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培养范文

2024-05-16

阶段培养范文(精选12篇)

阶段培养 第1篇

李庾南:“合作学习”逐渐被认同, 并在中小学校广泛运用, 这不是偶然的, 因为它体现了现代教学论的思想。

“合作学习”, “合作”是“学习”的形式;“学习”是“合作”的内容。在组织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不能光看重“合作”这种形式而忽略了“学习”这个核

心和内容。如果学生缺少有实实在在内容的自主自觉的思维活动, 达不到“学会”、“会学”的目的, 那么合作学习就是失败的。

在我看来, 议论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 也是一种主要形式。

第一, 变革学习观念

要改变学生和家长认为上课就是听老师讲、做笔记、做习题的观念。引导他们 (特别是学生) 认识到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学习知识特别是理解和掌握知识必须依靠自己积极的思维实践活动, 老师和他人是不能替代的。“议论”正是给大家提供了理解消化知识、切磋提高的好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议论, 自觉体验, 总结经验, 增强合作学习意识, 在认知上、情感上增强对“议论”的积极体验。

第二, 要有层次地将“议论”引向深入

组织“议论”时, 要从学生思维能力的实际出发, 逐步使“议论”深入展开。有效“议论”的形式, 大约经历三个培养阶段:

第一阶段是问答式。开始时只是简单的问答, 即教师根据学习要求提出明确的问题, 让学生议论, 学生从书本中、从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里或通过实验操作、演练计算可以直接寻找答案, 做到有问能答。有了初步的基础后, 教师可提出稍复杂的问题让小组或大组开展议论。这些问题需要学生从书本或自己的知识经验里选取材料, 而后经过整合加工才能得到解答。例如, “课本是怎样给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的”, “怎样整理某单元的知识结构”, 等等。这种议论, 不只是交流问题结果, 而是必须揭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第二阶段是讨论式。即学生不仅能回答老师的问题, 而且对问的内容和答的内容能再联想延伸, 产生新的问题或新的答案, 征求解答和评价。

例如, 研究“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当老师画出图形, 告诉学生哪两个角是同位角, 哪两个角是内错角, 哪两个角是同旁内角, 请学生观察图形特征, 学生不仅揭示了这三类角的位置特征, 而且也给出了“外错角”、“同旁外角”的名称以及它们可以分别转化为“内错角”、“同旁内角”等结论。

第三阶段是议论式。即围绕一个较大的、内涵丰富的问题, 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思路, 自由发表见解, 相互启发、促进甚至热烈争辩, 引起“连锁反应”。例如, 研究了“平方根”之后, 教师提示新课题“立方根”, 让学生以“平方根”的知识结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为借鉴, 进行迁移, 探索讨论立方根的定义、符号、性质、求法。

这种议论, 范围广, 自由度大, 各人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问题、发表的见解适合各人的水平层次, 往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热烈, 而且深入。

第三, 要不断创设搞好“议论”的必要条件

一是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 比如必须精通教材, 融会贯通, 深刻理解课程学习目标, 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力、方法、情感, 了解学生的课外学习情况等。学生要有自学的基础, 有进行议论必备的知识、能力, 乃至于情感、态度等。

二是教师要把握议论的时机。当学生的学习愿望不够强烈, 热情不够高, 需要相互激励时;当学生个人的智慧难以解决问题, 需要帮助或点拨时;当问题或课题范围广, 内容丰富, 需要群体智慧方能研究得深透时;当个人研究成果需要得到评价或交流扩大成果效益时, 等等, 一般通过小组或全班议论的形式展开合作学习。

三是教师要把握住议论内容的深浅, 保证能议得开, 议得深, 议得大家有兴味, 能得益。

四是要创造一个能够平等地、热烈地、严肃认真地、互助合作地进行交流思想、探求真理的和谐活跃的良好气氛。首先教师要有灵活、机敏和善于引导的良好素质。随着这些条件的逐步具备, “议论”也就会不断向较高的层次发展, 真正的合作学习才能得以实现。

计算能力培养阶段性总结 第2篇

大沈屯小学

五年级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所占的课时居于首位,这足以说明计算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计算能力上都很不理想。通过平时检测和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情况也能看出,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要迅速有效的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的计算既准确又迅速,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熟练程度使计算方法合理性和灵活性。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我校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计算能力的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

我校积极学习教体局文件,领会文件精神,安排各班学习宣传发动。第一时间召开全体教师会议,组织教师对本班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调研,针对本班学生的计算能力现状,结合教体局文件精神提出自己的与可行性方案。在全体教师会上讨论,制定出本校的培养计划。

二、制定训练计划

每位教师根据校计算能力培养计划制定出本班的培养计划,计划必须详细,并且严格按照计划展开本班活动。活动计划中必须详细列出本班的具体步骤、策略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

三、提出具体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

1、每个班级准备数学计算能力练习本。每天的计算量不少于十分钟,每天利用课前十分钟或者早自习时间进行训练,及时辅导总结。

2、要做到周周有检测,月月有总结,教师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错误要做到及时记录、及时纠正、及时辅导。

3、每学期举行一次大型的数学计算能力竞赛活动,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

四、具体措施1、2、3、建立训练本、题卡进行专项训练

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对全校提出统一要求。

抓好平时的督导考核。主任定期检查计算能力培养的开展情况,把平时的检查结果纳入年终考核。

4、每学期学校组织一次大规模的计算能力竞赛,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彰,激励学生的上进心。

5、每学期末对本学期计算能力训练的开展情况予以总结,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

6、建立健全计算能力专项档案,内容包括学生的练习题集练习卡、周评记录、教师的辅导记录、考核成绩表、月测评试卷、周测试卷、教师的计算能力培养计划和阶段性总结等。

五、开展本次活动的效果

通过开展此项活动,我校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了普遍的提高,计算速度、计算的准确性了有了一定的提高,从期末测试上来分析,学生计算上的得分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小学阶段学习习惯的培养探析 第3篇

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习惯作为指导。意识决定行动,想要小学生将语文学好,必须培养他们的一种习惯意识。语文的学习与其它学科的学习有直接性联系。语文学好了对于其它课程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

良好的习惯意识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基础,小学生在学习语文前应该意识到习惯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二、培養学生哪些方面的习惯

(一)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习惯分为好习惯与坏习惯。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能够让孩子受益终生,而养成一种坏的习惯则会吃亏一辈子,坏习惯形成了就很难改正。在学习上也是如此,学习课文之前,学生应该首先预习课文,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在充分了解文章的大意后,再对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其次,学生要养成边读边做记号的习惯,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解答课后问题。然后,教师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去深入地理解课文。最后,小组可以做一些朗读比赛的活动,通过阅读文章,学生可以进一步的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培养这些学习习惯,让学生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获取。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适当性的给予一些帮助和知道。因此,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

(二)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老师传授知识为主,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非常少。其实这种教学方式是极其不科学的。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发散,比较随意,想象力也极为丰富。如果在课堂上只是老师一味的讲,学生一味的听,这样很容易禁锢学生们的思想,让他们养成一种依赖老师的坏习惯。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多做一些正确的引导。通过对学生的提问或者一些活动的开展,来帮助学生培养一种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正确书写的良好习惯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练字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过程。正确的书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还能够锻炼人细心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

三、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

(一)做好课内的引导

从早教育,强化认知。小学生的可塑造性极强,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因此很容易受到各种影响。趁着年龄小,人生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教师应该多多培养他们的优秀习惯。养成小学生的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应该从学龄前就开始抓。一方面,父母和教师应该统一思想,了解从早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学生也应该增强对于学习习惯的认知,让学生了解到怎样才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哪些好习惯需要培养。

重实践,点滴抓起。在某种程度上,习惯是在实践中养成的,将点滴的事情做好,慢慢积累就能形成一种好习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些情景,正确地引导学生来规范自身的行为。在情景演示中,基于学生善于模仿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先做好示范,然后让学生参与到情景表演中去。

(二)课外重互动

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好学生的启发与引导工作。让学生了解自己为何要学习语文。只有当学生懂得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才能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欲望,从而培养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树立好榜样,彼此检查纠正不良习惯。榜样的力量很强大,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树立好榜样能够给予他们学习的动力,让他们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课外活动也是小学生培养良好习惯的途径之一。在活动中,学生们可以互相检查,纠正不良习惯,从而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三)日常生活重视自主性

因材施教,提升意志力。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而且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同时形成一种习惯。想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应该懂得因材施教。依照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习惯培养的要点,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

学校配合,破旧立新。为了能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教育他们和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作斗争。这就要求家长和教师能够保证统一性,让学生用好的行为来替代它。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习惯包括习作、阅读和预习等方面的习惯。习惯对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该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带动学生提升自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习的良好习惯。想要养成语文学习的习惯,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比如,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勤思善问等等。好习惯的培养应该注重三大块。首先是课堂上的学习,教师应该循循善诱,做出正确的指导。其次是课外活动,教师应该多让学生之间互动,取长补短能够有效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习惯。最后是日常生活中,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学生可以将语文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处处想到语文。这样对于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有帮助的。

阶段培养 第4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企业实践,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的中期,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 迫切需要大量的工程型人才。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并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工程教育培养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我国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工程教育体系, 在校的工科学生数量为世界第一, 且已培养了大量工程技术人才,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现行的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偏重科学化, 忽略了工程的系统性和实践性, 往往重理论轻实践, 重课堂轻课外, 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 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强, 工程意识淡薄, 一方面有大批工科大学生就业困难, 另一方面企业又难以找到大量急需的工程技术实用人才。面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教育部适时提出了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为未来工程领域培养多种类型的优秀工程师后备军, 培养大批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提升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其中重要举措是要求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 并结合实际“真刀真枪”完成毕业设计。对于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来说, 这是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大连理工大学是国家首批61所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高校之一, 从2010年起, 我校与米其林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 开设了“大工-米其林”卓越计划班, 经过一个完整周期的培养环节, 首批毕业生于2012年6月顺利完成学业。本文结合卓越工程师企业阶段的培养实践, 从培养计划、组织机构、企业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毕业设计等环节探讨推进本科生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企业培养阶段的组织与实施。

一、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的专业培养方案是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培养基本要求的实施文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以“回归工程”的教育理念为引导[1], 结合卓越工程师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以项目申请是初步制定的卓越计划培养方案为基础, 充分考虑合作企业的特点和要求, 经过双方反复协商研讨, 专门制定了“大工-米其林”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细化方案, 确定了实施的细则。

根据实施方案, 在本科大二下学期开始宣讲报名选拔。针对将来跨国企业实习和工作的需求, 大三全年利用周末课余时间专门开设英语强化课程和初级法语课程, 使该班学生的外语能力 (特别是口语沟通能力) 有较大提高。卓越班培养计划中, 将大三学年中的生产实习等实践类环节移到企业进行, 利用大三小学期, 针对企业需求和特点将原来大四开设的专业课程经过选择专门为卓越班提前开设, 确保了卓越班学生专业知识的系列完整性。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 提前开设了“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电传动与控制”、“现代工程设计与分析软件”。另外, 米其林公司经常利用周末专门开展拓展训练和专题活动, 大大增强了团队凝聚力。米其林公司为上述专门教学环节提供了专项经费支持, 确保了这些环节能够高质量地开展。

二、成立协调执行机构

卓越计划将行业企业的参与作为计划实施的前提, 强调企业是卓越工程师的共同培养单位。企业应该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全过程。由于培养环节多、实施过程长, 学校和企业必须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成立专门的执行和协调机构, 协调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确保培养项目的顺利落实。针对卓越计划班, 在学校专门成立设立“大工-米其林”卓越计划班工作协调委员会, 负责日常的事务管理和工作协调。协调委员会由教务处处长任主任, 成员有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 有关部处负责人、企业人力资源总监、企业卓越项目主管等。同时依托企业成立了“大工-米其林”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由企业工程技能发展经理任中心主任负责卓越计划班的实施, 依托学校实验室资源成立“大工-米其林资源与培训中心”, 由学校卓越项目负责人任中心主任, 负责协调为企业进行科技研发和培训工作。企业还专门设立了项目管理小组, 负责日常事务的沟通管理。学校和企业为卓越班专门设立了班主任。针对学生的企业实践和毕业设计, 企业专门选拔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学生的带教师傅, 负责学生的具体实践指导、毕业设计选题和指导。企业专门制定了具体的带教导师管理考核和奖励办法, 使企业实践指导活动落到实处。

三、设置企业课程和实践环节

校企合作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必须充分体现专业特色、行业背景和企业特点。每个企业的工程背景不同, 其产品、工艺要求、生产管理、企业文化等都独具特色, 设置企业课程和实践环节时, 应该认真梳理和凝练, 结合企业对不同类型工程师的素质要求, 充分考虑工程师应具备的共性要求, 设置特色鲜明的课程和实训环节。在企业学习阶段, 首先通过组织讲座和各种活动进行企业文化方面的熏陶。设置了15学分具有企业特色的理论课程, 实践和毕业设计环节15学分。开设了“Business literacy” (企业管理2学分) 、“Project management basic” (项目管理2学分) 、“Production management&quality control” (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5学分) 、“Rubber technology basic” (橡胶基础知识2学分) 、“Extrusion introduction” (挤出基础知识2学分) 、“Hot Calendaring” (热压延工艺2学分) 。这些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的设置, 充分考虑了企业的生产要求和特点, 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强化毕业设计

卓越计划实施中的本科毕业设计是具有总结性的综合性训练过程, 是一项集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最重要的综合教学环节。学生在系统学习机械专业知识及各种训练的基础上, 结合企业的工程实际问题, 按照企业现场工程师解决工程问题的思路、程序与方法所进行的实践活动[2]。学生通过解决机械专业工程技术问题, 锻炼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使学生受到设计、生产、管理第一线所必需的工程能力的训练, 是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 毕业设计环节将会直接影响卓越计划实施的质量。首先强化了毕业设计的选题环节。因为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龙头, 选题质量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 从企业的生产实际背景中凝练出适合本科生进行毕业设计的题目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精心挑选毕业设计题目是开展毕业设计工作的第一步, 从学生进入现场实践开始, 企业协调人开始组织带教导师从工厂生产实际中申报毕业设计题目, 包括:题目、主要工作内容和达到的目标要求。然后, 企业内部全体带教导师召开研讨会, 进一步明确题目和工作要求。将选题交到学校相关专业有经验的负责教授手中, 根据学校毕业设计选题要求提出意见和看法, 并挑选对应的校内导师, 进一步收集校内指导教师对选题的初步意见, 集中汇总至学校协调人处。学校协调人专程去企业进行一次讲座, 给企业导师们重点介绍学校对毕业设计环节的各项规定和要求, 根据学校导师提出的意见与企业导师逐项落实, 针对毕业设计任务书各项内容和指导过程中的工作内容提出具体要求。经过反复商讨, 使得最终的毕业设计选题不仅真题真做, 而且工作量饱满, 有较大的创新空间, 学生有新鲜感和危机感, 设计兴趣大大提高, 对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毕业设计进行过程中, 企业导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密切合作, 发挥各自强项, 给予学生以必要的全方位指导。在中期, 组织校内指导教师深入生产现场, 与企业导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研究毕设工作的解决方案。在最终论文撰写期间, 校内导师严格要求, 指导学生将所完成设计按学校规范化要求成文出图。毕业设计经过评阅人评审修改后提交答辩, 邀请了二名企业导师组成了共同答辩组, 顺利完成毕业答辩工作并推荐出了校优秀毕业设计。实践表明, 卓越班学生完成的毕业设计, 选题完全是企业的工程实际问题, 遵守企业现行的设计研究流程和工作程序, 在方案论证报告、论证汇报演讲、工程造价分析等方面深入细致, 值得学校学习和借鉴。“卓越计划”的主要特点是校企合作, 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达到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因此, 卓越计划的顺利开展, 离不开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特别是行业和企业的全方位合作, 一方面需要企业认识到卓越计划的实施与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性, 主动自觉地加大投入参与融入高素质工程人才的培养过程;另一方面国家需要加强引导, 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 加大支持力度, 尽快出台支持工程教育改革的具体政策措施, 使卓越计划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参考文献

[1]张文生, 宋克茹.回归工程教育理念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 :77-79.

新分大学生培养阶段总结 第5篇

新员工入企,是他们人生的新起点,也是企业的新血液,采油一队秉承着“引进人才、培养人才、运用人才”三部曲管理思路,在培养和造就人才队伍中不断努力,尤其在新分大学生的的培养方面不遗余力,现将半年来我队新分学生培养工作总结如下:

一、新分大学生情况

2013年7月,在分公司的安排下,****新增了7名大学生,本科学历5人,硕士学历2人,均为骨干专业。

二、新分学生培养思路

学习培训模式:以“导师带徒”为核心的专业培训学习、专业轮岗学习、自我强化学习。

学习推进方式:每日队干部帮扶、每周实习汇报、每月实习考核、每季实习推进

三、新分学生培养具体做法

加强思想教育,培育德才兼备的雏鹰:为了使实习过程中新分学生能够尽快实现角色转换,队长邹国君组织了“与塔克拉玛的对话”讲座,通过人生感悟的交流互动来提高他们思想境界,有力地促进了学生们的工作热情。同时我队更注重学生思想觉悟的提升和文明礼仪的培养,组织了“我的公德我的良心”主题的文明礼仪培训活动。

开展导师带徒,培育业务熟练的飞鹰:新分学生实习过程中思想动态方面由采油队队长和指导员担任指导;技术、操作方面采取“导师带徒”形式,分别给每位学生安排两名师傅,一名专业技术类,一

名技能操作类,使学生平衡发展。第一阶段安排学生参加由采油厂组织的厂级安全教育、企业文化教育及分公司组织的入企教育、硫化氢培训、HSE安全培训。通过培训,了解分公司、采油厂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及发展目标,领会企业宗旨,树立起企业员工意识,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阶段安排学生到采油井、注水站、计转站的小班一线实习,并注重教学相长,理论联系实际,分别安排高级技师吴登亮做了一次技能知识讲座,技术负责邱振军做了一次采油知识讲座,增进了大学生对操作、采油知识的系统了解。同时根据大学生白天实习进度及内容,安排大学生晚上到技术组观摩学习,加深白天小班学习印象。第三阶段安排学生转到专业管理组(技术组、运行组)实习,主要学习方向是offic办公软件的使用、油井资料查找、油井分析方法、生产施工现场的组织协调。通过学习提高学生们的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应急处置能力。9月份,我队组织新分大学生到完井测试中心工具展览现场进行相互沟通、交流、学习,请专业人士讲解各种井下工具的结构、原理及用途,拓宽了新分大学生的视野。

不断考核历练,培育实干精干的雄鹰:一是在大学生小班实习期间,规定专业组师傅到现场对学生进行井站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油井操作规程、油井突发事件处理考核,要求他们学一门、精一门,能够达到单井值岗水平。二是组织了“收心抬头”阶段理论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寻差距、找不足、给任务、压担子”,有力促进新生的快速成长。三是在考核结束后,要求每位学生撰写一篇实习心得体会,要

求他们总结阶段学习成果、找准下步努力方向,并慢慢明晰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定位。在心得体会中学生们真实的叙写了自己的转变与成熟,收获和成长,表达了他们不断学习摸索提高学识和修养的强烈意识,以及贡献塔河、成就自我的理想愿望。

四、新分学生培养认识

政治教学中兴趣培养的三个阶段 第6篇

第一阶段是兴趣的激发阶段。这时的兴趣处于初级水平,带有明显的直接性和不稳定性,需要教师随时因势进行培养。首先,以精心设计的每一个“开头”来激发学习兴趣,如接班的第一节课,导语需要精心设计,力求一“亮相”就把人心抓住,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让学生明确知识的重要性,把学生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生活道路紧紧联系在一起,用这种崇尚读书的风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要让学生日有所进,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克服困难的乐趣。然后,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愤”与“悱”的情境,使学生跃跃欲试,让他们在不断求知的过程中产生越来越强的求知欲。最后,要淡化教育痕迹,缩短师生间感情距离。产生兴趣而不能维持,兴趣就会转瞬即逝,因此,下一阶段需要把激起的兴趣保持下去。

第二阶段属于兴趣的维持阶段。这时的兴趣较前一阶段而言更深入一层,带有间接性和稳定性。这一阶段,我注意在每节课内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维持学习兴趣,不让点燃的兴趣之火熄灭。如在课堂上,我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或开宗明义,单刀直入,或顺水推舟,扬波鼓浪,或设置悬念,引发释疑,使课堂节奏张弛得当、疏密相间,让学生感觉每一节课都耳目一新,每一节课都心有所得,从而想学、乐学,勇于钻研。

当然,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并非形式上的花样翻新,而是教师做到“心中有人”“胸中有书”之后的因势利导,是在“变”中求“不变”,在“不变”中求“巧变”。这样就让学生在每一节课后,思前,深感与上一节课紧密相连;顾后,颇觉大有未竟之趣。而每一节课上的“风云变幻”,都能让学生永远感到乐趣无穷。

第三阶段属于深化阶段。其实,光激发起兴趣,维持住兴趣还是远远不够的。要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还需要把兴趣深化为志趣,需要教师设法把学生对每节课的兴趣转化为政治学习的情趣,并进一步深化为提高政治学习能力的志趣。一般来说,情趣的心理倾向较兴趣更强烈、更集中、更稳固。一个学生有了健康的情趣,他便有了对事物和对社会的一定认识,健康的情趣又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当情趣进一步深化时,人的心理倾向便发生了质的飞跃而形成志趣。凡确立了志趣的人,便有一种极强的求知欲,便有了不达目的不罢休乃至不惜献身的精神。

如果我们遵循激发兴趣、维持兴趣、深化兴趣这三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就会在教学中有所收获。

请从导入阶段开始培养创新能力 第7篇

一、宽松氛围的创设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联想、想象活跃, 思维敏捷.这表明在数学导入阶段的教学, 教师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不能总认为自己是知识的传授者, 学生是知识的学习者, 师生关系就是指挥与服从的关系.因此, 教师要努力转变教育观念, 在数学课开始的导入阶段就营造一个宽松、自然、和谐的教学氛围, 彻底放弃自己的权威地位.要树立师生平等的教学心态, 并鼓励学生质疑、提问、提出自己的创见.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要给予肯定的态度, 尽管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幼稚或近似“荒谬”, 但教师这时决不能“一棍子打死”学生, 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合适方法的指导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要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必须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的导入阶段, 要在短短的三、五分钟内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就更要讲求方法.

1. 依赖直觉思考法

直觉, 是一种非逻辑的瞬间获得的直接觉察.它没有分析的推理过程, 它只对事物的外表、空间特征作出简洁的感知;它没有理性的思维.学生思维时, 都是从直觉思维过渡到理性思维的.教师可以利用导入阶段的语言, 创造一定的直觉思维氛围,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材料呈现后, 教师不要急于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进行琐碎的分析;也不要进行题目的讲解, 而是利用学生感知材料时间短这一事实, 进行培养直觉思维的提问, 如:“看了题目后, 你有什么想法”、“你看到了什么”, “你是怎样想的?”、“你认为本题该怎样分析”、“题目的答案大约是多少”等.这样, 引导学生的直觉思维体验, 使他们在不经意中就能提出自己的创见.这些创见, 也许就是非常好的解题思路.

例如, 在教学“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点时, 出示∠1与∠2两个角 (∠1和∠2的度数相等, 只是∠1和∠2的两条边长短不一样) 后提问:“你们认为这两个角的大小存在什么关系?”学生凭直觉去感知、思考和讨论, 提出种种的想法:∠1的度数大;∠2的度数大;两个角一样大.最后, 教师再通过重合等过程进行讲解, 使学生获得知识.

2. 运用质疑思考法

创新的根本在于具有批判的眼光, 扎根现状, 突破现状, 超越现状.对周围的事物用异于别人的眼光来捕捉不精确、不正确、不完善的地方.发现问题是创造的前提.因此,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起疑, 大胆质疑, 勇于质问身边的一切.

在数学课的导入阶段, 培养学生对教师语言上的质疑是十分重要的.在培养初期,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在语言中加入一些错误的说法, 并提醒学生, 发现教师语言中的问题.其实学生并不是发现不了老师的错误, 更多的时候, 学生是不敢发起对教师权威的挑战.

例如, 在教学“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去掉零, 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性质时, 教师故意说成“小数中添上零或去掉零, 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时再考查学生的反应, 是不是会有学生发现老师的语言中的错误.如果没有学生发现, 就引导学生再说说这句错话, 多说几遍就会有学生提出老师的语言阐述中有问题, 从而达到对新知中重点内容的强化目的.这是对学生敢于质疑的一种培养方法, 也是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一种方法.

三、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灵魂

学生不但需要教师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更需要教师给予他们创新举动的肯定.在教学中, 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的创见, 肯定学生创见, 以提供学生成功的体验.通过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 才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再探索和再创造, 产生长久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 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复习有关知识后, 将1.2÷24改为1.2÷2.4作为尝试练习, 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成功体验, 在导入时提问:

(1)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关键是什么?

(2) 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依据是什么?

(3) 除数、被除数扩大的倍数取决于什么?

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尝试练习、相互讨论, 最终找到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的关键, 并总结了一般的计算方法.

阶段培养 第8篇

一、“幼小衔接”阶段幼儿良好习惯培养的必要性

首先, 减少幼儿对小学教育的排斥感。幼儿园教学相较于小学教育要更加有趣而且轻松自由, 因此部分学生进入小学后难以适应学校中各项纪律的限制, 经常会对小学教育产生排斥, 造成情绪的不稳定, 学习的下降。而幼儿教师如果可以在大班阶段就可以适当的帮助幼儿养成一些好习惯, 那么幼儿遵守纪律的意识就会增强, 对小学教育的排斥性就会相对减弱。

其次, 让幼儿学会与人相处, 与人沟通。幼儿在幼儿园内接触的人相对较少, 和幼儿园中的小朋友和教师相处比较容易。但是进入小学后接触的人和环境都产生了改变, 很多幼儿会产生畏惧感, 甚至难以与人交流。而在幼儿园中对幼儿的习惯进行培养后, 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主要是因为在习惯培养的过程中, 教师会有侧重的让幼儿之间养成相互合作、互相帮助等方面的良好习惯, 进而对幼儿的交际能力进行提升。

最后, 激发幼儿对学习的热情。幼儿园虽然设有一些知识类的课程, 但是主要的目的在于启蒙, 因此教师更关注的是幼儿素质、能力方面的培养, 因此在知识讲授方面相对较浅, 而小学教育则对知识的教育比较重视, 幼儿突然接触大量知识的学习, 难免会出现不适应性。因此幼儿教师会在大班阶段开始带领幼儿学习一些基础性的知识, 并引导幼儿对知识的探究, 让幼儿对学习充满兴趣, 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降低了幼儿进入小学后的听课困难。

二、“幼小衔接”阶段幼儿良好习惯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 培养幼儿独立性, 规范幼儿作息时间

幼小衔接的关键阶段在幼儿园的大班和小学的一年级, 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幼儿进入大班后需要对教育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首先, 应改变幼儿的作息时间, 要让幼儿按照小学生的时间进行作息, 改掉幼儿赖床、早退、不爱吃饭等不良习惯。同时, 幼儿教师还应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逐渐的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如, 让幼儿午睡时自己普被褥, 吃水果时自己洗手擦桌子等等。

(二) 适当放松监管, 巧用课间休息

幼儿在幼儿园学习期间年纪较小, 因此为了对幼儿进行保护幼儿教师几乎全程跟在幼儿身边, 时刻关注幼儿的行为。但是小学教育则与之不同, 除了上课之外, 在课间休息时间里教师一般不会干涉幼儿的活动。因此幼儿园教师要对这一点给予重视, 在大班教学中增设课间休息时间, 并放松对幼儿的监管, 让幼儿自由活动, 自己安排十分钟的休息时间。并要养成幼儿的自律性, 让幼儿听到上课铃声自觉的回到教室之中等待上课。该种方法在推行初期较为困难, 幼儿经常对铃声视若无睹, 但是在教师反复的引导下, 幼儿很快就接受了这一安排, 并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三) 增添幼儿信心, 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让幼儿进入小学后不会对教师教授的课程存在生疏感, 幼儿园阶段也会进行拼音算术等方面的学习。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 采取现代比较流行的启发式教学, 让幼儿在学习中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 积极的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例如, 在学习数字的过程中, 教师就可以让幼儿想象每一个数字都像什么, 如学习1时幼儿有的说1像手指, 有的说1像饼干, 还有的说1像长颈鹿的脖子, 五花八门的答案层出不穷, 通过这种启发式的教学, 幼儿很容易就记住了所学的知识, 并且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 幼儿教师还应多多给予学生鼓励, 例如, 学生在说1像长颈鹿的脖子时, 教师就可以对其丰富的想象力进行表扬, 并鼓励其多对生活进行观察, 发现更多有趣的事情。这样幼儿会逐渐形成学习方面的自信心, 进而增加对学习的兴趣。

(四) 借助家长力量, 进行家园合作

对幼儿良好习惯进行培养单靠幼儿园的努力是不够的, 还需要幼儿家长积极的予以配合。首先, 幼儿园要与家长建立比较稳固的沟通关系, 及时的向家长介绍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并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共同对幼儿的习惯进行培养;其次, 家长在与幼儿进行相处的过程中, 应按照幼儿园给予的意见先从生活习惯上入手, 让幼儿早睡早起, 并且每天督促幼儿按时完成幼儿园布置的作业。家长可以给幼儿准备一个独立的学习空间, 配备桌椅, 台灯等设施, 为幼儿营造出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最后, 家长要适当引导幼儿阅读一些文字性的书籍, 为幼儿购买一些带有注音的童话故事或者百科全书等, 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可以独立完成书籍的阅读, 这对其今后的小学学习有着良好的助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幼小衔接问题虽然一直存在, 但是仅在最近几年才逐渐的受到相关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并且开始在幼儿园和小学初级教育中有所注意, 尤其是幼儿园教育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相对更大, 需要在幼儿园教育进行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学生的习惯进行培养, 让其进入小学后可以很快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帮助幼儿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雪莲.拓展幼小衔接视角促阅读习惯养成[A].2014年8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

[2]刘新红.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A].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

小学阶段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培养 第9篇

关键词:小学教学,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自从口语交际能力被纳入新的教学目标后, 语文就成了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平台。在新的教学和社会需求下, 寻找一种完备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已经非常关键。

一、口语交际能力的概念界定

1. 口语交际的含义

口语交际是指双方在特定的场合下, 为了一定的目的, 以口头表达为主、其他表达方式为辅的一种交流活动。口语交际能力就是指在不同的情况下, 与不同的人进行语言交流的能力。它既包括口语语言的表达艺术, 又包括一个人的思维及心理。

2. 口语交际的特点

(1) 口语表达较多。

由于口语交际主要运用平时的聊天交流中, 因此口语化的表达较多, 多说、补说的情况时有发生。尽管也存在演讲等形式的口语交际, 但毕竟运用较少, 所以我们通常在口语表达时没有时间去润色语言, 表达比较随意。

(2) 社会性较强。

口语交际不仅是双方口头表达的一种形式, 同时体现了谈话双方的用语习惯及背景。在表达时, 我们应该互相尊重对方的个体独立性, 说话文明、仪态大方, 体现出口语交际的社会性。

(3) 变化性较大。

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双方谈论内容的不同, 会导致一方要变化自己的交际策略, 或必须选择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不同的场合要使用不同的字眼, 而且随着年龄阅历的增加, 每个人的口语交际习惯也会做出相应的改变。

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原则

1. 标准规范原则

口语交际是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部分, 它囊括了很多的知识, 当然也包括很多的用语规范。进行系统的口语交际学习, 是为了改善低年级或者部分学生的用语不礼貌、带有口头禅、发音不标准等问题。口语交际课程需要同学们的主动参与, 教师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在科学合理的主题下, 把握口语表达的分寸, 体会语言表达的正确情感, 以标准规范作为前提。

2. 生活情境原则

在教学中, 教师选择的口语交际的主题基本都来源于现实生活, 课程上的口语交际训练会再现生活中的情景, 让他们说出自己的体验, 通过与众人分享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 明白生活的道理。比如, 再现生活中传话的情节, 教师说一段话让学生转述给他人, 明白如果传错话会误事的道理。

3. 有趣互动原则

口语交际课程的开展主要是情境对话, 即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断地进行互动。同时,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教师可添加一些具有趣味性的话题。例如, 有学生过生日时, 让其他同学给他祝福, 不仅能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更能让学生们学会如何礼貌地祝福他人。

4. 实际运用原则

口语的学习应具有实践性, 能够运用在平时的生活中。主题要贴近现实生活, 选择学生想说也能说的话题, 如果是农村的学校, 安排去参观博物馆之类的话题就不合适, 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学生都没有去过博物馆。所以, 要选择有意义的内容, 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心得。例如, 在家应该做些什么的话题。

三、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步骤

1. 课前准备

交际双方都具有一定的相关知识是进行良好交际的基础, 也是双方语言编码、译码的逻辑依据。所以, 在上口语交际课之前, 教师应做好一定的课前准备, 包括教师自己的一些准备, 也包括组织学生作出准备———提前告诉学生上课讨论的话题, 以及需准备的有关内容。这样, 既能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有话可说, 达到口语交际的效果, 同时能养成学生们提前准备的好习惯。

2. 课上操作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的特点, 结合口语交际课的课程目标, 在课堂上创设合适的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激情, 让他们积极参与, 与大家交流分享。

例如, 《北京奥运会》这一课, 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们扮演记者、解说员, 分享自己对奥运会的认知, 让大家更了解奥运。在课程进行中, 教师应适时引导, 安排好课堂时间, 使学生们有充分实践展示的机会, 同时给出及时的指导与评价。

3. 课后练习

课上的口语交际学习固然重要, 但课后的练习也必不可少。在课后, 教师的监督范围有限, 需要与家长协调配合。可以布置一个小导游的课后作业, 让学生们给父母介绍自己的学校和老师, 家长及时作出反馈,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将口语交际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

四、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1. 注重语言积累

很多学生在教师说出口语交际的主题时很想参与发言, 但总是感觉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是因为词汇量积累不够。所以,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 让他们在口语交际的课堂上不仅有话可说, 更有话能说。

让晨读起作用, 提升阅读量。教师可布置适当的晨读的任务, 也可安排一些有趣的读物, 充分利用晨读的时间, 提升学生的语感, 还可以订阅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刊物, 组织期刊的定期学习等。

接收外来实时信息, 扩大阅读量。学校一般会有收音机等设备, 可以锁定一些有益的电台组织收听, 让他们养成关注新闻的好习惯。

2. 选择多样化的口语交际主题

(1) 可以根据教材灵活选择口语交际主题。比如, 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材中, 有关春游的课文, 那就可以在课堂上讨论如何春游, 春游需要带什么的话题。在交流发言过程中, 教师要对学生的用语进行指导, 比如, 使用恰当的量词———一支、一枚等, 适当的连词———首先、其次等。

(2) 可以联系实际生活选择口语交际主题。比如, 让学生们介绍他们一次做菜的经历、一次购物的体验, 或者介绍自己的父母、朋友等。这些与现实生活贴近的话题有益于他们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也能增加生活常识。

3.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课前演讲五分钟, 锻炼学生的胆量。在中高年级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针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制定教学措施并做好指导。如, 在晨读或者课前的五分钟让同学演讲, 只要是积极健康的话题都可自由发挥。对低年级的学生, 应缩短演讲时间, 增加演讲的人数, 从而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 提高积极性, 同时教师及时解决好纠正语音、语法的基本问题。

角色扮演的方法便于记忆知识, 同时能锻炼口语交际的能力。在《放飞蜻蜓》一课中, 可以让老师扮演父母, 学生扮演孩子, 在一问一答中记忆关于蜻蜓的知识, 让学生学会问句的用法。例如, 教师问:“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呢?”学生答:“它的尾巴可以保持平衡, 调整方向, 在蜻蜓很饿的时候可以吃掉一截, 尾巴以后还会长出来的。”

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 游戏教学法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 用比赛绕口令的方式纠正学生们的发音等问题, 使每个同学参与其中, 摸清每个学生的基本口语情况。可举办辩论赛, 让同学们自由组合成正反两方, 然后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适当地给予鼓励或者小奖励 (发五角星、小红花、几颗糖, 等等) 。

4. 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1) 及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

学生发言后, 教师应及时作出评价, 表示鼓励。如, “我们期待你更精彩的表现”等。也可以在课后与相应的同学讨论, 作出延时评价。通常是相对消极的评价, 应避免使用否定的词汇, 如, “你做得很不好”等。

(2) 口头测试与书面测试相结合。

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书面测试试卷, 但应避免测试的局限性, 应做到书面测试与口头测试相结合, 并在平时上课中做好记录。

(3) 教师评价与家长评价相结合。

课上的评价由教师给出, 但课后的评价可以由家长代替。在家长会或者其他场合, 教师与家长交流沟通彼此的意见, 全面了解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对课上不积极, 课后不练习的学生而言, 应该找寻他的兴趣点, 多多鼓励他发言。

参考文献

[1]王娜.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2]李花.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效策略[J].华夏教师, 2014:51-52.

[3]刘晓慧.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考试周刊, 2010:9.

[4]庞丽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与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 2014:128.

浅谈小学阶段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第10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2. 教师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 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

3. 采取激励机制, 抓住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 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

4. 经常进行各种朗读比赛。

二、打好朗读基本功

要读好课文, 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 读流利, 打好朗读基本功。即做到“六不”:不丢字, 不添字, 不错字, 不重复, 不唱读, 不读破句子, 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而言之, 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读书也不例外, 就这点来讲, 最好从小学一年级抓起, 严格要求, 学生读书时要做到眼到, 口到, 心到。学生能达到正确朗读, 也就初步形成了读书能力, 那么把课文读流利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范读领路, 模仿入境

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不难, 但要达到有感情, 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范读。模仿是儿童的天性, 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 有的学生模仿出来的东西一点也不亚于老师的“原汁原味”。学生模仿久了, 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 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形成了。

范读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讲前范读。一般适合于情境教学的文章。像《十里长街送总理》《丰碑》《军魂》《麻雀》等。二是讲中范读。适合于范读课文中精彩的或重要的句段, 多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三是讲后范读。具有一定的欣赏性, 品位性,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注意, 要选择写景状物的文章。如:教学《雪》这篇课文时,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范读重点段, 学生闭眼, 静静地感受, 头脑中形成一幅美丽的雪景图, 从而达到一种境界, 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

四、采取多种朗读形式, 使学生愿读, 乐读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以读为本, 以读代讲, 要避免烦琐的教学分析。如果一味地讲, 不讲求形式的多样,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和高年级的学生都是很厌烦的事, 所以在朗读时可采用指名读、自己选段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引读、帮读、领读, 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 但有一点需注意, 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竞赛、表演的形式, 教师不妨试一试。高年级的学生喜欢速读、品读等。此外, 教师要注意不能让学生为读而读, 应提出不同的要求, 体现出读的层次性。

五、注重“评读”, 使学生读中求新

小学生朗读水平还不高, 但他们能进行一些初步的评读。当一名学生读完后, 另外一些学生就能公正的给予评价。如:教学《荷叶圆圆》一课, 当一名学生读完第一自然段时, 我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 评一评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有个学生站起来说:“她读课文时声音很大, 也很流利, 但没有感情”。这时教师追问一句, “你能有感情的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吗”?这位同学欣然同意了, 当她读完后请其他同学再点评, 有位学生说“老师, 她读这一段时, 读得非常有感情, 声音响亮, 还加上了动作, 我觉得很好”。然后, 教师让其他同学模仿这位学生的语气读一读这段, 效果很好, 由此可见, 如果将评读训练到位, 相信在读与点评中学生们已初步掌握了朗读的技巧, 朗读能力会不断提高的。评读的方式还有很多, 教师要结合本班的实际水平, 因人而已。

六、注重朗读评价

朗读评价, 应采用激励性的评语, 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聆听, 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 多给予恰当的表扬, 少一些批评, 多一些微笑和鼓励, 少一些单一的评价及评判, 学生们树立了能读好的自信心, 会读得更精彩。在我们的教学中, 教师们评价时经常爱说的是:“你读得非常好”, “你读得真不错”之类的话, 其实, 教师应用心聆听学生的朗读, 切实发现他们朗读中的优点, 哪怕是一个词, 一句话都给予肯定。学生们在教师的鼓励中会树立自信心, 读的兴趣就会高。

七、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初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品读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要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要从读得正确到读得流利, 再到读得有感情。教学中, 要充分给予学生读书时间, 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 把课文读熟, 再在教师的指导下, 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进而带着对文章的情感读文, 让自己的情感在读书声中流淌。

八、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使学生读得入境

将录音、录像、投影等多媒体引进课堂, 用生动形象, 直观的课件吸引学生快速入境, 让学生从中领悟课文的内容, 情感。如:教学《小小的船》, 利用课件展示一个晴朗而美丽的夜空, 有星星一闪一闪的, 有弯弯月儿高挂, 一个小女孩坐在月亮上, 望着美丽的星空, 这多美啊!学生们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 此时教师引导, 如果是你, 你这时看到了什么?最想做什么? (此时学生就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 遨游在美丽的星空) 体会到文中的美景, 再读课文时, 学生就能读出情感了。最后结束课文时, 把一首《小小的船》歌曲教给学生, 他们一边唱歌, 一边表演, 在唱做之中, 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高中阶段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策略 第11篇

关键词:语感培养意义策略

一、语感和语感培养的意义

英语语感(sense of language)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感情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的直接感知能力,是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体验和体会。人们在语言运用中有时感到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但又说不清原因,这实际上就是语感在起作用,而这种感觉的存在在学生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或应对英语考试的时候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语感培养的策略和方法

在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现行人教版高中英语教科书取材广泛,内容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语言地道流畅,一定程度上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实践教学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

1创设听说环境,培养英语语感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因此。要增强语感,必须多创设英语环境,尤其是英语听说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外语。人教版新教材中Work Book中的Listening,Talking,Speak-ing Task和Listening Task这几块教学内容,提供了学生大量主动参与英语学习的机会,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好好利用这个版块。

首先,坚持让学生在每周的听力课上完成每一单元后配套的Listening task中相关录音材料的练习,其目的不仅能较快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而且还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习模仿正确的语音。此外。为活跃听力课的课堂气氛,教师还可选择一些经典的、旋律优美的英文歌曲供学生欣赏、甚至模仿、学唱。例如,“Boyzone”——男孩地带的“No mat-ter what”,The Cascades(瀑布演唱组)的“Rhythin ofthe Rain”(雨中旋律),电影《毕业生》的插曲SanFrancisco(旧金山),Michael Jackson的Heal the world(拯救世界)等等都是教师值得向学生推介的歌曲。通过上述途径,学生就能慢慢培养起良好的语音、语调。这样语感就不难形成,学生就能够更好地体会到语言材料所提供的深刻含义。

其次,教材中每个单元后talking和speaking部分提供的讨论话题很多,比如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Heahhy eating中Talking部分是关于如何保持健康饮食的话题,这些语言材料主题鲜明且紧扣单元主旨,内容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活动欲望。因此利用听说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有目的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感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

2培养良好的阅读和背诵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基础

阅读不仅能让学生提高词汇能力,扩充词汇量,更重要的是向他们提供了一条多方位了解和认识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人们的语言特点和文化习惯最有效的途径。现行高中英语教材阅读材料所占比重较大,每个单元除了Student Book中Reading和Using Language中的两篇阅读文章,还有课后WorkBook中Reading Task的一篇文章,这些都提供了学生足够的阅读材料。广泛的题材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应鼓励学生随时注意记录、背诵阅读课文中出现过的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段落,并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自然而然就会形成潜意识的语感。此外,学生应该在精读吃透课文的同时。应不求甚解地大量阅读课外材料,如简写的文学名著、浅显的幽默故事、科普文章、报纸、杂志等来拓宽自己的语言图示,更好地培养语感。

3观看原声电影,创造培养语感的自然语言环境

除了上述通过听、读大量输入语言信息培养语感外,组织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经典电影,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拓展自己的交际视野,从而更大程度地增强英语语感能力。

大多数原声电影发音清晰而标准,学生在这种纯正的语音环境通过练习掌握电影对白中反复出现的各种语言现象和发音技巧,有助于他们语感的培养。再者,通过电影欣赏可以让学生接触英语口语中常用的词汇,地道表达法,俚语和经典句型,而英文电影恰恰能提供学生掌握地道口语的途径。

学生们带着一种渴望的心情在观看那些经典影片的同时。既获得了英语语言知识又培养了在英语交际方式所需要的语感,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极大热情。

4开展丰富的英语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感

组织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参加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利于同学们发挥特长,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英语。例如听英语广播节目。阅读英语报刊,进行英语朗读训练,举办演讲比赛,组织学生一起学唱英语歌曲,举办英语角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能较好地弥补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缺陷,积极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听音、辨音的能力,在自然、和谐的语言环境中培养语感,增强记忆。

高等教育阶段就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第12篇

1、就业能力使用主体

就业能力研究从最初的产生到现在的实践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就业能力是政府实现充分就业的社会经济目标,其研究关注下层民众的就业态度和自我形象,并予以政府干预来激励失业者进入劳动力市场。 到了70年代,就业能力研究仍然致力于在政策上如何实现全面就业,但在微观上主要涉及如何增加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以使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尽可能地具有就业能力。 80年代以后,就业能力的研究转移到了公司或组织层面。 面对变化无常的外部环境,公司必须要在组织内部获得足够的弹性。 作为一种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就业能力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何在员工管理上增强组织弹性并使人力资源得到最优的使用。 90年代以后,就业能力的研究集中到个人层面,也就是个人( 而不是组织或政府) 要对自己的就业能力负责, 但在保持对个体主动性关注的基础上,引入了交互性的维度,即就业能力由一系列个体特征和劳动力市场机会构成, 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 交互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得到延伸和扩展。 在这条以时间为线索的脉络中可以看出,就业能力使用的主体已经从政府到组织最后落脚到个人( 见图1) ,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就业能力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

2、动态性特征:就业能力模型

就业能力模型是为了构建就业能力不同要素之间的结构和动态关系,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型有三个:福古特以个性为中心的心理—社会性建构模型、USEM模型和Career- EDGE- The Key to Employability模型。 这里主要介绍福古特的模型,并以此模型为理论基础分析就业能力培养。

福古特( Fugate) 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嵌入个人特性的心理社会建构( psycho- social construet) 。 就业能力可以解释为某种特定的和积极的并能使雇员识别和实现职业生涯机会的适应力。 他认为就业能力包括四个维度:职业生涯识别、个人适应性、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 职业生涯识别是指个人对职业生涯的自我解释,包括职业目标( 如希望什么和惧怕什么) 、 个性特质、 价值观 ( 包括信仰及原则) 、交互方式和时间观念。 个人适应性是指改变个人因素 ( 如知识和技能) 和个人行为以满足环境需要的意愿和能力,包括乐观主义、学习意愿、接纳变化、内控特质及自我效验。 社会资本是指个人拥有的可用以拓展个人认同和实现职业生涯的机会的社会网络( 包括网络的规模和强度) 。 人力资本是指影响个人职业生涯进步的一系列变量,例如年龄和教育背景、工作和培训经历、工作绩效、情商等。

在该模型中福古特特别强调了个人的职业生涯意识和个体积极性的作用,纵观职业生涯阶段的理论,无论是萨柏、金斯伯格还是格林豪斯、施恩,他们的观点都认为职业观念不是到成年才产生,而是在成年前逐步形成的。 我国廖泉文教授提出的职业生涯“ 三三三理论”,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三个阶段:输入阶段、 输出阶段和淡出阶段。 输入阶段指出生到就业前, 这样,做为一个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应该具备了一些就业能力,进入大学则是在以往的基础上强化并拓展其能力,所以对大学生进入大学前的就业能力进行了解才有可能制定出合理的培养方案。

3、交互性特征到劳动力市场就业能力概念:环境的制 约作用

虽然就业能力是一个关于主观能动性的概念, 但20世纪90年代交互型就业能力模型使就业能力的范围被放宽, 比如劳动力市场形势、 劳动力市场知识、 公司政策 ( Blch&Bates,1995;Hyatt,1996;Outin,1990;Sterns&Dorsett, 1994) 被引入,并聚焦劳动力市场上的每一个个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潜力、 技能和规划职业生涯的能力( Berntson, 2008)。 总体来说,这种模型认为就业能力与外部环境和劳动者本身拥有的技能相关,是一个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重新选择、 获取新岗位的动态能力 ( Hillage & Pollard,1998) 。 例如 ,Outin( 1990) 认为就业能力由四个维度构成:个人品德、特定职业技能、劳动力市场形势、政府及雇佣者的培训政策。 这四个维度影响着个人保持在劳动力市场队伍中的机会。 Thijssen( 1998) 建议将就业能力的概念分为三个层面:核心定义、扩展定义和全包括定义。 在全包括的定义中,就业能力除包括能力和意愿在内的所有个体特征外,还包括环境因素和实现条件等促进或阻碍就业能力实现的因素。

进入21世纪就业能力概念模型的研究基本沿袭上面的思路,实现了延续和扩展,将外界因素作为就业能力衡量的前提条件。 Browwn( 2003) 认为,就业能力具有双重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绝对性在于员工是否拥有足够的知识、技能完成工作;相对性指就业能力依赖于劳动市场供求状况,工作短缺时,劳动者就变得没有就业能力。 Andries Jasper,Jos( 2004) 将就业能力定义为在有效的人力资源策略的促进下( 制度因素) ,劳动者保持对劳动力市场吸引力的技能及意愿( 供给因素) ,使其能够对目标和工作环境的变化作出及时反应( 需求因素) 的能力。

从交互性特征到劳动力市场就业能力概念都强调了外界环境的影响力,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市场状况和企业人力资源制度因素。 我国劳动力市场方面主要体现两个特点:第一,就业矛盾从数量主导型向结构主导型转变。 大学毕业生是劳动力市场上一个重要参与者,虽然整体而言,他们并非劳动力市场上的脆弱群体,但也经常受到自然失业的威胁( 蔡昉,2010) 。 该特点表明现阶段大学生就业能力实现存在制约因素。 第二,在二元劳动力市场中大学生处在首要劳动力市场。 理论上在首要劳动力市场中工作的回报较高,雇主为了降低雇用和训练成本亦愿意通过提高经验和资历的回报率以留住雇员,因而雇员对组织的归属感较强,劳资关系比较稳定。 但据吴愈晓教授的研究 ( 2011) , 高学历( 大专及以上学历) 的职业流动次数也较高, 可是职业流动对他们当前的收入水平没有任何影响, 而人力资本因素对他们收入的作用显著。 一方面表现为他们的教育回报率非常高( 17%) ,同时,年资( 总体工作资历和现职工作资历) 对他们的收入都存在显著的正面效应。 可见,在工作中提升就业能力对于大学生益处颇多。

企业人力资源制度主要建立在无边际职业生涯的基础上, 无边界职业生涯概念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 其基本涵义是指雇员在不同的雇用单位就业的职业生涯, 或者指超越单个组织边界的一系列工作机会。 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追求灵活性和组织弹性成为组织变革的主要趋势。 组织不再愿意也很难为员工提供终身或长期的就业保障。 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也就由关注工作的保障性转向重视就业能力的发展。

二、他国就业能力培养实践经验

1、强调就业能力培养的终身性

澳大利亚在就业能力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002年的报告《 未来所需的就业能力》 提出了澳大利亚全国统一的就业能力框架,报告明确提出该框架要用在各个教育层次———中小学阶段、职业教育和培训、高等教育阶段。 学校教师和培训者要将其作为教学和培训指南;求职者要据此进行可就业能力自我评价;已就业者要以其为依据开发自身职业生涯潜力;招聘者和人力资源专家要以其作为考察应聘者能力的依据。

加拿大在2000年由其国内著名的非政府组织加拿大会议委员会提出21世纪的可就业技能报告《 可就业技能2000+》 ,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 自我管理型学习者可就业技能工具包”( Employability Skills Toolkit,2000) 、( CBC, 2000b)。 这套工具包括很多内容: 可就业技能的含义、内容、用途,尤其是习得和提高的方式和方法。 会议委员会设计这套工具包的目的,即在提高加拿大国民( 从学校的中小学生到成人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者) 的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进而因此提高自己的职场就业能力。

在美国,就业能力的培养一般分为四个层次:一是中小学生的就业能力( 通常称为通用能力或基本能力) 培养; 二是注册培训机构( RTOs) 对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学生进行的就业能力培养; 三是大学对大学生进行的就业能力 ( 通常称为毕业生关键能力,美国高校把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定为把学生训练成实践能力较强的有用公民) 培养;四是企业对员工进行的就业能力培养。

2、强调就业能力培养的合作性

英国基于这样的观点进行就业能力培养,即提升和维持就业能力既是个人的责任,也是组织和政府的责任。 通过个人、 组织和国家三个层面来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逐渐形成了“ 让大学生具备终生受益的就业能力”的理念。

在英国,个人必须要对自身的就业能力进行投资。 在组织( 学校和企业) 层面,就业能力作为一种人力资源管理工具,是学校保持健康持续发展以及企业保持弹性和活力的关键。 学校和企业不仅要通过各种教育和培训来提升大学生和雇员的技能以满足组织内部的需要,而且要帮助大学生和雇员发展就业能力以帮助他们在组织外部流动。 英国学校和企业或者社区之间良好的互动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提供了颇多的机会。 在政府层面,就业能力作为一种教育和就业政策工具,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英国政府把就业和提升国民就业能力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 为此,英国教育与就业、培训等部门进行了多次的调整以适应社会变革。

3、为就业能力培养的法律保障

这一点德国最为典型,完备的法律法规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保障。 德国没有就业能力的提法,但有“ 关键能力”一说,在德国经济产业由“ 以技术为中心”到“ 以人为中心”逐渐转化的过程中, 德国社会教育学家梅腾斯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了关键能力的概念。 他认为关键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适应不断变换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综合职业能力,是跨专业的能力,即一般所说的跨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联邦政府通过制定宏观法律和职业培训大纲来保障和监督企业是否依法实施其责任,具体管理则是依法授权给各行各业的工商行会负责。 联邦层面颁布适用于全德范围的《 职业教育法》 ,制订各专业的《 职业培训条例》 ;工商行会被赋予对行业职业教育的管理监督权力,还负责制定职业培训合同、行业标准等;州政府制订《 学校法》(《 学校教育制度规范》) 规范职业学校的办学,以及针对各专业制订《 框架教学计划》 。“ 关键能力”培养正是被这样完备的体系自上而下的在职业教育领域以法律法规形式对培养的责任给予规定。

三、我国高等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建议

首先,就业能力是一种基本素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非常重要。 任何一种能力的培养离开主观能动性都只是纸上谈兵,我国高等教育一直被垢病“ 严进宽出”,而其中高职院校更是以“ 宽进宽出”为更多年轻学子实现了“ 高校梦”。 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在 “ 就业 ”方面的认识比如职业选择 、职业责任感 、职业前景等更是迷茫,因此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任务更重,在传授基本就业技能之前必须进行职业观念的教育与灌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就业能力培养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

其次,大学阶段既不是就业能力培养的起点更不是终点。 就业能力构成及培养具有阶段性特征,职业意识应该从小就被关注,进而形成职业责任感。 如何将就业能力培养纳入各级教育体系,各级教育如何设计课程并形成递进关系则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索。

最后,就业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 就业能力是一个依托一定经济环境的多变量函,经济环境的任何改善都有利于个体就业能力的提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宣读任内首份政府工作报告时称,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 在强有力的外界刺激下,就业能力的培养也就具备了向上提升的空间。

摘要:培养就业能力是从改善劳动力供给状况角度解决就业问题的一种手段,通过就业能力的提高使人们可以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就业环境。由于就业能力被学界认定为具有多维度、多元化的特点(Fugate et al.2004),因此在众多的研究中找到与现实环境相匹配的理论才有可能指导实践。本文通过对就业能力的使用主体、就业能力动态性特征、环境对就业能力的制约进行理论综述,然后借鉴其他国家就业能力培养方面的经验,最后为高等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提出了对策建议。

上一篇:风力发电项目下一篇:手术室手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