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开设调研报告

2022-08-16

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报告在工作与学习方面,已经成为了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是有着写作格式与技巧的,写出有效的报告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专业开设调研报告》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专业开设调研报告

开设涉农专业申请报告

尊敬的教育局领导:

本校05年底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07年评为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06年-08年,连续三年被渭南市人民政府命名为“职业培训先进单位”;2010获陕西省“文明校园”称号,现申请开设涉农专业。

一.合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是政府主办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为涉农专业的开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占地面积64亩,总建筑面积1. 9万平方米。在校学生824人,现开设有: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高校对口单招、果蔬花卉栽培、禽畜养殖等专业,专业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规范,职教特色鲜明。学校坐落在合阳县城凤凰东路,环境幽雅,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47人,其中专职教师108人,省、市级教学能手7人,高级教师27人,本科以上学历98人,双师型教师36人。他们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注重因材施教,积极钻研现代教学理论,编写教材、教参,撰写论文,制作课件,探讨和实践各类课型和教学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己任,面向市场,定向培养,精心铸造“洽川技工”品牌,形成了“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走出了一条具有“宽、实、活”特色的办学之路,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合阳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对我校办学以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学校先后被授予“陕西省就业培训定点机构”,“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台达电子厂(东莞)有限责任公司合阳技工培训基地”,“中达电子(江苏)有限公司陕西省合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定向培训基地”。

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与开设涉农专业的必要性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人才结构性矛盾的关键环节。在新的历史时期,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谋划发展方略,以建设“西部果畜强县、煤炭工业重县、生态旅游名县、品牌教育大县、文明和谐新县”的五县战略为目标,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发展为农服务经济,为农民增收拓宽收入渠道,加强劳务输出的组织与培训,夯实农村劳务和职业技能培训。

为满足我县优势产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深加工等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县委、县政府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为发展县域经济、建设和谐合阳的重点战略之一。在全县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的基础上,以大手笔办大职教,全面推进“技能型人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实用技术、成人教育与就业”培训工程,为县域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合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建设。县委书记樊存弟、县长陈振江多次强调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在全县科级干部会上大讲职业教育,统一全县党政干部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明确了“抓经济就要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的观点。为将合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建设成陕西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成立了由副县长冯西英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职业教育发展经费保障措施,明确将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纳入各有关部门目标考核。

畅通专业教师引进渠道,落实了教师保障措施。从2008年开始,按照“政府给编、财政出钱、学校选人”原则,由学校根据发展的需要,自主选聘非师范类好范文充实专业教师队伍。2008年引进专业教师5人,2009年引进专业教师4人,2011年计划引进专业教师5人。近三年来,我校挖掘办学潜力,发挥职教职能,先后开展了“人人技能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及再就业培训工程,累计培训3000余人次。

三、办学的质量效益与特色

涉农专业师资力量较强,现有专、兼职教师30人,其中专职教师20人,兼职教师5人;专职教师中专业技术类教师5名,文化辅导教师2名,基本达到省示范农校具备的条件,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以“培训、示范、推广”的模式服务“三农”,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1.立足本地实际,以“培训、推广”为重点,发挥涉农专业的服务作用。

在办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农民本人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按需施教,不断改进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农民学习的实用性。2009年到2010年,我们举办了果树栽培、奶牛养殖、奶羊养殖等技术培训班,共培训了2240多人次,通过培训种养专业户掌握和提高了种养技术,并成功地带动了本乡16个行政村经济的发展。此外我们还举办了生猪养殖、药材栽培、花卉种植等培训班25期。农技服务人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免费为农民提供科技图书,通过培训及上门服务,农民普遍受益,避免了农民因技术问题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让农民增产增收增效,深受农民朋友的好评。

第二篇: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开设的调研报告

张旭涛

目前,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节能电梯的广泛使用,世界电梯行业在我国经济建设大潮的推动下,电梯业获得长足发展。我国的电梯生产量不断创新高: 2004年,产量约11万台;2007年,产量达17万台。目前我国已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电梯市场和最大的电梯生产国。以上海为例,上海现拥有电梯10万多台,电梯制造企业120多家,从事上海电梯安装维修从业人员仅1.8万,其中高技能人才(技师、高级技师)仅占1.3%,电梯与技能人才的比例与上海目标相距甚远。

应上海日立电梯校企合作的邀请,我校一行三人深入广州日立电梯公司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学习和调研,现将调研的结果与我校开设该专业的情况做一简要阐述。

首先,谈谈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现状。正如前所述,我国电梯市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电梯的安装与调试人才短缺的现状 近期内没有太大的改观。原因有如下情况:

一)“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学历文凭、轻职业技能”的错误观念是高技能人才短缺的主要思想根源。

长期以来,我们许多企业在分配机制上,就存在技术工人干得再好,地位、收入也不如有高学历的技术人员的弊端,以致在社会上形成了干啥也不当工人的观念。许多家长不鼓励甚至不支持子女上职业学校,一些技能型培训学校因缺少生源而被迫关闭。

仍以上海为例,据我们了解统计显示:在上海的郊区.有80%的家长希望子女能拿到大专以上学历;在上海的市区,超过90%的家长希望子女能获得大学以上学历,对是否愿意让自己的子女学技术当工人,有九成以上的家长持否定意见。我们教育理念至今仍强调学历教育,忽视职业教育,忽视对技能人才的培养以致出现技校因招不到人而被迫关门的现象。

二)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存在较大缺陷

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实际,跟不上制造业、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学校、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不充分,结合不紧密,使得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企业需要;同时由于缺乏资金和设备,造成职业学校培训能力弱、培训层次低,难以满足新工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需求。而且职业技术院校的师资力量也不能满足现实中的技术和技能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高不成,低不就”,以至于职业学校在现代的电梯机械设备安装维修工作中无从着手。

三)企业对职业培训的重视程度和从业人员自身意识。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培养技能人才存在二种不同的状态,首先是大中型企业的领导对企业员工的培养、提高,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性和引导作用,职工的工资、福利与技能水平挂钩。其二有些企业的领导,在员工技能提高方面没有发挥主体作用,对员工技能培训的投入严重不足。一些效益好的企业不愿投入,效益不好的企业无力投入。在一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后,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对职工重使用轻培训,甚至只使用不培训。虽然在日立公司的内部,十分重视对员工的培养,但由于电梯安装与维修缺口巨大,日立电梯的安装工程50%以上实行外包,这就无法保证外包工程的质量和人员素养。所以日立公司迫切需要成立专业的安装、维修队伍,以保证日立电梯的安装品质。

目前电梯行业,从业的在职人员中同样存在三种不同的状态,第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的人员,在行业、企业中具有一定的职位或一定的权利人员,这部分人员具有潜意识的学习技能动力,以取得职业证书为荣耀,高人一等。第二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部分人员有学习技能的积极意识,以取证谋生存为动力,但相对学历较低,年龄偏大,学习技能周期较长,接受能力较差。第三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其中部分人员长期从事相对稳定的工作,这部分人员以学习技能,创造更好的条件为学习动力,具有较高文化程度,能吃苦、勤奋好学。另一部分人员以谋生为动力,文化程度较低,学习相对敷衍,不具备掌握高技能的基本素质。

由以上分析可知,目前市场上需要大量的电梯安装人员,而经过正规培训,并且拿到资格证的人员却非常少,二者严重不协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还是与我们国家传统的就业观念有关,认为电梯安装工只是“蓝领”,从事的是脏、累、差的工作,也不需要什么技术。其实,像电梯安装维保工作这类特种作业人员,要求经过大量的在校及在职培训,才能满足现场工作的需要。另外,就算有从事该行业的理想,也很难接受较贵的培训费用,从而导致安装现场有电梯安装工资格证的人员寥寥无几。

从收入上来看,这几年随着求方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电梯从业人员的工资在不断攀高。仅以中山电梯安装企业为例,普通安装人员工资从2004年的1000-1200元/月,增加到2006年的1500-2500元/月,现在已经提高到2000-3000元/月。另外还有许多电梯工程人员频频跳槽,令电梯厂家和工程企业感到手足无措。2008年7月8日的《侨报》报道,电梯安装工和维修工是美国工资最高的蓝领工人,他们的中位小时工资为32.69美元,或者相当于年收入6万8000美元。可以肯定的是,再过几年,电梯安装和维保也将会成为国内工资最高的蓝领岗位。

其次,分析一下电梯安装与维修的工作特点。电梯是随着高层建筑的兴建而发展起来的。作为特种设备,电梯是需要先在制造厂加工、装配好零部件,然后再经过异地现场总安装,督检验收合格后,才能真正称为合格产品,电梯是属于两地加工制作的一类特种设备。与整装出厂的产品相比,其产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场安装的好坏,即取决于电梯安装工的技术水平。

在电梯制造、安装和使用三大环节中,由于电梯安装施工多是高空、建筑工地、井道内作业。有的还是露天作业,受外部条件的影响很大,所以电梯的安装是集复杂性、特殊性、危险性于一身的生产活动,是一个特种作业工种。电梯在安装施工过程发生事故所占的比例是较高的,为保护安装人员自身,电梯安装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持证上岗。电梯安装工是指经过专门的技术质量及安全操作培训,能够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有关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电梯安装工作,并对不正常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的人员。

安装一部电梯是一项十分繁琐的工程,需要安装诸如电梯轿厢、导轨等井道机械部件,还需要安装相应的电梯控制电器部件。这就要求电梯安装工岗位需要具备如下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要求:

1、熟悉高空作业、防火、电焊、气焊、现场触电急救等安全知识;掌握电工、钳工、起重工等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

2、熟悉电梯的机械构造、性能要求,以及电梯安装工艺的要求;懂得电气原理图,并能排除机械和电气两方面的常见故障。

3、经地市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的考核部门考核合格,持有上岗资格证后,方能上岗。

随着国家对特种设备监察力度的增强,企业质量意识的提高,对电梯设备的技术要求也必然进一步提升。这就需要电梯从业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而我校具备以上实训技能培训,只要与市相关部门做好考核工作,与企业做好实训设备的合作,该专业就可以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

下面分析电梯安装与维修工的人才培养对策问题。

加强校企合作,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各职业培训学校要在办学理念、专业建设、管理模型和办学机制上要以市场变化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加快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等的改革进程,实施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大力推广“菜单式”培养模式,强化职业技能的培训,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加快推进技能人才群体的年轻化和快速发展。 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安装验收电梯仍然达到23.4万台,每年增长速度均在20%以上。

从上面数据分析,我国目前急需培养大量的电梯生产、安装、维保从业人员。到目前为止,全国仅有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专门的电梯工程专业,江苏溧阳职业学校等很少一部分职业院校开设了电梯相关专业,其培养的电梯从业人员数量远远跟不上社会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开辟各种途径,培养一大批专业对口的人员。 目前电梯安装与维修工是怎样培养的呢?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1、电梯安装与维修工程企业培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企业本身对员工进行培训,其培训过程就是在工作中进行,有些企业会进行部分理论课的讲解。总体来说,培训出来的从业人员理论知识较欠缺。另外,其培训时间也不固定,需视企业的实际情况及安装项目的工期而定。等到员工掌握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后,由企业组织到相应的特种设备检验所取得资格证书。另外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2、专门的培训机构。随着人们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市场上也相应出现了很多的电梯从业培训机构。一般培养想从事电梯行业,而没有电梯工作单位的人员,或受电梯工程企业委托对其员工进行培训。这种机构有自己固定的培训场地,电梯理论课课时相对较多,学员也会被分派到相应的企业进行实习。然后再由培训机构组织到相应的特种设备检验所取得资格证书。这种机构由于受就业市场等形式的影响,培养的质量无法保证。

3、“师傅带徒弟”的原始模式。目前,市场上有20%的电梯安装人员都是经过该模式培养出来的。这种模式的培训费用较低,但却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培训过程不科学,系统性差,培训出来的从业人员基本上没有什么理论可言。这些人一般很难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而且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技术上很难有更高层次的提升。

4、职业院校及技工学校培养。由于电梯从业人员需求量越来越大,很多职业院校及技工学校也开始注意到了这个“巨大的蛋糕”,陆续设立与电梯相关的专业。就广东而言,其中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全国第一个电梯工程专业,另有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深圳技师学院、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江苏溧阳职业技术学校等,均开设了与电梯相关的专业。一般职业院校都开设有与电梯相关的电子、电工、电气、机械等相关课程,因此,该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员,理论基础相对较强。另一方面,由于国家规定必须具有一定的从业经验,才能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因此学校都会将学生派往单位实习,锻炼动手能力。据我们了解,在日立电梯与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实行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即2+1模式,两年在学校理论技能实训,一年在日立公司顶岗实训,学生理论与技能得到大幅提升,毕业的学生深受企业的欢迎,出现了日立培养的学生被奥帝斯和三菱公司高薪挖走的现象。 综上所述,学校培养符合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是最受欢迎的一种培养形式。

目前,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对电梯从业人员的培养。2009年11月11日,电梯行业首批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授牌仪式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根据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相关文件的批示,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等6家单位获设电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点)。技能鉴定站将为电梯安装工、维修工展开各种级别的培训、考核和鉴定工作。相信再过几年,电梯行业将会成为国家主导产业之一,电梯生产、安装、维保等将会成为人们争抢的岗位。 作为我校,应该抓住这种契机, 增加我校新的培养方向,为学校做大、做强提供坚实的保障。

第三篇:关于开设“农村电气技术”专业的申请报告

益阳科达职业技术学校

关于申请开设“农村电气技术”专业的报告

益阳市教委、赫山区教育局、资助中心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随着国家电力事业“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发展战略的全面展开,农村电网规划、农电管理,加快农电事业发展等各项工作已提上日程。为此,我校拟定今年增开设涉农类“农村电气技术”专业。

一、目的与思路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农村新一轮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无论是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还是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实施城镇化战略,安全、可靠、充足、经济的电力供应都是重要的基础和保障。农村电网是农村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公益性事业特征。新农村电气化是农业现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村供电和优质服务水平,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发展战略,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长期以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发展职业教育工作精神,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有一技之长的实用性人才。在专业建设中,各专业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强化技能培养,积极优化课程设置,不断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方向,大大增强了专业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专业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工作。为加快我校特色专业建设步伐,打造办学品牌,故对学校专业进行个别调整。增设“农村电气技术”专业。

我校增设“农村电气技术”专业,契合了国家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的政策背景,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大量电气设备及产品的使用、维护急需大量的技能人才,多数的农村学生、家长在思想上已经意识到,通过职业教育学习一门技能知识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而对就读“涉农类”专业的学生,国家给予学费全免,这也具有较大

的吸引力。

当前,我校正处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时期,“农村电气技术”专业的开设,能更多的吸引生源,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增强综合效益。

二、基本情况

我校创办于1989年,是一所由市教育局批准、有独立办学法人资格、能自主发放湖南省教育厅电子注册文凭的学校;有固定的教学场地与实习基地,有一支过硬的专业教师队伍、有配备精良的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及多个液晶电脑机房等。今年为了开设“农村电气技术”专业,又增设了一个电子电工实验、检测、装配、焊接于一体的综合实验室。

我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方向, “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围绕“诚信做人、勤恳做事、博学强技、敬业创新”的育人目标,以“订单式”教学为主要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立足市场需求,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拓宽了学生的成才渠道。

三、课程设置

基础课、专业课、毕业实习等课程安排按教学计划执行(见附表)。

四、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农村的小型电站、农电局、供电局或变电站,从事供配电设计、施工、运行、检修、试验、管理等工作。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大量的小机械设备、电气产品、打米机、粉碎机等辅助机械日渐增多,这些设备的使用、维护急需大量的技能人才,这为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商机。

综上所述,特此向上级申报增开设“农村电气技术”专业,请批示!

益阳科达职业技术学校

二〇一二年九月一日

第四篇:关于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论证报告

一、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必要性

1.专业分析

学前教育又称为“幼儿教育”,其专业特点在于:较早地确定了从事学前(幼儿)教育的专业发展方向,学校所设置的课程、安排的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用更多的时间、精力关注幼儿的学前教育,培养自己的专业特长。学生将来的发展方向除幼儿教育外,还可向艺术类方向迁移。 “学前教育”(幼师)专业的优势在于:由于目前幼儿教育远未真正普及,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幼儿师范毕业生需求量将会很大。

2.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掌握学前教育的工作规范和基本理论,键盘、舞蹈、游戏、绘画等基本技能娴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较强的学前教育专门人才。

3.主干课程

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卫生学、学前儿童语言教法、学前儿童音乐教法、学前儿童科学教法、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幼儿园经营与管理、乐理、键盘、美术、舞蹈等。

二、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可行性

1.基本情况

青岛北港学院影视传媒艺术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是个即实用又具有时代性就业特点的专业,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在课程设置上,都有自己的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思想是我院的学前教育专业倍受欢迎。课堂上除了理论、文化课外,更侧重于实践,通过国内、外案例教会你怎样去掌握孩子的心理、开发孩子的智力,通过舞蹈、声乐、键盘、绘画、手工制作、游戏活动开发训练等课程的教习,让你成为一名 “全才型”早期教育工作者。为了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我院在大学生创业园中成立高级家政服务中心,在服务中心,你可以和家长接触,和孩子接触,通过参加各种演出活动来增强你的自信、阅历、气质、修养还有组织交流和谈判能力,将你的所学知识服务于群众、服务于社会。

从课堂到创业园再到实习单位,这是个“良好的能力成长链”,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能勤工俭学,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回到课堂后有学习的动力和明确的目标,同时也为以后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2.实践教学基地

学院领导办学指导思想明确,思路清晰,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大投入建设实验、实习条件的同时,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目前已与多家企业及培训学校签订协议,建立实训基地。如:即墨市少数民族艺术培训学校、少年文化宫等。在青岛市里,我们有很多大学生实习单位,如小雯音乐培训学校、少儿美术学校、少年宫以及大、中、小幼儿园。在大学生实习单位,如果表现好还可留下在此工作。

3.发展前景

由于青岛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家长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我院的学前教育课程的开设,就是在这种社会急需的情况下设置的。完全为了学生的就业着想,为了学生毕业后的发展着想。学生毕业后可到幼儿园或各种少儿培训学校就业。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自主创业,自己办班、代课等。

三、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1.师资队伍建设

我院现有教职工42人,其中专职教师38人,教授6人,副教授10人。由于我院刚刚开设,有许多方面还有待完善,在青岛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师资队伍建设也在根据专业的发展需要逐步的引进。同时为了保证专业发展的需要,学院定期选派部分教师到有关高等院校参加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和进修,保证日常教学和今后开办培训的质量;选派部分教师与合作单位开展交流与合作,同时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设模式,参与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系统研发工作,开拓教师的学

科视野,保持专业敏感度,提高专业水平,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素质优良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为办好本专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相关技能,本院会每年定期特邀多名全国著名艺术家及专家、学者来我院举办讲座、给学生上课。提升学生自生能力。

2.教学研究与产学研结合

为了保持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我院将制定相应激励政策,开展交流,实现优势互补。通过师资培训和定单培训的渠道,进一步加强教学与社会的紧密结合。同时,我院将鼓励学校老师创建精品课程,计划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我们的专业更加出色。

四、结论

我院将从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该专业的建设,努力提高该专业的办学水平,基于当前的社会状况及就业形势,培养更多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第五篇: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

我校是自治区化工行业唯一的一所培养化工专业人才的技工学校,办学的目的是为化工行业的各个企业培养合格化工工艺、机器设备维修与操作、电器仪表等专业的技术工人,由于化工行业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高温、高压、深冷等行业特点,化工行业的生产又离不开机器设备和电路的配备和安装,所以企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具有专业知识才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化工是宁夏工业经济的支柱行业,该行业有宁夏炼油厂、宁夏橡胶厂、宁夏氮肥厂、宁夏磷肥厂、宁夏制钠厂、宁夏精细化工厂、宁夏电化厂等大型化工企业,同时各县市还有小氮肥企业,首先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很好的适应企业的需要,学生不存在没有就业地方的可能性,同时这些企业由于生产的需要也需要大量的机电一体化人员,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开设将极大的解决化工企业的后顾之忧,也必将为我区的经济建设发挥巨大的作用。

我校具有很强的师资力量,现有电学、电器仪表、化工设备等专业老师30多名,这些老师都具有大学专科以上的学理文凭,很多老师还具有多年的企业工作经验,具有很强的实践经验,是师资力量完全能够满足该专业的教学需要。

在学校硬件方面,我校有电学实验室,有很多供学生实验的机器设备和电学材料,同时化工行业又有很多的实习企业,这样我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就具有了广阔的实验、实习场所,学生进行理论教学的

同时可以结合实际进行学习,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毕业以后就可以很快适应企业的需要。

机电一体化是一个传统的专业,国内外很多大学都开设了该专业,我们已经安排了专业老师到相关的大学专业、企业进行了进修,我校有能力办好机电一体化这个专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下一篇:怎样积累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