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干预审计论文

2022-05-07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会计师干预审计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IPO在审企业财务检查风暴下,为了探求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否影响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的类型,文章从公司的盈余管理出发,以2011—2012年沪深两市A股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OSL回归方法研究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类型之间的相关性。

会计师干预审计论文 篇1:

对会计师事务所开展非审计服务的理性思考

[摘 要]注册会计师开展非审计服务有利于促进企业经济活动的规范化运行,有利于优化事务所的服务结构,有利于实现事务所人员结构的合理化,有利于增加事务所的资本积累,有利于事务所准确评估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有利于事务所降低成本、实现双赢。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会计市场的开放和新准则的颁布实施,为会计师事务所开展非审计服务提供了机遇、人才和制度保障。应从三个层面来规范、鼓励和支持非审计业务的发展:一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引导会计师事务所合理发展非审计服务;二是会计师事务所应强化质量控制;三是注册会计师应完善自我,规范执业。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非审计服务;审计独立性

[文献标志码]A

非审计服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除审计服务以外的各项服务的总称,目前主要有管理咨询和税务咨询等。管理咨询包括经济活动分析、经营策略建议、资产和人才管理、对销售活动的建议、投资咨询;税务咨询服务指会计师事务所为委托人提供的税务代理、税务筹划等。

近年来,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会计师事务所能否开展非审计服务一直存在争议。不少人认为审计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事务所既从事审计业务又提供非审计服务,损害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笔者认为忽视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和职业道德的缺失才是导致审计失败的根本原因。非审计服务的存在不仅没有违背审计目标,而且对于繁荣注册会计师事业、增强竞争实力、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和审计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一、会计师事务所开展非审计服务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促进企业经济活动的规范化运行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向了国际市场。新的国际国内环境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和信息化程度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企业因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差异,无法完全满足这一高标准的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利用其丰富的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和技术优势,对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咨询、税务咨询和其他管理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合理且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机制,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实现企业经营活动的规范化运作。

2.有利于优化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结构,增强竞争实力

目前我国多数会计师事务所服务结构单一,不利于事务所竞争实力的提高和稳定发展。随着会计服务市场的不断开放,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将利用其明显的优势抢占国内尚未开发的非审计服务市场。

国内事务所如果仍然依赖单一的审计服务,将会错失拓展服务领域的良机,使自己与国际事务所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应及时调整服务结构,积极开展非审计服务,增强竞争实力。

3.有利于实现会计师事务所人员结构的合理化

随着市场的逐渐扩大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要求注册会计师能够提供投融资决策、风险规避、市场预测等一系列高层次的管理咨询服务。开展非审计服务有利于促进事务所吸纳如信息技术、风险管理、资产评估和公司融资等方面的人才,使事务所内部的人才结构日趋合理,提高事务所的竞争力和抵抗行业风险的能力,从而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4.有利于增加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本积累

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在规模和资本积累方面都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存在一定的差距,无法与国际事务所在国际舞台上平等竞争。审计业务较低的收费标准无法实现快速的资本积累。而非审计业务以其潜在的高收入的可能性和广阔的市场需求,以其相对审计业务而言几乎不承担风险的特征,必然成为会计师事务所实现资本积累的一条重要渠道。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应努力拓展业务范围,在保证基本的鉴证业务执业质量的基础上,开展非审计业务,增加事务所的资本积累,以增强其应对风险的能力。

5.有利于注册会计师准确评估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

实施风险评估是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理念,也是现代审计的一项重要程序,它以全面细致地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为内容,以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为目的。注册会计师通过提供非审计服务,能更深入地了解客户的经营情况、商业计划、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管理运作及其经营环境,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准确地把握财务报表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选择更有效的审计程序,提高预防风险的能力。

6.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降低成本,实现双赢

非审计业务与审计业务的同时开展在其成本比较上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审计的过程中,注册会计师积累了一定的关于被审计单位的有效信息,可用较低的成本完成非审计服务。同时,

提供的非审计服务也可为事务所今后的审计业务节约审计成本。如注册会计师可针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缺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来协助其进行改进,这必然会降低被审计企业次年的审计风险评估,从而降低审计成本。

二、会计师事务所开展非审计服务的可行性

1.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开展非审计服务提供了发展机遇

经济的发展必将带动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业改制、并购、重组等活动频繁发生,新设企业不断涌现,对会计服务、管理咨询服务、投资与融资咨询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税务咨询服务的需求者(小型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其他经济组织)剧增,为会计师事务所开展非审计服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投资环境的逐步改善,国际资本将更多地注入我国,从而给注册会计师行业带来更多的商机,使注册会计师的服务需求量和需求品种大大增加。

2.会计市场的开放,为开展非审计服务提供了发展空间

随着我国会计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会计服务贸易市场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包括会计审计服务、税务服务和管理咨询服务等在内的中介服务市场将加速整合和规范。由政府部门过度干预所形成的中介服务市场各自为政、部门封锁、行业垄断的状况将有所改变,束缚我国注册会计师服务市场发展的障碍将会逐步消除,从而给注册会计师行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3.会计教育的发展,为开展非审计服务提供了人才保障

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正在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级会计人才。在全国现有的

千余所全日制普通高校中,一半以上设有会计学专业,其中有23所学校设置了注册会计师方向,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培养专门化人才;上海、北京和厦门三所国家会计学院,通过开展各种专题性培训班、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研修班、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企业财务经理以及总会计师研讨班等,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的行业领军人才。

4.新准则的颁布实施,为开展非审计服务提供了制度保障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包括鉴证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这表明国家已将会计师事务所提供非审计服务纳入法制化建设的轨道;已公布实施的相关服务准则第1401号和第1411号,对规范注册会计师代编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提供管理咨询等非审计服务业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将陆续颁布部分相关服务准则,以进一步规范非审计服务的开展。

三、对会计师事务所开展非审计服务的建议

会计师事务所开展非审计服务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更是繁荣和稳定注册会计师事业的需要。因此,我们应理性地看待非审计服务,从不同层面采取措施,规范非审计服务行为,鼓励和支持非审计业务的发展。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引导会计师事务所合理发展非审计服务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作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全国性管理组织,应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为事务所开展非审计服务创造宽松的执业环境。

一是引导一部分规模较大、管理规范、执业队伍素质高的会计师事务所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拓宽业务空间,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和成长机遇,增强事务所的发展后劲,提高生存的稳定性和竞争优势。

二是加快对高级会计人才的培养,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一方面

,通过全国23所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学校的本科教育,加强注册会计师非审计服务的教学内容,拓宽该方向学生的知识面,以适应注册会计师多元化服务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加强注册会计师非审计服务的继续教育和交流探讨,在增强注册会计师非审计服务意识的同时,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是加强非审计服务监管。加强行业自律和对独立性行业的监管。注册会计师协会可以通过加强相关服务准则建设、建立管理咨询准则委员

会,以规范和指导管理咨询服务等方式进行行业自律;政府监管机构应要求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披露审计收费与非审计收费,限制某些对独立性业务有直接影响的代理记账、内部审计等业务,限制同一注册会计师为委托人同时提供审计和非审计服务,规定非审计服务的合理上限,保证其以审计服务为主、非审计服务为辅的发展格局。

2.会计师事务所应强化质量控制,合理发展非审计服务一是在提供非审计服务的同时确保主营业务。

对绝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而言,以审计服务为主营业务是现实选择。会计师事务所在确保以审计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前提下,可对审计客户进行跟踪服务,深入了解客户对非审计服务的需求,打开拓展非审计服务的市场。中小事务所应根据自身专业特长、业务发展需要确定专业服务方向,在某一服务品种方面形成自己的专长、特色和优势。

二是确保审计独立性。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灵魂,也是注册会计师取得社会公信力的前提。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在为同一单位既提供审计服务又提供非审计服务时,应充分考虑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即不能安排执行非审计服务的注册会计师执行对同一服务对象的审计业务。既要做到形式上的独立,又要做到实质上的独立,确保审计独立性不受影响和损害。

三是处理好利益分配关系。

咨询服务与审计服务在收费标准、风险承担、工作量分配等方面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咨询服务的盈利能力可能要高于审计服务。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要妥善处理好审计服务人员和非审计服务人员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避免产生内部矛盾。

3.注册会计师应完善自我,规范执业

无论是提供审计服务还是非审计服务,注册会计师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准和专业胜任能力,都将直接影响到执业的质量。因此,注册会计师应严以律己,自觉遵守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研究和学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各项规范性要求,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注重积累实践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执业水平。

作者:邢 晟

会计师干预审计论文 篇2:

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研究

【摘 要】 IPO在审企业财务检查风暴下,为了探求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否影响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的类型,文章从公司的盈余管理出发,以2011—2012年沪深两市A股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OSL回归方法研究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类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审计意见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但是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并不能有效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关键词】 盈余管理; 审计质量; 回归分析

一、引言

2013年1月8日,证监会召集行业的IPO在审企业召开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会议,被称为IPO“史上最严财务核查”拉开序幕。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轮企业自查阶段于3月31日已经接近尾声,紧接着更为严格的第二轮企业抽查工作在资本市场及媒体中形成了极大的冲击。截至4月3日,2013年撤回IPO申请的企业达到166家,创业板、中小板和主板撤回企业分别为106家、49家和11家。证监会在已提交自查报告的612家企业中选取30家企业作为抽查对象,而未被抽到的582家企业将进入正常审核程序。与此同时,有109家企业提出中止审查,试图通过这样的“缓兵之计”来看看风向。但证监会表示,5月31日后将对上述延期企业进行再次抽查,抽查比例将由4.9%提高 到9.17%。

在我国经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环境日益优化以及投资者决策更加严谨和科学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2010—2012年期间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研究其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程度,为公司管理者进行财务决策、规避非标准审计意见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也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一个针对企业会计盈余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及研究内容,国内外学者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权威性的定义大体分为狭义的盈余管理及广义的盈余管理。Scott(1997)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公认会计准则许可的范围内,通过自由选择会计政策,优先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这就是经典的狭义盈余管理。而对于广义的盈余管理,Katherine Schipper(1989)指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为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或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盈利的预期,企业管理层通过有目的性地干预,在对外进行披露时,有意对财务报告进行控制的过程。广义的盈余管理并没有把其限制在“公认的会计准则”范围内,并且在国内外对应计利润分离法(如Jones模型)的实证研究中,也并没有对盈余管理在方法和准则的范围内作出特殊的限制。综合以上定义,本文采用的定义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为获得部分的或私人的利益,通过合法的会计调整或违规的操纵手段等,对财务报表盈余及其相关信息进行加工或操纵的行为。

随着独立审计在经济市场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得国内外学者对其愈感兴趣。Ferdinand & Judy(1998)通过对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的研究,得出了会计师事务所给进行了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更大,支持了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被出示保留意见的可能性越大这一推论。Francis & Krishnan(1999)对美国上市公司进行了研究,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为了规避审计风险,避免由于工作失误造成本身或所在会计师事务所潜在的损失,能够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并且会计应计利润与进行盈余管理可能性成正相关。从上述多个学者的观点中,基本得到了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因此本文假设:

H1: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越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注册会计师为了维护其行业的声誉、形象及社会(网络)关系等,减少声誉的损失对未来的影响,行业内部会加强其自律性,从而提高审计质量。Becket(1998)等证明了“六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操纵性应计利润的行为显著地低于其他企业。Vander Banwhede(2003)对比利时非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调低利润盈余管理行为的审计中,“六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高于其他事务所,并对这些公司出具了非标准的审计意见。基于上述观点,基本上得到了事务所规模能有效地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因此本文假设:

H2:国内“十大”①会计师事务所比“非十大”更能有效约束盈余管理。

三、研究样本和变量

(一)样本和数据的选取

对于样本的选取,为了排除不同股票类型对上市公司财务行为的影响,本文仅选取2010—201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剔除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可能出现异常的ST及 ST类公司以及财务数据不完整的上市公司。本文共选取589家上市公司,得到1 767个研究样本。本文数据来源于国泰君安CAMAR数据库,并参照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com.cn)相关信息。

(二)研究变量

1.因变量——盈余管理

国外对于盈余管理最常用的计量方法是应计利润分离法,即将应计利润通过回归的方法,分离为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和操纵性应计利润,并用操纵应计利润来衡量盈余管理的大小和程度。国外盈余管理的研究领域及计量模型非常多,常用的分别有:(1)Jones(1991)模型;(2)修正的Jones模型(Dechow、Sloan & Sweeney,1995);(3)行业模型(Dechow、Sloan & Sweeney,1995);(4)截面Jones模型(DeFond & Jiambalvo,1994); (5)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DeFond & Jiambalvo,1994)。本文采用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运用现金流量表法计算应计总利润,从而推出操纵性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的替代变量。该模型如下:

TACi,t=EBXIi,t-CFOi,t (1)

TACi,t / TAi,t-1=?琢0+?琢1(1/TAi,t-1)+?琢2(?驻REVi,t/TAi,t-1)+?琢3

(PPEi,t/TAi,t-1)+?着i,t (2)

NDAi,t / TAi,t-1= ?琢0 +?琢1(1/TAi,t-1) + ?琢2 [(REVi,t-RECi,t)

/TAi,t-1]+?琢3(PPEi,t/TAi,t-1) (3)

DAi,t/TAi,t-1=TACi,t/TAi,t-1-NDAi,t/TAi,t-1 (4)

其中,TACi,t是第i个公司第t年的应计利润总额,EBXIi,t是第i个公司第t年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的净利润,CFOi,t是第i个公司第t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TAi,t-1是第i个公司第t-1年的年末资产总额,TACi,t/TAi,t-1是经过第t-1期期末总资产调整后的第t期的应计利润总额,NDAi,t/TAi,t-1是经过第t-1期期末总资产调整后第t期的非操纵性应计利润,DAi,t/TAi,t-1是经过第t-1期期末总资产调整后第t期的操纵性应计利润,该指标作为盈余管理的替代变量。为了更准确反映盈余管理的真实程度,本文在分析中用 DA替代DAi,t/TAi,t-1,克服有关盈余管理计算正负相抵消的影响。

2.自变量——审计意见(Opinion)、“十大”(Top10)

薛丽达等(2011)等通过对盈余管理寻租、审计风险以及事务所风险承受能力对审计意见收买行为进行了分析,发现盈余管理程度越高,上市公司操控审计费用、收买审计意见的概率越高;盈余管理行为的审计风险越高,审计意见改善的概率越高。陈小林、林昕(2011)研究了审计师能否对不同属性的盈余管理作出差别反应,研究发现在同样进行了盈余管理的样本中,审计师能够区分不同属性的盈余管理,对高风险的机会主义盈余管理应计额出具非标意见的概率高于低风险的决策有用性盈余管理的应计额。因此,本文选择审计意见(Opinion)作为自变量,当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时,Opinion取0,否则取1。郭照蕊(2011)通过研究新会计准则施行后国际四大的审计质量,发现国际四大与非国际四大在审计质量上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某些年度国际四大甚至比非国际四大更差。为了研究盈余管理与事务所规模是否存在相关性,本文选取国内“十大”(Top10)作为事务所规模的替代变量,当年为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事务所是“十大”的,Top10取1,否则取0。

3.控制变量

为了更好地研究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本文在以往相似研究的基础上,从上市公司的审计稳健性、公司规模、股票收益率及财务杠杆方面代表了审计意见的影响因素,选取的控制变量如下:Change为虚拟变量,如果上市公司当年更换了会计师事务所,则取1,否则取0;Size为当年上市公司年末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EPS为当年上市公司年末每股收益;DR为当年上市公司年末资产负债率。

因此,本文通过以下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DA= ?茁0 + ?茁1Opinion + ?茁2Top10 + ?茁3Change + ?茁4

Size+?茁5EPS+?茁6DR+?着

四、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一)样本描述性统计

为了更好地捕捉变量的基本分布规律,本文对模型所涉及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如表1和表2。

由表1可以看出,2010年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Opinion)的上市公司占全年的3.9%,2011年非标准意见占1.87%,2012年占1.53%,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上市公司聘请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Top10)的比例,从2010年的58.06%缓慢增长至2012年的58.23%。从上述两个自变量的统计分析结果中可以得出,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越来越倾向于聘请“十大”会计师事务所,而“十大”所出具的审计意见,也更多地趋向于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

由表2可以看出,代表盈余管理的操纵性应计利润DA和每股收益(EPS)呈现显著的峰度较陡的左偏态分布,审计稳定性(Change)及企业规模(Size)呈现峰度较平坦的左偏态分布;而资产负债率(DR)差异则并不显著,其分布基本可视为接近正态分布。本文的因变量及控制变量的分布基本符合样本公司的实际预期,其分布的差异性并不显著影响后续的经验分析。

(二)回归分析

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基于假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模型的拟合度结果如表3。

从表3的回归结果来看,若上市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盈余管理,则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符合基本H1。但是本文发现国内“十大”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并不相关,这与本文的H2不符,说明“十大”并没有像我们预期那样揭示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模型的控制变量公司规模对盈余管理显著,表明若公司规模增大1个百分点,则操纵性应计利润反而减少0.039个百分点,影响程度较小。而审计的稳定性、每股收益、资产负债率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不大。

五、研究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审计意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这一结论可以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为: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越高,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高。二是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并不能有效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这是因为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中,选择“十大”为其出具审计报告的公司比例已经超过50%并且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这一结论可以理解为会计师事务所也是经济市场中一个独立的经济人,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可能会使客户的满意度下降,更甚者会解聘会计师事务所,从而失去了审计经费的来源。但是注册会计师没有揭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又可能面临被处罚或者被起诉的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实在令人担忧。为此,我国证券市场应当继续完善监管政策,另一方面加强对审计质量的监督,更加重视审计意见,尽可能地避免像这次的IPO再查风暴下才揭示出众多上市公司都存在财务问题。三是除公司规模外,审计的稳健性、盈利能力和财务杠杆与盈余管理的相关关系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上市公司即使是变更了会计师事务所,也是在“十大”内部转换。而本文选择了每股收益代表盈利能力以及用资产负债率代表财务杠杆,短期内难以反映上市公司的具体财务经营状况,因此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不大。

【参考文献】

[1] Scott,W.R .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 [M]. Prentice Hall,1997.

[2] Schipper K. Commentary on Earnings Management [J]. Accounting Horizons.1989.

[3] Judy.S L and Ferdinand A.G.A Test of the Free Cash Flow and Debt Monitoring Hypotheses: Evidence from Audit Pricing [J]. Working Paper,1998.

[4] Francis, J.and K Opinion ishnan, J., 1999, Accounting Accruals and Auditor Reporting Conservatism [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1999.

[5] Becker, C, M DeFond, Jiambalvo and K R Subramanyam, The Effect of Audit Quality on Earnings Management [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1998.

[6] Vander Banwhede, Marleen Willekens and Ann Gaerem ynck. Audit Firm Size, Public Ownership, and Firms’ Discretionary Accruals Management [J]. The Journal of Accounting, 2003.

[7] 薛丽达,王敬勇,崔秀梅.盈余管理、审计意见收买与事务所风险承受能力[J].财会通讯,2011(10):49-52.

[8] 陈小林,林昕.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属性与审计意见[J].会计研究,2011(6):77-85.

[9] 郭照蕊.国际四大与高审计质量[J].审计研究,2011(1):98-107.

作者:彭景颂 杨诗炜

会计师干预审计论文 篇3: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

以促进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为研究出发点,介绍了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概况,肯定了这些年取得的发展成就,接着分析了导致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问题的四点原因,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审计独立性、优化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环境、建立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培育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等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中小企业;竞争力;定位

D9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12月我国共有会计师事务所8295家,有11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行业从业人员规模也不断扩大,其中注册会计师99045人,非执业人员达到103566人。可见,中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力量,被称为“经济警察”,在监督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公众利益、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不可忽视行业发展存在的严重问题——审计质量不高,典型的案例有曾经的“造假四大天王”——琼民源、郑百文、银广夏、蓝田股份,现在则有“绿大地、新大地、海联讯等一些列造假事件,在这些造假事件中,会计师事务所都难逃责任,作为审计机构的会计师事务所沦为造假帮凶,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会计师行业的失职行为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和公众的质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为争夺顾客而放行造假行为,也有行业监管制度的缺陷,因此,在新形势下,研究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策略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1.1在审计关系中的被动地位导致审计质量问题

当前,我国审计市场已经处于“买方市场”,交易的主动权掌握在买方手中,会计师事务所的快速发展,加上业务领域相对集中,造成“僧多粥少”,定价权也一定程度上掌握在委托方的手中,有时候定价不是依据所提供的审计服务质量,而是能否满足客户的一些不合理、不合法要求,尤其是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招揽业务而竞相降价,主动权的旁落还会造成交易标准的的制定权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客户一方,为了获取客户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审计独立及其它行业规范标准被降低标准而大打折扣,客户的意志左右了交易的标准和结果。这种审计关系中的被动地位还会造成一些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获得低价竞争优势而降低审计成本的行为,降低审计成本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缩短审计时间、雇佣廉价的审计人员,这样一来,审计程序被打折扣或者流于形式,审计质量根本得不到保证。

1.2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普遍偏小影响了审计质量

虽然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发展迅速,行业领导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但现阶段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总体规模不大,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占据主体,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和审计质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事务所的规模越大,审计的独立性就越高,专业技能水平也高,与此相反,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小,审计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当前,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主要存在审计意见发表不恰当、审计程序执行不严格、审计报告要素不规范等问题,加上外部惩治不力,违规成本低、生存环境较差、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内部质量控制体系缺失等原因,中小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很难得到保障。《新公司法》规定2014年3月1日起,工商取消实收资本、验资报告、年检等业务,对广大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业务量影响较大,很多学者提出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客户的重要性对审计质量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客户重要性对中小事务所来说会相对增加,为了留住这些宝贵的客户资源,注册会计师就有放弃或降低审计独立性的动机,审计质量也就无法得到保证。

1.3会计信息不对称导致审计质量不高

会计信息在企业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不对称关系,管理者掌握着企业大量内部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使用者掌握的信息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时间上往往都处于劣势地位,这使虚假的会计信息无法被外界所掌握,审计人员也无法准确地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在非有效市场的条件下,信息不对称会使会计信息制造者掌握某种“优势”,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会背离诚信原则,捏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产生了“内部人控制”现象,这给审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巨大干扰,这些年来发生的一系列财务丑闻都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的具体表现。虚假会计信息不仅使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利益受损,导致投者者信心丧失,还会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美国安然公司财务造假就曾经重创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信心,严重挫伤了美国经济恢复的元气。

1.4部分审计人员的素质现状导致审计质量不高

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各种新经济形势和业态不断涌现,非常规交易现象越来越多,与此相对应的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滞后,即使经过这些年的蓬勃发展,我国的注册会计师数量增加较快,但总体上来看,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部分执业人员随有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但受制于会计师事务所的体制障碍,他们普遍存在工作积极性不高,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老从业人员也逐渐出现了习惯思维固化、知识结构单一、创新动力缺失、系统分析能力弱化等问题。部分年轻的执业人员虽然爱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考试,但实践经验缺乏,审计时无法发现财务报表中的一些关键信息,错报漏报现象时有发生,而一些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为了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使用大量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虽富有工作热性,但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不高,部分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违反审计程序,千方百计节省审计成本,这些都是导致审计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2提高审计质量的对策

2.1改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内外部环境,提高审计独立性

企业管理者特别是国有企业管理者需要将自身利益与审计需求对接起来才能产生真正的审计需求,具体包括自愿性审计需求和强制性审计需求,自愿性需求没有政府管制和法律的约束,完全是经营者自发的行为,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感,将独立审计作为一种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动力。但在我国当前特殊的经济发展阶段,“市场失灵”现象时有发生,离开国家的必要干预就很难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审计服务市场的“买方特征”会使会计师事务所处于弱势地位,仅靠市场自发调节作用势必加剧无序竞争状态,如果政府通过适度的行政干预弱化审计人员与被审计人员的市场关系,被审计者将无法以各种手段干预审计人员,这样审计质量就会得到提高,同时政府还需要制定审计收费的政策性规定,降低甚至消除审计收费对审计质量产生的负面影响,重塑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关系,提高审计独立性。

2.2优化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环境,提高审计质量

生存压力一直是困扰我国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痼疾,作为审计市场的主体,主要还要靠加快自身改革,做大做强。纵观我国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政府引导和推动发挥了无法取代的作用,所以,新时期政府需要继续发挥这种推动者的角色,通过政策调整,鼓励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整合内外部资源,开展多元化经营,加强服务质量监控。但是,发展最终还要靠自己,要做大做强,以市场为导向是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最根本准则,政府的适度干预固然能改善外部执业环境,遏制无序竞争行为,保证事务所获得合理回报。但是,市场是企业是否具有生存权的最好裁判,瞄准顾客需求,进行服务流程再造,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是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必然选择,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说:“那些整天把眼光紧盯着利润的企业总有一天是没有利润可赚的”,满足顾客需求应该成为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利润是满足顾客需求的一种结果,在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中,中小所的审计水平和质量也会得到不断提升。当然,必须明确的是政府对行业监管的完善是保证,否则行业将会重新陷入价格竞争的泥潭,最终赢得市场的将不是审计质量,而是诸多不合理要求,产生审计市场的“柠檬问题”。

2.3建立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要减少会计信息不对称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就要建立务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并加以系统化、规范化,具体包括会计信息生成制度、复核制度、公开制度和使用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用性,将信息不对称对审计质量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设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缩小会计程序的选择范围,提高利益相关者对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认同。最后,在报表附注部分应该增加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披露度,这样审计人员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取企业的会计信息,审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保证。

2.4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高质量审计需要高素质人才,会计事务所应该树立质量和信誉原则,对项目要做事前的风险评估,并将审计质量与员工的绩效工资、奖金挂钩,塑造重信誉的企业文化,通过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约束员工的行为。在招聘环节上,要做到既重能力又重品质,重视员工的继续教育,培养员工的业务实践能力。从主管部门的角度来看,应该规范审计人员的职业操守,构建一套完善的审计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审计的社会权威性和公信力,给审计人员精神上的支持,为了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可以定期举办一些知识竞赛活动,在切磋技艺的同时掌握新的技能。

3结束语

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对提高我国审计市场的审计质量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建立法治社会的大背景下,审计行业也可以建立严格的法制环境,让提高审计质量成为会计师事务所的一种理性行为,降低针对审计人员的诉讼追偿成本,让审计人员承担一定的审计责任,倒逼审计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在行业政策制定方面,应该继续引导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积极培育资本市场对高质量审计的自发性需求,变被动审计服务需求为主动审计服务需求,这样才能形成健康的审计供需市场,提高审计质量,充分发挥审计的经济鉴证、评价职能,审计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参考文献

[1]梁瑛.CPA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0:120.

[2]张丽君.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2012:2538.

[3]廖洪,车桂娟.试析增加会计信息披露与提高审计质量[J].财会月刊,2004,(8):7475.

[4]杨世忠,刘赛顶.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暨审计质量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2):4248.

[5]赵惠芳,王丹,彭松.安徽省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对策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59.

作者:马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技校计算机教学论文下一篇:混凝土工程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