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管理论文

2022-05-05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语文教育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教学的质量是衡量教学的一种潜在的标准,它决定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效果,想要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要应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根据新时代学生所能理解的定义和实践进行教学,让学生能以他们的方式进行吸收,才是良好的教学模式。高校的语文也是其中要学习的模式之一。

语文教育管理论文 篇1: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管理困境与对策探究

作者简介:仝荣才(1964-),男,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中文教育教学,文学理论研究。

摘要:大学语文教学管理为我国培养了众多身心健康的有志之士,它关爱生命,顺应天性,主张学生学习要量力而行,学贵以心,修身养性,乐学乐教。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下,学生不再把学习当做一件苦差事,而是以学习为乐。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管理法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解放,并且能够启动一种有效激活教学内部动力的新机制,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对学生的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育管理;困境;探究

大学语文教学管理从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出发,主要关注对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趣味的培养,通过塑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以学为乐和乐观开朗的品质。

一、从教育学探究大学语文教学管理的促进作用

大学语文教学管理对学生的有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教育学的有关内容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语文教学管理符合教育的根本目标

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关于这一点,不同的教育学家有着相似的观点与看法。夸美纽斯认为,人只有受到合理而恰当的教育之后才能称之为人,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造就人的事业,帮助人的成长,而这种成长,是能够展现出生命本质意义的成长。在教育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那种扭曲和戕害教育本质的教育形式,而夸美纽斯所说的教育促进人的成长,是与这种教育完全不同的。在夸美纽斯之后,黑格尔又提出“解放”才是教育的本质。

2、大学语文教学管理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目前,虽然全社会都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但是什么是以人为本,怎样做到以人为本仍然有很多人不清楚。笔者认为,人首先要做到的是身心健康。如果连身心健康这一对人基本要求都做不好的话,那么其他的聪明才智也失去了载体,无用武艺之地了。

3、大学语文教学管理能够促进教育主体和谐发展

倡导身心健康的根本是和谐。和谐,包括很多方面,它既有生命个体身体与精神的和谐,还有个体与他人的和谐,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的和谐,理想与现实的和谐等等,人达不到任何一种和谐状态都会变得不健康,甚至是一无所有。大學语文教学管理一直被教育学者称作是一种能够促进人和谐的教学理念,这是因为它充分意识到了影响人和谐发展的各方面因素,把“情趣”当做促进身心发展的催化剂,帮助学生孕育出和谐的心向。

二、从教育史探究大学语文教学管理的促进作用

我国历来重视教育,作为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几千年来,大学语文教学管理为我国培养了众多身心健康的有志之士,在我国的教育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历代的语文教育家秉持天性,在封建社会的桎梏中仍旧不断探索,他们遵循教育规律,为培养学生的,促进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爱生命,顺应天性

我国古代教育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就是顺应人的天性,从个体的天性出发,关爱人的生命发展。“教学也,不能无乐”是很多古人所提倡和追随的教育理念,关于这一点,孔子和荀子都对其持中肯态度。《种树郭橐驼传》是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一篇十分著名的文章,文中对“顺其自然”的教学方法尤为推崇,生动形象地推介了教学管理。而明代的王守仁对此也有相似的观点,他把教学管理比作是催生草木生长的及时雨。

古人的这些观点虽然距离我们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但是现如今再从教育哲学的角度看,他们的观点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尊重生命个体,顺应天性自然,这对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2、量力而行,学贵以心

学习压力与学习动力之间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对学生施加以适当的学习压力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形成,但是一旦学习压力过重,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范围,那么就会适得其反,压力就会变成学生学习的障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张“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反对过分强迫学习,认为这样会对学生造成心理阴影,鼓励学生应该适当调节自己的心境。王守仁对此也表示十分肯定,他认为教师应该“量力而教”,教育的可贵之处不在于教的学生数量的多少,而是教出来的学生“贵精熟”,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思考和防范影响教学对象身心发展的消极因素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教育财富,这对现世的我们在发展教育理念方面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3、修身养性,乐学乐教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孔子倡导教师与学生进行修身养性的信条。王充也认为多读书能够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通过书籍的阅读可以练人心,聪人知。

综观我国教育史,古人的教育理念在维护学生方面为我们做出了积极的开拓,而古人提出的教育对于我们当今的教育也是十分有借鉴价值的。

结语

大学语文教学管理能够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下,学生不再把学习当做一件苦差事,而是以学习为乐,便被动为主动,通过特定的教学情境的设置,大学语文教学给学生带来了美的享受,对学生形成吸引力。在大学语文教学管理理念下,学生对学习不再有很强的心理负担,从而就缓解了学校的紧张氛围,这对激发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徐晓思.自由大学语文·教学管理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7(11)

[2]徐晓思.自由大学语文,教学管理——让大学语文“疯狂”起来[J].江苏教育研究.2008(20)

[3]孙桂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大学语文素质[J].中学大学语文.2009(21)

[4]王家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形神关系[J].中学大学语文.2008(30)

作者:仝荣才

语文教育管理论文 篇2:

新时期高校语文教育管理模式探析

摘要:教学的质量是衡量教学的一种潜在的标准,它决定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效果,想要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要应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根据新时代学生所能理解的定义和实践进行教学,让学生能以他们的方式进行吸收,才是良好的教学模式。高校的语文也是其中要学习的模式之一。但是当前高校的语文存在着不少的弊端,以至于大部分的学生把语文理解成为死记硬背,大大影响了学生知识层面的增长。对于这些问题进行了高效语文管理模式的探析,促进当代学生的语文素质的程度得以提升。

关键词:教学模式;语文;探析;新时期

培养新时期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所有高校的首要任务,然而对于大学生的培养工作就是高校的一大主题和根本任务之一。时代在不停的变化,很多新鲜的成分都随着时代的潮流而产生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这个不断创新的时代,怎么让大学生更好的接受时代的变化,来开展教育管理就一个需要探析的问题。但是很多的高校还是传承着自己的教育模式不会推陈出新,以至于语文教育的管理一成不变,跟不上形式的变化,是对学生教育最大的阻碍。

1我国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

1.1对于学生的管理

当前我国高校对于大学生的管理比较松懈,很多老师上课都是照着传统课本进行教育,导致教育水平的停滞不前,教师很难结合当今社会的趋势进行教学处于故步自封的状态,很难脱离,学生与社会的严重脱节,新知识学不到就知识学不透。大多数高校对于教育的管理模式也是处于封闭状态,只是一味用着陈旧的套路,不敢创新的同时缺乏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且对于学生理论的教学大大超过了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也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对于管理者来说没有提升自身经验和能力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学生所能学习到的经验和发展。

1.2高校内部管理

高校内部对于教师和管理者都是以旧的经验进行选取,有的则是根据理论基础决定的,高校内部管理成分缺少实践和经验,根据理论进行管理效果很是明显,但是教育工作者确是高校的重要成分,是决定学生身心是否可以健康发展的关键,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若是连管理者都不能了解创新不能切身的去体会,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发展依然不见成效。

1.3如何解决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是让管理者走入实际情况,进行大胆尝试与实践,在实施过程中制定合理的管理目标,让自己方法和途径脱离原始的管理常态,带着创新和发展的严谨进行管理。但是要符合实际和科学的尝试,要根据学生和学校的环境等一些因素进行合理的整治,让你的管理能跟上社会的潮流,让你的思想足够符合当前的理念提高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并跟着时代的发展进行改变,只有你学会了合理的创新,学生才会跟上时代的步伐,用最科学的方法去培育对祖国尤为重要的新鲜血液和最优秀的接班人。

2如何有效加强管理创新

2.1利用网络技术

当今适合是信息时代迅速发展的社会,网络技术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运用最先进的网络理念对学生进行管理,让学校的各种资源达到良好的配置效果,更加节省了学校的物力、人力等,也让学生能跟紧时代的步伐。创建学校的管理平台是很有必要,这让能学校的管理人员更好接受这个新鲜的管理模式,开始第一步的大胆尝试,让学生可以根据这个平台了解学校的规定同教师或一些管理人员进行沟通,更好的让学生的想法和管理者的想法相互融合,共同促进他们的发展和进步,学校可通过平台对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了解,及时更新信息,让每一个学生和管理者最快的速度和最便捷的方式了解自己在学校的一些信息,可为学生提供网络选课的途径。很多高校都采取学分制的模式,有必修和选修两种课程,在网上进行选修课的选择可更好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根据自己的空闲时间、兴趣的科目和老师进行选择,不仅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良好的发展,也利于教师对于不同学生和课程有不同的认识,让教师也有一定的创新。让学生多接触一些可以实际操作的项目,可及时用网络更新社团信息、学校组织活动等,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实践学习,有利于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2.2对于学生的管理

高校的学生已经是独立的个體,学校也应该更好的培养他们自主管理的好习惯,可通过寝室的管理,让低年级的同学对高年级同学的寝室归寝、卫生等情况进行管理,让学生可以在控制他人的同时达到良好的控制自己的效果。充分发挥各个班干部的作用,辅导员可脱离学生让他们在班干部的领导下完成一些活动,让学生的自主能力大大提高,让学生独自面对各种社会实践,才能让学生更好的面对这个社会,学会如何吸收社会的新鲜事物和理念,才能让学生对平时的各种情况进行良好的认知。

3新时期高校语文教育管理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3.1课堂教学缺乏实效性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语文这个学科的教学是很复杂的,一篇文章就不同的理解,教师带来的是应试教育的模式,让学生在不理解的情况下死记硬背,往往是长久的循环着课文的背诵和硬性的理解,以实现好成绩为目的,但是对于学生的素质发展来说,他们体会不到诗词歌赋独有韵味,虽然教学改革也在进行,也加入了一些互动和探讨,但是教学的效率却没有因此而得到改善,学生虽然有讨论的过程但也是按部就班,很难真正的把感情带入也没有真正的思索,没有深刻的认知还是恢复到最初的效果。例文和定篇等方式都是学习文本,可任何一种方式的选择,都是在语文能力达到一定基础上而进行的。很多教师在实施教育目标的过程当中,都太过于重视对“感动”的一味追求,却忘记了语文也是需要实效性。因此,缺乏实效性是高校语文课堂教学都避免不了的普遍问题。

3.2非智力因素相对欠缺

学习语文时很多的大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都是满足在智力水平的需要,而没有真正的认识到自己学习的动机、态度、兴趣等非智力的因素,因此在现代语文教育的管理中,学生自己的认知不足以及教师的不重视,导致非智力因素的提升没有带来很大的效果。且大部分学生对于语文学科是很不重视的,认识不到其中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对于学习语文没有特别的积极,也感受不到这些文字堆积的东西有何值得自己探索的地方,对语文真正的失去了兴趣也发现不了其中的乐趣。由于一些非智力因素的缺失,导致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很难在有大的进步和发展空间。

3.3语文教学评價改革没有落到实处

虽然大部分的高校开始落实对于新教学理念的应用,可是教学评价没有得到完善,对于新课程的改革深入的效果就不是特别良好。想要深化学习的改革就要有经队形的去实施,更好的多元化融入语文的教学评价中去。虽然很多教师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性,也逐步的开始应用这一办法,可是真正落实时问题却又很多。教师对于学生掌握情况、价值理念和反思都没有太好的去感受和重视,也起不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4探讨完善教育管理模式相应措施

4.1有针对性的制定教育管理计划

教师和管理者要认清的一点就是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才是教育和教学过程主体,新学期到来初期,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不同的性格和特点,这个时候的性格特征还是相对鲜明的,每一个学生的特点、爱好和兴趣都有着差异,这些性格是语文教学最不能忽视的东西。老师一定要深入的去了解和调查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智力和学习的习惯,更好的去掌握他们的性格、兴趣、特点、学习的独有习惯和对语文的兴趣和掌握情况。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都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关注,不断的进行细致的划分,要更好的去根据他们所能理解的知识和语文知识的追求,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计划,想要提升教学的时效性就要做到根据个人差距进行教学,让学生共同发展和进步。

4.2明确语文教育管理的目标

对于设计语文教育的管理目标,是语文教学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教师在具备设计目标的同时更要避免一些因素的产生,例如概念过于模糊、额按章细节过于笼统价值不追溯根源等。大部分的教师都会用相关的书籍、参考书籍或教案等资料对教学设计目标,这种办法有知识基础但却没有结合实际,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入手。随意教师在设计教育目标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阶段来进行课程的计划和准备,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实际的多维度的综合考量,再者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去制定教学的管理,一定要确保教学目标更实际的符合学生实际要求,学生的功力和非功利等要求要在教学管理的目标中的以实现,这样才可以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教师也要规范自己的教学过程,明确教育目标对于教学的作用和语文教学最主要的目标是什么,更好的去实现个体化、阶段性和特殊化的要求。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知识等方面教师一定要做到细心的观察,可以更好的发现他们的变化并且进行良好的调节,更好的促使语文教育工作更有目的性。

4.3对语文教学管理环节进行优化

教学的环节对于教学的组织过程的关键环节,它决定教学管理的工作对于学生来说有没有更好的发挥它的效果,而且教学的学过和一些活动的组织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但是对于常规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环节设计还是普遍的存在的,例如语文课本中的阅读理解,都是传统的对段落大意的概括和总结,但是教师可让学生换一种方式进行解析,更好的去创新教学环节,可以引导学生从最关键的地方入手进行立即,掌握其中关键的重点和相关的问题的解析。

可以让学生进行创造教学的情境、角色扮演和重要的问题进行讨论等,可更加丰富和完善教学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去尝试写一些不一样的剧本和他们所喜欢的文章等,让他们学会如何更加便捷的掌握要学习的重点和所要体会的情感。

传统的用成绩去考量一个学生学习成果,是教师最不合理的教学评价,这种观念要进行及时的改正,评价的内容和模式要选择多元化的模式,可以让学生与学生或学生自己进行一些评价,更让学生发现不足,让他们共同进步,教师也可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准确分析自己的问题,换位思考对于教师的教育提高也很有帮助,让学生对老师进行一些独特的评价,让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方式有良好的认知。而且评论的内容一定要多元化,比如掌握学生对知识了解的情况款、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发言的情况和知识掌握的情况等一系列的现象。

要同学生一起更好的开拓自己的思维和视野,紧跟时代的变化进行创新,更好适应国家和一些先进教育理想,同这些理念更好的融合同步的发展。这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不断创新的时期,教育的管理更应该顺应时代这个大舞台,面对不同的环境、教学对象和教育手段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迎接更高难度的挑战。各个学校的教育管理也不要懈怠,积极的构建同这个时代相适应的语文教育的管理新型模式,更好的针对性的加强语文教育的管理,提升教学的时效性,促进所有高校学生的语文素质都全面的进行提升。

5结束语

所以在这个经济社会快节奏发展的现代,社会的各界人士都在关注高等教育,对其也越发的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语文教育的发展不应该只是书本上的学习和操作。要更好的用新的模式进行教学,只有高校的氛围管理追寻时代的先进性,才能让语文的教育更加的先进,所以对于高等学校的管理也是对语文教育的一种引导,也是至关重要的途径和方式。

参考文献

[1]郑超锋. 新时期高校语文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 科研, 2016,(12):0031600316.

[2]王治国. 浅议新课改背景下高校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J]. 语文建设, 2013,(12z):1112.

[3]胡昱. 探究新时期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我的高效课堂观[J]. 课外语文:下, 2015,(4):3434.

作者:宿菲菲

语文教育管理论文 篇3:

浅谈语文教学在中职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摘           要]  中职学生因文化课基础薄弱,厌学情绪严重,违规违纪事件时有发生,给中职学校在教育管理方面带来了很大难度,试图从语文学科教学角度,从上好中职生“家国情怀课”“尊师重教课”“诚实守信课”三方面寻求加强中职学生教育管理的方法。

[关    键   词]  语文教学;中职;教育管理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时代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中职生因一技之长而备受社会青睐,中等职业学校也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但因为诸多因素,中职生往往都是些文化课差的学困生报考,他们大多被打上了“差生”的符号。中职生或整天无所事事,或无事生非,无形中加重了中职学校的中职生管理难度。

一、中职生管理难度大的原因

笔者曾担任过中职班班主任兼中职语文教学,中职生整天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犯错后,对于班主任的询问,不是积极承认错误,改正缺点,而是千方百计掩盖、撒谎甚至欺骗老师,这些现象的发生,暴露出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职学生现有的招生政策

目前的招生政策,首先是省级示范高中招生、市级示范高中招生,最后才是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只有那些连普高线都未达到的学生群体,才会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这些学生往往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习惯较差,甚至是教师眼中调皮捣蛋的学生。这些学生聚集在一起,好的习惯不能养成,坏的习惯却相互影响,缺少正能量的影响,导致学生管理难度较大。

(二)中职学生思想道德与语文学科教学的脱节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中职学校普遍存在重实践技能、轻文化素养的现象,学校的专门的思想道德教育被边缘化。其他学科教育只注重本学科内容的教学,没有将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导致学科育人的功能和效果被弱化,学科教学的三维目标被窄化或只达成了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目标。这一点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尤为突出。除语文文本知识外,我们可以从鲁迅的《呐喊》中读出知识分子对国家深沉的热爱,可以从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读出对生命的热爱,可以从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读出对亲人的深情,这些文章都是我们对中职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三)语文教师的文化熏陶作用发挥不明显

语文的世界是情感的、人文的、审美的世界,语文作为理解世界的生命符号,是对生命意志和情怀的一种阐述,也是对历史社会和民族文化的一种透视。语文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提升审美心灵和人文素养的文化使命。我相信:一个深受杜甫忧国忧民思想影响的中职生不会置家国于不顾,一个深受《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中职生不 会损坏公物,一个阅读过“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的中职生不会对同学大打出手。

二、从语文学科角度加强中职生教育管理的途径

解决中职教育管理中的难题,应利用语文课堂主阵地的作用,通过语文教学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又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发挥语文的育人作用,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中,充分发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作用,让中职生涵养文化,注重礼仪,自我管理。努力上好中职生的“家国情怀课”“尊师重教课”“诚实守信课”,中职生管理难度大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一)家国情怀课

“家国情怀”是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基础,是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的前提。家国情怀具备了,学生就会自觉摒弃目光短浅、自私自利、贪图享乐的不良倾向,积极主动承担起肩负的使命和社会责任。

以中职语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为例,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培训学生的文言文知识,让学生读懂课文,了解重点字词句的知识,积累文言文知识,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点。在学生掌握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再重点分析烛之武的说辞,烛之武充分利用秦围郑的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二于楚也”,选择从秦国入手,向秦国提出:亡郑陪邻论(害处)、舍郑有利论(好处)、过河拆桥论(历史)、贪得无厌论(未来)说。面面俱到,委婉曲折,层层深入,极富逻辑性,让学生感受烛之武的睿智和语言的严谨,这是课文教学的拔高点。这些都是语文学科本身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也就是要尊重语文学科的特质。另一方面,作为语文老师,通过深入细致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秦晋围鄭”,当郑公请求烛之武时,烛之武却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年轻时满腹经纶,也曾想报效国家,立行立功,但缺少伯乐,致使自己蹉跎岁月,在未被国家早先重用的情况下,常人思维烛之武早就心怀不满,绝不会再为之卖命,甚至想早点看到郑伯有难,好一解多年心中的怨气。但涉及国家安全时,他仍然挺身而出,“夜缒而出”,当时已兵临城下,他这一去,是去和虎狼讲道理,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临危受命,没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烛之武是不会羊入虎口的。正是烛之武的爱国情、言论智、行为勇,最终使郑国转危为安,可以引导学生得出“三寸不烂之舌胜于百万雄师”的结论。这充分说明了烛之武深爱自己的国家,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利用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对学生开展教育,要求中职学生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既要有报国之志又要有本领之能。放手让中职生通过实验、实训课苦练本领。努力创造条件让其刻苦学习、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教育学生将来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强化内功,提升涵养,竭尽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习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让他们心中有理想、手中有任务、闲暇有事做,将注意力转移到好好学习、苦练本领上,就会逐步减少错误行为,降低班级管理难度。

(二)尊师重教课

在对中职生的管理中,部分中职生任性而为,不服从教师、班主任的管理,违反学校纪律现象屡屡发生,究其原因,就是不愿意听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教育,缺乏尊师意识。

我们在讲授《师说》这一课时,可以培养中职生的尊师意识,如文章中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受业解惑”;通过学习,明确人都有学习的必要,求学的人肯定有老师,肯定是跟从老师学习。老师的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其中,解惑是教师最具体的任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而从师学习的前提就是要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育和管理。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延伸开来,在古代,人们把教师与天、地、君、亲并列敬仰。《礼记·曲礼上》载:“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意思是学习之礼,只听说到老师处学习,没听说让老师上门来教的;懂礼的人,只听说别人主动来学,没听说主动去教人的。足见师道之尊。特别是在古代,师生相处,尊师的礼数套路严格细致。诸如出行、站立、路遇、谈话、饮食、穿戴等都有详细的条目规定。比如跟老师出行,只能尾随其后,不可越过老师而与旁人搭腔说话。路遇老师,要快步向前,先站正了,再拱手向老师表示敬意;老师问话就答,不问速退一侧。在座谈或筵席之间,面前倘有老师的书籍或琴、瑟等,应跪着把它搬开,切不可抬脚跨过。陪老师闲坐,老师问事,要等老师说完再回答;向老师请教时要起立。老师召唤时,答应不能用“诺”,而要用“唯”来回答,并且起立,以示恭敬,再补充“程门立雪”的故事。最后教师总结:虽然时代在发展,观念在进步,虽然现在的中职生不需要古代尊师的繁文缛节,但尊师意识永远都不过时,学生听从教师的教诲、服从教师的管理只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程度的进步而历久弥新。

(三)诚实守信课

中职生犯错后往往不是积极承认错误,而是千方百计掩盖错误,为自己的错误寻找理由和借口,实质是诚信意识缺乏,丢弃了诚实守信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我们在讲授课文时,也可做适当的延伸,比如在讲授《鸿门宴》时,在分析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时,我们可以提及成语“一诺千金”——历史人物季布。季布是秦末汉初人,此人曾是项羽手下的得力干将,极为诚信,也因此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当时流行“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楚汉之争时,项羽派他率领军队,曾屡次使汉王刘邦受到困窘。等到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王朝后,刘邦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当时有不少人感念于季布的诚信,都愿意舍命千方百计保护他,帮他免于灾祸,连深受刘邦信任的大臣夏侯婴也不例外,亲自为季布向刘邦说情,让刘邦收为己用。刘邦迫于巨大压力,也意识到如杀害季布,相当于做了一件失信于天下的蠢事,最后权衡利弊,终于不再缉拿季布,反而将季布拉拢到自己的阵营,封季布为郎中,以收买人心,为己所用。以此为教学素材,对中职生开展诚信教育。

总之,“文道合一”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选进中职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这一特点决定了该学科教学必须把学科知识教学和思想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渗透。语文教学,离开了“文”的传授来讲“道”,就不是语文教学了。同样,离开“道”的教育来谈“文”,也就成了灌输机械枯燥道德的文字符号,也是不可想象的,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才能把握语文学科性质特点的真谛。正如语文课程标准界定的那样:“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对于中职语文教师,我们应当从细处着眼,坚持不懈地抓好这项教育任务,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字、詞、句、篇等语文知识,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这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点,是语文学科的特质,也是尊重语文学科知识要点和理论体系以及自身规律的必然要求,更要通过语文教学净化学生心灵,塑造学生美好道德,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促进道德精神的内化,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通过语文的学习来熏陶、感染中职学生。这既是中职生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加强中职学生教育管理的手段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吴蕴曾.试论中小学诚信教育[J].教育文汇,2016(3).

[2]马春芬.上好人生第一课,切实发挥家庭的育人功能[J].中国德育,2018(19).

[3]郑彩华.中小学校德育衔接的问题与应对[J].中国德育,2018(19).

编辑 常超波

作者:宣峥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物流产业发展论文下一篇:医学影像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