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道德文化范文

2024-06-25

西方道德文化范文(精选10篇)

西方道德文化 第1篇

关键词:传统道德哲学,文化差异,英语学习,跨文化交际

学习了教育硕士《政治》课程后, 特别是学习了中西方传统道德哲学和宗教哲学等哲学专题后, 感触颇多。同时, 反思近年来从事的技工教育国际交流中与外方的点滴接触, 笔者觉得中西方传统道德哲学和文化差异比较大。在世行贷款职业教育发展 (广东) 项目“能力本位”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指引下, 结合本人在技工院校所讲授的英语课程工作经历, 笔者认为, 要学习好语言, 必须要准确理解其文化, “语言差异反映着本质上的文化差异”, 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要适时介绍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文化的本质差异, 培养学生利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1 中西方传统道德哲学和文化差异分析比较

1.1 文化背景的差异

中国的春秋战国年代, “礼崩乐坏, 小人当道”, 整个社会处于乱世状态,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家提出“以德治乱”的办法来拯救社会, 其治乱思维是“血缘同一、求和为上”, 孔子提出要建立君子型的社会, 提出用“六经”和“六艺”来培养君子, 并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总体而言,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尚德”精神。相反, 西方传统文化则提倡“尚武”精神, 古希腊和雅典城邦由于血缘的非统一性、海洋文化性格, 再加上历史的英雄主义传统, 古代西方人的治乱思维是“血缘不一、以战为上”。古希腊的神话中充满人间火药味, 它强调的是力量、权利和智慧, 神话中的战神备受广泛推崇, 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神话故事也是家喻户晓。从古希腊提倡的四主德“智慧、公正、勇敢、节制”可以窥探西方传统文化的“尚武”精神所在。

中国人重整体, 提出为了国家可以勇于献身,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提倡以大局为重, 中国人重义气。而西方人则重个体、重利, 他们认为个人的权利高于一切, 而且这种权利是受宪法保护的。因此, 个人主义在西方国家很有市场, 个人的利益、个人的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你做什么事情都可以, 但前提是你不要侵犯我的个人利益, 西方文化传统倡导对个人幸福的追求和个体的独立自主, 因此, 我们可以看到, 很多西方小孩子从小就很独立, 而且性格也比较外向。亚里士多德在关于伦理学与幸福的本质的论述中说到, “我们追求幸福是为了幸福本身, 而不是为了别的;有时我们之所以选择荣誉、快乐、智慧等等, 是因为我们相信幸福能够通过它们获得。”他认为美德不是一次行动, 而是一种习惯。由此可见, 在西方人看来, 追求个人的幸福也是一种美德。而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讲, 首先是要保障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然后再考虑个人的事情。

1.2 宗教信仰的不同

“西方传统道德以宗教信仰为基础”, 西方人大多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圣经》是每个西方家庭必备的书之一, 他们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是要赎罪的, 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他们。从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我们就可以看到, 每个人都有罪, 服刑就是赎罪, 赎罪也就理所当然。此罪当指原罪,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从片名到内容显然把此意味表达得淋漓尽致。古代中国的儒家道德思想代表了中国传统道德的主流和方向, 但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从先秦孔孟诸子提出的四主德“仁、义、礼、智”, 到魏晋玄学、隋唐“道统”、宋明理学等等, 中国传统儒家道德思想都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性善论。孟子认为人具有最基本道德品质的萌芽, 都有向上的本性, 每个人生下来都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便是仁义礼智“四德”的根芽。

在中国, 真正的宗教当推佛教, 佛教是中国人大多信奉的一种宗教, 信奉佛教的中国人往往不杀生, 不食荤腥, 据说只有鸡蛋除外。而西方人主要信奉的是基督教, 根据教义, 西方人可以杀生、吃肉, 但是不吃动物的头尾。因为他们认为他们只是吃动物的肉, 而不是吃动物本身, 上帝会原谅他们的。所以中国人请西方人吃饭时, 应该避免一些西方人忌讳的饭菜, 比如说西方人不吃多骨头的食物, 不吃动物内脏, 不吃野味。西方人热爱动物, 即便杀生, 他们也绝对不允许虐待动物, 这是有法律条文加以保护的。

1.3 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做学问要勤思考, “日省吾身, 笃信好学”, 中国人当犯错误或出现问题的时候一般都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中国人谦虚谨慎, 一般不炫耀自己的荣誉, 当取得成绩的时候一般都会归功于老师的厚爱和父母的教导, 或者感谢领导的栽培。而这一点, 西方人恰恰相反, 西方人崇拜的是个人的奋斗, 特别是个人取得的骄傲的成就, 他们一般都不会掩饰自己的自信和荣誉感, 当你夸他的时候, 对方一般都会说“谢谢”。而同样的一件事你夸中国人的时候, 一般他们都会说“哪里, 哪里”, 以表达谦逊之意。

西方人所持有的是独立的自我观, 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因此, 西方人在人际交往中比较注重个人的隐私和独立, 比如西方人在谈话交流中一般不谈论他们的收入和婚姻情况。而中国人喜欢热闹、喜欢场面热烈, 非常重视参与, 注意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重视集体荣誉感。

2 制定有效英语学习策略,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要制定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 首先要充分了解技工院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 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因材施教。当前技工院校的英语教学现状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技工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当前技校普遍扩招, 学生大多数是考不上高中或考不上大学而被分流出来的, 因而技工院校的生源素质每况愈下。学生普遍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 害怕在语言交流中出错误。缺乏自信, 技工院校教师也普遍感到组织教学困难。二是技工院校对英语教学的重视不够。很多人甚至包括部分技工院校的领导都认为技工院校就是培养高技能人才, 重点学的是技术, 英语可有可无。英语等文化基础课在学校普遍得不到重视。三是当前技工院校的英语教学体系滞后, 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方法陈旧。当前技工院校的英语课程改革、教材开发更新速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速度,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还比较盛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很多学生经过十几年的英语学习, 只会考试, 不会运用, 仍处于“哑巴英语”水平。

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 并结合技工院校学生的学习现状, 笔者认为可采用如下教学策略, 以期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上能收到实效。

2.1 加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在技校英语课堂上, 教师除了教授词汇、语法等基础的语言知识外, 还应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加入相关的西方国家历史文化知识。语言与文化内容应该有机地结合, 使之贯穿于外语学习的各个阶段上和各个环节中。例如在《基础英语》讲授Entertainment这一单元介绍电影专题时, 可以穿插播放励志电影《阿甘正传》精彩片段, 并介绍美国六十年代青年叛逆与迷茫的历史文化背景, 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影中出现的drug、alcohol、sex等现象。

2.2 开发校本课程, 接受西方文化熏陶

技工院校在课程设置上, 除了开设公共英语课之外,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增设有关英美历史、文化及英汉对比方面的课程。例如, 开设欧美文化、跨文化交际、英语国家人文风情等相关选修课;同时, 创造条件成立英语学习兴趣小组、英语沙龙等英语学习社团, 组织开展英语角、英语朗诵、英语配音比赛、英语晚会、英语短剧表演等第二课堂活动, 全方位地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学习气氛, 自觉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

2.3 采用活动教学、任务驱动等新型教学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千方百计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的机会, 还要想方设法密切结合日常生活给予学生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 通过活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以致用、增加体验, 从而把自己融入到相应的文化氛围之中, 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例如, 教师可适时举办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交际活动。如新年晚会、生日晚会、圣诞晚会和万圣节party等, 让学生在真实的主题活动中感受西方文化。在新年联欢会上, 我让学生齐唱Happy New Year, 并辅之一定的舞蹈动作, 大家互相赠送自制的贺年片送上新年的祝福。在万圣节party上, 我让学生做南瓜灯笼, 并乔装打扮, 戴着妖怪面罩做“挨家要糖”等角色扮演,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万圣节 (“鬼节”) 的节日气氛, 也让他们从中知道Trick or Treat?的由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 中西方的国际文化交流不断扩大, 作为文化的载体, 语言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只有充分地学习理解中西方传统道德和文化差异, 注重语言学习和文化的关系, 选用有效的教学策略, 并将西方文化知识巧妙地渗透于英语教学活动之中, 这样才能使学生最终形成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邱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考试周刊, 2009 (45) :84-85.

[2]威尔·杜兰特新.哲学的故事[M].金发燊, 译.上海:生活·读书·知三联书店裴, 1997.

[3]洁君汇.小议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J].科教文李, 2012 (2) :120-122.

[4]华忠.善的支持——中西传统道德之信仰基础比较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语, 教20师12的:72角-7色3.

西方道德文化 第2篇

东西方儿童对友谊关系中的道德推理发展的跨文化研究

该研究以友谊许诺为主题的两难故事分别对冰岛(雷克雅未克市)和中国(北京市)7~15岁的儿童做个别访谈,比较研究了东西方文化儿童在友谊矛盾冲突情景中是如何做出行动决定选择和道德评价的.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文化及与年龄相联系的社会认知能力对有关发展的`影响.

作 者:方富熹 方格 M・凯勒・W 埃德斯坦  作者单位:方富熹,方格(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100101)

M・凯勒・W,埃德斯坦(德国马普学会人类发展研究所)

刊 名:心理学报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34(1) 分类号:B844 关键词:7~15岁儿童   友谊关系   社会道德推理   跨文化比较  

浅谈圣经对西方道德的影响 第3篇

最近,中国一位作家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于是这位作家的作品也就弥足珍贵了。爱好文学的都知道《静静的顿河》、《老人与海》、《喧哗与骚动》等名著给世界文坛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不知道大家在热情寻找新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作品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过,要认真研读世界上“最伟大的奇书”,世界上第一畅销书——《圣经》?《圣经》对世界,特别是西方社会的历史文化、法律政治、伦理道德、精神心灵、文学艺术、语言文明,科学预言的影响长久而深远,千百年来,无数普通人因为《圣经》而改变了他们的生命。

天下第一畅销书

“宝贝快来,到上床睡觉的时间了。拿你自己的圣经来,妈妈给你讲圣经故事,一起祷告,天父上帝保佑你一夜平安睡到大天亮”。有一次,我和先生去远方的朋友家做客。朋友有3个孩子,大的男孩10岁,小的男孩3岁,女儿5岁,我们一起玩得好开心。吃饭的时候,3岁的孩子带领大家祷告,“天父,谢谢你给我们食物,阿门!”童声稚嫩逗得我们大笑不已。临睡前,朋友帮我们安排好了休息的房间,便开始招呼孩子们上床休息。

后来,我和朋友交谈,是不是所有的父母亲都在孩子上床前,为孩子读圣经祷告呢?孩子那么小,就让他们读圣经,这对孩子有什么样的益处呢?孩子懂圣经那么深奥的道理吗?朋友回答说,当然不是所有的家庭会这样做,但在西方正常的家庭,尤其是信仰基督教的家庭一般都会这样做。孩子们有自己的各种不同版本的圣经。小一点还不会念字的孩子,有图画圣经,全部是图片,家长就用圣经作为教科书教孩子认识色彩。

上幼儿园的孩子,除了图画以外,会一点点的字句。父母亲就会以圣经教识字和孩子听得懂的话,和孩子聊天,教导孩子有一位神,孩子都是神所爱的宝贝,除了爸爸妈妈爱孩子,还有一位天父非常爱他们。我们看不见也不知道有神,也不知道怎样和天上的神有来往,那是因为我们得罪了神,我们没有办法,但神太爱我们了,就将他的宝贝儿子赐给我们承担我们的罪,让我们与神和好。那位神的儿子叫耶稣,我们要爱耶稣,神就赦免我们的罪,我们就是神的孩子了,我们就会进天堂。什么是罪呢?你今天没有听爸爸妈妈的话好好吃早餐,你和妹妹抢电视看,还大声发脾气,你没有好好做作业,都是神不喜欢的事情,神不喜欢你做的事情,你就要求神饶恕你。你不理睬神不爱神,你的灵魂就要下地狱。

除了家长直接教导圣经外,美国教会有主日学。就算不信基督教的家长也会在礼拜天送孩子去教会,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绝大多数的家庭会养宠物,不管是狗还是猫,还有其他的动物,都在点点滴滴地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操。家长们也常带孩子们去大自然中,体会神创造的美好,培养孩子们热爱生命、热爱自然。在美国我看到绝大多数的儿童电影、电视节目,甚至电脑游戏,都以圣经的价值观来教导孩子们要成为一个有爱心、勇敢、正直、诚实、奉献、勤奋、独立的人。就算不信基督教的西方家长们,从小培养孩子们追求高尚的道德生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高尚的人才是成功的人。而道德和高尚的理论基础就是圣经的启示。道德品格的培养必须是从小开始的。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就培养对神的敬畏和对自己生命的负责是相当重要的,也是构成西方人道德观念的基础。

圣经,无疑对西方的道德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力。圣经被称为“最伟大的奇书”,世界上第一畅销书。《圣经》对世界,特别是西方社会的历史文化、法律政治、伦理道德、精神心灵、文学艺术、语言文明、科学预言的影响长久而深远,千百年来,无数普通人因为《圣经》而改变了他们的生命。

《圣经》是全世界印刷量最高的书,平均每年六千万册。在西方国家基本每人家里都有至少一本圣经。迄今为止,已经被翻译成2212种语言和文字,有的翻译工作者还在继续翻译。《圣经》之所以千年不倒,圣经自己告诉我们秘诀: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摩太后书3章15节-17节)。

神亲自默示四十多位作者记录下《圣经》,整本圣经由旧约三十九卷和新约二十七卷组合成。作者的社会地位、学问、性情、风俗习惯、职业差别巨大,撰写的经过长达一千六百年之久。圣经作者中有君王大卫、政治家但以理、祭司以斯拉、哲学家摩西、牧羊人阿摩司、先知以赛亚、耶利米,又有税吏马太,也有渔夫彼得、约翰,还有医生路加、法律家保罗。

他们写作圣经的地点,更是各在一处。有的写在西乃旷野,有的写在阿拉伯高大的山岭中,有的写在巴勒斯坦山中,有的写在耶路撒冷圣城圣殿里,有的写在伯特利的先知学校中,有的写在波斯国的王宫里和巴比伦的河边,还有的写在罗马的监狱内和拔摩的海岛上。

世界上没有一本书是这样奇特的,四十几个不同的人物,从君王哲学家,到医生牧人渔夫,在各种不同背景下,经过了一千六百年时代的变迁,共同完成了同一主题的书。这本书的主题就是新约约翰福音3章16节:“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法律与道德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著作,是基督教信仰的根基。1650年北美的新移民制定的律法几乎是完全翻版摩西的十条诫命。律法对道德的制约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个法律不健全,甚至有法不严格遵行的社会,道德一定是低俗的。

《圣经》是第一权威,是新世界法律和道德的基础。《圣经》确实为政府的方向提供了完美的计划。指导人和神关系,也指导政府、家庭、教会等各方面。上帝的话是美国在这片土地上组织政府事务的唯一准则。《圣经》也影响到美国到初期历史无数大学的建立,如哈佛、耶鲁等。直到现在,美国学校也十分重视学生的品格教育,而这些品格都无疑是圣经价值观的体现。

21世纪初,美国“品格教育协作组织”(CEP)对具有道德的美国人作了如下说明:

1、一个有道德的人是值得信赖的(trustworthy),他必须诚实、坚持原则、遵守诺言,忠诚。

2、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尊重他人(treats all people with respect),他必须有礼貌、接受个体差异、看到别人的优点。

3、一个有道德的人是负责任的(fact responsibly),他必须三思而行,值得信赖、勇于承担责任;他必须坚韧和勤奋,不断谋求优异,决不轻言放弃;他必须具有自我控制能力,有纪律。

4、一个有道德的人是公平与公正的(fair&just),他必须公平地对待所有的人,具有开放的心态,愿意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意见。

5、一个有道德的人是具有爱心的(caring),他必须仁慈地、友善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自私自利,好施乐道。

6、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一个好公民(a good citizen),他必须遵守规章制度和法律,尊重权威,关心国家大事,保卫邻里和社区的安全,志愿承担义务,纳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人人平等,是西方人重要的道德观念,任何人,不论年龄、种族、语言、宗教,在工作中、在社会生活中都要受到公平对待。这里,再有钱的人,再有权的人,也不可能受到特别照顾。

有一次,我和先生还有一些美国朋友到一个很特别的餐厅去聚餐,据说这个餐厅有特殊的烹饪方式。当我坐下来喝饮料,望眼四周,突然发现除我们这一桌,全部都是黑人。我很自然地问了一下,怎么这个餐厅全部都是黑人。同桌的朋友立刻以极低却坚定的口气“警告”我千万不能再说这个话,不然,我们就会被告种族歧视。

对社会的责任感,也是道德的体现。曾经有件事情轰动过整个美国,事情很简单,就是两个还不满十四岁的孩子,拿走了停车场的敞篷车中的钱。被抓住以后,是警察教训一顿就算了,还是监禁呢?毕竟还是未成年的孩子,钱也不多,何必那么大动干戈呢?最后两个孩子还是被判监禁,因为偷窃是法律禁止的。圣经明确的教导“不可偷窃”。既然你破坏了法律,就要承担责任。不然,民众的道德就无法约束。

爱与道德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这段关于爱宣告已经为许多的中国朋友所熟悉。这是出自于新约哥林多前书十三章。

前天,在微博上读到一个故事,一个孩子被一群孩子打成重伤,孩子不敢还手,只因为孩子的父亲是被政府枪毙的。难道孩子被打的时候,旁边没有一个大人吗?

同情心,可能是西方人的道德之最了。圣经中有个“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有个撒玛利亚人出发去某城市的途中,看到一个可怜的旅客躺在路旁。这旅客被鞭打、抢劫,这位仁慈的撒玛利亚人非但没有视而不见,反而停下来帮助这位有需要的人。“好撒玛利亚人”,就是西方人心目中的英雄。

几年前一教会姐妹来找我,让我先生帮助她的朋友找工作。这位朋友非常特殊,是货真价实的奥运冠军。从菲律宾来到美国读书工作,婚姻不幸,盗窃了公司一百多万美元之后被逮捕入狱。我的朋友就是她的“监狱长官”。出狱的那一天,“冠军”几乎一无所有。我是非常不愿意的,毕竟是监狱出来的,先生却一口答应了。想想也是,一个奥运冠军居然要流浪街头,实在也够可怜的,我们帮助她,也是神喜悦的。

前天还在监狱里,三天后,就在一家相当不错的公司上班了,和大家平起平坐。两年后“冠军”在洛杉矶拥有了自己的独立住房,一对儿女也从她丈夫那里接到了美国。

有两个美国青少年谈到人生的计划,他们都谈到要收养非洲或者亚洲的残障孩子。他们的观念是,贫穷国家出生的孩子残障的孩子一定需要更多的爱,我们生活在富有的国家,父母也非常爱我们,我们就要去爱缺乏爱和照顾的孩子啊。

2002年我去俄罗斯,遇见一对夫妻去俄罗斯收养孩子。巧合的是回来也居然在同一架飞机上,两个俄罗斯的孩子安静地在他们的怀抱里,而他们自己已经有3个孩子。有对美国夫妻省吃俭用养育自己的6个孩子外,还收养了12名各种肤色的孩子。

我在中国的时候,认为美国是个不注重家庭,男女关系极其随便的国家,我实在很不喜欢美国。在美国生活了10多年后,我真切地体会到,“好莱坞”电影以外的美国人对婚姻与家庭极其忠贞。

在中国,如今“二奶”视为平常,而在美国高达92%的民众表示婚外情是最不道德的。圣经希伯来书说:“婚姻,人人都当尊重,床也不可污秽,因为苟合行淫的人,神必要审判。”

美国人对婚外情强烈反感。美国人认为婚前的性行为固然是不光彩的,但毕竟是感情的迷失,但婚姻家庭就不一样了,婚姻是一种承诺和责任。忠诚与责任是高尚的道德,那么,破坏婚姻就是不道德。婚姻中一旦出现婚外情,有许多的教会牧师或者婚姻辅导专家给予辅导,也有很多得医治和好的。但实在不行,就离婚吧。所以,美国的离婚率还是很高。

道德的建立需要有理论思想的根基,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努力。无论是东方社会还是西方国家,无论时代怎样的变迁,总有永远不变的东西,是人活着无法缺少的,那就是道德。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为自己也为别人,过有道德的生活吧。

张文文

出生于苦难的六十年代,成长的岁月血泪斑斑,饱尝艰辛。蒙神呼召成为牧师,2000年与一位美国宣教士成婚。34岁初入大学,最终获得大学学历,圣经文学硕士和教牧学博士学位。现在是美国展望大学院长助理,北美华人作家协会会员。

张文文是中美两国历史以来唯一进入美国好莱坞基督教电影节的华人记者,也是第一个走访飞虎队队长陈纳德家乡的华人,也是极少数被美国主流媒体采访报道的华人基督徒。出版书籍《祝福母亲》,审订外文书籍《THE LOVE DARE》(中文名《炼爱》),心灵辅导书籍《从剩女到蜜女》正在出版中。

西方道德文化 第4篇

1 认知发展理论的创立

皮亚杰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认识论理论——发生认识论。其明显特点就是用发生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的认识, 强调个体认识的心理起源及发展。皮亚杰认为生物认识论只注意到了认识的高级水平及最后结果, 近现代认识论又专门从事认识的逻辑分析或语言分析。这对认识论的研究远远不够, 还需要从对于认识心理发生的角度去研究认识, 这也是其理论称为发生认识学的理由。发生认识学理论应用在研究道德发展中, 主要就是针对道德认知的发展, 从道德认知发生到发展的心理机制及客观描述中揭示道德认知的发展规律。在其代表作《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就以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形成来揭示道德认知发生与发展的规律。

1.1 道德认知研究方法——对偶故事法

皮亚杰认为, 在研究涉及人的行为规范和品德时, 如果采用直接研究的方法, 被试者的反应就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其反应的真实性程度也会降低。为了克服这一弊病, 皮亚杰采用一种间接方法, 即通过向被试者讲述道德故事的方法, 以其对故事中行为的道德判断来反映被试者的认知水平。“这虽不能使你在实际上接触他们自发的思维, 但至少使你接触到他们行动中的思维”。皮亚杰的故事编撰了许多有道德价值内容的情境故事, 并且每一个故事都以相反的对偶形式出现, 故这种研究方法可以称为“对偶故事法”。在皮亚杰设计的情境故事中主要涉及动机和效果、意图和责任等问题。

1.2 道德认知发展阶段

通过运用这种“对偶故事法”来观察儿童的道德判断, 皮亚杰将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前道德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极少对规则表现出关心或注意。他们自己给自己制定规则, 游戏的目的只为满足自己的乐趣。儿童的行为只遵守行为的习惯而已, 但“这种习惯行为无疑乃是未来游戏规则的前身”。道德他律阶段。或者也将这一阶段称为道德实在论阶段。在5~10岁之间, 儿童进入他律道德阶段, 产生了遵守规则的意识。道德自律阶段, 或者也将这一阶段称为道德相对论阶段。在10~11岁以后, 儿童不仅能遵守规则, 亦能充分理解并运用规则了。

皮亚杰提出道德认知发展从他律向自律阶段转变过程的理论成为普遍接受的观点。并且强调社会关系、规则、法律、权威等在道德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也是具有一定理论及实践意义的。因而, 皮亚杰理论在一段时间内成为道德认识发展理论中的主流。但是,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也存在明显的缺陷:一、对其研究方法的诘难。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只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两极水平, 后来的研究者科尔伯格就发现儿童道德发展不只存在两极水平, 而是多极水平。并且对偶故事法不具有客观的量化测评指标, 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二、对其理论结论的怀疑。近来实证研究认为, 皮亚杰理论明显低估了儿童的道德能力。有人提出, 皮亚杰的故事提问无法提供他律阶段儿童不重视行为动机的证明。在一些实践研究中, 研究人员发现年幼儿童也具有判断行为动机及意图的能力。三、道德判断能反映道德发展吗?道德判断只能反映道德认知水平, 而道德认知水平并不能反映行为者的道德水平。因而就道德认识而言, 道德判断更不能反映道德认识的发展, 也正因为要解决皮亚杰认知理论中存在的问题, 科尔伯格对皮亚杰理论进行了修正和发展。

2 认知发展理论的集大成

科尔伯格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基础上, 展开了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从多个方面修正了皮亚杰理论的缺陷, 完善并发展了认知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经过16年的研究, 在考察比较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道德发展的广泛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基础上, 尤其是对美国75名儿童进行的近16年的道德发展跟踪调查, 取得了大量的研究实证材料, 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的理论”, 被西方学者誉为“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的理论之父”。

科尔伯格认为, 在道德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人对环境的要求做出迅速反应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决策的能力, 也就是道德认知能力。因而, 研究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的中心就是研究道德认知的发展水平。他曾经说过:“我之所以坚决主张道德发展以认知为核心, 意思在于主动性判断是道德的显著特征”。科尔伯格认为, 道德发展是按一定阶段顺序发展的, 这个阶段构成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顺序, 个体以一种固定不变的顺序依次通过各个阶段。阶段性说明了道德思维的结构特征, 代表了不同文化的共性, 虽然它们在道德内容上可能存在差异。在认知图式上, 他是运用了皮亚杰的“同化”与“顺应”认知结构模式来解释道德认知的形成与发展, 并以公正作为道德认知发展的最高水平, “公正原则对道德判断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在这里, 我们遵循皮亚杰的话:‘同强加于儿童的那种来自外部的规则相反, 公正是社会关系中固有的法则’”。在方法上, 科尔伯格改进了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 设计了一个道德两难情境故事作为测试方法。通过对被试者谈话中对故事的反应, 将道德认知归于不同的发展水平。科尔伯格将人的道德发展过程分为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在研究中, 科尔伯格一直试图用更大的、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由等比例的人口和社会孤立儿童构成的样本, 来克服皮亚杰研究的缺陷。应该说, 科尔伯格的努力是成功的, 他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成为美国学校德育课程设计的理论指导。他的一些追随者以实证研究证明了认知发展理论的科学性, 突出代表就是唐纳德·里德, 他以自由和民主团体的实践验证了科尔伯格理论。总之, 科尔伯格描绘了固定不变的道德发展顺序, 辨别出某些认知因素和主要的环境影响, 并认为这些因素决定了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的程度。然而毁誉相随, 在对科尔伯格理论吹捧并遵奉的同时, 对其理论的批评亦不绝于耳, 对科尔伯格理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 科尔伯格理论是有偏见的。

批评者认为科尔伯格理论中存在两种偏见:文化偏见和性别偏见。科尔伯格以公正作为道德发展追求目标与模式, 反映的只是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 在西方社会以外的人们, 与科尔伯格理论的道德发展水平表现出很大的不同。理查德·施维德等人向印度和美国的5~13岁儿童和成人提了39种行为, 让他们判断这些行为是不是错的?如果是错的, 那么错误是否很严重?其中三个行为是这样的:

一位年轻的已婚妇女没有得到丈夫允许就去看电影, 结果被丈夫打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 虽然她的丈夫一再被警告不得这样做。

姐姐和哥哥决定结婚生孩子。

在父亲死的那一天, 他的长子去理发, 还吃鸡肉。

结果发现, 印度的儿童和成人将第三种行为看作是道德败坏行为之最, 丈夫打不服从的妻子根本不算什么错, 而美国的儿童和成人则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这一调查显示出科尔伯格理论中的局限。此外, 批评家还指出, 科尔伯格理论不能充分代表女性的道德推理过程, 卡罗尔·吉利根主要就是对其这一缺陷进行了修正。

(2) 道德推理是否能真正反映道德水平。

科尔伯格理论是以道德推理形式来完成的。批评者们指出, 道德推理并不等于道德行为, 有的人能在道德推理上达到较高水平未必就在道德上具备较高的素质。正如现实出现的那样, 一位从事伦理学专业研究的人员可能会在道德推理下做出正确推理, 但这能否等于说他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呢?而且, 在道德认识中, 道德推理代表的是逻辑认知水平的发展, 除此之外, 道德情感亦是道德认识中的组成部分, 以认知水平代表道德认识水平是否具有合理性昵?更有批评者指出, 科尔伯格低估了年幼儿童的判断能力。

3 认知发展理论的修正

由于上述缺陷的存在, 科尔伯格之后的认知发展理论的研究者不断地对这一理论进行修正, 其中的杰出代表就是卡罗尔·吉利根。皮亚杰和科尔伯格都将公正作为道德发展阶段的标准, 并认为公正才是人们组织道德思维的框架, 那么, “公正”真的是人们唯一的道德取向吗?女性道德发展水平真的比男性道德发展水平低吗?吉利根对于认知发展理论中这些问题提出了质疑, 并以自己的实证研究得出了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

3.1 “公正”不是唯一的道德价值取向

吉利根认为, 人类社会存在着两种道德价值——公正的道德价值和关怀的道德价值。只有将这两种道德价值结合在一起, 才能完整描述人类道德发展。首先, 吉利根通过对大量经典著作, 尤其是伦理学、哲学经典, 论证了这个结论。依据共同生活的原则、规则、权利、义务, 人们应该如何相互作用、彼此相处, 这是公正取向的伦理道德观涉及的问题;为了使每个人得到关心、照顾, 至少不使每个人受到伤害 (生理的和心理的) , 人们应该怎样相互作用、彼此相待, 这是关怀取向的伦理道德观涉及的问题。传统上, 公正的伦理取向常常被视为更加讲究客观性、逻辑性和理性。因而, 它更多的与道德思维有直接的关系;关怀的伦理取向常常被视为较多地凭借个人直觉, 带有较多的主观色彩和感情, 因而与道德情感有更多的联系。吉利根认为, 一方面, 这两种不同的道德取向常常是缠绕在一起的, 事实上, 一个人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和怎样被人对待是无法分开的;另一方面, 在对两难情境道德问题做出回答时, 可以清晰地看到两种不同的道德价值取向。

(3) 在实证研究中论证了关怀道德价值取向的事实存在。

运用“海因兹偷药”这个科尔伯格的经典两难问题在对被试者进行试验时, 吉利根发现有的被试者出现了另一类被试反应, 也就是在除“公正”为道德价值取向的反应外, 还有一种被称为“关怀”道德价值取向的反应。吉利根发现, 在女性被试者的道德思维中就存在着这种道德价值取向, 而在先前的道德发展理论对此都从未提及。

因此, 吉利根在承认科尔伯格认知发展阶段基础上, 提出“关怀”道德价值取向应与“公正”道德价值取向一起成为验证道德发展水平的标准, 并且, “关怀”道德中认知成分也是居于重要位置的, 与公正道德一样按照一定的发展顺序逐渐成熟的。

3.2 女性道德水平不比男性道德水平低

吉利根指出,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研究是基于对84名男孩的研究, 他将这些男孩作为研究的对象, 因为他认为这些男孩代表了“标准”, 其隐含的假设就是女性差异并不是真正的差异, 而是女性的道德水平从本质上就没有男性高。所以不仅科尔伯格的研究方法上存在缺陷, 而且其理论在解释女性道德发展上也存在缺陷。

科尔伯格衡量道德发展的标准之一就是遵守规则, 这也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特点。皮亚杰指出孩子对游戏的选择和游戏的方法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男孩比女孩更具有规则意识。科尔伯格认为女孩游戏中的道德成分明显少于男孩的游戏。由此, 在科尔伯格理论中, 女性的道德判断一直无法达到最高水平, 因为她们的道德判断都是基于人际互动和取悦他人,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女性往往局限于家庭, 没有参与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之中, 参与到男性把持的行业之中。吉利根认为, 由此得出的女性道德发展水平较低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 这是一种典型的以男性化眼光推论认为女性心理发展存在问题的狭窄观念。吉利根认为, 女性与男性在心理发展上存在不同的特征, 决定了在道德结构的理解上具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女性道德价值取向上表现出的关怀取向并不代表着不成熟, 而是另一种形式的道德取向的成熟标志, “关怀”道德应该与“公正”道德一道成为道德价值取向, 但吉利根提出的女性关怀道德价值取向观点在修正科尔伯格理论缺陷的同时, 也受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批评。

首先, 是否存在着两种道德价值取向呢?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 道德价值取向上的差异是不存在的, 男性也会表现出关怀取向, 女性也有公正取向。实际上, 男女被试者通常都把有关公正和关怀的品质看作道德成熟的核心成分。在成熟的道德推理者当中, 公正和关怀经常是混在一起的, 因而, 批评者指出, 关怀道德的建构缺乏足够的研究依据, 公正与关怀不能成为男性与女性的道德思维特点。

其次, 将“关怀”道德视为女性道德价值取向特征恰恰是对女性的偏见。吉利根认为, 由于男女两性在童年期人际关系的差异, 男性和女性以不同的方式形成他们关怀或公正的道德取向。批评者认为这一假设是有问题的, 无法用证据证明男女两性道德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且吉利根批判男性心理学家提出男性取向的道德发展理论是忽视女性的道德取向。实际上, 性别不是导致这种偏见的唯一原因, 文化价值观的偏见也可能导致偏见。因而, 被某些人视为女性主义代表的吉利根恰恰受到了来自女性主义内部的批评。波利特就认为, 把关怀和后天性看作妇女特征是对妇女的一种传统而有局限的看法, 将女性道德标上关怀的道德标签, 事实上局限了女性对于公正道德的追求。

4 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德育工作的启示

尽管在前文的叙述中, 我们发现道德认知学派的理论是存在一定缺陷的, 其中也有不完善之处, 但这一理论中蕴含的“知而后能行”的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德育工作是有启发的。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早就提出过“知而后能行”的思想, 但这一关于知行关系的论述却招来诸多批评。批评者们提出, 在人的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 知行是统一的, 人为地将“知行”进行先后顺序的划分是有问题的, 也是不符合道德品质形成的实际的。应该说, 这一批评是有道理的。既然如此, 道德认知理论中的“知而后能行”的思想又怎么会有现实意义昵?这就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知而后能行”的内涵。虽然, 我们不能一味强调必须先有道德之“知”才能有道德之“行”, 但是, 如果没有道德之“知”, 又何谈道德之“行”呢, 况且, 道德认知理论认为, 所谓的道德之“知”并不指的是道德知识, 而是一种道德认知能力。可见, 道德认知理论中的“知而后能行”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 这一内涵无疑对我们当前的德育工作是有启发的。

首先, 对“知”之含义的重新审视。在通常的理解中, 我们往往将“知”等于知识, 这样一来, 道德之“知”就等于道德知识。这种理解导致了我们德育工作中的一个误区, 认为提高与培育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也就是提高学生的道德知识水平;思想品德课也就等于是道德知识灌输课;学生的道德知识程度的高低与道德品质水平是成正比的。德育工作中的这种误区对学生品德的培养与提高是不利的, 导致德育工作经常事倍功半, 收效甚微。西方的道德认知学派在强调“知”的时候, 更多注重的是其中所蕴含的“能力”概念。虽然他们的理论核心是认为通过人们的道德判断水平能反映出道德的水平, 但他们认为, 道德判断水平实际上也就是人的道德能力水平的体现与反映。道德之“知”并不仅仅只是“知识”, 更主要的是一种“能力”。当我们开始对“知”之含义进行重新审视之后, 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方式、方法等就会有一个质的变化。学生的思想品德课不会只是道德的说教, 它必将会有一个更为生动活泼、多样的形式, 会更加注重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 必将注重学生课内、课外言行的一致, 注重校内、校外环境与教育的配合等等。这种转变才能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才能培养真正言行一致、品德高尚的新一代。

其次, 道德发展规律的归纳与实践。个体道德无疑是不断发展的, 并且是有一定规律的。关于这一点, 是得到大多数思想家的普遍赞同的。然而, 道德发展的规律究竟是什么, 个体道德究竟是如何发展的, 关于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是认知学派的成就之一。皮亚杰通过对儿童道德判断水平的实证研究提出个体道德发展经过从他律向自律阶段的发展;科尔伯格提出道德按照一定顺序依次发展, 表现出“三个阶段六个水平”。可以说, 认知学派通过长达多年的实证研究、跟踪调查, 试图归纳出个体道德发展规律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无论人们对这一规律是否认同。但不管怎样, 人们还是肯定道德发展是有规律的。认知学派的这一努力对我们德育工作者的启发就在于, 认知学派提出的道德发展规律值得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进一步地加以验证、完善。个体道德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德育工作者应该努力把握住这一规律, 使德育工作更具成效。然而, 认知学派提出的道德发展规律对我国的学生来说, 是否是完全适用的呢?正如批评者所指出的那样, 认知学派提出的道德发展规律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 尽管科尔伯格考虑到了样本的文化多元性, 也曾以亚洲青少年进行过样本分析, 但他的研究还是没有考虑到文化的多样性以及道德观念的民族差异性。这就说明, 个体道德发展规律离不开道德文化背景, 不同道德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并不具有相同的道德发展规律, 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应该结合中华文明的道德文化背景, 归纳出中国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 当前的这一工作是相当缺乏的。虽然, 我们当前也有多个课题小组研究中国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 但这种研究往往囿于西方认知学派的理论局限, 表现为对认知学派理论道德发展规律的验证*。再次, 核心价值观念对道德能力的统领。道德认知学派中的代表人物, 无论是皮亚杰、科尔伯格还是吉利根都是以西方文化中的某一核心价值观念为标准来判断个体道德发展程度的。概括来说, 皮亚杰和科尔伯格以“公正”这一西方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念, 吉利根则增加了“关怀”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内容来作为判断个体道德发展程度的标准。这说明, 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不是凭空得来的, 是以某一核心价值观念为中心构建的, 核心价值观念在个体道德认知能力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可见, 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 必须要用主导的核心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接受主导的核心价值观念, 在核心价值观念的主导下形成道德的认知。当然, 道德认知学派提出的“公正”与“关怀”的核心价值观念带有强烈的西方文化色彩, 是根植于西方文化的土壤中的。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文明以及深厚的文化内蕴, 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念, 如“孝亲”、“公忠”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 如何将传统的核心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结合, 提出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核心价值观念, 是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德育工作者在德育实践工作中努力的方向。

最后, 个体在道德认知能力发展中的主动性。德育工作本质上也就是教育工作, 是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工作。这种工作的对象是人, 是有思想、有情感的, 在面对教育的时候, 不是消极被动, 而是有着积极的主观能动性的。德育工作的这一本质事实上早就得到了大家的公认,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 却往往被大家所忽视。德育工作沦为道德说教和道德知识灌输, 学生在被动地接受着道德的教育。这也是当前德育工作收效甚微的原因之一。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揭示了个体道德认识的两种模式, “同化”和“顺应”, 提出应重视环境等社会因素对个体道德认知发展影响的同时, 个体在道德认知发展中的主动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以皮亚杰、科尔伯格为代表的道德认知学派无不重视道德个体在道德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 并以翔实的调查研究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论证。因此, 德育工作中应重视引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不能仅仅只是停留于理论中, 更应该在实践中得到践履, 成为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座右铭。

*1978年, 在上海师范大学成立了以李伯黍教授为首的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组, 之后在全国范围内, 在皮亚杰框架的基础上, 进行了一系列大样本的研究, 见李伯黍《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研究阶段报告》 (上) (下) , 载《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4 (3) 13~18页、 (4) 28~33页及《中国的儿童道德发展研究》, 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4) , 78~84页;北京师范大学章志光教授对学生品德形成进行了教育心理学的持续研究, 见章志光《学生品德形成的动态研究与方法探索》, 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88 (1) , 49~56页;辽宁师范大学韩进之教授的关于青少年理想形成和发展的系列追踪研究, 见韩进之、魏华忠《我国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研究调查》, 载《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5 (1) , 11~18页;西南师范大学曾欣然教授关于小学生品德认识心理结构发展的追踪模拟调查研究, 见曾欣然《模拟品德行动产生的情境, 试探小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83 (2) , 96~107页。这些研究无不对西方理论的研究, 缺乏以自己理论为指导的研究, 更没有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背景出发归纳学生的个体道德发展规律。

摘要:西方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历经近百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 并曾成为西方国家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理论。对这样一种理论进行深入研究, 辩证分析, 吸取其中优秀内容以弥补当前我们德育工作的不足, 指出其中的理论缺陷以儆效尤, 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道德认知,规律,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瑞士]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

[2]郭本禹.道德认知测量方法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4 (5) .

[3][美]约翰.马丁.里奇, 约瑟夫.L.戴维提斯.道德发展的理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西方道德文化 第5篇

1、中西新闻道德准则都强调新闻要服务最广大的公众,要符合受众的利益,尊重受众的知情权,将受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尊重个人名誉及人格、隐私权。

2、中西方都强调新闻真实性的至关重要地位强调新闻工作者的第一责任是报道正确的事实,报道新闻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事实,禁止虚构或制造新闻。刊播新闻报道要署作者的真名,刊播了失实报道要勇于承担责任,及时更正致歉,消除不良影响。

3、新闻报道要维护国防安全,保守国家秘密。

4、新闻报道不应存在偏见,不能用舆论影响法院判决,维护司法尊严,依法做好案件报道,不干预依法进行的司法审判活动,在法庭判决前不做定性、定罪的报道和评论。

5、强调新闻工作者的个人职业操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身素质有渊博的知识,广泛的见闻和经验,不受外部利益影响,在行使表达自由的权利的同时要充分考虑肩负的责任,不得有害公共利益。

6、促进国际新闻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7、以正当手段采集信息,注明信息来源和做好保密工作。

不同点

1、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报道坚持将党的主张和人民的心声相结合,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发挥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而西方新闻道德准则则认为新闻事业为神圣的职业,新闻记者只需写出心目中认为真实的事物,对于任何方面都不得接受委托与义务,强调新闻绝对自由。

2、中国新闻道德准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不断巩固和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而西方报道的内容则较为宽泛,其中还特别强调了对犯罪事实的报道要谨慎而不能存在偏见。

3、在中国新闻作为一项社会事业,不应掺杂广告等商业因素,应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行为,而西方新闻界则具有商业性质,带有一定的宣传色彩。

西方道德文化 第6篇

(一) 物质文明的丰裕程度

商业道德是根植于经济实践活动之中的一种精神力量, 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 离开真实的物质基础, 商业道德只能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精神幻想。商业道德发展状况大体上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物质文明的丰裕程度具有同步性,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社会物质财富越丰富, 人民生活越富足, 就为商业道德建设和商业道德意识的养成提供越有利的物质条件;相反, 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社会物质财富匮乏, 人民生活贫困, 商业道德就会带有外在的强制性和野蛮性, 就很难形成自觉的商业道德意识。

市场经济发端于十四、十五世纪的欧洲,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商品货币交换的发展, 刺激了西方社会对商品和货币的无限追求。正如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所指出的那样:“在资产阶级看来, 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 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 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 除了快快发财, 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 除了金钱的损失, 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他们为了获得商品和货币, 已经不再顾忌道德, 欺诈开始兴盛;不讲商业信誉, 相互拖欠和赖账的情况大量存在;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现象屡见不鲜;暴力也成为获取财富的合法手段, 非人道的商业贸易大量存在。这些恶德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是主要的商业道德, 不仅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一种手段, 促进资本主义的形成, 而且冲击着自然经济形成的忠诚老实等朴素的商业道德观念, 使忠诚老实的美德变成了愚蠢无用的别名。

18世纪末以来, 随着西方各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产业革命发生,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被彻底清除, 市场发育越来越成熟。在这种情况下, 以不正当的竞争、营利手段为主要特征的早期市场经济商业道德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正如恩格斯所说:“资本主义生产愈发展, 它就愈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的特征的那些琐细的哄骗和欺诈手段……这些狡猾手腕在大市场上已经不合算了, 那里时间就是金钱, 那里商业道德必然发展到一定的水平, 其所以如此, 纯粹是为了节约时间和劳动。事业的发展已经不允许再使用这些低劣的谋取金钱的手段, 这些手段对拥资百万的工厂主说来已毫无意义。”如果此时商业还是“被错误的理解成不择手段地获取利润、赚取金钱”, “那么也许除了一点点赛犬和赛马会之类的娱乐作用之外, 商业确实将在文明社会中失去立足之地。”

(二) 市场竞争的自由程度

丹尼尔·A·伦恩认为, 近代资本主义的崛起, 除了新教伦理粉碎了古老神学对人们的束缚外, 自由伦理和市场竞争伦理在改变对人民、对工作和对利润的文化价值准则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

在市场经济初期, 竞争是一种极其残酷的你死我活的经济运动, 谁获得的利润低于别人, 谁终究就要被别人吞并。为了避免自己被别人吞食, 就必须在那些人人都采用的正当的竞争手段之外, 另谋出路, 寻求一条既节省资金, 又避免直接引起本企业工人反对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欺骗与讹诈。对消费者进行欺诈, 对别的民族进行欺诈。这是私有制的商品经济中的竞争所必然带来的社会现象。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 在对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做了大量的研究之后, 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自由竞争必然在经济关系中———不只是在商业方而, 而且在商业所包容到的一切机械的、自由的职业内———制造诈骗行为。”可见, 这完全是由经济运动本身产生的一种力量, 在这种经济力量面前, 道德规范对于商品交易者的不道德行为而言, 根本就不起到任何约束作用。恩格斯对此曾写道:在竞争“这个漩涡中哪里还可能有基于道德准则的交换呢?在这种涨落不定的情况下, 每个人都必然力图抓紧良机进行买卖, 每个人都必然会成为投机家, 就是说, 都企图不劳而获, 损人利己, 乘人之危, 趁机发财。”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使人类的“不道德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而竞争就是顶点。”虽然这个时期的市场竞争中存在大量不公平现象, 但仍应当肯定, 近代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平等地成为经济竞争的主体, 能公开地明确追逐个体利益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 也是对人自身本体认识的一大发展。

应该看到, 市场竞争中本身就带有公平、平等、自由等含义。恩格斯从商业活动与道德进步的关系角度出发, 认为商业本质中有人道的因素, 商业竞争不应是纠纷和敌视的源泉, 而应是各民族、各个人之间自由、平等、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的纽带。因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熟, 其本身对于商业活动的伦理要求促使市场竞争不断向着公平、正义、自由的方向发展。正如万俊人教授所说:“从一种理想的意义上说, 市场经济也是一种较为公平合理的经济模式……没有公平, 竞争既不能合理持久, 也不可能是具有高效生产性的竞争。”发展至现代, 西方社会出现了共生共赢、以合作求发展等思想观念, 充分说明了在经济领域中, 你死我活的竞争并不是唯一的形式, 不讲道德的竞争不能长久, 这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文化:市场经济商业道德具体形态的决定因素

(一) 宗教文明:文化源泉

在西方, 道德的源泉是宗教, 虔诚的宗教信仰为人们的经济伦理和道德观念提供了最可靠和最丰富的源泉。

16世纪初, 西欧爆发了宗教改革运动。德国的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在考察了西欧宗教改革之后的变化, 认为改革后的加尔文新教以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来应世, 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崇尚劳动、勤勉于世俗职业, 勤俭节欲、精打细算、重视个人的成就和经济实利的企业家人格特征。这种新教伦理引导了资本主义理性化经济伦理的形成, 最终催生出资本主义的商业精神。新教伦理认为人的存在只是为了增加上帝的荣耀, 虽然人们无法探知自己是否受到了恩宠, 但人人为上帝增加荣耀却是公开的准则, 在这一点上, 人们找到了与上帝沟通的突破口。对世人而言, 上帝的荣耀是抽象的, 但人们为增加上帝的荣耀所进行的劳动却是具体的, 同时劳动所创造的财富也是可见的、可度量的。财富的不断增加, 便意味着上帝荣耀的不断增加, 在事业经营上不断成功, 获得财富, 便表示他已得到上帝的恩遇, 并同时增加了上帝的荣耀。商人从中为自己找到利用各种方法大赚其钱的理论依据。他们可以放下沉重的思想包袱, 不再理会天主教会所谓商人贪婪与罪恶的斥责, 相反, 把赚钱看成是自我能力和价值的充分体现, 以此而形成一种商人的道德观。

应该说, 近代西方资本家那种视赚钱为天职的精神, 那种精心核算、合理使用资本和组织劳动的精神, 都是按照新教伦理的训条发展起来的, 是宗教改革后在文化的进化和变迁中所形成的规范人们行为的新的价值系统和道德传统, 并成为市场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文化与伦理道德基础。正如韦伯所说:“17世纪这个伟大宗教时代遗留给其后的功利主义时代的, 首先是一种惊人的、甚至可以说是—种伪善的获取金钱之心。只要采取的行动是合法的, 于是, ‘总非上帝所悦’的思想便踪影全无了。”“一种独特的资产阶级经济伦理已经形成。……只要道德品行白璧无瑕而且在财富的使用上无可指责, 资产阶级实业家就可以随心所欲的追求金钱利益, 同时感到这是必须完成的一项义务。”新教与商业的结合并不只是商人选择了一种信仰, 而是新教的内核与商人内在品质契合的结果, 正是在这种信仰中, 商业活动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了理论依据。因而, 新教是对商人哲学的一种总结和肯定, 是市场经济商业道德产生和形成的文化源泉。

(二) 主流价值观:人文动力

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是西方社会的整体价值取向。作为一种道德原则, 个人主义把个人当作看待一切事物和问题的核心, 个人的价值和权利先于对人在社会中的位置的思考。强调个人本身就是目的, 因而具有最高的价值, 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但在此前提下, 它强调个人的责任, 认为每个人在追求自己目的的时候不能侵害他人追求自己的目的, 并且必须遵守既有的得到个人自己承认的契约规则。可见, 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个体在“契约关系”中平等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 扩展开来, 这种自由型文化追求的是一种平等、民主、公正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在西方近代历史上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 对个人的尊严、自由、利益和权利的强调促进了人性的解放和个人主体地位的确立, 这为市场经济主体意识的萌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种经济价值, 个人主义就是对经济自由的一种信任。“作为一种学说, 个人主义在个人及其心理倾向中寻找社会经济组织的必然依据, 相信个人的行为就足以提供社会经济组织的原则, 力求通过个人, 尽可能让个人得到自由地自我发展的一切机会来实现社会进步……因此, 作为一种制度, 个人主义乃是自由贸易的制度, 是竞争的制度, 是私有财产的制度。”因此, 以个人主义为特征的西方文化, 是与追求个体物质利益, 自我预期, 自我负责, 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了这种文化、习俗, 才可能产生市场经济的交易规则。

应当说, 个人主义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一个价值观基础。一方面, 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平等, 强调个人权利和个人利益至上, 限制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力, 保障了市场主体的自由和平等, 促进了经济的自由发展;另一方面, 个人主义在政治领域中形成了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机制和资本主义的法律制度, 这进而又抑制了个人主义的极端化。这就使得个人主义在历史上相当长一段时期促进了西方市场经济的规范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但不可否认的是, 个人主义的片面发展也容易导致利己主义的泛滥。19世纪以来, 西方社会对于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的片面强调, 导致人们用社会达尔文主义式的弱肉强食的思路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如何协调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的关系, 防止个人主义的极端化, 是西方市场经济商业道德需要深入思考的关键问题。

三、制度:市场经济商业道德功能实现的强制因素

(一) 政治制度:前提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确立是市场经济商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力量。一般来说, 在阶级社会里, 政治作为经济的集中体现, 反映了人们关系中的阶级关系这一本质的方面, 它涉及社会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各阶级的道德的形成和发展都不能不受到政治的强烈影响和制约。历史证明, 各个阶级的道德都是直接从他们的阶级斗争中引申出来的, 也都是为他们的阶级政治服务的。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统治, 争取自己的政治权利的斗争中, 提出了同中世纪的宗教道德观念和禁欲主义道德准则相对立的利己主义的道德原则, 以及功利主义、人道主义和自由、平等、博爱等道德观念和道德理论的。在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之后, 西方各国纷纷建立并实践了自己的议会制、文官制、选举制等, 实现了法律对权力的完全的、成功的制约, 公权力完全变成了商品经济的真正的仆人, 政府变成了守夜人。此后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一百多年毫无约束的大自由发展, 市场无比扩大, 生产力极度发展, 市场经济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模式, 一切资源、劳动力、技术等都被市场化, 契约自由被奉为上典, 平等、自由、权利、诚信等价值观念在市场经济内部得到了深入的发育和广泛的应用, 并且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随之丰富和完善。

此外, 西方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各独立国家的形成, 也使得市场经济商业道德超出了单个国家的范围, 在西方各国间更为广阔的市场中获得了普遍意义上的发展。“由于人们不能生活在像罗马帝国那样的世界帝国中, 而是生活在那些相互平等地交往并且处在差不多相同的资产阶级发展阶段的独立国家所组成的体系中, 所以这种要求就很自然地获得了普遍的、超出个别国家范围的性质, 而自由和平等也很自然地被宣布为人权。”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自由和平等观念发生的政治前提是形成独立国家, 特别是实力差不多相同的独立国家间由于相互平等的经贸交往而组成的国家、区域或民族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由于各独立国家间的实力相当且互相防范, 国际间获取物质利益的活动只能通过相互间平等的交换, 而不可能通过任何暴力或政治权威来劫掠物质财富。国家政治和权力的作用受到别的权力主体的制约。在这种力量均衡格局中, 人们不得不把平等地进行商品交换作为经济伦理的最基本要求接受下来并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的牢固的成见”。

(二) 法律制度:途径

在道德的养成和作用发挥中, 往往需要借助于法律的强制功能。法律可以作为“传播和推行道德的工具, 国家主权者通过立法的途径把某些道德要求确认为法律要求, 从而为有关道德的普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 守法也就意味着守德, 当守法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的时候, 在社会上必然出现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

西方市场经济商业道德的形成正是依靠法律这个外部的强制力才真正实现。西方在商业实践中形成了各种商业习俗, 通过道德立法逐步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并最终促进了商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早在中世纪之时, 地中海沿岸的商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组织了商人团体, 这些团体根据商业活动的习惯和惯例, 制定相应的商情规约, 并逐步发展为商人法。到了17-18世纪,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国家机构的日益强化, 国家直接干预商业事务, 商人团体的习惯法逐渐趋于消灭, 代替它的是国家的商事法。但只是使商法处于主权国家的直接管辖之下, 商法的内容并没有发生变化。商法滋生于商业社会, 为保障交易的安全、快捷, 设计了一整套普遍适用的制度, 用法律将各项交易方式固定下来, 主体只能遵守, 选择范围很小, 体现了“从契约到制度”这一趋势, 为初期的商品生产和交换提供了基本原则、价值取向和具体制度, 规范了商品生产, 促使其健康发展。发展到19世纪, 西方开始重视道德立法, 在立法实践中加大了对商业道德规范的立法力度, 并且“经过100多年的努力也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道德立法系统, 一个人在按自己的道德观念行动的时候如果损害了他人或社会的公共准则都会受到强制性的惩罚。”

西方道德文化 第7篇

西方经济学是大学经管类专业学生的主要基础课之一, 同时也成为许多高校面向所有专业开展的素质选修课。本课程不但给予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提供理论基础, 还能帮助学生建立经济理性以指导日常行为选择。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正确引导, 让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一致, 将使道德教育事半功倍, 而如果让学生形成道德行为不符合经济理性的认识, 道德教育将前功尽弃。

一、当前高校道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他们最终将成为社会各部门的中坚力量, 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我国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 在大学入学第一个学期就为学生开设了思想道德教育课程, 并且是作为必修课。大学第一个学期是学生从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向大学的能力教育的转折点, 是学生在高考指挥棒下的被动学习向社会就业导向下的主动学习的转折点, 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点。高校期望大学第一学期的思想道德教育课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但效果并不理想。大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课态度消极, 思想道德教育课成了逃课重灾区, 即便教师采用点名、随机提问、留作业等方式将学生强留在教室, 学生听课并不认真, 至于将思想道德教育课上灌输的道德理念深入思想内部并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则更无从谈起。

在国家教委颁布的德育大纲中, 德育基本上都是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的, 这种目标离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太遥远, 无法让实现这种目标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 这使得大学道德教育很难实现其既定目标。

科尔伯格指出: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既不是灌输特定的学校、教会和国家的固定习俗, 也不是向学生传递道德相对论, 而是为了促进道德判断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推理能力的培养应成为学校德育的关键, 也就是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朝更成熟的方向发展, 以实现对普遍公正原则的明确而清晰的理解[1]。但目前国内高校开展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教师经由课堂教学讲解教材内容, 关于什么是道德行为是由教材给定的, 至于为什么书上给定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 或者为什么书上认可的行为才是合适的行为, 学生很难自己找到答案, 自然很难从内心深处接受书上的道德指引。

“人的道德行为不是人的本能性的适应活动, 它必须以一定道德认识为基础”, [2]这种道德认识需要大学生结合自己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认知共同支撑, 要使道德行为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就必须让学生认同道德行为是理性行为。道德教育和所有教育一样, 需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大学生的智力发展与道德发展, 决定了大学道德教育更应该侧重道德理性的培育[3], 而学生道德理性的形成无法单凭思想道德教育一门课程的教学实现。

二、西方经济学理论对大学生道德行为选择的影响

经济 (economy) 一词来源于希腊语oikonomos, 它的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经济学家研究如何让人们作出决策, 试图告诉人们什么样的选择是正确的, 这也包括该不该去帮助一个人, 该不该为了别人更多的利益部分牺牲个人利益。

关于如何选择首先要给出选择的标准, 西方经济学里选择的标准是个人利益最大化, 也就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关于市场行为主体“经济人”的假设:人是有理性的、利己的, 人从事经济活动的目标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常常被肤浅地简化成“人是自私的”, 也因而常常被人诟病, “利己自私的人性假设解释不了现实生活中的利他行为”, 以此为基础, 人的道德行为也就成了非理性行为。一些经济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面对这样的疑问选择回避, 蒋满元、唐玉斌将此解释成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建立在资本主义唯心分析基础之上, 在我国社会主义唯物基础上并不完全成立, [4]这样的解释如同思想道德教育课堂上将书本上认同的道德行为灌输给学生, 并不能让学生从心底接受。如果关于“经济人”假设的理解需要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基础的话, 西方经济学的其他理论又该如何取舍?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慈善行为并不比我国少, 如何解释?这将使学生陷入更深的困惑中。将“经济人”假设跟道德行为统一起来是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里效用理论是解释人的理性行为选择的重要理论, 用来解释人们如何分配有限的收入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在这里效用被定义为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所获得的满足感, 理性的消费者在分配自己的收入时应该满足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消费者在花掉其全部收入的情况下, 使花费在每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所提供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即MUx/Px=MUy/Py=MUz/Pz=……。消费行为选择只是人们生活中要做的无数行为选择的一种, 但消费行为理论很容易延伸到其他行为, 几乎所有行为的目的都能够归结于为了获得满足感。依此理论, 诸如捐助之类的道德行为看上去是非理性的, 因为人们无法从捐助行为中直接获得效用。教师在教授消费行为理论时需要作出适当的解释让学生认同诸如捐助之类的道德行为在一定层面上符合经济理性。

博弈论是经济学学科新拓展的领域之一,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教材在编排博弈论的内容时都会提到经典的囚徒困境模型:两个嫌疑犯曾经共同犯过一次大罪, 因为一次小的犯罪被抓, 警察对他们犯过大罪只是怀疑但没有证据, 警察决定将两人分开审讯, 如果两人都抵赖, 则因证据不足每人各只判1年徒刑, 如果一人坦白一人抵赖, 则坦白者免罪释放, 抵赖者被判8年徒刑, 如果两人都坦白则两人都判3年徒刑, 两人都不能确定对方会如何选择。

在该模型里面, 理性的两个囚犯的最佳选择都是坦白, 结果是两人都被判3年有期徒刑, 但很显然, 两人都抵赖是比都坦白更好的选择。人们在采取道德行为时同样面临这样的情景, 每个人都很清楚, 如果大家都能无私助人的话, 这个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但是如果自己无私助人, 在自己需要帮助时却得不到应有的帮助, 那自己的无私助人就是非理性的了, 道德行为受到严峻的挑战, 经济学教师在讲解博弈论时必须对此做出回应。

三、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统一

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完全可以统一, 但对于初学经济学的大学生来说, 他们并不能自觉认识到这一点, 需要经济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引导。通过经济学的教学不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经济学理论框架, 还能引导学生在经济理性的基础上建立道德理性, 在生活中自觉实施道德行为。

对“经济人”假设的诟病, 根本的原因是武断地将“经济人”假设所说的“个人利益”物质化, 忽视作为社会人的人们, 生活中除了物质利益之外, 还有精神利益。“经济人”假设里的“经济人”是对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所阐述的商品提供者所具有的自利特征的高度概括。但亚当·斯密也承认:“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个人怎样自私, 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这样一些本性, 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 把别人的幸福看成自己的事情”[5]。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人们在“关心别人的命运”时自己感觉更好,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精神利益, 实施诸如帮助他人之类的道德行为跟“个人利益最大化”并不矛盾。通过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展开讨论, 在理解“经济人”假设里所说“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考虑精神利益, 能够让学生明白实施诸如帮助他人之类的道德行为是符合经济理性的。

钟生根在《群体意识与经济人利他行为选择》一文中考虑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利他行为并提出用“价值”来衡量不同利他行为使行为人“变得更好”的程度, 人们在实施道德行为时自己内心会得到充实, 这种充实跟人们在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一样能给人们带来满足感, 这时我们能够相应地得出人们在决定生活中如何分配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时遵循的原则是“个人价值最大化”, 也就是“个人满足最大化”, [6]通过这样的延伸, 使学生能够理解道德行为同样是符合理性的。在课堂上, 通过向学生提出“列举自己生活中实施的一些道德行为”, 并要求学生对“为什么会这么做”展开讨论, 强化学生对道德行为的认同, 并能够充分意识到道德行为的合理性, 帮助大学生建立道德理性。

博弈论囚徒困境模型之所以出现损人损己的结果是因为模型完全没有考虑人性, 事实上如果该情景出现在现实中, 结果并不必然是两人都选择坦白。笔者在课堂上实施了一个情形类似但更接近学生生活现实的调查, 结果显示道德本性存在于多数同学心中。

调查模型设计如下:

调查一:假设你是一个七人小组的成员, 成员互不相识, 小组每人拥有600元人民币。如果你选择将你的600元捐出去的话, 其他6个人将因为你的这个行为每人增加200元收入, 你将失去这600元。当然如果其他成员也选择将他们钱捐出去的话, 每有一位成员捐出, 你将增加200元, 如果其他6位都捐出的话, 你将增加1200元收入。你选择捐还是不捐?

对模型的分析显示:如果大家都捐, 每个人的收入都达到1200元;自己不捐, 其他人全捐将使自己收入达到最大的1800元, 其他人的收入1000元;而如果自己捐, 其他人都不捐, 自己将一无所有, 别人的收入达到800元。如果决策时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收入变化, 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激励不捐, 博弈的结果是每个人的收入都维持在600元, 这个结果比大家都捐更糟糕。

调查的结果显示, 67%的同学选择不捐!结果跟模型预测的基本一致。

当把模型条件稍作改变, 结果出现巨大变化。

调查二:在调查一的基础上附加一条件, 假设被调查学生知道另外6人当中有一个是需要资助的贫困学生, 结果65%的同学选择了捐!

这说明同学们的本性中是愿意帮助别人的, 也就是说只要别人有需要, 自己可以冒着面临损失的风险去帮助别人, 这恰恰是人们实施道德行为时需要具备的基本特性。实施道德行为通常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道德行为通常会对别人、对社会带来好处, 但这种付出并不必然收获有形的回报。

当把调查模型里的条件改成其他6人都是需要资助的贫困学生时, 选择捐的同学没有显著地增加, 仍然有大约30%的学生选择了不捐。这表明不是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愿意冒着自己遭受损失的风险去帮助别人, 这也充分说明实施道德意识引导的必要性。

通过在课堂上实施这样的调查, 并当众统计、公布调查结果, 让学生意识到道德意识是多数人心里都拥有的。一方面, 强化具备道德意识的同学的这种意识。另一方面, 也能够唤醒部分同学内心更深处的道德意识。让同学们在掌握经济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建立道德理性。

经济学课程因为理论分析的需要, 不能考虑到现实人性, 让人浅显地认为人的道德行为不符合经济理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人的本性还原到经济理论中, 从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道德行为是符合经济理性的, 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从而培养道德理性, 自觉实施道德行为。

摘要:大学生道德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性, 这种理性的培养无法由高校德育课程单独完成。西方经济学作为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正确引导, 让学生通过经济学的学习建立道德理性将使道德教育事半功倍。

关键词:道德理性,经济人假设,效用理论

参考文献

[1]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魏贤超, 柯森, 等,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2]鲁洁, 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3]洪明.大学生道德教育重在培育道德理性[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12) .

[4]蒋满元, 唐玉斌.对“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价值观问题的辩证剖析[J].唐山学院学报, 2009 (, 2) .

[5]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 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西方道德文化 第8篇

关键词:老子,自然观,数理定量表述

现代科学的巨大推动力, 使得每天都有现代新的高科技不断涌现;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的进程不断循环往复, 在二十世纪末与新世纪之交, 人类在欢庆现代科学的伟大成就时, 不少科学家也窥见到晴朗的天空还有一大片乌云, 甚至在乌云的背后还有爱因斯坦的迷雾伴随。现代物理学家不由产生困惑:物理世界的实在是什么?什么才是时间--空间和物质--精神的真实的本性?进而, 不得不要问二十一世纪的当代, 破解现代物理学中的“困惑”之路在何方?

我们应当从当代自然科学最新前沿出发, 秉持“实事求是”与“博学、慎问、慎思、明辨”的科学态度, 回头细心钻研中华古代阴阳--太极和易经学说及其蕴涵的自然哲学科学思想, 从中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和结论:

第一, 《周易·系辞》说:“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又说:“《易》与天地准, 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老子说:“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又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法自然”的原则就是以大自然为准绳, 研究一切物质所遵循的自然法则及宇宙万物变化的客观规律。它是老子道德观或自然观的核心思想, 也是其终极思想。是故, 老子又说:“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

西方现代自然科学也是以大自然为依据来探索事物的本质的。所以, "易理"与现代西方自然科学思想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对宇宙大自然一切事物本质及其演变规律的阐述两者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交融。以阴阳---太极和"易"为核心基础的中华传统学术思想, 根基于"天人相应"的整体论与系统思维方式来研究各种事物的本质, 将本来相对独立的天、地、人各因素综合起来考察。"天地人, 只一道也"。老子的哲学思想注重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乃至物质与精神之间的横向关联;强调转化、协调、和谐与自洽。人们把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交叉重叠起来思考。而西方自然科学, 基于还原论与纵向层次分解的思维方式, 突出所研究的实体对象, 并力图割断其与周围复杂事物的联系, 强调实验观测、思辨哲学与逻辑推理、数学定量表述与理论的自洽分析及实验验证。这样, 若把中华易学及老子道德观中强调整体、重视关系、协调和转化的思想与西方科学中强调实体, 重视分析、数理定量表述的方法结合起来, 必将催生新的自然观。它们两者的交融、结合和发展应是新世纪科学发展的方向和希望。

第二, 1900年, 二十世纪降临之际, 牛顿科学体系已经确立。著名热力学家开尔文在英国皇家学会迎接新世纪的庆祝会上致词说, 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同时, 他也指出:明朗的天空中还有两朵乌云, 一朵与黑体辐射实验有关, 另一朵与迈克逊光学相干实验结果有关。1901年, 从第一朵乌云中诞生了量子论;几年后又从第二朵乌云中诞生了狭义相对论。这两朵乌云正好揭示出无与有的玄妙关系:无, 尚未被发现的隐藏在乌云深处的量子论, 相对论;有, 按传统观点两朵本可忽略的乌云分别转化为新生的耀眼的实在:量子论, 相对论。而2500多年前老子早就对宇宙中存在的"道"及"无与有"作过精妙的论述, 在《道德经》开首一章就开宗明义:"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 欲以观其妙;常有, 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 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相对论与量子论的辉煌成就使它们两者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核心并使现代物理学真正成了诸科学之王。它为人类理解大自然开辟了几个世纪以前近乎梦幻般的新路。从原子内部到黑洞的玄妙, 人们得以理解自然中一系列最深藏的秘密, 也使人们得以控制自身环境中的许多物理系统。

第三, 近现代著名科学家, 绝大多数都是成长在西方。而在西方, 很早就有普世的《圣经》:旧约, 新约。他们从小在精神上就受到《圣经》的启示, 很多科学家还把自己所获得的启示转化为自己的一种信仰基础, 甚至比多少科学实验还要珍贵和坚实的信仰基础。反观我们东方, 其实约在2500多年前, 就已诞生了两大部超越时代和地域的经典, 那就是老子的《道德经》和释迦牟尼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金刚经》。它们与数千年前中华大地上出现的《易经》可说是一脉相承, 堪称东方的不朽"圣经"。它是在东方人类及其圣哲们在宇宙天地间实践的基础上证悟所得, 是实践和精神智慧的结晶。它不是"天启", 却胜于"天启"。但可惜它们一直是只限于在宗教界里传播, 或最多只在历代少数权贵中传播。所谓"内用黄老, 外示儒术", 就是统治者在开创基业时期或在拨乱反正的机运上治理国事的一种政治方略。而现代中国科技知识界则因无缘而知之甚少, 他们一般只能从西方科学家的开创性研究成果中吸取养料。西方先后来华传教士则把中华古代文明陆续传回西方, 从而为中西优秀文化的交流作出过有益的贡献。

近代世界科技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就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德国大数学家莱布尼兹, 现代数理逻辑的创始人, 通过传教士的介绍, 他高度关注并认真研究了中国古代易经中的太极--阴阳和八卦及六十四卦, 并于1703年发表了题为"二进位制计算的阐述"的论文副题为"关于只用0与1, 兼论其用处及伏羲氏所用的数字的意义"。他是用现代数理逻辑来阐明易经和八卦中象数和逻辑的第一人, 也成为计算机及其二进制数理算法的奠基人。

在现代, 英国生物化学家李约瑟博士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对中西科技和文化作了深入系统的比较研究, 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在西方世界引起广泛关注。书中指出"……知识的增长迫使要接受一种更有机的跟原子唯物论一样的自然主义的哲学。……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 人们发现一系列的哲人已经铺平了道路--上溯到恩格斯和黑格尔, 从黑格尔上溯到莱布尼兹--而这种灵感也许完全不是欧洲人的。而且也许这种最现代的'欧洲'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受到庄周、周敦颐和朱熹这类人物的恩惠, 比世界上现在已经认识到的要多得多。"

破解现代物理学中的"困惑"之路在何方?现有的最好的回答, 也可能就是正确的回答, 应该是:路就在脚下。总之, 作为华夏子孙, 当代华人物理学家应当责无旁贷地发掘、发扬自己本民族光芒灿烂的传统文化和成功卓越的科学思想及其超越时代的超高智慧, 竭力推进中西科学文化的交融和结合, 催生新的自然观。

参考文献

[1]K.S.索恩.《黑洞与时间弯曲》-爱因斯坦幽灵[M].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 2000. (Kip S.Thorne (1994) , Black Holes&Time Warps-Einstein's Outrageous Legacy)

[2]老子, 《道德经.》第42章, 第25章;第1章.

[3]P.戴维斯.上帝与新物理学[M].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 1991年第1章.

西方青年潜能文化初探 第9篇

一、青年潜能文化的概念及属性

(一) 潜能的概念

在西方“潜能”最早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出现。亚里士多德认为, “潜能”与“现实”是和“质料”与“形式”相联系的两对基本概念。质料和形式揭示事物的结构, 潜能和现实形容事物的存在方式。事物从质料到形式的实现过程, 必然是从潜能到现实的发展过程。而现代心理学家眼中的“潜能”, 通常是指一个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诸方面存在的发展可能性。综上, 潜能是指还未发挥出来的能力。

(二) 青年潜能文化的概念及属性

青年文化是以青年为主体的文化现象,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青年特点的价值和认知体系, 是青年认知方式、表达方式和生存方式的重要体现。青年潜能文化是青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潜能文化, 是指根据青年的身心发展状况及其规律 (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 , 结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塑造积极向上的青年形象, 以此为基点指导青年的潜能开发的文化现象。

对于人性而言, 文化并不是万能的, 人是按照自己的本性发展的。这一点与下述事实有同样精确的自然科学意义:一棵橡树籽可以说“迫切要求”长成为一棵橡树;一只老虎可以看成是正向老虎的样子“推进”, 一匹马也朝着马前进。青年最终也不是被塑造或教育成人的。所以, 青年潜能文化的作用, 最终只是容许或帮助青年使其潜能现实化, 而不是实现环境的潜能。青年潜能文化并不赋予人潜能或智能, 是人自身以萌芽或胚胎的形态具有这些潜能。青年的创造性、个性、自发性、真诚、关心别人、爱的能力、向往真理等全部是胚胎形式的潜能, 属于人类全体成员的, 正如他的胳膊、腿、脑、眼睛一样。

一种文化并不能创造一个人, 文化作为外在条件只能是阳光、空气、食物和水, 其作用在于帮助人实现自身的潜能, 而不是实现文化的潜能。

二、西方的青年潜能文化

(一) 古希腊时期的青年潜能文化思想

古希腊时期, 苏格拉底提出了著名的哲学问题“认识你自己”, 第一次引导人关注自身内在的精神世界和思想世界, 这是青年潜能开发的起点。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阐述了关于潜能的思想, 他认为不同的人是由不同的材料构成的, 最上层的人是用金制成的, 中间层是用银制成的, 而最低层则是用铜制成的。用金制成的人的理想培养模式是成为“哲学王”, 银制人被训练成“武士”, 而底层的铜制人将成为“平民”, 这三类人各司其职、各尽其用, 构成了柏拉图的“理想国”。这是最早的潜能思想, 虽说其中有很多消极、错误的东西, 但它仍然有值得借鉴的思想。例如间接指出了人之间具有个体差异, 在青年潜能开发的过程中要尊重这种个体的差异而因材施教。事物从质料到形式的实现过程, 必然是从潜能到现实的发展过程。这一理论明确地论述了“潜能”的内涵, 为青年潜能开发指明了方向。

(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青年潜能文化

文艺复兴时期的潜能文化反对神权对人的侵犯, 要求肯定人的价值, 恢复人的尊严, 保障人的权利, 把本来属于人的理性、自由、尊严、权利和幸福归还人, 重新确立人的主体地位。薄伽丘提倡培养“全知全能”的人, 极力歌颂人的伟大力量和崇高精神;但丁指出, 人的高贵不在于出身门第, 而在于人的高贵品质。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以极大的热情歌颂人的伟大与崇高, 强调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这就是那时的青年潜能文化的主旋律。

(三) 近现代心理学派的青年潜能文化

精神分析学派注重潜意识研究, 他们认为潜能是潜意识的主要组成部分。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的内容丰富, 力量强大;他认为人的整个心理生活的主题就是疏导潜意识的能量, 以便确保人的精神正常和心理健康, 使人通过本能冲动的满足获得幸福的意义。荣格强调“集体潜意识”, 他认为个体的人格都是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的, 但是来自外在世界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阻碍了个体的自然发展。阿德勒发现“社会潜意识”, 它是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共同存在的被压抑的领域, 社会通过社会潜意识对个体发挥功能, 使人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因此, 他主张通过改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 以促进人们潜能的发展。这个时候的青年潜能文化主要强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行为主义学派关于潜能开发的方法相当丰富, 主要涉及人才开发及人力资源开发。行为主义学派强调行为示范、敏感性训练、调查反馈、团队建设等方法, 实际上是想通过“由外而内”的外在行为模式的改变激发人的潜能。这时的青年潜能文化注重的是“模仿”、“强化”、“训练”的形式。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认为每个个体都有高峰体验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并且朝这个方向不断发展。马斯洛认为人性本善, 同时人的需要和动机高低层次之分。高级动机的出现有赖于低级需要的满足, 但只有高级需要的满足才能产生更深刻的幸福感和丰富感。高级需要比低级需要有更高的价值, 高级需要的满足需要后天的学习和培养。这时的青年潜能文化有浓厚的“人本主义”倾向, 强调潜能的发挥需要后天的学习和培养。

(四) 当前的青年成功学文化

当前的青年成功学文化始于20世纪初, 其代表人物有拿破仑·希尔、戴尔·卡内基以及安东尼·罗宾, 他们各自提出了潜能开发的方法。第一代成功学大师希尔将成功归结为:积极的、乐观的、持久的乐观主义精神, 他将其统称为“积极的心态”。第二代成功学大师卡内基运用心理学知识, 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探索和分析, 开创和发展了一种融演讲术、推销术、做人处事术、智力开发术为一体的独特的成人教育方式。当前的成功学大师罗宾推崇“神经语言程式”, 强调信念和态度决定人的行为方式。成功学文化是当代的青年潜能文化, 本质上都是强调积极我自我暗示, 有夸大自我主观能动性之嫌。

三、结语

青年人朝气蓬勃, 潜力无限。青年潜能文化的本质在于解决“培养什么样的青年人才, 怎样培养青年人才”的教育问题。西方青年潜能文化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 也注重外在环境提供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对人的重要性, 对开发青年人的潜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人的潜能开发已然成为21世纪的核心问题。青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青年潜能的开发直接关系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本文通过对潜能的内涵、西方青年潜能文化的探讨, 以期促进中国特色的青年潜能文化的构建, 使其在开发青年潜能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西方,青年,潜能文化

参考文献

[1]奥图.人的潜能[M].北京:世界图书馆出版社, 1986.

[2]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7.

[3]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

[4]伊德雷尔.谢弗勒.人类的潜能:一次教育哲学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第10篇

1.1 基督教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社会, 并继承了犹太教耶和华上帝和救主弥塞亚等概念, 以及希伯莱圣经为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早期的基督教是作为群众运动产生的。随着基督教的传播, 社会各阶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教会。基督教主要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派别, 还包括宣称跟其他教会有着不同历史渊源和信念的基督教派 (黄心川, 141) 。基督教在西方社会逐渐成为一种“普世性的宗教文化”, 它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仍未衰落 (赵林, 27) 。目前基督教乃世界上最大的宗教, 基督教是西方文明的精神核心之一, 它渗透到了西方政治, 思想, 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1.2 基督教文化的基本要义

对于“文化”一词, 人们有无数种理解。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督教文化有两大来源:一是希伯来文化;二是希腊文明。它从希伯来文化得到了一个信仰的上帝, 从而继承了犹太教“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伦理普遍主义传统;又从希腊文明得到了一种理性逻辑的求知工具, 从而继承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认知普遍主义 (陈召荣等, 138) 。

从历史来看, 基督教文化是指希伯来文化吸收古希腊文化的某些成分后演变成的一种新的文化。圣经是基督教文化的最好体现。所谓基督教文化包括:圣经, 圣徒的言论及宗教会议的决议所组成的教义以及人们对教义的阐释;教会的组织机构及神职人员的活动和对他人的影响;人们的基督教意识指的是对基督教的信仰, 对艺术及哲学和历史的描述和批判。帝国后期, 被统治阶级利用的基督教以统治工具的形式为统治阶级服务, 而《圣经》的最终形成, 不仅标志了基督教思想体系的正式确立, 更为基督教文化的传增添了极大的动力。

2、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群体 (可以是国家, 也可以是民族, 企业, 家庭) 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 理念, 行为, 风俗习惯, 代表人物, 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 (王佐良, 50) 。这种活动以个人, 社会个体的生存及发展为目的, 被一代又一代地广泛传播。人们通过谚语, 童话故事, 艺术, 大众媒体对各自所属的文化进行习得。基督教被视为西方精神文明的支柱, 基督教文化更是对西方世界的价值观, 文学艺术, 政治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 基督教文化对西方价值观的影响

价值观是文化在每一个个体身上最集中的体现。价值观是一套习得的规则, 以用来作出决定或解决矛盾。价值观是一种对真, 善, 美判断的观点。

对于西方的主流价值观所强调的内容, 大都可以在基督教文化中找到其根源。我们常常以西方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与我国的集体主义进行比较, 其实, 个人主义的思想根源出于基督教《圣经》中基督教伦理中的戒命的第二条“要爱人如己。先自爱, 次之为爱人如己。”需要强调的是, 往往存在着将个人主义与自私主义联系在一起的误区, 但其实真正的个人主义所体现的是一种道德的, 政治的, 和社会的哲学, 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重要性, 以及“自我独立的美德”, “个人独立”, 一种以个人为中心对待社会或他人的思想和理论观点。个人主义在西方表现为对个人财富, 权利, 智慧的尊重。也正是这种价值观激励着个体的进步从而带动了整个西方的进步。

对于西方文化所强调的“进步与改变”也可以在基督教的信条中找到相对应的答案。从耶稣为改变整个世界而降生, 到他被钉到十字架上的那一刻, 再到耶稣基督的再次复活。基督教教义告诫其信奉者的是万物都是在发展中变化, 在变化中进步的。人们所需要坚信和做到的是破除旧的事物的枷锁, 不断地向前前行。正如创世纪, 复活等等基督教教义和信条所提倡的。本届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参加就职竞选时以“改变”作为自己竞选的口号, 提倡只有改变才能为美国带来进步和才能让美国保持先进。他的成功就出自于他对美国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精准把握。

2.2 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文学艺术是体现文化的最好体现。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 西方文学显现出了独有的特点。蔡元培 (98) 曾指出:宗教和文学有很密切的关系, 因为两者都是感情的产物。从中世纪的宗教文学, 之后的文艺复兴时期, 一直到二十世纪, 基督教精神一直是西方文学中潜在的暗流。

基督教文化在文学方面的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基督宗教精神作为西方文学的核心观念, 作家在作品中往往通过隐喻的基督形象来阐释自己的基督宗教思想, 以及以基督精神来审理世俗社会。这使得基督文化的传播得到了巨大的推动力。霍桑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 设置了由原罪到忏悔, 再到救赎的故事结构, 把海丝特与狄梅斯迪尔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剖析他们的灵魂。《红字》的结构框架, 开端就是以男女主人公道德上的堕落为出发点, 经过千辛万苦的灵魂上的历练, 从而获得最终意义上的解脱, 实现人性的升华, 在宗教的洗礼中求得心灵的平静。小说的主题在于叙述两个犯了罪的人如何走向灵魂的新生。而霍桑选择了不同以往的视角, 来探索道德和善恶问题, 将《圣经》里充满上帝感召精神的篇章, 溶于整个故事, 化作新的成分, 把抽象的“原罪”的文化原型融入具体的社会问题的揭示之中 (常耀信, 64) 。《悲惨世界》中蹲了19年监狱的苦役犯冉阿让, 意外地闯进了主教卞福汝的家里, 受到了热情的款待, 临走他偷了主教的一套银器, 主教不加追究反而加送了一对银烛台, 他对冉阿让说:“我的兄弟, 我赎的是你的灵魂, 我把它从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的精神里面救出来, 交还给上帝。”雨果在这里真切的体现出了基督文化中的爱与宽容是最大的拯救力量的思想。

呢?雅斯贝尔斯指出, 教育在于唤醒人的灵魂。教育的重心不在于传授知识、发展智力, 而在于培养人的灵魂。法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 教育之为教育, 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 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的教育应当关注人的灵魂, 关注学生的成长, 使他们成为一个有灵魂、有信仰、有道德、有智慧、有理想的人。

影片中的学生们虽然众多, 但个个都是个性鲜明, 有的软弱, 有的顽皮, 有的叛逆。一所历史悠久、升学率较高的学校, 一套严谨刻板的制度, 对于大人来说, 称得上是孩子的天堂。但对于孩子们来说, 那只不过是“地狱”罢了。虽然教育需要权威, “权威就像人们所呼吸的空气, 不可缺少”。但教育的权威不应该是强权, 而应当建立在对真理的自由追求之上, 因为人的求知欲只有在自由中才体验到。但是在如今的学校教育中, 有多少学校能够真的给学生自由呢?设定的大纲、课程目标, 以及大大小小的教学计划, 指定的教科书, 现成的答案, 甚至设定好的语言表达方式, 学生在其中很难说能得到什么。学生被抛到了一个貌似自由的教育氛围中, 但却失去了对真理自由追求和对教育方式自由选择的权利。教育应当是充满人性化和温情的, 始终发扬人的价值、尊严和人性的光辉。教育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格, 唤起人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对真理的探求的好奇、热情与执著, 使人懂得珍惜自己、关爱别人和呵护世界, 因此, “真正的教育”或“好的教育”在于“促进灵魂的转向”。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的相互碰撞, 感情的彼此交融, 是在触击灵魂和抚慰心灵中对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尊重、陶冶与唤醒。思维的火花、创造的灵感与智慧的亮光就是在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中自然流露的。因此, 师生之间应当以爱为基础, 民主平等, 各自以自己的人格来影响对方, 在宽容的气氛中唤醒人的灵魂。

总之, 教育应该为每一个具体的人服务, 帮助他不顾公众的压力和社会的习俗作出自己的选择, 去过自己的生活, 并使他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影片名为“死亡诗社”, 也许正是借用了向死而生的含义。“让教育交给个人自发地和真实地生活, 正如他自己的本性所要求他那样。“ (美国教育哲学家乔治·奈特) 教育必须唤醒灵魂, 只有使不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思想, 那部分灵魂死去, 才能真正把握住属于心灵的那部分生命。

摘要:文化对人类文明所起到的作用可以这样描述:如果一个国家的是一种饮品, 那么其文化就决定了它的口味是甜还是酸, 文化是区别不同地域, 国度特征的试金石。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西方价值观念, 文学创作及西方政治制度三方面剖析了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渗透, 并从基督教文化的角度来加以解释说明, 旨在揭示基督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基督教,基督教文化,西方文化

参考文献

[1]蔡元培, 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98.

[2]常耀信, 漫话英美文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64.

[3]陈召荣, 李春霞.督教与西方文学[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7:138.

[4]黄心川, 世界十大宗教[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141.

[5]钱福臣, 美国宪政生成的深层背景[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37.

[6]王佐良, 欧洲文化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2:50.

上一篇:幼儿教育发展下一篇: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