 常年有序的教学生活会逐渐淡化施教者的“警官”角色而强化“教官”角色, 施教者关注的问题和领域绝大多数集中于教育范畴, 往往很少主动探究全国消防或区域消防发展的问题, “职业教育”恰与“职业”相脱节, 由此引发施教者与教学对象之间产生双向不满也就不以为奇了。施教者应适当转变视角, 完善角色定位, 用“未来”的事业发展走向指导“现在”的工作蓝图, 见证和感受消防事业的变迁。

视野的打开必将带来思考的深入和操作水平的提高。仅就书本谈教学, 数十年如一日, 试问怎能激发教学对象的兴趣, 提高教学对象的职业使命感与责任感。施教者人文素养的高低决定了他将怎样界定、选取、组织教学素材。诸多兵种中, 消防的社会性最强, 从事消防职业的人员也应该具备更加完善的社会和人文技能。因此, 消防职业人员尤其是职业教育施教者需要多了解国家态势、区域发展以及各个城市的规划现状, 从中梳理总结出消防行业发展的契机和线索, 重新解构、建构教学过程, 为“现在”的教学内容注入更多“未来”的事业发展元素, 这样才能从更深层次去谈教学对象的“第一任职”, 继而用更务实的标准去衡量是否真正满足了教学对象的“第一任职”需要。

(3) 培养目标中“基础”与“发展”的关系。

今天的基层中队指挥员必将成为未来的基层大队、支队乃至总队的业务骨干。何为“第一任职”?“第一任职”的界限在哪里?“第一任职”的意义又是什么?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索的现实问题。纵观事业发展的脉络, 如果仅将“第一任职”界定为眼前某一具体的工作岗位就显得有些偏狭了。在教学对象的职业生涯中, “第一任职”无处不在, “第一任职需要”代表的是一种品质, 一种能力, 一种能够迅速融入环境、能屈能伸的自如感。因此, 应多借鉴发达地区的发展思路和规划理念, 用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眼光来谋划教学, 明确培养目标, 抛开一切旁枝末节的琐碎环节, 深刻认识“基础”能力的夯实是未来整个消防事业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 而实际上, 在校的消防职业教育也只能完成第一步。

(4) 关注视野中“内部”与“外部”的关系。

诸多领域的成功经验表明, 如果仅仅关注自身发展而无视外部世界的变化, 必将导致事业的停滞、退步乃至坍塌。消防行业的壮大为消防职业教育体系带来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但仍保有固步自封的思维模式将会逐步消减事业成功的机率。以消防科技进步成果为例, 1993年10月, 我国研制出了第一个消防机器人, 它代表了当时的消防科技研究前沿, 而对于施教者来说, 真正见过、用过、钻研过这方面问题的几乎为零, 这与消防科技革新、消防事业发展是相悖离的。《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加强对消防应用技术和基础理论的研究, 也要加强高技术开发。重点开展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化工火灾和处置毒气事件、化学品爆炸等特种灾害事故预防和扑救技术方面的研究;飞机及机器人技术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研究;城市抗御火灾综合技术体系等基础项目的研究。全面关注“外部”世界的发展导向和区域开发重点, 以此指导我们构建“内部”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队伍, 组建自身的教学精英团队, 才能切实提高整个教育体系的层次, 打造出切实满足实践需要的消防“品牌”院校。

3.2 应对挑战, 对消防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1) 以区域发展现状为依据, 加大特殊课目的教学比重。

不论是《规划》文本内容, 还是南京市消防工作实际, 都反映出教学对象对传统业务课目熟悉, 工作容易上手, 而许多特色或新增课目则较缺乏专业的管理和处置人员, 其中集中反映在水上消防建设、地下工程救援以及古建筑安全保护等三方面。从职业教育角度考虑, 可以从教学内容 (含课时数量) 和教学形式两方面加以强化。

第一, 在相关课程中增加特殊课目的教学内容。实际上, 水上消防站的建设和运转、地下工程的监控和救援是华东省份以及其他沿海、沿江发达地区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而管理、保护古建筑的消防安全也是许多文物密集地区的热点难题。传统消防教育体系中, 对这几方面内容的深入研究和教学实践分量不多, 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消防实务的需要。因此, 可从施教者、篇幅、课时数量等多方面加大这几部分内容的授课, 其中, 选调或培养具备从业经验和业务专长的施教者至关重要。

第二, 建设或联络模拟教学场地, 实施实践教学。消防行业的性质决定了消防人员应具有较高的业务操作能力。结合上述内容, 如果能够建设相关的模拟操作场地, 例如, 选取或修建适当面积的水域, 结合陆域建设水上消防站, 实施水上灭火救援的业务模拟训练, 将是消防教育模式的创举。另外, 立足实际情况, 可以联络地下工程或古建筑有关单位, 一方面, 可参与地方消防部队灭火演练, 另一方面, 在允许的情况下实施现场模拟教学。

(2) 加强与基层部队的交流, 转变“教学指导基层”的思维模式。

真正具有时代意义的知识来源于部队实践和业务钻研。目前, 消防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许多施教者均来源于地方院校或本校, 即使对部队生活和业务工作有过接触, 时间也很短暂, 更谈不上经验的积累。因此, 施教者勇于“走出去”, 基层干部乐于“请进来”, 加强院校与部队的双向交流具有重大意义。院校施教者自身也要转变观念, 放低位置, 施教者的工作成效其实取决于教育对象是否能够承担基层工作、独立完成任务, 因此, 基层部队的业务实践应指导施教者对自身工作流程作出修正与完善。

总之, 不论是区域发展还是城市规划、消防工作导向, 都是消防职业教育人员应当涉足的领域之一, 知识越全面, 钻研越精深, 越能在工作中体现教育的意义和对消防事业的推动作用。消防教育事业应始终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紧紧维系在一起, 用开放的眼光认清教育对象“第一任职”的实际需要, 是消除教育环节中诸多不和谐音符的关键所在。

摘要:消防职业教育实施过程中, 不能回避区域差别和各个城市消防发展状况。本文从解读《南京市城市消防总体规划》 (2001~2010) 入手, 站在透视区域发展和城市消防规划的角度, 分析了现有消防职业教育体系中存在争议的几对“关系”, 提出了加强特殊课目如水上消防建设、地下工程救援及古建筑安全保护等的教学比重、加强双向交流等思考。

关键词:教育,第一任职,区域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 南京市城市消防总体规划 (2001~2010) [Z].2002, 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指导下一篇:关于导游资格证考试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