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

2024-07-21

《谏太宗十思疏》(精选4篇)

《谏太宗十思疏》 第1篇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奏章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述意见的一种专门文体, 既可以书面表述, 也可以当廷陈述, 内容比较接近口语, 体例也是大致相似的。我们愿意从历史资料《谏太宗十思疏》的记载去充分体认两位英才之间的良好互动, 学习谈话的“话术”。

一.迂回战术应对不是很有利的谈话局面

说到不利的谈话局面, 一般指要么是涉及到对方不太友好的谈话态度, 要么就是自己所涉及的内容比较敏感忌讳, 不适合马上展开谈话内容, 这时候不妨来学学魏征的谈话开门法。为了说服唐太宗接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等观点, 魏征转了两道弯:

第一道弯是用比喻类比的语言来增壮声势。魏征说:“我听说要想树长得好, 必须要使它的根基牢固;要想使水流得远, 必须使水源畅通无阻;想要国家长治久安, 必须加厚恩德和道义。水源不顺畅却希望水流得远;根基不巩固却希望树木长得好;恩德不深厚却希望国家安定, 臣这个愚昧无知的人也知道不可以, 何况是明智的人呢?!” (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臣虽下愚, 知其不可, 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 居域中之大, 不念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也。)

谈话中, 比喻类比的语言总是要形象具体些, 并且表面上是分离了一部分视线出去, 其实是偕同同路者群起而反攻。从大自然的现象开始说起, 魏征就设计好了自己的谈话路线, 那就是要唐太宗加强自己的朝纲治理, 这通常是和统治者的施政态度和内容相关的。既然万物与你同兴衰, 你就没有必要违抗这种普遍的规律。所以该怎么办是一目了然的事情。这样的比喻类比方式都是有一种共性的东西在里面的, 当前面的角色出场后, 后面的力量就有了建设性的铺排效应, 前面的共性内容再点到即止, 也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结果。所以魏征在表述完了自己的基本意思后, 就说到自己的愚笨认识所得, 那么隐含的意思就非常明显了。

除了比喻类比之外, 魏征转的第二道弯是以退为进。

他接着说:“历代所有的君王, 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 开头做得好的实在是多, 但能够保持到底的很少, 难道不是得到容易守成困难么?!因为处在深厚的忧患之中, 一定竭尽诚心对待臣民。志得意满之后就放纵自己的情感看不起别人。竭尽诚心就算是敌人也会成为好友, 轻视他物的话就算是亲骨肉也会形同陌路的人。虽然可以用严酷的刑法监督人民, 用威势恐吓人民, 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法, 不会让人们怀念皇上的仁慈。人们只是用谦恭的外表来掩饰内心的不满。” (原文:凡百元首, 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 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 必竭诚以待下, 既得志, 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 振之以威怒, 终苟免而不怀仁, 貌恭而不心服。) ”

所谓的以退为进, 就是对象暗地被转换挪移了下, 注意焦点始终还是保持的。也最好是把他处对象的不良表现端出来说, 可以就收到了隔山打牛的效果。魏征扩大了对象的范围, 虽然说的是历代君王的成败得失, 但所指为何不言而喻。

在以退为进的过程里, 把话题从良好的方向拐到它的反方向, 从好的事情说到不好的一面, 有对比的意味在里面。这样在听众的注意力方面形成一种逆挽之势, 好像是岔开了话题, 但凝神一想, 好像又是加重内劲, 使语言获得了穿透的功力。

二.凛然正气应对需要有说服力的僵谈场面

谈话遇到的难题有时就是要说服别人改变原先错误的立场, 这样就得要求说话人自己首先得有一个正确的立场。因为谈话是面对面的接触, 交往双方的思维又都是动向的, 这样会使话题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而且有时交谈的一方控制了谈话的主动权, 另一方就很难继续自己的说话内容, 这时就要坚定自己的谈话态度, 创造有利的谈话语境条件。良好的讲话态度更是讲话成功的首要条件, 否则一切谈话方法都无从使用。

魏征在这次“谈话”里应该说要说的内容是很多的, 但可以感受到的就是他从容不迫的气势。他镇定自若的态度很好地安排了说话的内容:

先摆出谈话的大致方向, 要求君王慎重考虑自己的治国方略, 用比喻类比的语言迂回前进;

接着铺陈要害, 说明不这样做就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具体内容见上) ;

然后分条讲述, 鞭辟入里:“假如真正见到心爱的东西, 就想到知足来自我警惕;将要大兴土木, 就要想到停止来使老百姓安定;思虑位置高会招致危险, 就想到要谦虚平和, 自我修养;惧怕自满自封, 就想到应当象江海那样处在百川的下游;喜好游乐, 就想到以三次为限度;担忧自己懈怠, 就想到应当谨慎地开始、慎重地结束;忧虑视听蔽塞, 就想到应当虚心地容纳下属的意见;惧怕谗邪, 就想到端正自己斥逐奸佞;恩惠加给臣下时, 就想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就胡乱奖赏;刑法加给臣下时, 就要想到不要因为生气而滥用惩处。” (诚能见可欲, 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 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 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 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 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 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 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 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 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最后正面劝说, 语重心长地提出建议, 容人参考, 留有余地。有了前面的基础, 这时再说什么都不为过, 态度真诚则可。顺带还可展望一下将来的宏图, 说明改正做法后的前景, 那必定是很好的局面:“全部履行这十个所想, 宏扬那九种德行, 挑选贤能的人任用他, 选择正确的意见听从它, 那么, 智慧的人会全部献出他的谋略, 勇敢的人会竭尽他的力气, 仁德的人遍施他的恩惠, 诚实的人献出他的忠心。文武并用, 垂衣拱手地治理, 又何必自己劳神苦思, 代替百官的职责劳役呢? (总此十思, 宏兹九德, 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 则智者尽其谋, 勇者竭其力, 仁者播其惠, 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 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 代百司之职役哉?)

这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关说理谈话的有益的启示:

一要坦白真诚。把自己的想法真实表达出来, 以诚相见。含混法、遮掩法、推诿法和蛮横法也许会取得一些阶段性、战略性的暂时“优势”, 但不是值得提倡的真正的谈话方法。

二要谦虚谨慎。说话时不盛气凌人, 不刻薄无礼, 即便是指摘对方的缺点错误, 也可以用探询的态度, 这比把自己的意图强加于人要好得多。

三要认真严肃。不是要你板着面孔训人, 但也绝不是轻浮随便地大放厥词。谈话要实在真切, 说话也要有责任心, 句句有用, 这样还能博得人们的信任, 有助于增加自身魅力。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忧虑大唐王朝繁荣背后的危机的力作, 在群臣齐唱赞歌的时候, 这篇文章却使唐太宗看后感到十分羞愧, 连忙从谏改过。不失为是“谈话”佳篇。有人说魏征是个不会说话又敢说话的人, 他的美名得益于唐太宗的宽容开明, 但是史料记载唐太宗有一次在下朝之后跑到自己的寝宫恨恨地说:“有机会我一定要杀了那个老头子!”长孙皇后听说此话后, 便问何事让帝王如此恼怒。唐太宗说:“魏征这个家伙, 总是在上朝的时候指摘我的疏漏之处, 让人真的是很没有面子!”长孙皇后没有再言语, 只是马上换了朝服站在庭院当中恭贺唐太宗。皇后的突然行为让唐太宗感到十分诧异。长孙皇后说:“臣妾听说, 主上圣明才会有敢于进谏的忠臣, 今天魏征耿直正说明圣上的英明, 所以臣妾向皇上道贺。”唐太宗转念一想, 确实自己计较了一些不该计较的东西, 于是对魏征和皇后心存感激。

《谏太宗十思疏》 第2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中的实词虚词,掌握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和活用词。

2、熟悉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使用,层层推进的排比运用。

3、了解本文作为“疏”这种文体,不囿于骈体文形式,不咬文嚼字、不大量用典,既不失骈文的华美整饬,又自然流畅地表达真情实感。

过程与方法:预习、整理、翻译、巩固、练习

情感与态度:学习魏征直言敢谏的精神,领会奏疏中“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思想。教学重点难点:

1、熟悉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使用,层层推进的排比运用。

2、领会奏疏中“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思想。

一、预习要求:

1、疏通全文,给出关键字,请同学预习课文并作整理字词解释。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

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

2、找出文中中心论点。

3、找出文中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之处。

二、介绍作家作品文体

魏征(580-643)字玄成,河北下曲阳(今属河北省晋州市)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以直言敢谏著称,史有“诤臣”称之。隋大业末年,魏徵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后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徵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

1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

贞观十六年(642),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所遣探视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疏”:疏是一种文体,是封建时代臣子向君王分类陈述自己队某事的看法的一种文体,又可以叫做“奏章”。

三、导入课文

唐太宗有一句话非常有名,“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这句话是他在吊唁大臣时说的,大家知道是哪一个大臣吗?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的作者——魏征。唐太宗甚至讲到,“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可见魏征作为直言敢谏的大臣对唐太宗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四、疏通全文,翻译重点字词并翻译全文。

五、分析课文

1、请找出全文论点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文章是怎样展开来论述这个论点的?

第一节:以“固本”“浚源”为喻,提出并论述“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观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两个比喻使抽象的道理生动......

形象,浅显易懂。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而况于明哲乎?从反面论述,反问修辞,语气婉曲而强劲,柔中含刚,表现出魏..

征敢于直谏的风貌和善于言辞的风采。◆接着又用比喻的方法指出不居安思危不积德义就无法是国家安定,用语步步推进,咄咄逼人。

这一段用设喻手法,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并论述“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强调了“积其德义”的重要性。

固本

(比喻、对比论证 反问)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论点)

浚源

第二节:总结历史经验,从创业、守成等方面论述“积其德义”的道理。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用自古以来封建帝王“善始”.....

而不“克终”的事实,提出创业、守业的难易问题。统治者在创业和守业的不同时期采用了不同态度导致守业不易。

◆分析统治者不同时期会有的不同态度及结果。

时期态度结果

创业竭诚以待下吴越为一体

守业纵情以傲物骨肉为行路(对比论证)

◆层层推论,揭示了不积德义的危害性。

这一段通过对比论证和层层递进的方法,揭示了不积德义的危害,告诫太宗,身为国君,得志以后,不能纵情傲物,否则有“覆舟”危险。

第三节:提出“积德义”的具体做法,即十思,并指出效果。

◆十思的核心内容是正己安人,分为五方面:

做法

生活方面戒奢侈——俭

待人方面戒骄躁——谦

处事方面戒放纵——慎

用人方面戒偏邪——正

执法方面戒偏颇——明

◆假设如果真能做到“十思”,那么效果是不用劳神苦思就能出现“垂拱而治”的局面。用反问收束,语气强烈,有震动君心的力量。

这一段用层层递进、排比修辞的手法,似江河奔泻、气势恢宏。

六、写作特点:

1、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层层递进、反问的方法使说理透彻充分、生动形象、气势一泻千里。

2、骈体文特点,多用排比、对偶等整句,但不囿于形式,敢于用散句表达真情实感。言之有物,切中时弊,既有骈文的华美整饬,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

七、文言练习

一词多义:

善善始者实繁

择善而从之

诚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诚能见可欲

盖克终者盖寡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特殊句式: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2)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3)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4)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古今异义:

承天景命 古义:今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古义:今义: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古义:今义: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古义:今义: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1)下列四组实词含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闻道有先后/且夫我尝少仲尼之闻

B.善始者实繁/春华秋实/叶徒相似,其实不同

C.振之以威怒/振长策而御宇内/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D.塞源而欲流长也/流水不腐/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2)下列四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克终者盖寡/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则思知止以安人

C.德不厚而思国之安/塞源而欲流长也

D.善始者实繁/勇者竭其力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帝王位高权重,处在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历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刚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

(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古今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B.凡昔元首,承天景命

C.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D.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5)下列对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这里的三个“而”,用法相同,都是表示意思的转折。

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这里“以”和“而”在相对位置出现,意思是接近的,“却”,都表示意思的转折。

C.“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这里的三个“则”用法相同,都是“(如果)……那么”的意思。

《谏太宗十思疏》 第3篇

笔者发现,在第三段中,魏征向皇帝提出“十思”的建议时,课文下面的一处注释令人费解:“三驱,网三面,留一面。”这是解释“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中的“三驱”的。当然,如果仅仅就整个句子而言,这种解释尚好理解,无非是劝谏皇上要节度私欲、勿贪享乐,狩猎时对鸟兽怀有仁慈之心,不要赶尽杀绝之意。但是,如果爱钻牛角尖的读者,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三驱”就是“网开三面,留一面呢”?驱,往往是“奔走,驱赶”之意,根据字典上的解释,无论如何与“网”是沾不上边的。

确实,除了课本上的注释之外,其它书本上也有不同的解释。例如《古文观止》中,便将“三驱”解释为“一年打猎三次”。就整篇文章的理解来看,这种解释也未尝不可,而且更容易令人信服。难道是课本上解释有误吗?驱,《说文解字》中注释为“从马区声,岂俱切。马驰也。驱马,自人策马言之”。可见,人以鞭策马,马的反应称为“驱”。

那么,“三驱”究竟是“一年驱赶(打猎)三次”还是“三面包围、驱赶”呢?

早在《春秋》中即提出了君主田猎的“三田制”,以限制天子打猎的时间。据说在此之前,天子四季都可以出猎,孔子认为夏季打猎,有违天时,所以限制一年只能春、秋、冬三季田猎。古代天子田猎是一件大事,有保护庄稼、祭祀、练兵等多重含义,并非只是打打猎那么简单,更是一件重要的政治活动。因此后世君主多推行“三驱之礼”。由此可见,早期的“三驱”确实应指“一年打猎三次”,因为夏天是动植物生长、繁衍的重要阶段,此时禁止打猎,对生态有着积极的保护作用,更重要的是借助这一方式,统治者向被统治者传递着一种“仁”的信息。因此《汉书·五行志》中有“故行步有佩玉之度,登车有和鸾之节,田猎有三驱之制。此谓田以三驱以为度”。这里可见,三驱已成为一种古代礼制。

南朝陈末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马融》云:“三驱者,一日干豆,二日宾客,三日军庖。”后人即解释为:一年打猎三次,分作三个用途,即祭祀(豆,古代一种盛器。干豆,即置干肉于豆中以祭)、宴客、充当军粮。

但是另一种说法也十分普遍。

在《向易》中却特别提倡古代天子打猎的“三驱”之法,不主张对野生动物一网打尽。《比卜》中记载:“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意即:最明显的比附措施是用“三驱”之法,放走前面的野兽,使周围的邑民百姓没有戒备之心(意为不搔扰狩猎地区民众),这样才是吉利的。《周义正义》解释说:“凡三驱之礼,禽向己者则舍之,背己者则射之,故失其前禽也。”即打猎时将三面包围,放开一面,进来的野兽,凡是面对自己直冲过来的,一律放走;凡是背朝自己的则可以射杀。这样就可以保证野生动物资源不枯竭。孔颖达注疏:“褚氏诸儒皆以为三面著人驱禽。必知三面者,禽唯有背己、向己、趣己,故左右及于后,皆有驱之。”可见,驱,本是打猎的一种形式,而仅围三面,则显出猎者的仁慈了。这里的“三驱”即应解释为“三面驱赶”。

由此可见,“三驱”确有两种解释:一年在春、秋、冬季打猎三次;打猎时仅从三面驱赶,让鸟兽有路可逃。无论是哪一种解释,我们都可以看出,这是统治者表明自己“仁”治的一个方式。

再说网。古代的网作于渔猎,细分为很多种。罿,即捉鸟的网;罘,用来捕野兔等略大走兽,罟,即我们现在所知的“渔网”。《史记·殷本纪》中便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阐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这个典故与前两种对于“三驱”的理解似有不同,在这里,商汤似乎更是一位至仁之君,如果百姓为鸟兽,对于他来说,归顺与否完全顺其自然。也只有汤这样的圣主才具有“去三面,留一面”的自信和勇气。后来的统治者皆以三驱为度,以示好生之德,多少也是受汤的影响。但对于汤的潇洒,却并未完全继承,而演变为三面驱围,仅张一面之网。被猎动物迎面奔逃者,可免于猎杀。

后来在佛教发展高峰的南朝梁代,武帝萧衍笃信佛教,他撰写了《断酒肉文》,断绝荤腥,而且颁布了《断杀绝宗庙牺牲诏》,禁止宗庙的牺牲。这是有违儒家礼法的,但他认为杀生吃肉是不慈悲的表现,与佛教慈悲为本相悖,坚持推行。在《断杀绝宗庙牺牲诏》中即引用“三驱之礼,向我者舍,背我者射”来作为论据,支持自己禁止丹阳、琅琊二境渔猎的诏令。这便将“好生之德”做得更加干脆。当然,梁武帝是出于宗教的信仰,他的做法并不能代表多数。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 第4篇

学习目标

1.学习、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进一步熟悉文言特殊句式。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体味魏征高超的劝谏艺术。

3.领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的道理及“十思”的积极意义。魏征

学习重点:

1.掌握文言字词,疏通文句,培养文言语感。2.了解论证方法,理解“十思”内涵。

学习难点:理解作者的思想及追求的理想政治境界。学习内容:1.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

2.文章的论证思路及论证方法。课堂训练:

(一)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壅.蔽()懈怠.()浚.()谗.邪()谬.赏()滥.刑()豫.游()垂拱.()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C.傲物则骨肉..为行路。D.虑壅蔽,则思虚心..

以纳下。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永保无疆之休. 休:休息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物:事物 C.虽董.之以严刑 董:督责 D.念高危,则思谦冲.

以自牧 冲:冲动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自牧:自我约束 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三驱: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C.亏无为之大道..哉 大道:最高的境界 D.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 司职:司仪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1

黜.恶()A.震之以威怒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C.人君当神器之重 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 D.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5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重(当然)

B.承天景命(大)..

C.盖在殷忧(深)

D.克终者盖寡(能够)..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善始者实繁 择善而从之 ..B.居域中之大 怨不在大 ..C.臣闻求木之长者 塞源而欲流长也 ..D.不念居安思危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3.“下”字用法相同的一对是()和()

①臣虽下愚

②必竭诚以待下 ③则思江海下百川 ④则思虚心以纳下 4.翻译句子:

(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5.对《谏太宗十思疏》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以“固木”、“浚泉”为喻,提出全文主旨:“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2 接着,在原来比喻的基础上从反面设喻,一正一反,对比鲜明。

B.第二段指出历代帝王能有好的开始却不能坚持到底的原因是“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劝说唐太宗要竭诚以待下。这给当时骄奢忘本的唐太宗当头棒喝。

C.文章第三段“十思”内容,是“积其德义”的具体化。指出,若照其行事就可以不必“劳

”了。

D.进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就是直言不讳,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效果强烈,而有时是最冒险的;另一种就是婉转进谏,更像是在讲故事,却不乏趣味,魏征用的正是第二种。

【参考答案】 课堂训练

(一)1.yōng dài jùn chán chù miù làn yù gǒng 2.C(A项中“根本”古义为“树木的根”;今义为“基础”。B项中“纵情”文中意为放 纵感情(骄傲);今多指“尽情”。C项中“骨肉”古今都指亲人(父母兄弟子女等)。D项中“虚心”,这里是实指,是“使心虚”之意;在现代汉语中,则已经高度抽象化,成为一种美德,一种谦虚的表现。)3.C(A “休”,美好。B “物”,他人。D “冲”,谦虚)4.D(司职:管理职事。)

5.C(A 介词,用/介词,因为 B 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却 C 结构助词,的 D 那么,就/ 表判断,“是”)课堂训练

(二)1.A 2.D 3.②和④

4.(1)想使国家安定,就一定要积聚自己的道德仁 义(2)竭尽诚意,那么即使象吴、越那样敌对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个整体;傲视他人,那么

骨肉至亲也会疏远得象过路人一样 5.D

课后训练: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帝宴群臣积翠池,酣乐赋诗。徵赋《西汉》,其卒章曰:‚终藉叔孙礼,方知皇帝尊。‛帝曰:‚徵言未尝不约我以礼。‛它日,从容问曰:‚比政治若何?‛徵见久承平,帝意有所忽,因对曰:‚陛下贞观之初,导人使谏。三年以后,见谏者悦而从之。比一二年,勉强受谏,而终不平也。‛帝惊曰:‚公何物验之?‛对曰:‚陛下初即位,论元律师死,孙伏伽谏以为法不当死,陛下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或曰:‘赏太厚。’答曰:‘朕即位,未有谏者,所以赏之。’此导人使谏也。后柳雄妄诉隋资,有司得,劾其伪,将论死,戴胄奏罪当徒,执之四五然后赦。谓胄曰‘弟守法如此,不畏滥罚。‛此悦而从谏也。近皇甫德参上书言‘修洛阳宫,劳人也;收地租,厚敛也;俗尚高髻,宫中所化也。’陛下恚曰:‘是子使国家不役一人,不收一租,宫人无发,乃称其意。’臣奏:‘人臣上书,不激切不能起人主意,激切即近讪谤。’于时,陛下虽从臣言,赏帛罢之,意终不平。此难于受谏也。‛帝悟曰:‚非公,无能道此者。人苦不自觉耳!‛(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二十二·魏徵》)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①其卒章曰(最后)

②徵言未尝不约我以礼(约束)

③直百万(只)

④徵见久...承平(太平)

⑤劾其伪(核对)

⑥执之四五然后赦(争执)

⑦宫中所化也(影响....感化)

⑧陛下恚曰(发誓).A.③⑤⑧

B.①⑥⑦ C.②④⑥

D.①④⑧ 2.加点的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凡百元首

B.比政治若何 ....C.勉强受谏

D.人苦不自觉耳 ....3.不属于介宾结构后置的一项是()

A.徵言未尝不约我以礼

B.陛下赐以兰陵公主园

C.导人使谏

D.帝宴群臣积翠池

4.对语段透露出来的信息的筛选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魏徵指唐太宗纳谏三阶段的表现分别是:“导人使谏”、“见谏者悦而从之”和“勉强受谏”,与此相关的人物分别是:孙伏伽、戴胄、皇甫德参与魏徵。B.唐太宗虽为明君,但文中也提到,他因国势承平已久而心生过怠惰忽慢。

C.魏徵在积翠池宴上借赋《西汉》寄讽谏之意,当时唐太宗没有领会,所以后来又追问此事,才有君臣一番论谏的对话。

D.魏徵言谏,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条分缕析,不仅达到进谏的目的,而且使唐太宗番然省悟。5.翻译:

(1)见谏者悦而从之

(2)是子使国家不役一人,不收一租,宫人无发,乃称其意

【参考答案】

1.A 2.C 3.C 4.C 5.(1)见到进谏的人就感到高兴并听从他们的意见(2)4 这是

上一篇:会计控制下一篇:观察(体验)生活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