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特征范文

2024-07-25

变化特征范文(精选12篇)

变化特征 第1篇

汾河上游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了大量的水土保持措施, 径流规律发生了变化,深入剖析该流域径流的变化特征,揭示其演变规律,对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选取汾河上游的控制站静乐站作为该流域的代表站,基于该站1956-2008年天然年径流时间序列,运用累计距平法、小波分析法和滑动t检验等方 法,分析了静 乐站年径流变化的趋势特征、周期特征和突变特征,揭示了流域径流的变化规律,为汾河水库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静乐水文站为汾河上游干流控制站,也是汾河水库最重要的入库站,位于山西省 静乐县沙 会村,东经111°55′,北纬38° 21′,流域面积2 799km2,控制河长95.2km。该站是山西省西北变质岩土石山区域代表站,设站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研究该类区域水文特性变化规律。流域内地形地貌类别主要为黄土丘陵土石山区,河谷以砂页岩为主,河流两岸阶地以黄土为主, 各支流的上游以片麻岩、石灰岩为主。林木较少且分布不均, 特别是流域中下部林木稀少,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这部分约占总控制面积的2/3以上。

1.2研究方法

1.2.1累计距平法

运用累积距平曲线分析径流的变化趋势,即对某一距平值序列Tdt(t=1,2,3,…,n),在样本中 某一时刻t的累积距 平值为:

把I(t)随时间变化绘制成累积距平曲线,以距平曲线的波动来反映径流变化幅度,累积距平曲线的上升和下降反映了径流随时间变化的增加和降低,曲线上的微小变化只反映径流的短期波动,曲线大的 变化趋势 则可反映 径流的长 期演变趋 势[8]。

1.2.2小波分析法

小波分析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信号、时频局部化分析方法,利于分析径流序列的多种频率成分,可以广泛应用于水文水资源中多时间尺度分析、水文时间序列变化特性分析、水文预测预报和随机模拟方面[9]。小波分析涉及小波函数和小波变换, 小波方差出现极值的时间尺度即为序列周期的时间尺度。

(1)小波函数。小波函数指的是具有震荡特性、能够迅速衰减到零的一类函数,也称基小波,其伸缩和平移构成一簇函数系:

式中:ψ(t)为基小波,其伸缩和平移构成一簇函数系:

式中:ψa,b(t)为分析小波或连续小波;a为尺度因子,反映了小波的周期长度;b为时间因子,反映了在时间上的平移。基本小波函数有Mexican hat小波、Wave小波和Morlet小波等。

(2)小波变换。令L2(R)表示定义 在实轴上、可测的平 方可积函数空间,则对于信号f(t)∈L2(R),其连续小波变换为:

式中:为ψ(t)的复共轭函数;Wf(a,b)称为小波系数。实际工作中,信号常常是离散的,如f(kΔt)(k=1,2 ,…,N;Δt为取样时间间隔),则式(4)的离散形式表达为:

Wf(a,b)是时间序列f(t)或f(kΔt)通过单位脉冲响应的滤波器的输出,能同时反映时域参数b和频域参数a的特性。 当a较小时,对频域的分辨率低,对时域的分辨率高;当a增大时,对频域的分辨率高,对时域的分辨率低。因此,小波变换能实现了窗口的大小固定、形状可变的时频局部化。正是这个意义上小波变换被誉为数学显微镜。通过小波系数的分析,可识别研究对象多时间尺度演变特性。

1.2.3滑动t检验法

通过考察2组样本平 均值的差 异是否显 著来检验 突变[10]。对总样本量为n的序列x,人为设置 某一时刻 为基准点,取前后长度分别为n1、n2的2个子序列(一般取n1=n2)进行连续的滑动计算,得到t的统计量序列。给定显著性水平α, 确定临界值tα/2,若|t|<tα/2,则认为基准点前后的2个子序列均值无显著差异,否则认为在基准点时刻即出现了突变。滑动t检验公式为:

式中:x1、x2分别为2个子序列的均值;s1、s2分别为2个子序列的标准差。

2变化趋势分析

径流序列随着时间的增加呈现连续递减或是递增的变动就是径流序列的趋势变化。汾河流域地处半干旱过渡区,河流径流主要依靠降水补给,气候因子的变化势必会引起径流的变化。近半个世纪以来,温度的升高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流域内河流的年径流量,使得年径流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年径流的线性倾向斜率为82.63万m3/(10a)。静乐站径流年际特征值统计见表1,静乐站历年径流累计距平曲线见图1。结果表明,年径流量以1979年为界可以明显的分为2个部分,1979年前径流量较大,均值为27 787万m3,呈现增加的趋势,1979年后径流 均值为18 129万m3,呈现减少 的趋势。

万 m3

从不同的年代来 看,年径流量 变化又表 现出一定 的波动性。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静乐站年径流量的丰水期,其平均值达到了31 047万m3,最大年径流量达到81 911万m3,发生在1967年。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初是静乐站年径流量的枯水期,其均值分别为18 057和14 513万m3,其值达到了近50a来的最低值,发生的最小年份也有同样的特点。

3周期特征分析

本文选用Morlet小波作为 母函数对 径流量进 行小波变 化,Morlet小波为复数小波,其函数表达式为:

式中:ω0为常数,且当 ω0≥5时,Morlet小波能满 足允许性 条件。

图2给出了静乐站年径流序列小波方差图。小波方差的大小代表某一尺度成分的多少,反映它所对应时段尺度的周期性是否明显,小波方差值越大,它所对应的时段尺度的周期性越明显。从图2中可以看 出,静乐站年 径流存在 明显的周 期性,汾河年径流序列在10a和14a的时间尺度上小波方差值最大,周期最明显,是河流的第1主周期;在10a以下的时间尺度上,小波方差值均较小,在3a的时间尺度上存在一个局部的极值点,是径流的第2主周期。且年径流序列的小波方差值具有“两头低、中间高”的特点,时间尺度的周期性比较明显。

小波变换的实部和模平方是2个重要的变量。实部表示不同特征时间尺度信号在不同时间上的分布和位相2方面的信息,模平方大小表示特征时间尺度能量的强弱。采用Morlet小波对静乐站年径流量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可以得到小波变换系数的实部、虚部、模平方和位相等信息,通过对小波系数实部和模平方的分析,可以揭示径流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结构。小波系数实部的时频结构图可以表征不同时间尺度下的丰枯位相结构,图3为径流序列Morlet小波变换实部的时频分布。从图3可以看出,把周期变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1956-1976年共21a为一段,1977-1995年共20a为一段,1996-2008年共14 a为一段。在第1阶段,12~18a的周期震荡最为明显,其中心时间尺度为15a左右;进入第2阶段后,分裂为一个12a左右的周期和一个20a左右的周期;第3个阶段逐渐合并10~20a的周期,中心时间尺度在15a左右,15a尺度的周期变化在整个分析时段表现得非常稳定,具有全局性。由此可见,汾河上游径流序列变化具有15a左右的周期。

4突变特征分析

径流突变是普遍存在的 一个重要 现象,是径流预 测和模拟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最基本的突变有均值突变、 方差突变、跷跷板突变和转折突变,实际的突变通常是这些突变的组合。目前对突变检验的方法比较多,本文选用对径流突变检验比较客观和准确的滑动t检验法对静乐站 年径流量 变化的突变点进行分析[11,12]。

滑动t检验法检验结果分 别见表2和图4(均通过了α= 0.05的显著性检验)。图4(a)中是在n1=n2=10的情况下滑动t检验的结果,突变年分别为1983年和1998年,图4(b)是n1=n2=5的检验结果,突变点分别为1982年和1999年,可以确定在1998年统计量t值增加到1999年达到峰值点,而在后面的检验情况中1982年只是略有浮动,说明1983年的突变点是可信的。因此,经检验静乐站年径流的突变点为1983年和1999年。以1983年和1998年为分界点,对静乐站年径流量序列进行均值检验,1956-1983年年径流 均值为26 694万m3, 1984-1998年年径流均值为21 145万m3,1998-2008年年径流均值为13 063万m3。可见,年径流序列的突变类型不仅仅是简单的转折突变(由多变少),而且还包括均值突变,是2种突变类型的组合。

5结语

本文利用汾河上游静乐站1956-2008年的年径 流数据, 运用累计距平、小波分析和滑动t检验等方 法,分析了汾 河上游年径流变化的趋势特征、周期特征和突变特征,揭示了流域径流的变化规律,得出以下结论。

(1)年径流量呈 减少趋势,其线性倾 向斜率为82.63万m3/(10a),但从不同的年代来看,流域内径流量变化又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

(2)年径流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其中,在10a和14a的时间尺度上小波方差值最大,周期最明显,而10a以下的周期尺度不明显。具有两头低、中间高的特点,小波方差最大值出现在10a的时间尺度上,是年径流序列的第1主周期,在14a和3a的时间尺度上,时间尺度的周期性也比较明显,是年径流序列的第2主周期。

(3)年径流量15a尺度的周期变化在整个分析时段表现得非常稳定,具有全局性,同时,表现出3个不同年段特 征,1956 -1976年共21a为一段,1977-1995年共20a为一段,19962008年共14a为一段。

(4)52a来,汾河上游年径流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983年和1998年年径流量均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其突变类型比较复杂,是均值突变和转折突变的组合。

摘要: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研究河川径流的变化特征,以期深入了解流域水循环与水平衡以及流域的结构和功能。基于汾河上游静乐站1956-2008年的径流序列资料,运用累计距平法、小波分析法和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汾河上游年径流变化的趋势特征、周期特征和突变特征,揭示了流域径流的演变规律。得出以下结论:汾河上游年径流量总体呈减少的趋势,年代间表现出一定的丰枯波动性;年径流存在明显的周期性;15a尺度的周期变化在整个分析时段表现得非常稳定,具有全局性;52a来,汾河上游年径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983年和1998年年径流量表现出由多到少的突变,是均值和转折突变的组合。

湖南夏季降水日变化特征 第2篇

利用湖南96个测站的逐时自记降水资料,分析了夏季(6~8月)降水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湖南夏季降水日变化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湘东南降水量、降水频次峰值主要出现在午后到傍晚,而其它地区的降水峰值一般出现在清晨.进一步分析显示,降水频次峰值出现时次分布更集中,区域特征更鲜明.湘西北、湘东南区域平均的累积降水量、 降水频次及降水强度的日变化在清晨和午后均呈双峰型特征.湘西北主(次)峰值出现的`时间大致与湘东南次(主)峰值出现的时间对应.同时,降水日变化与降水持续时间密切相关.持续5~10 h降水事件是持续1~4 h事件与持续10 h以上事件降水量峰值出现时间发生显著变化的过渡降水事件.持续1~4 h(10 h以上)的降水事件的极值降水始发时间为午后至傍晚(夜间).在不同持续时间的降水事件中,持续2 h降水的累积量最大.

作 者:戴泽军 宇如聪 陈昊明 DAI Ze-jun YU Ru-cong CHEN Hao-ming  作者单位:戴泽军,DAI Ze-jun(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湖南省气象台,湖南,长沙,410007)

宇如聪,YU Ru-cong(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汽车渠道网络特征及变化趋势 第3篇

从2006~2012年,乘用车销量呈现明显上升态势,渠道网点数量稳定增长,乘用车销量增长与渠道网络数量增长趋势相同,成正比关系。

网络布局生变

正在悄然改变。西部成为网络布局的重点区域。数据显示,2012年乘用车标准授权店21047个,比去年增长了4.3%。

高库存挑战原有渠道模式

自2012年以来,高库存成为汽车行业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由于高库存导致新车销售普遍亏损,高标准的4S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厂家和经销商的共同课题——渠道创新

为了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铺设网络,渠道品牌集约化已成为趋势,能够帮助汽车厂商在短期迅速提高销量、占领市场。

目前,东风大自主、一汽南方十省专网战略均是渠道品牌集约化的代表。针对渠道协同的有效性,具体分析如下:

目前很多厂商开始尝试渠道小型化及跨品牌协同等创新模式。单一品牌渠道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渠道创新则出现了展厅、单一销售店、单一服务店等形式。

与此同时,数字化营销开始贯穿在售前、售中和售后各环节。电子商务通过对客户信息、订单信息、市场信息等数据的有效整理与挖掘,高效率地帮助渠道开发市场、提高业绩。

新渠道代表——汽车园区

网点集群主要通过建立汽车文化园、汽车产业园和大型汽车市场等带动汽车销售。

汽车园区有助于汽车产业的调整、汽车信贷消费和汽车后市场的延伸。首先,在经济效益方面,汽车园区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降低了品牌销售的成本,容易产生聚集效应,带动产品销售。且营销方式灵活,不再局限于产品本身,容易吸引投资商进入。其次,在社会效益方面,汽车园区能够带动社会资源,解决就业并培养人才。集群化的经营容易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当地形象,对汽车市场信息的采集更加便利与通畅。总而言之,汽车园区带来的经济效益能刺激社会效益,而其社会效益又反过来能帮助提升经济效益。

链接

渠道在过去的十年间得以快速发展,已进入重要阶段,其发展方向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渠道的个性化、多元化,二是渠道服务细分,三是品牌提升,四是引领模式创新,五是渠道下沉。在下沉过程中,我们遇到的一些挑战:一是是经销商集体资源单薄。二是渠道下沉以后,4S店的经营网点盈利难度增加,投资回收年限达到5?7年,甚至更长时间。还有个问题是技术人才短缺,特别是一些机修大工、钣金工比较缺乏。

渠道下沉之后,厂商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还没沉下去。下沉终端的经销商面临三大问题:第一,物流延时。下沉后的小经销商不可能订一个整板,必须拼,这样就得等。三四线城市的小经销商有时需到中心部取件;第二,关于培训。一些培训课程更多是针对一二线城市经销商的,三四线城市小经销商参加以后,发现该课程与自身不相匹配。第三,缺乏支持力度,一些三四线城市的经销店开业以后,厂商很少进行现场指导,且在营销策略上也不匹配,缺乏有效支持和统筹。

下沉中的另一个挑战是,三四线城市的新店遇到一二线城市一些交叉集团的曲线包围。比如一线城市的集团会在三线城市设立多品牌维修站,他们的配件、工具、单据、维修技工都从4S店流转过来,使顾客可以享受到在4S店一样的服务,但价位又不一样。这样就使在三四线独立的4S店受到很大冲击。

——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公司CEO 林雷

农户住房消费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第4篇

(一) 住房消费的非市场性

这主要体现在住房取得方式的非市场性。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市场性是指城镇居民所使用的房屋在建造、出售、维修、物业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市场化。而农户住房取得方式与城镇居民住房取得方式迥然不同。在农村, 政府把宅基地批给符合条件的农户, 由农民自行建造房屋。农户根据家庭需要及收入状况决定所建房屋的面积、结构、房间布局及内部装饰等。

(二) 住房消费的双重性

在广大农村, 农户住房普遍具有生产功能与消费功能。农户不仅是一个消费者, 而且是一个生产者。自古以来农民的生产活动主要包括耕种和养殖, 而养殖生产活动一般在家庭院落里进行。因此, 农户住房消费要受到生产和生活双重目的的制约。

(三) 住房消费能力的生产制约性

农户支出不但包括生活性支出, 而且还包括生产性支出。在农户的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的安排上, 农户首先考虑的是安排下一年度的生产。这些支出一般占农户收入的比例较高, 随着生产支出比例的增长, 必然会导致农户住房消费能力的降低。

(四) 人均住房面积较大

据统计, 在住房面积上, 2006年年底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为27平方米, 2006年年底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30.65平方米。从人均住房面积来看, 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比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大3.65平方米。

(五) 住房质量普遍较差

与城镇居民的住房质量相比, 农户住房质量普遍较差。统计资料表明, 目前全国有一半的行政村 (全国有60多万个行政村, 300多万个自然村) 没有通自来水, 60%以上的住户还没有卫生厕所, 有7000万户农民的住房需要改善, 1.5亿农户需要解决燃料问题, 6%的行政村还没有通电话, 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 5.4万个村不通公路, 很多地方农村公路“晴通雨阻”。

(六) 住房消费的地域差异性

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农户住房消费水平差异很大。2005年我国东部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4720.28元, 中部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2956.60元, 西部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2378.91元。收入上的巨大差距, 导致住房消费上的显著差异, 主要表现在房屋外观、住房层数、房屋结构、住房面积、房间布局等方面。从全国来看, 农村居民住房消费的地域差异除了受农户收入水平影响外, 还受到气候、居民生活习惯的影响。

(七) 住房消费的引致性需求偏低

引致性需求是指由一种需求所派生出来的需求。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引致性需求是指城镇居民购买新房以后, 对室内墙壁、楼地面、灯饰、家具、电器等的需求。农村居民住房消费引致性需求与城镇居民相比明显偏低。农户建了新房以后, 墙壁基本不装修, 水泥地面比例较大, 铺设地板砖比例较小, 其他各项引致性需求均较低。

(八) 住房保障制度的缺失性

我国目前住房保障对象主要是城镇居民, 对广大农村居民而言住房保障制度是缺失的。在个别农村中, 只有针对五保户的住房保障, 而对其他弱势群体却没有相应的住房保障。

(九) 宅基地使用权的福利性

目前, 在我国城镇住房价格中, 有一部分是土地使用权的价格, 即城镇居民购买住房时要支付土地使用权的价格。而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户固有的权利, 农村居民使用宅基地交纳费用较低, 而且宅基地能够继承。因此, 与城镇居民有偿使用土地相比, 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具有福利性。由于宅基地使用的福利性, 农户对宅基地的需求并不受到其经济收入水平的影响, 加之政府宣传的力度较弱, 导致普遍存在一户多宅及对宅基地粗放利用的现象。

二、农户住房消费的变化趋势

(一) 住房消费水平变化趋势

1. 人均住房消费支出变化趋势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民对住房的要求不只是满足生存的需要, 而且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1978年农户居民纯收入为133.6元, 居住支出为12元;而到了2006年, 农户居民纯收入为3587.04元, 居住支出为468.96元。可见, 农村居民纯收入与居住支出呈同方向变动, 也就是说随着农民纯收入的增长, 农民用于居住方面的支出也在增长。

2. 人均住房面积消费变化趋势

随着人均纯收入的增加, 人均住房消费支出逐渐增长, 反映到实物上, 就表现为人均住房面积逐步增加。

全国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8.10平方米增加到2006年的30.65平方米, 在这期间, 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平均每年以0.6~0.8平方米的速度增加。2006年人均住房面积是1978年的3.78倍。

3. 房屋结构的变化趋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户房屋结构不断得到改善。据统计, 1990年人均砖木结构的房屋面积为9.84平方米, 人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面积为1.22平方米;而到了2006年, 人均砖木结构的房屋面积为14.59平方米, 人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面积为11.79平方米, 2006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面积是1990年的9.66倍。

4. 住房消费环境的变化趋势

这里的农村住房消费环境主要指农村住房消费的微观环境。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 对农户住房消费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把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美好家园, 必须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科学制定乡镇村庄建设规划;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五年内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公路建设, 确保“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乡镇通油 (水泥) 路, 进而普遍实现行政村通油 (水泥) 路, 逐步形成城乡公交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推进农村能源建设, 扩大电网供电人口覆盖率, 推广沼气、秸秆利用、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实施农村清洁工程, 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 开展垃圾集中处理, 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推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 积极发挥信息化为农服务作用, 发展农村邮政服务;健全农村公共设施维护机制, 提高综合利用效能。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对农村投入力度的加大, 农村基础设施将得到逐步改进, 农村住房消费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 农户住房消费观念的变化趋势

长期以来, 由于收入水平低下, 生活艰难, 广大农民的消费观念是十分保守的, 没有借贷消费的习惯。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农民传统的消费观念正在逐步发生改变, 借钱建房在目前农村已是很普遍的现象。

(三) 农户住房消费分化趋势

20世纪后期形成的西方住房分层理论, 把住房视为构成阶级、阶层分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此进行消费分层研究。雷斯与摩尔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关注消费所导致的社会分化问题, 逐渐提出了住房分层理论。

在改革开放以前, 农户对房屋资源的占有分化并不明显。改革开放以后, 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及人为因素等方面的不同, 各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均衡, 致使农户住房消费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农村住房消费分化不仅体现在房屋面积上, 而且更多地体现在房屋的结构、装修及房屋功能等方面。家庭收入水平高的农户, 其房屋结构较好, 装修档次较高。而家庭收入水平低的农户, 虽然房屋面积与前者差距很小, 但房屋结构及装修差距却很大。

(四) 农户住房消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改革开放以后, 农村出现了几次建房高潮。分析农户建房行为, 可得出农户的住房消费具有家庭生命周期的特征。农户住房消费的家庭生命周期, 主要是指农户建房行为主要发生在两个阶段:一是在30~40岁左右, 家庭收入水平较高, 财富积累也较多, 因此在这个时段, 农户改善自身居住条件的较多;二是在50岁以后, 主要是为了儿子结婚而建房。农民一生中有两件大事:一件是子女的婚事;另一件是为儿子娶亲而盖房和购置耐用消费品。绝大多数农户的消费支出都发生在“婚嫁”和“盖房”上。

(五) 农户住房区位消费的变化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居民对住房区位的选择更加关注基础设施及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可利用程度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 部分农户将转变为城镇居民, 因此, 农户住房区位也将实现从农村到城镇的转移过程。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 如耕地保护政策、农村宅基地政策及新农村建设政策等, 农户住房区位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农户居住从分散走向集中是必然趋势, 在统一规划下, 居民点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将会更加完善。

三、政策建议

(一) 实施农村住房规划,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必须对农户住房消费进行全面的规划, 引导农民进行合理的住房消费。

(二) 加强土地政策宣传力度, 促进农村居民点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应加强农村地区土地管理政策的宣传力度, 加强对违法占地建房行为的查处力度, 并在未来城市化进程中让农户建房坚决贯彻“建筑节地”理念, 以促进农村居民点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三) 建立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 盘活农村居民点存量土地

由于“空心村”的存在和大量闲置宅基地, 降低了土地利用率, 如果空置的宅基地能够流转, 则会大大提高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因此, 在“空心村”较普遍的地区以及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应该先行开展农村宅基地流转试点工作, 再逐步推广, 以盘活农村居民点存量土地。

(四) 构筑农村住房消费扶助体系

要逐步构建农村住房消费扶助体系, 帮助那些老人改善住房条件, 以提高全体人民的福利水平, 达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

(五)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较为薄弱, 在有限的投入中生产设施的力度要大于生活设施。因此, 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的环境, 对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卢福营刘成斌.非农化与农村社会分层——十个村庄的实证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李剑阁.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3].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4].尼古拉斯·巴尔.福利国家经济学.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博州地区1958-气候变化特征 第5篇

博州地区1958-气候变化特征

利用博州地区4个气象观测站1958--20的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等资料,通过气候变化趋势、突变检验、小波变换等分析了近50a博州地区气候变化特征.表明,博州年平均气温处于增暖趋势,90年代前期出现突变;年降水量也呈增多趋势,90年代后期出现突变;气温与降水都具有准4a左右周期振荡.

作 者:刘忠礼 方雯 张新 刘兴旺 LIU Zhong-li FANG Wen ZHANG Xin LIU Xing-wang 作者单位:博州气象局,新疆,博乐,833400刊 名:沙漠与绿洲气象英文刊名:DESERT AND OASIS METEOROLOGY年,卷(期):3(2)分类号:P458关键词:气候变化 突变 小波变换

浅议病理原因致笔迹特征的变化 第6篇

[关键词] 病理原因;笔迹特征;变化

【中图分类号】 D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82-1

病理原因条件下形成的字迹是指书写人因严重疾患、精神失常、饮酒、高龄等非正常书写状态条件下形成的字迹。该类笔迹表现为书写速度明显放慢,笔画的断续现象时有出现,笔迹的抑压力、倾斜度、字间和行间距离不匀称,甚至有误笔失笔出现。如是神经方面的疾病,则书面语言表达混乱,笔迹熟练程度降低。该类笔迹与摹仿笔迹有很多相似特点,在实际检案中容易误判,所以一定要认真细致地分析检材,准确地分辨出是何种类型的笔迹。下面笔者结合办案实际,浅述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案例资料

案例1:2006年10月市中级法院在审理一起继承纠纷案件中,因双方当事人对遗嘱中签名“王XX”有争议,委托鉴定“王XX”字迹的真伪。遗嘱是用黑色钢笔书写在一张红格信笺纸上的,且原告反映是在病房内书写形成的。检材上字迹书写速度较慢,单字大小不一,字形不正,结构不整,运笔抖动无力,起收笔拖拉,并伴有多余的细碎轻飘的拖笔痕迹。王XX生前书写的字迹较工整,书写水平较高。检材字迹与样本字迹相互比对后经综合分析,笔者认为遗嘱字迹不像模仿,而是符合书写机能衰退者,特别是其中濒危者的笔迹特征,最终排除了模仿书写而作出同一认定的结论鉴定。后调查得知当时王XX老人病情较重,身体极度虚弱,又是在床上书写,衬垫条件也不好,所以产生不正常的笔迹。

案例2:2007年6月市中级法院在审理一起欠款纠纷案件中,一份还款协议书中署名“杨XX”三字,而杨XX本人坚决否认是自己所写。协议书上字迹字体较大,字形和笔迹搭配不正常,有断笔及重叠笔现象,收笔较长较重。在鉴定中,原告提出系杨XX在酒后所写,经充分比对检材与样本的笔迹特征,排除他人模仿书写后,作出同一认定结论。原来签订协议当晚,原告请杨XX吃饭喝酒,协议系在吃饭过程中签订,杨XX在协议书上书写了签名。

二、讨论分析

人在健康状态下进行书写,其字迹的书写特征相对稳定,在笔画搭配、起收笔特征、压力、字迹倾斜方向等特征上均能反映出书写人的固有书写习惯。如果受病理原因影响,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书写障碍,从而使笔迹形态、书写水平、书写速度、间架结构、搭配比例等特征发生较大改变,呈现出字迹潦草、笔画抖动、重描、字迹叠压等现象。本文案例1书写人签名时是处于疾患条件下在病房书写的,存在书写障碍,出现笔画抖动、重描,有不正常的停笔、另起笔现象。案例2书写人是在饮酒状态下书写的,出现了运笔生涩,连笔不自然,书写水平较差,字体较潦草的现象。

在此类笔迹鉴定中,要准确找出笔迹特征变化的根本原因,从而为出具正确的鉴定结论打下基础。笔者认为,鉴定中应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认真分析检材。准确判断检材的笔迹特征改变是由于书写人病理原因造成,还是由于摹仿书写形成,这是此类笔迹鉴定的关键。病理原因(如严重疾患、精神失常、醉酒、高龄等)可使书写人出现某种程度或较大程度的生理功能障碍,这必然导致书写能力及书写特征的改变。在鉴定时,检材与样本进行比对后,不能仅依据变异较大,书写速度降低,笔画抖动、停顿、运笔生涩等,一概认为是摹仿笔迹特征。而应充分利用检材条件,分析形成笔迹变异特征的真正原因是客观上的故意伪造,还是由于病理原因所致,从而为出具正确的鉴定结论打下基础。

2.充分收集样本。要尽量多地收集“可疑书写人”不同时期的样本材料,为正确运用其书写特征奠定基础。如果样本材料不充足,鉴定人员就可能用一个人书写习惯的一面去否定另一面,导致错误的结论。另外,对于收集来的材料一定要进行一番“去粗取精”的筛选工作,既可真正选出与检材形成条件(生理因素、书写工具、书写时间、承受客体等)相同或相似的自由样本,又可证实样本来源的真实性。

3.全面细致比对。对检材笔迹与样本笔迹要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比对,不仅要对检材与样本的部分特征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作出判断,而且要对两者的笔迹特征进行系统、全面的认识。不要机械的从数量上进行简单比对,要找出真正反映书写人书写特征的笔迹特征,经过反复比较后,还要不断地验证补充与纠正对特征的认识,最后形成对笔迹特征总和的整体认识。根据特征总和最后确定哪些特征是本质上的相同,哪些是本质上的差异,并巳对符合点及差异点给以科学的解释。

4.结合案情评判。了解与鉴定有关的案件情况,主要是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检材字迹形成情况(书写人的生理状况、书写工具,书写姿势、书写环境等)以及书写嫌疑人的年龄,身体状况、职业、文化水平等。检验时,鉴定人员必须在以笔迹特征为主的基础上,正确结合案情,综合分析,全面考虑,也绝不能把案情作为鉴定的根据,偏听偏信。

黑龙江省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第7篇

在过去100年, 全球气温以0.1℃/10a的速度递增, 在不考虑气候政策干预的情况下, 未来20年仍将以此速度递增。很多学者对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对北半球增暖的响应, 气候变化的成因, 未来的变暖速率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以及气候变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农业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行业,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非常明显。稳定通过各种界限温度的积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热量指标。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 是商品粮重要基地之一, 对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作用, 研究黑龙江省≥10℃积温的时空变化, 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黑龙江省热量分布和热量变化情况, 而且对于种植结构合理布局、气候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等均有指导意义。国内学者已广泛地开展了积温研究, 对于黑龙江省的相关领域也有一些结论, 但目前对黑龙江省的积温初终日等详细演变规律研究较少, 本文拟从这一点出发, 统计近50年来的气象站点资料, 研究全省积温的变化特征。

1 资料和方法

利用统计方法, 选取黑龙江省62个地面台站1961~2009年的逐日平均气温作为分析全省积温变化特征的基础资料。在分析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时, 分别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及趋势系数作为指标, 来反映积温的变化趋势及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10℃积温初日

≥10℃积温初日减少趋势比较显著, 通过了0.05的置信水平检验, 提前速率为1.2d/10a, 近50年提前了6d左右。1961年到1971年变化较稳定, 1972年至今则逐渐下降。近50年10℃积温初日最早的3个年份为1998、2008和2009年, 最晚的3年为1974、1980和1966年。

全省各地的10℃积温初日变化基本一致, 均有日期提前的趋势, 除了三江平原西部和北部地区外, 其它地区的趋势系数均通过0.05的置信水平检验。提前相对显著的地区有黑河中部、绥化中部偏西、哈尔滨南部、牡丹江中部和双鸭山南部, 趋势系数为-0.3以下, 提前速率平均为2d/10a, 近50年提前了10d左右, 其它地区的提前速率为1~1.7d/10a, 近50年提前了5~8.5d。

2.2 ≥10℃积温终日

≥10℃积温终日增加趋势比较显著, 通过了0.05的置信水平检验, 推迟速率为1.1d/10a, 近50年推迟了5.5d左右。1961年到1970年终日稳定中略推迟, 1971年至今则显著推迟。近50年10℃积温终日最早的3个年份为1969、1983和1972年, 最晚的3年为1966、2005和2004年。

全省各地的10℃积温终日变化基本一致, 日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推迟趋势, 但是大部分地区的推迟趋势不是很明显。推迟比较显著的地区有齐齐哈尔大部、大庆北部、绥化西北部、伊春北部、哈尔滨中部和牡丹江南部, 趋势系数为0.3以上, 推迟速率平均为1.7d/10a, 近50年推迟了8.5d, 其中齐齐哈尔西北部地区推迟最明显, 速率为2d/10a, 近50年推迟了10d左右。

2.3 ≥10℃积温日数

≥10℃积温日数增加趋势比较显著, 通过了0.05的置信水平检验, 速率为2.3d/10a。1961年到1969年变化较稳定, 1970年至今则逐渐增加。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为日数偏少期, 90年代至今为日数偏多期。近50年10℃积温日数最多的3年为1990、1998和2009年, 最少的3年为1986、1973和1980年。

全省各地的10℃积温日数变化基本一致, 除了黑龙江省北部、中部和东部部分地区增加趋势不明显以外, 其它地区均表现为明显的日数增加, 趋势系数为0.3以上, 增加速率平均为2.8d/10a, 近50年增加了14d, 其中黑河中部、齐齐哈尔北部、大庆北部、伊春中部和哈尔滨南部地区的增加尤为明显, 速率为3.3d/10a, 近50年增加了16.5d左右。

2.4 ≥10℃积温

≥10℃积温增加趋势很显著, 通过了0.05的置信水平检验, 增加速率为62.7℃/10a, 近50年增加了313.5℃左右。1961年到1971年积温比较稳定, 1972年至今则显著增加, 尤其是90年代后期至今, 增加相对明显。近50年10℃积温最高的3个年份为1998、2008和2000年, 最少的3年为1969、1972和1983年。

全省各地的10℃积温变化基本一致, 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 大部分地区的趋势系数都超过了0.4, 平均增加速率为70℃/10a, 近50年增加了约350℃。其中黑河大部、齐齐哈尔大部、大庆西北部、绥化中部、哈尔滨南部和伊春北部地区的趋势系数为0.6以上, 积温增加非常明显, 速率平均为79.4℃/10a, 近50年增加了约397℃, 黑河中部和齐齐哈尔北部地区为积温增加最大中心, 速率平均为98.8℃/10a。

3 结论

黑龙江省≥10℃积温初日提前明显, 速率为1.2d/10a, 全省各地的初日基本提前, 提前相对显著的地区有黑河中部、绥化中部偏西、哈尔滨南部、牡丹江中部和双鸭山南部;终日推迟明显, 速率为1.1d/10a, 全省各地的终日均有不同程度的推迟, 推迟比较显著的地区有齐齐哈尔大部、大庆北部、绥化西北部、伊春北部、哈尔滨中部和牡丹江南部, 其中齐齐哈尔西北部地区推迟最明显, 速率为2d/10a;积温日数增加明显, 速率为2.3d/10a, 全省各地的积温日数基本增加, 其中黑河中部、齐齐哈尔北部、大庆北部、伊春中部和哈尔滨南部地区的增加尤为明显;积温增加趋势很显著, 速率为62.7℃/10a, 全省各地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 其中黑河大部、齐齐哈尔大部、大庆西北部、绥化中部、哈尔滨南部和伊春北部地区积温增加非常明显。

参考文献

[1]王绍武, 赵宗慈.未来50年中国气候变化趋势的初步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 1995, 6 (3) :333-342.

[2]周立宏, 宋丽瑛, 王洪丽, 等.扎兰屯地区近30年气象条件变化及与作物产量的关系[J].气象, 2006, 32 (8) :113-117.

[3]江和文, 李春, 曹士民, 等.盘锦水稻产量灾损风险及气象影响因子分析[J].气象, 2008, 34 (5) :38-43.

[4]荣云鸱, 朱保美, 韩贵香, 等.气温变化对鲁西北冬小麦最佳适播期的影响[J].气象, 2007, 33 (10) :110-113.

[5]顾红, 高永刚, 刘丹, 等.黑龙江省近43a积温和降水的变化对农业的影响[J].黑龙江气象, 2007 (4) :1-6.

富裕县积温变化特征研究 第8篇

1资料与处理方法

采用富裕县1961-2014年的日平 均气温记 录,利用五日滑动平均法确定每年≥10℃初、终日期,并统计了每年的活动积温[3],用Excel软件求取积温变 化趋势,用分组法 及频率累 加法确定 ≥10℃积温保证率。

2结果与分析

2.1≥10℃积温年变化特征

由图1可以看出,1961-2014年富裕县 ≥10℃ 活动积温整体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每10年升高69.3℃。平均值为2 658.9℃,最高值为3 102.2℃,出现在2007年。最低值为1 982.5℃, 出现在1992年,该年6月上旬出现3d小于10℃ 的阶段性低温 天气。旬平均温 度为13.5℃,是54年来最低值。与刘桂玲 等分析结 论一致[4]。 积温最高年与积温最低年相差1 119.7℃。选取10a高积温年,平均值为2 941.7℃,其中8a出现在2000年之后。选取10a低积温年,平均值为2 395.9℃,均出现在1992年之前。

2.2≥10℃积温年代际变化特征

从1961年开始,每一年代际积温 特点见表1。从中可知,20世纪70年代平均 积温最低, 60~80年代平均积温变幅较小,年代间最多相差30.4℃。自90年代开始积温明显增加。90年代比80年代平均积温高119.4℃,2001-2010年比90年代平均积温高134.0℃。年代际平均气候倾向率为每10a66.8℃。但从各年代内≥10℃积温最低值进 行比较,仍存在明 显低积温 年,如1992年。积温仍存在极端波动性。

2.3≥10℃积温初日变化特征

从图2可以看出,≥10℃积温初日呈提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 -1.4d·(10a)-1,54a平均初日为5月6日,最早为4月17日,最晚为6月8日,最早、最晚各出现一次,均显著偏离 平均值。 极差相差52d,将初日由早到晚排序,偏早10a平均初日为4月26日,其中6a出现在2000年之后。偏晚10a平均初日为5月19日,均出现在1992年以前。1993-2014年22a中有17a积温初日比历年平均值偏早,平均偏早6d。

2.4≥10℃积温终日变化特征

从图3可以看出,54年来≥10℃积温终日呈延迟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5d·(10a)-1。平均终日为9月24日,最早为9月7日,最晚为10月6日,极差为29d,将终日由 晚到早排 序,偏晚10a平均终日为10月4日,其中5a出现在2000年之后。偏早10a平均终日为9月14日,10a中最晚为1968年9月17日,最早为1982年9月7日。54a中≥10℃积温终日有23a比平均日期偏早,在最近10a中,有2a比平均日 期偏早, 分别为2006年9月10日 (≥10℃ 积温为2 529.4℃)、2010年9月20日 (≥10℃ 积温为2 789.7℃)。

2.5保证率分析及相关曲线图

从图4~图7可以看出,≥10℃积温和初、终日期的年际变化很大,因此对于农业生产,仅了解 ≥10℃积温指标的多年平均值是不够全面的,因多年平均值保证率只有50%,为探究保证率达到多少时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故给出当地的积温要素的保证率是有益的。利用分组法给出了积温相关要素的保证率,便于使用者查阅。

3结论与讨论

1961-2014年富裕县稳定通过10℃积温平均为2 658.9℃,稳定通过10℃积温呈上升趋势。按年代际划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积温明显高于60~80年代,但个别年份仍是明显低积温年, 如1992年。稳定通过10℃积温的平均初日在5月6日,54年来≥10℃积温初日呈提前趋势,提前趋势不明显,平均气候倾向率为-1.4d·(10a)-1。 1993-2014年22a中有17a积温初日比历年平均值偏早,平均偏早6d。稳定通过10℃积温平均终日为9月24日,终日呈延长趋势,平均气候倾向率为0.5d·(10a)-1,在最近10年中,只有2a比平均终日偏早。

有关部门和农户在安排农业生产和选种时, 应对积温相关要素保证率有充分了解,科学分析积温变化情况,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对种植结构合理布局、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等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刘丽娜,师庆东,张飞.北疆地区近41年来积温变化趋势特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10):52-56.

[2]安昕,孟鹏,廖国进,等.沈阳市近50a1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科学,2011,31(增刊):145-148.

[3]胡毅,李萍,杨建功,朱毅,等.应用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江苏城乡居民消费变化特征分析 第9篇

一、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稳步上升,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表1显示,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00年的5 323.18元增加到2010年的14 357.49元,增加9 034.31元,增长大约1.70倍。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食品消费支出变化

2010年,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5 243.14元,比2000年增加3 053.34元,增长1.39倍。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从2000年的41.14%降低到2010年的36.52%,下降4.62%。

单位:元

数据来源:江苏统计年鉴(2009—2011)整理

(二)衣着消费支出变化

城镇居民衣着消费近年来保持上升趋势。2010年,江苏省城镇居民衣着消费人均支出1 465.54元,比2000年增加973.44元,增长1.98倍。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从2000年的9.24%上升到2010年的10.21%,增加0.96%。

(三)居住消费支出变化

近年来,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支出也呈现增加趋势。2010年,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1 234.05元,比2000年增加797.79元,增长1.83倍。城镇居民居住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从2000年的8.20%提高到2010年的8.60%,增加0.40%。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变化

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居民家庭高档耐用消费品继续增加,家庭设备用品不断更新。江苏省城镇居民2010年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方面的人均支出为1 026.32元,比2000年增加了455.95元,增长0.80倍。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在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从2000年的10.71%下降到2010年的7.15%,降低3.57%。

(五)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变化

江苏省城镇居民的医疗保健意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增强。2010年,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为805.73元,比2000年提高511.34元,增长1.74倍。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从2000年的5.53%上升到2010年的5.61%,增加0.08%。

(六)交通和通讯支出变化

城镇居民在交通和通讯方面的消费支出在8类消费支出中增长幅度最大,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从2000年的7.37%提高到2010年的13.48%,增长6.11%。2010年,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用于交通和通讯方面的支出为1 935.07元,比2000年增加1 542.69元,增长3.93倍。

(七)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变化

江苏省城镇居民文化教育和娱乐消费支出近年来保持稳步增加的趋势。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的消费支出为2 133.25元,比2000年增加1 462.69元,增长2.18倍。城镇居民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从2000年的12.60%提高到2010年的14.86%,增加2.26%。

(八)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变化

2010年,城镇居民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人均支出为514.41元,比2000年增加237.09元,增长0.85倍。城镇居民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5.21%下降到2010年的3.58%,减少1.63%。

二、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呈现增长趋势。表2显示,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00年的2 337.5元增加到2010年的5 328.4元,增加了2 990.9元,增长了大约1.28倍。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单位:元

数据来源:江苏统计年鉴(2009—2011)整理

(一)食品消费支出变化

2010年,江苏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2 491.5元,比2000年增加1 473.9元,增长1.45倍。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从2000年的43.53%降低到2010年的38.08%,下降5.45个百分点。

(二)衣着消费支出变化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不断更新。2010年,江苏省农村居民衣着消费人均支出350元,比2000年增加223.3元,增长1.76倍。农村居民衣着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从2000年的5.42%下降到2010年的5.35%。

(三)居住消费支出变化

居住消费的变化是衡量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一个非常显著的标志。2010年,江苏省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1 170.9元,比2000年增加729.3元,增长了1.65倍。农村居民居住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从2000年的18.89%降低到2010年的17.90%,降低1.00%。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变化

江苏省农村居民2010年在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方面的人均支出为327.7元,比2000年增加212.7元,增长1.85倍。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在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从2000年的4.92%上升到2010年的5.01%,略微有所上升。

(五)交通和通讯支出变化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和工作范围也逐渐扩大,用于购买交通工具和通讯方面的支出也逐渐增加。2010年,江苏省农村居民人均用于交通和通讯方面的支出为785.5元,比2000年增加630元,增长4.05倍。农村居民交通和通讯方面的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从2000年的6.65%上升到2010年的12.01%,增加5.35%,在8类消费支出中增长幅度最大。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移动电话拥有量从2000年的9.1部飞速增加到20108年的171部。

(六)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变化

江苏省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逐渐提高,文化教育和娱乐消费支出近年来保持稳步增加的趋势。江苏省农村居民2010年人均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的消费支出为908.1元,比2000年增加639.1元,增长2.38倍。农村居民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从2000年的11.51%增长到2010年的13.88%,增加了2.37%。

(七)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变化

2010年,江苏省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为362.3元,比2000年提高232.8元,增加1.80倍。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基本持平。

(八)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变化

江苏省农村居民在其他商品和服务方面的消费支出变化不大,2010年农村居民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人均支出为146.9元,比2000年的82.6元仅增加64.3元。农村居民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3.53%下降到2010年的2.25%,减少1.29%。

三、结论与建议

江苏城乡居民消费十多年来呈现出较大的变化,主要特征体现在基本生活保障的消费,如食品比重逐年下降,恩格尔系数下降;体现现代生活消费的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等比重逐年上升。未来,提升江苏城乡居民消费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收入对消费具有重要影响力,因此提高中低居民收入水平是提升消费力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完善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消费性支出。如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另一方面,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对其教育的投入,提高就业水平,增加收入,如对城乡居民的职业技能培训。

(二)增加城乡居民消费多样性

江苏经济发展环境稳定,居民消费信心增强,可以适当调整消费政策,刺激和引导居民消费,鼓励增加消费多样性,使不同收入群体均可在自身能力范围内进行有效消费,如在文化消费方面可加大消费力度。在经济实力允许的前提下,发展信贷消费,向汽车消费、旅游、助学、通讯、设备用品等方面拓展。

(三)调整产业结构,拓展消费新领域

应根据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生产规模和方向,拓展消费新领域,开拓消费新市场。增加在第三产业领域的消费,如文化、旅游、度假、健身等行业。

(四)改善城乡消费环境

全面加强城乡消费环境建设,解决商品流通体系不健全、商品结构不合理、消费观念落后、信贷难等问题。为此,应加快建设城乡商品流通体系,改善商品结构,联合金融部门解决消费信贷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城乡居民健康合理的消费理念。

参考文献

[1]刘灵芝,陈正飞.收入差异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12,(1):104-107.

[2]崔海燕,范纪珍.内部和外部习惯形成与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1,(7):54-62.

黄海大风日数长期变化特征研究 第10篇

对海上大风长期气候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对于保障海洋航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海洋大风天气对于总吨位较小、抗风能力较差的船舶的安全航行造成了巨大威胁,对于此类船舶,需要充分考虑到海上大风天气的盛行风向,合理设计航线,确保船舶航行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此外,随着近年来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黄海海域的开发建设越来越重视,对于大气风场环境情况的需求不断增大,但由于海上资料的匮乏造成环境评估工作很难进行。不仅如此,海上大风所引起的风暴潮对于沿岸建筑造成巨大的破坏,对海上捕捞、水产养殖、海上石油开发等行业也造成了巨大威胁。该文根据海洋开发的潜在需求,分风向、分月份对黄海大风日数、强度和发生频数进行分析,对政府决策和企业环境评价及海上工程建设方面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该文所使用的资料是CFSR超高分辨率的再分析资料10 m高度处的风场资料,资料起止时间为197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分辨率为0.3°×0.3°,共计25×29个站点,时间间隔为1 h。

在中国天气预报业务中则规定,风速达到6级(平均风速为10.8~13.8 m/s)或以上的风为大风。该文将每天至少出现3次以上6级大风天气的日子定义为一个大风日,将每天至少出现1次以上8级(平均风速17.2~20.7 m/s)以上大风的日子定义为一个极端大风日。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风日数的总体变化

从图1可以看出,所有站点平均大风日数总体上呈趋势性减少,几个极大值点分别是1979、1987、2005年,而几个极小值点分别是1982、1986、2007年。全部站点多年平均大风日数是54.4 d,而大风日数最多的1979年为64.6 d,大风日数最少的1986年和2007年为46.1 d,两者之间相差18.5 d,差距十分明显。

从图2可以看出,黄海大风日数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特点,存在2个大风区:一是成山头以东,山东半岛与朝鲜半岛之间的海区,二是黄海东南部,济州岛以西及以南海区。靠近沿岸后大风日数迅速减少,说明下垫面对于风速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济州岛附近风速迅速减少也证明了这一点。

注:等值线的单位为d。

研究发现,黄海存在着2个大风速区夹着1个低风速带的现象,在25°N以北的黑潮沿线大风分布受SST影响明显,在暖舌附近大风风速较大,并受到海底地形的作用[2]。这一结论与该文的研究结果一致。

2.1.1 大风日数分风向变化特征。

由于受到不同的天气系统和地形的影响,不同风向的时空分布特征也往往各不相同。在海洋开发中,风向的长期变化特征对于海洋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故该文将黄海大风分成16个风向来进行研究。从图3可以看出,大风日数最多的风向为NNW,平均一年中可以达到6.8 d,其次是SW,为5.9 d,第三是WNW,为5.7 d;而最少的风向为南风S,平均一年只有0.8 d,SSE、ENE分别为1.2、1.3 d。总体而言,具有西风分量的风向大风日数比较多,而具有东风分量的风向大风日数比较少。

各风向大风日数多年来的变化趋势也各有不同,NNW、NW、WNW、W和WSW 5个方向的大风日数趋势性增加,其中以WNW风向大风日数增加最为明显;而其他11个风向的大风日数趋势性减少,其中以NNE风向大风日数减少最为明显。在每个风向上,不同年份之间大风日数差距非常大,表明影响各个风向的天气系统在不同年份的活动强度不同。如SSE、SE、ESE和E 4个风向的大风日数在2000年都为极大值年,在这一年中偏东南风比较活跃;而在S、SSW、SW和WSW 4个风向上,1993年都是极大值年,表明当年西南风强度较强。

2.1.2 大风日数逐月变化特征。

在一年之中的不同月份,大风的分布也有明显差异。从图4可以看出,一年中大风日数最多的月份是12月,达到7.8 d;而最少的月份是6月,只有2.0 d。相比较而言,冬季3个月大风日数最多,春、秋2季次之,夏季最少。大风日数在12、1、2、3、4月趋势性增加,其中3月增加的趋势最为明显。而在其他月份趋势性减少,其中8月最为明显。大风日数在冬季趋势性增加,而在夏季趋势性减少,这与前文讨论的西风与西北风增加,偏南风向减少的趋势是相一致的。

2.1.3 各风向大风日数逐月总体变化情况。

由于不同的天气系统对应着不同的风向,而在不同的月份,各天气系统的强弱和位置都各不相同,因此黄海大风的各风向在不同的月份也有着不同的分布特征。由于分到16个风向上每月大风日数过少,该文将黄海大风分成8个风向对其变化特征进行逐月研究。从表1可以看出,各风向在不同月份大风日数有明显的变化。冬季3个月以偏北风和偏西风为主,其中12月主要为西风和西北风,1月转为以北风和西北风为主,至2月又转为以北风和东北风为主。在春季中,影响大风天气的天气系统较为复杂,偏南大风的比例逐月增加。3月主要是以东北风和西风为主,偏南大风日数开始增加;4月西南风日数有明显增加,与西风和西北风一起成为该月最主要的风向;5月偏北大风的日数迅速减少,西南大风在该月发生次数最多。夏季3个月主要以偏南大风为主,其中主要以东南风和西南风为主,6月东南大风日数最多,7月则主要以西南、东南和东风为主,到8月主要转为西南风。秋季3个月中西南大风日数最多,偏北大风日数在9月到11月不断增加。

(d)

孟莹等[3]选取辽宁省4个测站的逐年大风日数资料,分析了黄海北部沿海大风气候特征,其结果与该文所得结果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如多年来大风日数整体呈下降趋势,各风向大风日数的逐月分布也有很好的一致性。其不同点主要有以下几点:孟莹等研究认为全年大风日数最多的月份为4月,而该文为12月;与孟莹的研究相比,该文中西风大风的日数较多。关于两者之前的差异,笔者认为主要是使用的资料有所不同:一是该文所使用的资料是再分析资料,而孟莹所用资料为黄海沿岸的站点资料,受到局地地形的严重影响,且站点数目较少,对于分析海上大风来说该文的结果更可信。二是数据的时间和空间也有所不同,该文的资料时间为1979—2009年,范围是整个黄海海域,而孟莹的文章中所取的数据是1974—2003年,站点的位置都位于北黄海辽宁省境内,故两者之间产生一定的差距也不足为奇。

2.2 黄海大风日数的EOF分析

对黄海大风日数进行EOF分析发现,除大风日数较少的南风之外,其他风向第一模态的方差贡献率都在90%以上,第二模态和第三模态的方差贡献率迅速降低,一般都<3%,所有风向前三模态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全部>90%。将各风向第一模态的时空分布情况与前文的结论对比发现,各风向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与大风日数多年平均的空间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而时间系数序列与大风日数的年际变化曲线也十分类似,两者相互配合可以很好的代表大风日数的时空分布情况。对第一模态的时间系数序列做小波分析发现,各风向大风日数异常震荡的周期一般为2.5~3.0年。

2.3 黄海极端大风多年变化特征

上文分析了黄海6级以上大风的时空分布情况,而在海上事故的发生过程中,短时间内8级以上的极端大风往往会对海难事故的形成造成决定性的影响[4,5]。从图5可以看出,与6级以上大风日数逐月分布情况有所不同的是,8级以上极端大风日数最多的月份为8月。为了研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观察近年来8月地面天气图可以发现,台风等热带气旋是造成黄海海区8月极端大风的主要天气系统,而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冬季和夏季极端大风过程持续时间不同所造成的。在6级以上大风的逐月分布中,冬季大风的日数是要远远多于夏季的。但是对于8级以上的极端大风来说,由于发生在冬季海面上的极端大风一般都比较短暂,持续时间可能只有十几分钟到30 min,而再分析数据的时间尺度最少也是1 h,故平均起来可能并未达到极端大风标准,使得再分析数据所得风速要小于实际风速,风速越大这个情况越明显。而造成夏季极端大风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台风等热带气旋,这些系统造成的极端大风持续时间较长,在再分析数据上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来,使得8月极端大风日数在全年各月中最多。

3 结论与讨论

该文根据海洋开发的潜在需求,分风向、分月份地对黄海大风的长期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全部站点区域平均大风日数从1979年到2009年呈趋势性减少。黄海大风日数最多的海区主要有2个,一是位于黄海北部,成山头以东,山东半岛与朝鲜半岛之间的海区;二是位于黄海东南部,济州岛以西及以南海区。在16个风向中,NNW大风日数最多,而最少的是南风。总体而言,偏西大风日数多于偏东大风。西北大风日数趋势性增加,而其他风向的大风日数趋势性减少。大风日数最多的月份是12月,最少的月份是6月。冬季大风日数最多,春、秋2季次之,夏季最少。1、2、3、4、12月大风日数趋势性增加,而在其他月份都为趋势性减少。

(2)黄海大风在冬季3个月中主要为偏北风和偏西风。春季偏南大风的比例逐月增加,偏北大风的日数迅速减少。在夏季3个月中主要为偏南大风,其中以东南大风和西南大风为主。在秋季3个月中西南大风日数最多,偏北大风日数不断增加。

(3)对16个风向大风日数场进行EOF分析,结果表明,各风向第一模态的方差贡献率一般都在90%以上,基本可以代表大风日数的时空分布情况。对时间系数序列做小波分析结果发现,各风向大风日数异常震荡的周期一般为2.5~3.0年。

(4)与6级以上大风日数逐月分布情况有所不同的是,

8 级以上极端大风日数最多的月份为8月,这是与6级以上

大风日数逐月分布的最大不同,与之相联系的主要的天气系统为台风等热带气旋。

(5)该文对黄海大风的长期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但未对造成黄海大风长期气候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这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园香.渤海和北黄海冬春季大风动力机制及中尺度特征的数值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4.

[2]XIE S P,HAFNER J,TANIMOTO Y.Bathymetric effect on the winter seasurface temperature and climate of the Yellow and East China Seas[J].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2002,29(24):811-814.

[3]孟莹,卢娟,潘静,等.近30年黄海北部沿海地区大风气候特征分析[J].辽宁气象,2005(4):9-11.

[4]尹尽勇,刘涛,张增海,等.冬季黄渤海大风天气与渔船风损统计分析[J].气象,2009(6):90-95.

变化特征 第11篇

关键词:西藏地区;雷暴;气候特征;变化规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23-01

近些年来,雷暴危害受到诸多国家的重视,而且,雷暴危害也被列为严重自然灾害之一,对很多行业的发展以及正常运行都造成极大的影响。雷暴主要是局部地区的强对流天气所产生,经常伴有暴雨、大风、冰雹、龙卷风等天气灾害,危害性极大。为了对雷暴危害的预防和控制,很多专家主要针对一些高原地区、西北地区等进行了雷暴气候的研究,并从多个角度认识雷暴气候。作者主要利用2008年至2014年西藏地区雷暴观测资料的调查,来对西藏地区雷暴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一、西藏地区雷暴的气候特征分析

根据西藏地区雷暴气候的相关资料的统计分析,(2008年至2014年)主要对西藏地区划分为四个区域(如图1所示),再对每个区域的雷暴情况进行详细划分[1]。Ⅰ区主要为强雷暴区域,主要包括那曲、江孜、浪卡子、当雄、索县、安多等,主要以那曲地区为主,平均每年的雷暴日数已超出80.5d;Ⅱ区主要为多雷暴区域,主要包括日喀则、班戈、隆子、嘉黎、丁青、加查、拉孜、泽当、申扎、拉萨等,主要以拉萨为主,平均每年的雷暴日数超出50.8d;Ⅲ区主要为中雷暴区域,主要包括昌都、改则、南木林、尼木、定日、芒康等,平均每年的雷暴日数超出32.4d;Ⅳ区则是与其他三个区域相比,雷暴日数相对较少的区域,平均每年的雷暴日数不超过24.1d,该区域主要以南部边缘地区、阿里大部、左贡、林芝地区东南部、波密等,其中波密是平均每年雷暴日数较少的区域,自2008年至2014年,波密的雷暴日数年均6.8d。

二、西藏地区雷暴的气候变化规律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西藏地区雷暴气候特征的分布情况有着很大的差别,结合西藏地区的划分,主要可以对雷暴分为四个等级,并针对这些特征来对雷暴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月变化规律

结合2008年至2014年西藏地区雷暴气候数据的分析,西藏地区雷暴气候的月变化有着一定的规律,而且,强雷暴区域与少雷暴区域的雷暴气候变化规律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月变化的规律有着共同性也有着不同性[2]。例如,西藏地区的强雷暴区域与少雷暴区域的雷暴多发日数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月至10月,一般情况下7月为雷暴日的峰值,而8月乃至以后的几个月份区域的雷暴日数也逐渐减少,尤其是在9、10月份,雷暴日数的降幅较大,相对来说,每年的7月和8月是雷暴日数较多的区域,而从对西藏地区雷暴日数记录的资料显示,在每年的12月至3月期间西藏地区的雷暴观测记录很少出现雷暴,而其他月份则都会有一定雷暴气候的活动现象。两者之间所表现出的不同性主要以峰值为主,一般情况下,强雷暴区域的峰值主要以单峰值位主,而少雷暴区域的雷暴日数峰值主要以双峰值为主。

2、季变化规律

西藏地区的雷暴气候有着一定的变化规律,除了以上提到的月变化规律之外,在季节上也有着一定的变化规律。根据对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例如,在春季西藏地区雷暴日数年均为7.2d,占14%;夏季西藏雷暴日数为37.2天,占73%[3]。秋季西藏的雷暴日数与春季的雷暴日数差不多,季节雷暴日数为6.8d,占13%。冬季的西藏雷暴日是极少的,几乎没有雷暴活动的天气,也可以将其雷暴日数为0d,占0%。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了解到,西藏地区雷暴日数主要集中在夏季,其次是春秋,这与西藏地区高原强对流天气以及高原季风有着直接的关系。

3、年变化规律

西藏地区在对雷暴气候变化规律进行调查过程中,主要应用到西藏地区的41个气象观测站,并对2008年至2014西藏地区雷暴气候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每年的变化情况都有着一定的差异性[4]。根据综合调查发现,2008年至2014年6年的年均雷暴日数为56.3d,其中在10年有一个突变点,该年的平均雷暴日数达到69.7次,超出平均日数的13.4d,2011年至今较为稳定,平均每年的雷暴日数在43.8d左右。

通过以上对西藏地区雷暴气候变化规律的分析,主要了解到西藏地区雷暴气候变化的月、季、年的变化规律,并根据对各项规律的分析,来判断下一次雷暴日数突变点可能是哪一年,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西藏地区未来的建设发展提供一定的气候数据。

参考文献:

[1] 张廷龙,郄秀书,言穆弘,赵阳,张广庶,张彤,王彦辉.中国内陆高原不同海拔地区雷暴电学特征成因的初步分析[J]. 高原气象. 2014(05)

[2] 郄秀书,张广庶,孔祥贞,张义军,王怀斌,周筠珺,张彤,王素举.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夏季雷电特征的观测研究[J]. 高原气象. 2014(03)

[3] 尤伟,臧增亮,潘晓滨,李毅,安成,李安泰.夏季青藏高原雷暴天气及其天气学特征的统计分析[J]. 高原气象. 2012(06)

变化特征 第12篇

2013年的煤炭市场大事不断。一些地方政府出手救市, 煤炭期货露脸, 期货对煤炭市场的影响不断发酵。

2013年的煤炭市场亦喜亦悲。接连出现的雾霾天将社会目光聚焦于燃煤, 也引发了决策层的高度关注。政策意图正逐渐倾向于规范煤炭流通、鼓励清洁燃煤。

市场化大步向前

盘点2013年煤炭市场, 市场化程度提高是绕不开的话题。继2012年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之后, 2013年煤炭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其一, 体现在《煤炭法》和《煤炭经营监管办法》的修改。6月29日, 修改后的《煤炭法》获得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煤炭法》修改的主要内容, 是煤炭生产和经营不需要进行行政审批。12月6日, 国家发改委公布《煤炭经营监管办法 (修订稿) 》, 并公开征求意见, 目的除了适应《煤炭法》的修改之外, 更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对政府和市场进行重新定位。

其二, 体现在煤炭期货的发展。3月22日, 焦煤期货合约开始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9月26日, 动力煤期货合约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炼焦煤和动力煤期货接连上市, 意味着煤炭期货市场开始与现货市场协同发展, 煤炭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进口煤大兵压境

2013年, 煤炭进口给国内煤市带来的压力显而易见, 上半年尤为明显。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 2013年1月至11月, 全国累计进口各种煤炭 (包含褐煤) 超过2.91亿吨, 同比增长14.9%。其中, 1月至5月进口1.36亿吨, 同比增长20.7%。

与此同时, 1月至11月火力发电量同比仅增长6.8%, 1月至5月累计增幅更是只有2.1%。粗钢、水泥、合成氨等其他主要的煤炭下游产品产量增幅也均远远小于煤炭进口量增幅。

在进口煤持续加压的情况下, 国内煤炭业呼吁限制进口的声音渐起, 特别是限制2010年以来快速增加的褐煤进口。此事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

5月初, 国家能源局发布《商品煤质量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 提出对商品煤质量进行管理, 特别是对进口动力煤质量进行控制。但是, 由于遭到用煤企业和贸易商的强烈反对, 《办法》并未正式出台。

8月底, 海关总署发布公告, 自2013年8月30日起, 取消褐煤进口零关税, 恢复实施3%的最惠国税率, 褐煤进口名义上有所收紧。

煤炭行业盈利大降

煤价下行令煤炭全行业盈利水平大幅下降, 从上市公司的业绩可见一斑。

按照证监会行业分类, 2013年前三季度, 39家煤炭采选业上市公司利润总额为726.5亿元, 同比下降29.7%。

煤炭上市公司中, 中国神华规模独大, 其2013年前三季度的利润占煤炭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的76.5%。净利润最高的前三位是中国神华、中煤能源和伊泰B股的净利润之和占煤炭上市公司净利润总和的83%。如剔除中国神华, 其余上市公司利润总额只有157.9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60%。

盈利下降加上应收账款增加, 部分煤炭企业遭遇资金链紧张的困难, 明显放慢了固定资产投资的步伐。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3年前11个月, 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707亿元, 同比增长1.1%, 增速为2001年以来最低。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有助于减缓煤炭产能增长势头, 是市场自身调节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

雾霾天加速去煤

2013年, 燃煤企业面临的环保压力可谓前所未有。年初, 全国很多地区频繁遭遇雾霾天气。有关统计显示, 1月北京雾霾天数达到24天, 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多。进入12月, 从华北到东南沿海甚至西南地区, 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的雾霾天气。

雾霾的原因纵然离不开天气, 但燃煤带来的排放也难逃其责。

面对不断恶化的空气质量, 9月, 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提出制定国家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到2017年, 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降低到65%以下,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计划》还提出制定煤制天然气发展规划, 在符合最严格的环保要求和保障水资源供应的前提下, 加快煤制天然气产业化和规模化步伐。

为此, 部分地区提出煤炭消费减量目标, 加快煤炭替代步伐。

可以预见, 未来会有更多地区提出煤炭消费控制目标, 环保压力很可能促使我国煤炭消费总量提前触顶。

产煤地政府救市

煤炭市场下行, 企业陷入经营困境, 主产地受到的影响自不必多说, 各地政府接连出手救市。

2013上半年, 安徽、河南等地区要求本地电厂只能用本地煤, 将外地煤拦在了外面。这与前几年煤炭市场紧张时省长带头找煤相比, 完全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7月底, 山西省政府下发文件, 提出促进煤炭行业平稳发展的近期、中期和长期措施, 共计20条。9月,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也提出促进全区煤炭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近期、中期和长期措施。12月初, 陕西省出台了类似的8项意见。

除了地方政府出手救市外, 11月中旬, 国务院办公厅也下发《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 提出遏制煤炭产量无序增长等5方面意见和措施。

煤炭行业陷入困境, 一方面导致产煤区涉煤税费收入下降, 另一方面牵连与煤相关的运输等服务行业。经济发展遭遇困难, 各地政府救市心切不难理解。

煤炭市场低迷是大环境决定的, 不仅有国内环境, 还有国际环境。政府应该做的, 是努力改善市场环境, 减少直接干预, 加强监管。

大集团引领市场

先抑后扬是2013年国内煤市的关键词。在煤价过山车中, 神华、中煤等大集团的表现引发市场广泛的关注。

6月下旬, 在环渤海动力煤价格小幅回落及夏季用煤高峰到来前, 大集团大幅下调煤炭价格, 最终导致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由6月末的每吨603元快速降至8月末的每吨546元, 短短2个月下降57元。9月中下旬开始, 大集团率先上调煤价, 最终托起环渤海动力煤价格快速回升。12月18日, 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已经升至每吨622元, 较10月初上涨72元。

上一篇:钻孔注浆法下一篇: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