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补充句子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16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语文补充句子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按]学科素质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教学过程,深化教学改革,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天津市教育局教研室根据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各学科教学大纲,结合天津市中小学的教学实际,制定了天津市中小学各学科素质教育指导意见。

语文补充句子教学管理论文 篇1:

影视艺术与语文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育目标已经转型,由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语文教学仅仅局限于教师的一言堂,将难以很好地落实语文教育目标。影视,作为教学媒体的一种补充,不仅可以调动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鉴赏力,而且大大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立体空间。但影视教学并非完美无瑕,如何扬长避短,优化资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影视教学;鉴赏力;问题意识;创新人才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育目标已经转型,由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语文教学仅仅局限于教师的一言堂,那将难以很好地落实语文教育目标。实际上,语文课是一门讲究形象的学科。我们知道在语文教学中,语言只是起到过渡或桥梁的作用,关键是要去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当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流行,从事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教师皆能十分熟练地把文本分析与影视欣赏衔接融合,重视教学艺术,调动课堂气氛,促进教学互动,培养学生能力,希冀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增强教学效果,从而积极推进并实现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那么,如何运用影视来为语文教学服务?在语文教学中又如何指导学生欣赏影视?这是当前语文教学面临的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一、视觉冲击:影视魅力对教学的影响

首先,影视画面能让文学语言形象生动化,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力。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影视艺术是当今世界最富魅力的综合艺术,它融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摄影等艺术精华于一体,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将经典的同名影视片段引进课程教学,既能发挥文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让语言在真正意义上“动”起来,以提升教学效果。比如:在电影《祝福》中,一边祥林嫂不愿改嫁,奋力反抗,怒撞香案;另一边迎新的唢呐声、欢笑声此起彼伏。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学生可以很轻松地把握住“封建社会人吃人”这一主题思想。

其次,影视语言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鉴赏力。如果学生能学会运用影视语言,用蒙太奇的方法去剪辑生活中的人和事,就能把文章写得生动、精练,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蒙太奇的作用,重要表现在使电影的叙事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可以简化时空的变化,省略大量无关轻重的内容。文章的段落是一个由句子构成的语言单位,段落的含义体现在每个句子与句子之间的不同关系中。在影视语言中,每一场戏也是由许多画面构成的,而画面的组接不同也表现着不同的内容。

最后,影视教学的艺术性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终极目标的实现。语文教学,到了大学这一块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在这一方面影视具有很大的优势。因为时下这批学生都是基本上在影像文化的熏陶下长大的,他们对图像的感知和敏感有很大的优势。因此针对他们的文化接受心理,采用这种生动活泼的方式更能够达到效果。比如很多同学在观看《阿甘正传》之后觉得受益匪浅,感觉无论是身处逆境还是平淡人生,都应该选择积极向上的态度,跑出新的生活目标新的生活境界。而且影视艺术又是美的化身,画面所提供的形象逼真的现实景象,常常是十分自然且富有美感的,它本身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二、因势利导:倡导多元化教学模式

首先,组织学生写影评文章是培养学生写作和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影评是把电影教学与语文教学联系起来的一个很好的纽带。美学家斯托洛维奇说:“评论不创造价值,但是价值必然要通过评论被掌握。价值之所以在社会中起重要作用,是因为它能够引导人们的价值定向。同时,评价当然不是价值的消极派生物,在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评价机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撰写影视评论文章可谓是一种发现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在此过程里,学生能紧密联系自己所观看的影视内容提出问题并分析和解决问题。或者是对影视艺术形式方面的,诸如框架结构、修辞手法、语言色彩的综合运用;抑或是影视内蕴的东西,诸如思想内涵、形象内涵、审美感受,等等。这也就是说学生在写影评文章的时候,其实就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

其次,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影视作品表演的练习。其实这相对与上文所讲述的方法带有逆向性。即开始都是从影像到课本,而这种方法强调的是从课本到影像。这更体现了学生的一种创造性。学生们在表演的过程中,他们就会用比平时更为认真的态度去体会文章的主旨、人物的心理。提高全体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起他们对语文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最终有利于他们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比如王朔作为20世纪90年代商业写作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他的作品充满了调侃、反叛、先锋的性质,塑造了一系列满怀激情又玩世不恭的“痞子”形象。而王朔本人也参与了一系列的电影剧本的创作,很多小说都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并取得了当年超高的票房纪录。《顽主》就是其中一例。作品虚构了一个“替人解难替人解闷替人受过”的“三T”公司,极尽讽刺之能事,对生活尽情地嘲弄和否定。其中有一段文字描写一个替不能满足妻子对生活的多方面要求的丈夫挨骂的片段,非常能代表王朔“痞子”文学的调侃风格。“别回家了,和老婆在一起多枯燥,你就整宿地和哥们神‘砍’,没准还能‘砍’晕个把眼睛水汪汪的女学生,就像当初‘砍’晕我一样,卑鄙的东西……”笔者曾将这个片段让学生排练表演过,结果学生们都十分兴奋地、投入地完成了演出,在寓教于乐中,也对王朔创作的艺术风格了然于心。

再次,培养问题意识。音画关系的有机结合是影视艺术所独有的特征。教学中的音画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授课语言与黑板、屏幕上内容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教师的语言与黑板、屏幕上出现的内容是一致的。在适当情形下,若采用音画对立,讲出与画面相反的观点必然能提醒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质疑和深层思考。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经典问题上处于两难与矛盾的状态。最突出的倾向是从文本到阐释都主张回到传统,大而化之,类似“读经”的态度。这当然也与对文学教育本质与功能的理解有关。在一般意义的理解上,文学教育是对经典的传承,因为文化的一贯性在很大意义上是靠经典来承载的,尤其像我们这种文明史没有中断过的古国,特别重视经典,视它为根,为血脉。而目前的文学教育之所以出问题,就与经典不再受宠有关,认为经典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其实,经典并不具有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强大,具有那样的稳定性,经典也是一种动态的体系,处在不断累积、调整与替换中。即使是古代作品,也未见得有一成不变的经典,发现、重读、解构与颠覆的工作一直在进行当中。经典一定要不断阐释,不断发展。一定要在教育中贯注现代思想和现代精神,运用现代的阐释方法,文学教学应该表现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那么,以前我们所奉为的经典影片能否和学生的情感进行同构,这便是一

个问题。比如20世纪50年代拍成的《雷雨》,著名的电影艺术家孙道临饰演的周朴园,多是站在阶级斗争的立场上,把周朴园塑造成一个浸透着封建思想的资本家,他的突出特点是专横冷酷。他的起家就是血腥的原始积累。镇压罢工,故意使江堤出险,借机克扣工钱;他同官府的勾结,对进步思想的仇视,他在家中的专制独裁,唯我独尊等等,但仅仅这些,还算不上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物。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基督教等思想的引入,学术界对《雷雨》这部经典也作了颠覆性的解构,发现曹禺的四部经典作品都弥漫着浓重的基督教教义,而周朴园实际上是一个“造孽于前,悔罪于后”的人。《雷雨》反映了宗教教义中“罪与罚的迷惘”。这样用影片来作一个对比性的解读,可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用前沿的、创新的理论维度,去分析、破解头脑中的旧有思维框架,切实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做实践型的人才。

三、优势互补: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

影视教学自有其魅力所在,但有魅力并非完美。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发现,文学课程教学中融入影视欣赏,其利弊共存。若使用得当,事半功倍;假如使用不当,其效果则是反向的。课堂播放“片段”,还原经典场面。文学课程中的影视教学模式并非意味着以影视欣赏完全取代文本解读,而是有选择地在教学课件中设置经典场景的影视“片段”。时间过长往往会导致产生文学课成为影视课的不良印象,即以影视替代讲授,教师有偷懒之嫌疑。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有所依赖和期待,甚至认为影视欣赏就是教学放松的表现,以至于过多迷恋演员的形象肢体而忽略影视欣赏的本意。这不仅于文本分析毫无益处,甚至于教学管理来说也会引发不良风气。我们要真正做到“看是为了学,学是为了更好地看”。

此外,以画面“取代”原作,影视教学的误区所在。画面和语言是两种艺术,虽然有共同之处,但皆有各自的特点。即画面以视觉取胜,语言以想象为优,所谓言未尽而意无穷,这是影视画面所难以替代的。无论影视改编得多么完美,它多少都会与原作的基本内容有一定的差异,在实际教学中理应区别对待,甚至要泾渭分明,而不是混为一谈。对于一些经典名著,如果教师能剪辑一些相关片段给学生观看,就会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内容产生兴趣了,就很自然地产生阅读原著的欲望。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通过观看影视来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依然存在风险,就是学生观看了根据原著拍摄的影视之后,极有可能就根本不再去阅读原著,因为他们只满足于了解故事情节,而且极有可能产生以后完全用观看影视代替阅读活动的倾向。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注意正确防范和引导,可以通过巧妙剪辑影片、组织影评或将原著和影视作品作对比研究等方式,来避免此种情形的发生。

总之,借助经典影视片段讲授现当代文学课,对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以及实现实践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大有益处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文学结合影视教学中的一些误区。所以我们要兴利除弊,加强引导。在实际的影视教学中,只有持辩证的态度,扬长补短,因势利导,客观对之,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吕叔湘,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鲁道夫·阿恩海姆.电影作为艺术[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

[4]祁耀华.影视艺术于语文教学的尝试[J].中学语文教学,1998,(2).

[5]张晓冬.影视艺术手段于教学[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作者:王丽丽

语文补充句子教学管理论文 篇2:

天津市小学语文学科素质教育指导意见

[按]学科素质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教学过程,深化教学改革,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天津市教育局教研室根据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各学科教学大纲,结合天津市中小学的教学实际,制定了天津市中小学各学科素质教育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立足于跨世纪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立足于培养21世纪的新型人才,旨在指导教师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从本学科教学入手,大力优化教学过程。它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形成学科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它的基本特征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开发。为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生存发展能力打好基础,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各学科“指导意见”后均附有本学科各单元(或章)教学目标,学习水平检测和评价标准及教学设计示例,本刊由于版面所限,现将小学语文、初中生物、初中历史3科刊登如下,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学科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小学语文教学是这项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搞好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及学好其他各门课程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主要基础学科,是学生从事学习和表情达意的工具。它的基本特点是;

(一)广域性。

语文学科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要用到语文,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几乎都离不开语文。语文是人们随处可听、可见和可感受的。可以亳不夸张地说,语文在人类社会无所不在。虽说小学语文只是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学段,但小学语文知识在应用上的广域性无疑仍是一个显著特点。

(二)传承性。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从历史沿革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人类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伟大的精神财富要靠语文来传承和保存;从现代社会国际,人际交往的角度看,政治、经济、教育、文艺,军事等各方面的信息都要靠语文来传承和沟通。即便仅对于小学语文来说,传承性也是一个主要的特点。

(三)情感性。

小学语文课本中充满了人类美好的情感。不仅在学生所学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里,在学生的作文里,甚至在大多数实用文体中都流露着或洋溢着人的情感,而且在日常的语言交流中同样体现着人的丰富情感。事实上,没有人的情感的语文是不存在的。情感性应该是语文的又一个基本特点。

(四)实践性。

学语文必须在语文实践中进行。无论是谁,学语文如果不通过社会实践或不使用语文,那他就一定学不好。语文的主要实践形式就是我们常说的读(看)。听。说。写。学生离开了读(看)、听、说,写,不仅语文课无法进行,而且他们也无法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和在社会实践中学习语文。所以从学习语文的角度看,实践性是语文学科最为重要的一个基本特点。
二、小学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

(一)语文知识目标。

小学语文知识素质是学生素质结构中的基本素质,它制约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牢固掌握汉语拼音声母、韵母、声调和拼写规则等初步的普通话语音知识;了解生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汉字基础知识;懂得常用词语、成语的语义等一般的词汇知识;知道汉语的基本词类,汉语基本句子的形态及其使用等初步的语法知识;掌握简单记叙文、常用应用文的基本类型、特点和表达方式等作文基础知识;识记一些例如诗歌、散文体裁及著名诗人、作家等基本的文学常识;知道小学语文常用工具书的一般查法。

(二)语文能力目标。

语文能力是学生学会认知、学会表达的必要条件。在认知方面,要科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考、判断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要具有一定的读写能力。要使学生具有通过聆听,了解一件简单的事情和理解一段话意思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即时听写、正确书写的能力;具有通过朗读或默读,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和概括全文中心思想的能力。在表达方面,要依序培养学生围绕一个话题或文题进行叙述、描写、说明、议论,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要使学生具有用铅笔。钢笔及毛笔等都能正确书写的能力;具有复述或转述一个事实、一种观点的能力;具有用准确、简练的普通话回答问题或表述一个真实、完整的想法的能力;还要具有在规定时间内写出结构简单、层次清楚、情节生动的记叙文和学生常用应用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情感素质是学生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情感素质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审美情趣,坚强的意志,积极向上的精神,坦率、开朗的性格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并注意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

(四)思想道德目标。

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中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辉煌灿烂的文化;要教育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小学语文教学在素質教育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为了切实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必须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为此,小学语文教学除了必须遵循素质教育的一般性原则外,还应根据当前本学科的实际,强调必须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一)实效性原则。

注重教学实效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学有所得。

小学语文学科具有明显的工具性,也有很强的思想性。语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工具,具有运用语言文字的实际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把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统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即在语言文字训练和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要改变单纯讲解内容、进行文学分析的教学结构,建立“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语言文字”的以学习语言文字为出发点,以掌握语言文字为归宿的训练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克服无效劳动,不要把语文课上成单纯的政治课、文学课和自然常识课。要杜绝没有语言训练价值和思维训练价值的讲解、提问及脱离语言文字教学的单纯政治说教以及偏离语文教学目标的文学分析欣赏。

(二)量力性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要从学生身心发展和知识水平的实际出发,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要按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合理的阶段性设计教学。一般不要降低和超出《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辅助工具,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够拼读和抄写音节,不要求学生能直呼音节和默写音节。识字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生字表》的生字,把字写正确、端正,不要求学生用软笔字的书写方法写硬笔字。词、句、段的教学要结合课文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运用语言的知识,并通过读写练习,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一般不要求系统地讲解语法、修辞和逻辑知识。对于朗读训练不要求学生学习朗诵技巧,做表演性的朗诵。作文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写简单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注意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同时,要鼓励学生经过刻苦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能力。

(三)实践性原则。

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离不开学生的实践活动,教师要组织学生在实际操作和训练活动中学习语文。在教学中要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练习中掌握知识,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要认真完成《天津市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科学安排字。词、句、段、篇的教学,听。说、读、写的训练,观察、思维、记忆、想象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要在揭示遣词造句规律、讲清布局谋篇方法的基础上组织训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识字教学要注重写字的指导和训练,每节课应保证学生有一定的写字练习时间。阅读教学要运用各种训练形式,加强读的训练,注意保证训练的时间、人次,并安排一定时间的书面练习。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以学习教材的语言文字为主,要将更高层次的开拓引伸或实际应用的语言训练项目安排在综合练习课上。作文教学要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落实训练的次数。使学生养成练习写作的习慣,不断提高作文的能力。教师要对学生布置必要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但要控制作业的时间和数量,尽量减少机械重复性作业,适当安排灵活运用和富有创造性的作业。

(四)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教师要注意学法指导,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独立求索的能力,使他们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要注意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思考、质疑、讨论和练习的时间。

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法。在教法设计上要注意面向每一个学生,使全体学生都有语言实践和自我发展的机会。教师要在尊重和重视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对每个学生给予必要的启发、指导和帮助,要注意发挥优等生的榜样作用,更要注意对学习困难生的辅导。
四、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落实教学目标的要求。

教学目标规定了教学的方向,量化了教学标准。教师要按照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目标设计教学,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在教学设计上,既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多维性,又要注意落实语文学科关于学习语言、进行语言训练、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对于一篇课文的教学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识字和写字教学目标。

2.语言知识、篇章结构知识等目标。

3.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目标。

4.观察、思维、想象、记忆能力培养目标。

5.心理素质培养目标。

6.思想教育目標。

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其中的几项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

要注意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之成为学生个人学习的要求和愿望,从而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要注意教学反馈,指导和帮助学生弥补学习的缺陷,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二)正确使用教材,发挥教材在语文学习中的示范作用。

教师要认真备课,发掘教材中素质教育的因素。教师要注意揭示教材中运用语言的规律,指导学生学习教材中准确、简练、清楚、具体、形象、生动、得体的语言以及描写、叙述、说明、说理、抒情、烘托等写作方法,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结合教材内容,在语言文字学习和训练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三)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要设计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1.识字教学。识字能力是语文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在识字教学中要注意简化教学过程,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生字”,而且要使他们“会学生字”。同时,要把识字同记忆、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结合起来,并以培养记忆能力为重点,使学生逐步学会独立地提出记忆任务,选择有效的记忆方法,正确、持久地记忆所学习的内容。

2.写字教学。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要教给学生写字的知识,使他们掌握写字方法,提高写字能力。同时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把识字和观察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指导学生掌握观察字形的方法,学会观察生字的笔画、部件和各组成部分的空间配置及笔画之间、部件之间的联系,并注意学生写字的生理卫生,使他们能够以正确的姿势和执笔方法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把字写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

3.阅读教学。阅读是学习知识、接受信息的最重要的手段。在教学设计上要依据小学生学习心理设计好理解语言与运用语言的两个教學过程。

(1)要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所记叙的事物和表达的感情,能够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使学生完成从形式到内容的认识过程,即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

(2)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读书和作文的知识和方法,使学生完成从理解内容到学习表现形式和方法的过程,逐步学会独立地看书和作文,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

4.作文教学。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字、词、句、段、篇和观察、记忆、思维、想象以及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它在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丰富精神生活乃至培养正确的人生观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作文训练一至五年级是一个整体。要重视低年级的启蒙训练的必要性,从一年级开始进行作文训练。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2)应运用各种方法,形成立体化、多角度的训练,要改变单一的命题作文的训练方式。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权,调动他们作文的积极性。作文要以记叙文为主,既要有命题作文,也要有自命题作文;既要有书面作文,还要有口头作文;还要引导学生写观察作文、想象作文,写感想文、说明文以及其他实用性作文,对于有条件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写创造性作文,创作童话、寓言、儿童小说等。

(3)要注意作文教学与其他方面的联系,加强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结合,作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结合,课内作文训练与课外作文训练的结合。

(四)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要注意应用教育技术,科学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传统的教学媒体同先进的教育技术结合起来。同时,注意它的实用意义和审美价值,既解决学习语言、进行语言训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又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教育。在注意充分发挥教具的直观作用的同时注意语言的直观,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对于高年级学生不必过多地图解语言文字,使学生充分利用语言文字学习知识,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

(五)加强教学管理。

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努力上好每一节课,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科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要加强教学工作的检查和指导,使教师能够按照学科素质教育的要求,执行教学计划,备好课,上好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指导学生既要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又要遵守纪律,刻苦学习,一般不以脱离语言学习的单纯的游戏。唱歌、画画,竞赛等活动代替语文教学过程。

(六)实施“大语文”教育。

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学习语文,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反复历练和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和课本的学习不能很好地形成学生的语文能力。要为学生创设语文学习的整体环境,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社会上学习语文,在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中广收博采。

学校和教师要按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要求和语文学习的特点、规律,为学生提供学习语文的多种渠道和良好的条件,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扩大课堂教学的效果,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挥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冶学生的情操。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把丰富学生的语文生活作为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诸如,课外读书活动、语文趣味小组活动、语文竞赛活动以及走出校门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语文的活动等。同时,对这些活动要给予具体的指导,使学生认识到身边处处有语文,启发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七)改革考试方法,对学生的语文素质进行全面评价。

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合格水平考试,逐步变单一的语文知识考试为德育、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全面评价,特别是要重视学习情感和动作技能方面的评价;变单一的闭卷考试为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的考试;变单一的笔试为笔试、口试和动手能力相结合的考试;变单一的语文成绩通知单为语文素质报告单,使考试成为促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八)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具有相当的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语文教师队伍。要求既有语言文字的专业素质,又有一定的理论素养;既有相当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又有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既有善为人师、循循善诱的品格,又有适应时代需要,为献身教育事业而终身学习的志向。

语文补充句子教学管理论文 篇3:

小学高段语文合作学习中学生互评能力培养策略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了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新课标强调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合作学习中,高质量的学生互评至关重要,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省和修正的学习品质,增强小组成员间的思维的交流碰撞和组际间的互动,从而提高语文合作学习的实效,使学生形成语文核心素养。从“互评内容的明晰”“互评的训练指导”以及“互评效果的反馈”几方面来探讨如何培养学生互评能力,有助于提高高段语文合作学习的实效,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是学生的课堂”的本质回归。

关键词:高段语文教学;合作学习;学生互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式,新课标强调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合作学习中,高质量的学生互评至关重要,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省和自我修正的学习品质,增强小组成员间思维的交流碰撞和组际间的互动,从而提高语文合作学习的实效,形成语文核心素养。本文结合小学高年级语文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从互评内容的明晰、互评的训练指导以及互评效果的反馈几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互评能力,以提高高段语文合作学习的实效,从而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是学生的课堂”的本质回归。

一、评什么——明晰互评内容

为了提高学生互评的质量和水准,避免学生毫无意义的泛泛评价,教师首先要在评价内容上进行明晰,才能使学生评价的内容指向性强,对自己和他人有积极的导向和鼓励作用,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修正。

(一)评价关注点与合作学习任务要求紧密衔接

语文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是任务驱动的,评价的关注点同样要指向合作任务的完成上。如在执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是:按顺序交流批画出的体现地球容易破碎的语句,每人至少交流一处,讲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和自己的感受;进行汇报演练,要随讲随读,结合搜集到的信息资料来理解相关语句;讨论演练小组合作朗读形式。

在小组进行展示汇报之前,教师强调其他同学在倾听、观看小组展示的过程时,关注以下几点,引导学生围绕评价关注点对该小组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互评:合作常规为分工合理,展示语完整,声音清晰、柔和,站姿优雅;能准确说出一些句子的说明方法和表达效果,能尽量结合自己搜集到的信息资料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朗读,是否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对理解和朗读进行补充和质疑。

将学生互评的操作点与合作学习任务联系起来,才能逐步使学生根据同学们的表现做出具体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学会了评价,另一方面也学会了更好的合作,更好地发挥了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使互评真正促进了合作学习。

(二)评价关注点随学生发展和进步状况进行调整

在训练的初期,我们给出的评价点是十分具体的,对学生要达到的程度也进行了描述;但随着孩子合作学习能力和互评能力的提高,我们的关注点要不断进行调整,力求简洁、易懂、实用。比如,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对常规评价点以及文明礼貌的真诚评价方式大部分学生已经学会,学生在合作展示中也逐步养成了这些常规习惯,在第二学期我们便将评价的关注点更多指向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悟和朗读上,而提高评价的实质更主要的是关注表述的内容和朗读这些学科核心能力上。

如在第一学期执教《跑进家来的松鼠》一课时,评价关注点是:分工合理,展示语完整;声音清晰、柔和,站姿优雅;可对理解和朗读做补充和点评。在第二学期执教《一夜的工作》一课中,将评价关注点调整为:展示常规;是否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抓住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抓住写法等);关注朗读,是否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了;对理解和朗读进行补充和质疑。本课的评价关注点有对学生方法的指导,也体现了本阶段重点训练的内容,使学生的互评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教師就是要根据学生合作学习的发展和进步状况,及时调整评价关注点,不断提高学生互评的质量,以促进合作学习的最优化。

在这里还要强调的是,在语文的合作学习中,评价的关注点中既包括各个学科贯通的学习习惯和常规内容,更要体现学科特点,要紧紧围绕语文学科的核心能力目标,根据课标把握好方向,结合组元训练点和课时教学重难点来设定。比如,结合高年级语文的学段目标,阅读教学中评价的关注点多放在关键语句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以及文章的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上。

二、怎么评——加强互评训练指导

(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互评方式

学生互评的形式不拘一格,其组织形式一般分为一对一的同伴评价、小组成员的相互评价、小组之间的互相评价以及班级集体对个体的评价等。在语文课堂上,合作学习的内容多种多样,这也就决定了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各不相同。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的要求,选择不同的互评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的理解感悟合作学习中,通常采用组际互评的方式。一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的成员结合合作任务和评价关注点对其进行评价。在朗读练习的合作中,可以选择组内互评的方式,小组成员轮流选择喜欢的语句进行朗读,组内其他同学对其评价,在组内以评促读。在习作或练笔修改的合作中,可以选择两人一组,互看互评,书面评价和口头评价相结合的互评方式来进行。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复述和表达的习惯

学生的互评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是学生的倾听、复述、表达和质疑品质的综合体现。所以培养学生的互评能力,不能忽视对学生良好倾听、观察、复述和表达等习惯的培养。

在倾听习惯培养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逐步学会根据评价关注点,捕捉同学发言的关键词,把握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对他人的观点进行简单复述,并找到与自己想法和观点不同的地方去思考。

在语言表达上,教师的训练要有梯度。在开始训练时或是对语言表达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训练时,可以用填空的形式给出语言模板。如执教《鲸》时,组内交流,教师给出了这样的语言模板:我交流的是鲸的( )内容,具体的句子是( ),采用的说明方法有( )。还可以给出语言表达的顺序: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讲什么。再比如在学生赏析他人的朗读时,不能泛泛评价读得有感情,可以引导学生从“XX同学抓住了哪些词进行了重读或轻读,结合文章内容,读出了什么样的感情”的方式进行评价。有了这样的脚手架,学生就知道如何去表达,如何去评价,并且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模仿这样有逻辑地去说话,进行自主表达。

(三)使学生对评价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互评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修正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观点的交流和碰撞,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帮助巨大。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互评的意义和价值,引导他们客观、公正地去评价同学,善于发现同学彼此的长处,要用真诚的态度去鼓励、赏识他人在展示活动中的每一个闪光之处,委婉指出问题和不足,若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合理性建议就更了不起了。作为被评价的同学,也要正视他人對自己的评价,虚心接受合理的建议,认真反思,进行自我修正。

在执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在小组展示之后,一个同学这样评价:“小组几位同学分工非常明确,XX同学在朗读上很有进步,读出了他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气愤。如果他们组在展示时,小组长在串词上再变化一下,就更好了。比如他们可以这样过渡‘听了XX的介绍,大家一定认为地球太大了。可是你们知道吗,在茫茫宇宙中,它却如一叶扁舟。’这种形式就更能引起听众的注意。”这样的评价既能看到优点,又能发现问题,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针对问题,还能给出具体、合理的建议。这样的评价就是高质量的。

三、评得如何——注重学生互评的反馈

教师要想对学生的互评能力和水平有清晰的认识,还要注重对学生互评效果的评价和反馈。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提炼出了语文合作学习中学生互评能力的操作点和评价标准。

笔者在语文合作学习中加强了对学生互评能力的培养,对其策略不断尝试和改进。一年来,自己的语文课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乐于表达,乐于合作,乐于分享,乐于质疑,乐于评价,并能为他人真诚地提出宝贵的建议。随着互评能力的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韩立福.小组合作学习:概念重构及其有效策略[M].教学与管理,2009(4).

[3]赵明仁,王嘉毅.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http://www.edu. 2002-3-19

[4]王慧敏.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J].教学管理,2013(4).

[5]蔡敏,刘珠润.论学习过程中的学生相互评价[J].教育科学,2005(4).

(责任编辑:李阳)

作者:于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铁路建设监理行业管理论文下一篇:畜禽养殖污染环境监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