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范文

2024-07-25

传统节日范文(精选12篇)

传统节日 第1篇

一、传统节日的重要意义

1. 节日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它以四时为框架,以文化为脉络,几乎包罗万象的涉及节气、艺术、饮食、处事、礼节、养生、服饰、民俗等文化元素,处处蕴含着中华民族流传千百年的生活智慧,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它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对美好的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

3. 中华民族每一个古老节日的背后,都蕴涵着无比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美好动人的情感,动人心弦的传奇,亘古未变的情结,支撑民族脊背的精神,被一代代人不断吸收、补充,揉进了千年的文化脉搏中。这些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的许多优良传统,都深深地浸透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融化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诵,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雅俗共赏。

二、以节日为载体在高职院校中弘扬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传统节日,是文化模式中最生动、最具个性意义的内容之一。许多在日常生活中不易看到的文化风情,不易感知的文化底蕴,都会在节日里鲜活地、生动地、集中地表现出来。节日文化具有相对独特、多元融合、种类和遗存丰富的特点。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文化元素,现有的研究和推广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2. 大学生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力和生命力的群体,要不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所以,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形势下,仍然要把握传统节日的内涵,通过传统节日这个窗口,获得对传统节日历史文化精髓的认同,让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对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现在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又是文化多元化的时代。

传统节日正是民族文化最集中的体现,是最活跃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传统节日,既有物质文化的存在,又有非物质文化的表征,是一个综合的文化体系。而且,任何文化遗产的保护,活态的保护远胜于静态的保护;大众参与的保护,远胜于单个传承人的保护。传统节日正是通过大众共同参与的方式得以生生不息。

4.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是需要载体的。

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传统节日及其相关活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知节日,可以知历史,知感恩,知文明,知文化;知节日,能梦想,能憧憬,能期盼,能精诚团结,能戮力同心……传统节日仿若一根根风雨不蚀、亘古不朽的红飘带维系着泱泱华夏的繁衍生息,它们有中华民族的根、有中华民族的血肉、有中华民族的灵魂、有中华民族的风骨。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而建设、规划好传统节日正是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民族认同、加强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凝聚海内外华人、传承中华美德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三、在高职院校中弘扬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途径及方法

1.开设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课程

高职院校应普遍重视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的通识教育,根据情况可将节日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并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从而为学生较系统地学习传统节日文化知识提供必要的课程平台,使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和重要意义,进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领悟传统文化精华,弘扬传统文化美德,发扬传统民族精神。

2.多方位开掘课程的人文内涵

进行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研究,用现代社会的理念和视角,揭示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在价值,发挥、拓展和强化其功能,通过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开展各种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

尽管不少高职院校开设了关于传统文化教育课,但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先生的评价却是“效果平平”。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授课方式的古板和陈旧则是屡屡受人诟病。心理研究表明,学生对自己亲身参与的活动更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法,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以一年中节日时序为线索,以学生在校期间的某个节日为契机,创设“节日情境”,将班级学生按人数、男女比例、不同民族分成若干个小组(以节日的数量为依据,每小组5-8人为宜),每小组分2-3个汉族及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同时确定一名有一定号召力的学生做小组长,带领各自组员在课前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如节日起源、发展、传说、故事、饮食、节日活动、意义及相关诗文等),同时要求学生必须融入各自家乡的地方文化,并将准备的内容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起来,制作成精美的PPT,在课堂中推选出一名优秀的代表展示小组的准备成果,给大家清晰的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然后让大家一起来评价。这样,既让大家了解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增强民族自豪感,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及参与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活动为载体,以能力为本位,既有相互竞争,又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知识的内化,并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反思,增强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信心,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从而使学生自觉的学习、接受、弘扬和传承节日文化。

4.丰富校园的节日文化活动

“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锻炼能力和提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节日期间,要以节日为载体,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如清明踏青扫墓、端午举办体育竞技、以爱国为主题的诗文演讲、中秋赏月、诗文朗诵等,同时,召开主题班会,更新学习园地及校园宣传栏的内容,校园之声及电视台及时播放相关节日的节目,加强节日文化宣传力度,重视生活文化这种“无形的教育”,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节日的文化氛围,修身的人文氛围,感受到节日文化的厚重底蕴,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传承节日文化、提高道德素养的自觉性。

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中的驿站,节日遗产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更是民族文化生命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载体。文化是在传播与传承中发展与创新的,文化的流传是个耳濡目染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保护、弘扬和传承节日文化的最佳场所,时下,对于传统节日,当代大学生不能在只是简单的过成“吃货节”或享受几个假日,而应该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生活态度,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认识。要让传统节日成为传承中华美德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回归传统,感受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精髓,让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正确引导社会核心价值观,重拾一份精神文明的信仰,引导学生在心灵深处夯筑起传统文化的殿堂,承担起弘扬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际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但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功能逐渐萎缩,同时也面临着迅速消逝和同质化的危机。在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日益冲击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之时,有多少大学生知道“我们的节日”有多少?又是怎样度过的呢?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于即将承担建设国家重任的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当前现状实际,阐释了节日文化的意义和在高职院校开展以节日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如何通过节日文化教育,在高职院校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做一点探讨。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弘扬,传承

参考文献

[1]吴艳霞.挖掘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内涵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高职院校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例证与思考[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2(2).

[2]王文章,李荣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艺术百家,2012(3).

[3]李心峰.当前专家学者关于中华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探讨[J].艺术百家,2012(4).

[4]代长河.中华传统节日民俗的继承和弘扬[J].北京农业,2014(11).

传统节日节日作文 第2篇

端午节到了,碧绿,有着清香的竹叶;用水浸泡过的糯米看上去晶莹剔透;用调料腌制过的五花肉;毛竽,豆腐,青豆,板栗,蜜枣,豆沙,红枣……它们显得美味又诱人。妈妈用灵巧的双手把粽叶左折右叠,再用绳子层层缠绕,一会儿,一个个精致小巧的粽子就包好了。不一会儿,满屋飘香,把我馋的直流口水。我连忙打开一个粽子,迫不及待的往嘴里送。

“宝贝,别光顾着吃,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妈妈问道。

“当然是因为纪念屈原。他是一个爱国诗人,看见秦军攻破楚国国都时,就满怀悲愤地投江自尽了。”妈妈带我穿越了时空,来到了烽火四起的楚国,看见了屈原跳江时脸上绝望的神情。老百姓把粽子丢到江里,希望能喂饱鱼虾,不让他们夺食屈原的尸体。

我喜欢过端午节,它不仅能让我吃到香香的

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 第3篇

关键词:西方节日;传统节日;冲击;原因;态度

我国历史发展悠久,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我国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也是漫长的。在古代,人们的生存环境恶劣,我国劳动人民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常常进行祭祀活动,长期如此,就形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节日以祈福为目的,以吃喝为主题,这也凸显了我国人民的长期溯源就是衣食富足,健康长寿。另外,由于我国长期处于中央集权的统治之下,封建社会漫长,传统节日也大都是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的,所以,不免打上了封建性、等级性的烙印。例如春节、中秋、元宵等,我国人民庆祝节日的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以长辈为中心,以吃喝为主题。随着经济全球化,西方的各种节日和文化迅速传入我国并被国人所接受。在这当中青年人占大多数,青年人更向往追求自由,西方文化受宗教信仰影响较大,而且西方人一直都非常崇尚自由,所以,西方的节日往往以宗教故事为主题,以追求自由快乐为目的。例如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都是以群体参与为主,以娱乐欢畅为主要形式,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非常能够宣泄个体的情感。因此,这种方式,更能够迎合当前青年人崇尚自由的愿望。而就是这种现象的产生使得我们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渐渐的被大家所淡忘,吉林大学社会学博士包峰说:“现在很多人也非常想过传统节日,问题在于如何使传统节日的形式变得更活泼一些,尤其是能吸引年轻人更多地参与,同时让民众也有更丰富多彩的参与方式,这样才能使这些传统节日焕发新的青春。”节日吸引我们的不只是娱乐而已。娱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需求之一,但它不是精神生活的唯一需求。

一、西方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

外来节日,这一现象不是只存在于中国,比如说中国的节日在西方也是“洋节”,反映了外来节日对于本土节日的对应关系,这里只是以它来特指当前中国社会的外来节日。主要的西方节日有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万圣节等。过圣诞节时的圣诞树、圣诞老人;情人节火红的玫瑰、巧克力,这是它们的魅力所在。而传统节日是指中华民族的节日传统。华夏文明泱泱五千年,各种各样的节日数不胜数,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节日文化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主要展示,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过去,过节是很能让人向往、憧憬的,如划龙舟、放鞭炮、敲大鼓、舞狮子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们生活元素的改变,这种过节的幸福感逐渐消失。大众对传统节日的观念也越来越淡。而国外的节日却在慢慢融入中国社会,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等,外来节日被追捧得炙手可热。

二、西方节日冲击中国传统节日的原因

1.中西文化的交流

我国改革开放后,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渐增多。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加速了外来文化对我国的影响。随着外企越来越多地登陆中国,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也相应增多,遇上其本国节日庆贺一番,这也是人之常情;而如今国人出国的机会也多了,海归们在国外接受西式教育,对西方文化耳濡目染,归国后仍然保留西方的节日习俗也无可厚非。而就是在这些文化的相互交流当中,才使得西方节日在我国越来越流行,超过我国对自己国家传统节日的热忱,从而导致大家对传统节日的观念越来越淡,西方节日却越来越红火。

2.教育、媒体的推波助澜。

西方节日在中国倍受欢迎,这与我国的教育和媒体的宣传是分不开的。从教育方面来说,教育在将青少年更多地推向西方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现在的英语教育,孩子从小就接受英语教育,对西方的文化、节日都很熟悉,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相反的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却相对缺乏。另一方面,广大传媒也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会经常看到到这种现象,就是每当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来临的时候,众多的报纸、电视节目都以这个为主题,这无形中起到了宣传西方节日的作用。特别是国外影视作品的大量引入,更是让西方的文化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3.商业炒作、物质利益的驱动

广大商家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节日的重要之处是带给大众欢乐,家人、朋友在一起享受幸福的时光总是离不开商品的。而琳琅满目的商品也可以给人们带来刺激,为节日增添色彩。他们大都看准了当前社会上青少年追求西方节日的商机,在西方节日来临时,以多种形式兜售节日用品,或是开展主题庆祝活动,把节日气氛推向高潮。反而在我国传统节日面前,他们表现得要冷静得多。每到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商家会借各种概念进行市场的宣传和运作,各种相应的产品相应产生,从万圣节的假面具热销到圣诞节市场的火爆,借助西方节日发财,已经被证明是非常成功的市场运作。而这些大都被国人买账。

4.西方节日自身的优势

西方节日之所以比较受欢迎,受到青少年的普遍认同,很大原因是由于西方节日注重情感交流,形式丰富多彩、欢快,在节日中能感受一种全新新的文化氛围。相比之下,中国传统过节的方式在当代社会里显得比较含蓄、沉闷且缺乏浪漫气息。在满足温饱需求后,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享受。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和潜意识的个人主义的大众文化,在宽松的政治背景下蔓延和扩展开来。西方人追求平等、自由、享受的生活方式受到现代大众的欢迎。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留下封建社会的痕迹。更多的表现为家族式,节日大多以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西方的传统节日就不同了,更多的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集体性和狂欢性,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这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恰好相反。

三、理性的态度面对西方节日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新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更使“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了。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外交事业的发展,在诸如香港、上海这些东西方文化水乳交融的国际大都市里,西方文化理念和东方传统道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早已缓慢融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融合会在更大范围的地域内扩展开来。由此可见,中国人多一些畅快抒发心情的洋节也是不错的,我们要一理性的态度看待西方节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走近圣诞节、情人节的同时,也学会了在母亲节、父亲节给老人献上一份祝福。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现象。现代各个民族文化毕竟是互相借鉴,互相融合的。

在崇尚西方节日、热热闹闹的过节的同时,不要忘了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优秀的节日文化传统,不要在盲目崇拜中迷失了自我。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文明、智慧的人民,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尤其是许多传统的节日文化,都积淀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精华。我国的传统节日大都由来已久,是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的。例如春节,它是我国长久以来每年最重大、最热闹的节日,也是全国很多民族都共同庆祝的一个传统节日。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包括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放鞭炮以及包饺子等各种春节吃食,都寄托了人们对于新的一年的无限祝福。再比如清明节,它是由我国的祭祀传统演变而来的,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会去扫墓祭祀,以表达对于祖先的怀念和追悼,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各地对清明节的庆祝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大致都包括祭祀、踏青、扫墓、放风筝等形式。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并且它的形成过程是漫长的,承载着我国宝贵的民族精神,是不容许我们丢弃的。

无论是中国传统节日,还是西方节日,它们都各有起自身特殊文化内涵,都各具特色,各有所长,我们要客观看待;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节日文化,都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如何继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如何推陈出新,并且赋予它以新的含义,是我们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我们不应该拒绝西方节日,那些外来的节日大大充实了我们的文化生活。然而,我们更不能丢弃自己的节日,因为一个民族的节日就是它一种文化的生日。面对全球化的浪潮,面对西方节日的“入侵”,我们要教育国民在吸收优秀外来文化的同时,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否则,民族文化身份和文化之根将会丧失。我们要要重新认识和建设中国传统节日,要研究、创造我们的节日文化,通过多种形式还原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我们要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金升霞,略谈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J].长江大学 学报,2005,(6)

[2] 冯小娟,杨足.从喜庆节日的变化谈西方文化对中国现代民 俗的影响[J].高等教育,2006,(1)

香与传统节日 第4篇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有吃粽子, 赛龙舟, 挂菖蒲、蒿草、艾叶, 薰苍术、白芷, 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目前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 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 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 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 盖端字之转音也。”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 达二十多个, 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其中, 与香有关的名称就有好几个, 例如:

浴兰节

端午时值仲夏, 是皮肤病多发季节, 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端礼节

按照湘南地区古代的风俗, 于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 在门上挂艾叶, 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 可以驱走疟疾, 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菖蒲节

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 此时五毒尽出, 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 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 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在先秦时代, 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 五日是恶日, 相传这天邪佞当道, 五毒并出。据《礼记》载, 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 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 “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 以浴驱邪, 另外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这样, 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 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 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 称之为“端午”。

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 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都与香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上所述,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 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 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 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 人易生病, 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 易咬伤人, 所以要十分小心, 这才形成此习惯。种种节俗, 如采药, 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 饮蒲酒等, 看似迷信, 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 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 并应弘扬传承的。

采药:

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夏小正》载:“此日蓄药, 以蠲除毒气。”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 药性好, 才于此日形成此俗。

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 而是菊科的佩兰, 有香气, 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 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 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 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 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 全家都洗, 此俗至今尚存, 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饮蒲酒、雄黄、朱砂酒, 以酒洒喷:

《荆楚岁时记》:“以菖蒲 (多年生草本植物, 生在水边, 地下有淡红色根茎, 叶子形状像剑, 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 也可入药) 或镂或屑, 以冷酒。”蒲酒味芳香, 有爽口之感, 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明谢肇淛《五杂咀》:“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至今, 如广西宾阳, 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 包括雄黄、朱耒、柏子, 桃仁、蒲片、艾叶等, 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 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 以驱毒虫, 求小儿平安。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 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 以用虎辟邪。这些活动, 从卫生角度来看, 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 饮蒲洒也颇有益。

挂草药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 (蒲剑) 或石榴、胡蒜, 都有其它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 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 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 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 叶片呈剑型, 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 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 可以斩千邪。

艾草代表招百福, 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 插在门口, 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 针灸里面的灸法, 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 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像宗懔 (音:凛) 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 采艾似人形者, 揽而取之, 收以灸病, 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 悬于户上, 可禳 (音:瓤) 毒气。《荆楚岁时记》又一则:端午, 四民踏百草, 采艾以为人悬之户上穰毒气。

还有一些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 也作装饰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 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风俗通》云:“虎者阳物, 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 ……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 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 或剪彩为虎, 粘以艾叶, 佩戴于发际身畔。

戴香包,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 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 有用碎布缝成的, 内装香料, 佩在胸前, 香气扑鼻。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 内容物几经变化, 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 辟虫的雄黄粉, 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 制作也日趋精致, 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 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 象征着鸟语花香, 万事如意, 夫妻恩爱, 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 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 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 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 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 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 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小贴士:

香包的制作方法:

艾叶30g、苍术30g、川芎30g、辛荑20g、山柰30g、草果30g、白芷30g、细辛15g、薄荷20g。

药料研末, 装入小布袋, 每袋10~15克。

孕妇慎用。勿直接接触皮肤。

中秋节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 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 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 现在世界各地, 只要有华人的地方都会过中秋节。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 秋天祭月的礼制, 早在《周礼》一书中, 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 在中秋时节, 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 观赏祭拜, 寄托情怀, 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 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一直到了唐代, 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 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 至明清时, 已与元旦齐名, 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这天, 待到月圆时, 人们便在皓月当空下, 摆起香案, 放上香炉、香品, 供花、及其他供品, 先行焚香礼, 再祈求月神保佑。

古时, 焚香拜月基本用香丸、香粉居多, 直到明朝以后才逐渐使用线香, 祭祀用香的形式也有很多, 例如:焚香、浴香、涂香等, 涂香是极细的粉末状, 可以将其涂在手心里, 或者四肢、前胸, 也可在道场中扬撒。

重阳节

王维的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其中“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指的重阳节的习俗,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很看重这个节日, 在这一天有登高、臂上佩戴茱萸囊、饮菊花酒等习俗, 传说能以此避灾。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 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 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 都是著名的中药。佩茱萸, 汉族岁时风俗之一。

传统节日节日作文 第5篇

中秋节也不例外。说起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多得可以装满一箩筐。

离中秋节还有一段时间,生产月饼的厂家、商家就已经忙得热火朝天了。月饼的广告五花八门,有的画着嫦娥仙子手端月饼从月亮上飘然而来;有的画着一副对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横批为“秋月”;还有的干脆把月饼切开,露出美味的馅儿,馋得人直流口水。超市里、商店里的月饼更是琳琅满目,有大的,小的,圆的,方的,甜的,咸的,应有尽有。人们争相购买,有的馈赠给亲朋好友,有的送给长辈,还有的留给自家吃。

菜场里的芋头也成了人们注目的食物。芋头不仅好吃,更寄托着人们“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望。

夜幕降临的时候,圆圆的月亮像一个大玉盘挂在天上,赏月活动就开始了。有的外地人三五成群地到公园里赏月,有的一家人围坐在阳台上,摆上水果、芋头和月饼,边吃边聊边赏月,其乐无穷;还有的约上几个朋友去酒店大吃一顿。更有意思的是杭州人的赏月活动,荡舟西湖,在灯的世界里吟诗、游玩、赏月,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一起来认识《传统节日》 第6篇

随着“洋节日”的流行,传统节日逐渐失去了地位,我们这一代的家长朋友恐怕都不曾留意过“三月三”、“中元节”这样的节日,小朋友们就更难接触到相关的事物了。其实,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而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将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传统节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它的故事叙述通俗易懂,情节跌宕起伏得恰到好处,正好可以作为讲故事的素材传达给小朋友们。

《传统节日》依次将中国传统节日从除夕一直介绍到腊八,由12个传说构成。对每个节日的介绍包括简介、典故以及一首与此节日相关的著名古诗。作为图画书,本书在叙述各个典故的时候当然少不了一幅幅精美的插图。插图的风格也是各不相同,但不论是水墨或是剪纸,都带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传统节日》选自中国原创图画书系列·熊亮部分,一共有四册,除了上面介绍的《传统节日》,还有《好玩的汉字》,《京剧猫》(一),《京剧猫》(二)共四册。这里顺带向家长朋友们作一个简介。

《好玩的汉字》一共分为六章,从汉字中挑选了一些特别有代表性的进行分类总结,包括“有表情的字”、“有感觉的字”、“正反字”、“有趣的宇”、“象形字”和“儿歌”六个部分。

这本书对于小朋友了解汉字字形(主要是象形字)的由来很有帮助。但更有价值的是,这本书将汉字形象化处理,让小朋友们发现,识字并非是一个枯燥的任务,而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

《京剧猫》则是围绕着几只表演京剧、喜欢京剧的猫展开的一系列有趣的小故事。画面是作者一贯的中国画画风,线条富有节奏,色彩虚实相生。在有些涉及京剧专业知识的故事后面,还有细心附上的“京剧小知识”。如果想让孩子们对国粹京剧有所了解,说不定绘本《京剧猫》系列是最好的选择。

介绍了这么多与春节有关的绘本,每一本都凝聚着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视,每一本也都有着作者想要传递给小朋友们的思想。其中对同一个传说,可能有着不同的诠释,表现了不同的意义。要选择一个怎样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呢。这就需要家长朋友们自己来决定了。

让传统节日走近孩子 第7篇

去年的端午节, 打开电视, 无意中看到了于丹在说“端午”, 职业的敏感驱使我聆听于丹眼中的端午。在姚江边上, 于丹教授的演讲可谓是洋洋洒洒, 一气呵成。“从个人的内心而言, 我非常喜欢楚文化。屈原写了那么多的神话, 他在《九歌》里写了那么多浩浩荡荡的诸神, 今天被想起, 仍然会让我们荡气回肠。今天过端午节, 我们看到龙舟竞渡的时候, 知道这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这是一个奔放的节日, 我们需要一种文化的底蕴, 滋养我们的性情。“我们为什么要过节呢?过节是一个古老的仪式, 在现代文明中, 给自己一点缅怀手工时代的理由…把粽子包出棱角, 扎红线的可能是红枣的, 扎绿线的可能是小豆的, 扎蓝线的可能是蛋黄的……”

几十分钟的演讲让我从端午节中似乎触摸到了一段尘封多年的历史、一种令人骄傲的中华文化、一些才华横溢的鲜活人物……于丹教授与其说是在演讲, 不如说是在为我们展示解读端午、了解历史、感悟节庆文化的魅力。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传统节日教学, 能否从中得到一点启示呢?

回归最初美丽

中国传统节日总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或是为了纪念某一受人敬仰的历史人物, 或是为了配合农业生产和劳动生活, 或是传达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所以“生活”是传统节日之所以能够代代传承的土壤和空气。于丹教授的演讲恰恰回归了节日这份最初的美丽———生活。她带着我们穿越时空追寻历史画卷中的生活场景, 又用柔情讲述自己生活中的端午。在一幕幕生活的场景中, 我们反复看到了祖辈的身影、看到了自己的过去。

启示:再现生活———未成曲调先有情

“儿童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 (鲁洁) 。新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来安排教学。再现节日中的现实生活场景, 能拉近孩子们与课堂的距离, 调动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情感。有兴趣的驱使, 有情感的介入, 我和学生们共同感受到了书本中的节日就是我们的生活。回归节日最初的美丽, 中国的传统节日其实离我们很近很近。

讲述生动故事

“知识故事化”是于丹说端午值得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借鉴的重要方面。于丹教授把那些民风民俗用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述, 在她的讲述中充满了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感人至深的情节, 这也是她的演讲深受大众喜爱的重要原因。

启示:生动故事———让习俗变得有趣

一堂课上, 当我让学生说一说圣诞节的来历时, 他们饶有兴味, 争相讲述着关于圣诞老人的美丽童话故事, 交流着有趣的细节。而讲到春节的来历时, 却是抱着书本干巴巴地读着。这鲜明的对比更让我感受到, 只有将“习俗故事化”, 小学生才会觉得中国传统节日也是生动有趣的。

品味风流人物

“解读一个节日, 背后总有几个不朽的名字。在我们举行一个快乐庆典的时候, 总会有一些人来到我们的生命中, 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微笑, 用他们的体温滋养后世的文明” (于丹) 。于丹教授眼中的端午, 是和历史长河中的文人墨客、风流人物紧密相连的。我们和于丹教授一起感受人物的音容笑貌、丰富情感, 品味他们的千古佳作, 此时, 每一位听众心中的端午节变得越来越立体、感性。

启示:历史人物———让节日变得丰满

屈原、李白、朱元璋……这些历史人物的所思所想, 所作所为无不为后人提供丰富的素材, 也为后人提供道德、情操、修养的借鉴。和学生一起品味历史人物, 是对学生进行传统节庆教育的重要途径。比如, 引导学生品读他们的诗歌, 阅读他们和某些节庆习俗之间的小故事, 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立体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生命植根于生活, 生活因拥有无数的生命而精彩。”在与历史人物的对话、交流中, 学生感受到的是一个个丰满的、灵动的、充满着情感的传统节日。

赋予文化魅力

于丹教授的演讲中不断提到“文化”一词, 她要向我们展现的是端午文化、楚国文化、节日文化。节日文化实际上就是民族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 端午、中秋, 等等。这些传统的节令风俗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经济状况、生活习惯, 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等。这些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

启示:文化魅力———让节日变得厚重

执教《春节与圣诞》一课时, 我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方两大节日的习俗后, 进一步启发学生比较两大节日的异同, 让他们看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随着时代的进步, 中西方文化正在交融, 无论哪方文化, 都有利有弊, 不要简单拒绝, 也不要盲目崇拜。彼此应取长补短, 共同发展, 让中华传统节庆教学具有情感的温度和文化的内涵, 正是我们教师应该不断追求的。

“如果一个民族对自己的节日不知道、不了解、没有记忆、没有感情, 那就预示着该民族文化根基的消解, 文化记忆与传承的中断。”我们有必要通过教育教学使学生了解每个节日的内涵, 使学生通过传统节日, 了解本民族的文化, 能够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接受传统美德的影响与教育。

谈传统节日的文化精神 第8篇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节日是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它实质上是与人类化联系在一起的。原始人钻木取火、刀耕火种,崇拜自然、图腾、祖先与神灵;在宗法制社会形态下,人们讲究长幼尊卑、人伦血亲、礼教德治。各个历史阶段,人们祭祖、拜月、踏青、登高、折柳、驱邪……人类的行为、观念随着人类的起源、进化、发展日益丰富,文化的内涵也随之渐趋深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有全国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传统节日达200多种,而其中最主要的有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6种。以这6种主要传统节日为例,阐述其中的文化内涵。

(一)中国传统节日根植于古代农耕文化

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决定了早期的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人们发明了农具,培育出新的农作物,制定了一系列农业制度,形成了一些农事习俗,创作了农事诗、各式图形等,这些都是农耕文化的体现。中国传统节日根源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周代才叫“年”。“载”岁”、“年”都是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熟,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收的寓意。关于春节的另一种说法是: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清明节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茂,农业上开始忙于春耕春种。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秋报的遗俗,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粮食成熟的时刻,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重阳节在陕北是正式收割的季节……从传统节日的起源看,大多出于农耕目的,虽然在流传过程中,有些节日淡化了农耕印象,但传统节日体现或根植于古代农耕文化这一点是确定的。

(二)中国传统节日体现了原始观念文化

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这里的大自然主要指太阳、月亮、大地及除此之外的自然物。《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烹骛角黍(粽女)”,端午节采棕叶、包棕子体现了人们对植物的崇拜。在中秋时节,古代贵族和文人学士会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无论是祭月还是赏月都体现了对月亮的崇拜。春节祭祖、清明扫墓是对祖先的崇拜。图腾崇拜是较为高级的宗教形式。原始先民都相信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并以之作为氏族崇拜的对象。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就出现了,这正体现了人们对龙图腾的崇拜。

(三)中国传统节日反映出古代宗法文化的特征

中国长期处在宗法制社会形态下,人们重血亲人伦,讲究礼教德治、长幼尊卑、贵贱有别。宗法制社会形态下的一系列要求在传统节日中找到了很好的依托。春节祭祖、清明扫墓,把人置于血亲人伦之中,体现出一种“人道亲亲”。《礼记·大传》中这样解释“人道亲亲”:“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通过这种方式整个家族就以血亲人伦为纽带联系在一起了。无论是祭祖、扫墓,还是拜月、登高,都有严格的仪式,通过一系列固定仪式,实现了“尊尊”———长幼尊卑、贵贱有别,并且这种等级差别也与血亲人伦有关。通过传统节日中的血亲人伦纽带,尊尊与亲亲联系在一起,整个社会实现了从“家天下”到“国天下”的过渡,形成了家国同构格局。

二、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文化精神

文化精神就是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体现在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思想和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体现出精忠爱国、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人合一、贵和尚美等文化精神,正是因为有着这些文化精神的存在,使得中国传统节日及节日中的一些习俗经过几千年的历程仍被保存、遵守着,体现出强大的文化生命力。

(一)精忠爱国

精忠爱国思想在清明与端午两大节日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并且这种传统文化精神在历史进程中已经自发地上升为一种民族精神,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几千年的社会进程中,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忠”、“义”的文化精神也成为中国传统观念中士大夫精神的渊源,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而以血亲为纽带将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孝”,从小处说,使一个家族具有凝聚力;从大处说,使一个民族、国家更具有凝聚力。端午节赛龙舟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屈原代表着真、善、美,是爱国和忧民的化身,对屈原的纪念体现出一种赤诚爱国的文化精神。

(二)天人合一

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最基本的涵义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春节迎新、清明踏青、端午赛船、中秋赏月、七夕观星、重阳登高都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天人合一思想除了人与自然协调外,更主要的是“天人合德”———天有高尚的德,人应该效法天德,向自然学习,与天合德,这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理想。这种认识影响着许多人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这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观点是一致的。在现实中失意时,就转向自然,或归隐山林,或躬耕田园,在其间找到乐趣,发现真义。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习俗在社会发展中被淡化或消失了,唯独亲近自然的行为得以延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强大的文化生命力。

(三)贵和尚美

“和”即和谐、统一,“美”即美好、团圆,贵和尚美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传统节日中常有流露。春节虽然是指农历一年的第一天,但人们习惯上的过年活动在头一年进入腊月(夏历十二月)就已开始,一直到元宵节才结束。在腊月里,人们要扫尘、祭灶神;除夕要全家团圆,大家围坐在一起和面包饺子,和面的“和”与“合”谐音,饺子的“饺”与“交”谐音,“合”与“交”是团圆、相聚之意;至元宵节全家又要围在一起吃汤圆,这些都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好的愿望。七夕乞巧,表达出人们希望婚姻美满的愿望。至于中秋吃月饼,更兼有生活团圆、婚姻美满之意。九九重阳,则有珍爱生命,健康长寿之意。此外,清明折柳,端午采艾叶、菖蒲,重阳遍插茱萸,这种驱恶避邪的习俗也显露出贵和尚美的思想。

三、中国传统节日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体现之一,在社会发展中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般而言,消极的习俗总是流传不久,经过几千年社会历程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习俗总体而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节日体现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

春节回家、清明扫墓、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流露出敬祖意识、亲情情结、精忠爱国等思想,这些观念最容易唤起人们对亲人、家庭、故乡、祖国的情感,唤起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人们同宗同源的民族情及对文化同根性的认同。中国有许多俗语,如:“一人有难,众人帮忙”、“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等,这些都是传统节日具有强大文化凝聚力的表现;海外华侨回国祭祀祖先及在异国、异地的游子叶落归根等行为则是传统节日中民族凝聚力的体现。文化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有利于加深世界各地中华儿女的亲情,也有利于激励一个民族、国家不断前进、发展、强大。

(二)中国传统节日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

中国传统节日中天人合一思想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机会,在踏青、观星、赏月、登高玩秋等活动中,人们放松心情,找回童真,发现乐趣。在亲近自然的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体现出骨肉情深或天伦之乐,形成一种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

(三)中国传统节日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

中国传统节日中无论是亲近自然(如踏青、观星、赏月、登高等)还是渴望团圆(如吃饺子、月饼等)的习俗,都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美来自于心灵,传统节日中的美主要指生命与生活之美,在亲近自然,家人团圆,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传统习俗中,人们体会到了生活之美,也益加珍爱生命。并且传统节日中的行为、愿望都发自于内心,充满了感情。因此,即使有时希望不能实现,结局未必圆满,因为这些行为、愿望来自于心灵,它们也是美的。

总之,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表现为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具有包融性,而传统节日作为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更应具有包融性。中国传统节日有几千年的历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其他文化交汇、互撞,消极的东西逐渐消亡,美好的东西日益突显,这正是传统节日具有强大文化生命力与凝聚力的表现。相信在与日前社会上流行的外国特别是西方节日的交汇、互撞中,中国传统节日定能发挥中国文化惯有的价值整合功能,到达一个新的层面。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根植于古代农耕文化,体现了原始观念文化,反映出古代宗法文化的特征,并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精忠爱国、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人合一、贵和尚美等文化精神。中国传统节日体现出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构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也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统节日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 第9篇

一、传统节日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把具有课程资源价值的闲置资源开发利用为德育课程资源。“传统节日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划分日常生活时间段的特定人文符记”[2],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展示与传承的文化空间,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情感态度、人伦道德、审美情趣、消费指向,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中华民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选择偏好的综合表达。传统节日能否作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需要探讨其适切性,下面从合法性、必要性及合理性三方面进行分析。

传统节日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活态文化空间和有效载体,而德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使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民族心理以及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传统节日所内含的传承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价值和效用与德育目标相融相通,这为传统节日开发为德育课程资源提供了必要的、合法的前提条件。在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节日庆典”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五类内容之一。2005 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强调:“教育部门应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和保护知识纳入教学体系,激发青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同年,中宣部、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颁发《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明确指出:“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可见,把传统节日开发为德育课程资源具有国家政策的支持。

对德育教材文本分析发现,传统节日只是被流放的“缄默课程资源”,这种存在状态使得传统节日的德育功能未被发掘利用,德育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的使命难以实现。虽然,我国目前已把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作为法定节日作出了制度安排,但这还远远不够。当前,在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的大潮中,作为强势文化而进入我国的西方节日备受青少年的喜爱,而我国传统节日却受到冷遇,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存在而得不到改变,我国的传统文化将会出现断裂和遭到破坏,民族文化的根基将发生动摇。为了改变传统节日的生存状态,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得以传承、弘扬与发展,培养起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这样把传统节日开发为德育课程资源就具有了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传统节日的德育意蕴是德育课程资源的合理性论证

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与学校德育目标、教育教学内容在诸多方面耦合,这为传统节日开发为德育课程资源提供了内在的、逻辑的合理性。

1.和谐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又称大传统,在这个大传统中孕育而成的传统节日(小传统)必然蕴含着和谐的因素,和谐是中国传统节日的基调和底色。传统节日所渲染的和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在春节的郊祀、春祀、秋祀、腊祭等传统节日里,都有祭天祭地的仪式,这其实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朴素表达,体现了我们对自然的感激和敬畏之情。传统节日还是自然时间过程(季节转换)与人文时间过程(社会活动)的有机统一,诸如清明节的踏青、中秋节的赏月、重阳节的登山,为我们提供了走进自然、欣赏自然,学习和领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机。培养青少年对自然的热爱、感激和敬畏,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本身就是德育的必然要义。

2.爱国

爱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永恒主题,也是中华民族得以生息发展的精神力量。我国的传统节日,饱含着浓重的爱国元素与情怀。清明扫墓的习俗源自寒食节,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倡导“忠”“义”“孝”的文化传统,而这一文化传统又孕育和造就了无数为民族国家利益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端午节也凸显了爱国主义元素,人们通过龙舟竞渡、吃粽子的习俗来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腊八节的一个起源是“劝勤罚懒”,另一个缘由与爱国相关,即是“援岳(飞)抗金”。春节的团员和中秋节的圆月,又表达了炎黄子孙对家乡故土的思念,象征着亲人团聚、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爱国人文精神。可见,我国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爱国资源,而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又是学校德育的核心主题。

3.感恩

对神灵、祖先和英烈的感恩也是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传统节日重视感恩伦理的文化传统。探寻节日的起源发现,不少节日源起于祭祀神灵,如,七夕节起源于立秋时节的星神祭祀,后来发展成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浪漫温情的爱情传说;龙舟竞渡起源于古代持龙图腾民族的祭祖活动,后来发展成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在春节等节日中,都有祭天祭地的仪式,在清明节,有扫墓、拜祭祖先和英烈的仪式,这些仪式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对祖先、对英烈的感恩情怀。可见,祭祀是传统节日的普遍仪式,而祭祀所蕴含的内核之一就是感恩。学会感恩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4.关爱

关爱亲人、关爱生命也是我国传统节日的重要内容。我国的传统节日大多是家庭成员的聚会与交流,最为典型的就是春节和中秋节,都以家庭团聚为主题。节日的团聚,是亲人之间相互问候与祝福的时机,节日已成为促进家庭成员交往、维护人际情感的精神桥梁,它体现了关爱亲人的中华民族人情传统。传统节日还蕴含着中华民族追求健康、关爱生命的理念与生活方式。春节的舞龙舞狮、清明节的踏青赏春、端午节的龙舟竞渡、重阳节的登高爬山,都是人们娱乐健身的活动方式,与各种节日相对应的美味佳肴轮番上场,又体现了中华民族饮食养生之道。清明节庄重的祭奠仪式,同样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珍重。让学生懂得关爱他人、珍爱生命,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议题。

5.进取

传统节日还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创造美好未来的文化传统,这集中表现在春节期间各种辞旧迎新的活动中。在岁末年初之际,人们总结过去、规划未来,以期来年有更好的发展和收获。在新年的钟声敲响之际,各地普遍有燃放鞭炮的习俗,在元宵节晚上又有燃放烟花的习俗,这表达了人们除旧迎新、驱邪发财、平安幸福的新年期待。亲朋好友还在新年期间互相拜年,以表达对新年的祝福与期盼。这些温情的习俗活动,蕴含着中华民族不甘现状、积极进取、努力创造美好未来的愿景与精神风貌。把青少年培养成具有积极进取精神之人,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目标。

6.勇敢

勇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之一,传统节日同样蕴含着勇敢的情愫。春节的舞龙舞狮,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新疆、内蒙等少数民族诸多节日的赛马、射击表演,不仅是中华儿女健康生活方式和养生之道的体现,更是我国传统竞技体育勇敢拼搏、敢于竞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展示。也正是基于这种勇敢的精神,中华民族每当危难关头,都能勇敢面对,克服重重困难,维护祖国的团结、统一与稳定,促进国家的繁荣与发展。把青少年培养成具有勇敢品质的人,同样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目标。

7.勤俭

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统节日同样蕴含着勤俭的元素。春节前有掸尘的习俗,以迎接新年的到来,体现了中华儿女勤劳的品质。传统节日又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展示:年三十的团圆饭、正月初一的饺子(北方)和年糕(南方)、正月十五的汤圆、二月二的龙鳞饼、三月三的荠菜煮鸡蛋、四月寒食清明的清明团子、五月端午的粽子、七月七的巧果、八月中秋的月饼、九月重阳的重阳糕、腊月八日的腊八粥,这些节日美食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节日情结、节日传说和民俗情感,更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与创造力。使青少年养成勤俭的美德,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目标。

综上所述,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它直面生活,具有开发成德育课程资源的内在条件。“民俗文化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下层文化和地方知识,而是全社会的公民素质、民族意识、价值哲学、政府公共管理政策、多元文化选择和大学教育的构成元素,是先进的人文文化”。[3]

三、传统节日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

传统节日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当关照德育学科的固有特点,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课程意义与价值。

1.社会主流价值统领

学校德育的目标和使命就是把青少年培养成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思想品德属于政治领域的范畴,从根本上必须要凸显其政治性,而社会主流价值则是政治的现实而集中的表达。社会主流价值就是在多元价值并存的社会中对其他价值起主导和引领作用的价值,而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社会核心价值。因此,在把传统节日开发为德育课程资源时,必须坚持社会主流价值统领,才能实现学校德育的目标和使命。社会主流价值统领就是以社会主流价值为引领和依据,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在制定课程标准时要体现社会主流价值的基本要求,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与社会主流价值相一致,在组织课程内容时要符合社会主流价值教育效果最优化需求。社会主流价值既是旗帜又是红线,它统领并贯穿于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全过程。

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历史的集体记忆,早在先秦时期就已见端倪,最早的节俗活动与原始崇拜、生活禁忌有关,发展到唐代,已从原始祭拜、神秘禁忌中解放出来,脱颖转型为娱乐礼仪民俗,成为民众喜爱的良辰佳节。传统节日承载着传说、神话、地理、天文、术数、历法等多种人文与自然文化,从其对社会所起的作用来划分,主要有农业耕作、宗教祭祀、人伦孝悌、驱疫避邪等类型,传统节日德育课程资源开发要以“人伦孝悌”为重点内容。由于传统节日既蕴含着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精粹,又包含着某些封建迷信等糟粕性的内容,因此,在选择和组织德育课程资源时要以社会主流价值为统领和依据,精心挑选出与社会主流价值相一致的内容进课堂、进教材,对不完全一致又具有课程资源开发价值的内容要加工、提炼、重新诠释,使其与社会主流价值保持一致。

2.经典开发

经典开发是指从传统节日中精选出具有典型德育价值的资源开发成德育教育教学内容。我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它鲜活地记载着中华儿女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我国传统节日的产生大多都以节气为基础,一年中的每个月都有与时节相对应的节日,据不完全统计,一年约有二十几个较大的传统节日,而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就有十五个。从节日承载的主题及传递的精神文化信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八大节日可重点开发成德育教育教学内容。这些节日所蕴含的德育主题归纳如下:春节:人际和睦、相互关爱、歌舞升平、国富民安;元宵节:关爱生命、健康生活、积极进取、创造美好生活;清明节:拜祭祖先、祭奠英烈、铭记历史、学会感恩;端午节:爱家、爱国;七夕节:追求爱情、忠贞不渝;中秋节:阖家团圆、祖国统一;重阳节:敬老爱老,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除夕:辞旧迎新、亲人团聚、欢乐祥和。

3.整体开发

整体开发是指从课程类型、课程结构、学段状态多个视角,对传统节日德育课程资源进行一体化系统开发。

从课程设置主体的权利而言,德育课程类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传统节日德育课程资源开发要关照这三类课程。国家课程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地方课程是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各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开发、设计、实施的课程。一般地,在全国具有广泛重大影响的传统节日,适合开发成国家课程,如上文提及的八大节日;在地方具有较大影响的传统节日,适合开发成地方课程;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则要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框架内,根据学校的定位、发展目标、师资、特色等实际情况而定。

从课程性质与实施地域而言,课程结构分为课堂理论课程、校外实践课程、校园文化课程。课堂理论课程是在学校课堂上正式实施的、以传授德育理论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校外实践课程是由学生在校外通过参与社会生活而获得对德育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认同、接纳、践履的课程;校园文化课程是指在校园中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影响的价值观、信念、规则、学术氛围等精神文化因素。由于这三种课程在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培养中都有自己独特的功用,因此,应把这三种课程纳入传统节日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视野,综合系统考量。课堂理论课程重点在于介绍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性、理论性的问题,如传统节日的来源、历史演变、风俗习惯、文化内涵、社会价值等;校外实践课程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对传统节日进行素材收集、田野调研、节庆介入等。校园文化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对传统节日教学、科研、节庆活动的制度安排,在校园内形成重视、宣传、传承、保护传统节日文化的校园氛围。

传统节日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还要针对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的德育教学目的,以及不同学段学生思想品德认知、情感、行为的发展水平和接受特点,有针对性地、系统梯度开发。在小学,主要是使小学生对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启发小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和热爱,懂得节日期间应该如何做。因此,教学内容主要是向小学生介绍中国有哪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节日的时间、节日的传说及节日的习俗。在中学,主要是使中学生对传统节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初步的理性认识,懂得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与精神价值,培养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初步形成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责任感。因此,教学内容主要是向中学生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精神境界、中学生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责任。

4.协同开发

协同开发是指把我国传统节日与重要纪念日和其他节日统筹兼顾,整体地、系统地、合乎课程逻辑地整合开发成德育教育教学内容。除了传统节日外,我国设立的许多重要纪念日和其他节日也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具有开发成德育课程资源的价值。以一年中先后出现的次序而言,有元旦、植树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儿童节、建军节、教师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庆节等。协同开发有两种操作模式:第一种,以同一的主题为课程线索,把蕴含相同主题的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及其他节日整合在一起作为德育教育教学内容打包开发。第二种,在德育教材中单独设立节日课程单元,以历史逻辑为依托,分别介绍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及其他节日的来源、习俗、社会意义等。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经验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就是经验,即基于生活经验的东西”。[4]可见,作为青少年社会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节日,具有很高的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价值。节日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促进德育与生活的融合。通过对节日课程的学习,使青少年了解我国节日的历史来源、演变发展、风俗习惯、文化内涵、社会价值,有利于青少年在原有节日生活经验和情感的基础上形成对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的认同和自信,自觉传承、保护、发展节日文化,感受、领悟、认同、践履与我国节日生活相关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及相应的社会规则,成为具有民族精神的合格的中国公民。

摘要:传统节日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的活态文化空间和有效载体,它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主要有和谐、爱国、感恩、关爱、进取、勇敢、勤俭。传统节日与学校德育目标、教育教学内容在诸多方面的耦合,为传统节日开发为德育课程资源提供了内在的、逻辑的合理性。传统节日是直面生活的德育课程资源,它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得以传承、弘扬与发展。把传统节日开发成德育课程资源有四个基本思路:社会主流价值统领、经典开发、整体开发、协同开发。

关键词:传统节日,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基本思路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3]董晓萍.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三阶段论要[J].文史知识,2004(1).

从传统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 第10篇

近些年来, 我国的国际化进程加快, 因而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世界的关注。有一些学者认为, 如果中国文化吸收了西方的文化, 就是在卖国, 是在崇洋媚外, 其实并不然。中西方由于历史、地域的不同, 文化必然有所差异, 面对这种差异, 我们要做的是尊重和吸收, 而并非一味地排斥。中西方文化的渗透与整合是当今时代的潮流所趋。因而尊重两种文化的差异性是十分重要的。中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有所表现, 比如在传统节日上也能够看出差别。以下, 本文将针对中西方传统文化节日, 来比较中西文化, 找到其差别。

一、关于爱情的节日

说起关于爱情的节日, 首先让人想起的是情人节。其实情人节也有中西之分, 近些年, 中西方两个情人节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由于我国近些年来对外发展越来越迅速, 因而西方文化在我国得到了间接的传播。而我国由于国力的增强,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中国文化, 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与爱好者的研究。

1、西方情人节:2月14日

一提起情人节, 人们就会想到玫瑰花、巧克力等, 其实最初的情人节也没有送女方玫瑰花的习俗, 这是人们在社会的发展之下衍生出来的一种表达爱的方式。传说西方情人节来源于古代罗马。大约在公元3世纪左右, 古罗马处于战争年代, 那是一个混乱的时代, 人们常年受到徭役之苦, 有家不能回。而到了克劳多斯统治时期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越来越多的男人都被征兵去了战场, 很多家庭不愿让男人去战场, 因为一切便生死不可知, 但是人们摄于暴君的严苛统治而不敢不去。让男人去征兵还不是人们最不能忍受的, 让人们无法接受的是, 克劳多斯不允许男人结婚, 即使订婚了也必须解除婚约, 人们对此十分不满, 但却又无可奈何。这时有一个人物出现了, 他是修士瓦伦丁。瓦伦丁住在皇宫不远处的一个庙里, 他对暴君的虐行十分气愤。有一天一对情侣来到庙里来求他帮助他们, 他们不想分开, 只想结婚了再让男人去征兵。瓦伦丁帮助了他们, 他在神庙里为他们举行了婚礼, 他们偷偷地结婚了。慢慢地有很多情侣来找瓦伦丁, 在瓦伦丁的帮助下很多男女结成了情侣。后来暴君知道了瓦伦丁的事情, 惩罚了他, 将他折磨至死, 那一天是公元270年2月14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修士, 约定俗成地将2月14日定为情人节。然而, 修士瓦伦丁的故事还没有完, 在他受刑的前一天, 一个爱慕他许久的女孩给了他一块巧克力, 向他表达爱意。从此之后, 每当情人节时, 女友就会向男方送巧克力表达自己的爱情。而男友则会在情人节后的第二个星期日回赠一块巧克力来回应女友的爱情。

然而, 2月14日情人节发展到今天, 其很多习俗已经被人们所改变, 例如巧克力通常都是由男性送给女性的, 如今在情人节那天男性也会送花给自己的女友等等。这都是西方节日传入了中国之后, 所经历的一些变化。

2、中国情人节:农历7月初7

七夕节也叫七巧节, 即现在的中国情人节。在前些年, 中国情人节并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近几年, 我国法定假日进行重新修订, 中秋节、端午节等一些传统节日被列入了法定假日。国家的这种做法间接地影响了人们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重视, 而七夕情人节也是在这时引起人们重视的。七夕情人节同西方情人节一样, 也来自于传说。

传说七夕情人节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织女是天庭的一个仙女, 她因为一次来仙女湖洗澡而与牛郎结识, 最终两人相爱、成亲, 并生有一儿一女。织女是天庭的仙女, 她私自与牛郎成亲生子, 触犯了天庭的法律, 王母娘娘十分气愤。于是王母娘娘派人到人间将织女强行带了回来, 牛郎披上一张牛皮带着两人的儿女在后追赶, 王母娘娘看到这一幕十分气愤, 于是合起金钗划出了一道银河, 阻拦了牛郎的追赶。从此夫妻俩隔河对望却无法相见, 他们终日以泪洗面, 以致于成千上万的喜鹊为他们所感动, 他们自愿组成了鹊桥, 使得夫妻俩得以相见。

牛郎与织女的感情也感动了王母娘娘, 她终于心软而放松自己的处罚。允许他们每年的七月初七得以在鹊桥上相会, 因此每年七月初七成为他们相会的日子, 即民间的七夕情人节。然而天公作美, 每一年的七月初七那天都会下一场雨, 人们说那是牛郎与织女的眼泪。人们将七月初七定为七夕节, 来纪念牛郎与织女的爱情。而在中国古代, 女子会在这一天到月老庙中祈福, 希望能得到如意郎君。

从情人节来看, 中西方文化也存在着一定差异。首先, 两个情人节都来自于传说中, 是人们为了纪念那些为爱情奋不顾身的人们所规定的日期。其次, 中西方的情人节都是一对情侣与具有权威的人物的斗争结果。西方情人节中暴君克劳多斯、中国情人节中的王母娘娘, 他们都是拥有权威的人物, 情人节是战胜了他们而形成的节日。第三, 情人节制定的日期都体现着各自的文化理念。西方使用的是阳历, 因此情人节也定为阳历;而中国古代则使用阴历、农历, 因而情人节也定在农历的七月初七。从这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

二、关于祭祀的节日

中国与西方文化虽有一些不同, 但是中西文化对于祖先及其长辈都是十分尊重的, 因而每到传统节日人们都会先祭祀祖先, 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祭祀祖先并不是哪一个独立节日的专利, 任何节日人们都要对祖先进行一次祭祀再继续其它礼节。本文将通过专门祭祀祖先与已故亲人的节日, 来进行中西方比较。中国专门祭祀祖先与已故亲人的节日叫做鬼节, 也叫做中元节;西方祭祀祖先及故友的节日叫做万圣节。无论名字是什么, 中西方祭祀节日的作用都是相同的:对已故亲人及祖先的思念之情。

1、西方万圣节:10月31日

万圣节来自于两千多年前的欧洲, 传说在公元前五百年, 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人将节日定在了10月31日。他们认为, 这一天是夏天结束、冬天开始的日子, 并把这一天当作是新年的第一天。因而凯尔特人认为, 已经故去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自己生前居地的地方, 来找一个活人借此再生, 并认为这是人死后复生的唯一希望。人们对这个故事十分坚信, 因此, 凯尔特人怕死去的人回来找活人来再生, 于是在这一天人们都将灯、火等有亮的东西熄掉, 以防死魂找得到活人并将他们带走。除此之外, 人们还把自己打扮成妖怪与怪物的样子, 希望能把死人的灵魂吓走。在这之后, 人们再把灯点起, 来迎接新的一年。在古老的凯尔特部落, 人们还在10月31日这天将活人杀死用来祭奠死去的人, 但到了后来, 这一习俗慢慢被改变, 废止了烧死活人祭奠死人的习俗。当罗马人占领了凯尔特部落之后, 万圣节这个节日也继承了下来, 在后来的文明发展过程中, 万圣节也发生了变化。它不再给人以严肃恐惧的感觉, 现在大部分西方国家的万圣节已经演变成了一个狂欢的节日。

2、中国中元节:农历7月15

中国祭祀祖先与已故亲人的节日叫做盂兰盆节 , 也称中元节 , 俗称鬼节、施孤, 定于中国农历的七月十五日。中国的鬼节并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演变, 而来自于印度的一种佛教仪式, 这是佛教徒为了追悼自己的祖先而举行的仪式, 叫做盂兰盆会。

在中国古代的民间流传着“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莲僧, 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 , 食物入口 , 即化为烈焰 , 饥苦太甚。莲无法解救母厄 , 于是求教于佛 , 为说盂兰盆经 , 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这是佛教以修孝顺励佛的旨意, 由于中国古代佛教在中国的普及, 因而这个节日流传了下来。

在中国古代, 人们把中元节当作是鬼节, 这是一个为死去的人纪念的一个节日, 人们都应张灯来进行庆祝。而中国的上元节也是一个张灯的节日, 但是人鬼毕竟不同。根据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人为阳, 鬼为阴;陆为阳, 水为阴。因而人们就把张灯地点当成了人鬼过节的区分。当鬼节的时候, 人们就在水里张灯, 为鬼魂进行庆祝;而当上元节的时候, 人们就在陆地张灯, 这是人间的庆祝节日。因此, 每年到了中元节, 人们都有在河流中放船灯的习俗。

从中西两个鬼节来看, 他们之间是有共同点的。这两个节日都与鬼魂有关, 也都是祭奠已故亲人及祖先的节日。但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两个节日也开始发生了变化:万圣节的意义不再像以前那样严肃, 而是变得积极乐观起来, 甚至变成了一个狂欢性质的节日:人们把自己打扮成小丑、厉鬼的样子, 大家聚在一起来狂欢, 喜庆的意味成了节日的主流。但是中国的鬼节却仍旧是一个严肃的节日, 每当鬼节时, 人们都会通过焚烧纸钱、点燃蜡烛的方式来悼念先人。这是在发展演变之后, 中西鬼节的差异之处。

除此之外, 中西方传统节日之间还有很多可以比较之处。由于篇幅的原因, 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只将以上两种表现突出的节日进行比较。但从这两组节日的对比中, 我们仍旧能够看到中西文化的差别。

参考文献

[1]马力.中西“情人节”之探源和比较[D].西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08.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李蜜.中西方重大节日对比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2006 (03) .

传统节日文化谈——春节篇 第11篇

春节(正月初一),最早确立于汉朝。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夏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此后两千多年,我国沿袭了这一历法体制。正月新年成为举国上下共享的盛大节日,“官有朝贺,私有祭享”。在朝贺与祭享的各种仪式活动中,增强与更新着各种家庭、社会关系。

萧放表示,春节作为中国人数千年的核心节日,有着丰富的节俗内容。

春节首先代表着温暖和亲情。“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年不赶,赶三十晚”……这些话,道出了春节所负载的厚重历史积淀,以及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至圣地位。从漫漫羁旅风雪夜归,到春运期间滚滚人潮,构成从古到今中国春节来临之际永恒的景观。“回家过年”不仅仅是亲人的聚会,也是精神的洗礼与伦理关系的更新。

“其次,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心结。”萧放说,不能回家过年的中国人,哪怕不孤单,却总有一种“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的漂泊失落感。旧时北京人过年要吃荸荠,荸荠谐音“必齐”,说的就是新年亲人必须齐全。年夜饭是中国人一年一度不可或缺的精神聚餐,这顿饭无论如何一定要在家里吃。人们将自己的感情、愿望、伦理、信仰都积聚在这一节日上,使春节已经不是简单的时间点,已经被广大人民充分价值化,乃至成为一种民族文化象征与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

萧放认为,正因为春节这些特质,确定了它在中国人生活中第一大节的当然地位。现代化的进程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但是,改变不了春节返乡的汹涌人潮,改变不了天下游子的一片归心。“节日文化一旦成为传统,就具有它特定的社会意义,这种意义适应了人性的需要。春节尤其如此。”萧放说。

他表示,春节作为民族文化遗产,不仅需要呵护、珍视,更需要经营。它是中国民众一年一度情感、愿望的释放日,应该努力使充满活力与温情的传统春节永远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期盼,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坚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在文化多样性中闪现出民族文化的光彩。

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幼儿社会教育 第12篇

一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现状

1.“洋节日”的盛行

近年来, 圣诞节、万圣节等外国节日在中国的流行呈现出越来越普遍的态势, 让人担忧的是, 这些外国节日的流行正在向低龄化发展, 每年圣诞节时, 孩子们总是翘首企盼着父母或“圣诞老人”在平安夜将梦想已久的圣诞礼物悄悄地放在圣诞袜中。

2. 重拾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性

我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传统节日, 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却日渐被弱化、被忽视。众所周知,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传统节日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 对培养人的道德素养和健康人格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促进

幼儿社会性发展指的是幼儿学习他所属的社会中人们必须掌握的文化知识、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是社会化的过程。幼儿的社会化离不开社会群体、集体和个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也离不开个体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经验和形成社会关系。幼儿在社会化的过程中, 必须不断地去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及积极的生活态度、自我调节、交往技能等。

1. 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

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幼儿的认知、情感、行为的发展。小班的幼儿也可以通过活动感知节日的美, 感受到节日的气氛, 从而获得情感体验, 对传统节日文化有一个初步了解。中班幼儿粗浅地了解民俗节日的基本习惯礼仪及规范等, 培养社会规则意识。大班幼儿通过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感知中国传统节日的含义, 了解节日的风俗习惯礼仪, 知道中国人聪明才智的发明和创造, 从而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2. 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

第一, 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尊敬长辈的意识。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也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培养幼儿尊敬长辈的意识, 我们利用精彩的传统节日教育活动融入尊老的相关内容, 如春节主题中的“我给长辈拜个年”、重阳节的“我为爷爷奶奶做件事”以及中秋节主题中的谈话活动“团团圆圆度中秋”等活动, 通过幼儿讲述自己给长辈拜年、长辈对自己关爱和自己如何向长辈表达爱、如何用实际行动孝敬长辈等, 让幼儿在感受长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的基础上, 萌发他们尊敬、关心、爱护老人的情感, 形成尊敬老人的观念。

第二, 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的行为意识。人的言行举止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表现。而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内涵, 为了提高幼儿的整体修养、习得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 我们不仅要在日常活动教育中注重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 还要充分利用节日的教育因素对其进行启发和教导。如在春节主题“拜大年”“我会做客”等系列活动中, 让幼儿学会向亲朋好友问好, 学会礼貌进餐用语, 知道在拜年时说吉祥话的意义, 懂得在餐桌用餐应文明进餐等文明礼仪。大部分幼儿表示在节日访亲探友时, 能做到不在别人家中大声喧哗, 取物时, 须明求。这就说明传统节日中的礼仪文化已经慢慢在幼儿的脑海中形成意识, 并内化成自觉的行为。

第三, 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培养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每个传统节日里都存在传统的游戏活动, 如端午节时幼儿最感兴趣的是赛龙舟。没有真正的龙舟, 可让幼儿模拟赛龙舟, 幼儿戴头饰的做船头, 其他幼儿做船身和船尾, 在长形塑料板上依次紧抱, 双脚做浆, 全队幼儿步调一致, 有节奏地左右晃动, 加快速度, 齐心协力到达终点, 任何只顾自己、不顾集体的行为, 都会影响全队的成员。为了获到最后的胜利, 每个幼儿都严格遵守纪律, 努力协调自己与前后同伴的合作。这对幼儿规则意识、集体荣誉感、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自我控制、克服困难的能力, 无疑是最好的培养。

3. 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幼儿社会行为技能的发展

第一, 传统节日教育有助于幼儿了解社会规则、习得人际交往技能, 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幼儿在制作花灯、月饼、包粽子、剪窗花等活动中, 总是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的幼儿一块制作。在这样的交流经验、共同分享劳动成果的过程中, 幼儿能学会分享、学习处理好自己和集体、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第二, 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动脑、动手的能力。在传统节日活动中, 由于环境、游戏的需要, 常常需要幼儿一起制作民俗食品、饰物等, 例如冬至节福州民俗文化搓 (米时) 活动、重阳节的自制九九重阳糕, 端午节中缠艺术品小粽子等活动。民俗食品制作活动符合幼儿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认知特点, 且具有很强的兴趣性、游戏性, 不仅使原来有难度的社会认知活动借助操作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同时有利于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意识。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就没有现代文明。而身为独生子女的现代孩子在家基本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我们通过传统节日教育的制作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意识,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

1. 运用多媒体教学形式策略

利用多媒体动画资料通过图像、动画、声音的有机结合来展示节日文化内涵;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PPT, 因为自制的PPT课件可以弥补动画资源不足的缺陷, 同时又因具有形象直观、新颖多样、高效集成、易保存、易利用、易修改等特点, 适应了民俗节日教育的需要, 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节日情感体验, 增强其对节日文化的记忆力。如冬至节的《“好吃”的冬至》、有福州地域民俗特色的《搓 (米时) 节节高》、清明节的《春暖花开话清明》、有美丽传说的《百花盛开花朝节》等自制PPT无不是我根据节日教育活动需要, 将生僻难懂的节日习俗文化、食俗文化的文字资料以图片和自制动画等幼儿易于接受的形式向幼儿展现, 帮助幼儿直观地、初步地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2. 实践操作策略

传统节日活动中涉及的很多内容都与民俗工艺有关, 如清明节的放风筝、元宵节的闹花灯、春节的贴窗花等。这些民俗工艺就是动手、动脑、动身的艺术。教师通过收集相应的传统节日艺术作品资料, 为幼儿准备充足的材料让幼儿在观察、欣赏、感受和动手操作中直观地感受传统节日的民俗氛围, 了解传统民俗文化。对于不易于在集体教学中体验的节日活动, 我们则以周末亲子活动的方式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 在亲子体验的氛围中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氛围, 体验节日的愉悦。如重阳节的登高活动, 清明节的祭祀、放风筝、踏青等活动以及中秋节的赏月和团圆饭活动都是在亲子体验活动中进一步让节日教育产生良好的教育效益。

3. 家园互动策略

第一, 邀请长辈走进幼儿园参与节日活动。重阳节邀请祖辈 (爷爷奶奶) 到幼儿园与幼儿一起参与节日活动, 通过制作重阳糕、品重阳糕、为爷爷奶奶送礼物 (祝福) 等活动, 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从而懂得孝敬老人、尊重老人, 让幼儿逐步从以自我为中心到学会关心他人, 感受关爱他人的快乐。继承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 又如福州传统节日拗九节, 邀请社区中的爷爷奶奶到幼儿园与幼儿一起参与联欢活动, 通过做拗九粥、品拗九粥等活动, 让幼儿了解拗九节的风俗习惯, 体验与祖辈、朋友在一起过节的欢乐心情。

第二, 发动家长的教育资源, 搜集有关传统节日文化的信息。邀请家长在活动前与幼儿一同收集相关节日的图片数据、声像数据、手工艺品等。请家长到幼儿园为幼儿讲述传统节日的风土人情、礼仪规范、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 既可以使幼儿从不同方面了解传统文化, 又加深了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了解与认同。家庭是传统文化自然传承的桥梁, 以家园互动为载体开展幼儿传统节日教育活动, 可以深刻影响幼儿的精神世界。

4. 游戏体验策略

中国传统节日中有很多丰富有趣的民间游戏, 将这些游戏作为民俗节日教育的一部分, 能提升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 也能改变传统节日教育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让幼儿在民间游戏中了解民俗节日。结合幼儿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 选择生活化、趣味性、活动性强的传统节日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元宵节组织“欢欢喜喜闹元宵”的主题活动, 让孩子们穿着节日的盛装, 制造一派热热闹闹庆元宵的景象。活动中还可以进行师生合作舞龙舞狮歌舞表演、唐装秀、花灯赛、看花灯、做元宵、品元宵、猜灯谜游戏等, 丰富多彩的元宵节主题活动使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了浓浓的闹元宵节气氛, 体验了传统节日的快乐, 萌生了对祖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5. 环境熏染策略

环境是教育的重要资源, 我们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 为幼儿营造一个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我们积极创设节日环境, 在搜集资料和设计布置中, 通过展示传统节日的由来与传说、风俗习惯等, 以图文并茂的版面、形象真实的实物展示形式, 凸显节日文化主题, 让环境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教师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活动室、主题墙、走廊、楼梯展示墙等, 进行精心设计与布置, 创设了“中秋节大探秘”“温馨的重阳节”“春暖花开话清明”等节日主题墙饰, 突出节日的独特性, 在环境创设中做到教师设计和幼儿作品呈现相结合的特点, 让孩子在环境建设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节日文化的熏陶。

综上所述, 在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中, 教师应注意根据幼儿的心理认知特点, 选择适宜的节日教育内容, 运用有效的教育策略, 帮助幼儿逐步形成完整的社会认知结构, 进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趋于完善。因此, 传统节日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极富吸引力的课程资源, 在幼儿园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是必要的, 也是行之有效的。

摘要:传统节日教育不仅能丰富幼儿教育内容, 同时也能帮助幼儿逐步形成完整的社会认知结构, 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是幼儿园教育中极富吸引力的课程资源。本文介绍了中国传统节日教育的重要性, 分析了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和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传统节日,教育策略,幼儿社会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完颜绍元.中国风俗之谜[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作文教学的本色下一篇:工程施工信息管理论文