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资源文化艺术论文

2022-04-29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档案信息资源文化艺术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由于受到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影响,档案信息数字化作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首要前提。并且根据国家电子档案产业的相关政策,从信息技术应用的角度来分析。本文阐述了关于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同时,也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用途做了相关研究。

档案信息资源文化艺术论文 篇1:

城市精细化治理逻辑下档案信息赋能路径探究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治理面临的问题越发复杂,精细化成为当代城市治理的一个重要特征。信息技术的变革既驱动着社会治理的新诉求,也为档案信息赋能精细化治理提供了重要契机。通过专业化的档案信息管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档案信息可以赋能城市文化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利用一体化档案政务信息平台打通政务信息与档案信息之间的壁垒,是城市精细化治理逻辑下档案信息赋能的重要路径。为此,档案管理部门需不断优化档案信息资源,打破部门管理壁垒,健全档案信息利用机制,提高档案信息服务质量,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助力城市治理。

关键词:精细化治理 档案信息 信息赋能

作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治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对治理手段提出了智能化与精细化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信息技术和数据信息资源的深度介入成为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方向。檔案信息作为政务信息资源的一种,记录着城市管理的进程,因此,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赋能城市精细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精细化治理与档案信息赋能

(一)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内涵

城市精细化治理是“坚持以人为本,依据城市复杂系统的特性,引入精细化治理理念,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方法,并吸收各类城市主体共同参与的城市治理新模式。”[1]在城市治理过程中,精细化治理需借助现代信息手段创新城市治理的方式方法,重视城市管理各个环节的信息流,吸收各级各类城市治理主体共同参与城市治理的过程,达到协同治理的目的。在治理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融合协调各类各级政府机构的政务信息,是精细化治理的关键。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治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城市采取更为精细的治理手段。在通信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各级政府机构与部门之间通过电子政务进行协作,跨越了时空限制,提高了城市治理效率。政府各部门间合作的主要途径是依靠信息沟通协同,沟通协作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政务信息,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可以打破政府部门间的数据孤岛现状,借助信息资源互换,实现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跨部门、跨地域、跨业务的合作,推进城市治理的现代化转型。

(二)档案信息赋能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必要性

档案信息资源从内容和载体特征来看,其内容记录了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具有社会性与全面性的特征;其载体形态受到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的影响呈现出数字化与电子化的形态。档案信息资源的特征,为其赋能电子政务环境下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了契机。[2]各级政府先后制定与实施大数据战略,利用信息资源协调城市治理各部门间的政务活动,借助信息手段提高城市治理效率。在政务电子化的趋势下,政府事务的开展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信息管理成为数字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档案信息是数字政府政务工作流程各环节的原始记录,方便政府管理者进行查考备案与决策参考。

数字信息治理成为当今政府政务管理的重要工具。城市治理主体通过共建共享信息平台,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减少社会治理主体间的互动成本,提高城市治理效率,为社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公共信息服务。利用信息赋能城市精细化治理,符合城市治理发展规律,能够满足人们对城市发展的预期,可以为居民生活提供更好的公共基础服务。档案信息资源作为信息资源的一种,记录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可以为治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充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可以帮助我国建立服务型、智能型的政府,为城市治理服务。
二、档案信息资源对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赋能作用

在电子政务趋势影响下,借助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将信息数据与城市治理实践相融合,有助于打造现代化城市治理模式。作为城市治理实践的记忆,档案信息资源随着电子政务活动轨迹产生。通过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有助于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一)档案信息资源赋能城市文化

档案中蕴含着历史发展的痕迹,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往往被城市档案所记录。通常同时受到业界与社会好评的公共文化艺术作品,都善于利用城市区域的历史档案文化资源。[3]在城市发展与转型过程中,档案信息作为城市活动记录的载体,承担着城市的宣传与记忆功能,充分利用城市的档案信息资源可以增加城市文化的内涵,提高城市文化的凝聚力,扩大城市文化的影响力。

首先,利用档案信息赋能城市文化可以增加城市文化的内涵。城市的文化内涵是城市的特色资源和无形资产。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往往具备更高的城市知名度和竞争力,挖掘文化内涵要从城市特色文化和地方风俗入手。档案信息中记录着城市发展的完整脉络,是城市特色文化与特色风俗的文献记录载体。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档案信息中的城市文化内涵,激发城市档案信息中蕴含的地域文化特色,丰富当地城市文化形象,对当地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与一般的文献信息不同,档案信息作为社会实践的原始记录,具备社会性与政治性。通过对档案信息资源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开发,挖掘城市文化的深层内涵,可以引领城市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其次,档案信息赋能城市文化可以提高城市文化的凝聚力。文化凝聚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切实的影响与作用。利用档案信息提升城市文化凝聚力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利用档案信息进行文化宣传。通过对档案信息中蕴含的文化内容进行加工解读后向城市居民普及,帮助居民了解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居民文化素质,形成对城市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通过帮助公众利用档案信息提升居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城市文化看不见摸不到,档案信息中包含城市治理的各阶段成果,居民利用档案信息的过程是了解当地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进程的重要途径。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可以帮助城市获得广泛的民众参与度和民意基础,提高城市文化的凝聚力。

最后,檔案信息赋能城市文化可以扩大城市文化的影响力。文化影响力是文化魅力的重要体现,是城市重要的无形资产,是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强大的城市影响力可以帮助吸引外来产业投资落户,加快区域资本集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档案信息作为信息资源具有跨时间与跨地域的属性,是不同时代与地域中城市治理实践的缩影与记录,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开发城市档案信息资源,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归属感,增强城市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促进文化与当地社会资源融合,助力城市地方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与传承,扩大城市文化的人文影响力。

(二)档案信息资源赋能城市经济

挪威档案学家米克伦指出,档案的重要性在于其记录了人类活动,反映了人类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档案信息资源作为城市经济活动的记录,记录着城市经济发展与变革的轨迹。因此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具有积极作用。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档案信息是企业产业链中各环节组织与生产实践活动的记录。吸收企业档案信息中蕴含的行业经验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档案信息同样包含着行业科研技术的演进历程,利用档案信息不断累积行业发展经验,可以促进城市产业集群升级、转型。档案信息资源以其特有的信息属性和资源属性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此外,可以通过挖掘档案信息资源中蕴含的城市文化价值,开发城市相关文化衍生品和文旅项目。利用文化产品与项目的传播,能够帮助城市建立自身的品牌影响力,达到利用文化助推经济建设的效果。城市的品牌影响力可以加速城市对人才的虹吸作用和城市经济结构转型,促进当地文旅经济的发展,扩大城市文化认同与影响力。城市经济发展是一个全面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档案部门积极为社会生产、科研开发、技术创新等领域提供信息服务,可以助力经济科技进步,为城市经济发展持续赋能。

(三)档案信息资源赋能智慧城市

无论是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赋能城市文化还是赋能城市经济,档案信息资源赋能的对象都是城市本身。信息技术与物联网技术不断融入城市治理实践,智慧城市的概念逐渐普及。智慧城市是基于数字化与信息化基础上提出的全新城市发展理念。智慧城市借助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将信息资源与城市现代化管理深度融合,优化了传统城市的基本功能。档案信息资源产生自城市治理活动,凝结着城市治理的相关经验。在智慧城市治理过程中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蕴含的城市治理智慧,可以帮助优化城市治理流程,提高城市治理效率,达到城市治理决策智能化的目的。一个完善的城市需要具有“养育功能”“生产功能”“管理功能”“教育功能”等基本功能,这些功能代表城市具有提供城市居民基本生存保障、为居民生产活动提供生产资料与场所、管理城市居民社会生产活动、教化城市居民等的作用。档案信息参与治理的流程,具有促进不同功能之间的协调、赋能城市智慧化的作用,具体作用模型如图1所示。

从信息化到智慧化是智慧城市发展的主要路径。城市治理过程中信息化为城市发展提供驱动力,促进城市治理趋于智能化。在城市治理过程中,智慧城市需要利用信息数据共享共治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智慧城市的信息化政务运行需实现三个不同阶段的信息工作,包括信息采集、操作运行与决策支持。在智慧城市运行的三个阶段中,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运用是城市治理智慧化的重要手段。档案信息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智慧城市的运行,是城市智慧大脑的记忆工具,可以辅助城市治理的智能化决策。智慧城市借助“互联网+政务”的创新,利用数据资源优化城市管理,减少居民办事流程,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档案信息作为信息资源的一部分,在城市发挥自身养育、生产、管理和教育等基本城市功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档案信息总结城市管理实践经验,优化城市治理流程,能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最终实现城市治理向智慧化发展的目标。
三、档案信息赋能城市精细化治理路径

借助信息数据技术,城市可以向居民提供更为全面、便捷的公共服务,以实现城市精细化治理的目标。精细化治理将城市治理的各方面工作做细,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务活动轨迹被线上办事流程记录,作为政务活动轨迹的档案信息也随之增加。激增的档案信息资源对城市文化、经济和智慧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档案信息赋能城市治理,需立足“智慧政府”理念构建一体化档案政务信息平台,提升档案信息服务质量,不断建设档案事业,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助力城市管理。

(一)立足智慧政府,构建一体化档案政务信息平台

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是以人为本,通过建立高效、统一的信息数据平台,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助力管理决策,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5]智慧政府作为智慧城市的核心,利用统一的信息数据平台,统筹安排政府各部门的信息资源,整体回应城市治理需求。信息技术的进步对于城市治理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经济与技术的影响下,城市治理行政生态环境发生巨变。智慧政府着力推进“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的举措,力图通过建立大数据联动中心实现政府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共用。[6]

政府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管理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信息数据。档案信息资源是政府管理实践中极为特殊的一部分信息记录,贯穿了政府城市治理的全流程。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在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方案的过程中,逐渐加大利用信息数据赋能城市治理实践。通过档案数据赋能城市治理,是帮助城市政府在治理过程中快速开展趋势研判、综合指挥和应急处置的重要途径。

为此,档案管理部门需立足“智慧政府”进行顶层设计,构建一体化档案政务信息平台,可以将档案信息平台与智慧政府信息平台对接,打破政务信息与档案信息利用壁垒。在执行层面的设计中,档案部门需要以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为指导,对各级各类档案馆的档案资源进行统筹,强化不同级别部门间的档案业务衔接,促进不同类型、来源的档案信息数据互认共享。针对档案业务信息,需制定统一的收集、管理、利用、开发等档案工作标准,出台相关法规规章,强化档案管理与政务管理体系,运用顶层设计推进各级各类档案馆与政府机构的协同合作。

(二)优化档案信息资源,打破部门管理壁垒

提升档案利用服务能力,助力城市精细化治理,需深入挖掘档案资源价值,优化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为此,在档案部门开展收集工作的过程中,需更加贴近城市治理需求,拓展档案收集范围。基层档案管理机构需着重收集包括与村镇居民生产生活高度相关的民生档案资源。对收集的基层档案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破除基层档案征集壁垒等;在档案管理工作方面,加大档案信息的网络资源建设与开发,除涉密部分外可逐步将档案信息发布到内部政务管理平台内,方便各级城市管理人员获取档案信息资源。在档案数据管理中要更加强调信息数据、信息技术与管理实践的结合,通过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细节进行优化,将档案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打造可以满足大众需求的档案资源体系。

在城市治理过程中,借助信息资源与技术可以解决涉及面更广、更加复杂的城市管理问题。档案信息与政务信息融合是档案信息资源助力政务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档案工作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7],档案信息资源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记录了经济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档案信息服务是将对城市服务有益的非涉密档案信息逐步接入到城市治理决策过程之中,以协助政府治理,这是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赋能城市治理的重要途径。在城市精细化治理过程中,根据治理需要,对收集保存的各种类型的档案数据资源进行智能分析,辅助城市开展智慧决策,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精准的公共服务。

(三)健全档案信息利用机制,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治理的需求更加多样,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和档案信息化程度可以提高档案智慧化服务的效率,从而发挥档案信息的更大价值。[8]立足于智慧城市的大背景下,利用信息赋能精细化治理是城市治理的整体发展趋势。档案信息赋能路径的探索需深入推进档案利用体系建设,充分实现档案对国家和社会的利用价值。为此,档案管理机构需顺应城市管理的趋势,立足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現状,分析不同利用主体的需求,深入挖掘开发档案资源。通过健全档案信息利用机制,为各级领导机构的决策提供参考,以提高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

在档案利用服务方面,各级档案管理部门需将档案查询利用服务融入区域内“一网通办”服务体系中,推动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延伸到村、社区基层一线,促进档案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9],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服务半径与渗透力,扩大档案服务的覆盖领域与范围。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过程中,建立档案信息利用的用户反馈机制。反馈机制可以根据用户反馈的情况,发掘高频利用的档案信息。这些高利用率的档案往往也是公众较为关心的民生档案。此外,还应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归纳档案信息利用规律,依据规律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档案服务改进,优化档案利用的服务手段,提供优质档案服务内容。各级各地档案馆在做好自身档案服务的同时,也需将档案业务融入城市治理过程之中,改进城市治理服务。

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借助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推动多个部门联合联动,构建信息化支撑的精细化治理体系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趋势。在城市治理活动中,引入精细化的理念和原则,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更加精准地识别不同居民的个性化需求,以提供高效、多元与人性化的公共服务,进而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档案信息作为文化、经济和城市治理的记录,利用好档案信息可以从文化、经济与城市管理等方面赋能城市精细化治理。为此,档案管理机构需立足智慧政府,将档案信息与政务信息相对接,构建一体化档案政务信息平臺。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提升城市治理效率,是档案信息服务与利用方向的有益探索。利用档案政务信息平台助力各级政府的城市治理,可以丰富参与治理的途径,拓展城市基层治理范围,提升城市的治理效能。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信息管理的社区网格化治理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为例”(项目编号:2019SJA2119)的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及参考文献:

[1]毕娟,顾清.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制度体系[J].行政管理改革,2018(6):38-42.

[2]田兵兵.从知识管理出发创新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策略[J].北京档案,2021(5):36-38.

[3]朱建邦,希茜,闫格.城市公共艺术治理中的传统再现:论档案文化资源对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介入[J].北京档案,2017(11):11-14.

[4]王玥瑄.企业档案信息资源文化价值开发研究与思考[J].档案学研究,2020(1): 119-121.

[5]安玉华,胡中华.浅谈大数据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建设[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7):59-60.

[6]翟云.基于“互联网+政务服务”情境的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J].中国行政管理,2017(10):64-68.

[7]王蕊,刘永,武利红,等.智慧城市融合型档案标准规范建设思考[J].档案管理,2020(4):36-37.

[8]徐永盈.城市管理档案工作优化路径分析[J].浙江档案,2021(6):56-57.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中办国办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EB/OL].[2021-08-02].https://www.saac.gov.cn/daj/ toutiao/202106/ecca2de5bce44a0eb55c890762868683.shtml.

作者单位:苏州城市学院社会服务系

作者:徐丹丹 方鸣

档案信息资源文化艺术论文 篇2:

档案信息数字化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由于受到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影响,档案信息数字化作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首要前提。并且根据国家电子档案产业的相关政策,从信息技术应用的角度来分析。本文阐述了关于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同时,也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用途做了相关研究。

就目前来看,世界各国都向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迈进,由于各个国家间经贸和科技文化交流不断的增进,来往的次数也不断的增加,让国内的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之下。出现了大量数字文件,面对这样大量电子文件出现,如何做好电子文件收集和管理,是相关部门需要考虑的。为了处理好这些电子文件,就应该不断的开发档案信息资源,适当的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将档案信息资源得到更大的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够解决在档案信息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一、档案资源的数字化

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需要不断的更新,不断的发展。而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作为档案信息建设中的前提工作,同时也是信息时代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在档案资源的数字化进程中,需要制定档案数字化的计划和目标,结合现在得人力、物力、财力,对档案实行数字化的管理,在对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的时候,档案应该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因此,在对数字化应用的时候需要对电子档案制定一个标准,保证电子档案的格式更加地规范和统一。

二、档案信息数字化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

现如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让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了全面、协调的作用,为信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因此档案管理部门要履行好相应的职责,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工作做到最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提高社会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实行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根据相关调查,档案在馆藏中数量最多,不管是种类的数量还是文体的数量,都是多样的。根据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出现了很多的电子文件,而档案管理的工作正在朝着以前纸质文件向现如今由纸质版与电子文件共存的形式转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档案馆藏出现了纸质版与电子版文件同时存在的特点。所以,相关部门为了将档案数字化融入到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来,在档案数字化制定了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在目前的情况来看,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都存在着不足,利用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是必然要求。再利用数字化管理档案的时候,需要制定相关档案管理要求,对电子文件的格式需要进行规范和统一,减少电子文件的重复使用,避免资源浪费的现象出现。因此,相关的档案管理部门,需要配合计算机信息技术部门研究纸质的档案扫描设备,可以对不同的文件载体进行数据转换,从而更好的保存转换过后的电子文件,避免电子文件数据的缺失。

实行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管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档案信息数字化核心和本质。而档案信息数字化的主要工作就是对电子文件进行收集和归档。在档案对电子文件的管理中使用的软件各式各样,电子文件的形式也是各式各样,这就出现了数据没办法实现共享,在一定的程度上,阻止了电子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电子文件的收集和管理。这就要求档案管理的相关部门需要做好电子文件的管理工作,合理,有序的做好电子文件的数据收集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为了能够达到这一点。首先,就应该对电子文件实行合理的归档方案,建立档案部门和电子文件管理部门,这些部门需要做好对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并且严格的执行,对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归档的方法,归档的要求需要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电子文件能够更好的归档。首先,需要将电子文件实行归档制度,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首要前提是将电子文件进行收集和归档。因此,需要建立档案部门和电子文件部门,制定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各个部门之间要相互统一,相互负责,把信息的管理和规划做到更好。并且将制定的这些制度,要执行下去。从电子文件的归档要求,归档方法,归档范围,来提高电子文件的归档效率。其次,对于电子文件中的数据收集体系需要强化,因为在电子文件中文件开源渠道很广,为了电子文件的质量,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需要加强管理,不断的提高数据收集的交换系统。所以应该对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各个方面的能力,对于档案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

三、档案管理的创新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动力

档案工作作为服务工作的一类,检验档案信息的唯一标准就是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果。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就应该在管理方面加强服务意识,增加创新精神。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第一,加强档案制度的创新,不断的完善档案的管理制度,对档案管理的服务制度也需要加强,服务范围也要逐渐的变宽,设立更多的服务机构,提供一些档案的咨询服务平台。第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需要加强。

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需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速度保持一致,不断的创新,改变之前的档案管理模式和档案管理的方法。强化服务意识,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增加服务的质量和服务的水平。第三,档案的服务体制要创新。为了增加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需要实行以人为本的档案管理人员激励机制,这样可以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加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来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四,保持档案的教育创新 。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对于培训的方式也需要不断的更新,对档案管理人才大力的培养,使这些人才更适合档案管理的需要,来促进档案信息化工作向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在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中和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时候,在这过程中的工作有着复杂的特点,所以档案管理工作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应该将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向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迈进,同时也能够为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良好的保障。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文化艺术学校)

作者:张成丽

档案信息资源文化艺术论文 篇3:

档案编研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思路

【摘要】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以档案资源及相关信息资源为基础,以满足利用者对档案信息的需要为主要目的,对档案内容进行研究和编撰的工作。具体来讲,是指档案工作人员把具有研究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档案信息采集、分析、加工、整序、综合制成档案信息,或将特定题目的档案文件或档案信息集中、系统化,主动开发提供给社会各界利用,它是档案业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档案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档案编研 问题 对策思路

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以档案资源及相关信息资源为基础,以满足利用者对档案信息的需要为主要目的,对档案内容进行研究和编撰的工作。具体来讲,是指档案工作人员把具有研究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档案信息采集、分析、加工、整序、综合制成档案信息,或将特定题目的档案文件或档案信息集中、系统化,主动开发提供给社会各界利用,它是档案业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档案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我国档案编研工作的现状来说,尽管我们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和档案编研提供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就总体而言,档案编研还不能完全承担社会和大众对它的要求,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社会对信息交流必须准确、简明、适用、及时的要求。档案编研工作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题陈旧、选材不精

选题是档案编研工作中的首要环节,并带有决策性质,直接关系到编研工作社会效益的发挥,关系着档案工作的服务方向。但现在的编研选题,存在着择材面窄、选题不合理、实用性不强的传统编研思路,对现实的参考作用不大。在选题的选择上缺少层次,缺乏创新精神和现代化的设备、手段,跟不上时代和现实工作的要求,并且由于加工时间与传递时差长,忽视材料的二次、三次加工,结果编出的成果缺乏新颖性,时代特色不够明显,吸引力不强,既不具有“长课题”的深度和精度,又不具备“短课题”的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档案编研材料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编研工作的水平。对档案工作全局也存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影响。一部好的编研材料不仅能为利用者带来效益,而且还有具有宣传作用。反之,粗劣的编研材料不但浪费了人力、物力,还带来不少负面影响。

(二)观念落后、认识不足。档案是真实的原始记录,维护档案的原貌是档案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档案编研成果基本保留了档案的原貌,使得档案的原始性得以完整的保存。但同时也出现了另一个问题,档案资料的原始性与使用者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距离。在实践中人们仅仅将编研工作看作是档案业务的其中一环节,或者认为编研工作可有可无,往往更倾向于抓基础、搞开放服务,对编研工作缺乏研究和投入,如选题立意不新,与经济联系不紧密,研究少、汇编多,成果显示缓慢等都足以说明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方面,都缺乏开拓性的思想意识。

(三)挖掘深度不够、成果质量不高。档案编研工作本身包含两层含义:一为“编”,一为“研”,所谓“编”就是对档案文献进行整理加工与汇集,而“研”主要是对档案内容的研究与考证。二者互为一体,又互相递进。“编”与“研”必须实现有机结合、同步发展,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成果。但大多的档案编研人员都重视“编”而忽视“研”。档案编研工作大多只是把档案中已有的一些统计数据、现成材料照搬摘录,忽视了在汇编的基础上加以研究这一方面。编研成果往往质量不高,过于简单化。

(四)材料不足、结构单一。编研材料的数量与质量是直接体现编研工作水平的硬指标,不但关系到编研工作的整体推进,对档案工作全局亦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影响。一部好的编研材料不仅能为利用者带来效益,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宣传作用。反之,劣质编研产品不但浪费人力、物力。还会产生误导,造成恶劣影响。

(五)理论滞后、指导乏力。总的来看,现阶段的问题是档案编研的理论跟不上实际工作发展的需要。我国档案编研理论研究历史不长,实际工作中,主要致力于档案基础理论和宏观管理的研究,档案文献编纂学虽然比较系统,但主要是论述史料的文献编纂工作。许多企业的档案编研,缺乏理论指导,编而不研,简单汇总,档案编研成果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档案编研工作的新思路

对于档案编研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应该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去应对解决。要想做好档案编研工作,需多方合力,扬长补短。针对档案编研的问题,我谈几点档案编研工作的新思路。

(一)编研成果与文化作品相结合。档案编研工作是主动、系统、广泛的开展提供利用服务的一种重要方式。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更追求精神层面上满足。档案编研可以适度提高公众参与度,多出与时俱进,满足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成果作品,可适度借鉴当时期文化艺术作品,比如结合庆祝建党百年活动,编研具有活动特色,展现企业在百年历程中奋勇前行的作品。也可结合少数民族地区风土人情,编研有关民风民俗的年鉴等作品。

(二)编研成果要满足社会需要。满足社会需要是档案信息开发和实现其价值与社会功能的发展需求。档案信息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取决于档案信息对社会的满足程度,满足程度越高,说明档案信息开发工作的效果就越好。档案编研要从档案馆内走出去,就不能只局限于自己的那片小天地,不能闭门造车,不能与社会脱节。要了解社会发展动态,社会当前热点,与社会相融合。借助外力搞编研。在现今社会飞速发展的前提下,档案工作者在档案编研中应注意扩大编研信息来源,引进社会力量编研。走协作开发的路子。将本部门、本地区与兄弟单位的档案、图书、情报及从民间收集的档案资源纳入选材范围。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经验。

(三)利用技术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编研的理念、方式、方法和展现形式都发展了质的改变。信息技术时代的档案编研更高效便捷、灵活多样。编研工作可依托信息系统强大的存储、检索、传输功能,借助于计算机高效率的信息处理功能,使信息采集更方便、信息加工更快捷。不仅可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也使得编研选题更灵活。编研成果的利用者只需要输入关键词或分类号,便可查到相关内容和信息,节省了人力也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档案编研成果的利用率。

(四)引入市场机制。搞好编研工作,需要编研人员的高业务水平,需要丰富的馆藏,但还有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必要的档案经费。在编研工作中,由于经费不足,使得编研工作难以深入开展的案例比比皆是。由此,编研工作也可顺应时代潮流,引入市场机制。比如计划可公開出版的档案编研成果,在编研过程中,就可同步引入广告业务,在不影响内容阅读的前提下,刊登彩色插页广告。或参考书籍出版行业,引入出版投资者,按需编研,以编研养编研。挖掘档案编研市场潜力。

参考文献

[1]王保忠.略论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编研工作.档案学通讯,2004年第五期:67-70页

[2]寇雪盈.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9卷:87-89页

[3]安文君 李贵平.档案编研工作应进一步加强.内蒙古石油化工,第30卷:76-77页.

[4]邓绍兴 陈智为主编.档案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276-280页.

作者简介:

周慧(1981—),女,汉族,籍贯:湖南益阳,学历:本科,职称:无,单位:中国融通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档案

作者:周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在家教育的法理分析论文下一篇: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