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

2022-09-1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写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 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 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 有的说没东西可写, 有的说不懂怎样写, 有的说达不到要求的字数, 总之提不起写作的兴趣。那么, 教师如何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促进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效率的提高就成为目前中学语文教师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阐述。

1 创设多样化的作文教学情景, 提高学生兴趣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课堂上, 教师可以先通过一些轻松的话题入手, 逐步把学生引导到特定的情境中, 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必要时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把视觉、听觉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氛围中, 产生“我要写”的欲望。只有如此, 才能在最快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让学生乐于写作, 只有乐于写作, 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才有可能实现。

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营造课堂气氛, 将学生要写作的内容及要求以多媒体方式阐述;教师也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 提供有助于形成概括结论的实例, 让学生对现象进行观察分析, 逐渐缩小观察范围, 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要点上, 以便于写作。而且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之中, 教师要学会同学生平等对话和沟通, 体现“教学相长”的技艺切磋, 是相互信赖氛围下的心智启迪。孔子与弟子“对话”, 才有了被后人誉为半部就可治天下的《论语》;柏拉图也是在与教师苏格拉底的“对话”之后, 才有了在世界哲学史上震古烁今的《理想国》……因此, 教师也要适时与学生平等“对话”, 让学生用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激发学生思维, 并在讨论中利用“头脑风暴”法拓展学生的写作范围, 激发其写作兴趣。

2 利用阅读, 扩展学生的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我国古代的先贤也认为“厚积而薄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众多写作实践表明, 多读是克服“作文贫血症”的惟一良方。因此,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而广泛的阅读, 为写作技能的训练奠定基础。

读书对于作文写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 多读可以拓展视野, 开阔思路。阅读积累是写作思维展开的基石, 是灵感火花闪现的导火线。例如某校一关于“被咬了一口的苹果”的看图作文, 平时注重课外阅读的同学, 无论作文的立意还是内容的选择上都要占尽优势, 比如有的同学自拟的题目为“苹果与维纳斯”、“诚信的缺口”等从审美及社会的角度来对问题加以阐述, 从苹果想到断臂的维纳斯, 想到商家的诚信, 不仅具有文学立意, 而且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其次, 多读可以丰富语言储备,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文章的门面, 引人人胜的文章首先在语言上就让人眼睛为之一亮。语言的养料从哪里来, 只能到古今中外优秀的名篇佳作中去汲取, 仅仅读读课本上的几百篇文章显然不能根治语言的营养不良。再者, 多读也可以丰富人生体验, 提升人文素养。文如其人, 文格就是人格的体现, 好文章也必定反映出作者良好的人文修养。

3 利用生活实践课堂, 引导学生“真实”作文

作文教学, 应教育学生以“真实”为根基, 用真实的情感写真实的文字, 只有如此, 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得以提升。而生活实践课堂正是培养学生真实情感的基地, 教师要重视其作用, 并让其为作文教学服务。魏书生的教学所以能使学生故人与作文双丰收, 就是因为他不是“以情造文”, 而是参与生活, 丰富生活, 把做人与作文紧紧地结合起来。因此, 教师可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 通过亲自参加社会实践, 丰富生活体验, 然后回来写作, 使学生作走出了无病呻吟的怪圈。在教学中, 也应当寻找一切机会, 为学生创造参与生活的机会。

例如在校园里经常见到的浪费现象, 有的是学生不注意忘记关水龙头, 有的学生挑食, 很多饭菜没吃就倒掉等等, 对这些事情教师不要轻易的放弃或视而不见, 反而可以借此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投身生活, 并在体验观察生活事件的过程中, 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对于铺张浪费现象, 可以让学生写观察日记, 观后感;而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则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革命片或去纪念馆参观, 让学生体味生活的来之不易, 也可以带领学生去附近贫困的地区体验生活, 并将此与浪费相连接, 让学生作文, 这样学生的感悟加深, 感情真挚, 写作水平自然提高。再如, 风雨之后, 校园里倒下了一棵小松树, 教师也可借机组织学生集体观察这棵折断的松树, 以唤起学生们的爱树之心, 并以“校园里, 倒下了一棵松树”为题让学生作文。之后, 教会学生如何把断树扶正后接上, 夹以木条, 缚以绳索, 在根部还打上几根木桩。由于学生关心这棵树, 对这棵树的感情就格外深厚。关注也比较多, 教师就可以树的生长及习性为题让学生写观察日记, 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4 建立富有激励作用的作文评价体系

作文的评价对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效果的影响也比较大, 教师要让学生在作文方面有“成就感”, 形成一种作文自我需要的内驱力。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乐于学习, 乐于写作, 并在写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为了达到这种目的, 教师对学生作文必须采用表扬、激励等多种激励手段。

比如说, 教师可以对基础差的同学“沙里淘金”, 只要有一个好的段落, 有一个好的构思, 甚至只要有一个创造性的句子, 用得准确传神的一个词语, 就提出采表扬,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使其觉得只要认真作文同样可以写好, 自己并非“不是写作文的料”。同时, 教师也应注意鼓励要针对学生的个性, 我们知道, 学生的个性存在差异, 这种个性差异也往往表现在他们对自己写作能力和文章水平的认识和评价上。有的学生个性自卑, 他们敏感脆弱, 经受不住批评和歧视, 同时更渴望得到重视和赞同。对这种个性的学生, 我们在作文评改中要“出乎意料”地满足他们的小小“渴望”, 带夸张性地去肯定他们作文的优点, 培养他们为人的尊严感, 这有助于提高他们作文的自信心。而对于有自负的学生, 教师可以采用在集体场合给予鼓励, 在个别指导中指出其不足;在单独面改时, 要尽量避免夸大其辞, 鼓励时要采取客观分析的态度, 力求中肯实在。这种褒贬互补的方式可以抑制这类学生头脑的兴奋, 使之经常保持冷静, 又不使他们失望、减弱写作热情。有了这种愉悦的心理基础, 写作起来就不会望而怯步了。

摘要:长期以来,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 作文教学的模式化倾向严重, 教师乐于从审题、立意、构思、技巧等方面去引导, 而不考虑学生的真情实感, 漠视生命的主体的个性差异, 导致了作文教学效率一直不高的现状。教师如何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促进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效率的提高就成为目前中学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 对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索与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 郭寿良, 秦小艳.语文写作教学策略集思[J].江西教育, 2006 (2) :20~21.

[2] 张建军.也谈写作教学策略的构建[J].新作文 (教育教学研究) , 2008 (8) :12.

[3] 方锦明, 李东斌.语文写作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的构想[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8 (4) :119~12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意义与对策下一篇:如何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