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规划范文

2024-05-17

信息网规划范文(精选12篇)

信息网规划 第1篇

1 石油天然气管道电力通信工程信息网的作用

石油天然气的管道运输促进了经济与科技的发展, 为国民的正常工作与生活提供了方便。提高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利用率, 确保石油天然气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石油天然气管道电力通信工程信息网。据专家研究, 建立石油天然气管道电力通信工程信息网能够有效管理石油天然气的运输干线, 控制好石油天然气的管道运输成本, 避免资源浪费, 实现石油天然气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 从而有效提高石油天然气管道电力通信工程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2 石油天然气管道电力通信工程信息网规划方案

2.1 遵循现代电力通信工程信息网规划的原则

现代电力通信工程公司信息网规划的基本原则有三个, 分别是总体设计、分布实施和重点突破, 这三项原则的基本内涵是先建立数据库, 然后搭建各种数据平台, 最后合理规划电力通信工程信息网络的应用系统。建立数据库则需要建立空间信息数据库、规划成果数据库和规划业务数据库, 其次, 要搭建数据服务平台和一个C波段的卫星平台和两个KV平台以及200 000多线交换网络, 最后建立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的在线系统和电力通信工程管理系统。

2.2 提高中控室自动化操作

中控室是管理石油天然气资源生产与输送的控制办公室, 石油天然气输送量的增加意味着要不断提升中控室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提高中控室自动化操作需要借助Web GIS方案、大数据体系和云计算技术, 优化交换网络和中央控制系统。Web GIS方案中明确指出自动化软件系统应使用GIS软件、GIS服务器和Web服务器, 大数据体系可以实现石油天然气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 云计算技术可以推动电力通信工程信息网走向智能化、虚拟化和自动化。优化交换网络可以提高自动化软件的适应能力, 完善中央控制系统有助于加强石油天然气资源生产与输送的管理和控制, 需要优化该系统的检测系统和报警系统。

2.3 维护管道光纤通信

管道光纤通信主要依靠光纤传输系统来实现, 该系统主要由光发射机、光纤光缆和光接收机组成, 传输容量相当大。但是, 管道光纤通信存在强度低、质地脆、切断熔接技术与耦合复杂等缺点, 因此需要提高光纤的质地与机械强度, 遵循高内聚与低耦合的原则。

2.4安装天然气管道SCADA系统

天然气管道SCADA系统是一种可以采集数据信息并监视管道运转的控制系统, 其核心设备是电子计算机。安装天然气管道SCADA系统需要将主计算机设置为控制中心, 并用另一台计算机来保持热备用状态, 然后建立全冗余结构, 这样可以优化与利用天然气管道SCADA系统的内部资源, 满足全冗余需要。其次, 要建立可控性数学模型, 即在天然气管道SCADA系统中安装串联可靠性系统、并联可靠性系统, 这样不仅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而且能够有效避免系统出错。另外, 建立可控性数学模型必须建立完整的无冗余系统和并联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模型以及串、并联混合系统系统可靠性模型。

3 结语

综上所述, 石油天然气管道电力通信工程信息网的规划与建设有利于提高石油天然气输送的运转效率, 维系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正常生产, 提高资源利用率, 节约不可再生能源, 实现石油天然气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 推动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规划石油天然气管道电力通信工程信息网需要遵循现代电力通信工程信息网规划的原则, 提高中控室自动化操作, 维护管道光纤通信, 并安装天然气管道SCADA系统, 从而全面维护石油天然气运输干线的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昂登华.GB集团公司财务信息网规划与建设研究[J].对外经济贸易, 2013 (7) .

[2]田国柱.电力通信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及对策初论[J].工程建设标准化, 2014 (11) .

[3]王俊.广州城市规划信息网中的Web GIS方案设计与应用[J].地球信息科学, 2012 (3) .

医院信息(规划报告) 第2篇

随着新住院大楼的启用,医院新购置的服务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也投入了使用,使我院计算机硬件水平上了一个台价,在3年内基本能适应我院医疗业务的发展需要。然而我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的软件水平由于多种原因,经历的过程较为复杂,数年建设下来,应用的面虽然比较广泛,系统也不断地进行修改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医院业务需要,但是整体水平不高,功能也不够完善,系统存在较多不足,在应有中问题不断,临床意见较大。要解决这个问题,医院必须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共识,才能把我院信息系统建设好。现将目前情况分析如下。

一、目前系统缺陷

1、软件提供商多,但仍然缺门诊排队系统、总务设备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以及基本停用的电子病历系统等等。

2、速度慢,主要是查询、统计速度比较慢。

3、各软件的基础数据不一致,各数据库代码也不同,数据的整合、统计就很困难,导致统计信息不全面、不准确,由于软件本身的约束,统计就较困难。

4、各个信息点孤立,虽然我们已经上了设备管理、总务管理等等系统,但由于软件供应商的不同,各系统之间的互通互联不够。

5、院长的查询功能没有跟上我院信息化建设的步骤,版本比较老,而这几年,我院新增了很多系统,院长查询不能查询的这部分数据。

二、解决途径

1、HIS系统的改进

本院原有his系统主要问题是速度慢、各系统信息孤立、连接不够的缺点。对于前者,服务器更新以后,速度已有较大提高,但有些节点还是比较慢;对于后者,在计算机中心人员充分调查分析医院现有软件使用情况、需求情况后,根据需求情况、出现的问题情况,与相关公司签订合作开发的合同,在现有程序基础上修改、开发、对系统重新整合,增加一些功能,尤其是查询功能,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有些问题不能完全解决。

2、HIS系统更换

更换系统,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择适合我院使用的、先进的系统。要更新系统,我们要选的软件必须有如下特征: A.合理的流程:一个病人整个诊疗过程中的费用流程、治疗信息流程应尽可能的合理。这样能提高各环节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如何比较流程是否合理,除了让软件厂家提供相应流程的技术资料外,我们还可以看一下实际使用软件医院的门诊排队、门诊医生的门诊数量等的实际情况。

B.稳定:我们不能期望选择一个软件以后一劳永逸,系统的维护修改是不可避免的,但还是希望选择一个比较成熟的产品,这样,更新系统后对系统的修改就会少一些。

C.服务:软件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应该包括2部分,被动服务和主动服务。被动服务:就是医院发现系统存在问题,或医院有新的需求,供应商应该及时提供修改系统、增加系统功能的服务。这部分服务应该有响应时间的要求。作为医院一方,应该合理付费。主动服务:软件供应商在其他医院修改bug或增加功能以后应该及时的给本院提供相应升级。这部分服务正如微软操作系统提供的补丁,不应该向医院收费。

3、比较

上述方法1具有培训准备时间短,费用也较低,在各方面会有较大改善,但系统功能仍会有些缺陷 ;方法2能解决目前医院系统软件存在的一些问题,但调查摸底、培训准备需要时间较长(估计最快2-3个月、慢的话要半年),费用较高,肯定也会有部分不能令人满意,因此风险也是有的。

三、计算机机房建设

有了良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中心机房的建设也应该跟上。目前中心机房的主要工作还是在不停修改系统、到处“灭火”,确保系统不至于瘫痪。在今后,中心机房将做好以下工作:

1、服务器和网络安全的维护:尽管新大楼的系统设计有一定冗余,但是还是存在单点故障,而且,因为有冗余,服务器发生故障能自动转移业务,所以故障的隐蔽程度更高,一旦两台服务器都发生故障后果不可想象,目前我们的维护工作在平时应该检查什么、维护什么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和方法。所以,系统集成商按合同抓紧对机房工作人员提供相当水平的培训,并且为机房提供一份日维护、周维护……计划。这样我们就能根据计划进行例行维护,作好维护记录。通过日常维护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确保医院各类统计数据的及时、快速、安全:新旧版本的软件都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查询,统计功能。在软件应用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医院领导对电脑的依赖性肯定越来越大。所以中心机房更应保证统计数据必须快速正确。

还有新版本的软件提供的很多数据,对外界来说应当是机密的。如何确保数据不外留,医院的制度是一方面,机房的控制更是重要。因此,中心机房将严格控制、规范相关人员查看数据的权限。而且,因为机房工作人员有对系统控制的最大权限,所以,更加应该遵守医院的制度规定严防数据从机房泄漏,比如一些药品信息。

尽管软件提供了很多查询统计功能,但是将来院内领导肯定要求提供一些软件不能统计的数据,对于这部分需求如果是长期的要重复使用的我们可以叫软件供应商提供售后服务,如果是临时的应当建立一个申请统计数据的制度,院长或相关负责领导批准,申请中心机房统计,这样更能确保信息不外流。

3、作好各使用者的需求分析完善系统功能:没有一个软件是完美的微软也作不到。比如,我们参观的所有软件对一些疾病的评分功能不完善甚至没有,那么在上系统以后医生提出需要一个疾病评分的功能那我们就应当及时的得到相关信息然后进行调查,得知这个评分系统应当包括那些内容,评分是怎样计算的,调查清楚以后提交给软件供应商让他们提供服务。其它的需求也应当是这样一个流程。

4、硬件维护:硬件维护是机房工作最为头痛的问题,如果想完全及时快速的进行硬件维修,就我院的计算机数量,目前的人手在故障高发时有点紧。设备科认为可以考虑外包的办法,外包的内容只包括维修不包括材料。所需的材料由机房提需求,设备科采购,然后机房领出,交外包人员进行维修,这样进货领货维修分开,流程上会复杂一些。

5、建立一个常设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联系小组,交流日常有关系统的信息,协调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和使用维护;建立一个培训小组,负责对工作站使用者的培训工作和软件知识普及工作。

6、目前我院计算机中心,缺少一位熟悉医疗业务、精通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人才,拟尽快引进,以加快我院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进程。

四、远期规划

实现院内各系统的相互链接,以及与银行卡的链接等等,同时不断完善原有软件功能。管理措施上积极探索外包方式,以适应软件功能的快速发展,也使医院信息系统紧跟HIS的发展潮流。

最后,由于计算机管理,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设备科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全院的积极配合和支持。设备科在决策准备阶段采取多人、多途径考察了解,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医院对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各方面的需求情况,提高使用科室参与程度,提高决策的合理性。

信息网规划 第3篇

信息系统的安全要求确保安全成为信息系统的内置部分。这将包括操作系统、基础设施、业务应用、非定制的产品、服务和用户开发的应用。支持应用或服务的业务过程的设计和实施可能是安全的关键。在信息系统开发之前应标识出并商定全要求。应在项目的要求阶段标识出所有安全要求,并证明这些安全要求是正确的,对这些安全要求加以商定,并且将这些安全要求形成文档作为信息系统整个业务情况的一部分。

1.1 安全要求分析和规范

新的信息系统或对现有信息系统的更新的业务要求声明中应规定安全控制的要求。控制需求规范应考虑在系统中所包含的自动化控制以及支持人工控制的需要。当评价业务应用(开发或购买)的软件包时,应进行类似的考虑。安全要求和控制应反映出所涉及信息资产的业务价值和潜在的业务损坏,这可能是由于安全失败或缺少安全引起的。信息安全系统需求与实施安全的过程应该在信息安全工程的早期阶段集成。在设计阶段引入控制其实施和维护的费用明显低于实现期间或实现后所包含的控制费用。

如果产品是购买的,则购买产品之后就进行常规的测试和需求处理。与供货商签的合同上应确切地标明安全需求。一旦推荐商品的安全功能不能满足安全要求,则在购买商品之前应重新考虑引进和相关控制的风险。如果产品的附加功能引起了一些安全风险,则这个产品是不能用的,或者增加的功能优点突出,则可以对推荐的控制结构重新讨论决定。

1.2 应用系统的正确处理

防止应用系统信息的错误、丢失、未授权的修改或误用,应用系统(包括用户开发的应用)内应设计合适的控制以确保处理的正确性。这些控制应包括输入数据、内部处理和输入数据的确认。对于处理敏感的、有价值的或关键的组织资产的系统或对组织资产有影响的系统可以要求附加控制。这样的控制应在安全要求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加以确定。

1.2.1 输入数据确认

对于企业系统应考虑在应用中对输入数据进行自动检查和确认,以减少出错的风险,防止缓冲区溢出和代码注入等标准攻击,验证应用系统输入数据,以确保正确和适当。

检验应适用于业务事务处理、常备数据和参数表的输入。应考虑下列控制策略:

1 双输入或其他输入检验,比如边界检查或者限制具体范围的输入数据,以检测下列差错:

1)范围之外的值;

2)数据字段中的无效字符;

3)丢失或不完整的数据;

4)超过数据的上下容量极限;

5)未授权的或不相容的控制数据;

2 周期性评审关键字段或数据文件的内容,以证实其有效性和完整性;

3 检查硬拷贝输入文档是否有任何未授权的变更输入数据(输入文档的所有变更均应予以授权);

4 响应确认差错的程序;

5 测试输入数据真实性的程序;

6 定义在数据输入过程中所涉及的全部人员的职责;

7 创建一个数据输入过程中的行为日志。

1.2.2 内部处理控制

正确输入的数据可能被硬件错误、处理错误和故意的行为破坏。确认性检查的需求取决于应用的特点和毁坏的数据对业务的。应用系统中应包含确认检查,以检测数据处理过程中的错误。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应确保由于处理失败导致的完整性被损坏的风险减至最小。考虑的特定风险包括:

1 使用程序中的增加、修改和删除功能,以实现数据变更;

2 防止程序以错误次序运行或在前面的处理故障后运行的程序;

3 使用从失效中恢复的正确程序,以确保正确处理数据。

4 防止利用缓冲区溢出进行的攻击。

应该准备适当的检測列表,检测行为需要记录文档,检测结果要保持安全。可以包括的检验的项目包括如下:

1 会话或批量控制,以便在事务处理更新之后调解数据文件平衡;

2 平衡控制,对照先前的封闭平衡来检验开放平衡,即:

1)运行至运行的控制;

2)文件更新总量;

3)程序至程序的控制;

3 确认系统生成的输入数据;

4 检验在中央计算机和远程计算机之间所下载或上载的数据或软件的完整性、真实性或者其他任何安全特性;

5 求所有记录和文件的散列函数值;

6 检验以确保应用程序在正确时刻运行;

7 检验以确保程序以正确的次序运行并且在故障情况下终止;进一步处理被停止,直到解决问题为止。

8 创建—个有关处理的行为日志。

1.2.3 输出数据确认

应该确认应用系统输出的数据,以确保存储的信息的处理是正确的并与环境相适宜。输出确认可以包括:

1 真实性检验,以测试输出数据是否合理;

2 调解控制计数,以确保处理所有数据;

3 对信息阅读者或后续处理系统提供足够的信息,以确定信息的准确性、完备性、精确性和分类;

4 响应输出确认测试的程序;

5 定义在数据输出过程中所涉及的全部人员的职责;

6 创建—个输出数据确认行为的日志。

1.3 加密控制

对于企业来说信息是宝贵的,应该通过加密手段来保护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或完整性。对于重要的系统来说加密主要通过设置用户密码和控制用户权限来实现。

1.4 技术脆弱点管理

减少由利用公开的技术脆弱点带来的风险,技术脆弱点管理应该以一种有效的、系统的、可反复的方式连同可确保其有效性的措施来实施。这些考虑应包括在用操作系统和任何其它的应用。

1.4.1 技术脆弱点控制

应及时获得企业所使用的信息系统的技术脆弱点的信息,评估企业对此类技术脆弱点的保护,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当前的完整的财产清单是进行有效技术脆弱点管理的先决条件。支持技术脆弱点管理需要的特定信息包括软件供应商、版本号、软件部署的当前状态(即在什么系统上安装什么软件),和机构内负责软件的人员。

要采取适当的、及时的行动来确认潜要的技术脆弱点。建立有效的技术脆弱点管理流程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企业应当定义和建立与技术脆弱点管理相应的角色和责任,这包括脆弱点监视、脆弱点风险评估、打补丁、资产跟踪、和任意需要的等价责任。

2 确认软件和其它技术的相关技术脆弱点的信息资源应予以标识(基于资产详细列表,这些信息应根据清单列表的变化而更新,当发现其它新的或有用的信息后,信息资源也应该更新;

3 制定时间表对潜在的相关技术脆弱点通知做出反映;

4 一旦潜在的技术脆弱点被确认,机构应该确认相关的风险并采取措施;这些措施可能包括对脆弱点系统打补丁,或者应用其它控制;

5 根据技术脆弱点需要解决的紧急程度,根据改变管理相关的控制,或者根据信息安全事故应答规程完成采取的行为;

6 如果要安装补丁,则应先评估安装补丁可能带来的风险(脆弱点引起的风险应该同安装补丁带来的风险进行比较)。

7 补丁在安装之前应该进行测试与评估,以确保补丁是有效的,且不会带来副作用;如果没有合适的补丁,应该考虑采取其它控制措施,如:

1)关掉与脆弱点有关的服务和性能;

2)在网络边界上采用或增加访问控制,如防火墙;

3)增加监控以检测或防止实际的攻击;

4)提高对脆弱点的意识能力;

8 对行为的所有过程应做审核日志;

9 应定期对技术脆弱点管理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以确保其效力和效率;

10 处理高风险的系统应该先解决。

企业的技术脆弱点管理过程的正确实施对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应该定期对其进行监控。要对潜在的相关技术脆弱点进行确认,一个准确的详细列表是最基本的。技术脆弱点管理可看作变化管理的一个子功能,因此可以利用变化管理的流程和规范。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研究 第4篇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外部环境更加多变而复杂。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一方面是提高组织效率和竞争能力的有效方式,另一方面是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有效途径。在这种背景下,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广泛关注,并被认为是解决信息系统实施低成功率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比具体项目的开发更加重要。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是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它是企业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个切实有效的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可以利用信息系统为组织的宗旨和目标服务,规范组织内部管理,提高组织工作效率,为组织获取竞争优势。

1 研究综述

1.1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内涵的演化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I nf or mat i on Syst em St r at egi c Pl anni ng,I SSP)是关于信息系统长远发展的计划。Leder er和Set hi提出I SSP不仅是一种识别计算机应用组合过程,而且还必须具有寻找关键影响力和创造竞争优势的能力[1]。这之后,研究发现信息系统对实现组织战略目标有着重要作用。Gal l i er s等在1993年指出,I SSP的目标除着重于竞争力的提升外,更朝向于改善企业内部结构和业务流程[2]。Baker提出,I SSP可定义为辨识具有效率、效能和策略性信息系统的开发优先级,考虑实施这些信息系统的变革管理、控制程序与组织结构及其所必需的人力、技术、与财务等资源[3]。除此之外,有一部分研究人员提出在I SSP中整合组织学习的重要性[4]。

1.2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发展综述

根据信息系统发展特点,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理论划分为三个阶段:(1)数据处理阶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I SSP理论处于萌芽期。该时期信息系统主要职责是进行数据处理。从而产生了Nol an信息系统六阶段模型。这一时期I SSP的方法论体系有企业系统规划法、战略信息转移法、关键成功因素法、企业信息特征法、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该时期的I SSP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规划没有体现长远的思想,只能算作计划。(2)管理信息系统阶段。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信息系统的主要职能变为提高管理效率、支持决策和实现组织目标。一些研究者对Nol an信息系统六阶段模型进行了补充,并意识到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组织战略规划有着紧密的关系。新的规划方法主要有应用系统组合法、信息工程法、假设前提法、战略栅格法、信息质量分析法。这一时期的I SSP理论虽然提出了要与组织战略相集成的思想,但是一般只应用在组织内部,被动地从属于组织战略。(3)战略信息系统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至今,研究者提出应把信息系统目标与组织目标进行集成,将I SSP放入到组织战略体系中。这时期的I SSP方法论体系体现了组织战略与信息系统战略的集成,以及如何创造组织竞争优势,其中包括客户资源生命周期法、价值链分析法、战略系统规划法。

2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和过程

2.1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包含了很广的范围,一般来说,包含以下几点主要内容:

(1)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以及总体规划。信息系统的目标确定了系统应该实现的功能,约束则包含了信息系统实现的环境和条件;总体规划指明了信息系统的类型和主要子系统。

(2)了解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组织的软件情况、硬件情况、现有人员状况和应用系统,各项业务流程以及费用状况等需要进行分析和评价。

(3)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预测。信息技术的发展、软件的可用性、方法论的变化都对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产生影响。

(4)近期计划。在一至两年的短期计划中应作出具体安排。

2.2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一般过程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过程一般是将一系列从组织计划、组织的外部资源、组织内信息系统用户那里获取的信息输入转化成信息系统建设计划的活动集合,其主要内容包括组织的内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分析和信息技术分析。一般来说,在对规划过程和规划活动进行分析后,建立信息系统战略规划过程的框架模型。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过程的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确定规划中的基本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收集初始信息,包括组织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和信息系统用户状况等信息;第二步,对组织信息系统现状进行评价,并识别出哪些是计划约束;第三步,设置信息系统规划的目标,准备规划矩阵;第四步,通过规划矩阵,识别规划中的活动,列出工程项目活动和重复的活动,选择最优活动组合;第五步,确定活动的优先权,估计项目成本,确定对人员的需求;第六步,准备项目实施进度计划;第七步,写出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报告,提交审批。

3 影响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分析

根据前文所论述的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一般过程,本文将从组织内外部环境因素、规划过程因素和规划成果因素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影响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第一,组织内外部环境因素。组织的内外部环境是作为输入内容进行考虑,包括组织的规模、文化和结构,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竞争对手的信息技术战略,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定位,组织信息化环境成熟度。其中,制定适合组织自身特征的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方案所依据的主要因素是组织的规模、文化和结构;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竞争对手所采取的信息技术战略,对于准确把握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未来导向性具有重要意义;组织中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取决于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定位;组织信息化环境成熟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信息化管理水平、信息系统应用水平和信息系统与员工的关系。

第二,规划过程因素。规划过程是指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方法的选择和执行。本文在前面已讨论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一般过程,在实际操作中,规划人员应根据组织自身特征对这些步骤和任务进行调整。规划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是否科学和准确将影响到方案的有效性。经研究人员实践,发现组织中的高层管理人员高度重视也可提高其有效性。

第三,规划成果因素。规划成果是规划过程的输出,是组织进行信息技术投资的决策依据。以下几个方面与其直接相关:(1)制定规划方案时所依据的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2)规划内容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完整性是指规划内容的全面性。规范性是指要采用科学、准确的规划方法。(3)规划方案的可行性。规划方案可行性描述了组织能否具备实施规划的条件,包括硬软件环境、信息技术人员、资金等。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科学的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一个有效的规划使信息系统战略和组织战略保持一致,能提高信息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并能提高信息系统建设的效率和效益,给组织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

摘要: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是当前学术界和企业界广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整合,并详细评述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和一般过程,最后阐述了影响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因素。

关键词: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组织战略

参考文献

[1]Hartono E..LedererA.L..Key Predictor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ic informatioin systems plans[J].The Data Base for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ystems-Summber,2003,34(3):41-53.

[2]GalliersR.D..IT Strategies:Beyon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1993,2(4):283-291.

[3]BakerB..The Role of Feedback in Assessing Information Systems Planning Effectiveness[J].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1995,4(1):61-80.

“十四五”规划经验信息 第5篇

目录 “十四五”规划编制的三个坚持和四项重点...............1 以重大项目谋划引领“十四五”规划编制.................3 推动“十四五”规划...................................5 重大前期课题研究取得突破.............................5

“十四五”规划编制的三个坚持和四项重点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十四五”规划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对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我市明确三个坚持和四项重点,为“十四五”规划编制提供遵循。

一、三个坚持 1.坚持党对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市情,制定发展目标、工作思路、重点项目,进一步提振信心,激励全市人民接力奋进。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规划为了人民。

围绕“全市人民期盼什么、想要什么”,扎实做好基础设施、产业、市场等规划。

坚持规划依靠人民。

在广借外力的同时,进一步借民智、汇众力,用好本地专 家和领导干部智慧,开展好“我为‘十四五’发展规划献一策”活动。

坚持规划成果人民共享。

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围绕重大战略中的重大政策、重大措施、重大项目精心编制,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3.坚持战略思维和问题导向、目标导向 坚持战略思维。

“十四五”规划要放在国家大盘子、全省布局中去。

坚持问题导向。

认真总结“十三五”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围绕中央和省委战略部署,科学编制好“十四五”规划。

坚持目标导向。

做到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全面规划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推动规划落地落实。

二、四项重点 1.成立高规格的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为第一副组长,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相关方面负责同志参加。

2.组建高层次、高水平的编制队伍 选优配强规划编制力量。

3.高站位、高视野编制“十四五”规划 在国家“大盘子”和全省布局中进行谋划。

4.编制具有战略性、可操作性的高质量规划 既借智借力、用好外脑,又发挥本地专家团队力量,切实提高规划的战略性和可操作性。

以重大项目谋划引领“十四五”规划编制

自“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我市高度重视,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多措并举、稳步推进,精心描绘2021 年至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宏伟蓝图。

加强领导,高位推进规划编制工作。

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亲自对接、亲自部署、亲自谋划“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全程指导规划编制工作,为有序推进规

划编制打牢了坚实基础。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启动早,印发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了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编制原则、工作步骤、重点环节、职责分工、保障措施以及前期重大研究课题的编制工作任务清单,扎实推进规划编制工作高效开展。

谋划项目,为后续发展做好支撑。

我市紧扣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文化旅游、生态治理等重点领域,谋划了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初步建立起我市“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库,共谋划项目379个,计划总投资约1006亿元,为全市“十四五”社会经济发展积蓄后劲。

集思广益,借力提升规划编制成果。

在完成前期课题调研的基础上,我市树立“开门做规划”的理念,充分借用外脑,委托第三方机构——省经济研究院协同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确保形成高质量的规划编制成果;开展了“‘为十四五’建言献策共绘发展蓝图”和“‘十四五’规划公众建言献策调查问卷”活动,群策群力编制好规划;做好与省、市“十四五”规划衔接,体现特色。

目前,我市“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及规划纲要初稿基本形成,后期将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力争我市“十四五”规划更具前瞻性、可操作性,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推动“十四五”规划 重大前期课题研究取得突破

抓好重大前期课题研究是规划编制的必要环节,是集思广益的良好手段,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意义重大。从5月份开始,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抓总、市直相关部门负责推进的“十四五”规划重大前期课题研究工作基本完成。全市31个课题中,基本结题的课题16个,提交研究成果的课题15个,为编制“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和专项规划打好了坚实基础。

一、领导重视,超前谋划。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非常重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时,明确指出“要加强前期研究,依托各方面的智库更加深入研究,注重摸清现状、发现问题、明确思路,力争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重大前期研究课题选题过程中,围绕事关发展全局的前瞻性、战略性、引领性问题,市领导亲自出题,提出了《“十四五”新经济发展路径和对策研究》等7个重大前期研究课题,结合市直相关部门的意见及“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实际,全市共确定了31个重大前期研究课题。

二、强化责任,迅速行动。

重大前期研究课题清单确定以后,市发展改革委第一时间下达了任务,明确了责任部门、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课题研究责任部门闻号奋蹄、迅速行动,加快启动前期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研究资料。《“十四五”发展基本思路研究》课题组连续八天深入县市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开展前期调研,基本掌握了各县市区“十四五”基本思路初步考虑和主要建议。各责任单位创新课题研究方式,注重凝聚各方智慧,采取委托第三方机构、部门自主研究等多种方式进行。

三、加强调度,统筹推进。

一是形成齐抓共管氛围。

各责任单位对照关键节点,细化压实责任,强化衔接协作,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科室主动抓的良好氛围。

二是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市发展改革委作为全市课题研究牵头统筹部门,为加强研究进展调度,及早建立课题研究工作微信联系群。各责任单位明确一名联络员及时在群里分享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三是设立课题调度台账。

坚持每周一调度、每周一通报,持续跟踪落实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四、突出转化,确保质量。

福建电子信息产业:借力振兴规划 第6篇

在陈明的记忆中,去年金融危机对行业的影响还没有显现,今年就很明显了。

2月18日,福建富士通信息软件有限公司日本分公司总经理陈明刚踏上口本就注意到了当天日本发布的第四季度经济数据,“同比经济下调了3%,年度经济则下滑了12%,很多企业开始裁员,减少外包发包量,对我们的外包业务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有着同样深切体会的还有福听软件总经理熊雨前。“同样一个电子产业展会,去年附近的宾馆住一晚上要600美元,今年只要200美元了。”2009年3月,熊雨前带团参加了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CeBIT国际展会后感慨,国际金融危机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日渐显现。

“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可能滞后显现。从日前来看,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但由于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处于经济危机传导末端,福建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受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也有可能逐步显现出来。”

据了解,此前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福建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就已感受到危机的阵阵寒意。先是去年上半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紧接着下半年产品销售价格又普遍下跌,企业利润空间锐减。

在冠捷电子(福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宗文的印象中,2008年第四季度,很多台湾的电子企业都在忙着大砍订单减少库存。这直接导致了今年1月份闽台贸易大幅下降。

据福州海关统计,1月份福建省自台进口机电产品1.3亿美元,同比下降62.5%。在日前召开的福建省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福建省副省长李川表示,在经营困难期企业融资环境难以宽松,福建信息产品制造业将可能进入缓慢增长期。

然而,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为企业们送来了一场及时雨。在业内人士看来,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扶持“集成电路升级、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第二代移动通信产业新跨越、数字电视推广、计算机提升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培育”等六大细分行业,而福建省内不少企业在这些领域正是行业翘楚,恰可借此东风扬帆出海。“落实内需、促进发展服务外包”等举措也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

加强平台建设,引导资金流入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至今,进入了升级阶段,需要大量的社会资金进入。尤其是集成电路产业,前期研发投入相当巨大,很多企业往往都倒在资金不济上,需要强大的资金链支持。

危机的发生,虽然从短期上看,使得电子信息行业内资本有所减少,但也同时加快了,对低附加值制造业的洗牌力度。从事传统产业的资本很多都有意愿从低附加值制造业中抽身,进入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行业。

据我了解,现在很多这样的资本其实都在观望,只要政府出台一定的利好政策,坚定他们的信心,从宏观上进行指导,很多社会资金就有可能流入电子信息行业。

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行业,投资的门槛是比较高的。具体到集成电路行业,如果单靠企业自身投入,一套芯片流程做下来动辄就是几百上千万元的投入,一般企业是难以承受的。公共平台服务完善与否就显得很关键了。福建在集成电路公共平台建设上很早就开始发力,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福州厦门都有建立公共平台。不过与苏州等地相比,福建在公共服务平台上的投入力度还要加强。危机时期,很多企业都在养精蓄锐,公共平台此时能够给企业提供有力的支持的话,福建企业就可能在业内占据核心技术高地,取得先机。

调整评估方式,上下游携手合作

芯片设计行业很多投入都是设计理念和人力资源上的投入,瑞芯在人力上的投入占总投入的40%以上,大部分资产都是无形资产,但很多政府扶持资金及商业贷款却是按照固定资产投入来衡量的,这对芯片设计企业就很不利,使得企业很难从政府及银行获得资金支持。希望政策今后加大对芯片设计企业的扶持,尤其是建议改变对这类企业资产评估方式。

对于瑞芯来说,还特别希望政府能够帮忙搭台,加强在产业集群间的沟通协调,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对话合作渠道。瑞芯以往的产品主要集中在音视频芯片等领域,3G时代的到来,使得未来几年内通讯类芯片都是行业发展的重点,瑞芯也打算进军这一全新领域。

我们希望能在这一过程中,与福建省内的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研发机构密切合作,建立从芯片设计到芯片生产制造到终端设备生产商的整条产业链合作。毕竟瑞芯作为芯片设计企业,对市场的敏感度不如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运营商,而芯片的设计周期又特别长,多达12个月到18个月。

只有得到上下游产业链充分的支持和沟通,才能开发出适销对路的芯片产品。建立这样的机制也有利于发挥本地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大家一起携手抓住产业振兴方案提供的机遇。

完善评估机制,以应用带动发展

目前软件和IT服务类企业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内需市场没有完全启动,人们对看不见摸不着的软件和服务重视程度还不够。在目前,我们国内信息化投入中,对硬件的采购偏多,对软件服务的采购相对不足。

政府采购又往往奉行最低价中标原则,有些企业为了赢得合同把价格压得很低,甚至无法保障后续服务,使得IT服务专业价值难以真正体现,影响了企业的再投入,造成行业内恶性竞争,影响行业的良性发展。

由于软件行业作为新兴行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价格评估和形成机制,也影响了国内市场的培育开拓和行业的发展。

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提出,以应用带动发展。信息产业关键在于应用,特别是应用软件和IT服务。在如何落实应用带动内需方面,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更多鼓励政府和企业加大在信息化上投入的政策。比如,加大企业信息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对软件和服务的采购,降低企业信息化进入门槛,以有效启动软件企业内需市场。

从买方角度而言,这样的政策有利于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从卖方角度而言,将使软件服务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获得更多国人的认同,从软件企业“硬”起来。

面向全球市场,吸引人才回流

对于福昕而言,目前97%的收入来源于海外市场,国内市场份额极小,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源于通用软件在国内市场尚待培育和开发。希望政府今后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加大力度,采取更为有力的行动,为软件行业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另外,希望在推出行业标准上,不要为了国产而国产,采用国内外软件统一标准,有利于与国际市场和技术的对接,加快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提升。

从总体来看,国内软件行业正处在上升期,国际上相当多的知名软件都是中国人开发的,但是现在国内软件环境还不是十分支持创业,很多个人创业者

没办法像硅谷的同行一样赚到钱。

美国软件业之所以如此发达,最大的优势在于美国软件业天然面向全球市场,企业都有很强的国际观念,企业开发软件就是为了进军全球市场的。现在我们很多同行在资本积累前期从事外包服务,但是一旦资金和团队成熟了,我还是认为走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开发之路比较好。

现在海外发生金融危机,不少软件技术人才正在犹豫要不要放弃美国的生活回国创业,希望相关具体政策的出台能够吸引这批人才回国创业,对他们个人也是一个人生改变,因为目前国内可以说是软件业创业的乐土。

逆势扩张,发展外包协作体系

公司的主要外包业务集中在日本市场,目前日本经济受到的冲击比较大,加上近几年人民币升值和国内人工成本的上升,企业的海外软件外包业务面临着严峻的压力和挑战。

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对企业既是危机也是机会。虽然短期看有一些订单可能会受到影响,但市场的调整和洗牌,以及日本企业对外包资源的整合,将迫使一批竞争力不强的小企业退出市场,对于已经有几十年外包服务经验、软件出口实力名列全国前茅的福富软件来说,正可以利用此时机布局市场、吸纳人才,练好内功,谋求长远的更大发展。

目前国内3G业务刚刚启动,而日本在这方面有很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公司作为中日合资企业,借助自身的行业和股东优势可以将日本优秀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引入国内,反过来这个过程也可以促进软件外包新业务的合作开展,实现以市场换市场。

对于企业而言,开拓海外市场尤其是走出去建立营销研发团队需要大量的投入,希望国家能给予一定的财税扶持,特别是希望政策的门槛不要过高,让企业只能望而生叹。同时,希望国家考虑到外包出口企业今年遭遇的困难,能在出口税收政策上给与企业一定的扶持。

打造海西创意产业链,吸纳人才与资金

电子信息产业振兴方案的出台表明政府将加大对行业的扶持,网龙等相关行业也将因此受益,与之前网游行业独立打拼相比,无疑将使行业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月20日,网龙会同省内其他企业牵头成立了福建动漫游戏行业协会,目的在于通过合作、交流,形成一个整体向前的行业趋势。作为协会会长,网龙将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利用政府提供的各项优惠和扶持,加大力度带动海两创意行业的发展,打造海两创意产业链。

金融危机导致了市场人才大量流动,恰恰给网龙公司提供了招纳人才的机会,网龙公司将借机增强公司人才储备,加强研发能力,目前网龙公司的研发团队已经增加到1465人。

但目前海西动漫产业在吸引人才方面依然缺乏优势,因此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自己培养人才,在这方面光靠一家或几家企业的努力是难以完成质的飞跃的,因此需要政府给予相关政策上的支持,政府和企业联手,加快海两人才培养步伐,为海西创意产业增加助力。

企业信息化规划流程 第7篇

企业进行信息化规划必须以下几点:首先, 信息化规划应能充分反映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 体现企业未来的管理发展和业务发展。这样才能有效保证企业全方位的发展方向。其次, 信息化规划应注重可扩展性, 尽量适应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 并能适应业务模式与管理模式不断的变化。在科技进步一日千里的今天, 信息化技术、企业业务与管理模式经常会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会将导致以前的信息化规划不适应新的变化。因此在做信息化规划时, 需要分析企业的战略与信息化支撑之间的影响度, 合理评估有关环境改变将会给企业战略带来的偏差, 在规划时充分考虑余量, 不盲目追求大而全, 做到贴切务实。企业需要依据新的变化不断调整信息化规划。最后, 信息化规划要适应和满足企业的规模发展节奏和需要。由于不同的企业规模效应在信息化规划时有着不同的要求, 因此在具体规划时一定要从企业自身的情况出发, 结合米钱的有关形势, 制定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要求的信息化规划。

信息化主要包含6大部分内容, 相关定义如下:

1) 评估信息化现状

企业信息化评估就是从企业自己身信息技术的战略出发, 详细评估信息技术应用对企业经营和管理的作用。既要对目前已有信息化建设进行评价, 包括检查评估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确定目前信息化建设所处的阶段, 并与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比较, 找出实施信息化具体过程中所存在的差距, 找出问题的根源。

2) 规划信息化战略

信息化战略规划是指, 根据信息化现状评估的结果, 制定和调整企业信息化的策略, 以适当的规模, 合适的成本, 做合适的信息化工作。第一步定义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明确企业信息化的目的。第二步是起草企业信息化指导策略, 明确企业在实施和管理工作中要遵循的标准。

3) 规划基础设施

规划基础设施是指对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进行设计, 包含硬件设施、软件设备等。具体表现为约束条件及数据流量分析、拓扑结构设计、网络安全方案、网络建设方案等;硬件设备规划包括路由器、服务器、集线器、交换机、计算机、打印机、手持设备等的配备等;基础软件规划包括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等软件的规划。

4) 规划数据

规划数据是对企业自己的数据进行整理, 从数据管理基础层面、基础应用系统层面和管理决策集成层面三个层面对这些信息进行汇总整合, 建立自己得标准, 同时确立数据存储的具体方式。

5) 规划信息系统

对信息系统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功能架构、选型、建设阶段和投资预算等进行具体的列出, 是信息化规划的重要工作。

6) 设计信息化组织

信息化组织是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 信息化组织设计包括对其组成、职能、分工、考核、员工信息化的设计等。

根据以上所包含的六大内容, 通常企业信息化规划都需经历4个阶段:

阶段一:管理诊断阶段, 管理诊断包括了IT现状能力评估、企业战略、IT战略等。

阶段二:信息化管理基础提升阶段, 包括运营管理优化和IT管理标准化, 即运营模式的优化、业务流程的优化、组织机构的调整, 信息化编码以及名词规范等。

阶段三:IT规划阶段, 包括IT业务蓝图规划、IT软硬件平台规划、网络架构规划、IT信息集成点规划等。

阶段四:系统选型阶段, 包括系统方案选型及系统实施指导方案等。按照上述逻辑思路归纳整理, 企业信息化规划通常按照以下12个步骤进行:

信息化现状评估

现有系统与基础设施评价

现有系统评价从应用系统和基础设施两方面展开, 应用系统的评价包括功能应用的范围, 对管理和运营业务的支撑程度, 应用系统之间的体系性;基础设施包括主机系统、网络、存储、安全等内容, 主要是从对应用系统运行有效支撑的角度判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信息化关键成功要素分析

五个要素成为决定信息化建设的成败:领导、战略、组织、机制、资金。

信息化需求分析

企业战略对信息化的需求

管理运营对信息化的需求

信息化的价值在于支持战略实现、支撑企业管理、促进流程优化, 因此信息化的需求来自于战略、管理和流程三个方面, 战略和管理模式对信息化的要求, 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方向、阶段和应用系统总体架构及部署方式, 满足IT战略规划的需要, 而对于IT应用规划, 则需要对核心流程进行详细梳理, 结合流程优化方案, 归集应用系统的细致需求, 从而提出解决方案。

企业业务流程梳理

现有业务流程分析

管理诊断与流程优化建议

流程分析关注整体效率, 流程分析和改善侧重部门之间的协作, 岗位之间的动作衔接。流程优化将采用清除/简化/集成/自动化等方式来促进效率改善。

应用系统详细需求

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

信息化发展战略

信息化使命与价值定位

明确战略定位, 需要识别信息化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信息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信息化与管理提升的关系, 以及信息化的价值落实在什么地方。

信息化建设目标

信息化建设策略与阶段

信息化系统规划

应用系统规划

基础设施规划

网络/主机/安全/存储等

根据信息化目标与需求, 结合当前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对信息系统应用架构进行初步设计, 形成信息化全景图——信息化应用业务蓝图。在业务蓝图规划基础上、依据企业管理问题的迫切性, 目前管理基础与IT能力基础上的建设复杂程度, 来确定软件系统需求优先级状态;再根据优先级, 初步制定的信息化行动计划、信息化规划实施的路线图;在实施路线图的基础上, 进行软硬件平台、网络平台的规划。

信息化治理模式

信息化治理模式选择

确认与企业管理模式以及系统架构相适应的治理模式, 例如在“集中资源、分散控制”, “集中资源、集中控制”、“分散资源、分散控制”、“分散资源、集中控制”等4种选取适合企业的治理模式。

信息化组织设计

关键管理运营流程设计

信息化实施计划

信息化项目推进计划

项目范围/进度/资源要求

实施风险管理建议

信息化投资估算

信息化投资估算

信息化收益分析

应用系统解决方案

总体解决方案

各应用系统解决方案

应用系统选型比较

系统功能架构与核心需求

主流软件产品比较

依据信息化规划的内容、形成选型的目标、范围、应用重点与标准、在此基础上制定选型方法。

应用系统执行计划

项目执行计划

投资详细估算

在系统选型阶段完成后, 开始制定实施指导方案。具体指导管理提升与规划内容, 组织、流程、规范成果在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的应用。给出全面的系统实施指导方案。

参考文献

《信息化规划方法论》肖建国

《信息化与信息管理实践之道》雷万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

《Pattern of EnterpriseApplicationArchitecture》Martin Foeler

《企业架构》周金银

基于信息特性的电网规划研究 第8篇

电网规划研究的目的是根据电源发展及负荷增长情况,合理地确定今后若干年的电网结构,使其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由于受国家政策调整、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变动及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电力系统的发展条件也在不断变化。在实际电网规划中,网络规划方案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还要考滤地方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国家和地方投资比例等多种不确定性信息的影响。电网规划中不确定性信息的描述和处理一直是电网规划研究的突出难点,若不予以很好地解决,就可能因为规划时所依据的条件、参数的变化使得当时制定出的所谓最优电网规划方案在实施后并不最优,或不经济、或电网结构不合理而诱发系统事故。目前处理电网规划中不确定性信息[1,2](主要是随机信息、模糊信息、灰色信息)的方法,主要有量化法、模糊理论、灰色系统理论、概率论、证据理论、Petri网、随机优化算法(如免疫算法、遗传算法及混合模拟退火算法等)、运筹学和优度评价法,它们都有各自适用的范围和条件。

1 电网规划中不确定性信息及其特点

目前在电网规划工作中已发现并开始研究的不确定性信息主要有随机信息、模糊信息和灰色信息[2]。

(1)随机信息。电网规划中的随机信息包括电气设备的故障、系统停电事故的发生以及负荷水平出现的时间等,对随机信息的处理方法有概率论、数理统计、信息论等。

(2)模糊信息。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其元素界限不分明,使其概念不能给出确定性的描述,不能给出确定的评价标准,这类信息称为模糊信息。在电网规划过程中,负荷预测工作常常需要在历史负荷和影响其变化的相关环境因素数据不确定的条件下进行,因此,模糊数学成为重要的数学工具。模糊综合评判、模糊可靠性评估方法、模糊理论、模糊优选和模糊决策等方法都在电网规划中获得应用。

(3)灰色信息。电网规划中的灰色信息是指由于信道上各种噪声的干扰以及接收系统能力的限制,电网规划人员只能获得事物的部分信息或信息量的大致范围,而不能获得全部信息或确切信息的一类信息。

2 基于信息特性的电网规划方法

近年来,针对电网规划中不确定性信息,提出了不同的规划理论和方法。本文将这些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的不确定性信息,根据其不同的性质和特点,采用不同的理论和不同的规划方法,为电网规划提供依据。

2.1 量化法

由于某些不确定因素对电网规划的影响往往可以通过某些经济变量数据的变化表示出来,其影响作用的大小也是可以比较的,因此可将这些不确定因素量化,纳入负荷预测、电网规划优化的数学模型中,这是一种有效的处理不确定因素的方法。比值法为当所需考虑的不确定因素对电网规划的影响作用程度由某一历史统计量反映出来时,可以利用该历史统计量相互之间的比值将不确定因素量化。如果没有合适的历史统计量,就无法采用比值法,此时可以采用估计比较法。通过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对比以及专家评估等,将某个比较平稳的时期定为基准期,设其不确定性因素的值为“1”,以此评估出其他时期的值。层次分析法[3]就是利用如经济结构综合系数、家电参考指数、地区电力消费结构比较指数等量化指标来表征经济结构的调整、生活水平的变化、消费观念的变化,以及电力消费结构变化等不确定性信息,建立层次分析的多级递阶结构,利用逐步线性回归技术,处理后求出上述因素与用电负荷或是电网规划方案经济性的相关系数,形成多因素间重要程度的判断矩阵,最后求出研究期间各因素产生影响的综合重要度因子,并将这一量化因子以相关因素的方式加入预测模型,使电网规划中计及不确定性信息的影响成为可能。

2.2 模糊理论

在进行电网规划,尤其是长期电网规划过程中,不仅涉及到随机性不确定问题,而且还涉及到许多模糊性不确定问题。电气设备的故障、系统停电事件的发生以及规划目标年某负荷水平出现的时间等具有随机性,但规划目标年的负荷预测值和发电机出力却具有模糊性,就连各电气设备的故障率、修复率也因统计资料的不足或统计误差以及对未来运行条件、运行环境预测的不足而具有模糊性。在这种情形下,若利用基于概率论得出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对电网规划方案进行可靠性定量评估,给出一个十分确切的概率值或期望值,是不合理的,会导致规划阶段得出的结果与将来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偏差,由此得出的确定性可靠性指标对规划方案的制定将失去指导意义。而若以一些模糊性的可靠性评价指标去代替十分明确的指标,给规划工作者一个余裕的范围,以估计那些不易估计的因素,并由此获知某可靠性水平出现的可能性程度,则显得更合理。

近年来,模糊理论在电网规划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5,6,7,8]。

2.2.1 模糊电力负荷预测

模糊理论在电力负荷预测领域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模糊理论为计算工具对已有的负荷预测模型进行改进,如模糊时间序列模型、模糊线性回归模型、模糊指数平滑模型等,或是将模糊理论与其他理论交叉结合,如模糊神经网络模型、模糊遗传算法等,但目前这些算法多应用于短期负荷预测,能否将其应用于中长期负荷预测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2.2 模糊规划最优化技术

模糊规划最优化技术即在许多不同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数学规划是最优化技术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电网规划需要应用线性规划,其目的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但普通的线性规划一般无法计及不确定性信息的影响。模糊线性规划则应用模糊集合论中的模糊数描述和处理电网规划优化模型的目标和约束条件的灵活性,让不确定性问题得到最优解。

2.3 灰色系统理论

在灰色系统理论的研究中,将各类系统分为白色、黑色和灰色系统。“灰”是指信息部分已知,部分未知,或者说信息不完全。比如,对于电力负荷而言,对其产生影响的供电机组、电网容量、生产能力、大用户情况等信息是已知的,但是影响负荷的其他很多因素,像天气情况、行政与管理政策的变化、地区经济活动等是难以确切知道的。

目前灰色系统理论在电网规划中的应用[9]大致可分为两类。

2.3.1 灰色预测

灰色预测是用灰色模型GM(1,1)、GM(1,n)进行的定量预测。如进行电力负荷预测时使用此类方法。

2.3.2 灰色决策

灰色决策是指其规划模型都是基由灰色模型得到的,使得其规划模型具有了动态意义,不因条件变化而失效。

所以,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处理电网规划中的不确定性信息,建立灰色电网规划模型,可得到适用于未来的可靠的、经济的电网规划模型。

2.4 证据理论

证据理论从不确定推理的角度,将客观问题中的不确定知识形式化后进行推理和判断,为计及电网规划中的不确定性信息提供了依据,在电网规划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证据理论将规划方案的决策问题进行分解,把各个影响因素分为一个个子问题,分别形成各自的辨识框架,根据从客观问题中获取的知识形成最下层子问题的基本概率指派函数BPA,然后进行推理运算,求得最终目标辨识框架上的BPA和相应的信任函数值,据此得到最终目标的结果,即对电网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文献[10]结合证据理论和Barnett算法,给出电网规划综合评判决策的具体过程,有效解决了电网规划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证据理论可用于变电站选址、中长期负荷预测、无功电源的最优配置、机组启停规划方案等决策。

2.5 Petri网

电网规划需要考虑电力需求和电力供应能力2个方面的互相影响。可以把其看作一个连续过程和离散过程的组合。具体来说,一个稳态运行的系统是连续的,其正常运行过程是不会发生突变的。当有新建工程项目投运时,网络结构的改变可以看作离散过程。而这个离散过程是由于正常运行时负荷的逐渐增长导致系统容量不足引起的。所以电网规划可以看作是离散系统和连续系统互相作用的系统。如果以年为时间单位进行负荷预测,那么负荷增长的累积效应也可以用一个离散信息来代替。

Petri网广泛应用于离散事件的模拟,所以使用基本Petri网来描述离散层是很恰当的。对于连续层,由于它包含的是连续的电力潮流情况,而它又受到离散层的影响,所以描述这一层有点难度。文献[11]使用VAW PN(可变弧权的Petri网)来对连续层进行建模。另外引入一个界面层用来控制VAW PN的运行,并且给连续层和离散层提供通讯链接。

应用Petri网算法对电网进行规划,对于负荷侧的需求和电网的供电能力,在系统当中出现供电能力不足的情况时,可适时地给出需要建设项目的内容、地点和建设时间,这对电网规划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6 随机优化算法

电网规划的重要性及复杂性使得人们不断地去探索新的电网规划方法,随机优化方法由于有更多的机会求得全局最优解,克服了常规数学优化方法的局限性,比较适用于电网规划这一优化问题,人们因而对此作了较多的研究。随机优化方法主要有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免疫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

文献[12]首次提出基于相似性矢量距选择概率的免疫遗传算法来求解城市高压配电网规划。文献[13]将免疫算法应用于电网规划,利用IEEE-6节点系统作为样本网络进行分析计算,并将基于免疫算法的电网规划方法应用于某实际电力网络,取得了很好的规划结果。文献[14,15,16,17]将简单的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改进遗传算法、改进的混合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应用在电网规划中,取得了一定进展。文献[18]以供应方开发成本最小和需求方缺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提出了多目标电网规划的一般最优化模型,并直接在算法的寻优过程中体现该最优化模型。同时以改进的混合遗传模拟退火算法为求解工具,来解决多目标电网规划问题。文献[19]利用遗传算法进行电网规划,规划结果根据需要列出所有最优、次优方案,规划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策选择。文献[20]采用多目标、变权重的遗传算法求取电网规划方案,利用遗憾值对电网规划方案进行评判,从而在完成优化过程中的归一问题以及提高优化速度的同时,使得市场环境下电网规划的风险得以量化。

2.7 运筹学

目前,运筹学思想用于电网规划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这些方法的核心是将传统方法中的系统安全性分析与技术经济比较结合在一起,运用简单的分析模型和数学规划方法,自动寻求经济上最优的扩展方案。因而较传统的方法简捷、省时,逻辑上更为明显、合理。

在进行电网规划时,要求网络是连通的。若在电网规划之前不对网络进行初步设计,则在规划期内由于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新的电源点及负荷点,使得网络的连通性遭到破坏,因此要对新增孤立节点进行适当的处理,以保证网络的连通性,但会增加问题的复杂性,对于中长期规划此问题更为突出。为了避免出现该问题,文献[21]利用优化模型进行方案的初选,这样不仅考虑了孤立节点的影响,同时提高了可靠性分析的速度。

电网规划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对输电网络的发展方案进行初步设计,因此它只考虑系统的静态安全性要求。由于电力系统中一些变量如支路条数的变化是离散的,在建立模型时应能反映出这些离散的性质。此外,为了使计算快捷、省时,将系统中的网损忽略不计,使一个非线性问题线性化。基于上述思想,文献[21]建立了一个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利用分枝估界技术进行目标函数的最优化,由此可得到一系列满足约束条件按目标函数优劣排序的初始方案。

2.8 优度评价法

文献[22]利用基于关联函数的优度评价法来对电网规划问题进行决策研究。优度评价法具有简单、可行、有效以及决策结果稳定、合理等优点,有效解决了电网规划中存在的决策相关因素之间的模糊性和冲突性问题。在利用关联函数的优度评价法进行电网规划时,如果考虑的因素较少,对优度评价的精度有一定的影响,若考虑的因素更多,则精度会更高,决策也更准确。

3 基于信息特性的电网规划方法比较

电网规划中不确定性信息分为很多种,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信息,应采用不同的理论或方法进行描述和处理。本文对上述各种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比较,总结出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比较结果见表1。

4 结语

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电网规划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并且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很多性质和特点,如何确定各种因素在电网规划中所占的权重,如何组合多种电网规划方法,在应用这些电网规划方法时,对于每种方法产生不同规划结果如何甄别选取都是将来电网规划需要更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摘要:针对电网规划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信息的问题,提出了诸多描述和处理这些信息的理论和方法,它们都有各自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将这些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的不确定性信息,根据其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应该采用不同的理论和不同的规划方法。

信息系统建设的网络规划研究 第9篇

要保障网络系统的合理性、经济性和高效性, 就要在科学合理的网络规划基础上进行网络建设, 通过调研和科学的分析对网络建设提出设想。具体要遵循以下几点思路: (1) 立足实际, 实事求是。对信息网络系统的需求进行认真分析, 以做出适应实际需求的网络规划。 (2) 在制订网络规划方案时, 要保证网络的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实用性, 并站在保护投资基础的角度上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3) 统一规划出网络系统的总体框架。不仅要对各区域子网的规划进行充分考虑, 还要对广域网的连接和应用衔接进行协调, 以保障网络功能的完善。 (4) 尽可能扩大网络的规模。在规划设计时要考虑网络自身的开放性和扩充性。 (5) 采取先进的技术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 (6) 保证网络具有可维护性。

2 信息系统网络的建设方案

信息系统网络的建设要将各类信息传输的要求作为信息系统网络建设的准则。另外, 还要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功能、现有条件和用户的需求进行系统设施和管线的设计。在进行工程设计时, 必须保障系统的质量和安全, 对施工和维护的安全程度进行考虑, 确保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的合理性。具体有以下几点经验: (1) 进行网络布线和强电布线时, 一定要保证两者隔开, 避免干扰和维修的问题。强电布线最好采用下走线的方式, 而在网络跳线和光纤布线时, 可以采用上走线方式, 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提高维护效率, 而且还能提高网线的查找效率。 (2) 服务器端到交换机之间的光纤布线可以采用直连方式, 这样可以避免跳线架带来的网络故障。在服务器机柜、网络跳线和光纤跳线两端上都做好标签, 以方便日后的维护工作。 (3) 在制冷方面, 可以采用一用一备或者两用一备的方式来确保制冷效果, 以避免机房温度过高而造成的失火。

2.1 IP的规划与路由器的策略

IP规划是网络规划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必须具有合理性和长远发展性, 才能增强网络的扩展性, 才能在进行网络改造扩展时直接按照原有IP进行规划和实施。对互联网地址、设备回环地址、VLAN的规划就是IP规划, 其中VLAN的规划主要是要根据不同的服务器和不同的业务部门来进行划分。而服务器群又可以划分为核心服务器区、辅助服务器区、测试服务器区和防病毒服务器区, 而各个区域的IP地址则是由一个24位掩码形成的私有地址。路由器策略则采用的是OSPE协议。Areao的主干区域是由中心核心交换机和核心路由器设备组成, 每个单位都设置不同的Stub Area, 以此来减少路由条目, 从而提高系统性能。

2.2 网络宽带的设计

为了提升整个网络平台的容量, 在信息网络系统设计时, 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服务器区里面的所有服务器都必须用千兆光纤或1 000 Baset T链路与核心交换机的千兆端口进行连接, 而且服务器端口必须采用双网卡设计。 (2) 要用千兆光纤将核心交换机与核心路由器连接, 以此来避免瓶颈状况的出现。 (3) 广域网要采用24 M-SDH与2 M的一主一备的链路设计方案, 以此来保障业务的连续性。 (4) 接入层里所有的计算机终端都必须用百兆线路与交换机相连。

2.3 加强网络监控力度

加强网络监控的力度, 可以使信息系统更加完善。用SOLARWINDS监控所有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关键广域网节点, 实行7×24 h全方位监控, 利用SNMP将运行信息上传至服务器, 定期制作报表来诊断网络的瓶颈和故障。一旦网络设备与广域网节点发生故障, 系统就会以短信方式通知网络管理员, 管理员可以及时地进行处理。

2.4 远程接入与防护

在外防火墙ASA5550配置SSLVPN和IPSEC-VPN, 以解决公司远程办公和维护的需求。公司职员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与公司内网建立连接, 从而可以对应用系统进行访问, 实现远程办公和维修。

2.5 加强网络安全性

在整个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 网络安全尤为重要。保障网络安全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 (1) 加强服务器的防御能力。在两台核心交换机的设计上要采用HSRP协议, 用双网卡将所有服务器与交换机相连, 以此保障网络的可靠性;在核心交换机上配置防火墙面板, 按服务器类型划分VLAN, 分别为核心、辅助、测试、防护等服务器区;区域与区域之间进行隔离, 利用访问控制列表对服务器对外端口进行控制, 特殊端口只对部分客户开放, 以此保障服务器的安全。 (2) 实施互联网出口安全策略。公司的互联网出口全部使用CISCO5550设备, 而DMZ区内的WEB服务器和邮件服务器则利用NAT来提供对外服务, 相应服务器只能开发特定的服务器端口, 控制连接数和半开连接数的最大值;实施网络安全策略的重要环节就是网络设备的管理, 因此, 密码保护设置一定要完善, 并定期对密码进行保管和更换, 才能防止网络设备被非管理人员侵入, 从而保障网络设备的安全性。

3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 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越来越重要, 要想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 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如何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达到系统提出的安全要求,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网络技术水平, 不断改进信息网络系统中的不足之处。要从实际工作中总结相关经验, 在原有技术和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造与创新, 这样才能将信息平台建设得更加稳定、安全和可靠。

参考文献

[1]吴迪, 王凌清.3G网络建设中容量的规划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06) .

走出高校信息化规划困惑 第10篇

一、高校信息化规划困境

高教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有统筹全局的规划加以指导。但普遍高校在实际规划和建设中经常会陷入3个误区:

1. 对学校的整体发展缺乏远见

由于中国高校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学校的发展、变革都很快, 因此高校信息化的建设面临着高校大发展的挑战, 首当其冲的是总体规划。如果规划的制定者不能够充分了解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 对学校的发展缺乏远见, 很容易造成规划跟不上学校的发展, 要么是不断地修改规划, 要么只能丢弃规划, 使得制定的总体规划失去作用。或者, 有所谓的整体规划, 但着眼于业务流程的电子化建设, 如办公系统的公文流程, 有点类似企业的ERP建设, 但没有充分考虑到学校与企业的不同, 流程方面的效率问题只是具体的问题之一[1]。在信息化规划时我们不但要着眼于整体以保证各个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 而且要考虑到整个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 与时俱进的提出更高层次、涵盖面更广的总体规划以指导信息化建设。

2. 对学校现状与需求缺乏清楚的认识

多数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在没有I T全局战略和方向的环境下, 都是各个部门各自为政, 请一些IT公司去做的, IT公司在做规划时注重的是新技术的引入和新项目的实施, 而缺乏对于学校信息化现状和需求的充分了解, 因此做出来的规划千篇一律, 不能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难以有效地指导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工作。如果按照规划实施, 其结果往往是管理、应用和技术脱节, 建设的信息化系统难以在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发挥作用, 形成“花架子”。而且, 由于是不同的I T公司建立起各种分散的系统, 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最后把信息化建设变成一个个小的管理信息系统 (MIS) 。

3. 对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和规模估计不足

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 其在建立的万兆校园网络、校园网I D C数据中心机房等国内一流的信息基础设施后, 由于对如何充分利用校园网, 实现虚拟大学、无纸化办公、管理决策智能化等均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成熟的方案, 致使信息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无所适从, 甚至停滞不前。全校的信息化建设得不到统一的规划, 各院、系、职能机构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各自为战, 信息化建设寸步难行。

二、走出高校信息化规划困惑的对策

确立科学、全面的总体规划方案, 是指在综合考虑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需求的基础上, 从全局和整体的高度规划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方针、策略、发展规划与实施计划, 全面考虑硬件环境建设、应用系统建设、管理规范建设和支持机制建设, 按照规划协同地推进学校信息化。

做好总体规划是搞好高校信息化的关键, 总体规划的制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它需要在充分了解学校的信息化现状、需求, 特别是学校发展对于信息化的需求的基础上, 结合IT技术的发展形势做出科学、全面的规划。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中必须要充分重视总体规划, 并且在做总体规划时要做到:

1. 管理、技术相结合[2]

要做好一个总体规划, 必须有学校高层的管理人员参与, 这样才能保证规划符合学校的需要, 符合学校发展的需要;必须有学校的信息化支持部门参与, 这样才能保证与学校信息化现状的衔接, 保证规划的可实施性;还需要有资深的信息化专家 (可以是本校信息化部门的, 也可以是其他部门乃至专业公司的) 参与, 这样才能保证规划与IT技术发展的统一。

2. 从实际出发、周到细致

要充分了解学校的需求, 包括发展的需求, 根据需求来确定规划, 而不是根据技术来定规划;要了解学校信息化能够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情况, 根据实际投入来定规划, 而不能做成太过理想不能实施的规划;规划既要有宏观的方针、策略, 也要有细致的实施计划, 单纯粗线条的规划很难落实实施。

3. 信息化建设规划要有时效性

可根据时效性, 分为中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中长期规划是围绕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中长期事业发展目标而制订的信息化保障措施和方案。此类规划目标性强, 重在通过项目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机构保障等措施, 实现信息化建设中长期目标。一般涵盖3-5年以上的建设期, 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应用系统等项目建设任务。短期规划是为了实现阶段性信息化需求而制订的具体措施, 通常以单一项目的建设为主, 适用期为1-2年, 重心在项目的可行性和效果。短期规划的目标在于借助一个重大项目的规划、实施和推广, 实现阶段性信息化建设任务。此类规划实用性强, 针对性强, 容易出实效。[3]

4. 站在整体的高度全面规划

高校信息化一般情况下会落实到一个部门来牵头实施, 但是规划的制定者一定要站在整体的高度来规划, 而不能站在部门的立场来看问题;要从学校的全局出发来做全面的规划, 而不能偏重于一个方面。作为一个完整的总体规划, 还需要有需求分析、经费预算、实施计划以及支持机构建设等内容。

摘要:本文结合校本实证研究分析, 试图从研究的角度理清高校信息化规划中普遍存在的对学校的整体发展缺乏远见、对学校现状与需求缺乏清楚的认识、对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和规模估计不足等困境问题的脉络, 从而提出创新高校信息化建设资金筹集机制、合理分配高校信息化资金机制、创新高校信息化投资绩效评价体系的三点对策。

关键词:高等教育信息化,高校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信息化规划,对策

参考文献

[1]荆晶.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问题成因与对策[D].吉林大学, 2005

[2]蒋东兴.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体化思路与实践[J].教育信息化, 2003, 12

[3]任友群, 程静.高校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制订策略研究[J].教育信息化, 2006, 6

[4]教育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 (纲要) [J].教育信息化, 2003, 4

[5]郝增明.教育信息化亟待解决的四大矛盾[J], 教育信息化, 2003, 10

[6]熊才平.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问题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 2002, 9

[7]詹萌.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定位偏差和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 1999, 4

[8]熊才平.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理论与实施框架[D].华中科技大学, 2001

企业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探讨 第11篇

【关键词】诺兰模型;周易乾卦

一、诺兰模型与周易乾卦的概况

诺兰模型分为六阶段,分别是:初始、传播、控制、集成、数据管理和成熟阶段。该模型是建立在实践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简单实用,对信息系统的管理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近年来关于该模型有很多争议,但必须承认诺兰模型是研究信息系统和技术在组织内演化的一个有意义的起点和有价值的模型。在研究诺兰六阶段模型时,如果拿周易乾卦来对比,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用周易思想探讨现代化信息技术,原因有二:一是在管理思想方面,传统思想本就具有强大的优势;二是近年来引进的舶来思想太多,尤其是管理类思想,人们容易迷失在现代管理的丛林里,借用一些古代思想,与现代文明碰撞,引发思考。

周易六爻卦的结构,很多与诺兰六阶段模型相吻合,同时又有很多思想点有别于诺兰模型,首先介绍一下周易卦的六爻的结构。六爻以阴阳符号表示,自下而上画六道,在顺序上,最下称“初”,最上称“上”,中间称“二三四五”。其中阳爻称“九”,阴爻称“六”。以乾卦为例,六爻依次称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这些叫法与早期占卜有关,但明白这些,有助于我们扫清阅读障碍。卦的结构有两种常见的解读。一种是把初二三三爻称为内卦,四五上三爻称为外卦。探讨企业管理问题时,内卦可理解为企业内部环境,外卦可理解为与企业运营相关的外部环境。另一种对卦结构的解读是按照古代天地人三才的思想,把初二两爻定义为“地”,三四定义为“人”,五上定义为“天”。在探讨企业管理问题时,可以把“地”理解与企业直接相关的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一种积淀性或惯性的因素,“人”可以理解为组织和运营,即通过人为努力而不断变动的因素,“天”理解为时机或机遇,更多的是和大周期与大环境及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关。

二、对比乾卦六爻与诺兰模型的六阶段

(1)初九,潜龙勿用。诺兰模型的初始阶段,信息系统被引入组织,处于不受关注的状态,多数用户对其敬而远之,信息系统辅助管理的效益得不到体现。这个阶段的意义在于新生事物引入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环境,因此不能过分强调信息系统所发挥的功效与性价比。否则信息化的萌芽会被组织的惰性(惯性)扼杀。(2)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诺兰模型的传播阶段,信息系统开始引起组织管理者的注意,但还谈不上实质性的控制。这是一个信息化环境日趋成熟的阶段,信息系统在组织内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进一步发展是水到渠成之事。参照乾卦的阶段,已经由“潜”跃至“田”,三才中“地”的因素已具备。(3)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诺兰模型的控制阶段,从对计算机的管理转向对数据资源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部门逐渐形成并起到控制作用。但这一阶段用户易于产生很多抵触和负面反应。乾卦的爻辞对这一阶段信息系统推进的困难性描述得非常恰当,每天忙碌,日夜忧思,虽然艰难,却不会有大的问题。通过前面的描述可以看出信息系统在一个组织内推进并起到控制作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艰难过程。易卦前三爻称为内卦,后面三爻称为外卦。把内卦理解为企业内部环境,外卦理解为与企业运营相关的外部环境。乾卦的前三爻和诺兰模型有着很高的契合度,从四爻开始,会看到一些有趣的分歧。(4)九四,或跃在渊,无咎。诺兰模型的集成阶段,通过数据库和远程通信整合现有的各个独立系统,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处分体现计划与控制。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个整合信息孤岛的过程,因此如果根据MRPⅡ和ERP的原始定义,它们应该属于这个阶段。而周易的乾卦,在这里却给出了一个选择模式,或者完成这一集成过程,更上一层楼,或者退回一步,不去整合(在渊),这两种选择皆可(无咎)。如果用图来表示,诺兰模型是一个连续的呈波浪式上升的曲线,而周易的乾卦就是一个不连续的,并带有分支的曲线。但是这里给出的选择确发人深思,企业的信息系统是否一定要去搞信息集成,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而定。如果企业自身的发展都没有“飞跃”,而盲目的去追求信息系统的集成,那么就无异于建造空中楼阁。(5)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诺兰模型的数据管理阶段,数据作为通用资源在整个组织内得到充分的应用,信息充分共享,数据库能力得到挖掘。按照乾卦思想,这一阶段已经是信息系统在组织内发展的最好阶段了,过犹不及。(6)上九,亢龙有悔。诺兰模型的成熟阶段,信息系统与组织和业务的发展紧密协调一致,组织依靠系统和数据的大量使用来获取发展优势和机会。易经思想并不鼓励某一因素的过度发展,用“贵而无位,高而无民”来形容这一阶段。用张维迎在回应卸任时的话说,任何一种真理或者正确的东西,都不应该取得垄断的地位,都应该允许批评,允许挑战,任何一种东西,一旦取得了垄断地位,它就会走向反面。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前景规划 第12篇

1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历史

在历史长河中, 电子信息产业历史最悠久的是早期的德国。在电子信息理论上, 德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甚至赶超当时发展最为迅猛的美国, 例如, 早在1888年德国就有物理学家研究出先进的电磁波理论。然而不幸的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德国的电子信息行业也受到相应的波及, 战后, 德国电子行业虽然是民用企业, 但实际上还是主要服务于军用电子信息产业。直至1957年, 德国受邀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同时成立了联邦国防, 正式开始了军用电子信息产业时代。此时, 国内的龙头信息企业之一西门子开始将发展方向渐渐扭转于通信产业。其他企业则积极加入研发军用信息产业的大军中, 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一片繁荣。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 我国国内电子产业起步较晚。1984年以后, 中国的电子信息行业进入一个比较活跃的时期, 渐渐将生产研发技术改为自主产业, 国产的电子产品, 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 都越来越多, 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据有关数据表明, 2009年, 中国电子行业比较以前起步初已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已经有实力和信心位居国际水平。

2 电子信息行业发展规划

电子信息行业的规划是一个比较系统的过程。首先要分析电子行业目前分别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形式。近年来, 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比如国内比较发达的一线城市例如深圳、上海和北京, 都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和电子信息企业群落。每年的电子信息产值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已经占了很大的比重。目前,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也存在有一些不足。例如, 虽然国内自主信息产权越来越完善, 但我们的电子信息设备与国际上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信息产业虽然有政府的扶持, 但是政府颁布的相关政策体系仍然不甚完善。这就导致了目前国内信息产业虽然稳定进步, 但是总局面仍然有一些混乱的死角存在。另一方面, 国际竞争形势也日益严峻。竞争国的迅猛发展, 外来企业和信息产业的入侵, 都是一把双刃剑, 需要利用这个不足来刺激国内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在国际, 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目前发展较乐观。在经济危机之后, 信息产业发展较为平稳, 但仍未恢复到危机发生之前的水平。纵观国际, 日本推出“i-Japan”战术, 在国际形势下发展逆流而上, 而韩国和英国也相继将信息产业和传统工业集合在一起作为今后发展的发展方向。所以, 这是一个能带来巨大优势的产业。国内信息产业走向国际的愿望日益迫切。电子信息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 相对于能耗型企业, 电子信息行业将产生更少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同时占地要求也不严格特殊。所以, 我国具有特殊的优势来发展。在这种发展形势下, 势必要将信息产业和传统工业企业相结合, 互相渗透, 互相影响, 这才是正确的发展路子。

回首这几年的信息业发展, 中国已具有相当优厚的发展基础, 已经处于蓄势待发的蓬勃时期, 这时就应当紧紧抓住信息产业发达国家向我国渗透的机会。我国目前拥有大量的劳动力和企业发展土地, 发展空间乐观, 并且, 应当利用二三线城市资源充足的优点, 积极扩大产业链, 渗透到任何有利用价值和资源的城市, 眼光不能仅仅停留于南方沿海发达城市, 中部中小城市更加具有发展优势。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最为活跃的地方是珠江三角州等沿海地区, 应当将这类资源丰富的城市复制产业到信息产业还比较空缺的城市中去。

3 相关应对措施

1) 加强国内市场的稳定发展, 同时扩大国际市场。避免国内市场被外来信息产业侵蚀;2) 加大国内技术研发的投资, 鼓励高技术水平人才。身为企业管理者, 应当具有长远的眼光来扩大内需, 并且适时为企业注入新鲜的元素。广泛吸纳高新技术人才。政府应当鼓励计算机信息相关教育, 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技术高素质人才;3)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保护自主知识产权, 支持自主创新, 鼓励各种产业突破;4) 与国际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局面。相互成长, 相互帮助。同时不能为了保护国内的自主产业, 就拒绝外来信息产业的入驻。外企的进入虽然会提升国内的竞争力, 使竞争形势更加严峻, 但这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 应该合理利用, 促进自我发展。

4 结论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 处处都充满着机遇和挑战, 对于数字化的今天, 信息产业更是处于先锋位置, 所以国内的电子产业应当积极发展国内, 走向国外, 争取形成具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的产业链。然而纯粹靠走扩张路线显然是不明智的计划。这时应当利用中部城市广阔的资源环境, 将信息产业发展渗透到更加广泛的区域, 例如自动化控制设备、环境数字化检测、污染监察信息化等等。同时也应当长远地将发展方向转战国际, 利用国际紧张而又多变的机遇, 利用政府出台的扶助政策, 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高速成长[J].数码世界, 2008, 7 (23) .

[2]电子信息产业出口.低位企稳率先反弹.赛迪, 2009, 8.

[3]魏江林.山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 2010.

上一篇:烟草企业文化创新下一篇:愤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