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人才范文

2024-05-14

编辑人才范文(精选11篇)

编辑人才 第1篇

出版行业知识含量高,出版产品主要依靠人来完成,因此,人才竞争尤为激烈。期刊是出版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积累知识、传播文明的重要使命。推动期刊出版工作的繁荣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办刊水平和期刊质量,期刊编辑部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人才培养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1 期刊编辑部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主要指吸引、激励、保留、开发人才,为组织所用。具体指把需要的人力资源吸引到组织中来,将他们保留在组织中,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开发他们的潜能,从而获得人力资源的高效率利用。

期刊编辑部中需要一定数量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同时也少不了经营管理、发行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从不同角度发挥作用,保证期刊的正常出版和持续发展。因此,期刊编辑部中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各种专业人才。其中,编辑人员是直接从事出版活动、承担期刊出版主要生产任务,是最具有出版专业特色的人力资源。编辑工作是期刊出版工作的核心。作为编辑活动主体的编辑人员,在其中担负着主要角色,是期刊编辑部的第一资源。对期刊编辑部人力资源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对编辑人员的管理。

1.1 保证引进人才的质量

提高期刊的质量,必须要有高质量的编辑人才。编辑部要根据自身的人员现状及期刊的发展目标进行预测与计划,分阶段、分步骤进行有效的微观调控,逆行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在期刊编辑部内部实现人才结构的优化组合,切忌盲目引进。为了保证引进人才的质量,必须严格把关,考查时应重点考察以下几个方面。

1.1.1 政治思想素质

期刊编辑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期刊编辑人员要有政治鉴别力及政治敏锐性,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把确保期刊的正确导向放在首位,不猎奇、不跟风,不受社会上错误思潮的影响,更不迎合某些人的低级趣味,同时又要勇于接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分清是非,坚持正面引导。

1.1.2 文化素质

这是编辑人员从事本职工作的专业基础。编辑工作是文化工作,编辑劳动是精神劳动,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方可胜任。编辑人员的文化素质构成,除了基本的理论修养、扎实的专业训练、开阔的知识视野、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外,还应该包括良好的思维方式、广泛的阅读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编辑人员的文化素质,还要求编辑人员在知识的种类上既有“博”的一面,又有“专”的一面。编辑人员应是“外行中的内行,内行中的外行”。因为是“内行”,编辑人员与作者才能进行深度对话,才有沟通的基础;因为是“外行”,编辑人员不至于有门户之见,对稿件可以作出比较客观的判断。

1.1.3 业务能力

首先是职业敏感。这是一个编辑人员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发现和判断某一事件是否有新闻价值的重要工作能力。有职业敏感的编辑人员,能及时准确地发现新情况、新动向、新问题,迅速捕捉到有价值的素材,为读者奉送高质量的期刊。其次是文字能力。期刊编辑工作是一种文字工作,具备较高的文字规范能力、文字加工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这是当好编辑人员的基本条件之一。再次是利用计算机知识的技能。作为一名现代的期刊编辑人员,熟练应用计算机应该是必备的技能。当今社会,在获取信息、利用信息上几乎没有地域、距离的限制和时间的约束,计算机已经成为期刊编辑工作现代化的必备工具,期刊编辑人员应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将其创造性地运用到编辑工作中。

1.1.4 创新意识

编辑工作本身就是充满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编辑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在构思选题、组织稿件、修改稿件以及内容的组织、装帧设计等各个环节,无不需要编辑人员的创新意识。编辑人员的创新意识是建立在学识水平、理论水平等基础上的,创新意识最终只有转化为目标,才能用于期刊编辑人员的日常工作。创新意识是期刊编辑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品质,期刊的特色、新意、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都需要期刊编辑人员本身具有极强的创新意识。

应聘者经考核合格后,应对其试用一段时间。试用期满后,经过综合考核,合格者方可被录用。

1.2 建立有效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

要进行绩效考核,必须设立考核目标。这里所说的目标是指近期目标、阶段性目标。它是将办刊近期目标量化为一定的指标,分解到各个环节和岗位,使各个环节和岗位都明确自己所应承担的目标责任,并围绕目标的实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它包括确定工作方向、工作重点和预期达到的基本要求,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组织目标管理的实施,对目标实施结果进行考核评价并相应地予以奖惩。期刊目标管理的实施期限以各刊刊期与任务的阶段性为依据,周期可为半年、一个季度或一个月。

把这一目标进行细化,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目标管理,主要在对编辑、校对人员的管理中采用。它按照目标和任务、责任和权利确定一个人的目标管理要求,设定的目标比较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有一定激励力度。编辑人员的量化目标主要由数量和质量组成。数量指发稿数量、字数及完成的时限。质量指稿件的结构比例,发稿的“齐、清、定”要求;稿件在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和语言文字规范性等方面的要求。校对工作的目标管理按照校对工作的数量、质量及时间等设定指标。数量指校对的数字,质量包括校正校样上的排版错误和发现原稿中的差错。

只有设立目标,把任务落实到个人,建立清晰、高效的工作流程,才能从根本解决人浮于事、执行力差的弊病,使编辑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1.3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的目的在于使编辑人员有价值的劳动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回报。编辑部要给编辑人员提供学习、培训与深造的机会和创造个人提升的空间,使编辑人员充满成就感,早日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目标。要把岗位与工资、待遇挂钩,激励编辑人员将个人目标与编辑部目标达成一致,充分调动编辑人员,特别是青年编辑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破事业单位的等级工资制,真正实行效率优先、按劳分配、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原则。此外,在其他方面也要实行激励机制。例如,对工作成绩突出者优先解决家庭实际问题,对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应予以适当的物质奖励等。此机制与绩效考核结果紧密相扣,在期刊编辑部内形成“学先进、赶先进”良好工作氛围,从而推动各方面工作的开展。

要保持期刊编辑部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只有通过竞争、优胜劣汰。因此,编辑部要制定一套严格的、切实可行的综合考核方案,通过综合考核,对成绩突出者,予以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对不符合要求者(如知识面窄、能力低、工作态度差、不敬业者),要视具体情况予以惩处,如通报批评、调换岗位、待岗培训、予以辞退等。

1.4 注重编辑人员的心理调适

期刊编辑人员担当着优秀信息的筛选、提炼、加工并使之公于众的职责,其心理品质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文化工程的建设。具备良好心理品质的期刊编辑人员能建立良好的期刊人际互动圈,能组织高效、流畅的编辑流程,在成就自己的同时成就期刊的良好声誉,以最最佳的姿态完成期刊出版任务。期刊编辑应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自我控制力、自信心、成就动机和职业兴趣。编辑人员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别人的能力。其中,社会适应能力强的编辑人员能与读者、作者形成良性互动。编辑人员的自我控制力主要体现在良好的判断力、计划性,这些能保证编辑工作的顺利完成。职业兴趣表现为职业倾向和工作热情。职业兴趣高的期刊编辑人员在工作中总是有快乐、欢喜、高兴等积极的情感相伴随,表现出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这些都是保证期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1.5 防止和及时消除职业倦怠

编辑工作的重复性、繁杂性和利他性极易引起职业倦怠。从期刊发展角度来看,职业倦怠易导致编辑人员思想波动大,使编辑人员对工作的投入减少,创造性降低,削弱工作驱动力,直接导致期刊质量下降。职业倦怠因工作而起,反过来又会影响工作,因此必须预防和及时消除职业倦怠。

创建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有利于编辑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减少编辑人员的工作压力,缓解身心疲惫。倡导人性化管理,关注编辑人员的个人需要。管理者要了解每位编辑人员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并分配与其特征相适应的工作,充分发挥每位编辑人员的工作潜能,使他们有一种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对编辑人员在工作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要表示关心,并给与真诚的帮助,如此可避免一些人为造成职业倦怠的因素,促进编辑人员身心健康,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工作。

2 期刊编辑部复合型编辑人才的培养

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这一特征决定现在的人才应该是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在某一个具体的方面出类拔萃的复合型人才。对期刊编辑人员来说,过去学的专业知识、传统的工作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编辑现代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编辑人才直接关系期刊的质量、水平与发展,加强期刊复合型编辑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

复合型编辑人才通常指既精通编辑人员业务,又懂外语、计算机和营销知识的人才。培养复合型编辑人才,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建设学习和共享的期刊文化

在学习和共享的期刊文化背景下,编辑人员能积极地学习新知识,主动地将自己的隐性知识表达出来和他人分享,从而提高整个编辑部的知识水平。这种学习型的组织使编辑人员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这有利于期刊编辑部保持长久的学习氛围,丰富编辑人员的知识结构。

2.2 以老带新,横向交流

编辑人员的成长,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资深编辑人员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与经验,青年编辑人员应该向他们学习编辑基本技能,学习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让老编辑人员担任“导师”,负责新一代编辑人员的培养,这个过程对老编辑人员也是个再提高的过程。青年编辑人员思维活跃,易于把握新鲜事物等特点,也是老编辑人员学习的榜样。通过新老编辑人员互相学习与促进,从自身内部建立一个人才培养机制,对编辑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加强期刊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编辑人员参加各种学习和业务培训。在交流、合作和学习过程中提高编辑人员素质,还能够锻炼编辑人员的社会活动能力,激发编辑人员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2.3 促进编辑人员的个性发展

编辑人员通过编辑专业的学习和其他编辑培训活动获取、积累、整合自己的知识结构,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智力潜能,特别是思维力(表现为自学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等),再通过知识和能力的升华,内化为自身索质,培养创意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促进编辑的个性发展,需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既要讲共性又要讲个性。人才培养固然要反映社会的共同要求,但不能因此抹杀个性。只有摒弃过时的、僵化的、保守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能从更高层次提高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

2.4 培养市场意识和经营能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期刊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人员尤其是决策层市场意识和经营能力的强弱。现代期刊发展的要求是从封闭走向开放。期刊本身是一种商品,因此,它的发展一定要符合价值规律,受市场的制约和支配,而期刊的优劣必定要通过市场来检验。培养期刊编辑人员良好的市场意识和经营能力,首先必须了解读者。编辑人员与读者建立互动,便于收集读者的反馈信息,深入了解读者的各种需求,及时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从而缩短编辑人员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期刊赢得了读者,才能赢得市场。编辑人员还应经常深入期刊市场了解和掌握一些期刊市场的需求信息,不断调整期刊的市场定位,使自己的期刊始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

3 结语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谁占有了人才,谁就抢占了制高点,为竞争取胜抢占了先机。编辑人才直接关系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期刊编辑部要加强编辑人才的管理和培养,使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为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灿华,张增荣.论期刊社人力资源的管理[J].编辑学报,2006 (2).

[2]张业安.科技期刊社的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A].华东地区高校学报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6.

编辑人才 第2篇

小谈新疆少数民族期刊编辑队伍的建设与人才情况 相关才子在毕业论文中表述:编辑部的建设急需加强作为先进文化和科技信息载体的民文科技期刊,在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已故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院士所说的:“对科研工作来讲,科技期刊工作既是龙头,又是龙尾”,理应得到大力地扶持、优先发展。进入21世纪,路甬祥院长也多次指出:科技期刊是知识创新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许多编辑部的力量十分薄弱,有些编辑部甚至成为下岗、待岗人员的中转站,前几年,曾在科技期刊编辑界讨论过“编辑学者化”的问题。有人认为.只要能识几个字,懂得一点语文常识、编辑规范和技巧就能充当编辑,这是十分错误的。决定期刊质量的因索很多.但最根本的因素是稿件的质量和编辑水平。编辑尤其是主编、副主编应该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没有高水平的编辑,是生产不出高水平刊物的。加强民文科技期刊编辑部的建设,应引起科技期刊主管主办部门和自治区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编辑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

目前我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科技期刊业形成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事业心强、具有开拓精神和精通业务、乐于奉献的科技期刊编辑队伍。他们在长期的编辑出版活动中,以工作为己任,兢兢业业、一丝不苟、默默无闻地在科技期刊这片园地上辛勤耕耘,为我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科技期刊业的繁荣和发展付出了心血,得到了科技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承认和尊重。但是由于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不可必免地出现功利性倾向,经济大潮也冲击着民文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再则,在新疆编辑的地位、待遇、职称等都较一般科技人员要低得多,这使越来越多的具有业务能力和技术能力的编辑人员不再安心于做这种“为人作嫁衣”的工作,一些编辑也滋生了浮躁情绪,爱岗敬业精神有所滑坡。一批很有作为的中青年编辑人才逐步流失,脱离编辑岗位,另寻出路。如《干旱区地理》、《干旱区研究》两个维文版期刊在短短八九年时间内,以考研、深造、留学、下海经商等为理由4人先后调走或出国。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我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正常发展。如果我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科技期刊工作管理再不高度重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求生存谋发展,冲出国家走向世界是很难的。

期刊社编辑的人才规划思路 第3篇

一、 中小期刊社编辑队伍的特点

现阶段我国还缺少对整体编辑队伍的分析,由于编辑队伍的各种详细信息属于内部不便公开的信息,也是比较难以获取的信息。对于大样本的、严谨的编辑队伍分析和特点描述存在一定的困难。

笔者对13家医药卫生领域的刊物进行了解和统计,在数据统计中,四封未统计在版面数量之内。同一个期刊社内编辑身兼数职,职务统计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虽然统计的样本量不足以描绘出宏观的行业现状和特点,但也能反映出编辑队伍的一些特点。

(一)编辑总量少

13家单位里主编、副主编、编辑部主任、编辑、美术编辑这些具有编辑能力的共有104人。每个期刊社平均有8名具备编辑能力的人。其中有6个单位,编辑总数在8人以下,占到被调查期刊的46%。如果默认对编辑的工作量采用平均分配的原则,每个编辑平均每期的工作量在26个版面,其中《中国卫生监督》每个编辑平均每期的工作量在53个版面,《中国医院管理》每个编辑平均每期的工作量在8.4个版面。

(二)管理结构不均衡

在这13家中,(副)主编、编辑部主任等管理层占编辑总数的47%,其中《中国医疗美容》的管理层编辑占100%,除了两个主编外,没有其他编辑。《中国护理管理》编辑管理层占90%,《中国卫生资源》编辑管理层占71%。其中有6个期刊,编辑管理层比例高过平均数值。

(三)专业等其他结构不合理

很多编辑缺少出版学科背景,有的期刊编辑平均年龄只有28岁,有的期刊医学专业出身的占80%,具有新闻或语言类出身的只有10%。

(四)编辑队伍“ 两极” 分化严重

张笃玲、曾燕、房毅等在《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状况分析》,许花桃、刘淑华在《广东省高校学报编辑队伍现状及分析》文中都提到现阶段我国还缺少对整体编辑队伍的分析,我国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出现“断层”现象,即“老龄化” 和“年轻化”。沈莹、骆淑莉两位作者在《编辑学报》刊发题为《我国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一文中提到,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编龄短、经验少,而老编辑对网络的使用不是很熟练,不适应稿件处理网络化的需求,同时又面临着退休的问题。

二、制定编辑人才规划的筹备工作

(一)预测组织结构

期刊社经常随着市场万变的需求、新政策的出台、新刊物的问世等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变化都将对期刊的整体战略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期刊社的组织构架一定是适应未来的战略决策。人才队伍建设和配置是期刊社组织构架中重要的支撑。因此,预测未来的期刊社组织构架是首要任务。

(二)编辑队伍现状分析

理清期刊社现有的人才队伍现状,对制定合理的人才规划战略是必需的。编辑人才虽然属于专业技术人才,但它也符合一般人才的基本情况,因此,对于编辑人才规划可以借鉴其他行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专家分析的角度。

1.知识结构

详细了解现有编辑的文化层次,是制定人才规划方案的基本参考要素。在进行分析时,将文化教育水平按照博士、硕士、学士、双学位等进行分类。同时可以按照全日制、同等学力、走读、自考进行统计。也需要关注进入期刊社期间教育水平是否有改变,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编辑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能力。

2.专业结构

专业结构和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编辑的水平和盲点,对期刊社里的编辑进行专业结构的了解和分析是必要的。可以先将编辑粗分为两类:新闻、中文等语言文学类专业,另一类为科技类的专业。社科类期刊社,对新闻采写的要求多,这类别的人才应该在社里所占比重较大。在强调专业知识的科技类期刊社拥有相应科技专业背景的编辑更受欢迎。对于现代的期刊社,越来越需要复合型编辑,既有语言类专业背景同时还具有相应的科技专业的背景。在了解客观的专业结构之后,还需要了解编辑主观上对自己专业结构的认识:知识结构是否胜任现在的岗位,对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专业满意度,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制定规划有相当的启发。

3.性别结构

男女工作时体现出来不同的特点,性别分析看似简单,却能让你看到以前忽视的问题。在分析时,需要了解性别构成比例现状,在中层管理干部中是否存在女性管理者以及比例。当遇到编辑表现出不同性别的特质或者混合性别特质的时候需要仔细地进行分类。

4.年龄结构

年龄和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年轻的编辑服从安排、积极、愿意尝试、有激情。年龄大的编辑有经验、小心谨慎、擅长提出成熟的建议。一般认为,年龄和组织目标有着很大的相关性,组织处于拓展阶段,年轻的团队更能胜任紧张艰苦奋斗的任务。因此,制定人才规划时,先要分析期刊的发展目标,明确为了实现期刊发展必须设置的岗位的特点,根据岗位特点确定岗位年龄结构。

5.职务和管理权限结构

从整体角度出发,分析管理类编辑所占的比重,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每个期刊社必须设置一名主编岗位,但对其余的管理岗位数量等方面没有做明确要求。结构是否合理更大程度上是根据期刊社发展需求来判断的。同时,明确管理类编辑是否符合期刊社发展目标的要求,差距通过什么方法能够充填。如果结构和要求都符合,则需要考虑的是上下级关系是否流畅,每个管理类编辑之间权限是否存在交叉,如果存在交叉,交叉性的工作分工是否合理。

三、编辑人才规划制定的思路

系统分析后,再考虑期刊社整体目标。制定出编辑人才规划,包括理想状态的编辑人才队伍构架、与现实构架的差距、供求计划和培训计划等解决方案。建设各种规划不是为了摆设,而是通过规划之后切实能发现并解决一部分现实问题,使得组织的机构和管理更加合理化,更加适合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在规划的内容中,解决计划是实在和重要的,本文着重谈谈制定规划后的两个重要的解决计划。

(一)制定供求计划

在对编辑岗位数量和职责、管理层岗位数量及岗位职责进行规划之后,对比现有实际情况,制定出供求计划,包含增加或减少编辑数量和岗位以及具体方法,比如普通编辑聘用毕业生还是返聘人员,管理层编辑是内部提升还是外聘,如果减少编辑人员,减少的编辑辞退还是调换岗位等等。同时还需要考虑,因为内部调换岗位而导致的人员结构的变化。

(二)制订培训计划

编辑培训计划是为了实现对内遴选、加强编辑专业知识及工作技能培训。为了节约成本还能保证人员贮备,可以开展第二专长培训,例如摄影、设计等培训,以利于期刊社弹性运用人力。对起点低和跨行业的编辑,鼓励他们参加社会上的在职培训,以适应期刊社整体进步要求,以增进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水平。对于承担着管理职能的编辑,要对他们进行管理能力、管理技术、分析方法、逻辑观念及决策判断能力方面的培训。

(作者单位系《中国卫生人才》杂志社)

浅谈编辑人才的培养 第4篇

目前,出版行业中仍存在着较严重的结构不合理现象:一是人才分布不合理,缺少营销发行、广告策划方面的合格人才。二是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有的刊社从事专业技术期刊工作的编辑懂专业知识,但不懂外语或外语不过硬,无法对外文摘要进行编辑加工。跨领域、跨学科、跨行业的复合型人才短缺,尤其是既懂编辑出版业务,又懂外语、计算机和营销等的人才更是稀缺。三是从学历层次结构上看,以本科学历为主,硕士和博士层次的人才偏少,即使是拥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才也多集中在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经济学或理工科的人才偏少。四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刊社普遍存在着业务骨干年龄偏大,中、青年偏少现象。人才老化现象严重,40岁以下的中高级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专门人才比重偏小[1]。

2 加强编辑人才培养的意义

2.1 有助于提高编辑人员素质

随着出版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的建立,出版专业职称终身制被打破,这无疑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编辑出版人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不会被淘汰[1]。

编辑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出版物的质量。编辑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加强职业道德素质建设,提高业务素质,增强责任心,树立创新意识,使自己具备良好的思维素质,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合格的编辑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专业底蕴深厚,才能把握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和发展趋势,能够在本学科领域预测、培育市场。因此,编辑人才培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编辑人才进行培养,是提高编辑人员素质的必由之路[2]。

2.2 有助于增强刊社的竞争力

国家与国家或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竞争的关键是人才资源的竞争。同样,出版行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也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出版业是一个把人类精神创造物质化、社会化、扩大化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信息密集的产业,是一个依靠人才、需要人才、造就人才的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刊社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编辑出版人才队伍,就必须加倍地重视对人才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就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构建一支优秀的、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这也是我国出版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因此,编辑出版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就成为出版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成为现代出版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砝码[3]。

3 编辑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法

3.1 营造编辑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

营造一个适合编辑人才群体成长和发展的环境,有利于整个编辑出版人才环境的完善与发展,对人才战略的实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其核心就是对知识型人才的一种通彻性的理解和关怀,不仅要关怀编辑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更要关怀他们的才能发挥状况和事业成就感的程度。同时,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举办集体活动,以活动增强凝聚力,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4]。

3.2 重视编辑人员的在职教育

3.2.1 鼓励在职攻读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编辑的知识水平和学历要求也就更高了。应鼓励编辑人员在职攻读编辑学方面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对考取者,刊社可以考虑承担其全部或部分学费,减少其工作量等等,从物质上提供支持,这是提高编辑素质的非常重要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高层次的综合业务素质好的编辑人才培养及期刊的发展十分重要。通过继续深造可提高编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开展对编辑学的理论研究,还可有效全面地提高自身相关专业知识水平和编辑理论水平,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内蕴。通过一部分编辑人员在职攻读学位,按照发展的要求,进行较系统的学习,然后依靠他们所掌握的新知识的辐射作用,可以引导一大批编辑工作者在实践中成长,逐步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水平。

3.2.2 积极开展交流培训

单位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业务学习,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构建学习型的刊社。对编辑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如编辑出版专业知识、法律、法规、政策、经营观念,适应科技、社会、经济、文化变革的知识和技能等。通过参加各种学术专题报告会、讲座、学术研讨与交流,提高编辑人员的知识层次,拓宽学术视野,了解学科、专业发展动态和研究前沿,增加信息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选派编辑到高校或国外进修,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提高编辑自身素质。有计划地分期分批选派部分人员参加培训班,鼓励编辑人员参加全国、全省范围举办的脱产学习、社际之间的参观交流活动等。对有真才实学的业务骨干要重点培养,让他们每年有一定的时间在开设有新闻出版等相关专业的正规高校或省级以上教育培训中心接受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也可采用编辑现代远程网络教育,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3.2.3 发挥资深编辑的“传、帮、带”作用

编辑人员的成长,是一个日益积累的过程。编辑开发选题的能力、驾驭选题的能力、组织作者队伍的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审阅稿件的能力等,在课堂上是学不来的,是在实践中提高逐步的。向资深编辑学习,由资深编辑言传身带,是新编辑业务提高的最好办法。资深编辑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与经验。青年编辑应虚心向资深编辑学习编辑基本技术、技能及审、编、排、校知识,学习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以老带新,发挥资深编辑的传、帮、带作用,对于传承编辑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应充分发挥资深编辑的作用,尤其对于新到岗的编辑,要向其介绍编辑工作的一些常识,让其阅读一些编辑出版方面的书籍,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5,6]。

3.3 设置合理的人事制度

建立严格的人事制度,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对团队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保持队伍活力、形成良性竞争氛围的关键。要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考核要坚持发展的原则;以人为核心的原则;德能勤绩并举、绩效优先的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将定性考核的内容纳入编辑个人工作考核之中,并且以定性考核为主,定量考核为辅,增加定性考核的比重。建立起重创新、重业绩、重贡献和重效率的强有力的激励机制,不断地进行队伍优化。充分激发每一位编辑的创造性,使编辑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要不断完善激励手段,激励要物质和精神相结合,对于业绩突出者应给予奖励,表现差者也要给予经济上的处罚,做到奖惩分明。激励要奖罚结合,应以奖励为主,充分调动和保护编辑人员的积极性,加速编辑人才成长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苏爱华.加强编辑出版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思考[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6).

[2]华晓红.编辑出版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5).

[3]黄建炜.提高出版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编辑人才管理[J].今传媒,2006,(4).

[4]邹岚萍.出版社环境建设与编辑人才成长[J].大学出版,2009,(2).

[5]冯桂娟.信息时代科技期刊复合型编辑人才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8,(11).

编辑人才 第5篇

出版转型背景下编辑活动的新变化

1.产业模式发生重大变革

出版业已从过去单一的、平面的纸质出版向多元的、立体的纸质出版与数字出版共存并行的方向发展。出版转型背景下,编辑活动有了一些新变化。

传统出版产业商业模式清晰,作者、出版、印刷、发行各司其职,编辑在进行选题策划时对盈利点可预估,并通过扩大销售和节省成本的方式提高经济效益。数字出版载体多样、传播速度加快正在逐步使现有的出版产业模式发生重大变革,数字出版产业涉及内容、产品、渠道、服务、技术和终端多个环节,“编辑”这个角色被纳入更为宏观的信息服务业范畴来看待。当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模式主要有内容产品主导型(以传统出版机构为代表的内容和服务提供商)、知识增值服务主导型(以新兴的IT企业为代表的内容集成商)、版权营运主导型(以数字出版运营为代表的新媒体企业)、“内容+终端”主导型(以技术提供商为代表的终端设备提供商)几种形式。

2.出版产业链延长和分枝

传统出版产业链很清楚:作者—出版社—印刷厂—发行—零售—读者。在当今数字出版时代,传统出版业的产业链正在被数字技术从整体上解构,新加入的数字出版商、IT技术商、通信运营商使出版产业链延长和分枝,产品也不再限于书报刊,它可能是一张手机报、一个数据库、一个程序包、App软件,或是一个基于E-ink、TFT技术的终端。一条完整的数字出版产业链概括起来应包含产品设计与创新、内容加工与创造、内容解构与重塑、内容呈现与交易等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具有策划创意、编辑加工、技术创新的编辑人才。

3.编辑工作范畴扩大

传统的编辑工作范畴主要集中在对选题的策划与实施、稿件的修改和编校加工上,其核心工作任务就是对书稿进行修饰、整理、压缩、改写、辅文、勘误等,对作者进行组织与沟通,但一般不直接协助作者写作,也不参与排版设计、印刷环节工作。数字出版产品同传统出版一样虽然也是以内容为中心,但数字出版的内容生产流程与传统出版生产流程完全不同,在数字出版素材和内容的创作、连结、集成、再创造过程中,编辑工作既扩大到写作范畴,又扩展到产品设计、排版设计与技术应用领域。如,编辑根据不同层次的产品形态进行深度加工如识别、拆分、标注、校对、格式转换、内容整合等,均涉及产品设计与技术应用。

出版转型背景下对编辑人才的新要求

笔者在走访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和天闻数媒科技(湖南)有限公司中了解到,转型时期数字出版产业模式、产品形态及编辑工作范畴等给传统编辑的思维和方式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对编辑有了新要求、新标准。

1.产业模式变革要求编辑关注数字出版发展趋势,具有创新意识

参与数字出版产业模式的主体多元,编辑应对包括互联网行业、无线增值行业和国内外数字出版的整体情况、学科建设、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发展业务动向、出版形态、运营模式和基本走势等从宏观到微观进行研究。在对数字出版产业的整体研究基础上,对本单位资源优势进行分析,理解其经营模式。如,天闻数媒的编辑岗位人才主要来自华为技术人才、传统出版的编辑人才,以及来自高校新媒体出版专业毕业生,他们的知识面要涉及新媒体、IT技术、移动互联网、新闻出版等多个领域。

产业模式的变革要求编辑应该在创新性方面具有鲜明的印记。他们显著区别于传统编辑角色,传统编辑强调其在职业行为上的“规范性”特质,而数字出版产业更加注重其在职业行为上的“创新性”潜质,传统出版转型更关注出版资源的整合,这样的整合方式要求编辑应做到内容创新并熟悉多种载体,达到复合出版、立体营销的目的。

2.产业链延长和分枝要求编辑树立统筹策划观念,熟悉数字技术

手机厂商、数字出版商、电子书制造商、通信运营商的纷纷加入使出版产业链延长和分枝,生产流程的分层性、数字出版产品的多元化,以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协同性,要求编辑必须树立起统筹策划的观念。在这种统筹策划的观念下,编辑在项目策划时,就能考虑选题在纸质出版物和数字出版物上的运用,做到同一内容多次利用、多元发布。

数字出版离不开现代数字技术。编辑基本在计算机或网络上完成信息检索、内容处理、多媒体转换等工作,编辑出版人员必须具备熟练运用信息化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转换技术等各种现代出版技术的能力;另一方面,数字内容的呈现需要新技术支持,因为数字出版往往会运用到多种媒体形式。

3.工作范畴扩大要求编辑从“编者”向“创者”转型

出版业已经从过去单一的平面的纸质出版向多元的立体的纸质出版与数字出版共存并行的方向转型,编辑人员的工作范畴已不仅仅局限于“编”,还向“创”扩展,如编辑要对海量信息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和再创作,为读者创造更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信息,要求编辑由“编者”向“创者”转型;任何传统图书内容都并非简单平移到新媒体载体,必须经过编辑对内容的再创造才能达到让读者轻松阅读和无缝体验的目的。

数字时代的编辑人员除了要具备传统的案头工作、策划、统筹、推广、营销的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在知识技能、经营管理、开发应用、产品延伸等角度全方位提升,应是精通一门以上专门技艺,兼通文学与科学,具有较强的创意加工和技术能力,能够在实践中从事多工种、多岗位的复杂劳动的复合型人才。

出版转型背景下“一体两翼”编辑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出版转型对编辑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既懂传统出版又懂数字技术、既懂内容加工又懂市场经营的“双栖”人才。这种人才除了具有传统出版人才共有的特性外,还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编辑人才的素质要求

数字出版产业对编辑人才有着特殊的要求,因此,数字出版编辑人才需要具备一些特殊的素质:

第一,学习能力。数字出版属于文化产业,它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主要特点的,数字出版又是一个外延相当丰富的产业,普遍具有兼容性、文化性、精神性、经济性、技术性等产业属性,因此数字出版编辑人才应兼通艺术与经济、文化和技术,具有更加全面的综合素养。这就要求编辑具备有效的学习方法,树立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和善于运用知识、扩大知识视野的本领。

第二,创造性思考和行动的能力。数字出版作为一种创意文化产业,其产业形态、产品形态、盈利模式等都具有极强的创造性,它与创造力分不开。内在的创造性思考和外化的创造性行动是数字出版编辑人才的灵魂素质,它决定了从业者在职业道路上的成功率。

第三,核心竞争力。转型背景下编辑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其具备的应对变革与激烈的外部竞争并且取胜于竞争对手的能力集合,主要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综合性能力。技术是实现数字出版的基本手段,也是数字出版人才最基本的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是数字出版人才职业生涯发展和提升所需要的能力;而综合性能力则是数字出版活动中一种最高层次的能力。

2.编辑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

第一,信息集成能力。信息集成能力是编辑的基本素质,其应善于从门户网站、图书网站、专业网站、学校网站、网上社区、博客、微博等渠道收集、理解、分析和运用来自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为选题策划提供依据。再者,编辑应具备信息分类和筛选、信息梳理和编排的能力,能针对不同用户和读者提供序化信息,让读者尽快找到跟自己最相关的信息,方便消费者使用。

第二,超媒体编辑能力。图书出版立体式开发已突破了传统的单一媒体界限和传统思维,实现了媒体间的融合,要求编辑不仅能够处理文字、图片等印刷媒体内容,还应该熟悉处理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内容。“超文本+多媒体”多种手段的熟练使用,这对转型时期编辑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第三,内容再生成能力。内容整合、再开发能力是传统出版转型的关键优势。传统出版内容并非可以直接“平移”到数字出版,内容需通过整合、再生成和传播来实现增值,并以此创新和设计内容产品。这就意味着,编辑应成为数字内容的深度加工者、知识生产过程中的设计组织者,引领传统的单一、平面、静止的内容生产方式向复杂、交互、立体、跨媒体的知识生产转变,在内容的经典性、专业性、主要性上下足工夫。

第四,多媒体传播和营销能力。在数字时代,传播行为贯穿图书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一方面,传统图书出版内容的传播方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同一个内容,既有纸质载体同时也有电子书和网络载体,传播范围和传播影响力也在扩大,图书内容的价值也在多元化的传播过程中得以增值。另一方面,纸质出版物的营销,需要借助网络营销,数字出版物如手机报、数据库、程序包、App软件同样需要借助网络进行营销。编辑要想具备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多媒体传播能力和营销能力。

综上所述,出版转型背景下呼唤具备以社会责任感为主体,以传统的案头工作、策划、统筹、推广、营销为一翼,以数字化制作、传播、经营、管理为另一翼协同发展的 “一体两翼”复合型编辑人才。

浅谈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第6篇

一、建设的重要性

胡锦涛总书记曾经强调:顺应时代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国的出版事业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 文化建设日新月异, 出版行业也再次步入了飞速发展的轨道;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的迅速普及, 悄然地在改变着出版编辑行业模式及其运行机制与发展规划。以前的单一的、落后的出版手段与出版产品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多元化、高品质化的文化需求;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 从而编辑人员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出版编辑的工作质量, 也将不断地影响着我国出版编辑行业的良性发展。因此, 建设具有高素质的编辑人才队伍是十分重要的。

二、编辑队伍的现状

目前, 伴随着出版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各个出版企业都加强了编辑队伍的建设, 人员的数量和队伍素质都有所提高。但总体来说, 还普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编辑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编辑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知识面窄, 更新比较慢, 尤其是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普遍较低, 网络知识非常缺乏, 很难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市场化和数字化出版的要求。二是市场意识不强。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编辑市场活动的意识和能力、经营的观念非常差, 编辑不善于捕捉和分析选题信息, 市场意识差, 理论和实际严重脱节, 很难策划出具有市场需求的优秀选题。三是编辑队伍建设投入不够, 培养体系缺失。由于用人、分配等管理制度特别滞后, 所以导致专业人才严重不足, 还影响到部分优秀编辑人才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建设的途径

(一)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健全编辑人才管理机制

坚持科学发展观, 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 严格控制编辑人才的选拔。编辑人员既然是出版企业的主体和支柱, 就应当理所当然地受到爱护和尊重。在倡导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今天, 尊重人才, 爱护人才是每一个领导干部必须切实践行的重要原则和理念。但是, 不爱护人才, 限制人才, 甚至将人才边缘化的现象还经常出现。在有些早已经改制为企业的出版社, 虽然说体制改了, 但是管理者的观念并未发生根本性转变, 依然习惯于用行政管理的模式管理企业。编辑没有话语权。在有关广大编辑切身利益的事情上, 都是少数管理者说了算, 编辑缺少参与, 以人为本变成了以少数人 (管理者) 为本。无疑会对编辑的积极性造成极大伤害, 不利于编辑人才的成长和培养。所以, 必须从本质上改变这种状况, 大力营造有利于编辑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落实编辑人才管理机制性改革。

(二) 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全面提高编辑的政治素养

出版编辑行业肩负着传承文明、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的社会重任, 编辑人员在具备所在岗位必备的专业知识的同时, 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问题是要保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具备优秀的思想政治品质和敏锐的政治嗅觉。出版编辑行业对从业人员有着极高的政治素养要求。一个合格的编辑人员要努力学习马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在编辑实践工作中坚持正确的立场和政治导向, 正确地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 愿意为出版编辑工作奉献青春与热血, 全心全意为读者、作者服务, 积极推进我国出版编辑行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贡献一份力量。

(三) 完善编辑人才队伍培训体系

以前对编辑“重使用轻培养”的情况很普遍, 现在这种状况有所改变, 逐渐认识到“竭泽而渔”式的用人方式肯定会影响到出版企业的长远发展, 只有完善培训制度, 才能保证编辑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培训必须要有针对性, 对有一定经验的编辑的培训应将培训目标定位在造就出版家上, 通过对外访学进修, 或请国内知名专家前来讲学, 帮助他们提高理论水平, 提升经验;对于非编辑专业毕业的年轻编辑应进行上岗前培训, 并且在培训完成后组织专业考试。通过这样的培训帮助非专业出身的编辑尽快进入角色, 提高职业适应性;对于已在编辑岗位的各类编辑, 应进行常规性的短期轮训, 以防止知识技能僵化、老化、退化, 及时更新专业知识, 克服职业惰性。

(四) 加强青年编辑人才的培养

青年编辑的从业时间短、经验少, 尚未形成自身特色, 其成长需要得到出版企业的重视。近年来进入出版企业的青年编辑都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他们都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和外语基础, 综合素质较高, 有着很强的可塑性, 能较快适应出版企业朝着数字出版的发展方向努力, 相比年龄较大的在职编辑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青年编辑在掌握专业的编辑业务知识的同时, 更要深人广泛学习与自己工作范围相关的各学科知识以及国外优秀文化知识, 开拓广阔的文化视野, 培养健康与丰富的个人文化爱好, 积极参加各种专业技术培训和教育, 争做合格、优秀的编辑人才。■

参考文献

[1]新华网.http://culture.people.com.cn/GB/40489/175468/12327591.html.2010—08—03.

[2]张秉礼.坚持科学发展观, 拓展地市报空间和市场[J].传媒, 2007.4.

[3]邹岚萍.出版社环境建设与编辑人才成长[M].大学出版, 2009.

关于综合性编辑人才的设想 第7篇

随着中国编辑事业的大跨度发展, 新闻编辑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发展状况。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文明比较悠久的国家之一。在西周与殷商时代便有了书籍, 但并不是有了书籍就有编辑, 语言来自于大脑的思维编辑机制, 有人类文明就会有编辑。直到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 (隋唐时期雕版印刷的出现或宋朝庆历年间活字印刷的发明) , 出版事业中有了编辑这一事业的分工, 这才算是编辑的起源。近年来, 通过研究者和编辑者的不懈努力, 以构建编辑学科体系, 扩展编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使得编辑学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 多媒体应用, 数字时代的到来, 新闻编辑便也逐步产生。并且对于新闻编辑工作者们也要求越来越严格。

二、新闻编辑职业职责基础

新闻编辑学属于应用学科, 新闻编辑的职责在于所学知识体系以及思维方式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其效能主旨偏重于考察实践领域的经验事实。其中的专业理论, 不论处于何等的奇思妙想, 其特点都是具有可实践性的、可操作性的, 是应用性理论。与此同时, 新闻编辑也应该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应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目的。新闻编辑的工作者应该确定所编辑的内容能够应用于实际生产以及社会精神生活的需要。也要确定编辑的内容确定能够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在这里我根据前辈们的经验做出新闻编辑工作者的工作职责研究总结:首先, 当我们遇到多篇新闻素材时, 我们要从“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矛盾关系”、“法律相关性”这三个角度, 去分析整理归纳新闻素材。然后, 通过对科学信息的选择、聚集、精化得到具有应用价值的强大理论, 同时考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因素做出缜密的综合分析。最后, 归纳出大家容易接受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其成为社会实践的精神向导, 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舆论基础。新闻编辑必须具有以上思想以及新闻编辑责任, 有此为基础才可成为优秀的新闻编辑。

三、新闻编辑人才综合能力需求

(1) 其新闻编辑团队成员需要具有强大的新闻信息的统合能力。将纷繁复杂的信息加以整合, 为信息的传播价值定位, 使新闻信息内容的社会功效得到充分发挥;这便是编辑团队成员的基础能力。新闻信息的统合过程, 实际上就是新闻信息的价值定位过程, 也就是新闻信息的理解与意义的揭示过程。这就要求编辑部门对新闻信息与社会现实及信息背景有准确的把握, 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为新闻信息准确定位。

(2) 如果把信息统合作为编辑团队的宏观新闻信息控制的话, 那么对于信息的“把关”就是团队成员对新闻信息的具体控制。在新闻信息的选择过程中, 记者、编辑和责任编辑、编审、主编等各级编辑部领导者, 都对新闻信息的选汰施加了个人的影响, 但从总体而言, “把关”所体现的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 个人也一般是从媒介组织的角度定位出发行使把关权的, 应符合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角度出发。对编辑团工作内容的影响主要有三方面, 即社会角色定位、专业角色定位和传播对象定位。社会角色定位关注的是媒介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 主要体现在对新闻的倾向性及其传播的社会效果的考量上;专业角色定位关注的是业务水准, 以及真实性、准确性、明晰性、时效性、组合性等。传播对象定位的角度, 关注的是新闻信息的服务性, 它是从满足目标群体新闻需求和兴趣的角度出发对新闻信息的取舍。

(3) 对于新闻信息的加工和处理, 在不改变其本意和事实性的情况下, 熟练运用各种图形影音工具, 使得其信息更加生动形象的表达给观众群体。需要编辑团队人才具有健全的新闻判断, 理解新闻伦理, 掌握语法和文风语体。清晰简练的思考能力, 通过报道对受众的意义和关联来评估报道的影响力, 确保报道准确、清晰、公正和平衡的决心, 划杂乱无章的报道为表达清晰而强有力报道的技能, 设计和整合报道, 照片及图表吸引受众, 偶尔震撼一下, 组织和协调能力。因此, 对于编辑团队人才的综合能力是一项很重要的考验。必须符合当下对于“十”字型人才的要求标准。具有专业的深度还有对于各个学科体系的广度, 只有这样, 在对于信息整合过程中才会得出对专业的见解以及对于社会影响的广度。才能出一篇有质量的新闻内容, 和优秀的传播效益。才能有效的引导社会的发展。

四、结合自身经历和总结

虽然在新闻频道从业短短一年 (不包括实习阶段) , 但在这段时间里, 我制作过两个宣传片并在电视荧屏上播出;做过节目新媒体微信的编辑;在访谈节目“海平面”中, 我负责编写每期的预告, 编辑里面的几乎所有的图片和小动画, 偶尔编写与制作节目VCR。两个宣传片分别是“海平面”节目的宣传片和主持人冯硕的个人宣传片, 我的工作内容包括:第一, 从前期的剧情内容、取景、构图等构想与筹备。第二, 中期与摄影师的沟通、人物嘉宾的拍摄布景。第三, 后期的视频编辑、特效。制作宣传片是一个非常耗脑的工作, 前期一定要想得周到, 中期要留多一些方案, 后期要耐心精细。做宣传片给我的启示是:人的潜力是无穷的, 只要用心, 小成本制作也可以做成大片。当然, 团队的力量是不容小视的, 感谢一直悉心教导我的冯硕老师、摄像老师赵晓伟, 还有在幕后搬道具调光的工作人员。从之前的宣传片的制作到后面每天在访谈栏目选稿、定稿、录制、编辑, 让我向“综合性编辑”发展。之后, 因为频道人员结构调整, 我变成了编辑部的美术编辑, 负责“全媒体大直播”、“新闻现场”两档直播节目和“哥弟来了”、“海平面”和“世界大不同”三档录播节目, 这需要我有很强的新闻敏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和新闻记者沟通, 做出他们需要的图片或小动画, 偶尔节目有新版块、大型报道, 我还负责制作预告、片头、片花等等。

可以说我是一个拥有着平面设计师灵魂的新闻工作者, 在我的周围也有很多原本不是新闻专业出身, 但从事着新闻工作这一行业的同事, 其实他们都是隐在的综合性人才, 如果有这个意识, 可以在工作中不断发掘两个或是多个行业的被撞点。或者多争取不一样的工作类型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做更加顺应时代的“十”字型人才。

浅谈巴金的编辑出版人才观 第8篇

首先, 巴金先生注重推荐新人新作品。巴金先生编辑出版的丛书达四十六种, 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尤其是《文学丛刊》, 可以称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文学丛书, 从1935年出版至1948年, 共一百六十本, 囊括了八十六位作家的经典之作, 这其中大多数是文学新人的作品。可以说, 这部丛书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以新为主, 进而使得文化生活出版社也形成了出版作者处女作的编辑出版方针。正如巴金先生在广告中所声明的, 这套书“作者既非金字招牌的名家, 编者也不是文坛上的闻人”。但是他认为“新作者的‘处女作’常常超过成名作家的一般作品。”因此, 巴金先生告诉编辑工作者, 他们肩负着重大责任, “编辑的成绩不在于发表名人的作品, 而在于发现新的作家推荐新的创作。作为编辑工作者, 应当把自己看作这个园地的园丁, 我们做的不仅是介绍、展示的工作, 我们还有将萌芽培养成树木的责任。”

巴金先生在工作中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新人。比如他对曹禺的慧眼识珠被传为佳话。当时, 曹禺还是清华大学的学生, 他的剧本《雷雨》存放了三年一直无人问津, 巴金先生看到剧本后, 一口气读完, 不禁连连称赞, 于是将曹禺的《雷雨》编入《文学丛刊》, 从而奠定了曹禺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又如散文家何其芳最早的一本诗与散文合集《画梦录》也是被巴金先生收在《文学丛刊》里, 而这本薄薄的集子正是何其芳的成名之作。芦焚的小说《谷》也是被巴金先生选入《文学丛刊》之后, 才使得他在文学上崭露头角。还有荒煤, 曾经失学失业, 他的第一篇小说《灾难中的人群》被巴金采用, 刊登在《文学季刊》上, 使这个21岁的青年从此走上文学道路。此外, 刘白羽、萧乾、臧克家等等, 都曾得到过巴金先生的帮助, 并使他们在文学界崭露头角。因此, 有人称赞巴金所从事的编辑工作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并不亚于他自己的文学成就。对此, 巴金有自己的回答, 他之所以如此重视新作家的发现和培养工作, 实际上是受到了叶圣陶老先生的影响。巴金的处女作《灭亡》就是被叶圣陶先生推荐并刊登在《小说月报》之后, 才使他顺利地走上文学道路的。巴金先生曾多次在文章中表达了他对叶圣陶先生的感激之情:“倘使叶老不曾发现我的作品, 我可能不会走上文学的道路, 做不了作家, 也很有可能我早已在贫困中死亡。”

其次, 巴金先生非常尊重新人新作品。应该说巴金先生为了出版《文学丛刊》这套丛书, 可以说是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当时又正值抗日时期, 但是情况无论多么危急, 也丝毫不能影响巴金先生对工作的热情, 从编稿、发稿、甚至打包邮寄, 巴金先生都是亲自来做。在广州失陷的前一天, 巴金先生冒着生命危险, 宁可丢弃行李, 也要带着《文学丛刊》的全部纸稿进行转移, 当他转移到桂林, 就立即进行出版。对此, 巴金先生曾说:“我活着的时候, 我还是要工作。我愿趁这个时机, 多做完一件事情。”可见, 巴金先生把作者的这些稿件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 为了这些稿件, 再苦再累, 他也心甘情愿。如刘白羽的短篇小说集《蓝河上》也是被巴金先生收录在《文学丛刊》里, 但是在出版的时候, 刘白羽已经到延安去了。几十年来, 他连一本也没有保存下来。而在四十五年以后, 巴金先生从上海给他寄来这本书, 并在书的内封上用钢笔写下了两行字:

“仅有的一册, 赠白羽同志。”

巴金一九八四年六月二十九日

再如, 巴金先生对女作家罗淑的帮助也是一段文坛上的佳话, 罗淑原名罗世弥, 1936年, 她写了自己的处女作《生人妻》, 反映的是四川农民的遭遇, 在巴金帮助下刊登在《文季月刊》上, 让她一举成名。但是不久之后罗淑不幸病逝, 却留下了很多原稿。巴金不顾劳累, 耐心地将她的遗稿整理出版。对此, 巴金先生虽然消耗了大量宝贵的时间, 但他从不因此感到后悔, 他说“我们工作, 只是为了替我们国家、我们民族作一点文化积累的事情”。

第三是巴金先生极力帮助新人新作品。巴金先生曾说:“编辑是作家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作家无法把作品直接送到读者的手里, 要靠编辑的介绍与推荐, 没有这个助力, 作家不一定能出来”, 因此他希望“作家和编辑应当成为诚意合作、互相了解的好朋友”。对此, 巴金先生只从繁荣文学的角度思考, 而不顾及经济利益, 巴金先生的出版人才观实属难能可贵。他总是全力以赴地推荐新人, 帮助新人, 发掘有才华的文学青年, 这一切足以表明巴金先生作为出版家具有高尚无私的情怀。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 巴金先生在文化生活出版社的工作纯属义务劳动, 不领报酬, 而是只靠稿酬生活, 有时候, 遇到生活困难的作家, 巴金先生还拿出自己的稿酬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维持生活。巴金先生曾说:“我在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了十四年, 写稿、看稿、编辑、校对, 甚至补书, 不是为了报酬, 是因为人活着需要多做工作。我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 在于给予, 而不是在于接受, 也不是在于争取。”

长期繁重的编辑出版工作, 占用了巴金先生大量的时间, 为此也影响了他本人的创作。众所周知, 巴金先生的著作统共二十六卷, 对此, 萧乾曾这样说:“倘若他没有从1935年的夏天就办起文化生活出版社, 倘若他没把一生精力最充沛的二十年献给进步的文学出版事业, 他的文集也许应该是四十卷。”但是巴金先生却并不因为自己在出版方面花费了不少时间而感到后悔, 巴金先生说:“十几年间经我的手送到印刷局去的几百种书稿中, 至少有一部分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我国人民的生活。它们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录, 作为一个民族发展文化追求理想的奋斗的文献, 是要存在下去的。”

巴金先生以他对出版事业高度的责任心和热爱, 在当时的出版界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但他却始终在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只是用他的心血和汗水在辛勤浇灌着文学这片园地, 在那里, 一颗又一颗的萌芽被培养成了树木, 并源源不断地为我国文化事业输送着新鲜氧气, 而文化事业的活力就在于此。这一切是与巴金先生的才能和他的出版人才观分不开的, 面对如此重大的贡献, 巴金先生只用了最平淡的话语进行了总结:“编辑部有责任帮助和培养青年作者, 把一批一批成熟的作家送进我们的文坛。”

全媒体视阈下新闻出版编辑人才探索 第9篇

1 全媒体视阈下新闻出版编辑的发展变化

由于近几年新闻出版行业的快速发展, 其总产值呈逐年增加状态, 在新型的行业中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 并且新闻出版行业的数字化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水平, 这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有很大的提升。全媒体视阈下, 新闻出版编辑的发展变化是多方面的, 不仅限于出版内容和印刷包装上的数字化, 还有新闻传播和文件存档上的数字化。与此同时, 随着我国新闻出版数字化信息的改造, 对于新闻出版、编辑和管理上的数字化也逐渐完成, 随着新闻出版的数字化趋势, 越来越多的人们都是用手机和电脑等进行观看和阅读[1]。

2 全媒体视阈下新闻出版对编辑人才的需求

2.1 数字化出版人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智能手机和网络电视等移动网络设备的更新发展, 逐渐使新闻出版行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为了适应这样的改变,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促使新闻出版行业成功的从传统型转变成现代型的企业, 必须要有较强的新闻管理经验, 对数字化工作流程和技巧能够熟练的掌握, 并且还要有比较强的数字媒体相关技能以及数字信息化的出版人才。

2.2 精通数字技术和编辑出版的复合型人才

全媒体视阈下新闻出版需要精通数字技术以及编辑出版的复合型的人才, 要求必须要具备多方面的专业技能, 不但要掌握新闻编辑出版的技术, 还要熟练的掌握数字网络排版的专业技术, 熟练的外语编辑能力, 精通编辑业务, 了解新闻出版的相关原则, 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 又懂得经营营销技巧等多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2.3 经营管理人才

全媒体视阈下新闻出版需要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人才。随着新闻出版行业的不断发展, 对于企业内部的管理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 目前, 我国已经出现抢人才的局面。

2.4 能够适应集团化发展的人才

全媒体视阈下新闻出版需要能够适应集团化发展的人才。在全媒体的视阈下, 新闻出版行业转为集团化的趋势逐渐提高, 这就需要大量的能够配合集团良好发展的管理人员和创新型的人才。行业的转型, 不仅是性质的转型, 同样也是管理的转型, 企业在经营管理模式和产品运营模式, 等方面都要进行转型, 因此, 需要大量的能够适应集团发展的人才, 以便于企业可以更好更快的长期发展下去。

2.5 国际化出版人才

全媒体视阈下新闻出版需要国际化的出版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 这就要求新闻出版的编辑要具备良好的外语水平, 方便交流。国际化的出版人才不但要掌握良好的外语口语, 还要了解国际市场的状况, 充分了解国际市场的经营模式等, 有助于我国新闻出版行业的良好发展[2]。

3 全媒体视阈下新闻出版编辑人才的业务需求

3.1 要有政治意识

全媒体视阈下新闻出版编辑人才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意识。要以党和国家的工作为中心, 所出版的刊物要充分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3.2 要树立精品意识

全媒体视阈下新闻出版编辑人才要树立良好的精品意识。要加强精品刊物的生产, 推出更多更优秀的精品刊物, 通过联合其他企事业单位一同打造出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代表我国优秀文化的精品作品, 大力弘扬和传播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3.3 要有服务大众的意识

全媒体视阈下新闻出版编辑人才要具有服务大众的意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逐渐提升, 因此, 要求新闻出版人才要具备服务大众的意识, 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 为大众提供喜闻乐见的、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的作品刊物。

3.4 要不断提高编辑自身素养

全媒体视阈下新闻出版编辑人才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要对全媒体下的形势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发现新问题, 使用最先进的技术有效的推动新闻出版的良好发展, 进一步将我国的新闻出版行业做大、做强[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国已步入新的全媒体时代, 对新闻出版编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 有机遇就有挑战, 结合当前全媒体下新闻出版行业的发展, 要把握当前的机遇, 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 提升新闻出版行业的地位, 同时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掌握良好的数字化技术, 跟紧时代发展的脚步,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为发展新闻出版行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邵益文.出版教育要适应出版发展需要[J].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3) :4-6.

[2]王振铎.以自主创新精神修订“博硕学科专业目录”[J].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3) :14-15.

编辑人才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层次 编辑校对人才 培养途径

在出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大出版单位越来越重视出版物的质量,而出版物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编辑校对工作的质量。编辑校对工作在出版物的整个出版过程中居于中心关键的地位,编辑校对工作的各个环节,如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发稿校对等对出版物质量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编辑校对工作可防止政治思想错误和粗制滥造的低劣出版产品流入社会,有力地保障了出版物的质量及它的传播价值和传承价值,从而做到对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

如今,编辑校对人才已成为重要的出版人才资源,各传统出版社、互联网出版单位、文化传媒企业对编辑校对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目前,相继有一些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来满足出版单位对校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比如笔者所在的单位作为新闻出版行业内重点高职院校就开设了出版与电脑编辑技术专业,为社会输送了不少优秀的编辑校对人才。下面笔者就个人多年专业教学与研究的经验,结合我院出版与电脑编辑专业建设实际,对高职层次编辑校对人才的培养途径作一些思考。

一、培养途径模式与工学结合

培养途径模式是指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完成特定培养目标或教学目标所采取的培养形式和创造的教学环境的总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是从根本上解决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的有效途径。

工学结合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可以说,采用工学结合模式的进行人才培养,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能够实现高职院校、企业、学生和社会的多赢,是新世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

目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形成了订单培养、项目驱动、工学交替、工作室制、顶岗实习、“2+1”模式等多种典型形式,高等职业院校应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根据不同专业需求,选择适合的渠道形式开展工学结合。

二、工作室制模式

作为工学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以工作室为空间依托,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辅助教学和承接技术项目为主要任务,由教师带领学生承接和完成生产技术项目,将产、学、研融为一体,最终使学生的综合专业技术能力得到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建立和开展将对实践型教学起到有力的补充作用,既保证了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建立工作室,给予了学生适合自身专业特点、实习实训的良好环境,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效果明显,可以解决很多大学毕业生眼高手低、缺乏实践能力的通病,满足就业单位对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的要求。其次,对于教师来说,打破了平均主义,建立了利益激励和约束机制,有利于教师个性的发挥、教学科研积极性的提高、责任制的建立和市场理念的形成。对于企业来说,工作室既为企业提供了人力和智力资源的应用场所,又为企业提供了实训生产基地,节约了成本,创造了效益。通过设计工作室的建立,全面检验了专业教学效果,提升了實践教学的针对性,学生开拓理性认识到实践应用的能力,为校企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与企业互动搭建了平台。

为了确保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必须要认真做好工作室软硬件的建设,即需配备过硬的师资,齐全的设备,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充足的资源。

工作室的师资不仅要有能力承接项目,承担起工作室的各项任务,带领学生顺利完成各种教学和科研任务,还要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对工作室学生进行各项能力的培养,并对他们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因此在工作室负责人的选择上尽量考虑具有较高社会名气、高职称、高能力的教师担任,发挥他们各自的优点和长处,使工作室发展走出特色之路。设备是开展工作的前提,也是承接项目得以完成的保证,工作室教学的顺利开展必须配备齐全的设备。管理制度是工作开展的保证,是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保障,工作室建设必须有完善的相配套的管理制度。此外工作室应具备丰富的资源如信息资源、资料资源、资金资源等。

另外,各高职院校可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各工作室的运作可采用不同的模式,以实现校企合作、教研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

笔者所在的高职学院将工作室制模式引入编辑校对人才的培养当中,建立了编校工作室。该工作室空间面积为100平方米,工作室空间根据出版单位编辑校对的工作、学习特点,划分为版面编辑区、选题策划区、校对区、会议区等。场所、建设资金由学院一次性提供,经费来源为项目、课题等经费,陆续投入资金约20万元,用于空间改造,空调照明、电脑、办公设备、专业软件、打印复印、专业资料等的购置。组建了工作室师资团队,由系部任命一名工作室负责人,要求具备高级职称,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专业实践和科研能力。团队其他成员以学院专业教师为主,面向社会吸收热爱本学科教学实践的教师作为成员,聘请出版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制定了相应健全的规章制度,切实保障工作室制培养模式的顺利运行,包括编校工作室管理制度、编校工作室成员职责,编校工作室实训项目书等。

nlc202309011955

编校工作室负责人和专业教师做好统筹安排,开展教学、科研、实践活动。采用开放式的工作形式,通过从江西奇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科技出版社等新闻出版行业企业引进编辑校对实践项目,签订技术服务合同,为了保证项目的完成质量,选拔具有一定专业发展目标及能力的学生成为工作室成员组建工作区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编校任务。在实战中,师生做中学,学中做,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并且熟悉了未来的工作环境,提前进入专业角色,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同时工作室实现创收。编校工作室在教学时段主要充当编校实训室的角色,专业教师在工作室完成相应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利用工作室已完成的实战项目或模拟项目作为实训任务分配给各组完成,比如将出版社的校对书稿分给四组的同学,每组同学分别完成一校、二校、三校、通读检查,然后四组交换任务。通过实战或模拟项目的实训教学,可以对全班同学的编校实践技能进行较好的培训。编校工作室同时为编辑校对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编校技术等的课题研究和教学改革提供了空间支撑。有项目时做项目,没项目时做研究和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或者二者有机结合同时进行,编校工作室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结合和工学结合。

三、工学交替模式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学生的在校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主要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辅之以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企业则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工学交替模式尤其适合于职业教育,体现出了适应新时期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既能获得学历教育,又能经历职业资格培训。学校与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都是经学校和企业共建或认定的,学生在合作企业从事的是与其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密切相关的实际生产和经营工作,学生应服从企业的相关管理规定,其表现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查与评价。企业对学生的录用由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决定。

采用工学交替模式应该注意选好合作企业和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工学交替实施与教学计划的设置,工学交替与理论课程教学的比例,工学交替实施与学生管理的问题,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问题以及解决好就业的问题。工学交替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可以融入顶岗实习模式和柔性“2+1”模式,分阶段地实现工学结合。

我院出版与电脑编辑技术专业改革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了分阶段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具体的做法是:

第一阶段:专业认识性训练,工学交替。该阶段一般安排在第一、二學期,学生在校主要学习通识课和职业素质课程,对编辑校对工作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要求有一定的了解。通过组织学生利用集中实训周或课外时间,分期分批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认识实习,学生认识实习后又回到学校学习,将在企业中学到的实践知识和专业课程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对今后的职业环境与岗位也有所认识,感受了企业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职业道德观念和职业基本技能。

第二阶段:职业核心能力实训,工学交替。该阶段一般安排在第三、四学期,学生在校主要学习职业核心课程,通过课堂内的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核心技能训练,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核心技能基本功,安排学生利用小学期到企业进行近一个月的顶岗实习,学生理论得到强化,核心技能得到提高。这一阶段的工作由校企共同负责、共同管理、共同评价,学生实习成绩记入学生档案,本阶段结束时有一些学生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

第三阶段:实习、试用、就业三位一体,工学交替。即在前四个学期完成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把第五学期分为前八周和后八周两个学习时间段,前八周学生在学校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后八周学生直接到企业进行岗前训练,第六学期学生进入顶岗试用期和预就业阶段。实习、试用、就业连续进行,既得到了企业的一致认可与好评,又使学生可以从中受益,不需要中途返校就可以完成实训、实习和试用,从而顺利实现就业。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把对学生的培训融入到企业员工的培训计划中,使学生有机会与企业共同成长,从而实现了学生身份与企业员工身份的有机融合。本阶段结束时有90%以上的学生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

我院出版与电脑编辑技术专业的学生采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经历了以上三阶段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工学交替式学习模式,学生还没毕业,就已熟练掌握了编辑校对实践技能,并在实习中学到了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为今后就业和职业发展打造了良好的基础,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四、结论

通过研究与实践,将工作室制模式和工学交替模式作为高职层次编辑校对专业人才培养途径的模式是可行的、有效的。通过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使学生较为扎实地掌握编辑校对理论与技能。学院为企业提供了专业对路、适应力强的编辑校对人才,充实了出版企业的编辑校对专业技术人才力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双赢”局面。当然,在今后出版与电脑编辑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对于高职层次编辑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途径模式将作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谷溪.高职院校实施多元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与教育,2008,(8).

[2]杜学森.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J].天津滨海高职教育,2007,(1).

[3]张技术.工作室建设与发展模式探讨[J].设计艺术,2008,(6).

[4]杨建光,曹宏,张育频.高职院校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探索[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5]汪婧.关于对高职院校专科学历编辑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2,(6).

编辑人才 第11篇

1 编辑的“专家”与“杂家”之争

《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中对“编辑”的解释是:“使用物质文明设施和手段, 从事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各式精神产品及其他文献资料等项工作, 使之传播展示于社会公众者。”从这一概念我们可以看出, 编辑工作的内容非常丰富, 需要掌握特定采编技能的人才能胜任;编辑工作的要求非常高, 它的最终目的是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明需求, 对编辑工作者的个人素质要求严格。对于编辑素质的“专”和“杂”也是从这几方面来区分的。“专家”论是基于编辑独特的专业性质使编辑具有不同于一般专业学者的特殊的本领和能力。要想做一个称职的编辑, 必须要有较高的文化知识素养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知识结构是编辑文化素养的核心问题, 这就需要编辑人员在编辑工作中遇到啥学习啥, 不懂什么就学习什么, 缺什么就补什么, 最好要使自己成为专家、学者。“杂家”则是指编辑工作者所掌握知识的广度。编辑工作要求编辑的文化知识不仅在“专”上要有一定的深度, 在面上也要有一定的广度, 要做到既深且广, 既专且博。编辑更应该是一个杂家,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 对编辑人员的知识要广博, 要杂识诸学的一种客观要求。

2 复合型人才符合新时期编辑的需要

社会呼唤复合型人才, 其实复合型人才就是多功能人才, 它的特点是多才多艺, 能够在很多领域大显身手, 主要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现在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 知识融合, 技术集成。这一特征决定每个人都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个人既要拓展知识面又要不断调整心态, 变革自己的思维, 适应时代的需要。北京日报教育周刊主任、高级记者纪涛说过, 现在的记者, 不再是“一支笔、一个话筒、一个摄像机”就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 而是“全方位、多角度、独视角”, 即拥有摄影技能、版面意识、编辑思维等综合性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编辑人才的需要,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对编辑岗位的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的表现。

编辑的个人文化素养、社会责任心、人文情怀、敬业精神都是做好一个网络编辑的必备品质。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修养、广博渊深的学识和一定的编辑专业知识, 懂得马列主义理论、党和政府的政策、法律法规、中外时事、中外历史、文学艺术、自然科学, 更是每个编辑都需要的基本基础知识, 此外, 还应懂得逻辑、语法、修辞、外语, 同时又善于吸收新的知识和新信息, 运用各种新技术。这样既“专”又“杂”的复合型人才才是符合新时期需要的更高层次的编辑人才。

3 怎样成为既“专”又“杂”的复合型编辑

成为复合型编辑的关键不在于其是否在多长时间内掌握了多少编辑技术手段, 而是在于对编辑文化的深刻了解和认知、对编辑对象的理解和读者阅读习惯的分析适应。只有实现自身专业品质与采编文化的有机融合, 才能够将自己的既往经验扬长避短, 为编辑业务增彩, 否则将可能难以适应新时期读者的阅读诉求, 难以在编辑的岗位上体现创造性价值。

(1) 要充分的“杂”。

我国编辑家滕明道先生在《编辑生活絮笔》中说:“杂——古今中外, 经史子集, 文史哲, 天地生, 无所不知, 无所不晓, 是克服编辑于某一专业不如作者所必须具备的一种优势。”这种杂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知识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经史子集, 古今中外均要有所涉猎, 不求“门门俱精”, 但求“面面俱到”;二是工作杂。策划选题, 组稿, 改稿, 看校样, 寄样书, 寄稿费, 回信等, 每一样都亲力亲为, 从最简单的工作中学习编辑工作的每一道程序。

(2) 要打造扎实的理论和专业功底。

复合型编辑的培养, 除了具备一个编辑的各项基本素质外, 必须从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着手。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这些领域进行过深入独到的研究, 能够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 做法律的时候要熟知法典, 做经济的时候要会分析宏观经济、微观经济。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发现线索, 及时展开采编工作。现在很多网站在招聘编辑时更青睐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背景的编辑人才, 比如房地产类网站希望能招聘到懂房地产业务的人才, 汽车类网站希望能招聘到有汽车工程学背景的人才等。这也同样反映出专业理论知识对编辑的重要性。

(3) 要善于沟通与人际交往。

编辑是项需要与多种人打交道的职业, 如与通讯员、记者、其他撰稿人等。在编辑过程中, 免不了打电话、写信件、召开座谈会。向对方约稿、提出修改意见、询问稿件中疑点等各个环节, 及时地与作者取得密切联系。交流的对象来自四面八方, 可能近在咫尺, 也可能远隔重洋;可能认识, 也可能不认识。要掌握与人交流的沟通方式, 使编辑和作者及读者在意识形态方面产生自由和深层的互动, 在同一个知识和信息的海洋里各尽所能, 各取所需。

(4) 要掌握现代化电子工具。

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给编辑工作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现在采用的采编工具主要是数字化的计算机, 包括图片的剪裁调整、音频视频的编辑和格式转换、页面特技的设计制作等, 以及一系列数字化的新闻采编和传输工具。还有可以随身携带的手提电脑及上网配套设施、DC (数码照相机) 、DV (数码摄像机) 、CF (数码存储卡) 、数码录音笔、移动硬盘或U盘、手机等“数字设备”。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高新技术, 需要编辑及时学习提高, 才能不为所困, 真正与时代发展的速度接轨。

(5) 要熟练运用网络。

网络无国界。新闻网站所发布的新闻, 随时随地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 通过互联网这一信息高速公路在全球传播。互联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这就要求我们的网络记者编辑不但要会用, 而且要精通网络这一现代化信息工具, 做到快速采编, 及时制作, 迅捷发布, 更好地应用网络带来的便利与快捷。

上一篇:肺动脉DSA下一篇:工程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