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基金服务作用定位论文

2022-04-17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创新基金服务作用定位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随着社会工作在全国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服务创新就成为一个常谈常新的热门话题。那么,社工服务创新是否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呢?笔者将从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介绍入手,分别从新服务概念、新顾客界面、新服务传递系统和新技术四个维度浅析其对社工服务创新和发展的启示。

创新基金服务作用定位论文 篇1:

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条件。通过对目前中国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发展基本状况的调查,寻找影响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要求和目标定位,探讨破解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出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为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保障措施,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文献标志码:A

一、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及问题

1 区域科技创新机构的发展不平衡。目前高水平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主要分布在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无论在数量还是规模上都相对较弱。普遍缺少综合服务能力强、有资源实力、形成品牌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多数机构小、散、乱,主营业务不明,存在无序竞争,尚未真正形成成熟的科技创新服务产业。

2 科技创新服务市场的供需不旺。在现有的科技服务中以技术咨询服务项目居多,开发转让项目较少,多数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层次较低、内容较单一,与企业的服务需求之间存在错位。反映了技术服务市场总体量小、层次低的特点,技术交易的状况与中国整体经济地位相比不相称。

3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基础建设滞后。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撑平台,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满足不了发展的巨大需求,科技服务机构的服务链不完整、不衔接,能量不强、质量不高,能从事高知识技术含量服务项目的机构很少;服务信息网络的公共技术信息量小,流通不畅,网络不健全。

4 配套政策和行业规范体系不完备。科技创新服务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制度和法律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的不健全和不完善,增加了创新主体的创新风险,导致科技创新服务市场的运行不规范,无法保障市场的有序竞争,也影响到创新机构的公信力。

5 科技创新服务队伍的素质偏低。科技创新服务业是新兴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和从业水平,要懂管理、懂技术、懂经济、懂市场,而现有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中这类的复合型人才还比较匮乏,影响着科技创新服务产业的成熟和发展。

二、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定位及内容

1 发展目标。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应充分发挥其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的“桥梁”作用,努力发展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推动力量,发展成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兴旺的支撑力量,发展成为孵育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中坚力量,集成多种服务功能,满足技术转移和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形成上下贯通的科技创新服务支撑与促进体系。

2 服务定位。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是以提高社会生产力为宗旨,为中小企业尤其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服务为核心的社会化、专业化的服务产业。中国的中小科技企业数量多、发展快,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技术含量低、规范效益不高,迫切需要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和服务。

3 服务内容。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作为联系政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中小科技企业的桥梁,其服务业务内容應该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咨询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培训服务、人才和技术中介、培育科技企业等。其中,咨询服务包括技术咨询、管理咨询、协助企业申报计划和其他咨询服务;技术服务包括技术推广和产品检测;信息服务包括采集信息和提供信息;培训服务包括技术培训、管理培训和其他各类培训;人才和技术中介包括向企业导入技术、引进人才、组织交易活动;培育科技型企业主要通过集成社会资源,拓宽合作渠道,具体内容包括联系科研机构、联系技术专家、进行人员交流、引进项目和引进资金等。

三、加快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1 强化政策法规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应本着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在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或修订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科技服务机构的法律地位;深入研究非营利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的政策与法律问题,开展科技服务机构作为非营利机构的试点工作,为科技服务机构的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舆论氛围。加大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法律法规给予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以广大的发展空间,包括以优惠政策引导、扶持和推动创新服务的发展,把一部分原本属于政府的行业管理、项目评估、市场监管等职能委托给科技服务机构承担,通过对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推动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移和新兴企业孵化。

2 大力整合现有科技创新服务资源。政府应发挥整合资源的功能,做好规划,完善科技创新服务链条的衔接。加强服务功能的整合与集成,重点建设好技术交易、信息咨询、公共技术、创业孵化等服务平台,取代各服务机构之间“单打独斗”的原始做法,向网络化、社会化、产业化发展。尤其是公共科技信息平台,要打破信息垄断,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协调政府部门、科研单位、高等学校、信息分析机构的信息资源,为科技创新机构提供及时、准确、系统的信息服务。引导社会各利益主体投资组建科技服务平台、机构或开展服务,助成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的多元化局面。

3 培育健全高新科技产业孵化基地。完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平台,增强服务功能,延长服务链条,对亟待孵化的企业进行投融资、企业包装、人力资源培训等全方位创业服务,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成长。继续鼓励和支持投资创办的社会公益性科技企业孵化器,同时鼓励向政府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投资机构多元化投资的方向发展。孵化器的建设要与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开发区的基础设施,注意挖掘和盘活社会存量资产。

4 加快推进区域生产力促进联盟建设。围绕产业共性技术推广平台等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能力,形成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龙头、联合其它各类创新机构及产学研组织,共同参与的生产力促进联盟。努力形成特色鲜明、服务规范、开放协作的生产力促进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发展途径和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逐步使生产力促进中心逐步建设成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的骨干力量。按照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强跨区域的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和统筹规划,实现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以面向区域特色经济、优势产业、提供配套科技研发服务为宗旨,领办、创办各类科技研发服务机构,立足创优扶强传统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增长点开展研发活动,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开通社会化科技创新的源头,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强大的市场需求和支撑。

5 切实解决中小科技企业创业融资难问题。要积极建立起公平、公开、公正的中小企业投融资环境,政府要尽快出台

相应的政策,充分吸收大企业、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基金以及个人的投资,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同时,积极探索适合市场需要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和组织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要进一步改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加快发展创新创业风险投资,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环境。

6 强化与科技服务组织的协同机制。重点扶持培育一批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管理规范化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造就大批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科技创新服务队伍。加强和完善信息集成服务平台建设,为社会提供信息共享服务,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信息需求服务。在科技成果评估、交易、咨询、仲裁、人才与信息等方面提供配套服务。积极构建技术项目、专家与技术人才、科技成果等大型数据库,构建科学数据、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和网络科技环境平台。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远程应用,选择若干重大科学领域构建网络实验环境。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构建服务于全社会科技活动的跨地域、实时的网络协同环境。

7 创新政府科技管理的体制机制。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正在发生着重大转化,但从新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分析,现存的科技管理体制依然存在很多缺陷。这就需要从体制上不断的深化改革,才能不断提高政府管理的效能,不断优化科技资源配的效率,最终形成科技发展的良好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进一步打破部门条块分割、管理分散的格局,建立分工明确、权责统一、协调联动的科技管理体制。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战略研究、发展规划制定、创造保障条件、优化政策环境和提高服务水平上,为各类创新主体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积极强化科技、工商、税务、技术监督、海关等政府职能部门对技术创新企业重点提供个性化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结论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及相关支撑平台的建设已经得到全社会的关注,通过进一步强化政策法规的规范引导和推动作用,大力整合现有科技创新服务资源,加强跨区域的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和统筹规划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各方面的政策措施,推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形成科技经济协同发展的良好机制。最终建立起有利于各类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发展的制度、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环境,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服务的水平,逐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体系。

[责任编辑 陈丹丹]

作者:谢雅丽 王晓光

创新基金服务作用定位论文 篇2:

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对社工服务创新的启示

摘 要:随着社会工作在全国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服务创新就成为一个常谈常新的热门话题。那么,社工服务创新是否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呢?笔者将从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介绍入手,分别从新服务概念、新顾客界面、新服务传递系统和新技术四个维度浅析其对社工服务创新和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新服务概念;新顾客界面;新服务传递系统;新技术;社工服务创新

随着社工服务专业化和本土化的不断推进,服务创新已成为社工行业的一个热门话题。“服务创新就是使潜在用户感受到不同于从前的崭新内容,是指新的设想、新的技术手段转变成新的或者改进的服务方式。”[1]然而,服务创新路径和策略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在一线实务督导的过程中,发现服务创新是社工热议和关注的话题,但是,当被问及某一项服务、项目或活动的创新点体现在哪些方面时,社工往往不知从何答起。尤其对于新入行的社工而言,常常认为服务创新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认为服务创新应该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抑或一定要能够改变服务的性质或理念才算是服务创新。笔者根据多年的社工实务和督导经验,认为服务创新不一定是从无到有的概念,创新不是发明,创新可能涉及发明,但其涉及的范围更为广泛。服务创新不一定是全新的创意。因此,创新并非全新,而是立足现有服务基础,对不同服务元素进行重新组合和优化。

一、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简析

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是由比尔德贝克(Bilderbeek)、埃尔托格(Hertog)等学者于1998年提出的一个有关服务创新的整合概念模型。它包含四个关键维度:新服务概念、新顾客界面、新服务传递系统和新技术(见图1)[2]。其中,新服务概念是指服务创新中的“概念化创新”,即解决问题的新概念或新方法,根据服务对象需求、市场变化以及竞争者的行为开发新的服务并改进原有服务;新顾客界面主要指服务提供给顾客的新方式以及与新的顾客交流、合作的方式,通过交互作用熟悉顾客的特性;新服务传递系统主要指与新服务开发相适应的生产和传递新服务产品的组织,该维度通过合适的内部组织安排、管理和协调来确保服务创新顺利进行,并强调授权的重要性,如果不能适应新服务开发的需要,就要对组织结构和员工能力的培训方式进行改进;新技术是指服务过程中应用的新的技术成果,它虽然不是服务创新的必要维度,但可以使服务更为高效。这四个维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需要一定的协调整合,才能发挥综合作用,实现服务创新[3]。

二、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对社工服务创新的启示

任何服务创新都是以上四个服务创新维度的特定组合和优化。一项新服务的出现通常意味着新服务概念的形成,同时开发一个新的服务传递系统,也要求员工改变其工作方式以及与服务对象间的互动模式,并在必要时采取新的技术。由此可见,四维度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完成服务创新的工作。社工服务的创新亦是如此,无论是新服务理念、新服务传递系统、新顾客界面还是新技术的运用,对于社工服务创新都有可借鉴之处。因此,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不仅能够为社工服务创新提供启示,更有利于推动社工服务的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发展。

(一)新服务概念维度——坚守价值理念,跨界联动发展

新的服务概念就是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需求以及其他社会服务机构的情况进行改进和创新。创新的结果不一定是一个有形实物产品,或许是解决问题的新概念或方法,因此,服务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理念化创新”,简言之就是提出新的服务理念。

一是创新服务理念,彰显社工价值。价值理念是社工服务的核心要素,因此,服务理念的创新对实现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尤为重要。在每一次服务开展的过程中,社工元素的注入、社工的理念和方法,是社工服务与其他服务的重要区别之一。例如,在社区服务中,义工队伍的组建和培育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社工组建义工队伍,是带着参与、增能、赋权、合作与回馈的服务理念在发展义工队伍,充分相信义工潜能,视义工为平等的合作伙伴,促进义工从个人成长到团体增能,再到义工的组织化、公益化发展,都是服务理念创新和社工价值的具体体现。

二是积极借鉴商业理念,搭建跨界融合平台。观念跨界带来创新,行业跨界带来资源。社工服务应该用公益的心态和理念做好公益,用商业的模式和手段做大公益。社工行业若要发展壮大,不能只是在社工行业内部闭门造车,还应该充分借鉴成功的商业运作理念及模式,坚持公益的理念和初心,积极推动“互联网+公益”“公益+金融”“商社联动”等跨界合作模式,充分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源,打造大众参与的公益服务平台,引领社工行业发展。

(二)新顾客界面维度——拓展潜在服务对象,实现互动交流

顾客界面是服务创新的第二个维度,包括服务提供给服务对象的新方式以及与服务对象间交流、合作的新方式。社工通过了解现有服务对象和潜在服务对象的特性,进一步了解服务对象的需要,进而实现与服务对象的良性互动。

一是积极拓展服务对象,不断扩大潜在服务对象“朋友圈”。潜在服务对象是服务创新的焦点或方向标。在社区服务中,社工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服务策略,拓展社工服务覆盖人群。在走访、活动、小组、社区社会组织中不断挖掘潜在服务对象,同时通过服务对象“口口相传”“熟人带熟人”等方式,不断扩大潜在服务对象“朋友圈”,让更多的潜在服务对象了解社工服务、参与社工服务。

二是“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实现社工与服务对象全方位互动。传统的社工服务,社工与服务对象是面对面,如个案面谈、家访、小组活动、讲座等。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工服务应该借助互联网与服务对象保持联系,通过QQ、微信等媒体进行互动,对服务对象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强化社工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社工不能提供线下服务时,要想继续保持与服务对象的有效沟通和互动,便可以采取网络连接、电话探访等方式开展线上服务,同时社工通过视频会议、网络打卡等方式提供线上社工服务,为居民提供专业服务,保持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双向沟通、互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供專业服务,既是一种服务提供方式的创新,也是确保社工与服务对象全方位互动的策略。

(三)新服务传递系统维度——充分增能赋权,确保创新成效

在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中,与服务传递系统密切相关的问题是如何激发社工创新意识,如何培养社工创新能力,如何做好协调工作以促进创新工作顺利实施。对于社工机构,应该明确机构创新的方向,充分为员工增能、赋权,积极进行机构组织内部的协调和沟通,确保机构服务创新顺利进行。

一是明确机构发展定位,积极营造创新氛围。社工机构应该全面客观地分析机构当下所处的环境,梳理和分析机构现有服务情况,明确机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够给社工明确的指引。并且,机构应该制定一套与服务创新相配套的激励机制,在整体层面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开发新的服务产品。

二是加强服务创新培训,提升员工创新能力。新服务传递系统维度的核心是强调现有的组织结构及现有员工能力必须适应新服务开发的需要,通过新的组织结构设计和员工能力培训,提升员工能力,促使创新顺利进行。尤其是在社工机构发展初期,更需要开展更多的能力提升培训,增强员工创新能力。

三是充分授权员工创新,提升员工组织归属感。在新服务传递系统维度中,组织对员工的授权特别重要,适度授权有助于提高创新效率。创新虽然可以人人参与、随处发生,但是,社会服务机构应该充分授权社工进行创新,对于已经创新出来的服务申请机构认定,符合要求或可推广的,机构应该给予适当的认可和鼓励,物质或精神奖励均可。

四是强化内部沟通协调,保证员工有效完成创新。新服务传递系统侧重于服务机构的内部组织安排,即在组织内部达成一致的使命、价值观的同时,也要有一致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通过合适的组织安排、管理和协调,确保员工有效完成新服务产品的创新。机构内部需要建立创新协调工作小组,推动各部门协同工作,明确各部门在机构服务创新中的工作职责、沟通渠道、汇报机制等,这样才不至于在创新中有部门掉链子,影响整个机构服务创新的步伐。

(四)新技术维度——善用网络工具,提高公益效率

服务技术的创新,是指在解决某个问题或满足服务需要时采用更有效的技术或方法,以实现服务成效最大化。服务创新可以在没有技术参与的情况下发生,因此技术并不是服务创新的一个必要维度,它只是一个可选维度。虽然不是必要维度,但技术仍在社工服务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多数服务都可以通过使用某些技术而变得更为高效。

一是重视使用新媒体,提升社工服务形象。加强对员工互联网思维的训练,充分运用公众传播品牌宣传技术,发展专职人员或适合的广告传播人才,提升机构传播能力。例如,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公众号、QQ等新媒体,增加社工服务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传统的服务宣传大多数是采用平面媒体宣传的形式,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服务”的宣传方式逐步发展起来,人们开始利用微博、微信等媒体进行服务的推送,以实现在服务中开展宣传,在宣传中升华服务,让社区居民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了解社区服务资讯,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提供更为便捷的途径,同时能够使服务更快、更广、更高效。

二是搭建新型筹款渠道,营造积极互助氛围。随着公益项目众筹新模式的兴起,互联网浪潮下的公益活动日趋频繁。但目前绝大多数社工服务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购买的形式,若要拓展资金来源,需运用互联网新工具建立机构自身的筹款体系,研发机构独立自主运作的项目,充分联动互联网第三方募捐平台,如通过与“悦动圈”、“唯爱行”、腾讯乐捐、众筹网、基金会等合作,实现项目公众小额募捐,运用互联网新技术将社会大众的点滴爱心汇集起来,为社会大众奉献爱心搭建参与桥梁和纽带,进而营造人人参与、人人热心公益的社会互助氛围。

三、结语

服务创新绝非遥不可及的东西,它不是要在现有服务的基础上发明或创造一个从未有过的东西,而是源于服务实践、又高于服务实践的服务整合过程,体现在服务设计、服务执行、服务发展、服务评估和服务改善的每一个细节中,贯穿于服务过程的始终。因此,服务创新的实质就是在现有服务的基础上做加减乘除,不断延伸、优化、精简、升华和组合。它有助于提升社工服务质量,打造社工服务品牌,升华社工服务理念,助力社工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迪德,赫尔.服务创新:对技术机会和市场需求的组织响应[M].李靖华,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10.

[2]蔺雷,吴贵生.服务创新的四维度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3):32-37.

[3]王露,周典,黄欣黎,等.基于四维度模型的互联网医院服务模式创新策略探討[J].中国医院管理,2019(10):58-60.

作者:周文坤

创新基金服务作用定位论文 篇3:

基于结构视角的国家高新区政策创新路径研究

摘要:文章从结构的视角对我国高新区政策进行了分析,提出当前国家高新区政策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对我国高新区未来发展方向、特征、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高新区发展及其对政策需求的趋势。对政策结构性问题和发展新需求进行对比分析,从供给侧的角度研究如何使政策创新过程服务于结构调整,并提出未来我国高新区政策创新方向和路径,为高新区政策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新区;结构视角;政策创新

一、 引言

我國高新区自出现以来,经过多个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发展理念、建设模式和区域布局,为国家发展注入了创新的活力。从总体上看,30年以来,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在激发区域创新活力中、在探索新机制新模式的过程中,高新区都发挥着“排头兵”的作用,在全国各地支撑起了创新经济的“阵地”,为国家分担了经济下行的压力,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勇立潮头。

“十二五”期间,146家国家级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25万亿元,年均增长17.4%,净利润1.6万亿元。培育和引领了以下一代互联网、集成电路、新能源、纳米材料为代表的新型产业。打造了人才、创新资源的集聚区,培养了多层次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探索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建设出科技新城和“双创”城镇,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新模式和新方案。有20多家国家高新区生产总值占所在城市比重超过30%,在相关区域内实现了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高新区走在经济发展的前列,却又能紧密地与经济社会发展关联,早已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理论界和对于高新区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效果评价、政策变迁路径、国外政策借鉴、政策体系梳理等方面。对于高新区政策的结构性问题和新的发展需求研究相对较少,相关研究成果对于高新区一线的指导借鉴效果相对不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到“十三五”末,国家高新区数量要达到240家左右。高新区的快速发展,对理论研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从最新实践经验出发,进一步丰富政策创新的理论研究,为高新区政策研究领域提供新的素材,为政策制定提供更多的参考。

二、 我国高新区政策创新过程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1. 企业需求与政策供给的结构性矛盾。高新技术企业对于政策的需求与所处环境息息相关,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不同区域的企业需求有较大差异,虽然总体上集中在融资、信息资源、市场开拓、场地、中介服务、人才等方面,但需求结构又有所不同,且随市场环境变化的很快,因此高新区政策创新有着很强的专业性、科学性。从供给角度看,主要依靠中央和相关部委出台的系列政策,从全局、宏观上进行顶层设计,并从投融资体系建设、高新企业认定、中介服务、平台建设、体制改革、人才发展等方面发力,推动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支持国家高新区的发展。从国家层面的政策来看,已经形成了多种类、多层次、特色鲜明、结构完善的政策体系,但是要因地制宜的发挥好中央政策的效能,还需要体系化的配套政策。目前一些高新区经常通过简单的以文件落实文件的方式来贯彻中央的政策,或者从先进高新区照搬复制经验,使得政策供给和当地企业需求存在不匹配的问题。一方面,高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政策供给不足,另一方面,许多政策又和企业需求脱节,导致“有策无用”。从总量上看各地出台的政策已经很多,但发挥较大作用的却相对较少,一些政策难以落地。面向整个产业链和创新链,并且能够精准覆盖到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体系尚未形成,许多高新区的现有政策结构与其发展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距。

2. 政策结构同质性过强制约竞争优势发挥。高新区政策的目标,是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充分聚焦所处区域的优势资源,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进而培育出具有本地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因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是高新区发展的“内生变量”,与高新区的区位优势、产业结构、增长动力等紧密关联。通过对其他地区成熟的政策进行简单的照搬,而不结合本地特色加以改良,再好的政策也可能出现“水土不服”。例如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的一些先行先试政策,是基于对所处区域资源条件和优势产业的分析,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放大优势为目标而制定的,忽视政策与功能定位的关系,就难以发挥政策效能,同时也可能产生同质化的问题。目前一些高新区在平台建设、发展动力、功能定位等方面存在趋同现象,而政策同质性又加剧这一问题,导致资源错配,本地优势未能充分发挥。高新区往往是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窗口”,区域发展、城镇建设要有本地特色,而高新区正承担着推动经济发展特色化的职责。政策的原创性并不一定是指要从无到有的创新,而是突出与所处区域资源优势、功能定位的匹配性,从而发挥出政策在推动高新区实现特色化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力的作用。

3. 政策门槛较高形成的供求不匹配。一些政策由于前置条件过于苛刻,形成了较高的门槛,限制了政策落地的效果。近年来,中央出台的文件中多次提出政策的普惠性原则,从全国推广的先行先试政策来看,普遍具有普惠性强的特点。普惠性政策的实施目标是通过降低政策门槛,调整以往通过制造“政策洼地”的做法,提升政策覆盖面,形成全局性的政策红利。推广普惠性政策不仅仅是经济效率的问题,更体现着对公平正义和市场规律尊重。目前一些普惠性政策的制定目标是降低门槛,但是在政策落地效果上却依然门槛较高,出现了“政策门槛低,适用门槛高”的情况。例如一些股权激励政策由于其前置条件的筛选,使得满足该政策条件的企业大都是发展速度较快的优质企业,对该政策所形成的激励需求不大,与此同时,许多小微企业或处于发展稳定期的企业,迫切需要通过该政策来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但是却难以满足前置条件。最后出现了适用政策的是不需要政策的,需要政策的往往被“拦在门外”的现象,形成政策适用范围的结构性矛盾。

4. 协同能力不足制约政策落地效果。政策协同能力是影响政策落地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政策协同面临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策与配套政策的结构性问题。好的政策如果缺乏好的配套政策,其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例如股权和分红激励的配套政策如果不完善,就会使采取技术入股形式成立的公司出现“未收先税”的负担;政策过多容易增加执行难度,使企业“卡死”在政策门口,甚至出现政策“打架”的情况。二是区域内的政策实施对象的结构性问题。一些试点政策是面向某一类实施对象,但由于不同单位所属性质不同,有的是中央在地方的单位,有的是地方单位,导致不能享受同等的政策待遇,出现了“同区不同策”的问题。三是部门之间协同效率的结构性问题。随着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许多高新区政策的实施效果正显著提升。但是许多新政策的执行往往涉及多个部门,不同部门之间由于管理机制方面缺乏有效衔接,使政策执行面临“磕磕绊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策效率。

三、 供给侧结构视角下高新区发展的新特征

1. 聚焦本地特色的发展路径。目前一些高新区已经出现同质化的问题,并开始进行科学的调整,探索与当地特色紧密联系的发展方向。强大的竞争优势,往往需要在独特性塑造方面下功夫,需要把当地的文化特色与发展战略进行有机融合,形成并放大核心竞争力。发挥好当地的比较优势,对于形成产业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比如一个地方文化产业并不发达,那么直接借鉴文化发达地区的政策或经验,并以此为依据将文化产业作为重点扶持方向,效果可能就不理想。经济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全国各地在制定发展规划中越来越重视聚焦重点领域,发挥主要优势,打造主导产业,开始从产业发展的“大而全”向“专而强”转变。未来的高新区将在培育、引导、壮大地方特色产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所处区域发展提供“量身定做”的方案,在服务国家战略布局的同时,与本地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发挥出联动的机制优势、结构优势。因此,未来高新区政策需要能适应这一发展方向,形成与高新区主导产业、地方支柱产业的三方联动。

2. 聚焦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宜居宜业园区,实现高新区产城融合协调发展。近年来,理论界已经对高新区如何与城镇化建设协同推进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园区如何带动城镇建设、如何建设科技新城等方面。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实践中,也有了许多成果。例如以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天津等为代表的“一区多园”型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为大城市如何通过高新区建设实现城市功能升级提供了经验。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代表的城镇集群式的高新区建设,也逐渐形成了区域型产城融合发展方式。中国的高新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不同,发达国家是在完成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之上发展高新区,是目标单一的产业园区。而我国则是在新型城镇化推进的背景下建设高新区,高新区承担着支撑城镇化的职能,同时也需要通过城镇化建设扩大内需,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休闲、居住、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实现协同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创新型创业。高新区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科技城镇,通过“蛙跳”式的发展,高新区在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打造“飞地”,推动产业聚集,形成增长极,为高水平的城镇建设提供了产业、人才、资本基础。在产城融合发展方式下成长起来的高新区,其生命力和竞争力较高,推动形成的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城镇建设又为高新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支持,两者协同推进,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

3. 从扶持型向功能型的结构性转变。高新区发展模式的变迁是与经济转型升级相伴的过程。早期的高新区主要通过提供资本、土地要素、优惠政策实现企业聚集。之后逐步发展到以孵化器为重点的平台建设,逐漸形成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到现阶段,一些发达高新区在发展理念、功能定位上已经有了新突破,形成以创新制度供给、构建创新体系、培育创新文化为中心任务,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相互融合为目标,以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战略使命的综合型创新创业生态支撑系统。未来的高新区将围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所带来的变化进行功能性调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伴随着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同步优化,创新主体对高新区所提供的服务需求产生结构性变化。高新区需要围绕新需求,以功能创新为目标推动服务能力的结构性调整,形成与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创新服务体系,成为创新生态的提供者。

4. 适应于全球市场竞争的服务能力。在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时代,高新区正承担起服务本地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版图的任务。通过与全球高端资源的对接,为园区企业拓展发展空间,让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通过建立起国际化的技术转移体系,引进以人才为中心的全球创新创业资源,放大新动能,扩大经济增长点。通过国际化平台建设,使优质的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得到全方位的支持,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内打破企业发展的边界。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双自联动”模式,已经呈现出创新与开放相互融合的特征,在我国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过程中,高新区的功能必然面临新的拓展需求,要统筹好对接国际、协同区域、带动当地的关系,实现开放式创新。目前国内许多高新区的创新创业主体,在项目选择及转化、风险评估、法律支持等专业化服务方面有着越来越多的需求。可以预见到,在全球贸易中,企业将面临投融资、法律咨询、外汇政策咨询等国际商务服务的需求,高新区需要围绕这一新需求优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营商环境。

四、 优化高新区政策创新路径的建议

1.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园区政策创新能力。根据创新经济发展的新需要,我国高新区政策需要实现优化结构、拓展功能、效果提升等目标任务。因此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加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区等先行先试区域的建设。围绕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以政策创新体系为载体,打通区域政策壁垒,建立跨区域、跨领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机制。建立国家高新区政策协同创新指导委员会等机构,统筹加强全国高新区政策创新的指导、推广、宣传和支持,加强高新区之间、高新区和相关部委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发挥出地方自主创新的积极性,重视政策实施对象的意见建议,构建“自下而上”的政策创新机制。突出各级政府对创新政策的服务性、强化高新园区对创新政策的主导性,使国家高新区可以在上级的指导下,因地制宜的进行特色化政策创新,使政策创新更“接地气”。

2. 围绕战略任务布局政策创新体系。高新区的发展要坚持服务于国家战略并善于借势,在重大战略中寻找发展机会。高新区要进一步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东北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将区域创新资源汇聚到重大发展战略任务当中,并在服务大局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这个过程对政策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新一轮的创新链、产业链协同部署中,产业结构、人才结构将面临快速调整,政策创新需要形成与之相匹配的结构调整。要根据高新区的功能定位,建立动态的政策联动创新机制,更好的发挥自主创新的优势,将政策先行先试的优势转化为综合性的功能优势和发展优势,以政策创新个性化推动产业优势独特化,链接全球创新机遇、集聚区域创新资源、形成辐射带动能力,推动高新区政策升级为“政策高新区”。

3. 建立健全容错机制,支持创新探索。在实践中,政策创新往往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要建立全方位、操作性强的容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围绕高新区改革主要方向、重点任务建立创新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政策创新岗位试点制度,对从事政策创新的主要推动者,对其考核应更加科学、精细,在出现创新失误的情况下,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分析,评估结果交由上一级的组织部门等机构审定,以“三个区别开来”为标准,为创新提供制度保障。拓宽高新区干部考核标准,提高政策创新的权重。通过建立国家高新区政策协同创新指导委员会等机构,对推动政策创新的成果进行宣传和鼓励,形成创新奖励机制。对创新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指导和帮助。相关部门围绕高新区的工作特点,制定落实新型政商关系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探索第三方组织在推动政策落实中的机制,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一体的治理体系。

4. 立足全球視野,推动形成高新区梯队。国家高新区发展水平和功能定位分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创新型特色园区三种类型,分别承担着相近而又各有侧重的战略任务。要针对三种类型高新区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推动政策创新,使政策结构与园区的任务结构相匹配。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政策要聚焦原始创新、制度创新和开放创新,突出国际化和国家战略导向,更好的增强高新区的全球竞争力。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政策要以优化创新生态为目标,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创新型特色园区的政策可以服务优势产业,优先打造知名品牌。三类政策要能相互衔接,建立战略上同步、战术上各有侧重的政策体系,支撑高新区梯队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科技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

[2] 王芳.我国高新区政策变迁历程及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6).

[3] 汪涛,李祎,汪樟.发国家高新区政策的历史演进及协调状况研究[J].科研管理,2011,(6).

[4] 白雪洁,李栋,闫文凯.深圳高新区的发展经验与启示[J].现代管理科学,2014,(7).

[5] 罗涛.国家高新区政策的三次变迁[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3,(7).

[6] 王缉慈,陈平,马铭波.从创新集群的视角略论中国科技园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7] 姜彩楼,徐康宁.区位条件、中央政策与高新区绩效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9,(5).

[8] 刘会武,王树海.国家高新区政策评价与发展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5).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园区资源循环网络演化模型与系统研发”(项目号:KM201711232016)。

作者简介:柯水发(1977-),男,汉族,福建省安溪县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林业经济与政策;黎晓奇(1986-),男,汉族,北京市人,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国家创新战略、高新区政策、经济评价;齐林(1987-),男,汉族,河北省保定市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中国农业大学工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园区经济、循环经济、系统工程。

收稿日期:2017-09-21。

作者:黎晓奇 柯水发 齐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被保险人利益不能损害论文下一篇:高职艺术设计素描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