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实验教学范文

2024-06-21

教材实验教学范文(精选12篇)

教材实验教学 第1篇

一、钻研教材, 感悟新立意

站在编者的角度钻研新教材, 了解编排体系, 理解编者意图, 才能居高临下地把握教材, 通过浏览分析, 整体把握教材前后内容的联系, 并且对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 了解教材所涉及的基本内容以及编排体系、知识内容、能力要求、科学素养、情感教育等方面的异同点, 以编者的身份自我设问:这册教材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各章节的相互关系是什么?重点内容是怎样递进的?这样的安排目的是什么?教材中渗透哪些化学意识、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哪些技能和能力?贯彻什么样的德育思想?与旧教材相比, 教育教学观点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特点和优点?这样, 从编者的角度备课, 能高屋建瓴地感知、感受、感悟教材, 准确、合理地安排涉及教案。

二、了解学生, 选择新教法

根据知识的结构与学生的基础, 从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理解能力出发, 周密地考虑教学措施, 选择教法。首先, 像学生一样阅读教材, 读准每个字, 推敲每个词, 体会每句话;背景了解要宽, 内容理解要深, 问题考虑要全, 使教材烂熟于心。其次, 像学生一样提出问题, 假想自己是学生, 边阅读边思考:这节教材哪些地方是已有知识, 哪些是新知识, 新旧知识间的“桥梁”是什么?本节教材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和关键又是什么?自己能从哪些方面来理解这些重点, 难点和关键?还有哪些不易相同?能否通过适当的实物、模型、演示、影像资料、多媒体技术以及调查、参观、研究性学习等手段火方法帮助理解和体会?对于理论性强的抽象问题要多举实例, 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对于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则以实验为主, 加强直观教学, 让学生自主探究, 从实验中得出结论;对于化学计算, 则要边讲边练, 规范有序。

三、渗透意识, 培养优秀品质

1. 让化学家的真善美走进课堂。

让化学史走进课堂。利用科学家在化学发现和发明中体现真、善、美对学生进行教育, 不仅能使学生对抽象、枯燥的化学内容增加人性的理解, 同时通过化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培养学生求真、崇善、创美的科学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如, 卤族元素氟氯溴碘的发明史就是一部化学家求真的历史;我国化工先驱侯德邦先生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 毅然回国发展祖国的化工事业就是化学界一面光辉的旗帜。科学家的真实的故事, 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2. 关注绿色化学, 增强环保意识。

随着化学科学的飞速发展, 人们不断享受着化学给人类带来的益处:方便耐用的生活用品, 高效方便的化学药物, 强力增产的化肥和农药……然而, 化学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也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所以, 我们教学中一定要使学生树立较强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3. 见“异”而“迁”思, 培养综合素质。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 探究异常现象, 既可以改进实验方法, 修正操作手段, 又要从中发现新的科学道理, 激发嘘声的兴趣, 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如, 银镜反应是学生较难做好的实验之一, 试管洁净, 配制银氨溶液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有的学生试管未用碱液洗, 有的学生银氨溶液的配制是将硝酸银溶液加入氨水, 结果一振荡, 沉淀马上消失;有的同学未做出光亮的银镜而得到“墨镜”。针对这些“异”, 教师加以仔细分析, 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原因, 接着再进一步进行演示, 演示过程中规范每一步操作。这样, 当学生再做时, 几乎都能做出光亮的银镜, 并且培养了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及试验能力。

4. 实施研究性学习方法, 培养自主探究精神。

研究性学习是新教材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 在教室的指导下, 通过自己查阅资料、亲自实验、探索问题并获得结论的过程。一“钠的性质”学习为例, 在教学中进行了研究性学习初探。

(1) 教师提出课题并启发引导。我们要学习研究钠的性质, 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探讨呢?学生的回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保存、用途等方面。

(2) 学生设计研究过程。学生们通过相互讨论、交流, 确定方案。

(3)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 共同和学生修正, 完善。肯定学生的做法,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钠投入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 现象如何?能析出铜吗?学生纷纷讨论, 然后每个组都确定了增加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

(4) 学生实验过程。在此过程中, 学生亲手做实验, 对学生之中某些不规范的操作进行指点、纠正, 同时立即记录实验现象。

(5) 组与组之间的交流讨论。方法是:每组推荐一名学生为代表, 在讲台上宣读他们的结论, 提出他们的疑惑、征求解析。

(6) 师生共同评析得结论。在组与组之间的交流活动中, 有两个组的学生表现十分突出:一个组的学生, 通过查书及网上收集了关于钠的相关资料, 在班上宣读, 使学生了解到了课本上没有的某些知识;另一个组提出的问题更讲课堂气氛推向一个新高潮。他们不仅将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来研究, 反过来, 将硫酸铜溶液滴加到盛有钠的试管中, 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更加剧烈, 溶液喷溅, 试管壁上有红色物质析出。这与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的现象不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探索热情空前高涨。

通过:钠的性质的研究性学习, 更加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性精神。

教材实验教学 第2篇

全国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实验经验交流:实验教材推动课改

自2004年9月起,格尔木市全地区一至六年级使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通过三年的实验,我们深深体会到这是一套开放而有活力的教材。教材体现了国家数学课程改革的精神,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性质,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教材不仅给教师很大触动,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有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方式一直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方式,教师讲得多,学生重复练习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实现课程目标,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她明显的优势。按照格尔木市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我们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重点采取以下措施,破解课改实验中遇到的难题。

一、强化培训,加强指导

培训是帮助教师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我们特别重视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形成制度。利用每年的假期或开学初的时间,我们组织教师进行教材解读培训,保证教师准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熟悉教材的编排特点和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使教师能准确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在教学中用好教材。

二、认真学习,注重研究

新形势下的教师应当是研究型的教师,但一线教师教学任务重、时间紧,加之苏教版教材的设计又有一定的弹

性,因此,我们利用每年假期提前把教科书、教学资料发放给教师,在格尔木市《教育通讯》上告之广大教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网,提醒教师可尽早上网查询相关资料。这样,便于教师在假期认真钻研教材,对重点章节重点备课,做好,提高教学实际效果。

三、突破重点,加强教研

以课例研究为载体,针对课改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研究,是促使教师把先进的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有效形式。在组织教学研讨活动时,近两年来,我们注意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通过一课多上或多人同课的形式,促使一些有价值的思维火花在碰撞中生成。

四、典型引路,整体推进

按照“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每年都邀请辽宁营口的优秀教师来格尔木市示范教学,和我市的教师深入研究课程标准与教材,探索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与规律,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

题进行分析,为全市数学教师深刻理解课程标准、把握教材提供有价值的成果。我们还安排本地的教师进行教学观摩,组织经验交流,通过典型引路,整体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五、改革命题,做好评价

“如何考”决定了教师“如何教”,因此,在“考什么,如何考”上要加强研究。我们的命题牢牢把握基础性、应用性和开放性的原则,在注重对双基考察的同时,适当增加情境化试题、生活化试题、探究性试题及数学实践活动试题,从而引导教师在教学中重视组织有效的教学探究活动。

六、实行“六个一”工程,推动课程改革

我市自2007年起在各个学校实行“六个一”工程,即每位教师在一学期上一节优质课,写一篇优质教案、完成一篇教学论文、读一篇教学专著、针对教学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写出本学期的教学反思,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每

位教师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推进我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教材实验教学 第3篇

关键词:教材;有效;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0-043-1

一、理解教材,把握教学目标

作为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课程目标反映数学教学对学生发展的新的要求。教学的目标不再只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还应当包括在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也就是说,数学教学不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和社会,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心等。因此,我们需要立足教材,并凭借正确的目标意识去分析利用教材。

如《圆的周长》教学时,我们发现从学生的认知起点来说,对于圆的周长学生已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已经感受到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因此我们可以打破传统教学,从“画圆”这一基本活动引入,使学生直接感受到圆的周长与半径(圆规两脚距离)存在某种关系,巧妙进入圆的周长的探索中。教学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亲历过程,通过实验、分组测量计算,根据新获取的数据寻找共性的东西,最后发现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进而通过推理得出圆的和直径的关系,概括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使学生更好地建构与内化知识。这样立足学生,突破教材,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原来的计算几何真正向实验几何转变。

二、重构教材,激活教学资源

1.整合教材,让资源贴近学生。要让教材成为充满诱惑力和吸引力的信息资源,那么,信息资源的趣味性、现实性与挑战性应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如“认识小数”一课的教学,教材安排了测量课桌椅的长、宽的操作活动,以认识零点几这样的小数,知道十分几这样的分数可以改写成一位小数,而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则是通过人民币来认识的。这两个内容好像是割裂的,是为教学两个不同内容而采用的不同的素材,有不协调之感。为此,我们在准确解读教材和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可以对教材进行整合与重构。课始以某个小朋友喜欢喝的酸奶价钱导入,由不同形式的数表示价格,很自然地揭示课题:认识小数。课中以学生的身高情况为线索,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自发地以相应的单位的小数来表示9分米、5分米、1米2分米等长度,从中自主领悟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整个过程,自然和谐,亲切生动,学生感觉自己不再是研究与自己不相干的东西,很轻松地获得了本课中关于小数的许多认知。

2.活化教材,让资源启迪探究。文本材料虽然有些也是图文兼备的,但因时空的限制,往往以静态的形式呈现,有时不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需要,努力把静态的教材资源转化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活动的动态资源,使其能在动态变化中诱导学生质疑问难,更好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促进学生主体的自我建构。如“平均数”教学中,让学生感悟平均数的可能范围时,教师就可以灵活应用多媒体优势,将静态资源动态化,并由此触动问题的生成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不难发现,以往只能观察静态的图片而难以有感悟体验的教材,在上述过程中被创造性地激活了。教师将学生对平均数范围的体验感悟灵活地置于动态情境中,让学生边估计边点击鼠标以即时显示估计的水平线,既有抽象推理的成分,又有直观形象的印证与想象空间,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了,探究欲被激发了。再加上教师富有诱惑力的问题引领,可以说学生在探究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建构了平均数取值范围这一重点知识。当然,把教材进行“活化”处理的方法不限于多媒体手段,结合实际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实验论证及文本与师生进行积极的互动“对话”等,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三、超越教材,激发创造性思维

1.开放中发散。为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可以在每个练习中设有不是唯一答案的开放性习题。如学生在学习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描述数的大小关系时,设计一道开放性习题:“你能拿出一个数和45比一比、说一说吗?”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只是完成课本上的问题,那确实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其实,教师除了让学生练习课本上的习题外,还可以充分发挥练习开放题的价值,再辅以不同层次的问题加以训练。如:找出一个比42多一些的数(或比48小一些的数);找出比92少一些(或少得多)的数;在这些数中任意找两个数,说一说它们的大小关系……还可以置换其中一些数,再来说说它们的关系。这样,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开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变与不变”中逐步感悟数大小的相对性,即同一个数与不同的数比较时,描述方式有所区别。此外,同一个数在与其他数比较时,也是相对于所给数的大小范围而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3、4、9,9比3多得多;而3、9、45,9比3只是多一些。这样创造性地对教材资源发散利用,拓展了思维空间,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水平。

2.延伸中超越。课本上也有一些习题,只是单一的陈述性要求,如果就事论事,为做题而做题,那就跟没有思维容量的机械性解题没什么区别。这时,教师就应挖掘自己的教学智慧,开发教材习题资源的发展性价值。如教学“认识小数”一课,有一道让学生在数轴上填写小数的习题。教师并没有停留于让学生会填写几个指定的小数而已,而是将数的分类、数的大小范围、数的无穷性等都有机地进行了渗透延伸,既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潜能,也渗透了数的无限性等数学思想。

教材实验教学 第4篇

我们一直提倡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笔者认为“工具性”是指语言的表达, “人文性”则是指思想的阐释。但有的教材却只重视人文性而轻视工具性, 对高中语文的教与学造成了误导。笔者所使用的是苏教版高中语文, 对这一版本相对熟悉, 就试以这一版本教材为例, 谈谈笔者个人不成熟的思考, 望求教于各位方家。

一、教材中的“提示语”有误导

教材中的提示语, 包括写在每本书前的《寄同学》语和每个单元板块前的学习“提醒语”。提示语就好比是教师在上新课时用的导入语一般, 给学习者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如果导入语能紧扣课堂的教学目标, 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就是成功的导入语;如果导入语没有紧扣教学目标, 不但不能起引导作用, 甚至还会起到误导作用, 会误导学生朝另一个目标去学习。教材的提示语也是如此, 我们透过教材的提示语可以感受到编者编写教材的目的, 那也将是我们教学中所要完成的目标。笔者将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的提示语都认真解读了一番, 认为这些提示语特别重视对人文的培养却轻语言。

比如说必修二的《致同学》语:“打开你面前的语文教科书, 展现的是一片五彩缤纷的人文天地:海伦·凯勒对光明的憧憬, 安妮对和平的祈祷, 杜牧、苏轼等面对历史遗迹发出的喟然长叹, 将你带进人生与命运、个人与国家、历史与现实的多重思索之中。我们相信, 通过这些思考, 同学们会作出属于自己的选择。愿我们的思想插上飞翔的翅膀。”必修五的《致同学》语也有类似的话:“在本册教科书中, 我们将追问科学的意义, 尝试解释一些人生难题, 探讨生与死的价值。美文如画, 那些表现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华彩篇章定会带给我们新的审美体验;而庄子、帕斯卡尔、罗素等哲人大师, 则给我们展现出思想的灿烂星空。”还有“日月长存, 光景常新, 思想又何尝不是如此!”“吸收这些思想的营养, 有助于我们认识到一名青年对祖国和人类文明所应承担的责任。”这些话都是出现在课本的首页, 意在告诉我们, 学习语文主要就是学习思想, 所以有“文学即人学”之称。可试想, 语文学习一味强调思想, 说什么思想的海洋、思想的世界, 而对语言只字不提, 这样的语文还是语文吗?只说“愿我们的思想插上飞翔的翅膀”“展现出思想的灿烂星空”, 却不说“愿我们的思想插上语言的翅膀”“展现出思想的语言星空”, 舍弃语言却大谈特谈文章的思想, 那不成了思想政治课了吗?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 没有语言, 思想是空泛的。比如, 有位教师在讲祥林嫂时, 就让学生找出祥林嫂的事件, 然后分析这些事件的思想, 最后分析祥林嫂的死因, 最终落到封建的礼教。整个教学流程基本上是游离于语言之外, 这样的语文课能留给学生什么思考呢?分析人物也好, 理解思想也罢, 最重要的是透过语言分析, 要分析祥林嫂, 一定要引导学生去分析描写她的语言, 落实到一个字一个词, 仔细揣摩鲁迅文章的语言特色, 只有走进了语言, 你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再比如说, 有教师在讲杨绛的《老王》时, 分析老王的形象, 有学生就说老王很勤劳、很穷、很善良……老师说对, 那请你们在文中找出哪些地方体现他的勤劳、他的善良……于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拼命地找, 找一个说一个, 最后老师进行了总结。表面上看, 这节课是在学习文章的语言, 可实质上只不过是在给文章句子贴上合适的标签, 一直是游离在语言之外的人物分析课。笔者认为, 这种语文课的出现与这些提示语的误导是分不开的, 这样的提示语误导了教师在备课、上课时只强调思想的理解, 误导了学生在学习时只求大致知道文章的思想就结束了。

朱自清、叶圣陶这样的大师们上课绝不会这样。读过叶圣陶的《文章例话》的人都知道, 叶老对文章的分析精细到位, 他在序里说:“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意思, 文章的依据是语言。”[2]他对里面的每一篇文章的语言都做了细致的分析, 几乎落实到每一个字词。于漪老师上课也是这样, 我看过她的不少视频, 她每讲一篇文章都是先重点分析文章的语言, 对字词的分析与理解很深入, 先由语言分析, 再水到渠成地得出思想。而不是如我们有的课堂那样先思想, 然后到文中去找对应的语言, 就如同“贴标签”一样, 这里说明了什么, 那里表达了什么, 毫无语文味。

二、教材中的“练习”有误导

教材练习是语文教材中除了范文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体现语文教材价值与特色的重要内容。一般的教材练习是放在一篇篇的范文之后, 对某范文的学习具有指导与巩固作用。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练习则是放在一个模块 (有着若干范文) 的后面, 对整个模块的学习进行了指导与巩固, 这足见苏教版教材特别重视单元整体教学。根据模块范文的类型不同, 设计的练习也不同。比如必修一中, “吟诵青春”模块、“体悟人生”模块则设计“活动体验”练习;“设计未来”模块则设计“活动体验”与“积累应用”练习。可见这些模块学习应侧重在对生活的一种感悟 (笔者通过这些练习设计所作出的推断) 。这种练习安排形式是很好的, 也具有创新性, 但落实到每一道练习的具体内容, 是不是都对我们的语文学习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如果练习设计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尊重语文学习的规律, 那就是有效的练习设计。否则, 不但是无效的设计, 甚至还会对语文学习起误导作用。笔者认为, 理想的教材练习应有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资料性, 提供资料, 帮助解读;二是语言性, 重视文章的具体语言的品味;三是操练性, 能培养学生动手或动口的能力, 让学生学以致用。纵观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练习设计, 有的练习不但是没有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 甚至是对我们学习语文起了一定的误导作用。

“文本研习”中的练习设计, 多数是只重思想的感悟, 却没有注重思想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 这就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只重视文章的思想感悟, 先得出思想的结论, 然后再去寻找相关的语句做佐证, 失去了语言体悟的过程。这样的语文学习是没有任何语文美感的, 有的只是一些思想的说教。比如必修二“精神支柱”模块, 其间选了史铁生《我与地坛 (节选) 》、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两篇文章, 所设计的“文本研习”练习如下:

1. 为什么史铁生自从无意中进了地坛之后, “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作者是怎样通过对地坛景物的描写, 表达自己对生与死的思考的?

2. 史铁生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难题?他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加以说明, 并从文中找出显示这一变化过程的语句。

3. 贝尔曼是个失意的人, 作画四十年也没有什么成就, “他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 他画的最后的一片叶子是不是“杰作”?为什么?贝尔曼画常春藤叶是小说的重要情节, 作者却没有实写,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 根据文章中的有关内容, 揣摩并描述史铁生的母亲寻找儿子时的心理, 想象并描写贝尔曼画常春藤叶时的场景。

从这四道练习设计来看, 它们都只是重视对文章思想的理解。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篇文章, 其情感是美的, 但这篇文章的情感美不及语言的美。作者是通过他那独到的语言来展现他内心的情感。如第1题所问的“作者是怎样通过对地坛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生与死的思考的”, 这无疑给了学生一种思维上的定式, 凡是作者所描写的景你都得联系他对生死的思考, 这样, 学生就很少会去注意他那精彩的语言, 而仅仅是看到作者描写了哪些景。如对地坛的描写, 他用的动词“剥蚀”“坍圮”“散落”, 用的修饰性的词“古殿檐头浮夸的”“炫耀的”“玉砌雕栏”“苍幽”等等这样的词, 还有“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 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 并看见自己的身影”这样的句子, 是值得细细玩味一番的。可以让学生分析这些景物的特点, 但不需要一开始就告诉学生这是与史铁生的生死观有关系的。这会给人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 它替代了学生的思考过程, 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再比如第3题, 这种问题的设计实质上也是先定好结论再去文中找证明, 这是违背了思维发展规律的。

我们在设计练习时, 应考虑到学生思维规律及语文应有的特色。一般来说, 教师在备课时会参考课后的练习, 如果练习设计得不好, 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曾有教师在教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一课, 第一次教学时安排了三个环节:概述故事主要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归纳小说主题 (而课后的练习基本上也是这样设计的) 。结果学生听得糊里糊涂, 教师亦感索然无味。于是, 才有他的第二次教学改变。教师首先让学生找出看不懂的地方, “逼”着学生通读细读课文语言, 在此基础上列出不合理的情节;学生讨论后归纳出这篇荒诞派小说的艺术特征——以形式的虚伪反映内心的迷幻。学生融入其中, 畅所欲言。

有的练习设计表面上发展学生的思维, 拓宽语文学习的思路, 而实质上是“泛语文”。比如说必修二“总借俊眼传出来”中“积累运用”这样设计:“《祝福》《林黛玉进贾府》中许多情节富于戏剧性, 如果让你做一回编导, 你将选择哪篇作品的哪个片段进行剧本改编?请把你的编导意向写下来, 和同学交流。”这样的活动, 学习可能会很感兴趣, 但这种对经典的随意性行为, 能真正读懂经典的又有几分?且不说中学生暂时没这个水平, 所改出来的也是对经典的戏读, 如果真有这种水平, 试问, 这是不是我们所要的语文课?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练习设计 (可能是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 才有我们语文课堂上的求“新”求“热闹”, 才有2012年2月8日《中国青年报》的专题报道《语文课可以变得很好玩》这样得到很多人响应的观点。[3]

所以笔者觉得, 教材编者在设计问题时, 一方面要注意到文本的本身, 另一方面更要注意到语文的性质, 不能为创新而创新。语文学习的对象——言语, 是一个言意结合体, 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既是个体的又是普遍的, 这就决定了语文学习过程的特殊性, 必须有情感体验和思维感悟的融入, 才能会意、转换、内化。

三、教材中的“写作指导”有误导

关于如何教好写作的说法有很多, 有名家的专著, 也有一篇篇教学实践的论文。但不论怎么说, 笔者总觉得, 中学生的写作不能只注重写法的传授 (因为写作本身就没有什么固定的写法) , 写法教多了, 条条框框多了, 人的思维也就束缚了, 就越来越不敢写了。写作说到底是为了满足内心情感表达的欲望, 有了那种表达的欲望, 再去进行写作, 这样更真情, 也更动情。

前不久笔者听了一节高三议论文写作的指导课, 该教师的整理能力不可谓不高, 有关于论据使用的几点方法, 有关于结构安排的几种形式, 并且告诉学生哪种是容易操作的, 哪种是易得高分的。学生听了之后也好像很有收获, 笔记抄得满满的。这可能就是我们现在的中学作文课堂的一个现状。作文真的要如此教吗?“如果把作文比喻成一台钢琴, 那么, 的确也需要一些人学设计、学修理, 而绝大多数的人, 只要学会演奏就行了。肖邦未必能修理钢琴, 沈从文未必能写出一本语法方面的书, 而写了很多语法书的吕叔湘, 好像也没能写出一部很好的小说。”[4]这就足见, 写作教学的重点不是技巧, 如果一味强调技巧, 那将会出现虚伪的毫无生命的写作。

纵观我们的教材, 那些所谓的“写作指导”, 不都只是在传授一种“技”吗?当然, 有时为了高考, 高三这样做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高一就开始这样训练, 三年都这样训练, 那他们还会有什么写作的灵感呢?反过来, 如果高一就开始教育他们尽情去写尽情去表达真情实感, 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 写自己的生活, 那么到了高三的时候也不需要我们教师苦口婆心去说教, 他们的写作水平就已经很高了。举个例子, “获得教养的途径”的“写作指导”, 标题是《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 这里谈得很精彩, 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观点的重要性, 然后又说要做到观点鲜明该如何如何分步骤去写, 这样的指导能带来什么样的效果笔者不知道, 但这肯定会给教师带来教学上的信息, 那就是教学生如何做到观点鲜明。教师可能还会找很多的资料说明观点的重要性, 学生呢, 可能会云里雾里, 写起来还是如教师所言“观点不鲜明”。这是因为我们在传授“技”的过程中, 忘了更“实”的东西。

“语文”是什么?它绝不仅仅是课程的统称, 应该是一种对语言和语言学习的生成、掌握、运用的独特理解。只注重思想而忽视语言, 所获得的思想定是浮光掠影、水中浮萍。故笔者认为, 语文教材必须以“课文的语言文字、表现形式”为中心, 引导学生从领悟“文”面之义 (字面义、语境义) 入手, 再进行感悟“文”之后的“意” (意味、情意、思想) 。但这并不是说只重语言而轻思想, 其实, 语言与思想本就是统一的, 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叶圣陶先生指出:“不要抽出而讲之”,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1.

[2]叶圣陶.语文随笔[M].北京:中华书局, 2007:64.

[3]李斐然.语文课可以变得很好玩[N].中国青年报, 2012-2-8.

地方教材教学总结 第5篇

二年级下地方教材教学总结

在教学工作上,我根据地方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定下目标和方向,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好知识是老师的职责,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利充分用网络资源、开拓教学视野。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⑴课前准备:备好课。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②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⑵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课本内容毕竟有限,通过网络可以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了解更多的东西。一年级小朋友喜欢卡通动画类的.节目,我在完成教学目标后让他们观看优秀动画片《中华勤学故事》,每看完一集,让他们谈谈感受,应该向片中的小朋友学习什么,自己以后应该怎么做,等等。学生们积极发言,表示都想做勤奋、勇敢的好孩子。

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充实教材 有效教学 第6篇

一、创设有效情境,促进主动思维

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够用学生的眼光去寻找那些与学生的生活背景密切关联、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并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进行教学,将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思维。

例如,苏教版三上第41~42页“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一课,教材以篮球场为主题图,直接呈现篮球场的长28米、宽15米,让学生计算其周长;在“试一试”中,则是通过计算正方形手帕的周长,学习正方形的周长。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篮球场并不是很熟悉,解决问题时就显得很被动,缺乏兴趣。如何创设有效情境,使之更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拉动学习内需、启迪思维呢?教学时,笔者是这样进行的,创设情境——在老师居住的小区里,有一对可爱的夫妻,他们是王爷爷和李奶奶。王爷爷喜欢每天绕着热闹的正方形广场慢跑一周,李奶奶习惯每天沿着宁静的长方形湖边快走一圈。有一天早晨,他们俩在争吵不休,王爷爷说:“你看我有多健壮,这说明我每天走的路比你多。”李奶奶说:“不对!我每天走的路多,要不怎么会这么苗条!”之后依托情境展开教学。聪明的同学们,你觉得他们俩运动的路线与我们所学的哪些数学知识有关?要想知道谁说得正确,必须知道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求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绳绕、步测、量算)在这里哪种方法比较适合?学生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进行测量、计算、比较,从中领悟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如此,一方面,解决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知识高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区别与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自主选择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内化了知识,从而让学习变得更加优质、高效。

以上情境,捕捉生活现象,勾勒生活画面,创设生活场景,创造性地将知识融合于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

二、改进呈现形式,促使积极探索

受客观条件限制,教材中有的信息资源是以静态的、直接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却是动态的。从某种角度来说,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显然是不够的,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改变和丰富教材资源及其呈现方式,使之变为动态的、直观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引发学生主动观察、提出问题、思考探究的,主动建构新知的教学资源,促使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索,使他们学得更积极主动、富有活力。

例如,苏教版二上“表内乘法(一)”单元,教材在让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对比等多种途径感知“几个几”后,呈现第21页的例2主题图:求4个2台电脑一共是多少台?供学生认识乘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这样呈现信息,由于学生是初次认识乘法,很难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和乘法计算的优越性。于是在教学中,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先呈现“电脑室一”(4个2台电脑)问:“你知道一共有多少台?怎样列式?有几个几相加?”接着呈现“电脑室二”(8个2台电脑)问:“你知道一共有多少台?怎样列式?有几个几相加?”最后呈现“电脑室三”(50个2台电脑)问:“现在有几个2?用加法怎样列式?你们说我写!”刚开始,学生边说边笑,接着就提出疑问:“太烦了”“太多了”“写到什么时候?”笔者恰到好处地引入乘法教学。

以上情境以解决“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为主线,让学生在具体的、强烈的对比情境中体会到“求几个几是多少”用加法计算的局限性,从而自然产生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心理需求,这样引入乘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另外,学生在强烈的反差中切实感知“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算式比较简便,从而形成对乘法意义的比较全面的理解。正是在这种直观、动态的情境中,学生的知识结构才能得到自然、充分地建构,学生之间的知识、思维、经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核心素养得以分享,课堂教学真正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效果。

三、扩充教材资源,引发数学思考

数学思考是学习数学的“根”,教材中每个单元的思考题都蕴藏着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很高的思考价值。在教学中,以这些思考题为切入点,有目的地扩充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作支撑,挖掘思维潜能,让学生深入领会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够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充实。例如苏教版一下第39页有一道习题:在计数器上拨3颗珠,可以表示出哪些两位数?最大是多少?最小的呢?笔者是这样教学的:(1)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先让学生边思考边借助计数器拨珠子,并把表示的两位数写出来。这一环节,主要是给足学生自主从事数学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形象感知,积累经验。(2)观察梳理,有序思考。当学生把各种情况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并写出数字后,引导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发现排列顺序和最高位数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如果3颗算珠都放在十位上,那么是30,如果2颗放在十位上,那么是21,如果1颗放在十位上是12。(3)归纳总结,发现规律。提出问题:用3颗算珠可以表示几个两位数?它们有什么规律?怎样排列?其中最大的数是什么?最小的数是什么?(4)发散思维,拓展应用。提出问题:如果用4颗算珠可以表示几个两位数?你能借助计数器快速且有序地写出来吗?5颗、6颗呢?不用计数器你能快速、有序地写出来吗?把这些问题带回家考一考你的爸爸妈妈。原以为这个知识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难,没有必要进行抽象概括,没想到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们兴趣浓厚,很快就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并懂得举一反三。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但这些思想并没有明确地写在教材上,因此教师只有领悟并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从整体上、本质上理解教材,科学、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法,把学生引入思考的新天地,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延续。教师应认真按照教材的编写意图,有根据、大胆地处理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教材实验教学 第7篇

师:《扁鹊传》的第3个医案是发生于扁鹊和齐桓公之间的故事。

生: (热切地) 在中学学过了。

师:哦, 那么哪位同学愿意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

生:扁鹊过访齐国, 拜见齐桓公时发现齐桓公有病, 但齐桓公不相信扁鹊的话, 错过了治疗时机, 最后病情加重, 死了。

师:故事讲得简洁、扼要, 非常好!你能给大家朗读一遍原文吗?

生:有的字我不认识。

师:谁能给大家朗读一遍原文呢?

生:我们也有不认识的字。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找出不认识的字吧。

生: (七嘴八舌)

师: (板书生字、注上汉语拼音) 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注音。

师:我们一起朗读原文。

(齐声朗读)

师:读得很好。同学们在中学已经从语文的角度学习了这段原文, 现在, 我们从医学的角度来分析这段原文。哪位同学愿意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开始齐桓公的病比较轻, 在腠理, 但他没有治疗, 病情就越来越重了。

师:能不能具体一些?

生:齐桓公的病开始在腠理, 5天后在血脉, 又过了5天到肠胃, 齐桓公总认为自己没病, 没有接受扁鹊的治疗, 最后病到了骨髓, 没法治了。

师:那么扁鹊打算采用什么方法给齐桓公治疗呢?

生:在腠理, 用汤熨之法;在血脉, 用针石之法;到了肠胃, 就用酒醪之剂。

师: (板书)

师:请同学们看示意图, 如果齐桓公能够在疾病处于腠理的时候接受治疗, 疾病就不会深入到经络, 同样的道理, 疾病在经络时治疗就不会发展到脏腑, 在脏腑时治疗就不会病入膏肓, 那么, 齐桓公就不会不治而亡了。现在医生治病, 是疾病发作后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动治疗手段, 古代高明的医生强调的是在疾病尚未发生之时就进行预防, 这就是中医的预防学思想———治未病, 治未病有2层含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师:我国“十一五”期间提出把疾病的防治重心前移, 就是希望更多的人群能走出亚健康这个灰色阶段。不要等有了病, 才吃药治疗, 这正契合了中医未病先防的思想。当然, 如果疾病已经发生, 就要控制疾病的发展, 这是治未病的另一层含义——既病防变。

师:现在, 请大家用中医学的理论和思维方式对感冒和胃脘痛这2个疾病展开讨论, 说一说如何未病先防?又如何既病防变?

生:注意起居, 防止风寒之邪入侵导致感冒, 这是未病先防。

生:夏天打球出汗很多时, 不要马上洗冷水澡, 以避免感冒的发生也是未病先防。

生:感冒进一步发展, 可出现咳嗽, 积极治疗感冒防止咳嗽的发生是既病防变。

生:注意饮食, 防止饮食不节导致胃脘痛, 这是未病先防;长期胃脘痛可导致便血, 积极治疗胃脘痛防止便血的发生就是既病防变。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现在我想请3位同学分别朗读原文中扁鹊、齐桓公及旁白部分, 通过语言, 把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表达出来。同时请大家思考:如果自己是扁鹊该如何说服齐桓公?如果自己是齐桓公又该如何做?齐桓公的悲剧让你想到什么?

生: (情景对话表演)

师:他们表演得真精彩, 为他们鼓掌! (鼓掌) 下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师: (鼓励、评论、启发)

生:如果我是扁鹊, 我会详细解释为什么说齐桓公有病。

生:如果我是齐桓公, 在扁鹊第三次说我有病时我就会问他为什么。

生:如果我是齐桓公, 在扁鹊第一次说我有病时我就会问他为什么了。

(笑声)

生:齐桓公的悲剧在于他自以为是, 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师:刚才同学们发言非常精彩。从原文的“桓侯体病, 使人召扁鹊”推测, 如果齐桓公意识到自己身体的确出了问题, 他还是愿意接受扁鹊的治疗的。那么, 作为医学生, 我们就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早期发现疾病?如何在发现疾病后让病人接受治疗?

师:这涉及医德和医术这2个重要问题。医生是为病人生命服务的特殊职业, 这一职业对医德的要求很高, 医德高尚者总会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医术为人类服务。

师:医生还要注意说话的技巧, 提高沟通能力, 否则我们发现了疾病都不会被病人认同, 又怎能为病人解除痛苦呢?

2 评析

本教学片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因为本段原文比较简单, 又是中学语文教材, 因此在教学中, 从学生讲述故事情节入手, 激起学生兴趣, 然后引出生字的注音、解读, 再自然而然引出本段原文的核心主题治未病, 通过具体疾病让学生理解中医治未病的双重含义, 体会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接着以角色扮演的方式,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为医?如何为医德高尚、医术高超之医?使主题得到延伸和升华。如此便把文理与医理、医理与医德密切结合起来, 既提高了学生的古汉语水平, 又使学生在古典论著中全方位理解了各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达到理解中医学精髓的目的。

3 反思

本教学片断来自于笔者2007年的课堂教学, 其中让学生扮演扁鹊、齐桓公进行朗读是课堂上的即时灵感, 当时只是想活跃一下课堂气氛。但是没有想到的是, 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 学生都主动思考、分析问题, 并积极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教学效果好。

中医学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基本上是以医古文为载体的, 因此, 医古文是中医学各门课程的基础, 是一门培养中医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必修课程, 但由于“其文简、其义博、其理奥、其趣深”, 中职生学习的难度很大。如何将医学教育、人文教育、医德教育融入医古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与应用古医籍的能力?如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兴趣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主动研读古医籍, 自觉传承古医籍文化?都是值得中医学教师思考的问题。

4 探索

4.1 活用教材

医古文教学内容是多元的, 有医理的阐述、医家医著的介绍、医学流派的形成介绍、医案的记载等, 教师应该研究教材的价值取向,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活用教材, 以讲述字、词、句、医理、医德 (人文精神) 为主线, 结合教材内容, 适时适当地引入反映科学理念、创新精神、时代脉搏的内容, 以引起学生兴趣和共鸣, 从而使教学过程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

4.2 拓展教材

教师要创造性理解和活用教材, 挖掘教材空间, 选准切入点,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拓展教材, 向课外延伸, 将教学内容与社会、自然、生活、文化联系起来, 既注重知识性, 又不乏趣味性, 让学生对医古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自觉吸纳优秀文化, 用人文知识和人文修养来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 提升人文修养和创新意识。

4.3 超越教材

要使学生从因道学文走向以文悟道, 从识其字、晓其义向深刻领会中医理论挺进, 就必须进入教与学的最高境界———基于教材而超越教材。当然, 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教师有超越教材的能力, 还要有引导学生超越教材的能力, 即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灵巧的思维方式、流畅的语言表达以及良好的师生沟通能力等。

教材实验教学 第8篇

那么教师如何把握和使用教材, 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 提以下几点建议, 以供商榷。

一、通读教材, 把教材读薄

通读教材也叫泛读教材, 就是教师拿到教材, 就像看小说一样, 通览教材, 从目录、章节到每一个材料呈现, 快速阅读, 并整理出教材编写框架, 目标是从整体上宏观把握教材的编排体系。通读教材, 形成教材的提纲挈领、编排框架, 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 明确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 使得教材精练呈现, 从整体上宏观把握教材的编排体系, 目标是把教材读薄。

二、细读教材, 把教材读厚

细读教材是指教师可以结合教师教学用书, 仔细阅读课本中的每一段文字、每一幅图、每一段对话、每一道习题, 读出编者的意思。往往实践中特别容易忽视的是写在教师教学参考用书前的“教材使用说明”“教材整体介绍”“写给教师”等栏目, 这些恰好是帮助我们细读的工具性文字。特别值得注意的还有各单元、章节的教学建议, 更值得教师去细细品读。通过细读, 真正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 切实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 明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把握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

三、精读教材, 挖掘教学内容的内涵

精读教材是指我们教师在通读和细读的基础上, 感悟教材背后所蕴涵的特定意图, 挖掘教学内容的内涵是指教师在理清教材整体编写思路的基础上, 深刻理解每节课教学内容所蕴涵的知识、技能、学科思想、活动经验等层面上的深刻含义和要求。

四、深读教材, 把教材读透

深读教材是指反复阅读教材, 时时刻刻思考教材, 从不同角度理解教材。要求教师达到基于教材而高于教材, 对教材所呈现的知识技能方法进行整合, 灵活处理, 重新设计, 以符合学生实际, 符合课堂教学要求, 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

五、活读教材, 把教材读活

活读教材指结合学科间的联系, 根据所带学生的知识现状、学习习惯等, 读出适合教师自己、适合本班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如, 对“百分数的意义”的教学, 让学生根据“百发百中、百里挑一、十拿九稳”这三个成语, 说出百分数;对“轴对称图形”的教学, 让学生从字母中、汉字中、国旗中、交通标志中找轴对称图形等。这样, 既加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得了很好的落实。

六、多角度读教材, 把教材读宽

多角度读教材指教师从“教师教”的角度, “学生学”的角度, “编写者编”的角度, “不同版本教材对比”的角度等进行研读。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教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的目标, 所以,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研读教材, 教给学生方法是最根本的目标。

七、研读教材, 把教材读深

作为一名教师要轻松自然地上好每一堂课, 首先要做的就是研读教材, 领会教材内涵, 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教师只有对教材有了深入的研究, 驾驭课堂才能游刃有余, 才能做到尊重教材和灵活处理教材, 才能做到重新设计教材, 乃至编写教材, 充分发挥教材的最大作用。

如,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四边形中的长方形的周长, 练习让孩子们测量课本长、宽并计算周长。我们知道课本的长大概在20厘米左右, 宽在15厘米左右, 那么要计算周长, 学生用很简单的方法 (20+15) ×2=70厘米。教材中很多求周长的计算要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这部分内容教材安排在第六单元。对这部分内容教学, 没吃透教材的教师就会按教材安排进行, 教师教得累, 学生学得苦, 效果还很不理想。

有位研究型教师对教材进行了这样处理:将这个单元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先教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内容, 再回头教第三单元四边形。这样学生对周长的计算就会顺理成章地完成。如按原教学顺序, 掌握周长计算公式是新知识点, 计算也是新知识点, 两个新知识点同时进行教学, 学生如何消化的了。在教学中, 教师要把握好教材, 尽量将教材作适当的、合理的调整, 以适合学生的实际, 使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快乐。

总之, 教师一定要进行教材研读, 在教学中突破传统的教“教材”, 真正实现“用教材”教的目标,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经历“常读—会读—广读”的过程, 达到“读懂—读深—读透”的目标, 要在研读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教育智慧。教师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感悟教材、领会教材, 挖掘教材资源的深层价值,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 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 从而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教材实验教学 第9篇

关键词:教材评估,需求分析,使用前评估,使用后评估

如今,市场上流行着各式各样的不同版本的英语教材。这些英语教材被看作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和教师英语教学活动的一种工具,也是英语学习者的主要目标语言输入来源。所以,教材是英语课上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现在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语言环境的缺失,他们缺乏把英语课堂学习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教材就扮演者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因为它是学生最容易获得的语言载体,也会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应用语言的机会。

Hutchinson&Torres(1994)认为,通过课堂活动,教材给英语课堂带来了语言输入,只有通过合理应用,是可以成为很好的语言教学工具。教材是可以由教师根据学习者情况自主使用的。Allwright(1981)指出,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有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学习者和语言材料(language materials),而教材体现了三者的互动性,通过教材可以保证学习者学习的可能性。Cunningsworth(2002)也指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材是把语言知识传递给学习者的桥梁。

虽然有这些优点,教材也对教学活动有一些潜在的消极影响。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材的地位“不能过分强调”(I.Bulent,2006),应该是培养和发展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意识(lingual awareness)的一种辅助工具。对于教材,教师大可不必过于依赖,而是创造性地、批判地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所以,该文就目前几个国内外重要的教材评估体系作出理论分析,讨论其中的优势,希望给教师提供调整教材、评价教材的依据。

1 国外教材评估体系的介绍和理论分析

1.1 对Hutchinson和Waters的评估体系的介绍和评价

Hutchinson和Waters(1987:96)提出,“教材的评估是指是判断教材与特定的教学目的的适应程度。”所以,就某一套教材而言,“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有与实际教学目的契合度。”他们提出,教材的评估其实是“比对的过程”,即对教材情况与实际教学目的之间适应程度的探讨。在他们的教材评估体系里,首先定义了评估标准,继而提出的是主观判断和客观评价。把这两者进行比对,便可以明确多大程度上待评教材与评估标准之间是相契合的。在这个主要思想的基础上,Hutchinson和Waters列出一个教材评估的检查表,这份检查表上包括了评价教材的五大方面: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其它。

1.2 对Breen和Candlin的教材评估体系的介绍和评价

Breen和Candlin提出的教材评估体系分为两个评估阶段。在第一个阶段,评估者就三个方面对教材的效度进行考察:一、教材中语料和内容的主要目标;二、语料要求学习者和教师所做的任务;三、语料的功能。第二个阶段评估的核心问题更加接近课堂实际教学活动中对语料的选择,这个阶段也有三个中心:一、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二、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方法;三、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在第一个阶段,Breen和Candlin建议评估过程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评估,而在第二阶段,该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目标都是对教材进行更加细致的评价,而且对教材的具体使用提出一些准则。

1.3 对Jeremy Harmer的教材评估体系的介绍和评价

J.Harmer的教材评估体系分为两大方面:教材预评和教材评价(couse book assessment and course book evaluation)。教材预评是指在教材使用前对教材潜在的效果进行预测性的评估。教材预评包括以下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要求评估者确定要从哪些方面对待评教材语料进行评估,这些方面包括诸如价格、可获得性、整体结构安排、教学方法、语料主题、文化接受度等等;第二个步骤的中心是一些影响教学的因素对教材的具体要求。这些因素可以来自针对教材使用的研讨会的一些具体成果,大纲要求,或者由教师讨论具体得出;第三个步骤是在前两个步骤的基础上具体进行的评估工作。

教材评价(course book evaluation)是具体评价教材的使用后效果。这一评估过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教师的教学日志。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及时记录在具体的教材使用过程中,每单元、每课都是如何展开教学工作的,以及学生接受度的情况如何。二、教师的使用后讨论。三、学生反馈。Harmer指出,如果让学生进行口头的教学反馈,一个学生可能不经意听到其他同学的反馈意见从而影响自己的思考,所以最有效的方式是书面反馈。

2 对中国英语教学中教材使用的启示

鉴于教材在教学工作中的特殊地位,教材评估工作也成为了教材使用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国内教材评估的落后无疑成为了教材选择和使用乃至于整个教学工作的阻碍。现在,国内教材评估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持,一些教材评估的研究结果看似丰硕,但可操作性较低甚至不具备可操作性。所以,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的先进教材评估理论和现成的模型,经过我们作出符合我们实际教学工作的适当调整,然后应用于教学工作中。就上述的各个教材评估模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2.1 教材评估的主导思路是个比较的过程

正如Hutchinson和Waters所言,教材评估“是一个比对的过程”(a matching process)。评估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具体的问卷调查教材使用者的反馈信息,在这种问卷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把问卷设计成两个部分,然后通过Likert量表的量化,通过比较问卷两个部分的差值,来得到具体的信息。所以,差值比较法是教材评估工作的一个主导思路。

2.2 评估的对象应该以教材使用者为主

中国的传统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听讲并记笔记、做练习。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英语课堂中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是有很大局限性甚至弊端的。所以,我们的教材评估工作要以教材使用者为中心展开。教材使用者包括学生和教师,而学生的学习需求应该是教材评估的重中之重。所以,在评估工作调查问卷的设计时,在确立了评估待评教材的哪些方面之后,第一个部分可以设计成学生有关这些方面的具体需求,第二部分重点调查学生的使用教材的结果。这样,利用差值比较法,通过Likert量表的量化,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那些方面是值得教师肯定的地方,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可以予以保留;哪些是未得到满足的地方,教师需要作出调整。

2.3 教材评估工作应包含使用前和使用后两个阶段

在教材的使用前使用后都要进行教材评估。使用前评估可以对创造性使用提出意见,使用后可以对创造性使用提出反馈来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和必要的调整。另外,有关评估结果,教师应该集体讨论研究,这也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同步性、避免了教师的个人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教学偏差。

参考文献

[1]Allwright R L.What Do We Want Teaching Materials for?[J].ETL Journal,1981,36(1):5-13.

[2]Bulent I.Coursebook Selection Process and Some of the MostImportant Criteria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ForeignLanguage Teaching[J].Journal of Arts and Sciences,2006.

[3]Cunningsworth A.Choosing Your Course Book[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Harmer J.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Bei-jing:World Affairs Press,2003.

[6]Hutchinson T,A Waters.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7]Kayapinar U.Coursebook Evaluation by English Teachers[J].Inonu University Journal of the Faculty of Education,2009,10(1):69-78.

整合教材, 提高教学效率 第10篇

一、探究

1. 请同学们仔细看书上的引例 (北师大版九

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节第23页) 独立思考问题。教师巡视, 多数学生完成后, 一名学生口述, 教师板书如下:

如图1, 其中∠BAD=55°, ∠CAD=25°BC=20海里。

解:由题意得

2. 再看“想一想”中的题:

如图2, 小明想测量塔CD的高度, 他在A处仰望塔顶, 测得仰角为30°, 再往塔的方向前进50米至B处, 测得仰角为60°, 那么该塔有多高?

学生用常规作法也做出来了, 但作题时间较长。

李老师说:“我把条件转化一下:∠A=30°, 则∠ADC=60°;∠DBC=60°, 则∠BDC=30°, 那么我还像上一题那样做。”板书如下:

由题意, 得

老师提问:“从图1到图2, 同学们看出来什么相同之处吗?”

其中, 图1的∠1=55°, 对比图2的∠1=60° (∠DAC=30°, ∠1=90°-30°) ;

图1的∠2=25°, 对比图2的∠2=30° (∠DBC=60°, ∠2=90°-60°) ;

图1的BC=20海里, 对比图2的AB=50米;

求图1的AD, 对比求图2的CD,

二、应用

海岛A的周围8海里内有暗礁, 渔船跟踪鱼群由西向东航行, 在点B处测得海岛A位于北偏东60°, 航行12海里后到达点C处, 又测得海岛A位于北偏东30°, 如果渔船不改变航向继续向东航行, 那么它有没有触礁的危险?

分析:如图3, 图中∠3=60°, 则 (大方位角) ∠1=60°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

三、变通

如图4, 大楼高30m, 远处有一塔BC, 某人在楼底A处测得塔顶的仰角为60°, 爬到楼顶D测得塔顶的仰角为30°, 求大楼与塔之间的距离AC。

分析:如图4所示, 要求AC的距离, 看似与公式类型的题无关, 实际上我们把AD延长, 过点B作AD的垂线, 我们就会发现求距离AC实际是求BF的长度 (如图5) 。

其中, ∠3=60°, 则 (大方位角) ∠1=60°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

四、变式

如图6, 一艘货轮以36节的速度在海面上航行, 当它行驶到A处时, 发现它的东北方向有一灯塔B。货轮继续向北航行40min后到达C处, 发现灯塔B在它北偏东75°方向, 求此时货轮与灯塔B的距离。

分析:要求BC, 我们可以先求BD。

其中, 行走的距离AC=24节 (计算略) ,

∠3=45°, 则 (大方位角) ∠1=45°,

∠4=75°, 则 (小方位角) ∠2=15°,

当然, 此题出于让学生用特殊值进行计算, 还有更简单的方法, 只是若学生熟练掌握了公式的话, 计算得会更快些。另外, 在实际测量中, 由于条件限制, 很多时候用仪器测得的角通常不是特殊值角, 这时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就更能显出它的优越性。在紧接着的一课《测量物体的高度》中, 学生测量的角度很多不是特殊值角, 学生用常规方法做很费时, 而用公式则能很快得出结果。

这种方法在新课里就引进恐怕会限制学生思维, 若学生掌握了这种类型的题, 他可能会因公式而干扰对其他题型的分析;如果我在复习课引进这种方法, 就不会有这种情况了, 因为学生在这之前已经训练了一段时间, 他们有能力分析哪些题适合用公式, 哪些不适合用公式解决。

课后, 我把这个上课顺序调整了一下, 先上复习课 (回顾与思考) , 课上用几分钟的时间总结公式, 再让学生分析复习题中有哪些适合用公式, 哪些不适合用公式进行计算, 而这些适合用公式的题就不用老师讲解, 把时间放在其他题上就行了, 所以复习课的容量大了很多。接着再学《测量物体的高度》, 学生在室外测量, 计算时就用的这节课总结的公式, 应用公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解题速度。

探讨生物新教材教学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初中生物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生物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生物问题的空间呢?那么,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新课程下生物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生物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教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初中《生物》附有许多研究性学习“综合探究”;近几年,都有部分中学的开展生物“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许多教学杂志也刊登了很多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文章。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性学习。但是如何开展生物学科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探讨。新课程下初中生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培养学生兴趣方面进行。

第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生物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行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生物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生物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如《生物教学》、《中学生物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

]2.丰富生物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生物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生物学名著、生物学学术论文、生物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第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生物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生物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時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2.生物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生物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生物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生物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第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

1.巧设悬念诱兴趣

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正确答案的焦虑心态,它是学生对新知识企盼的兴趣来源。在教学中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巧设悬疑,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2.诱导探究激兴趣

诱导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力及创新精神,是生物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实验、观察、讨论等)寻找问题的答案,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整个环节应该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以思维为主线,视听并举,深思结合,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激发探究生物知识的兴趣。

3.研讨释疑增兴趣

学生通过学习一些疑问已经解决,但同时又会产生或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学生在探究新问题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都会反馈出来,甚至争论不休。此时,教师只要给以适当的诱导、点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开展热烈的讨论、认真思考、质疑辩难,使探究更深入,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其科学的学习态度就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生物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生物教学反思对生物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生物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生物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第五中学)

教材实验教学 第12篇

的确, 新教材难度增加:它选编内容广泛, 词汇量大, 文章篇幅增多, 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了。另外, 新教材的每个单元相对独立, 并以话题为编排体系, 与此相比, 语法知识则相对松散, 缺乏系统性。在教学中, 我们要领会新课标的精神, 摈弃传统的“教教材”的做法, 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 在熟悉新课标、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灵活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三年多的实践过程中, 我摸索着前进, 并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 逐渐对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教材内容的生活化

(一) 关注学生感兴趣的热点

英语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被赋予了很多生活化的元素。所以, 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教材自身的生活气息, 积极开发教材以外的生活资源, 使英语教学生活化, 使学生能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我在上七年级下册的Unit 7“What does he look like?”一课时, 很自然地展示了学生感兴趣的著名小品演员、歌星、影视明星等进行教学与猜谜活动。一堂课下来, 学生成功地掌握short/curly/straight/long hair, medium height/build, thin/heavy等短语, 并会熟练地运用“What does he/she look like?”“He/She is/has...”等句型。

可见, 如果教师能巧妙地把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作为课程资源融于课堂教学, 那么就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把英语学习融入到实际活动中去。

(二) 合理拓展教学内容

新教材每个单元的话题较为独立, 基于这样的特点, 我们可以在熟悉新课标、吃透教材的基础上, 有的放矢地围绕课堂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与知识的延伸, 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 亲身感受英语, 从而使教材真正地为教学服务。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Unit 9“How was your weekend?”与Unit 10“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时, 考虑到学生刚好度过了一个星期的快乐长假, 肯定有好多话要与同学、老师说, 我就趁势问道:“Did all of you have a good time?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Who did you go with?”望着学生高高举起的手, 我当机立断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 要求他们经过5分钟的简单交流以后, 每组派一人向大家汇报自己组的假日活动情况。为了更好地运用这两个单元要求的一般过去时态这一知识点, 我要求学生在听的同时还要动笔、动脑, 然后回答我提出的相关问题。

这个活动的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性, 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听说与写作能力, 让学生学会沟通, 使教学拓展活动更加顺利。

二、学生思维的情境化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只有通过实践, 学习者才能真正掌握这门语言。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学生进行机械的英语练习, 教学成效往往甚微。为此,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能较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

(一) 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生,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学生喜欢探究的内容, 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同时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 满足其心理需求。例如在七年级上册Unit 4的教学中, 我要求学生事先设计好道具, 分好小组, 然后在“Can you guess where is my/our...?”的问句中开始教学。我的问题一提出, 学生的问答声就此起彼伏。在“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的对话过程中, 每个学生都进入了角色。这短短的几分钟, 学生不但熟记了表示方位的介词, 复习了句型, 而且在兴趣盎然中学会了应用, 并在应用中加深了理解, 在理解中得到了巩固。

(二) 设计适合的课堂活动

教师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的同时, 要通过开展活动来引导学生求知、创造和自我发展。根据新课标的特点, 每单元的Section A、Section B或Self chock的内容中, 都有讨论、调查的要求。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用课文中的词组编写故事、组织英语游戏等。在学到七年级下册Unit 4“I want to be an actor.”这一单元的Section A时, 我是这样安排的:当学生整体理解课文内容后, 结合文中的小故事和自身特长, 让学生以记者采访的形式, 根据个人业余爱好, 分别扮演shop assistants、doctors、actors、reporters、policemen、waiters or students等, 让他们互相采访、互相了解、互相探讨, 最后总结成文并互相交流。在这整个过程中, 他们理解了shop assistants的busy, doctors in white uniform how help people, reporters的能说会道;policemen的危险以及students的责任;等等。从中领悟各种职业的与众不同之处, 明白了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坚持不懈的努力。此外, 我还要求学生以“Why are you want to be a/an...?”为题进行写作, 作为当天的英语家庭作业。

在整个活动中, 我只是以观众的身份提示、帮助和鼓励学生, 不过多打断学生, 给他们提建议也采用委婉的说法, 并尽量避免将自己的思路强加给学生。

上一篇:公共艺术发展下一篇:媒体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