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基础训练范文

2024-07-10

芭蕾基础训练范文(精选12篇)

芭蕾基础训练 第1篇

近几年兴起了一项以改善人的形体为指向的健身运动———芭蕾形体训练, 受到人们, 特别是女性的追求和喜爱。以往人们提到芭蕾, 都认为“有条件的”人才能练芭蕾, 因为芭蕾对人的身体条件有着极高的要求, 不是一般人都能练的。也确实如此, 完美的体态是成为芭蕾舞者的首要条件, 芭蕾舞者要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 较强的技术技巧能力, 以及较强的表现力。但是为什么芭蕾形体训练会受到人们的热情追捧呢?芭蕾基础训练与芭蕾形体训练有哪些不同之处呢?本文通过围绕芭蕾两种不同训练方式展开论述, 阐述了芭蕾基础训练与芭蕾形体训练的区别与目的。

一、芭蕾基础训练的意义

它主要以培养有较好的身体素质、较强的技术技巧能力、较好的表现力的芭蕾舞演员为目的。专业芭蕾的训练方法也是非常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的, 目标是把专业的学生打造成拥有完美体态的芭蕾舞者。

芭蕾训练一般在专业的院校和团体被称之为基训课, 是芭蕾专业的学习者和演员每天都要进行的一门课程。芭蕾训练课是芭蕾教学体系中的一门主课, 它决定着学生和演员的技术素养。一堂完整的芭蕾训练课是由把杆、中间、跳, 女生还包括足尖, 这几个训练部分组成的。首先从把杆开始, 逐渐移到中间, 这些动作都是从小到大, 从简单到复杂, 循序渐进来完成的。主要是训练腿、膝盖、脚的力度、幅度、柔韧性、灵活性和稳定性, 使肌肉、关节、韧带得到全面锻炼。

中间训练跟把杆的顺序基本一致, 只是在组合的编排上难度要加大, 加上头、手、身体和脚的配合, 还有训练一些高难的技术技巧, 这就更要求身体的高度协调性和稳定性。

跳的训练一般分为三类:小跳、中跳、大跳。跳跃主要依靠并运用腿部的肌肉力量, 完成空中完美的舞姿形态。跳跃是难度最大的部分, 从把杆训练到中间训练, 都是为了跳做准备。跳跃完成的好坏很大部分取决于腿部肌肉能力的强弱。这需要在前面的把杆和中间的训练中来解决。

女生在完成了跳的练习后, 还有足尖的练习。足尖动作使得表演更加丰富、更具有表现力, 是女子在芭蕾训练中必须掌握的技巧形式。足尖的训练主要是把半脚尖的动作放到脚尖上做, 把一些小的跳跃动作变成富有脚尖特点的跳, 把各种转的动作放到脚尖上完成。这些动作对重心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在前面的训练中一定要为脚尖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芭蕾形体训练的意义

芭蕾形体训练与芭蕾基础训练有所不同, 它是由芭蕾基础训练延伸而来的, 而不是真正的芭蕾训练。芭蕾形体训练是以健身为目的的, 着重于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并调整人的形体姿态。芭蕾形体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对健美体形的指向, 其训练的内容和方式直指形体的健美, 所以其动作设计主要是为健美体形服务的。因此, 芭蕾形体训练对人的形体修塑有很大的帮助。

芭蕾形体训练的课堂组成和专业的芭蕾基础训练基本一样, 也是从把杆训练开始, 然后是中间练习, 最后是跳的练习。但是芭蕾形体训练课的组合动作都比较容易, 运动量不会很大, 一般的人都能够接受。课堂中不要求动作做得多么规范, 只是通过在自己身体条件能达到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完成好动作, 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芭蕾形体训练强调的不是大的体力消耗, 而是通过训练加强肌肉的能力、身体的柔韧性, 塑造肌肉的线条等, 来达到完美的塑形效果。

芭蕾形体训练也是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进行的, 是通过从简单到难的动作学习训练来达到塑形的目的。芭蕾形体训练也是一个长期的锻炼过程, 它不会马上就有很明显的效果, 但是坚持训练的话, 不论是在体态还是气质上都会有很大的改变。芭蕾形体训练不是以培养专业的演员为目的的, 其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芭蕾的训练对人的形体和气质进行修塑, 使身体均匀和谐, 身体轮廓线条清晰, 从而塑造出美的体形。

三、两者训练的区别

芭蕾形体训练是以帮助人们拥有一个完美的体形为目的, 从目的上看两者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正因为它们要达到的目的不一样, 所以从一开始的选材, 到训练方法、训练时间、训练的要求都有所不同。

1. 从选材看两者的区别

芭蕾对演员的身体要求很高, 所以选材非常严格。一般的专业芭蕾学校招收9至11岁的孩子入学, 要求他们身体均匀、细长、头小、颈长, 软开度好, 外开性好, 四肢长, 脚形漂亮, 臀部小, 外貌漂亮等。不论是从年龄还是身体的条件上专业的芭蕾学校选材的要求都是近乎苛刻的。

芭蕾形体训练在选材中对年龄和身体条件就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了, 只要学习者自己对芭蕾形体训练感兴趣, 能够承受芭蕾形体训练的运动量, 而且想通过芭蕾形体训练来改变自己的身体形态, 使自己的体形更加完美, 就可以学习芭蕾形体。

2. 从训练方法看两者的区别

一般的专业芭蕾学校都有一套完备的教学体系, 通过6至7年的时间来完成芭蕾所要学习的动作。每个年级的教学都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来进行。每个动作都要反复地练习, 以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芭蕾形体训练则是在学习者自身条件可以达到的基础上, 学习简单的芭蕾动作。教师会根据学习者的自身情况和学习的目的变换教材。训练的内容会把单一的形体训练和带有表演性的舞蹈训练结合起来, 使训练不枯燥乏味。

3. 从训练时间看两者的区别

专业的芭蕾训练一堂训练课的时间一般在90分钟, 90分钟的训练课是每天都要完成的课程。随着年级的增高, 有时训练课的时间会增加到每天120分钟。

芭蕾形体训练一堂课的时间大约在60分钟左右, 而且不是每天都要练习, 一个星期大约1到3次,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需要来制定学习的时间。

4. 从训练要求看两者的区别

专业的芭蕾训练对学习者的每个动作完成的好坏要求非常严格。腿、脚、手、身体的角度都必须严格按照动作的要求完成。不论学习者的自身条件如何, 都要严格按照这样的要求去完成。

芭蕾形体训练则不同, 在训练时学习者动作不一定做到完全规范, 只要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达到动作的要求, 就能达到锻炼形体的目的就可以。

从以上这几点我们就可以看出专业的芭蕾基础训练和芭蕾形体训练的区别。形体芭蕾是从芭蕾基础训练延伸而来的。专业的芭蕾基础训练是难度较高并且很艰难的, 而芭蕾形体训练则以健身为目的, 难度较低, 不要求动作做得多么规范,

民族艺术之花凤翔泥塑

(渭南师范学院, 陕西渭南

摘要:凤翔泥塑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明快的设色、独特的造型、质朴的寓意成为中国民间艺术中的一绝, 学习、继承和传承这一艺术瑰宝能使其开出更加灿烂的民族艺术之花。

关键词:民间美术凤翔泥塑民间艺术

民间美术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代表, 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区域内的文化传统的标志, 也就是说, 中国传统的民间美术是实实在在的民族艺术之花的一种类型。在凤翔农村以虎头挂片为代表的虎头系列造型, 进入到家家户户, 在人们的生活观念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这无疑是图腾崇拜意识在当代农村的残留。西周与先秦是中华民族文化形成的重要阶段, 也是中国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审美意识的奠基阶段, 从西周的岐山到先秦的雍州, 从扶风周原出土的珍贵文物到秦兵马俑, 不难看出西秦大地显赫的历史地位和蓬勃的历史人文精神, 而当今仍在流传的凤翔民间艺术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是古老传统文化的孕育与造就才使凤翔泥塑有着深邃与隽永的艺术魅力。因此历史传统孕育和发展了凤翔泥塑, 也是以今观古的一个典范, 其中透射着中国传统元素的源远流长。说它是民族艺术之花的一种,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凤翔泥塑是从传统的古老的民间生活中产生发展的, 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在民间流传的一个典范。

对于凤翔泥塑中的虎头挂片, 人们将威猛而震慑人心的面具造型特征与商周青铜器的饕餮纹相联系, 也会有人将概括、抽象、符号化的造型特征追溯到远古图腾时代。商周青铜器反映出奴隶社会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敌视和压迫, 充满着神秘恐怖威慑的“狞厉”。经过历史岁月的演变, 虎头挂片在造型格局上依稀可见青铜饕餮纹的威严的悍猛, 这一特征是中华民族传统中的精华, 被劳动人民保留, 借以震慑鬼魂和驱除邪恶。而在纹样的运用和色彩的搭配上, 劳动者则将对生活的热忱和对幸福的向往倾注其中, 使其饱含醇厚而热烈的质朴美。

二、凤翔泥塑是凤翔民间艺人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透过奇特的造型, 依稀可见远古传统文化的神秘之光, 从其亲和的媚态中, 又能体会到民俗文化的深邃内涵, 折射着中国元素的有意味的三个特征。

1.奇特造型。凤翔泥塑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圆雕, 分人物和动物两方面。人物有《西游记》人物、古装戏曲人物、麒麟送子、娃娃嬉戏、孩儿骑牛和孩儿等。动物中有12生肖、鸟、鱼等。无论何种造型都有其独特之处;另一类是挂片, 以虎头挂片为代表, 挂片有大小之分, 小的有小孩的手掌大, 大的可以有1米多高。被称之为民间泥塑的是指那些深受民众喜爱的民间泥玩具, 又称为“耍货”, 固然制作简便, 小巧玲珑, 适合玩耍, 价格便宜, 比其他泥塑趋于小型, 而凤翔泥塑是大、中、小兼有, 而大型的泥虎、泥塑羊等凤翔所独有的。我们在赏析凤翔泥塑之美时, 不能仅仅停留在民间泥玩具, 而应当有更宽广的审美———是中国独特的艺术特色。另外, 将独

特的造型与中国几千年来传统绘画精神元素紧密相联。中国传统绘画讲究“师造化, 中得心缘”、“写意精神”, 在泥塑造型中民间匠师的精心造化赋于泥塑中国传统的绘画精神, 即只取大型大势, 忽略细枝末节, 塑简法之形提扼要之势, 在似与不似间而形神兼备, 给这一团团黄土以鲜活的生命灵魂。实用性也在此彰显。

2.线描。凤翔泥塑的多线是凤翔彩绘泥塑制作至关重要的环节。民间艺人通过线描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吉祥图纹, 或为着彩划分了一个明确界限, 其中勾线分为四类, 主线粗犷有力, 分线细腻清秀, 随线利落劲挺, 绕线婉转流畅, 变化多端的线条加上少量碎点与快面的配置, 构成了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白描图, 简直可以与宋代历史名作“朝元仙杖图”等白描作品相媲美。而且, 泥塑勾线往往是在起伏不平的泥片上勾描, 轻重徐疾、抑扬顿挫、技艺娴熟、效果精美, 足可令专攻线描者自叹不如, 这也是中国传统元素在民间美术中根深蒂固的表现。

3.重彩。就像陕西关中庄稼汉性格的凤翔泥塑所选色彩, 大方、热烈、豪爽, 不掩不遮地大胆运用大红大绿, 直截了当地采取黑白红绿黄等未经调配的基本色。民间艺人基本用色讲究:黑白表现为“力”像石头;白色表现为“大”像“天地”;绿色表现为“生”像草木;红色表现为“心”像“钟馗”;黄色则表现为“熟”像果实。通过这些颜色的“大联合”淋漓尽致地反映出自然的生生不息, 开花结果的自然规律。

三、民间美术作为民族文化的视觉符号载体, 其使用及融合在民间广泛的习俗文化和日常生活之中。

凤翔泥塑得以在乡间广泛流传, 正是因为其启迪观赏者展开想象的翅膀, 寻味潜藏着的情感智慧, 以及得到人生的和谐与满足, 例如:小孩满月, 外婆一定要给孙子送一只最大的泥老虎, 是用虎威来辟邪, 寄托长辈对孩子的疼爱之情, 希望孩子平安;每逢庙会, 人们总要从神庙那里买回一只带红绳的泥虎回家, 称之为平安虎, 以报佑全家人平安吉祥;还有“麒麟送子”, 娃娃骑虎等都寄托这人们希望家庭兴旺、子嗣满堂的美好心愿等, 这些寓意都是从民族思维、人文观念生发出的精神与物质结合的产物, 是生存中最本质、最直接的元素。

总之, 凤翔泥塑以它悠久的历史底蕴, 奇特的造型, 传统的白描, 直接的取色, 以及最本质的寓意, 成为民间即民族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视觉符号的载体, 也成为民族艺术之花。

参考文献:

[1]冯骥才编撰.民间艺术草根漫谈.中国美术出版社, 1994, 第1版.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6, 第1版.

[3]左汉中编撰.民间绝活———凤翔泥塑.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1.9, 第1版.

[4]朱志良.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4, 第

1版.

参考文献

[1]肖苏华.芭蕾舞艺术欣赏.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7.5, (第一版) .

[2]肖苏华.芭蕾舞艺术欣赏.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7.5.

[3]李春华.古典芭蕾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9.

[4]王锦华.形体舞蹈.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3.

芭蕾基础训练 第2篇

芭蕾艺术从最初到如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其随着历史长河的积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世界几代舞蹈艺术家和舞蹈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现如今已发展成为了一门科学的、合理的、全面的芭蕾舞基础训练体系。芭蕾的基本功训练是形体舞蹈训练的基础,目的在于塑造学习者的优美体态和高雅气质,解决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灵活性。在给学生进行专业形体训练的过程中,运用其科学、合理、全面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芭蕾基础训练学习者达到塑造优美体态、优雅的气质以及树立良好的审美情趣,对于提高自身专业艺术修养和形体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发展学习者身体的柔韧和力量素质

学习芭蕾基训对于学生的柔韧、力量要求颇高。它对姿态、形体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柔韧和力量素质是完成芭蕾基训技术动作和提高动作质量的基础。随着形体训练的难度的增加其跳跃、平衡、柔韧四大类动作中都需要柔韧、力量得以完成,对于专业形体训练其地位是最基础的也是极其重要的。

(一)柔韧性

在这里我们提到的柔韧性指的就是身体“软度”。在进行芭蕾基础训练的过程中对于学习者的身体柔韧度是有一定要求的,它关乎到舞姿是否优美与延伸。所以在进行形体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最应该打好基础的就是学习者的身体柔韧练习。

柔韧的好坏是由人体的各个关节在进行运动时拉开幅度大小所决定的。它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指的是骨结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骨结构,这个是从遗传角度上来说,是具有定性的,在进行形体训练过程中这个是不易改变的。后天指的是关节周围关节囊的紧密程度和韧带数量的多少以及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软组织的体积大与小。其中关节囊紧和多者柔韧性相对差些,肌肉和软组织体积大着柔韧度不好,而这些是可以通过芭蕾基础形体训练而改变的。

芭蕾基础训练是靠肌肉内在的对抗力来完成的,芭蕾基训的基本训练内容为开、绷、直、立,其具有提高身体柔韧度与收缩肌肉纤维的功能,使身体各部位发展均衡。在通过把杆训练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发展学习者的腿部、躯干部位的柔韧性、力量和平衡能力,借助把杆进行慢动作和分解动作练习,能够使髋、膝、踝的柔韧性和屈伸能力得到改善。

(二)力量

什么是力量呢?在进行专业芭蕾形体训练时要求的力量是指的哪些方面?力量是指学习者的身体或身体某部位用力时反应出来的非自然肌肉形态,它具有迅速的使肌肉收缩、提拉或紧张。在进行芭蕾基础训练时,最基本要求就是开、绷、直、立。其中的绷、直与立是力量训练的基础核心,所以我们在形体训练教学过程中通过擦地、蹲、踢腿、半脚尖等练习起到增强腿部与膝关节的支撑力量及立腰的能力和腹部肌肉收缩的力量。从而达到学习者良好的身体形态保持,太高学生的力量、速度与控制力,对于较难动作易于掌握,稳定地完成动作。

二、有利于形体塑造

芭蕾基训对学习者塑造优美体形具有重要的作用,经过长时间正确而规范的把杆练习,能够经常刺激腿部肌肉与胸背部的肌肉从而使学习者的腿部、臀部肌肉上收、下肢拉长、重心升高,使腿部及臀部线条优美。以及增加胸背部的肌肉线条的拉长感,使学习者上身挺拔。

芭蕾基础训练在进行各种把上把下小组合的训练过程中,从而达到协调全身肌肉、端正体态,对改善学习者身体形态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动作组合能把上手臂和腿部、腹部和背部、头部动作充分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塑造形体的效果。例如:在芭蕾形体基训中的把一位蹲为例。首先要做到脚底外开一位站好,小腿、膝盖、大腿、臀部、腹部肌肉收紧上提,同时上半身保持直立。在进行下蹲制造动力时,以膝盖为动力带动胯部朝脚底一位的位置呈一字缓缓外开,注意肌肉的收紧,当下蹲达到极限的时候,再缓缓膝盖外开收回一位直立,全程肌肉都是一种紧张与收紧状态。此训练对学习者塑造优美腿形和增加腿部肌肉延伸的感觉和力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动作的准确性

芭蕾基础训练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反应判断能力、塑造优美体态、提高动作美、韵律美的表现能力。在进行形体训练的舞蹈动作时,从始至终都贯穿着动作的正确空间方位、韵律幅度、反应速度等要求。在完成规定的动作时,只有动作准确、节奏合理才能体现出美感来。各种优雅的静态姿势和各种敏捷协调的动态动作迅速做出反应并准确的贯穿在单个动作和成套动作之中,达到举手投足规范化。

以(前阿提久)舞姿教学为例,老师首先示范,学生模仿学习。要求主力腿直立或半蹲,动力腿向前抬起呈90度,小腿与大腿间的距离夹角保持在大约135度,膝盖处的关节要略微弯曲。在这里需要让学生注意的是膝盖处的关节一定要高于胯的关节,脚尖至少与胯关节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使学生迅速做出反应准确摆出舞姿。

四、有利于形体动作要领的掌握

芭蕾基础训练不仅能培养学习者规范化的身体姿态,而且能有效地发展腿部、躯干部位的柔韧性、力量和平衡反应能力,借助把杆进行慢动作和分解动作练习,能够培养肌肉的延伸感觉,有利于掌握技术细节,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在进行芭蕾训练过程中,学生站立的某个舞姿,不论全脚掌还是半脚尖,老师都需要提醒学生做到脚趾平放,整个脚或半脚尖紧紧地吸附在地面上,用力往下踩。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好比就是一颗大树,而学生自己的的脚好比就是大树的根,寻找一种深深向下扎根的感觉,半脚尖直立时要把重心放在前脚掌。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要收紧向上提起,感觉头顶有一根绳子在把自己用力提起。使脊椎一节节向上拉开,感觉空气可以从中穿过。身体的中段的位置向上提,而两侧下沉,让学生自己感觉到有一种上提下拉的对抗力把自己拉长。

在进行芭蕾形体训练过程中人体与地板的对抗力(外力)往往在各种跳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跳跃之前的Plie,其主要运用的是人体的重力、跟腱及大腿的肌肉的拉展的一种力和地板形成一种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从而形成一种对抗力。为了凝集起跳的爆发力,准备起跳推力的Plie要深,速度要快,然后,突然收紧肌肉,爆发向上跳起的力量。而跳跃之后落地时的Plie,则要强调身体与地面的反向对抗力,收缩肌肉尽量向上、提气.这种对抗力越大,弹跳的爆发力和高度就越好。

五、结论

综上所述,可见芭蕾基础训练在形体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它对于学生改变身体形态和提高身体素质和加强舞蹈修养都有极大的作用。无论学生展现怎样的舞姿,表演什么风格的舞蹈,没有一定的专业舞蹈基础训练是不行的,而芭蕾基础训练会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在教学过程中的做出一套形体动作组合时,以及表演舞蹈成套动作时,芭蕾基础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有利于针对成套动作中出现的难点动作进行强化练习,在较好掌握并规范地完成了动作组合后,学生就已较好地掌握了动作组合中的动作规格及演练技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完整成套教学可起事半功倍的效果。芭蕾基础训练是最严谨和完善的,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它通过科学地方法开发了无数学习者的身体和内在表现的能力,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影响深远,承前启后,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芭蕾基训中蹲与转的训练 第3篇

关键词:提高兴趣 发挥联想 形象思维

《芭蕾基训中蹲与转的训练》,说到转圈,有些老师总觉得不知从何入手,笔者觉得只要掌握好以下几点进行教学就不会有压力。1.掌握好蹲与立、转的关系。2.蹲与打手、抱手的关系。3.正确的半脚尖。4.挺直的腰背。5.身体的重心和留头、甩头。本堂课是扬州文化艺术学校中国舞专业三年级的教学内容,从芭蕾基训的课堂训练内容和专业知识深浅来讲,本堂课是属于中等专业艺术学校中国舞专业芭蕾基训从初级向中级发展的水平。

首先,在本堂课当中有二个最基本的方面需要学生掌握:1.正确的蹲(plie),2.正确的立和转之间的协调、配合。通过这两个基本要求之下,再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笔者想达到的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蹲的要求要领,并且能够在音乐伴奏的情况下按照音乐节奏由慢到快地完成蹲这个动作,也就是自觉地合着音乐做动作。2.学生能够基本把握立和转的动作分解、定格以及重心、舞姿和打手、抱手、留头、甩头。通过形象的比喻掌握正确的转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艺术修养,将舞蹈基训枯燥的单一动作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能在玩中学、学中乐,寓教于乐,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

本堂课笔者所面临的学生是中国舞专业三年级的学生,这个年级年龄段的孩子一般都对于如何学习基训课已有一些了解,相对于低年级的同学,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有了进一步的扩展,他们的体验感受和学习积极性也有了进一步增强,但是仍未脱离少年的特点。他们好奇、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连系和模仿能力较强,因此,笔者打算采取兴趣引入、示范、讨论、对比、提问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相结合,将课堂教学顺序设计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个环节:将新旧知识相连系,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笔者所讲的这节课无论是从蹲还是立或转都涉及到了动作的规范(即要求),都和重心有关,都和上、下身的协调能力有关,发挥联想,做蹲的动作时,从头顶到尾椎到膝盖到脚后跟就像是被前后两块板夹住了一样,只能做垂直上下运动,而不能做前后或左右运动,感觉从头顶到脚掌像是烤鸭铁棒贯串一样是一个整体,只有膝盖可以弯曲和伸直,但也必须在运动时膝盖对着脚尖的方向,如果将这样打比方的话和同学们讲的话,同学们就会立刻有一个形象思维,效果是相当好的,然后笔者提出两个提问作为课题导入:1.同学们,你们坐过电梯吗?电梯是怎样运动的?2.你们抱过大树或捧过脸盆吗?当同学们回答有坐过电梯并是垂直上下运动和抱过大树、捧过脸盆时,笔者会马上抓住同学们的联想,告诉他们在做蹲的时候,我们就要想像自己是在电梯井里,四周都是墙壁,只能做上下运动,并且是要按照轨道上下运动,我们在做七位手时感觉要像是在抱着大树;在做二位手时,两个手臂看上去要像个脸盆;在做打手抱手,也就是七位到二位时要迅速、准确。要求学生掌握蹲和打手的要求并提高学生做动作的兴趣。

第二个环节:考虑到重复练习蹲与转,单一动作的枯燥乏味和同学们年龄小,活泼好动,可进行蹲的节奏上的变化,比如慢蹲慢起、慢蹲快起、快蹲快起卡通化等等,让学生在做蹲的同时既练习了动作,也不觉得单调乏味,脑子里也能形象思维,完成老师提的要求。同时根据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在课题导入之后,笔者会直接讲授这一知识内容:让同学们首先双手扶把进行蹲和立的练习,再单手扶把进行蹲与转的练习,从四分之一圈到二分之一圈,从把杆动作完成走到中间来时让同学们以半脚尖八字步走到各自位置,这样,既练习了半脚尖脚踠的能力,为转打下基础,也让同学们能保持好上身的舞姿。这一环节不论学生做的好坏,笔者会逐一点评,并由做的相对好的同学做一遍示范给同学们看,让同学们更直观的看到动作并和自己比较,这一环节既是我的教学难点,但并不是教学重点,因此占用的教学时间并不长。

第三环节:在这一环节当中,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中间没有扶把的情况下做蹲、立、转。因为先前已经在把杆上有双手和单手扶把的练习了,到中间来以后,主要是身体的重心和头、手、脚的配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利用钢琴伴奏作蹲与双脚直立的练习,让学生面对镜子,合着音乐,做膝盖曲伸和打手抱手的练习,在反复的练习中找到蹲与打手抱手的关系。紧接着让同学们双手叉腰进行从半圈到一圈的留頭甩头的练习,在做此动作时,主要还是要强调身体的直立和用鼻子找方向,留头到位,迅速甩头到位,这样才不至于头晕。第三步是带领同学们做蹲与转的配合练习,在前二个步骤的基础上让同学们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前二个步骤,即蹲的时候手打开到七位,伸直膝盖的时候立即抱手成二位,同时脚下成单脚重心,形成转的舞姿,这一内容,可以从先四分之一圈到二分之一圈再到一圈这样的速度循序渐进。

在授课的最后,笔者会让每位学生展示自己今天的训练成果,对每位的成果进行点评,让学生能更快的掌握要领。知道自己哪里没到位可以去反复练习达到最终的效果。

在这堂课结束时,笔者会带着同学们再一次重温一遍上课内容和动作要领,并在中间和同学们一起做关于蹲和转的训练,同学们在音乐声中将训练贯穿于四个教学环节,实施完毕之后,本堂《芭蕾基训课蹲与转的训练》就轻松地完成了。

参考文献:

芭蕾基础训练 第4篇

一、芭蕾基础训练开展的意义分析

基础训练, 顾名思义, 就是针对芭蕾艺术进行基本的素质培养和训练, 主要是为了培养人们较好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 更好的展现一个芭蕾舞者的基本功。那么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 就是将学生打造成一个具有完美体态的芭蕾舞者。

芭蕾基础训练通常在专业院校和团体实施, 这是芭蕾舞蹈演员每天必须要修炼的基本功和基本课程, 基础训练也是芭蕾舞者学习芭蕾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芭蕾技术表现质量。通常一些基础训练就是芭蕾课程上, 学生进行足尖、跳跃等基本动作训练, 这些训练都属于芭蕾舞者的基础训练, 在练习过程中, 动作逐渐加深, 由简到繁, 循序渐进, 主要就是对舞者的腿部、膝盖等位置的力度和柔韧性、灵活性进行锻炼, 使得学生的全身心都变得灵活协调。

比如在跳跃训练过程中, 主要分为小跳、中跳和大跳, 那么跳跃过程中, 主要是利用腿部的肌肉开展跳跃过程, 在空中形成一个完美的曲度, 跳跃是展现一个芭蕾舞者的平衡度和美感的重要表现形式, 是一个人完成跳跃过程中最根本的训练方式, 也是最难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在芭蕾舞者的训练过程中, 就必须要对其进行很好的基础训练。通常情况下, 女生还需要练习足尖点地, 足尖动作是更具有表现力的一种基础训练方式, 也是芭蕾女舞者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功之一, 只有将这些基本动作完美的诠释, 做好基础训练, 才能够在后期更高难度的动作练习过程中, 做到有条不紊, 循序渐进。

二、芭蕾形体训练开展的意义分析

芭蕾形体训练是完全不同于基础训练的一个练习过程, 它虽然是在芭蕾基础训练上延伸而来, 但是不属于真正的芭蕾舞蹈, 在开展形体训练的过程中, 主要是为了健身、使身材变得更优美等这些目标而开展的, 不属于专业的芭蕾舞蹈必须要掌握的技术。芭蕾形体训练过程中, 目的是为了调整人的形体姿态, 训练内容也和基础训练存在较大的区别, 主要是为保证形体的健美而开展的一种训练方式, 在设计过程中是为达到人对于体态美的追求而形成的一种训练方式。

形体训练的课程和基础训练课程开展内容基本相同, 也是主要完成一些杆、跳跃等部分的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 刚开始是中间练习, 之后就是跳跃的动作练习, 这是芭蕾形体训练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训练动作的难度不会特别高, 一般人都可以完成。课程教授过程中也不会有太多的规范, 基本上根据自己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展开的一门训练课程, 目的就是为了使得身体得到较好的锻炼, 在芭蕾形体训练过程中, 我们需要通过加强肌肉的练习来促进身体协调性的运行和发展, 从而使得身材变得更加的完美。

三、芭蕾基础训练和芭蕾形体训练之间的区别探讨

两种不同的训练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 下面我简单从几个几个角度加以区别分析。

第一, 选材角度。芭蕾形体训练是为了使人的身材和体态变得更加优美而开展的, 那么在选材过程中没有太多的条件限制, 只要学生对芭蕾形体训练感兴趣就可以进行学习。芭蕾基础训练是针对专业的芭蕾舞者而开展的一门课程, 那么在学校选择招生时基本上是选择9岁-11岁的小孩子进行学习,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对其天赋要求非常高, 必须要脚型好看, 脖颈长, 头小等, 因此选材条件非常严格。

第二, 训练方法角度。芭蕾形体训练是建立在学习人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协调性等基础上开展的训练课程, 那么在教学和实践学习过程中, 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等进行动作难度的调整, 训练过程中, 会把形态训练和表演性的训练动作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芭蕾基础训练是学校开展的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 在学习过程中, 芭蕾舞者必须要经过几年的基础训练学习才能够完成必须要学习的动作,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开展训练课程的。

第三, 训练时间角度。芭蕾形体训练课程基本上课程时间是一个小时左右, 而且不需要每天都练习, 而是选择一周内的2天-3天开展教学课程。芭蕾基础训练课程是芭蕾舞者每天的必修课, 那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 基本上每一堂课的学习时间是一个半小时左右, 同时每天都需要进行练习和学习。

第四, 训练要求角度。芭蕾形体训练在训练过程中, 对于动作的规范性没有特别高的要求, 只要自身条件允许范围内都可以。芭蕾基础训练对于训练要求是非常高的, 在训练过程中, 必须要保证学生的每一个基本动作都达到标准, 这样才能够确保其按照既定的要求开展学习课程。

四、结语

芭蕾基础训练和芭蕾形体训练存在很大的区别, 形体训练追求的是人的一种对美的体态的向往和追求, 而芭蕾基础训练是针对专业的爱好芭蕾艺术的芭蕾舞者而开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在训练过程中, 基础训练的难度高、训练要求高、训练时间久、训练方法更加严格, 而芭蕾形体训练对于其训练难度、训练要求、训练时间、训练方法等方面都没有那么严格苛刻的条件, 在训练过程中, 就是为了达到塑造完美形体的效果, 在针对不同的人群和目的开展芭蕾教学过程中, 必须要明确其学习目的, 才能够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开展训练课程。

摘要:芭蕾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 它集合了艺术、美和高雅为一体, 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在现代文明发展和建设过程中, 逐渐兴起了一种以改善人的形体为指标的健身运动, 芭蕾形体训练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 那么到底芭蕾基础训练和芭蕾形体训练存在什么区别呢?下面本文简单对其加以描述和探讨。

关键词:芭蕾基础训练,芭蕾形体训练,区别探讨

参考文献

[1]张续, 赵金科.芭蕾基础训练与芭蕾形体训练的区别[J].文化艺术研究·考试周刊, 2011 (03) :58-59.

芭蕾基础训练 第5篇

礼仪是一门古老且极具有生命力的文化体系,内容博大精深。在提升学生人格修养方面具有思想道德课无法替代的作用。以前中专学校只有公关、旅游、文秘等专业开礼仪课,现在许多学校也将其开设为必修课。因为对于中专学校的学生来说,培养的是具有礼仪修养的应用人才。而一个人的礼仪修养则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个人道德水准高低和有无教养的尺度,礼仪的社会人际关系中用以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表达人意,促进了解的一种形式。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现代礼仪教育从培养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出发。教育学生学会仪表美、仪态美、言谈美、举止美是学生内练良好素质的原动力,形体训练是以骨骼形态、肌肉丰满、体形匀称、体态优美、举止稳重、精神饱满等标准进行培养和训练是塑造学生形象的重要手段。现代礼仪教育与形体训练结合符合社会的审美要求,因为形体训练是以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个种手段用来改变形体的原始状态,以提高人体的灵活性、控制力和形体美的表现力的基本素质训练,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美的道德情操与仪表仪态对自己未来职业的影响,丰富学生的审美内容。

现今我校礼仪教育中形体训练采用芭蕾舞中基础训练,而这一训练是舞蹈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对礼仪教学而言,提高受教育者的美感,提高欣赏美,它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它是通过人体的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从严格意义上讲,基础训练的融音乐、舞蹈,使身为一体来追求人的形体美,既给人以形体没,又能锻炼人的气质。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其主要目的也是提高学生的气质,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是一个人仪表美的基本原则。常言道:“工欲善起身必先利起器”,作为芭蕾舞的基础训练就是要先解决如何利用人体这一“工具”,使自己身体从自然状态变为非自然状态,能够运用自如,达到传情达意的目的。而这一灵活性的开发就要通过芭蕾舞中基础训练来解决。

芭蕾舞中的基础训练的针对人体美内容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对学生进行舞蹈基本步伐、手法与动作练习、把杆练习、基本姿态练习组合练习,既可以达到纠正学生局部的毛病和先天不足,又可以使学生得到正确体态的练习。

芭蕾舞中基础训练要求“开、绷、直”而“开、绷、直”也正是展示个人礼仪形象形体美的核心点,人体的骨骼结构决定了人们在站时脚尖。膝盖对身体前方的这一自然形态。这也符合女性穿高跟鞋的状态,但必须通过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训练才能达到战立位置。这就要求进行芭蕾舞的基础训练。

我主要通过芭蕾舞基础训练中的手臂、脚位、脚型训练和头、肩、腰、腿、蹲、小跳以及控制等训练来展开。

基础训练中动作结构和对礼仪形象的塑造作用:

1、首先,考虑到对职校学生进行基础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她们在社交场合能够挺胸立背地站立,走起路来体态优美自如,而且有一个上下均匀的身材、自信的笑容。在训练的过程中就要从基本的站立着手。基本的站立包括头部的要求、颈部的要求和肩部的要求。从站立的基本形态来说,双脚平铺地面,膝盖伸直,锻炼学生的重心感觉。要求内侧肌夹紧,臀大肌、腹肌、腰背肌收紧,锻炼学生基本的肌肉能力和控制力。从颈椎到尾椎要拉直,头微微抬起,重心稍稍迁移,这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挺拔美。特别是芭蕾中“一位脚”的站立,重心被强制在脚跟,人只能收腹挺胸,长期的训练体态会因此变得异常挺拔。

2、头部方位的训练,头是礼仪中关键的部位之一,它起着与人沟通、交流的作用。头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整个礼仪形象。共分为2个作用:第一、头可以传情达意,头的不同位置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第二、对人的基本形态头在姿态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也有因的作用。

3、如果没有对肩进行局部的训练,就容易产生驼背、凸肚、耸肩、歪脖等现象,所以作为肩的训练也是形体训练中的重点。在训练中主要是解决肩关节的幅度和柔韧性,因为肩是手臂动作的根,常常和手臂动作和大臂动作相联系,肩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它影响着整个人动作的舒展喝幅度。

4、手在舞蹈中的姿态、形象和动作最富有细腻和感情色彩。同样它在社交礼仪上也有它最独特的作用。比如说在引领、握手等社交动作中,优美的手资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美的享受。通过形体课对手的各种技能的训练,不仅能够使手的举止优美,也能更好地平衡和协调全身动作的作用。手的训练分为三部分来进行:首先是手型,通过芭蕾舞手位中手型的固定训练,加强手的控制力,同时利用不同舞种手的形态训练,提高手的灵活性;其次是手的位置,因为手的位置构成动作基础的架子和方位,也是动作的基础;最后才进行手臂的动作训练,在训练中特别强调动作的圆、细腻、柔美,因为在社交礼仪中特别强调动作的圆,太硬的动作会给人距离感。

5、脚的训练包括有脚型和脚的动作。先从脚位开始训练,通过五个脚位的训练使学生身体的重心问题和保持身体向上感得到解决。一切脚的训练都是与人的站立有密切关系。

6、大踢腿训练,这个动作,动力腿向外擦出,当脚尖到达地面最远点时不停留,继续迅速向长延伸。借助脚与地面的摩擦力以脚尖带动整条腿向外踢出,腿在空中的形态,较为地面试肌肉更拉长,脚尖更往远送出;向下落使,绷紧的脚用脚尖在最远点接触地面,然后按规则柔韧地收回准备位。这样使内侧肌最大幅度地伸展,使整条腿轻盈有力,同时也对“形体美”起到了塑造的作用。

7、基础新联中的控制。控制是基础训练中关键的一项训练,是静止语言核心,有一定的造型性。对身体进行控制训练,能加强全身性的协调配合和稳定感。控制一般从腿部开始训练,因为腿部是支撑身体的重心。但在控制的训练中应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因为准确了才会有美感。注意上身与腿部动作的协调配合。强调稳定,上拔的感觉,使身体完全解放,运用自如。这样长期训练会增加学生自己身体的一种自信感。

8、组合练习是基础训练的更高形式。学生可以通过组合训练培炎较强的音乐节奏感和优美的形体动作,使肢体更加美化,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前阶段基础单项训练已系统地训练了学生的柔韧性、灵活性、稳定性。组合训练便是在这种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提高,对形体动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通过组合训练,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姿态美、气质美,陶冶了美的情操。音乐在芭蕾基础训练中的运用和在礼仪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是人类为满足听觉和内心感受的需要而创造的丰富而有序的声音组合体。音乐与舞蹈的结合也就是从音乐的角度、方式来体现这舞蹈的内容,使舞蹈具有音乐性,同时也从舞蹈的角度来诠释音乐。在芭蕾基础训练中,音乐有可替代的作用。音乐通过它的三大要素:节奏、旋律、和声来表达人内在的情感生活。而在礼仪教育中队形体、姿态、眼神、面部的一切动作都要求具有一种气质形的精神状态。对于这种状态的培养是可以在形体训练中,怎样很好地感受音乐的旋律线条、节奏特征和内涵要求来提炼的。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力,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增加动作的美感。

音乐是通过旋律线条来表现,通过音高、音长、力度的变化使之成为最重要的音乐表现形式。富有表现力的旋律给人以丰富的审美感受力和情感的体验。芭蕾基础训练时对人体一种美的运动,要在训练中带动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体验优美动的旋律。提高学生的艺术感染力。用音乐旋律与形体动作的结合,使肢体语言更具有韵律,更优美、更富表现力。通过与音乐的结合提高学生审美意识,体验美的感觉,提高艺术追求和审美品位,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形体气质感。

节奏不仅是音乐中重要的要素之一,也是形体训练中构成各种动作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动作的美。不仅要他们去理解音乐的旋律线条,更需要去把握音乐中的节奏特征,从而使肢体、舞蹈、音乐协调地结合一体。这样的结合有助于以后的个人礼仪形象上展现出一种有度而不杂乱的肢体美。

芭蕾基础训练 第6篇

关键词:古典芭蕾舞;舞蹈;基本功训练教程

孟广城老师,1944年4月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校进入中央芭蕾舞团任演员和教师。1978年12月调入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任教师至今。1987年5月至2001年12月曾先后担任芭蕾舞系副主任、主任。现为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教授,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曾应邀到英国皇家芭蕾舞蹈学校教学,带领选手到瑞士、法国参加国际芭蕾舞比赛使该队选手均获大奖。被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中心收录,1996年被美国ABI授予“96先生”金牌。被多所院校聘为客座教授,发表多篇叙述论文,撰写多部书籍。

《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教程》是大学芭蕾舞系的专业教程,是在继承俄罗斯学派的豪放大度和西方芭蕾的细腻严谨的风格下,以作者任教多年来对芭蕾舞的认识和理解形成的。这套教材的编写,广泛吸收世界各国芭蕾基训教学之精华,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探索,结合了中国演员的形体特点,相互学习与交流,逐步形成具有中国风格和特点的中国芭蕾舞教学体系,针对大学本科的芭蕾舞教学所使用。

全书共五大单元,八个章节,八堂课程,又为一、二、三年级收入了二十四堂示例课。全书按年级可分为一年级到四年级四个不同年级的课程,并且编排了本科四年级的毕业课;针对男、女生的差异,又在四个年级分设了男班和女班两个班级;针对课堂训练的要求,在每一章节的编排中又分为扶把部分、中间部分、跳跃部分、脚尖部分四大训练模块。

1.从四个年级的教材比较

本书中一年级教材主要是以单一动作元素为主要组合形式而进行的练习,其目的是达到动作的规范,能力的整合与统一;二年级教材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巩固与提高,进一步强调学生对动作的正确理解和规范的掌握并进行统一外,加强学生各部分的能力。从一个单一动作到组合,一个舞姿过渡到另一个舞姿的重心不断转换,锻炼学生身体的稳定性和重心感觉,进一步领会动作之间的联系和协调性,使身体更加灵活自如。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训练中,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逐步提高。三年级教材是芭蕾教育整个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慢板和快板中的动作技术技巧。教学中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达到和掌握不同性质的技术技巧和表演能力;以各种组合形式,用半脚尖、脚尖、原地或移动的旋转来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达到脚尖上旋转至少两圈,同时进一步加强打击技术,以各种连接和组合形式训练学生的大跳。四年级教材是对四年学习的总结,主要是毕业班的毕业汇报。

2.教材中男班、女班的比较

该教材不仅划分了四个年级,还划分了对男、女生不同要求的教学课程及教学任务。在一年级的教学课程中,男班、女班都是以掌握芭蕾的规格要求为主线,达到动作的规范性从而为下一阶段的教学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平时的训练中,男生在能力、爆发力方面都要强于女生,所以在进入二年级和在以后的训练要求上,训练中注重和强化男生的精、气、神的表现力的训练,这也是男生训练的主要目标。孟广城老师特别强调指出:“在很多芭蕾舞的教材中,大部分男女生都是一样的。但是在大学的课堂中,男班和女班必须要有明显的气质上的不同。”其次男生还要加强身体柔韧性的训练,使舞蹈动作更加流畅;加强对爆发力的训练,以较好地掌握和完成跳、转、翻这类高难度技术技巧为主要目标的训练。比如在旋转中的alasecond,跳跃动作中的soubresaut都属于男生类的技术技巧,只有经过一定能力素质、循序渐进的强化训练,才能较好地掌握并完成。进入高年级的学习后,在组合训练中,女生就要体现出动作的柔美和典雅,男生则要表现出精、气、神的同时还要求脚的平展,出腿的方法,胯的平整和固定,继续加强对能力和素质上的提高。

针对教学目标的不同,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才能为取得好的教学成绩不断找出取胜的突破口,制定出合理、系统的教学计划,使教学任务更好地得以表现。孟广城老师正是遵循这一特点,充分体现出这套教材的学科性和目的性的统一。

在《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教程》这本书中,孟老师对每一章节课程的编排严格遵循国际通用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的教学手段,对各年级课程训练的编排都是由扶把部分、中间部分、跳跃部分和足尖部分(男子课程中没有)来组成的,而每一部分中的组合的编排难度也是逐步在递增。进入高年级的专业学习后,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专业技能技巧,所以孟广城老师针对这一特点,把课堂训练分为中间部分和跳跃部分两大板块,这一合理的安排在加大了训练难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在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学了《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教程》这本书的几套动作,在学习的过程中采取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由于整本教材所使用的芭蕾名词术语全部都是国际通用的法文,也就加强了我们对芭蕾术语的认知与运用。

通过这一阶段对这本书的学习,使我在专业理论知识中受益匪浅,弥补了我以前在专业知识中许多不足之处。无论是在今后的学习或是教学中,都给我很大的帮助,并指引我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孟广城著.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09

[2]唐满城,金浩著.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09

芭蕾基础训练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 第7篇

一、芭蕾的基础训练

芭蕾舞基础训练以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为特点, 演员们经过“开、绷、直、立”等严格的舞蹈磨练, 逐渐形成挺拔、匀称、完美的体态, 并且使心与形相交融, 在意念与感觉的延伸中, 在“气质”上得到培养。芭蕾有一套比较科学的规范要求和训练法则, 正是依靠这些法则, 培养出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优秀舞蹈家, 形成了许多著名流派, 推出了上百个优秀的舞蹈作品。但不论它如何发展和演变, 多年来, 芭蕾基础训练中的“开、绷、直、立”是一直要严格遵循的, 它是芭蕾的基本元素。

1.开

通常是指两条腿于髋关节处外旋, 即“外开”。“外开”是构成古典芭蕾风格的基本要素, 训练舞蹈者的外开性功能, 不仅可以舒展人体的线条, 增加人体下肢的表现能力, 使舞姿更加挺拔、舒展, 增添舞蹈者昂扬的精神及高雅的气质, 而且可为舞蹈中很多技巧的完成奠定基础。

2.绷

“绷”也是芭蕾的基本要素之一。必须从踝关节开始把力量一直贯入到脚趾, 让脚趾去找脚心, 实际上脚背脚趾绷得越紧, 腿部膝盖也会越收紧。绷脚有两个重要作用, 一是延长了腿的长度, 强化了腿的流线型的美;二是能使踝关节得到强有力的锻炼, 增强踝关节以下到趾关节的能力和灵敏性。

3.直

在基训中要求人体的直有两个目的:一是从精神气质角度, 要求身体挺拔直立, 不能塌腰翘臀, 不能挺胸凸肚, 腿必须收紧膝盖, 绷直脚背, 使人有一种精神倍增、赏心悦目的潇洒、帅气和高雅的气质, 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青春美的享受;二是从技能技术训练的角度, 人在舞蹈中身体的形态是千变万化的, 只有在动作中不断地调整重心, 才能使身体的重心始终保持垂直, 去完成一些旋转和高难度的技巧动作。由此可见, 芭蕾基训中的直立训练是一种技巧训练。

4.立

芭蕾中的“立”是在直的基础上的升华, 是从形体美到舞蹈美的整体概念。“立”是一种延伸感, 一是指身体要拉长。在训练中脚用力踩向地面, 脖子向上拉长, 找一种立地顶天的感觉。“立”会给人带来一种提升的感觉, 这是一种轻盈、敏捷和精神气质的美。二是指腰椎到颈椎部位的立, 这一点是“立”的真髓, 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从腰椎到颈椎这一部位是躯体中活动范围最大的部位, 只有把这一部位控制住, 人才能够真正立起来, 不会出现松腰、懈胯的现象了。

二、芭蕾基本训练中的肢体要求

1.腿

在芭蕾中腿是根, 所以芭蕾训练对腿的要求很严格。有力量的腿是芭蕾演员的首要条件。专业演员的韧带在训练中被拉长, 使肌肉空间收缩, 加强了肌肉的力量, 肌肉附在韧带上, 拉长韧带的同时也拉长肌肉的线条。

2. 躯干

躯干是身体的主体, 芭蕾训练要求应该保持严格的垂直的姿态。训练时要时刻记住抬头、挺胸、提腰、沉肩。从头到脚, 都要有顶天立地的感觉, 挺拔向上贯穿整个芭蕾训练的始终, 最大限度地呈现人体线条的天然丽质。

3.头

头在芭蕾舞中起着技术性的功能。在芭蕾中, 头部的把握是女性气质表现的关键, 它是高贵的气质、优雅的风度等的完美表现。训练中首先要学会微微昂起头部, 将眼神向斜前方的远处看, 要求肩下沉, 从而突出胸部和颈部的美好线条, 头部以下的颈部要尽量拉长, 微抬下巴, 双肩自然下沉, 增加颈部的线条美。

4. 手臂

在所有的舞蹈中, 手臂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手臂永远积极地参与舞蹈, 它给舞蹈增添了应有的线条。在芭蕾中手臂要成圆弧形, 在芭蕾中要求手臂从肩膀开始经过肘部、手腕到指尖, 成一个弧形, 所以要经常训练, 手臂才能有轻盈的形态和表现力。

三、芭蕾基础对舞蹈演员的重要性

1. 形体训练离不开芭蕾基础

形体训练是培养专业舞蹈人才的重要步骤。“形体美”是每个舞蹈表演者必然的追求, 而修长、挺拔、匀称的身材则是舞蹈演员的理想目标。要实现自己的追求和目标, 舞蹈专业的学生在身体方面就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条件, 芭蕾基础训练正是塑造这一理想身材的最佳手段。其次, 正确的身体垂直位置也是不容忽视的。骨盆是力的垂直线和水平线的中心区交汇点, 也是重力的中心区, 它对身体的垂直、平衡、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骨盆以上的部位, 腰椎、胸腔、肩、头, 起着支撑的作用;对于骨盆以下的腿和脚, 它起着稳定的作用。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身体垂直位置和正确的支撑力, 才能产生高质量的平衡和稳定, 才能使舞蹈演员的形体挺拔、舞姿舒展。同时坚持不懈地努力训练, 舞蹈演员才能具备发展舞蹈高难技巧的基础能力。

一些高水平的选手从不间断芭蕾基础训练,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员自我修养》中指出:“不能用没有受过训练的身体, 来表达人的内在精神生活的最细致的过程, 正如不能用一些走调的乐器来演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一样。”很难想象一个身体僵硬, 动作不协调、不灵活, 没有控制能力, 没有美感和艺术表现力的人, 能够塑造好哈姆雷特。形体动作, 看似演员的外部动作技巧, 实质上对其内在的艺术气质、形体动作修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芭蕾基础能力对舞蹈演员的重要性

在芭蕾舞基础训练中, 芭蕾的基本能力、基本形态占有相对重要的位置。首先, 控制能力是芭蕾基训中的重要能力之一。它有多种训练方法。控制可训练舞者的胯关节和动力腿在一定高度上从弯曲到伸直的控制能力, 锻炼腰、背肌力量和躯干重心的稳定, 是动力腿在空中大幅度运动的基础练习之一。训练时可以向前、旁、后进行练习, 通过练习使演员在训练时掌握在动力腿向上抬起的过程中保持胯关节松弛, 并适当放松大腿肌肉, 要用外开和绷直的力量向前延伸至脚尖顶端。做动作时演员的躯干正直和重心准确, 两肩、两肋和两边的胯完全处于平行线上。这样有助于锻炼腰肌 (包括侧腰肌) 收紧、拉长的控制能力。

跳跃在舞蹈训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是多种舞蹈中的基本动作之一, 它们不仅是锻炼体能和素质的手段, 有些还可以直接用于舞台表演。在训练跳跃时应掌握躯干正直, 腰、背和腿部肌肉具有一定的能力, 脚比较柔韧有力。起跳时较多地运用从脚跟到脚掌、脚趾的推力, 使双脚先后或同时离开地面形成腾空动作, 落地时均以脚尖先着地, 然后是脚掌, 最后是脚跟, 用脚趾、脚掌和腿部的力量缓释身体的重力, 使落地稳定且能保持动作连贯。跳跃训练可以锻炼演员脚的灵活、敏捷和柔韧。

在2004年中央芭蕾舞团推出的新版芭蕾舞剧《天鹅湖》中, 就完全可以看出基本能力对演员的重要性, 从舞台表现上来看, 演员们阵容整齐, 肢体修长, 动作协调, 出手不凡:不但青春妩媚, 腿脚轻盈利索, 而且训练有素, 尤其是脚下的动作颇为干净到位;跳跃时不但能够做到轻盈飘逸, 而且更能达到落地无声的佳境;旋转时则不但能保持重心的垂直和旋风式的速度, 而且能够做到收放自如, 稳健飘逸, 时时处处显示出芭蕾的深厚功底和永恒魅力。

芭蕾是世界舞蹈艺术之精华, 它的高深与博大、唯美与脱俗使它不断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推崇。她不仅能影响和改善着人的形体美, 而且能让人拥有姿态美和气质美。练习芭蕾基础, 舞蹈演员能加强身体的柔韧性和体能, 解放四肢, 在表现舞剧或舞蹈的同时, 灵活地舞动自己的身体, 轻盈地跳跃, 用肢体的语言来表达传递感情。练好芭蕾基础不仅可以使练习者具有舞蹈所必须具备的“形体美”, 同时还可以使表演者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身体的重心, 不论是旋转还是跳跃, 都能时刻掌握身体的平衡;练好芭蕾基础可以使舞蹈表演者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每一个动作, 使每一个动作姿态准确、到位;练好芭蕾基础能够全面领会题材的内涵, 准确地把握主题, 形成准确的对舞蹈主题思想的感觉和对舞蹈姿态、舞蹈动作的感觉。

舞蹈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如果舞蹈表演者都具有深厚的芭蕾艺术功底, 那么他的表演将会达到一个新的艺术境界, 将会在旋转、跳跃中更加突出地表现作品的主题, 使人们在欣赏美丽舞姿的同时, 感受作品的思想, 接受心灵的启迪。一部高品位的舞蹈作品, 在舞蹈演员的演绎下, 会为观众带来艺术美餐。舞蹈, 这一代表着人类先进文化的艺术之花, 因为有了芭蕾基础训练这样一个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训练体系的存在, 而愈来愈显现出它的美丽高雅、灿烂夺目。

参考文献

[1]许霓.论芭蕾基训在形体训练中的实用价值[J].中国西部科科技, 2007, (4) .

[2]李静.普通高校芭蕾基础训练教学的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 2004, (8) .

[3]柴黎明, 长场景.芭蕾基训的基本要素[J].东方艺术, 2005, (6) .

[4]潘滨.浅谈高师舞蹈教学中的芭蕾基础训练[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 2005, (6) .

[5]赵卫华.浅谈芭蕾基训课的特点[J].艺术教育, 2006. (6) .

芭蕾基础训练 第8篇

关键词:芭蕾舞,基本功,舞步

一、芭蕾舞基本功基础训练的相关内容

(一) 身体素质方面的训练

关于芭蕾舞基本功的基础训练部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首先, 是脚背绷紧的练习, 绷脚背练习是芭蕾舞众多基础练习中的基础, 但却又是一名芭蕾舞演员所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之一。脚背紧绷练习主要包括曲脚、曲躁以及绷脚尖三个联系部分, 以便使芭蕾舞学员可以习惯芭蕾舞的特殊的脚型与站姿, 以便于芭蕾舞今后的学习。

其次, 腿部与背部的练习。芭蕾舞的学习对于学员的腿部力量与背部力量具有极高的要求, 如果腿部与背部力量无法满足舞蹈的需要, 很可能使学员在学习芭蕾舞的过程中受伤。腿部的联系主要为了增强学员的腿部肌肉, 增加学员形体的美感与跳跃能力。背部肌肉的锻炼, 是为了增强学员身体的协调性与平衡性, 确保学员在进行芭蕾舞表演时, 能够在流畅的舞蹈中保持一定的节奏。最后, 劈叉练习。劈叉练习主要分为横、竖两种, 劈叉练习在于锻炼学员身体的柔韧性与延展能力, 从而提高自身的柔韧度, 使其在芭蕾舞表演过程中可以更好的体现出芭蕾舞的美感。

(二) 基本动作与舞步的训练

基本动作与舞步的训练也是芭蕾舞基础训练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由基本动作与舞步组成的芭蕾舞基本功练习, 是一个芭蕾舞演员是否合格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基本动作练习。芭蕾舞的基本动作主要包括蹲步练习、立脚尖练习以及擦地练习等几种。蹲步练习又分为半蹲和全蹲两种, 是一种为了活动腿部肌肉的练习准备活动;立脚尖练习是芭蕾舞最为典型也是最为重要的练习项目之一, 是为了增强学员的脚步、腿部力量及反应度的练习;擦地练习主要分为腿部的张开与摆腿, 闭合与再次张开等几个动作的结合, 就像用脚进行擦地一样。主要为了对学生进行腿部塑形而进行的练习。

其次, 基本舞步练习。芭蕾舞中的基本舞步练习主要包括足尖旋转、阿拉贝斯克以及代弗洛佩等几种舞步。足尖旋转属于芭蕾舞中的高级动作之一, 在许多芭蕾舞表演中都可以见到足尖旋转这种舞步, 因此, 这种舞步也具有极强的基础性, 是学员在学习芭蕾舞过程中必须熟练掌握的舞步之一;代弗洛佩并不是一种容易掌握的舞步, 但在芭蕾舞中却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舞步在练习的过程中对学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极高, 需要不断的反复练习才有可能掌握。该舞步在练习的过程中, 主要包括开始式、动力腿抬起、伸张以及脚尖向上滑动等动作, 在练习的过程中必须确保身体紧绷, 支撑腿也要始终保持稳定。如此一来, 才能确保该类舞步的练习达到其应有的效果;阿拉贝斯克则是一种十分讲究结合性的舞步, 在芭蕾舞表演当中用途十分广泛, 主要动作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基础练习动作, 主要是为了促进学员对芭蕾舞之后的学习, 使学员掌握芭蕾艺术的灵感。

二、芭蕾舞基本功的训练方法

(一) 组合训练法

基本功的训练在芭蕾舞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 在芭蕾舞日常的训练中, 无论是基础动作的练习还是基本舞步的练习, 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将这些动作与舞步结合到一起, 形成最终的芭蕾舞演出。由此可见, 仅仅练好芭蕾舞的基本功是不够的, 在实际的教学中, 还需组织学员对各类芭蕾舞动作进行组合训练。芭蕾舞的学习讲究熟能生巧, 在初学阶段主要以基本功训练为主, 基本功练习时就要开始各类组合动作的完成, 先从基本的基础动作衔接开始, 逐渐将动作与舞步结合起来进行练习, 最终形成一段完整的舞蹈。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将组合训练的内容彻底掌握, 一定要让学生对该舞蹈组合动作进行反复的练习, 最终实现组合训练的根本目的。

(二) 音乐辅助训练

芭蕾舞之所以被称为最有魅力的舞蹈之一, 不仅在于其优美的舞姿与肢体作用, 音乐节奏、旋律与舞蹈动作之间的配合也是芭蕾舞表演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音乐辅助练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员对芭蕾舞节奏的掌控能力, 增强学生在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协调能力, 增强学生的乐感。乐感对于舞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是一名优秀舞者必备的素质之一, 因此, 必须在日常的练习中着重进行练习。从而可以使学生明白乐感对芭蕾舞表演的重要性, 并在日常的训练中注意提醒学生对音乐节拍的把握, 逐渐培养学生的乐感与节奏感。

(三) 以教师为榜样展开练习

无论是何种教学, 教师永远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在芭蕾舞的教学过程中也是一样。因此, 教师要在课前对所要教授的芭蕾舞动作进行反复的练习, 在教授芭蕾舞动作的过程中, 要准确传授动作的要点及其注意事项, 不能含糊其词, 确保学生各个动作的规范性与条理性。不仅如此, 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 以自身标准的动作及良好的个人修养来带动学生进行模仿与学习,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明确作为一名芭蕾舞舞者应当具有的基本素质, 为今后的学习及未来的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芭蕾舞的教学当中, 务必要重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 确保其基础动作的规范以及基本舞步的熟练掌握, 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芭蕾舞的学习与表演, 也能在一定几率上减少学生在学习或表演芭蕾舞的过程中, 发生受伤等情况。

参考文献

[1]杜昕芮.浅谈脚腕力量在芭蕾舞中的训练方法及重要性[J].大众文艺, 2016, 16.

芭蕾基础训练 第9篇

关键词:芭蕾舞基训,一位脚,开,绷,直

一、芭蕾舞的审美原则

芭蕾舞发展到今天已经具有数百年的历史, 芭蕾最早孕育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下, 17世纪后半叶在路易十四的鼓励下, 芭蕾逐渐从小环境的宫廷舞蹈发展到大时代的古典芭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芭蕾都为人们传递着美的讯号, 其特有的“开、绷、直、立”的四大审美原则使芭蕾舞风靡整个世界。芭蕾从脚尖的站立到大舞姿的动作表情始终都贯穿着它特有的“美”, 而这种“美”需要在舞台表现力与课堂创造力中逐渐培养。

1661年, 在路易十四的鼓励下法国成立了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 皮埃尔·博尚担任首任院长。在任期间, 作为教育家的博尚对芭蕾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对芭蕾的手位脚位和一些舞姿进行了系统的规范。直到今天芭蕾舞的五个脚的位置还在被广泛的应用中。

二、一位脚在基础训练中的价值

(一) 规范性。芭蕾一直以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艺术特征出现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 从最初在课堂所学的一位脚到舞台上展现出复杂的华丽舞姿。“开、绷、直、立”的审美原则始终贯穿其中。

课堂的反复训练是舞者通向舞台的唯一通道, 课堂上一个简单的一位脚就足以完整的体现出芭蕾舞所特有的艺术审美特征。一位脚的动作规范性要求:双脚在完全外开的状态下, 脚跟相连, 经量形成一条横线。这条“横线”在芭蕾的训练中体现出“开”的原则, 舞者以人体脊椎为中心线, 从肩、胸、胯、踝关节部位以左右对称的方式向外打开 , 大腿内侧肌肉劲量向外旋转, 以最大限度去展现人体的外开度和动作的幅度, 特别是双脚向外打开180度“横线一字”时, 是实现下肢外开训练的一个起始开端;“绷”即指身体各个部位在站立一位脚时, 为了更好的保持整个身体的重心与平衡, 下肢肌肉处于一种收紧的身体状态;在脚下站好180度“横线一字”的同时, 要求学生从双腿到后背的拉直和向上的延伸感, 寻找芭蕾舞审美要求中的“直立感”;在芭蕾的训练中不仅是训练学生的动力腿, 在扶把训练中更多强调的是主力腿动作的稳定性, 因此在日常的训练中应多加强调“一位脚”中的“立”, 芭蕾中的“立”是建立在下肢“开”、“绷”、“直”的规格上形成的。其明显的特征是在躯干、四肢的整体直立感中找到一位脚的“开、绷、直”的整体规格性。

(二) 系统性。舞者在舞台上呈现“开、绷、直、立”的视觉美, 这种“美”只有通过系统、规范化的长期训练才能得以体现。芭蕾基训作为一门基础课程, 必须坚持由简入繁、由浅到深的教学原则。同时, 舞蹈的艺术修养和课堂的基础训练是不能被分开而论的。

在平日的训练中, 从基础的扶把练习到中间的组合练习, 无论节奏的快与慢, 都有一套科学系统的训练要求, 作为舞蹈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其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层次性和系统性。课堂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分别为地面、扶把、把下、跳跃和复杂的技术技巧。

最后, 教师的教学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差异, 在遵循客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因材施教, 掌握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完成每个不同年级中的教学任务。

在持之以恒的练习中, 坚持由简入繁的原则, 探寻芭蕾基训的科学性, 。

(三) 科学性。1661年法国建立皇家舞蹈学校确立了芭蕾特有的审美规范, 并对芭蕾的脚位有了明确的规范, 自此芭蕾开始了探寻人体科学的道路。正常状态下的人体骨骼决定了人们在站立时脚尖、膝盖正对着身体前方, 而芭蕾的一位脚训练却要求舞者从膝盖到脚尖向身体的两侧打开, 改变人体的自然形态呈现脚跟相连180度的外开形状。

对于初学者而言, 学生由于双腿肌肉没有良好的稳定性, 在完全外开的状态下难以控制身体的平衡, 重心会不自觉的向前倾斜。科学的训练方法是以“一位脚”为起始开端进行由简入繁的渐进式训练 , 将平衡重心和提高肌肉的稳定性作为教学的重点, 以脚下训练为引导改善下肢的腿型。因此, “一位脚”在课堂训练中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为了更好的塑造学生躯干的挺拔直立感, 一位脚的站位训练不容忽视, 看似简单的一位脚却是能改善人体躯干和下肢腿型的关键点。因此, “一位脚”在芭蕾基础训练中具有重要的训练价值。

参考文献

[1]姚泳全, 马景星, 周宏荣, 彭玲.舞蹈表演艺术[M].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5.

浅谈芭蕾训练与芭蕾形体训练的区别 第10篇

芭蕾训练是以培养专业的芭蕾舞演员为目的;芭蕾形体训练则以健身、着重健美体形为目的。通过对两者的了解、比较让我们进一步的认识芭蕾训练的意义和芭蕾形体训练的意义。

(一) 芭蕾训练的意义。

芭蕾训练的意义, 它主要是以培养有较好的身体素质, 较强的技术技巧能力, 较好的表现力的芭蕾舞演员为目的。专业芭蕾的训练方法也是非常严格的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的, 为的就是把专业的学生打造成拥有完美体态的芭蕾舞者。

芭蕾训练一般在专业的院校和团体被称之为基训课, 是芭蕾专业的学习者和演员每天都要进行的一门课程。芭蕾训练课是芭蕾教学体系中的一门主课, 它决定着学生和演员的技术素养。一堂完整的芭蕾训练课是由把杆、中间、跳、女生还包括足尖, 这几个训练部分组成的。首先从把杆开始, 逐渐移到中间, 然后是Adagio (慢板) , Allegro (快板) 以及种种复杂的技巧的训练。

1. 把杆训练。

主要由十个动作组成, 依次是:Plié (蹲) 、Battement tendu (擦地) 、Battement tendu jeté (小踢腿) 、Rond de jambe par terre (地面画圈) 、Battement fondu (单腿蹲) 、Battement frappé (小弹腿) 、Rond de jambe en l'air (空中画圈) 、Petit battement sur le cou-de-pied (包脚的位置) 、Battement développe (伸展、控制) 、Grand battement juté (大踢腿) 。这些动作都是从小到大, 从简单到复杂, 循序渐进来完成的。把杆训练使全身肌肉、关节、韧带得到全面锻炼。主要是训练腿、膝盖、脚的力度、幅度、柔韧性、灵活性和稳定性。

2. 中间训练。

跟把杆的顺序基本一致, 只是在组合的编排上难度要加大, 要加上头、手、身体和脚的配合, 使整个身体协调的配合起来。还有训练一些高难的技术技巧, 这就更要求身体的高度协调性和稳定性了。

3. 跳的训练。

一般分为三类:小跳、中跳、大跳。跳跃主要依靠并运用腿部的肌肉力量, 来完成空中完美的舞姿形态。跳跃是难度最大的部分, 从把杆训练到中间训练, 都是为了跳做准备。跳跃完成的好坏很大部分取决于腿部肌肉能力的好坏。这就是需要在前面的把杆和中间的训练中来解决。

4. 足尖练习。

女生在完成了跳的练习后, 还有足尖的练习。足尖动作使得表演更加丰富、更具有表现力, 是女子在芭蕾训练中必须掌握的技巧形式。足尖的训练主要是把半角尖的动作放到脚尖上做, 把一些小的跳跃动作变成富有脚尖特点的跳, 把各种转的动作放到脚尖上完成。这些动作对重心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在前面的训练中一定要为脚尖训练打下好的基础。

芭蕾训练课必须遵循由浅到深, 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来进行。主要是训练腿部肌肉能力, 包括开度、柔软度 (蹲、深度) 直立, 以及身体、头、手的配合和动作的协调性, 通过练习可达到身体的直立感和稳定性, 以及较准确的移动重心的能力。从扶把练习到中间练习, 无论是慢板还是快板, 都是建立在一套系统完备的规则的基础上, 其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

(二) 芭蕾形体训练的意义。

芭蕾形体训练与芭蕾训练有所不同, 它是由芭蕾训练延伸而来的, 而不是真正的芭蕾基础训练。芭蕾形体训练是以健身为目的, 着重于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并调整人的形体姿态。芭蕾形体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对健美体形的指向, 其训练的内容和方式是指形体的健美, 所以其动作设计, 主要是为健美体形服务的。因此, 芭蕾形体训练对人的形体的修塑有很大的帮助。芭蕾形体训练的课堂组成和专业的芭蕾训练基本一样, 也是从把杆训练开始, 然后中间练习, 然后跳的练习。但是芭蕾形体训练课的组合动作都比较容易, 运动量不会很大, 一般的人都能够接受。芭蕾形体训练也是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进行的, 是通过从简单到难的动作学习训练来达到塑形的目的。芭蕾形体训练不是以培养专业的演员为目的的, 其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芭蕾的训练对人的形体和气质进行修塑, 使身体均匀和谐, 身体轮廓线条清晰, 从而塑造出美的体形。

二、芭蕾训练与芭蕾形体训练的区别

(一) 从选材看两者的区别。

芭蕾对演员的身体要求很高, 所以选材非常的严格。一般的专业芭蕾学校招收9至11岁的孩子入学, 要求他们身体均匀、细长、头小、颈长, 软开度好, 外开性好, 四肢长, 脚形漂亮, 臀部小, 外貌漂亮等。不论是从年龄还是身体的条件上专业的芭蕾学校选材的要求都近乎是苛刻的。

芭蕾形体训练在选材中对年龄和身体条件就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了, 只要学习者自己对芭蕾形体训练感兴趣, 能够承受芭蕾形体训练的运动量, 而且想通过芭蕾形体训练来改变自己的身体形态, 使自己的体形更加完美。这样的人就可以学习芭蕾形体。

(二) 从训练方法看两者的区别。

一般的专业芭蕾学校都有一套完备的教学体系, 通过6至7年的时间来完成芭蕾所要学习的动作。每个年级的教学都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来进行。每个动作都要反复的练习, 以达到最完美的效果。芭蕾形体训练则是在学习者自身条件可以达到的基础上, 学习简单的芭蕾动作。教师会根据学习者的自身情况和学习的目的变换教材。训练的内容会把单一的形体训练和带有表演性的舞蹈训练结合起来, 使训练不枯燥乏味。

(三) 从训练时间看两者的区别。

专业的芭蕾训练一堂训练课的时间一般在90分钟, 90分钟的训练课是每天都要完成的课程。随着年级的增高, 有时训练课的时间会增加到每天120分钟。芭蕾形体训练一堂课的时间大约在60分钟左右, 而且不是每天都要练习, 一个星期大约1到3次,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需要来制定学习的时间。

(四) 从训练要求看两者的区别。

专业的芭蕾训练对学习者的每个动作完成的好坏要求非常严格。腿、脚、手、身体的角度都必须严格按照动作的要求完成。不论学习者的自身条件如何, 都要严格按照这样的要求去完成。芭蕾形体训练则不同, 在训练时学习者动作不一定做到完全规范, 只要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达到动作的要求, 能够达到锻炼形体的目的就可以。

从以上这几点我们就可以看出专业的芭蕾训练和芭蕾形体训练的区别。“芭蕾形体训练”不同于专业的芭蕾训练, “芭蕾形体训练”主要是通过科学的形体训练, 对人的形体、气质等进行修塑。现在的“芭蕾形体训练”是从芭蕾教学方法中得到的正确的形体训练方法, 使更多的人认识芭蕾, 学习芭蕾, 从芭蕾形体训练中找到形体修塑的最佳方法。通过接受芭蕾形体的训练, 不论是在气质上、内在修养上还是在形体的塑造上都会有很大的收获。随着时间的变化, 社会不断的进步。现在人们对美的评价已不在局限于衣服、首饰、装饰、化妆的基础上了, 而是着重人的形体和气质。正是人们有了这样的新审美概念, 使得更多的人们开始通过各种运动方式来锻炼, 以达到完美的体态来更好的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

参考文献

[1].肖苏华.芭蕾舞艺术欣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7

芭蕾基础训练 第11篇

关键词:芭蕾舞;基本功训练;国际标准舞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5-0385-7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5.001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标准舞在我国发展已逐渐趋于成熟,我国各舞蹈院校逐渐将国际标准舞纳入舞蹈教学,同时建立了完善科学的教学体系,不断从软硬件配置、教学模式等方面为国际标准舞艺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教学基础,不断提升我国艺术院校学生的国际标准舞技能及综合水平,不断推进国际标准舞发展。

一、芭蕾舞基本功训练在国标舞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二者审美标准具有相对一致性

芭蕾舞和国际标准舞在审美标准上是相对一致的。芭蕾舞的基本功训练是训练舞者肌肉控制能力,提高肌肉线条的美度,这些为国际标准舞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芭蕾舞为基础的国际标准舞教学中,通过芭蕾舞基本功的训练,国际标准舞舞者在肢体呈现中便可以有效地实现身体控制能力及美观性,从而使优美舞姿得以展现。

芭蕾舞教学中对舞者的肢体要求具有相对严苛性,男女舞者均要求胳膊、腿及脖子的长度达标且脑袋较小。舞者的身材比例匀称且身材挺拔,直立向上,无时无刻不给人一种高贵典雅之感。

同时在国际标准舞肢体及气质要求中,也需要舞者身材保持挺拔状态,腰部及腹部作为舞蹈中的支撑点要强壮有力。国际标准舞及芭蕾舞两个不同的舞种均在西方舞蹈基础上产生,因此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及内涵,这样使得二者审美标准具有相似性。

(二)二者规范化及技术性具有严格要求

芭蕾舞的训练体系一直沿用英国皇室舞蹈学校训练时期的训练方式及教学体系,因此对舞蹈的规范性具有严格的要求及规定,在舞蹈训练中,舞者肢体的各个部位均需要按照舞蹈肢体运行轨迹严格训练,舒展人体的线条,增强人体下肢的表现能力,要求在舞蹈过程中动作要标准。在舞蹈教学中,舞者应根据各舞蹈所蕴含的意义及内涵对其进行情感的表达与传递,不断通过舞者肢体的舞动将舞蹈各情感因素完美呈现出来。国标舞训练中对舞者的技术及动作也具有相当严格的要求,在旋转跳跃及落地时,地面与脚尖之间不能产生明显落地声。舞者全身肌肉处于收紧状态,因此,对舞者的体力及意志力具有较高的要求。

二、芭蕾舞基本功训练在国际标准舞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国标舞者身体线条的良好塑造

芭蕾舞具有高贵典雅之感,因此芭蕾舞基本功的教学可有效提升舞者的开、绷、直、立身体形态的塑造。专业舞者及业余舞者的区别性就在于是否有进行系统的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是否具有舞者的基础气质,艺术院校专业舞蹈课程开展之前,均需要对学生进行芭蕾舞基本功的训练,各舞蹈间的肢体要求及素养均具有相通性,肢体的协调性及稳定性在任何舞蹈训练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国际标准舞实践内容及形式的创设及丰富

国际标准舞属于体育竞技类别,又因舞姿花哨,服装样式繁多而被人们喜爱。原则上来说,国际标准舞是不具备观赏性的,因为每位舞者的肌肉控制与对音乐的理解不同。国际标准舞的舞蹈内容要求相对丰富,具体结构主要是指舞者在相同主题下对舞蹈形式可以进行专业创造,并对其进行舞蹈、演唱及戏剧等的综合表演。而芭蕾舞作为一门优秀的舞蹈艺术,历史悠久,在意大利以娱乐的形态不断发展为前提,芭蕾舞舞蹈形式逐渐萌芽。而就是拥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标准的规范性的芭蕾舞,才能作为国际标准舞的基础训练。

(三)丰富舞者表现形态

国际标准舞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两种发展形势,一种便是独立的具有纯粹舞蹈性质的国际标准舞,注重国际标准舞的形式美,单纯对舞蹈的技能及美感进行评判;另一种形式则重视舞蹈的内涵,要求舞者在舞蹈表现过程中穿插相应的事件并进行内容的完美演绎,使观众明白其中的内涵,国际标准舞与芭蕾舞在美学观点及形态等方面均具有相似性。

(四)完善国际标准舞的训练方法

芭蕾舞在悠久的历史中主要形成了系统科学的艺术形式及训练方法,芭蕾舞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和较高的训练价值,因此各大院校在对国际标准舞基本功进行训练时,一般均采用该类科学有效的训练体系及训练方法进行训练。舞蹈是靠人的肢体动作实现情感的表达及某种因素形式艺术的表现,国际标准舞注重人的情感表达,而芭蕾舞的基本功训练便可促进舞者自身气质的提升,从而使舞者在后期国际标准舞教学中实现对情感的淋漓表现。

(五)延长舞者舞台生命

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是舞者开始舞蹈学习的必要教程,基本功训练直接决定着舞者的舞台生涯,影响舞者自身的舞蹈表现力及呈现力,舞者通过芭蕾舞基本功的训练,可使身体逐渐达到相对平衡,增加舞蹈美感,达到舞蹈表现最初要求及效果,增强舞蹈观者的兴趣,使得观者身心愉悦。

三、结语

综上所述,芭蕾舞基本功训练在国际标准舞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国际标准舞舞者身体线条的良好塑造,有利于国际标准舞内容、形式的创设与丰富,大大丰富了舞者的表现形态,完善国际标准舞的训练方法,延长舞者舞台生命,使舞者依靠自身的肢体语言及高贵典雅的综合气质不断呈现国际标准舞的独特魅力,从而促进国际标准舞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涛.浅谈芭蕾舞基本功训练在国标舞教学中的作用[N].中国艺术报,2012-05-28(T02).

[2] 熊茵.少儿拉丁舞基本功训练内容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1.

[3] 刘行.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体系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 原阿敏.从《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教程》一书窥探芭蕾基训课程安排特点[J].戏剧之家,2014(18):191.

Abstract:At present,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China, the major national professional ar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stantly open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dance major and course, making it gradually become specialized and systematic. And ballet has the same training value because of its unique regularity.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ballet basic train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dance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explores and studies the roles of ballet basic train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dance teaching.

Key words:ballet; basic train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 dance

芭蕾基础训练 第12篇

预备动作(如图1):向右侧卧,双脚并齐向长延伸,头侧枕于左臂上,右手撑地置于胸前。

第一步(如图2):动力腿沿着主力腿内侧向上吸,完成此动作的音乐节奏为1—2。

第二步(如图3):动力腿继续向上吸,达到主力腿膝关节,保持动力腿膝盖的外开,完成此动作的音乐节奏为3—4。

第三步(如图4):在5—8的四拍音乐中,动力腿膝盖保持不动,小腿顺着膝盖的方向无限延伸,脚背保持绷直状态。

第四步(如图5):保持第三步时腿部向上的延伸姿态,在一拍的音乐中完成勾脚趾的动作,音乐节奏为1。

第五步(如图6):保持第四步的姿态,在一拍的音乐中完成勾脚踝的动作,音乐节奏为2。

第六步(如图7):保持第五步的姿态,在一拍的音乐中完成绷脚背的动作,音乐节奏为3,脚趾保持勾的状态。

第七步(如图8):继续绷脚背。

第八步(如图9):回到Passe(巴塞,芭蕾舞的一个基本舞姿,俗称大吸腿),完成此动作的音乐节奏为5—6。

第九步(如图10):回复预备状态,完成此动作的音乐节奏为7—8。

上一篇:人员信息管理系统下一篇:双重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