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幸福教育的策略探究

2022-09-14

一、幸福的内涵及时代变迁

英国哲学家休谟曾讲过, “人类一切努力的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古往今来, 幸福是人类社会孜孜不倦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在当下, 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它的一个重要层面就是要让人民幸福。95后大学生幸福与否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 关系到社会的和谐。而到底什么是幸福呢?幸福是人们关于幸福目标、幸福动机、幸福手段、幸福标准、幸福效果等问题所持态度的观念系统, 一方面它是个体对现实与理想状态的一种价值判断, 一方面它又与个体所处的时代等宏观环境密切相关。因此, 95后大学生幸福感既呈现出个体差异, 同时在社会快速变迁的背景下, 呈现出群体差异分化。

二、影响95后大学生幸福感的多重维度

(一) 社会变迁

物质基础是影响95后大学生幸福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调查, 很多95后大学生普遍反映感觉自己幸福感偏低的原因就是没有钱。大学生的生活、休闲、娱乐等自我需求的满足都与经济条件密切相关。而大学生本身没有经济来源, 基本都靠家庭的支持。大学生幸福感的高低呈现出代际差异。父母的经济收入、职业、社会地位、消费水平、居住条件等状况, 影响大学生对物质追求的满足感。父母的身份、地位、收入的不平衡, 子女进入大学之后, 同辈群体的对比, 会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落差感, 会对原本幸福感都不高的家境贫寒学生产生巨大伤害。物质主义对幸福感有较强的消极作用。

(二) 社会层面

在任何时代, 个人都是不是生活在真空中, 个人的命运与宏观社会历史背景交织在一起。宏观的历史背景, 将无数单个的个体卷入其中, 95后大学生的悲欢离合, 也被裹挟进时代的洪流中。社会对幸福标准的建构也随着社会有传统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更发送变迁。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制度转变, 对人的社会心态、对幸福的认识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革命与建国初期, 中国人对幸福感的体验具有强烈的阶级特征。基于个体直观感受的幸福感被基于集体意识的幸福感所统摄和淹没, 幸福感更主要的是来源于精神生活而非物质享受。随着宏大革命意识的消失, 个体正常的欲望被关注, 幸福感的来源主要建立在物质生活的改善和财富的追求上。而进入90年代以后, 在中国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和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背景下, 个人对幸福的感受水平却在逐渐下降, 人变得焦虑、迷茫徘徊, 出现精神危机。市场和商业刺激人们不断产生欲望, 然后通过消费去满足欲望, 这才是幸福的生活。市场和商业在形塑着现代人的幸福观, 处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也难以幸免。

(三) 个体层面

幸福是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 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95后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休闲、社会支持网络、社会角色、人际关系、生活事件和活动以及个人能力等都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在群体中生活的95后大学生, 希望能获取群体中其它人的认可和支持, 朋友、同学、老师、亲人等的认可和支持、个体融入群体所获得社会认同和归属感、自我价值的实现都是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个人对幸福的感受呈现出层次性,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个人对幸福的追求也是一个从低级逐渐向高级逐渐递进的过程。

三、95后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 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物质主义的盛行

改革开放40年, 随着市场的力量和消费文化的兴起, 人的欲望水平在市场和商业的形塑中不断膨胀, 对物质赤裸裸地追求、通过自媒体的高调炫富, 物质至上的幸福观、社会舆论及大众媒体对幸福观的塑造, 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迷失。快速的社会变迁, 使得传统的社会价值观被撕裂, 而新的社会价值观却没有形成, 导致大学生过分地关注物质层面的享受, 而忽略了精神生活的充实和满足。在同辈参照群体贫富差距的强烈对比下, 大学生的自我满足、自我实现、自我成就感在实际生活中受挫, 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 更将幸福感拒之门外。

(二) 学校教育的缺失

学校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健全人格的重要场所。但严峻的就业形势, 导致目前高等教育出现功利化、实用主义的倾向, 重专业轻知识, 过分看重就业率, 把对学生教育的重点放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 而忽视了对学生个体的需要, 忽视了学生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培养。而学校专门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 却过于形式化、机械化, 以灌输知识为主, 很少专门开展幸福教育, 学生发自心底对这种教育存在抵触心理, 难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

(三) 家庭教育的偏差

家庭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谐的家庭氛围会增加大学生对幸福的体验。父母是价值观和行为会对孩子行为的塑造、性格的养成、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在很多家长过分注重孩子物质条件的满足, 而忽视了孩子身心健康, 忽视了倾听孩子真实的声音。“赢在起跑线”的教育理念、望子成龙的迫切希望、功利的教育投资理念, 使孩子倍感压力, 让他们无暇感受美好的生活, 缺少发现美、感知幸福的审美情绪和情感体验。

(四) 学生自身的原因

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严峻的就业形势、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勇气和能力去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 所以感觉不幸福。一些学生无法适应从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到大学自主自觉学习方式的转变, 感觉大学生活很空虚、无聊、没有方向感, 既有对未来压力的恐惧, 又无法找到化解压力的办法, 在矛盾和焦虑中浪费大好的学习时间。大学生活是一个展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场域, 考核大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是多元的, 成绩只是一个方面。很多学生在人际沟通能力、同学关系的处理、融入集体的归属感等方面存在障碍, 造成同学关系紧张、社会认同低, 无法体验到幸福。

四、开展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对策

(一)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对学生中存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幸福观, 学校要教育学生把自己的幸福观放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去审视。通往幸福的路有很多, 物质只是其中一方面。财富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非线性的, 财富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 幸福感会呈现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持续地、长久地幸福不仅需要物质生活的丰富, 更需要精神生活的富足, 更需要在创造劳动中, 在服务社会中, 在为幸福生活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样才能达到更高层次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才能体会更高层次的幸福。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成长路上的坎坷与曲折, 接纳人生中的不完美, 以化苦为乐的积极心态, 在奋斗中体会幸福。

(二) 转变教育理念, 注重学生的全面培养

转变存在的功利主义、现实主义的教育理念, 大学人才培养的终极目的最后就是帮助学生追求幸福, 实现幸福的人生。改革教学内容, 增加幸福教育的比重, 改革教学方法, 丰富幸福教育的载体。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走下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社会, 在社会实践中用自己所学知识去服务社会, 奉献社会, 帮助他人, 从而体验付出的幸福、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幸福、自我成就感满足的幸福。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 让学生愿意听、喜欢听幸福教育课。复旦大学的“思政女神”陈果老师运用自己活色生香的语言表达、深厚的学术功底、富有内在的感召力, 将学生从网络世界拉回课堂, 成为学生喜爱的“网红”老师, 她的幸福教育课对学生获益良多。

(三) 提高学生的幸福感知能力

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在教育学习阅读的过程中逐渐习得的。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人生意义的追寻、对生活本质的热爱影响学生的幸福感知能力。提高学生审美境界, 教会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美, 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净化, 在古代诗歌中去寻找灵魂的归宿。这需要大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多读书, 读好书, 光读书, 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涵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幸福的密码, 通过大量的阅读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升境界, 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 用积极的情感体验去创造幸福的人生之路。

摘要:幸福是人类生活的终极目标, 随着社会的巨大变迁, 大学生的幸福观与宏达的时代变迁密切相关, 本文从社会变迁、社会层面、个体层面三个维度入手, 分析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 并提出开展幸福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幸福感缺失,影响维度,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1] 周晓虹等著.中国体验—全球化、社会转型与中国人社会心态的嬗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73-93.

[2] 宋佳萌, 范会勇.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 2013 (8) :1357-1370.

[3] 尹建军, 王卫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2 (2) :98—10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成本控制在建筑施工的必要性和策略下一篇:浅谈企业税务管理问题的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