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提高教学

2022-08-03

第一篇:挖掘教材提高教学

认真挖掘教材内涵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育论文

新课标在学生阅读和欣赏“教学建议”中特别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新课程改革的探索式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当作独立自主的主体看待。教师放手、学生动手,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育出求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质,释放出巨大的潜能。因此,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而完成这一目标任务的载体就是我们的文本教材。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有些老师为遵循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的要求,对于学生的阅读本着一味遵循的原则,凡是学生提出的意见都一概尊重、一概肯定,缺乏正确的价值导向

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把手中的教材作为传授各种知识的窗口、锻炼培养能力的依托、各种思维训练的纽带,让学生通过教材这一个“点”,相继走进生活——语文学习的大课堂这一个“面”。只有用教材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首先,应从课本中积累优美词、句、段落、篇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背无疑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好办法。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富有哲理性的语句,说明读背对于我们的语文学习很重要。巴金在回忆学生生涯与创作的关系时也说过,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子里面,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懂得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它们富有哲理,对人生有很大的启发。像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英国培根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这些语句带给人的思考是深刻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积累的越多,将来作文、说话、处事时,才能信手拈来,融会贯通。写作时,才能做到厚积薄发。

其次,从课本中学习各种写作的技巧。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初步感知各种文体,掌握各种文体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法。

这些知识点,只有靠教师把文章分析透彻之后,学生才能慢慢掌握。像以小见大、前后照应、欲扬先抑、细节描写、巧设悬念、层层铺垫、环境的衬托等写作手法,都需要教师运用课本中的典型例子,分析到位,然后进行课外延伸,否则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 再次,注重课内外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教材中课本知识的传授,而要设法向课外延伸拓展。为了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以课文内容为契机,逐步向课外延伸发展。比如在教完《少年闰土》后,我随即向学生们推荐了《故乡》这部小说;教完《江姐》时向学生提供《红岩》这本书。总之与课文有联系的同一内容的作品、同一作者的作品尽量推荐给学生,层层撩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根据课堂上学的内容,向学生们有选择性地推荐一些与之相关的书籍,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可以增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他们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最后,开放课文内容,激发探究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教材,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巧妙地抓住学生在学习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开发,比如学生在学完鲁迅单元后,对鲁迅蒙生了敬畏之情,不少学生有了进一步了解鲁迅的欲望,可以为学生推荐关于鲁迅的文章,让他们进一步了解鲁迅。仅仅教给学生书本中的知识是不成功的,也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只有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能引导学生主动寻求答案,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在教学实践中我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只有开放教学的模式,不拘泥于教材,才能使学生能力的训练落到实处;只有以教材中的知识点,辐射到各科知识的层面,以教材为纽带,才能引导学生真正走进知识的殿堂;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去尝试,去探索,去实践,才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才能真正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饶杰滕.语文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张隆华.中学语文教育史纲[M].湖南师大出版社,1991.

第二篇:挖掘教学资源 开发实用校本教材 彰显地方特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现行的中学各科教材,虽然不再象以前那样“大一统”的格局,但仍以国家、地方(主要是省级)二级的课程设置为主,校本教材的开发、使用还举步维艰,因而校本教材的开发、使用任重道远。

我们目前使用的各学科教材,最大的局限在于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估计过高。不可否认,“新课改”后的教材通过一定的内容更新和引导学习方式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际的情况是,教材最少都是省级统一,内容不可能兼顾各地学情,很多内容与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所以教学实际并不是像教材编者想象的那样乐观。如各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教材编者认为学生会非常喜欢非常投入的去做这些“综合性学习”,但由于很多内容的可操作性不强,学生无法开展或难以开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最终很难保证教学效果。

鉴于现行教材的的可操作性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局限,我们课题组(余庆县白泥中学“农村实用技术”课题研究小组)着眼于地方特色,挖掘地方特色教学资源,让学生热爱家乡及家乡传统文化,进而提升学习兴趣,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也希望这本“校本教材”能给多元文化并存的教材百花苑增添一道风景线。

我们的《农村实用技术》校本教材的开发主要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注重特色,挖掘并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地方文化,就是与特定区域相联系的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既是整个社会主流文化的分支,又有别于主流文化。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指出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而学校又须以学生为本。作为传承文化载体的学校,其校本教材就应以学生熟悉的地方文化为主要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中知晓了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地方文化,就会激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搜集和整理过程中,注重对“余庆元素”的发掘。

如在搜集“斑鸠豆腐”资料的过程中,我们意外地发现了关于 “斑鸠豆腐”的动人传说。

相传远古洪荒时代,恶水淘天,历时之久,竟使地无生物,飞禽绝迹。当洪水退去,霞光初露之时,伴随着太阳的温暖,在云贵高原上有一种顽强的植物竟然率先萌发出了青翠的叶芽,而另一种濒临死亡的动物——斑鸠也终于有了救命的食物。它们围聚在这些灌木上采叶而食,筑巢而居。其

动人的鸣叫,似乎是在感谢上苍的垂怜。于是这种灌木便有了一个富有动态的名称——斑鸠树。这种树通常生长在海拔500—1000米的山上。每到春末夏初,小枝条上粉嫩的、绿得发亮的树叶,就会散发出一种通透而诱人的芬芳。那种清香味很独特,即使隔得很远也能闻到。

而用这种树的树叶制作而成的斑鸠豆腐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位美丽、勤劳、善良的姑娘,居住的村子闹饥荒,村民都上山挖野菜、找草根来充饥。有一天,她到很远很远的山里挖野菜,中午时刻,又饿又渴,来到小溪边,捧起清凉的溪水喝了个够,突然发现一只漂亮的梅花鹿在小溪的对岸吃斑鸠树叶,她想斑鸠叶小鹿能吃,我们人也应该能吃,如果可以吃,那该多好啊!正想着,听到有人在叫她,一看,对岸不知何时坐了个白胡子老爷爷,老爷爷告诉她,把斑鸠树叶做成豆腐,人就可以吃了。并告诉她制作方法,姑娘将制作方法铭记在心,隔岸拜谢老爷爷,等她抬起头时,老爷爷已经不见了。她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神仙在指点她。姑娘赶紧采了很多斑鸠叶,回到村里就用村边的井水按照老爷爷说的方法做成了斑鸠豆腐,大家都觉得这种豆腐清凉爽口,于是纷纷效仿,因而斑鸠豆腐也就流传下来。

而老百姓在生活中,也将自己制作斑鸠豆腐编成如下的歌诀:

五至九月叶采回,清水洗净放入盆;

开水烫浸要注意,水与鲜叶五比一;

筷子搅至糊糊状,挑起不滴正合适;

纱布过滤应小心,叶汁里面加灰水;

一斤灰水三斤叶,不多不少正要得;

搅拌注意要均一,冷却凝固如绿玉;

手摸不粘可加压,斑鸠豆腐人间奇。

生活的智慧在人民群众的歌谣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人见斑鸠树,清香通体透。

斑鸠叶豆腐,吃了不想走。

这样的民谣,既展现了斑鸠豆腐的特点,更诠释了地方饮食文化魅力。再如,“霉豆腐”“清明粑”“姜卷萝卜”等特色食品,更是深深地烙上了“余庆元素”的印记;“毒饵站灭鼠法”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竹鼠的人工繁殖饲养技术”更是化腐朽为神奇。

富有文化内涵的风景,让人产生流连忘返之感;具有家乡特色的知识、技能,让学生顿感隽永深刻。

二、立足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固然需要教师去培养,学习积极性的激发需要教师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较高的教学艺术,但教材内容的可操作性同样能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因此我们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方面,在校本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下了一番功夫。

知识源自于实用。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现行教材中缺少初中学生能够接受、也乐于接受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来说,从身边简单、熟悉的内容做起,更易于让学生接受和参与到教学中,更容易让学生找到成就感。因此,我们大胆地把具有典型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东西,如“斑鸠豆腐的制作”、“泡辣椒的制作”“姜卷萝卜的泡制”“红葡萄酒的制作”“绿豆粉的制作”“香辣霉豆腐的制作”“特色糟辣椒制作技术”等简单易学、操作性强的内容、搬进了教材、带进了课堂。

三、整合资源,彰显教学智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基础教育,除了要让学生在成长中获取更多学问和知识外,更应该让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具备最基本的生存能力。这些走向社会的学生,自身要发展,要能够很好的生存,要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和技能。这样,才能使自己较好地生存,才有可能谈对国家和社会作贡献。因此,从这个层面讲,在初中开设切合学生实际的,内容丰富多彩的《农村实用技术》课,是势在必行的。而作为专门从事教育的学校和任课教师来讲,其责任是重大的,其任务也是艰巨的。

我们的校本教材是对现行统一的《农村实用技术》教材缺失内容的弥补。根据农村学生特点,更是结合地方特色,将具有生活气息的技术、技巧与课本内容进行整合,将农村实用技术、现实生活中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地方特色有机的结合起来,编成一套规范的、较为完整的校本教材,作为教材内容的有效补充。

通过我县500余名师生近一年的实践,经师生问卷调查,反响强烈,95%的师生认为该教材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很有帮助。例如,张翔同学把学到的技能带回家运用到了生产实践中,他家制作泡辣椒可与我县特色食品——大乌江泡辣椒媲美,这一技能让他的家庭增加了收入,脱掉了贫困的帽子,走上了致富之路。

当然,再好的教材也只是静态的资源,只有经过教师的艺术处理,它才会变成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态资源。而从课程的角度说,也只有让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动态资源,教材才会真正呈现出“精彩”,教材及教学才会真正发挥其教育作用。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将这一课题深入、持久地研究下去,就能发掘出更多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内容来充实、完善这本校本教材,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贵州省农村初中“农村实用技术”课程建设与运用研究》课题组蔡华

第三篇: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提高政治教学实效

文综组靳琪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单靠校内的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课程目标的需要。所以日常教学中应该积极主动的开放学校,走向社会,挖掘多种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满足师生需要,落实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 乡土资源是课程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它以其生活性、乡土性、操作性等优势影响着我国百年来的学校教育和学校中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是教师利用课程资源的具体体现。乡土资源紧扣当地实际,涉及的内容都是学生所在地区常闻、常见的,将乡土资源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相结合,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构建三维目标,加强德育建设,传承传统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乡土文化政治教学实效三维目标

政治课程中的乡土资源是指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资源,具体包括学校所在地(市、县、乡)的自然风貌、文物古迹、民风习俗、名人轶事等,它是地方自然、生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集中体现。长期以来政治课程资源的利用存在着形式、结构单一化的倾向,往往过多的依赖于教材,而忽视了学生本来很熟悉的乡土资源的利用,因而无法真正使学生学以致用,由课堂走向生活。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启动,课程资源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乡土资源是课程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乡土资源具有独特性,并以其生活性、乡土性、操作性等优势影响着我国百年来的学校教育和学校中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是教师利用课程资源的具体体现。乡土资源紧扣当地实际,涉及的内容都是学生所在地区常见、常闻、常传的,将乡土资源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相结合,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构建三维目标,加强德育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活用乡土资源,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1]在政治教学中,大多数老师课堂教学内容的过于注重课本材料,远离学生生活,学生所学习的大多是远离自己经验的“书本知识”,这容易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制约了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有些案例随时间的流逝很快就会显得陈旧,而乡土资源,是来源于学生们生长和生活着的地区,大多数学生对故乡的风土人情又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在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必然会增强课堂的亲和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2]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应善于洞察社会变化,捕捉教学需要的乡土课程资源,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

在《文化生活——传统文化的继承》一课中关于传统文化继承的内容,书中的导入事例是有关针灸、京剧、书法等,这些事例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就拿京剧来说,虽然是我们的国萃艺术,但是能够欣赏的人毕竟是少数,课堂运用效果不佳,如果把它换成我们自己的乡土艺术,例如: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庄浪社火、高抬、马尾编荷包、纸织画 等,学生耳熟能详,更能激发学习兴趣。

二、巧用乡土资源,加深知识理解,实现知识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尽量缩小课程资源和学生在时间、空间的距离和学生心理、情感方面的差异,这无疑是对老一辈科学教育思想的传承。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大多是由国家统一配发的,然而,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很大,一本教科书不可能完完全全适合每个地区的学生。而乡土资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化解教学重点、难点过程中,教师可以恰当地运用乡土资源,不断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分析方法深入认识事物,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从而优化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例如讲《哲学生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时我运用了我们甘肃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发明,应用和检验结果。由于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深有体会,所以使该知识点一下子有效的理解和掌握了。再如在讲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框题时,结合教材中的探究问题,笔者引用有关资料,向学生介绍我县根据地区实际制定发展战略。如我县有以华胥氏、伏羲、女娲文化闻名于世的国家森林公园云崖寺、关山天池朝那湫、北魏石窟、陈家洞、葛洪炼丹处葛家洞和前秦千年道观紫荆山等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朱店、万泉、阳川等乡镇有良

好的生态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优势,而且具有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所以大力发展苹果产业,都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通过实例讲解有效的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实现了知识目标

三、妙用乡土资源,发挥学生主体,开展探究学习。

从新课程改革的角度来说,政治课堂教学就该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挖掘当地的教育资源,调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潜能,为每个学生提供必需的创造和创新的机会,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

此次课程改革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课程实施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应用和评价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能力,而在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可以为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在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就某个问题,收集相关的本地材料或事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乡土实例中所蕴含的某一个突出的问题发表见解,相互启发、互相补充,提出各种问题或就问题的不同侧面,自由发表见解。

例如:在学习矛盾的特殊性以及主次矛盾关系时,我根据课程资源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创设了情景问题“某高三同学在即将毕业面临人生的转折点之时,内心迷茫,不思学习,并想着把同学之间的友情转化为爱情。”引导学生探究并给该同学提出合理的劝说。由于该问题是高中学生心理上会面临的问题,也与其生活相关,学生积极的运用所学知识展开了讨论,既解决了问题达到了应有的知识目标,也从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四、挖掘乡土资源,加强德育教育,树立正确三观

杜威曾说:“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3]众所周知,传统的德育形式均以老师的说教为主,缺乏创新。孩子们接受的教育内容具有相同性,缺少了独特的东西,而乡土文化的介入将大大地改变这一传统模式,因为乡土文化素材是学校德育活动取之不尽的知识宝库。乡土文化的精髓加强了德育的渗透,立足于乡土文化的德育更具有亲和力和生命力,因为它源于实践、源于真情感知,从而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不仅培养了乡土文化的传承精神和热爱意识,而且构建了美好的精神家园。有助于孩子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健康人格,从而达到德育无痕化的最高境界。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爱国主义教

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4]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加强乡土文化教育,是加强德育教育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笔者在《文化生活》民族精神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庄浪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介绍“万古精忠标宋史,千秋大勇著洛城”的刘沪将军、抗金英雄吴玠、吴璘以及大宋民族英雄郭成、郭浩以及对越还击战中被中央军委评为“英雄神枪手”的郑钰等人的生平事迹从而总结出他们所彰显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深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豪感和凝聚力。通过探究庄浪人民敢于战天斗地的庄浪梯田精神,进而深刻理解勤劳勇敢是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能进一步激发继承光荣传统,为振兴中华、建设家乡而艰苦创业、开拓争先的精神。再如我在讲解《价值创造与实现》时以“感动平凉·2010人物”庄浪县大庄乡农民杜长益带领乡亲们奔走四海,驰骋中亚为民谋福利的事例,使学生充分理解了如何创造价值;上述一切实例因为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更具亲和力和生命力为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应积极挖掘乡土资源,不断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构建富有乡土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思想政治课生动活泼起来,较好地实现思想政治课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参考文献:

[1]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第1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霍玉敏:《陶行知终身教育理论的现代意义》[J];成人教育;2006年11期

[3]转引胡晓:《德育课程中历史教学的困难》[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第六期.第12页。

[4]转引李萍:《探究建构爱国主义支架的乡土史教学》[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S1期

第四篇:充分挖掘教材 培养创新意识

——试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会泽县东风小学

刘晓芸

创新是语文学习的灵魂,新课程教材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小学语文学科具有多维性、综合性,其功能发挥的好,必将对学生创造性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教材中,关于对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伽俐略比萨斜实验等创新性“事物”的描写必将对学生的精神民办产生强烈的震撼;关于对发明家爱迪生、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音乐家贝多芬、画家达芬奇和中国古代科学家李时珍、毕升、张衡以及我国现代科学家李四光、茅以升、童第周等努力、刻苦钻研、造福人类的“典型事迹”的描写。必将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运用这些素材,不失时机地进行创新性教育,以促进学生创新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在教学中,教师应深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蕴涵有许多激发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如何挖掘和利用这些因素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利用科学家的故事,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在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多篇关于科学家和科学发明的故事,如《一块特别的石头》,讲述了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侯的故事,由对一块石头的疑问,在好奇心驱使下,不懈探求,终于取得重大成果的故事。类似的课文还有《走马灯的奥秘》讲述了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小时侯

爱观察、爱科学、爱动脑的故事;《张衡》讲述了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捞铁牛》宋朝工程学家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出八只笨重的铁牛的故事等。

在教学中,通过科学家的真实故事让学生懂得: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自不断的发明创造,只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大胆实践,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让学生搜集课文中科学家的故事,通过“科学家故事会”、制作“科学家故事”的手抄报、黑板报等方式激起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敬,对科学充满向往,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利用科学小品文,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空气在哪里》、《新型玻璃》等课文,向学生介绍了有关空气和玻璃以及仿生学等科学知识。教学中,教师利用课堂教学进行童话编写,再创作“空气在哪里”,既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新型玻璃》中设计拓展活动:“我是未来的设计师”,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创造出更多新型玻璃,通过推销、成果汇报,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并体验了科学知识给生活学习带来的乐趣。学生通过我是“未来设计师”活动的开展,激发了他们动手、动脑创造新生活的积极性,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挖掘课文创新思维切入点,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语文学科在发展学生思维中具有的特殊作用,许多课文如果教师注意挖掘教材,就可以多方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如《司马光》中通过故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称象》一课的教学

中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思忌赛马》一课中通过不同方法的对比,能培养学生的变异性思维等。有的课文看似平常,却可以带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需要教师深入教材去挖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切入点。如《小山羊》一课,看似很平常,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完全文之后,可以通过启迪:“小山羊还可以和谁交朋友?请大家都来当个小作家、小画家,给课文和插图续几个片段怎么样?”再如,《比尾巴》一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熟悉的动物尾巴的特点,对课文进行改编。可以续编其他动物的尾巴不同的特点,更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来进行其他特点的归纳、对比。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续编故事、改写课文中得到训练。

总之,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许多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内容,有待我们语文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科学。

参考资料:

《关于小学语文教材》 全国小学语文教材主编 崔峦。(网上资料)

第五篇:发掘教材功能 提高教学实效

广化小学教师:张爱民

信息: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 实验版》改为:《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 修订版》,更改的内容包括:

1、章节的顺序和合并。

2、修订内容不好的。

3、强化以往薄弱的内容:四则运算和解决问题。

4、删去统计与概率会中的中位数和众数,可能性这部分只涉及可能性大小的描述。

5、双基改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活动经验。

“实效性”是教学研究的永恒课题,历来的教育都很重视有效性。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都是提高教与学有效性的至理名言。 之所以重提,是因为理论与实践层面上都出现了误区。 如:关注了生活味,忽视了数学味;关注教学形式,忽视实际收获;渗透数学文化,热衷于介绍古人、外国人。因此,当今的课堂返朴归真势所必然。

一、读懂新教材

(一)读插图

我们一般称之为情境图,也有人称之为主题图,它承载着培养学生从复杂的情境中收集、整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重要任务;又密切联系着学生生活实际,发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活思维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一幅情境图最多相当于二千字左右的文字描述。情境图包括这样几类:单元主题图、例题(习题)情境图、教学思路图、背景插图。

1、“提纲挈领”——单元主题图。

“单元主题图”是人教版数学实验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在第一学段出现较多。它一般出现每一个单元的首页,信息量较大,围绕这一单元的主题,呈现情境和信息,单元主题图一般是和例1安排同1个课时。

(1)注重渗透,不宜深究。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单元主题图展现 1 了学生十分熟悉而有趣的“卖气球”、“卖风车”、“猜字谜”、“套圈游戏”四个带有活动情节的画面,为学习“十几减9”的口算提供丰富的资源。作用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从现实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从数学问题中提出计算问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从而引出后面的教学内容。

(2)去繁就简,提炼信息。

如上面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主题图教学中,“卖气球”、“卖风车”、“猜字谜”、“套圈游戏”四个带有活动情节的画面,量多人杂,学生很难找到减法的数学问题。不妨作如下处理。

首先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整体观察动态化的游园会,说一说自已喜欢的游乐项目,每一个活动中小朋友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暂时遮住“卖风车”、“猜字谜”、“套圈游戏”,只出现“卖气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然后依次呈现“卖风车”、“猜字谜”、“套圈游戏”,让学生提出减法问题。

2、“珠联璧合”——例(习)题情境图

与单元主题图相比,例题(习题)情境图只是其众多情境中的一个,因而指向性更单一更明确。在人教版教材中例题(习题)情境图出现最多,它们一般与例题和习题相伴出现,用对话框的形式结合一定的情境出示,在培养学生信息整合能力和问题解决意识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整体地观察,合理地分类,正确地选择,让学生在进行观察的同时学会用数学的视角,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充分尊重,有效利用。

时下,教师们大多认同“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对待教材的基本态度。“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意指教学时既要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又不局限于教材提供的素材,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

(2)化静为动,促进建构。

主题图的素材表现在课本上都是静止的,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情况用多媒体或用游戏表演等形式将主题图提供的内容动态化,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增加实际体验,切身感受数学的奇妙与无处不在。

(3)灵活改编,把握内涵。

如人教版一年级《20以内退位减法》例2中“小猫观金鱼”的情境图,对话框显示:13条金鱼,花的有8条,黑的有( )条;13条金鱼,黑的有5 2 条,花的有( )条。“想加算减”的暗示太明显,因为两种不同颜色的金鱼数量本来就是已知,无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有一位老师将“小猫观金鱼”改为“小朋友捉迷藏”:

有13位小朋友在树丛里玩捉迷藏的游戏,8位小朋友在寻找,( )位小朋友躲起来了?有13位小朋友在树丛里玩捉迷藏的游戏,5位小朋友在寻找,( )位小朋友躲起来了?

捉迷藏的游戏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问题的呈现比较自然,避免了想加算减的暗示,而且游戏人数的变化和游戏双方的转换,出现十几减

八、十几减

七、十几减五等多种退位减法的形式。因此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习起点和生活实际,在认真解读教材,正确把握内涵的基础上,灵活改编情境图,在教材文本与儿童现实的巧妙结合中,找准教学行进的切入口,使情境图真正体现出应有的教学价值

(二)读例题

例题是数学所有问题中的精华,也是最基本的数学模型。它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较强的辐射性。教材中的例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桥梁,学习方法的探究,解题方法的示范,能起到贯通知识,归纳方法,熟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发展思维等作用。较好发挥例题的效能,提高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数学教师面临和应研究的问题。在教学例题时,教师要着力和善于挖掘例题的“七大”基本教育功能:基本知识的传承功能、基本技能的内化功能、基本经验的积累功能、基本方法的示范功能、基本思想的渗透功能、基本思维的启迪功能、基本素养的教育功能

(三)练习设计

习题训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主要载体,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工具,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有较高的习题质量作基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数学练习设计的要求

(1)针对该课时的重点、难点、关键和易错、易混、易忘的知识点,设计合理的练习。如:下面问题哪些与求体积或表面积有关? ①水池里有多少吨水?②制作一个盒子至少要用多少硬纸板?③石头放入有水玻璃杯中,水面上升多少? 3 ④游泳池贴瓷砖要多少块瓷砖?⑤油漆大厅里长方体柱子要多少油漆?⑥学校要砌一面墙,要多少块砖?就是典型的针对面积和体积易混设计的练习。 (2)深化认识;灵活应用。比如:在梯形面积公式S=(a+b)h÷2中,当a=b时, S= , 当b=0时, S= 。

(3)题型多样。如计算、填空、选择、判断、应用、画图„„。练习的方式多样:书面练习与操作练习、口头练习相结合;个体练习与团队练习,短练习与长练习相结合;收敛性练习与开放性练习相结合。另外比较特别的一种练习是游戏互动题(可以是生生互动,也可以是亲子互动)如:成年女子标准体重=身高-100(单位:千克,厘米)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成年女子标准体重的公式;②算出你妈妈的标准体重应该是多少;③你妈妈需要减肥吗?又如:用扑克和你爸爸比赛算24,记录结果和你赢的算式。

(4)练习题要严谨、合理、清晰。如新老教材典型的不同说法:把一个数(大于0)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 ). A 缩小到它的1/10 B 扩大到它的10倍 C 大小不变

2、做好数学练习设计的准备。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理解得如何,掌握了多少,存在哪些问题等等;另外从网上、书上、杂志上、历届试卷上收集资料;最后就是平时多积累,不断更新。

3、改进数学练习设计的方式,主要是筛选和改编。如填空:①用简便方法计算 38×99+38=38×(99+1),它的含义是99个38加( )个38等于( )个38. ②体育课,小方听口令“向后转”,他应旋转( )度. ③今年爸爸x岁,小明(x-28)岁, a年后爸爸比小明大( )岁,a年后爸爸和小明共( )岁.

4、介绍几种读题、审题的专项训练方法。①批划:划出关键句或重要的、易忽略的字词。②复述:用自己的话叙述题意、条件、问题。③选择条件。④提出问题。

(四)读辅料

“辅助材料”是指新课程人教版数学教科书中的“生活中的数”“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游戏”“你知道吗?”和“阅读资料”等形,其内容包括数学史料、数学常识、数学知识背景、数学游戏、数学故事、数学欣赏和数学实践等等,是与以往的教科书比较,出现的不同的版块。

二、用好新教材

(一)理解教材

1、理清教学目标。

2、理准重点难点。

3、理明思想方法。

(二)超越教材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超越教材,首先要超越自我。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圆”时,按照寻宝中创造“圆”、追问中初识“圆”、画圆中感受“圆”、篮球场上解释“圆”、再次寻宝突破“圆”、课后延伸研究“圆”的教学流程,浑然大气铸就了一个非同凡响的“圆”。 这就是走出狭隘、走出程式、走出传统思维巢臼,实现“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的自我超越。

教材只是师生对话的“话题”,促进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落实新课程理念必须让我们从教材中走出来,从一个新的角度和高度来看待和处理教材,创造性地重组教材和开发素材。唯有超越教材,数学教学才能收获更多精彩。

总之,教材,是一本不同寻常的书籍,不仅承载着知识和人文,而且承载着文化魅力和生命活力。每当我们手捧教材的时候,理应感受到文化的厚重、人性的灵动,以及沉甸甸的责任和非同凡响的使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物流管理概论教案下一篇:外科门诊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