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持续质量改进

2024-07-13

PDCA持续质量改进(精选12篇)

PDCA持续质量改进 第1篇

1 方法

PDCA循环管理法是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 (Deming) 博士提出的质量管理循环程序 (又称戴明循环) , 是按计划 (Plan) 、实施 (Do) 、检查 (Check) 处理 (Action) 四个阶段进行质量管理, 是一个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循环体系, 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之一。

1.1 计划阶段 (P)

1.1.1 分析现状、寻找问题

发现问题是PDCA循环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也是每一次循环的起点。根据2009年卫生部颁布的行业标准, 组织相关人员查找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2 分析原因

逐项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1) 原有房屋建造时的布局设计已不适应现在规范; (2) 医院规模小, 手术室手术率低, 人流术人次少, 使部分器械、包布陈旧老化未及时添换; (3) 由于老式的下排式高压蒸汽灭菌锅无干燥功能, 灭菌时水蒸汽的影响, 灭菌后金属盘内潮湿; (4) 对《消毒供应室管理规范》、新版《消毒技术规范》的学习和理解不同; (5) 职业防护知识缺乏, 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1.1.3 设定目标

达到2 0 0 9年卫生部颁布的强制性行业标准:WS310.1、2、3-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一、二、三部分规范及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保证消毒供应的质量。

1.1.4 制定计划、对策和实施方案

主要有: (1) 建立消毒供应质量管理组织, 完善各项制度、职责、措施, 规范操作流程; (2) 建议领导按卫生部颁发的消毒供应室管理规范标准进行全面改建并完工;同时增加设备、改善设施; (3) 与领导沟通, 建议领导适度调整各科室复用器械类费用列入科室成本核算的规定; (4) 对全体消毒供应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5) 加强对消毒隔离质量的环节控制。

1.2 实施阶段 (D)

建立管理组织, 完善各项制度, 规范操作流程;合理建筑布局、增加设备、改善设施;人员培训、转变观念;加强消毒隔离质量环节控制, 方便临床一线。

1.3 检查阶段 (C)

检查阶段既是上一阶段的延续, 也是对上一阶段的深入, 是PDCA循环管理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1]。 (1) 护士长检查:每天、每周护士长抽查与检查, 检查结果及时上报院感科; (2) 院感科定期和不定期抽查, 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到科室。

1.4 处理阶段 (A)

对每一循环进行科学的评价至关重要。院感科组织各科负责人及院感网络人员, 通过对供应室各项工作的考核检查, 得到反馈信息;根据检查结果与目标进行对比, 评价目标完成情况, 总结成功经验和存在不足。

2 结果

建立、完善了消毒供应质量管理体系, 符合了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规范, 提升了消毒供应室器械、器具、物品处理能力、保证了消毒供应质量, 提高了临床一线科室的满意度。

3 讨论

器械经使用后, 沾染了血液、体液及各种病原微生物。研究表明[2,3], 99.9%的细菌是以固定菌落粘附于器械表面, 大约45%的医院感染与器械侵入性操作有关。按照PDCA循环的4个阶段, 供应室消毒灭菌工作实现了科学化、标准化。PDCA循环管理法强调在管理过程中全员参与、预防为主、持续改进、过程控制的主要原则, 在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过程中, 消毒供应室人员, 遵循计划—实施—检查—处理这一完整的工作程序, 不断寻找工作中的缺陷、改进计划、不断评价, 提高质量, 周而复始, 使供应室的消毒灭菌管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 由之前的事后补救变为现在的事前防范, 消除了不安全的隐患, 真正实现了由终末质量控制向环节质量控制的转变[4]。同时, PDCA循环管理提高了临床各科室对供应室消毒灭菌工作的满意度, 调查结果显示, PDCA循环管理实施1年、2年、3年后各科室对供应室消毒灭菌工作的满意度得到了渐进式提高, 目前达到了100%, 有显著差异性。实践证明, PDCA循环管理法体现了质量的循环渐进性, 提高了医院的技术操作质量和管理质量的标准性, 保障了医疗和护理质量, 降低了感染率;是提高消毒供应质量管理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索和总结医院消毒供应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 保证消毒供应的质量。方法 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消毒供应室实施标准化、科学化质量管理。结果 自2010年开始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以来, 消毒供应室的建筑布局、基本配置及工作流程得以规范, 消毒供应室人员对清洁、消毒、灭菌的标准化意识得以加强, 在管理的过程中倡导集中化、专业化, 加强了对无菌物品消毒灭菌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形成了管理的良性循环体系, 使医院消毒供应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实现了全院医疗物品消毒供应集中化处理, 保证了物品消毒灭菌质量。结论 领导重视, 全力推进消毒供应室一体化建设是关键;推行PDCA循环管理法, 坚持计划 (P) 、实施 (D) 、检查 (C) 、处理 (A) 循序渐进, 促进了医院消毒供应室的规范化管理, 使医院消毒供应质量在不断循环往复中提高, 达到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关键词:PDCA循环,消毒供应,质量管理,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闽琦芬, 朱春萍, 徐萍.引入PDCA循环指导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 2006, 5 (5) :3940.

[2]朱元元, 徐峰.留置导管内细菌生物膜感染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1) :115-117.

[3]邓敏, 冯敢生, 姚沿龙等.医院感染与医疗事故的相关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 (14) :1139-1140.

PDCA持续质量改进 第2篇

PDCA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运用

P阶段:找出护理质量存在的主要因素采取措施、制定计划 PDCA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运用 C阶段: 护士:日自查 护士长:日抽查 周重点查、月全面查 质控组长:定项自查

院质控:查共性问题和薄弱环节 案例 P:分析现状

某医院产科护士长在工作中发现本院科室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率达30%,脐残端愈合率仅达12%。

P:分析影响因素及主要因素

1、母婴同室,消毒隔离不严,交叉感染

2、新生儿沐浴时脐部残端被水浸湿

3、脐部残端留置过长,易引起细菌污染

4、分娩过程器械有污染,脐部残端接触污

染的手或敷料

5、脐部护理未按常规要求进行

6、产前宫内感染 主要原因1、2、4

P:制定护理措施

1、加强产程管理,加强无菌操作意识

2、脐周围严格消毒后在断脐,残端严格消 毒,手及污染敷料不可接触残端

3、新生儿沐浴时避免水浸湿脐部

4、护士护理新生儿时应严格消毒双手

5、病房进行严格的空气消毒

D:实施

召集科室全体护士,开质量分析会

1、本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新生儿脐部感

染率高

2、与全体护士一起分析主要原因

3、明确科室要降低感染发生率所采取的主 要措施及对每位护士的具体工作要求

C:质量措施的实施与检查 实施了相关措施后,质量小组对计划落实情况采用不定期抽查方式进行检查 检查内容:

--环节质量 每位护士是否严格执行护理措施--终末质量 新生儿脐部的情况 做好相关记录

一个月后护士长分析检查情况

A:评价结果

PDCA持续质量改进 第3篇

企业实践PDCA循环持续改进2011年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文件中明确了“完善职业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在企业建立一批专业教师实践基地,通过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与执教水平。”目前,各高职院校积极推进教师进企业实践的培训工作,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缺少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无法将工作落到实处。本文将PDCA循环法应用到教师企业实践管理机制中,以期提高实践的实效性。

一、“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将教师培养成“双师型”教师其培养的目标有:

1.能够将企业学到的职业技能、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以期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在进行教学课程改革时,能够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形成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3.身体力行,将行业职业道德融入对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的教育中。

4.形成较强的社交能力,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专项的社会调查和实践工作。

当然,教师的各类能力的培养过程注定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系统设计。

二、PDCA循环法概念

PDCA 循环法又称为“戴明循環”。主要由计划(Plan)、实施(Do)、核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环节构成。质量的持续改进是通过周期运动完成的。具体说,是在一个周期运动中,通过解决一些问题后及时总结经验,再进行下一个周期循环。

三、以PDCA 循环法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持续改进系统的导入措施

1.明确系统中各环节的相互关系

在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活动中,要明确总目标与各阶段所要完成目标的关系。持续改进系统的每个环节的完成也是下个环节的开始。只有合理安排好每个环节的实践程序和内容,才能取得实效。

2.确定实践标准体系

企业实践标准体系可以减少质量持续改进系统的不确定性,如教师递交企业实践《申请表》;《企业实践任务书》要有明确的实践考核的主要依据;企业对实践教师做《实践鉴定》等,以实现实践活动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3.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机制

实践质量的提高需要有效的信息管理机制来保障。一方面,教师要了解企业及实践环节的信息,让自己做好相关方面的准备;另一方面,教师企业实践管理部门需将实践方面的信息传递给教师。

四、以PDCA 循环法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持续改进系统的构建

1.实践方案的制定

教师进入企业实践,需要完成这样一些任务:

初级阶段,需要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并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等具体内容。

第二阶段,教师需深入学习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技能、新工艺,参与企业管理、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

第三阶段,教师需结合企业的用人标准和生产实践的各类技能,改进教学方法,并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将实践的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

2.实践方案实施

学校和企业承担着设计实践方案和规划教师发展的责任,教师在企业里实践是一种双边活动的过程。学校需定期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以期提高教师实践的主动性。

3.实践效果检查

教师在各阶段完成实践任务后,可以通过一组实物、一篇调研报告、一份设计方案或改革方案,甚至是一个生产过程或加工过程的操作演示,向学校汇报实践工作。学校为了确保能对教师企业实践活动做出公正的结论,需组织学校、企业或行业的代表进行检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师下企业实践活动的实效。

4.实践方案改进

通过分析检查结果和各方意见,提炼出教师企业实践活动的宝贵经验,并将这些经验纳入实践标准体系中,以期不断提高整个质量改进系统运行的合理性和时效性。教师实践质量改进循环图见图1。

四、结束语

将PDCA 循环法应用于高职院校教师进企业实践质量持续改进系统中,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中的新理念和新探索,是对教师企业实践质量进行全面管理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满足教师企业实践的需求,促进师资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日恒.做实教师下企业实践 促进双师型队伍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5):71-74.

[2]谢虔.PDCA循环法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系统中的应用[J].职业时空,2012,(8):21-22.

[3]姜大源.关于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再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

PDCA持续质量改进 第4篇

1 方法

1.1 计划阶段

1.1.1 调查现状, 找出问题:

抽查各级各类手术人员外科手消毒操作并理论提问, 组织各专业组长、科室院感小组人员就抽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查找外科手消毒存在问题如下: (1) 手术人员对外科手消毒在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2) 大多数手术医师特别是进修规培及实习医师不清楚外科手消毒的目的、原则、范围及揉搓时间, 外科手消毒操作不正确、不规范。 (3) 洗手设施不能调节水温、水的大小, 感应出水装置位置太低、出水时间太短, 容易溅湿衣服, 洗手液冲洗不净或冲洗时肘部高于指尖部。 (4) 手术人员外科手消毒缺乏统一规范的培训。 (5) 外科手消毒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

1.1.2 制定预期目标:

按照2011年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及2009年12月1日实施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 手术室联合院感科对医院所有涉及手术的人员进行外科手消毒的培训和考核。培训一周后, 手术室指派专人负责检查, 外科手消毒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操作正确率逐步达到100%。

1.1.3 拟定改进计划:

(1) 手术室联合医院感染科成立外科手消毒培训小组和督导小组, 负责手术人员外科手消毒的培训、考核及培训后的监督。 (2) 针对外科手消毒存在问题, 制定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并认真落实。

1.2 实施阶段

1.2.1 提高认识:

借助医院三甲复评以评促建, 以评促改的契机, 在以外科主任、护士长为主的三甲复审沟通会上提出外科手消毒中存在的问题, 引起主管领导、职能部门以及各外科主任的重视, 同时要求各专业组长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各级各类手术人员手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引导, 以提高手术人员对外科手消毒的认识。

1.2.2 改进洗手设施:

与设备科沟通, 改进洗手设施问题, 使洗手设施能调节水温、水的大小, 感应装置出水时间延长, 避免溅湿洗手衣裤, 洗手液冲洗不净或再次用手感应时肘部高于双手导致逆流污染。

1.2.3组织培训和考核:

成立外科手消毒培训小组, 在院感科及科教科的协助下, 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 专科护士为师资, 医院感染管理专家为技术咨询的培训小组, 负责外科手消毒的理论和操作培训。培训前统计全院手术人员人数, 制定培训方案, 依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和《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制定外科手消毒培训方案、理论培训内容、操作流程和质量评定标准, 并通过医院OA系统发到各手术科室预习, 手术科室组织手术人员分批次到手术室进行理论和操作培训, 培训后考核直至合格。

1.2.4 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 完善外科手消毒的监督考核机制, 手术室每日督查各级各类手术人员外科手消毒执行情况, 督查结果通过医院OA系统及时报告给医院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医院每月汇总分析, 对存在问题人员直接考核到科室, 检查结果和考核结果行全院通报。通过检查、考核、通报, 督促手术科室主任加强手术人员管理, 手术人员也为了科室荣誉自觉规范自己的操作。

1.3检查阶段:

手术室外科手消毒督导人员每日运用查检表对手术人员进行检查。每次检查均会将问题及时反馈到个人, 督促其马上改进, 同时也会将存在问题汇报给医院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

1.4 处理阶段:

医院每月对外科手消毒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将存在问题以书面形式反馈到科室, 科室制定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改进。院感科和手术室针对每个科室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 在下1个月进行追踪检查, 通过持续改进达到管理目标。

2 改进效果

2.1 改进前后外科手消毒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

改进后手术人员在外科手消毒理论知识点的掌握上明显好于改进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改进前后外科手消毒各项指标正确率比较:

改进后外科手消毒正确率明显高于改进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3.1 PDCA循环能有效改进外科手消毒质量:

PDCA循环是由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 又称“戴明环”, 是在一切管理活动中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所进行计划 (plan, P) , 实施 (do, D) , 检查 (check, C) 和处理 (action, A) 的循环过程, 这种方法除了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外, 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护理领域的各项工作中[2]。PDCA的循环递进, 体现了质量管理中计划制定、组织实施、自我评价并不断改进的过程, 从而实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持续发展[3]。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 PDCA循环管理导入外科手消毒后, 手术人员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操作正确率大幅提高, 为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2 培训及培训后的监管是外科手消毒持续质量改进的保证:

从培训前的检查来看, 大多数手术人员对外科手消毒目的、原则、范围以及揉搓时间知晓率不高, 对外科手消毒着装、指甲、洗手用物准备, 以及洗手、干手、手消毒方法不能正确执行, 就其原因主要是手术人员未进行全员培训, 特别是洗手方式由刷子刷洗变成七步洗手法两手相互揉搓后, 未对手术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对此, 在医院领导和院感科的支持下, 我科对医院所有涉及手术的人员开展了规范化的集中培训。培训后, 由于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基础, 大多数手术人员充分认识到外科手消毒的重要性, 在意识和行为上都能严格遵照标准和流程去认真执行[4]。但仍有少数人员不够重视, 认为培训考核过关即可, 以后做得好不好, 规不规范无人监督。为此我院强制规定, 手术室每日负责外科手消毒的检查、上报, 医院职能部门负责汇总和考核。此项管理规定推出后, 外科手消毒质量得到更加明显的提高。所以, 做好培训及培训后的监管是外科手消毒质量持续改进的根本保证。

综上所述, PDCA循环管理法能有效提高手术人员外科手消毒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操作正确率, 在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外科手消毒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方法 针对外科手消毒存在问题, 应用PDCA循环工作程序分析原因, 制定培训计划, 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并在工作中有效落实, 通过效果评价和追踪检查持续改进外科手消毒质量。结果 改进后手术人员外科手消毒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操作正确率较改进前大幅提高, 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能有效提高外科手消毒质量, 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PDCA循环,外科手消毒,持续质量改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9.

[2]高玲, 邓静.PDCA循环用于低年资护士管理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J].护理学报, 2011, 18 (10A) :35.

[3]王建安.活学活用PDCA[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4:9.

PDCA持续质量改进 第5篇

【摘要】众所周知,医院病区具有医患人员流动性大、药品工作难度较大、涉及面较广及病区药品管理人员编制不足等特点,这就给病区药品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为保证患者的及时用药和病区的用药安全,必须对病区药品管理进行持续改进。笔者认为在诸多方法中,以PDCA循环的应用效果最佳,其可对病区药品管理的持续改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病区药品管理持续改进中应用PDCA循环的效果进行探索。【关键词】病区药品管理;持续改进;PDCA循环 前言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病区药品管理问题也日益突显,并已成为影响医疗水平、管理质量及医院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持续改进病区药品管理应成为各医院关注并致力于解决的一个问题,这是现实需要,也是落实新医改政策的需要。笔者认为,通过PDCA循环强化病区药品管理十分有必要,其能有效持续改进病区药品管理质量,确保病区用药安全。

1.PDCA循环在病区药品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方法 1.1计划阶段 1.1.1现状

通过对各科室的急救药品、高危药品、自备药品、冷藏药品及麻精药品的调查可知,在达标药品中,急救药品所占的比例最高,占68%,其次为冷藏药品,占55%、麻精药品,占43%、高危药品,占32%、自备药品,占30%。经深入调查发现以上药品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急救药品在品种、基数、标识及摆放顺序上不仅无统一模式,且在使用和补充流程方面同样无统一标准;高危药品甚至存在过期失效现象;自备药品存在使用和余弃无记录现象;冷藏药品存在混放现象,且多个科室的冰箱温度未达到标准;麻精药品存在品种基数与备案目录不一致现象。1.1.2原因分析

⑴制度未健全:就我国医院病区药品管理制度建立工作现状来看,其工作进展较快,且均已制定基本的药品摆放制度、库存清查制度等,但在部分环节的病区药品管理制度仍较为迟滞且较为薄弱,如检查监督制度、管理人员考核制度等,⑵工作流程不科学:部分医院的药品管理工作流程较为简单,即仅由护理部监管各病区的药品,而药学部较少甚至不参与,且病区备用药品没有统一的补充流程,具有时间利用率较低、难控制及受特定个人工作表现

[1]影响较大等不足;⑶个人安排上:部分医院病区药品管理人员配置不合理,不仅没有设置专业的药品管理人员,且在岗的管理人员存在管理意识淡薄、缺乏专业药品管理知识等问题。1.2执行阶段

1.2.1完善病区药品管理制度

结合医院实际,根据《药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制度》来确定药品质量检查标准,再参照《病区药品管理制度》来补充医院目前缺乏的病区药品管理制度。同时,完善检查监督制度和病区药品管理人员考核制度。前者包括药品质量检查、处方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病区内各环节的药品交接及使用情况检查、特殊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检查等制度,后者包括考核目标、考核周期、考核结果反馈等。1.2.2规范工作流程

首先,应明确规定病区药品的领用、使用及管理等环节必须依照医院的标准流程进行,这就要求以上每个环节都必须有严格的既定程序,使病区的每个岗位和人员同时进入管理体系,自觉依照程序运行。其次,应加强病区药品管理的自检及药学部检查力度,坚持把病区药品管理质量当成核心,注重各项环节,并参照科学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予以完善,特别是针对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关键点,则应进行重点改进。此外,在进行药品管理质量检查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应第一时间抓紧收集相关资料,逐级质量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报送制度,按时按要求上报信息和资料。1.2.3加强人员设置与培训

加强病区药品管理人员设置,但要注意对病区药品管理人员的选拔和任用严格把关,明令禁止非专业人员进入医院参加病区药品管工作。同时,在医院自身需要和保证医院的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尽量挖掘病区药品管理部门中有潜力的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药品管理工作效果。此外,应鼓励病区药品管理部门的优秀干部和骨干人员以身作则,用自身良好的教育形象,通过模仿和暗示在队伍中产生积极影响,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1.3检查阶段

[3][2]经过护理部和药学部对病区各药品管理实施PDCA循环持续改进后的质量检查可知,病区各药品管理达标率均得到显著提高,具体如:急救药品达标率由原来的68%提升为100%,冷藏药品达标率由原来的55%提升为93%,、麻精药品达标率由原来的43%提升为91%、高危药品达标率由原来的32%提升为98%、自备药品达标率由原来的30%提升为66%。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仍在有部分科室存在小部分问题,包括药品混放、药品过期及冰箱温度不达标等。1.4处理阶段 首先,建议后期保障科对病区各科室的冰箱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其次,适当简化自备药品的审批程序。再次,加强病区药品管理软件建设,通过电子化手段,对各类药品的供应链、使用连和监管链实施动态的监督管理。然后,建立病区药品回收制度,目的是减少病区备用药品。最后,应对科室上报的药品管理不良事件进行谈论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和防范措施。2.小结

总之,PDCA循环是一种全面质量管理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其能最大程度减少病区药品管理中的不良现象,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减少医患纠纷,值得在各个医院进行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腔镜器械清洗灭菌质量持续改进 第6篇

1 专人、专洗、专管

根据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制定腔镜清洗灭菌相关制度,设立专职腔镜器械清洗灭菌质量控制小组,设立组长一名,组员数名,加强工作责任心,强化职业道德,熟练掌握腔镜清洗与消毒灭菌技术,操作熟练,确保腔镜清洗消毒灭菌质量。

2 配备专用的清洗保养场地与设备、工具及洗涤用品

如流动水清洗槽,高压水枪、高压气枪,超声清洗机,各种规格的软毛刷,泡沫棉,注射器专用篮框,保护垫等;使用规范的清洗保养产品,如多酶清洗剂,水溶性润滑剂等。

3 操作前自身防护

在清洗前要穿好工作服、戴圆帽、戴口罩、系好防水围裙,戴手套,穿防水鞋,必要时戴护目镜或面罩。

4 规范清洗灭菌流程

4.1 制定流程图 学习《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制定腔鏡器械清洗消毒流程图,悬挂于工作区域,严格执行腔镜器械清洗灭菌操作规程,达到自觉执行规范的洗消标准流程的目的。

4.2 预处理 腔镜使用后,由相关专业人员及时采用湿毛巾法、沉水箱法或保湿剂法对使用后器械保湿,防止污染物的干涸,降低清洗难度。

4.3 回收分类 使用后器械采用封闭式回收,防止污染物扩散。根据腔镜器械结构可分为镜面类,导管类,电线类,管腔类。

4.4 清洗

4.4.1 冲洗 腔镜器械使用完毕,立即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器械外表面,管腔类器械拆卸到最小单位,用高压水枪将器械管腔、关节、齿槽处彻底冲洗。

4.4.2 洗涤 根据器械结构不同,可采用手工清洗加超声波机洗相结合的方法。用高压气枪排出管道内的水分,将镜头、镜鞘、和导光束(除连接部)放入酶清洗液中浸泡5~10分钟,然后放入超声清洗机内;内镜附件使用后,于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后并擦干;用清洁软毛刷彻底刷洗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注意避免划伤镜面,刷洗时必须两端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清洗纱布应一次性使用,清洗刷一用一消毒。

4.4.3漂洗 用流动水冲洗洗涤后器械上的残留物,管腔类用高压水枪反复冲洗。

4.4.4终末漂洗 将漂洗后的器械用流动的纯化水进行最终的处理。

4.5消毒 将清洗后的器械使用酸化水流动冲洗或浸泡消毒2分钟,净水冲洗30秒。

4.6干燥 首选可调温的干燥柜彻底干燥,细小狭长的钳类器械可用高压气枪干燥。

4.7检查包装灭菌 将清洗干燥的硬式内镜放入专用的内镜器械盒内,检查器械清洗质量、功能是否完好,符合要求后包装灭菌,耐高温的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适合高压灭菌的采用低温灭菌。

4.8做好相关信息登记工作 腔镜清洗灭菌后,专人做好登记工作,项目包括腔镜名称、清洗时间、灭菌方式及时间、失效时间、相关操作人员等信息,确保信息具有可追溯性。

5 相关监测

包括器械功能及清洗效果的检测,应采用目测或使用带光源的放大镜对清洗后的每件器械进行检测,有条件的医院也可采用残留蛋白量检测或专业ATP检测仪进行检测。每批次对灭菌器进行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每月对灭菌后腔镜进行生物学监测并记录。

6 讨论

PDCA持续质量改进 第7篇

持续质量改进理论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以系统论为基础, 注重过程并注重环节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论[2,3], 该理论认为质量改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强调持续的、全程的质量管理, 它分为以下8个步骤进行质量管理, 包括确定产品质量达到的目标→了解目前的现状→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确定问题最佳解决方案→对改进的执行过程进行监控→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价并得出结论→不断修订标准, 巩固改进效果, 以求用一套规范的程序连续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4,5,6]。此外, 它还注重全员参与, 包括将整个组织调动起来满足质量的需求, 强调发挥组织内成员的作用, 使组织内成员积极参与到持续质量改进的工作中。持续质量管理强调团队合作意识, 号召通过全员参与最终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7]。

PDCA是1954年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戴明根据信息反馈原理提出的, 其按照计划 (Plan) 、实施 (Do) 、检查 (Check) 和行动 (Act) 4个阶段依次循环不止地对质量进行管理[4,8,9]。随着时间的发展, 该理论逐渐成熟, 并迅速在各个行业中应用。

本研究引入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和PDCA方法作为指导持续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理论和方法, 旨在为医疗管理者和医务人员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地处我国西部某省一线城市的一所担负着医疗、教学、科研等任务的大型三甲医院作为研究对象。2012年该医院经省卫生管理部门调查, 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满意度均较低, 受到通报批评。因此该医院于2012年和2013年分别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每次选择1000例年龄在18周岁以上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成立研究组织

首先根据医院的组织管理结构, 成立患者满意度持续质量改进小组。由质量管理专家制订患者满意度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案, 对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做出评估。小组成员还包含负责医疗和护理等业务的管理人员、门诊部、财务科、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病理科、手术室、医保办和病案室负责人以及各临床科室的负责人, 通过制订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 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 各小组成员是所管辖部门及科室中患者满意度持续质量改进的第一责任人。通过举办专门的医疗质量管理培训班对小组成员进行面对面授课培训, 使小组成员认识到患者满意度持续质量改进的重要性, 了解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持续改进的内涵以及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步骤。

1.2.2 患者满意度调查

目前国内外尚无普遍公认和接受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 各医院均采用自编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 存在不同医院间可比性差, 不能客观比较的问题, 而且单纯的问卷调研还可能存在效度和信度不足的问题, 所以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研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1.2.2. 1 调查内容

①采用专家咨询法编制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涉及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 以及患者从门诊到住院治疗再到出院经历门诊挂号、就诊、交费、取药、入院登记、入科、检验、检查、病理、手术、护理、出院结算、医保和病案复印等过程[10]。②综合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并按随机数表法, 在该省内二甲以上综合医院中选择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医院管理专家和临床医生20名专家, 对调查问卷进行多次讨论修订, 最后确定调查问卷。并对该问卷采用克朗巴哈一致性系数 (Cronbach′α系数) 检验其信度[11]。该问卷Cronbach′α=0.81 (>0.7) , 表明问卷可靠性较高。为进一步检验问卷的重复度量效果和项目内在的相关性, 再对其进行方差分析、F检验和Hotelling T2检验, 当P<0.01, 说明该体系的重复度量效果良好。最后对调查问卷进行效度检验, 根据问卷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效度系数均大于0.88, 说明该问卷有较好的效度。

1.2.2. 2 质量控制

对抽样、培训、问卷调查、问卷复核等环节进行全程质量控制。

1.2.3 确定研究问题

根据患者满意度的问卷调研情况, 对患者等待时间、物理环境, 医生以及医技科室的服务态度、诊疗技术, 护士的服务态度和操作技术、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汇总。由组长和涉及相关组员确定发现影响患者满意度的主要问题, 并由组长对涉及问题的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调研, 调研时强调全员参与, 然后对问题进行归类。

1.2.4 分析原因

确定了具体问题之后, 应从根源上查找原因。由于患者满意度涉及到医院的各个部门和各类人员, 问题比较复杂, 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应对各个环节各方面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分析, 从根源上找出产生问题的症结所在, 为制订实施方案提供依据。

1.2.5 制订实施方案

根据影响患者满意度的问题及原因, 编制患者就医期望和需求调查表, 对患者就医过程进行深入调研, 制订符合实际又可实行的实施方案[12]。本研究使用甘特图作为辅助工具, 以图示中时间和活动列表表示方案实施的具体时间与任务, 通过图示表明计划时间内任务完成的进度, 以确保实施方案能够顺利进行。

1.2.6 具体实施

根据实施方案, 由小组负责人和各部门一起完成具体实施。对问题所涉及的部门应进行全面参与, 避免发生管理和应用脱节的现象。此外, 对方案的实施进度还需进行过程控制, 及时协调并处理突发事件, 避免进度拖延。

1.2.7 检查评估

检查是对实施结果的反馈, 由患者满意度持续质量改进小组牵头, 对所涉及到的各个部门均应进行环节监控和过程检查, 在检查中对问题改进的情况和预期的目标进行对比, 找出差距并认真讨论, 鼓励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成员人人发表意见, 及时采取措施、总结经验, 保证方案顺利进行, 并将改进的成果作为新工作标准, 将没有达到的目标作为新的问题并分析原因, 开始新一轮的持续改进[4]。

患者满意度提高是个缓慢的过程, 笔者通过调研发现了很多影响患者满意度提高的因素, 也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13], 来提高患者满意度, 但成效如何, 需要我们全员动员, 人人参与, 通过自查, 互相监督检查等方式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使患者满意度持续提高。

1.3 统计学方法

用Epi Info编制的数据库进行数据双录入, 并进行数据核对。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研究连续2年 (2012、2013年) 对样本医院的患者进行调查研究, 每年均调查1000例年龄在18周岁以上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两次调查分别发放问卷均为1000份, 回收1000份, 回收率为100%。患者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1.04和1∶1.07。两次调查人口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患者类别、科室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患者满意率比较

2012年与2013年患者满意率比较, 结果显示, 无论门诊患者还是住院患者, 2013年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2012年,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00) 。见表2。

2.3 影响患者满意度的主要问题

从2012年的调查表中找出影响患者满意度的主要问题, 并与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和PDCA方法提高患者满意度后的2013年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 发现经过整改后存在的主要问题, 都有不同程度的解决, 主要问题的检出率都有所下降, 具体结果见表3。研究所得甘特图见图1。

横向:项目的持续时间;纵向:改进患者就诊等候时间活动顺序的实施方案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 民众健康得到了持续关注, 对于医疗服务水平期待也相应的提高。提高患者满意度不仅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长期和主要目标。患者满意度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控制降低医疗费用, 还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降低医疗纠纷, 有效解决缓解“看病难, 看病贵”的问题。如何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成为医疗管理人员和学者共同面临的问题。

根据上级切实提高患者满意度的要求, 院党委决定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和PDCA方法提高患者满意度, 采用了以业务副院长为组长, 医务部主任为办公室主任的患者满意度管理小组, 成员包含门诊部、收费处、药房、信息、经济管理等部门负责人。

在2012年调查的1000份问卷中, 有80%的门诊患者认为就诊等候时间过长, 表达出了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的心理状态, 因此组长对门诊部进行了实地调研, 发现有62%的患者从挂号到就诊时间在1 h以上, 其中更有20%的患者等候时间在2 h以上, 确实存在患者就诊等候时间过长的问题。除此之外, 发现患者不满意的地方还集中在B超、CT等各项检查等候时间较长、复印病案等候时间过长、医院乘梯困难、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差、医院住院环境差, 以及生活服务水平低、饭菜品种少等问题。该小组和相关科室领导针对这些问题讨论分析其具体形成原因。例如, 就诊等候时间过长, 究竟是由于工作人员不足, 还是诊疗科室不够, 又或是考核或激励的问题导致的工作人员积极性等。每一个问题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 进一步分析, 找出对策。经调查发现有些科室, 尤其是产科存在出诊医生不足和诊室不够的双重问题, 因此笔者在2012年底调查问卷完成后, 年初立即采取措施, 利用甘特图 (图1) , 分步骤对问题进行解决, 以期利用最短的时间, 使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甘特图中纵向表示改进患者就诊等候时间活动顺序的实施方案, 横向表示该项目的持续时间, 根据时间的持续, 笔者依次从问题陈述 (即发现存在患者就诊等候时间长的问题) 、制订计划 (即是否应计划安排更多的出诊医生或分步扩充诊室) 、找出最佳途径 (通过进一步实地调研发现需安排更多的出诊医生并扩充诊室) 、进一步收集资料并进行原因分析 (发现在原有基础上另外安排4个医生并扩充2个诊室使得患者就诊等候时间降低, 已不存在等候2 h以上的患者, 但因为2012和2013分别是龙年和蛇年, 怀孕生子的人较多, 依然存在部分患者等候时间较长的问题, 所以加大扩充医生和诊室是有必要的) 、制订最佳实施方案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 最终在原有基础上扩充了6个医生和3个诊室, 将患者就诊等待时间降为1 h以内) 。

最后, 该医院患者满意度管理小组与相关科室领导签定了患者满意度整改责任书, 该责任书明确了整改的目标以及时间, 以及未达到目标所做的惩罚等。此外, 还制订了患者满意度和绩效奖金相挂钩的制度。经过5轮的持续改进, 结果显示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门诊患者的满意度由原来的40.8%上升为84.6%;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也从原来的38.0%提高为91.2%, 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总结本研究经验具体如下:

第一, 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是要以患者为中心, 针对患者对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生硬、冷漠的态度不满意较多等问题, 强化医务人员职业素质教育[13]。医务人员只有对患者的感情和人格予以尊重, 才能赢得对方的认同和信赖。医务人员需要冷静的头脑和理性的思维, 但更应有一颗炽烈的、善良的心, 应该比任何行业的职工更懂得人的情感、人的需要。

第二, 医院的各项政策和规章制度应以是否满足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 并严格落实服务缺陷和服务补救管理措施。许多投诉是当服务缺陷出现时没有实行服务补救或补救不当所致[14]。服务补救是指在服务失误发生后, 服务提供者针对顾客的抱怨行为而做出一种及时性和主动性的反应, 其目的是通过这种反应, 将服务失误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重新建立起顾客的满意和忠诚[15]。故必须使医务人员明白什么是服务缺陷, 当缺陷出现时应该如何补救, 建立有效的服务补救制度:从科室中挑选责任心强、认真负责的医护人员担任科室质量监控员。由他们发现问题的苗头, 做好事前控制, 把损失或影响降到最低。教育医护人员充分认识服务补救是改进工作的很好方式[14]。当科室出现服务失误后及时补救, 显示出院方的诚恳态度及对患者的关怀, 反应越快, 补救的效果会越好, 才能重建医院的形象及提高客户的满意度[16]。

PDCA持续质量改进 第8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PDCA管理方法

2013年北京某综合性三甲医院将“全院、全员落实PDCA”纳入了年度工作计划重点, 在全院范围内组织开展一系列PDCA持续改进活动。

1.1.1 全员培训、全面动员。

为强化全院、全员对PDCA的理解和应用, 该院积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 组织全体员工学习掌握PDCA循环原理, 并以此武装员工头脑:由主管院领导对中层干部进行PDCA培训动员;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PDCA专题理论培训;由质量监督部对全院所有临床医技科室逐科进行PDCA循环实际操作方面培训;在全院编辑印发《PDCA学习手册》, 人手一册, 做到人人理解PDCA, 人人关注PDCA。

1.1.2全程参与、持续改进。

为保证PDCA有效实施和运用, 该院要求各部门、各科室将PDCA与本部门实际工作相结合进行持续改进, 并在全业务流程组织开展PDCA案例分析和PDCA案例竞赛。活动中, 医院涌现出大量实用、有价值的PDCA持续改进案例, 涉及到医疗、护理及行政后勤工作的各流程和各环节。此外, 该院还要求全院、全员将PDCA理念贯彻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逐步形成了执行到位、定期自查、持续改进的PDCA工作机制。

1.2 满意度调查对象

该院共有床位1500余张, 月均出院患者数为4200人次。两次患者满意度调查分别随机选取医院实施PDCA前后 (2013年4月和2014年3月) 的出院患者为调查对象, 排除住院时间小于3天或年龄小于18岁的患者。两次调查选取的样本量均在1000人次以上, 调查对象分别涵盖了不同性别、年龄、病种、居住地、付费方式等。

1.3 满意度调查方法

由医院内部自行调查的患者满意度, 在某种程度上容易受到方法和人员的限制, 相对缺乏客观性[1];同时, 正在住院的患者可能会对调查存在顾虑, 且未完成对整个住院医疗流程的体验[2]。鉴于以上原因, 该院委托北京某医疗评估咨询有限公司以社会第三方身份, 采用电话回访的形式分别对实施PDCA前后出院患者独立开展满意度调查工作。参与调查工作人员均经过统一专业培训, 实施PDCA前的调查于2013年5月中旬完成, 实施PDCA后的调查于2014年4月中旬完成, 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时效性。对于未能配合完成整个电话回访的样本, 作无效样本处理。

1.4 满意度调查内容

满意度调查问卷由北京某医疗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参照2011年9月在全国141家大型医院开展的《全国住院患者体验及满意度监测》项目的相关内容, 结合该院实际情况修订而成。住院患者问卷共24道问题, 分别涵盖了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态度、医疗反应性、医疗服务环境、尊重患者权益、医德医风等方面情况的评价。除5道开放型问题及4道是非选择题外, 其他封闭型问题采用的测量尺度是“李克特量表” (Likert scale) 10点测量法。调查的具体内容详见表1。

1.5 统计学处理

首先采用EXCEL数据库建库, 然后利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基于调研期间内医院的重大管理调整只有引入PDCA持续改进, 本研究假设两次调查之间对患者满意度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只有PDCA的实施。以2013年4月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作为实施前的基线数据, 以2014年3月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作为PDCA实施后的对照数据, 通过两样本u检验 (大样本) 来验证两组之间均值是否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若u值在P<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则拒绝H0假设, 即认为PDCA的实施对患者满意度水平有显著性影响, 否则认为无显著影响。

2 结果

2.1 调查样本量及有效样本率

前后两次满意度调查抽取的样本量与当月出院患者人次数之比均大于1∶4, 两次的有效样本率均超过了85%, 详见表2。

2.2 满意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2.2.1 实施PDCA前后满意度调查结果对比。

经统计学分析, 诊疗解释、知情同意、术前沟通等11项指标在实施P D C A前后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 5) , 其余4项指标患者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结果详见表3。

2.2.2 实施PDCA前后满意度调查结果排序。

伙食质量、卫浴清洁及病房安静舒适程度在实施PDCA前后的两次调查中都是满意度水平最低的3项指标, 及时帮助指标由实施PDCA前的第7位上升到了实施PDCA后的第1位, 知情同意指标由实施PDCA前的第11位上升到了实施PDCA后的第5位, 详见表4。

3 讨论

3.1 PDCA持续改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得到患者普遍认可

通过实施PDCA前后两次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15项指标中有11项存在统计学差异。可以得出结论, 医院在全员、全业务流程开展的PDCA持续改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医院整体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尤其在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方面有较大改进, 得到了患者的普遍认可, 而在后勤管理方面实施PDCA前后虽有改善, 但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3.2 PDCA实施在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方面卓有成效

医院在诊疗解释、知情同意、术前沟通、隐私保护、及时帮助、健康宣教、康复指导、医德医风等方面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特别是知情同意和及时帮助两项指标改进显著, 满意度水平均在95分左右。由此可见, 非医疗技术因素方面的一小步改进可以获得患者满意度的一大步前进。“改善非技术因素缺陷在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3]。

治疗结果、可及入院、住院告知3项指标在前后两次调查中无明显改善。这可能与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关, 同时也要求医护人员加强诊疗技术方面的持续改进;而随着医疗业务量的增加, 医院空间相对变得狭窄, 患者及时住院难以保证;但在住院告知方面, 护理人员应详尽细致地为患者进行入院介绍, 做好人性化服务。

伙食质量、卫浴清洁及病房安静舒适程度在前后两次调查中虽有改善, 但仍然是满意度水平最低的3项, 分值基本上都低于90分。这就要求后勤处室应继续提高服务意识, 在伙食质量方面, 对饮食的供应方式、烹调流程、发放方法等进行全面改进;在卫浴清洁方面, 对清扫频率、消毒方法等进行改进;在病房秩序方面, 应加强探视管理和秩序维护。后勤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应作为医院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工作重点。

3.3 患者满意度调查为量化评估PDCA的实施效果开辟了途径

患者满意度调查为量化评估P D C A在医院的实施效果开辟了途径, 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差距, 可以为医院提升服务水平指明方向, 为进一步改善服务质量提供可靠依据。通过本次研究, 我们认为动态患者满意度调查应逐步成为医院管理的工具。满意度的调查内容并非一成不变, 而应根据医院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和修正, 使其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从而能够系统地反映出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情况, 能够及时客观地反映出医院在某一时期存在的问题, 达到持续改进医院服务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传骥, 吴明哲, 剑非.实施第三方评估客观评价患者满意度[J].现代医院管理, 2007, 5 (2) :26-28.

[2]朱志峰, 黎晓新, 赵越, 等.北京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研究[J].中国医院, 2009, 13 (6) :39-41.

PDCA持续质量改进 第9篇

1 临床路径概述

1.1 临床路径的背景与起源

路径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建筑与工程工业(如人造卫星、火箭的发射)。80年代初,美国政府为了缩减医疗费用、提供高效率的优质服务,考虑在医院开展路径管理。1985年美国波士顿的新英格兰医疗中心(New England Medical Center)率先开始实行临床路径。1998年以后,国内一些城市的大医院也开展了部分病种临床路径的研究和试点工作。希望引进与应用这一新型的医疗质量管理方法,提高自身的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1.2 临床路径的特点

临床路径是以时间为测量单位的单一疾病的临床医疗护理流程,它能降低由于不同医生医疗差异而导致的治疗疗效差异,能有效的保证医疗质量,它强调的是医疗护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流程上更加具体细化,更突出实践性和标准性,做到病种医疗环节质量标准化,实施全程监控和评价。制定了临床路径,就规定了一种疾病具体的诊疗规程,即各诊疗环节的作业标准,所规定的标准既是临床医生对病人实施医疗计划的依据,也是医政管理部门对整个医疗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价的尺度。临床路径包括准备阶段、制定阶段、实施阶段、监测阶段以及评价改进阶段,如图1所示。各个阶段都包含着不同的关键环节,每个环节持续不断,环环相扣,并且不断改进,更适用于PDCA循环模式进行科学管理。

2 PDCA循环理论来源

PDCA为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及不断优化改进提供了理论基础。PDCA循环研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有“统计质量控制之父”之称的著名统计学家Walter A.Shewhart在当时引入了“计划—执行—检查(Plan-Do-See)”的概念,戴明后将Shewhart的PDS循环进一步发展成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故又称为“戴明环”。

PDCA循环是一个封闭式的循环系统,如图2所示。共分为4个阶段:计划(Plan)、实施(Do)、监管(Check)、结果处理阶段(Action)。每个阶段有其具体的内容:计划阶段应制定方针、目标、计划书和管理项目;实施阶段主要按计划实地去做,去落实具体对策;监管阶段的工作内容是检查对执行后的效果;结果处理阶段的重点在于总结成功的经验,实施标准化,并依据标准执行;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轮PDCA循环解决,为制定下一轮计划提供资料。PDCA循环贯穿于整个临床路径管理活动的各个关键环节,并周而复始不停顿地运转[1]。每一个循环都会促使临床路径关键环节控制体系的持续改进,从而促进医疗质量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2]。将临床路径的项目实施过程以PDCA循环模式来概括,如图3所示。

3 运用PDCA循环促进临床路径各关键环节的实施

3.1 计划(Plan):临床路径制定阶段

3.1.1“临床路径实施的准备”环节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的临床服务模式要进入医院,必须首先让参与人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所以医院的院长首先要与相关科室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宣传临床路径对于提高医疗质量、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以及提高医院社会和经济“两个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同时开展分层次培训,有针对性地讲解在应用临床路径后分配给各级人员的任务以及收益,为临床路径的顺利实施做好思想上的准备。

3.1.2“构建临床路径组织管理体系”环节

为了使临床路径得以顺利实施,在组织上建立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体系,成立医院临床路径指导小组和临床路径实施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医院领导、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医政科科长、财务部门主管等相关人员,其主要职责是选择病种并制定具体病种的临床路径、确定各部门人员的职责、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协调、对临床路径进行评估以及改进。实施小组主要由各科室的工作人员组成,他们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负责记录数据,并向领导小组反馈。

3.1.3“病种选择”环节

病种的选择对于临床路径管理实施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3]。临床路径的实施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当前,我国大多数医院临床路径的实施还处于起步阶段,医院管理者及相关人员对临床路径管理的相关知识缺乏,对临床路径管理的整体流程比较陌生。因此,在实施临床路径的初期时必须对实施病种的选择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论证,要结合本医院的实际,在循证医学基础上,遵循临床路径病种选择的一般原则:一是专科多发病,常见病;二是专科年度收治病人例数较多的病种;三是医疗费用较高的病种;四是诊治中手术或处置差异小的病种;五是最能代表专科技术水平的病种[4]。所选病种既有诊治水平的代表性,又有较大的覆盖率。

3.1.4“诊断依据的确定”环节

患者的临床诊断直接决定了患者能否进入路径,以及进入路径后的诊疗流程、住院天数和费用控制方法。因此,在临床路径管理实施过程中,要制定科学准确的诊断依据,严格把好临床路径准入关。目前,我国医务人员对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分类疾病的国际统一标准(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即ICD编码要完全掌握,从而能够明确临床路径疾病名称的内在含义。如果临床路径疾病编码不准确,使疾病编码不能发挥识别病种的作用,常常会导致实际应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无法进入路径,而进入路径的患者如果病种编码错误会导致执行与实际病种不相符的临床路径,严重影响临床管理的实施效果。

3.2 执行(Do):临床路径的实施阶段

3.2.1“临床路径内容及表格制定”环节

临床路径实施小组负责收集、查证已选择病种路径的证据和资料。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图,负责草拟出该病种路径文本以及有关应用表格。相关科室主任及医务人员对草拟的病种路径文本和有关表格进行充分讨论和论证。临床路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对所设计的路径文本和有关表格进行修改,并将修改意见向科内有关医务人员进行讲解并获得共识,最后定稿。表格具体内容则是路径日程,包括每天的诊疗工作、重点医嘱、护理记录、病情变异记录以及医师、护士签名等。临床路径的出现,帮助医生以最快速度给予病人合理的治疗,避免了不必要的检查,节省了卫生资源。

3.2.2 制定标准化“医嘱套餐”环节

医嘱套餐和临床路径是实现医疗服务标准化的有效途径。所谓标准化“医嘱套餐”,是指依据某一病种的病情发展与变化,制定出该病种基本的、必要的、常规的医嘱,如治疗、用药、检验单等。标准化“医嘱套餐”需与临床路径的内容相对应,使之相对全面化、程序化,并相对固定,方便明确临床路径的进行。避免漏检或多检的发生,达到控制服务品质与经费的目的。如需增加特殊检查,即认定为发生变异,需临床医生及时填写临床路径变异表。实施标准化“医嘱套餐”,能有效规范医疗行为,使诊断明确的疾病治疗标准化,减少资源浪费,减轻医生的工作负担,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加患者满意度。

3.2.3“具体实施临床路径”环节

在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所有医务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才。其中,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是实施临床路径的主体,负责临床路径小组人员的判定、实施者文本的填写、变异分析和处理、总结评价和改进等。辅助科室人员主要是配合临床路径的开展,确保辅助检查按时、按质完成。其次,药剂科人员还负责科室用药情况监测和合理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临床路径实施后,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持续不断收集实施有关信息,尤其是变异情况,及时总结分析并改进自身医疗服务,同时反馈院临床路径指导小组。

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医院临床路径领导小组要严格按照临床路径及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加大检查力度,定期到临床各科室检查临床路径、病历书写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对不按临床路径诊治疾病的医师进行反复教育,最大限度地保证临床路径及病历书写规范落实到每个医护人员的诊疗行为之中。

3.3 检查(Check):临床路径的监测阶段

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和治疗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发生变异是正常的、必然的,也是允许的[5]。将在假设的临床路径标准中出现偏差的现象,或任何预期的决定中有所变化的过程,或个别病人偏离标准临床路径的情况,以及在沿着标准临床路径接受医疗护理的过程中出现偏差的现象称为变异[6]。变异有正负之分,根据变异的性质,正变异是指计划好的活动或结果提前进行或完成;负变异是指计划好的活动或结果推迟进行或完成。前者有利于临床路径的进行,后者阻碍临床路径的进行,所以医护人员在这一阶段必须做好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变异。要做到认真观察,客观真实地记录数据,积极思考,切不能主观臆断。

3.4 处理(Action):临床路径的改进阶段

3.4.1“明确变异原因”环节

病人发生了变异,医务人员应首先分析变异是正性变异还是负性变异。正性变异应积极分析其合理性,作为改进临床路径的参考;对负性变异应详细分析其原因,对不合理的变异及时纠正,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变异分析的目的在于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减少变异。变异分析过程是为标准临床路径提供反馈的过程,因此分析变异必须认真,要有客观依据。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变异原因,商议选择有效的处理措施,从而避免类似变异再次发生。首先,患者的变异将激发医务人员查找变异的原因,对临床路径反复评价、修改、完善,以减少路径继续实施过程中变异的发生。其次,通过对变异的分析,可以改良和优化不合理的诊疗护理措施,有利于临床路径的完善与实施[7]。第三,在分析变异过程中,医务人员搜集了大量临床资料,积累了经验和知识,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为临床路径的有效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8]。

3.4.2“变异的处理及反馈”环节

讨论、分析与处理变异的过程主要包括:(1)临床医生填写临床路径变异表;(2)要求医务人员了解变异、思考变异原因,并将变异管理与科室交接班制度紧密结合,使发生的不合理变异得到及时的反馈,进而得到有效的纠正[9];(2)对于复杂而特殊的变异,主管医生应组织专家会诊;(3)对一般的变异,临床路径实施小组人员、主治医生及护理人员应定期召开讨论会,探讨变异原因,选择有效的处理措施;(4)病人出院后,讨论总结变异问题和原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防止再次发生,必要时修正临床路径表;(5)将讨论结果存档,完成病人的变异报告表,并定期上报给医院临床路径领导小组的相关人员。

反馈环节是临床路径得以不断完善的关键,贯穿于临床路径实施的整个过程。建立并应用一套完整、科学的医疗质量评价反馈体系,对临床路径的质量进行实时监控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举措[10]。对临床路径变异信息的反馈效果直接决定了临床路径各个关键环节能否持续有效开展。要更加强调各部门人员的互动、沟通,特别是需要提高医务人员参与临床路径管理的意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临床路径文本的改进、医院管理的改进以及医院信息系统的完善提供依据。

总之,运用PDCA循环模型促进了临床路径各关键环节质量的持续改进,PDCA循环应用了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处理方法,是推动工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将PDCA循环应用于临床路径管理各关键环节的控制中,促进了临床路径管理的关键环节根据环境和所面临问题的变化不断改善,对促进临床路径管理在医院有序的开展,医院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高红,汪晓泊,顾玉海.等.PDCA循环再住院病历质量监控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7,27(增):218-219.

[2]Wilcock P,Lewis A Putting improvement at the heart of health careBMJ,2002,325(7366):670-671.

[3]齐德广,秦银河,李书章,等.临床路径的应用及其相关问题的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10(1):38-39.

[4]杨炯,李劲松.临床路径的实施与管理[J].卫生软科学杂志,2009,23(5):509-511.

[5]Nathan R,Judith Hochman,eds.Clinical pathway.Med-J-Aust.1999 Jun 18,170(2):54-55.

[6]李亚平.临床路径中的变异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1):859-860.

[7]武广华.论临床路径在医院实施“单病种限价”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7,27(9):29-30.

[8]吴燕子,曹祝萍,马集云,等.对临床路径应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8,28(5):23-24.

[9]王冬,朱士俊,张明学,等.骨科关节镜手术病例临床路径变异的管理与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10):600-601.

PDCA持续质量改进 第10篇

企业作为经济组织, 最终目标是获取利润。产品质量是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 而质量管理是对质量形成过程实施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其目标也是顾客满意。顾客满意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 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 企业如何有效地推动质量改进, 如何正确地运用PDCA过程方法是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命题之一, 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质量改进相关研究

2.1 质量改进的含义

ISO9000的定义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美国朱兰博士在《总体质量规划》论文中指出:质量改进是使效果达到前所未有水平的突破过程。由此, 质量改进可以定义为:为了向企业及其顾客提供更多的利益, 企业所采取的旨在提高过程效益和效率的各种措施, 包括如下三层含义:

(1) 质量改进的对象:包括产品 (或服务) 质量以及与其相关的工作质量, 即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两个方面。

(2) 质量改进是通过改进“过程”来实现的:企业内存在着众多相互关联的过程, 每一个过程都存在以较少的资源消耗来获得更好效果和更高效率的可能, 以“过程”为单位进行改进, 能够更有效地提升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3) 质量改进是一项持续性的活动:企业必须不断地适应市场、顾客的需求, 并实施持续的质量改进活动, 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为企业发展创造机会。

2.2 企业质量改进的典型形式

按照作者的质量管理经验, 企业的质量改进活动一般体现为以下方式:

(1) 修订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等制度办法; (2) 调整过程指标项目、完善指标计算方法、修订指标目标值; (3) 调整组织结构, 变更部门职责; (4) 调整人员安排, 进行人员招聘; (5) 调整培训大纲, 增加培训项目; (6) 开发新型产品, 优化产品规格; (7) 调整工艺参数、优化工作流程、缩短供货周期、优化供应厂家; (8) 引进新型设备, 开展技术改造, 改善工作环境、升级信息系统; (9) 修正检验、试验手段, 完善不合格品处理措施; (10) 导入体系管理、六西格玛管理、SPC分析工具等先进的管理理念等等。

3 过程、过程方法相关研究

3.1 过程及过程方法

ISO9001对“过程”的定义为:“通过使用资源和管理,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可视为过程。通常, 一个过程的输出直接形成下一个过程的输入。”对质量管理来说, 非常重要的是系统地识别、分析和管理企业中的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就是“过程方法”。过程方法的优点在于对过程系统中单个过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过程的组合和相互作用进行连续的控制。可见, 企业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 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3.2 过程方法的应用

过程识别后, 接下来是分析每个过程以确定过程的活动、与其它过程的接口、过程的输入输出和控制方法、所需的资源及监测过程的有效方法。通过对过程的详细分析, 可以明确涉及过程的各个部门、了解过程跨越部门界限的次数 (交接次数越多, 发生失误及效率低下的可能性越高) 、明确过程中有附加值和无附加值的工序、明确决定过程能力的关键工序是哪些以及过程中哪些测量系统需要确认等等, 这即给质量改进提供了机会。

4 PDCA循环的相关研究

4.1 PDCA循环的概念

PDCA循环最早由休哈特提出, 后来被美国戴明博士再度挖掘、广泛宣传并运用于持续改善质量的过程之中。PD-CA循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计划P (Plan) :包括制订目标、计划书等;第二阶段是实施D (DO) :即按计划去做;第三阶段是检查C (Check) :即总结执行效果, 明确经验找出问题;第四阶段是处置A (Action) :即对成功的经验标准化, 将没有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轮。其中A阶段是PDCA循环的关键, 该阶段重点在于修订标准, 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 没有标准化和制度化, 就不可能使PDCA循环转动向前。

4.2 PDCA循环的八个步骤

根据国内某学者的研究.可将PDCA的四个阶段细化为八个步骤, 结合作者的经验将这八个步骤界定为因素分析、因素筛选、根因确认、制定对策、实施对策、检查效果、跟踪效果和寻找遗留问题。

P阶段可分为因素分析、因素筛选、根因确认、制定对策四个步骤。这一细化思路与六西格玛DMAIC模式中M阶段的思路是一致的, 包括运用微观流程图、鱼骨图进行现状调查, 通过FMEA进行失效原因分析, 应用因果矩阵、柏拉图等筛选影响因素等等。

D阶段包括执行、控制和调整三部分内容。对策一般应严格执行, 但也要控制对策的实施, 同时当条件发生变化时, 应对原对策进行调整, 以确保预定目标的实现。

C阶段的主要内容是效果确认, 可以采用趋势图、能力分析等方式, 若能计算改进效果的经济价值则更能体现改进价值。

A阶段一是进行效果跟踪, 二是寻找遗留问题。效果跟踪是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通过SPC分析、能力计算可以有效地跟踪效果;寻找遗留问题是为了PDCA循环继续下去实现持续的改进。这两个步骤在PDCA循环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4.3 PDCA循环与过程、质量改进的关系

从以上对质量改进、过程的研究中可以看出, 全面的质量管理活动离不开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 PDCA循环是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管理、实现各项质量改进的重要方法和有效工具。

对产品而言:P, 对应产品质量策划 (包括质量计划) ;D, 对应生产产品的过程 (需控制人、机、料、法、环等方面) ;C, 对应检验与试验;A, 通过对质量记录的分析, 提出改进措施, 作为类似产品质量计划的输入。

对质量体系而言:ISO9001标准中第4、5、6、7、8章即按PDCA循环安排。P, 4、5、6章从职责、资源上对质量体系进行策划;D, 7章即产品实现过程;C, 8章强调了过程与产品的测量和监控;A, 8章提到了改进的要素。

五大工具也体现了PDCA的思路:APQP规定了P的程序;FMEA进行原因分析是对P技术上的支持;PPAP可以认为是D的体现;MSA是对C技术上的支持;SPC通过对数据的分析, 为A提供了技术支持。

5 企业运用PDCA循环在质量改进方面的研究

5.1 典型误区

(1) P阶段:企业会在现状调查、要因确认、制定对策上出现盲点。

“现状调查”易拘泥于以往的经验、局限在某一部分, 使过程无法获得全面的输入。如“顾客需求识别与评审过程”, 企业一般将其等价于“合同评审过程”, 对“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策划, 建立了合同评审例会等制度。但顾客需求并不等价于产品要求, ISO/TS16949明确指出要识别“顾客的特殊要求”, 即顾客对供应商的管理要求, 如体系开发、异议处理流程、纠正措施的方法等。可见, 现状调查一旦缺失将导致整个过程偏离方向。

“要因确认”的盲点主要表现在未抓住“关键的少数”。如“顾客满意度监视与测量过程”, 企业一般会策划一份规范的“顾客满意度调查表”请顾客填写, 根据填写结果计算分数并通报给相关单位。这种方法的偏颇在于, 将企业关心的问题及问题所占的权重认定为顾客所关心的问题及权重, 用目前流行的说法就是“顾客被满意”。要解决这个问题, 可根据不同顾客的要求设定调查的项目及权重, 若考虑成本因素可采用二八原则。

“制定对策”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是对策仅停留在纠正问题的表面, 二是对策未涵盖要因确认的全部内容。如经常会看到诸如“加强检查”、“深入教育”、“组织攻关”等措施, 其问题在于未识别出根本原因、可操作性差、没有对应的责任人及完成时限等;再如“设计和开发过程”, ISO/TS16949标准要求“将从以往设计项目的信息推广应用于当前或未来有相似性质的项目”, 企业则常常忽略这类信息的利用。

(2) D阶段的典型问题是执行死板, “为作而作”忽视了执行目的。

“采购过程”中, 组织一般会制定过程指标来衡量实际效果, 如“原料到货及时率”等, 而统计结果一般都会达到或高于目标值, 若仅根据这一结果就判断过程绩效良好, 则可能出现“数据粉饰太平”的错误。判断过程绩效还应参考“交付过程”中“订单兑现率”等类似指标, 因为成品订单兑现率低, 原因很多与原料欠料有关。

(3) C阶段的突出问题是检查手段单一, 且流于形式。

制造企业检查措施效果的方式有很多种, 如对绩效指标的统计、分析, 运用趋势图等判断效果及走向, 用SPC等工具计算过程的稳定性及过程能力, 通过质量成本分析反映措施的经济价值;等等。但目前真正实施的检查手段却相对单一。如, 某企业内审中曾开出过关于PFMEA的不符合项“对高风险值失效模式 (厚度失效, RPN值超过200) 未采取措施;未对某些过程特性进行考虑 (如:轧制过程的轧制力) 。”, 之后分析原因如下:“1、前期负责PFMEA编写的工程师辞职, 工作交接存在疏漏;2、PFMEA维护小组未运转起来;3、PFMEA培训有待进一步推开。”其中, PFMEA维护小组未定期检查是最为重要的原因。

(4) A阶段的问题包括, 措施标准化的意识欠缺, 遗留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推动及解决。

ISO/TS16949特别强调对更改的控制, 如7.5.1.1规定“当任何影响产品、制造过程、测量、供货来源或FMEA的更改发生时, 应重新评审和更新控制计划”, 但控制计划、FMEA文件往往成为更改后的漏洞。质量问题、异议的措施一般只附在“纠正和预防措施表”中, 而未被纳入基础文件及管理规定中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再如, 受分析能力的限制, 一些未能得出结论的质量问题往往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使PDCA循环无法继续。

5.2 有关措施

(1) 强制过程方法的应用, 通过系统地识别、分析和管理企业中的过程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实现对过程系统中单个过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过程组合和相互作用的连续控制; (2) 运用PDCA循环的思路管理企业质量改进, 遵循PDCA的八个步骤避免管理漏洞; (3) 强化对已有措施进行标准化的意识, 通过建立例会制度、设定专人跟踪等方式推动遗留问题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刘宏.PDCA循环推进持续的质量改进[J].电子质量, 2005, (7) .

PDCA持续质量改进 第11篇

【关键词】质量;改进;医院感染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591-0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规定《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6项卫生行业标准,我院于2013年元月至11月近一年来对供应室进行质量持续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同时为控制医院感染作出了突出贡献。具体改进方案如下:

1 建立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

科学实验证明一般洗手细菌污染只能降低 18%,采用卫生洗手法洗手则手部卫生的合格率能提升30%-40%。因此严格手卫生制度能有效控制交叉污染。

1.1掌握洗手指征 接触病人前;接触无菌物品前;打包前。接触病人及周围环境、血液、体液、分泌物后;接触污染物后;脱手套后。

1.2严格按六步洗手法洗手 消毒液洗手的前后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是:洗手前0分钟80%,1分钟后为15%,3分钟后为0。因此建立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能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

2 建立清洗、消毒、灭菌制度化。

2.1环境改进 本院对供应室的环境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一部:管理规范》规定进行了整改。供应室各区分区清楚,有独立的屏障隔离,空气不逆流。杜绝交叉污染。建立每天清洁、消毒并保证各区环境温度、湿度在各区适度范围内。

2.2建立清洗制度 改人工清洗为人工清洗与超声清洗相结合。严格按照卫生部规定标准和流程进行操作。操作员必须做好职业防护。对从临床科室回收来的可以重复使用的物品进行分类,打开各器械的轴、节,拆开可拆洗部件。按正规程序和步骤进行清洗(管、腔、镜用高压水枪冲洗、)消毒。对特殊感染的物品按特殊感染器械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后再按常规清洗、消毒。

2.3建立检查包装制度 每天必须由专人负责对包装前的器械进行检查;对包装者的手进行监测,防止器械被手污染。根据不同物品和器械选择不同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对已包装好的待消包进行检查,合格后送消毒室。

2.4建立消毒制度 消毒员必须持证上岗。必须保证高压灭菌器性能良好,做好每天的各项监测。掌握各种物品的性能 ,根据其不同的性能选择不同的灭菌方法。再次进行检查、分类消毒物品。按正确程序装载和灭菌。对灭菌后的物品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送无菌储存室。

2.5建立无菌物品存放制度 无菌物品保管员对已灭菌物品进行查对后方可进行存放。做好无菌物品储存、发放工作,严格遵守无菌物品存放制度和先进先出制度。掌握各种无菌物品的消毒日期和失效期,禁止过期物品流入临床科室。做好一次性用品的管理。保证本区域的卫生安全,防止无菌物品在本区被污染。登记各种无菌物品的进出时间、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以及每天检查无菌物品的种类和数量。

2.6建立外来器械管理制度 建立外来器械花名册,做好外来器械收发登记。按照外来器械管理进行规范操作送去污区,再按照外来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制度进行清洗、消毒、灭菌。查看各项监测合格后登记监测结果,放行手术室。

3 建立追溯制度

3.1去污区工作员登记每天从临床回收来的物品的种类、件数、时间;登记清洗流程中各清洗过程、清洗剂的配置浓度、配置时间、操作员以及干燥过程。

3.2检查包装区工作员登记检查的器械种类、件数、检测方法、检测者等。包装员登记好自己当天包装的各种包的数量、种类、及包装时间。

3.3消毒员登记当天消毒的各种包的种类、个数、消毒时间、锅号、锅次、消毒员签名。登记高压灭菌器的运行情况、过程、时间、各项监测时间、监测结果及签名。

3.4无菌物品管理员除无菌物品储存室内的登记外,还必须登记每天发放的包的去向和时间。

4 建立召回制度

4.1每天对供应室供应的物品进行检查、登记检查结果,并登记其去向。

4.2对发现各项监测中有一项监测结果不合格的,必须立即召回自上次监测各项结果均合格以来的所有灭菌物品。迅速查找原因,重新处理。如已使用立即向相关部门汇报备案,并通知医生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及时收集医生的反溃意见。

4.3若临床使用同一批次处理的无菌物品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感染病例,提出疑问时,立即召回自上次各项监测结果均合格的物品,查找原因并重新处理,再次监测。

4.4随时收集内部、外部的意见、建议,及时改进,不断提高供应质量。

5 质控员工作制度

本科质控员每天对供应室各个工作环节进行实时控制。

5.1每天检查清洗区的清洗流程、清洗剂的种类、浓度和剂量是否合格、清洗质量是否合格。

5.2抽样检查包装区各种器械的清洁度、光亮度,器械吻合度等进行检测登记。

5.3对消毒区进行抽样检查包的质量、体积是否合格、高压灭菌的质量是否合格进行登记。

5.4每天抽查无菌物品包装的外观质量及摆放情况等,并登记检查结果。每周抽查2-3个无菌包进行细菌培养,登记培养结果并把结果反溃给无菌物品管理员。

5.5每天收集各种物品在临床科室的使用情况及时间、使用结果、患者情况等。

6 总结

我院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质量持续改进后,有效地控制了医院因使用无菌物品而引起的医院感染。通过调查发现我院进行质量持续改进后没发生过因手术或使用其他无菌物品而发生的医院感染,我院的医院感染率在2012年同期基础上总体下降了85%。这说明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质量持续改进是非常重要。

PDCA持续质量改进 第12篇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怎样保证大众化教育下的高质量教育, 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高校课堂作为高等教育主要培养平台, 其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等教育质量的成败。而对高校课堂质量的管理究其本质依然是一种质量管理活动, 基于PDCA循环理论构建高校课堂质量持续改善模型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了有效途径。

1 PDCA循环理论

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 是被美国质量管理统计学家戴明在1950年挖掘出来, 并广泛运用于质量持续改进的过程管理中。PDCA循环包括四个阶段: (1) P——Plan (计划) 阶段, 任务包括:分析质量管理现状, 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引起质量问题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应用质量管理分析方法, 找出影响质量的主因;分析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 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2) D——Do (执行) 阶段, 任务包括:执行已经制定的计划;检验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保证计划实施的稳定性。 (3) C——Check (检查) 阶段, 任务包括:检查计划执行结果。 (4) A——Action (处置) 阶段, 任务包括:根据检查的结果, 总结成果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将未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该循环通过不断向前且向上的运作过程使得质量得以不断持续改进, 且在整个PDCA循环运作过程中前期质量改善效果明显, 后期随着质量本身到达一定高度使得PDCA循环对质量提高影响变缓。其运作过程见图1所示。

2 基于PDCA理论的高校课堂质量持续改善模型构建及实施

2.1 高校课堂质量持续改善模型

高校课堂是大学生获取基础知识的主要来源, 是今后自我持续学习的基础。因此, 高校课堂质量是决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而对课堂质量的持续提升归根结底就是一种质量管理, PDCA这种质量管理的有效工作程序为构建高校课堂质量持续改善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基于上述PDCA循环流程分析, 高校课堂质量持续改善模型该由选定课堂问题、分析选定理由、选定问题现状分析、目标设定、解析、对策实施、效果确认、标准化和反省与今后的课题九个部分构成。其中选定课堂问题、分析选定理由、选定问题现状分析、目标设定四个部分实现PDCA中的P环节;解析、对策实施两个部分实现PDCA中的D环节;效果确认实现PDCA中的C环节;标准化、反省与今后的课题两部分实现PDCA中的A环节, 并且在PDCA环节中的C环节部分引入了效果不佳状态下的内循环系统。具体模型如图2所示。

2.2 高校课堂质量持续改善模型实施

该高校课堂质量持续改善模型在实施过程中, 按照以下9个基本环节依次顺序进行。

(1) 选定课堂问题。该环节主要完成在高校课堂里出现的诸多问题中选定一个研究问题。高校课堂问题是指课堂里表现出的一些不好现象, 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突发性问题;一类是惯性问题。在模型实施中, 针对诸多惯性问题通常采用ABC分类法实现课堂问题研究对象的选定。该环节是整个模型运作的出发点, 也是整个模型实施意义的体现。

(2) 分析选定理由。该环节说明为何选定此研究主题。由于任何问题的解决都将伴随着资源的消耗, 使资源效益最大化是解决任何问题的基本原则。该环节是整个模型实施的价值体现, 也决定整个模型运作的可行性。本环节实施内容主要包括:问题背景的阐明;问题规模大小的阐明;问题重要性、紧急性的阐明几个方面。

(3) 问题现状分析。对选定的课堂问题进行现状把握, 在模型实施中, 该环节通常采用定量的分析方法, 对实际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得到一个量化的课堂质量原始水平。

(4) 目标设定。根据环节三得到的课堂质量原始水平值, 设定一个改善后欲达到的目标。对目标的设定应该坚持切合实际, 可实现原则。同时, 目标的设定应该包括目标设定理由、目标值、完成时间、完成程度三个方面。在模型实施过程中, 通常采用甘特图完成该部分工作。目标设定的合适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课堂质量持续改善模型运作的效果。

(5) 解析。该环节把问题现状分析中捕捉到的情况, 经过层层分析探求出真正的要因。具体步骤包括: (1) 将现状分析得到的症状当成特性分析要因; (2) 调查或试探重要要因和特性的关系, 推测验证对哪一个要因用哪一个对策有什么样的结果; (3) 对解析结果进行考察。在分析重要要因和特性之间关系时, 应该保证最后要因要呈现出人员的行动, 其结果可供我们能够产生对策为止。而在模型具体实施过程中, 通常会采用鱼骨图分析法完成该环节工作。“解析”环节是整个高校课堂质量持续改善模型的核心环节, 也是决定整个模型实施成败的关键环节, 因此在模型实际运用中, 应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该环节的相关工作上。

(6) 对策实施。该环节主要任务是研究排除要因的对策。具体实施过程包括:将环节5的剖析结果与欲实施的对策有机联系在一起, 做出具体包括对策实施时间、工作内容等的计划安排。该部分工作直接决定着模型实施的成败, 因此, 应从效果、实现性、经济性、操作性、安全性等角度上评价实施对策。

(7) 效果确认。该环节是对实施对策后的课堂质量水平进行统计分析, 然后使用和步骤四中相同图表做改善前、后的效果比较。如果达到目标状态, 该模型进入下一步运作环节;未完成目标该模型将转入第三、五、六环节进行内循环, 直到达到设定目标为止。该部分的内部循环结构是整个课堂质量持续改善模型实施成效的有力保障。

(8) 标准化。标准化环节主要是为了避免今后课堂重复出现同样的质量问题, 而将整个模型在运作中得到的优秀的管理结构、技术、知识、经验进行整理形成相应的规范文件和操作规程, 并在高校课堂进行运用和推广。由此可见, 该部分工作是整个模型运作成果的巩固环节。

(9) 反省与今后的课题。该环节是对课堂质量持续改善模型的单个运作周期进行总结和分析, 同时, 明确剩余的问题和新出现的问题。这个环节是课堂质量持续改善模型单个循环周期的最后环节, 也是该模型进入更高课堂质量改善循环的衔接环节。

3 总结

本文基于PDCA循环理论构建的高校课堂质量持续改善模型在保留PDCA原本的循环流程基础上引入了针对效果确认环节的内部循环系统, 为该模型的实施效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 本文对高校课堂质量持续改善模型的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为该模型在具体的实践应用中提供了理论指南。

参考文献

[1]李波.PDCA循环理论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 2010 (3) .

[2]张金锁, 韩江水, 孙艳红.基于戴明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J].煤炭高等教育, 2006 (7) .

上一篇:形态指标下一篇:民办本科院校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