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计量的会计环境研究论文

2022-04-14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资产计量的会计环境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一、盈余质量的定义研究盈余质量一词,起源于美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被提出,即在传统收益确定模式确定之后盈余质量观念就形成了,随后得到了学者们的不断扩展。学者们对于盈余质量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都做了诸多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定义,盈余质量主要有以下几类观点:(一)结果观重点关注利润实现的过程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结果。

资产计量的会计环境研究论文 篇1:

试析资产减值规范实施的困境与建议

【摘要】由于资产减值计量属性的可选择性、可收回金额计量的困难、会计政策和方法的多样性、信息披露的不充分性等,资产减值政策可能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工具。我国2006年颁布了新的资产减值准则,但并不能有效遏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因此,建议不断修订和完善资产减值相关准则,增强可操作性;加强规范资产价值的计量;完善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制度;重视对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基于机会主义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

【关键词】会计准则 资产减值 盈余管理

一、我国资产减值规范的演变

在我国1992年以前的会计核算中,从未考虑过计提减值准备的问题。1992年颁发的“两则两制”(指《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财务制度》)中,首次提出了坏账准备概念。1998年,在《股份公司会计制度》中规定境外上市公司、发行H股和B股的公司计提“四项减值准备”,1999年上述减值准备的范围扩大到全体上市公司。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将减值准备增扩至八项,并将这八项减值损失列入不同的费用或损失科目。从整体上看,这些资产减值的会计核算规定散见于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同时,一些规定未能紧密结合我国国情,给报表编制者留下了较大的空间,使资产减值政策成为了许多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

2006年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即为修订的《资产减值》准则。对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资产可回收金额的计量、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商誉的减值处理和披露等内容,新准则进行了全面修订。准则要求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此外,《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贷款和应收账款等非衍生金融资产有客观证据表明发生减值的,应计提减值准备,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

新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在进行资产减值测试、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时,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时,可按资产组确定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计算并确认减值损失。

在我国目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情形下,不允许转回长期资产减值损失是现实的选择。虽然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但降低了资产减值转回被滥用的可能。可以说,资产减值相关准则的制订和修订是一项重大变革,虽未能消除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但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仍有着一定的约束作用,对规范我国资本市场,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有着重要意义。

二、新资产减值规范实施的困境

资产减值准则的适用范围主要为企业的长期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商誉以及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的投资等,而对于应收款项、存货、递延所得税资产等,在有证据表明其再计量价值上升时,原确认的减值损失仍然可以转回。可见新准则对盈余管理的遏制作用仍然有限,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困境。

1、资产减值计量属性的可选择性

《企业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五种计量属性。在多种计量属性中现值能否作为计量属性本身还值得商榷,对此有些学者提出了质疑。具体会计计量也存在可选择性,如投资性房产,准则规定可以选择公允价值计量,也可以选择历史成本计量,企业需要从这两种模式中选择其中一种。

除此之外,生物资产也有类似的规定,尽管准则规定了选择的条件,如选择公允价值计量需要满足相应资产存在活跃市场,且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取得,但在实际操作中,对这些条件的判断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留下了较大空间。

2、可收回金额计量的困难

可收回金额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处置费用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

计量可收回金额涉及到公允价值与现值二个会计计量,而在我国目前市场机制尚不健全的条件下,要准确地确定公允价值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从而确定可收回金额是相当困难的。虽然资产减值准则对这公允价值与现值如何取值有明确的规定,但公允价值的取得仍需要主观判断,它往往需多个部门协同认定,甚至需要企业外部的专业评估机构才能认定,远远超出了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

如通常情况下公允价值只能按资产减值准则第8条第三款的规定以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况且除企业根据准则规定选择公允价值计量外,有些具体准则本身就规定对相关资产只能用公允价值计量,特别是金融工具,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套期工具以外的衍生金融工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什么才是最佳信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判断。现值同样需要很多估计和判断,如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折现率的确定,这些量的估计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客观性标准相对很少,这一方面可能使财务报表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另一方面也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很多方便。除确定可收回金额需要判断现值外,其他如固定资产准则涉及的分期付款价值的确定、弃置费用的计价等都需要确定现值,同样需要确定折现率,理论上的折现率仍然是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溢价,但资产特定风险溢价涉及很强的主观判断。

由此可见,在确定每一资产项目的可收回金额时需要大量运用估计和判断的程序,企业管理当局可以利用这种不确定性不提、少提或多提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

3、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确定缺乏统一标准

新准则在进行资产减值测试、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时没有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中“现金产出单元”概念,而是引入了“资产组”与“资产组组合”的概念。尽管其中规定了确定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原则,并指出确定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时应保持一致性,不应随意变更。但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方式的灵活多变增加了执行该准则的难度。

4、取消了商誉的摊销

对于商誉的摊销问题,新准则规定“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不再摊销。相对于其他资产,商誉这种特殊的资产,其减值测试更加困难。如果企业想虚增利润,即使商誉已经发生减值,当年也可能不再进行计提减值。

5、会计政策和方法的多样性

资产减值的确认,可以按单个资产、资产类别或资产组等多种方式进行。而资产减值的确认方式不同,其结果也不同。国内外现行会计实务中,也常给企业一定的选择权,如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允许企业对不重要的项目进行例外处理或灵活处理。但对于确定哪些项目是重要的,哪些项目是不重要的,操作中很难做出准确判断。又如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多种方法可选择,而不同方法的选择在较短时期内对企业盈余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企业选择会计政策具有随意性,企业管理当局可以通过会计政策和方法的选择调节利润。

6、资产减值信息披露的不充分性

在报表附注中对资产减值准备信息披露的要求过于简单。企业往往只是披露计提的金额,而对减值准备计提程序、对减值的评判方法及其理由,以及资产减值对当期利润的影响等却未披露。这就直接导致当事人之间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相关信息的不对称,阻碍了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监督。

三、提高资产减值规范实施效果的建议

由于新会计准则所带来的许多理念和操作与我国原会计准则和实务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面对这些实施过程中带来的诸多挑战,我们必须采取相应措施积极面对,改进准则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不断修订和完善资产减值准则,增强其可操作性

许多上市公司并未正确运用会计政策赋予的会计选择权,违背了资产减值相关规定的初衷,造成了资本市场资源的错误配置。因此,准则制定部门应根据我国市场环境的特点,不断修订和完善会计准则,适当扩大规则导向的应用,谨慎赋予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减少模糊性语言和概念,尽可能减少同类业务处理方法的多样性,增强可操作性,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范围。短期内可以对资产减值规定进一步具体化,减少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从而减少通过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机会。

2、健全价格信息市场机制,规范资产价值的计量

由于我国的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尚不完善,无论是企业、中介服务机构还是证券管理机构都很难获得公司各种投资、存货等资产当前合理的市场价格。因此,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定期公布资产的价格信息资料,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提供依据,增强资产减值信息的公允性和客观性。比如,对于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定期公布有代表性的资产的市场价格,全面详细地介绍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标准。相信此种做法对遏制上市公司通过计提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一定是利多弊少。

3、重视对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

由于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具有内容特殊、金额较大、性质敏感、情况复杂等特点,注册会计师应当凭其职业能力来计划和实施资产减值的审计工作,科学判断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范围、计提比例、计提条件、计提数额等方面的合理性,从而发表正确、合理、公允的审计意见。如有必要应当由专业理论知识比较扎实、执业经验较为丰富的注册会计师编制审计计划及相应的审计工作底稿,将评估和考核被审单位资产减值内部控制制度与审查该单位计提减值准备的业务,分别作为注册会计师审计中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重点内容。

具体包括:评价资产减值准备所依据的资料、假设及计算方法,索要确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所依据的市价或其他数据及其资料来源。检查前后各期资产减值准备计算方法是否一致。复核资产减值准备各个项目计算的正确性,主要看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转回、追溯调整等方面。确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是否充分、恰当。如果注册会计师依据完备的审计程序对被审单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审计后发现,仍缺乏客观数据或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仍无法判断被审计单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合理性,就应当出具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4、加强对企业会计的监管

经济的发展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国际间投资、筹资和贸易活动中的突出作用已日益凸显出来。会计工作的普遍性、会计信息的社会性、会计作用的国际性都要求政府应加强会计的监管,使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有个规范统一标准,保证其真实性,也只有政府才具有这种权威性。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主要以上市公司的“报表业绩”来配置资源,且多以“会计数字”(盈余指标)为标准,这就促使一些上市公司会出于自身的需要操纵利润,利用资产减值准备不提、少提或多提资产减值准备,或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巨额冲销,造成一些上市公司以“报表业绩”来代替“实质业绩”。

短期内作为证券监督管理部门要通过加大监管与执法力度,对盈余管理这种机会主义行为进行遏制。长期内,可以考虑借鉴美国的方法,废除以盈余指标作为再融资的条件。

5、完善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制度

尽管有关会计规范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变更会计政策对本年度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有重要影响的应予以说明,但几乎所有上市公司对大额计提、不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等原因未作详细披露。因此,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必须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信息披露制度,要求披露各减值准备的年初金额、本期增减变动金额及年末金额,披露减值准备的计提程序与评判方法及对企业盈余的影响等,让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对减值准备计提工作的程序、金额是否合理。

对披露信息不充分的公司应责令其对年报中给公司经营成果造成重大影响的会计处理予以充分详细地说明,以限制其利润操纵行为,达到制定资产减值政策的初衷。

6、建立资产减值准备提取的外部预警机制

证券监管机构要在监督企业资产减值准备提取的问题上与财政及政府审计部门等进行合理分工,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机制,以便对企业资产减值内部控制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对于前期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不良记录的,或本期己披露的资产减值相关信息出现重大异常的,以及本期存在严重的操纵资产减值准备动机的企业,证监会应列为重点审计对象,进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转回的专项审计,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严惩措施,从而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形成较强的外部约束力。

四、结束语

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实施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客观需要,也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途径,但实施中也会出现一些与我国会计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实际继续完善会计准则,相关机构密切合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汉文:证券市场与会计监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财会[2006]3号:企业会计准则[Z],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蒋义宏: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赵春光: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论“资产减值”准则的政策涵义[J],会计研究,2006(3).

[5]于瑾慧:资产减值会计政策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C],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作者:祝 群

资产计量的会计环境研究论文 篇2:

盈余质量与股价联动性研究文献综述

一、盈余质量的定义研究

盈余质量一词,起源于美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被提出,即在传统收益确定模式确定之后盈余质量观念就形成了,随后得到了学者们的不断扩展。学者们对于盈余质量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都做了诸多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定义,盈余质量主要有以下几类观点:

(一)结果观重点关注利润实现的过程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结果。Richardson认为盈余质量是在下一个期间盈余能够持续的程度。持续性在某种意义上被理解为公司能够很长一段时间保持盈余,即当前的盈余对未来的盈余提供了很好的指示。未来持续性越强的公司,盈余质量越高。张新民(2003)认为,利润质量是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以及利润结果的质量。高质量的企业利润应当表现为资产运转状况良好、企业所信赖的业务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企业对利润具有较好的支付能力、利润所带来的净资产的增加能够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资产基础;反之,低质量的利润,则表现为资产运转不灵、企业所信赖的业务具有企业的主观操纵性或没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企业对利润具有较差的支付能力、利润所带来的净资产的增加不能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资产基础。

(二)真实观关注会计盈余是否真实反映了企业的盈利情况。周浪波(2002)认为,会计收益质量包含两层含义:会计收益与真实收益的匹配程度,它取决于会计计价基础的中立性和适当性;会计收益与企业未来净现金流量的数额、时间、或然性的匹配程度,体现收益信息的预测价值。周斌(2003)认为,收益质量指会计收益所表达的与企业经济价值有关的信息的可靠程度。高质量的收益是指报表收益对企业过去、现在的经济成果和未来经济前景的描述是可靠和可信任的:反之,如果报表收益对企业过去、现在经济成果和未来经济前景的描述具有误导性,那么该收益就被认为是低质量的。杨功敏(2003)认为,收益质量是指会计报告收益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一般我们认为:如果会计收益能如实反映公司的业绩,则认为公司的收益质量好:反之,则认为公司的收益质量不好。李琳(2006)认为,盈余质量是指会计盈余所表达的与公司经济价值有关信息的可靠程度。

(三)现金流量观认为盈余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与现金流量的匹配度。美国会计学会(AAA)2002年将盈余质量定义为“随着时间流逝,由应计制所确认的收益数额与公司流入的现金数额的弥合程度”,即盈余质量是指会计收益转化为现金流入能力的高低程度;能够转化为现金的能力越强,盈余质量越高。储一昀、王安武(2000)认为,盈利质量是反映盈利的获得是否同时伴随相应的现金流入,即以应计制为基础的盈利是否与现金的流入相伴随。只有伴随现金流入的盈利才具有意义,其表现为以权责发生制计算的有关指标数值与以现金制为基础的有关指标数值的差异程度,差距越小,盈利质量越高。艾健明(2001)认为,收益质量是指在谨慎的、一致的财务基础上,一家持续经营企业在某一时期内创造稳定自由现金流量的能力。郦玉敏(2005)认为,盈利质量是指在传统盈利能力评价基础上,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对公司盈利指标进行进一步修正和检验,对公司盈利状况多视角、全方位综合分析得到的反映公司该时期获取利润的质量好坏的一种评价结果。

(四)决策有用观这是从投资者的角度,研究会计盈余对投资者决策的有用程度。余新培(1998)将盈余质量定义为“合格产品的情况下,损益表被使用者直接使用或放心使用的程度”。程小可(2002)认为,盈余质量就是当期或历史盈余预测未来现金流的能力,即对于投资者的决策相关性。佟岩、王化成(2007)将盈余质量定义为会计盈余解释与预测市场回报的能力。曾祥飞(2009)认为盈余质量就是指盈余信息含量对于投资者的决策有用性。

(五)综合观认为盈余质量涵盖以上真实性、稳定性和收现性的各个方面。齐飞(2002)认为,利润质量主要包括利润的真实性、利润的稳定性和利润的现金保障水平三个方面。其中,真实性是利润质量的基础,现金保障水平是利润质量的核心。费明群、干胜道(2003)认为收益质量既要反映会计收益和真实收益的匹配程度,又要反映企业在某一时期创造稳定自由现金流量的能力。苏龙(2004)认为,收益质量是指收益和评价公司财务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包括收益的完整性、稳定性和持久性。

综上,对于盈余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学者们都有不同的观点,本文比较赞同综合观,认为盈余质量的高低,不仅表现在收现性,而且表现在利润的稳定性及真实性方面。

二、盈余质量的评价方法研究

由于对于盈余质量的定义不同,学者们对于盈余质量的评价方法也有所不同,从大类上来分,主要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

(一)定量分析 定量的方法是选择财务报表中的某些指标来测定盈余质量,并加以定义在何种情况下代表价高的盈余质量,在何种情况下代表较低的盈余质量。例如,艾健明(2001)认为应从自由现金流量和收益稳定性两方面分析盈余质量的高低,提出主要的指标有主营业务收入收现比、投资收现比、净利润现金比率等。齐飞(2002)主要从利润真实性、稳定性、现金保障水平三个方面进行指标分析,提出分析利润真实性的指标主要是收益现金比率(即净利润现金比率),分析利润稳定性的主要指标是现金流入量结构比率,分析现金保障水平的主要指标是销售收现比率、购货付现比率、营业利润现金保证率、投资收益现金回报率、净利润营运指数、净利润现金比率。陈丽萍、郑磊(2002)认为指标分析可能是相比之下最有效的分析工具,提出几个比较有效的指标:净资产现金回收率、主营业务收现率、非主营业务收现率、现金毛利率。

(二)定性分析定性分析主要侧重于分析会计政策的选择、运用,会计信息的披露程度,以及客观因素中的风险、会计环境、会计人员自身素质(杨功敏,2003)。此外,周斌(2003)认为评估公司的盈余质量应分析公司的审计报告、分析公司的现金流量、分析公司的收入来源、关注敏感账户、分析公司的会计政策。很多学者也认为,会计信息的质量(袁淳、王平,2005)、公司的治理结构、股权结构都会对盈余质量有影响。

对于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分析方法,大量的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相应的指标和方法,虽有所不同,但大体可归类为上列的两个方面,特别是指标方面,大多数都是集中于稳定性、收现性和真实性几个方面。总体而言,国内对于盈余质量的分析方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进行了相关的实证检验。

三、盈余质量与股票市场表现的研究

理论界直接论述盈余质量对股票价格影响的文献较少,主要是集中在對会计盈余的披露,会计盈余的构成、会计盈余的变化等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研究。由于会计盈余相关的信息也就决定了其盈余质量,因此,对盈余质量与股价的相关性的研究,可以借鉴会计盈余与股价的相关性研究。

(一)国外研究在国外相关文献中,对于会计盈余与股价的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实证领域。Ball和Brown(1968)对纽约证券交易所的261家上市公司从1946年~1965年会计盈余信息披露前12个月到披露后6个月的股价进行经验研究,通过运用符号检验的方法,发现盈余变动的符号与股票非正常报酬率的符号之间存在显着的统计相关性,从而为收益信息的有用性提供了实质性的证据,第一次证实了披露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验证了盈余变化与股价报酬之间存在显着正的相关性。

在此基础上,学者们继续研究,Beaver、Clarke和Wright(1979)等也通过研究证明了会计盈余信息的披露的确向市场传递了有用的信息。Lev(1989)汇整了自1968年以来有关研究盈余与股价报酬关联性的文献,发现大部分的研究结果虽显示盈余与股价间确实存有关联性,但其相关程度却无预期高。Easton和Harris(1991)在分析了基于账面价值的计价模型和基于市场价值的计价模型之后,分别比较研究了盈余水平和盈余变化对这些样本股票报酬的解释能力,运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股票报酬与盈余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股票报酬与盈余变化存在更强的相关关系。

随后,研究人员又转向于研究市场对会计盈余信息的不同反应,即盈余反应系数(ERC)的研究。Kormendi和Lipe(1987)的研究表明,非期望的当期盈利变动的持续性越强,ERC值越高。Lev(1993)根据财务分析人员评估盈余质量的12条基本原则,给每个样本公司的原则分别赋值1分或0分,以其分数总和来衡量盈余质量,并将样本公司分为五组,最后运用回归分析法给每个样本组估计一个平均ERC值,发现盈余质量越高的样本组,其ERC值也越高。

(二)国内研究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相对不完善,而且对盈余质量的研究还未深入的情况下,国内学者对盈余质量与股票价格相关性问题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

在国内相关文献中,最早运对会计盈余信息价值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的是赵宇龙(1998),他得出的结论是投资者对具有相同会计盈余但盈余质量不同的公司股票不能对其区别定价,对会计盈余数字的反应仅锁定在名义的盈余数字上,而对会计盈余的质量缺乏应有的关注,功能锁定障碍对提高市场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具有消极影响。

陈晓、陈小悦和刘钊(1999)以沪深两市261家上市公司1994年~1997年年报的764个公告数据,在交易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公司盈余数字的有用性进行了大样本检验,研究结果发现:股市对盈余公告有显著的反应,从而证实了我国A股这一独特的新兴市场中,盈余数字具有很强的信息含量,公司财务报告向投资者提供了与其决策有用的信息。

吴世农、李常青和陈碧华(2001)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会计盈余和现金流量在其信息公布前后的市场反应,探讨了现金流量是否能够在会计盈余信息的基础上提供增量信息。

柳木华(2003)仿用Lev(1993)的研究方法,利用沪深股市1995年~1999年公布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相关数据对盈余质量计量与市场反应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反应与基于财务报告的盈余质量计量正相关,即盈余质量高的样本组的ERC值比盈余质量低的样本组的ERC值大。

袁淳、王平(2005)以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为核心,研究会计盈余与股票的价格相关性的影响。以深市上市公司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共计1452家公司为样本,选择盈余资本化模型对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深交所进行的信息披露考评结果对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了交易所信息披露考评的有用性。结果发现交易所的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替代指标,对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有着显著影响。即信息披露考评结果越好,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越高;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反映股票价格对每股利润的变动越敏感。

陈炳辉、黄文锋(2005)从理论上通过对计价观与信息观、会计盈余与经济盈余、永久盈余与暂时盈余、会计盈余与现金流量等会计范畴的研究,发现股票价格与会计盈余之间具有非线性的、互动的、结构性的、实证的关系。并特别提出,非持续性的盈余不应该对股价产生影响,若股价因非持续性的盈余而上升了,是市场传递的虚假的信号。建议在资本市场上,不仅要披露盈余的大小,更重要的是披露不同盈余的性质,或者可以把非持续盈余直接驱逐在会计报表中的会计盈余之外。

王庆文(2005)以沪深两市1999年~2005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以经过总资产标准化过的应计项目作为公司会计盈余的质量标准,研究样本股票在第t年度的会计盈余质量是否会影响第t+1年度的会计盈余,同时是否会对接下来两年内的股票收益产生影响,得出的结论是,投资者会高估那些会计盈余高而经营现金流量低的股票,而低估那些会计盈余低而经营现金流量高的股票。

王菊仙(2009)以非正常应计利润作为盈余质量的替代指标,分析了盈余质量与会计盈余信息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会计盈余水平和盈余变化具有显著的价值相关性。当把盈余质量作为交叉项代入收益模型时,得出盈余质量好的公司比盈余质量差的公司盈余反应系数大,投资者更依赖于盈余质量好的公司的会计盈余信息;盈余水平对股票收益的解释能力要强于盈余变化对股票收益的解释能力,且盈余质量好的公司盈余水平的解释能力要高于盈余质量差的公司盈余水平解释能力。

以上研究都是基于会计盈余的变化或者是盈余质量的某一方面与股价的关系的研究,而直接研究盈余质量与股价关系的文献并不多,林敏(2004)通过设计影响盈余质量的指标设计,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直接探讨盈余质量与股价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投资观念呈现非理性,还不能够充分理解和利用有关信息来评估证券价值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证券市场的“功能锁定”现象依然存在。总体上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对股价变动的解释力度较小,年报的解释力度稍强于中报的解释力度。林敏的研究相对于以前的突破是,设计了具体的影响盈余质量的指标,将影响盈余质量的因素具体化,更为明确。

四、评述与展望

通过对盈余质量的相关概念的回顾可以发现,对于盈余质量的定义,主要是集中于盈余的可持续性、盈余的收现性以及盈余的真实性这三个方面,对于盈余质量与股价的相关关系的研究,大多是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来验证会计盈余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的关系,即会计盈余的真实性、持续性、以及披露程度与股价的相关关系。但是会计盈余的质量对于股价的波动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学者们的观点还是有较大分歧的。另外,学者们大多是从整个市场的层面来考察会计盈余对于股票价格的影响,并没有将研究对象细分,并没有区分该公司当年是亏损还是盈利,也没有区分公司是正常的公司还是被ST的公司,可以预计,不同性质的公司,其盈余管理的压力是不相同的,因此,其盈余的质量也可能是不一致的,若是将这些公司区别开来,可能會更具有说服力。

通过已有文献的回顾也可以发现,学者们对于盈余质量与股价之间的关系大多是通过会计盈余这一大概念来分析,很少直接用影响盈余质量的因素的指标来直接分析盈余质量与股价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若是从盈余质量的定义出发,根据影响盈余质量的因素,设计相应的指标和模型,直接研究盈余质量与股价之间的关系,对于研究我国股票市场,促使投资者理性投资,应该具有更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曾祥飞:《盈余质量研究:评述与展望》,《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第8期。

[2]唐亮:《盈余质量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经济视角》2008年第11期。

(编辑刘姗)

作者:孙静 许彩燕

资产计量的会计环境研究论文 篇3:

知识经济下自创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研究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世纪,如何合理的对企业自创无形资产进行确认、计量已经成为有关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例举了国外一些会计准则对自创无形资产的规定,比较分析了我国新旧会计准则在确认、计量企业自创无形资产方面的不同,同时针对《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自创无形资产确认、计量规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对策,使自创无形资产更真实合理的反映在账面上,从而为企业管理者和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的信息,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更有优势。

关键词:知识经济 自创无形资产 研究开发 确认 计量

0 引言

当今世界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已经由传统产业数量的扩张转变为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人力资本和技术知识在开创一国价值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各国政府和企业越来越重视知识生产,不断引进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达到各国经济互惠互补就是明证。但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要使一个国家的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仅仅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就可以梦想成真吗?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因(内部矛盾)是事物自身运动的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在21世纪下处理经济布局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它是“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辅”方针的哲学依据,并以此来正确处理独立自主与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故在信息产业成为全球经济中最为重要的资源和竞争要素的环境下,注重自创无形资产的管理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关注点。

1 自创无形资产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1.1 自创无形资产的含义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所谓知识经济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完善了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中的无形资产的定义。把无形资产定义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原准则中无形资产可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而现行准则将不可辨认的商誉排除在外,因其计量的不确定性,且其无法与企业相分离,现行准则排除了商誉属于无形资产。

1.2 自创无形资产的重要性

自创无形资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强大武器。知识经济时代决定经济发展的主要是知识、名牌、专利、信息等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现已广泛进入世界贸易市场。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全球仅专利权收入就达1400亿美元,如果考虑商标权和各类著作(含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收入,则自创无形资产的收入有亿万美元以上。

此外,从长远角度来看,自创无形资产对企业的持续经营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知道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依次经过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完成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自创无形资产作为资本相对形态的一部分,客观地发挥其生产要素的作用,促进企业更具有活力,使企业快速发展,帮助生产和销售企业的商品,获取利润。

供应阶段:企业利用專利权、著作权、特许权、非专利技术等自创无形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垄断原材料的供应渠道,创造和开发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能源,并动用这些新成果建立先进的工艺,推出优秀的设计,为经营管理和生产阶段上的决策和计划预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生产阶段: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并增加产品质量和数量,降低产品成本,其中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计算机管理软件、特许权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了这些自创无形资产的作用,企业就可以做到多、快、好、省的制造出高、精、尖的产品,或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销售阶段:市场的镜子作用就很明显,商品的品质优劣都会如实的反映出来。在这个竞争极其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往往各个商品的地位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到北京吃烤鸭总要到“全聚德”,某些持有政府批准的特许权、租赁权可以享受独占市场的有利条件,在这个“小鱼吃大鱼”的时代,使企业在某些商品竞争中具有有利的地位,从而保持其获得超过同类产品的赢利能力。

2 自创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指出:为评价自行开发无形资产是否符合确认标准,企业应将自行开发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不会产生应予确认的无形资产,因此这个阶段的支出或费用应在当期确认为损失。开发阶段则可能产生应予确认的无形资产,因而某些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开发费用应予资本化。具体而言,只有当企业可以证明以下所有各项内容时,开发产生的无形资产才能确认:

①从技术上讲,可以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其能使用或销售。②有意向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销售它。③有能力使用或销售该无形资产。④该项无形资产是否很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⑤有足够的技术、财物资源和其他资源的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使用或销售该项无形资产。⑥对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国际会计准则第09号《研究与开发费用》中规定:研究与开发费用应包括可直接进入研究与开发活动或在一个合理的基础上分配计入这些活动的所有费用。①从事研究与开发活动的人员的薪金,工资和其他与聘用人员有关的费用;②用于研究和开发活动中消耗材料和劳务费用;③用于研究和开发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④与研究开发有关的间接费用;⑤其他费用。

2.1 西方国家对自创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

英国:1999年12月发布的《原则公告》无形资产的计量将自行开发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纯研究阶段、运用阶段和开发阶段。前两个阶段,发生的支出应与予费用化,开发阶段的支出在符合相关确认条件则应予资本化,且以此为依据进行计量。

法国: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理是在其属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且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时,予以资本化,并在不超过5年的期限内摊销。

荷兰:研究与开发费用只要在预期具有未来效益时即可予以资本化,列在资产负债表中,并在不超过5年内摊销。

美国:主张将研究开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但是对于内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费用处理另有规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86号中这样规定:内部自创计算机软件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直到为所开发产品建立了技术可行性为止。在美国,会计实务中普遍采用的做法是,对于可辨认无形资产,允许资本化后的后续支出通常仅限于那些能够延长无形资产使用受命的支出。即在符合某些条件时,内部使用计算机软件的后续支出可以资本化。

澳大利亚:研究与开发费用一般被列为当期费用,但如果符合规定的条件,也可以按递延费用处理。

综上所述,大多数国家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一致认为研发费用中的开发支出在符合一定条件下予以资本化。

2.2 我国不同阶段对自创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

现行准则实施以前,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的成本应根据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以及其他相关支出确认,研究开发成本则在发生时作为期间费用,直接冲减当期损益。此外,少量实体资产消耗和人工消耗作为资产入账不能体现资产的本质——未来的经济利益。

现行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企业内部研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以前期费用化的支出不再调整。期末,按准则规定的方法确认无形资产的摊销价值后,将摊余价值作为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无形资产项目中。对于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予全部费用化。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①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②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③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④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⑤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在摊销时应反映其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无法可靠确定消耗方式的,应采用直线法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进行摊销,但应每年及其出现减值迹象时进行减值测试等的规定。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支出应当单独核算,同时从事多项研究开发活动的,所发生的支出应当按照合理的标准在各项研究开发活动之间进行分配;无法合理分配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现行会计准则关于自创无形资产入账价值的确认方法真实地反映了无形资产的实际创建价值。在以后各个受益期对无形资产价值进行摊销和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体现了会计核算收入与费用之间的配比原则。

2.3 现阶段我国在确认、计量自创无形资产存在的问题

2.3.1 确认计量范围的不确定性 原准则对不可辨认的自创商誉确认为无形资产,对于自创无形资产可能就仅仅限于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特许权等。现行无形资产定义表明某一项目是否确认为无形资产,“可控性”是首要考虑因素,自创无形资产虽然是自己创造的,但这项无形资产是属于企业所有还是归属于创造者所有,创造者又是否长期为企业服务成为一项难题。

此外,在我国会计环境下,部分资本化的模式在操作层面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是确定资本化金额大小时,存在较大的主观估计因素。由于资本化的五个“条件”在具体实施中比较难以掌握,所以操作过程中,资本化金额大小的确定存在很大的主观性。更为重要的是,技术上的可行性往往在开发的后期才能确定,而此后开发费用支出相对较少,只对技术上达到可行性之后的开发费用支出进行资本化确认,不能客观地反映该无形资产的成本,其结果账面价值与其真实价值仍有较大差别,给企业粉饰报表留下很大的余地。同时,研究与开发之间模糊地带的存在,很可能成为部分上市公司平滑业绩的工具。

2.3.2 计量属性及计价方法选择的缺陷 现行会计准则中有一显著特点是多种计量属性并存,并明确指出了会计计量司采用五种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自创无形资产计量的传统方法是按历史成本计量:自创无形资产成本=资产成本+累计开发费用,历史成本法体现了资产的原始形成过程,具有易获得性和可验证性,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但在人才智力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愈来愈重要的情况下,这种计量方法明显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无形资产本身的无实体性、专用性、收益不确定性也决定了完全套用有形资产的计量方法是不恰当的。故其不能正确评估资产的市场价值。

若按成本基础定价法,即采用实际成本法或重置成本法,无形资产现行价值=无形资产重置成本+新增投入-各因素消耗价值。此方法的优点是符合客观性,难点是各因素损耗价值不好度量,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相关性会明显减弱。

在今后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在自创无形资产计量中可能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无形资产计量中引入公允价值是一把“双刃剑”。允许用公允价值计量自创无形资产,使无形资产的价值更符合实际的市场价值,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然而,从公允价值的概念会发现其本身的不确定性,第三方很难判断企业所采用的公允价值是否真正的“公允”。

2.3.3 违背一些重要的会计原则 现今,企业对自创无形资产的处理违背了一些重要的会计原则。如重要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等。很多自创无形资产没有入账,其公司隐藏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其账面价值。如在美国,许多高新技术企业的自创无形资产已超过总资产的60%,但企业对于如此重大的数额资产不予详细披露,从而导致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严重背离,造成一定程度的会计信息失真,无疑违背了重要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知识经济下对财务状况描述起关键作用的自创无形资产没有入账,信息使用者不能充分利用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不利于经济发展。

同时,自创无形资产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比性。一般说来,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它们的价值通过市场上的价格机制可以进行比较,至少可以大概地确定其重置成本或公允价值。可是,自创无形资产是从科技成果转化而来的技术知识产权,其生产是创新的、单一的,在市场上一般找不到相同的参照物,因此在價值上横向相比比较困难。此外,最近上市公司随着研发支出有条件的资本化而使近年度的净利润大幅度提升,不利于年度之间的比较。

2.3.4 忽视自创无形资产的现象依然存在 因为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因此极易被人们忽视。有很多企业能在账上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凤毛麟角,更不必说是自创无形资产了。有很多企业不创造属于自己的商标,而是拖着“洋尾巴”,做洋人的远期长工;许多自创无形资产拱手让人,有的公司虽设置“品牌总监”,却不知为商标进行国际注册。此外,自创无形资产的未来收益、经济寿命也难以确定,无形资产流失还在于企业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企业考核的指标主要是利润,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可能会削减研发投入,从而淡泊了管理者对无形资产的保护意识。

3 解决自创无形资产确认、计量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自创无形资产在确认、计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把握范围,明确目标

首先,可以对无形资产研发阶段的费用项目进行较为详细地分类,以便于实务操作。准则应根据我国企业研究开发的能力及所处的程度,以列举的形式明确一部分研究和开发活动。此外,还应列举一些自创无形资产,把近年来不断涌现的知识性资产纳入无形资产会计的核算和报告之中。其次,明确企业与职工的法律关系,可以在合同上规定自创无形资产的归属权。第三,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使自创无形资产的主观判断力具有充分的客观依据。可以考虑何时开始资本化的判断标准和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标准合二为一,同时将开发阶段发生的费用全部资本化或暂时资本化。这样可以简化会计职业判断的次数,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和要求,节约成本支出,也是实质重于形式的体现。

3.2 逐步建立公允价值计价的环境,寻找合理的会计处理方式

与国外公司治理相对规范、监管体系完备、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成熟的环境相适应。在计量手段上,国际会计准则、美国、英国、对于无形资产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国际接轨是大势所趋,因此我国应逐步建立公允价值的计价环境。

目前有会计学者提出自创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的创新方法。

3.2.1 确认模式:①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每项自创无形资产进行科学分析和风险预测。②包含确信自创无形资产存在的理由。③无形资产的种类。可以按无形资产的特征确定该项资产的类型,如知识产权类资产、市场类资产等。

3.2.2 计量模式:①市场基础定价法。其是在相同行业中获取类似无形资产使用许可证需要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一般是指商标等无形资产。②经济定价法(收益现值法)。此方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衡量无形资产现有使用带来的当期收益或现金流;第二阶段是预测依目前用途或无形资产延伸至其他用途的未来盈利水平。可根据无形资产在一段水平时间年限的使用进行准确预测,并对其后的用途进行总体性假设,估计出增量现金流,然后用一个合适的折现率折现,此方法的计量的假设性是合理的,数据的取得和计量的过程是可以验证的,其计量结果是可以接受的。也许上述方法在传统观点中认为是不符合稳健性原则的,但是知识经济下的稳健性则要中立性与可靠性相结合,不仅要合理核算发生的损失与费用,还要合理核算利得与收益。企业的无形资产的超盈利性可以采用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法对自创无形资产进行计量。

3.3 权衡利弊,把握原则

大多数专家主张采用先费用化再有条件资本化确认自创无形资产价值的会计处理方式,并特别强调了会计披露的重要性。在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下,把符合条件的开发费用资本化,有的公司很可能大大减少管理费用,进而导致净利润的进一步增加,更加真实的反映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认识到这一点,可以为经营决策使用者提供有用信息,使决策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项目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在不断增强,企业会计准则不应遗漏这些自创无形资产,应该年充分披露这些自创无形资产,真正体现无形资产的价值性。

在自创无形资产确认并予以计量后,可以聘请依法取得相应资格的评估机构对其定期进行评估,根据评估值来调整其账面价值,以真实反映无形資产价值,使数据可靠,防止有关人员将不相关的费用计入成本,或将相关费用计入损益,调节各期利润。对上市公司而言,要做好新旧会计准则衔接工作,利于以后年度的自创无形资产的可比性。

3.4 树立重视和保护意识

改变人们头脑中的“有形资产有价值,无形资产无价值”的看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重视无形资产的开发与保护,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激励企业职工努力工作,增强责任感,进取不息的奋斗精神,从而能很大的提高劳动效率。与此同时,企业应该重视无形资产的流失问题,认识到无形资产存在的巨大竞争优势。着手研究并试图建立范围大于传统知识产权,以“无形财产权”为主的完整科学的无形财产权法律保护体系,有了商标与技术,不仅在国内产地登记、申请,而且要按国际惯例在国外销售地申请、登记,以维护自创无形资产的权益。此外加强企业内部对自创无形资产的管理,鼓励研发项目的投入,并设立专门机构或指派专人对该项资产运营中的各个环节。

4 结论

世界上很多企业之所以出类拔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庞大的无形资产决定。本文主要阐述了自创无形资产在对有形资产的优化和合理配置上具有重要作用,自创无形资产是现代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强大武器,其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功能、提高商品声誉等方面发挥独到作用。通过列举几个国家在确认、计量自创无形资产的规定,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给我国提供了借鉴意义。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自创无形资产确认、计量的规定虽比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规范很多,但是其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分析了这些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使自创无形资产真实的反应在账面上,从而为企业管理者和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参考文献:

[1]刘青.会计学[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9.

[2]陈淑华.自创无形资产的不确定性及会计处理的创新[J].新疆财经.2007(1):P75-76.

[3]毛洪涛,唐国琼.解读企业会计准则案例分析方法[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11.

[4]董雅玲.新旧准则自创无形资产入账价值的比较[J].当代经济.2007(11):P116-117.

[5]吴淑专,单梁.无形资产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J].科教文汇.2008(1):P134.

[6]熊亚.对无形资产计量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5):P128.

[7]刘胜强.自创无形资产账务处理的置疑[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5):P16.

作者:单京京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浅议论文下一篇:新课程背景英语词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