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2024-07-22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精选11篇)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第1篇

一、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是指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其上下游产业和相关支撑机构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高度集聚, 并且通过贸易和非贸易的方式相互紧密联系, 展开专业化的分工协作, 使区域经济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是农业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发展模式。

根据2006年统计的黑龙江垦区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名录来看, 一半左右的垦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都是与农产品加工业密切相关的。另据相关资料统计, 黑龙江垦区目前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0余家, 其中国家级的有5家, 省级的有9家, 垦区级的有11家, 在稻米、油脂、面粉、麦芽、乳品、肉类、医药等行业, 垦区已具备了明显的竞争优势, 像北大荒米业、九三油脂、完达山乳业、北大荒丰缘麦业、北大荒肉业、北大荒麦芽等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国内、东北或者省内同行业的“旗舰”。可以说, 从目前来看, 黑龙江垦区农产品加工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虽然与发达地区相比, 集群发展水平差距还很大, 但不难看出, 黑龙江垦区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必将引领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发展, 进而成为带动垦区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

二、黑龙江垦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产业集群发展层次不高。

目前, 由于黑龙江垦区的产业集群尚处于刚刚形成阶段, 垦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层次还不高, 存在各企业间相互联系比较松散、产业集群的数量较少、规模小等问题。集群内企业由于缺乏相互间的协作, 基本上都是单打独斗, 使得集群还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 因而集群内企业地理上的集中, 却并没有真正带来企业间专业化的分工, 更缺乏生产上的互补性, 各企业在生产上相互独立, 缺乏技术、信息上的交流, 产品趋同现象非常明显, 造成集群内企业间低成本无序的竞争, 集群的集聚效应和各种优势就很难发挥出来, 这既阻碍了大企业的发展, 也阻碍了小企业的发展, 同时妨害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降低了整体的竞争力, 使得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也相对不明显。

(二) 农垦总局的引导作用不足。

由于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在黑龙江垦区出现的时间还比较短, 虽然总局和下面各分局已经意识到了产业集群对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性, 但是对产业集群发展中总局如何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还不明确, 因此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研究, 而且也尚无相应的管理政策和促进措施对产业集群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积极的规划引导, 任由集群随意地发展, 导致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难以发挥。

(三) 集群内部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

同全国农产品加工企业一样, 黑龙江垦区内农产品加工企业除几家大的龙头企业外, 都面临许多深加工技术问题得不到解决, 致使企业缺乏牢固的科技支撑基础;且由于缺乏技术创新意识, 缺乏农产品精深加工的科技人才, 致使相当一部分农产品加工业仍然使用传统的加工方法, 使得集群内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开发程度和综合利用率较低, 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和档次很低, 产品数量和种类都比较少, 最终导致农产品加工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严重制约了垦区该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黑龙江垦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对策

(一) 加大总局对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支持力度。

农垦总局应通过政策、财税等手段,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信息服务的投入,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硬环境;另外, 总局可以通过在技术创新、企业融资、土地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制定专门的支持政策, 来营造一种适合集群发展的软环境, 进而扶持区内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可通过建立合理的制度安排以及学习、交流机制, 引导下属的企业增加企业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 实现公共基础设施、资源、信息和销售渠道的资源共享, 促进企业间的相互交流, 实现垦区内企业相互间的协作, 从而实现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加强企业间的优势互补, 促进集群整体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从国内成功企业的经验来看, 龙头企业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 以龙头企业作为主体能够引导区域内其他企业的发展, 进而形成产业集群。正如前文所提到的, 目前黑龙江垦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内已经拥有了一批基础比较雄厚、成长潜力比较好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技术水平较高、市场占有率较高、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为带动集群内其他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因此, 黑龙江垦区可以以农产品加工业的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增强垦区企业竞争力, 进而带动其他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我们知道, 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 仅仅依靠龙头企业独立作战而缺乏中小企业的支持很难形成强大的集聚力量来发展壮大产业集群。由前文可知, 黑龙江垦区并不缺乏大的企业, 然而, 为大企业起到补充和辅助作用的中小企业却发展不足。

由于农产品加工业自身利润薄、收入低的特点, 使得没有获得垦区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的绝大部分加工技术与设备比较落后, 生产效率低, 发展后劲不足, 再加上底子薄、资金不足, 很难形成坚实的技术支撑, 由于这类企业规模小, 且属于非国有企业, 很难吸引技术和产品研发人才加入, 从而更加恶化了这些企业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前景;由于产品科技含量低、深加工产品较少, 产品的档次上不去, 又很难吸引消费者, 进而妨碍了其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这将进一步阻碍垦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因此, 垦区应在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同时加大财政、税收和融资等领域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倾斜力度, 完善和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四) 培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垦区内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应与相关大学院校或科研部门加强合作, 同时加强企业自身研发中心的建设和技术人才的引进, 切实做到把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和项目转化成为现实的产品, 促进企业自身的产品升级换代、提高竞争力的同时, 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 大力发展垦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提高整体竞争力。

(五) 创建区域品牌。

区域品牌一旦形成, 将比企业品牌具有更广泛、更持续的品牌效应。区域品牌通过其自身的效应将增加整个集群产品的销售量, 从总体上提升群内企业, 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 降低产业集群内部的交易成本, 增强同集群外其他企业的竞争力, 带动群内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进而带动集群的发展, 提高整个集群内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目前, 黑龙江垦区企业中已经形成了较具影响力的“九三”、“北大荒”、“完达山”知名品牌。今后, 黑龙江垦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可以进一步通过农垦总局、行业协会、特别是新闻媒体的支持下, 以已有的企业品牌为基础, 在市场上打响区域品牌来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总之,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黑龙江垦区在构建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时应根据自身具有知名品牌龙头企业的特点和总局与企业具有从属关系的有利条件出发, 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和引导, 通过协调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扶持中小企业、培养自主创新和创建区域品牌等角度来发展黑龙江垦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摘要:黑龙江垦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 使得垦区实现了从出卖农产品初级品向出卖农产品加工产品的转型。但是, 目前黑龙江垦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对此, 黑龙江农垦总局应该加大力度整合区内外资源, 引导区内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 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区内中小企业, 以企业创新、打造区域品牌和企业间相互协作为手段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

关键词:黑龙江垦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区域品牌

参考文献

[1]韩志营.黑龙江垦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彰显优势.ht t p://bdh.chi nafarm.com.cn.2006-04-05.

[2]尹成杰.新阶段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及其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 2006 (3) :4-7.

[3]尹晶, 许惠渊.以区域品牌为导向发展地方产业集群——以嵊州领带产业集群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 :72-75.

[4]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沧县小枣加工产业集群简介 第2篇

沧县位于河北省东部,环绕沧州市,总面积1527平方公里,耕地122万亩,辖19个乡镇,517个行政村,总人口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2万人。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完成财政收入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沧县是金丝小枣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好的生产基地县,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被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评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沧县金丝小枣品质独特,在世博会、全国林业博览会、全国红枣交易会等国内外大型展评会上屡获金奖。全县枣树面积60多万亩,红枣常年产量20万吨、产值超10亿元,约占农业总收入的40%,集中产区枣收入占农业总收的90%,全县三分之一的群众靠小枣实现了小康。2008年被沧县省政府确定为“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县”。

一、夯实基础,为产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沧县金丝小枣中外驰名,但如果质量没有保障,消费者和收购商仍然不会买账。为了保住金丝小枣这块“金字招牌”,沧县积极从品种改良入手,加快小枣品种结构的优化升级。1987年,沧县兴建了全国首家金丝小枣良繁基地——沧县金丝小枣良繁场,目前基地内已收集优良品种330个,其中小枣品种51个,培育出的枣脆王、金丝丰等品种在全

国红枣交易会上获两金、两银。先后选育审定了10个小枣优良品种在沧县大面积推广,品种结构逐步优化。

为提高小枣的质量和效益,沧县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完善、推广了最适合沧县生产实际的“金丝小枣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枣产品质量标准,建立了从种子、苗木、肥料、农药到小枣加工、冷藏、运输等方面的系统的标准化体系,确保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可依。县级建立了4个示范乡镇、8个示范村,每个乡镇都在本乡抓出亮点,示范区全方位推广“金丝小枣标准化管理技术规程”,试验应用新技术、新农药,严格按规程统一组织生产,示范区生产的金丝小枣质量高,大部分已达到无公害和绿色果品标准,售价高出市场价30—50%,使枣农的收入大大增加。

为了给标准化生产提供组织保证,县还组建了红枣产业协会等组织,乡、村共建有各类枣业协会55个。这些组织帮助枣农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了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沧县朴寺红枣专业合作社组织枣农统一剪枝、统一浇水、统一施肥、统一灭虫、统一采摘、统一销售的一条龙服务,提高了标准化管理水平,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枣果质量,生产的枣果被美国沃尔玛公司选定为优质农产品进行销售。

二、做强龙头,为产业振兴提供牵引动力

壮龙头,做强加工产业。坚持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推进红枣产业集群战略的“火车头”,全县拥有各类小枣加工企

业、摊点500余家,年产量4.2万吨,消耗小枣4.6万吨,可实现销售收入达16.9亿元。产业优势突出,集聚效应明显,形成了以全国最大的沧州红枣批发市场为中心,好想你、沛然、欧亚匡、全鑫、枣香村等多家加工规模型企业为侧翼的网状式产业集群格局,辐射带动泊头、献县、盐山等周边县市发展小枣产业。全部加工企业中,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6家,3000-5000万元的13家,1000—3000万元的23家,1000万元以下的400余家。发展潜力巨大,拥有红枣市场、沛然、好想你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欧亚匡、全鑫等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有68家小枣加工企业获QS食品安全认证。积极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发展。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若干政策的规定》等有关文件,在取消和简化各种审批手续的同时,不断从财政、金融、用水用电等多方面向龙头企业倾斜。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积极协调金融部门,为龙头企业争取贷款,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发展。

抓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产业集群战略的“推进器”,强化招商引资,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多元投入,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对固定资产投资1000以上的新建项目,都有专人跟踪落实,帮助企业解决各类筹建事宜。2008年以来,通过吸引外资或加快企业内部扩张等方式,沧县新建或扩建投资超10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项目18个,其中枣产业

化项目10个。河南奥星集团投资1.2亿元的好想你枣制品加工项目、投资2000万元的崔尔庄枣业公司7000吨红枣保鲜库项目、投资1500万元的全鑫食品公司枣制品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投资1500万元的欧亚匡公司枣制品深加工项目业已开工建设,沧县催生的一大批项目为红枣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源动力。

活流通,加快市场建设。沧县拥有全国最大的红枣批发市场,该市场始建于1996年,目前已成为集网上交易、电子汇兑、饮食住宿、枣品储藏及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市场,年交易量达7亿公斤,交易额30亿元。市场主体由交易区、红枣加工区、信息服务区、储运区组成,建有封闭式钢瓦交易大棚28000平方米,产品主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以及东南亚6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投资5000万元进行三期市场的建设,红枣市场的作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市场软件建设进一步完善,建成了信息网络和检疫检测两大系统,开设了中国枣网和枣智能专家系统,长驻客商达2000人,是全国81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市场之一。

创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为鼓励企业创立品牌,提升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县政府制定出台了扶持加工企业争创名牌的相关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实施品牌化经营,提升产品档次。目前,全县注册农产品商标57个,其中枣产品32个。“沧县金丝小枣”证明商标和“沧州金丝小枣”地理标志产

品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沛然”、“枣树园”等品牌获得省著名商标,“沛然”、“枣树园”、“高川”等品牌枣制品分别打入了“沃尔玛”、“麦得龙”等国际、国内大型超市,并远销韩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好想你”公司已开设了33个连锁专卖店,遍布本市及省内其它地市。沧县金丝红枣业专业合作社“凤巢枣果”,成功入选2008年北京奥运会专供果品,获得推荐产品二等奖。此外,“御封”、“绿晶”、“金枣庄”等一大批枣制品也深受广大用户和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三、建设园区,为产业提升搭建平台

为进一步集群企业和实现规模效应,沧县规划建设了红枣加工园区。园区选址在红枣中心腹地崔尔庄镇,规划总面积600亩,聘请省规划设计院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分设综合服务区、加工区、交易区、研发区等区域布局。园区专门成立了管委会,本着“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集群发展、统一管理”的原则,加快园区建设步伐。2008年以来,累计完成投资650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投资150万元填平园区闲置砖厂窑坑,新增建设用地200亩;投资120万元铺设排水管道,硬化园区内道路;拆除原有小企业、小作坊35个,拆除面积1.9万平方米。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26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完成投资额7.2亿元。

远看枣乡千顷绿,近看枝头万点红。沧县红枣产业正以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第3篇

[关键词]企业增强实力政府引导扶持中介集聚

秭归县的食品加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速度较快,形成了较强的发展优势,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具有一定基础。“民以食为天”,既说明了食品加工产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显示了食品加工产业具有区别于其他工业的特殊性,食品产业要形成集群优势,还存在较多的制约因素,如何突破阻力加快产业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秭归县食品加工业产业已具备一定的产业集群基础

1、产业规模逐渐壮大

近几年来,秭归县的食品加工企业利用鲜果、蔬菜、生猪、魔芋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食品加工产业规模总体上呈不断增长的态势。一是总体规模不断增长。2008年,全县7家规模食品加工企业共实现总产值4.09亿元,同比增长8.31%,占规模企业的16.06%,实现税金1097万元,同比增长37.12%,占规模企业的9.87%,实现出口交货值1.56亿元,占全县出口交货值的41.52%,实现外贸出口978万元,占全县外贸出口的97.22%。从业人员956人。二是企业实力不断增强。2008年,全县产值过亿元食品加工企业达到2家,帝元罐头实现产值1.56亿元,维维乳业实现产值1.01亿元。帝元罐头完成出口交货值15635万元,自营出口达到978万美元。生产各类罐头28128吨,在全省食品罐头行业居第一位;豆类罐头出口量占同类产品国内出口量的50%,规模居全国首位。食品加工企业已成为全县的重要支柱产业,更是全县外贸出口的“顶梁柱”。

2、产品种类初成系列

秭归县食品工业的产品涵盖了肉制品、罐头、乳制品、酒类、蔬菜制品、调味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薯类食品、其他食品共九大类,占全部食品分类二十八大类的32,14%。按贮藏方法划分,全县食品工业的产品包括罐头食品、脱水干制食品、冷冻食品、腌渍食品、烟熏食品,种类比较丰富。从原材料来看,蔬菜制品占39%,乳制品占24%,肉制品占20%,魔芋制品占12%。各企业也日益注重新产品开发,帝元罐头产品有豆类、番茄类、蔬菜类、水果类、食用菌类、调味类六大系列四十多个品种。屈姑食品开发的罐头、酱腌菜、淀粉、香熏腊味、山野菜五个系列四十余个品种,还有魔芋粉丝、白酒等多种产品,产品品种逐渐丰富。

3、产业带动力开始显现

秭归县的食品产业是直接以鲜活农产品为原材料,带动了全县蔬菜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对蔬菜和魔芋种植、生猪养殖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经济实力增强,也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繁荣。正富丰食品和花蕾魔芋公司年消耗魔鲜芋8200吨,直接为农民提供收入1640万元。在加工企业的带动下,全县魔芋种植从零星种植发展到25000亩。帝元罐头年加工四季豆4000吨,四季豆种植基地从300亩发展到2000亩,每年为农民提供现金300多万元。猪肉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带动了高山、半高山40000余户农民从事生猪养殖,2008年惠农公司生产猪肉制品6300吨,消耗生猪70000头,为农民提供收入5000多万元。食品加工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运输业、服务业等的发展。

4、产业集群发展的资源与要素条件基本形成

一是发展食品加工产业具有资源优势。秭归县县通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基本形成了高山蔬菜和魔芋、中山茶叶和板栗、低山柑桔的多种经济作物基地化格局,已建成稳定的产业基地近40万多亩,其中柑桔13万亩,年产柑桔12000万公斤,茶叶3.1万亩,年产干茶70万公斤,板栗7.5万亩,年产板栗200万公斤,魔芋20400亩,年产魔芋1500万公斤,商品蔬菜6万亩,年产商品蔬菜9000万公斤,黄姜12400亩;年产黄姜1800万公斤,脱毒马铃薯5万亩,年产马铃薯7500万公斤。2008年全县农产品商品量47万吨,其中蔬菜22万吨,柑桔产量14万吨。发展食品加工产业资源丰富。

二是发展食品加工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近十年来,秭归县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培育了一批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帝元罐头、维维乳业、惠农食品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行业发展规律有了一定程度的把握,在全国甚至国外占有稳定的销售市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批熟悉市场的营销人员,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逐步形成了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食品加工产业的条件逐步成熟。

三是发展食品加工产业形成了较好的外部环境。由于食品加工业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民收入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国务院于2008年的1号文件《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发展的意见》中强调: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经营,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抓紧研究完善农产品加工税收政策,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健康发展。秭归县委县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如《关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等,全县形成了发展食品加工产业的共识。

二、秭归县食品产业集群形成尚任重道远

1、产业内在市场风险特殊

一是具有明显的农业特性。食品工业不但具有一般工业企业的特性,同时还具有自然风险和季产年销等明显的农业特性,对原料的采购、加工、流通都不同于其他行业,流动资金使用集中、量大、季节性强等特点明显。二是存在“小事酿大祸”风险,受舆论影响巨大。食品产业关系人民的健康生命安全,企业在原材料、生产、包装、流通等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均可导致企业的消亡,“陈馅月饼”事件让冠生园陷入困境,而“三聚腈胺”事件不仅让三鹿集团毁于一旦,更让消费者丧失了喝牛奶的信心,使整个乳制品市场长时间处于经济的“寒冬”。

2、产业人才资源极度缺乏

经营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技术人才缺乏是秭归县规模企业的通病,食品专业技术人才更是奇缺,全县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现有职工956人,专业技术人员19人,食品专业毕业的技术人才2人,与全县食品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另外,秭归县的食品加工企业大多是出口企业,出口报关人才、国际贸易人才稀缺。由于食品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不能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技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的企业产品技术难关难以攻克,缺乏主导产品;有的企业虽然开发出多种产品,但是由于没有技术力量支持,产品不能大规模生产,不能转化成商品,企业不能实现真正的效益。由于国际贸易人才、海关报关人才缺乏,出口企业只能请中介机构代理,对市场变化不能快速反

应,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各类人才缺乏是秭归县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的“软肋”。

3、产品结构档次有待提升

秭归县食品产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逐步调整,形成了以蔬菜、畜产品、魔芋加工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产品包含豆类、番茄类、蔬菜类、水果类、食用菌类、调味类、酱腌菜七大系列五十种成品食品罐头,香熏腊味、山野菜、魔芋三个系列的三十多个品种的半成品菜。从加工程度来看,全县食品工业产品原料初、粗加工多,初级产品多,大多是中、低档产品;深、精加工少,下游产品少,缺乏高档、尖端产品。以魔芋制品为例,魔芋可制成100多种产品,加工可达12个层次,而我县的魔芋产品仅2种,3个加工层次。从产品增值率来看,我县食品加工企业食品加工增值仅为20%~100%,而发达企业食品加工可增值3~10倍。从品牌建设来看,7家食品企业中,“省著名商标”“名牌”均是空白,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有机食品认证均为零。总之,秭归县的食品工业产品普遍质量和档次不高、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产品竞争力不强,缺乏名品、精品、主导产品,产品结构不够合理,市场竞争力不强,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低。

4、市场结构比较单一

秭归县的食品工业产品销管情况较好,2008年,食品加工企业的产销率达到99%。从食品加工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来看,外销与内销的比例是31:19,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仍在国内。从产品出口地区来看,我县食品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按贸易额依次排序为:德国、阿联酋、也门、科威特、美国。

从单个企业来看,食品工业企业存在市场单一化的现象,惠农食品、维维乳业、正富丰食品、花蕾魔芋、屈姑食品的产品都在国内销售,而帝元的产品全部出口,市场的单一性客观上增加了企业的风险。特别是帝元罐头公司产品100%的出口,容易受到贸易壁垒、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和打击。2006年10月底起,欧委会对从中国进口的制作或保藏的柑桔类水果发起反倾销程序立案,限制我国柑桔类产品的进口。2006年以前,桔子罐头是帝元公司的主导产品,2007年桔子罐头失去了销售市场,秭归县没有一家企业生产桔子罐头。

三、关于秭归县产业集群建设的对策建议

1、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增强食品产业综合实力

食品产业的发展依赖于企业的实力,而扩大实力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做大做强企业。只有做大做强食品加工企业,才能增强食品产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产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1)制定企业战略规划,明确发展方向

企业要健康成长,发展是硬道理,战略是关键。企业要在风云变幻和竞争激烈的经营环境中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就必须站在战略的角度审视企业的发展前途,制定明确的企业长远战略目标,正确地确立企业发展方向,选择企业合适的经营领域或产品市场领域,从而更好地把握外部环境所提供的机会,增强企业经营活动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在企业总体战略目标指导下,企业每个成长时期都应制定与其外部环境相适应的一系列子战略目标,并与总体战略相一致,企业才能有步骤、有计划、有规律的发展。企业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减少或避免投资失误,降低决策风险,摆脱各种抑制成长的因素。

(2)以人才为重点,培植产业发展的动力源

秭归县食品产业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突破人才要素的制约。一是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企业要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本的观念,从根本上改变家族式企业的管理办法,建立起科学管理制度,形成有利于人才尤其是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大胆创新的制度,实现从个体户到企业家的转变。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团队综合素质。目前,由于我县食品产业革命的人才奇缺,培养人才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应借大学生就业难之机,从大专院校和人力资源市场引进一批优秀食品工程类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建立专家型人才队伍。三是建立有效的人才管理办法。企业必须建立一整套从人才进入到人才退出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对人才的激励应采用多种方法、多种措施,在物质激励的同时能够和晋升、休假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以满足人才的多方面需求,为员工提供持续培训和教育,使人才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更新,使人才素质跟上国际发展要求,跟上企业发展要求。

(3)以科技创新为中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食品产业长远发展必须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一是与高校合作,扩大产业领域。与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的业务合作关系,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优势为依托,以企业在资金、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实力为基础,将科研优势迅速转化为企业的产品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企业新产品开发和产品品质的提升。二是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营造自主创新良好环境。企业要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鼓励全员参与自主创新,形成了人人参与自主创新,注重科研开发的良好氛围,真正实现了“生产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的良性循环。三是强化品牌建设。立足于企业自身优势,积极引进先进生产和加工技术,实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着眼于新产品、新包装、新风味的开发,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的原则,集中力量抓好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质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加强现有产品品牌的包装、推广和管理,以质量高、风味好、形象佳,提高知名度、增加美誉度、树立信誉度,防止假劣产品品牌冒用,真正树起深受消费者欢迎的食品品牌。

(4)以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建立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要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注意从源头抓起,生产绿色、环保、无污染、安全的产品。一是营造和优化绿色生态。围绕食品原料基地,有效解决环境污染和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实现食品原料基地化、技术生态化、过程清洁化和产品无害化。二是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绿色产品。严格按照绿色产品的标准体系、质量监督检测体系、质量认证体系、标准推广体系,加快研发真正无公害、无污染、质量稳定、营养结构更加合理的绿色产品。三是加强产品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加快推行良好生产操作规范(GM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认证(HACCP认证),和ISO9000族系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认证,建立有效的质量可追溯制度。

(5)以市场管理为先导,拓宽消费市场

食品加工企业要改变市场单一化的局面,既要重视国内市场的发展,也要注重国际市场的开拓,还要接受新的市场理念、领悟新的营销思想、运用现代市场营销手段。充分利用社会信息网络、有实绩的市场调研机构和企业信息系统,不断分析研究市场需求的新变化,重视城市的连锁超市和大卖场的食品销售动态,关注现代物流配送产业的发展及电子商务的走向,通过现代物流配送、网上交易、替代营销等先进手段,扩大我县食品加工业的市场影响力,铸造良好的食品加工业形象。

2、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促进食品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发展食品加工业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部门要发挥引导、协调、监督作用,强化政策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食品风险预警机制,为食品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搭建平台。

(1)强化措施,培植食品产业龙头

加大政策支持。一是给予财税政策扶持。对全县重点食品加工企业,可用足用活现有的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电力扶持基金、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各项政策扶持资金,在财力和政策允许的权限内减免企业所得税。二是在信贷政策上给予扶持。金融部门应按照国办发[2002]62号文件精神,对食品企业贷款“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合理贷款期限”。三是在投资政策上支持龙头企业。充分集聚农业、工业、林业、商品基地、农业综合开发等专项资金,投向食品企业或与龙头企业相关的农产品基地投放。通过政府投入降低农业生产者的成本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从而提高食品加工企业的竞争力。

(2)强化配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要加强产业基地建设。按照“依托自然资源优势确定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建立生产基地”的思路,实行优势产业集中布局,重点发展蔬菜、魔芋、生猪、柑桔四个主导产业,建设一批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努力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加大对农产品品牌培植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各界申报四大主导产业农产品品牌。抓住和用好机遇,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向上申报无公害产品优势产业项目。 二是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国家争取流通现代化国债贴息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资金,按照蔬菜、柑桔、魔芋的分布格局,重点在杨林、郭家坝、沙镇溪、磨坪建设一批规模大、档次较高、集约型的大型冷库,不断完善大型农产品包装、加工、储藏、运输等配套设施功能,为食品加工业提供优质、安全、稳定的原材料。

(3)强化监督,建立食品风险预警机制

一是完善食品工业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充分发挥现有质检机构的作用,拓展其检测范围,鼓励县质检中心开展本地食品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快速、便携、精确的检验检测技术体系,全面提高我县食品工业检验检测的能力。二是建立健全食品工业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全面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研究食品安全诚信的评价指标,建立食品安全诚信监控网络,营造“重质量安全,守行业诚信”的氛围。三是建立风险体系。把县内所有食品工业企业、食品加工产品全部纳入监测范围,从原材料到生产、储存、运输、包装等影响食品安全的各个环节开展风险监测,通过动态收集食品安全信息,实现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和早处理。

3、发挥中介组织的集聚作用,促进食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中介组织(主要是专业合作社、协会)是食品加工产业发展中重要的一环,他既是与企业对等的独立法人,同时又是多个农户组成的合作组织,对组织中的农户有较大的影响力,是企业与农民合作的纽带、桥梁。

宁夏枸杞加工业产业集群研究 第4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宁夏枸杞,主导因素

一、宁夏枸杞加工业产业集群的现状

在宁夏“优质名牌枸杞基地建设”、“无公害枸杞行动计划”和“枸杞南移工程”等项目的推动下, 宁夏枸杞产业迅速发展, 基本形成了以宁夏中宁为核心, 清水河流域和贺兰山东麓为两翼的区域布局和规模发展格局。截至到2007年年底, 全区拥有各类从事枸杞干果、酒、药、汁、粉、糖、茶、饮料以及保健品等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企业100多家, 形成了宁夏红、圣杞乐、早康等规模加工企业50家。这100多家枸杞加工企业大多分布在种植枸杞的核心地中宁及其两翼, 地理上相互靠近, 同处于枸杞加工这一特定的产业领域, 初步形成了宁夏枸杞加工产业集群的雏形。同时, 宁夏枸杞市场营销网络建设速度加快、质量提高、功能增强, 宁夏中宁县已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然而据统计, 我国关于枸杞收获、加工和储藏的研究文献仅占枸杞研究文献生物及农业类的7%, 其中关于宁夏枸杞加工类的文献更是少之又少。枸杞产业是宁夏的特色优势产业, 2007年全区枸杞种植面积突破50万亩, 达到50.9万亩, 产量7000万公斤, 其产量占全国枸杞产量的65%, 枸杞加工企业产值21亿多元。在枸杞加工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 宁夏杞农亩均收入超过4000元。可见, 宁夏枸杞加工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远远跟不上其现实经济的发展速度。鉴于此, 有必要分析宁夏枸杞加工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并且提出适当的产业发展建议。

二、相关文献介绍

在论述宁夏枸杞加工业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前, 先介绍一下牛定炜的《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研究》的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原理。他在这篇论文中认为, 对于安定区马铃薯加工业产业集群来说, 规模经济、分工经济和网络联系是其竞争优势的三个主要方面。他从资源主导下的集群初育期着手, 着重分析了这一时期产业集群发育的主导因素。通过类似的方法研究了市场主导下的集群发展期和技术主导下的集群升级期, 其中借鉴兰州大学高红霞教授对产业集群市场主体培育示意图和产业主要生产链的研究思路。具体到研究枸杞加工来说, 研究枸杞加工与研究马铃薯加工有相似的方法。本文在阐述宁夏枸杞加工产业集群形成机制时, 借鉴了他的研究方法, 并且结合宁夏枸杞加工的具体特点, 探讨宁夏枸杞加工业产业集群在培育期、起飞期以及腾飞期的主导因素, 并且构建了基本关系示意图、产业链示意图。

三、宁夏枸杞加工业产业集群形成机制

规模经济、分工经济和网络联系是其竞争优势的三个主要来源。它的产业集群演化过程表现为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分工的逐渐深化、企业协作的不断加强。宁夏地处西北内陆, 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其对外联系不便、社会环境较为封闭, 对该地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而言, 模仿创新、低成本的要素组合以及政府的制度支持等因素也是其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由于不同阶段的不同驱动机制, 宁夏枸杞加工业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可分为资源主导下的集群培育期、市场主导下的集群起飞期和技术主导下的集群腾飞期。

(一) 资源主导下的集群培育期

由于宁夏具有适宜枸杞大面积、高品质种植的气候、土壤和耕作习惯等要素相对于其它区域是稀缺的、难以模仿的和不可替代的, 因而具有一定的价值。故而这些本地特有的价值要素有可能吸引其它可移动的要素向该地聚集。在市场竞争环境下, 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一些企业开始在宁夏交通便利同时易于收购枸杞的地区建立工厂生产枸杞干果、枸杞酒、枸杞饮料等产品, 使得相互关联、配套产品甚至于相互竞争的众多小企业集聚到特定的区域, 从而形成了初级的产业集群, 而企业可以通过集聚获得分散状态下难以取得的经济效益。在此阶段, 企业的集聚还只是空间上的集中布局, 企业之间基本上没有建立起太强的产业关联和分工协作关系, 企业间的联系还处于弱联系的水平, 集群处于一种地理空间上的集中、产业关联上的离散状态, 企业集聚效应还没有真正充分发挥出来。集群的基本联系如图1所示。

农户和家庭作坊之间、企业与家庭作坊之间有相对较强的联系, 而农户和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间均没有较强的联系。随着培育阶段的深入, 区域内生产同类型产品不断增加, 集群的形态初步显现, 集群皱形初步形成。

(二) 市场主导下的集群起飞期

随着培育期企业的发展以及盈利, 区域的引力作用不断增强, 集聚作用越来越强烈, 大量的枸杞加工企业在该区域聚集。鉴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散决策的特性, 以企业家为代表的企业在有限理性、不完全信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条件下, 只有通过创新和承担风险来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促使企业成为市场主体, 参与市场竞争, 这一过程如图2。

因为远距离的协作不利于节省彼此间物质和信息交换的费用, 更不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 故而此种协作分工更多的体现为同一地域———宁夏枸杞主产区集聚, 一方面与同一产品企业集聚, 另一方面与枸杞加工产业链 (如图3) 上的各环节企业集聚。同类产品生产企业的协作使得整个集群内部的生产规模扩大, 企业保持或提高市场份额, 取得更大的利润, 整个行业的生产率得以提高, 内部单位产品生产的长期平均成本降低, 实现了规模基础上的收益递增, 对于单个企业而言就获得了外部规模经济;同时在此集群内部, 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的企业进行专业化的分工, 专门从事某一产品的生产或某一部分的价值增值活动, 然后再与其他企业协同参与整个价值链的增值活动, 一起组成一个地方生产系统, 加速集群的形成。这一阶段, 集群的基本联系如图4。集群内部枸杞加工企业之间按照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建立强联系合作网络, 既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同时也促进显性知识的快速转移和模仿, 迅速提高了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三) 技术主导下的集群腾飞期

宁夏枸杞加工产业集群进入腾飞期后, 枸杞加工企业的数量快速增加, 鉴于集群内部的强联系促使企业间互相学习加快, 呈现出明显的企业之间的同质性, 彼此之间竞争趋于激烈, 主要产品趋于雷同。企业为保证自己生产线能够全力运转, 不至于在枸杞上市的淡季没有原料供应, 同时更重要的是保证自己企业的产品品质稳定, 各个企业在当地政府的牵头下与农户合作建立无公害绿色枸杞种植基地, 当地的农技站负责技术培训, 相关科研机构予以指导。在解决了原料的高品质供给之后, 企业为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而进行技术升级, 获得更大的利润, 从而使整个产业集群进行产业升级。在此阶段枸杞加工产业集群的基本关系如图4。

在腾飞期宁夏枸杞加工产业集群经过迅速扩张, 集群企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 企业之间的分化亦比较明显, 强者越强, 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成为集群核心企业。个别企业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研究并形成强联系;同时通过引进外资、合作投资、技术入股、校企合作等方式向产业链下游拓展升值空间。除此外, 核心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使其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

四、宁夏枸杞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建议

(一) 加强宁夏枸杞加工的基础研究

加大力度挖掘宁夏枸杞的增值潜力, 摆脱原先落后的加工生产销售模式, 进一步加强对枸杞优良品系的选育, 确保品种比较优势的发挥, 并积极开展同区内外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 成立专门课题组, 采用现代育种技术, 进行优良果用、药用、菜用及加工专用品种的选育, 加强对枸杞保鲜贮藏、加工技术的开发研究。

(二) 营造良好的企业家环境

产业集群的创新活力源于本地企业家精神以及行为主体的互动的联系。宁夏枸杞加工产业集群企业的发展壮大更是依赖这些熟悉当地枸杞产业文化和风俗习惯又掌握整个枸杞产业发展动向的懂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同时, 外来投资的企业家为宁夏枸杞加工产业集群带来了新技术和管理经验, 是集群升级不可缺少的因素。积极引导企业家自己组织自己的宁夏枸杞加工产业协会, 为彼此交流信息搭建平台, 创建社会网络体系, 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 使企业边界模糊。

(三) 适时升级产业集群整体产业结构

宁夏枸杞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价段, 若不及时进行产业集群升级,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竞争会更加激烈, 彼此压价逐底的现象将不可避免, 将迫使企业不顾社会责任, 不顾环境污染和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而一味降低生产成本, 由此导致整个宁夏枸杞加工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结束。为使宁夏枸杞加工产业集群不陷入这恶性竞争循环之中, 采取如下措施: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在岗培训。优化融资渠道。组织科研调查人员对枸杞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行及时调查。不断投入资金研究新的枸杞加工工艺, 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强枸杞食品安全卫生的监督管理, 促进枸杞食品出口, 为枸杞加工企业积累产业升级资金。

(四) 健全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

宁夏枸杞加工产业集群应当本着“加强村级、完善乡级、突破区级、发展民办”和“进一步突出龙头企业服务”的指导方针, 大力推广以社区合作服务为主体、专业合作服务为补充的模式, 农民技术协会和专业协会相配套模式, “公司+农户”模式和民办专业协会模式, 特别要发挥宁夏枸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特殊作用, 通过不断调整、改造和完善, 为宁夏枸杞加工产业化经营提供及时有效、配套齐备的专业化、系列化、全程化服务。同时, 建立与枸杞加工产业相关的中介机构, 比如枸杞质量检测中心、枸杞产业信息中心等。

参考文献

[1]王缉慈.创新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1) .

[2]高磊.宁夏枸杞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07 (5) .

[3]张红燕, 王盾.国内枸杞研究文献的计量统计分析[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1 (4) .

[4]牛定炜.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研究——以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加工产业为例.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西北师范大学, 2008.

[5]赫晓辉.宁夏枸杞产业面对的挑战与发展对策[J].区域经济, 2003 (9) .

[6]宋周莺, 刘卫东, 刘毅.产业集群研究进展探讨[J].经济地理, 2007 (2) .

[7]吴晓军.论产业集群对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的意义[J].江西社学, 2003 (8) .

农产品加工产业调研报告 第5篇

农副产品加工业是指以农业生产的动植物产品及其物料进行加工的工业,按加工对象分,我县农产品加工业主要有粮、油、棉加工、禽畜产品加工、膨化食品加工、白酒及保健产品加工、饲料加工及其他等七类。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14年3月底,全县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5家,占全县规上工业 17 %,完成总产值6.36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7 %,增加值1.35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14.8 %。2013年完成总产值29.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7 %,实现增加值6.5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15 %,二、产业特点

我县农产品加工业主要产品为初次级产品,价格较低,经济总量主要靠产品数量带动,产品市场主要是国家政策性储备和本县及周边地区,企业发展速度不快,财政贡献较小(除白酒类外)。

1、粮棉油加工类:在产企业6家、停产企业1家,原料80%左右产自本地,原料的价格影响不大,其产品主要市场来自国家政策性储备,总量变化不大,发展平稳。

2、禽畜产品加工类:在产企业4家,原材料40%左右源自本地基地,购买原材料价格受市场供需因素影响较大,近年来企业主要投入在基地建设上,企业有发展,但速度低于全县平均增长速度。

3、膨化食品类:在产企业5家、停产企业2家,原材料、市场

基本在外,产品更新较快,市场因素影响较大,企业技改投入、产品研发投入较大,2013年及今年增速明显放缓。

4、保健食品类,在产企业2家,原材料产自本地约30 %左右,市场在外,企业技改投入较大,市场全景看好,发展速度较快。

5、白酒类:在产企业2家,原材料来自外地,市场主要在本县及周边地区,发展速度较快,财政贡献较大

6、饲料加工,在产企业1家,原材料80 %来自本地,市场本县及周边地区,生产规模受销售半径影响,发展平缓。

7、其他类:在产企业2家,主要是自来水企业。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我县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不快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企业经营理念的原因、市场供求的原因和对企业的引导和支持的原因,这些因素的影响使企业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

1、生产规模较小加工能力不强。企业普遍存在起点低、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市场占有量小,主要产品很大程度上还处于生产原料半成品和初级产品,产业链条短,骨干企业带动性不强,粮食基本上是稻米加工,棉、菜籽油基本是初榨油和散装油,禽畜产品基本是简单分割分装,膨化食品、白酒等产品面对的也基本是低收入人群,水产蔬菜、水果等加工几近空白。

2、人才缺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特色农产品不突出。由于人才缺乏,企业缺乏技术支撑,核心技术靠与外商协作,缺乏自我创新能力,从而导致加工粗放、工艺落后。如我县膨化食品加工业2010

年前后在本省乃至华东地区均有一定影响和市场占有率,由于缺乏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逐年在开始萎缩。

3、企业原材料缺乏稳定的保障,消耗外地的企业原材料,与当地农民利益联系不密切,乡镇及农民对企业认知程度不高,对地产品销售没有积极性。消耗本地原材料的企业,原材料供应基本上是小商小畈销售给企业,企业与农民之间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严重缺乏专业化、标准化、优质化原材料基地。

4、支持服务企业体系不强,一是标准化建设滞后,质量检测、质量认证、食品研发中心服务有限;二是技术保障体系不健全,缺乏技术手段和农产品加工相结合的体制、机制,技术对企业的贡献率低;三是信息化服务不强,没有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服务平台;四是融资渠道不畅,农产品加工企业,季节性融资量大的特点明显,而企业可供银行抵押的抵押物(主要是企业主土地证、房产证)单一,抵押物评估较低,授信额度较小,加之审批手续繁琐,难以满足企业季节性强资金量大的需求;五是物流滞后,农产品集聚,抛装较多,乡村道路普遍较窄,超高、超宽、超重的限制对企业影响较大。

四、建议

1、优化培育原材料基地,充分发挥我县水稻、油菜籽、水产品养殖、经果林种植等农产品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等政策支持,统一品种,优化和扩大种、养规模,探索完善“企业+协会+基地+农户”利益联动机制,使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有稳定可靠优质的原材料来源,把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优

势。

2、加大培育地域特色产品和品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以技术标准、健康标准、食品安全、产品标识为特点的农产品加工产品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品牌效应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尤为突出,一是要引导企业加强自主研发的同时,培养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通过研发增加技术储备,通过创立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二是要利用周边县市大公司大企业的幅射作用,引导企业与大公司、大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密切合作与交流,在绿化食品、有机食品、保健食品上下功夫。

3、加速农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转型升级正在由数量增长向提高内在质量和品种种类方向发展,我县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应在强基固本的基础上,着眼于现有的农产品资源优势,进行深加工,加大招引和支持现有企业力度,在粮油加工上向糠油、棉油、菜油脂化方向发展,并加大对棉短绒、油泥、饼粕等副产品的开发利用,在禽畜加工上向肉松、肉脯、罐头速冻及熟食制品方向发展,在蜂产品上着力推进功能性健康、营养、保健产品开发,在水产品、果蔬(葡萄)的深加工上,加大相关加工企业的招引力度,填补现有空白。

4、加强支持服务,解决企业困难。农副产品加工与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息息相关,也是省对我县工业经济考核的唯一产业,在支持扶持上应给予重点倾斜,一是在招商引资考核上适当提高农产品加工招商项目投资系数;二是在项目用地上优先安排我县优势农产品加工项目;三是在金融服务体系考核上单列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额栏

目,增加对适度放宽农产品加工企业担保抵押条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等考核内容;四是在服务中心开设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质量、安全认证窗口,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五是增加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技改投资、市场拓展等奖补资金;六是开设我县农副产品网络信息服务平台。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第6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工业设计;产业集群;创新模式

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工业产业化格局的形成,需要从创新发展中来提升产业竞争力。我国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在创新意识、创新设计能力上总体不足。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基于工业产品设计创新集群建设,为工业设计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广大中小企业工业设计创新提供了新的再造思路。

一、当前中小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主要问题

随着设计理念及设计管理国际化趋势的推进,当前多数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设计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念落后,影响创新思维的转变,特别是工业产品设计师乐于仿造,追求形式变化而缺乏创新力度更新,对自我产品设计产权保护意识不够,缺乏品牌意识,无法实现产品创新设计科学决策。二是设计师资及开发能力欠缺,特别是缺乏设计团队,各类产品设计同质化问题严重,导致设计水平陷入低层次恶意竞争局面。三是缺乏对产品设计品牌及知名度建设,尤其是忽视产品设计营销传播,如缺乏整体性设计规划、缺乏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度分析、缺乏目标市场的挖掘,缺乏营销方式的创新,对产品设计传播过度、力度不足等。

二、产业集群导向下对工业设计创新机制的影响

产业集群是基于特定区域,围绕产业共同性、互补性来实现企业、公司、科研机构、支撑体系的地域化聚集,作为一种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化对于实现工业产品设计产业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提供了服务载体。由于工业设计本身具有一定的商业性、规模性和组织性,隶属于工业生产性服务体系中,其核心是基于文化和创意,融合设计资源、设计教育、设计创意、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因此,从中小企业工业产品设计创新机制构建上,立足产业集群,从高度专业化分工、社会化竞合关系搭建上来实现集群化发展,整合工业设计公司、企业、高校及企业相关链企业,从人才、资金、市场、信息、营销等方面形成创新型综合体,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挥产业集群的载体与组织优势,将工业设计创新作为系统化、群体化活动,实现集群内高度集中、集群外完善支撑体现,克服中小企业在工业设计创新上的人、财、物等资源的不足,充分发挥工业设计创新的有效组织方式。二是实现对集群内各类专业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如通过分工与协作来提升设计资源配置集聚效用;通过集体学习机制形成互动式、开放式创新机制;通过集群化来降低中小企业工业设计创新成本;通过集群化实现工业产品设计创新的快速转移和协同发展。

三、基于产业集群来搭建中小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新模式

(一)政府在产业集群中的导向作用。从工业设计市场发展到设计产业成熟度研究,政府在工业设计产业发展规划、创新观念交流及产业化运作模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政产学研新模式的构建。其具体措施有几点:一是结合地域实际打造特色工业产品设计创新聚集区,营造设计创新特色,实现工业设计各主体的相对集中;二是围绕政府导向来完善工业产品设计创新服务平台,尤其是构建设计资源数据库,从工业设计人才、工业设计设施及教育培养体系上来搭建;三是积极协同工业产品设计创新力量,加大科研开发力度,特别是借鉴国外设计产业成功经验,推进设计产业集群化发展;四是立足区域工业基础,创建中小企业设计产业孵化基地,搭建工业设计咨询、融资等服务平台。

(三)依托市场来驱动产业技巧创新模式的稳定发展。中小企业在打造自身产品设计品牌与影响力上,必然需要从设计咨询与服务、品牌形象设计、品牌营销和传播等领域,依托设计产业集群优势,在政府的导向下,积极融入市场,特别是在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从保护知识产权、规范设计市场良性发展上,发挥市场在产业集群中的积极推动力,促进集群化、规模化、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广东省石材加工产业已经形成集群 第7篇

从广州乘长途汽车沿324国道向西运行, 在肇庆高要市到云浮市罗定段的沿途近百里道路两旁, 密布着大小石材加工企业和商家近4 000多家, 各商家店铺整洁地摆放着黑、红、绿、白、紫等各色光彩夺目的石质板材、荒料及以石材为主要原料的各类盆景、艺术品等, 琳琅满目、奇光异彩, 让人目不暇接。这就是近年来我国广东省云浮市建成的国内最大的石材加工产业集群一角。据介绍, 该产业集群每年石材加工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一, 品种之多也是全国第一, 出口量居全国第二。这个号称我国的“百里石材加工长廓”的产业集群, 是广东省云浮市最重要的经济支柱, 对云浮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摘自中国建材网)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第8篇

迈克尔·波特提出,产业集群(Clusters)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是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1]。目前中国的大多数产业集群具备相当优越的产业集群资源优势,但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各类产品之间缺乏较高的关联程度,各种资源要素之间尚未形成高耦合性、高系统性,无法带来集群和企业的规模效益和范围效益,使得集群的经营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阶段。因此,如何充分利用集群产业链上业已具备的各种产品资源,通过创新性、系统性地整合优化产品组合,提升集群产品品牌竞争力,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福建省安溪茶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包含了茶叶生产、茶产品销售、包装印刷、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观光旅游、教育培训等一系列相关行业。该集群茶叶企业众多,同样面临着产品同质化严重、产业资源整合能力有限等问题。本文将首先提出产业集群产品组合模式的模型,以茶产业集群为例进行阐释,在探讨茶产品内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茶产业集群产品组合的具体模式。

2 产业集群产品组合模式模型的提出

基于集群边界[1]中产业集群跨越产业和机构的各种联系和协同性,本文的集群产品组合模式的模型设计如下:集群中有N个组织机构,包括企业、行业协会、培训学校、生产基地、旅游公司等,每个组织的核心产品线中包含n个产品。横向上看,这些产品线构成了集群产品组合的宽度,纵向来看,组织中丰富的产品数量构成了产品组合的长度。所有组织提供的各类产品组合则成为该集群的产品组合模式。模型如图1所示。下文将通过安溪铁观音茶产业集群的产品组合模式进一步解释该模型图。

3 安溪茶产业集群产品组合模式的基础条件分析

本文先对安溪茶产业集群各种与茶产品组合相关的资源要素进行分析,包括多层次的茶产品模式及该集群中的一些优势基础条件,这些要素构成了该集群产品组合模式的基础。

3.1 茶产品的五个层次

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产品是指为留意、获取、使用或消费以满足某种欲望和需要而提供给市场的包括物品、服务、人员、地点、组织和观念,并包括核心产品、一般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五个层次[2]。因此本文认为,茶产品是指以提升竞争力为目标,企业能够提供给市场满足消费者多种需求,有形的、无形的与茶相关的商品。茶产品的范围包括茶叶、茶饮料、茶籽等核心产品,以及期望与附加衍生品如茶具、茶点、茶食、茶俗文化旅游、茶艺礼品等,更包括茶叶作为文化载体的本身,带给消费者的文化体验、价值观选择、情感寄托和品味象征等形式的潜在产品。茶产品层次模型如图2所示。

3.2 安溪茶产业集群优势条件分析

安溪茶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和组织在位置上具有相近性,相互独立而又非正式联盟,它们间的重复性交换有利于更好的协作和信任[3],使集群成为一种富有活力、效率、有效性和灵活性等优势的组织形式。具体表现如下。

3.2.1 产业链完善,组织机构齐全

安溪茶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茶叶种植、包装印刷、礼俗餐饮、教育培训、度假旅游等一系列相关行业的发展,产业链上各类组织较为齐全。

首先,目前安溪有各类茶叶加工企业530多家,其中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占10%,包括全国最大的乌龙茶精制厂安溪茶厂有限公司,以及福建省十佳龙头企业之一的中国茶都。同时还有许多以茶叶连锁销售为主,兼售茶具茶食的茶叶企业,如八马茶业、铁观音集团、日香茶业、华祥苑、魏氏茗茶、三和茶业等。其次,安溪于2004年成立了县茶叶协会,它是由安溪县及安溪人在外从事茶叶生产、加工、流通、科研、教学、监督、管理的法人和自然人自愿结成的地方性、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由它发起组建了45家茶业专业合作社,在茶叶主产区推广“种植大户—规模制茶—专业经商”的模式,促进茶业集约化生产[4]。再次,安溪旅游局和旅游公司非常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安溪现拥有国家级旅游区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4处,已初步形成“县城大龙湖水面旅游、凤山森林公园旅游、清水岩宗教朝圣旅游、中国茶都茶文化旅游、龙门生态旅游”等五大旅游体系,茶文化旅游专线被列为中国三大茶文化黄金旅游线路之一[4]。最后,集茶叶种植、加工、科研、包装、茶园管理、市场营销、茶文化与旅游、茶叶连锁管理等为一体的茶技培训学校,也为丰富和扩展安溪茶产业集群产品组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得天独厚的产业环境、众多组织机构的支撑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安溪茶产品组合的深度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3.2.2 产品线及线内产品项目丰富

首先是茶业企业。八马茶业、中闽魏氏、三和茗茶、华祥苑等茶企均拥有产品线8条以上。著名茶企“华祥苑”公司,光铁观音产品线就有“钓鱼台铁观音系列”、“皇家礼铁观音系列”、“英伦风尚系列”、“陈年铁观音系列”、“清香型铁观音系列”等11个产品类别;茶食品产品线有“铁观音海苔酥”、“铁观音花生轧糖”、“铁观音瓜仁酥”、“中秋月饼系列”等共30项产品;而茶具类产品线则有“儒士茶器”、“14K华彩鎏金系列”、“陶器系列”、“琉璃系列”、“烧水壶系列”、“茶盘系列”等10个产品项。其他茶企的产品线也相当丰富,产品项目众多,为不同的产品组合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次是茶业旅游资源项目。以茶文化为特色的旅游项目包括中国茶都、茶叶大观园、特产城、大龙湖、凤山公园、品种园、茶作坊、茶艺表演厅、茶餐厅、茶叶博物馆、铁观音探源地、高山生态观光园等;以青少年和企业团队为目标市场的休闲度假旅游的项目有温泉世界、天湖(理源)旅游休闲中心、志闽生态旅游园、尤俊农耕文化园等;以历史、宗教朝圣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则有洪恩岩、玉湖殿、泰山岩、太王陵威镇庙、东岳寺城隍庙、相第府衙群,魁斗佛仔格和金谷东溪等[5]。

再次具有茶乡特色的美食产品项目。它们以旅游酒店、茶叶庄园、美食园、美食街、特色乡村、特色农家乐为依托,提供茶饭、茶菜品、茶叶粥、茶甜品、名小吃等地方特色的美食产品。

3.2.3 具有良好的集群品牌优势

安溪茶产业集群的品牌是集群内众多组织、机构在对茶产品长期的生产经营中积累形成的,具有为外部购买者、合作者以及其他相关者所广泛认可的知名度、美誉度的名称和标识[6] ,是一个公共物品。它是实现集群产品组合模式的基础条件之一,更是产品深度开发和整体开发的灵魂。安溪铁观音荣获“福建省改革开放三十年最具影响力贡献力品牌”,入选“福建省十大名片”和“2008年度影响世界中国力量品牌500强”,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茶文化)之乡”。良好的集群品牌声誉建立起来后能够为各企业、各机构所共享,在进行集群产品组合开发时,强势的集群品牌能够将对产品形成整合的合力,消费者会对各种产品组合产生整体认同感,使得安溪茶产业集群产品组合模式的实现具备现实的可能性。

4 基于茶产业集群优势条件的产品组合开发模式

基于影响消费者购买心理和连续购买行为模式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行为因素和经济因素对营销策略的作用,茶产品组合的开发不仅是对各种茶产品的打包,也不是简单的产品组合分配的设计,而是在产品的五个层次概念尤其是产品附加值概念的层面深入挖掘,以茶本身的饮用价值、保健价值、文化价值、收藏价值、社交价值为依托,对一切关联的优势要素进行整合,开发出涵盖茶饮、茶艺、茶具、餐饮娱乐、茶技培训、体验旅游、商贸购物等一系列的产品组合,这同时需要产业集群中各种机构和组织间高度的联系和协同性。因此,安溪铁观音茶集群的产品是一种组合型的整体产品,在集群中需要依靠各企业和机构资源之间的协同作用来实现整体性开发。

基于上述思路,本文对茶集群产品组合的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性构想。如图3所示,横向组合(即组合宽度)包括茶叶企业、茶具公司、茶参观、旅游公司等的核心产品线。纵向组合(即组合长度)包括横向层面各产品线所包涵的子项目,如茶叶产品包含的炭香型铁观音、清香型铁观音、花茶烘焙式的乌龙茶等项目;茶文化旅游产品包括的名山胜水、茶礼俗、茶歌舞、主体度假村、茶博园等项目。横向与纵向的产品组合构成了安溪茶产业集群整体的产品组合模式。

5 结论与启示

产业集群的产品组合模式的实现,需要完善的产业链、功能齐全的组织机构及丰富的产品资源。更重要的是打造集群内部合作机制,形成良性循环的沟通平台。该平台的建设需要地方政府规制、行业监督、产业沟通平台、区域绿色品牌共造、区域学习与创新等5个条件因子[7]的共同作用,在集群升级的过程中形成良性运作,增强自我强化机制。以安溪茶产业集群为例,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实现集群产品组合模式。

5.1 地方政府层面:产业整合,打造品牌,创新系统

站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角度,要深度整合集群现有资源,着力提升集群的档次,完善企业和其他组织获取公共物品的途径。

首先,政府要通过产业整合,为企业、公共部门、非政府组织创造对话和交流的平台,发挥行业协会“准政府”的作用,加强彼此之间的联合,创造一种成熟的相互信任的联系,形成良好的产业互助循环模式。比如共同探讨发掘有关茶产品的资源,共同开发新产品或产品组合、共同开拓一个新市场、共同承担产品重组和创新的风险等。

其次要打造集群区域绿色品牌。一方面政府要进行区域绿色品牌的营销,宣传“安溪铁观音,和谐健康新生活”的品牌核心价值,采取迎合消费者整体需求的营销策略,让消费者在衣、食、住、行、娱、旅、购、学等全方面体验铁观音独特的“绿色”魅力,满足五个层次的产品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茶产品质量认证和检验,提高茶产品的绿色生态含量,使茶产业集群的升级建立在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资源和谐发展的基础上。

最后要完善集群创新支持系统。政府出资兴办技术创新机构,投入启动资金、研发资金和行政经费,免费提供办公场所,为集群内企业提供特殊的公共服务,使创新成果为所有集群中的企业所共享。同时搭建集群内部的信息共享平台,让各类机构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产业内部信息,迅速找到合作创新的切入点,实现知识资源优势的互补,使得知识转移和合作成为集群创新的桥梁[8]。

5.2 企业层面:发挥优势,双赢合作

跨越产业和机构的各种联系和协同性使企业成为集群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企业要转变观念,首先盘点目前自身优势资源,确定发展的战略目标,积极参与集群内合作,从集群中选择适合当前发展水平的合作伙伴,通过优势互补,开发出创新的产品组合形式,实现双赢开发,让集群的力量带动企业共同进步与成长。集群中发展较快、凝聚力较强的强势企业,如“八马”、“华祥苑”、“中闽魏氏”等,应充当各企业的纽带,吸引为主导产业提供支持与辅助服务的企业和组织,如包装公司、糕点制作企业、旅游公司、茶主题餐馆、茶技培训学校等,结成战略合作同盟,增强集群的聚集效应。实力较弱的中小型企业,应将生产经营的重心放在一两项核心的产品上,进行产品的异化开发,向集群产业链提供独一无二的产品,才能突出重围,构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摘要:基于集群中跨越产业和机构的各种联系和协同性,首先提出了集群产品组合模式的模型。接着以安溪铁观音茶产业集群为例,在探讨该集群产品组合模式优势条件的基础上,阐述了该集群的产品组合模式,并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望能对产业集群如何整合资源、创新集群产品组合模式有所借鉴。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第9篇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错位发展

仙洪试验区包括仙桃市、洪湖市、监利县的14个乡镇 (办事处、管理区、工业园区) 407个村, 区内共有19.78万户, 75.45万人, 66.48万亩耕地以及31.99万亩养殖水面。这一区域地处江汉平原腹地, 集水网湖区、粮食主产区于一身, 也是优质水稻、水产、畜禽板块集中生产基地。

在试验区内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集群来带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是必由之路。在试验区内应依据各自原有发展基础和特色资源进行重新整合, 实现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集群错位发展。这样, 一方面有利于仙洪试验区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 能更有效率的配置资源。另一方面, 可以弱化试验区内的两市一县的原有行政区划特征, 有利于试验区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来布局农业产业结构。

一、仙洪试验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集群的优势分析

1、产业优势。

湖北历来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 素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 主要农产品产量位于全国前列, 淡水水产品产量位于全国第一。仙洪试验区地处江汉平原腹地, 是湖北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仙洪试验区集水网湖区和粮食主产区于一身, 是中部地区优质水稻、水产、畜禽等农产品的集中生产基地。

2、技术优势。

湖北省内科研院所和著名高校密集, 不仅在农业经济、农业技术以及农业管理方面拥有一支具备雄厚科研实力的专家和学者队伍, 还在循环经济农业园建设、农业观光区建设、工农业合作建设等跨学科交流方面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目前, 湖北从事农业科研开发的高级人才达1600多人, 农业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第5位。湖北省的研发能力为仙洪试验区农产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3、合作优势。

仙洪试验区的建立打破了行政地域的限制, 将仙桃、洪湖、监利等三市县连点成片, 点面结合, 成为全国第一个综合性的跨区域的新农村建设试验区, 可以充分发挥出合作优势。近些年, 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主要是办点试验, 但是这些试点由于面积小、地点分散以及财力、物力上的限制等原因, 往往缺乏长远的全方位的发展规划, 难以形成大气候。仙洪试验区的设计有利于统筹谋划, 整合资源, 发挥规模集聚效应,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各个试验点各自为战的弊端, 打破行政区域和部门的界限。

二、主要依托洪湖水资源优势, 发展水产品加工业集群

洪湖是湖北省最大的淡水湖, 也是全国第七大淡水湖。洪湖市水产品资源十分丰富, 被誉为“全国淡水产品第一县市”。依托水资源优势和现有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 仙洪试验区应主要依托洪湖重点发展水产品加工业集群。

洪湖按照“依托园区抓招商, 产业聚集上规模”的目标定位, 以产业园为招商主阵地和主平台, 加大了对外招商引资力度, 并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的意见》和《水产品加工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大力开展产业特色招商。德炎、井力、晨光是第一批进驻园区的水产品加工企业, 他们依托洪湖得天独厚的水产品优势和园区良好的创业环境, 相继发展成为洪湖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 园区产业集聚的效应进一步凸现, 新发、老曹家、得记食品等企业也先后落户开发区, 现已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水产品加工支柱产业群, 年农产品加工生产能力35万吨, 其中水产品加工生产能力20万吨。

三、主要依托监利优质水稻生产资源, 发展粮食深加工产业集群

监利县地势平坦, 是典型的平原地形。地面海拔高度在23.5—30.5米之间, 高差仅7米。南部长江沿岸, 北部东荆河沿岸和西部较高, 中间和东部属于湖洼地带, 低于西面和南北两侧地区, 高低相差6米左右, 自然形成撮箕型, 宜排灌和水利。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监利一直是湖北省的粮食种植大县和优质水稻种植基地。

依托当地优质水稻种植资源, 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产业集群, 是监利和仙洪试验区的优化选择。粮食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成功。目前监利县拥有粮食加工企业103家,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4家, 拥有福娃、华田、恒泰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2家, 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粮食深加工体系。新沟镇是监利县粮食深加工产业园核心, 园中的福娃集团是全国首批151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现有固定资产总额2.5亿元, 年产值20.9亿元。

四、主要依托仙桃现代畜牧业发展优势, 发展生态环保型畜牧业集群

近年来, 仙桃市坚持高规格、可持续、高效益的生态环保型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方向, 以创建畜牧大市为契机, 着力做大了优质生猪、良种蛋鸡、江汉土鸡、良种蛋鸭、朗德鹅五大板块, 不断提高规模化、标准化、环保化、小区化、产业化生产经营水平, 形成了初具特色的生态环保型畜牧产业, 推动了仙桃畜牧业高速健康发展。仙桃市应在此基础上, 着力发展生态环保型畜牧业集群。

五、加快仙洪试验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加快仙洪试验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 对于湖北省新农村建设具有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 也对湖北省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提升湖北省农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 湖北省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的相关政策, 明确提出了仙洪试验区要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集群, 努力构建仙洪试验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发展战略的制定无疑对推动仙洪试验区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机遇。针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特点, 试验区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以加快推动集群发展。

1、加强集群发展的投资环境建设。

随着集群的不断壮大, 集群效应的作用会吸引区域外企业不断涌入。大量企业的涌入会对电力、道路、水、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长。为此, 仙洪试验区的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做好集群的整体发展规划, 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提供完善的硬件设施。同时, 政府应加大投资软环境的建设力度。重点是要做好市场秩序的维护, 特别是要通过设立联合商品质量检测机构, 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与销售等措施, 维护集群品牌形象。

2、健全中介组织, 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服务。发

达国家行业管理的经验证明, 各类协会、学会组织, 是规范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沟通的中介组织, 是行业自己的组织。

仙洪试验区地方政府首先要通过政府引导, 建立各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规范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 如管理决策支持、新技术支持、市场信息分析、人才培训、财务管理、融资、法律服务等方面的中介服务;其次要建立创业服务中心, 依托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和创投基金, 兴办能够为创业者提供共用技术开发平台的专业技术孵化器, 为处于种子和创建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提供孵化器功能;再次建立教育培训体系, 为集群内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最后完善集群中间产品市场体系, 强化相关融资网络系统和拓展外销网络。

3、构建集群科技创新平台, 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

创新网络。在企业集群中构建有效的科技创新平台, 是实施基于企业集群的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切入点。作为企业集群科技创新平台的核心, 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重点建设。不同的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可以根据自身产业特点选择科技创新中心的不同组建方式, 既可以通过集群内相关行动主体共同组建科技开发中心, 也可依托集群内某大型企业的研发中心。政府通过对影响企业集群发展的某些基础性科研、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的扶持, 既可促进企业集群的发展, 也可体现国家科技战略规划。产业集群中不同行动主体的积极参与而形成的有力的科技创新网络, 是集群科技创新平台进行有效运作的关键。其中, 院校源源不断地提供科技创新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思想, 为科技创新培养人才, 为集群内科技创新人才更新知识;科技服务机构提供了科技发展的国内外前沿信息, 可以减少科技创新中不必要的重复, 从而有效地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企业及时地应用科技创新成果, 是集群科技创新的源动力, 直接拉动着集群的科技创新水平。

对产品“鲜活”要求高, 市场变化快是农产品生产的特点。针对行业特点, 农产品加工业集群的发展应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创新:首先是安全生产的技术创新。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 创新生产工艺和技术, 避免农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污染问题。其次要重视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品种和技术的创新, 对传统优势农作物进行生物技术改良等。通过生物技术, 改良特色农产品的营养成份, 适应市场变化。最后是创新物流网络。农产品对“鲜活”的要求高, 创新物流网络, 缩短物流时间, 降低物流成本应该是农产品加工业集群的永恒主题。

4、致力于集群的品牌营销。

集群的品牌效应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集群的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 更形象、直接, 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 更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 它使每个企业都能受益。但是集群的品牌营销费用的投入过大, 单个企业的财力有限而不愿积极参入与投入, 再加上还存在着搭便车的机会, 所以企业对集群品牌营销的积极性普遍不高。长此以往, 不利于区域内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目前在试验区内, 有“蛋中之王”美誉的沙湖红心盐蛋, 有“水中软体黄金”美誉的美国匙吻鲟、中华绒毛蟹、黄鳝、黄古、鳗鱼、鳜鱼等水族”等精品。为此, 政府应该积极组织集群内企业, 形成区域营销的公共政策, 提升它们基于特色的集群专业形象, 从而加快集群发展。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2]王缉慈:地方产业集群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 2002 (3) .

[3]朱英明:产业集群研究述评[J].经济评论, 2003 (3) .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第10篇

一、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大量发达国家经历的城镇化实践过程推动了城镇化理论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围绕城镇化相关主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如城镇化的定义与发展模式、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影响城市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因素等。[1]在此我们主要关注和总结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相关研究。

就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而言, 学者们提出了不同观点。Weber (1909) 认为城市产业的聚集性构成了城市化的基本动力。Perroux (1950) 的“增长极理论”和Myrdal (1957) 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从城市增长方面指出了城市化的倾向, 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托达罗模型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方面分析了城市化的根本动力。钱纳里[2]发现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 工业化不断演进从而导致产业结构转变, 带动城镇化程度的提高。顾朝明[3]进一步总结得出工业化的发展及其产业结构的演进是发达国家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源的结论, 认为其主要机制在于: (1) 在互惠的社会中, 交换是在无权力约束的情形下展开的, 城市的分布和发展主要由人口基础决定; (2) 当生产活动增加, 剩余产品出现后, 平等主义被等级体系取代, 其特征是军事和宗教功能在城市中出现; (3) 为鼓励增长, 贸易变得重要。如第三次社会分工产生, 以货币为中心的交换系统在城市发展起来, 城市的贸易功能开始出现; (4) 全球城镇化的重商主义、资本主义开始发展, 城市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 进入殖民主义时期。刘传江[4]则突出强调了制度安排与变迁的重要性, 认为产业结构的非农化转换、经济要素在不同产业及地域间的流动、相关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是影响和决定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关键要素, 并概括了制度安排与变迁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1) 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产出水平的提高, 使农业除满足自身需要外, 还能为非农生产和城市化健康发展提供推力; (2) 促进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和非农化, 为吸收农业剩余创造必要拉力; (3) 使农业部门的要素流出推力和非农部门的要素流入拉力形成合力; (4) 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房地产的开发, 以满足城市非农产业和人口集聚的现实需要。

就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而言, 覃成林 (2001) 提出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就是市场机制, 城镇化的演变受市场规律的支配, 市场机制主导了城镇化的进程;胡顺延等 (2002) 认为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分别是初级、中级、高级阶段的城镇化动力;丁兴标和朱佩明 (2002) 论述了中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认为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实现现代化的顺序是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 工业化一定会导致城镇化的推进, 但工业化并不一定需要农村工业化的实现;孙中和[5]在总结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的基础上, 提出农村工业化推进、比较利益驱动、农业剩余贡献和制度变迁促进等四个因素构成了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仇保兴[6]从分析影响中小城市竞争力的产业组织和城市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入手, 利用自组织原理阐述城市内部企业集群和城市外部的城市集群的发展演进规律, 证明不同规模的城镇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集群结构, 阐明了集群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推动力;官锡强 (2007) 认为农村城镇化可将农业产业集群、工业产业集群、第三产业集群作为基础, 但以工业化带动农村城镇化是东部大多数地区所走的城镇化道路, 他在分析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基础上, 提出农业产业集群是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直接导因和动力, 西部地区要加速城镇化进程应以农业产业集群为依托。与将城镇产生和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简单归因于分工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相异, 苏雪串 (2004) 、曹宗平 (2009) 提出城镇是城镇经济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载体, 是聚集经济及其社会承担者存在的空间组织形式, 集聚经济是城镇化的更深层次的动力机制, 是准确解释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因。

二、农产品加工业及其集群化发展研究

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 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支柱。中国目前无论是农村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还是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都偏高, 在此背景下通过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集群发展带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无疑是符合现实国情的发展道路。[7]

国外对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研究经历了从起步到逐渐深入的历程, 研究视角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一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地位研究。Lauschner (1980) 提出农产品加工业是对农业的加强和延伸后最有朝气的产业部门的理论, 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Araujo (1983) 认为农产品加工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是农业工业化的发展基础。Thomas&Christopher (2000) 在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发展背景下, 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意义, 提出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有利于解决就业、贫困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Lazarus (2002) 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对美国明尼苏达州的食品加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前向和后向关联进行分析, 表明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对增加就业和人均收入具有推动作用。二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Austin (1981) 从市场、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加工业自身三个方面分析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Brown (1994) 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原料供应、投资使用、企业管理和社会评价等问题。三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组织模式的研究。Henderson (1999) 描述了工业化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组织和行为的主要趋势。Hunt (2005) 分析了农产品加工业的供应链。俄克拉荷马商务部 (2005) 把集群活动概括为农业生产、农业支持和增值加工。

针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及其集群化发展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就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而言, 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区域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裴长洪, 1998;黄祖辉和张昱, 2002;陈卫平和赵彦云, 2005;刘静等, 2005;刘彩云等, 2007;杨兴龙, 2009;苏李和臧日宏, 2010;赵海和张照新, 2012) ;二是针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阶段及发展对策研究 (张明林等, 2006;李崇光和张润清, 2007;秦建军等, 2009;史芹, 2010) 。就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而言, 学者们普遍认为农产品加工业集聚能够形成强劲而持续的竞争优势 (王国扣和戴相朝, 2011) , 应科学选择农产品加工业集群模式 (胡坤和项喜章, 2011) , 注重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识别 (程玉桂, 2012) , 分析农产品加工集群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要素、集群的集聚效应, 并针对性的制定有关政策 (乔朋华和王维, 2011;卢凤君, 2008;路江涌和陶志刚, 2007;何秀丽, 2010;苏李, 2011) 。

三、产业集群与农村城镇化互动发展关系

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与产业集群的成长密切相关, [8]产业集群的成长和发展有效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 [9]同时, 城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层次提升和竞争力提高。[10]已有众多学者对产业集群和农村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发展关系进行了理论阐述和实证分析。

经济增长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11]因而相当部分研究主要关注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即集群的经济增长效应。Austin (1981) 认为集群式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有效带动农业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Glaeser et al. (1992) 、Henderson et al. (1995) 指出集聚经济是城市中产业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来源。Fujita&Thisse (1996) 提出产业集群可以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原因。Quah (2001) 研究发现了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向关系。Ciccone[12]以欧洲5个国家的就业密度、劳动生产率为研究对象, 发现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积极的影响。Martin&Ottaviano[13]认为, 产业集群有利于降低区域的创新成本, 而创新成本的降低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周兵和蒲勇健 (2003) 在Solow-Swan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产业集群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模型, 认为产业集群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从而提高人均产出水平。徐维祥等[14,15]从产业集群的社会网络新视角探讨区域产业集群成长在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绩效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徐景峰[16]使用12个制造业的数据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有正的促进作用, 但贡献不是很大。

与此同时, 不少学者认为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潘云辉和史晋川 (2001) 对浙江不同地区的的产业集群发展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认为产业集群发展和城镇化发展具有相互推动作用。李铁立和李诚固 (2003) 认为产业集群化发展有利于区域内生产要素的聚集, 而生产要素的聚集又会形成对相关产业如服务业的发展需求, 从而推动城镇化发展。何静 (2004) 从共振效应的角度对产业集群和城镇化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作出了理论解释;马春辉和仇保兴 (2004) 通过对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案例分析, 认为产业集群对于城镇化的发展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发展产业集群是实现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途径之一。官锡强 (2007) 指出农业产业集群是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直接导因。徐维祥 (2009) 认为不同地区应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来选择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如专业市场为对接平台的产业集群、外商投资的产业集群、内生特色产业集群等。宋瑜[17]认为农村龙头企业集聚有利于推动城镇化进程。

四、简评

国内外学者对城镇化动力机制的认识虽然在角度上存在差异, 但仍有一些共性。从一般规律来看, 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18]同时, 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离不开产业的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提升, 而集聚经济、制度变迁等因素实际上都可以归结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动力。[19]

对农产品加工业及其集群发展的研究主要涉及到集群竞争力、主导产业选择、产业集聚、集群识别、发展模式等方面。农产品加工业集聚能够形成强劲而持续的竞争优势, 依托区域农业优势, 以集群的方式来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是学者们的普遍共识。应针对农产品加工集群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要素、集群的集聚效应来科学制定有关政策, 加快农产品加工业集群的发展。[20]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关系的研究已经有了不少的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 也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但这些研究仅着眼于通过指向不明的产业集群来带动城镇化的推进, 较少联系我国农业和城镇化发展的现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即如何通过利用区域农业优势,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集群来推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21]今后应重点研究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农产品加工业集群的识别、测度与形成路径, 即采用区位商分析、多元聚类法和网络流法等产业集群识别方法, 分析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和特点, 识别不同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业集群主导产业, 探讨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合理布局。其次是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机理, 即借鉴农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特别是系统动力学理论, 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制度背景尤其是农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分析农产品加工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主要机理。最后是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化及城镇化发展经验, 即分析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化与乡村城镇化的发展经验, 为中国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及城镇化互动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摘要:按照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思路, 通过对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化发展、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关系等三个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和评论, 归纳提炼出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产业集群和城镇化之间存在较强的互动关系、通过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化发展来推动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是现实选择的重要观点, 并指出农产品加工业集群的识别、测度与形成路径, 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机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第11篇

2010年以来, 中国的粮食进口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并且10年来首次从美国大量进口玉米。据农业部统计数据, 2010年上半年, 中国谷物进口量为248.4万t, 同比增长60.7%;谷物净进口182.0万t, 同比扩大1.2倍。

分析人士指出,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尤其是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肉、蛋、奶、鱼等动物性蛋白食品消费量未来将迅速增长, 这会导致消耗更多的饲料粮, 从而极大改变当前粮食的供求状况。

随着部分农产品进口量增加、自给率下降, 国际市场价格对国内的渗透影响也越来越大, 加之游资炒作, 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加剧, 也将影响中国农业的正常生产和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 中国粮食与农产品要尽快改变散、弱、小、分散的格局, 争取打造出强势的国际品牌、国内名牌, 形成产业集群。2010年9月29日重庆最大的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重庆市农产品 (集团) 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10多个涉农企业将成为农产品集团控股的子公司和紧密层企业。1 000多个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近千个农产品经营网点、30个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通过资产连接或业务合作, 成为松散层企业和农产品集团的经营网络。

寿光蔬菜模式谋局全国。据媒体报道, 香港中信国际出资50亿元、泰国正大集团出资100亿元, 联合其他几家国际知名资本, 与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联合创立新公司蒙源集团。报道中援引该公司一高管的介绍, 未来蒙源集团旗下将包括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山东豪源实业集团以及北川维斯特农业科技集团。其中, 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已确定2011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山东豪源实业已于2010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显然全国范围内, 农产品产业整合的步伐明显加快, 强强联合, 产业投资, 规模化现代农业凸显了产业集群的轮廓。在整个农业产业版图上, 上游、中游、下游的纵向资源整合, 还有各产业细分的横向联合, 都在向农产品产业集群发展、沿着产业链条延伸。现代大农业作为中国未来经济版图上的重中之重, 也是未来最具潜力、最具投资价值的产业之一。无论是深加工还是流通环节, 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渠道洗牌——潜在大市场

首当其冲, 电子商务成了传统流通渠道重新洗牌的利器。电子商务特点之一就是没有国界的市场, 以消费者为主导的服务方式。网络上“大狗、小狗”都要叫, 企业甚至是个人, 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低廉的营销成本, 可以节省大量的广告支出、店面资金和人工成本。调查表明, 网上促销的成本是直邮促销的1/3, 传统广告的1/8。还可以对某些业务量小的顾客 (长尾顾客) 进行“一对一”有效关注。

电子商务服务业正在走出启蒙期, 并始终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各省市批准设立了一批农交所或电子交易市场, 如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商品交易所、上海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河北大宗商品市场等, 全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开始通过这些平台大量进入国内一线特大城市, 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和细分市场。

中粮我买网, 又被网友称为豪门电子商务, 这个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勺”的B2C模式的食品购物企业, 从一亮相的气场, 似乎就在告诉业界——我买网要做最大的食品B2C网站, 这也让中粮我买网致力于打造中粮集团网络零售航母的形象深入人心。

在网购人群已突破1.4亿、电子商务市场仍在不断扩大的形势下, 中粮我买网经典营销案例开始让众多B2C商家对“EROI” (数字化时代投资回报率) 有了新的认识, 对整个B2C商家的网络营销也将起到很强的示范效应。

电子商务现状与趋势

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 世界互联网络使用人数达到18.02亿人, 全球电子商务用户数达到6.24亿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 截至2010年6月31日, 中国网民数达到4.4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达31.8%。从发展速度上看, 商务交易类应用遥遥领先, 平均年增幅达到68%。其中, 网络支付的使用率达到24.5%;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9 406万人, 年增幅高达80.9%, 是用户增长最快的网络应用。

2009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6 707亿元, 同比增长15.0%;其中, 大中型工业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4 480亿元,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9 900亿元, 网络购物交易额达到2 327亿元。

上一篇:降本增效管理下一篇:写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