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街区城市设计论文

2022-05-02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传统街区城市设计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传统街区的更新改造,需要考虑城市空间结构及文化传承的双向要求,因此在城市建设实践中,容易激发出大量的矛盾点。“图底理论”和“联系理论”有助于整合街区的空间结构;“场所理论”有助于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文章以泰安通天街为例,利用城市设计的“三理论”,探讨解决传统街区现代更新与历史传承的融合问题。

传统街区城市设计论文 篇1:

生态城市设计在我国传统街区应用分析

【摘 要】本文的兴趣旨在为全面复兴传统商业街区,对有重要历史特征和场所感的街区进行保护性城市设计研究。通过理论总结与实例分析,本文提出了城市设计理论在传统街区保护更新中的策略。

【关键词】商业街区;保护;城市设计

引言

传统街区带着信息的建筑,蕴含着改变人和历史的力量。这些衰败的建筑从单点的保存,延伸至再生使用,更延伸到周围新建筑在设计时也会考虑与它们配合,这样就从点连成线,再发展成面,使地方呈现更和谐的面貌。而它们之所以能扩展,也是因为再生或设计的着眼点都在于如何使生活更好和环境更好。

1、生态城市设计内涵和发展

1.1生态城市设计的内涵

从生态哲学角度看,生态城市设计重点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从生态经济学观点看,生态城市注重利用绿色能源实现生态与经济的相互促进和发展;从生态社会学观点看,生态城市注重提高人们生态意识促使人们自身素质的提高;从城市生态学观点看,生态城市使社会、经济和自然的有机结合,提高城市自我调节的能力,提高城市的持续稳定;从城市规划学观点看,生态城市使人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完全符合人的心理要求。因此,生态城市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经济、社会、环境协调一致为价值取向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1.2生态城市设计概念的发展

我国的生态城市设计起步较晚,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停滞不前之后,20世纪80年代有了较快的发展。起初的生态建设主要从绿地和改善和控制环境污染出发,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总体上体现了生态城市设计的某些要求,但按照城市生态系统的要求还相差甚远,20世纪90年代,我国研究者积极参与国际生态城市设计学术会议,结合我国实际,积极开展研究,不断完善我国生态城市设计的发展目标,逐渐形成以社会、经济、自然符合生态理论为指导的相对完整的城市建设理论方法体系。1988年生态城市领域著名专家王如松教授出版了《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与方法》,对生态城市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1996年王如松、欧阳志云的《天人合一山水城市建设的人类生态学原理》为我国生态城市设计建设指出了发展方向。之后,我国陆续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试点,从此生态城市建设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

2、空间秩序设计

2.1空间格局的完善

作为尊重本土文化的设计,应该深入调查现场,笔者在翻阅照片的时候,发现一些旧巷的照片经常遗漏,才明白了一个道理,每条街道都有自己的生命,我们必须尊重这个前提来做城市设计功能整合,画一个圈,不代表就定死了一个功能,而是有很多可能性。比如南京翘步街的整治说明:打造一条休闲步行街,作为中山路与街区内部的一个场地过度,在翘步街头的节点要进行公共空间设计。此街巷至今发生着与布相关的故事,从现状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发现这里的场所精神用于新的城市设计是设计的宗旨,因此,商店街的再生,可使住在此地的人们感受到充满人性的商业空间和历史文化,这种感动将会使人们愿意再度光临此地。至于要如何造成如此舒适和令人感动的街道,则是生在此时此地的我们共同的课题。

鼓励:传统手工艺作坊、艺术品制作、茶座等休闲配套服务,打造重要的景观节点;不鼓励:旅馆、酒吧。不允许:大尺度公共建筑或住宅。

①通过设置个性化的展示家具、色彩、灯光、材质等设计语汇建立与品牌形象和个性一致的概念店商品陈列方式,而在体验中心中,将概念店商品陈列方式与个性的新陈列方式并置、拼贴。

②在专卖店中设置大量多功能空间,既为各种文化活动、品牌活动提供场所,实现专卖店建筑的广告功能,又为商品展示和消费者个体展示提供共同的舞台,不断沟通品牌的形象与消费者的个人形象。

③在专卖店中应用科技系统,不仅实现建筑的多媒体化,增加传播途径,也为消费者提供周到的服务和各种感官刺激与体验,此外,建筑中的科技含量也是象征尖端、品质、强大实力的符号。

2.2步行交通组织

连成网络的步行系统在街区内部体现了传统特色格局,穿越休闲商业区以及居住区的街巷,如果现有的尺度是可以通车的,可以允许特殊情況下进入车辆,平时都以步行为主。这些街巷应以组织主要的商业活动为主线,构建主要的景观廊道,适宜布置安静氛围的功能。

2.3空间肌理的延续

2.3.1重要历史地块和周边再利用地块

保护及整理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使之成为集中反映民俗民风的区域,成为观赏、旅游、休憩的地域空间。

保护传统民居街区,以传统的居住形态为范本,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某些有特色的民居建筑,改造内部结构,恢复“下店上宅”、“前店后宅”、“深宅大院”、“寻常人家”的传统居住空间格局,成为真实留存传统居住空间的传统居住地域。恢复部分历史元素,重建部分传统商号。塑造街区与外部环境的空间分界点。完善入口序列,力求形成老街区的精神氛围。对拆除建筑的地块进行重新建设,规划对地下空间进行利用。地下空间的利用主要有两种使用功能,地下一层规划商业用途,地下二层规划为停车场车库和仓储空间。地下商业设施可有地下通道进行连接。

在设想将来老建筑该如何使用的问题时,可以尝试将外围的仓库改为餐馆,以便保存活用,或是为了确保停车空间而兴建的围墙改为传统的样式等,从而摸索寻找出一个可以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建筑再利用方法。

2.3.2再开发地块

如何将每个人所想的整合到一起,是最重要的,再开发的力度和模式应该妥善地控制,充分尊重当地的传统建筑风貌,挖掘场所精神,建造最适宜这个空间的建筑,才会取得双赢的效果。

①保护更新应处理好传统商业街的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问题。鼓励使用自行车、电瓶车等环保型交通工具,禁止大货车及大型客运车辆进入保护区。“核心保护区”禁止一切机动交通工具进入,为方便居民出行,“建设控制地带”局部街道可以考虑少量私家车进入,但应严格限制,“环境协调区”应安排好居民的私家车使用需要,组织好进出路线并安排停车场地。

②为提高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建议从区域上考虑整个传统商业街的交通出行,如保护区外围交通节点的公交驳接、静态停车场的合理分布,在保护好古街街巷肌理的同时,从区域上解决保护区内交通出行问题。

3、街巷空间

对于一个城市的街道来说,两边的建筑和公共空间构成了其独特的空间特征,随着建筑的老化,任何年代久远的东西,任何衰老的东西看上去似乎都不是那么重要。然而,老街的空间品质一点也不会随着建筑的老化而改变,反而是经历了历史的洗礼,自身的调节和发展,一直将文脉延续了下来。空间在这里具有了相对的永恒性。场所精神的挖掘对于老街区的城市更新设计尤为重要。

3.1街道边缘空间设计

空间的存在离不开环境。街巷的边缘空间就是由街巷两边的建筑、构件以及材质围合成的一个外部空间,具有相对的灵活性与过渡性,不同类型的边缘空间担负着不同的空间媒介作用和非常强的融合邻里空间关系的作用。

3.1.1“屋顶”设计

街巷边界空间常见形式有提供给人们活动场所的廊架、骑楼等。当然进行城市更新设计时,要确保屋顶的形态连续完整,富有韵律感,并且屋顶应该尽可能保持当地的特色风貌。

3.1.2街巷边界的阴角与阳角处理

在庐原义信的《外部空间》一书中,专门介绍了关于街道的阴角与阳角的特征,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不同营造手法,通过积极的阴角空间设计,可以营造出具有良好围台感的私密性或半私密性空间,

3.2街巷地面的处理

现状调查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建筑的住户反映,当年该巷宅前是有室内外高差的。一楼由商业变成了家居室之后,住户在一楼居住已久,但是,为扩宽街道通行宽度,这一简单粗犷的改造手法,不只是带来了混杂的交通关系,还本质地改变了百姓的生活方式,他们无奈地因为不能忍受一层的潮湿搬到了破败不堪的二楼居住。

4、结束语

对于传统街区的改造,应合理的运用城市设计和生态城市设计理论,构建低碳、宜居、延续历史文脉的场所精神,以达到传统街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对于历史建筑保护、环境容量控制、历史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門应出台具体的保护管理细则。以具体指导、规范传统商业街的保护工作。保护级别较高的传统商业街可由省级部门制订颁布保护条例,提高保护更新的权威性。这些管理细则和保护条例可与设计导则配套使用,形成有层次、完整的法规管理体系。最终能让身为商业中心圈的这些老街区地段焕发出新的活力,既能满足百姓,又能让政府收益,甚至提供很多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宋晔晧.鲍罗索勒里的城市建筑生态学[J].世界建筑,1999(2)

[2]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1997(6),17-20

[3]梅林.泛生态观与生态城市规划整合策略[D].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2007(1)

[4]刘佳燕.社会关怀的回归:关于城市规划本质的反思[J].研究-社会和规划2008

[5]刘宛.城市设计理论思潮初探[J].国外城市规划2004(4)

作者:王梓懿

传统街区城市设计论文 篇2:

传统街区更新中城市设计的“三理论”初探

【摘 要】传统街区的更新改造,需要考虑城市空间结构及文化传承的双向要求,因此在城市建设实践中,容易激发出大量的矛盾点。“图底理论”和“联系理论”有助于整合街区的空间结构;“场所理论”有助于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文章以泰安通天街为例,利用城市设计的“三理论”,探讨解决传统街区现代更新与历史传承的融合问题。

【关键词】城市更新、文脉传承、城市设计“三理论”

传统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反映着城市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然而,由于众多历史原因,有些街区已经成为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区内建筑破损严重,卫生条件不佳,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严重滞后,面临着亟待改造的问题。随着国内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展开,能否保留城市文脉的记忆,能否使街区参与到新的城市生活中来,需要我们更加努力的探索和实践。

1、城市设计理论初探

1.1“三理论”概述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罗杰·特兰西克在《寻找失落的空间》一书中,通过对现代空间演进和历史典范的分析,得出有关城市设计的“三理论”:“图-底理论”、联系理论、场所理论。他主张将三种理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综合理论进行城市设计,主张以“图—底理论”为基础研究建筑实体和空间虚体所占用地的比例关系,通过联系理论研究组织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形成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和理解,场所理论加入了人的需求和文化、历史及自然环境等考虑因素,倡导结合环境的独特形式和内在细节给予物质空间更多丰富的内容,它比“图—底理论”和联系理论更进一步。

1.2 “三理论”在街区更新中的作用

传统街区在更新中,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寻求保护和更新之间的和谐关系,以恢复地区活力,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街区改造应综合三种理论的优点:赋予虚实以结构,建立各部之联系,并回应人性需求和各自环境的独特要素。

利用“图—底理论”分析街区格局和单体建筑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城市街区的空间总体结构,从而在改造过程中创造出更积极的城市空间。

联系理论”则源于研究连接不同元素之间的“线”,这些线由街道、步行道、线形开敞空间或其他在空间上连接城市各个部分的连接要素组成。将之运用于街区更新之中,需要从大的层面,考虑城市整体结构的形成。

“场所理论”是以城市形体环境的社会文化内涵和人性特征为研究主题,关注城市形象结构下的社会文化内涵和人与场所的深层次的情感沟通,有利于寻找有地方特色的生活方式及环境特征,有助于人性化街区的形成。

三个理论都从一个特定的侧面分析研究了城市环境,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有利于我们对街区空间的全面分析和理解。

2、通天街的历史文脉和现状分析

2.1 通天街的历史文脉

通天街位于泰安老城之中,是泰安老城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泰安城的“三重空间”(如图1)是其城市发展所依托的重要文化内涵,所谓三重空间是指泰山南天门以上的为“天堂仙境”,以泰安城岱庙为中心的“人间闹市”和以城西南蒿里山为主要场所的“厚土大德”。“人间闹市”中包括的主要城市空间有:通天街、岱庙、岱宗坊、红门路、红门等。因此通天街作为城市的历史文化轴的主体空间、作为泰山文化的承载物,其本身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渊源。

2.2 通天街的现状评析

2.2.1 现状街区概况

泰安城中心区的传统建筑被大量拆除,取而代之的建筑绝大多数是在20 世纪80年代后兴建的。由于在规划设计时没有深入考虑泰安城的历史及文化因素,多数建筑空间沿袭了一般性城市建筑语汇,致使现在的泰安城市空间特征并不明显,其城市空间的文化品质不能体现泰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承担角色的重要性。城市文化中轴线上的历史遗迹——蒿里山、岱庙和历史街区——通天街、红门路等处的空间设计仅仅满足城市的基本的旅游功能和商业功能,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城市空间组织序列。就目前通天街商业建筑空间承载量而言,其建筑空间容量无法承担其应当的城市文化功能、城市商业功能和城市旅游功能。

2.2.2 土地使用状况

通天街全长394米,以商业用地为主,但商业功能结构较为混杂,两侧有宾馆、银行、理发店、服装店等等。沿街两侧的片区中以民房为主,同时还有行政办公建筑,旅馆服务建筑,科教建筑等(如图2)。

通过对用地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存在以下问题:

2.2.3 道路交通

通天街是泰安城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北达岱庙,自古为帝王封禅大典必经之路,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天街南接财源大街,西临青年路,人气旺盛,区域及人文环境优势突出。

(1)内部空间过于杂乱,缺乏明确的层次感和图形感,建筑实体和外部空间的比例不协调。(2)街区内的外部空间与城市道路缺乏积极有效的过渡和联系,内部空间相对闭塞。

(3)街区内开敞空间不足,缺乏有效的积极空间。

2.2.4 景观环境

通天街两侧聚集有大量居住区,其街巷的构成多保留自由的形态,街巷的名称也更是多样(如图3),如运舟街、卧虎街、卧龙街、关帝庙街、英武街、洼子街。一个又一个的神话传说在这里积淀,赋予了这些街巷不可磨灭的记忆点。保留片区旧有居民的记忆,是延续历史文脉的关键所在。

2.2.5 街区空间形态

街区北侧为岱庙、遥参亭,古建尺度较小,但街区内部建筑高度不一,两侧居民楼4至6层居多。部分建筑如万力大厦尺度过高,在街区各处都可看到万力大厦,影响视线景观。本应该对城市空间具有绝对控制权的岱庙在通天街区内超大尺度建筑的干扰下被大幅度弱化。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小尺度的建筑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在街区更新的过程中,需要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求平衡,延续历史和文化(如图4、5、6)。

3、通天街城市设计思路探讨

3.1 基于“三理论”的城市设计思路

根据对通天街现状的分析,将之与“三理论”结合,分析思路如下:

(1)将“图-底理论”运用于对街区土地利用的分析之中,对建筑和空间形态进行整合剖析,挖掘街区消极空间,构建传统街区的肌理和结构。

(2)利用“联系理论”,分析城市大轴线之中街区的角色和功能,结合土地使用的布局,以保护文物古迹为根本,合理组织交通和视觉联系,塑造街区空间形态。

(3)利用“场所理论”,塑造具有特色的环境景观;延续城市文脉,营造社区场所;邀请居民参与设计,保留城市记忆。通过街道、绿地或广场等具有“场所”意义空间的叠加来营造一个满足现代与传统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

3.2 通天街的设计整合

3.2.1 功能要素的整合

从建筑的“图-底关系”可以看出,街道与建筑的线型空间较为凌乱,两侧建筑肌理截然不同,但均呈现建筑密度高的特征。街道东部建筑密度极高,构建成细密的网格系统,同时还有部分大体量的保留建筑,将这种小型网格打破。街道西部有很多大体量建筑,但建筑形态较为零散(如图7)。

商业空间是通天街的主体部分,沿通天街已经形成了较为连续的商业界面,但界面形式较为单调。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中提出,外部空间设计,每20至25米,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材质有变化,或是地面高差有变化,都可打破空间的单调感,为外部空间带来节奏感。可以通过改变橱窗状态,或是从墙面上做出突出物,用各种办法为外部空间带来节奏感,增加街区吸引力(如图8、9)。

3.2.2 场所空间的营造

用地和场所分别对应于建筑与空间的实体与虚体关系。建筑实体的设计必须考虑到与虚体结构的连接,使建筑和空间有效的共存。通过研究“图底关系”,分析其土地利用状况及空间形态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城市肌理的尺度。通天街片区肌理密度大,虚体空间不足,但传统城市由于功能的原因,建筑体量不可能太大,空间尺度也就相对较小,比较人性化。场所设计要考虑以通天街的历史人文景观为原型,结合现有的自然条件、空间形态和街道格局,将娱乐、文化、商业、居住、工作一同形成城市组织,创造出具有特定意义的场所空间。街区内部缺乏绿化,借助绿化设计可加强空间场所的连接,增加场所的吸引力。

3.2.3 城市轴线的联系

在城市设计中,街道起着统一社区的作用,以城市范围内的连接作为恢复城市连贯性和城市发展方向的引导,有利于街区的更新。在泰安市的总体规划中的历史文化轴中,通天街作为市民的公共生活核心空间之一,处在其中部,城市区位十分重要。考虑到“联系理论”,通天街的空间设计不能局限于街区本身,必须将街区放入城市的整体层面来考虑。以城市文化脉络为基本点,考虑城市空间的结构塑造,成为城市轴线在文化和空间上的双向延续。可将通天街规划为步行街区,隐喻其封禅大典的礼仪场所,并保持原有历史街区的传统建筑尺度和基本形态,强化街道的端点建筑,从而强调街区的入口序列空间。

3.2.5 历史文脉的延续

城市建设在满足城市功能的同时会削弱其文化功能,所以在街区的更新发展上应采用渐进的历史街区更新整治方法,对通天街进行空间改造。从城市整体空间文化出发,考虑城市历史文化轴线,强化通天街南北两端的牌坊,塑造吸引人流的入口开敞空间,引导行人进入历史街区,隐喻泰安古城南门的所在地和其历史文化核心作用。鼓励与历史文化有关的商铺进入,恢复泰安历史上传统商业街的经营特色。并结合通天街沿街建筑立面的整治,突出其作为泰安历史文化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城市的文化建设。在街道设施的设计上,尽可能的将泰安的帝王封禅文化和泰安自然及人文文化等信息加载到这些城市设施中,使这些环境小品在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的同时还能起到向使用者讲述城市文化历史的作用。

4、结语

传统街区的更新改造,需要考虑城市空间结构及文化传承的双向要求,因此在城市建设实践中,容易激发出大量的矛盾点,从而影响城市建设的实施。利用“图底理论”和“联系理论”进行分析,可达到整合街区空间结构,延续街区肌理特色,保留城市现代特征的目的;“场所理论”有助于营造人性化社区,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居民记忆,达到文化上的可持续发展。将城市设计的“三理论”相互连接的,发挥其优点长处,对解决街区现代更新建设与历史文脉传承的融合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杰·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空间.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3]诺伯格·舒尔兹,存在 空间 建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4]扬·盖尔,交往与空间.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冯伟、李昊,解读城市历史,寻求空间答案——以泰安通天街城市设计为例 城乡规划·园林建筑及绿化,2007

[6]姜利勇,传统与现代: 一个变换的图与底. 2005

[7]刘定伟,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与持续发展. 硕士学位论文,2007

[8]胡莉华,汉正街商贸区旧城更新中的城市设计探讨. 硕士学位论文,2006

作者:詹创轩 张磊

传统街区城市设计论文 篇3:

长沙传统街区空间叙事研究

摘 要:长沙几条改造完的传统街区已成为本市的特色街区。对于它们恢复改造得如何,众说纷纭。本文欲从空间叙事的角度,以长沙已完成改造的仅存的四条麻石街为例,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并希望能对以后的传统街区改造及历史风貌恢复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长沙;传统街区;空间叙事

space of narrative

文献标识码:B

1研究背景

没有历史的城市,将是一个缺乏内涵的城市。长沙市是我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文字可考的历史长达3000余年,自古以来就是文化与商业繁盛之地。长沙名人辈出,英才荟萃,被誉之为“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八年抗战长沙屡经磨难,1938年的“文夕大火”几乎将长沙古城焚毁殆尽,许多历史悠久的老街区在当时被付之一炬。新中国成立后,长沙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但由于当时经济水平有限,城市建设主要是满足生产和生活的低水平需要,因而修建了比较多的简易建筑。20世纪80~90年代,长沙市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对旧城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拆建,这无疑提高了城市的现代化水平,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但另一方面,却对传统文化街区、尤其是一些著名历史文化遗存造成了严重毁坏,比如长沙旧时标志性建筑“国货陈列馆”就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旧城区涌现出许多外观粗俗、品质低劣的建筑。长沙市不少旧城区被整体拆除,改建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长沙市逐渐陷入“千城一面”的尴尬处境,历史文化名城特征越来越不明显。

2传统街区的街道空间

传统街区内部道路的格局常常具有地段乃至城市的个性。在我国,街、坊、巷、路网格局从古延续至今,在历史街区的保护过程中,街巷的整理和复建是十分重要的,街巷是“市井生活”的核心载体,传统的空间肌理需要人们的保护和传承。

传统街巷一般自然生成,往往会形成生动、变化的界面。传统街巷是维系街区内居民精神归属的根基,是城市文化真实的体现。传统住宅的门一般直接开向街道、巷道,沿街界面常常作为店铺,院落组织的内部空间。街巷是极具特色的环境要素,街巷的曲折、开放、收缩从古到今都是交流最频繁的空间之一,在家前房后劳作交流的乐趣,街巷已经开始承担起特定环境中的市井文化功能。

3对长沙传统街区空间叙事分析

3.1研究对象

进入新世纪以来,长沙市日益重视旧城区的改造和传统文化的保护,把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复兴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到“十五”期末,全市513条旧城区背街小巷的改造工程基本完工,显著改善了数十万旧城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太平街、古潭街、潮宗街、开福寺路等历史街区的改造工程陆续完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古城长沙的文化品位。

本文仅以迄今长沙仅存的四条麻石街为例,进行分析和研究。

3.1.1坡子街

自清末起,坡子街就成为了全市金融业、药村业集中的地带,当时这里钱庄、银行林立。作为一条商业老街,在过去的数百年间,它从形成发展到盛极一时跟周边水路航运的便利是密不可分的。当时陆路运输还不甚发达,沿江水路运输的便捷就成了商业繁荣的必要条件。当年坡子街具备了这个条件,位于街西端湘江边的小西门码头是一个药材、布匹等诸多货物的重要集散地,渐渐地街上的商贾云集,店铺林立进而拉动了这带金融业的发展。

3.1.2太平街

自湘江边沿五一路往东约300m,一座三开间的全石构牌坊静静矗立在街北入口,一迈步,便是从现代文明步入驷马难追的繁华历史盛世。太平街太平二字原意指天恩浩荡,天下昌盛平安。千年前的长沙得“舟楫之便”,依湘江上下几度“转输半天下”。而太平街紧挨湘江,夹在小西门、大西门与潮宗门之间,得地利之便,商贾云集达千年之久,至二十世纪初期,更是洋行密布,盛极一时。据1925年和1936年出版的《长沙一览》、《长沙指南》两书统计,这一时期太平街区的各类商号达132家,其中不少是清代以来的名老字号。再加上其众多历史古迹和在辛亥革命中的特殊地位,太平街一度享誉神州。

3.1.3潮宗街

这是一条久负盛名的古巷,临城门潮宗门而得名,又名草场门正街,东起北正街,西至湘江路,长400m,宽9m。旧时老长沙城出潮宗门达湘江河运码头必经此道,因而成为米业、堆栈业的集中之地,尤以米市闻名于世。在长沙米市鼎盛期,本地粮商不但大量开设粮行,而且远赴两广、汉口、江浙、郑州等地开设分号,粤、沪、津及浙江、江苏、河南等地粮商也到长沙开设米厂、粮栈。长沙米市成为名符其实的自由贸易中心和价格、信息辐射中心。

3.1.4化龙池

今天的化龙池地处繁华的市中心,东起蔡锷南路,西至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黄兴广场,北接苏家巷,南临大古道巷,与白果园隔街相望。街道弯曲,呈不规则S形,颇具特色。该处文物古迹甚多,包括善化县学宫、何绍基磻石山房、刘建绪公馆等。另外,长沙“八大公沟”之一第七公沟的前身也从白果园流经此街。同时,此地还保留了一口具有300多年历史的甘露井,许多文人学士曾雅集此处,用甘露之水品茗。化龙池最大的特点是曾为繁华的商业街,有“长沙秦淮河”之称,旧时油鞋、木屐多集中此地。每家铺面都陈列和悬挂着各种不同规格的木屐。前店后坊,店内雇工佣作昼夜不停。随着岁月流逝,此地的繁华已逐渐远去,成为都市中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这里以纯居民为主,且生活均较贫困,还保留着简单、朴素的老城区生活节奏。

3.2空间叙事元素的提取

通过对长沙传统街区的实践调查,从中提取街区空间构成的元素进行分析,寻找其在空间叙事中的重要作用。

建筑细部:这四条传统街区都沿袭晚清民居风格,采用了封火墙、花格窗扇、木墙、雕花扶手、花纹瓦当、廊枋、椽子、抱鼓石等传统构件,建筑物内饰则大量使用黑漆立柱、木楼板和木雕花。

景观节点:出入口、广场、古戏台、景点等,创造出温馨的活动空间。

街巷节点:街巷节点是街巷空间发生转折、收合、导引、过度等变化较剧烈的地方。

3.3分析方法

文献资料法:大量搜集传统街区的相关资料和文献,了解其发展过程及文化背景。

归纳演绎法:通过叙事设计手法对长沙传统街区空间营造的影响因子,提取其主要因素。

调查分析法: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并分析叙事设计手法在长沙主要传统街区空间营造的具体情况。

4结语

在市场经济的催化下,开发商对城市土地需求的高涨和为了谋取更多的土地级差效益,开始了脱胎换骨以拆为主的大规模改造,一些质量尚好,仍可充分利用的历史街区及住宅也被不加分析地大量拆除。伴随而来的问题是大规模的建设威胁着传统的城市肌理,充满韵味的历史街区正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城市之间的可识别要素越来越少,趋同现象正在消融城市特色。作为一些为数不多的被保存并恢复的历史街区,好坏已不再评论,关键是能从新的不同角度对其加以分析和研究,取其精华,旨在为以后的历史街区恢复改造工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楠.城市故事论.城市规划.2004/5.

[2] 刘宾,潘丽珍.冲突于反思-转型期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几点思考[J].城市规划,2005(9):60-64.

[3] 李晖,丁宏伟.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街区保护[J].规划师,2003(4):75-78.

[4] 谢建辉.中国长沙:历史街巷寻踪. 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8.

[5] 阮仪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

[6] 胡月萍.传统城镇街巷空间探析.昆明理工大学.2002/6.

[7] 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8] 杨宏烈.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6.

作者:童毅仁 张 楠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论文下一篇:陶瓷绘画平面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