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师角色与初中政治论文

2022-04-1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政治教师角色与初中政治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的原因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陶先生认为学识渊博的人成为老师,只有行为端正的人才能成为典范,这无疑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师除了传授学生政治知识之外,还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因此思想政治教师的素养高低无疑十分重要。

政治教师角色与初中政治论文 篇1:

中学政治教师法律素养之困与破

摘 要调查显示,中学政治教师存在法律知识的缺漏,法律情意的迷茫,法律践行的缺失等困境。统一认识,明确中学政治教师法律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和目标;立足学科特性,为中学政治教师设计科学的培训方式;努力实现依法治校,保障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提升中学政治教师的法律素养。

关 键 词中学政治教师;法律素养;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培训

文献编码A

2016年9月起,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统一使用《道德与法治》新教材。高中思想政治课也将设置专门的法治教育模块,成为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法治教育迈出了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一步。全面、系统、高效地开展法治教育,成为当前中学教育教学领域的重点工程,也成为中学政治教师的历史使命。

一、中学政治教师法律素养之困

与小学、大学相比,中学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法律意识与守法行为可塑性最强的时期。道德与法治和思想政治课堂是中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形成法治素养的主渠道,中学政治教师就成为法律知识教学和中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骨干力量,也是学校普法的主要师资。

但是,教师职前教育的法律科目设置极少,参加工作后接受的法律专题培训也不多,这造成中学政治教师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薄弱,对胜任普法工作信心不足,主要表现有:

一是法律知识的缺漏。据本区域对在职中学政治教师档案资料统计,法律专业毕业人数比例不足1%,工作后参加过系统专业的法律培训的人数比例不足1%。当前,《道德与法治》初中新教材涉及50多部法律法规,老师们在职前学习中没有专门的科目研读,在职时也没有时间和精力通读。

在本区域面向全体政治教师的一项问卷调查中,超过一半的任课教师对当前教学中频繁出现的法律内容只是“有所了解、没有通读过”(见表1),比例最高的甚至达70%以上。法律知识的缺失直接导致中学政治教师在课堂讲授法律概念和原理时不够专业,往往照本宣科,简单转述,对立法理念和法律原则不理解,对最新的法律案例不熟悉。常见的失误如“权利”和“权力”不分、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同于“我国法律”,等等。

二是法律情意的迷茫。中学政治教师具备三重身份,一方面作为中国公民,需要具备普通公民的基本法律素养;另一方面作为专业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法定职责;此外,作为中学政治教师,需要具备更高的教育法律素养,具备法律教学能力,更好地发挥依法执教的示范作用。

“师者,人之模范也。”中学政治教师身体力行,“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做好法治表率,才能营造真实可信的法治环境,形塑与强化学生的法治信仰。现实中,中学政治教师对法律的尊崇、敬畏,相较于其他老师或者普通公民,并无明显优势,信“访”不信法、信关系不信法、漠视法律权威而屈服于领导意志等现象仍比较普遍,守法意识、护法意识比较薄弱。问卷调查中,仍有31%的教师对“目前的法律法规能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存疑(见表2)。一些政治教师在公众场合对学生直言“你不学可以睡觉,但不要影响其他人!”“罚你骂你都是为了你好,你不领情我以后就不管你了!”“这是校长的最新要求,我也没办法啊!”等言行,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不良影响,更不利于教师和学生法治信仰的培育。

三是法律践行的缺失。法治教育的目标终归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对学生而言,也是对教师而言。上表1中,即使是与中学政治教师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教师法,也有67.0%的教师没有通读过。

在关于“法律行为”的问卷中,教师大多认同自身法律观念与法律行为对学生的直接影响,但在“当学校制度与法律法规不相符,我会向校方反映”这一项调查中,仍有33.1%的教师不认同,其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行为仍有待改善。此外,个别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随意拖堂损害学生的休息权利、干涉学生中高考志愿填报的自主选择权等行为,也给学生作出了错误的行为示范,不利于法律践行,不利于法治校园、法治社会的创建。

二、中学政治教师法律素养之破

精准定位中学政治教师的地位,准确了解中学政治教师的意愿和需求,实事求是开展分类指导,“对症下药”开展重点突破,才能持续高效地提升中学政治教师的法律素养,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大潮中“勇立潮头唱大风”。

1.统一认识,明确目标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強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建设高水平的法治教育教师队伍。”具体来说,中学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如图1)。其中,政治教师作为道德与法治(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执行者,是中学法治教育师资队伍的骨干力量。中学政治教师队伍的法律素养,关系着广大学生和老师能否全面健康地成长,关系着政治学科课程目标和学校德育目标能否有效实现,也关系到依法执教和依法治国国家意志能否得到贯彻落实。

明确目标,精准定位,是破解当前中学政治教师法律素养困局的前提。中学政治教师法律素养提升的目标,既要有别于普通公民的法律宣传、普通教师的普法教育,也要有别于法学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教育、司法工作人员的精英教育[1]。其培训内容既要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和内容[2],又要融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以及初中道德与法治、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所涉及的法律知识范围。

为此,荔湾区立足调查结果,在中学政治教师培训中,专门设置了法律专题课程。内容涵盖宪法、刑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等,为老师们“查漏补缺”,补充和丰富法律知识。

2.科学设计,量身定制

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中学政治教师这一职业特点和角色定位决定了这一群体的独特性。道德与法治(高中思想政治)课既是一门文化课也是一门德育课,中学政治教师对法律这一范畴的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认知,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还需要引导学生实现情感态度上的认同,解决“信”与“不信”的矛盾,更需要在生活实践中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解决“行”与“不行”的矛盾。

根据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提出的学习金字塔(Learning Pyramid)理论(见图2),“实际演练/做中学”“应用”等主动学习方式的学习效果,比“听讲”“阅读”等被动学习方式更高效。在培训中,荔湾区广泛开展法律主题的公开课研讨、微课录制与课堂应用等实践,兼顾中学政治教师的基本教学任务,聚焦当前法律教学的主要矛盾,调动了全体政治教师互学互助的积极性。这有利于丰富教师的法律知识,提升教师执教法律知识的技能,促进教师自身法律素养的提升,这也是当前中学政治教师法律素养提升易普及、更长效的途径。

3.依法治校,以身作则

中学政治教师是校园法治文化环境的重要元素,他们既是建设者,也是享受者。[3]因此,深入、广泛地宣传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让法律法规“上墙现形”;完善校长责任制、教师聘任制,让法律法规“落地入心”;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让法律法规“随身随行”;严厉制裁侵犯师生合法权益的行为。让法律法规“保驾护航”,是建设法治校园之要,也是提升中学政治教师法律素养之本。

荔湾区每年进行一次教师学法考试,教职员工全员参与,由政治教师担任评卷教师,现场批改并点评,为同事解题释疑。每年开展一次学生法律知识测试,也由政治教师评卷,学生成绩算入学年成绩,并占20%。政治教师每学期承擔至少一次普法讲座;每年组织至少一次法律主题课外实践活动;每两年指导一次全市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校园处处可彰显政治教师的模范和魅力,政治教师的法律素养与校园的法治氛围浑然一体。

法律素养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勇敢直面中学政治教师法律素养之困,深入研究破解之策,协同创新中学政治教师法律素养提升之路,才能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满足广大师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助力国家的法治建设。

参考文献:

[1]左敬梅.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法律素养提升策略研究[D].温州大学,2016.

[2]张光杰.中国法律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25-30.

[3]潘海东,崔维云.破解高中思想政治课法治教育难题——基于文献研究的思考[J].中小学德育, 2016(11):41-44.

(作者单位: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广东广州 510150)

责任编辑 王清平

作者:谭泽光

政治教师角色与初中政治论文 篇2: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提高研究

一、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的原因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陶先生认为学识渊博的人成为老师,只有行为端正的人才能成为典范,这无疑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师除了传授学生政治知识之外,还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因此思想政治教师的素养高低无疑十分重要。但是当今教育现状中,一些原因导致了部分思想政治教师素养没有跟上发展的要求。下面笔者将从两方面分析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的原因。

(一)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1.有利于落实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2017年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首次凝练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提出“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影响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因素有很多,而思想政治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一线执行者,可以说思想政治教师提高自己素养,无疑对学生落实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杜戎和教授在《讲授学》中提到教师在授课时要经过二度消化,教师要使学生落实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二度消化”,使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从而帮助学生发展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构建自身的素养体系。因此,教师的教学核心素养的非常重要,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关键。

2.有利于促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非常的丰富。在《教师角色新探索与教师发展》一书中,叶澜教授明确指出,教师专业化指的是教师群体专业素质的提升,是一个动态发展与提高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深化的过程。2017版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凝练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这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讲,将促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法治意识,在此过程中使教师专业化得到发展。

(二)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教师的社会地位有待提高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在某些地方中考时不考试,导致学生认为其不重要,到了高中,在选课时很多学生更是认为这门课程枯燥而不选这门课程。这样的现象也导致了思想政治教师的社会认可度的影响,这从一定意义上讲会削弱思想政治教师的积极性以及进行自我发展的动力。

2.部分思想政治教师的反思评判意识不够

思想政治教师具有反思批判意识非常重要,如果具备,教师的教育理念将会得到持续更新,他们将拥有专业自主发展意识。相反如果思想政治教师缺乏反思批评意识,教师只能安于现状或者简单照搬各种教学参考资料、机械执行有关部门行政指令。这样不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也不利于落实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3.部分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知识厚度不够

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许多思想政治教师认为只要掌握了政治方面的专业知识就可以了,不去汲取相关学科的知识。但是从新课标对学生的要去中我们可以看到,就政治认同素养而言,要求思想政治教师要明确我国真实的历史,而法治意识则要求思想政治教师明确我国的法律知识并明确其最新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知识结构是呈现网状结构的,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只把课本上的内容弄清楚是远远不够的。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提高的措施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下面笔者结合上述分析,提出了几点措施。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社会地位,提供促进其发展的相关保障

思想政治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学生思想政治知识的使命,还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导向,一方面通过相关政策吸引优秀的素养高的人才进入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另一方面也要定期组织思想政治教师研讨会,围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组织教师技能大赛,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

除了政府外,学校的相关部门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的提高。学校与学校之间应该加强资源共享,可以定期组织本地区各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师进行交流,不同学校的教学资源是不同的,各个学校之间不应该是敌对的关系,地区教研员应该定期组织各个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师进行交流分享,建立网络资源共享库,以此促进思想政治教师素养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二)思想政治教师提高核心素养的需要不断自我反思

2017年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了“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建立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的基本理念。这对教师的教学的教学与评价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意味着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必须立足于具体的情境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对自己所惯用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进行反思,看其是否仍然适合新课标下的要求,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

(三)思想政治教师提高核心素养的需要终身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教师工作是一种“专业”“学习的专业”“终身学习的专业”。学习的专业需要专业的学习。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不仅要求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而且教师也要成为终身学习者。思想政治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思想政治学科的与时俱进性更为突出,往往教材的变化跟不上现实的变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从而有利于帮助学生落实“政治认同”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前面我们分析到部分思想政治教师缺少知识的网络结构,导致知识的深度不够,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除了汲取政治相关的知识外,还要不断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做终身学习者,这也为自己的学生做终身学习的踐行者做出了榜样。

作者:杨艳鑫

政治教师角色与初中政治论文 篇3:

简论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追求*

摘    要: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关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也关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思想政治教师应该主动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追求多重对话的课堂,追求真实学习的课堂,培养跨学科的教学素养,树立思想政治学科自信。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职业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关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也关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所以,改进思政课教学,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关键在思想政治教师,特别依赖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思想政治教师应该主动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课堂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物理空间,更是生命交往的文化空间。既然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将宝贵的生命时光投注在平凡的课堂教学之中,我们就应该使自己的职业劳动不断实现个人生命的理想、信念、价值、意义。教师劳动的尊严和欢乐不仅仅取决于外在的工具价值,也不仅仅取决于教学的量化结果。因为教师劳动是富有创造性的,每日每时都面对着崭新的动态的教育世界。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关注教师劳动的内在价值,从实用功利的外在被动,走向自由审美的内在主动。“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1]我们不仅要以自己的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发展,也要以自己的专业成长积淀教育智慧,促进个人生命价值的实现,做一个有内在尊严和欢乐的思想政治教师。在笔者所接触的政治同行中,存在着这样的情况:部分青年教师没有形成自觉主动的专业发展意识,缺乏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职业倦怠渐趋严重,机械被动地重复着枯燥的课堂;部分教师因面临退休,出现职业退缩和厌倦,退出教学一线,安于被边缘化、孤立化的现状。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某位年近六旬的思想政治教师却坚持自我更新,扎根教学一线,爱教乐教,深受“00后”中学生欢迎,青春无限。所以,保持教师青春不老的秘诀就是教师自身的主动专业发展,而教师的专业成长永远是教师自身的事情,不能等,不能靠,要自己驱动自己发展。

思想政治教师应该追求多重对话的课堂。好的课堂在于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有尊严地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教师要相信学生有无穷的潜力,为学生参与课堂搭建平台,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乐园。“分享”“探究”“思辨”“微辩论”“小组合作”“调查研究”等指导学生具体学习活动的词语充分展示了思政课教师的课程理解、教学逻辑和教育理念,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课堂。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学习并不是等待灌输的容器、等待涂抹的白纸,而是基于学生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社会文化行为,也就是说,教学不再是教师灌输式的独白,追求整齐划一的效率,而是引导学生三重多元对话的过程,即与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进而实现由教师单向灌输到多元对话、由知识传递型向知识建构型的课堂转型。某老师在执教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十课第二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时,富有诗意地将“创新”归纳为“创新是一种生命的蜕变,创新是一种生命的历练,创新是一种生命的期许”,进而设计了以《蜕变,只为完美而生》为题目的有温度的小论文作业,这将知识习得与价值引领融合起来。教学设计的创新背后往往彰显着教师的个人教育哲学。如此一来,用心的学生不仅是在完成一篇课程作业,更是在与自己进行对话,与社会进行对话,从中体验创新的生命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思想政治教师往往习惯于追求确定性,忽视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往往蕴藏着创新价值,正如佐藤学教授所指出的,对清楚、明确的要求深信不疑的教师是不可能理解学生那些踌躇不定的、没有把握的发言的价值的,是不可能理解那些孕育着微妙的、不确定的、模糊暧昧的思考、矛盾、冲突的复杂情感的价值的。[2]为此,思想政治教师不仅应该关注学生显性、精确、正确、流畅的课堂话语,也应该耐心等待,关注学生内隐、模糊、错误、吞吐的话语符号,为学生思维跃升和情感体验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思想政治教师应该追求真实学习的课堂。我们应该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课堂,而是真实学习的课堂。发言热闹的课堂可能存在着虚假学习,即学生为避免孤立或惩罚而成为课堂的观光者,非常配合教师的教学导演。为了实现真正学习的课堂,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遵循学生的学习起点、认知风格和学习过程。教师应该扮演一个资源筛选和分享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而不仅仅是封闭式地就教材而教教材。笔者经长期的课堂实验,借助101智慧教学平台,开设《人民日报》阅读课,将阅读该报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比如引导学生寻找《人民日报》里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为这抓住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最本质的问题,即如何解决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之间存在的差距。同时教师应该营造一种“倾听”的课堂氛围,建立一种安全信任融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师存在于师生关系之中,学生就是“我”的一面镜子,可以观照“我”的精神世界。曾有学生提到老师上课是在“摧残”她,殊不知,该生这句话也道出了当事教师的心理。我们总是说教学相长,却忘了教学相长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师生之间不是相互“摧残”,而是相互成全。教师成全学生,教学生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学生也会满足教师的情感需要,增强教师的工作效能感,使教学相长。在这里,笔者更愿意强调,教师应该包容、宽容学生,而不是一味苛责,毕竟绝大多数学生是真诚的、可爱的。学生的无知、幼稚恰恰说明教师存在的重要价值。所以,在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师生处于学习共同体之中,真实的学习才有可能发生,与其说教师是学生之师,倒不如说学生是教师之师。

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培养跨学科的教学素养。优秀的教学设计往往并不局限于思想政治学科知识,而是巧妙地综合运用语文、历史、英语等其他学科资源来建构思政课堂的教学情境。如某老师的执教先以苏州歷史人物导入课程,以学生初中语文所学过的一篇课文《岳阳楼记》为内容载体,引导学生从思想政治学科视角来重新审视这篇文学作品,要求学生用英语词汇概括岳阳楼之美。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经验,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在日常教学中,笔者会从the Time(《时代周刊》)、the Economist (《经济学人》)、The Washington Post(《华盛顿邮报》)、the China Daily(《中国日报》)等国内外报刊精选一些适合高中生阅读的最新的英文新闻材料,供有余力的学生阅读;会适当用英语进行教学,如相比汉语,权利(right)和权力(power)这两个概念从英文角度更容易理解。语言是打开世界的一扇窗户,从英语视角来学高中政治,是一件很有趣又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这一方面是因为各学科不是孤立封闭的体系,而是存在着内在联系的,其他学科可以为思想政治学科提供丰富的异质素材和有效的思维工具;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生活本身就不是单纯的学科问题,要超越学科教学的狭隘视域,转向学科教育的宽广层面。为此,我们要打破各学科之间的壁垒,树立基于思想政治学科的跨学科的大学科观,这就需要教师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真正的学习者应该首先为己而学,自由自觉!教师应该多修为己之学,实现教育生命的不断成长。此外,跨学科素养的培育也需要教师之间互助,建立学习共同体。

思想政治教师应该树立思想政治学科自信。如果我们要想收获教师劳动的幸福感,就不仅要思考为什么要做教师,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教师,也要从学科角度思考为什么要做政治教师,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政治教师。只有科学把握并真正认同所任教的思想政治学科,我们才有可能自觉地肩负起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使命,用真情实感和深思体悟去影响学生,而不仅仅只是被动地敷衍地传递表面的零散的学科知识。只有牢固树立思想政治学科自信,我们才有底气给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才有底气向社会大众证明这个学科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价值。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基于不断推进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要引领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我们政治教师是否做到了这“四真”。学科自信的基础是知识的专业化。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师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此外,思想政治学科自信的树立需要教师之间开展持续的对话交流,不断积累总结经验,同时也需要一个富有实效的媒介平台。

总之,教学的复杂性决定着教师要自觉成为反思性实践者,而非仅为技术性实践者。一个教师必须要重视反思,不断记录日常教育点滴,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否则就会陷入重复机械的狭隘之中。为此,思想政治教师应该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追求多重对话和真实学习的课堂,培养跨学科的教学素养,树立思想政治学科自信,理直气壮、自信十足地去教好思政课。

参考文献:

[1]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

[2][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李季湄,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6.

作者:孟凡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信息技术人才电子政务的论文下一篇:工业建筑混凝土问题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