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审计人员信息技术论文

2022-04-17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提升审计人员信息技术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审计在社会经济中担任的职能也是越来越多,所涉及到的工作方面也是越来越齐全,而审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当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审计工作发生了很大改变,提升了审计工作效率,但同时信息技术在审计机关当中的应用也开始遇到瓶颈,突显出很多问题,需要进行研究突破。

提升审计人员信息技术论文 篇1:

基于信息技术视角的审计课程改革探究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的发展,高校必须结合不同时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企业的需求,优化教学设计,变革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本文基于信息技术给审计带来的挑战,结合高校目前审计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审计课程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审计课程;改革探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22.088

0 引 言

目前,很多行业都开始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人类社会传统的工作方式、管理模式、生产形式和消费形式,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运用以摩尔定律速度增长,企业的内部控制、生产经营流程、营销模式、财务报告反映等各方面的内容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而对“风险导向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公众对审计结果也有了更高的期望。高校作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基地,必须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手段,改进成绩评估体系,对接企业实际需求,以满足并超越企业期望为目标,完成审计课程改革工作。

1 信息技术发展给审计带来的挑战

目前,相当部分规模以上企业出于追求数据真实、完整、效率和决策成本控制等考虑,全面实现了企业信息化(如实施ERP),使企业财务管理、人力资源、营销客服、生产运作、供应链与物流等模块有机融合,生成大量原始信息。在海量的信息数据中,企业如何保证审计质量,评价审计风险,防范企业舞弊,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1.1 审计线索复杂化,审计难度增加

审计线索对审计极其重要,企业经营管理使用了信息化技术,使审计线索比传统审计复杂得多,增加了审计难度。

在审计线索的来源上,传统审计依赖纸质纪录,所得的审计证据大多为带有相关主体签章认证的纸质凭证,在完整性和有效性上较为可靠,审计人员可以通过顺查和逆查的方法检查会计核算是否合理、合规。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审计中如何控制会计数据信息的采集及其转化风险,能否完整而有效地保存相关决策、交易证据也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难题。

在线索加工的过程中,传统审计一般从凭证到账簿再到报表,都是审计人员一步一步进行手工操作,每一步都有文字纪录,每一步都要经手人签字,都要保证每一环节的可靠性。在信息化时代,从业务数据的具体处理过程到报表生成及输出都由计算机按照指令程序自动完成,不能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而且在追究责任人问题上也将产生极大的困难,数据缺乏可视性审计轨迹,审计线索带有隐蔽性。

在审计线索保存和修改方面,传统的审计线索均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纸质纪录只能在企业内部范围保存修改,遭受外部人员非法修改的可能性较低。而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数据存储、读取方式都发生了较大改变,逐渐被无纸化交易代替,数据信息容易遭到篡改而不留痕迹,出现严重的审计风险。

1.2 内部控制信息化,审计内容增加

被审单位为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效率,有必要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内部控制的形式和内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自动化的,或是基于自动流程的人工控制。虽然完善的内部控制具有能够有效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的可能,但依赖信息技术自动控制也会给内部控制带来风险,如未经授权改变主文档的数据或不恰当的人为干预等。

从内部控制角度说,传统审计面对的外部环境相对稳定,从而能够保障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发挥。在手工操作条件下,审计人员通过职责分工形成的内部控制体系和以会计凭证、账簿以及报表之间的钩稽关系形成的内部控制系统,确保了数据的完整、真实和安全。

在审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审计人员面对财务信息系统或其他网络信息系统,以肉眼核查存放在计算机中的凭证、账簿和报表等会计信息时,可能难以对整个会计处理流程和内控制度过程形成全面的认识和监督。在“互联網+”时代,由于市场准入条件相对放宽,有关商务法律、会计法规还不健全,加上外部经济环境不稳定因素增加,企业外部带来的经营风险凸显,种种原因叠加在一起,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就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从而增加了审计的风险。

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计划阶段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分析评估时,还必须比传统审计增加一些内容,即必须单独考虑信息技术对企业风险评估的影响,也就是说要从信息技术一般控制与应用控制两方面进行测试,在系统有效的情况下,才可以信赖计算机生成的数据。

1.3 审计技术手段改变,迫切需要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过去审计人员审计以手工为主,通过观察、询问、检查、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等方法搜集证据,出于考虑审计成本,精力大多放在验证账表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从而可能会忽略运用职业判断能力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及内部控制进行全面风险评估,导致审计重点出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遗漏重大错报。

信息技术带来的最明显变化是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量审计软件、Excel软件、审计数据库等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使审计人员从大量基础、机械但必须要做的审计流程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判断重要性上面。

审计信息技术也有局限性,因此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除了要有丰富的会计、审计、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实践技能,还需要熟悉信息系统的应用技术、结构和运行原理,将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与传统审计方法结合起来,共同实现审计目标,从而为高校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信息化背景下审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教学成为提高传统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信息化审计课程教学改革逐步成为高校共识,均不遗余力地推动审计课程信息化建设。然而由于存在各种制约条件,信息化审计课程建设出现的误区或瓶颈急待处理和解决。

2.1 教学设计缺乏信息化考虑

现代风险导向模式,除了兼顾账项导向和内控导向模式外,还需要关注和评估企业经营面临的外部风险,衡量被审计客户的战略目標、治理结构、业绩衡量等战略风险的选择,主张个性化的审计程序(如调整实施审计程序的时间,采取不同的审计抽样方法,选取不同的地点实施审计程序,或预先不告知被审计单位选定的测试地点等方式),提高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这些都要求学生以更开阔的视角从源头上发现和判断被审计客户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行为,如通过互联网事先搜集被审计单位的公告及财务报告,自主学习战略分析、舞弊识别、持续经营评估等拓展技能的知识。从而可以看出,提高审计能力不仅仅是学习审计准则。

目前,教学设计还是注重理论讲授,纯课堂面授,忽视信息技术在审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没有明确规定信息化涉及的理论知识。教师只顾埋头讲准则,却忽视信息化资源在审计业务执行中的重要性,严重削弱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导致学生只关注提高考试分数,但审计思路闭塞,缺乏职业判断能力和风险分析评估预警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难以把握整个审计流程,难以理解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范围,最终只能生搬硬套,与培养高素质审计人才的目标相悖。

2.2 教学手段缺乏信息化考虑

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电子产品成为人类社会的标配,各类网络平台、学习软件和应用软件应运而生,使教学手段更加生动、多样、丰富。但审计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在各高校发展进程中却参差不齐,尤其是非理工类院校的审计课程教学还停留在“多媒体-粉笔-黑板”方式,缺乏合适的微课、视频、案例。这种多年不变的教学手段显然与当前的人类感知方式格格不入,从而导致很多学生无法融入课堂,难以形成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激情,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

2.3 教学资源缺乏信息化考虑

由于学生尚未进入社会,没有工作阅历,对企业的实际业务没有感性的认识,从而缺乏对审计的直观感受。在讲解相应的案例时,没有审计知识信息化辅助,学生很难清晰地掌握相关知识。目前,很多高校虽已建立校园网络,配备多媒体教室,但缺乏实质性使用,绝大部分课室只有一台多媒体设备,学生无法使用该设备查询信息。同时,很多教学服务器配置过低,或划分的资源不足以承载网站运转,或存在代码循环等冲突性错误,一旦访问量过高,超出系统承载能力,系统马上崩溃。此外,仿真实模拟训练软件欠缺,缺乏审计课程特色资源库,缺乏网络课程学分互换机制,缺乏系统化微课视频等,导致学生无法结合自身实际组织进行主动学习。

2.4 教学评估缺乏信息化考虑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学评估体系以学生打分制为主,或者督导、院系领导和学生打分三位一体的评分体系,给教学质量评估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如果突然引入信息化授课体系,会对原有的教学进程产生冲击,教师需要用2~3的时间去调整,需要不断补充、增减授课进度和内容,客观上需要教学评估量化时有个保育期,增强人性化因素评分机制,但当前教学评估体系中尚没有全面考虑该参数。

2.5 教师信息化水平不高

尽管很多高校把课程信息化改革推上日程,但是很多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年龄大的教师从未接受过信息技术系统训练,缺乏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年轻教师尽管接触过信息类课程,但大多只关注审计理论研究和审计案例挖掘,并没有关注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教师需要从意识上进行更新和转变,如重点关注微课与面授的授课差异、网页插入式在线测试、即时网上辅导反馈、线上线下讨论、网上作业提交、网上作业批改和网上社区讨论等。此外,很多教师都不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只能开展基本的信息化教学,开展专业的审计课程信息化教学尚待时日。

3 审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3.1 教学设计需符合学生移动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的需求

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社会对学生的认同程度,是衡量教学效果及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高校应采用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先支持具有混合式学习等改革实践经验的课程,应根据预设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及教学方式,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及教学内容与资源间关系,碎片化组织教学内容及资源,形成围绕知识点展开、清晰表达知识框架的短视频模块集,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审计知识的趣味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审计理论和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职业判断能力。

3.2 教学手段需满足学生代入感和自主学习的需求

教师在授课时需加强课前预习准备,注重过程控制考核和课后巩固考查,形成立体有机且符合学生学习思维习惯的有效手段。目前,教育部、财政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一个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爱课程,以知识掌握为导向,重视设计教学路径。为了兼顾学生的个性化选择和知识传授的效果,教师可借助信息化手段,采用课间提问(超过5分钟的课间提问)、随堂测验(视频添加随堂测验,也可以为整个教学单元添加随堂测验)、课堂讨论和考试的形式开展教学,是满足学生代入感和自主学习需求的有效途径。

3.3 教学资源需承载学生多变审计应用学习的需求

高校应努力优化审计课程的信息化硬软件环境。硬件方面,高校应专门设置审计教学多功能室,配备多台审计实训电脑,拓宽审计信息资源读入通道,建立审计教学网络平台,加快审计实验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结合的审计课程改革,实现多人进行在线学习。软件方面,高校应购买报表审计软件、迪博内控软件,加强搜集企业信息化资源的力度,建立审计信息资源库,加快建设线上精品课程,制作碎片化的网络知识点视频,并编写特色辅助教材。

3.4 教学评估体系需以鼓励教师提升教学质量为最终目标

高校应该调整教学考评机制,给予审计信息化改革课程两年左右的培育期,让其静下心来琢磨信息化教学与学生接受心理的最佳契合方式。高校还应鼓励教师拓展审计信息化课程,对传统审计课程嵌套信息化工具的,或开设审计信息化新课程的教师给予扶持和奖励,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使教师积极应对AI时代给审计带来的现实冲击。

3.5 提升教师授课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高校应注重培养拥有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改革热情与资源共享意识的师资队伍。同时,高校应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审计课程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培训,使其了解网络教学规律、学生的网络学习与认知规律、MOOC碎片化交互式学习课程的特性,在教学中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此外,高校还应配备信息化教学助教,不断提升授课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并在奖金奖励或职位升迁方面给予倾斜。

4 结 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管理决策科学化的需求,信息系统已成为工作、生活的一部分,从而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肩负着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的使命,只有与时俱进,砥砺前行,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刘荣莉.信息化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课程改革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3).

[2]刘霞,耿希,任驿佳.浅析我国高校审计课程教学改革措施[J].西部财会,2018(3).

[3]王丽, 王秀萍.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学探究性教学的运用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4]李岱峰.信息技术下的持续审计——基于内部审计视角[J].当代会计,2015(2).

[5]田楠.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审计变革——基于电子商务视角的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2(3).

[6]朱七光.基于信息技术审计视角的欺诈防范研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7]高锦萍.信息技术视角的审计研究成果综述[J].现代财经, 2010(6).

[8]孙晓,马鹏飞.人民银行信息技术应用的风险管理研究——基于审计视角的分析[J].金融会计,2011(12).

[9]邵铁如.基于信息化时代下审计对会计实务的影响探究[J].納税,2017(28).

[10]许国吉.基层央行信息技术应用风险与控制研究——基于审计的视角[J].吉林金融研究,2015(4).

[11]胡星辉.信息化视角下审计成本控制思考[J].财会通讯, 2010(19).

作者:黄浩

提升审计人员信息技术论文 篇2:

探讨审计机关审计信息技术应用瓶颈与突破途径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审计在社会经济中担任的职能也是越来越多,所涉及到的工作方面也是越来越齐全,而审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当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审计工作发生了很大改变,提升了审计工作效率,但同时信息技术在审计机关当中的应用也开始遇到瓶颈,突显出很多问题,需要进行研究突破。文章主要对当前审计机关在应用审计信息技术中所遇到的瓶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突破途径,以期能够有效地推动审计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审计机关;信息技术;应用瓶颈;对策

信息技术在审计机关中的应用是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开始,其在审计机关当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但目前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加深,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会越来越多,审计机关信息技术应用也是约到了瓶颈,导致审计信息化建设遇到障碍,停滞不前,这对于审计工作发展显然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因而审计机关应该加强重视,积极寻求突破瓶颈的方法。

1 审计机关中信息技术应用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应用的普及,审计机关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也是越来越多,目前AO技术已经在审计机关当中得到了普及,对于AO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也组织了很多措施,包括加强培训、加强推广力度,使得AO应用已经基本覆盖所有的审计项目,也成为审计人员必须掌握的审计工具,这大大提升了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OA平台、计算机联网都在初步布置和搭建当中,审计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创新信息技术也是在审计工作当中层出不穷,使得审计信息技术从单一领域也开始向多领域复合信息技术应用推进,但随着审计信息技术在审计机关中应用的加深,信息化建设脚步却越来越缓慢,审计机关中存在的问题逐渐通过信息化建设暴露出来,导致审计信息技术在审计机关应用当中遇到瓶颈。

2 审计机关中审计信息技术应用瓶颈

当前在审计机关当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虽然在不断推进,但脚步和效率越来越低,发展到一定程度遇到瓶颈是必然,当前审计机关当中审计信息技术应用遇到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审计人员对于信息技术应用认识存在偏差

审计信息化建设对于推动审计工作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是未来审计工作发展的主要出路,因而国家对于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也是非常重视的,加强了对信息技术硬件和平台建设力度,但实际的应用效果还是要看审计人员在实际审计工作当中应用信息技术其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有没有提升。

但目前很多审计机关领导对于信息技术应用往往是将重点放在了信息化平台建设上,而忽视了实际应用的重要性,这使得信息技术在审计机关中的应用推动困难,导致审计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缺乏动力,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

2.2 审计机关中复合型人才较为缺乏

审计信息技术的应用既需要审计人员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又需要审计人员具备专业的审计工作经验,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这两方面能力很难兼得。在当前审计机关当中具备丰富审计技术和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上存在较大困难,他们对于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掌握非常不熟练。而年轻的审计人员虽然能够比较熟练的操作审计信息管理系统,但在审计工作经验方面还比较缺乏,审计信息技术无法发挥出全部的效用来,导致信息技术在审计机关中的应用成为鸡肋。审计机关当中既拥有比较丰富审计经验又能够熟练信息技术操作的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审计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入。

2.3 审计模式限制了审计信息技术的应用

当前审计机关当中的审计模式主要是还是采取事后静态审计的方式,被审计对象和审计人员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被审计对方可能拥有审计机关所不知道的信息,而由于当前信息化建设中的联网审计还没有普及建设,因而对于审计项目中的每个项目不能进行详细的数据审计,覆盖面过于狭窄,尤其是AO技术的检查范围比较有限,很难发现控制环节当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只依靠被审计对方提供的电子数据在审计准确性和客观性上存在一定问题,这就使得审计工作当中的疑点增加,信息技术的应用反而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风险,这一点也制约了信息技术在审计机关当中的继续应用。

3 审计信息技术瓶颈突破途径

针对于当前审计机关当中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瓶颈,审计机关应该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积极采取措施来突破当前瓶颈,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脚步,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建设制度

审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必然,各层审计机关在按照上层机构进行信息化建设时不能仅仅进行照搬,按照指标要求来进行硬性建设,而是应该根据自己审计机关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一个真正能够符合自己机关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规划来,包括信息化建设中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科学性的操作指导意见以及近远期的发展计划等,这样才能为审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再者,审计机关还要加强信息化制度建设,拥有信息化制度才能将机关当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推上正轨,包括在实际审计工作当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规范、技术应用要求、审计信息技术和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等,只有这些制度约束才能让审计机关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保有制度保障,在现代审计工作当中发挥出更大作用来。

3.2 加强审计信息技术人才培养

审计人员是应用信息技术的关键,人员的自身素质直接关系着审计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因而审计机关应该加强对审计信息技术人才方面的培养工作,并且在培训内容上将重点放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改变当前审计机关中信息技术实用性不强的问题。尤其是在基层审计机关当中,很少进行审计软件或是信息系统的开发,主要的信息化建设重点还是在信息技术应用上,因而在开展培训工作时应该针对性的开展应用方面的专项培训,包括数据采集、联网审计应用、数据分析方法、OA系统维护和信息系统审计应用等,让审计人员能够切实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为审计机关提供更多的应用人才,推动审计机关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3.3 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效率

由于国家对于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各个省市的审计机关都建立相应的审计平台,包括地税审计、财政审计和社保审计等多种平台,这些专业的审计平台对于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整体上来看这种建设方式的应用效率较低,每个地区都要建设一个信息平台,所投入的成本较高,同时各个平台之间的联系性不足,导致对于信息平台的应用效率实际上并不高,因而在一定范围内应该对已有平台进行科学规划和整合,通过联网审计技术将各个平台通过网络系统连接起来,实现平台上审计信息的共享,从而有效提升审计信息平台的应用效率。

4 结 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审计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多,但由于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存在偏差,导致审计机关在信息技术应用上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于这些问题,审计机关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来突破当前瓶颈,不断完善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制度和系统,从而推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深。

参考文献:

[1] 谌争勇.中央银行内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瓶颈制约及应对策略[J].金 融理论与教学,2014,(5).

[2] 卢庆元.地方审计机关开展计算机审计的瓶颈和解决之道[J].中国审 计,2014,(9).

[3] 王长清.克服县级审计机关计算机应用瓶颈的几点分析[J].中国外资,2013,(2).

[4] 李锦.论审计信息化建设瓶颈突破的对策[J].当代经济,2012,(18).

[5] 关振宇.实施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瓶颈与对策探讨[J].财政监 督(财会版),2012,(11).

作者:李少鸿

提升审计人员信息技术论文 篇3:

互联网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问题与对策

摘 要:当前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在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给会计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挑战也随之而来。鉴于此,本文就财务会计工作的问题与对策展开论述,提出现阶段财务会计工作中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即提升财会人员专业素质,增强财会信息的安全性,加强内部控制,提升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协同力和实时性,构建信息化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旨在为互联网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财务会计;工作问题;对策建议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04.36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企业带来了诸多的有利条件,企业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为顺畅,为企业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渠道,拓宽了业务的范围,企业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对于互联网金融和电子商务,包括在线影视及在线旅游,等等,这些基本上都属于互联网发展的时代性产物。所以,互联网模式的提出实际上又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成果。与此同时,它还是社会成功转型的重要标志性内容,那么处于这种社会环境背景下,会计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同样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网上核算、审核、计量等,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的同时,推动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互联网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不重视财会管理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它从根本上推动和引导着企业的发展。现阶段,企业在实际的内部经营管理工作中,对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加之传统思想观念的根深蒂固,企业管理层对财务管理的思想封闭保守,而对于互联网时代下财务管理工作应该做出的改变没有意识,不能认识到财会管理在现代化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这便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被忽视,不能符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力度严重不足。

1.2 新兴综合性会计人才缺乏

企业的发展与企业内部人才的综合素质息息相关,基于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的发展更加离不开专业的财务会计人员,而对财务会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其不仅对会计专业知识能够熟练掌握,而且要精通电脑操作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现阶段,由于企业管理层对财会管理工作的认识度不足,导致对财务会计人员的重视程度也较差,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1.3 财务会计信息面临更高风险

(1)财务会计信息安全性问题。互联网时代,财务会计工作处于网络中,而加大财务信息的安全性成为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财务信息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根本,确保财务会计信息安全,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旦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被泄露,企业则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甚至倒闭。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会计信息的传播速度也得到加快,这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但同时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也会更大。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不仅要应对互联网中的一些风险,如黑客入侵、病毒袭击等,而且要应对由于计算机硬件、软件故障所带来的会计信息泄露风险。

(2)财务会计信息真实性与完整性的问题。互联网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同时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也面临诸多问题。由于互联网下财务会计信息都是通过网络来传递的,而操作主体依然是工作人员,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的前提下,财务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不清晰,所以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待提高。具体表现为两点:第一,有的财务工作人员钻制度的空子,对财务信息肆意更改,而不容易被察觉;第二,由于企业中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财会人员一人多职现象严重,而在对财务数据信息的整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数据遗漏或者数据重复的问题,最终导致财务数据的不完整。

1.4 财务会计管理体制不完善

现阶段,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体制相对不完善,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下,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中的一些缺陷逐渐暴露,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财务会计工作的有效性。另外,有的企业虽然也在积极构建财务会计管理体制,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没有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制度的制定往往流于形式,走过场,纸上谈兵的现象严重;还有的企业仅仅制定了财务会计制度,但缺乏与之相匹配的细则,而且没有一定的执行力,这也是制度流于形式的一种重要体现。

2 互联网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对策建议

2.1 提升财务会计人员专业素质

基于互联网时代下,要求财务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财务相关知识,同时也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以及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企业应该不断优化和完善考核制度,定期展开对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对其在专业技能以及思想道德方面进行培训,以不断提升其综合能力水平。另外,企业还应该对财务人员进行互联网相关知识培训,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计算机网络水平,以提高互联网财务会计的综合素质。

2.2 增强财会信息安全性与保密性

企业财务信息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企业财会信息的安全工作是否做到位,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加强财会信息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可以对财会信息进行登录权限的设置,加密技术等,最大程度地保障财务信息的安全性。

2.3 加强企业单位内部控制

加强企業内部控制,最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在互联网时代下,各岗位之间工作的交叉现象较为严重,而这就无形中加大了财务风险的发生率,所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强化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对于岗位分工而言,要有清晰明确的划分,并明确岗位职责,将责任落到实处,落到个人。这样一旦发生问题,能够找到直接负责人,不仅使工作人员工作更加严谨和认真,而且这种高效的管理模式能够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2.4 提升企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协同力和实时性

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暴露无遗,所以这就需要企业对原有财务管理体制进行优化和完善,以不断提升财务会计管理的协同力。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企业资金链的流动性,所以要针对此特点实施流动性的管理模式,这对提升员工工作主动性以及财务管理的质量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企业的协同化管理,能够无形中推动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使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提高。同时,企业通过利用互联网先进技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分析和判断,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发生概率,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5 构建信息化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化的特征尤为明显,这就需要相关财务会计人员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转变保守的财务观念,树立全新的管理观念,将信息化技术融入财务会计工作中,使财务会计工作更加灵活化和多样化,以从根本上提升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现代化的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必须要符合行业市场的发展态势,与时代的发展保持同步,所以对财务会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结合信息化的先进手段,构建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系统,不断优化和完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是促进企业改革转型以及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另外,企业要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对相关财务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数据价值,以发挥财务信息的最大价值,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内容,以提升企业的决策水平。

3 结语

总之,在传统财务会计工作中,会计业务的办理需要到指定的地点,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办理,而这个过程耗时耗力。而在互联网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财务工作的范围也得到了延伸,工作内容更加广泛,工作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工作更加高质高效。但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下,财务会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目前财务会计面临着人才匮乏、财会信息风险、财会管理制度等问题,如何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制度以及管理上的完善,需要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并辅以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以推动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更好更稳的发展。

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会计发展以及革新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与应用层面的,更有理论以及思想层面的进步。目前,尽管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已经在会计管理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运用,但是数据安全问题、数据稳定性问题以及应用成本问题,仍旧需要企业加以衡量和考虑。互联网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的发展需要每一个会计工作者在不断提高自我会计技能的同时,要能够结合行业市场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信息化会计应用的水平,为推动新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的革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王静.互联网时代下民营中型生产企业财务管理创新转型思考[J].市场周刊,2020,33(12):122-124.

刘洁.互联网时代企业财务管理转型新策略[J].全国流通经济,2020(32):45-47.

付丹丹.互联网时代财务会计工作问题与对策建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20):93-94.

惠志鹏.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零售企业审计模式的创新——基于瑞幸咖啡财务舞弊的案例分析[J].财会通讯,2021(01).

韩圆圆,靳轩轩.互联网时代企业财务管理新动向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8):58-59.

王麗华.现代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体系创新研究——评《互联网时代的企业财务会计实践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0(17):193.

吉化集团吉林市北方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董佳子

作者:董佳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众传媒传播儿童文学论文下一篇:城镇经济发展交通运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