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

2022-10-17

第一篇: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

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

1、社会心理学 :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的目标:是科学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社会行为。

3、个体社会心理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社会化、态度及其形成。

4、社会心理学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哲学思辨”阶段(史前思想积累阶段):追溯到古希腊时期19世纪上半叶,其特点是用

权威思想解释人的社会行为。

“经验描述”阶段(社会心理学的初创阶段):强调根据经验来描述社会行为。

“迅速发展”阶段(科学实验):20世纪20年代后。

5、罗斯第一次将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对待,并专门讨论了这门学科的本质与

范围。

7、系统的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建立的标志: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1924年出版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社会心理学》。

8、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联结、强化、模仿。

9、社会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复制、动机。

10、社会交换理论本质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

11、认知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基本取向:是用人的认知过程解释人的社会行为,把社会现象置于心理意识现象中考察,强调人的内部心理积极性和主动性。

12、社会认知的核心:是人们对他人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的认知。

13、费斯廷格指出,认知失调通常在四种情况下出现:

①逻辑的违背;②文化价值的冲突;③观念层次的冲突;④新旧经验的矛盾。

14、塔吉菲尔的基本观点是:社会分类、群际比较及人们对积极社会同一性的追求,是群际冲突和群际歧视产生的根源。

15、社会同一性理论首次将社会比较区分为人际社会比较和群际社会比较两种不同过程,并且明确将同一性区分为个人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两种自我知觉水平。

16、社会类化:是指个体在产生社会知觉时,主观上将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的过程。

17、角色冲突:是指个人不能同时满足对其有意义的多种角色期望而履行不同角色时出现的矛盾心态。

18、角色创造:是指行为超出一般角色模式,拓展既有角色行为范围的过程。

19、角色偏常:是指一个人行为和心理准备长时间偏离社会期望,形成与自己社会身份不相适应的行为和心态结构。

20、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学路径有三种类型:①现象揭示研究;②关系解释研究;③因果

联系证实研究。

2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原则:①客观性原则;②分析与综合原则;③交互作用分析原则;④

宏观与微观相统一原则;⑤伦理性原则。

22、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

并通过自身不断地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学-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

的过程。

23、角色:是指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以及理解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

24、社会比较:将自身状态与他人状态进行对比以获得明确自我评价的过程。

25、亚社会:是指相对于宏观大社会的直接社会环境,有时也指对应于较大社会背景的较小

社会背景。

不同的亚社会生活经验,是人们在获得社会化的同时实现个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26、社会化的影响源:①文化;②家庭的特殊作用;③同辈群体;④学校;⑤媒体。

27、社会化的核心是学习,学习的核心是掌握语言。

成人社会化: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成人为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及其所要求的角

色重构,而在承担正式社会责任后所进行的延伸性的社会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的学习过程。

28、角色获得:是指在别人的立场上,体验别人的角色,了解别人在特定交往情境中的期望

与情感。

29、角色改变:人体到成年之后会遇到许多新的矛盾和新问题,随着年龄的变更,社会角色

也在变换。

30、再社会化:成年人在初始社会化基础上步入社会,经过进一步角色学习胜任了社会各种

角色,但有时由于一些原因,原来已经学习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不能适应新情况,个

体需要通过吸收新的角色、价值或知识来建立新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确立新生活目标,

这就是再社会化。

31、态度的构成要素:认知、情感、行动。

32、态度的特点:①态度是习得的心理状态;②态度有具体的指向;③态度的稳定性与持续

性;④态度的简单性与复杂性。

33、态度的维度:指向、强度、深度、向中度、外显度。

34、态度的功能:①功能性、调整性和功利性功能;②自我防御功能;③价值表现功能;④

认识功能;⑤对社会理解的影响;⑥记忆过滤效应;⑦激励作用。

35、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①需要的满足和情绪性经验;②知识;③家庭;④群体参照;⑤

文化因素;⑥遗传因素与性别作用。

36、社会知觉:指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印象。其中主要是对人的知

觉。社会认知是社会知觉的上位概念。

37、知觉:对各种负担社会角色并具有个性色彩的人,或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对群体所建

立的最初印象或概念,这种印象通常是关于对象的外表特征的认知。

38、印象:指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以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

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是社会知觉过程的结果。

39、个体对他人印象的形成往往建立在有限信息资料的基础上。

40、总体印象形成的方式: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

41、社会知觉偏差:

①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

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

②近因效应:在人们回忆旧有信息存在困难,对一个人的判断要依赖目前情境时,人们就

倾向于以新近信息为依据,从而产生近因效应。

③晕轮效应:又叫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我们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

影响对他的其他特质的判断,人们会习惯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

点。

④预言自动实现效应:对一种情景的最初错误解释,会引起某种预料的行为,使错误观念

变成了现实。

42、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

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43、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对

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依然具有潜在影响的认知现象。

44、内隐社会认知的特点:①社会性;②积淀性;③无意识性;④启动性。

45、刻板印象:也称类属性思维,是指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

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

46、刻板印象的社会意义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

47、偏见:指人们不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建立的对特定的人或事物的情感色彩明显的倾

向性态度。

48、社会偏见特点:①偏见以有限的不正确的信息为来源;②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③有过度内化的倾向;④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

49、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根据外在行为表现推

测行为原因的过程。

50、行为原因的维度:内因 外因 稳定性 可控性

凯利的三维理论:人们在归因时会像科学家一样在所有信息中寻求规律,寻求决定一种效应是否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人们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

息来进行归因:刺激、行为主体、背景。将外界信息分成三种不同的信息资料,

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特异性、一致性、一贯性。

51、归因偏差的类型:①基本归因偏差;②活动者-观察者效应;③自我服务偏差。

52、自我图式理论由认知心理学家马科斯提出的。

53、自我概念的功能(伯恩斯在《自我概念发展与教育》中系统论述了自我概念的心

理作用):①自我一致性维持 ②经验解释 ③期望定向

54、儿童了解语词中“我”的内涵,用“我”代替“宝宝”,此时自我已经明确分化

为一个独立的对象。自省能力是儿童形成自我概念的基础。

55、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

56、波普提出自尊体现在五方面:①社会方面的自尊;②学业自我效能方面的自尊;

③家庭方面的自尊;④身体意象方面的自尊;⑤整体自尊。

57、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感到自己能够胜任和有效的感觉。

58、习得无助:指人或动物面对反复出现的不好事件,感到难以控制,从而学会了放

弃和感到无望的现象。

59、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

60、双方的情感联系,是从直接接触开始的.

61、人际关系发展阶段:①交往定向阶段;②情感探索阶段;③情感交流阶段;④稳

定交往阶段。

62、人际关系破裂的过程;①分歧;②收敛;③冷漠;④逃避;⑤终止。

63、角色扮演:是一种常用的训练技术,通过充当或扮演某种角色,去体验、了解和

领会别人的内心世界,理解自己反应的适当性,由此来增加扮演者的自我意识水平、

移情能力,并改变其过去的行为方式,使之更适合自己的社会角色从而获得新的社交

技能。

64、人际交往的原则:①真诚原则;②交互原则;③功利原则;④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⑤情境控制原则。

65、助人行为: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66、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行为三者之间是一个包含的关系。

67、助人的决策过程:①帮助需求觉察;②助人意图的确定;③采取有效的措施。

68、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①受助者的特点;②助人者特征;③情境因素。

69、助人行为的培养:①明确责任和增加互动;②示范作用;③主人情感倾向的培养;

④助人技能的学习;⑤价值取向的教育。

70、侵犯行为简称侵犯,是一种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是实际

造成伤害的行为或语言,也可以是旨在伤害而未能实现的行为。

71、社会评价和伤害意图是判断一种行为是否属于侵犯的两个关键特征。

72、影响侵犯行为的社会因素:①文化与侵犯;②媒体暴力③暴力视频游戏。

73、日常生活中的侵犯行为:家庭暴力、校园欺负。

74、如何控制与预防侵犯行为:①移情能力的培养;②成熟个性的培养;③宣泄;④

社会公平的建立。

75、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

方向变化的现象.

76、从众的类型:真从众 权宜从众 不从众

77、从众的条件:①群体影响与少数群体作用;②情境因素;③个体因素④教育和文化倾向。

78、依从指人们为了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

79、依从行为的原因:①潜在损失危机;②互惠心理;③喜爱和熟悉;④情感。

80、依从诱导策略:①等门槛效应与技术;②低球技术;③留面子效应;④过度理由

效应;⑤最低要求启动策略。

81、典型的逆反心理:①超限心理;②自我价值保护逆反;③禁果逆反。

82、服从:个体与群体在权威命令之下,迫于直接的或规范的压力而做出命令指定行

为的现象。

83、群体: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个体,为了某个共同的目标而结

合在一起的彼此之间具有情感联系的人群。

84、群体的特征:共同目标、结构和规范、归属感、交互作用。

85、群体的类型:①首属群体和次属群体;②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③成员群体与

参照群体;④面对面群体与虚拟群体。

86、社会助长: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与别人一起活动或是在电子监控

存在的情况下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87、社会干扰:他人在场非但不能提高行为绩效,反而会降低绩效的现象。

88、社会堕化: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现象。

89、群体极化: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

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90、群体思维:一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

91、冒险转移:群体决策时可能会因为群体极化导致决策失误,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

就是与个体决策相比,群体决策时决定更倾向于冒险。这种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

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

92、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关系.

①社会化强调的是社会对个体的影响和个体对社会的适应,而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独特性的过程;

②个性化是与社会化相对的概念。个人的社会共同性是通过个性与社会、文化要求相适应的行为体现的,而个人的独特性则通过高度带有个人色彩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以及稳定而特殊的个人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得到体现;

③个性化与社会化是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也是个性形成或个性化

的过程。一方面,社会对某个特定的群体有相对一致的期望,在同一个群体中生活的人们,

有着系统化的共同社会生活。这种社会生活的共同性带来了人们经验的相似性,由此,人们

发展起于社会期望相一致的观念、情感、思维和行为方式,使社会化的目标得以实现。另一

方面,个体除了有他人相对一致的社会生活之外,还拥有独特的、难以被系统化的社会生活,

这种生活使人们在社会化的同时也获得个性化;

④社会化与个性化是两个伴生的、相互影响的双向互动过程,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从

个体角度来看,社会化使个体能够适应环境,获得发展的基点,个性化则使个体具有超越现

实而又推动现实变革的独特性与创造性;对社会整体而言,社会化保证了人类社会的延续和

文化的传承,个性化则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机制。

第二篇:人格心理学复习笔记

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先天与后天交互作用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影响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家庭与早期经验,学校与社会文化,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意识,个体觉察的心理活动和过程状态。

前意识,没有浮现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

潜意识,代表的是深藏于内心的,不可接近的部分,是精神活动的主要方面。

本我是人格的基础。本我是原始的潜意识的本能,是基本的驱力源,包括性,攻击等本我过程是潜意识的。本我遵循快乐原则。本我为人的整个心理活动提供能量。 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自我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是外部环境,道德规范内化。超我代表着人的心理结构中道德和伦理的一面。充分发展的超我有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遵循“道德原则”。超我的主要功能有:一是抑制本我的各种活动。二是诱导自我,用合乎社会规范的目标代替较低的现实目标。三是使个人向理想努力,达到完美的人格。

所有与生命的维持,发展和延续有关的本能都被称为生本能,具有正向的,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其中性本能是主要成分。

与生本能相联系的一切心理能量成为力比多。

死本能用以解释某些黑暗的,具有破坏性的行为。死本能会表现出侵犯或自毁,当它转向外部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甚至会派生出毁灭性行为。 人格发展即性本能的发展。

发展阶段:1.口唇期,出生到一岁。2.肛门期,一到三岁。3.性器期,三到五岁。恋父恋母情节。4.潜伏期,六岁到青春期前。5.两性期,青春期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 停滞现象,当某一阶段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或过度满足时,有些人在发展过程中就会固着于某个发展阶段,并形成与该阶段密切相关的性格。

退化现象,指个人使用比自己年龄更幼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现实焦虑是人对一个真实的外部威胁的反应,是人觉察到周围环境中存在的现实危险所产生的内心紧张,不安和恐惧。

神经质焦虑是某些具有威胁性的本我冲动突然进入到人的意识层面而产生的反应,其危险在于自我可能会失去对不被接受的本我愿望的控制。

道德焦虑是由于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而产生的内疚,羞耻感和罪恶感,即良心的谴责。

防御机制用来躲避由本能需求引起的危险,焦虑和不愉快,是自我调整本我和外部实现冲突的一种功能。

主要的防御机制类型有:1.压抑2.投射3.反向形成4.转移或代替5.合理化6.否认7.升华 弗洛伊德的理论应用:临床领域:1.个体心理治疗2.儿童治疗3。家庭治疗4.催眠。

健康人格:一个人要想创造性地工作,就应该能够忍受挫折与困难,因为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一个人要建立亲密且真爱的关系,也需要个体具备许多良好的人格特性。文化领域:弗洛伊德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用于分析社会历史现象,从而是精神分析超出了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领域。弗洛伊德的思想,从上个世纪至今,一直在西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广泛低影响着西方的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社会学低几乎整个文化领域。 弗洛伊德的理论评价:学术贡献:1.了潜意识,扩宽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2.对性的研究,冲击了传统的,陈旧的性观念。3.人格三结构理论是第一个完整的人格理论。4.精神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精神病学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尤其是对心理治疗而言。 理论缺陷:1.对人性消极负面的看法。2.过分夸大“性在人格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动力作用。3.过分强调无意识作用,忽略能动作用。4.方法的严谨性受到质疑。 集体潜意识是指人类在种族进化中所遗留下来的心灵印象,是千百亿年人类集体经验的沉积物,是对外在世界作适当反应所需的潜能。具有共通性和普遍性。

原型是对某一个刺激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可以是某个任务,某个情境,或某些抽象概念。

人格面具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的机能表现。

阿尼玛是男人心灵中的女性特征,阿尼姆斯原型则是女人心灵中的男性特征。 阴影是指潜意识中负向的一面,或者人性中黑暗的一面。

词语联想技术,通过被试对词语的联想内容以及反应时,皮肤导电频率及呼吸频率的变化,探测隐藏在个人潜意识中的情结。

阿德勒理论把自卑感看作是所有人类的正常心态,也是人类奋斗向上永恒的心理原动力。正是因为有了自卑感所以个体要以补偿方式去克服自卑感。

生活风格,每个人追求优越的目标是不同的,所处的环境条件也千差万别,因而每个人试图获得优越的方法也不同,这种个人追求优越的方式是生活风格。

生活风格决定了一个人适应生活的困扰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实现目标的手段。 阿德勒的人格发展与成因:1.父母教养方式2.出生顺序。

现实自我是指个体在此时此地所拥有和表现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总和。 真实自我是指个体的潜能,是个体得以生长发展的主要内在力量。 理想自我是指个体为了逃避内心冲突,需求合理统一,而凭空在头脑中设想的一种不合理的自我形象,是纯粹虚幻,不可能实现的。

“基本焦虑”是一种肚子面对严重问题而完全无助的感受。 “基本罪恶”是父母的一些不恰当行为。 “基本敌意”,父母如果经常表现不恰当的行为,就会使孩子产生的无力感。 神经症理论:产生根源:焦虑和敌意 判断标准:心理和文化双重标准。

神经症需要1.对关怀和赞许的神经症需要2.对支配起生活的伙伴的神经症需要3.对权利的神经症需要4.对剥削和利用他人的神经症需要5。对地位和尊严的神经症需要。对自我崇拜的神经症需要7.对非凡成就和个人野心的神经症需要8.对限制自己人生的神经症需要9.对自给自足,独立自主的神经症需要10.对完美无缺的神经症需要。

神经症人格:1.亲近他人与顺从型人格2.反抗他人与攻击型人格3.逃避他人与退缩型人格 人生取向:1.自谦2.夸张3.退却

神经症冲突:1.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冲突2.行为方式的冲突

弗洛姆的人格类型:1接受型

2、剥削型3.囤积型4.市场型5.官僚型6.建设型 当我们回归自我,也就意味着我们要独自面对巨大的责任,于是个体陷入难以承受的无助和孤独的状态,发现自己其实无比的渺小。面对这种感觉,弗洛姆认为人们可能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逃避自由,另一种是走向“积极的自由”。

逃避自由的机制有三种:1.独裁主义2.毁灭3.自动从众

同一性包括四个方面:1.个体性2.整体性和整合感3.一致性和连续性4.社会团结性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1,口唇期:基本信任——基本不信任2.肛门期:自主——羞愧和怀疑3.生殖器期:主动自发——罪恶感4.潜伏期:勤奋——自卑5.两性期:同一性——角色混乱6.青年期:亲密——疏离7.成年期:生产——迟滞8.成熟期:自我统整——失望

华生强调环境因素的重要作用,属于典型的环境决定论者。只要对环境有足够的控制,心理学家就可以把儿童塑造成他想要的任何成人。 反应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指由某种特定的,可观察到的刺激所引起的行为,即经典型条件反射下的行为。

操作性行为,是指在没有任何能观察到的刺激出现的情境下发烧的有机体行为。

泛化,是指一种条件反射建立以后,个体可能不仅对条件刺激做出行为反应,而且也可能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做出行为反应。

分化,是指个体能对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

由于正强化物的出现而对个体行为所产生的强化作用,称为正强化。 由于负强化物的消失而对个体行为所产生的强化作用,称为负强化。

在一个行为之后给予一个厌恶刺激,结果该行为在将来再现的可能性降低,为正惩罚。 在一个行为止呕撤除了一个原来存在的愉快刺激,导致该行为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减小,叫做负惩罚。

斯金纳的理论应用:1.行为评估2.行为塑造3.行为治疗(代币制,生物反馈法) 内驱力是促使有机体行为的任何一种强烈刺激。

冲突类型:接近——接近冲突(双趋冲突) 回避——回避冲突(双避冲突) 接近——回避冲突(趋避冲突) 双重接近——回避冲突(双重趋避冲突) 基本需要,缺失性需要。如果缺失,可引起匮乏性动机,为人和动物所共有。如果得到满足,紧张就会消除,兴奋就会降低,便失去了动机,它与人的本能相联系。

需要的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后将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归入自我实现的需要。

需要是有层次的,是一种由低到高的逐级上升的过程,呈金字塔形式排列。 在满足高层次需要之前,必须先部分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 只有低级的需要满足之后,才能产生高级需要,以此类推。

这些需要是相互练习的,并且组成了一个优势层次。人总是不断被各种需要所困恼,是不断需求着的动物,除了少数时间外,很少能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

自我实现是一个人努力变成他能成为的样子,是最高动机的实现,如潜能的充分发挥,超越自我,对某一失业忘我献身的人。

高峰体验,是指人们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后,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到的短暂的,豁达的,极乐的体验,是一种趋于顶峰,超越时空,超越自我的满足与满为的体验。

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说 来访者中心治疗法:

(一)治疗目标

(二)治疗技术

(三)治疗条件:1.真诚一致2.无条件的积极关注3.设身处地的理解

(四)治疗结果

特质:是一种概括化的神经生理系统,它具有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的能力,能诱发和指导相等形式的适应性和表现性的行为。 特质的内涵:1.特质是一种潜在的反应倾向,它能使个体对不同的刺激以相的方式进行反应。2.特质具有可推测性3.特质具有概括性和稳定性。4.特质不是处于睡眠状态的,不用等外界刺激来激活它们。5.特质具有独特性。6.特质间可能具有关联性。 特质类型: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

个人特质是一个人所特有的特质。共同特质是指许多人所共有的特质,就像一种文化。 个人倾向:1.首要倾向2.中心倾向3.次要倾向 奥尔波特的动机理论:

个人的人格可以是反应性的,也可以是前摄性的。 1. 完备动机理论的四条标准:(1)动机的当前性(2)动机的多元性(3)动机的认知特征(4)动机的具体性 2.机能自主。任何习得的动机系统中,其含有的动力不是该习得系统发展时原有的动力,就可称为机能自主作用。机能自主性有两个水平:持续机能自主与统我机能自主。

卡特尔的心里元周期表(课本407页)

特质

共同特质

个别特质

表面特质 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

根源特质

体质特质

环境特质

体质特质

环境特质

能力特质

气质特质

动力特质 卡特尔的人格成因理论

1. 学习因素2.社会文化3.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模型:1.外向——内向维度2.神经质——稳定性维度 3.精神质——超我机能维度

艾森克的人格的生物学基础:1.抑制理论,唤醒理论与内外向性2.自主神经系统与神经质3.荷尔蒙和精神质4.遗传作用的研究证据 艾森克的理论应用:一,异常人格产生的原因。二,异常人格的治疗方法

(一)暴露疗法

(二)系统脱敏法

(三)示范法

大五模型: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开放性

大七模型:负价一:虚伪浮夸。正价:严谨负责。负价二:浅薄无能。内向负情绪:多愁善感。外向正情绪:热情可爱。外向负情绪:爆操易怒。内向正情绪:我行我素。

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榜样)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子过程,分别是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

自我效能感具有下述功能:①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②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③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④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第三篇:社会工作实务考研复习笔记

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实务 第一部分 社会工作实务方法

一、个案工作

1个案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者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这个定义界定了社会个案工作的性质,指明了个案工作的目标在于增进个人与社会的福利,手段和途径则是通过运用各种科学的助人知识及活动来帮助个人和家庭。 2个案工作的理论与主要模式 (1)危机介入模式

危机的概念由埃里克·林德曼和吉拉尔德·卡普兰在20c40y-50y提出,个案工作中危机是指一种对平衡稳定状态的改变,危机不一定非要是灾难性时间,可以是正常发展过程中的状态,同时也是有开头结尾的持续性过程,危机是问题与希望的并存。危机与压力不同,危机是短期现象,个人会力图尽快重建以前的和谐,压力的概念则含有长期压迫的感觉,但危机和压力又是有联系的,处于危机的征兆则有可能是人们的抱怨和忧伤。

危机介入术:1.开始阶段—第一次会谈时要收集案主的基本资料,并将会谈集中在正在经历的危机事件上,然后要弄清其最大问题是什么,从而把问题集中在目标上,找出真正问题。2.中间阶段—工作者进一步收集资料,扩大对案主的认识,如可以把当前发生的事件与过去生活经历相联系,指出前因后果的关系,以帮助案主改正对问题的认识。3.结束阶段—回顾开始时双方协议要做的事执行如何,提醒案主结束的时候到了,并与案主一同回顾已经取得的进步。 危机介入模式的有关理论:人格理论,自我心理学,观察学习理论 需要注意的问题:需要把引起危机的事件或者原因具体化,清晰化,为危机作出迅速判断,工作者要担当提供信息和建议,需要时可积极并系统化的介入个案的角色。要限定时间,鼓励案主面对未来。 (2)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个案工作应该是一种目标集中的活动,在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效率和效果,既要考虑如何更有效的帮助案主,又要节约时间和金钱。该模式应用于人际冲突,不满意的社会关系,正式组织中的问题,角色困难,社会转型中的问题,情绪问题,资源不足问题和行为问题这八类。 步骤:1.开始接触、探索和协议。2.阐述目标以及要完成的任务。3.在快结束时与案主回顾重要的进步并鼓励案主,帮他确定进一步工作领域,从而结束个案工作。 该模式优点:在问题探索、协议和确定任务阶段,任务不仅是针对案主也是对于案主有关的系统的;该模式工作对象可以是个人、夫妇或家庭;强调案主的优点和优势及他们的网络资源的重要性;将工作者和案主置于同等地位而不是单向由案主向工作者倾诉。

该模式要求的能力:倾听、抓住问题核心、达成协议、沟通与回应的能力。

(3)社会—心理模式

社会—心理模式是将案主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并进行工作的方法。该模式是一种认识和理解问题的方法,是系统的认识论。

自我防卫机制,是个人应付焦虑、防止自我过分强大、保持心里平衡的手段。

人格有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生物的我,它总想冲破一切障碍获得满足,从而获得生存空间,根据享乐原则行事,属潜意识层面。超我是社会化的我,根据道德原则行事,对本我有制约作用。自我则在本我、超我之间起平衡作用,根据现实原则行事,调和内部本能和外部现实环境以满足需要。弗洛伊德指出,一个健康的人格应该是这三部分的平衡。

自我强度指永远处于改变中的一种应付挫折、控制冲动、合理使用自我防卫机制的能力。

社会—心理模式的框架:1.理论基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强调自我适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针对问题—内部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外部环境问题。3.目标—理解和改变人及其所处的环境,或者二者同时进行,即直接介入和简介介入并举。4.案主角色—案主如同病人,处于被动位置。5.工作者角色—研究、诊断和治疗者。 (4)行为治疗模式

行为治疗模式的个案工作的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

四种学习形态:1.反应学习—行为主义认为人类行为的本质是人对环境刺激的本能反应。无条件反射是不受人意识控制的,不是学习获得的;条件反射是学习形态。2.操作学习—研究如何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行为,即控制或者操作条件,相应的产生一个期望的行为。斯金纳认为改变了条件即改变了结果,如果一种行为被强化,它的出现频率就会增加,要想得到期望的行为即强化它。3.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而学习,不需要经过“尝试错误”的学习过程。4.认知学习—认知学习认为人会感受和思考,即人赋予事件以意义,人的思想和感受影响人的行为。

技巧与过程:1.技巧—正强化(奖赏)、负强化(惩罚)、角色扮演、榜样。2.过程—建立关系,评估问题,找出要学习的正确行为并示范让案主进行角色扮演,布置作业,评估。

行为主义个案工作框架:1.理论基础—学习理论2.适应问题—恐惧症、抑郁症、焦虑、社交困难及问题行为。3.目标—小而具体,可测量以便评估4.案主角色—测量行为的基础、频率、强度、周期及其中环境,写日记记录行为。5.工作者角色—直接积极的教育帮助者。 (5)叙事治疗模式

叙事治疗模式是以日常对话为基础,从多向价值视角出发,重新审视社会工作辅导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在辅导关系和辅导技巧上的一些变化,透过“故事叙说、外话、解构”,使人变得更自主、有动力。 叙事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后现代主义—认为所谓真理的是生活于特定情境中的人们建构出来的,而语言正是这种建构的工具和结果;社会建构主义—是该模式的哲学基础,认为客观的现实并不存在,现实是人们借着语言建构出来的精神产物。

模式的特点:能让工作者和案主反思、调整对生命的态度,明确生命的抉择,重写生命故事,人如何赋予过去意义就表示人将以如何的态度面对未来,一旦从充满问题的故事中解脱出来,人将以更客观有力的方式处理他们的问题。

治疗过程:1)与案主或家庭一起对于困扰问题做出彼此均同意的定义。2)将问题拟人化,并找出压迫案主的意图和方式。3)探讨问题是怎么干扰、支配或使案主失去信心的。4)发掘在哪些时候案主并未受问题支配或生活并未受到干扰。5)找出过去的证据,来证明案主和家庭有足够的能力站起来,应付和解决面临的问题。6)引导案主和家庭思考在上述能力之下未来将要过的生活。7)找出一群观众来听取案主表达新的认同感和故事。在过程中工作者最重要的是要使案主确信自己并不是问题的本身。

技巧:1)问话---在互动的间歇提问,以引导出案主自己真正想拥有的经验。2)解构式问话---鼓励案主从不同角度定位故事以扩大案主的视野去发现问题。3)开启空间的问话---构建独特的结果。4)发展故事的问话---提出发展故事的问话引导故事的重写。5)意义性问话---鼓励案主思索并体验独特结果、较佳方向和新故事的涵义。6)故事的建构7)回响与强化。

二、小组工作 1小组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与1959年指出,社会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它通过有目的的团体经验,协助个人增进其社会功能,以更有效的处理个人、团体或社区的问题。其功能有影响个人发生转变、社会控制、用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再社会化这四个方面。小组一般有六个基本特性:小组存在于一人以上,成员间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成员对小组有认同感,成员间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小组中有自己的控制方式,形成特定的小组文化和氛围。 2小组工作的理论和主要模式

小组工作的主要理论来源是社会学、心理学、系统理论,社会学---1.心理学理论是在小组工作中用的最多的理论,运用在工作中时以个人的工作为焦点,其鼻祖弗洛伊德认为成年人的问题源起于在儿童期未解决的心理冲突,这类冲突或许是儿童期某些需要未得到满足,抑或是经历了的心理创伤。当个人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时,会用自卫手法处理冲突。通过小组实践,人们可以建立起他们处理个人关系的技巧、解决问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自信心。2.学习理论,重点在于成员的个人行为而不是小组行为。主要方法有三种:传统条件反射理论—在传统方法中行为是与刺激相联系的;强化条件反射理论—立足于人的行为受行动的结果的影响;社会学习理论—行为是对他人的行为观察和评价过程中学习的。3.系统理论,把小组看作由不同的互动因素所组成的系统。帕森斯认为小组是个有许多相互依赖的成员的社会系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这个小组系统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运行时,试图保持一定的秩序和稳定的平衡。 主要模式: 社会目标模式—理论来源于系统论和社会学的观点,强调社会系统与人和群体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该模式特点为以关注社会整合和人参与社会的责任感为工作重点,通过人的能力和意识的提高去影响和改变社会。

治疗模式—以修正理论和社会化理论为基础,关注的是各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矫正而不是社会,其介入重点是为个人提供一个小组的治疗环境,为个人提供心理康复和行为指导,帮助小组成员达到适应社会生活的最佳状态。

互动模式—理论基础是系统论和场论,关注小组成员和小组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该模式既关注个人也关注环境,要通过个人、小组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开放和相互影响,以达到增强个人和社会的功能。 除了以上模式以外,还有相关的小组工作模式,有过程模式,行为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和小组中心模式。 3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前属期阶段:小组的开始阶段,小组成员初进小组,心理状态是观察和探求身外环境,对他人既接近又回避的保持着戒备,处于矛盾的困境。工作者的鼓励促进他们考察、改善外部条件,有助于他们尽快适应。

第二阶段—权力和控制期:成员慢慢熟悉环境后,试着通过权力竞争与控制的过程,认识和确立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从而形成小组组织的初步结构。

第三阶段—亲密期:小组的成员对小组的投入增强,关心其他成员,开始意识和承认小组的经验在他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开始思考小组额目标。

第四阶段—分辨期:小组成员彼此熟识,对小组有较高认同,成员们更加联合、客观、合作,以至能提出更现实的建议或计划,并实施大型的方案、项目。

第五阶段—分离期:小组目标已经实现,成员们面临分离,开始在其他地方寻找新的资源以满足他们自己社会的、娱乐性的和职业性的需要。 4小组工作的原则与技巧

原则:1.认可每个人的独特个性及行为的多样化。2.认可小组是多种多样的及行动是多样化的。3.真诚的接纳每一个人4.建立有目的的助人关系。5.鼓励及促使小组成员之间实现有益的合作关系。6.适当的修正小组过程。7.鼓励成员根据自身能力参与小组活动。8.促使小组成员投入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9.鼓励小组成员通过冲突去体验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10.为小组成员提供各种新机会。11.明智的运用制约。12.有区别的运用工作方案。13.对个人和小组的进步不断进行评估。14热诚、人道和严于律己。 技巧:

一般性技巧---建立关系的技巧,观察的技巧,组织和介入的技巧,领导的技巧,沟通的技巧,参与小组活动的技巧,运用社会资源的技巧,评估小组过程的技巧。

有效促进沟通的技巧—注意信息传递的外部环境,注意语言的选择,提供合作性的目标,关注和调整小组中的互动模式。

组织会议的技巧—形成良好的开始,把握讨论的进程,做好总结,完善结尾 小组工作者在会议中的角色是示范者,促进者,调解人和支持者。

三、社区工作

1社区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社区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它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加集体行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骤的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培养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发掘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以提高社区的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区的进步。

2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地区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在一个地域内鼓励居民通过自助及互助去解决社区内的问题,工作重点是提高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与挖掘、培养当地人才。用于那些比较简单的社区。

社会计划模式:该模式依靠专家的意见,通过有关专家的调研、论证、计划,然后落实、推行,去解决社区内的问题,用于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

社会行动模式:该模式在西方的社区中常见,特别适用于情况复杂,社会矛盾较多,政府部门官僚化,居民利益缺乏保障的社区。社区工作者动员组织社区居民采取集体行动,以从下而上的形式,求的公正解决问题。 3社区工作的技巧

分析技巧——了解社区结构、过程、资源、问题,分析社会政策及社会问题,社区观察,街头访问,家庭访问,文献分析,访问社区领带,社区调查。

关系建立与维系技巧——初步接触技巧,街头谈话、家访、电话访谈,社区关系联络并建立形象,处理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政治团体的关系。

动员及组织技巧:动员群众,发掘和培养社区领袖,居民组织的建立与运作、主持会议、组织行政事务,社会行动(包括记者招待会,群众大会,谈判等)

活动程序设计技巧:策划活动,制定目标,宣传策略;调动资源,评估指标。 行政管理技巧:文件资料处理,财务处理,计划、评估工作。 4我国的社区工作

我国的社区社会福利服务是指在政府的倡导下,以一定层次的社区组织为主题和依托,以自助-互助的广泛群众参与为基础,既突出重点对象又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用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来增进公共福利,提高生活质量的区域性、社会性的福利事业。可分为救助性福利服务,社区事务性服务和市场化营利性服务。

四、社会行政 1社会行政的涵义与功能

社会行政是依照行政程序,妥善利用各种资源,实施社会政策,以向有需要者提供社会服务的活动,其核心内涵是执行、实施社会政策。 功能:将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行动;合理运用资源,促进有效服务;总结社会政策的执行经验,提出修订建议。 2社会行政的内容 社会行政包括社会服务计划,社会服务组织,督导与激励,服务系统中的协调与控制,评估与报告。 1)社会服务计划是指预先对社会服务的提供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计划,其提供的是社会政策的具体化和操作化,它直接涉及社会福利资源的分配问题,因此需要考虑与其相关联的各类社会影响因素和问题,并对具体的服务过程进行计划,其中编制预算是一项重要任务,编制预算包括科目预算,成果预算和方案预算。 2)社会服务组织也称社会工作机构,其结构类型有直线型、职能型、直线—职能型、事业部型和矩阵型等,其中直线型和矩阵型在社会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完成社会服务的任务必须拥有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人员,招聘、录用合格成员并构建合理的工作团队是社会行政人员的任务。

3)督导是机构中的行政人员为更好的完成机构所承担的任务对被督导者的工作给予指导、协调、强化和评价的活动,是一个渗透了社会工作价值观、工作技巧、人际关系、工作规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活动,它有利于员工的成长和社会工作任务的完成。督导有指示型督导、指导型督导和支持型督导,分别适用于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工作人员。 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4)协调时使服务系统各部分之间、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协调一致达到目标的活动。以协调活动的设计划分可分为程序性协调和工作性协调;控制包括对机构工作进程的控制和对机构冲突的控制,前者是指依照某种计划对相关部门、成员的工作进度和效果进行的综合控制,后者是指对机构的不同成员或不同部门由于工作或兴趣等因素发生的冲突进行控制。 3社会服务评估

社会服务机构评估是对整个机构的运行及所提供的服务的评价,是将现状或结果同计划相比较,从而判定机构功能状况的活动。其具有重要的意义:明了服务计划的执行情况,发现成绩和改善不足以更好的推进机构工作;向社会服务的支持机构作出交代;还可以对相关政策做出评估并促使政策的修订,总结社会服务经验、发展理论。 评估的内容:社会服务的投入情况,服务的工作进度,服务效果,服务活动与工作计划的偏离情况等。 类型:方案/投入/过程/结果/效率评估

方法:主要采取社会调查方法进行,费用-效益分析法有广泛的实用性,该方法计算服务项目的费用和效益,换算成可比较的量以作出分析评估,是有效的评估方式。

第二部分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一、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 1调查研究的主要阶段

调查研究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或结构访谈的方式,直接从取自某个总体样本那里系统的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阶段包括以下方面: 准备阶段——1.确定研究课题。课题通常产生于对社会实践、社会问题、新的社会现象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课题首先必须是可以运用社会学及相关科学的研究手段来解决的,必须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课题提出以后,还要对其加以论证,课题的论证主要说明其意义、价值、可行性的问题。课题的确定还要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性质。

2.研究设计。确定研究内容或对象,并对研究对象的层次加以把握以确定研究单位,,根据具体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条件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式。

3.组织安排。 资料收集阶段是第二阶段 最后则是资料汇总后的资料分析阶段 2研究的单位与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具有三类重要形式,即存在状态、主观倾向、实际行为。 存在状态是一些客观指标,通过它们可以描述研究单位的基本情况,分析对象的状态包含个人年龄、身高、职业、文化程度等,组织状态则有组织结构、人员规模等;主观倾向包括态度、观念、信仰、个性、动机、偏好等内在的因素,因此常需要研究设计中的中介概念、变量来测量;实际行为是一种外显变量,研究者一般可以直接观测到。 研究的单位——指研究对象的基本单元。确定研究单位对于研究十分重要,因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将研究单位的特征汇总起来描述由它们组成的较大集合体或解释某种社会现象。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研究单位层次上表现出来的规律并不一定适用于另一类型的研究单位,因而一项研究常需要保持研究单位的一致性,并要求擦用与研究过程相同的研究单位来做研究结论。研究单位的层次可以分为个人、群体、组织、社区及更高层次的社会关系结构。研究单位是研究者经验观察对象的层次。在研究设计中。它对定量研究来说很大程度影响着抽样方案和调查方案的制定,对定性研究来说也是观察目标的选择。

二、测量 1测量的水平

测量是对变量的测量,所谓变量是对研究单位的属性、特征概念化和具体化,从测量值的定量化程度来看,可将变量分为—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四个层次水平。

定类测量:是对定类变量的测量,他是测量尺度中最低的一种,常用来对定性的社会现象进行测量。其包括记号和类属两种。记号为识别标志;类属为对变量的不同状态的度量。对定类测量的数值的计算只能是计算每一类别出现的频率或百分比。

次序测量:是对能够依操作定义而明确排列大小、等级、高低、先后等次序的变量所进行的测量。其程序有多种,等级顺序,配对比较法,恒常刺激法和连续性类别法。

定距测量:其除了有定类和次序测量的特征以外,还要求尺度上的间距代表所测量特征在数量上的间距。 定比测量:是测量中最高的层次,除了前面三种的特征以外,还有可以计算两个观测点之间的比值。定比测量课进行类别差测量,次序差测量,两个观测点之间的间距差测量及比值测量。

在选择测量水平时,应注意定类或定序测量这种类似计算的合理性和可能出现的偏差;选择测量尺度要结合课题要求与研究条件;收集更多更精准的信息用简单的方法运算是利于今后补充分析时必要的策略;选择何种尺度取决去研究所要求的精确度。 2概念的操作化 变量相对经验层次的测量而言,还是一种相对抽象的定义或界限,要对概念进行测量,就需要将抽象定义转化为可操作定义。操作定义就是通过具体的程序或指标来说明对变量的测量办法,可以使一些陈述变量关系的假说获得验证的机会,也便于今后同样的研究有所根据,有利于比较彼此的结果。确定操作定义的前提是厘清概念的抽象定义,然后就要注意把握分寸,既不能遗漏抽象定义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又不能使各操作定义之间彼此具有互斥性,尽量避免操作定义之间出现交叉。 3信度与效度

信度是指测量数据与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即测量工具能否稳定的测量到它要测量的社会现象的程度。信度可以看作是系统性变异在测量到的总变异中所占的比例。X=T+O+B+E ,测量变量的值x,t为真实值,

o为其他变量的影响值,b为系统偏差,e为随机误差

信度的检验方式:1)重复测量:就相同变量用相同题器对同一群被调查对象前后测量两。2)对分测量:对同一概念设计A,B两组一一对应的测量题目、按题目的巍峨单双分成两半计分,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群调查对象进行测量,再根据各个人的这两个部分的总分,计算器相关系数就得到对分测量的信度,又称折半信度。3)复本测量:对相同的测量变量,设计两份类似的题器,并分别放在A B 两份问卷中,A用作原本,B作为副本。在调查中,让被调查者同时接受A B 两种方式的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计算其相关系数,就得到复本信度。4)主观评分法:要检查评分信度,可计算一个评分者的一组评分与另一个评分者的同一组评分的相同系数。

影响信度的因素:1)被调查者2)调查员3)测量内容4)测量环境和时间 效度

测量的效度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所测量的指标内涵正是概念内涵,二者在内容上性质上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测量指标应该尽可能涵盖概念,二者在成都市应尽可能重合。 效度计算

从上述的测量分变量的观点来看,效度就是在测量得分的总变量中,有所要测量的特质所造成的变异量多站的百分比,

效度的检验方式----1)评价内涵效度:测量指标同我们所研究的概念内涵的相符程度,判定指标是否反映了概念的基本内容。2)确立效度标准:是被假设或被定义为有效的测量标准,他是已经使用过的、并在一定的范围内被一致判定为具有较高内涵效度的概念指标。3)测定结构效度概念内涵还表现在概念之间的关系上。考察结构效度是要了解测量工具是否反映了概念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是否符合概念和命题的内部结构。4)内在效度于外在效度:测量是在具体时间、地点、对具体的调查对象所做的观测。如果在一项具体研究中,对上述三种效度(内涵效度、准则效度、结构效度)的检查没有发现问题的话,就可以认为这一研究具有内在效度,他的资料和结论可以有效的解答所研究的问题。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1)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2)信度高效度未必高3)效度低 信度有可能很高4)效度高,信度必然也高

三、抽样

1. 所谓抽样就是按照一定的方式,从总体中抽取能代表总体的一部分元素,即样本,然后根据样本中所

含的信息对总体的状况进行估计和推断的过程。

2. 概率抽样依据概率论的基本原理,按照随机的方式进行,他充分考虑等概率的原则,可以避免抽样过

程中的人为影响,可以对样本误差加以控制,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概率抽样包括简单概率抽样、系统概率抽样、分层概率抽样、整体概率抽样、多段抽样的具体方法。

3. 非概率抽样,主要是按照抽取样本的方便性、主观判断、主观意愿来选取研究对象,与概率抽样相比,

其最大的区别是无法保证抽取样本的等概率性,对总体的代表性较差样本误差无法控制和估计。但是,许多情况下,非概率性抽样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在一些探索性研究中,人们也常常采用他。从抽样的方式看,非概率性抽样又可分为偶遇抽样、主观抽样、配额抽样、滚雪球抽样。

四、定量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是采用一种预先设计好的结构化、标准化的问卷作为资料收集工具的一种调查方式。突出特点:1)问卷调查是一种典型的定量研究手段,通过问卷调查可以获得丰富的量化资料,可以说问卷调查就是通过对这些量化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来获得研究结论的一种手段。2)问卷调查主要是按照特点设计的问卷,程式化的程序和系统的数据处理技术来收集研究资料的,应此,标准化是问卷调查的一个明显特点。3)问卷调查的基本目标是通过问卷访谈资料来推断研究主题,应此大多数的问卷调查研究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出必要的样本,并从样本的统计分析中来推断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中的总体状况。4)问卷调查的逻辑过程与个案研究从经验事实来构建理论相反,他从一个或多个特定的理论命题、理论假设出发,然后收集资料来验证或伪证这些理论假设。

一项问卷调查任务的完成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问卷设计,抽样设计、试调查、调查的组织实施、数据整理、数据分析以及撰写研究报告。 2实验法

五、定性研究方法

1定性研究方法的特点 2访谈法

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又称晤谈法。在访谈过程中,尽管谈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经常在交换,但归根到底访员是听话者,受访人是谈话者。访谈以一人对一人为主,但也可以在集体中进行。 3焦点小组 是指从研究所确定的全部观察对象(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对象组成样本,根据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也的传媒研究者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小组(焦点)座谈是由一个经过训练的主持人以一种无结构的自然的形式与一个小组的被调查者交谈。主持人负责组织讨论。小组座谈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倾听一组从调研者所要研究的目标市场中选择来的被调查者,从而获取对一些有关问题的深入了解。这种方法的价值在于常常可以从自由进行的小组讨论中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 4观察法

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对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的各种资料的搜集过程。

第四篇: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复习笔记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复习资料 1.“沃斯克-戴开放型与传统型学习环境及儿童课堂行为测定量表”对学习环境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变量(场所、小组领导人和组内人数) 2.发展性教学是由下列哪一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维果茨基)。

3.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根据教师对幼儿活动的干预、控制的程度差异,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可以划分为(自由游戏、任务定向的活动区游戏和全班集体游戏) 4.根据学习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关系,操作学习可分为(示范性操作学习、指导性操作学习、个体探究性操作学习和群体协作性操作学习) 5.亚当斯的闭合回路理论有两个主要观点,即(强调知觉痕迹,强调记忆痕迹)。

6.亲子互动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爱的基础、成长的喜悦和健全的教育) 7.布鲁纳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有以下几种表征系统在起作用(动作表征、肖像表征和符号表征) 8.加涅的学习记忆模型认为,学习过程是由以下三个系统协调活动的过程(.加工、预期、执行控制) 9.根据概念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的程度,可以把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10.在教育活动进行中实施的评价叫(形成性评价) 11.构成师幼互动的内隐心理要素有(场景界定、角色认知、行为期待) 12.分析问题阶段中的创造性体现为(明确问题的能力) 13.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和测量法) 14.美国学者普林格尔认为,儿童的基本感情需要是(对爱的需要、对新体验的需要、对赞扬和认可的需要、对责任感的需要) 15.心理学研究发现,父母在教养模式上有两个重要的行为维度,其中一个是情绪维度,具体表现为(温暖、接纳-敌意、拒绝) 17.在3-6或7岁的幼儿期,占有重要地位的、主要的游戏类型是(象征性游戏) 19.托尔曼的认知-期待说是属于(折中主义学习理论) 20.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认为,智力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为(原型模拟、分阶段练习) 21.构成师幼互动的外显行为因素有(师幼互动行为的主体、师幼互动行为的性质、师幼互动行为的主题与结果、师幼互动行为的类型)

22.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幼儿特定的反应。这是根据哪种心理学理论提出的幼儿园教

育活动的设计思路?(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23.鲍姆林特在研究中从以下哪几个方面评定父母的教养行为?(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清晰性和父母的教养)

24.幼儿学习按学习内容可分为(技能学习、概念学习、社会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25.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主要方面有(教师-学生关系、教育活动过程、教育活动的指导、幼儿园的材料与设备、幼儿园的自然环境)

26.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内化大致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自我强化和社会合作) 27.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叫心智技能)

28.每一个概念都可以从以下哪几方面进行分析?(概念名称、概念例证、概念属性和概念定义)

29.以下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学习是人所特有的) 30.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哪几个阶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

31.布卢姆根据教育目标把学习分为以下三大领域(认知学习、情感学习和技能学习)

32.教师在幼儿发现学习中的指导可分为(教师的指导、教师对幼儿自我发现的指导和幼儿的自我指导)

33.儿童游戏动机系统由以下几种动机构成(活动性动机、探究性动机、成就性动机和亲合性动机)

34.一般我们把在教育活动开始前进行,以摸清幼儿的底细,更好地安排活动为目的而进行的评价叫(诊断性评价) 35.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对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的认识是(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3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的解释是(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新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37.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认为,技能形成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动作的定向、动作的模仿、动作的整合和动作的熟练) 38.技能学习具有以下特点(这是一个“内化-外化”双向构建的过程,合乎法则的练习将极大促进技能的掌握)。 39.游戏的情感特性有(.内在动机、内部控制能力、假装)。 40.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迁移可以分为(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根据时间顺序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根据性质不同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 )

41.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程度,这就是(学习准备)。 42.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求分为(缺失需求和成长需求两大

类)。

43.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个体的道德判断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惩罚和服从的取向、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取向、好男孩-好女孩的取向、法律和秩序取向、社会契约的取向和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 44.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具有一定的动机和目的并指向一定对象的运动叫动作) 45.早期最全面的游戏理论是(剩余精力说)。

46.在学习理论产生时期形成的学习理论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折中主义学习理论)。

47.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观察与领悟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48.奥苏伯尔根据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的关系提出了以下几种形式的学习:(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49.以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为依据,根据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的教育侧重点,我们可以把幼儿园教育活动划分为(生活教育活动、游戏教育活动和教学活动三类)。 50.幼儿概念学习中,常常出现两种错误,即(不合理地缩小了概念、不合理地扩大了概念)。

51.教育心理学的创建是以(桑代克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

学》作为标志)。

52.布卢姆把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53.游戏的认知特性有(自我导向、心理主动性、灵活性)。 54.皮亚杰智慧发展阶段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时期、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9.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将教育活动情境分成(认知型、行为型和能力型)。

10.奥苏伯尔认为,概念的关键属性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获得(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

12.第一个从心理学角度解释剩余能量与游戏关系的学者是(席勒)。

13.课程决策论的教育活动设计步骤为(目标的筛选确定、确定活动主题、选择与分析教材、确定学习活动的性质与类型、制定完成课题的进度表、空间和环境的安排、教学策略、确定评价的目的与方法)。

15.提出假设阶段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该阶段的创造性体现为(阐述问题的能力、组织问题的能力、输出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

16.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为(互动是人类个体生存发展的前提,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符号是人际互动的媒介,个体是

其自身行为的建构者;个体的心灵与自我是互动的产物;社会的形成与变化是互动的结果)。

17.根据学习的主要目的,操作学习可分为(探究性操作学习、形成性操作学习、强化性操作学习、模仿性操作学习和创造性操作学习)。

18.幼儿社会性学习的特点是(随机性和无意性、长期性和反复性、实践性)。

19.心理学研究发现,父母在教养模式上有两个重要的行为维度,即(情绪维度和控制维度)。

20.奥苏伯尔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1.解释概念学习的基本过程的理论主要有(联结理论与假设理论)。

2.下位学习包括哪两种学习模式?(派生下位学习与相关下位学习) 3.米德从社会上时时刻刻互动着的个人角度来阐述人与社会的关系,解释人与社会

的生成与变迁,这种理论称为(符号互动论)。

4.加涅提出的学习记忆模型由哪三个系统构成?(加工、预期与执行控制) 5.心理学上是用哪个术语来说明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方面发

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的?(发展敏感期) 6.幼儿创造性测量的一般原则是(.适用性原则与活动性原则)。

7.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的认知结构与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8.在系统观指导下,提出教学系统设计思想的学者是(罗米索斯基)。

9.教育心理学独立的年代是(1913年~1914年)。 10.下列选项中描述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正确的是(测量与描述、预测与控制、理解与说明)。

11.根据冯忠良教授的观点,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要依次经历哪四个阶段?( 动作的定向、动作的模仿、动作的整合与动作的熟练) 12.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通过以下哪两方面而实现的?(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 13.幼儿社会性学习的指导方法主要有六种,是(观察学习法、强化评价法、体验思考法、语言传递法、角色扮演法、移情训练)。

14.学习理论产生的标志是(桑代克提出“联结说”) 15.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与实质性的联系)。

16.布鲁纳是下列哪种学习形式的积极提倡者?(发现学习)

17.对应于教育目标的活动指导模式的类型包括(信息加工、社会交往、个人发展与行为训练)。

对应于知识类型的指导模式包括(呈现模式、行为模式、探究模式)

18.根据生活准备还是欲望满足维度,可以把游戏动机理论分为(生活预备说、生长说与“新瓶装旧酒”说)。 19.普林格尔在其《儿童的需要》一书中指出儿童有哪四种基本感情需要?( 对爱与安全感的需要、对新体验的需要、对赞扬与认可的需要及对责任感的需要) 20.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心理学原则的是(.以儿童教育儿童)。

1.布卢姆把认知学习从低到高依次排列为(认知、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下列哪种说法,是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4.游戏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两种成分?(认知与情感) 5.根据游戏规则的内隐或外显,可把游戏分为哪两大类?(创造性游戏与规则性游戏)

6.游戏准备包括哪四个方面?(游戏时间、游戏地点、游戏材料与经验准备)

7.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8.一个概念可以从哪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概念名称、概念例证、概念属性与概念定义)

9.关于概念的结构,目前心理学中主要有哪两种理论?(特征说与原型说)

10.柯尔伯格提出了3水平6阶段道德发展理论,其中3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与后习俗水平)

11.幼儿道德情感发展三个时期依次为(“原伦理状态”时期、前道德情感时期与他律性时期)

12.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13.幼儿创造性测量的一般原则是(适用性原则与活动性原则)

14.从教师的教学组织方式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的方法包括(向幼儿传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技巧、创造性的审美活动方法与提问的方法)

17.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原则包括(互动性、效用性、特殊性与安全性)

18.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涉及的要素包括教育活动的(空间、时间、内容、材料、形式与气氛)

20.下列选项中属于不良的亲子互动类型的是(拒绝型、支配型、过度保护型、服从型)

2.下列选项中属于奥苏伯尔三类意义学习的是(符号学习、

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4.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核心是(强化)。 8.关于操作和学习的关系,下列选项中描述正确的是(操作中有学习、学习中有操作、操作和学习是二种相对独立的活动)。

9.在长期幼教实践基础上,我国习惯于把幼儿园的游戏分为二类,它们是(.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 10.下列选项中属于动作技能的是(膝跳反射)。

11.在动作技能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步骤是(教师的示范)。 12.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学习的基本过程的理论是(联结理论)。

17.在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连续体中,下列选项排列顺序正确的是(指导性学习、归纳性讲解、训练和练习和自由探索式发现)。

18.个人成绩与同一团体平均成绩相比较,从而确定成绩适当等级的评价属于(相对评价)。

19.构成师幼互动行为的要素分为外显行为要素和内隐心理要素。下列选项中属于外显行为要素的是(师幼互动行为的主体)。

20.心理学家发现,儿童教养的四种类型是通过二个维度二二组合而获得的。其中纵容的教养类型的组合是(温暖、接纳和放纵、不要求)。

1.据了解,开始出现以“幼儿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如日本学者若井邦夫等著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

2.一般我们认为可以把幼儿教育心理学思想追溯到(卢梭) 3.维特罗克学习过程的生成模式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经验)

5.下列选项中,在潘菽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分类中提及的是(知识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智慧技能学习、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6.学生的学习准备包括哪两个方面(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8.下列选项中,班杜拉提及的强化类型是(外部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9.在学习理论中提出“中介变量”概念的心理学家是(托尔曼)

12.下列选项中,对游戏的基本特征描述错误的是(.游戏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13.下列选项中,在冯忠良先生提出的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理论中的是(动作定向训练、动作模仿训练、动作整合训练、动作技巧训练)

14.下列选项中,关于技能与知识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技能和知识有区别、知识是技能的前提、技能的发展有助于知

识的掌握)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导致幼儿错误概念原因的是(感知错误)

19.下列选项中,属于创造性判别标准的是(是否新颖、是否独特、是否有社会或个人价值)

17.柯尔伯格用来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理论的是(道德两难故事)

18.在下列选项中,与儿童道德情感发展有密切关系的是(依恋、移情、羞耻感与罪恶感)

11.冯忠良先生认为迁移的实质是新旧经验的整合,而整合是通过(同化、顺应和重组而实现的)

12前运算阶段,幼儿认知发展的特征(自我中心、只能片面地看实物、不理解事物的可逆性、无逻辑性的转换推理、能通过语言认识事物、能做出延迟模仿)

19.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的学习“环状结构理论”认为,学习由以下三个基本环节组成:(定向环节、行动环节和反馈环节) 18.幼儿用新的方式进行某项游戏是属于(类创造) 18.根据对幼儿影响的直接性与间接性可将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分为(显性的教育活动情境和隐性的教育活动情境)。 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方法(例证法、变式法)

影响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知识经验、讲解与示范、练

习)

二、名词解释

1.家庭互动:是指家庭中各成员之间行为和行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2.平行游戏法:是指教师接近儿童,并且用相同的游戏材料玩同样的游戏,但教师不予儿童相互交往,不参与儿童游戏。 3.学习(广义的理解):学习是任何动物在生活中通过实践和训练而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心理变化过程。

4、亲子互动:就是伏努与子女在心理和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5、互动:也称相互作用,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的仙湖影响。是以个人的行为引起另一个人的行为或改变其价值观的任何过程。

6、师幼互动: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7、应激:是指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的适应能力的一种需求。

8、心理素质:一个稳定的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

9、绝对评价:是以幼儿在教育活动中所表现的现状与既定的教育活动目标所作的比较。

10、个人内评价:是比较同一个体在同一教育活动中会不同教育活动间的成绩或能力差异的评价。

11、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是教师或教师与幼儿共同根据教育活动目标和内容所设置的教育活动场景。

12.幼儿园教育评价:是把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产生(或将要产生)的行为和人格的变化(或变化的可能),对照一定的价值标准进行判断的过程。

13、指导:一种是指令性的,即“指示教导”之意;一种是指向性的,即“指点引导”之意。

14、非指导性教学策略:教师主要对幼儿实施移情、无条件积极关注和真诚,这样就能指导幼儿认识自我

15、系统的教师指导:是一种步步推进的指导方法,它从遇到问题始,到解决问题止,整个发现过程都予以必要的指导。

16、教学事件:学习的内部过程与之相对应并对学习过程起促进作用的外部条件。

17、个性化教育:是指承认儿童的能力差异,从而按照不同的能力制订不同的教育目标,充分地发展每一个儿童的可能性和每一个儿童的能力的教育活动过程。

18、合作游戏法:当儿童专注于游戏时,教师以合作的身份加入游戏过程,但仍然由儿童掌握游戏的进程。

19、自我导向:指一个人的行动总是他想做什么和要怎么做的结果。

20、内在动机:产生于本人或活动本地很参与活动的动机或内驱力,其报偿产生于所从事的活动本身。

21.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22、假装:游戏中想象和现实是并存的。是儿童游戏最为显著的特点。

23、剩余精力说:动物和人类保护自己生存的能量除了维持正常生活外还有剩余,过剩能量必须寻找方法或途径去消耗它,而游戏是释放剩余能量的最佳方式之一。

24、指导游戏法:是由教师提议或事先设计一个游戏,并在指导游戏时伴有在内一个关键的角色,至少部分控制游戏的进程。

25、生活预备说:儿童游戏不是无目的的活动,而是未来生活的准备。

26、探索性活动:开始于婴儿早期并持续终身,当个体面临新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时出现。

27、规则游戏:开始于婴儿参与成人发起的嬉戏活动,以后在幼儿自发的社会性游戏中出现了规则游戏的雏型。

28、真实发言人:是指教师处于游戏之外,使儿童保持游戏与外在真实世界的联系

29.相对评价:是以个体的成绩与统一团体的平均成绩获常模相互比较,从而确定其成绩的适当等级的表示方法,也称常模参照评价。

30.广义的学习定义:是人与动物在生活中通过实践和训练而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心里变化过程。

31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以掌握书本上的间接

经验为主的,为参与未来生活实践做准备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特殊认知活动。

32意义学习:意义学习与之相对,其实质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知识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33学习准备:所谓学习准备,又称学习的准备状态或学习的准备性,指的是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程度。

34关键期:儿童行为学习的关键期同动物一样,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将会很少甚至没有。

35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学习理论: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之上的描述和解释学习过程、性质和规律的心理学原理或学说。

36试误说:桑代克让饿猫在迷笼中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饿猫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 37效果律:只有当学习者发现重复练习能获得满意的效果时的练习才会有助于学习,没有强化的练习是没有意义的。 38操作条件学习:指实验者就个体在刺激情境中自发性的多个反应中选择其一施予强化,从而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39顿误说:由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苛勒提出的,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供某种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知觉,观察和理解其内在联系或一定的关系,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总结和概括出一般的原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0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一种外部动机,指个体通过自身的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

41观察学习: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或称“榜样”)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观察者来说是新的行为)及其行为的结果,从而获得该行为的象征表征,并引导学习者作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

42替代强化:观察到的榜样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直接体验的行为后果是以同样的方式影响榜样行为的表现,就是说,观察者的行为表现受到替代强化的影响。

43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行为活动能否导致特定结果的预期,而不是为行为将产生的结果的直接预期。简而言之,就是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完成某一成就行为进行预期主观判断时所产生的体验。

44幼儿学习:是幼儿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或由此引起个体倾向与能力变化的过程。

45肖像表征:指用意象、图形或表象来再现知识经验的一种

方式。

46迁徙: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47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早是由皮亚杰提出的。

48技能:(狭义)指技能的初级阶段获初级水平。(广义)指技能的高级阶段或高级水平。

49动作技能:也称运动技能、操作技能,是指由一系列外部动作所组成的系统。

50智力技能:也称认知技能或心智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

51运动教育:就是把身体活动与问题解决有机结合,培养动作(运动)技能的一种教育模式。

52技能学习:通过练习去逐步特定动作、活动模式的过程。 53原型定向:就是了解智力活动的“原样”,了解原型的动作结构,即动作构成要素及动作次序,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完成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原型定向也就是使主题掌握操作性知识的阶段。

54表征: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 55内化:是指外部动作向头脑内部转变的过程。

56运算:是指一种内化了的动作,一种可逆的动作,具有守恒性和系统性。

57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

的单位。

58概念学习:就是获得概念的一般意义,即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并将具有共同特征的同一类事物以语词来加以概括。 59概念形成:是指学习者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具体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

60概念同化:是指学习者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学习以定义的方式呈现的概念,掌握概念的关键特征,将新概念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过程。

60守恒法:是皮亚杰的守恒实验而演变过来的一种方法,目的在于了解幼儿是否获得了某些数学概念,或者所获得的概念是否具有稳定性。

61变式:就是概念正例的变化,就是使提供给幼儿的各种直观材料或事例不断变换呈现的形式。

62社会性:是个人所具有的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人必须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其思考和行动不须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其思考和行动必须符合社会条件的特性。

63社会化: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

64幼儿社会学习:是指幼儿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社会性经验并改变其行为的过程。

65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习与教育的心理现象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偏向社会科学,偏重应用性的综合科学。

66移情:是指对另一个人在某一特殊情景中情绪体验的理解和分享。

67角色扮演:个体通过社会角色,在角色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相应的社会规范,形成自我概念,达到自我定向。 68创造性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用新颖、独特的方法产生出具有社会或个体价值的劳动产品的心理品质。

69创造性学习:是指旨在保护和培养个体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70学习动机:是发动、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使之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机制。

71主观评定性:是指由有关专家或专门的研究者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幼儿的创造性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72作品分析法:是指通过幼儿按要求完成作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来揭示其创造性水平的方法。

73自我表现材料:是指教师给幼儿提供的各种各样的能充分发展各个幼儿创造性反应能力的绘画、拼图、泥工、绣花、舞蹈等媒体。

74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的多种

形式的教育过程。

75生活教育活动:包括日常生活各个方面的具体活动,从入园到离园期间内,除游戏、教学以外的一切活动。 76游戏活动:包括幼儿的自由游戏活动和教师的游戏教育活动。

77自由游戏:是幼儿个人的自由活动,其特点是计划自定、材料自选、游戏方式方法自定、伙伴自选,学习的性质是发现学习。

78教育活动设计:是指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对教育过程中的一切预先加以筹划,从而安排教育情境,以期达成教育目标的系统性设计。

79递进式:是将一个内容分成若干阶段,逐步推进的教育活动设计模式。

80放射式:指通过各种渠道完成一个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设计的形式。

81立体式:是指将一个主要内容分解成为若干个子内容,子内容再分解为若干个次子内容的教育活动设计形式。 82网络式:是指将深化式、放射式和立体式结合起来形成的教育活动设计形式。 83关系中的学习:在生活中

84观察法:指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系统、连续的考

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研究方法。 85调查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课题的需要,有计划地对事实的考察、现状的了解、材料的搜集来认识教育问题或探讨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

86实验法:是研究这个局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87测量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采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实际测定来收集有关的数据资料并加以分析,来揭示教育活动的效果,探索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88知识系统化:是指在向学谦儿童传授关于现实事物和现象的知识时,引导儿童理解知识的简单练习和规律性,这种知识体系应当是最基础的,是在感性的实物活动过程中认识某种现象的各种联系,它不同于学校儿童的知识体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试述学习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1、发展对学习的制约作用:学习需要以个体的生理发展为自然前提,个体的生理发展,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为有效的学习提供物质的可能。学习必须依赖于个体心理发展得已有水平。

2、 学习对个体发展得促进作用

什么是桑代克的学习三大定律? 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良性的家庭互动具有的特征。

1、稳定性

2、凝聚性

3、适应性 4支持性

5、滋润性

亲子互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结构:爱的基础、成长的喜悦、健全的教育

关系: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整体。“爱的基础”犹如亲子互动的地基。在“爱的基础”上成长,要让子女在家庭生活、教育过程中,有所收获,又成功地体验,即经常有一种“成长的喜悦”。没有这种体验的孩子,今后就不可能接受“健全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应该首先从父母的爱心开始,桌布过渡到父母的“教育心”,并在以后的“教育心”中包含父母的“爱心”,使二者关系平稳、包容地向前发展。 试论不良亲子互动关系的类型及其心理辅导。

1、拒绝型亲子互动与心理辅导:要求多余子女接触,,多听孩子倾诉,少拒绝,多理解;要求父母了解孩子的兴趣、特长,尽可能地加入到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中去;要求父母设身处地为子女着想,站在子女的角度看问题。

2、支持性亲子互动与心理辅导:要求父母不要动辄使用命令行为,而采用温和方法引导孩子;要求父母培养孩子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尝试错误的机会;要求不要以大人的

尺度衡量孩子,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评价孩子。

3、过度保护性亲子互动与辅导:要求孩子要有让孩子吃苦、长见识的心理准备;要求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成长速度、成都、兴趣、能力大小做出恰当的判断,制定和市的发展目标;要求父母把尊重孩子和宠爱孩子区分开来,让子女有余其他同龄孩子交流的机会。

4、服从型亲子互动与辅导:要求父母立即停止溺爱建立正常的家庭规矩和守则;要求父母一定要分清是非善恶,不能迁就孩子的不当要求和不良行为;要求父母不要把孩子当作个人的私有财产。

5、矛盾型亲子互动与辅导:要求父怒在对子女教育态度、教育要求上保持一致;要求父母对孩子的表扬和批评要有一贯性,不自相矛盾;要求父母在管教孩子时,要注意自己情绪的安定性,最好在新平气和市教育孩子解决问题;要求父母在夫妻生活上有个和谐的气氛。 试论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家庭因素。

1、父母的心理健康

2、教养类型

3、亲子关系

4、家庭结构

5、家庭气氛

6、家庭生活情境

幼儿家庭教育中有哪些心理误区,应如何克服?

1、私有性心理

2、情绪性心理

3、主观性心理

4、虚荣性误区 5补偿性心理 6侥幸性心理 独生子女教育的心理学原则有哪些?

1、“以儿童教育儿童”

2、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3、教育要求的一致性。

简述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1、互动是人类个体生存发展的前提,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2、符号是人际互动的媒介,个体是其自身行为的建构者。

3、个体的心灵与自我三互动的产物。

4、社会的形成与变化是互动的结果。 简析师幼互动行为的构成要素。

1、外显行为因素:包括师幼互动行为的主体、性质、主题与结果以及类型等。

2、内隐的心理要素:包括场景界定、角色认知、行为期待等。

简述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

1、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和幼稚性

2、教育任务的全面性欲细致性

3、教育过程的创造性与灵活性

4、教育方法的主体性与示范性

5、教育影响的长期性与滞后性

幼儿教师为什么经常处于应激之中?(简析当代教师的职业压力)

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谈谈有效互动型的心理特征。

1、教师对儿童宽容尊重

2、教师在情绪上的安全感

3、教师的职业态度

4、教师的教学风格

5、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比较幼儿园教育过程的三种评价方式。

1、诊断性评价

2、形成性评价

3、终结性评价

试述皮特斯根据知识分类思想所提出的教育指导模式。

1、呈现模式:主要涉及呈现信息和操练技能等知识的教育活动指导。分为认知、联系或整合、自动化三个阶段。

2、行为模式:强调模仿学习和遵循示范。

3、探究模式:强调创设让儿童自由探索和实验的学习环境。 如何在幼儿的发现学习中实施教师的指导作用?

1、在一端是系统的教师指导。

2、在中间是教师对幼儿自我发现的制度。

3、在另一端则是幼儿的自我指导。

你认为威格拉塞关于个性化教学的五种类型中哪一种最适合于幼儿园的个性化教学?P377

1、限定选择支的方法

2、发展初始能力的方法

3、适合不同学习类型的方法

4、适合于初始能力的方占和不同学习模式的方法

5、承认多种成就的方法

简述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1、互动性原则

2、效用性原则

3、特异性原则

4、安全性原则

简述创设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时应注意的几个要素。

1、教育活动的时间

2、教育活动的时间

3、教育活动的内容

4、教育活动的材料

5、教育活动形式与气氛

如何创设幼儿园的对象型教育活动情境?

1、认知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

2、行为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

3、能力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 简述游戏的心理结构

1、游戏的认知结构——心理主动性维度。

2、游戏的情感特性——活动强度维度。 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应具备的特征。

1、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设计不以解决幼儿园全部幼儿的发展问题为目的,他应该有针对性地指向某一部分的幼儿。

2、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及必须具备帮助幼儿身心发展的正面价值。

3、幼儿园骄傲与活动设计的基本原理必须以幼儿的发展心理和学习心理中的相关论观点为基础。

4、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设计应包括短期和长期两种目标。

5、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完成必须经系统的方法。 游戏所共同具有的基本心理成分是什么?(心理特征)

1、 游戏是一种意向性活动。

2、 游戏是可观察的行为。

3、 游戏是一种情境性活动。

什么是意向性活动?作为一种意向性活动,游戏具有哪些显著特征?

意向性活动是人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 特征:

1、活动冬季的内源性

2、活动目的的隐蔽性

3、活动过程的松散性

4、活动内容的虚构性

5、活动规则的变通性

6、活动主题的积极性 游戏有哪些表现形式?

1、认知行为

2、交往行为

3、宣泄行为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

是指影响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的一些基本领域。主要有

1、哲学基础

2、心理学基础

3、社会学基础

影响幼儿创造性发展的主要因素

1、 认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认知风格上。

2、环境与教育的作用:社会文化与幼儿创造性发展、学校教育与儿童创造力发展、家庭教育与儿童创造发展 幼儿创造性学习的特点

1、 幼儿的创造性学习主要体现在创造性游戏之中

2、 幼儿的创造性学习主要借助于想象来实现

3、 幼儿的创造性学习受情绪影响大 为什么要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测量? 1幼儿创造性测量服务于创造性学习的指导 2幼儿创造性测量服务于创造性潜能的开发 戴维斯学习系统设计观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在形成教育活动设计决定前应具体明确教育活动系统的目标和资源。

2、教育活动的系统设计过程应保证逐渐修正完善

3、教育活动设计过程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活动。 简述对应于知识类型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的基本模式

1、递进式

2、放射式

3、立体式

4、网络式 简述教师应激的个体人格因素。

1、神经质和高应激水平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内向性和应急之间也存在较强的相关。

2、被称之为完美主义的因素也会给教师带来教师带来较高的应激,并且认知风格和对具体教师环境中的应激源过于敏

感也有联系。

3、敌意也会使个体遭受到更多的应激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并且很明显的在教学环境中经常出现的挫折和冲突特别能够激活具有这种人格特质的人将敌意表现出来。 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特点。

1、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主体多元化,其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家长、幼儿和同伴。

2、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内容生活化。

3、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技术多样化。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1 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2 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教育社会心理学兴起。 3 关注实际教学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4 关注年龄特点、个别差异育个别教学研究。 简述幼儿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

1、自然:自然环境、科学现象、数量、形态。

2、社会: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社会行为规范、民族文化。

3、语言:语言、儿童文学作品。

4、健康:健康生活指导、体育活动指导。

5、艺术

论述独生子女不良心理特点及其成因。

心理特点:

1、独立性较差,总想依赖他人;

2、自我中心,

协作精神、服务精神较差;

3、办事缺乏狠心,坚持性不强;

4、撒娇人性,固执;

5、自私、嫉妒性强,有较强的独占欲;

6、胆怯,不善交往;

7、情绪不稳定,易激动,爱撒娇。 原因:

1、缺乏必要的“儿童伙伴”。

2、家长过度溺爱。

3、家庭教育不一致。

简述华莱士提出的创造性过程的“四阶段论”。

1、准备阶段

2、酝酿阶段

3、明朗阶段

4、验证阶段

试述幼儿社会性学习指导的原则。

1、 综合渗透性原则

2、 生活随时性原则

3、 实践参与性原则

4、 适宜发展性原则

简述幼儿道德情感发展(情感的形式发展)的三阶段及相应的年龄。

1、 原伦理转台带的情感时期(0岁-1.5或2岁)

2、 迁到的情感阶段(1.5或2岁-3岁或4岁)

3、 道德情感的他律性阶段(4岁-

6、7岁) 幼儿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

1、 前道德时期或适应性社会行为发展期。

2、 萌芽性道德行为发展期。

3、 情境性道德行为发展期。

4、 服从性道德行为发展期。

根据概念形成的途径对概念进行分类并作简单的分析。

1、 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2、 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

3、 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 幼儿概念学习的特点。

1、 概念学习的操作化

2、 概念学习的个性化

3、 概念学习的情绪化 幼儿错误概念的成因。

1、 儿童可能接受错误的信息

2、 迷信会赋予错误的概念

3、 受经验局限

4、 学法时便能力,容易受骗

5、 错误的推理产生错误的概念

6、 活跃的想像

7、 语言理解错误

消除错误概念的方法:

1、多提供包括非本质特性的变式。

2、多提供具体本质特征的变式。 试举例说明概念与语言的关系。

1、概念与语言都是社会产物,都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

2、语言水平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儿童概念内容的日益丰富,深刻和系统化,抽象概括水平越来越高。 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形成阶段论。

1、 活动的定向阶段

2、 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3、 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4、 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5、 内部语言阶段

试述运动教育与传统动作技能教学的比较。P213表格 技能学习的特点

1、 技能的学习是一个“内化—外话”双向构建的过程

2、 合乎法则的联系将极大促进技能的掌握 表征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内化

2、过渡 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

1、 游戏的发展往往以游戏类型的变化表现出来。

2、 游戏类型的数量在不同年龄阶段各有不同,基本上呈倒u型关系

3、 游戏所用的时间,遂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少

4、 用于特定游戏的时间,想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5、 儿童游戏没有一定的模式

6、 儿童游戏的发展与非游戏活动有着系统的联系。

幼儿学习的种类有哪些?

内容分:技能学习、概念学习、社会性学习、创造性学习 方式分:发现学习、接受学习、言语学习、操作学习、关系中学习

幼儿学习的特点有哪些?

1、 游戏是幼儿学习基本的形式和方法

2、 幼儿在生活中学会学习

3、 幼儿学习强调真实的经验和主动参与

4、 幼儿学习思需要幼儿园教学的适应与促进 简述操作学习的特点、类型及其指导。

特点:在学习方式上,是以内、外部动作来获得经验的学习;在学习过程和结果上,操作学习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活动,结果是获得主体的经验。

类型:(学习目的)

1、探究性操作学习

2、形成性操作学习

3、强化性操作学习

4、模仿性操作学习

5、创造性操作学习 (互动关系)

1、示范性操作学习

2、指导性操作学习

3、个体探究性操作学习

4、群体协作性操作学习 指导:

1、操作学习与言语学习的统一

2、教育主体与学习主体的统一

3、操作的灵活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4、操作材料的量与质的统一 试论幼儿学习动机的发展。

1、 外部动机起主导作用,内部动机逐渐发展

2、 动机主从关系开始形成 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动机?

1、 奖励和恰如其分评价以强化内部学习动机

2、 及时反馈以强化幼儿的成功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3、 适时地揭露事物的本质,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4、 让幼儿体验到创造的快乐,诱发幼儿学习的需要 影响迁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 相似性

2、 原有的认知结构

影响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 试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强调它的“综合性”特点。

简述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对象: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习与教育的心理现象及其基本规律。

性质:研究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习与教育的心理现象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偏向社会科学,偏重应性性的综合科学。

简述幼儿教育心理学发展的主要阶段。

1、幼儿教育心理思想研究

2、幼儿教育心理的实践研究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构建

简述加涅提出的五类学习结果分类。

1、言语信息

2、智慧技能

3、认知策略

4、动作技能

5、态度

简述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 教育性原则

简述布鲁纳提出的知识学习的三个过程。

1、新知识的习得

2、旧知识的转换 3试述课程决策论的教育活动设计。 1目标的筛选与确定 2确定活动主题

3、选择与分析教材

4、确定学习活动的性质与类型

5、制定完成可以的进度表

6、空间和环境的安排

7、教学策略

、知识的评价

8确定评价的目的与方法

试举例分析罗杰斯对学习本质的解释p97

简述奥苏伯尔所提出的构成成就动机的三种内驱力。(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p86 根据游戏规则的内隐或外显对游戏进行分类,并加以具体的说明。P186

第五篇:宪法复习笔记

绪论

一、 研究对象

(一) 苏联学者观点

1. 维辛斯基为代表,认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法研究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制度,研究苏联公民的权利和公民对国家和社会负担的义务,研究苏维埃国家、苏维埃社会、国家和社会制度的功能以及它们从产生时起发展的全过程。

2. 克拉夫楚克为代表,认为宪法学是研究国家法规范和国家法关系的法律科学。

(二) 本书作者观点

宪法学的研究对象有三:

1. 宪法,亦即各种形式的宪法规范;

2. 宪法现象,指由宪法引起的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包括与宪法有关的人的行为、心理和观念,通过宪法的规范作用所建立起来的机关和制度以及这些机关、制度等根据宪法规定运行的状况等;

3. 宪法和宪法现象的发展规律。

二、 研究范围

包括现在的宪法,也包括过去的宪法;既包括本国的宪法,也包括外国的宪法;既包括条文的宪法,也包括现实的宪法;既包括宪法典本身,也包括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等等。

三、 历史发展(在西方)

(一) 萌芽时期 1. 政体问题 (1) 柏拉图

划分政体的两个标志: A. 执政人数的多少; B. 执政者是否依法行使权力;

将政体划分为: A.君主政体与暴君政体 B.贵族政体与财阀政体 C.共和政体与暴民政体

(2) 亚里士多德

划分政体的两个标志:

A. 国家最高统治权执行者人数的多少;

B. 统治者实行统治的目的是否存在”照顾全邦共同的利益”

将政体划分为:

A. 正宗政体---包括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 B. 变态政体---包括僭(jian,四声)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

任何一种政体都由议事机能、行政机能和审判机能三个要素构成。(三机能说,三权分立的源头)

(3) 西塞罗 (4) 让·博丹

国家主权属于一人的为君主制,国家主权属于少数人的为贵族制,国家主权属于多数人或全体公民的则是民主制。

2. 法治问题

(1) 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要

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本身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2) 中世纪末期英国著名法官科克在其任内,曾力主排斥国王

对司法权的干预,确立了对后世宪法发展有巨大意义的“法的统治”原则,强调国王必须服从神和法律,而国会则必须服从普通法;

3. 关于基本法法的问题

(1) 亚里士多德讲法律分为基本法与非基本法;

(2) 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把法律分为公法和私法两部分 4. 国家主权问题

博丹是历史上第一个系统论述国家主权学说的思想家。

(二) 创立时期(资本主义形成到19世纪末)

1. 关于“天赋人权”的问题

(1) 荷兰的胡果·格老秀斯是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中第一

个较为系统地论述自然法理论的思想家;

(2) 英国的托马斯·霍布斯,是近代自然法学派的奠基人,第

一次提出了近代意义上的平等观,认为人在自然状态下的权利是平等的;

(3) 英国的约翰·洛克认定在自然状态下每个人都享有普遍的

天赋权利,即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

2. 关于“社会契约”问题

社会契约论是天赋人权的逻辑发展,其基本精神为:自然状态下的人们在自然法的指引下,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协议建立国家,制定宪法和法律,从而得到一种确定的秩序以保护自己的天赋权利。

3. 关于“人民主权”问题。

卢梭提出人民主权思想,具有彻底的革命性意义; 4. 关于“分权”思想

从亚里士多德的政体“三机能说”、波利比阿的“混合政体说”,到由洛克首创、孟德斯鸠加以完成的近代“三权分立”学说,分权思想得以确立。它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分,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独立行使,这三个国家机关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保持相互牵制与互相平衡的关系。 5. 关于“政治法(基本法)”问题。

(1) 美国的汉密尔顿和麦迪逊的宪法学理论被认为是奠定了美

国近现代宪法学的理论基础。

(2) 在德国,叶林涅克将公民个人地位依各种“地位”作出了

著名的分类;

(3) 在法国,埃斯曼是法国现代宪法学的创始人; (4) 在英国,戴雪的《宪法研究导论》;

(三) 发展时期(20世纪以来)

宪法发展呈现出多样而丰富的特点。 1. 在德国: (1) 围绕宪法本质问题,出现了纯粹法学和政治宪法学学派; (2) 在宪法学基本原理方面,出现了规范主义宪法观,决断主

义宪法观和综合过程论宪法观。

综合过程宪法观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和冲突,这一学派主张从宏观上把握宪法运行的实际过程,综合分析和研究宪法规范背后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各种社会现实,全面考察宪法的运行。(在宪法学说史上有重要意义)

2. 在法国,狄骥和马尔佩是20世纪前期最为著名的法学家。以埃斯曼为代表的传统法学已经瓦解。产生的新的原则是:统治者并无主观的权利,但具有为满足公众需要组织公共服务的权力。它的行为只是为了这一目的才具有约束力和法律价值等。

3. 在英国,詹宁斯为代表人物,其书《法与宪法》以坚持、补充、批判戴雪的思想展开。

4. 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围绕宪法解释的基础问题,学术界形成了解释派和非解释派。

5. 在日本,美浓部达吉和佐佐木惣为代表的民主主义宪法学的形成,和与之对立的以穗积八束、上杉慎吉为代表的保守宪法学理论。 二战后的日本宪法学强调“作为社会科学的宪法学”,强调比较宪法学的必要性,重视“宪法解释学的实践性”;

(四) 中国宪法学的历程

1. 萌芽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1893年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首次要求清廷“立宪法”、“开议院”,实行立宪政治; 2. 形成时期(1911到1930年)

穆荪编《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提出五权宪法思想 3. 发展时期(1930年至1949年)

这一时期宪法学发展最具特色的是宪法学专题研究的开展和新民主主义宪法理论的产生。 4. 新中国宪法学时期

第一章 宪法的概念

一、 定义

法律是集中表现统治阶级建立民主制国家的意志和利益的国家根本法。

二、 特征

(一)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的根本地位取决于:

1. 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 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3. 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二)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三) 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三、 本质

(一) 各种学说

1. 神的意志论

把宪法的本质直接或间接地归结为神或上帝的意志,认为宪法是神或上帝意志的反映或体现。 2. 全民意志论

将宪法的本质归结为宪法体现或反映全体人民的意志。 3. 阶级意志论

指宪法的本质在意反映阶级意志、体现阶级利益。

(二) 本质

它是一国统治阶级在建立民主国家制过程中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四、 宪法的分类

(一) 资产阶级学者传统的宪法分类

1.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1787年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2. 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刚性宪法:制定、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不同于一般法律的宪法。 柔性宪法:制定、年供需不同于一般法律的宪法。 3. 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

(二) 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宪法分类

资本主义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

(三) 其他分类

1. 原生宪法与派生宪法

原生宪法是指直接产生于本国宪政运动、或说根植于本国具体历史条件,其内容大多具有本源性和首创性的宪法。

派生宪法是指从外国移植或模仿,其内容大多具有集成和借鉴性的宪法。

2. 纲领性宪法、确认性宪法和中立性宪法

3. 政治自由主义宪法、君主立宪主义宪法、社会改良主义宪法和独立民族主义宪法 4. 规范性宪法、名义性宪法和语义性宪法

第二章 宪法的历史发展

一、 概说

近代意义的宪法是伴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出现,并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中得到冶(ye,第三声)炼和洗礼,从而在内容和形式上逐渐成形的一种新的法律现象。这就是由法国《人权宣言》所揭示,由1787年美国宪法所代表的国家根本法。

二、 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

英国是近代宪法产生的摇篮,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法国宪法是欧洲大陆最先产生的成文宪法。

(一) 英国宪法的产生

1.1689年《权利法案》,1701年《王位继承法》; 2.英国宪法产生的特点:

(1)表现为不成文宪法;

(2)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妥协性致使王权及其所代表的制度外壳被保留下来;

(3)旧法如《大宪章》成为新宪法的组成部分;

(4)英国宪法不具有根本法的形式特征;

(二) 美国宪法的产生

1776年7月4日发表《独立宣言》;

1779年11月15日大陆会议通过《联邦条例》; 1789年美国宪法生效,其由一个序言和7条正文构成;

1791年通过一个由10条宪法修正案组成的《权利法案》,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

(三) 法国宪法的产生

1789年的《人权宣言》

(四) 宪法产生的条件

1. 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是近代意义宪法产生的经济条件; 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产生自由平等观念。

2. 比较发达的民主政治是近代意义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 3. 民主的、大众的和科学的文化是宪法产生的思想文化条件; (1) 近代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对近代宪法的产生起到直接的促

进作用;

(2) 近代资本主义文化为宪法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条件;

三、 宪法的发展

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大致可以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限进行划分。

(一) 英国

这一时期宪法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责任内阁制逐步形成; 2. 议会至上的宪法原则确立; 3. 政党制开始兴起;

(二) 美国

1879年通过10条修正案,内容都涉及公民权利,被称为《权利法案》; 迄今为止一共有27条宪法修正案。联邦最高法院的宪法解释以及正当、总统和国会所创立的宪法惯例,对美国宪法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三) 法国

四、 现代宪法

(一) 产生

1.1919年的德国魏玛宪法和1918年苏俄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现代宪法的产生。 2.魏玛宪法的意义

(1)通过对私有财产权的限制,使现代宪法中的自由主义精神受到抑制,社会公共福利受到重视和倡导;

(2)社会权利受到一定限制,行政权力扩大的趋势被宪法认同;

(3)宪法赋予国家广泛干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权力,所谓管的越少的政府就是越好的政府的观念已趋于过时;

(二) 发展、

1. 以二战结束为标志分为两个阶段 2. 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现代宪法 新政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1) 总统的行政权进一步扩大; (2) 联邦中央的权利得到强化; (3) 政府广泛干涉社会经济事务;

(三) 宪法的发展趋势

1. 国家权利日渐扩张,国家权力配置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变 (1) 行政权的扩张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

(2) 国家权力日益向中央集中,中央集权的趋势日益明显; 2. 宪法越来越重视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

(1) 公民基本权利范围的扩大首先表现为宪法对经济和文化权

利的规定,这是对以往宪法之规定政治权利和自由权的发展; (2) 其次表现为宪法对社会权利的规定; (3) 第三表现为对环境权的规定; (4) 第四表现为宪法强调权利的保障;

3. 宪法保障得以加强,建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关成为一种潮流 1920年奥地利在欧洲率先设立宪法法院,成为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欧洲版本,随后法国也设立了宪法委员会。

4.宪法发展的国际化趋势进一步扩大

五、 旧中国的宪法

旧中国曾经有过的三种宪法是:从晚清皇帝、北洋军阀政府一直到国民党政府所指定的宪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所向往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宪法。

六、 新中国的宪法

(一)《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共同纲领》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临时性

2.《共同纲领》的贯彻实施,不但巩固和发展了人民民主专政,还恢复了长期被破坏的国民经济。

(二)1954年宪法

1.是《共同纲领》的继承和发展,在新中国宪法史上闪耀着光辉; 2.以人民民主原则为指导,并较完整地规定好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三)1975年宪法

存在着严重的“左”倾错误和缺陷,表现在:

(1) 把“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作为指导思想; (2) 在国家机构的性质和制度设置上存在许多极“左”规定; (3) 在对公民权利义务的规定方面,1975年宪法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合并,并将义务写在权利之前;

(4) 从宪法典的篇幅上看,总条文仅有30条;

(四)1978年宪法

越来越适应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

(五)1982年宪法

1.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全体决议,表决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日,由大会主席团公布实施;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3.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第18条到第31条宪法修正案; 第三章 宪法的制定

一、 宪法制定权

(一) 概念

宪法制定权是制宪主体按照一定原则创造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的一种权力。

(二) 基本特征

1. 制宪权的正当性

2. 制宪权是阶级性与公共性的统一 3. 制宪权的统一性 4. 制宪权的自律性

二、 宪法制定机关

(一) 制宪权主体

国民成为制宪权主体是现代宪法发展的基本特点,这表明政治社会中国民的宪法地位。

(二) 制宪机关

行使制宪权的议会或代表机关一般是由国民经过选举而产生的;

(三) 制定程序

1. 制宪机关的设立 2. 宪法草案的提出 3. 宪法草案的通过 4. 公布

第四章 宪法的基本原则

一、 概念

人们在制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准则,是贯穿立宪和行宪的基本精神。

二、 基本特征

(一) 普遍性

(二) 特殊性

(三) 最高性

(四) 抽象性

(五) 稳定性

三、 作用

(一) 宏观指导作用

(二) 整合和协调作用

(三) 补充作用

四、 内容(四大原则)

(一) 人民主权原则

1. 人民主权原则的提出 (1) 近代意义的主权观念为法国古典法学家让·博丹首创; (2) 卢梭则进一步发展了资产阶级主权理论,系统阐述了人民

主权学说;

2. 含义

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3. 在宪法中的体现

(1) 明确规定人民主权原则

(2) 通过规定人民形式国家权力的形式来保障人民主权

A. 间接的代议制形式 B. 直接的形式(全民公决)

(3) 通过规定公民的广泛权利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

(二) 基本人权原则

1. 人权理论的含义

人权是指作为一个人所应该享有的权利,是一个人为满足其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应当享有的权利。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 2. 在宪法中的体现

(1)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权口号和天赋人权学说,成

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力武器;

(2) 最早将资产阶级人权理论规范化的是被马克思誉为世界历

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的美国《独立宣言》;

(3) 1791年美国宪法的10条修正案(权利法案)和1791年法

国宪法最早确认基本人权原则的资产阶级宪法;

(4) 体现形式:

A. 既明确规定基本人权原则,又以公民基本权利的形式规

定基本人权的具体内容;

B. 并不明文规定基本人权原则,只是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

C. 原则上确认基本人权,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却规定较少;

(三) 权力制约原则

1. 概念

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 2. 发展

(1) 洛克、孟德斯鸠和汉密尔顿等为代表的分权学说和依杰弗

逊为代表的民主共和主义;洛克是近代分权学说的倡导者。

(2)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亘古不变的一条经

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3. 在各国宪法中的体现 (1) 美国式

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相互制约。

(2) 英国式

以议会为中心的责任内阁制,特点在于立法权胜过行政权,下议院胜过上议院;

(3) 法国式

把分权与制衡的权力重心由立法转移到行政,并建立半总统半议会制的体制;

(4) 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四) 法治原则

1. 含义

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治国理论、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 2. 在各国宪法中的体现

(1) 宪法中一般包括的内容

A. 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权利和自由; D. 各国家机关的职权由宪法和法律授予,其权力必须依法行使; E. 司法独立

(2) 体现方式

A. 在宪法序言中或宪法条文中明确宣布为法治国家; B. 虽不直接运用法治一词,但其他文字或有关内容却清楚的表明该宪法以法治为基本原则;

第五章 宪法渊源、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一、 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的概念

宪法渊源是宪法的来源,或宪法产生的原因或途径,而宪法形式则是宪法的外在表现形式。

二、 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的分类

(一) 宪法渊源 宪法渊源是能够影响宪法产生和变动的要素。 1. 制宪和修宪活动

2. 国家机关的决定、决策或阐释; 3. 违宪审查机关的判决和宪法解释; 4. 国家和有关社会组织的政策; 5. 政治惯例(宪法惯例); 6. 道德规范、正义观念、宗教规则 7. 政治学说与宪法学说 8. 国际法和外国宪法

(二) 宪法形式

1. 成文宪法典 2. 宪法性法律 3. 宪法惯例 4. 宪法判例 5. 宪法解释

6. 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三) 我国

1. 宪法渊源

(1)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制宪、修宪、释宪与违宪审查 (2) 其他国家机关的政策、决定 (3) 执政党的大政方针 (4) 政治惯例

(5)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宪法学说; (6) 国际法和外国宪法; 2. 宪法形式 (1) 成文宪法典 (2) 宪法性法律 (3) 宪法惯例 (4) 宪法解释

(5) 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三、 成文宪法的结构

(一) 概述

从整体上来看,成文宪法的结构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为成文宪法的内容结构,即各种性质不同的宪法规范的排列次序;二为成文宪法的形式结构,亦即成文宪法的体例; 1. 内容结构

一般来说,一国宪法主要包括宪法宣言、宪法原则和宪法政策、国家机构、公民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技术性事项等内容。 2. 形式结构

我国的宪法均设章,兼有节、条、款。

(二) 序言

1. 目的性序言

仅陈述制宪的目的。(如美国和德国宪法) 2. 原则性序言

主要表述宪法的基本原则(如法国和斯里兰卡宪法) 3. 纲领性序言(多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宪法,如我国) 4. 综合性序言(如南斯拉夫,较为少见)

(三) 正文 第六章 宪法规范

一、 概念

宪法规范是指调整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的各种规范的总和。

二、 特点

(一) 政治性

(二) 组织性与限制性

组织性主要表现为授权性规范,它构成确定国家机构活动的宪法基础;

(三) 最高性

保障宪法地位最高性的措施: 1. 实行严格而复杂的宪法修改程序; 2. 建立权力分立与监督机制; 3. 健全违宪审查制度;

4. 加强社会成员宪法意识的培养; 5. 推进宪法解释权的积极运用;

(四) 稳定性与适应性

(五) 制裁性

从本质上讲,宪法制裁虽然有着不同于其他制裁方式的社会影响力,但其与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一样,也具有内在的制裁结构和形式。宪法制裁包括积极制裁、消极制裁。公民对政治过程的监督是宪法制裁的重要表现形式,构成宪法特有的制裁模式。

(六) 原则性

(七) 历史性与概括性

三、 种类

(一) 确认性规范

确认性规范是对已经存在的事实的认定。

(二) 权利性规范

权利性规范是指赋予特定主体以主体资格,使之享有特定权利的宪法规范。

(三) 义务性规范

指宪法规定特定主体必须为或不为某种行为,否则应承担宪法上的不良法律后果的规范。

(四) 程序性规范

具体规定宪法制度运行过程的步骤、阶段等规范,主要涉及国家机关活动程序方面的内容。

四、 效力

(一) 概念

宪法规范的效力是宪法规范对相关社会关系所产生的拘束作用。

(二) 效力基础

1. 宪法的法律效力 2. 宪政的内在要求

(三) 基本内容

1. 国家权力的依法行使; 2. 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五、 变动

(一) 正常变动

1. 宪法修改 2. 宪法解释 3. 基于规范体系的变化而出现的变动

(二) 非正常变动

1. 宪法破坏 2. 宪法废除 3. 宪法侵害 4. 宪法停止

第七章 宪法关系

一、 概念

也成为宪政法律关系,是指按照一定的宪法规范,在宪法主体之间产生的,以宪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政治关系。

二、 特征

(一) 宪法关系是特定社会民主政治关系的法律模式,同时对政治关系产生特定的影响;

(二) 宪法关系是近代社会法制体系中最为基本的法律关系;

(三) 宪法关系以宪法规范为调整依据,是宪法规范的具体化和现实化;

(四) 宪法关系既是宪法主体之间的静态宪法联系,也是宪法主体之间权利义务互动的方式;

(五) 宪法关系既是宪法主体之间的事实关系,也是宪法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

三、 主体

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宪政社会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政治关系,其他主体的关系都是从公民与国家关系之中派生出来的,特别是其他主体所承担的权利义务都是从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中派生出来的。

(一) 公民 1. 政治关系的历史变革是公民成为宪法关系主体的前提; 2. 公民是宪法关系中最为活跃的主体因素; 表现在: (1) 平等性 (2) 自由性 (3) 主动性

(二) 国家

1. 国家的历史演变是其成为宪法关系主体的重要条件; 2. 国家在宪法关系中的存在方式 能够成为宪法关系主体的国家的特征: (1) 法定性;

(2) 宪法赋予国家对社会及其成员以政治强制力; (3) 国家机关是国家在宪法关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三) 其他主体

1. 国家机关 2. 民族 3. 政党 4. 利益集团

四、 内容

宪法关系的内容白皙爱你为宪法关系各主体之间针对某一特定客体,依宪法规范而确立的宪法上的权利和义务,其核心是依据宪法而形成的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一) 权利-权力关系是宪法关系的基本内核

1. 权利-权力关系决定了宪法关系的性质 2. 权利-权力关系决定了宪法关系的基本结构形式 3. 权利-权力关系是宪法关系各主体法律地位的体现 4. 权利与权力的冲突和妥协是宪法关系运作的基本形式 5. 权利与权力的互动关系推动宪法关系的发展

(二) 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是宪法关系的基本精神

1. 权利制约权力是人民的主权者地位决定的 2. 权利制约权力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在完善的宪法关系中,公民权利主要从国家权力的来源、行使方式和后果等方面对其进行制约和监督。

(三) 国家权力的互相制约是权利制约权力的重要补充

(四) 权力制约权利----宪法关系的另一项内容

五、 客体

一、 概念

指宪法关系各主体的宪法权利和宪法权力所指向的对象,是宪法权利和宪法权力得以实现的媒介。

二、 宪法权利行为

指公民等宪法关系主体依法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利的作为或不作为。

三、 宪法权力行为

是指国家及其机关依法行使宪法授予的权力的行为

四、 违宪行为 第八章 宪法的价值与作用

一、 宪法价值应包括的含义

(一) 宪法在实施过程中能够保护和促进哪些社会价值

(二) 宪法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因素

(三) 宪法所包含的价值评价标准

二、 基本价值

(一) 人民主权

1. 宪法确认主权和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 宪法将人民主权外化和个体化为公民权利;

3. 宪法构建起一定社会的宪政制度、民主机制及其运行模式; 4. 宪法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

(二) 宪政秩序

(三) 社会发展

(四) 社会正义

三、 民主和人权是宪法最核心的价值追求

(一) 人权和民主是宪政社会区别于专制社会、宪法区别于前立宪社会各种法律的本质特征;

(二) 宪法其他各项价值的实现必须以人权、民主为基础;

(三) 宪法以人权和民主为最终归宿

四、 宪法的作用

(一) 概念

是指宪法规范通过调整宪法关系主体的行为从而最终对社会关系产生的影响。

(二) 特点

1. 宪法的作用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根本意志的现实化 2. 宪法的作用对象是宪法关系主体的行为和社会关系

3. 宪法对宪法关系主体和社会政治关系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也可能产生消极作用(是否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4. 宪法作用的全面发挥有赖于一定的社会条件

(三) 内容

1. 规范作用

宪法非公民权利行为的规范主要是保护性的,对国家权力行为的规范主要是限制性的。 (1) 指引作用

宪法或宪法性法律对公民、国家等主体的行为起到导向、引路的作用;

(2) 评价作用

宪法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和尺度,具有判断、衡量人们行为的作用;

(3) 预测作用

指根据宪法或宪法性法律的规定,人们可以预知或估计到其他人将如何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

2. 社会作用 (1) 对政治关系

A. 宪法是构建一国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及其构成要素的根本依据;

B. 宪法是确认和保障一国民主制度的根本依据; C.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政治关系必须以国家法制为基础进行运作和发展;

(2) 对经济关系

A. 宪法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确定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从而决定一国经济关系的基本性质;

B. 宪法以一定方式确认或确定适合于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

C. 宪法可以规定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措施;

(3) 对社会文化关系

第九章 宪法观念与宪法文化

一、 宪法观念(先于宪法规范而出现)

(一) 特征

1. 宪法观念同宪法规范或现实宪法相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2. 宪法观念是普遍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3. 宪法观念直接接受哲学、政治和宗教思想的影响

(二) 种类

1. 以时间为标准,可划分为古代宪法观念、近代宪法观念和现代宪法观念;

2. 以宪法观念主体的不同为标准,可分为个体宪法观念、阶层宪法观念和社会宪法观念

3. 以宪法包含的内容不同为标准,可分为整体宪法观念和具体宪法观念;

4. 以主体对宪法认识程度的不同为标准,可分为大众宪法观念和深层宪法观念;

5. 以宪法历史类型的不同为标准,可分为社会主义宪法观念和资本主义宪法观念

(三) 宪法观念的历史发展

1. 宪法观念的哲学化时期 2. 宪法观念的神学化时期 3. 宪法观念的理性化时期 4. 宪法观念的多元化时期

二、 宪法文化

(一) 基本特征

1. 宪法文化体现以权利—权力结构为基础的精神,权利是其出发点; 2. 宪法文化以宪政为核心内容; 3. 宪法文化既具民族性又具普遍性;

(二) 类型

1. 宪法文化的表现形式为标准,分为不成文宪法文化和成文宪法文化;

2. 以社会发展的不同情况为标准,分为内源发展型宪法文化、派生发展型宪法文化和超越发展型宪法文化;

第十章 宪法与宪政

一、 宪政概念

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二、 基本内涵

是用宪法这一根本大法的形式把已经取得的民主事实确认下来,用法治的精神发展和完善这种民主事实,以此保障公民权利。

(一) 宪政与民主政治----民主政治是宪政的内容和基础

(二) 宪政与法治----手段与结果

(三) 宪政与人权----人权是目的

三、 特征

(一) 宪法的实施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

(二) 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

(三) 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是宪政的集中体现

四、 与宪法的关系

(一) 联系

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宪法指导宪政时间,宪政实践完善宪法。宪法与宪政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二) 区别

1. 从外在状体角度看,宪法一般是静态的文书形式;宪政则指动态的立宪政治;、

2. 宪法是一种规范形态,宪政是一种实践形态;

3. 宪法追求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之间关系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律化;宪政追求宪法确认民主事实,用法制发展民主事实,最终保障公民权利;

五、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

(一) 当代中国宪政建设的指导思想

当代中国宪政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民主与法治思想、党的依法治国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张。

(二) 宪政建设的条件

1. 限制权力经济,发展权利经济,为宪政建设提供赖以发展的经济条件;

2. 正确处理执政党和领导人的个人意志和宪法的关系,建立合理的“权利---权力”结构,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为宪政建设提供赖以发展的政治条件; 3. 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法文化的精华,为宪政建设提供赖以发展的思想文化条件;

4. 制定科学完备的宪法,健全法律体系,为宪政建设提供赖以发展的自身条件;

(三) 我国宪政建设的模式

在我国,宪法是舶来品,宪政建设缺乏先天的内生因素,宪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国家或政府推动的,是在一种明确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国家或政府的力量来组织实施的。所以,国家或政府在宪政建设中起着一种特别突出的、关键的和能动的主导作用,扮演着宪政建设“领导者”的角色。这是一种政府推动型的宪政建设模式。

利弊及解决途径:如果希望在一个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实现宪政理想,转变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单靠民间社会自生自发产生宪政观念和宪政实践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势下,政府主导型的宪政建设模式具有其合理性。然而,宪政包含民主、法治和人权三个至关重要的要素。民主意味着,我国的主人是人民,人民必须能够切实有效的参与政治,尽管在转型期政府主导是必要的,但这绝不表明人民或公民在宪政建设过程中无所事事或无所适从。培养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主要不是通过普法教育实现的,而是主要通过现实的政治参与才能实现的。法治以为这政府权力需要受到严格限制,而政府推动型的宪政模式恰恰突出强调了政府的积极作用,忽略了政府的消极作用。

第十一章 国家性质

一、 概念

政治学上的国家概念一般以特定政治哲学为其思想基础,以特定政治现象和制度为其语义北京,它注重揭示国家的政治属性;而宪法学上的国家概念往往以特定法律哲学为其思想基础,以特定宪法现象和制度为其语义背景,它着力反映的是特定的宪法规范和宪法制度。

国家概念:国家时由主权、土地、人民、政权所构成的社会共同体。 国家性质的概念:是对客观宪法规范和宪法制度的总结,表现着特定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的基本特征,反映着特定国家所实行的社会制度的根本属性。

二、 国家性质的决定性因素

(一) 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直接体现和决定着国家性质;

(二) 社会经济基础是国家性质根本的决定因素;

(三) 社会文化制度也是影响和体现国家性质的重要因素;

(四) 特定国家的国家性质还深受该国特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三、 国家政权的阶级归属

(一) 国家政权的阶级归属是国家性质的政治要素;

(二) 我国是人们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二)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 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

第十二章 国家形式(上)

一、 概念

国家形式就是一国统治阶级实现国家权力的形式,包括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组织形式。

二、 与国家性质的关系

(一) 国家性质在一般情况下决定国家形式;

(二) 国家形式反映并制约国家性质;

三、 政体与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

政体是指拥有国家主权的统治阶级实现其国家主权的宏观体制。

政权组织形式是指实现国家权力的机关以及各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它实际上是指国家机关的组织体系,或者说指国家机构的内部构成形式。

四、 政体与政权组织形式的种类

(一) 政体

1. 资本主义国家 (1) 君主政体 (2) 共和政体 2. 社会主义国家 共和政体

(二) 政权组织形式

1. 资本主义国家 (1) 二元君主立宪制

君主的权力虽然受到宪法和议会的限制,但这种限制的力量非常弱小,君主仍掌握着极大的权力。(尼泊尔、约旦等极少数国家)

(2) 议会君主立宪制

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的严格限制,以至于君主行使的只是一些形式上的或礼仪性的职权,君主对议会、内阁、法院都没有实际控制能力。(英国、西班牙等国)

(3) 总统制

议会不能通过不信任案迫使总统辞职,总统也无权解散议

会;(美国)

(4) 议会共和制

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议会可通过不信任案迫使政府辞职,政府也可以解散议会;(意大利)

(5) 委员会制

总统(行政长官)由委员会成员轮流担任轮流担任;(瑞士)

(6) 半总统半议会制

总统手握大权,总理是政府首脑,议会可通过不信任案,迫使总理向总统提出政府辞职。(法国)

2. 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代表制。人民代表机关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因而不可能与其他国家机关存在分权与制衡关系。

五、 我国

(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 概念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逻辑起

点;

(2) 选民民主选举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前提; (3)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的核心;

(4) 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键;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中国的国情,因而具有很强的生命

力;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便于参加国家管理;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便于集中统一地行使国家权力;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能保证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又能保

证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4. 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 理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其他机关、组织的关系 (2) 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身建设;

(二) 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

1. 概说

它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方式、方法、程序的总和,是人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一种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2. 性质 非政权性。 3. 特点

(1) 基层性; (2) 独立性;

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之间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国家机关及其派出机构无权对它发布指示和命令。

(3) 自治性;

对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可给予指导、支持和帮

助,但不得干预依法应属于居(村)名自治范围的事项。

第十三章 国家形式(下)

一、 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之间的互相关系。

二、 种类

(一) 单一制

基本标志:

1. 全国只有一部宪法,只有一个中央国家机关体系; 2. 每个公民只有一个统一的国籍;

3. 各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均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不能脱离中央而独立存在,所拥有的权力通常由中央以法律形式授予; 4. 国家整体是代表国家进行国际交往的唯一主体;

(二) 联邦制

基本标志:

1. 联邦和其成员国分别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以及各自的国家机关体系;

2. 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个人认为应该是双重身份)

3. 联邦的最高立法机关通常采用两院制,其中一院由联邦成员国选派代表组成;

4. 通过宪法划分联邦与成员国之间的权力; 5. 在对外关系方面,联邦的组成单位一般没有权力;

(三) 邦联

指若干主权国家为实现某种共同目的而结成的松散的国家联盟。

(四) 军和国

指两个君主国实际由一个君主实行统治的国家联合。

(五) 政和国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在缔结条约基础上组成的国家联合。

三、 决定因素

(一) 民族因素

(二) 经济因素

(三) 地理因素

(四) 历史因素

四、 我国

(一) 国家结构形式

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二) 原因

1. 长期实行单一制的历史传统; 2. 民族分布和民族成分状况 3. 融洽的民族关系;

(三) 优越性

1. 有利于国家的独立和统一; 2. 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建设; 3. 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四) 民族区域自治

国家采用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民族问题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 1. 概念 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宪法和法律授予的自治权的政治制度。 2. 内容

(1) 必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之

下;

(2) 民族区域自治必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 (3) 民族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3. 民族自治地方分类

(1) 依行政地位划分,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2) 依民族构成划分,分为

A. 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

B. 以一个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同时包括一个或几个人口较少的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 C. 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

4. 民族自治机关概念

指在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行使同级相应地方国家机关职权、同时行使自治权的国家机关,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5.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1) 对于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是

和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

(2) 制定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 (3) 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

(4) 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 (5) 自主管理科教文卫等文化方面的事务;

(6) 可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无权建立编外部

队)

(7) 民族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时,可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几

种语言文字;

6. 优越性

(1) 有利于贯彻民主集中制;

(2) 可以依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大小不等的情况,建立不同行政

地位的民族自治地方,使少数民族能够充分行使自治权;

(3) 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7. 坚持和完善

(1) 维护额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户主关系,保障少数

民族的合法权益;

(2) 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文化;(民族区域自治的

核心)

(五) 特别行政区

1. 构想

(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 (2)叶剑英委员长代表党和国家提出了关于台湾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

(3)邓小平第一次把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概括成为“一国两制”; (4)邓小平在一次重要的讲话中,进一步阐明了我国政府和人民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具体设想; 2. 概念

特别行政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区域。 3. 特点

(1) 一国两制 (2) 高度自治 (3) 当地人管理 4. 与中央的关系

(1) 对中央人民政府的直接从属性

A. 属于地方一级行政区域;

B. 享有高度自治权,但它不享有国家主权,也不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

C. 由中央人民政府管理特别行政区涉及外交、国防等国家主权方面的事务;

D. 解释和修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2) 享有高度自治权

A. 行政管理权 B. 立法权

C. 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D. 自行处理有关对外事务的权力; E. 其他;

(六) 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 第十四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上)

一、 国籍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国籍法》。

(一) 出生国籍

根据血统主义和出生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二) 继有国籍

前提:

1. 申请人必须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 2. 申请人必须出于自愿; 条件:

1. 申请人为中国公民的近亲属;(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2. 外国人或无国籍人定居在中国的;

(三) 国籍的丧失

非自愿丧失: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自愿丧失(可申请退出):申请退出中国国籍;外国人的近亲属;自愿定居在国外的;

二、 公民与人民

我国公民的范围较人民的更加广泛,公民中除了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

三、 基本权利

(一) 概念

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为实现自己必不可少的利益、主张或自由,从而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资格或可能性。

(二) 自身的法律特性

1. 基本权利决定着公民在国家中的法律地位; 2. 基本权利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必需的权利;

3. 基本权利具有母体性,它能派生出公民的一般权利; 4. 基本权利具有稳定性和排他性;

(三) 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保障

物质保障、政治保障、法律保障 法律保障:

1. 绝对保障方式:对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其他规范不能任意加以限制或规定例外的情形;

2. 相对保障方式:允许其他法规范(宪法和普通法律)对宪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直接加以有效的限制或客观上存在这种可能的方式;

(四) 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界限

1. 受制于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决定的文化发展; 2. 不得妨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

3. 不违反国家承认的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目的;

四、 基本义务

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指由宪法规定的,为实现公共利益,公民必须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必要性。

第十五章 我国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 基本权利

(一) 人民参与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和自由

1. 平等权 (1) 最早确认这一权利的是法国1789年的《人权宣言》; (2) 三个方面:

A. 公民在立法上的平等; B. 公民在适用法律上的平等; C. 公民在守法上的平等;

2.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 政治自由 (1) 言论自由

A. 在公民的各项自由权利中居于首要地位;

B. 不得利用言论自由煽动群众反对政府,危害国家和社会安定;

(2) 出版自由

管理制度: A. 预防制

事先干预的方法。 B. 追惩制

事后干预的方法。

(3) 结社自由

(1) 以营利性为目的的结社; (2) 非营利性为目的的结社;

A. 政治性结社(严格限制); B. 非政治性结社;

(4) 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4.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二) 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

1. 人身自由

是公民最基本、最起码的权利。 2.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3. 住宅不受侵犯

指任何机关、团体、组织或个人,非经法律许可,不得随意侵入、搜查或查封公民的住宅。 4.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5. 宗教信仰自由

(三) 公民的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

1. 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是指公民对其拥有的合法财产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是维持人的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 2. 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3. 劳动者休息的权利 4. 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中华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5. 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6. 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四) 特定人的权利

1. 保障妇女的权利

2. 保障退休人员和军烈属的权利 3. 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 4. 关怀青少年和儿童成长 5. 保护华侨的正当权利

二、 基本义务

(一) 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二) 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三) 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四) 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五) 依照法律纳税

(六) 其他

三、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一) 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

1. 享有权利的主体非常广泛

2. 宪法确认并保障的公民权利和自由的范围也十分广泛;

(二) 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三) 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

1. 宪法在确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现阶段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水平,来确认权利和自由的范围、内容以及对公民的保障;

2. 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律保障和物质保障;

(四) 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

1. 宪法要求公民既享有权利,又履行义务;

2. 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互相结合,如劳动权、受教育权,它们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四、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1. 权利和自由的相对性 2. 权利和自由的有限制性 3. 不损害整体利益 第十六章 选举制度

一、 概念

选举制度是一国统治阶级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议机关代表与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与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

二、 产生和发展

(一) 资产阶级选举制度首先在英国产生;

(二) 1953年,我国颁布第一部选举法;

(三) 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四) 2010年修订选举法

1. 取消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公民的平等选举权; 2. 增加选举的透明度,使之更加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

3. 调整代表结构,增加基层代表人数,避免代表结构中官员代表比重过高的情况;

三、 作用

(一) 选举制度为选民选出自己信赖的代表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 为选民监督权力行使者;

(三) 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

(四) 缓和社会矛盾、解除社会危机、维持社会安定的重要措施;

四、 体制

(一) 地域代表制与职业代表制

地域代表制:指按选民的居住地区划分选区或以区、县、乡等行政区域为选举单位选举代表或议员的制度。

职业代表制:指将选举人依职业予以分类,根据职业团体而不是居住区或行政区域,选举代表或议员的制度。

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我国选举制度主要实行地域选举制,同时也采行职业代表制。

(二) 多数代表制与比例代表制

多数代表制:又称多数选举制,是指候选人依法定标准,的票较多者即可当选的制度。

比例代表制:指依一定的计票方法,使各政党依其所得票数,按比例选出代表的制度

五、 基本原则

(一) 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具有一定国籍,达到一定年龄的公民享有选举权的广泛程度。

(二) 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选民在权利和地位上平等,每人在每次选举中只有一次投票权,并且每票的价值相等。

(三) 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我国: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全国人大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四) 无记名投票原则(也叫秘密投票)

选民不署自己的名字,亲自书写选票并将选票投入密封箱的一种投票方法。

我国: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选举时应设有秘密写票处。

选民如果是文盲或残疾不能写选票的,可委托他信任的人代写。

(五) 差额选举的原则

指在选举中候选人的人数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选举。

(六) 选举权利保障原则

六、 选举的民主程序

(一) 直接选举程序

1. 选举组织机构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设立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选举委员会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 2. 划分选区

按每一选区选1~3名代表划分。 3. 选民登记

选民名单应在选举日的20天以前公布,并发给选民证。 4. 提名并确定代表候选人

代表候选人由各选区选民和各政党、各人民团体提名推荐。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 5. 候选人的介绍 6. 确定当选 7. 补选

(二) 间接选举程序

1. 选举工作的组织机构 由各级人大常委会主持。 2. 代表候选人的提出 3. 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 4. 确定当选

(三) 我国几种特殊的选举

1. 港澳地区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

港澳地区将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代表名额和代表产生办法,单独选举自己的全国人大代表。年满18周岁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中的中国公民都可以报名参加选举。选举采用差额方式。 2. 台湾地区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

他们是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台湾籍同胞中选出。

3. 军队人大代表的选举 人民解放军单独进行选举。

第十七章 国家机构

一、 概说

(一) 概念

国家机构是国家借助国家权力为实现统治和政治管理职能,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总和。

(二) 特点

1. 鲜明的阶级性; 2. 是由统治阶级中最积极的那部分成员组成; 3. 是一种国家组织,享有特殊的强制力; 4. 国家机构具有严密的组织体系; 5. 协调性;

(三) 分类

1. 按不同的国家性质:奴隶主阶级的国家机构,封建地主阶级的国家机构,资产阶级的国家机构和无产阶级的国家机构。 2. 以行使职权的性质标准不同,资本主义国家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机关;社会主义国家分为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3. 以行使职权的地域范围为标准,可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

(四) 我国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原则

1. 民主集中制原则 2.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3. 责任制原则

4. 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原则 5. 精简和效率原则

二、 代议机关

(一) 资本主义国家代议机关

一般为议会。 职权: 1. 立法权 2. 财政权 3. 监督权

(二)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 性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 地位

在我国国家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3) 组成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处的代表组成。

B. 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至少有代表一人。 C. 代表的名额不超过三千人;

(4) 任期

A. 第

一、第

二、第三届任期为4年,之后任期为5年。 B. 在遇到不能选举的非常情况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2/3以上的多数决定,可以推迟选举,延长本届人大的任期。在非常情况解释后1年内,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

(5) 职权

A. 修改宪法并监督宪法的实施; B. 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C. 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机关领导人; D. 决定国家重大问题; E. 监督权;

F. 其他;

(6) 会议制度

A. 每年第一季度举行一次例会;

B. 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有必要或有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可以召开全国人大的临时会议。

C. 全国人大代表按原选举单位组成代表团,代表团全体会议推选团长、副团长;

D. 全国人大的会议形式有预备会议、主席团会议、大会全体会议和代表团会议;。

(7) 工作程序

其工作主要是讨论、审议并通过议案。 A. 提出议案;

有权提出议案的有: a. 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 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 d. 国务院

e. 中央军事委员会 f. 最高人民法院 g. 最高人民检察院

h. 一个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代表(2014.单.22) B. 审议议案; C. 表决议案; D. 公布议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生活卫生部部门简介下一篇:上海市劳动模范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