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研究论文

2022-04-17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高度关注,公民对高职教育的期望和热情更是不断高涨。介绍了高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中的问题,并提出了高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对策。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研究论文 篇1: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意义

[摘要]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的未来。本文拟从教育伦理的角度,分析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之“理”从何来,以及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之“理”有何意,使每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充分认识到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必要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关键词]教师 职业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如何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而正确处理师生伦理关系,了解教师在职业道德要求上的特殊性,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更具有重要意义。

一、处理好师生伦理关系,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

伦理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时所应遵守的道德准则,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和学生建立起了师生人伦关系,就应该遵循教育伦理的道德规则。古人言“玉不雕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化不成才”,教师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他担负着把一块块的璞玉锻造成美玉的重任。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以身作则,敬业、爱业,真诚对待、关爱每一位学生,努力创建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良好的师生伦理关系,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教师职业道德的单向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为教之理”就是“为师之道”,将二者转化为“为师之德”就形成了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师生伦理关系作为教师职业伦理的主体,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师生伦理属于不对称型伦理关系。教师不能自由的选择学生,大学生正处在个性特征较强时期,每个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不同,加之当今社会转型阶段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有的大学生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消极、抵触情绪,甚至有的学生的言行还和教师所昭示的主导价值体系发生矛盾。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更应明白,教师的职业道德义务是单向的,学生怎样学不能成为教师怎样教的理由,学生不听课也不能成为教师不认真讲课的理由。思政理论课的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与学生心灵和情感的沟通,教师应以教学艺术的力量、教师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产生共鸣,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策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提高。使“他们不仅过着快乐的今天,而且为美好明天打下坚实基础”

二、了解教师职业在道德要求上的特殊性,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

1.“德高为师”。在人们心中,教师是智慧和高尚人格的化身,“道德之师”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问之师”是教师的立业之本。在学生看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言行,更是道德的标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定要有强烈的教師角色意识,遵从职业操守,为人师表,用自己崇高的理想信念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身正为范”。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韩愈则主张“以身立教”,徐特立则自称是“身教文化者”。 2008年5月22日,北大毕业后在四川一所中学教书的教师范美忠在天涯论坛写下了《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文中细致地描述了自己在地震时所做的一切以及过后的心路历程,“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这番地震后的大言不惭的“表白”在全国掀起了轩然大波,范美忠也被网友批为“无道德、无责任、无耻”之“范跑跑”!原因何在?教师职业的内容决定了“教书育人”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教学活动中把美好的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而且在职业活动范围之外,都应遵循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在家庭生活,在社区环境,以及所有的公众场合,都应表现出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与良好的文明举止,始终注意给周围的人以积极的影响,这样才能赢得全社会的尊重,从而营造尊师重教的和谐社会文化氛围。

3.“德者得也”。《伦语》中说“德者得也”,可见在中国古代,“德”与“得”是相通的,教师道德规范不管制定得多么合理,也必须要靠教师将其内化为德性修养才能得到更好的执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自身成长与千万学生成长的责任,要通过“德之自修”,加强对身身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塑造,养成教师德性,提升教学道德;还应加强“德之助修”,以自身高尚的道德操守,影响和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教师德性的提高,对自己、他人都会有所“得”,教师职业是“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

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上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保证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重要体现。其职业道德内涵包括爱岗敬业、言行一致、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勇于创新、关心集体等等内容。教师的道德修养、人格品质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回想起中宣部和教育部〔2008〕5号文件和李长春、刘延东同志的讲话,我的感触很深。中央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提出,“要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要让党放心、学生满意”,这说明中央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是非常重视的,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是严格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同时还要有宽厚的知识面和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要有伦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的知识背景,要通晓科学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有高度的责任心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入耳、入脑、入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一定能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人民出版社,1996.389.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

[3]中宣部和教育部〔2008〕5号文件《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4]邹顺康.论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道德与文明,2008,(3).

[5]邹顺康.论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意义.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6).

[6]李大圣.教师发展“四问”.今日教育,2005,(11).

[7]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当代中国教学道德价值问题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1).

[8]钱焕琦.教育伦理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

作者:辛 燕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研究论文 篇2:

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升对策

[摘 要]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高度关注,公民对高职教育的期望和热情更是不断高涨。介绍了高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中的问题,并提出了高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对策。

[关 键 词]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升

众所周知,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而教师的职业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人才的能力水平。基于此,本文特地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升问题。

一、高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中的问题

(一)不能全面认识职业道德素质的内涵

教师作为社会中教书育人的主要群体,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正是因为这样,教师的“德”是他们必须注重的重要素质之一。想要提高高职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首先要明确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到底是什么。通常来讲,职业道德素质作为一种品质,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素养、业务技能以及高尚的人格品质等,故而职业道德素质应当是表现在教师应具备高超的业务技能、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等多方面的要求。过去人们习惯性地认为思想品德就等同于职业道德素质,所以片面地认为只要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出现礼仪不当或者言行举止不恰当等行为,就具备了应有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对教师职业道德素质评价时,仅仅将几项空洞的指标作为测评标准,最终导致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建设流于形式,未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缺乏科学的考核内容和指标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的水平需要特定的评价指标来判定,但是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考核过程,实效性往往不高,评价的内容不能体现教师职业道德中深层次的品格,只是围绕一些个人品德问题[1]。这样的设计显然缺乏科学依据,也未能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的真实水平,长此以往,许多高职教师将职业道德素质考核视为一种形式,大大偏离了高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的本意。

(三)考核结果没有导向性

科学合理地运用职业道德素质考核结果,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真正促进职业道德素质的建设工作。但是當前的情况是虽然将考评成绩与聘任教师、提升教师职位联系在一起,可是依然没有充分利用职业道德素质评价在考核中的作用,基本都是业务成绩主导一切,只要业务成绩好,达到晋升的标准,即便职业道德素质一般都可以晋升,这样职业道德素质考核起不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

二、高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升对策

(一)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作为一个神圣的职业,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理应受到大家的关注与尊重。但是当前教师的地位及收入并不理想,这也间接影响了他们教书育人的热情,打消了他们的积极性,更不用说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了。所以教育部门应鼓励全社会重新认识教师这一职业,重塑广大高职教师的地位,因为只有解决了教师自身的基本问题,他们才能有精力去不断提升个人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建立政府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评价机制

在建立高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方面,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健全、有效的职业道德评价标准是维护道德规范的前提,也是将教师职业道德规定迅速转变为具体行为的关键[2]。在认定教师资格与聘用新教师的必需条件与考察范围中吸收职业道德,着重体现了加强建设教师职业道德重要性。因此,政府在制定、评价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各因素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从多元化的角度,构建科学的评价理念,通过积极开展高职教师的职业道德评价活动,帮助高职教师形成积极的职业道德素质,最终推动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建设工作。

(三)加强教师职业规划管理

当前国家正大力支持高职教育的发展,所以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一个资本积累阶段,无形之中决定了其规模效应与运行成本。除此之外,高等职业教育还非常重视实用主义,所以十分强调对师资的使用,忽视了对教师的合理培养与规划,致使学校师资建设速度较慢,许多教师也感到发展空间不足[3]。然而教师的职业发展特点决定了必须通过长期的积累才能获得一定的成绩,这也正符合百年树人这句话的寓意。所以高等职业院校若想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沉得住气,目光放长远,努力加强教师的职业规划建设,借助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来培养具有过硬职业道德素质的教师。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进步,人们越发觉得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高职教师作为为祖国培养一线技术人才的中坚力量,具有过硬的职业道德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当前高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参考文献:

[1]孙梦阳.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4(8):86-90.

[2]杨浩,李建兴,解建宝.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能力素质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3(11):69-70.

[3]戴春平.提高高职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水平对策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4):50-52.

作者:郭艺琳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研究论文 篇3:

如何加强师德修养

师德就是指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的总和。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修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现在,绝大多数教师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为社会和人民所称道。但是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有些教师思想道德修养有所放松,出现了一些教师道德意识淡薄,思想行为偏离师德原则和规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敬业意识淡薄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由于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部分教师过分看重个人利益,把教师工作仅仅当作一种稳定的谋生手段,敬业精神不足,部分教师在从教过程中敷衍了事,无心钻研业务,备课不认真,教案缺乏创新。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2. 育人意识淡化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个别教师满足于课堂教学,只顾完成教学任务,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闻不问;只注重传授知识,片面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没有把育人作为应尽的责任。由于一些教师平时与学生接触交流时间少,很难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因而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

3. 重业务轻师德

由于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注重教师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的提高,而忽略了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的培训。学校在职称评定、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教学新秀等评审中,一般只注重教师的研究成果、学历情况,很少把教师个人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方面的内容列入考核范畴,这无形中助长了教师重业务轻师德,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

4. 缺乏示范作用

有些教师因自身缺乏师德修养,师表意识淡薄,难以起到表率作用,有的教师不拘生活小节,或衣冠不整,或穿着过于艳丽花哨;有的教师纪律观念差,上课接打手机或发送信息;有些教师重言传轻身教,在对学生“说教”时,自己却不能身体力行,有的甚至将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带进课堂,不注意自己言论的导向性。

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面对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课程改革的新标准、新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应做到:

1. 加强理论学习

学习是师德修养的前提和必要途径,加强理论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方法。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坚毅不拔的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为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其次,教师要学习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这本身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个要求。同时,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教师能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使教师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第三,教师要博学多才,认真钻研业务,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这是教师完成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深入探索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教书过程中育人。

2. 明确师德标准

师德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孔子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注重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强调教师热爱学生要“有教无类”;汉代董仲舒提出教师要“下其谊,不谋其利,明其理,不讲其功”,强调教师要勤奋学习,加强道德修养,不求名利;唐代韩愈指出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职责,道是师的灵魂,他还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提倡能者为师、师生互学、后来居上的育人观念;宋代教育家朱熹把教育看成高于一切的事业,“一日不讲学,一日不自在”。教师要明确历代教师道德规范,吸取精华,剔其糟粕,以古为镜,从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躬行实践。

3. 增强敬业意识

爱岗敬业是师德之本。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教师。”热爱学生与热爱事业的结合,正确人生观与教育观的结合,那就是教师最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教师的人生就应该是一部爱的经典,爱教育、爱学校、爱岗位、爱学生,只有倾注了全部的爱,师德修养才能在爱的奉献中得到提升,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作者:吕 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临床治疗急腹症妇产科论文下一篇: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