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毕业设计论文

2022-05-14

小编精心整理了《心理学毕业设计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设计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促进了设计工作的全新发展,在设计工作中不仅实现了心理需求的满足,同时也兼顾了人的生理需求。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中也是如此,如何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规划设计工作的积极作用成为设计人员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在设计工作中一方面要对景观设计的美学因素进行把握,另一方面也要保障广大村民的切实利益。

第一篇:心理学毕业设计论文

交互界面设计中的设计心理学研究

摘要:本文围绕常见的设计心理学方法论在交互界面设计中的应用,通过不同的层面说明设计心理学在界面设计中的重要性,依靠一些心理学方法论,从理论层面探讨如何提升用户在界面交互中的体验,为交互界面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交互界面;用户心理;设计心理学

1 设计心理学概述

设计心理学主要是心理学在设计领域中的运用,设计师“以人为本”,利用非限定性问题的思维,对具体问题进行反复研究。在此过程中对人们的心理需求进行深层次的挖掘研究,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而反作用于设计,提升设计品的质量,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真实需求。从某些层面上讲,设计心理学和社会学紧紧联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满足了社会和个体的诉求,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2交互界面设计

User Interface,简称UI,翻译为中文是“界面设计”,实则有“Inter——交互”的概念。交互界面设计主要是针对软件的操作界面,交互逻辑进行设计。例如我们的手机APP,车载界面等,设计师在界面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让这些软件的操作变得简单,舒适,进而提升用户体验,达到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3设计心理学与交互界面设计的联系

设计心理学探求人们的心理状态,研究人们内心的需求,通过观察人们在某些载体上的行为,分析动因得出结论,设计站在心理学的基础上,不断的探索、完善,最终成为大众所认同的好的设计。

当我们在进行交互界面设计时,我们的每一步决策都紧紧围绕着用户,在前期准备时会对用户做大量的定性研究。包括用户旅程地图,用户同理心地图,设置问卷调查或是与目标用户一对一深度访谈等等,设计师透过这些心理学分析法收集意见、找出痛点,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同时可以站在用户的角度看问题并发现真实诉求,最终作用于设计中。

可以说交互界面设计离不开心理学,心理学指导着界面设计,在设计师研究产品界面时一定会面临:如何吸引用户关注你的产品,如何让用户留下来,这两个问题。界面设计通过心理学对人的感官,意识,情感的研究,作用于人的生理和心理本能,通过形、色、字、构、质、动多维度、多层次地给予用户反馈,抓住用户眼球,给予用户高质量的体验。界面设计的过程是曲折的,内容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研究用户的过程,也是对当今的设计心理学进行深入的探索,推动其发展的过程。

4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提升用户体验

在当今市场上,各种软件分类非常多样,一款优秀的软件一定是可以给予用户惊喜且富有吸引力的,当用户在使用软件时,复杂的界面操作步骤、不合适的情感色彩都会使用户产生挫败感,从而降低好感度。为此,设计师必须从用户的心理入手,提升产品的吸引力是第一步,留下用户则是目的。想要提升用户体验,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调动用户情绪

界面是由视觉,听觉,触觉等元素所构成。在用户浏览软件界面时,最直接影响用户情绪的是视觉感受。界面的主色调,设计风格就显得格外重要,须结合产品的特性。例如医疗类软件主色调大多使用绿色系,显得健康、活力。理财类软件主色调大多使用蓝色系,显得理性、安全。设计师利用色彩直观地向用户传递信息,无形之中唤起了用户的认知情绪。除色彩之外,界面风格的使用也是影响认知因素之一。如近几年较为流行的扁平化风格,在合适的地方显得清新,简约,反之则会略显单薄与轻浮。

用户在进行界面操作的时候,其情绪往往被设计细节把控,界面的布局细节,功能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用户黏度。一方面在搭建功能架构的过程中,设计师会根据用户痛点着重于产品的核心功能,来拉起用户的兴趣,并可以区别于同类产品,彰显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更多的设计彰显在界面中,例如用户在进行多選一的活动时,很多用户有“选择困难症”这时在某些选项贴上“选择人数最多”、“最火爆”之类的小标签,相信大多数人会跟随大众的选择,这样恰恰建立了用户与选择之间的有效路径,用户在选择后心理活动平衡,并不会产生亏损心理。

在拉起用户兴趣,平衡用户心理的同时要做好应对用户消极情绪的准备。例如有时用户在使用“确认”按钮时往往得不到回应,那么到底是因为自己没有触摸到按钮,还是因为网络、设备因素导致的加载慢,用户不得而知。这就会导致用户反复的点击选择,用户的情绪可能变得烦躁不安。这时一个加载小动画的出现可以使用户放松下来。同缺省页一样,使用一些有趣的动效和ip形象进行延展,就会显得格外的见微知著。所以优秀的用户情绪的调动是一个由低到高,由高趋于平缓的过程。

当用户体验良好后会给予我们正向的反馈,利于产品的后续发展,反之则可能流失客户或是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在设计未应用前自我评估和用户的体验评估就显得格外重要,可以提前发现问题规避风险。我们在交互界面设计前后可以对多个方面进行走查,例如我们在设计前可以反思之前的用户调研是否真实、完整,产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分析相同竞品他们的优劣势以及我们的亮点,找出立项的不足。这些过程可能让我们费心费力, 但是它们可以更大程度地保证我们的设计在整个市场的合理性。在设计做完后我们主要是从设计细节上进行审查,字体的大小、图标的颜色、图片尺寸大小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审查部分。总的来说就是费心用力,设计师想得到用户的认可,就需要不断的要求自己,对设计进行不间断的思考与反问,贯彻工匠精神,带给用户满满的惊喜。

(2)帮助用户选择

一个好的界面设计,一定是能把控好用户舒适度的。设计师往往从人的生理和心理出发,分析用户心理,进行设计。例如美国心理学家对于人们记忆度的研究,又称“7±2”法则,它从生理上说明了一般人们一次性能够良好记忆的数目区间是在5-9,否则就可能会导致人的记忆错乱,重点信息也无法突出。根据这个我们可以将信息容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用在主要功能图标、某板块信息排列等上,保证用户使用起来不会眼花缭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用户犯错,也可以让用户在下次使用前仍有潜在的印象。合理的调节用户决策,希克定律也不可或缺。如图一,选择的数量与所耗费的决定时间成正比,好的交互设计一定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考验的是一个设计师对于元素划分的理解和对复杂功能的整合能力。

所谓交互减步长,一定是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当一些不可或缺的功能被忽略后就会导致帮助用户的更快选择演化为“强制选择”。我们有时在网页端下载文件或是在软件内更新时,常常会遇到没有“取消键”的情况,会导致用户要么顺从进行要么只能强制重启软件来取消指令,这种情况时常令我们抓狂。当我们想要帮助用户减少选择时间时,需要意识到它的局限性,一昧的减少可能会引起用户负面情绪,让用户没有选择。设计师应该多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有效的传递出信息。基于这些去研究,在界面交互的过程中用户能够产生良好的共鸣。

(3)创造心流体验

一款好的交互界面,并不是只能短暂的吸引用户,而是能够让用户沉浸其中。人们的感受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例如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按钮声音的模拟、震动反馈都可以将用户带入交互的体验中。交互体验实则就是人与产品的互动感受,两者是相互反馈的。设计师应始终围绕着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设计:用户群体需要何种体验;如何保证不同阶段用户的畅快体验;怎样挖掘出交互的乐趣。

例如现在的新兴交友软件,围绕着“聊天交友”衍生出了各种花样功能玩法。年轻人喜欢个性化,新鲜的事物,如果在玩的过程中带动用户情感、心态的变化,此时用户的好感度来源会成为产品本身。从战略层面思考,新用户在使用探索的过程中需求度是单一的,所以可以根据阶段性的解锁功能玩法增强用户黏度,且针对个性化预设对应不同目标用户的心理和行为模型。分析用户群体并从功能架构方面出发,我们需要更多的打造好的交互细节,让用户感到“贴心”,可以体现在辨识度、流畅度、便捷度中。此外面对一些较为枯燥的功能,我们可以设置奖励机制创造心流体验,在用户获得满足感的同时转化为驱动力。如果用户在交互过程中顺利且感受到了乐趣,就可能沉浸其中。

5结语

在交互界面设计中,我们需圍绕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花费更多精力在交互体验上。科学合理地运用设计心理学,对用户群体进行分析,挖掘出用户的真实需求,设计出便捷、高效、有趣的交互界面,吸引用户并最终留住用户。

本文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着重研究了如何提升交互界面的用户体验。设计师要学会利用合适的视觉形式,收集听觉触觉反馈制造体验。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也要学会平衡和应对不可避免的消极体验。作为设计者需多对产品进行打磨和思考,才能从细节上提升产品竞争力,提高用户黏度。

参考文献

[1] 陈雪 周美玉.基于用户体验的界面设计因素分析 [J].设计,2019(01):81-83.

[2].杜艳春. 设计心理学在信息交互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包装,2018(08):56-58.

作者简介:

张芷欣(2001-),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广告设计专业19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文创设计

刘宝水(2001-),男,湖北荆门人,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广告设计专业19级本科生。研究方向:UI设计

作者:刘宝水 张芷欣

第二篇:基于设计心理学角度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摘 要】设计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促进了设计工作的全新发展,在设计工作中不仅实现了心理需求的满足,同时也兼顾了人的生理需求。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中也是如此,如何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规划设计工作的积极作用成为设计人员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在设计工作中一方面要对景观设计的美学因素进行把握,另一方面也要保障广大村民的切实利益。本文结合我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实际,以心理学角度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关键词】设计心理学;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乡村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加强乡村的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各地都着手开展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工作。通过相关规划设计工作,能满足广大村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在设计工作中贯穿以人为本的观念,不仅为乡村创造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从长远眼光来看,对于乡村的建设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如何保障规划设计工作的质量成为设计工作中的重点。

一、设计心理学和乡村景观规划的概述

设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项重要组成,是一种兼顾心理活动和感官的科学,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为很多行业的发展都创造了全新的发展契机。相关设计经验也为新型设计观念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在乡村景观的设计中也是如此,在設计过程中能够借鉴其他设计工作中的经验。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实际上就是乡村建设进入全新发展时期的具体表现,乡村的建设和发展本身就与城市建设和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别,无论是周边环境,还是居民的文化水平都存在差异,这就增加了设计工作的难度。乡村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工作实际上就是对乡村各种景观要素的有效利用,在设计工作中贯穿了整体设计和规划的理念,能够保障设计工作的整体性。

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与设计心理学的关系

设计工作的核心是人,感受设计魅力的主体也是人,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不断提高人的设计参与度,在乡村景观设计工作中也是如此。在设计工作中要结合农村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立足于乡村居民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结合村民的生活习惯和人文风俗,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

换个角度来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和设计心理学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中的相关经验进行总结,能为设计心理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也能为其他设计规划工作的推进提供借鉴。设计心理学的发展同样也能为景观规划设计工作的途径提供帮助。在设计和规划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对这种内在关系进行把握。

三、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工作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为后期工作的推进创造了条件,但是难免还存在一些问题。及时明确这些内在问题,能够提高后期规划和设计工作的针对性,结合实际的设计工作来看,有以下几项问题:

(一)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观念不仅是乡村发展的理念,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理念,想要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念尤为重要。但是结合我国乡村景观建设的实际建设来看,在设计和规划工作中往往忽略了可持续观念,一些设计规划人员为了提高设计规划工作的效率,不惜采用城市规划的一些建设方式,在规划和设计工作中过于注重经济效益,不仅无法达到景观规划设计的理想目标,甚至还会对乡村造成严重的生态污染问题。譬如畜牧产业规划不科学造成的空气污染和垃圾污染等,从长远眼光来看,都会阻碍乡村的建设和发展。

(二)没有做到因地制宜

不同地区的乡村都具有差异性,因为不同乡村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都不尽相同,为了保障规划设计工作的质量,在设计过程中要做到因地制宜。但是很多乡村景观设计规划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水土不服”的情况较为常见,譬如植被建设中乡土自身的植被被取代,这种规划设计方式不仅无法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会增加设计规划工作中的资源消耗,对于乡村景观的设计和规划来说非常不利。因此在后期的设计工作中工作人员要秉持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保障设计规划工作的适应性。

(三)缺乏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是促进环境和人交互的桥梁,在乡村的景观规划设计工作要落实人性化设计。但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大部分乡村居民为了生计进城谋生,“空心村”数量越来越多,乡村居民大多为老人和儿童,如何才能改善乡村的居住环境,为乡村发展探求新的发展契机成为相关设计人员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结合以往的乡村景观设计工作来看,在设计工作中缺乏人性化设计,也是促使居民外出谋生的重要因素。因此人性化设计也成为设计工作中的重点。

四、在乡村景观规划中设计心理学的应用

设计心理学作为设计工作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后期的设计工作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不断为心理学增添全新的时代特色很有必要,结合设计工作的具体内容来看,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设宜居魅力乡村

提高乡村的宜居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乡村的劳动力流失问题,从而为乡村的建设和发展创造出全新动力。宜居性的提高,能够满足居民的生理需求,因此在乡村景观设计规划工作中要着重进行把握,在设计工作中要对居民的主体性进行把握,充分发挥相关管理部门的积极作用,推进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各类污染物的处理。

除此之外,还要着手生态环保措施的推进,在生态环保措施的推进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譬如可以推进乡村雨水花园的建设,一方面能够提高乡村的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也能促进乡村的环保工作。在推进具体的规划工作时,也要对乡村周边的生物多样性进行把握,在保障规划设计效率的同时兼顾乡村的环保工作。

(二)完善乡村景观建设

景观设施的建设主要从居民的感官角度入手。乡村的景观设计规划工作在推进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乡村居民的性别比例、生活习惯和周边风俗。针对一些年轻劳动力流失较为严重的乡村,设计人员要对这些老年人群的日常生活习惯进行把握,结合乡村的生态环境,推进康养区和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满足老年人群的日常生活和娱乐需求。除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之外,还可以适当增加有一些人性化的细节规划设计工作,譬如在乡村道路建设中推进人车分流的模式,不仅能够提高交通效率,也能保护老年人群。在乡村的植被设计工作中也是如此,在设计工作中要结合四季的不同特点选择合理的植被,为居民的日常生活营造一种舒适的外部环境。

(三)推进因地制宜设计

因地制宜是一种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观念,能够帮助设计规划人员在后期的工作过程中充分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从而保障设计工作的合理性。但是结合以往的乡村景观设计规划工作来看,很多设计规划团队都忽略了这一点。不同的乡村景观包含了不同乡村的历史文化,对这些乡村的历史文化进行把握,也能提高景观设计的合理性,因此在設计过程中要秉持因地制宜的设计观念,尤其是要运用一些本土的景观要素。在设计工作中可以对一些建筑垃圾进行重复再利用,不仅降低了规划设计工作的造价,也贯彻了可持续发展观念。譬如可以将青砖等一些建筑垃圾进行再利用,用于新的景观设计和规划中。

在规划工作中也要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在开展具体的设计和规划工作之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征集居民的规划和设计意见。集思广益,一方面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后期设计工作的合理性。居民参与度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归属感,对于乡村的未来发展和建设都有很大帮助。

五、结束语

乡村景观规划和设计工作关乎乡村的长期建设和发展,设计规划人员在具体的设计和规划工作中要结合乡村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增添全新的时代特色,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乡村景观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乡村的发展与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除了设计规划团队以外,相关管理部门也要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完善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切实推进管理工作,为设计规划工作的推进创造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唐雪莹. 基于设计心理学的城市公园景观规划研究——以焦作市"龙源湖公园"规划为例[D]. 2015.

[2] 行昊. 基于美丽乡村视角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探析[J]. 门窗, 2019, No.172(16):156-156.

[3] 唐艳红, 代永贵. 浅析城市景观园林与乡村园林景观[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000(011):199.

[4] 陈韵蕾. 基于生态心理学的当代城市公共艺术规划设计初探[J]. 大众文艺, 2011, 000(017):P.80-80.

[5] 苟倩. 乡村旅游背景下的传统村镇滨水景观设计研究——以川西平原为例[D]. 重庆大学, 2014.

[6] 王晓敏. 园林型家庭农场规划设计研究——以江苏省泗洪县德尚亦农家庭农场为例[D]. 2016.

[7] 徐雁菁. 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探析——以南京市兰溪河-银雀湖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D]. 2015.

[8] 陈琦.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江南地区乡村景观设计研究——以丹阳地区为例[D]. 2007.

作者:王晓晶

第三篇:浅析设计心理学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不断提升。单纯的物质文化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精神层次的追求,加之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生活慢慢向服务型靠拢,而人们也不再满足于一般的技术创新,渐渐追求物质生活以外的精神生活。就服装行业而言,服装设计逐渐包含更丰富的层面。例如,其需要满足的人们情感追求,既要具有艺术美,又要具有实用美,这样才能被人们穿着和使用。

一、设计心理学的相关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大脑外部信息及其隐含和显性行为发生、发展的整合性的学科,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设计心理学是所有设计行业的理论基礎,也是设计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科目。人们在设计过程中表现出的意识和心理反应可以通过设计心理学呈现出来。只有学习掌握设计心理学后,设计者才能更好地了解消费者,从而把服装设计做得更好,更贴近人们的需求。设计者可以通过服装设计来了解设计心理学的应用,以满足用户在服装设计阶段的需求,完成信息传递的过程。

设计师所设计的服装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生活物质需求,如保暖、保护等,还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让消费者在穿着后能自我欣赏。在设计服装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把设计与心理学结合起来,并对消费者进行调研和访谈等,分析消费者对哪一类的服装或产品比较满意。换句话说,大众喜欢的服装设计点在哪,喜欢的风格又是怎样的,要把这类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最后设计出让大众满意的服装和产品。

二、设计心理学与服装之间的关系

设计心理学是心理学在时装设计中的应用,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人们需要采用心理学的观点、方法和研究成果。当前,服装设计师不仅要掌握服装设计专业知识,还需要对消费者有所了解,把握消费者偏好,顺应社会发展趋势。设计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设计者可以将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在服装设计中,在分析服装中各种构成要素后,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服装。事实上,设计心理学不只是一门科学,它结合了很多其他科目,如消费学和创造力科学等。

当今社会,服装设计师想要保证服装内在质量和外观都具有很好的持久生命力,就必须认真研究服装设计心理学,分析人们对服装的功能心理、使用心理、审美心理、消费心理和环境心理,进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设计出时尚新潮的服装。服装只有满足消费者的需球,才具有价值,所以设计师应该做到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消费者的位置上,充分体会消费者穿上服装后的心理状态。这是服装设计成功的基本因素,设计师必须学习好设计心理学,从而更好地服务大众。

三、设计心理学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

设计心理学与人类行为密切相关。从行为角度来看,人们的心理情绪反应会触发相应的行为,如表1所示。表2表明,服装设计中颜色表达的情绪与人的情绪是一致的,当人们被服装中的色彩所刺激,会产生相应的行为。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只看到设计感性的一面,而没有甚至不愿意看到设计理性的一面,认为设计与纯艺术没有区别。其实不然,设计是为了更好地符合大众的审美标准,迎合大众的需求,从而促进服装行业的销售。随着服装设计的发展,设计师已经无法随心所欲地进行设计,而必须考虑很多人为因素,如大众喜好,并且要符合消费者的心理预期等。

调查发现,我国现在越来越重视服装设计,但是服装设计发展得没有那么好,这是为什么呢?其主要原因是人们缺乏创新意识、观念陈旧,没有正确处理人与服装的关系,间接导致中国服装设计发展滞后。不同的负面因素会导致各种不良结果,如表3所示。

四、结语

设计学与其他科目不太一样,它是一门边缘学科,因为它与其他学科大多都有交叉,所以理清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需要很长的过程。根据设计心理学的设计过程,设计师要按照其规律进行服装设计,满足消费者的多方面需求,如色彩、款式等,从而得到大众的认可。为了避免设计中出现错误,人们应该大力进行设计心理学研究。设计心理学不仅需要普遍适用于所有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根据专业差异构建适合每个行业的内容。随着现代设计对人性化需求的不断重视,设计师应更多关注社会文化、价值观等因素对用户需求的影响。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设计心理学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服装设计师必须正确运用设计心理学知识,建立正确的服装用户模型,探索用户的心理需求和操作习惯,这样才能设计出真正适合用户需求的服装。

(四川师范大学)

作者:程如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幼儿园老师个人论文下一篇: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