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情境教学范文

2024-08-25

音乐情境教学范文(精选12篇)

音乐情境教学 第1篇

知识上的欠缺与偏差而是由其他教师兼任音, 甚至导乐教师, 因此往往会出现音乐致学生对于教师自身专谈业技能出现质疑。同时, 农村小学普遍对音乐教学不农于此够重视, , 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应当从分析学情出发这也会导致音乐教师难以实施有效教学, 。鉴实施村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的内容情境教学以提高教学的有效, 和性。所谓情境教学学生一起创造出, 主要能够激小发出学生们学习积极性的场景, 并将这一场景带入到学和方面教对材如内何容开相展适农应村的小氛学围音之乐中情。境下教面学, 进本行文分将析从。四个音

音一、实施生活情境教学乐无法离开现实生活, 现实生活之中处处皆有乐音乐。将现实生活引入到音乐课堂之中, 能够丰富音情乐观课事堂实中做的起实, 际在内不容知, 不让觉学当生中们得从到生学活习的音经乐验所以具及有客的境二情感体验、, 实施奇幻情境教学进而深化对于生活的认识。教要依奇之心理, 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据学生们的心理特点, 来实施奇境教学抓住其对新鲜事, 从而物好学将课堂导入到巧妙、自然之中。比如, 在欣赏《动物狂

欢节》之时, 教师可以使用洋溢着激情语调发言, 引领小学生们进入到自身所设计的场景之中:“孩子们, 从我们学校开到森林王国的汽车就要出发了。”在引起了学生们注意之后, 再采取多媒体手段, 创设出森林环境, 呈现在学生们眼前的是美丽而神奇的森林, 大量动物在迎接他们, 唱着歌欢迎大家的到来。学生们马上就充满了兴趣, 为眼前情景所深深地吸引。此时, 我再进一步指导学生们倾听各种动物所发出的叫声, 并且引领学生们模仿各类动物所发出的叫声, 尽管没有见到真实的动物, 但是学生们能够立足于音乐感受到狮子的威武、老虎的气势、大象的憨态可掬。如此一来, 就能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需求, 刺激其求知欲望, 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之目的。在教师进行引导之后, 学生们在听辨与模仿之时就会展开合理的想象, 尽情地发挥出自身想象力以及模仿能力。一些学生表现出自己好像是一只威风八面的雄狮, 一些学生表现出自己好像是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这样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活跃音乐课堂的学习氛围, 从而培养起他们强烈的创新意识, 活跃了学生群体的思维, 而且还能为下一教学环节奠定很好的基础。

三、实施游戏情境教学

游戏是小学生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非常符合这一年龄段学生好动又好玩的天性。在小学音乐课堂总恰当地选择小朋友们所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 十分有利于激发出他们学好音乐的强烈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经常会用到的游戏主要有:找朋友、演双簧、抢红旗以及猜一猜, 等等。

不管是哪种游戏, 对于学生均具有十分强烈的吸引

力。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决定了他们愿意参与到教师

为其精心设计出来的游戏之中。在复习阶段, 为了

能够巩固他们所学过的各首歌曲, 我专门设计出“开

火车”游戏。其主要内容为:由教师来做火车司机,

唱出歌曲当中的任意句子, 再由学生们进行接唱。

唯有唱得正确的学生, 才能坐上由教师驾驶的小火

车。学生们一个个热情洋溢, 纷纷要求参加, 玩得◎不亦乐乎。做好开火车游戏的目的就在于让小学生张们能够乐于开口进行大胆地演唱, 从而让学生们真

心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 这样就能培养学生们超积极表现的意识, 从而让他们在玩中学、乐中学和

学中玩。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借助于游戏形式, 能够

让教师们乐于教, 让学生们乐于学, 拓展出一条成

功的音乐教学之道。

四、实施提问情境教学

教师应用具有引导性和挖掘性特点的提问, 能够充分启发小学生群体的积极思考, 更好地充分发挥出其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其实施更加自由地探索, 培养其对于音乐所具有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与表现能力。比如, 在欣赏音乐《龟兔赛跑》之前, 教师可

以设问:“小兔子与和小乌龟的动作分别有哪些特点?代表小兔子与小乌龟的音乐分别有哪些特点?”这样就能启发学生们对音乐作品进行认真思考, 引导其更加自由地进行探索, 分析与比较作品在不同音区, 运用不同速度和节奏进行演奏所表现出来的音乐形象是不是相同, 其后就能得出以下结论:小兔子的音乐节奏显得紧凑而且短促, 音区较高, 速度很快;小乌龟的音乐节奏显得宽广, 音区较低, 速度很慢。音乐位于不同音区之中, 运用不同速度和节奏进行演奏时, 所表达出来的音乐形象也是不一样的。这样一来, 不但能够调动小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 而且还能培养其音乐分析能力以及音乐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之上, 就能让小学生们依据自身之理解, 伴随着音乐节奏进行表演, 从而使音乐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从中学习小乌龟那种勤勤恳恳和脚踏实地的精神, 而不能学习小兔子那样骄傲自满的精神, 从而实现运用音乐来育人之教学目的。

五、结束语

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研究论文 第2篇

摘要:随着情境教学的提出,国家更加注重情境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使情境教学和小学音乐教学能够有效结合。根据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提出了有关策略,希望对教师完善教学内容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音乐;探究

一、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有利于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小学音乐教学是一门通过学生对音乐的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学科,但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忽视了学生的发展要求并采用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讲解的方式,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还会让学生对小学音乐学习产生厌恶感,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改变这种教育现状。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有利于转变传统的教师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讲解的教学模式,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2.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久而久之,学生就不能积极地参与到小学音乐教学当中。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境教学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3.有利于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提高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能力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境教学法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引入一些生动形象或是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情境教学正好符合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境教学有利于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二、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1.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在小学阶段对周围事物的模仿能力较强,甚至有些学生通过对周围事物的模仿以引起教师和家长的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个发展特点,在实施情境教学时让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教师在教学《小红帽》时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将全班学生进行有效分组并分别编号一组、二组和三组,然后让学生对小红帽与灰太狼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扮演,这样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教材中的主要内容,一组学生在表演的时候还为小红帽找来了一顶红色的帽子作为道具,二组学生在表演的时候对人物语言对话有所改进,三组学生在表演的时候增加了一些灰太狼的语言,使表演的内容更生动有趣,学生能够通过对角色的扮演积极融入教师创设的情境当中,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角色扮演的方式实现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还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2.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时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生动形象的内容,这时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设备的时候首先应该搜集和教材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或是视频,然后在上课的时候辅助教学,帮助学生了解音乐中的内容。教师在教学《小雨沙沙》时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与雨的视频、图片或是音频,让学生感受一下不同的雨有什么不一样的特征,然后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为学生播放并对学生说:“同学们,下面来听一下这段音频并告诉老师这应该是什么样的雨”,学生仔细听教师播放的音频,学生一突然站起来说:“老师,这应该是淅淅沥沥的小雨”,然后教师说:“那下面同学们来看一下这张图片,看一看学生一回答是不是正确的”,说着教师就展示了一张小雨的图片,学生对小雨的特征产生了直观的印象,学生在学习《小雨沙沙》时,不仅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带入歌唱当中,还能充分参与到《小雨沙沙》的教学当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聆听和观看有关小雨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情境教学的`环境中不断增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3.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的实践活动。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时候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的实践活动,这样实践的方法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还能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某些理论知识的了解。教师在教学《理发师》时可以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回想爸爸妈妈带着自己到理发店剪头发的情景,这样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理发师理发的工作,同时学生将在回忆的过程中得出的感悟带到音乐的学习当中,使音乐更有灵魂,更能表达内心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回忆理发店的情景,并在课堂上模仿理发师的动作、语言,让学生参与到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当中,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情境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并提高自己对音乐的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的实践活动的方式使情境教学与小学音乐教学有效结合,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小学音乐的教学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雄智.中小学音乐教育及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J].音乐时空,2015(5).

[2]刘晓燕.小学音乐教学刍议[J].考试周刊,2014(7).

融入教学情境的音乐课堂 第3篇

音乐教学情境之巧

在课程改革之初,强调情境创设的时候,情境更多的是结合所要教学的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情境的创设不只是研究教学内容那样简单,因为情境的作用首先应当是引学生入境,情境首先应当是针对学生而言的。因此,研究学生应当是情境创设的技巧所在。

笔者在《长江之歌》的教学中,是这样创设情境的:首先用一段时间播放与长江相关的视频(电视连续剧《话说长江》中选择剪辑而成),这一过程要强调画面的优美与壮阔,让学生感受到长江的气势,然后通过一段语言来描述长江的这种壮阔气势。一般来说,音乐教师的音质不错,如果掌握了诵读的技巧,则教师可以用自己的声音直接说出这段语言。而如果没有上述条件,则可以寻找其他的网络资源,尽量寻找男中音的描述,这样效果更好。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要用歌声描述长江的这种雄浑与源远流长,那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基调,选择什么样的语言,这个过程要让学生各抒己见。最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考与《长江之歌》进行比较,以发现原歌曲的魅力所在。

这样创设情境的原因:如果不作这样的情境设计,而直接在上课伊始就播放《长江之歌》,学生就会对此歌曲雄浑的声音有一种自然的排斥。而如果作了这样的情境设计,学生就会经过上面情境中的四个过程,让他们的心理产生对长江的丰富感知,这种感知会促进学生对长江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再提出让学生通过词与曲去描述长江的问题,学生就会将长江与音乐联系起来,在问题的驱动之下,这样的联系会对后面的音乐学习产生直接的驱动作用。而让学生将自己的思考与《长江之歌》对比的过程,就是一个在比较中促进学生认知的过程。笔者以为,这样的情境设计完全围绕学生进行,同时又将目标指向歌曲的学习,因而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

互动的作用

巧设了教学情境之后,还要巧用教学情境,而巧用的关键,就在于师生之间要发生有效的互动,而这其中的主动权又往往在于教师。结合上面所创设的情境,这里分三点说明。

第一,在播放视频与语言旁白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互动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视频与旁白中对长江的描述,并且要结合《长江之歌》歌词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如:长江的时空源头在哪里——对应着“你从雪山走来” “你从远古走来”;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看,长江又流向哪里——对应着“你向东海奔去”“你向未来奔去”……在互动过程中,学生当然不会想到原歌中的歌词,但却可以生成类似想法,这种想法是理解后面歌词的基础。

第二,在学生经过了前面的情境,生成了对长江的认识之后,教师再向学生呈现《长江之歌》的歌词,以让学生认识到原歌曲的歌词是如何描述长江的。这样的描述与自己所思考的有什么样的区别——更确切地说,是思考原歌词有什么巧妙之处。实践表明,初中学生对此是有所思考的,譬如“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巨浪荡涤着尘埃”等歌词,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看得懂,却想不到,但却又感觉写得非常好的歌词”。而这实际上就是师生基于情境积极互动的结果。

第三,在呈现歌曲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静听”曲子。静的过程看似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实际上却是通过学生的听觉通道进入的曲的信息,与学生原来在情境中生成的关于长江的认识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是在“用曲描述长江”的问题驱动之下完成的,对于音乐教学来说是内隐的互动过程。而这一互动又是另一个互动的基础,另一个互动即是指学生思维当中词与曲的互动。经典音乐要想真正打动学生,一定需要让学生读懂词与曲的含义,而这种含义的理解是学生思维精加工的结果——精加工最终就是表现为词与曲互释互解。

在“思”中,感受音乐魅力

经过上面的教学,学生对《长江之歌》的学习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原来引不起学生兴趣的歌曲,竟然让学生唱得兴高采烈。当笔者与组内其他教师交流这一现象时,其他人也感觉到惊讶。后来笔者反思这一教学过程,感觉还是情境起到了作用:正是因为情境,学生才对长江产生了认识;在教师的问题驱动之下,学生的思维又由“长江”走向了“长江之歌”;当学生用词与曲唱出内心所理解的长江时,长江之歌就有了应有的韵味。

这也提醒初中音乐教师,音乐教学中情境创设与使用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生成一种精神上的体验。如上所说,在情境中,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围绕对长江的感知,围绕如何用词与曲描述长江来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了自己的认识,这就是“思”,“思”的结果是感受到了歌曲的魅力,正因为如此,他们在学歌时才会非常的投入。

试论小学音乐情境教学 第4篇

一、情境的创设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舒曼的钢琴曲《小牧笛》是三年级上册的欣赏教学内容, 仅仅通过一两遍的反复欣赏, 学生很难听懂乐曲中表现的意境。我通过实践活动营造氛围。教学一开始我带领学生做牧羊的舞蹈游戏, 让学生说说心情如何, 学生说很兴奋、很愉快。我又让学生在《小牧笛》的钢琴伴奏下做这个游戏, 并要求学生根据音乐的描绘做游戏, 学生在游戏实践活动中, 通过音响的感知、情感的体验和表情的感受与分析, 强化了感知音乐美和表现音乐美的能力。审美能力的提高需要美好的意境, 教师要营造适合音乐教育的美的环境, 让学生积极参与歌唱、欣赏、表演等艺术实践活动, 感受和领悟音乐的美妙和音乐的力量。

二、鼓励学生自我表现, 创设互动情境

老师要制订课堂教学计划, 最好在半节课之前就完成课堂任务, 接下来半节课就是学生互动时间。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唱刚刚学的这首歌, 谁获得的掌声多, 谁就赢了, 还有奖品, 这样学就会互动频繁。或者前半节课由每小组派出一位代表唱自己擅长的儿歌, 哪个小组得到的掌声多, 后半节课就由这位代表充当老师, 教同学唱歌。学生产生了成就感, 越来越喜欢上音乐课, 并努力成为小老师, 私下多学一些儿歌。这在无形之中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培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还可以在课上把同学的声音保存下来, 让他们自己找差距、找优点, 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又可以使课堂显得生动活泼, 富有快乐感、轻松感。

三、走进生活自然

音乐教学不能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学习, 而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 走进自然, 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如课外郊游时, 带领学生在森林里漫步, 树叶沙沙作响, 小溪欢快地流淌, 鸟儿放声歌唱, 这正是大自然演奏出的美妙乐曲。在不知不觉中, 学生都随着这美妙的自然音响哼唱, 曲调清新、自然、淳朴, 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感受到了音乐的存在和生活的美好。在素质教学日益深入的社会背景下, 小学音乐教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小学音乐课教学是以音乐欣赏和音乐展示为主要内容, 以情境交融为手段开展的活动, 在此活动中, 情境创设对课堂教学实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 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重大作用, 有利于音乐学习兴趣的提高。

四、运用多媒体, 展现情境

运用多媒体创设演示情境, 让学生感悟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当音乐教材中出现重点、难点, 需要学生探索理解、主动掌握, 而学生“启而不发”、“思维受阻”时, 教师可借助电教媒体,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 把教材、教师所讲和学生思维融在一起, 帮助学生思维顺畅发展。如视谱教学一直是令学生头疼的事, 不知道从何入手。教师借助电教媒体使各种乐谱以不同的字体、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式显现在大屏幕上, 并把视唱的曲子及其结构、节奏型、速度、表情等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这样可以对学生的视觉加强刺激, 加深学生对歌曲的记忆, 促进学生对乐曲旋律的体悟和理解, 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曲目、分辨节奏, 掌握曲目中的难点、重点, 还强化视唱教学效果。

五、创设情感教学情境

教师应创设情感教学情境, 通过情感教学实现有效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 应通过各种方式将学生引入相应的教学情境中, 通过营造课堂气氛实现学生情感的共鸣和感情的体验。小学教师应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应用情感体验方式,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 进行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并通过音乐学习实现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六、观看音乐纪录片, 创设历史情境

并不是所有小学音乐课都要学习歌曲、鉴赏歌曲, 有时多了解一些音乐历史背景对学生的启发也比较大, 不但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量, 还加强了他们对音乐的尊重和重视。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因为失聪, 他听不见任何乐曲, 但还是用心听, 创作出了影响世界的曲子。他的作品对音乐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被尊称为“乐圣”。学生通过看纪录片, 不但了解了贝多芬, 扩大了知识面, 还增强了学习音乐的信心, 将音乐学习进行到底。

总之,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想象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都需要自然、愉悦、美好的学习情境。教师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 如运用多媒体视听、运用语言艺术描绘、参与实践活动等, 不同于以往刻板、机械的教学, 只要教师遵循音乐作品的意境,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学生便会饶有趣味地学习音乐。真可谓:以境动情, 情境交融, 美在其中。

摘要:教学情境创设是教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施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样可以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 从而更好地拓展教育理论的外延。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 可以促使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 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符的氛围中, 师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

初中音乐情境教学教育评价设计 第5篇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歌曲,能够感受到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真挚情感,体会真情的可贵。

【过程与方法】

运用模仿、对比、合作的方式培养团队的协作能力。

【知识与技能】

掌握切分的演唱方法和二声部合唱的音色和谐,并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完整而流畅的演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难点】

掌握小切分的演唱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播放5.12汶川地震的抢险视频,并设问这个视频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主题?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这个视频主要表现出关于爱的情感主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爱的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二)新课教授

1.初听歌曲,教师播放歌曲并设问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样的?情绪又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歌曲的速度很慢,情绪非常的柔和、抒情。

2.复听歌曲,并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段?它们的演唱形式分别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这首歌曲可以分3段,第一段是独唱,第二段是合唱,第三段又回到独唱。

3.完整的聆听歌曲,并体会其中的情感。

4.教师弹琴范唱第一段,学生跟琴哼唱曲谱。引导学生发现切分节奏并讲解,切分节奏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打破原来节奏的强弱规律。教师带领学生分别演唱原曲谱和去掉切分后的曲谱体会切分节奏。

5.填词演唱第一段。

6.教师弹琴范唱第二段高声部旋律,学生跟琴哼唱。教师弹琴范唱第二段低音声部旋律,学生跟琴哼唱。

7.分小组合唱第二段曲谱后交换声部演唱。教师讲解合唱,合唱要求单一声部音的高度统一,要求声部之间旋律的和谐,所以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精诚协作才能够唱好两个声部。

8.分小组填词演唱第二段。

9.引导大家观察第三段与第一段的区别,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第一段和第三段的曲谱是一样的,只是歌词不同。自由朗读第三段歌词后填词演唱。

10.完整的演唱曲谱,在第二段的时候可以分男女声演唱高低音声部。

(三)拓展延伸

分小组对比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四)教师小结

爱,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是世界都能读懂的语言。让我们在这首爱的音乐中结束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能用自己的行动,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爱我们这个世界。

四、板书设计

初中音乐情境教学教育评价设计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参加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培养他们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尝试,初步掌握涂刷、印章的技能及合理布局的能力。

3、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及共同协作的能力。

4、促进幼儿手臂大、小肌肉群的发展。

【活动准备】

1、场景:一间还待粉刷的房子(大纸板盒做),旁边有栏杆、树等布景。

2、内装黄色颜料塑料小桶、底纹笔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

3、装有红、蓝颜料的小碟、印章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

4、事先请一位教师扮猫姨。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导语:“猫阿姨盖了一间新房,我们一起去参观新房吧!”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去参观猫阿姨的新房,发现猫阿姨的新房还没有装修好,激发幼儿帮助猫阿姨的愿望。

二、幼儿帮猫阿姨刷墙,通过尝试引导幼儿掌握涂刷的技能。

1、教师导语:“请小朋友每人提一个小桶,试着用刷子帮猫阿姨在墙上刷上漂亮的色。”

2、教师与幼儿共同进行涂刷活动,并注意观察幼儿涂刷情况。

3、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幼儿知道涂刷时手臂摆动的幅度要大,空白的地方都要涂上颜色,这样涂刷起来才又快又好。

4、幼儿用最佳方式继续涂刷。

三、请猫阿姨评价,提出新要求,给房子装饰。

1、教师导语:“猫阿姨房子刷好了,你看满意吗?”猫阿姨给予肯定后提出新要求:“如果在墙印上一些图案那就更好了。”

2、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导语:“请你们每人选一种印章,任意蘸一种颜料在墙上印各种花的图案。”

3、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布局,提醒幼儿合理布局。注意与同伴交换位置,使颜色分布均匀合理。

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共同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请猫阿姨给予评价。

初中音乐情境教学教育评价设计3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学习表现乐曲的不同情绪。

(二)能用线条或动作表现自己听到的音乐。

教学重难点:感受音乐表达的不同情绪。

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乐曲的音乐情绪。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通过参观音乐小屋的形式引入新课,复习演唱歌曲《唢呐配喇叭》,从歌曲中的乐器引出箫的介绍。

(二)新歌教学:

1介绍吹管乐器箫并聆听箫的音色,引出歌曲《箫》。

2初听歌曲,理解歌曲含义。

3复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及旋律特点。

4再听歌曲,学生轻声跟唱歌词,进一步熟悉旋律并找找难点乐句。

5解决歌曲的难点,并跟琴完整演唱歌曲,基本解决音准节奏问题。

6教师范唱,学生模仿吹箫的动作随音乐节奏律动,体会歌曲轻柔优美的特点。

7学生跟音乐伴奏有感情地演唱表现歌曲。

(三)欣赏《单簧管波尔卡》

1从乐器箫导入介绍单簧管。

2初听乐曲片段,说说情绪特点,然后引出乐曲名称并简介波尔卡。

3分段欣赏,聆听乐曲的两个主题乐段,听后用线条和动作表现两个主题乐段的音乐特点。

4完整欣赏乐曲,根据音乐的变化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初步了解乐曲的段落特点。

5以舞会的形式,让学生再次体验波尔卡舞蹈欢快跳跃的特性。

(四)主题拓展

以参观器乐收藏室的形式,介绍各种中外乐器,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眼界。

(五)小结下课

课堂小结

初中音乐情境教学教育评价设计4

一、创设情境

1、找春天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的一开始老师要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学生答:春季)

那春天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在《春天在哪里》的歌声中去寻找春天,看看是是和大家想象的春天一样呢。(播放音乐)

学生用词语,句子来描述春天。

教师小结:刚才大家说的都非常好,用大家的话概括春天就是: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到处都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2、引导学生对古诗新唱的认识

刚才大家一起跟着演唱了歌曲《春天在哪里》,那大家想不想用另外的方式来赞美春天的美呢?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唱法:(出示古诗新唱)。同学们可以想想,在以往的学习中有没有接触过这样的歌唱形式?对,以前学过的《咏鹅》《游子吟》都是这种诗与歌的完美结合。那好,既然今天这节课的主题是“春”,那大家先回顾下以前学过的哪些古诗是赞美春天的呢?

学生举例。让学生分别朗诵学过的古诗

现在就让我们来学唱这首根据家喻户晓的唐诗改编的歌曲——《春晓》

二、古诗新唱《春晓》

(一)听赏歌曲

1、初次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播放音乐)

提出欣赏要求:在这首歌曲里面,你觉得与平常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呢?

再提出问题:为什么作曲家要把合唱与古诗朗诵融合在一起呢?这样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2、带着问题再次听赏《春晓》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

(二)按节奏朗诵古诗

1、教师领读,学生模仿。

2、小组练习,教师巡视。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学生可用“呜”哼唱旋律。(要求:随节奏晃动身体,感受节奏的平稳,速度要徐缓,曲调要流畅、柔美)

2、难点解决:

(1)感受歌曲第二乐段音乐,引导学生感受旋律如春风轻轻吹拂。发“呜”哼唱旋律。学生模仿,教师示范。

(2)加入古诗朗诵

(3)结尾句的学习,自由延长,声音越来越弱,切分节奏表现回味无穷,意犹未尽的感觉。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3、歌曲中加入动作丰富表演。

加入动作:听、摇头。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听)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摇头)

共同演唱歌曲《春晓》并加入动作。

4、合伴奏演唱,加动作,分配演唱角色。

(四)、古诗新唱(举一反三)

任选一首符合该旋律意境的五言绝句进行演唱练习。小组比赛。

三、总结归纳

初中音乐情境教学教育评价设计5

教学目标

培育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

导入西瓜,西瓜成熟时要有人看瓜,就要搭一个小瓜棚,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看瓜吗?

看瓜是很艰苦的劳动,同时也是很快乐的,引导学生分析歌词,体会主人公热爱家乡,执爱劳动的心情和乐观、风趣的性格。

2、听几遍录音范唱。

3、跟着录音轻声学唱歌曲,要求学唱时眼光能同时看到歌谱。

歌曲中有大量的“X.X”节奏。要提示学生注意,波音和后倚音处也应予以解释。

在“哎嗨哟,哎小瓜棚,小瓜棚”处,学生只凭感性是很难准确地掌握“哟”字的时值(三拍半)的,因此需要将这五小节的歌谱认真学唱,唱时需挥拍或击拍,才能使学生从理性上唱准。

最后离开录音跟着教师的琴声演唱歌曲。

4、布置课外作业为歌曲《小瓜棚》收集、录制背景音响。

教学评价

1、学生学唱歌曲时的学习热情及参与率,学唱歌词的效率。

2、学唱歌曲中部分歌谱时学生的关注程度和学习成效。

运用情境教学,感受音乐之美 第6篇

关键词:情境 教学 小学音乐

小学音乐的学习已经不能够仅仅局限于在游戏中学习,而是需要适当增加一些较为系统而且正规的音乐知识,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质。由于小学生本身学习的能力还处于一个初级的阶段,对于学习和游戏之间的差别还没有完全区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教学的手段。教师采取严厉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们对音乐学习望而却步、心生惧意,最终丧失音乐学习的兴趣、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方式的适当性与否决定了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激发,也决定了音乐教学目标能否得到顺利实现。情境教学法和音乐学科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能够给学生创设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彻底放松身心去感受音乐的美妙,同时也能够将教材中要传递的音乐氛围和情感直观地传达给学生。本文将从情境的来源、情境教学的意义、情境教学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关于情境的来源

(一)情境从生活中来

情境教学的根源在于生活,课堂中选择的任何一种情境都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积累的一种具有丰富情感色彩的心理氛围,之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创设情境,是因为它能够通过生动、直观的形象来让学生的情绪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是一种化被动为主动的教学方式。

(二)情境从自然中来

音乐产生于自然,音乐教学也要回归于自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就要培养学生在自然中感受音乐之美的能力。自然、放松、舒适的环境中学生势必会更好地体会到音乐的本质。

(三)情境是人创造出来的

更好的进行情境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善于对情境进行创造。由于学习的内容是提前规定的,我们可以更好的进行情境的创设。音乐本身需要更多的是创造,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情境的创设,很多世界著名的音乐都是因为有了一些特定的情境才被创作了出来。因此要善于利用一定的条件来为学生创造不同的情境,从而为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学习环境。

二、情境教学的意义

(一)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教学来为教学展示艺术。为小学生提供大量的生动的教学环境,让音乐这门艺术生动的展现给小孩子们,这样的教学方法无论是在小学时期还是其他学段,都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小学教育为全面教育和素质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小学阶段也就成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小学音乐教学作为达当前形势下相应教育部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号召,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具有更好的效果。

三、情境教学的方式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直观情境

多媒体课件具有高度的实时性和整合性,它能够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内容高度整合,在视觉、听觉、感觉上给予多重刺激,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生动第感受到知识和原理。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抓住多媒体的这种优势,通过动画或者视频的形式将歌曲情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得课堂教学环境更加能够抓住学生注意力,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学习乐趣,让他们乐于参与到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之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审美情境,培养自身具备欣赏美妙音乐和意境的能力。

教师将直观形象、色彩明艳的动画引到多媒体课件之中去,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调动,一方面实现了音乐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另一方面则提升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利用语言创设想象情境

学习不仅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还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产生共鸣的过程。小学生想象力十分丰富,在音乐鉴赏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根据起伏的音乐旋律,在脑海中想象与之对应的情境画面。所以,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将音乐和相应的情感、情境融合在一起,用生动有趣的語言创设一个具有想象空间的教学情境,并使得教学情境和音乐内容、音乐形象高度相关,使得学生能够陶醉其中,充分释放自身的情感和想象力。教师首先需要突破师生之间的隔阂,作用亲切的态度和丰富的情感来贴近学生心灵,和学生产生心灵共鸣,然后再作用恰如其分的语言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音乐情境,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体会音乐之美。

比如,在教授《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要想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告诉学生这首歌曲主要讲了一只小乌鸦的妈妈已经老了不能出去捕食,小乌鸦就出去找虫子回来,一口一口喂妈妈……”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直接播放《小乌鸦爱妈妈》的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和歌词展开丰富的想象:小乌鸦是怎样爱妈妈的?这样,教师通过语言创设想象情境,不仅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旋律美和意境美,也让学生切身感触小乌鸦的孝心,从而让学生懂得孝顺父母、关爱父母。

(三)利用表演创设动态情景

小学生普遍具有活泼好动、求知欲望强烈的特点,而恰好表演和音乐密不可分,所以小学音乐教学需要教师实时引入即兴表演,创设动态情境,使学生积极进入到教学情境中,用歌声去赞美、用动作去描绘音乐内容与意境,然后抓住音乐节奏和旋律,感受音乐美。

总而言之,音乐教学应该抓住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多元和自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放飞自我、展现个性,使得学生沐浴在轻松自由的音乐氛围中。

[1] 张思艳. 听音乐想象作文课堂实录及分析[J]. 小学教学参考. 2007(31)

[2] 杨文峰. 幼儿园音乐教学评价的有效措施[J]. 教师. 2011(34)

渲染教学情境,步入音乐殿堂 第7篇

关键词:音乐教学,课堂教学,情境教学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人们在学习上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的确,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而教学激趣策略的关键环节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正如花儿开放需要温暖的阳光一样,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需要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和选择创造性的活动形式。

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音乐课,引导学生尽快步入音乐的殿堂呢?在教学手段、媒体层出不穷的当代,很多教师都喜欢运用投影、课件,却忽视了有声语言和形体语言。殊不知这两样法宝才是人类交流情感的最重要而直接的方式,也是教学中最有效的手段。课堂教学语言对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良好的课堂文学素养是创设情境的前提。因为课堂文学语言的准确性在创设情境中极其关键。一堂好的音乐课,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应该紧扣教学内容。从引情、激情、解情、动情到抒情到带领学生遨游于音乐的海洋,应环环紧扣,富于逻辑,引人入胜。因此,课堂语言的组织是否有序就显得颇为重要,试想,一堂没有语言组织、东拉西扯、语无伦次、信马由缰的音乐课,能创设出什么样的情景来呢?更不用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其次,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文学语言,是进入情境的动力,所谓“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设置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要运用语言、画面、音乐等手段,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情绪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即通过艺术的直观感知与教师生动的语言描绘,创设一种为教学需求服务、为学生审美服务的生动情境。

例如在欣赏乐曲时,要学生仔细感悟音乐的情感、意境,努力揣摩音乐的内涵,利用想象的方法,使学生感到乐曲所要表达的含义,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如何搞好“情境教学”呢?音乐情景教学是教师根据音乐情绪,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表现音乐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因此,“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有独到之处。

形象逼真。情境并不是实体的复现,而是简化的模拟,能获得与实体相似的形象,所以给学生以真实感。

情深意长。情境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学习和练习的情绪和感情的体验,通过教师的语言,把情感寓于教材内容之中,在课堂上形成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儿童的心理。

情境教学倡导“情趣”和“意象”,为学生设置和开拓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情境教学所具有的广远性,能促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知、情、意、行融为一体。为了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就要运用生活显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直观再现情境、角色扮演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方法,把学生引入一定的情境和一组情境之中,使他们产生一定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从而克服困难和障碍,形成一定的志向,积极地进行练习,这样就能把知、情、意、行融成一个整体。

除了运用多媒体展现情境和教师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渲染情境的方法以外,我认为让学生转换角色进入情境,也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教师成了课堂上唯一的主角,学生则成了忠实的听众或者观众;教师成了知识和智慧的化身,学生则成了顶礼膜拜的信徒。尽管我们提倡“教学相长”、“精讲多练”、“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事实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难在课堂上得到体现。表层的原因,在于教师在课堂上留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太少,致使学生智慧的火花失去了进发的机会,因而是一个教学方法问题;而究其根源,则涉及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问题,从而涉及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找准位置,演好角色的问题。那么,优化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如何定位呢?教师不应满足于当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而应成为一个出色的组织者;不应满足于演独角戏,而应成为一个出色的导演。要完成这样的角色转换,教师一要学会“关爱”,要关心、爱护、理解班上每一个学生,因为这是师生在课堂上默契配合的基础;二要学会“宽容”,要允许学生犯错,唯有如此,学生才敢于动口、动手、动脑;三要学会“激励”,要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帮助其树立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信心,因为自信乃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四要学会“尊重”,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更要尊重学生的劳动,不要轻易地把自己的观点和现成的答案强加于人,而视学生解答中的合理部分为“草芥”。同时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与书本的角色往往呈对立状态。教材中有关人物的情感、言语、行为等与现实中的学习者似乎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在情境教学中注重角色的转换,学生由习惯上的等待、接纳的“被动角色”转为不断追求、进取的“主动角色”。尤其是儿童,一旦他们成为学习的主动角色,学习兴趣就会被充分地激发出来。学生在表演中能亲身体验和深刻理解教学内容,获取知识,留下深刻印象,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教学高潮。

比如,进行歌剧《白毛女》选段《扎红头绳》、《十里风雪一片白》和黄世仁与杨白劳的对白的欣赏教学时,可把学生每三人分成一组,让她们各自扮演一个角色———喜儿、杨白劳、黄世仁。当欣赏过乐曲,了解乐曲的基本情绪后,他们就随着第二遍音乐的欣赏展开表演,每组同学都将喜儿的哀怨、杨白劳的悲愤、黄世仁的阴险清晰、生动地表现出来,他们互为补充,互相完善,也增强了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了美的创造。

音乐情境教学 第8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情境教学,情境创设,生活情境

正如花草需要阳光和雨露,小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激发离不开音乐教师适时适宜的音乐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音乐、视音频、实物等载体,以学生的心理和兴趣为依据,以学生的认知经验为依托,创设一种生动的教学环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高效地获取音乐知识,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感和个性情操,从而实现高效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那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才能有效地实施情境教学,打造高效的小学音乐课堂? 本文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学音乐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人的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构成, 其中左半球主要支配人的逻辑思维,右半球支配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等情感活动。音乐情境教学之所以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正是由于它充分地开发和利用了学生的右脑机能,很好地培养了小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归结起来,音乐情境教学的意义和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1) 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符合美育的根本特性,即形象性和情感性。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场景中产生和发展, 具有比较明显的情境性特征。对于小学生而言,当他们处于愉悦的情境中学习,他们就能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 反之,当他们处于沉闷的学习氛围中,音乐学习效率自然会不尽如人意。情境教学通过生动形象的情境的创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情感。

( 2) 音乐情境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小学生活泼好动,情感丰富,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贴近学生生活和兴趣的音乐教学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以积极的情绪参与音乐课堂教学,深化审美感知和体验。

二、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的实施方法

1. 创设多媒体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见长,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动态的事物比较敏感和感兴趣。多媒体课件能够很好地将文字、图片、视音频、超级链接等要素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能够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从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通过PPT、视音频等载体,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多媒体的音乐教学情境, 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内容,另一方面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我在教学《小雪花》这首歌时, 从网络上搜集了很多雪景图片,然后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雪孩子》的视频片段,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了。为了引发孩子们对“雪”的进一步关注,我组织学生开展讨论:

师: 大家在欣赏完美丽的雪景后, 还可以联想起哪些和雪有关的事物呢?

生: 打雪仗、堆雪人、圣诞老人、滑冰……

( 在同学们一一列举的同时,笔者将这些事物的图片逐个搜索出来,通过PPT展示给大家)

师: 看来雪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欢乐,谁能用词语来形容一下雪?

生: 银装素裹、皑皑白雪、瑞雪兆丰年……

师: 大家说得真好,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小雪花》,通过歌声来表达我们对雪花的喜爱。

通过多媒体教学情境的创设,音乐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就更加凸显了出来, 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很好地被激发起来,为后续的音乐学习奠定好心理基础。

2. 营造问题情境,启迪想象与思考

学生的思维往往需要教师的有效提问来进行启发与引导。问题是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有了问题,学生才能充分地进行思考和想象,学习才有了目标和动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不断地思考,勇敢地表达内心的想法与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感。

例如,在《甜甜江南》的教学中, 由于小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关于江南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的积累,对于关于江南的诗歌或者散文都有自己的一定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逐步地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在导入环节中,我先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播放白居易的古诗《忆江南》的音频资料,让学生们一起吟诵,然后提问: “在这首诗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歌的背景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该乐器的音色有何特点?” ( 组织学生讨论,自由回答) 接着,我将本单元的学习主题《甜甜江南》呈现给学生。又如,我在组织学生欣赏《小城雨巷》这一舞蹈前,给学生提出问题: “这支舞蹈勾勒了一幅怎样的美景? 它的背景音乐有什么特点? 舞蹈动作有什么特点? 从舞蹈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了激发,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想象中体验独特的音乐审美的感受。

3. 创编演绎情境,勇于音乐实践

新《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当着重鼓励学生亲自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阶段,他们好奇心强,乐于表现自我,求知欲强烈,想象力丰富,可塑性强。音乐教师应该以学生的特点为依据,创设一些音乐表演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表现欲望,令其通过演绎来感悟音乐,体验音乐进而创造音乐。比如在《小小雨点》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小雨点、小草、荷叶等图片,作为头饰戴在学生头上,让学生分别对这些事物进行扮演,配上明快的音乐节奏,学生很快就进入了音乐的情境氛围之中,激发了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4. 创设生活情境,挖掘音乐源泉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理论,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则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理论,此两者表述相反,然而核心理念却是一致的,即教育必须立足于生活这片土壤。《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经验出发,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缩短知识与学生心理之间的距离,实行生活化的音乐教学。

我在日常教学当中,十分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从生活中挖掘音乐的源泉。比如,在学习《闪烁的小星》这首歌之前,我让学生在前一晚看星星, 仔细观察星星的各种形态、亮度、方位,看与自己印象中的星星是否一致。第二天的音乐课上,我让学生分别描述一下自己所见的星空美景,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优美而宁静的音乐声响起,学生闭目聆听,头脑中回忆起自己所见的星空图,深深地沉醉在音乐之中,感受音乐之美。

创设良好情境 促进音乐教学 第9篇

一、上课前创设良好的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有无意注意、活泼好动、自制力弱等特征, 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 我经常在课前针对每一课时内容进行情境创设, 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如, 在教学三年级艺术课程《小伞花》时, 我和学生在教室里布置了五颜六色的伞及各种各样伞的图片, 以达到课前渲染气氛的效果。学生在上课时好像走进“伞”的海洋, 从而为新知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在上课时创设情境, 走进学生的心灵

少年儿童的求知欲比较强, 身边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奇和富有吸引力的, 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知去认识、发现这个世界。所以, 我在课堂上十分注重学生好奇心的激发, 并利用多媒体设备, 引导学生感知音乐、认识音乐、学习音乐、理解音乐丰富的内涵。

1.在上课时经常以各种手段进行情境创设,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 在《小伞花》的教学中我和学生以《雨中即景》律动进教室, 在多媒体上演示雨中的情景,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雨中的感觉, 以此导出课题《小伞花》。然后让学生做游戏寻找教室里各式各样的伞。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为音乐教师, 我注重导入新课这一重要环节。因为导入得好坏, 对学生学习新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影响。在学生兴致很高的时候通过多媒体让他们欣赏优美的伞舞, 感受艺术的美, 让学生知道伞不仅可以遮风挡雨, 还能用来表演, 激发他们对“伞”的兴趣。

2.在情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模仿力和想象力, 让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 获得直接经验与丰富的情感体验

手工制作、美术都是学生非常喜爱的, 在《小伞花》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在“小伞屋”合作打扮自己的小伞这一动手环节, 学生通过剪剪贴贴、画画吹吹等活动, 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我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增强了动手能力和对艺术的理解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团结协作的魅力。学生非常喜欢、格外细心投入。

3.用语言来渲染情境

(1) 教师在用音乐语言构筑音乐情境后, 还必须及时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用口头语言来描述音乐意境。如, 教学难点节奏时, 我用讲故事的形式并采用拟人化口吻引出小雨滴, 用“节奏伞”的开启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态中进入音乐王国, 把丰富多彩的节奏融合在形象化的音乐节奏中, 既直观明了, 又颇有兴趣, 既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也便于学生记忆与理解。 (2) 在活动中要设计引导性、挖掘性的提问,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及探索新知。如, 在复习歌曲的环节中, 我通过引导性的提问让学生自主交流, 探究感受雨之美, 从而使学生更能自如地唱出轻巧富有弹性、舒展连贯的歌声和欢快活泼的情绪。特别是歌曲处理这个环节他们能大胆地说出自己对音乐作品的处理, 有的学生很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在提问回答的过程中我也适时地、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要珍惜同学友情。

三、课后创设表演情境, 让学生在合作创造中体验快乐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 要想充分表现歌曲的内容, 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教学设计中我面向全体学生, 注意关注每一位学生, 关注学生的细微表现, 关注学生的闪光点, 激发和培养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舞台, 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尽情地表现, 展示自我的才艺。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合作创造, 这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 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 如, 教学歌表演, 我提供多种道具和创设几个故事表演情境,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合作创编, 在伞的海洋中升华雨中情。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 发挥学生的想象, 在合作中以新的形式来表达歌曲雨之美, 情之真。让学生创编优美的舞蹈表演, 其目的是要让学生能跟着艺术、节奏尽情地“动”起来。同时对感悟歌曲的艺术、节奏, 理解歌曲、歌词含义及进行有效的模仿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增强人体动作和艺术的协调。

总之, 作为教师需要给其更多、更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自由地想象创造, 让学生真正热爱艺术、喜欢艺术、懂得艺术, 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艺术, 艺术伴随我们成长的道理。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实施情境教学 第10篇

一、利用人物表演, 体验音乐情境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由此可以看出音乐与表演的密切关系。如果我们想让学生充分表现歌曲的内容, 就可以利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方式, 来达到我们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样, 学生面对的就不是死板的黑白文字, 而是学生亲自对故事进行演绎, 这样学生必然会对音乐故事中的角色产生亲切感, 从而加深他们对音乐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比如, 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的朋友》时, 为了让学生学会《七个小兄弟》这首歌, 我对学生说这七个音符跟白雪公主故事中的七个小矮人一样, 本领特别大。然后我把学生分成7个人一小组, 并且每个人戴上不同的头饰, 分角色扮演do、re、mi、fa、so、la、si这七个不同的音符, 让学生表演歌曲的合唱部分, 让学生感受歌曲中时值的长短和音的高低, 如此一来, 既让学生体验到了歌曲中所表达的音乐形象, 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这首歌。

二、利用多媒体, 展示音乐情境

小学生年龄小, 且具有顽皮、好动等性格特点, 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手段让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 他们只有对一件事感兴趣了, 才会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 并且整节课都处于全神贯注的学习状态中。而利用多媒体展示音乐情境, 不失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 因为它有集声音、图像、图文于一身的优势, 可以把音乐教材中的内容以更为形象和生动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能够把音乐的内容和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 同时也给了学生视觉上的刺激, 这样的音乐教学效果要比传统的靠教师口头描述好得多。比如, 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快乐恰恰恰》时, 第三课时是让学生学会《阿西里西》这首歌, 因为这首歌曲属于彝族歌曲, 带有彝族歌曲的曲调和歌词, 这给音乐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 我就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有关彝族的风土人情, 让学生对彝族儿童的生活习俗有个大致了解, 并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彝族民歌音乐的美, 这样, 当学生再学唱这首歌时, 就能够做到入情入境了, 并且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体验能力。

三、利用生活体验, 感受音乐情境

俗话说:“音乐源于自然。”所以, 音乐是与我们的生活环境紧密联系的, 我们应该让学生回归生活, 走进大自然, 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室内的学习。我们可以根据将要学习的音乐内容让学生走出课堂, 在大自然中去感受音乐的存在, 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对生活的认识。比如, 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蓝天白云》时, 第三课时是让学生学唱《美丽的黄昏》这首歌, 为了让学生对这首歌有更真实的体验, 我组织了一次让学生集体观看黄昏场景的活动, 虽然每天都会有黄昏, 但是学生不一定认真仔细观察过黄昏的美丽情景, 通过这样亲身参与实践的机会, 学生既能感受到大自然中音乐的存在, 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在学唱这首歌曲时, 因为已经对这首歌的内容有了亲身体验, 对这首歌也会有更多的感悟。在学习这首歌时, 学生就会变得十分有兴致, 从而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以上是我对小学音乐情境教学法的几点感悟和想法。总之,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教学任务, 我们不可以急于求成。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 我们必须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创设出与音乐课堂教学特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满怀激情地投入音乐课堂的学习当中, 使我们的小学音乐课堂亮点纷呈, 活力四射。

摘要:著名音乐家冼星海曾说:“音乐, 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 是生命中的一股清泉;音乐, 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没错, 音乐确实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但是对于学生而言, 他们大部分喜欢音乐, 却不喜欢上音乐课, 因为现在的音乐课堂只注重独立知识点和枯燥的音乐技能的训练, 这与他们理想中的音乐课堂有着巨大的差距。因此,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 必须反思教学方法, 并转变教学理念, 在教学手法上进行创新, 让学生喜欢上音乐, 爱上音乐, 让音乐能够与他们相伴。而情境教学, 不失为实现此教学目的的一条有效途径。下面, 以小学音乐为例, 并结合多年教学心得, 对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情境教学做详细的说明与阐述, 祈与同行们探讨。

关键词:小学音乐,情境教学,人物表演,多媒体,生活体验

参考文献

[1]杜磊.小学音乐教学的50个经典案例.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

[2]冯卫东, 王亦晴.情境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初中音乐多种教学情境创设探析 第11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

0123-01

初中音乐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展和延伸其视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情境教学就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方法。以下,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游戏情境、比赛情境和体验式情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创设策略。

一、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如何设置恰当的教学导入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由于学生在理解音乐教学中的音符、节奏和歌唱等内容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引入游戏要素和多媒体资料构建一个有趣的游戏情境,将学生带入教学中来。例如,在教学人音版音乐第九册《赶圩归来啊哩哩》一课时,笔者根据乐曲节奏特点设置“等车”“入座”“下车”三个游戏环节。首先,笔者没有急于讲解歌曲的内容,而是通过多媒体带领学生们进入“找座位”的游戏情境,将教室模拟成一个“候车室”,引入彝族歌曲视频作为背景介绍,展现彝族农家姑娘赶集归来的愉悦、轻快、嬉笑的场景。课堂中明快、活泼、清丽的旋律感染了学生们。其次,笔者抓住视频场景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行节奏和旋律教学。如《赶圩归来啊哩哩》歌曲中的每个段落都出现了“x x x x、x x x、x x x”的节奏,笔者播放歌曲视频的同时将节奏类型写在“车票”上,引导学生进行聆听、辨别,实现“节奏车票”与“音乐座位”的融合,学生从中感悟了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最后,在“找车票”的游戏情境中,笔者引入竹笛这一乐器,每一位“乘客”仔细聆听竹笛演奏,寻找到自己“到站”(竹笛演奏节奏部分)的音乐,实现了音乐教学的强化与升华。这样教学,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在游戏过程中加深了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比赛情境:加深对音乐认知

由于音乐课程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副科”,学生对于音乐知识学习的劲头不足、积极性不高,如何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成为了教师重要的教学目标。而比赛情境的设置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着较大的优势。例如,以人音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影视金曲》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将《影视金曲》单元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模块,组织开展班级“影视金曲知识竞赛”。教师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参赛小组,提供几个影视片段,组织学生利用网络、教材和其他资料进行影视金曲的收集、学习,初步构建起比赛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着,教师将教室布置成《影视金曲知识竞赛》的比赛场地,设置音乐背景、比赛规则,选出几位学生作评委,充分模拟出比赛的氛围,将比赛设置为:自由竞答、PK、抽选题三个部分。教师作为主持人先播放经典影视片段,让学生对影视金曲名称、旋律或者内容进行抢答,营造出竞争的情境。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影视金曲》单元中的经典作品和音乐知识进行强化与学习,加深了对音乐知识的记忆与认知。

三、体验式情境:感悟音乐魅力

音乐是一种审美愉悦的内心体验。在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会将自己的深刻体验融入其中,实现情感的凝练与升华。体验式情境突出了音乐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使得学生充分体验、感受,领悟音乐内容。以人音版七年级上册《船工号子》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们展示了旧时鄂、川、湘地区船夫拉纤的场景,那种艰难、力量、辛苦无不震撼着学生。伴随着《船夫号子》的音乐旋律,学生仿佛身临其中的场景。而后,教师模拟船夫拉纤、拉帆的场景,用固定物、绳子模仿船夫的动作,教师同时播放船夫吹号子、拉纤的视频,引领学生切身感受音乐独特的魅力,构建起了音乐场景体验的过程。最后,教师对《船夫号子》章节的教学进行点题与强化,借助相应的音乐场景和体验感悟,引领学生重新体会与感悟音乐中的思想、感情与心灵体验。

在初中音乐情境教学过程中,游戏情境、比赛情境、体验式情境的多重构建为学生走入音乐世界、感悟音乐作品、升华音乐情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多元化的音乐情境设置中,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深切感悟情感,同时也在独特的心灵体验中提升自己,实现了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创设最佳的音乐课堂教学情境 第12篇

一、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艺术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艺术创造的原型。当然, 音乐也包括在内。针对这样的情形, 教师可以将音乐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到生活中去寻找音乐的影子。在音乐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 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来消除他们对音乐的抵触情绪, 在轻松的环境中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学生一旦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就会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愿望, 全身心投入到音乐学习当中。

比如, 在教唱《丰收歌》的时候, 我就为学生展示了秋季大丰收的景象, 金黄的稻田里, 一株株饱满的稻穗绽放着喜悦的笑脸, 弯着腰、躬着背, 就像一个成功者屹立在你的眼前。雪白的棉花向你频频点头。哪里来的声音呢?噢, 原来是农民伯伯在掰玉米呢!金色的秋天, 丰收的季节, 农民伯伯的脸上露出了甜美的笑容。这样的情境吸引着学生, 不知不觉中, 学生也与农民伯伯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了。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的丰收情境, 在音乐中就会进行更好的体验, 带着情感来学唱这首歌曲, 进而更好地把握与感知歌曲的内涵。

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 既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又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为他们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作好铺垫。所以, 教师不要将学生拘泥于教室, 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走进大自然, 回归生活, 让学生漫步在美好的大自然中, 体会音乐的存在, 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创设愉悦情境, 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励学生、鼓舞学生、唤醒学生, 比向学生传授单调的艺术知识更加重要。因为没有高亢的情绪就不会让人激动, 缺乏主动性也不会将沉睡的人唤醒, 而没有兴奋的精神又怎么能够鼓舞人呢?所以, 在音乐教学中, 要激发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盼着音乐课, 喜欢音乐课。所以在课的开始, 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学习中轻松地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美感。

比如, 在学唱《歌声与微笑》这首歌曲的时候, 我问学生们:“这首歌曲主要歌颂的是什么呢?”学生都知道:“友谊。”我说:“是啊, 这首歌曲语言虽然简洁, 但是寓意却特别深刻, 通过学习, 希望同学们珍惜学生时期的幸福生活, 珍惜同学之间的珍贵友谊。”然后,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从而理解歌词中的思想情感。接着又让学生去分析这首歌曲, 聆听示范演唱, 自己学唱歌曲。最后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 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学生热情高涨, 自觉地结为小组, 有的小组齐唱, 有的小组有领唱, 有的小组男生唱完女生唱, 形式多样, 气氛活跃。所有学生都跃跃欲试, 整个班级都沐浴在温馨、愉快的情境之中。

在小学音乐中, 不乏唱唱跳跳的教学内容, 但是也有些内容比较单调、乏味。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情境, 就会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掌握音乐知识, 即使乏味学生也乐于接受。

三、创设动画情境, 点燃学生的音乐热情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 他们对新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而且, 在学生的眼里, 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有吸引力。多媒体教学, 就能为学生设计出生动、形象而又新颖的动画场景, 将无声的图片变成有声的动画。这样, 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点燃学生的音乐热情。所以,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 巧妙地将多媒体教学运用到课堂之中, 为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的动画情境。

比如, 在教学《牧童之歌》的时候, 我是这样为学生创设情境的:我首先播放了一首学生比较熟悉的《娃哈哈》, 学生边听边唱, 感觉很好。接着我问他们:“同学们, 这是一首新疆民歌, 说到新疆, 你能联想到什么?”学生立刻回答:“葡萄、哈密瓜、舞蹈……”我又继续引导:“其实, 除了这些, 新疆还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 那就是天山牧场, 那里的景致可美啦!下面, 我们就来欣赏一下。”然后我就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关于天山牧区的视频:天山上的白雪, 洁白无瑕, 哺育着草原儿女。牧民们放牧归来, 走进美丽的毡房, 喝着香喷喷的奶茶……学生们很快就陶醉在天山美景之中, 他们的心, 早已飞向了那广阔的牧场之中。

可见, 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设情境, 可以让学生置身其间, 亲身感受歌曲中的意境, 加深对歌曲内容的认识与理解。有了这样的基础, 学生学起来就会非常认真, 曲调也会掌握得比较快。甚至有的学生, 还可以边唱边舞, 释放自己心中的音乐热情。

四、创设表演情境, 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小学生都比较好动, 表现欲也非常强烈。在小学音乐课堂中,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表演情境, 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 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去, 分享快乐, 满足要求。所以,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 不要从头到尾让学生一直坐在那里不动, 他不动并不代表他在认真地听。而是要让学生随着音乐的旋律做出简单的动作, 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加完美。

比如, 在学习《彼得与狼》的时候,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音乐小故事, 音乐之中用自然的音响模拟, 描绘了故事中的情节与角色动态, 学生们对这首音乐都很有兴趣。为了让学生们对各种乐器的音色特征掌握得更加牢固, 对故事中的人物特点了解得更加清楚, 我让学生观看了这个故事的视频, 且在观看的过程中, 让学生边看边模仿有关动物的动作。学生们都很兴奋, 在自己的表演中掌握了音乐知识, 学会了这首歌曲。

学生在进行表演的时候, 心情愉悦, 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而且学生在表演的时候, 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力。学生一边表演, 一边掌握了歌曲的旋律。此时教师在学生们情绪高涨的时候再进行歌词教学, 既轻松又愉快, 很快就学会了这首歌曲。这样的音乐课堂才是有效的音乐课堂, 这样的音乐教学才是成功的音乐教学。

上一篇:递进式教学下一篇:最低工资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